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线缝制的内裤的缝制方法如何缩小

1. 什么是绷缝机机型

经一下工序用途分析可以看出绷缝机的用途甚广如有效地运用其性能,选择合适的机头型式去应用在适当时配上合适的车缝辅助器,能更好的发挥繃缝机的高效能特性

绷缝机亦称为特种缝纫机,它缝制的线迹为链式缝纫线迹该线迹多用于针织服装的滚领、滚边、摺边、绷缝、拼接缝和饰边等。近年来成衣的款式变化万千绷缝机亦常被应用于缉缝装饰线迹的用途上,而且绷缝机缝制的线迹款式变化有多种如三針四线绷缝(407号线迹)可变化为二针三线绷缝(406号线迹),亦可由二针三线绷缝变为二针四线绷缝或三针五线绷缝(602号线迹或605号线迹)為了更了解绷缝机的用途,下面从绷缝机的输送动力、机头的设计、线迹的变化等方面来研究将充分发挥绷缝机的用途。

一、绷缝机的輸送动力系统 因为绷缝机多用于缝制针织面料所以多是采用前后两组送料牙输送动力进行输送缝料,此种输送动力是两组送料牙分别处於相对的独立可将前后两组送料牙调整同步输送动作,或有快、慢的分别当缝制有弹性较强的针织面料和二层轻薄针织面料时,可以調整送料牙送料速度比差动牙送料速度快或送料牙送料速度比差动牙送料速度慢,正确调整好送料牙与差动的送料速度能使缝制后的衤料减轻拉长和皱缩变形,使之美观 二、机头型式的设计 绷缝机机头型式的设计多是高台型装置,为了配合各种不同缝制工序的制作用途机头型式的设计还有圆嘴绕臂型,圆嘴出臂型圆嘴入臂型 等。高台型绷缝机头可适用于缝制长缝口线迹的平面裁片;圆嘴绕臂型是為缝制袖口滚边或折边的边缘缝制而设计的;圆嘴出臂型是用于缝制筒状部位的缝口如袖底侧缝口、裤侧缝口的缝制;圆嘴入臂型是为縫制内裤的缝制方法底档缝口的制作而设计的;此外高台型机头可备有斜角型的设计以配合缝制不同型状的裁片。有些在绷缝机机头右方設计有一个缉缝附件(车缝辅助器)的安装位置如应用于滚边的操作工序,使缉缝附件能接连在针板的右方配合缉缝 三、绷缝机在生產工序上的应用 (一)作滚边车缝 利用捆条把裁片的毛边包裹车缝,如果用光滚边缝口上的缝料层数太多、太厚,如是贴体裁剪的衣服穿着时可能不舒服但如果应用绷缝机缝制的602(二针四线绷缝)或605(三针五线绷缝)线迹,把捆条的毛边包缝则可以将缝口上的缝料层數由五层减至三层,也可以采用406(二针三线绷缝)或407(三针四线绷缝)线迹(把绷缝机的面覆盖装饰线去掉即可由602线迹变成406线迹)见图8。可在绷缝机上安装滚边用的车缝辅助器操作这样既可减薄缝口的厚度又可提高操作效率。 (二)包缝后再绷缝 针织成衣在用包缝线迹縫合后因缝口的缝份凸出不服贴,这时可以用绷缝线迹将缝份覆盖平服使凸出的缝份服贴,但这道工序的操作多配用特别的针板与压腳以固定缝口使操作更易控制 (三)绱花边的缝制工序 由于绷缝线迹的两针或三针之间的阔度,另有呈网状的缝线可以覆盖着花边带条矗接驳缝在裁片上的缝口而无需把裁片的边缘摺入以防散边,这样可以减少缝口的厚度穿着时比较舒服,如女装针织内衣裤多用此方法缝制 (四)摺边绷缝工序 为了使摺边缝口的厚度减薄,成衣的边缘常是利用包缝线迹包缝后再作单摺缉缝或暗线挑脚处理如裙下摆、裤脚、袖口等,这样可以减少因弯位双摺边缉缝而常出现的扭边现象但这种处理方法需经包缝后再缉缝两个工序完成,如果成衣的款式配合可以应用406(二针三线绷缝)线迹将成衣单摺边绷缝。把两个工序合为一个工序完成提高生产效率。 (五)弹性面料上的缝制 由於绷缝线迹伸缩力特强所以特别适用于针织面料或其它弹性面料的缝制,如针织T恤、内衣裤多使用绷缝机此外,绷缝线迹

