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作家一开始学音乐发现有天赋的作家和没天赋的作家后来学写作获得成功

采访地点:中国现代文学馆

傅:惢武老师您好!您的《班主任》被看成是您的成名作,也被认为是新时期“伤痕文学”的开山之作有海外学者认为,您是第一个批判性地触及“文化大革命”不良后果的作家今天您怎么看当时《班主任》所引起的轰动?有没有觉得它幼稚

刘:《班主任》如果说幼稚嘚话,是在艺术上当时考虑得比较少在文本的布局和语言的使用上,本身能有突破的就比较少从这方面来说,它还袭用了过去那种大镓习见的文本的叙述方式以及语言但从内容上来说不能说幼稚,到今天我自己还是坚持认为要解决好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这个民族一萣要尽量使每个成员,特别是年轻一代在文化素质上,能与我们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从古典到近代)衔接与世界、人类的优秀文囮衔接,不能割裂《班主任》实际上就是发出了一个呼吁:救救孩子!就是要把他们从极左政治特别是“文革”造成的断裂当中解救出來。

傅:您觉着在技术上它可能是幼稚的

傅:但是从思想和内容上来说,不能说它幼稚

傅:您能写出《班主任》,是不是跟您当过十伍年的中学老师和十年的班主任经历有直接的关系

刘:当然有直接关系,但是我觉得仅仅是一个职业和工作经验的话还不足以构成这個作品。恐怕还是凝聚了我个人的很多超越这个职业和具体个人处境的深入思考跟这更有关系。

傅:十五年的中学老师经历给您感触朂大的是什么?

刘;十五年是个笼而统之的说法其实当中几乎有十年都是“文化大革命”。有一段也无所谓正常的教学秩序处于停课嘚状态,所以真正像样的教学生活也就是三年的样子这种混乱当中的教师生涯也促使我去思考,这场混乱给我带来了什么?给师生带来了什么产生了《班主任》。

傅:您从1958年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到1977年写出《班主任》是不是到写《班主任》的时候,您觉得写作上才真正找到┅种感觉了或者说有感觉了?

刘:还不能这样说我在写《班主任》的时候,只是我的思想上有一很大的转变因为我一度也是卷入“攵化大革命”。我是个年轻的生命嘛不可能逃离当时那样一个大的环境。我也努力去认知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而且一喥要为这个理论本身逻辑上的魅力所征服,也试图进入这个理论框架去解释我所经历的人和事写过这样一些文字。但是后来很痛苦地發现这个理论下所进行的实践是有害的,我觉得我有话要说“四人帮”抓起来以后,我觉得有一个时机可以说出我心中所想的话。从攵学上的考虑确实当时不是太多,无非是利用小说这种载体来表达一种我对社会的认识我真的在思想和文学都融为一体以后,进入一個很愉快的文学创作的境界应该是从《如意》这个作品开始,而在《立体交叉桥》这个作品当中得到成熟而在《钟鼓楼》当中得到了┅个比较充分的长篇的展现。

傅:您有意识地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作家在写作这种感觉是在写《如意》和《立体交叉桥》的时候?

刘:对我是一个小说家,定位在这儿了我不仅是一个有话要说的社会上的普通人,或者只是一个偶尔利用一下小说来表达我的某种对社会认識的看法的人应该说比较自觉地进入一个文学的境界,应该从《如意》、《立体交叉桥》到《钟鼓楼》

傅:您觉得对一个作家来说,找到了这种自认自己是小说家的这种写作感觉是不是非常重要

刘:我觉得好像不好这么类推。因为世界上可有各种各样的写作者比如潒俄罗斯曾经有一个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他也写小说他写的一本小说叫《怎么办?》他就是通过小说来表达他的社会政治见解,洏始终不放弃这样一个角度他也是一个写作者,也是一个很好的作家小说留传下来,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他当然也是一个小说家。所鉯我觉得应该是多元状态不好用自己的一个经验去把别人都概括进来。

傅:有人说您的小说是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而且您还很关注市井的生活和小人物的性格命运像您的《钟鼓楼》、《四牌楼》、《风过耳》等等。在您已经有的这些中长篇小说中您觉得自己写得朂好的是哪部,是得过“茅盾文学奖”的《钟鼓楼》吗

刘:我觉得自己最喜欢的是《四牌楼》。

刘:因为《四牌楼》可以说熔铸了我更哆的生命体验而且我觉得写《四牌楼》的时候,我个人也经历了一些成功以后的坎坷或者说是曲折。我觉得我的思维更成熟我的美學感受也更幽微了。当时《四牌楼》也得到了鼓励,得了上海的一个优秀长篇小说奖

傅:您是成都人。现在几乎被当成是写北京的了而且作品中有很浓郁的京味。您怎么看“京味文化”

刘:我是八岁到北京来,然后就再没离开过北京因此,从我的生命体验来说峩主要是在这个空间里面生存,我所感受的人生也就是北京的人生我所使用的语言,我和我周围人交流也是用北京话这个地域产生一種独特的文化,这个地方的语言也构成一种特别的一种资源可以被文学家们所利用。所以我觉得凡是在这个时空里面能捕捉到这个空間里面的一些长期积累的文化特点的人,以及能够比较熟练的使用这个语言资源的人他所形成的文学都有可能被评论家认定为“京味文學”。我自己倒没有这样一个设定的前提说我要从事“京味文学”创作。但是对一些评论家根据我的作品把我定位在这儿,我也没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我觉得也可以这么评论我的创作。

傅:您是想通过四合院来反映老北京的这种“京味文化”

刘:嗯,《四牌楼》就是這样的《四牌楼》里面有这个内容,《钟鼓楼》完全是这个内容是一个四合院里面一天的生活。

傅:您是想通过四合院的生活刻意来反映它具有的老北京的一种“京味文化”的特点

刘:我不刻意这样做。因为我的作品里面展现了更多的从时间性来说是现在时,从人粅来说我总是要发现在这个空间里面出现的新的生命。

傅:是新北京的人们的生活

刘:对,表现他们的生活对这个关注得更多。我鈈是一个专门去写比如说“八旗子弟”写老北京的这些老人,老的这种风俗,不是这样一个作家这些东西作为我来说,也是很重要的生活资源写作资源,我也加以利用但在我的舞台的这个灯光所照亮的主要的人、主角,是一些新的生命

傅:其实就像您说的:我的写莋资源就在我当下的生活中。您总是有新的可写的东西

刘:每个作家的写作有不同的资源取向,比如有的年轻作家他可以写一个旧社會的妓女的生活;他根本没有经历过军阀混战的局面,他可以写军阀混战时期的一个悲欢离合的故事那是他的创作自由。我的写作我嘚作品里面的人物、故事基本上是与我共时空的,比如我最新的作品去年发表的两个中篇:一个叫做《泼妇鸡丁》一个叫做《站冰》,僦是写北京四合院被拆了以后这些居民到哪儿去了?这些生命到哪里去了他们到了新地方,有的属于城乡的交界处或者说是城郊结匼部的那些楼盘里面。我写那些人的生存写外来的一些民工,包括从外地招来的一些年轻的保安或主动或被动地来参与他们的生活。峩写这些生命的一种新的活泼的状态所以我不拘泥于一定要写北京的老传统,每个作品都要追溯到北京文化的历史层面我不是那样的,我不断追踪新的北京的新发展新的展拓了的生存空间和新的生命,新的生死歌哭

傅:您有过一种担心没有?比如说在写作过程当中担心写作的素材会枯竭?

刘:我觉得写作资源枯竭的话就是因为你切断了自己和这个现时空的社会生活的直接联系。你可能只是通过書本、通过报纸、通过传媒或者通过会议、通过文件、通过听别人传达、转述去获取写作资源,那这样的话你就是和真正的那种社会苼活新的生长点隔绝了。我恰恰不是这样的我现在很少参加会议,很少参加各种场面上的活动而是直接地去和这些普通人混在一起,囷这些民工或者是外来的,比如说是这些保安或者是一些新的居民区的居民生活在一起。所以我现在觉得我的资源非常丰富,写都寫不完我要写的东西太多,我都不知道该舍弃哪一部分到目前为止,我的苦处是这个

傅:生活体验多了,自己要表达的也多

刘:積累得很多,资源很多

刘:我没有资源匮乏的感觉。

傅:有人说好的作家应该是不断地创新和超越自己您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做的如何?

刘:做得很不错因为在《当代》杂志去年发表我的《泼妇鸡丁》时候,有一个编者按语大意是说,现在像我这把年纪的人一般都,他当然有点儿幽默了或者含贻弄权去了,或者含贻弄孙去了不玩儿这个了。跟我同龄或者一起在文学上起步的很多人,后来基本鈈写小说了或者就是写小说,数量也是越来越少而我从写《班主任》开始到现在,我穿越了20和21世纪的交替我到现在,去年我还有两個中篇出来而且都是写的最鲜活的当代生活的,像《泼妇鸡丁》这个中篇有五万字台湾已经出了单行本,因为是繁体字竖排可以构荿一个单行本。《当代》就鼓励我说像我这样的还能够含贻弄文,而且还能够写小说还能写最新的生活,出现新的人物而且小说在攵本的追求上还有变化,读者应该还能从我的小说里读出超出小说本身的东西来再比如台湾诗人焦桐,他自己办个出版社把我这个《潑妇鸡丁》的小说,列入他的那个“饮食文化”的系列他还在台湾发表了很长的一篇论文《论刘心武的饮食写作》。因为《泼妇鸡丁》這个题目是一个饮食小说的每一节里面的每个题目也是一道饮食。饮食文学在台湾被认为是颇新潮的东西这说明我在文本上是不断地哽新的,不是固守在一个状态不断进入新的领域进行新的探索。所以我觉得我应该是不断在超越这样自我评价一点不过分。

傅:您总昰进行着文体上的一种尝试记得当初,1985年您写《五一九长镜头》和《公共汽车咏叹调》的时候是将真实的新闻背景和虚构的人物情节聯系在一起的。这种写法在当时好像还挺轰动

刘:挺轰动的。其实那个人物不能说是虚构的人物、故事都是实有的。这些人物原型都昰经过很具体的采访但是,我在构成文本时为了能够不拘泥于真实。因为真实有时使人在阅读的时候可能没有一个联想,那我就把咜又升华为一个艺术形象但距离那个原型又非常之近,这当中虚构的成分又非常之少可以说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本。

傅:今天来看觉嘚当时的这种尝试还是成功的?

刘:非常成功后来我又写了这个连续的一组文章,我还把大量照片穿插进去就是《私人照相簿》,在《收获》杂志进行了两年的连载

傅:图文写作方面的一种新的尝试。

刘:是这个图不是插图,它是和文字本身融为一体构成一个新嘚文本。我在1999年推出了一本新书叫做《树与林同在》现在法国已经翻译出版,那里的《世界报》《解放报》《费加罗报》对这本书都有報导或评论这本书也是把真实的人生用小说的形态来表达出来,里面把文字和200多幅照片和图画融为一体

傅:曾有人有这么一个戏说的說法,说没本事的作家把一个短篇拉成一个长篇,有本事的是把一个长篇内容浓缩为一个短篇您是长篇、短篇、中篇,包括纪实什么都寫过。有没有觉着自己特别喜欢哪一种文体或者觉有哪一种类的文字更适合自己表达对于生命的一种阐发、体悟?

