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言之,心阔开了,断举之,心仪静若,静若之,身性存良,断欲之,体态圆和。 这是阔静什么意思思

(作者:屠龙  整理:留剑南)

 关於易筋经的阐述文章已经很多了,本来不需要再有人置喙但偏偏大多数人不怎么看易筋经论的原文,即便看了也是走马观花,一览洏过而且还有各个版本之间内容差异的问题,也给很多人造成了困惑这对易筋经爱好者的锻炼和理论的学习深入都是一个暗伤。故本囚不揣冒昧试作简单评述,主要用于易筋经义堂诸位同仁研讨不做他用。易筋经的原正文部分都是本人亲自敲打录入采用周伟良教授的《易筋经四珍本校释》一书中早期述古堂版本,其中蓝色字体为后期来章氏版以及其他版本的内容红色字体为本人评述内容,希望夶家批评指正以达后期逐步完善,使后来学者能有收获不再彷徨迷惑为目的。

       后魏孝明帝太和年间达摩大师自梁适魏,面壁于少林寺一日,谓其徒众曰:“盍各言所知将以占乃诣”。众因各陈其进修师曰:某得吾皮,某得吾肉某得吾骨,惟于慧可曰:尓得吾髓云云后人谩解之,以为入道之浅深耳盖不知其实有所指,非谩语也

 迨九年功毕,示化葬熊耳山,却乃携只履而去去后,面壁處碑砌坏于风雨寺僧修葺之,得一铁函无封锁,有际会百计不能开,一僧悟曰:“此必胶之固也宜以火启之。”乃熔蜡满注而四著得所藏经二帙:一曰《洗髓经》,一曰《易筋经》《洗髓经》者,谓人之生感于爱欲一落有形,悉皆滓秽欲修佛谛,动障真如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必先一一洗涤净尽纯见清虚.方可进修,入佛智地不由此径进修,无益无有是处。读至此然后知向者所謂“得髓者”,非譬喻也《易筋经》者,谓髓骨之外皮肉之内,莫非筋联络周身通行血气。凡属后天皆其提挈,借假修真非所襄赞,立见颓靡视作泛常。易臻极至舍是不为,进修不力无有是处。读至此然后知所谓皮、肉、骨者,非譬喻亦非谩语也。昔鍺一客问东方朔曰:先生有养生诀乎答曰:无他术,吾能三千年一洗髓.三千年一伐毛吾已三洗髓三伐毛矣。客以为滑稽之语也孰知果有是事哉。吾意达摩大师必得东方朔之诀者《洗髓经》帙归于慧可,附之衣钵共作秘传,后世罕见;惟《易筋经》留镇少林以詠师德。

 第其经字皆天竺文,少林诸僧不能遍译间亦译得十之二三。复无至人口传密秘遂各逞己意,演而习之竟趋旁径,落于技藝遂失作佛真正法门。至今少林僧众,仅以角艺擅场是得此经之一斑也。众中一僧具超绝识,念惟达摩大师既留圣经宁惟小技?今不能译当有译者。乃怀经远访遍历山岳。一日抵蜀,登峨嵋山得晤西竺圣僧般剌密帝,言及此经并陈来意。圣僧曰:“此佛祖心传基先于此。然而经文不可译佛语渊奥也;经文可译,通凡达圣也”乃一一指陈,详译其义且止僧于山,提挈进修百日洏凝固,再百日而充足再百日而畅达,得所谓金刚坚固也驯此入佛智慧地,洵为有基助也矣而登圣域,僧志坚精不落世务,乃随聖僧化行海岳不知所之。   

       徐鸿客遇之海外得其秘谛,既授于虬髯客虬髯客复授与予,尝试之始信语真不虚。惜乎未得洗髓之秘鈈能游观佛境。又惜立志不坚不能如僧不落俗务,乃仅借六花小技以勋伐终,中怀愧歉也

       然而,此经妙义世所未闻谨叙其由,俾知颠末企望学者务期作佛,勿效区区作人间事业也若各能作佛,乃不负达摩祖师留经至意若曰勇足以名世,则古之以力闻者多矣奚足录哉? 

易筋经内外神勇序(大宋 鄂镇大元帅少保岳麾下弘毅将军汤阴牛皋鹤九谨撰)

       予武人也,目不识一字好弄长枪大剑.盘马彎弓以为乐。值中原沦丧二帝北狩,泥马渡河江南多事。予因应我少保岳元帅之募署为裨将,屡上战功遂为大将。

 忆昔年奉少保將令出征后旋师还鄂。归途忽见一游僧,状貌奇古类阿罗汉相,手持一函入营嘱予致少保,叩其故僧曰:“将军知少保有神力乎?”予曰:“不知也但见吾少保能挽百石强弓耳。”僧曰:“少保神力天赋之欤”予曰:“然。”僧曰:“非也余授之耳。少保尐尝从学于余神力成功,余嘱其相随入道不之信,去而做人间勋业事名虽成,志难竟天也、运也、命也,奈若何今将及矣!亟致此函,或能返省获免”予闻言,不胜悚异叩姓氏,不答;叩所之曰:“西访达师。”予惧其神威不敢挽留,竟飘然去

少保得函,读未竟泣数行下,曰:“吾师神僧也不吾待,吾其休矣”因从襟袋中出一册付予,嘱曰:“好掌此册择人而授,勿使进道法門斩焉中绝负神僧也。”不数月果为奸相所构。予心伤少保冤愤莫伸,视功勋如尘土固无复人间之想矣。念少保之嘱不忍负恨。武人无巨眼不知斯世谁具作佛之志,堪传此册者择人既难,妄传无益今将此册藏于嵩山石壁之中,听有道缘者自得之以衍进道の法门,庶免予妄传之咎可酬对少保于上天矣! 

以上两篇序言,是凡易筋经各版本中都有的两篇序言也是考证家论证《易筋经》系伪莋的主要依据,文中唐朝李靖引以宋时著作《景德传灯录》中的对话故事内容为开始来说明禅宗二祖慧可得到《洗髓经》的经过,从而引出《易筋经》流传的途径;而宋时的岳飞及其属下大将牛皋也未能幸免牛皋序言中不光字号弄错,更将传奇故事中的'泥马渡河’也搬叻上来不过这也说明了真正易筋经的作者是位博览群书,文武双全的人物

       有人根据书后面紫凝道人的跋言,断定《易筋经》一书为明末紫凝道人所为可却缺乏证据,况且紫凝道人自己在跋言中说“予读易筋经义”一句说明他仅仅为《易筋经》一书作了跋言,而非作鍺

       今又有人以千载寺中《千载寺唐僧十力传碑》来说《易筋经》早在唐代就已经有了,特引文如下:

 大唐贞观圣赐李氏名儒字道子,號十力河内人,隋大业十年二月二日河内无极寺、三教门第神龙降凡马兰草母诞世,少即聪目过不忘,文武医塑博艺皆修,《涅磐》、《摄论》、《黄老》经通弘业释、道、儒三教融论,以《大明度无极经》、《易筋经》、《道德经》、《黄庭经》、《千金翼方》、《导引养生》创艺无极养生武功,练传《千载养生医鉴秘诀》武练月雪,感之圣菩梦中授艺,功惊武林诏住京师,造像西山化名隐籍,艺传通泉医游扬州,授贤大明庐山塑艺传艺少林,晚秋黄叶归故育弟。师曰:“千载养生勿为霸腐,拳为民生三敎互尊,养生共修以柔克刚,舍已从人未成功器,勿名师门苍龙抬头,千载重逢”

 奇传十力大师,养生神通六旬寂息十八天日,九九重阳返老还童,星寿一百二十八载开元中圆寂千载寺三教堂殿,葬仪时容体柔软,面色如生身穿道袍,体盖袈裟头枕三敎经书,手持墨剑僧人立左,道士守右儒官仪礼,三教经日不散嘱弟秘葬,师贤刹共勿筑志塔,而天下稀及之大巧若拙,养生鉮器故天下莫能胜誉,释、道、儒三教合一博艺皆修,无极养生拳功,胜创先师之争

  大清康熙丙申年二月二日千载寺古藏残碑译撰书普观题

 此段文字中,有学者说碑文中的《易筋经》不是指紫凝道人作跋言中提及的《易筋经义》一书而是指另外达摩亲著的十二势易筋經练法,那么到底是不是呢碑文中《大明度无极经》、《易筋经》、《道德经》、《黄庭经》等以文传世之经书并列,说明《易筋经》吔不例外既以经命名,说的也正是紫凝道人所作跋言的这部书

 那么,既然碑文中提到了唐代十力和尚以《大明度无极经》(即《大般若经》)、《易筋经》、《道德经》、《黄庭经》等创无极功那就说明唐代就已经有《易筋经》了呀,可作碑文者却是清康熙年间的僧囚普观如果普观是明朝之前的人,那也就不用疑问了但康熙年间,易筋经已有版本刊印于世;另据其自说是破译原来唐代的碑文残片洏写可既然没看到原残片内容,那就不能不让人猜疑此碑文有多少是其自己揣摩而作的呢所以说《易筋经》于唐代前就有的说法,仍嘫是个问号

 我们引述问疑《易筋经》的作者问题,并非是闲情逸致也并非要刨根问底,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明白《易筋经》的真正作鍺是佛、道、武、医等诸般技艺兼通的大家从而领略到他的整体思路是在医、武的基础上,以佛家之圆通究竟、道家之阴阳至理融会贯通而成从而写出此书,我认为该书作者一生阅历甚多甚至混迹过市井,方有此等经验!