2. 绷缝机在使鼡时,前后护针如何调整

调整前后护针需要遵循的原则是:前后护针从操作者方向看上轮廓线应与机针针尖的连线一致为了防止机针抖动紮在护针上,护针靠近机针的一侧应适当倒角

前面(靠近操作者)的护针既要起护针作用也同时起阻挡缝纫线在机针针眼前面(靠近操莋者)形成线环,使机针针眼后面的线环顺利形成的作用后护针既要起护针的作用又不可以阻挡线环的顺利形成。

由于生产厂家的不同囷机器型号的差异前后护针的形状和可允许调整范围的不同与理想状态存在一些距离,要求维修人员在现实情况下尽可能向需要遵循的原则靠拢 当机针向下移动时,前后护针要向远离机针方向移动

当机针从最低位置上升时,前后护针要向靠近机针方向移动 当机针下降到护针位置时,护针应躲开机针避免与机针刮蹭。

3. 如何科学调试三针五线绷缝机

1.机针与弯针配合时机的调整 机针与弯针配合时机的调整中最为重要也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是,当机针下降到最低点时弯针必须向右移动到最远的极限位置同样当机针上升到最高点时弯针必須向左移动到最远的极限位置,这要反复观察确认

除了有左右的动作,弯针还有前(朝向操作者)后(远离操作者)的动作这时我们偠注意使弯针前后移动最快的时候放在弯针左右移动的极限位置,要使弯针前后移动的动作在弯针向左移动到达机针位置时达到最小

此時,我们要注意兼顾左右极限位置既要防止弯针向左移动时刮蹭机针,又要防止弯针向右移动时刮蹭机针过多当然,我们还可以配合調节弯针前后移动量大小和稍微顺时针旋转一点针杆角度来达到最佳效果

有的机器可以调整弯针前后移动的范围,有的机器则不能当機针下降到最低位置时,弯针尖距离右机针为3mm-4mm

当机针上升,弯针向左移动弯针尖到达右机针中心时弯针尖下面位于机针针眼上边2.5mm。此時弯针与机针之间的间隙为0~0.05mm

当机针下降到达弯针背面时,使左机针针眼和弯针头部穿线孔相遇此时,允许弯针背面轻微接触机针但朂好不刮蹭,或越轻微越好

2.前后护针的调整 调整前后护针需要遵循的原则是:前后护针从操作者方向看上轮廓线应与机针针尖的连线一致,为了防止机针抖动扎在护针上护针靠近机针的一侧应适当倒角。前面(靠近操作者)的护针既要起护针作用也同时起阻挡缝纫线在機针针眼前面(靠近操作者)形成线环使机针针眼后面的线环顺利形成的作用。

后护针既要起护针的作用又不可以阻挡线环的顺利形成由于生产企业的不同和机器型号的差异,前后护针的形状、可允许调整范围的不同与理想状态存在一定差距要求维修人员在具体情况丅尽可能地向需要遵循的原则靠拢。

当机针向下移动时前后护针要向远离机针方向移动;当机针从最低位置上升时,前后护针要向靠近機针方向移动当机针下降到护针位置时,护针应躲开机针避免与机针刮蹭。

此外当弯针尖向左移动到右机针位置时,前后护针起作鼡前(靠近操作者一侧)护针与机针之间的间隙为0.1mm-0.3mm,后护针与机针之间的间隙为0~0.1mm3.弯针线挑线凸轮的调整 弯针线挑线凸轮因为各厂设计洏有所不同,有的与实际需要的大小和形状可能有些差距差距过大也容易造成跳线和增加维修难度。

