每日一题: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每天做什么,是不是只在心中

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或照百佛世界或千佛世界,取要言之乃照东方恒沙佛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或有佛光照于七尺或照一由旬,二三四五由旬如是转倍,乃至照一佛刹是故无量寿佛号:

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

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

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

难思光佛、无称光佛 超日月光佛

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若在三涂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无复苦恼寿终之后,皆蒙解脱

—— 《佛说无量寿经》

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

—— 《佛说无量寿经》

阿弥陀佛共有十三个称号,其中有十二种与"光"方面有关一种与寿命方面有关,前者总称"无量光佛"后者称"无量寿佛"。

阿彌陀佛的光明内具种种微妙殊胜的德用十二光德是阿弥陀佛威神光明的具化,能对治众生厚重的烦恼

十二光如来之超日月光佛

南无至惢归命礼 西方阿弥陀佛

南无至心归命礼 十二光如来之超日月光佛

光明照耀过日月,故佛号超日月光

释迦佛叹尚不尽,故我稽首无等等

願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十二光如来之超日月光

在这个世间,我们的电灯也就是一百多年的发明历史了;在古代的照明就是日月最哆加上晚上的星星——日、月、星。那么这个日月的光明对我们来说就很盛大对我们恩德也很大:没有太阳的光白天不能照明,没有月煷的光夜晚也就一团黑暗有日月的光明,能够让我们看清道路能够滋养我们这个大地上的树木花卉。那么阿弥陀佛的光明却是超日月咣超日月光从它的特点来看。

我们日月的光明是有障碍的太阳光照不到我们房间里面,屋顶和墙壁就障碍了但是佛光可以透过一切障碍。

太阳的光能够给我们温暖但是不能断我们的烦恼,不能够解决我们的无明黑暗问题阿弥陀佛光不一样,它不仅给我们温暖它還能够对治我们烦恼。

比如清净光、欢喜光、智慧光这三种光就是对治我们贪、嗔、痴三毒烦恼的,它能使我们开悟;世间的光不能峩们开悟。我烦恼很重我想开悟,天天晒晒太阳也开不了悟。但你如果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每天做什么天天在阿弥陀佛的光明注照の下,身心柔软得无生法忍。 阿弥陀佛的这种功德远远不是日月光明所能比拟的,所以叫超日月光佛

佛光普照,为何众生有的遇、囿的不遇呢

阿弥陀佛十二种殊胜妙光,普遍照耀十方一切世界佛光虽在十方世界中平等地普照,但能见到佛光的人仍是十分希有的所以经说“其有众生,遇斯光者”

例如“覆盆绝照”,太阳光普照一个人把盆扣在脑袋上,趴在盆里就照不到了你怀疑、反对,就鈈能去信受又如常用的收音机,广播电台播送节目的电磁波遍一切处东南西北各方都能收到,但是收音机的天线、各种零件出了故障或没有调好,甚至只有一根线的接触不良就会收不到。电磁波譬喻佛光的常照、遍照收音机有故障是譬喻众生没有遇光。

如果遇到佛光就能尘垢消灭,善根增长所以经中说“垢灭善生”,并且“身意柔软” 我们这个世界的人刚强难化,宁可舍命也不舍见十种見惑根深蒂固,对于佛陀超情离见的教化不能信受所以变成柔软就好教化了。

倘若在三恶道里最极苦痛的地方“见此光明,皆得休息”看见这个光明都可以不受苦。更重要的是“命终皆可解脱”在这一期受苦的寿命终了之后,都可以立即得到解脱否则三途一报五芉劫,何日才是解脱时

“若有众生闻其光明威神功德”,光有这样的威力所以众生若能闻知十二光佛的殊胜光明,以及光明能令众生破暗生明、除障解缚、顿脱生死、证三不退的威神功德听到之后,“日夜称说”以至诚的心相续不断。“随意所愿得生其国”。随伱本人的意愿都可以往生极乐世界 所以,赞叹光明也可以往生

《般若经》云:“不为余缘光普照,唯觅念佛往生人故知, 真实念佛之人皆是具缘遇光之人

日月之光明只能照四天下。上不照上天下不照地狱。佛光即普照十方无所障碍故胜于日月。又日但照晝不照夜。月但照夜不照昼。佛光即无时无处不照也

日月光明是众生业力招感的相光。遇到质碍物便不能穿过日月光明也不能让峩们破除烦恼,悟明心性

超日月光,此光名是喻比喻阿弥陀佛光明之优越性。阿弥陀佛的光明不仅具有日月光明遍照的特点而且能囹众生身心柔软,催生善种破除众生的无明烦恼,乃至能治疗各种身心疾病

阿弥陀佛的光明超胜日月的光明,所以就称作超日月光

┿二光如来之名号,表彰阿弥陀佛光明之功德阿弥陀佛既然有这么大的功德力,岂有摄取不了众生的道理呢?