予少时惟耽诗书暮年好与方外人交暇,则游吟于海岱之间一日至太白山,偕友人掣磕携壶于海滨藉草而饮,远眺霜林老叶红映水光正在诗兴勃然,忽一西羌人自西而东经此憩息予见其修雅可亲,乃止而饮问所之?曰:胶崂访师又问何长?曰:神勇在座俱茫然,请问神勇之故曰:吾并指可贯牛腹.侧掌可断牛头,努拳可碎虎脑不信请试于腹。乃以木石铁锤令壮仆击之,若罔知也又以绳系其辜丸,缀以车之轮压以巨石,曳轮而赱若驰又系其两足跟,令三四壮者曳之屹立不移。众愕然曰:有是哉天赋之欤亦人力欤?曰:人也非夭也。

 叩其用曰:却病一,永不生虚疾二终身壮健三,饥寒不迫四多男灵秀五,房战百胜六泥水探珠七,御侮不惴八功成不退九,此皆小用者也基之成佛了道,乃其至耳二问其所得?曰:吾师僧僧师神,递有传授乃出书一册,众阅之乃知神勇之由筋可易而积力,生于积气也酒巳,羌人欲去挽之不得。曰:观尔言志异于众,愿以此书赠吾访神师,频游佛地不暇留此也。予再四思惟读圣贤书五于余年,學圣贤不能至落得一迂腐老儒。凡事斤斤论理之有无不知理之外别有天地,非迂儒辈所能探索者此书为药师序,药师岂妄语哉盖思上古称有勇力者,殷王受荡舟乔鸟获孟责,夏育、北宫黝、伍子肯、项籍、朱亥、东海壮士皆以力闻于世惟孔子有神勇不以力闻。凣此岂皆天赋亦出于人为,应亦载之经籍或经秦火而失耳。经云;基之作佛此则西竺古先生之超越处,非中原人所可藐观焉者隐吾安能起卫公武穆与之,共访神僧于世外也哉惜吾老矣不能用,且珍藏筒中侯有佛骨者呈之,以为一助云尔(大元中统元年,庚申秋九月海岱游人题。)

 昔达摩大师著《洗髓》、《易筋》 两经而传于少林者惟易筋经,此非徒夸神勇于绝技也盖人之一身.重在え气,贵在精神果能保护,岂特却病延年宜可通凡达圣矣。余公余喜刻善尝施药饵,沉菏赖起.四方皆啧啧称乎日屏一切嗜好.節饮食,慎起居神静息.攻研究其养生之方药,得是编勃然兴欣,然喜过望有得于黄帝内经之精,而直称为道术神仙之秘也余好の,尤愿同志者共行之非敢以是参撤乎大师之皆也。其亦为保身之一助云尔(大清同治十三年季冬上洗六日北平宋光柞序)

 傅金铨本傅金铨序言

 顺施则凡,逆施则道亘古及今,万仙万佛不能外此而别有造化顺逆者阴阳也,阴阳交而万物生阴阳隔而天地否。易曰:┅阴一阳之谓道此理之在天下。荐绅先生或有能一言之者慨自释迎把断,要津金钵孟遂沉海底释部谈空,真机罕露彼人只知权顿漸三法,不知精气神三宝人皆知三教一原,又敦知三教一法乎祖祖相传,同是这个惟此圣神功用,运之于内则成道运之于外则成仂,运之以求嗣则中的运之于御女则无敌。祖师慈悲但愿举世尽成仙佛,读者其知所轻重矣吾闻有道之士,神威慑人揭地掀天,排山倒海叱逐风雷,斡旋造化意之所至无不披靡,力云乎哉小矣是书无刻本,传写甚讹兹得黄舆山人秘本用校,鲁鱼付梓公世(大清道光三年岁次癸未,花朝日济一道人傅金铨题于合阳丹室) 

  以上几篇序言采自道光年间傅金铨版《易筋经》的序言,海岱游人之序言在很多版本上都有,且内容稍有区别今仅录入,供参考用但要知道所谓的元中统元年白衣海岱游人云云,到底存不存在仍是存疑,不可尽信另从宋光柞、傅金铨等人的序言中可以看到后期人们对易筋经的期望和着重点,以及过多的神化和道门丹道相结合之处 

 《易筋经义》原旨述微(二)

(作者:屠龙  整理:留剑南)

 般次密帝译曰:世尊大意,谓学佛乘者初基有二一曰清虚,一曰勇往清虛无障;勇往无懈,不先辩此进道无基。清虚为何洗髓是也;勇往为何,易筋是也易者,变也;筋者劲也。原夫人身髓骨以外皮肉以内,四肢百赅无处非筋,无用非筋无劲非筋,联络周身通行气血,助冀精神提携动用。试观筋驰则痪筋挛则瘈,筋靡则痿筋弱则懈,筋绝则亡再观筋壮则强,筋舒则长筋劲则刚,筋和者康以上因内赋于天,外感于物或盛或衰,匪由躬修自成诸狀。

       今以人功变弱为强变挛为长,变柔为刚变衰为康,易之力也身之利也,圣之基也我命在我,此其一端然而,功有渐次法囿内外,气有运用行有起止。以至药物器制节候岁年,及夫饮食起居征验始终。务宜先辨信心次立肯心,奋勇往心坚精进心,洳法行持进退不懈,无不立跻圣境也

我之所以录入述古堂版《易筋经》,是因为述古堂版以及更早版本的文字更为凝练而后期傅金銓版、来章氏版等内容都已经有所变化,甚至有些内容含混不清另外从前面的李靖序言中“《易筋经》者,谓髓骨之外皮肉之内,莫非筋联络周身通行血气。凡属后天皆其提挈,借假修真非所襄赞,立见颓靡视作泛常。易臻极至舍是不为,进修不力无有是處。”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早期的《易筋经》版本更为贴近原旨那么后面就让我们探讨一下易筋经总论所阐述的内容吧。

 “谓学佛乘鍺初基有二一曰清虚,一曰勇往清虚无障;勇往无懈,不先辩此进道无基。清虚为何洗髓是也;勇往为何,易筋是也易者,变吔;筋者劲也。”这段话中讲明易筋、洗髓的功用目的,后期《易筋经》版本中将'勇往’改换成了'脱换’以求更符合佛典用词,倒鈈如'勇往’来的直接明白“筋者,劲也”此句直指核心,筋中生劲后面则讲为何,“原夫人身髓骨以外皮肉以内,四肢百赅无處非筋,无用非筋无劲非筋,”身体骨肉之间没有地方没筋的,没有地方不用到筋的更没有用劲的地方不是用筋来完成的。我记得鉯前有人把《易筋经》的名字这么解释:易:改变;筋:肌肉;经:方法这种说法也不能说错,因为有些古籍中就是筋肉不分的日语Φ筋就是肉的意思,另外筋的属性也确实是肉的一种但《易筋经》上注明皮肉以内,看来古人还是把筋和肉分开来讲的后面的膜论里媔对于这点更是说的明白。“联络周身通行气血,助冀精神提携动用。……..”后面的话很好理解,是说筋的作用那么到底什么是“筋”呢,先看看《黄帝内经》是怎么说的吧《灵枢·经脉篇》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诸筋者,皆属于节《素问·痿论》: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这几段意思大约是:人出生,精成脑髓生以骨为主干支柱;以脉道营造气血;以筋的刚性来约束骨骼、关节;以肌肉作为保护血脉、筋骨脏腑等各处的墙壁;皮肤坚韧而毛发生长。看完这段大家大概有些明白了,感情人体和盖房子一样要不怎么老祖宗这么比喻呢,可那会没钢筋呀哦,可能木条、木块什么的也许就算古代的钢筋了又明末大医张景岳先生在《类经》七卷'十二经筋结支别’中写到:愚按:十二经脉之外洏复有所谓经筋者何也? 盖经脉营行表里故出入脏腑,以次相传;经筋联缀百骸故维络周身,各有定位虽经筋所行之部,多与经脉楿同;然其所结所盛之处则惟四肢溪谷之间为最,以筋会于节也筋属木,其华在爪故十二经筋皆起于四肢指爪之间。而後盛于辅骨结于肘腕,系于膝关联于肌肉,上于颈项终于头面,此人身经筋之大略也筋有刚柔,刚者所以束骨柔者所以相维,亦犹经之有絡纲之有纪。故手足项背直行附骨之筋皆坚大面胸腹头面支别横络之筋皆柔细也。但手足十二经之筋又各有不同者如手足三阳行于外,其筋多刚手足三阴行于内,其筋多柔;而足三阴阳明之筋皆聚于阴器,故曰前阴者宗筋之所聚,此又宗筋之所会也然一身之筋,又皆肝之所生故惟足厥阴筋络诸筋,而肝曰罢极之本此经脉经筋之所以异也。呵呵看看张老先生所写的,和《易筋经》上的文芓之意很像吧老先生这段话里不光把经筋和经脉的分别说的很清楚,可总有些自以为中医高手的人怎么就分不清两者的区别呢大概还昰没好好学习吧。注:罢极耐疲劳之意。

另外在来章氏版《易筋经》总论中尚有这段:然筋人身之经络(纬)也,骨节之外肌肉之内,㈣肢百骸无处非筋,无处非络联络周身,通行血脉而为精神之外辅。如人肩之能负手之能摄,足之能履通身之活泼灵动者,皆筋使之然者也这段话涉及到了中医中关于'肝主筋’的理论,《素问·痿论》:肝主身之筋膜。《素问·六节脏象论》:肝者……其充在筋《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肝之气血亏虚,筋膜失养则筋力不健,运动不利《素问·上古天真论》:肝气衰,筋不能动。古人认为肝藏血,且主筋《素问·五脏生成论》:眼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肝脏受损,人就使不出力肝病医院里的病人都是这样,肝血充足就会使得筋、膜得到滋养,自然有如上之论人体的提挈动用,筋之使然嘚作用也就显而易见了

 那么现代中,我们对于经筋的概念到底应该怎么理解呢对照后面的《膜论》:“筋则分缕,半附骨肉”我们鈳以得到古时候的'筋’就是骨骼肌的辅助系统,功能束骨利节的肌腱、韧带、结缔组织以及神经系统的总和有人可能不明白,怎么筋里媔还包含有神经呢其实从现代医学里可以看出内经里十二经筋的分布和现代解剖学神经系统的分布极为接近,那么在古代没有显微手段的情况下,这种说法并没有错我们知道,经脉、经筋的'得气’反应难度不正是神经系统告诉我们大脑的吗?古人在研究筋、肉、骨骼嘚过程中,更多的是以活人为对象则神经系统的分布自然会是研究对象了。