弯针线挑线凸轮的作用是:当弯针姠左移动时适时地给弯针提供它移动和编织线迹需要的缝纫线的线量当弯针向右移动时适时地收回多余的缝纫线。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為了便于机针进入弯针背面的三角线环需要借助弯针线挑线凸轮在机针进入三角线环时,使弯针线处于紧张的状态

但是紧张过度会造荿弯针线断线和在缝料背面显得弯针线过紧。弯针线挑线凸轮的正确调整标准是:当机针向下左机针针尖到达弯针下沿,也就是正好稳妥进入三角线环时弯针线挑线凸轮上的弯针线位于挑线凸轮的最高点。

弯针线挑线凸轮快慢可以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做轻微调整按照洎身旋转方向调快则缝料背面的线迹显得弯针线张力较为松弛,反之则显得弯针线张力较紧。4.绷针和绷针过线板的调整 有些品牌的机器绷针与机针的配合时机可以调整。

例如通宇F007三针五线绷缝机就可以通过调整绷针凸轮(F)相对于上轴前节(F)的角度来达到调整绷针与機针的配合时机的目的最佳的配合时机是,当机针下降以后右机针进入绷针线环时绷针才开始向右移动。

绷针摆动幅度必须确保:当繃针摆动到最右极限位置向左返回时能钩住绷针线当绷针摆动到最左边时绷针尖到左针的距离为4.5mm-5.5mm。绷针的安装高度应尽可能靠上但是繃针上面和绷针过线板下面之间的间隙应能使绷针线顺利通过。

绷针过线板的安装高度应能使绷针线在机针上升到最高点时在右机针下順畅的滑到右机针针尖的后面(远离操作者一侧),使右机针下降时容易地别住绷针线当绷针尖摆动到左机针前面时,左机针与绷针尖の间的间隙应为0.5mm-0.8mm

送布动作的协调 绷缝机准确的送布动作可以降低跳针现象出现的概率。影响设备的日常送布动作主要跟送布牙高度、压腳压力、差动送布、针距密度、使用速度密切相关

提出这一条的主要理论是:弯针背面三角线环的稳定取决于送布动作的稳定和挑线凸輪的正确配合。如果送布动作不稳定三角线环就会变形或者忽大忽小,使机针不能进入三角线环

调整送布牙高度要掌握的原则是:当送布动作完成时送布牙要完全从针板下面返回,任何使缝料倒退的动作都不许有压脚压力要保证缝料没有往操作者一侧打滑的动作。

缝淛弹性大的缝料或操作者往怀里拉缝料的力量过大时我们都要加大设备差动送布量。针距小三角线环也小所以密度要适当,并且在可能的范围内宜大不宜小

速度过快会使缝料发飘或瞬间没有被压脚压住,从而影响线环的稳定

4. 冚车机是干什么用的

冚车机是缝纫机其中┅种,主要负责包边、绱花边、滚边、摺边绷缝工序

利用捆条把裁片的毛边包裹车缝,如果用光滚边缝口上的缝料层数太多、太厚,洳是贴体裁剪的衣服穿着时可能不舒服但如果应用绷缝机缝制的602(二针四线绷缝)或605(三针五线绷缝)线迹,把捆条的毛边包缝则可鉯将缝口上的缝料层数由五层减至三层,也可以采用406(二针三线绷缝)或407(三针四线绷缝)线迹(把绷缝机的面覆盖装饰线去掉即可由602线跡变成406线迹)可在绷缝机上安装滚边用的车缝辅助器操作,这样既可减薄缝口的厚度又可提高操作效率

针织成衣在用包缝线迹缝合后,因缝口的缝份凸出不服贴这时可以用绷缝线迹将缝份覆盖平服。使凸出的缝份服贴但这道工序的操作多配用特别的针板与压脚以固萣缝口使操作更易控制。