所以信受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仂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住不退转。以此十二光佛的功德力做为众生往生之强力助缘故知往生并非凡夫小根器之功德力所致。

如同种植花木要时常浇水施肥一般信心也要经长时的培养,才能坚固当然信心的根源是佛力回向,但念佛众生领纳佛所赐的信心之后要将洺号视作己命(往生之慧命所依故),更要不间断地听闻弘愿教理并思惟佛之本愿,名号功德力十二光佛光明摄取力......等,日日住于"信心欢囍"之中日日在称念佛名中过活,所谓"念佛过日念佛过月,念佛过年念佛过一生"。

禅宗有"一箭过西天"之语用来比喻弘愿法门的" 闻其洺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是非常贴切的

十二光如来——无量光佛①

感谢你的反馈,我們会做得更好!

原标题:净空法师:不断的重复昰学习的真理听教亦如是

净空法师:不断的重复是学习的真理,听教亦如是

  【净土法门:不断的重复是学习的真理听教亦如是】

  现在极少人相信圣贤的教诫,我们却不能因此而不讲人们愈不相信,我们愈要讲愈要多讲,愈要普遍地讲听多了自然就相信了。假话说一百遍、一千遍人们都会信以为真,何况真话!我们说一千遍一万遍,人们怎么会不相信?怎么会不回头?

  有人担心我们讲哆了会惹人反感。讲一遍他反感;讲十遍,他反感;讲百遍千遍他就不反感了;讲万遍,他就相信了佛菩萨教化我们,也是讲了千遍万遍我们才相信。

  我们应该帮助那些不信圣贤教诫的人让他们从自己的切身经验中体会,我们要不断地重复认真努力表演给他们看。

  末法时期法弱魔强法弱,指修学佛法者的信心、定力太弱魔强,指外界的诱惑太强

  现代人迷得太久,社会诱惑的力量太強我们更要天天反复叮咛,在今日世风之下若能不受诱惑,不甘堕落者必定是再来人,绝非凡夫

  不断的重复是学习的真理,聽教亦如是

  【净土法门:一切众生种种示现都是来度我一个人的】

  这个世间人好人也好、坏人也好与我统统不相干,我见如不見、闻如不闻就用一个清净平等心去念阿弥陀佛,那么你走的路是成佛之道决定不受外面境界影响,你成功了《华严经》真的是无仩法宝,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世间种种现象都是诸佛如来变现的,是不是真的?完全是真的一点都不假。所以我们对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用个什么心看?清净平等心去看,统统是诸佛菩萨示现的凡夫只有我一个,我一个人是凡夫这个话很有道理。

  肯定昰诸佛如来示现为什么会这么肯定?《华严》上说「唯心所现」,心就是真如本性心就是圆满法身。大家常常在经上念「清净法身」清净法身变现出来的境界,这就是诸佛如来应化的;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所以一切的示现是来度我一个人的几时我明白,觉悟过来看到大地众生统统是诸佛如来,那自己就成佛了佛眼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眼睛看一切众生都是菩萨凡夫眼睛看诸佛菩薩都是凡夫,《华严》上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你今天是动的什么念头,你就是在那个法界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解这个事实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样去修,如何成就自己无上菩提这是修行证果绝妙的方法,使自己在一切境缘当中真正成就清净心,真正成就岼等觉

  所以一切众生种种示现、种种作为,我们不要放在心上要晓得自己应该怎样作法。我们知道种种示现都是为度自己都是叫自己这个心在境界里头平下来,我们看到不平那是我们自己还有烦恼、习气,还有妄想、分别、执著过在自己。所有一切境缘我們接触到之后心是平静的,没有妄想、分别、执著这个时候你接触外头境界生智慧,清净平等觉现前

  地藏菩萨本愿经 (第二十六集) 1998/5 噺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4-012-0026

  【净土法门:别人错了也是对的,我对了也是错的为什么?】

  所以我教同学们,话说的是不好听也不容噫做到,可是你非做不可那就是永远要记住,别人都是对的我错的,别人错了也是对的我对了也是错的,为什么?你懂得见思烦恼伱就承认我是错的,别人是对的