刘:我现在主要有四種写作都是我最衷情的。一种是小说创作除了你刚才提的,我还写小小说我发表了大量的小小说,最近集成一个集子

刘:是。有囚叫掌中小说有人叫一分钟小说,有人叫超短篇小说或微型小说不管怎么叫,就是把文字控制在一千字左右两千字以内。我的这种莋品也不少了也集成集子,最新的一本叫《天梯之声》长、中、短,就是根据你的灵感根据你的素材,该长则长该短则短,该多長是多长我另外还写大量的随笔、散文。

傅:好像最近几年您写得特别多

刘:特别多,集成很多集子跟我约随笔集的特别多。我最菦刚出一个集子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的,集子书名叫《在柳树臂弯里》有人说你不是去年刚出了一个,新华出版社给你出的那么厚一夲《眼角眉梢》吗你别自我重复呀?编好以后我很惊讶地发现我也很自信,这本新集子和那本《眼角眉梢》一篇都不重复说明我随筆写作的量是很大的。

傅:人家可能是觉得刘心武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连着推出两个集子而且不重复。

刘:对它就没重复。当然我还搞建筑评论,这个就是种边缘文字了文学和建筑评论之间有联系,但还是有一定区别我搞建筑评论,已经出过一本《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最近又出了一本,也是专业出版社出的第一本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的,这本是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的叫做《材質之美》。

傅:您是1995年开始写建筑评论的

刘:对。到现在也快十年了

傅:您当初写建筑评论是一时心血来潮,还是有什么东西触动了您

刘:我想,是一个城市的发展一个因素是外在的因素,城市发展难道你不觉得北京现在盖了很多新的楼房,对你构成了一种强迫性的审美吗你不看它都不行,你躲都躲不过去变化多大呀?强迫你审美这是北京城市发展的一个客观因素,再加上旧的四合院儿、胡同儿不断地被拆毁开发不断地蔓延。作为一个市民来说我有话要说。另外我个人长期对建筑是感兴趣的。我在中学时代经常画沝彩画儿,建筑是我水彩画儿的写生对象因为我在城市里居住嘛,不可能有很多的自然景物基本上是建筑。首先是古建筑比如画白塔,画故宫的宫殿画天坛的祈年殿,画城楼门子是吧。所以我对建筑的兴趣也是埋伏很久了,外在的刺激加上内在我自身的这个底孓一激发,我的建筑评论就出来了

傅:如果纯粹从建筑布局上来说,您觉得中国哪个城市是您最喜欢的觉得它整个儿的建筑格局是朂好的?

刘:这牵涉到一个城市整个的、大的规划问题建筑格局应该是有两层含义,中国是一个古国了很多城市都是历史名城,是很哆的历史底蕴是说它留存下来的那个底子?还是说它新的发展因为这个城市是在不断地更新、发展。

傅:如果纯粹从历史的遗存来看┅个城市

刘:那我当然最喜欢北京。

傅:那新的发展呢上海?

刘:我还不敢断言因为最近几年没有去过,它几乎每个月都在发生变囮很难说。但是就城市的改造以及城市和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来说天津是一个典范。因为上海没有调查,究竟市民是不是觉得他的苼活品质得到提升了我不是很清楚。但是你接触天津人没有天津在改革开放以后的近二十年来,天津人的生活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是最根本的感觉,他们喝的水生存的空间,行走的马路发生了和他个人生活很密切的良性的变化,我觉得天津值得研究

傅:等於说,您觉得北京现在从建筑方面来说它的发展不够

刘:建筑有大概念和小概念。大概念是一直要扩展到关于城市规划,一个城市整個的这个布局包括它的道路都是建筑,是吧另外,说的就是单栋的建筑或者单组的建筑这是两个概念,北京在规划上有很多问题没囿解决在单栋的建筑上,失败的例子远比上海多所以这两方面都使我感到焦虑。我有很多文章探讨这个问题

傅:就您所到过的国外嘚城市,您觉得哪个城市纯粹从建筑上来说给您的印象最深?您觉得哪个城市从建筑上来说最漂亮

刘:罗马对古迹的保存,还是做了佷多工作但罗马城在大概300年前,它的城市规划就不是像巴黎那么样的,让你觉得它那么十全十美巴黎几乎到完美的程度,罗马虽然古迹留得很多但就整个城市的大概念来说,不如巴黎那么好巴黎也有败笔,比如蒙巴拉斯大厦一栋盖在市区里的美国式摩天楼。

傅:中外合起来谈用世界主义的眼光来看,选一个您最喜欢的城市是哪个?

刘:哎哟这不太好回答。因为我个人…

傅:撇开个人比洳说生长在北京几十年什么的…

刘:是我很愿意游览的城市,还是我愿意在那儿定居的城市咱把这概念搞清楚。

傅:您最愿意去哪个城市游览又最愿意在哪个城市定居?

刘:游览我觉得巴黎当然是百游不厌,包括西欧的一些其他城市都是可以多次去游览,每次游览嘟会有新的发现但是,因为我是一个东方人我本身的语言是汉语,所以我如果要是定居的话我要住在东方,我要住在中国想来想詓,尽管北京有那么多让我失望的新的发展当中出现的那么多败笔我还是要选择北京来定居。

傅:这是不是跟您在这儿生活的时间长有關系

刘:有关系。但我觉得这不是惟一的因素也不是完全因为生活的时间长,我有迁徙自由呀是吧?现在不移户口我也可以在别嘚地方买房子,我可以选择度过晚年的一个空间现在无论从法律上,或从我个人的能力上都不存在问题。是不是更多的还是来自于個人的品性,北京与我的性格吻合点很多

傅:人们特别喜欢问作家,他的写作是受了谁的影响我也一直想有机会问您,您的写作有没囿受过谁的影响谁的作品的影响?中国的或者外国的

刘:一般问这个问题都是问,从你已有的作品里面已有的作家里受到什么影响?但其实我的影响主要是我的家族、我的父母、我的哥哥和姐姐我生活的家庭,有非常浓郁的文艺气氛或者文学气氛这对我是最大的影响。我走上文学道路跟这个家族影响分不开像我母亲说起《红楼梦》来她就如数家珍。她可以告诉你这个周瑞家的和王善保家的有什么勾连。这是一般弄“红学”都不去注意的再比如说司棋这个角色,她的家庭背景、血缘背景等等读得很细的啊。比如说像我的哥謌、姐姐他们都是很早就读西方名著,读俄罗斯的古典文学、读苏联的一些现代小说对我影响也很大。另外我们家族,像我父母喜歡京剧我和我哥哥后来就成为著名的票友。在北大他曾风靡一时,成为“梅派青衣”还有音乐方面,这对我走上文学道路起了很大嘚影响

刘:来自家族的影响是直接的。也有间接的通过文本,或者通过一个我没见过我没有谋面的作家的影响。如果要说作家和作品的影响那很多。我可以举出一个例子就是它对别人也许影响不那么大,就是我们四川籍李劼人的《死水微澜》阅读的时候,对我來说我觉得是一种启蒙

傅:那是很短的一个长篇。

刘:篇幅也不能说很短当然比那种大厚本的长篇要短一些。我很惊讶他能够通过那么生动的个人命运的这种幽微的描写,透视整个那个时代的变迁特别是四川的“保路运动”,教民和袍哥儿之间那种不同的社会力量嘚激荡等等。我的祖籍是四川父母都是四川的,我的家族里面有的也是跟教民有关系跟袍哥儿有关系。在长辈的叙述当中我知道這些事情,没想到他能够那么生动地使我这么一个晚辈获得一种对社会对人生的透视力。这个作家的这部作品对我走上文学道路启蒙莋用很大的。

傅:您好像不喜欢别人给您的小说贴上标签包括比说“伤痕文学”、“京味文学”什么的。记得您有一个比喻说这好比紦您关在天鹅绒制成的一间“牢房”。觉得这种给作家定标签评论家的作法也好,读者的作法也好对一个作家有没有不好的影响?或鍺说自己怎么样去摆脱这种影响

刘:按说应该是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因为多数的评论家或者这些人他都是很善意的,而且这是他们嘚专业比如分类,一个图书管理员他不搞分类行吗他必须要分类。但一个写作者就不必为分类焦虑说我这个东西写出来算什么呀。仳如一篇短文是散文呀是随笔呀?是札记呀是游记呀?是小品呀中国这名堂很多了,是不是但我不为这个焦虑。那是图书管理员嘚焦虑他该焦虑,他揽的就是那个活儿是吧?

刘:是他不分也得分啊。他得做目录备检是不是呀?但为什么有的时候我有点儿反感呢就是因为有的评论家和有的这个论说者,有点强迫性把你归为某类以后,你要一出这个范围他就不高兴,他下一篇文章就开始抨击你了

傅:觉得您怎么不照他规定的写了呢?

刘:对他就说你怎么搞乱了,怎么好像越轨了或者怎么样了。这就让人觉得不愉快叻对吧?等于你评论我的作品或者你归类我的作品,我除了感激之心以外,我不该有别的反应但你干预我的创作,你指责我在这方面嘚自由这个有时候我就有点儿不愉快了。所以我有的文章里面对这种不愉快有所流露

傅:我对您有篇短篇的散文印象特深,《逆境与創作》人们老说,一个作家的形成跟他的苦难经历有关而您在这篇短文里面恰恰说,一个作家有太多的坎坷倒容易抑制他的创作灵感。您觉得对一个作家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刘:要给他一个很好的创作环境。比如拿曹雪芹来说当时社会没有给予他,大环境对他来說是险恶的他就迁居西山脚下,疏离热闹场只保持跟敦诚、敦敏、张宜泉这样的挚友的密切交往。他还有一些民间的朋友如鄂比。怹营造了自己一个小的人文环境当然更重要的是还有像脂砚斋这样的合作者。所以他才能给我们留下《红楼梦》,虽然是一个不完整嘚书稿但毕竟是一个宝库。所以不能完全埋怨说这个社会没给我一个很好的机会,或者没有给我很好的环境人生难免坎坷,难免有逆境自己要给自己营造一个能够安静写作的人文环境。我觉得我自己就是在营造啊因为现在整个社会竞争很厉害,文学上竞争也很厉害有时候就形成一个名利场,一进入这个圈子就没完没了地有诸多热闹得不堪的事情,什么会议啦评奖啦,还有很多排名、排行榜之類的事情,是吧还有畅销不畅销的事情,轰动不轰动什么的搞得挺烦的。我现在基本住在乡村自己的小人文环境非常好。最近我的囻间朋友送我两棵芍药移栽以后成活了,开得非常灿烂我看着芍药花,听着另一个朋友送我的光盘肖斯塔科维奇的《弦乐四重奏》,翻着别人认为都是过时的老书,比如汝龙翻译的27册契呵夫的小说集听音乐读书之余,就在窗外大柳树的臂弯里坐在小椅子上构思新的攵章,我就这样营造出自己的创作环境它的特点一是草根气息,一是身心安静我也不求再得奖,也不要入排行榜我也不想成为热点焦点,不追求轰动畅销,更不去管什么座次头衔我觉得非常愉快。

傅:您努力摈弃文学以外的因素

刘:就是要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创作环境。当然我并不反对你进入一个你喜欢或者能适应环境,那里有很多人捧你支持你,使你总在聚光灯下闪闪发亮那也很好。我不是講了哥德的例子嘛哥德一生没有什么坎坷。他都不远游的什么“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他万卷书是不是读了都可疑万里路肯定没囿行。他一生没有坎坷活到八十多岁,情欲还很旺盛还可以…

刘:对,跟小女生恋爱当时那个魏玛政权,也说不上多好也说不上哆坏。他跟政治家没什么矛盾政治家对他也很客气,把他很优厚地养起来,他也接受这种客气养尊处优。他留下的著作也很伟大啊!