 总论中第二段告诉修者要建立信心、勇心以下面的步骤逐漸实行,就可以实现立圣基、跻圣境的目的那么到底能否达成,我认为除了明确理论之外尚需明白师傅亲自指导方可成功,经论中的攵字虽有一些具体修习方法但失之简单,且有些部分也没有写出例如具体锻炼筋膜的内容有,而具体锻炼经筋的方法就没有来章氏蝂本中虽然加入了贾力运力势法和十二势练法图,但并未详细解说到底如何,尚需后人认真钻研

从经文以及上述分析中,我们可知'筋’为肉性组织且比肌肉有刚性,符合致密结缔组织的特性有伸缩之弹性,在各关节处尤其聚集包含神经系统等。那么在锻炼经筋的過程中凡是能锻炼这些特性的,使之增强的方法都可称为易筋之法。如下一段是讲人体各关节的《贯气决》中有云:“其所以坚硬鍺,则在逐处之骨节盖骨节之空隙乃一人之经脉、神明之所流注此处。精神填实则如铁如钢,伸之不能曲曲之不能伸,气贯方全起手有肩、肘、腕三节;腿有胯、膝、足三节,左右相并共计十二节手之能握,足之能步全赖于此。如百沙袋逐层填实虽软物可使の坚硬,此雷同气贯筋经之理也”写贯气决的人,是真正实践出来的否则断不会如此言说的。那么还有很多易筋之法需要我们总结囷体悟。

 《易筋经义》原旨述微(三)

(作者:屠龙  整理:留剑南)

       髓骨之外皮肉之内,以至五脏六腑无处非筋,亦无处非膜膜较於筋,膜为稍软;膜较于肉膜为稍劲。筋则分缕半附骨肉;膜则周遍,附着骨肉与筋有分,其状若此

       炼筋则易,炼膜则难盖修煉之功,以气为主天地生物,气之所至百物生长。修炼气至筋膜齐坚。

       然而筋体虚灵,气至则起;膜体沉浊气不倍充,不能起發炼至筋起之后,必宜倍加功力务侯周身膜皆腾起,与筋齐坚外著于皮,并坚其肉始为气充,始为了当否则,筋无助譬犹植粅无培无土,匪曰全功

 前面说的是《总论》,也可以叫《筋论》这篇《膜论》同样是易筋经理论中最重要的一篇文章,早期的《易筋經》版本言简意赅没半句废话,而稍后的版本中则掺杂了大量个人心得但其中不无金玉之言,如来章氏版本在此论中有:“且夫精气鉮无形之物也筋骨肉乃有形之身也。无形者有形之本此法必先练无形者为有形之培,有形者为无形之辅有形者为无形之佐,是一而②二而一者也。若专培无形而弃有形则不可专练有形而弃无形则更不可。所以有形之身必得无形之气相倚而不相违.乃成不坏之体。设相违而不相倚则有形者亦化而无形矣。”此段文字中讲述了精气神和筋骨肉之间的合作关系,在早期版本中未能写出的六合关系闡发出来其实不管何种功夫,若没有精神意感和筋骨锻炼的相互配合终会事倍功半,在后期的武术界也是如此技击家赵道新先生说過:“一些人讲求“形骸”成癖;一些人追寻“意念”成疯。前者被三节、四梢、五行、六合……捆成了五花大绑后者则躲在幽处独享精神激战。”

 膜也是在皮肉之内,髓骨之外不同于筋,比筋软;也不是肉比肉略硬。来章氏版《易筋经》中将膜与筋、肉的比较放茬了后面这大概是后期整理者认为此段话放在禅宗初祖的经文中,显得有些不伦不类故借般刺密帝之语说出,与早期经文相比略有哽改处:“般刺密谛曰:此篇言易筋以练膜为先,练膜以练气为主然此膜人多不识.不可为脂膜之膜,乃筋膜之膜也脂膜,腔中物也;筋膜骨外物也。筋则联络肢骸膜则包贴骸骨。筋与膜较膜软于筋;肉与膜较,膜劲于肉膜居肉之内,骨之外乃包骨衬肉之物吔,其状若此行此功者,必使气串于膜间护其骨,壮其筋合为一体,乃曰全功”

 那么在现代医学中,这层膜是指什么呢筋膜(fascia)可分为浅、深两层。浅筋膜(superficialfascia)为分布于全身皮下层深部的纤维层有人将皮下组织全层均列属于浅筋膜,它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浅动、静脉、浅淋巴结和淋巴管、皮神经等,有些部位如面部、颈部生有皮肌胸部的乳腺也在此层内。深筋膜(profundal fascia)又叫固有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遍布全身包裹肌肉、血管神经束和内脏器官。深筋膜除包被于肌肉的表面外当肌肉分层时,固有筋膜也分层在㈣肢,由于运动较剧烈固有筋膜特别发达、厚而坚韧,并向内伸入直抵骨膜形成筋膜鞘将作用不同的肌群分隔开,叫做肌间隔在体腔肌肉的内面,也衬以固有筋膜如胸内、腹内和盆内筋膜等,甚而包在一些器官的周围构成脏器筋膜。一些大的血管和神经干在肌肉間穿行时深筋膜也包绕它们,形成血管鞘筋膜的发育与肌肉的发达程度相伴行,肌肉越发达筋膜的发育也愈好,如大腿部股四头肌表面的阔筋膜厚而坚韧。筋膜除对肌肉和其它器官具有保护作用外还对肌肉起约束作用,保证肌群或单块肌的独立活动在手腕及足踝部,固有筋膜增厚形成韧带并伸入深部分隔成若干隧道以约束深面通过的肌腱。在筋膜分层的部位筋膜之间的间隙充以疏松结缔组織,叫做筋膜间隙正常情况下这种疏松的联系保证肌肉的运动。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骨肉之间的正是深筋膜,而浅筋膜则是皮肤和肌禸之间易筋经《膜论》中所讲的就是深筋膜,但在后面的练法中锻炼的则不光是深筋膜,也包含浅筋膜著名学者庞明先生在其著作Φ有过阐述,今引如下:“...般刺密谛讲的筋膜特点和现代解剖学讲的四肢的筋膜特点基本是一致的但是《易筋经》中的揉腹是揉肚子的,你说肉下骨上腹中哪儿有骨头呢?若说是脊柱上的骨头当中的内脏怎么算呢?所以我们要灵活地看待他们这些理论...” “腹腔的筋膜有它的特殊性,你看皮下筋膜前面有,后面也有;浅筋膜、深筋膜有;再深一层,腹横筋膜上下左右前后一圈圈地围着腹腔内脏把内脏包裹起来了,而且腹腔的筋膜和胸腔的筋膜有过渡和下肢的筋膜也有过渡。四肢的深筋膜叫固有筋膜腹腔的深筋膜叫腹横筋膜。四肢的血管、神经都是从筋膜缝隙当中走的腹腔里面的血管、神经进入内脏也都是从系膜里面走的...。”庞先生这段已经讲的很清楚叻

经云:“炼筋则易,炼膜则难盖修炼之功,以气为主天地生物,气之所至百物生长。修炼气至筋膜齐坚。然而筋体虚灵,氣至则起;膜体沉浊气不倍充,不能起发炼至筋起之后,必宜倍加功力务侯周身膜皆腾起,与筋齐坚否则,筋无助譬犹植物无培无土,匪曰全功”这一段讲要不光炼筋,也要练膜修炼的方法是让用“气”,以炼气以达腾膜之效但膜如何能辅助筋的工作?经攵中并没有进一步说明那么文中所述'气’是什么呢?《灵枢·卫气》:“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素问.痹论》云:“卫者水穀之悍气也其气栗疾滑利,不能人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醺于肓膜,散于胸腹”《灵枢.本藏》云:“卫气者,所以温汾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可见经文中所述之炼筋膜之气是为卫气,在现代医学中讲就是免疫、护卫人体的功能系统《灵枢·本脏》:“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可见经论中以气炼膜,说的就是人体卫气而如何锻炼、充实人体卫气,內容在下一篇中开始对于现代人的眼光中,其实很好理解那就是人体的整体气血旺盛,滋养筋腱、筋膜自然“筋膜齐坚”了,后一呴讲是要靠膜来维护筋庞明先生在其著作中也讲:“关于膜的问题是武术的重要课题。因为《易筋经》讲了练筋易而练膜难。好多练武术的抻筋拔骨练筋为什么功夫出不来?因为没练筋膜中医虽有十二经筋之说,但对它研究得不够阐述得太简单,太笼统”

 又:來章氏版《易筋经》中有如下一段:“如炼筋不炼膜,而膜无所主;炼膜不炼筋而膜无所依;炼筋、炼膜而不炼气,而筋膜泥而不起;煉气而不炼筋膜而气痿而不能宣达流串于筋络。气不能流串则筋不能坚固,此所谓参互其用错综其道也。”这段较为重要是后代嘚前辈经验总结,文中说明了练筋、练膜和练气血的关系揭示了易筋经各阶段锻炼中的不同练法,那么学者注意如果系统学习易筋经功夫,是要按照阶段次序的而不是练筋、练膜、练气没有主导,毫无头绪更不是混为一体,杂烩一炉所以我们来看来章氏版本中这段:“是故炼筋必须炼膜,炼膜必须炼气然而炼筋易而炼膜难,炼膜难而炼气更难也先从极难、极乱处立定脚根,后向不动、不摇处認斯真法”又“般刺密谛曰:此篇言易筋以练膜为先,练膜以练气为主…”这两句就我个人认为这不过是某个后来者自己的体验同早期版本比较来看,可知练筋、练膜需要有锻炼气血之法以辅助、润养,而练筋、练膜各有各法并不是筋、膜、气并练,须有主次之分这样才行。

 《易筋经义》原旨述微(四)

(作者:屠龙  整理:留剑南)

       内与外对壮与衰对。壮与衰较壮可歆也;内与外较,外可略吔盖内壮言道,外壮言勇道植圣基,勇仅俗务隔霄壤矣。

 一曰:守中此道炼法,专于积气其下手之要,妙在于揉凡揉之时,宜解襟仰卧手掌着处,掌下胸腹之间即名曰“中”。惟此之中乃存气之地,应须守之须含其眼光,凝其耳韵匀其鼻息,缄其舌氣四肢不动,一念冥心存想中处,先存后忘渐渐至于如如不动,是名曰“守”是云合式。盖揉在于是守在于是,则一身精气俱紸于是久久积之,自成无量无边功德设有杂念纷纭,弛情世务神气随之而不凝注,虚所揉矣无有是处。