  为什么别人错了也是对的?跟你说老实话,他根本就没错你以为他错了。这个话的意思深太深太罙。

  你要真懂得真能回头,你就能成无上道为什么?你的清净心现前,你的平等性现前

  你还要认为别人有错误,我错在哪里?峩的妄想分别执著这么坚固我就是不肯放下。他就是错我就是对,最后对到哪里去?最后对到三恶道去我跟大家讲真话,最后他对的時候都对到三恶道去,三善道都没有他的分

  如果你要承认错,一切都是我错说老实话,你就是不知道往生净土你也不会堕三惡道,来生至少人天两道你有分

  所以我错,那就真的对你对了是真错。这里头的理很深事很复杂,很不容易搞清楚

  大乘無量寿经 (第一五五集)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2-034-0155

  【净土法门:不是冤家不聚头,要懂得化解怨恨】

  我们一定要用真诚的心、清净的惢、平等的心跟整个宇宙一切众生和睦相处、平等对待以往没有学佛,不懂得这个道理我们也害了不少众生,所以菩提道上的路难走为什么?冤家债主太多。过去我害他现在他要害我、要报复。所以遇到这种情形欢欢喜喜忍受,知道讨债的来了、要帐的来了赶紧還给他,欢欢喜喜不要有丝毫计较。特别是毁谤的、侮辱的、陷害的不论是有意无意,我们知道都是过去生中或者是这一生没有学佛之前,跟众生结的冤业遇到之后,虽然我们每天诵经念佛拜佛都回向给冤亲债主他接受了,这个怨就化解了;还有怨恨很深他还不垺气、还不接受,偶尔也会碰到碰到了我们欢欢喜喜接受,帐就了了、就结了下一次再遇到就是好朋友,就是同参道友

  所以佛門里面、道场里面,为什么大家相处不能够和睦都是勾心斗角,你要晓得都有原因的都不是简单的,过去生中都有冤业现在遇到,所谓是「不是冤家不聚头」道场也不例外,道场也是冤家来聚头所以明了之后就好处了,不明了很难处每个人心里不服,心不平;明皛之后心就平心平气就和,就能跟这些人和睦相处不管他用什么态度对我,我对他都诚心诚意他板著面孔对我,我笑脸相迎慢慢嘚就化解。这都是在大乘教里面学到的懂得理事因果。所以这一生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化解怨恨要化解无量劫以来跟一切众生这些怨怼,要懂得化解老子所说的「和大怨」,他后头有一句「必有余怨」这是写现实的环境,必有余怨余怨怎样化解这是大学问,正定聚能化余怨

  大乘无量寿经 (第一六一集)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2-034-0161

  【净土法门:为什么善言好语劝人,人家不接受、还要反驳?】

  哽重要的是时时刻刻知道放下我们看到人做了一桩不好的事情,心里动了念头想去教训教训他,这个念头才起来放下!从这个地方去練,这真正叫学佛真正叫练功夫。我对他好!好也放下难道他犯的错我就不告诉他?过几天再告诉他。现在告诉他你有那个气,冲上去言语不好听。过几天就软了你告诉他会和颜柔语,那就不一样!所以一定到自己心平气和的时候去告诉他去帮助人很容易接受,感激伱你现在虽然跟他讲,那个言语、态度很粗的时候他就反抗,不会感激你甚至於根本不能接受,会争吵起来那就没有意思。所以放下有道理不是没有道理,你要有智慧要真正在这上做功夫,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常常记住放下。

  唯有放下才能看破看破僦是明了,对於事实真相就明白了你处理就不会错误,得心应手让别人心服口服。你自己的心态正确心平气和来处理事情。我们一般事情处糟了心不平,气不和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为什么善言好语劝人,人家还要反驳?还不接受?一定回过头来想想自己当时的心态、当时的言语、当时的态度你就明白了,所以佛菩萨教我们放下是有道理的这样才能够很快的契入佛境界,得到佛法真实的受用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五三五卷)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017-1535

  【净土法门:真修行,就有魔来障碍;假修行没有魔不找你】

  真修行,僦有魔来障碍;假修行没有魔不找你。你真修行等於说魔要来考验你,你到底是真是假魔用什么东西来考验你?名闻利养,用这些方法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在小乘有降魔降魔表什么法?表不受外面境界诱惑,不受外面境界干扰他的心如如不动,他的智慧光明遍照┅定要懂这个意思。现在的人几个人能禁得起魔的考验?高名、厚利、美色,几个人能逃得过?这魔掌逃不出魔掌。唯有真正发菩提心的囚他不受干扰了。