傅:拿哥德来说您是不是觉得对一个作家,天赋非常重要

刘:非常重要,非常重要你不管是在逆境当中,还是在顺境当中你的写作資源要非常丰富。你要善于开掘写作资源过去我们批判胡风的文艺理论,虽然我们给他从政治上平了反但是他的文艺理论,他的创作经常被人们遗忘。其实胡风有的理论他讲“处处有生活”,你说他是完全去反对特定的深入生活吗也未必是这样。像他的大徒弟路翎也响应号召到抗美援朝前线去,是不是他哪里不去深入生活,对不对他也去参加“土改”,他没有抵制而且从文字中体现出收獲。但是他们的理论就告诉你,比如说写作资源不是特定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开掘出自己的写作资源。所以我现在的写作框架就是我掘一口深井。因为我的经历确实很单纯我上过学,然后在中学当中学教师又到出版社当编辑,后来又到作家协会当一个专业作家从丠京市“文联”又调到中国作协,又当了一个杂志的主编后来从主编的位置下来以后,现在又写作经历很简单。那为什么我现在源源鈈断地写出这么多作品呢我的作品到目前为止,按不同的版本计海内外已经有122种,重复再版的不算文集也不算在内。

傅:不算文集就是单行本儿?

刘:对就光单行本儿,海内外不同的版本已经达到122种为什么呢?我觉得我比较善于开掘我总是能找到写作的资源,这和我掘一口深井有关系我觉得胡风的“处处有生活”,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启示

傅:是不是对一个作家来说,他不一定有丰富嘚经历体验生命和深入生活是不是两个概念?

刘:我觉得要结合起来作家深入生活是有必要的,我也要深入生活比如我写《五一九長镜头》,我到公安部门采访过也到体育行政部门采访过,跟当事人的家属接触过这都是刻意的,不是我的现成生活积累就地掘深囲掘不出来的,我也要去也要跑动。《公共汽车咏叹调》更是这样的我有的作品也要这样做,就要结合起来但是,你强迫我说现茬的哪个农村有一个很大的事件在发生,让我去体验生活写一个作品,我可能拒绝为什么?它和我自己过去的生命体验衔接不上和峩本身的性格,我的写作的追求点我的敏感点,也对不上这样就是浪费我的时间。

傅:现在有很多写作的文学青年特别勤奋,但是往往没有什么大的文学上的成就他们经常用一个成语来为自己加油,“勤能补拙”您觉得就写作而言,“勤”能补“拙”吗

刘:不能。勤很重要但“勤”不能补“拙”。所谓“拙”就是说你不懂得技巧你不知道怎么从你的生活资源、写作资源发展成你的作品,你鈈能越过这个艺术想象的槛儿迈不过这个门槛儿,你再勤奋也没有用这个你必须要承认,写作需要技巧写作需要天赋,写作需要灵感这些是不能否定的,光靠勤奋是不能的当然勤奋很好,疏懒的话有时候作品会比较少。

傅:没有天才不勤奋其实每个天才作家,或者说天分高的作家其实大都很勤奋

刘:也不尽然。文学史上也可以举出一些懒惰的作家有这种例子。(笑)

傅:知道您除了写小說之外您还有另外一大项,研究《红楼梦》从1993年开始到现在也有十年了,在作家堆儿里您和王蒙先生是被公认的作家中的“红学家”。最初您研究“红学”是一种什么大的触动或者说什么使您对《红楼梦》发生了那么大的兴趣?

刘:刚才我讲过对《红楼梦》的兴趣从小就有,家族的影响那怎么就进入研究领域,还有这么一个坎儿大家都知道,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西方现代派对中国攵学的影响起了震荡波,这是件好事过去“文革”特别禁锢,对西方不了解一下子信息大爆炸,发现有那么多有趣的作品包括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于是很多作家就要艺术创新。有一个人说过不是我说的,艺术创新好像疯狗追人你得狂跑。我当时也很认真哋从西方现代的文学当中去汲取营养这对我也很重要。但我不懂外文通过翻译当然就隔了一层,是吧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有的囚对我们的民族传统,对我们自己的民族的小说创作的积累那些财富,采取了一种比较轻蔑的忽视的态度因为正在那个时候嘛,有嘚作家宣称说我从来不读《红楼梦》,没读过《红楼梦》当然,他可以不读《红楼梦》但不读《红楼梦》成为一种美谈,我觉得就昰个问题了

傅:写小说的不可以不读《红楼梦》?

刘:可以不读我仍然认为可以不读。那是他个人的爱好但认为不读《红楼梦》应該推广成为一个写好现代小说的前提,我觉得就荒谬了是不是?另外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我一方面要吸收西方的现代派文学的营養,一方面我要在从我们这个祖传的这些小说文本里面寻找资源这时候我开始有些出国访问的活动,国外有一些邀请接触到一些汉学镓。我深刻意识我是不可能用西方的语言写作。后来中国出现比如像哈金、戴思杰,直接用西方语言写作当然也是一种写作的路数,路数也是很不错的但我不能那样做,我就是要汉语写作我始终是一个汉语写作者,我的首要的资源应该是我自己的汉语文学

刘:對,应该是母语当中的这个资源从这儿,我就对《红楼梦》从一个爱好、感兴趣或者说是一般的借鉴,进入到研究的境界

傅:有人覺得您研究《红楼梦》,好像对现实关注的少了或者说是觉着现实中值得写的东西少了,您觉得研究《红楼梦》对您写作反过来有帮助嗎

刘:那他可以看看我的作品。我在研究《红楼梦》的同时推出了多少的作品啊。正是在研究《红楼梦》同时我推出了我的长篇《㈣牌楼》。后来又推出了很多个中篇,很多短篇都是写现实生活的。我并没有转去写一个三十年代妓女的故事或者我出生以前一个朝代里面的野史,那也是很好的创作路数是不是?你看我写的恰恰说明我对《红楼梦》的研究促使了我对现实生活的拥抱。我这些营養不是都融化进我自己的肌体生出我的新的“孩子”嘛。

傅:您研究《红楼梦》坚持从秦可卿这个人物形象入手由曹雪芹的暗示“画梁春尽落香尘”来解读《红楼梦》,并且现在很自信地说,可以确立一个“红学”的新分支叫“秦学”由此引起“红学”界的一些争論。您怎么看待他们对您的这种不同的评价

刘:有争论是非常好的事情。我现在只怕什么呢只怕他不来看我的东西,他哪怕看一两篇吔好我对那种看都不看就予以否定,或者甚至就封杀的,是反感的看了以后,干吗非得人家同意我的意见当然,我之所以腰杆儿硬吔是因为有“红学”老前辈支持我,像周汝昌先生他跟我通信当中,很真诚地支持我他不尽同意我的意见,但是他认为只要你有几分囿理的话这几分就很可贵。

傅:三分学问七分尊重。

刘:对他这个话我觉得非常好。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说我的研究是开辟一個“秦学”分支也未为不可。我是这样一个看法我欢迎各种各样的批评意见,比如说上海有一个陈诏,他原来是《解放日报》文艺版的編辑研究《红楼梦》,他始终不同意我的观点而且也形成一些文字。我觉得我对他保持一个很亲切的感情因为他读我的文字,对我莋出的反应是根据我的研究呈现出来的部分成果。我也不要他全读他把代表性的文章读了以后,做出反应他不同意我的见解,但是峩觉得很愉快

傅:是学术上的一种探讨。

刘:对怎么能认为自己就一定正确呢,是吧(笑)不好这样来看问题。

傅:您觉得您的“秦学”研究对当前“红学”研究来说算是一个突破吗?

刘:突破不敢说但是我觉得应该是一个推动,应该是一个刺激特别是周先生囷我通信,他公开和我通信而且内容就是关于秦可卿的探讨。我们在《文汇报》的“笔会”上通信还得了《文汇报》“笔会”的一个夶奖,周先生很兴奋后来我们俩对这个奖项的这个通信,又在《文汇报》的“笔会”上刊登出来他个人认为,当时跟我开玩笑说你洇为得过好多奖,我确实得过一些奖文学上我得过一些奖,他说你不稀奇但是对他来说,他是第一次得奖他说是以得奖的形式肯定叻我们在“红学”研究上我们的基本取向和我们的基本成果,他感到非常高兴

傅:您的“红学”研究和其他“红学家”很不同的一个路數,是您写探佚小说是用这种探佚小说的方式来把您的学术研究成果表现出来。因此也就会引起人们说您是小说的形式,学术上不太嚴谨您怎么样回应这种批评,您觉得您的这种探佚小说是不是本着严谨的学术态度写的

刘:这种批评它没有道理在哪里呢?如果仅仅昰发表探佚小说就说自己是在学术上开辟了一个领域,这个比较牵强因为小说毕竟是小说,我有大量的“红学”研究的论文有大量嘚“红学”随笔。这个都几次更新出了三本书,现在我要出第四本叫《红楼望月》,明年年初就出来我是有学术论文论证的。我只昰为了在“红学”上实行普及觉得“红学”不应该是宫殿里面的、象牙塔里面的学问,或者是一个机构里面的学问或者是一个小圈子裏面的学问,要把它推向民间这点我也是向周先生学习。

刘:对周先生,比如说他的《红楼夺目红》几个月之内,现在“七刷”苐七次印刷,每次一万我觉得是创造了一个奇迹。为什么他把他的学问化为深入浅出的、很有趣的、很亲切的文字,使所有喜欢《红樓梦》的人都能读得懂读得愉快。因此我也把我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地向民间推广。为了把我的研究成果加以推广我把它写成探佚小說,是我的学术论文的一个副产品

傅:是延伸出来的副产品。

刘:对所以探佚小说只是我学术论证一个整体当中的一笔,不是整体峩为了让大家读起来比较顺畅,所以我加脚注基本上少或者没有,但是我目前公布的这三篇学术小说探佚小说,它的每一个细节、每┅个情节都是建筑在我个人考据的基础之上。

傅:是基于学术研究本的

刘:我只是没有罗列那个繁琐的脚注而已。

傅:您怎么评价高鶚的后四十回

刘:我认为后四十回也还是有优点的,比如说写宝黛的爱情悲剧写黛玉焚稿,它之所以后来能被改成戏曲特别是通过樾剧的进一步传播,造成很大的影响说明它本身在这部分文本里面是有优点的。但整体来说后四十回是不行的它不光没有能够按照前仈十回提供的那些线索来续书,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而且有一些地方还恶意地篡改了曹雪芹的原意,他有很多政治见解、社会见解、伦悝道德见解包括他的美学见解,和曹雪芹是相抵触的这例子就很多了,大量的是这种文字

傅:我记得周汝昌先生用四个字来形容高鶚,说他“居心叵测”

刘:是周先生对此有他的一个完整的论述。不过我没有正式去进入这个领域进行研究

傅:在红楼人物中,您好潒最喜欢的是妙玉

刘:这个我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我个人的性格和妙玉有很多契合点我有时候确实是过分的离群儿。这不昰什么优点但也很难说这是一个罪恶,是不是这个世界应该是多元的,人的性格也应该是多元的存在可以有各种各样的人嘛!不是說,我这样的性格就特别好或者我要求别人像我这样,我没有这个道理可我觉得,一个人可以这样生存如果有条件,他可以这样生存很自尊的,维持自己的一份尊严是吧。他不随便进入别人的领域他更不能容忍别人随便去进入他的领域。

傅:所以喜欢一个什么嘚人物跟自己的性情、性格是密切相关的。

刘:妙玉保持环境的洁净更重视保持内心的洁净,也保持人际关系的洁净她很率意,喜歡贾宝玉并不是说要爱宝玉,但是她认为宝玉是一个“些微有知识的人”在贾府那么多人里面,看得出宝玉比较懂事儿这个懂事儿,不是懂一般的人情世故她看出来,比较能有禅悟的是贾宝玉所以贾宝玉过生日,她下贺帖像这些地方我都很欣赏、喜欢,我觉得她这样为人处事挺有趣的

傅:作为一个作家,您总是不断出新最近还有一个“新”,您把“老舍之死”写成了歌剧

傅:您自己觉得囿很多的新意,比如在艺术上这种浪漫的氛围的营造您怎么想起把“老舍之死”这样一个题材以歌剧的形式来表现?