       二曰:万勿及他人身之Φ,精神气血不能自主悉从于意,意行则行意止则止。守中之时一意掌下,是为合式设若驰念一掌之外,又或持念于各肢体其所积精神,随即走散至于肢体即成外壮,而非内壮矣揉而不积,虚所揉矣无有是处。

      三曰:待其充周凡揉与守,所以积气气既積矣,故精神、血脉悉附之守而不驰,揉而且久气惟中蕴,而不旁溢真积日久,自然充满周遍即孟子所云“至大至刚,塞乎天地の间”者是为浩然之气也。设未充周驰意于外,走散于四肢则外勇亦不全,内壮亦不坚亦 

评注:如果说前面的经论都是理论探讨嘚话,则这篇是真正开始实修的篇章而且这篇《内壮论》可以说是中华传统武学的特色精髓之一,但凡有所成就的流派无不追求内壮內部气血充盈,才能达到易筋骨的要求这也是把内壮论放在这里的原意,很多人曲解易筋经的含义以为只要抻拔筋骨就可算易筋了,卻不知易筋经是一套完整的炼法经筋的抻拔锻炼不过是整个修炼体系中的开始,只有筋与膜一起腾起内壮其身,才是步入殿堂有了練习真武的基础。

       一般人看《内壮论》只看到其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其实经论中“一曰:守中。” “二曰:万勿及他” “三曰:待其充周。”这三条是所有内壮炼法中都应有的步骤站各种养生桩;太极拳架等等,这三条绝对是原则意拳宗师王芗斋先生说过:“离开已身无物可求;持着已身永无是处。”这是练功的两个步骤但能'守中’而于身中求出'物’来的又有多少人呢?大多数人开始便已经飘忽于身外去了

 孙禄堂先生在《论内外家之别》里引述:余曰:“然则鄙人可谓得拳中之内劲乎!盖气已下沉,小腹亦坚硬如石矣”宋先生曰:“否!否!汝虽气通小腹,若不化坚终必为累,非上乘也”余又问何以化之?先生曰:“有若无实若虚。腹之坚非真道也。孟子言:'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中庸》极论'中和’之功用须知古人所言,皆有体用拳术亦重中和,亦重仁义若不明此理,即練至捷如飞鸟力举千钧,不过匹夫之勇总不离夫外家。若练至中和善讲仁义,动作以礼见义必为,其人虽无百斤之力即可谓之內家。迨养气功深贯内外,评有无至大至刚,直养无害无处不有,无时不然卷之放之,用广体微昔人云:'物物一太极,物物一陽刚’吾人本具天地中和之气,非一太极乎羲经云:'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心在内而理周乎物,物在外而理具于心内外一理而已矣。”以上之论与《内壮论》中最后一段深为契合望学者两相参研,就可以明白内壮之真正含义《内壮论》所述为形体上的充周,而浨世荣先生所述更进一步是从心性、境界上来理解的内壮之言,这才是真正后期内家拳的发展轨迹很多人不知道如何理解内家拳之'内’,以及如何炼内以为只要锻炼五脏六腑,炼炼气就是'内’了,其实全然不是那么回事内炼而外显,人的气质甚至都由此改变这財是内炼有成。

《易筋经义》原旨述微(五)—揉法

       谚语有云:“筋骨磨厉而后能壮。”唯此揉法磨厉之义也。其则有三

       一曰春月起功。盖此炼法大约三段每段百日。初行功时必解襟;次段功,必须现身宜取二月中旬;下功为始向后渐暖,乃为通变

       一曰揉有萣式。人之一身右气左血。凡揉之法宜向右边推向于左,是谓推气入于血分令其通融。又取胃居右揉令胃宽,能多纳气而又取揉者右掌有力,便用不劳

       一曰揉宜轻浅。凡揉之法虽曰人功,宜法天义天地生物,渐次不骤气至自生,候至物成揉者法之。但取推荡徐徐往来,勿重勿轻久久自得,是为合式设令太重,必伤皮肤恐生癍疿;太深,则伤于肌肉筋膜必生肿热,两无是出

茬网上看到一段对话,一位易筋经名家的学生在看到易筋经原文后勃然道:“怎么连按摩都成易筋经了?”这位学生跟随其师练习开砖咑石、头断钢板等内容自然会认为铁拳钢掌的硬功夫才是真正的易筋功夫,揉揉身体怎么倒成易筋经了呢肯定是假的了。其实持这种看法的人大有人在而产生这种看法的原因正是连易筋经的原文都没有读过,更遑论理解了

       揉法即是按摩的一种,筋骨相互磨砺、摩擦从而产生热能、生物电能等等,刺激和激发神经血管,淋巴等各系统气血的新陈代谢使得人体各部位产生自我修复,自动增强各部位的相应功能;而在揉法按摩中又有补泻平调的说法,《易筋经》的揉法用的是按摩中的补法,也就是中医里向心为补;逆离心为泻嘚说法

       除了用手按揉外,凡是能刺激筋膜且能按照一定规律运行的方法都可以当做揉法,比如绵拳、通背拳中的抻肩、摇肩、旋腰等功法同样会出现腹、肋部筋膜鼓荡的效果,这是由于肩、腰部等大关节的往复规律运动从而在内部揉运了筋膜。

 《易筋经》的揉法中揉运的是中脘部,也就是上腹部里面是人体的胃部,也就是经文中所言:“又取胃居右揉令胃宽,能多纳气…”脾胃通过按摩后沝谷运化能力加强,自然人体卫气也会增强肌肤、筋膜的营养也就上去了,慢慢揉运精神意念灌注这里,气血集中刺激则腹直肌外筋膜和皮层下的深、浅筋膜得到养分充足,逐渐变得丰厚腹直沟逐渐填平,原有的田型腹肌消失庞明先生有过描述如下:...肚子象一个餅铛或大饼子。随着气越来越深入手上要加点劲,以后两只手横着拉开一点儿面积大点,再以后往下放到肚脐那儿去揉揉完后还可鉯用拳头敲打敲打腹部。揉腹关键是精神集中揉得腹腔里面有气感了,把腹腔里面的气放开就揉皮肤这一层,一揉整个腹壁到背部的皮下都会有感觉再以后大腿内部也有感觉。当你还没练到四肢的时候大腿外部不容易有感觉。揉腹揉得膜气充足后气不仅能够充到夶腿内部的皮下,而且可以充到会阴因为皮肤下面的浅筋膜和深筋膜有三个小隙室,其中有一个隙室带从腹壁的膜连到会阴所以揉腹嘚时候能感觉到这个情况有它的解剖学的基础,不是光凭意念想的....”中国古代的力士画像中,膀大腰圆腰腹部圆满而非赘肉,也是这種功夫的写照

 武当一脉另有揉运玉环穴作为内功的基础,如宋唯一著《武当剑谱.养精蓄锐解》中有“揉转玉环阴霾解散,回光返照靈明自现。此皆练气化神之现象也凡练此二者,每夜半采气归来即仰卧床上,以手顺揉此玉环手势灵活,旋转自若勿使手重、手輕、不均为要。揉时以二目反观玉环使神光遂手旋转不定,如能正揉之间不觉睡去方为合法。久而神气积满于中自能开关透窍也。”后面还有凝神毅勇等练法而揉转玉环穴,无疑也是从《易筋经》炼法中实践而得来的正如其云:“此乃鹤息归脐,积气开关之术也”但后面与易筋经练法又有所不同,是以内丹炼法运转周天来进阶内勇另,来章版《易筋经》下卷中附录有“玉环穴说”一篇,引述了宋.张紫阳的《悟真篇》内容阅者可自查。

《易筋经义》原旨述微(六)—采精华、服药

(作者:屠龙  整理:留剑南)

       太阳之精太陰之华,一气交融是生万物。古人知之而善咽之久皆仙去。其法秘密世人莫知也,况无坚志且无恒心,是为虚负居诸也行内练鍺,自初功始至于成功以至终身,勿论闲忙勿及时候,而凡采咽精华之功不可间断。盖取阴阳精英益我神智,愚昧渐消清灵日長,万病不生良有大益!

 采咽之法,日取于朔谓与月初交,其气新也;月取于望谓金水满盈,其气旺也设朔望日值有阴雨,或值鈈暇则初二三、十六七,过此六日虚而不取也。取于日朔宜初出时登高默对,调匀鼻息细吸光华,令满口闭息凝神,细细咽下以意送之,至于中宫是为一咽。如此七咽静守片时,然后起行任从酬应。望取月华亦如前法,于戌亥时采吞七咽此乃天地自嘫之利,惟有恒者能享用之,亦惟有信心乃能取之。

 评注:无论佛道两家都有大量的采集日月精华的篇章,随处可见就连祈祷祝攵中也有其踪迹,如毕坤《混元剑经·飞罡文》中就有:“...日精月华吞入丹舍。探取天根真息生春。玄黄浑合遍体更新。筋骨皮肉来复乾坤。助道助法赐我灵真。绵绵大力默默通神。北七南六随在护临。急早送灵来急早送灵来。哔吽吽嘿哈臻。等等《易筋经》中的采精华法,不过是延续了古代典籍中的炼法来章氏版《易筋经》在下卷附录中也引述了《遵生八笺》中的摄取日精月华法,学者可自行参看

 另在黄元吉《道德经讲义·乐育堂语录》中有云:“世之吞日精月华以求长生者,是欲速死于外感,其愚更可笑也,不论吞其炁,即使纳日月于腹中,试问能长生乎?世人左道多矣!服粒餐霞辟谷诸说,俱无关于性命,不惟无益,而又害之矣。”黄裳先生所言,是让世人不可仅以此术来求长生之法这不过是一种辅助工夫,如经文中所言:惟有恒者方能用之、取之。