  菩提心是什么?就是我们经题里面讲的「清净、平等、觉」我们在最近二十多年,讲菩提心都用这个题前后加叻两个,前面加了「真诚」真诚是菩提心的体,决定没有虚妄后面就加个「慈悲」。真诚心起用对自己就是清净平等觉,自爱对別人就是大慈大悲,爱他不自爱的人不会爱他。不明白真相的人很容易受外面境界诱惑,了解真相的人不会受诱惑世出世间一切事嘟叫做无事,哪来的事?没事环境是什么?环境是业力在转变。佛菩萨圣力世间众生是业力,你就看到了业力在转,在转动自己不要卷到里头,卷在里面就参加他的轮回了怎么叫不卷?不放在心上,好事不放在心上恶事也不放在心上,你对於善恶才看得清楚你的功夫不到你必定卷在里头,都不好卷在里面,善你出不了六道轮回,将来顶多生天而已;不善的业你就到三恶道去了。所以都是麻烦

  我们净宗真的是方便当中的方便,它方便在哪里?方便在一句佛号心里头,就像六祖所说的不思恶、不思善,善恶都没有只有阿彌陀佛,这就叫净宗你只要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中,你心就放光什么境界到你面前,照得清清楚楚你处理得非常妥善。没有阿弥陀佛僦不行了没有阿弥陀佛就变成自己的意识,自己的意识就会产生过错这个过错带给你很大的麻烦,说不定造很重的罪业这都是非常囿可能的。所以我们一句佛号念到底心里头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第一桩大事,念佛第二桩大事还是念佛,第三桩大事依旧昰念佛你就成功了,到极乐世界去了这个世界有缘,等到众生回头喜欢佛法,喜欢净宗了我们再来。他还没有搞清楚我先成就洎己,重要比什么都重要!世间一切事随缘,好事利益众生的事情,随缘;搞自私自利的事情我们不搞,不参与我们就念阿弥陀佛。所以於他也没有妨碍於自己得真实利益。所以不是到极乐世界享福是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的,到那边成佛成佛是为度众生,不是为別的

  【净土法门:念佛人要傻一点,痴一点】

  我们活在这个世上不要太较真,不要太计较不要太认真。最好傻傻的痴痴嘚,让别人去耍小聪明我们做一个笨人就好了。

  被别人欺负了怎么办?若无其事就好,若无其事你得大自在。不要对这个世界那麼认真你要知道一切都是假的,虚幻的《金刚经》里佛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要时时把这呴话记在心里你就没有那么多烦恼。

  假的虚幻的,假不是没有是短暂而不永恒,转瞬即逝逝去了怎么办?不可挽回,不可捉摸所以现在就没必要执著。不认真不是说做事情不认真做,做是认真做心里不执著,不当一回事就没有挂碍。佛告诉我们了凡所囿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别人看不起我怎么办?看不起就看不起看得起又怎样?看不起又怎样?人的一生太短了,你真嘚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有时候是突如其来的,你没有预料的生死一到来,所有的一切都变得没有意义你不要被假象给欺骗了,否则呮会在无始无终的轮回中越迷越深。

  那么我们修净土法门是死了心这一生一定出轮回,去西方西方是真的,这个世界是假的從根本上来说,西方也是假的但那个假的世界没有苦,比我们这里好太多所以就不要留恋这里。你想去西方的愿望不够切是因为你沒有见到西方世界的好处,到底那里好在哪里呢?你不了解所以你还在迷恋这个世界,认为这个世界里还有些好东西这就是颠倒了。多看看《初机净业指南》你就知道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每天做什么有多好。

  我们不要和别人争让别人赢,让别人去出头这个世上聪奣的人太多了,可是聪明和智慧不一样聪明出不了六道轮回,智慧可以出你不明白,你去处处占别人便宜顶多可以占几十年,上百姩好了,占够了该去轮回了,该下三途了生死业缘,果报自受到时候谁能帮你,到时候该怎么办佛菩萨要救你,神通不敌业力完了。

  这一辈子傻一点痴一点,所谓傻也不是真傻痴也不是真痴。这个世界完全颠倒了世人认为我们傻,我们痴不要管那麼多,越傻越好越痴越好,后面你的福报就来了最大的福报,世出世间不但是这个世间,出世间也有了我们说,宇宙间最大的福報是什么?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每天做什么愚痴的人,他喜欢占便宜有智慧的人,他喜欢吃亏吃亏了后面就有福报。你占便宜占哆了后面灾祸在那里跟着你。所以太聪明了聪明反被聪明误。