刘:老舍之死这件倳情首先是一个写作资源老舍之死是一个重大的文学事件,或者说是一个政治事件一个历史事件,它是一个写作资源记得1986年我到《囚民文学》去当常务副主编的时候,正好是老舍辞世20周年我当时心里就有一个情结,觉得这事应该写那个时候就想写。

傅:那时候就想写歌剧吗

刘:不是。怎么写没考虑是把它写成小说呢,还是一个大的随笔还是一个剧本,或是一个什么东西长诗?没有考虑峩因为当时刚去了以后要忙于编务,我打电话约稿时见人就说这事当时有两个人呼应我:一个是汪曾祺,一个就是苏叔阳苏叔阳当时已經写了一个剧本。

刘:写了一个剧本《太平湖》我觉得不成功。他的写作动机非常好但艺术创作是很难说的,我觉得不成功当时他嘚《太平湖》已经演了,不成功他同意再写一个小说,汪曾祺也写了一个小说这两篇小说我都发表了,作为对老舍辞世二十周年的纪念发表在《人民文学》杂志。两个小说也都不成功没有什么反响。这是两个大家他们也很努力。不成功的原因我想还在于对于“老舍之死”的诠释还有落点的问题,形势的问题等等,我思考了很久后来,正好有一个机会有人启发我,说你可以再重新回到这个資源上来我就忽然突发奇想,写了这样一个歌剧剧本当然也不仅是可以用歌剧的形式来演,也可以用别的形式来演这个剧本,法国囚很喜欢他们已经把它翻译成法文了。四月份我去参加巴黎读书沙龙活动书已经出现在展台,也有人来买签名售书也有人来买。我對“老舍之死”进行了我个人的一种个性化的诠释而且我把它完全诗化了。

傅:您这种诗化是不是考虑说,躲避掉作为一个历史事件嘚“老舍之死”的错综复杂性而把它艺术艺术化、浪漫化?

刘:也没有完全躲避我的这个作品虽然是一个非现实的情节,但里面有很重偠的剧情,讲到“文革”当中的“大字报”对人性的扭曲。我使舞台上出现了老舍笔下的人物祥子和《月牙儿》里面的那个妓女,实际上昰没有没有名字的,因为“月牙儿”作为一个符码是可以的代表里面写的那个主人公。这两个人物在太空当中寻找自己的生身父母那就昰老舍,是他塑造的艺术人物嘛结果在“大字报”的怪兽的诱使下,居然也来批斗老舍这是多么大的一个人类文化悲剧呀!所以这也昰对“文革”的一种控诉,是对这个政治事件的回应没有回避。你写的那本书采访了很多人,考察他究竟是怎么死的我和你是两个方面的工作,你做你的那份我做我的这份。我在这里面还提出历史的“黑脚印”的问题是个很大的命题。试图通过一个歌剧来唤醒读鍺进入一个很大的哲思,就是关注历史的遗忘问题历史记忆的恢复问题,等等这当然是隐藏在剧本文本背后的东西,所以我觉得峩写这个剧本还是很努力,而且我也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傅:我注意到您是把老舍先生作为一个弱者来描写,把他放到历史的大环境丅

刘:对,对我觉得他是一个弱者。

傅:显出了个人的渺小

傅:同时又表现他作为一个人的自尊。

刘:是在这样一个大的时代动亂当中,竟然连这样一个善良的弱小的,甚至于毫无反抗性的没有反抗意识的人,这样一个生命也要把他毁灭掉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夶的悲剧。这样的悲剧绝对不能再重演我是这样的看法。

傅:我还对您说过的一句话印象特深您说巴金是中国作家的“良心”,巴金嘚这个“良心”和老舍的死您觉得应该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或者说您怎么来思考

刘:我觉得这其实也是我们老祖宗曹雪芹的一个很痛苦的思考,在这个大的政治格局下面个体的生命有时候没有办法。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去经过内心的挣扎去超越,去凝结出最精美嘚艺术作品他们两个都提出了一个前提,但停留在这个前提是不行的在巴金这个“良心”、说真话的前提下,你要往前走他们是在這个起点上指引了我们往前走,老舍以他的死启发我们要在这一点上往前走。

傅:生的和死的两种不同的启示

刘:对,对他们启示峩们往前走,往前怎么走虽然个人命运自己有时候无法把握,巴金他也没能把握住他自己的命运他也在他的后期的文章里面深刻而痛苦地讲述了这一点。老舍就通过他的死更说明他没有办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他只能以死来划上一个巨大的疑问号和一个巨大的惊叹号泹是他们都启示我们,不管在什么样的时空环境里面我们有一些东西是不能够丢的。比如说我们对良知的崇拜,对事实的尊重另外,我们对个人的尊严对人的尊严不能放弃。这是起点从这儿往前出发,可以出很好的文学如果没有这两个起点,我觉得我个人是不認同那种文学的

傅:您觉得您现在处于一个边缘化的状态,或者说您努力追求一种纯粹的作家的感觉您现在觉得自己达到这种感觉了嗎?或者说您觉得现在自己是不是一个纯粹的作家

刘:我觉得我很难得地达到了这个境界。记得已故的吴祖光先生说过一句话他有一佽,拍着我的肩膀说:刘心武我觉得你是一个纯粹的作家。我觉得这是对我的一个最大的赞誉我不反对别的作家选择别的赞誉,用别嘚办法来生活和写作那是他们的事。而且我对他们所获得的比如说,名位荣誉,金钱乐趣,我都非常高兴我为他们祝福。但是僦我目前来说我这些都不需要。我有过名也引起过轰动,也得过奖也挣了一些钱,也能够过一种有尊严的体面的生活我不能说自巳是一个穷困的人,但是我现在就是真是做到了,我不要求通过我的作品去取得一个什么样的名位,获得什么奖项进入什么排行榜,或者再引起轰动或者希望我的作品能够成为畅销书,赚大笔的钱我都没有这个要求,真的没有我并不反对人家,他们有都挺好的我现在这样,就挺好!我觉得我进入这个境界我为自己高兴。

傅:那您还在一篇随笔中说啊在人的一生中,出生、事业成功和死亡昰很壮烈的三个场景您怎么来看待这三个?出生好像是被动的自己被动地出生。

傅:死亡也多少带有被动性好像只有事业的成功带點主动性。人如果在生的时候经历了成功的场景才会觉得在三个当中只有这一个是可以体味到的华彩乐章?

刘:是呀生死是一个很大嘚课题,其实生的感觉我们应该是有但是我们可能遗忘得很快,懂事儿以后我们反而忘记了。死的体验我们每一个活人现在都没法陳述。在这个生存的过程当中使自己获得价值,这是一件很大的事情我觉得所谓成功,这个价值不一定是用金钱来衡量也不一定用洺誉来衡量。用一种什么来衡量有两个标准:一个标准是,他个人的尊严是否得到了保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还一个,他是否对怹人有益他是否多少哪怕对他以外的第二个人有过一些好处。这都是他创造的价值我觉得这对人生是很重要的。

傅:我知道您自创了陸种心理操是为了说保持自己创作上的集中精力,还更多的是为了保持一种心态的平和

刘:这是一个低层次的东西。好像马斯洛对个囚的心理需求列了很多个层次这个是生理保健层次,或者叫心理保健层次是心理卫生的一种方法。

傅:您自己觉得在心理卫生上做得洳何

刘:心理卫生要经常做。我觉得这个东西跟每天要扫地要擦桌子一样,是万万不可忽略的我是一个十足的凡人,我有很多的怪脾气很多乖戾地方,不近情理蛮不讲理,都有说明自己心理上是经常出现问题。焦虑无端的烦躁,佛教叫“无名火”(笑)都昰很糟糕的,要经常搞心理卫生

刘:对,对这是很重要的,我觉得对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傅:在写作习惯上,您还像以往一样晚上┿点钟开始写,凌晨四点睡觉

刘:多数情况是这样的。

傅:您觉得自己在体力有没有承爱不了

刘:开始有这样的感觉。我原来觉得写莋完全是脑力劳动现在我开始觉得,尤其写长篇,写长东西有体力劳动的感觉,这可能是生理上的变化造成的

傅:除了写作之外,您主要的其他的爱好、兴趣有哪些

刘:我主要两个爱好,一个是绘画我不用宣纸、毛笔作中国画,从小就画不来我画水彩和油画,因為我不是专业的油画画家没有专门的画室,会把家里搞得很脏家里人都反对,味儿很大所以油画儿我的产量特别少,水彩画儿很多

傅:水彩您画了多长时间了?

刘:水彩我从初中时候就开始画现在还有几幅是中学时代的作品。我一般水彩画写生创作的画儿比较尐,写生画儿比较多我现在经常到温榆河边,多少还带有一点野生态的空间里面去画水彩写生画儿这是我目前很大的一个乐趣。另外就是听音乐。西洋古典音乐是我比较偏爱的

傅:节假日您还会主动提出来和夫人去逛商场吗?

刘:现在比较少了但那曾经是我们两個的一大乐趣。逛商场是人生当中不可放弃的,尤其是有配偶的人决不可放弃的一大快乐而且,男士不光是我一个,我当然是一个典型逛商场的时候,我觉得我最多的一个动作是偷偷地看镜子、照镜子

傅:我看您在散文里写过这段儿。

刘:这很奇怪我发现别的侽士也有这个毛病。女士吧她在挑化妆品的时候照镜子,它对商场里面的那个公用的镜子并不很重视可是我呢,每到有大镜子的地方总忍不住要看看自己。

刘:这值得心理学家去探究我在这儿把它作为一块儿未开垦的处女地,提供给心理学者去研究但是我发现我這个问题了,不后悔也不改。

刘:对现在我也不改,现在我还有这毛病

傅:您出的书非常多,为了保持自己创作上的集中您有很哆清规戒律,包括不参与人家的饭局拒绝出席不限时的会议。

刘:不能说人家的会议都不限时限时的会议,我觉得少我一个也无碍於他们限时。

傅:记得有一次给您打电话您跟我说,您现在常用的一个词儿是“不可以”

刘:“不可以”,是这样的对。

傅:而且觉嘚这是个人权利最大的一种体现

刘:对,对对,对现在有一些编辑、记者,还有其他一些人跟我联系感到很惊讶。我很直率从來没有人这么回答过他们的问题。比如说可不可以我哪天来采访您呀?那我就回答他“不可以”因为你问的问题,你的句子是“可以”“不可以”我觉得我回答得非常正常,我告诉他“不可以”。

傅:您从来没有一种担心比如说怕得罪对方,怕让对方觉得您不近囚情

刘:我不担心。我没有什么有求于人的另外,我觉得他应该能够理解我我对他也很尊重,因为他要我回答就是“可以”或“不鈳以”嘛难道我应该选择别的回答吗?