(三)绱花边的缝制工序

由于绷缝线迹的两针或三针之间的阔度另有呈网状的缝线可以覆盖着花边带条直接驳縫在裁片上的缝口。而无需把裁片的边缘摺入以防散边这样可以减少缝口的厚度,穿着时比较舒服如女装针织内衣裤多用此方法缝制。

为了使摺边缝口的厚度减薄成衣的边缘常是利用包缝线迹包缝后再作单摺缉缝或暗线挑脚处理,如裙下摆、裤脚、袖口等这样可以減少因弯位双摺边缉缝而常出现的扭边现象,但这种处理方法需经包缝后再缉缝两个工序完成如果成衣的款式配合可以应用406(二针三线繃缝)线迹,将成衣单摺边绷缝把两个工序合为一个工序完成,提高生产效率

(五)弹性面料上的缝制

由于绷缝线迹伸缩力特强,所鉯特别适用于针织面料或其它弹性面料的缝制如针织T恤、内衣裤多使用绷缝机。此外绷缝线迹可在上面覆盖有呈网状的装饰线,其除具有一定的装饰性外针织/毛衣装明贴袋的操作可用此绷缝线迹缝制,这样可减少摺边的厚度而且操作容易,不需摺烫明贴袋边缘的缝份而能直接把贴袋裁片缝上可以节省操作工序及时间。

经以上工序用途分析可以看出绷缝机的用途甚广如有效地运用其性能,选择合適的机头型式去应用在适当时配上合适的车缝辅助器,能更好的发挥绷缝机的高效能特性

5. 四针六线缝纫机怎么使用

1、四针六线缝纫机其实是做针织或者内衣用的。

2、关于它的资料可详细看看(买四针六线机器时就有使用说明书)

3、注意不用时, 要用布或布罩将机头罩起来 以免落上灰尘。

4、主要零件如摆棱、棱心套等 使用时要注意防锈。

5、空车练习时 应该把压脚升起, 以免磨损送布牙的齿面和压腳的底板

6、棱床最容易积聚线头和布屑等杂物, 影响机器正常转动.每使用一个短时期后 应该把棱床体取出擦干净, 再装上去.装时要注意装得正确、平服 以防使用机器时折断机针。

7、严防布料、线团或其它东西卷入皮带里 妨碍机器正常转动。

没有四针六线的机器要么昰绷缝机俗称三针五线,要么就是多针机俗称四针八线,或者八针16线当然多针机也能用三颗针,但是是六线这两种机器都是属于莋针织或者内衣用的!

四针六线Fourneedle six lines源于日本奥玲公司引进并开发的一种曲背拼缝机,主要用于缝件的拼合与并接

:无底缝内裤的缝制方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裤的缝制方法特别是一种无底缝内裤的缝制方法的后片裤身部份沿着人体臀沟织一道纵向的网状织带,以分隔后片裤身为左、右部份能够服贴配合人体臀沟与左、右臀部。

一般内裤的缝制方法无论以平织或针织布制造都是将布料织好后,排蝂裁剪成一片片半成品亦即分成一前片与后片,然后再加以拷布边并缝制成型最后加上裤腰的松紧带,而完成一件内裤的缝制方法成品该习用内裤的缝制方法制法上,在内裤的缝制方法的底部(裤裆部份)势必有一道缝线存在也即常造成穿着上的不舒适感,并且易发生破裂、脱线情形实令制造厂商、使用者深感困扰,但却偏又束手无策无法加以合理解决。

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专利如第ZL号“无底缝内褲的缝制方法织机的浮花控制装置”实用新型专利及第ZL号“多功能无底缝内裤的缝制方法圆编织机”实用新型专利

第ZL号“无底缝内裤的縫制方法织机的浮花控制装置”实用新型专利,主要利用压线三角、活动脱线三角、第一段平衡三角、第二段平衡三角及压线杆条等装置连配于分程盘、操纵链、控制鼓、花鼓及喂纱嘴等机件在织程设定连转操控下,以能于无底缝内裤的缝制方法的胚布的裤身前片上与布身一体织就出各式具浮花效果的组织变化而织出更美观、具高价值感的无底缝内裤的缝制方法胚布。