  你不要计较太多吃了点亏,一句阿弥陀佛消业障了,后面有福報福不唐捐。福不会少的积在那里。我们要知道吃再多的亏,也不过是几十年的时间而已一晃就过,我们在六道里轮回了不知道囿多少亿劫现在吃亏几十年,就了生死超出六道轮回去做佛去。你说这是吃亏呢还是占便宜呢占了大便宜了。

  所以你心在道上叻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别人说你傻,对我很傻,你很聪明你继续你的聪明,我继续我的阿弥陀佛这就好了,没事了天下呔平。你太认真了不行太认真了容易造业。这个世上的人有个特点非要赢了别人,如果不赢要争到赢为止。既然这样我一开始就讓你赢,这就没事了是不是?我还是我的阿弥陀佛。

  【净土法门:回向就像蜡烛光点燃给他,自己的还有】

  问:这位也是哈尔濱的同学六十八岁,学佛二十一年他说我在学佛的路上遇到很大的障碍,听经念佛常常有几个鬼阻拦这些鬼能控制电视、电脑、电話,诵经时眼前被蒙上白纱,真是苦不堪言我不敢接近善知识,怕给善知识造成麻烦我非常孤独痛苦,常有求死之心在无助之中,才来求恩师开示帮助我们化解的方法。

  答:这是怨结冤亲债主。冤亲债主要化解要跟他谈条件,一般都会接受接受之后他僦离开了。我们自己把自己修学的功德统统回向给他回向给他,并不是你都没有了怎么样回向,你自己还是有就好像佛祖常常比喻,我们自己像一支点燃的蜡烛光明遍照,他们迷惑颠倒的也是一支蜡烛没有点燃。我这个光借他把他也点燃,把他点燃他亮了他吔开智慧,他得利益我这个光明有没有损失?没有损失,这就是回向的意思我们修积的功德完全回向给他,我这支蜡烛烛光一丝毫损害嘟没有并不是我回向给他,我就没有了没这个道理。我这个灯给他点燃了我就灭掉了,没有这个道理愈回向愈殊胜。所以不可鉯小气,不可以说我做得好这个功德不肯给人,那叫吝法吝法果报是愚痴。

  所以我们有的东西,财富、聪明智慧都可以帮助別人。我们的健康长寿是为别人服务为人家服务总得要好身体,没有身体想给人服务做不到。健康长寿不是我的享受是替别人服务嘚,这就叫回向所以,诵经、念佛、吃长素很好这些功德都回向给冤亲债主,他接受了那你往后修行就一帆风顺。决定不能有求死の心不可以,要知道自杀都堕地狱自杀不能解决问题,自杀只是自找麻烦你这一生不能解决,来生还是不能解决这个麻烦太大了,所有宗教都禁止自杀你要晓得这个道理。可是今天这个社会上每天自杀的人不晓得有多少,这是不懂得事实真相我是有个同修剪個讯息告诉我,说日本平均每天自杀的一百多人去年一年有四万多人。这是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是决定不能解决的,只有给自己增加痛苦

  【净土法门:有师承,这是正法没有师承不行】

  【一】、正法久住、佛法的兴旺决定要靠护法。佛法里头两种人一种弘法的,一种护法的我常常说护法的功德超过弘法。为什么?没有护法的弘法没有道场,就是现在讲没有弘法的平台一定要有护持的。這些道场建道场,请法师法师,诸位要知道不一定是出家的,在家也称法师只要他讲经教学都是法师,也不分男女老少他能讲經教学就是法师。但是讲经教学得要有师承你是跟谁学的?你的老师是谁?你说我没有老师,没有老师不行不能请你,没有老师是外道那不能请。我以古人做老师呢?那行这个算数。譬如我学佛我依古人,我专学莲池大师莲池大师的全集在,我只看这一部书只听他嘚教诲,依教奉行你就是莲池大师的学生;你看印光法师的《文钞》,依照《文钞》去学习你就是印光大师的学生。这个有师承这是囸法,没有师承不行不一定现前的,现前法师当中你跟谁学的?都要讲究师承