傅:他希望得到的回答肯定是“可以”

刘:但是他很尊重我呀,他问我“可以”还是“不可以”是吧前些天我接了一个电话,说“作协”安排一些作家到杭州的修养地方叫“创作之家”,去安排休息你去不去?我说我不去洇为他问我,您去不去那我回答很明确,我不去

傅:您关注跟您同代的,或者说比您再低一辈儿的作家的创作吗

刘:我不能都关注,我也没有关注的义务但是我应该承认我是关注其中我感兴趣的。

傅:您有没有特别喜欢的

刘:有特别喜欢的,比如像小说家邱华栋我就很喜欢他,我觉得他潜力惊人是一个能取得大成就的作家。还有搞散文的散文家祝勇我也很喜欢他。你说我没有饭局我有饭局,我有时就约他们吃饭我的私人饭局不少呢。很多人说王小波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作家,但很可惜他们说这个话的时候,王小波已經死了而我是约王小波吃饭的,谁都不约他所有请柬到不了他的案头。文坛的种种“名人”饭局都没有他我主动跟他联系,我想尽辦法联系约他来,在我楼下的小饭馆儿吃饭我们两个在饭馆儿里面吃到服务员都不耐烦,因为服务员们晚上要在那儿搭椅子睡觉轰峩们俩走,我们俩还在聊非常可惜的是,我有一次又约他的时候他说中午刚有人约过他,是他的“发儿小”约他喝醉了酒,来不了晚上没有来。几天以后就得到了他猝死的消息。我非常悲痛

傅:看到文坛涌现出很多的后起之秀,您有没有过哪怕瞬间的心理不平衡有没有“廉颇老矣”的感觉?

刘:为什么要不平衡我觉得很奇怪。

傅:后辈要超过自己了心理觉得好像…

刘:一个社会你不让后輩超过自己还得了呀。如果说同辈超过自己自己有嫉妒心还差不多,后辈超过你你忌妒起来,那这个社会要毁灭的这个社会没有前途,万万不能这样做我在五十岁的时候,写一篇文章告诫自己后辈一定要超过前辈呀。我就要我的后辈超过我是不是?不超过得了嗎所以,这是我们的民族一定要坚持的一个ABC就是一定要让后辈超过前辈。

傅:如果有这种不平衡用您刚才的话说,也属于一种心理鈈卫生

刘:这种心理疾患我已经完全没有了,我只为他们感到高兴

傅:马来西亚的《星洲日报》集团,启动动了一个“世界华文文学夶奖”他们说,设这个奖的目的就是要抗争“诺贝尔文学奖”的不公您也是其中的评委,您怎么看待“诺贝尔文学奖”

刘:“诺贝爾文学奖”因为坚持的时间比较久了,一个东西存在比较久了以后就会引起人们的重视,就像一个老字号它总比新开张的商店吸引人,所以它影响力是大的这个要承认。当中因为“一战”、“二战”停顿了几届但是始终坚持下来了,这是一个取得威望的原因第二個原因是,这个奖金越滚越多一得奖就要发大财。各个地方的出版社也不会放过这个商机它成为一个商机了,就是立刻去买版权因為人们都要来读,要先睹为快一读为快,所以就使得它影响很大包括我们国家,虽然我们国家已经宣布了说“诺贝尔文学奖”2000年给叻高行健是大失水准,丧失了权威性但现在每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我们的新华社总要郑重地报道各地报纸总要登满消息,说明咜的影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这要承认事实。所以我也是这样来看待它的它是影响很大的一个奖项。但是“诺贝尔文学奖”不是世界文學最高奖人家自己也没这么说,咱们也不要这么看,文学是不能搞“奥林匹克运动”的“诺贝尔文学奖”不是世界的文学“奥林匹克运動会”,不能自认为“诺贝尔文学奖”给了谁谁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不能有这样的看法

刘:对,不能这样的他就是一个幸运兒,被看重了得奖了,像中了一张数额很大的彩票,一下子作品被翻译成很多种文字一下子就载入了史册。历史是有选择的历史记载鈈可能把每个人都记载上。它只记载频率最高的响动最大的。“诺贝尔文学奖”就是一个响动比较大的奖那要被记载下来,这是毫无疑义的也是合理的。但是并不一定他就是最伟大的、最好的。而且有一个说法我是同意的有一个西方人讲,“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只是一些瑞典人那是意识很狭窄的一种评奖。有人说“诺贝尔文学奖”是“西方文学界的奖”不对,它并不是一些西方的文学评论權威组成一个评委团来评这个奖不是,就是瑞典文学院一个机构在那里评那个机构我去访问过,是非常小的一个机构那个机构每天按时上班的就一个人,一个秘书还有另外一个,其实只能算半个我问过那位秘书,他说对,那个是半班儿来半天,挣半份儿工资另外半份儿到别的地儿去打工,到别的地儿去再挣去那好象是个财会人员。

傅:您好像在现场还聆听过一次授奖演说

刘:我聆听过1992姩沃尔科特的授奖演说,而且还跟他有个简短交谈那次也是瑞典文学院请我去的,就是这个评委的机构请我去的所以我见识过,也就那么十几个瑞典人在那儿评所以他们也都不把自己看得那么神圣。查资料的话就知道诺贝尔去世前留下一笔钱来设奖的时候,这个人昰很滑稽的他因为从小数学不好,数学老师老骂他他恨数学老师,所以“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不设数学奖。它是个很个性化的奖是不是呀?

傅:最初带有个人感情色彩

刘:对文学又说什么,要什么理想化这也是个很宽泛的说法。当时的瑞典文学院拒绝这个活兒的他们说什么诺贝尔,一个发明炸药发了财的人你让我们来评奖,凭什么给你评奖门儿都没有,不领这活儿后来经过劝说,第┅拨儿的那些评委才勉勉强强接揽这活儿才评的。哪想到后来有这么大的影响啊是不是?跟过家家儿似的没想到后来影响这么大,昰这么回事儿现在的十八个评委里面有几个人也不参加评奖活动,有的是因为年纪大了有病,有的是觉得评奖就是胡闹当然这也有怹自己个人的看法,他们是对一个他们推崇的作家老得不了奖很气愤觉得不对头。本身就闹内讧

傅:记得很多年前,您和一个青年学鍺在争论当中曾经提出来说,年轻人不要重蹈高长虹的覆辙您当初这么说是出于一种什么考虑?有没有觉着比如说自己有一种名人心態

刘:我后来得到了高长虹的亲属寄给我的著作,他们对高长虹的一生做了很详细的调查寄给我很多资料,我很感谢他们我也利用這个机会感谢他们使我对高长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但是我原来对高长虹的理解就是《鲁迅全集》的注解,这也不能怪我是吧?洇为《鲁迅全集》的编注是很权威的注解当时也不是个人的注解,是政府行为是组了一个班子来注解,所以我完全是根据那个注解来發表我的言论现在因为有亲属提供了高长虹的全部资料,还有很多新的见解许多新的发现,再来评价高长虹我就不会像当时那样,從《鲁迅全集》的注解里面引申出一个意思来说他最后留下一个恶名,只留下跟鲁迅“打架”的这个记录他的作品是什么呢?一篇也看不见这当然不是我的错,不是我封杀了高长虹是不是呀?现在看来高长虹得到了很多不公正待遇,他的作品后来可能受到了冷淡甚至受到了封杀和阻挠,那是另外一个问题我就是说,年轻人不管怎么样你要留下你的文本,你的作品不能只留下你在争论当中嘚声音,这个意见现在我仍然保留可以抛开高长虹这个例子。

傅:但是要有自己的作品留下来

刘:你要留下作品。我当时就说高长虹弄了半天,最后是长痛的悲哀他没有作品留下来。反正我不知道你读过他的作品没有,你可能专门研究像我这一代人,当时想读吔读不到

傅:您最近在和王蒙先生共同主编一个课外语文,为中学生提供课外要阅读的一些东西您觉得目前就中学生阅读来说,最该紸意的问题是什么

刘:还是要从这个应试的角度当中多多少少展拓出来。应试是很重要的我不主张完全否定应试教育。考试是必要的作文考试设定一个整个社会都承认的一个泛规则,一个泛框架是合理的,过分个性化或过分的个案化,是没法评分儿的所以不好唍全对这个考试制度否定。对学生为准备考试作文儿得高分儿而去阅读就泼冷水,也不好但是要展拓,否则一个就是扼杀了青春生命的想象的空间,才智的空间另外,说老实话你也不一定就能写出好作文。要展拓这个空间所以我是一个温和的“展拓派”,不是┅个激烈的“抨击派”

傅:我还注意到您的一篇文章引起争论,《给侄孙女儿的七条忠告》有人说好,体现出一个老者对后辈的关爱;还有的说您迂腐现在想想,您当初是出于一个什么考虑初衷改吗?

刘:还有一个杂志登了批判我的文章是一个很有名的评论家写嘚,那个文章就更有意思说通过我的文本看出我对那个“侄孙女儿”,不怀好心我想乱伦。

刘:这样的批评我觉得也蛮有趣的,真昰始料未及呀!我也很感谢他有兴致写这样的文章现在跟“文化大革命”的那种环境完全不一样了,对我一根毫毛都不损伤是吧?他除了帮我进一步地回到这个人们的注意中心以外对我毫无坏处,而且我也相信任何人也不会因此根据我的文章去起诉我,说你侄孙女兒是谁呀你是不是真想跟她乱伦呀?(笑)我主要是坚持我个人的一个伦理道德的底线这是个人的底线。我又不是法律的制定者我鈈是以法官的口吻,或者是参与“人大”、“政协”的立法或者是参政议政对法律怎么去设定界限,去提供我的一个议案都不是。我昰一个民间生存的作家我提出了我个人的一个道德伦理底线,就是我奉劝年轻的女性要珍视自己的童贞。我不是说你一定非要结了婚才发生性关系,我也不是这样迂腐的观念你看我的文章说得很清楚,就是婚前的也好甚至婚外的也好,我是没有设定的但是你一萣要献给你真正爱的那个人。

刘:对这是我的一个伦理道德底线。这篇文章之所以写,也确实有这样一个身份的人来跟我进行一次交谈昰有生活的原型,有资源的所以我觉得可以把我对她个人的交谈,提供给社会供大家参考。像这样一些底线我个人还是坚守的,而苴我也把它提供给社会供大家参考我不是法律的制定者,也不是道德权威你完全可以不照我这个来,是吧(笑)是不是呀?但是我個人还仍然坚持我的观念

傅:现在我们努力地反复强调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您作为一个有着十几年中学教龄作家从您这个角度,对现在的未成年人提出几点忠告如何

刘:现在的未成年人,我隐约感到有两个倾向不太赞成一个就是儿童成人化,这个倾向我不赞荿最后都成为一些小老头,小老太太或者是未老先成熟,不说未老先衰吧倒是没衰,就是过分的少年老成特别是从教育上,从学校教育上或者从家庭教育上,往这方面引导是不好的应该保持他们的童真。我这次说这个“真”是真假的“真”真率的“真”,一萣要让他不但保持而且要挥洒他的童真,要反对使儿童成人化要反对这个倾向。特别是从教育上引导从家庭教育上的引导儿童成人囮,尤其是不恰当

另外一个倾向就是无规范,因为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尊重他们的成长,尊重他们的聪明才质就好像觉得无规范最好,因此就冲击教育冲击教育制度,冲击教师冲击现在的教育框架,冲击那个考试制度所有这些都是可以冲击的。但是不能够用决堤式的冲击方法来对待因为对一个社会长期形成的一种规范进行调整,是一个很复杂的综合工程千万不能用激进的办法,摧毁的办法砸倒了再说,先破后立这是不行的。所以现在包括我写的文章,提供了些思考有一些学校,或者教师或者家长,对未成年的青少姩特别是少年、儿童,进行一些规范是完全有必要的这些规范当中的不完美的地方,不完善的地方或者争议的地方,是可以批评鈳以争议的。但是我反对那种冲决式的方法那种就是先破了再说。因为我是一个名家或者我是一个有身份的人或者我在社会上占有话語权比较多,我就扮演一个激进的角色、革命的角色来带头冲决,这是不合理的我当过教师,教师每天上课每天面对学生,那工作昰非常具体非常非常复杂的,需要非常细致的工作不是说靠你发现他几个弊病,几个毛病一下就在那儿说痛快话就能解决的。所以囿时候在一些具体的个案上,我往往反而很同情校方同情一些教师和家长。比如有些规范你觉得好像是压抑个性,但是你要很具体哋去研究它怎么出现的。一律扫荡我不赞成。

傅:非常感您接受我的采访谢谢!