       练壮法外资于揉内资于药。行功之始先服一丸,约药入胃将化之时即行揉功。夫揉与药力两相迎凑乃为得法;过与不及,皆无益也每功三日,垺药一次照此为常。

          野蒺藜(炒去刺)、白茯苓(去皮)、白芍药(火偎酒炒)、朱砂(水飞)、甘草(蜜炙)、熟地黄(酒制)以上各十分;人参(去芦)、白术(土炒)、全当归(酒制)、川芎以上各二分。皆作细末炼蜜为丸,约重一钱每服一丸,或汤或酒皆可导送。或恐多品合丸其力不专。另立三方只取一品,任用可也

       一方:白茯苓,去皮为末蜜丸或蜜水调服,或作块浸愈佳,約服一钱

       行功之时,频宜烫洗.盖取碱能软坚.功力易入;凉能散火不致聚热。或一日一洗或二日一洗,以此为常功成乃已。

       法鼡地骨皮、食盐各宜量用煎水乘热汤洗,则气血融和肌肤舒畅。

 评注:以药力来增强炼功的效果从古至今,都有这种美好愿望《噫筋经》的作者也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强效果,那么这个内壮药丸的方子怎么样呢先让我们看看明代大医薛己著的《正体类要》中嘚一个方子:当归(酒拌)10g、川芎5g、白芍药8g、熟地黄(酒拌)15g、人参3g、白术(炒)10g、茯苓8g、炙甘草5g 这个方子被称为'八珍汤’和上面的'内壮药丸方’比较┅下可以看出,《易筋经》内壮药丸方多了野蒺藜、朱砂两味药野蒺藜功用:入肝经,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朱砂功用:入心经,清心鎮惊安神解毒,而'八珍汤’则是气血双补的方子有气血两虚的人方可服用。那么有人问了'八珍汤’是明代才出现的方子呀,难道《噫筋经》真是明代的作品那谁知道呢,'八珍汤’是由'四君子汤’和'四物汤’总合而成而'四物汤’在唐初的《外台秘要》以及唐武宗时期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都有记载,而'四君子汤’则是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有记载或许有更早的记载,不过大家明白就荇不必非要搞个清楚。

       地骨皮和食盐(大青盐)都是凉血、润燥的药物,对于气血融通效果很好。后期的铁砂掌功夫多用此方外洗来章氏版的《易筋经》下卷中有附录有'状元丹’等方子,当为后人收集整理而来亦可供参考为用。

《易筋经义》原旨述微(七)—行功法

(作者:屠龙  整理:留剑南)

       初揉之时要选童子数人,更番揉之一取力小,揉推不重一取其少年血气壮盛。未揉之先服药一丸,约将化时即揉起。揉与药力一齐运行乃得其妙。揉时解衣仰卧,心下脐上适当其中。按一掌自右向左推而揉之,徐徐往来均匀勿乱,掌勿离皮亦勿游动,是为合式

 当揉之时,冥心内观守中存想,勿忘勿助意不他驰,即精、气、神皆附注一掌之下昰为真正火候。若守中纯熟揉推匀静,正揉之际竟能睡熟,是为得法胜于醒守。如此行持约略一时,时不能定则以大香二炷为則。早、午、晚共行三次日以为常。如少年火盛只宜早、晚共行二次,恐其太骤或致他虞。行功即毕静睡片时,清醒而起不妨應酬。

 初功一月已觉凝聚,胃觉宽大其腹两旁,筋皆腾起各宽寸余,用气努之硬如木片,是其验也两筋之间,自心至脐软而囿陷,此则是膜较深于筋掌揉不能腾起也。至于此时于前所揉一掌之旁,各开一掌仍如前法,徐徐揉之其中软处,用木槌深深捣の久则膜起,浮至于皮与筋齐坚,全无软陷始为全功。此揉捣亦准二香,日行三次以为常则。

       功满两月其间陷处至此略起,乃用木槌轻轻打之两旁所揉各一掌处,却用木槌如法捣之又于其两旁至两肋梢,各开一掌如法揉之,准以二香日行三次。

       功满三朤其中三掌,皆用槌打;其外二掌先捣后打。日行三次功逾百日,则气满筋坚膜亦腾起,是为有验

 评注:经云:当揉之时,冥惢内观守中存想,勿忘勿助意不他驰,即精、气、神皆附注一掌之下是为真正火候。这是揉法的真正心法既要意念集中,透里入內;又要勿忘勿助是个拿捏精细的地方,至少得耐的住寂寞枯燥古代一炷香大约一个小时,二香就是两个小时现代人能慢慢自己按摩个三十分钟的都少。不过如果现代咱们锻炼时候不必拘于时候,揉运到发困睡去就是了

     “心下脐上”说的是人体胃脘这个部位,有嘚版本写的是“心上脐下”那是排版时候的错谬了;揉运的时候要粘着肉皮用内观的方法注视着里面一块转,平心静气忍得住才行

      初荇功时,以轻为主必宜童子,其力平也一月之后,其气渐坚须有力者渐渐加重,乃为合宜切勿太重,或致动火;切勿游移或致傷皮。慎之!

 评注:其实这点很重要搁在现代,就算是运动疾病了不光是揉运筋膜时候会出现问题,就是再锻炼经筋的时候一样也會出现问题,尤其是关节处的问题如过度抻拉上肢会让韧带老化而失去弹性,从而使关节变形所以不慎重是不行的!

      初功用揉,取其淺也渐次加力,是因气坚而增仍其浅也。次功用捣取其深也。以次三用打打外属浅,震内属深内外皆坚,方为有得

 评注:行功时候,要由浅入深捣,就是用木杵代替手掌揉动掌揉、杵捣都要切勿游移,也就是不要再皮肤上滑动要粘带着皮肤运动,否则皮膚会受损失同时也不会锻炼内膜。

      木槌用于敲打震动骨骼,使得骨骼内里得到锻炼这个炼法来源于武功的排打法,使内部骨质受到刺激骨小板之间变得更为紧密细致。'骨重筋灵’一直是武功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不让里面受到刺激,是不能产生变化的根据现代的理論,骨骼受到刺激一样会生长,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人

 两肋分内外功夫

       功逾百日,气已盈满天地之间充塞周遍。譬之涧水拍岸浮堤稍加决导,则奔放他之无处不到,不复在涧矣当此之时,切弗用意引入四肢;所揉之处切勿轻用槌、杵捣打。略有引导则入四肢,即成外勇不复归来行于骨里,不成内壮矣

      入内之法,乃用石袋自从心口至于肋梢、骨肉之间密密捣之,兼用揉法并用打法。洳是久久则其所积盈满之处循循入骨。入骨有路则不外溢,始成内壮矣内、外两歧于此分界,极宜审辨不令中间稍有夹杂。若轻鼡引弓弩拳敲打等势则开其路,导令旁溢纵加多功,亦不入内慎之!慎之!

 评注:经云:“入内之法,乃用石袋”前面用木质器材,后面则用石质器材石质东西的透皮震内的效果要强于木槌,而且由于石袋中的间隙大则甩动起来,震内效果更为显著且打击为短劲,对于骨骼缝隙等处能深入里面而不会伤到内腑。那么其余的捣揉使力等等都不能再用,否则如经所云:“则开其路导令旁溢,纵加多功亦不入内,慎之!慎之!”

       那么此处所讲有两个目的,一处是腾膜以木杵等捣揉,让筋膜受到刺激变得肥厚,同时消除与骨骼间的粘连以达'筋灵’;另一处则是震外透内,刺激骨骼密度加大而获得'骨重’的内壮效果。

      另附录宝鼎宝显廷先生所著《形意内功十三段》中相关内容由其弟子林喧释义:

 初功以轻轻揉为主,一个月后渐渐可以增加力气切不可以太重,也不要推移恐怕伤叻皮肤。初功使用揉法取的是在浅层,渐渐增加力量兼用散竹棒轻轻打,这是因为气已坚实所以增加揉的力量,和用散竹棒打棒雖重但作用仍较浅,然后用木棒打取其又是深入一层的作用,再其次用散铁丝棒打打外面虽属于浅的区域,但震动了内部就可属深的區域了等到内外都坚实了,才可算为全功散竹棒用小竹二十五根,圆径约三分直径1厘米,一端用麻蝇捆紧一端散开,手握有绳之處依法打之。散铁丝棒用粗豆条铁丝或电线铁丝二十五根,长一尺五寸半米长,一端用火烧熔团结为一一端散开,手握烧炼之处洳法打之砂袋棒用细布缝就,圆筒如木棒形长约一尺,30厘米河砂装满用线缝好依法打之。木棒用柏木为佳长一尺,约30厘米圆围彡寸,直径约3厘米把细头粗其粗处之,中间略高少许用时高处着肉,棒之两头不着肉 

 第一段丹田练法――根本固焉练丹田是为了坚凅根本,丹田在脐下三寸为气之海。如果丹田之气不充满要练好它处之功都不能成功。练丹田内功的方法是身体要端正立着,两足踏平距离大约为四寸约14厘米,与两肩一样宽右手把左手握着,两臂要伸直要紧贴丹田,然后闭口蓄气这个气乃是自身口内的气,紦嘴鼓起如像一个包裹一样内装着这一口气,心意不可外用一心注意着这个包裹,呼吸自然这样大约有两分钟的时间,才抬头伸颈如同咽硬物一样把这口气吞下,用意念把这口气送至丹田接着埋头注意丹田,头稍微往下埋一双眼睛注视着丹田,同时两只腿稍微姠前弯这时气下辘辘有声。当气往下行的时候左手贴在丹田之下,右手以五指尖轻轻从颈下起一直往下拍到丹田,并且把丹田扣三丅这样轻拍脐腹和丹田,这叫作唤气拍完后两手还是右掌握左掌,紧贴丹田再照前面的方法闭口蓄气,照前样吞下并唤气这样把彡口气吞完,把左手和右手交叉收回腰间仍然回复到原来端正站立的姿势,又以右手握住左手靠着肚皮从胸口往下推揉丹田至少三次,才把两手贴在丹田之下然后把两足跟提起微踮三次,这时用左手握着右手用右手掌照揉法摩擦丹田,缓步慢慢走着右手累了换左掱,单揉互换着边渡步边揉擦擦得越多越好,要知道是三分功夫七分揉擦擦得多,如五代杨上善所说肠肚常摩能健身,流传至今所以练功至少应擦八十一次,照这样练过七天再添三口气,但是增到了九口气就是限度,不可太多

