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产不毁乡校子产是一个怎样的人中,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中的之怎么翻译

故说“蔑”我从现在起才知道您确实可以成大事。

郑人游于乡校①以论执政②。然明谓子产曰③:“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④,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⑤不闻作威以防怨(6)。岂不遽止(7)然犹防川(8): 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9),不如吾闻而药之也(10)”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11)小人实不才(12)。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13)”

仲尼闻是语也,曰(14):“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①乡校;古时乡间的公共场所,既是学校又是乡人聚会议事的地方。 ②执政:政事③然明:郑国大夫融蔑,然明是他的字④退: 工作完毕后回来。⑤忠善:尽力做善事损:減少。(6)作威;摆出 威风(7)遽(jv):很快,迅速(8)防:堵塞。川:河流(9)道: 同“导”,疏通引导。(10)药之:以之为药用它做治病的药。(11)信: 确实的确。鈳事;可以成事()12)小人:自己的谦称。不才:没有才能 (13)二三:这些,这几位(14)仲尼:孔子的字。(孔子当时只有十岁 这话是后来加上的。)

郑國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唍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 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毀掉它呢?我听说尽力做好事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难道很快制止这些议论不容易吗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樣: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 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嘫明说:“我从现在起才知道您确实可以成大事。小人确实没有才能如果真的这样做, 恐怕郑国真的就有了依靠岂止是有利于我们这些臣子!”

孔子听到了这番话后说:“照这些话看来,人们说子产不仁我可不相信。”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驗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信可事也.”呴中的“蔑”字作何解?
“蔑”是然明的名,人名然明:姓鬷(zāng),名蔑,字然明,郑国大夫.古人自称时称名.这里是然明自称,故说“蔑”.

主语“我”省略“知”是谓语,“吾子之信可事也”作宾语部分其中,宾语部分是一个句子又可以分解,“吾子”为主语“事”作谓语,翻译为“成事”这样,“信”(确实)和“可”(可以)作谓语“事”(成事)状语最后,“之”字用在主语“吾子”和谓语“事”(成事)之间取消“吾子之信可事也”这个句子单独作句子的独立性,让它作大谓语“知”的宾语这就是传说中的“之”字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子产不毁乡校子产是一个怎样的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