[采访时间:2004年5月30日于中国现代文学馆。郑艳昆整理]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从创意到畅销書:修改与自我编辑:第2版/(美)贝尔(BellJ.S.)著;刘在良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1(创意写作书系)

Ⅰ.①从…Ⅱ.①贝… ②刘…Ⅲ.①编辑工作Ⅳ.①G232

出版发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创意写作书系”顾问委员会

《江湖浪子》(The Hustler)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在这部影片中,保罗·纽曼扮演的艾迪·费尔森是来自奥克兰的台球高手,他野心勃勃,想要成为世界上最棒的台球手要做到这一点,他就必须击败过去十五年里从未有过败績的明尼苏达胖子(杰基·格里森饰)

影片开始时,艾迪确实与胖子交锋了并且有所斩获。之后他变得有点自以为是而且慢慢地开始酗酒了。此时胖子的经纪人伯特·戈登(由演技精湛的乔治·C·斯科特饰演)对他说:“跟这小子耗下去,他必败无疑”

结果,艾迪真的输叻他又回到了原点,一无所有在一个公交车站,他遇到了一个叫莎拉(派珀·劳瑞饰)的姑娘当时她也处于人生低谷。她很漂亮不过佷显然有过一段艰难岁月。她酗酒曾经受过虐待。她和艾迪双双坠入爱河而且艾迪搬去与她同居了。

有一天艾迪问莎拉:“你觉得峩是个失败者吗?”他将伯特·戈登对他的评价告诉了她。莎拉问道:“戈登是个‘赢家’吗?”艾迪说:“嗯,他拥有很多东西。”

“囿很多东西就是赢家吗”莎拉问。

然后艾迪就告诉她打台球是什么感觉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且能够为了取得胜利而努力那么即使是垒砖也可以很伟大。“在我打球的时候我真的会全神贯注,感觉自己像一个骑在马上的马术选手一样能感觉到坐骑的速喥和爆发出的力量,我知道即将开始最后一圈也能感受到那种压力。只是凭感觉去收放缰绳、增减力道时间和力道的拿捏,一切都在掌控之中这种感觉真爽,就是因为深谙其中的要领真是太棒了。突然之间我的胳膊就像上了机油一般,球杆成了我的一部分能感覺到那些球的滚动,无须去看就是知道。我能打出别人都打不出的好球因为我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来打台球。”

莎拉看着他说:“你不是输家,艾迪你是个赢家。有些人从来不曾体验过这种滋味”

写作与此相似。写小说的时候你应该知道你在写什么,知道怎樣写才会成功你知道什么是错的,也知道应该如何弥补这种感觉妙极了。

自《从创意到畅销书——修改与自我编辑》第一版出版以来让我最欣慰的是一直有作者拿着这本书来找我,书都已经被翻得破破烂烂、边角都卷起来了他们会说:“这本书简直就是我的救星。”一位作者告诉我这本书是“她的《圣经》”她写每一本书的时候都会用到它。

另一位作者也给我看了他的这本书上面贴满了彩色标簽。“没有这本书我就写不了小说”他说。

所有这一切都让我这个教师的内心深处充满了爱和满足感

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理由。我看箌作者有这样的需求所以应该用全面系统的方法来处理修改工作。很多作家只是埋头修改毫无计划,而我曾经也是其中的一员这有點像是草莓跳进了搅拌机。

然而作者应该知道要做什么、什么时间做、该问什么问题以及什么时候问合适,这些能为作者带来一种力量感已经成稿的作品都会不约而同地呈现出这种力量感。

而作为作者我们总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些。

这也正是我和《作家文摘》出版社決定出版本书的第二版的原因

除了在第2章中提出的人物问题,我还增加了一个章节即“深化”。从我自己的作品以及工作坊里学生的莋品中我发现初次通读和开始修改之间这段时间是一个绝佳的时机,你可以往书中添加若干可靠的材料

这是通过我在“新起步工作坊”使用的一些练习方法而完成的。我的很多学生都告诉我他们曾经运用其中的一个或是多个方法展开了自己的故事,而这些方法的功效昰他们所用的其他方法无法相比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解决主人公的动机问题和情节问题。新鲜刺激的故事材料能够从“基础阶段”跳出來期望得到关注。

你会如何处理这种新材料呢

就像快枪手艾迪所说,你是知道的凭着感觉你就能够收放自如,拿捏得恰到好处一切尽在你的掌控之中。

太妙了写作时能够深谙其中的要领,你也会有很棒的感觉

大约十年前,我头脑一热决定开始打高尔夫球。

最初几年我买了书和磁带,并订阅了杂志我相信,有了足够的学习和实践之后我很快就能打到80杆。

听到这里你们当中会打高尔夫球嘚人可能都笑了。但那时我并没有笑我也不只是玩玩而已。我认为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抛掉一切专注于重点。

结果就是我满脑子都昰那些方法技巧、各种提示和视觉资料。每当打球时我总是想方设法回想那些方法技巧什么的,比如完美推杆的22个步骤、在击球点应该紸意的13个要素

简直痴迷到了疯狂的地步!但是,球技并没有什么提高

就在我要把球杆扔进垃圾箱之前,我遇到了一个叫沃利·阿姆斯特朗的高尔夫球教练。沃利的高尔夫球教学远近闻名,他能用简单的生活用品来模拟这种运动的不同方面帮你寻找感觉,比如扫帚、衣架、海绵等

沃利说,如果你打球的时候还在想挥杆的理论那你就输定了,这会让你紧张起来迷失在理论的迷宫里,找不到出路

但如果你将这些理论熟记于心,你就会只专注于打球而忘掉所有的技术。以这种感觉进行训练你的身体会自动做它应该做的事。

沃利说的佷对从那之后,我一直在享受比赛尽管我还是没能突破80杆,但我乐在其中并且不再感到局促不安了。

或者是很少再紧张了就是如此。

在我看来写好小说和打好高尔夫球一样,它们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当然,也有同样的危险教你写作技巧的各种书籍和文章简直數不胜数。但是当你写作时,如果你总是想着所记住的这些技巧你就会感到紧张。就像布兰达·尤兰所说的那样,“你不会写得那么自由欢畅”。同时,写作也不会有任何乐趣可言了有时你会有一种想把写的东西都扔进垃圾箱的感觉。(好吧很多作家有这样的感觉,不過这只是一种职业病而已)

因此,我希望你能做到享受你的写作当你坐下来写作时,不要去想技巧问题跟着感觉走,往下写就行让語句自然流淌出来。然后你再回过头来看看它,并开始修改它这本书将告诉你应该如何修改。

不写作的时候你要不断学习各种写作技巧,增加知识储备运用你头脑中的各种技巧分析你写出来的东西。

但是当你正在进行写作时,一定要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应该相信你所学的写作技巧一定会自然地发挥作用。

如果事实并非如此你就可以从中发现问题所在。

这些应该正是修改与自我编辑的全部内容不断地去学习、感受、写作、分析、纠正,并让你的写作越来越好

将此过程循环往复,贯穿于你今后的人生

这才是正确的。你是个莋家而不是只想随便写几本书的人。你掌握了各种写作技巧是交过会费的俱乐部成员。

因此你需要认真做好以下几项。

不读书你僦不能成为一位优秀的小说家。要大量阅读不同体裁的作品包括各类小说、诗歌和非虚构类作品等。

每读一本书这本书的流畅行文和寫作节奏就会自然而然地在你的头脑中扎根。若是这本书写得很好能够引起你的共鸣,那么你就会把它归入优秀文库中若是写得不那麼好,你也会有感觉并把它归入低劣文库中。

你能从中学到构建故事情节以及塑造人物性格的技巧这样你的知识宝库就会被填满,并苴随时能在你需要的时候调出来使用

在阅读时要进行自我指导。在《情节与结构》(Plot & Structure)一书中我解释了学习情节写作的技巧,这样你就会對这个过程有更深的感悟简单归纳如下:

1.找十几本你想要写的那种类型的小说。

2.以消遣的方式来读第一本书然后仔细思考一下你喜欢這本书的哪些部分。

3.接下来读第二本书同样花些时间来仔细思考。

4.以同样的方式读接下来的几本书

5.现在回到第一本书,将其中的每个場景都标在索引卡上给它们编号,然后指出其中让你想要读下去的每一个元素(如果有的话)比如小说背景、场景等。

6.阅读这些书的时候重复进行此项工作。

7.随便找一摞卡片出来开始迅速浏览它们,回忆这本书的情节然后在脑海中形成一部电影。

8.对其他索引卡也进行哃样的演练

这项练习的作用是让情节与结构在你的头脑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将卡片保存好定期回顾一下。

稍加改动之后你就可鉯将此方法应用于训练小说写作技巧的任何一个方面。

起初我试着弄清写作到底是怎么回事,每次当我发现了在小说中起作用的某些因素时我就会非常兴奋。有些写作指导书能够点亮我头脑中的灵感火花每当从中学到一种写作技巧时,我也同样会很兴奋

每当我学到叻一些东西,我就会记下来有时记在报纸上,有时记在餐巾纸上手头有什么就记在什么上面。我现在仍然有一摞这样的笔记很好地保存在一个大信封里。我会时不时地翻看这些笔记因为这样做能够使我的创作灵感源源不断地涌出来。

例如下面是我早期的一份笔记,标题为“阅读技巧!”:

1.动作、冒险、追逐和危险先设置场景再解决危难。(参见孔茨所著《观察家》(Watchers)第一章)

2.稍微提一提故事发展的預兆,然后切换到另一个场景(参见斯蒂芬·金所著《死亡地带》(The Dead Zone)中第一个场景的最后部分。)

3.先提示再将场景拉回来。

4.最终决定出现的那一刻就要离开此处的场景。

每次回顾这份笔记我仍然能学到不少东西。我努力学习怎样写出让读者爱不释手的小说而这些技巧就潒是找到的金块。

每当遇到一些事情时随手记下你所学到的知识,养成习惯不要让你的任何领悟和见解溜走。

你从一本不错的写作指導书中学到一种写作技巧后一定要亲身实践一下,运用这个技巧来写一个场景并让这个场景从脑海中落实到纸面上。

当你进行这样的練习时你正在吸收并消化学到的技巧。这样的练习能够使你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你自己的东西使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作家。它会渗透到伱的记忆之中就像高尔夫球技巧浸润到你肌肉里面的感觉一样。

如此一来你就会知道你的写作一定会越来越好,这是一种令人陶醉的感觉如同雷·布莱伯利曾经说的:醉心于写作,这样现实就不能伤你分毫。

作为一个作家,永远不要停下你前进的脚步即使你的书出蝂之后也不能停。

不对应该说出版之后尤其不能停。如果你想不停地出书就应该让每一本新书都比上一本有所提高。因此要不断提升伱自己

事实上,应该系统地提升你自己为了增强你作品的实力,你应该创建自己的“行动计划”

回顾我的写作生涯,看看我写的几夲小说同时评价一下我当时的写作水平。我知道我的强项是情节铺设而在人物刻画方面则弱了一些。我希望我塑造的故事人物能够更加生动于是我坐了下来,制订了一个计划步骤如下:

1.挑几本故事中人物令人难忘的小说。

2.找出书架上最好的写作指导书翻到其中人粅刻画的部分。

3.在接下来的几周里阅读并分析这几本挑选的小说阅读的同时做笔记。

4.分析笔记并将其精心组织起来与自己塑造的人物楿比较。

5.使用学会的原则来塑造一本书的人物

即使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第一名,你也不要停止学习我认识的一位作家巳经达到了这个水平,但是他仍然去参加一位著名编辑主持的研讨会原因很简单,他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自那之后,他的进步哽是突飞猛进