第ZL号“多功能无底缝内裤的缝制方法圆编织机”实用新型专利主要藉一控制鼓及一操纵链来控制各喂纱及各花鼓的动作配合,以织出在拆缝线两侧的伸缩弹性裤头部份叧于裤身部份则以单面平织织法,在编织至裤裆部份能改换为提花组织的织法或选择毛巾组织的织法,然后再织出另外一半裤身与另一端裤腰进而制成裤裆与裤身一体织制成型并具优良伸缩性的无底缝内裤的缝制方法,使人们穿着上更加舒适轻盈

但习用排版剪裁缝制荿型的内裤的缝制方法,或者一体织制方式无底缝内裤的缝制方法其后片裤身部份皆为一整片,无法适当服贴配合人体臀部之左右半部突出形状与凹入臀沟部份以致人们实际穿着时,后片裤身部份容易发生滑动、偏移现象无法达到舒适服贴目的。若是将后片裤身的中央处缝设一道纵向的弹性带连接裤头部份、裤裆部份,则弹性带仅是将裤裆部份往上拉提而已并无法适切配合人体臀部与凹入臀沟,徒然造成紧纵不适感尤其弹性带须额外缝设,并且容易产生皱褶现象实令内裤的缝制方法制造业者深感困惑,无法有效解决

本实用噺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织制方式的无底缝内裤的缝制方法特别在后片裤身部份沿着人体臀沟织制一道纵向的网状织带,以分隔後片裤身的左、右部份能够适当配合人体臀部的左右半部突出形状与凹入臀沟部份,达到服贴舒适目的避免穿着时后片裤身部份发生滑动、偏移现象,并且不会产生紧绷压迫情形整体制造简易迅速,节省人力、物力、时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掱段如下一种无底缝内裤的缝制方法其分为裤身前片、后片、裤腰及裤裆,其特征在于裤身后片中央织制形成为一道纵向的网状织带,以分隔裤身后片为左、右部份网状织带成为后片左、右部份两者间的凹陷区,以配合人体臀部形状所述网状织带上端连至所述裤腰。网状织带下端连至裤裆处

配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如下附图简单说明

图1为无底缝内裤的缝制方法圆编织机的示意图。

图2为无底缝内裤的縫制方法胚布剖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另一无底缝内裤的缝制方法胚布剖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又一无底缝内裤的缝制方法胚布剖开状态嘚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底缝内裤的缝制方法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底缝内裤的缝制方法网状织带的示意图

图7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底缝内裤的缝制方法正面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底缝内裤的缝制方法背面的示意图

图1所示其为无底縫内裤的缝制方法圆编织机的示意图。无底缝内裤的缝制方法圆编织机采用三脚着地的基架座10内部置设一对卷布辊11与落布筒12,电动机13经甴各传动机件以带动操纵链14、控制鼓15操纵链14控制整件裤料织制时的各项变化组织的动作过程,控制鼓15装置有数条控制拉线以连接各进退钩17与压杆条23的喂纱线段,以控制变化喂纱的动作与次序在针筒18上设一申克盘16,以容置数个申克片花鼓19设在针筒18圆周外侧,其圆周上密布设置有花匙控制鼓15采用控制拉线以驱动花鼓19,以控制所织制底缝内裤的缝制方法1胚布的形状

实际操作时,首先将操纵链14、控制鼓15、花鼓19、压杆线条23喂纱线导等机件调整完成再将纱架24上的纱线导入压杆线条23的喂纱线导中,即可启动圆编织机先织出布头再将布头拉丅进卷布辊11中,以进行织制一件件相连的无底缝内裤的缝制方法1胚布

无底缝内裤的缝制方法1进行织制浮花组织时,是藉由压线三角20、脱線三角21、平衡三角22等动作控制配合花鼓19动作控制花朵的花宽、花深。当无底缝内裤的缝制方法1进行织制素面组织时脱线三角21即降平不動作。当无底缝内裤的缝制方法1进行织制毛巾组织时控制鼓15经控制拉线驱使进退钩17钩入申克盘16中,将长脚申克片往内推移以织制毛巾組织。无底缝内裤的缝制方法圆编织机的装置、动作原理等已见于ZL号、第ZL号实用新型专利,因此不再详细阐述说明与绘示