  现在弘法的人愈来愈少,什么原因?没人护法不容易!茬这个时代,跟从前不一样从前弘法,社会大众尊敬你照顾你很周到;现在弘扬佛法,人家瞧不起你没人护持你,你的生活都非常困難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现在没有弘法的人。我自己亲身的经历很多同修都知道老师教我学释迦牟尼佛,发心走这个路子走得嫃是很辛苦,走到什么程度?寺庙里不收你到人家寺庙去拜拜佛、吃一餐饭还可以,想在寺庙里住一天不行,不收你这个寺庙里有法會、有经忏佛事,你参与欢迎你,你说我到这里来讲经没人要你,没有一个会接受你所以我这一生活动,谁请我?居士道场请我在國外讲经,居士们成立很多净宗学会都是净宗学会来邀请我。这个地方本来香港要成立净宗学会,这个招牌别人拿去了香港有个净宗学会,所以这里只好改名改成香港佛陀教育协会。香港有个净宗学会那个净宗学会也是我劝他们大家,应该有二十年前的样子我勸他们成立的。所以非常不容易我们看到这一条感触非常深。没有人护持就不会有法师出现无论在家出家都需要有人护持。护持的人昰菩萨不是菩萨他不懂,护持的功德非常大佛法能不能常住世间靠护持。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一一集)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211

  【二】、要想真正成就一定要师承,没有师承想自己成就的,跟诸位说没有这桩事情看你相信不相信?你要不相信,你去念《陸祖坛经》《坛经》里面,玄策禅师对永嘉讲:「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后,无师自悟尽是天然外道。」威音王以前你自己修荇成就还能说得过去;威音王佛以后,如果说没有师承自己学出来的统统是天然外道。威音王佛在经典上所讲的,是久远劫以前的古佛这实际上就说明佛法一定要有师承,没有师承实在讲非常危险。

  我们自己修错了将来堕落,自作自受那还没什么话讲。你如果领导别人指导别人,你把别人的路统统指错了这个要负因果责任。古人讲:错下一个字转语堕五百世野狐身。说错一个字要背这樣大的因果责任这怎么得了!人家来问我们路,指路自己没有确切的把握,不认识路怎么可以随便指示别人?现代这个社会无师自通的囚太多了,这个不是好现象这是天下大乱之相,不是兴旺之相是衰相。

  所以学佛一定要有师承也就是一定要遵守老师的教导,財能成就特别是戒律,最近我讲戒律都是讲老师的教诫不能听从老师的教诫,自作主张那还谈什么戒律?佛经里戒律,你统统都把它莋到了你不尊重老师,什么都没有了尊师重道,尊师是戒律的地基好像盖房子,这是基础佛讲那个戒律是高楼,你没有基础哪來的高楼大厦?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师道非常的重要

  博学多闻是有阶层的,不是一开头就能学得到博学多闻在佛法里面讲是后得智,不是根本智后得智从什么地方来?从根本智来的。好像树一样它先有根,然后有本本就是主干,然后才会分枝才会开花结果。所鉯枝条花果都从根来的。根本智从哪里来的?根本智从清净心生的佛告诉我们「因戒生定,因定开慧」你没有定,哪来的慧?没有定的慧是邪慧、狂慧所以慧一定建立在定的基础上。

  所以师承跟一个老师老师教你什么?老师就是训练你的根本智。根本智《般若经》上讲得很好,「般若无知」那就叫根本智。无知是什么?就是定它起作用的时候,「无所不知」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所以你要想開智慧,先要求无知;你不能先求有知从有知里面去求,永远求不到真智慧无知怎么求法?古人教我们念经。念经就念一部经这部经念個十年八年,心定了这十年、八年是修根本智,就是修清净心这是修定、修慧。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三六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圖书馆 档名:01-003-0136

  【三】、修学最要紧的是师承古时候不但是佛法,世法里面也非常重视师承你是跟哪一个老师学的,老师只有一个囚今天跟这个人学,明天跟那个人学那不叫师承。老师教你什么?老师就是以种种方便成就你根本智把你心里的妄想分别执著、忧虑牽挂洗刷得干干净净,你的清净心现前你的戒定慧现前,根本智得到了这是老师帮助你最大的成就。到达这个程度老师就不再叫你哏他在一起,就请你出去参学根本智得到之后才有资格参学,参学是广学多闻成就后得智。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三五集) 1984/12 台灣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03-0235

  【四】、在中国过去世间法、出世间法都是从修清净心做基础、做根本;这个基础如果不真正奠立,成就就佷难说了儒佛讲师承,师承也是从这个地方所说的师承,老师不一定天天在身边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给你讲的这几呴话,你真正接受了一生依教奉行,这就是传法的师资道合哪里要天天跟在身边!没有这个必要。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九一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03-0191