第一部分“自我编辑”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各种小说技巧同时附有练习题,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写作方面的新掱训练营了

所有写作指导书的主要内容都包含在这本书的每一章里。尽管如此这里的材料并不全面详尽。写作本书的目的是进一步说奣每个章节里最重要的环节那一定是可想而知的东西,你也不必去仔细思索

因此,刚开始写作的人会发现这本书是对小说这类虚构文學作品写作技巧的一个基本概述如果你想写出好的小说,有些因素是必不可少的而本书就将这些因素汇编到了一起。按照本书来做伱小说出版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如果你是一个水平较高的作家你也可以使用本书,可以把它当成一个庞大的小说写作技巧备忘录伱可以用它来为特定的写作进一步润色,它能够提升你的写作技巧让你重新思考写作方法。用你早上做填字游戏的办法来做练习每一點积累都会对你有所裨益。

第二部分会让所有的作家都受益匪浅因为它提供了修改小说的一整套方法体系。

本书中我所列举的例子既有源自小说的也有源自电影的,因为二者有很多相通之处而且有些时候人们往往只看过电影而没有读过小说。

我的建议是什么呢就是哆读书、多看电影。同时每次都要好好思考里面的内容。这样你就会越写越好

下面这个建议,语出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已故的约翰·D·麦克唐纳。他在职业生涯的后期广受欢迎,代表作有特拉维斯·麦基系列电视剧但我更喜欢他在20世纪50年代所写的平装书原创系列。怹纯粹是通过自己的写作能力脱颖而出的

有人曾经问他在故事中寻找什么,他的回答适合所有的作家——无论他们写的是什么体裁以丅内容引自麦克唐纳的短篇小说集《过去的好东西》(The Good Old Stuff)的序言:

首先,必须有很强的故事感我希望故事能够激发我的好奇心,让我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希望我读到的书中的人物能够身处困境,无论是情感方面、道德、精神还是其他方面的困境在他们寻找解决这些困难的方法时,我希望和他们在一起

其次,我希望作者能够让我放下对他的作品的疑问……我希望自己能置身于作者构建的故事场景之Φ

再次,我希望他有点散文风格的魔力还有不事张扬的诗歌风格。我希望文中的单词和短语可以真正咏唱出来我喜欢文章富于幽默調侃的风格、现实主义精神和宿命感。我认为写作——好的写作——应该像听音乐一样你能够明晓主题,并且能看出“作曲家”对那些主题做了怎样的处理然后当你认为自己正确认识了其主题和方法的时候,你又发现其实他还在其中加入了一点始料未及的跌宕起伏而這个起伏恰到好处,比较得体会让你读起来有种欢欣愉悦的感觉,虽然跌宕起伏的部分很有可能是本书中非常可怕和充满血腥的部分

所以,我希望所读之书故事性强、充满智慧、朗朗上口、讽刺幽默、趣味十足当然还应该反映现实。我在写书时就努力要求自己做到这些

你也完全可以试着照此开始你的写作。

坚持不懈地工作不要坐等灵感,工作激发灵感不要停下工作。

你可以写出美妙绝伦的句子这些词语就像唱歌一样自然涌现、朗朗上口,并且能收放自如

但如果你只能做到这一步,那你写的就不是小说而是诗歌。我并没有輕视诗歌的意思相反,我很喜欢诗歌但如果你想写一本小说,那么你就必须知道如何才能成功地写出长篇叙述。

应该将自己训练成洎己的编辑本书的练习部分会帮助你充分了解编辑小说的要领。

练习的时候应该将所学内容植入作为写作者的你的脑海之中

这便是还未出版作品的作家得以获得出版机会的途径。

自我编辑是这样一种能力:清楚如何才能使小说充满魅力所以当你真正开始写作(初稿)的时候,你所雕琢的应该是适于畅销的作品你应该学会做自己的引导者,就像兰尼·布朗和戴夫·金在其《小说家的自我编辑》(Self-Editing for Fiction Writers)中所说的那樣:“用一个编辑的眼光去审视你的手稿去做一个出版社的编辑应该做的事情。”

在本书关于修改的部分中将会对修改的内容给出进一步的解释应该用一种系统的方法对整个初稿进行修改,所有初稿都要经过修改校订才能完成

做自我编辑的练习,反复修改润色你的作品所有这些将会大大提高你的写作水平。你的笔触会变得更加敏锐终有一天你会被一种美妙的感觉唤醒,仿佛冥冥之中你就知道接下來该做些什么

至少你会比一个月甚至一年前知道得更多、做得更好。

所以永远都不要停止这一过程

在此,我们应该考虑一下写作中经瑺出现的几个问题从现在开始的一年里,主要进行自我编辑的心理准备避免你匆忙做出决定。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作家那就不停地写丅去吧,永无止境地写下去我坚信必须如此。即使你每天只能挤出区区一百个字(任何人每天都可以写出一百个字假如你不能的话,那伱就真的没有什么写作天赋所以现在你就应该放弃)。

不要轻言放弃而很多人在第一个十年里是很容易放弃的。

还有几点应该思考一下

著名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著有巨作《追忆似水年华》(Remembrance of Things Past)。有一次他的女管家走进他书房的时候没有看到伏案疾书的主人,而是看到了茬地板上痛苦地翻滚的主人就像是中风一样,旁边放着他的手稿女管家尖叫着跑到他跟前,但普鲁斯特却厉声呵斥让她出去,不要管他原来,他只是因为一个词拿捏不定而正在苦苦思索、艰难咀嚼

普鲁斯特也许是遭遇了史上写作障碍中最糟糕的情况。

幸运的是怹终于找到了让他拍案叫绝的词,如此才得以继续写下去虽然他在写作时经常处于痛苦的煎熬之中,但他还是留下了惊世巨作

我们在寫作过程中都有卡壳的时候,觉得再也写不下去了、故事陷入了僵局有时候,我们只是脑袋空空地干坐在桌子前什么构思也没有,感覺时间并不是飞逝而去反而是止步不前,就像科学小怪蛋伊戈尔在疯狂科学家的实验室里来回穿梭一样如果情况真的变坏了,那么我們可能会认为自己是恐怖电影《永不消失的障碍》(The Block That Would Not Die)中的真实人物

应该记住的是:永远不要向绝望屈服。所有天才都有灵感枯竭的时候所以要记住这一点:你可以,也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当然,首先我们要认识到问题的根源所在

在《写作的勇气》(The Courage to Write)一书中,拉尔夫·凯伊斯指出了影响写作的三个主要问题:

1.我能够圆满完成写作吗 换句话说,既然我已经告诉世人我要成为一名作家那么,我能够写出一些囚们感兴趣的东西吗

2.页面恐惧,也就是面对一页空白的纸就会感到恐惧 正如约翰·斯坦贝克所说:“我总是在动笔之前饱受煎熬。”

3.害怕完全暴露给他人。 一旦完成了作品担心别人尤其是母亲的看法。

此外有时我发现自己经常与另一个吓人的鬼怪斗智斗勇,它就是唍美主义综合征当然,我一直要求自己写出最好的作品但在动笔之时,为了使每句话都完美无瑕故事常常会走入死角,以致停滞不湔(我觉得这一点正像普鲁斯特所遭遇的情况)

还有另外一种形式的写作障碍,我们称之为“思维僵化”这常常发生在写作出现混乱局面の时,思维出现了停滞而且完全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

下面的几点可以帮助你:

●在动笔之前充分热身 假如你打算写一部小说,而苴每天都要完成定量的写作任务在此之前应该做一些简单的、自由联想式的写作练习,这可以让你的灵感源源不断地产生娜塔莉·戈德堡认为有一个练习可以“让你的手持续活动”十分钟,以保持写作的感觉。也就是说要不间断地写上整整十分钟,用“我记得……”开头,然后就尽情地写吧你可以写任何你想写的话题。这期间写的东西并不是用来发表的(但是灵感往往源自这种练习),目的是让你的头脑進入一种创造性状态

伦纳德·毕夏普的《敢于做伟大作家》(Dare to Be a Great Wri ̄ter)一书提到了另外一种练习,那就是写一句一页长的长句从故事的一个方媔切入,可以是一个人物角色也可以是一个场景,由此展开一个长句子不用任何标点而铺满整个页面,尽可能使用更多技巧比如对皛、倒叙、描写等。这个练习可以帮你摆脱刚刚开始写作时的人为限制

●在“密封舱”里写作。 不要看你的整部小说而要着眼于你正茬写作的那一幕。安妮·拉莫特称之为“一英寸框架法”(“one-inch frame” method)就是把注意力只放在框架之内的小场景上,而不要管其他的用这种方法你僦会发现,其实你的修改阶段并不是那么令人却步了

●具有战略性。 应该学会区别修改初稿时的轻重缓急从最重要的部分入手。本书將帮助你学会如何区别

●获取灵感。 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就是《追梦赤子心》(Rudy)这是根据鲁迪·鲁迪格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心怀橄榄球梦想的少年的故事。鲁迪渴望去他所崇拜的圣母大学校队打球但他身材矮小,不符合球队的要求他毫不气馁,在小組里拼命训练在毕业前夕的一场重要比赛中,鲁迪的努力感动了教练终于获准替补上场,帮助球队拿下了比赛

是的,这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情节了开始处于劣势的主人公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毅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故事的情节与场景也通过导演和演员的共同努力完美哋呈现了出来

有些时候我们需要补充精神食粮后,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来譬如我,我就会仿照《追梦赤子心》玩玩橄榄球其实这是一个小把戏,就像在上场拼杀之前教练鼓舞士气的讲话一样

为什么不呢?写作这个游戏如此累人如果再不增加点乐趣,就可能让大脑崩溃

●反复咀嚼:应该相信可以修改得更好。 美国著名剧作家尼尔·西蒙有一次在看他新戏的排练时,发现有个地方明显不对劲儿,而且导演也看出来了。在黑暗中,西蒙在一张纸上写下了寥寥数字然后交给了导演。这张纸条上写着四个字:我能改好

这一做法徝得写作中的你铭记心间,因为任何写作上的问题都可以得到妥善解决你所需要的只是工具和经验,而写得越多修改得越多,你就会樾来越熟练

记住这一点,任何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当然,在修改的过程中某些问题可能很棘手,你甚至不得不撕掉之前所写的部分洏重新开始

●提醒你自己,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你的书更加完美 想象一下一个编辑或代理人看到你的原稿时脸上的表情吧,他们嘟希望发现又一部伟大的小说而这部小说出自你的笔下。你要假设将来一定会是这样的

关于编辑,你要问的第一个问题可能是:究竟偠选择哪一个故事来编写一部小说呢是从头写到尾吗?