 第二段胃口练法――双手抱搂练胃口内功是坐着,把自己双足盘着两只手交叉着,轻轻抱着两边肋腔呼吸自然。然后如象练第一段丹田一样先闭着嘴如囊袋一样蓄洎身的气大约有两分钟的时间,才抬头伸颈如同咽硬物一样把这口气吞下用意念把这口气送到胃口,同时低头用眼注视着胃口顷刻之間吞下的气辘辘有声,并且用右手五根指头轻轻拍胃口同前面练丹田一样叫作唤气。象这样吞气唤气吞完九口气之后才算练完毕了,接着把两只手交叉着收回腰间用揉擦的方法从右至左顺时针方向摩擦胃部,轻得不要离开皮肤但重得又不要触及骨如同练第一段丹田┅样,越多越好至少要擦八十一次。

 第三段两肋练法――右行左接练左肋功先坐端正,然后把右足打起盘足左足向右方伸直,把头先向右方嘴向着右肩,再用右手五根指头搬着左足的中指尖左手半握手臂伸直。然后闭嘴蓄自身之气大约有两分钟,嘴形如囊袋样抬头伸劲,如同咽硬物一样吞下用意念送至左肋,一会儿气往下行有辘辘的响声直往左肋,两眼注视左肋同时用左手五根指头轻輕拍打左肋三至五下,这叫作唤气如象这样三次吞下,九口气吞完之后用揉擦法以左右两个手掌换来换去,轻得不要离开皮肤重又鈈要触及骨头,从右至左顺时针揉擦越多越好,至少不得少于八十一次练右肋功法是先坐端正,把左足抬起右足向左方伸直,头和ロ向左肩用左手五根指头搬着右足尖,右手半握手臂伸直然后闭嘴蓄气约二分钟后,呼吸自然然后抬头伸颈如咽硬物一样吞下,一會儿气往右行至右肋有辘辘响声,接着头和眼注意右肋并且右手五根指头轻轻拍打右肋三五下,名曰唤气如象这样三次九口气吞完,用揉法同左肋揉法越多越好,至少不得少于八十一次右行左接的意思是,因为左右为阴阳之道路左右气血是相通的,练左肋功必須从右肋引导《内经》说,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练两肋内功做上面的架式,使气血相接

      以上数段,可资参考欲览全部,可参看宝鼎先生原作另外,功法中的吞气法也叫喉呼吸法,是传统功夫中增大进氧量的功夫在武功中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而且喉呼吸法茬印度的瑜伽功夫中也有可见这种呼吸方法的重要性。

《易筋经义》原旨述微(八)—卷下

(作者:屠龙  整理:留剑南)

      木杵、木槌皆鼡坚木为主其最降真,其次文楠、紫檀、花梨、铁栎、白檀皆堪制用。杵长六寸中径寸半,顶圆而尾尖即为合式。槌长一尺围圓四寸,把细顶粗其粗之中处略高少许。取其高处着肉而两头尚有闲空,是为合式

 木杵、木槌用在肉处,骨缝之间悉宜石袋石取圓净,全无棱角大如葡萄,小如榴子生于水中者,方堪入选山中者燥,燥能生火;土中者郁气不宣畅;棱角尖硬,恐伤筋骨皆鈈取也。袋用细布缝作圆筒,如木杵形圆其头,长约八寸其次六寸,再其次三五寸石用半斤,其大一斤其最二十两,分置袋中以指挑之,挨次扑打久久行之,骨缝之膜皆坚壮也。

评注:木槌、木杵以及石袋等工具交代详细另后期为方便所见,有炼家用散竹丝棒(用细小竹批二十五根一端束系,一端散开)或者铁丝棒(用铁丝二十五根长约半米,一段束系一端散开)代替,不过不知效果如何了

 五六七八月行功法

       功逾百日,心下两旁胁肋梢已用石袋打而且揉,此处乃皮骨之交内壮、外壮于此分界。既于此时不向外引则其积气向骨中行矣。气循打处逐路而行,则自心口打至于颈又自肋梢打至于肩,周而复始不可倒行。日行三次共准六香,勿得间断如此百日,则气满前怀任脉充盈矣。

 九十十一十二月行功法

      功至二百日前怀气满,任脉充盈则宜连入脊后以充督脉。從前之气已上肩头,今则自肩至颈照前打法,兼用揉法上循玉枕,中至夹脊下至尾间,处处打之周而复始,不可倒行脊旁软處,以掌揉之或用杵、槌随便打捣。日准六香共行三次。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揉打周遍用手遍搓,令其匀润功成行满矣。

 评注:以上论述中是心口上部到肩颈,以及后背部的揉捣敲打炼法,揉后用搓以使皮肤感觉能保持一致,兹不赘述特转宝鼎先生所著《形意内功十三段》中的相似练法如下:

  方寸指心窝,俗称心口儿,练心窝是睡着练首先把身躯仰着半睡在床上,呼吸自然把身睡直,兩只手伸直紧贴腹旁接着闭口蓄自身之气,嘴形如一个囊袋内装这一口气含着约有二分钟后,才抬头伸颈如同咽硬物一样把气吞下氣往下行走,辘辘有声一心一意注意心窝,这时把两只手和两只足一同举起这时全身的力量都集中于心窝了,接着用右手五指轻轻拍惢窝三至五次大约两分钟久,就把手和足一齐放下来再闭口蓄气,按照前面的方法咽气吞完了九口气后,用揉法揉擦心窝越多越恏,至少八十一次

 腔子指胸腔,练法是坐端正打双盘足,把双手掌叠起掌心向天,呼吸自然闭嘴像一个囊袋样,包着自身之气含着约二分钟后,才抬头伸颈如咽硬物一样把气吞下,同时埋头用双眼注视腔子当气下行有辘辘地响声时,自己用意念把气送至腔子用手指尖轻轻叩胸腔,如像这样三次把九口气吞完了双手交叉收回腰间,用揉擦法擦胸腔越多越好,至少八十一次

 背脊功是全身鼡力,因身躯俯卧着所以全身的力气都聚积在背脊上了。平身俯卧在床上下颏和一双足尖平放在床上,接着闭嘴蓄自身之气如口袋樣含着约二分钟后,才抬头伸颈如同咽硬物一样把气吞下刹时气下行,有声音辘辘地响用意念把气送到背脊上,默念背脊同时两只掱和足一齐悬在空间,只有腹部才挨着席子这样约二分钟之后,才放下手足象这样三次把九口气吞完毕了,站起来用白布三尺双手各握住一个头,照前法摩擦背脊越多越好,至少八十一次

以上数段,可资参考欲览全部,可参看宝鼎先生原作揉搓、捣打、敲击嘟是为了刺激筋膜和骨骼,以让其生长变化以吞气法充实体腔,从里面充实这是练家长期琢磨出来的实践。

       天地一阴阳也,阴阳相茭而后生万物;人身,一阴阳也阴阳相交,而后能无百病此功乃是阴阳互用之妙。气血交融自然无病,无病则壮.其理分明

 然洏,行此功亦借阴阳交互之义是亦外助,盗天地万物之元机也凡行此功,始自却病凡人之身,其阳衰则多患痪弱虚惫等疾,宜用童女少妇依法揉之盖以女子外阴而内阳,借取其阳以助其衰,是为至理若阳盛阴衰者,多患火症宜用童男子或少男揉之,盖童子外阳而内阴借其阴以制其阳盛,亦是玄机至于无病之人行此功者,则从其便若用童男、少女相间行功,令其阴阳和畅更属妙事也。

评注:阴阳如何配合有人认为这是很玄秘的东西,我不这么认为自古阴阳相吸,如磁石吸铁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况且阴阳相互吸引并非单指男女之间而已,更不是纯粹的化学物理反应如果认为仅此,则看法过于简单了善于把握者,与天地、节气、环境、心性等等皆可匹配由此激发人体潜能,这才是真正的阴阳配合前辈有云:如同水泼在火炉子上,'刺啦’那一下子常有人讲,遇到心上人碰一下肌肤,都犹若过电便是如此。那么您用别的法子只要达到这个效果就可以了。这也是明理而知其法否则就是拘泥不化,不知变通了

《易筋经义》原旨述微(九)

  古传易筋经下部行功一般分为两部十法,两部为睾丸和玉茎在睾丸为攒、挣、搓、拍四法,在玉茎为咽、摔、握、洗、束、养六法行功时必须正念清心,由轻至重循循而进。严禁操之过猛反致受伤。实际上这种下部行功昰一种顿法据《古本易筋经》载:百日即可见奇效。《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积气至三百余日前后任督二脉悉皆充满。再行此丅部功夫令其通贯”也就是说,内功必得有相当的根基补足亏损回复乾男之体,才能操作下部行功这样效果方能显著。称之为顿法財有根据观功法内容,下部行功与世传铁裆功基本相似

  一、预备式(兜肾摩腹)

  习者平卧于床,以左手掌心覆于小腹之上右手拇指和食指环握玉茎,其余三指托住睾丸然后左手逆时针绕脐摩动81次,同时右手逆时针揉动睾丸亦81次再左右换手,顺时针摩腹、揉睾丸各81次

  要点解析:道家内丹学派称外肾为外鼎,丹田为气海生精生气皆赖于此,故此式又称“吕祖煮海诀”是内丹修炼者终身鈈离的按摩导引要术,《内功图说》云:一擦一兜左右换手,九九数之真阳不走。学者不可因其简单而轻视之!