如图2所示其為无底缝内裤的缝制方法胚布剖开状态的示意图。无底缝内裤的缝制方法1的裤腰2部份夹织入橡皮纱具有伸缩弹性,而裤身3的前片4与后片5皆采用浮花组织在裤裆6部份则为毛巾组织。

如图3所示其为另一无底缝内裤的缝制方法胚布剖开状态的示意图。无底缝内裤的缝制方法1嘚裤腰2部份夹织入橡皮纱具有伸缩弹性,而裤身3的前片4与后片5皆采用素面组织(或者前片4采用浮花组织)裤裆6部份则为毛巾组织

如图4所示,其为又一无底缝内裤的缝制方法胚布剖开状态的示意图无底缝内裤的缝制方法1的裤腰2部份夹织入橡皮纱,具有伸缩弹性裤身3的前片4采用透气性的半织组织,而裤身3的后片5采用素面组织裤裆6部份则为毛巾组织。

如图5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底缝内裤的缝制方法嘚立体图。本实施例的内裤的缝制方法是针对一体织制方式的无底缝内裤的缝制方法1裤身3的前片4与后片5采用素面组织,或者前片4采用浮婲组织或透气的半织组织而裤裆6部份则以毛巾组织或条沟组织构成,尤其裤身3后片5中央织制形成一道纵向的网状织带7并且网状织带7连匼至裤腰2、裤裆6,以分隔裤身3后片5的左、右部份网状织带7成为后片5左、右部份两者间的凹陷区,能够配合人体臀部的左右半部突出形状與凹入臀沟部份避免穿着时裤身3后片5部份发生滑动、偏移现象,达到服贴舒适的目的

如图6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底缝内裤的縫制方法网状织带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内裤的缝制方法主要重点在于网状织带7,无底缝内裤的缝制方法1的裤身3后片5中央一体织制形成一噵纵向的网状织带7裤身3的后片5属于素面组织,而网状织带7则为半织组织网状织带7的形状与宽度由花鼓19所控制。

网状织带7的上端往左右伸展以连合至裤腰2,而网状织带7的下端是往左右扩伸以连合至裤裆6部份。

如图7、8所示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底缝内裤的缝制方法正面的示意图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底缝内裤的缝制方法背面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内裤的缝制方法在裤身3后片5的左右部份之间是┅体织制形成一道纵向的网状织带7,并使网状织带7成为后片5左右部份间的凹陷区能够适当配合人体臀部的左右半部突出形状与凹入臀沟蔀份,达到服贴舒适目的并且不会产生紧绷压迫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综合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内裤的缝制方法确能达到穿着舒適服贴的目的,避免裤身后片部份随意滑动、偏移并且不会产生紧绷压迫现象,整体制造简易迅速、节省人力、物力、时间实用性较強。

1.一种无底缝内裤的缝制方法其分为裤身前片、后片、裤腰及裤裆,其特征在于裤身后片中央织制形成为一道纵向的网状织带,以汾隔裤身后片为左、右部份网状织带成为后片左、右部份两者间的凹陷区,以配合人体臀部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底缝内裤的缝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织带上端连至所述裤腰,网状织带下端连至裤裆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裤的缝制方法,其针对一体织淛的无底缝内裤的缝制方法在裤腰部分采用夹入织法达到伸缩弹性,另于前、后片裤身部分则为素面组织、浮花组织或半织组织而裤襠部分则以毛巾组织或条沟组织,尤其后片裤身部分沿着人体臀沟织制一道纵向的网状织带并连接裤腰部分、裤裆部分,网状织带属于半织组织以分隔后片裤身的左、右部分,能够适当配合人体臀沟与左、右臀避免穿着时发生滑动、偏移,达到服贴舒适效果

刘承吉 申请人:刘承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裤的缝制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