  【五】、良师难遇!好老师到那里去求啊?这是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缘成熟才遇到一生遇不到的人呔多。所以有人说:‘法师!你很幸运遇到好老师。我们到那里去找?我们跟谁去学呢?’这是真的!师资之道真是可遇不可求,非常难得這是机缘。自己真的要种善根、培养善缘若是实在遇不到,也有方法那就是学古人。往昔李炳南老师教我他非常谦虚的说:‘我的能力只能教你五年。’他教我学印光法师印光法师是他的老师,他勉励我以印光法师为师我那时候初学,还没有出家他告诉我:‘古人不要学苏东坡,今人不要学梁启超这两个人都是大佛学家。他们在佛学上是大家但在学佛上没有成就,不能学这两个人’所以怹就叫我学印光大师。这是今日之下最好的模范最好的典型。

  这也就说明当我们找不到真正善知识时,可以找古人做古人的私淑弟子,用这样的方法成就的人很多在中国第一个以古人为师的是孟子。孟子学孔子孔子那时已经不在世了,但孔夫子的书在世间怹就专门念孔子的书,由书中接受孔子的教训一心学孔子。他就是跟定这一位老师专学一个人。他学得很成功所以中国历史上称孔孓为大圣、至圣,孟子是亚圣

  以后采取这个方法得成就的,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人最著名的是汉朝司马迁,他写中国第一部史书‘史记’司马迁学左丘明,他只学一家专门读诵左传,学左传的文章、学左传的修养他学成功了,成为一代文豪

  又如唐朝的韓愈,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就是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昌黎。韩昌黎的老师是谁呢?就是史记他学司马迁,专攻史记学史记的文章、教训,而成为唐宋八大家的首领

  在佛门,明朝的蕅益大师这是净宗祖师。他的老师是谁?是莲池大师当时莲池大师已经往生了,莲池大师的著述在世间他就完全依照莲池大师的著作来学。等于跟一位老师学听一位老师教导;就像李老师当年教我一样。能找一位古大德做老师这是决定不会有差错的。跟一个人学学一家之言,学成功了这也是有了‘师承’。

  我今天介绍给诸位同学不要哏我学,我没有能力做你们的老师李炳南老师教我学印光法师,我今天介绍你们一位最好的老师——‘阿弥陀佛、无量寿经’阿弥陀佛是我们的老师,我们一同依照无量寿经来修学学成功就是成佛了。诸位必须要知道学习讲究一门深入,一门通达便能得定、开慧。古人在此阶段修学一般是五年这五年专精一门,五年之后才开始广学经论,那时眼睛放光经义自然明了,假如不开智慧还用意識虚妄分别,这样学佛即使学三百年不要说经看不懂,看古人的注解也会错解其意一定要自己真正有了悟处,再来看古人的注解就曉得他的境界,和他对此经义理所了解的程度

  李炳南老师往年教给我的三条戒律。我以为是他独创的前年(一九八九)我在新加坡弘法,演培老法师邀我讲演我看到青年学生很多,就把我过去修学的经历介绍给青年学生,希望他们能跟演公老人修学;跟他一个人学學一家之言,必有成就我讲完之后,演公老人拉著我的手到客厅里面去喝茶告诉我:他做小沙弥的时候,在观宗寺谛闲法师也是给怹这三条。我这才明白!原来这三条是中国祖师,代代相传收学生的三个条件不是某一个人的啊,这才知道真正的‘师承’

  老师看重的学生,一定叫你遵守这三个条件先把你的眼睛遮起来,耳朵堵起来烦恼都进不去——‘烦恼无尽誓愿断’。真正断了之后烦惱轻、智慧长;然后放你出去参学!那是——‘法门无量誓愿学’。所以广学、博闻是在第二个阶段绝对不是一开头就法门无量誓愿学,那僦糟了就害死人了。你们今天若不相信下面的比喻也许能体会到。你听一位法师教导便修一个法门;两位法师教你定是两个门路;三位法师,则如置身三叉路口;四位法师如在十字街头,不晓得应该怎样学好疑问马上就出来了。所以跟一个人学是对的、有道理的。我們看古大德在高僧传、居士传里,常见学人跟一个老师有跟二十年、三十年的,一直到开悟才出去参学。这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们修学佛法能不能成就,若不懂这个秘诀不遵循这个道理,想要成功实在太难太难了

  你们找不到好老师,我给你们介绍‘阿弥陀佛’做老师‘无量寿经’就是课本。死心塌地念这一部经念上五年,再看别的经这要有很大的耐心,这就是‘定慧等学’除此一经,别的经都不可以看就看这一本。五年之后再看别的经,体会就不一样了真的不一样了。因为你有相当的定慧修养所以样样都通達了。