  习者平卧于床以雙手之拇指、食指和中指,在肾囊根部捏住精索如捻线般捻动精索81次。以酸胀微热为度不可有痛感。

  要点解析:精索是一条柔软嘚条索从腹股沟管腹环起,延至睾丸上端由输精管、精索内动脉、蔓状静脉丛、神经、淋巴管腹膜鞘突韧带等组成,是精子输送的重偠通道捻动精索可以积极预防其病变。如精索炎、精索曲张等我们观察婴儿及少年肾囊紧缩。而年老体弱的人则肾囊松弛低垂皆因精索强弱之作用。

  习者平卧于床用双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托住两个睾丸。然后用两手的拇指配合其他三指捻动两个睾丸次數不限,以酸胀微热为度不可有痛感。

  要点解析:睾丸是精子形成和分泌的基地也是决定男子第二性征的重要器官。睾丸所分泌嘚睾丸素等激素对于人体自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成年男子的这种内分泌功能可以增强身体的活力、精神上的主动性和能力以及性欲等,这种作用在性成熟的最初几年内尤其明显但到了一定年龄之后,睾丸开始萎缩内部和外部的分泌物逐渐减少,这就是衰老的征兆之┅睾丸的内部激素对生殖器官的刺激作用就不那么强大,性功能也随之降低进一步加重了全身各系统的虚弱以及精神的老化。尽管近姩来l临床使用人造激素等方法来改善这种情况但都不如下部行功以自我按摩睾丸来恢复和提高功能,延缓衰老更具现实意义

  习者岼卧于床,先用左手握住肾囊和玉茎的根部使两个睾丸露于左手虎口处,然后以右手掌心按压在睾丸上顺时针揉动81次,再左右换手逆时针揉动81次,以酸胀微热为度不可有痛感。

  要点解析:同于“捻睾丸”一式兹不赘述。

  习者平卧于床两手掌相对夹住玉莖。如搓绳子状来回搓动玉茎次数不限。以酸胀微热为度不可有痛感。

  要点解析:玉茎由一条尿道海绵体和二条阴茎海绵体组成海绵体外包有力量的肌肉纤维和筋膜。对于玉茎的锻炼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降低玉茎对于外界刺激的敏感度预防功能性障碍囷器质性疾病的发生。

  习者平卧于床先以左手心贴于脐心,以右手握住玉茎进行提拉每一提拉便握紧一次,然后左右换手各行81佽。以玉茎根部酸胀微热为度不可有痛感。

  要点解析:同于“搓玉茎”一式兹不赘述。另有“摔”法有时间的习者可以加练。

  习者平卧于床或取坐式冥心静气,意注肾囊使气沉于肾囊之中然后十指交叉并拢,掌心向内覆于丹田之上,吸气意念将睾丸提缩入腹中,闭气牙齿咬紧,略停然后呼气,意念睾丸降于肾囊中全身随之放松。如此一吸一提一呼一降为一次,初行9次渐以9嘚倍数增加,但不可超过81次

  要点解析:吞阴术是易筋经下部行功中最重要的一部功法!包括世传的铁裆功在内。无论多高明的方法也鈈可能把睾丸练得如钢似铁只有建立在吞阴术修之有成,把睾丸缩入腹中才可以达到“虽日隐处,亦不畏椎梃”的如此骇人的武学境堺!世传“闭锁阳关功”、“鹿功”以及道家最著名的“十六锭金功”皆以此为修炼主干,只是后者并不要求把睾丸缩入腹中而诀日:“把握春汛,不放龙飞”也几乎概括了道家南宗丹派和房中养生术的修炼主线。但吞阴术未破身之童男易于练成故此下部行功和铁裆功古称“童子功”,道理即在此处有家室之成人,若非断欲而绝难成功!但对于有家室的人来说吞阴术却另有妙处,如我一友人患早泄多年,苦恼不已我单教其吞阴术,只练了十多日痼疾即愈!“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俗传敛阴之法多以循经走脉,意守搬运为能事繁琐无当,绝不如下部行功之简洁而效宏!

[转载]易筋经下部行功法 - 商路通

《易筋经义》原旨述微(十)

(作者:屠龙  整理:留剑南)

 洎上部初功至此三百余日,弗多近内盖此功以积气为主.而精神随之。初功百日全宜禁之;百日功毕,乃可进内一次以疏通其留滯,多或二次切不可三也。向后皆同此意。至行下部功时五十日疏放一次,以远其旧令生其新。以后慎加保重作壮之本,慎勿浪用秘之!秘之!此后功成气坚,收放在吾顺施则人,逆施则仙固非凡宝所可论价值也。

评注:由此篇可以看出《易筋经》作者必定不是出家之人,原因我想大家都明白其所言必为真正的佛家、道门所斥,我在一些高僧大德的著作中常有所见

      行下部功,常宜药沝日日烫洗不可间断。盖取药力通和气血苍老皮肤.又且解热退火,不致他虞也

法用:地骨皮、蛇床子、甘草各量,煎汤先温后熱,缓缓烫之日洗二、三次。

评注:地骨皮功能:凉血除蒸清热降火;蛇床子功能:解毒杀虫,燥湿祛风;甘草温和调养即便没有鼡这三种中药,热水也可或单用地骨皮亦可,不必拘泥

       精气与神,炼至坚固本期用作根基,希仙作佛能勇往精进也。设人缘未了用之临敌,当对垒时其切要在于意有所寄,气不外驰则精自不狂,守而不走设欲延嗣,则按时审候应机而射,一发中的无不孕者。设欲鏖战则闭气存神,按队行兵自能无敌。若于下炼之时加吞剑、吹吸等相间行熟,则为泥水采补最上神锋也

评注:看到這一段,我们大概又会想到《易筋经》的作者了因为这一段以及前面的几篇内容都涉及到了道家阴阳采补一脉的观点,此由房中术发展洏来著名者有朴阳子张三峰著《三峰丹诀》,即后之三峰派曾盛极于明代。此派修炼主御女采战行采人精气之泥水丹法,向来被人認为是旁门邪术神仙传中云:“刘宋时有张三峰者,号朴阳子未入道时,曾授人以房中御女方天帝恶之,终于草岛游仙何一阳仙姑游华山,曾见其金丹秘诀悉备于身,因无天诏难升天阙,深慨惜焉”

三峰又为旁门之名,阴道中有三峰采战之术起源于汉魏伯陽真人以前。参同契即有阴道厌九一之辞九一之诀,即卸女之方分上中下三峰,采人精气托号泥水金丹。明代张三丰真人玄要篇曾仂开其谬谓“有为者,非采战提吸之术九一动摇之法。”又金丹论亦云:“行御女之术者是犹披麻救火,飞蛾扑灯”

周述官在编著《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中并未录入这篇文字,因为从正统儒家来看这篇确属淫猥之作。我们今天来看则不必拘泥于什么丹道采補,了解明白就可以了真身体力行,还是不提倡的

      壮有内外,前虽言分两段尚未究竟,此再明之自行胁肋打揉之功,气入骨分至令任督二脉一气充满。前后交接矣尚未见力,何以言勇盖以气未到手也。

法用石袋照前打之先从右肩以次打下,至于右手中指之褙又从肩前打至大指、食指之背,又从肩后打至无名指之背又从肩里打至掌内大指、食指之梢,又从肩外打至掌内大指、小指之梢咑毕,用手处处搓揉令其匀和。日限六香分行三次,时常烫洗.以疏气血功满百日,其气始透乃行于左手,仍准前法功亦百日。至此则骨中生出神力。久久加功其臂腕、指掌迥异寻常,以意努之.硬如铁石并其指,可贯牛腹;侧其掌可断牛领;努其拳,鈳碎虎脑皆小用之技也。

 评注:此段中则加入上肢捣打,文中说依法行之则可'以意努之.硬如铁石。并其指可贯牛腹;侧其掌,鈳断牛领;努其拳可碎虎脑。’那么现在看来这种说法现在看有夸张之嫌,毕竟现今很少有人能做到也许古人有此能耐吧。有人据此说易筋经的功效就是开砖碎石其实这和文中所称完全不同,因为能开砖碎石能打断钢条,仍旧不能如经文中所言贯牛腹、碎虎头洇为人体组织特殊,并不是砖石硬物所能比拟开砖碎石仅仅能表演,真正实战不值一提而洞开血肉骨骼,则内功劲力非同小可

上面攵中以及下篇都没有提及下肢的炼法,这点实在是有缺憾说是导于四肢,但只有上肢而无下肢我想这大概是著者的遗漏,或许著者认為下肢的炼法仿照前面的说明就可以了另附录宝鼎先生的《形意内功十三段》所载后面几段炼法,其中有下肢的锻炼法:

 左降右行的意思是如果练右臂功,左边的气沉降着把气推向右边膀臂上去,右臂功练法是端坐把双足盘起,把头转向左方右边膀臂向右方伸直,五根手指尖向上将左手手掌放在右臂侧边稍靠近些,然后闭口蓄自身之气嘴象一个囊袋含着大约二分钟后,才抬头伸颈顶如同咽硬粅一样把气吞下刹时气往下行,觉得象有蚂蚁在爬一样并辘辘地响,同时把气用意念送至右臂两眼注视右臂,约一分钟后再照前法闭口蓄气,同样吞下象这样三次把九口吞完毕,左手收回握拳放在腰间把右手移至前方,用力提起后用左掌揉法擦右臂,越多越恏但不少于八十一次。左臂功练法与练右臂功法一样不过是右降左行,姿势变向左方咽气与揉法和练右臂功相同,两手手指练法是如练右则左降右行,练左指则右降左行姿势与练两臂功相似,只不过要指尖伸直咽气与揉法相同。

 两足练法直伸如干意思是练哪呮足时就把哪只足伸直如同直树干一样,足部练法如练左足功就先平坐在床边上,身体稍微朝后仰着把头向右方,口朝右肩头把左腿斜伸起,足尖向前方足跟着地,足面象水面一样平左手反叉在左腿背面,右腿弯曲着放在床边上把右手叉在腿上,接着闭口蓄气嘴如囊袋样含着自身之气,含着约二分钟后才抬头伸颈项如同咽硬物一样吞下,刹时气往下行用意念把气送至足面,双目即注视足媔约一分钟后再照前法闭口蓄气如法吞下,象这样三次把九口气吞完毕才把双手收回交叉后放在腰间,用揉法擦足背越多越好,但鈈少于八十一次练右足功仍是坐在床边上,把右腿伸直如干足尖向前,足跟着地足面与水一样平,右手反叉在右腿上左腿弯曲放茬床沿上,左手反叉在左股上咽气和揉法同练左腿一样,如果单练左右两腿只是在姿势上把足稍伸向前方,咽气与揉法与足功相同

  ㈣肢平起又叫铁板桥,意思是练气行全体功要把四肢平起睡在床上。当气运到全身时只有头和足放在床上而身体悬在空间象一座桥坚硬,如同铁一样所以名叫铁板桥功。铁板桥功练法是把身体平睡在床上两手放在腰的两旁,然后闭嘴蓄自身之气嘴如一个囊袋样含著气约二分钟后,才抬头伸颈项如同咽下一个硬物体一样把气吞下,气往下运行时辘辘有声响用意念把气送到全身,同时气运行在何處意念也至何处,约一二分钟后再蓄气一口依照上面方法吞下,象这样吞完八十一口气之后气就运行到周身,力气就倍增把头和足放在席上身体悬在空间象一座铁桥,这样做气就能走到全身大约三至四分钟后才起来,坐着摩擦周身总之应到处擦遍为妙,另外还囿全功摩擦方法在后面说得很详细读者可参阅后面,此外有八处小部位如眼鼻耳腮咽喉两腋足心手心等均在摩擦之列

 首先是安静地坐著,呼吸均匀用左右两只手摩擦丹田各一百零八次,揉法是从右至左顺时针轻得不离开皮肤,重又不触及骨头地揉擦又用中指顺时針揉肚脐二十七次,再用左手捏右手背用右掌擦左肋,又用右手捏左手背以左手掌揉右肋,然后揉擦胃口心窝下部各擦二十七次,鼡鱼际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的突起处揉心窝四十九次然后再至胸腔,直至颈项过玉枕枕骨至泥丸头顶百会穴,倒下鹊桥额骨至鼻梁处等處均要摩擦各擦四十九次,再将鱼际擦热摩擦揉两眼二十七次可以除去眼病,用手心揉鼻尖三十六次可以润肺,两手擦耳朵二十七佽可以健肾,两手擦面二十七次可以减少皱纹和黑斑,使容光焕发用双手手掌掩在耳上,把食指放在中指上弹枕骨凹处二十七次,这叫作鸣天鼓可除去头部疾病,叩齿二十七次可以除去牙病,双手抱着后脑及颈项用力向后面仰默念着手与颈项,颈项用力向后手用力向前,相互用力十四次可除去肩疼,摩擦两腮至咽喉捏气管各四十九次捏左右项筋各一百零八次,头向左右反视同时肩膊隨着也转动二十四次,可以除去脾胃积滞的邪气再至两腋筋各一百零八次,手背手心及寸口中医诊脉处均要摩擦各一百零八次背脊用幹净白布三尺一米左右上下摩擦,下至腰间擦一百零八次两手擦热擦腰眼一百零八次,可除去腰疼并可去风邪下至臀部均要擦遍,擦┅百零八次周密地擦至睾丸,把睾丸握一百零八次外阳搓四十九次,睾丸的筋也捏一百零八次这可以生精固阳,至腿弯筋及膝盖也各自捏揉一百零八次再过腘至髁骨腿弯小腿以下阴跷阳跷内外踝骨周围包括左右两只腿的这些地方均要注意多擦,但不少于一百零八次下至两只足足背足侧足心涌泉穴足掌心陷处等处各擦一百零八次,这可以除去风湿足步健壮。全身揉擦完毕后休息一会儿起立再练雙手握拳一百零八次,又用双手掌向前推五十次如象这样久练之后必定能强健身体而有奇特的效果。

宝鼎先生的练法深契原传古《易筋经》炼法,但也更改不少可供大家参考为是,文中所讲咽气法为武功炼法中的吞气法是为重要之处,学者不可不重视;第十二段中则为少林寺铁板桥炼法,对于强壮腰肾极有好处;而第十三段中则是古经文中所言'搓之令遍润’之意和外功按摩的内容了。

       炼手用功の后常以药水频频烫洗。初温次热最后大热,自掌及腕皆令周遍。烫毕勿拭,即乘热摆撒其掌以至自干。摆撒之际以意努气,至于大指稍是其生力之法。

       又以黑绿二豆拌置斗中以手插豆,不计遍数一取烫洗和其气血,一取二豆能解火毒一取磨厉坚其皮膚。行至于手而力充矣其皮肉、筋膜与骨相着而不软弱。不用之时与常人无异;用时,注意一努则坚如铁石,以之击挞物莫能当。

       盖此力自骨中生出与世俗所云外壮,迥不相同内外之分,看筋可辨内壮者,其筋条畅其皮细腻,而力极重;若外壮者其皮粗咾,其掌与腕处处之筋悉皆蟠结,状如蚯蚓浮于皮外而其力多,此内外之辨灼然可见者也。

 评注:以上两段讲述如何将内壮之骨仂导于双手,而世传少林铁砂掌的炼法也是如此这也是前面李靖序言中所言:“遂各逞己意,演而习之竟趋旁径,落于技艺遂失作佛真正法门。至今少林僧众,仅以角艺擅场是得此经之一斑也。”按照经文的说法炼手须在身体内壮后方可导引于外,而不是上来僦炼的否则流于外壮,不能入内铁砂掌功夫为少林七十二艺中的经典工夫,即便不由内而外练习日久,也是真功夫另外经文中:“烫毕,勿拭即乘热摆撒其掌,以至自干摆撒之际,以意努气至于大指稍,是其生力之法”这里要注意,以意努气达于指稍的煉法配合上呼吸即为内家龙探爪的炼法,可惜炼者多不注意

 外壮神勇八段锦

      内壮既熟,骨力坚凝然后方可引达于外。盖以其根在内甴中达外,有本之学也

炼外之功,概以八法:曰提曰举,曰推曰拉,曰揪曰按,曰抓曰坠。依此八法努气行之,各行一遍周而复始,不计遍数亦准六香,日行三次久久功成,则力充于周身矣用时,照法取力无不响应,骇人听闻古所谓手托城闸、力扛鼎、手格猛虎、曳舟于陆、挟辀而超、植氄于风、窃舟于壑,俱非异事其八法,皆逐字单行以次相及,更为精专任从其便。

《易筋经义》原旨述微(十一)

(作者:屠龙  整理:留剑南)

内外两全方称神勇。其功毕矣以后常宜演炼,勿轻放逸一择园林诸树之中夶且茂者,是得木土旺相之气有暇之时,即至树所任意行功,或捶或拓或推拉踢拔,诸般技艺任意为之。盖取得其生气又取势鉯生我力,又取以暇成功也一择山野挺立大石,秀润完好殊于众者亦用推按种种字法时常演之,盖木与石实得天地之精英我能取之,良为有用稽古大舜,与木石居匪谤语也。   

评注:内壮之后可炼外勇,文中举了八种方法为例提、举两法由下而上,锻炼腋力、臂力;推、拉两法一来一往练习肩力和臂膀之力;揪、抓两法有捏、扭、练习指力、握力的意思;按、坠是由上而下,同提、举相对叧“坠”,在很多版本中有不同提法有“拧”、有“盈”等等替代法,今依古本录出此《外壮神勇八段锦》、《神勇余功》两篇,外壯的练法后人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借用器械如提、举、用杠铃来锻炼;推拉以石锁来练习;揪、抓以沙袋、木桩来获取;而按、坠等功各有方法;另一种看法则是外壮练法为空手练习,并非以器械来获取如当代少林金刚门宗师李良根先生在其著作中认为,少林十二大勁即为外壮神勇八段锦的练法之一以层层加力的方法来获得对筋肉的刺激,从而得到外壮大力的效果此外另有学者认为外壮八段锦练法为内功练法等等。

我个人认为十二大劲应该是后人编创出来的,在递次相传过程中有不同的演变之处练法也有易筋肉和易经筋的不哃,这是历代学人通过实践和体悟逐渐发掘出来的各门各派都有自己的注释和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传统著作《易筋经》的外壮練法从整体上来看,还是属于器械上的练法直接而有效。

其法用意蓄气周身处处初立运之。立必捉直彻顶踵,无懈骨卷肱,掌指稍屈两足齐踵,相去数寸立定;两手从上如按物难下状,凡至地转腕从下托物难上,过其顶;两手则又攀物难下而至肩际转腕,掌向外微拳之,则卷肱立如初。乃卷两肱开向后者三欲令气不匿膺间也。却舒右肱拦之欲右者以左逮于左子爪,相向矣如将忣之,则左手撑而极左右手拉而却右。左射引满引满右肱,卷如初矣;则舒左肱拦右手撑,左手扯且满以右法左右互者各三之,則卷两肱立如初。左手下附左外踝踝掌竟劲相切也,则以右手推物使左倾。倾矣顾曳之,使右倚肩际如是者三之,则右手以下以左法左推曳之。以右法者三之则卷两肱,立如初平股掇重者,举势极则拔盖至乳旁而攀矣。握固腹侧左右间不附腹也。高下視脐之轮则劈右拳,据右肩旁一强物至左足外踵,转腕托上托尽而肱且右则扳,而下至右肩际拳之右拳,据右腰眼左右互者各彡之,徐张后两拳而前交又指上举,势极则转腕举者,掌下十指端上也;扳者掌上十指端下也。又掌上拱,首项负筐腋下皆为舉扳焉。

 就其势倒而左几左,足外地以前势起,倒而左右互者各三之凡人倒左者,左膝微诎也不诎者,法也乃取盐汤壮温者,擢右手背指濡之,平直右肱横挥之而燥则擢左。左挥右燥复左右互者各三之,挥且数十矣自是两肱不复卷矣。乃蹬右足数十次乃其期蹬以其踵,则抵之颈以其趾或绊之也,则屹立敛足举前踵顿地数十。已而两足蹲立,相去以尺乃挥右拳前击数十,左之乃仰卧,复卷肱如立时然作振脊欲起者数十,而工竣焉

      凡用势左右,必以其脊但凡蓄气,必迄其功凡工日二三,必微饮后及食后┅时行之行之时,则以拳遍自捶勿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阔静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