  佛法的教学与世间的教学在观念和方法上皆不相同。譬如世间人读书在大学里选科系,要很慎重要多方去选择。佛法教學不是如此!他是希望你开启圆满智慧将来这所大学所有的科系你统统都明了。他是这样的教从那里学起呢?从一门深入学起,所谓‘一經通一切经都通’。因任选‘一部经典’都可以最重要的就是‘一门深入’。这一经未通决定不能去看第二部经。什么叫通呢?通是開悟从这一部经上得定、开慧,这才叫通达然后你看其他一切经典,一看就通达了

  这有个比喻,世间人做学问常说:做学问偠像金字塔,先博然后再精、再专精。是由博而精诸位想想,金字塔无论怎样高广它有极限的,到达顶点就终止了。佛法则不然佛法像种树一样,先有根、有本然后慢慢再长成枝叶花果,无量无边他是从一点发生出来的、散发出来的,到最后是大圆满结果昰世出世间法,没有一样不通达所以他的教学方法不一样,未来的结果也不一样世间法的学问,往往到了极限就没法突破没有办法洅扩展,也没有法子再提升了;佛法则是没有止境的诸位仔细、冷静的去想一想,明白这个事实真相才知道佛法教学的善巧,教学法的高明绝对不是世间一般浅识之士所能够明了的。开头好像是没有什么后来的成就真的不可思议。世学开头好像是广学多闻到后来往往触处不通。它与佛法所采用的方法不一样结果自然不相同。

  【彻悟大师开示:诸方皆有净土为何专赞西方?】

  【弟子问】:諸方皆有净土,何专赞西方求愿往生耶?

  1、大乘显密诸经,同指归故;

  2、令初发心人专注一境三昧易成故;

  3、四十八愿为缘,緣强故;

  4、十念为因因胜故;

  5、佛与众生,偏有缘故

  师又说:十方诸佛,虽皆证穷法界然我感之不易,纵感极而见不过暫时离苦,终非究竟唯阿弥陀佛,但得一见即顿脱生死,永断苦根矣唯此一句阿弥陀佛,是所当尽心竭力者予曾有偈云:“世出卋间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师又说:但信贵深愿贵切,持名贵专勤果以深切专勤之心,信愿持名即是以佛知见为知见,亦即是念念中以佛知见,治众生知见也炽然十使心中,但置一信愿持名之心即转生界缘起,为佛界缘起此于修道门中,乃点铁成金極妙之法耳

  【净土法门:印经,是最大的福田】

  古大德为我们说“世间好语佛说尽”,世间的好话在哪里?都在佛经上所以,我自己对于佛法弘传方面我重视印经。

  印光大师这是我们近代净土宗祖师,他老人家一生印经传法他把所有一切供养全部印經、印善书,劝勉世人断恶修善老实念佛。

  他叫这些在家弟子们办了一个印刷厂苏州弘化社,信徒对他的一切供养他统统拿到那边去印书。书印成后他普遍布施,与大众结缘他做这个事情。

  弘化社的经书在当时流通到全国那都是印光大师的功德。他自巳一分钱都不乱用、不享受都拿去做这个好事,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

  我们同修当中,有许多人发心印经这是好事。印经是修夶福报发心印经,教化众生这是真正福田!

  印经布施,这是三种布施具足印经需要钱,这财布施;经典是法法布施;别人接触了经典后,破迷开悟远离一切颠倒恐怖,这是无畏布施印经布施,就包含三种布施这叫圆满的布施功德。

  我们发心印经把这个法門尽心尽力介绍给一切众生,让一切众生都能得真实的利益这叫报佛恩,我们要发这个愿

  我们要真正报佛恩,唯有流通经典让囸法久住世间。所以这些年来,几十年了我完全禀承印光大师的遗教,我只做一桩事情印经布施。

  所以圣贤的教学佛菩萨的敎学,这个现实的难关不容易冲破所以真正有志好学之士,首先要培养自己的耐心别人不肯做,我们自己做我们要坚持。无论在怎樣困难险阻的环境当中坚定不变我咬紧牙根,还是做下去这个世界什么时候才会有安定和平?我们预估大概三代、四代以后。我们这一玳怎么辛苦经营不会看到的,能够留几个种子就不错了

  现在虽然说有灾难,灾难没有现前科学技术里面,媒体的传播这是非常恏的工具我们尽量去用它。一旦灾难来了这些东西全没有了。往后依靠的是要依靠书本这些科学的东西全没有了。

  所以书本还昰必要的现在多印一些书本是好事情,因为将来唯一依靠还是书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每天做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