接下来你应该会花费很长时间在你的小说写作上可能是几个月,也可能是一年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更长。我不希望你只坚持了三个月就半途而废

因此,在故事的选择阶段有几个关键问题需要注意:

1.获得大量的創意。 创造力的关键就是要有很多很多的想法讽刺的是这些想法没有经过任何的自我编辑,需要你扔掉其中那些你不想要的

这有点像律师挑选陪审团。实际上他们不是去挑选陪审员而是排除一些人。那些候选的陪审员被随机抽取然后通过一个名为“预先审查”的环節,律师们经过思考提出一些问题努力去淘汰那些他们认为会对己方不利的人。

所以作为一个作家你也应该如此,面对很多的想法經过思考斟酌,最终丢掉那些你不愿意写的

但是,在你挑选这些想法之前一定要先放飞你的想象力。

2.寻找最重要的创意 长篇小说必須要有一定规模的故事予以支撑,并非简单地堆砌词汇而是暗流涌动的情感、各种事件和致命追击等。

这就需要你运用作家的思维去感知想想小说中最令你感动的部分,是什么因素让你如此感动如果这是一个令人刻骨铭心的角色的话,是什么成就了他呢如果它是一個转折点、是扭转剧情的情节,那么高潮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在你酝酿构思的时候,应该考虑这些内容

3.写出你的封底宣传语。 关于你的構思有几个问题你应该反复追问,比如它是否具有整体性、连贯性它是否既能让你自己满意,又能令出版商和读者喜欢

有一种行之囿效的办法,就是写下你自己的封底宣传语——这是写在书的封底(或是腰封)上的用于商业营销的文字目的是让读者产生购买的意愿。

在莋这一步的时候应该着眼于大局你需要反复地修改,但如果这一步做得好的话就会成为你整部小说的点睛之笔。

让我们来看一些封底宣传语的例子这些例子或许能够让你获得一些灵感:

戴维·默莱尔:《迷途漫漫》(Long Lost)

布拉德·丹宁的弟弟彼得遗失多年。彼得在他9岁的时候,自己骑自行车离开了粗心的哥哥,走失了时间仿佛冻结在了这一刻,几十年过去了弟弟瘦弱的身影一直在布拉德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如今的布拉德生活富裕但他始终认为自己应该为弟弟的失踪负责。他知道多年来父母饱尝思念之苦但这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也不能紦弟弟带回来直到有一天,一个陌生人闯进了布拉德的生活

一个自称是他弟弟的人出现在布拉德面前,并告诉布拉德这么多年来他是洳何流离失所、饱经磨难而又绝处逢生的布拉德的怀疑渐渐消失了,并且让这个所谓的弟弟住进了自己家但是没过多久,这一切都破滅了彼得再次消失了,并且掳走了布拉德的妻儿

现在,布拉德必须独自与这一残酷的神秘人物斗智斗勇这个对他们儿时所有的亲密細节都了如指掌的人真是他的弟弟吗?还是一个邪恶的骗子他把布拉德的妻儿带到哪里去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时间一天天地流逝,几周过去了摸不着头脑的警方和联邦调查局被迫结束了搜救行动。现在布拉德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自己想象成那个自称是他弟弟的人嘫后亲手逮住他。

阿斯特丽德是单身母亲英格丽德的独生女英格丽德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她惯用自己明艳动人的美貌来威逼和操纵侽人游走于各种男人之间。阿斯特丽德崇拜自己的母亲并且珍视她们那充满神秘色彩的私人世界。但这田园诗般的自由生活随着母亲與她的一个情人的分手而支离破碎惨遭抛弃的英格丽德在精神错乱的状态下杀死了她的情人,被判处终身监禁

《白色夹竹桃》讲述了阿斯特丽德在一连串的寄养家庭中的难忘经历。她努力在丧失希望的环境中寻找自己的立足之地在那些收养她的家庭里,阿斯特丽德的經历也是一段自我发现的历程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规和对她来说各种不同的危险,她也从中汲取了每个家庭的经验教训拥有决心和樂观之心的阿斯特丽德独自面对孤独和贫穷,历经艰难和迷茫作为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努力学习如何在一个冷漠的世界中变得成熟和洎立

约翰·格里森姆:《露天看台》(Bleachers)

故事主角尼利·克伦肖曾经是全美高中最好的四分卫之一,为传奇球队“墨西拿·斯巴达人”效力。嘫而辉煌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十五年后,尼利为出席当年校队教练埃迪·雷克的葬礼而回到墨西拿。当年正是埃迪教练一手打造了“斯巴达囚”球队不可战胜的王者岁月

如今,埃迪教练当年的队员都端坐在看台上等待球场上的光线慢慢变暗以示他的离去。之后他们重温往ㄖ的比赛重温旧日的辉煌,并最后一次试着理解他们对埃迪教练的情感到底是爱还是恨对于尼利·克伦肖而言,他终究是要原谅他的教練的并且也原谅了他自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继续生活下去否则付出的代价将难以想象。

51岁的迈拉·利平斯基自称为老姑娘,她与她的小狗弗兰克生活在一起职业是家庭巡访护士,她对眼下平静的生活非常满意但这种平静在奇普·里尔登成为她的病人后被打破了。奇普是迈拉在高中时代所崇拜的那种帅小伙儿,因为得了不治之症而选择了放弃治疗回到他在新英格兰的家乡度过余生。如今迈拉和奇普發现他们二人惺惺相惜,一起沉浸在过去错综复杂的回忆中既有互相碰撞的感情,又有内心深处的渴望

有些时候,你不得不放低姿态以诚恳的态度推销自己的作品。

出版业也是一个产业那些出版书籍的公司以此赚取利润。这就意味着较之平平淡淡的小说而言那些能够吸引大量读者的小说出版的可能性更大。

那种更平和、更具文学风格的小说不如商业小说畅销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小说就不值得出版,或一定不会成为畅销小说

本书针对小说的写作技巧方面做出的解释说明,能够使你的故事更具可读性和趣味性更容易受到读者的欢迎。即使你是要写那种非常新奇复杂的故事这些技巧也能帮你实现你的愿望。

对于小说写作而言是否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式呢?

答案是有的而且我即将告诉你。

但是应该清楚的是,仅仅有公式本身并不能保证你的小说一定成功你仍然需要学习小说写作技巧嘚各项要领,以便使整部小说更加丰满我告诉你的只是一个概述,但你也要铭记于心并且贯穿于你写作和编辑的每个阶段。

立意+人物角色×冲突=小说

立意是最重要的想法构思是小说最基本的前提,是交代整个故事的主要方式

每一部成功的小说都有一个成功的立意。咜可以是一个“宏大的”立意带着美元的标志,像许多电影一样:“如果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凶手在旅游高峰期威胁到整个海滩度假地该怎么办呢”

它也可以是一个较小的、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立意,例如:“一个陷入困境的预科学校的孩子旅行到了纽约想要找到继续生活下去的理由。”

当然人物角色也是小说必不可少的元素。没有人物故事就无从谈起。

冲突是小说的精华是叙事的灵魂。没有冲突小说就没有生命,如一潭死水我经常引用英国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一句格言:“一个伟大的故事源于生活,只不过是把生活中乏味沉闷的部分剔除掉了而已”

因此,没有冲突=乏味无趣

现在,明白了这一点你能推测出一部伟大小说的公式了吗?它是这样的:

茬这里符号x表示那些超出一般范围的元素。你应该领悟每个元素并且使这些元素越多越好。

你应该经常每隔一段时间就停止写作让伱的想象力与每个元素都互动一下,比如可以试着问如下问题:

●什么会使小说中主人公的处境变得更加糟糕

●如何才能让已经很糟糕嘚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有没有觉得立意中的哪一部分很熟悉之前有没有写过类似的东西?怎样才能使之焕然一新

●如果我使用了完铨不同的场景会怎么样?

●我的主人公所拥有的特质中哪一项是他的弱点

●这一特质可能给他带来怎样的致命伤害?

●如何才能让处于沖突中的人物彼此憎恶

●如何才能让相爱的双方变得对立?

●能否建立一套更加吸引读者注意力的人物关系

●如果我的小说改编成电影,预告片会是什么样的我想要看那样的电影吗?如果不是那么,我应该做些什么才能让它变得好看

关于初稿应该注意的几点

于是伱开始写作了,并试着去完成你的初稿但是写到中间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写作过程变成了艰难的跋涉或者,也许你草草完成了初稿泹小说就像是赫特人贾巴 一样,坐在那里嘲讽你

即便如此,请不要绝望你应该做的只是重新激发自己的斗志并回到故事之中,回到写莋的正轨上来以下几点会帮助你为自己充电、写出好的故事。

写小说的感觉有时就像是飞蛾扑火更糟糕的是,你可能觉得一丝希望都沒有但是,不要放弃!总会有一个解决的办法

首先要问自己,这是否只是作家的惰性而非写作障碍。你应该做的就是长时间坐在书桌前手指不断地敲击键盘。这一点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就像广告里说的那样,就是动手去做

也许阻碍你写作的是你内心的那个编辑,它在你创作的时候叫个不停那么,关掉这个声音并允许自己写得不好。首先开始写之后再慢慢润色修改。这是创作完美作品的黄金法则

另外一个更为隐蔽的阻碍你写作的困难就是缺乏自信,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写在纸上的所有一切都好像只是傻傻地浪费时间而已

這就是“围墙”,你应该清楚大多数小说家在写初稿的时候某种程度上都会撞上“围墙”。对我来说30 000字便是分水岭。当我遇到“围墙”的时候会突然觉得我的整部小说都很糟糕:构思烂透了,简直无药可救;我的作品是不完整的人物乏味无趣,情节几乎全是空白峩不可能继续写下去了,写作生涯就此结束吧当写到一半的时候,这种焦虑便会放大下面是我总结出的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

●暂时停止写作,给自己放一天假

●试着在一个安静的地方停留一段时间,比如公园、湖滨或是废弃的停车场去任何一个可以让你独自思考嘚地方。

●至少静坐三十分钟不要做任何事情。不要阅读不要听音乐。深呼吸只是聆听你周围的世界。

●尽情地放松自己去看电影,或者逛街逛几个小时却不买任何东西,或者去吃冰淇淋

●到了晚上,喝一杯热牛奶睡觉前读一本你最喜欢的作家的作品。

●第②天你首先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至少写上300个字,不管写什么不要进行任何修改,千万不要慢下来只管写下去,你会重新感受到那种兴奮的

●坚持下来,直到完成你的初稿

此外,还应该明白一点那就是你的初稿绝对不会像你撞到“围墙”时所想象的那么糟糕。

我希朢这本书能够成为一本很好的参考书帮助你突破“围墙”,同时也能够帮助你战胜在小说写作过程中遇到的所有困难。

在环球电影公司的经典恐怖电影《科学怪人》(Frankenstein)中科林·克莱夫扮演的弗兰肯斯坦博士夸张地喊道:“它是活的!它——活——了!”当他的创作真正有了生命时,他兴奋到不能自已。

博士确实做出了惊人的东西。就像是一个作家创造出了扣人心弦、有血有肉的人物单调的纸板剪贴画並不能取悦于你或你的读者。我们需要的是鲜活的人物

曾经有人说过,所有的小说都是“人物驱动”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即使是在非瑺着力于情节发展的小说中也只有通过刻画人物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

小说就是对人物所经历的威胁或是面临的挑战的记录可能是来洎外部的威胁,比如肉体的死亡;也可能是来自内部的挑战比如心理上的障碍。无论是什么样的危险只有在某种程度上与故事的主人公心灵相通时,读者才会产生共鸣

约翰·加德纳既是小说家又是教师,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最先让读者决定选择阅读一本书的因素便是人物。”

当然情节是不可或缺的,主题深化了故事但是,如果没有引起人们兴趣的人物什么也无法打动读者。

人物的性格特征吔是小说独创性的关键正如著名的写作导师拉约什·埃格里所说:“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始终是伟大的、经久不衰的作品的秘诀和法寶。”

这种人物传统上被称为“英雄”英雄的标志就是代表共同的价值观,代表大多数人共同的道德观念也是我们全力支持的人。

绝夶多数小说都选定正面主要人物这是因为正面主要人物最容易打动读者,也最容易贯穿于整部小说但是请注意,我们所说的“正面”並不是完美无缺的意思主要人物应该贴近现实生活,但并非十全十美必须要有瑕疵和缺点。

此外这些缺点还应该有其存在的根源,仳如源于人物过去的经历毫无来由的缺点说明不了任何问题,有缘由的缺点才能够体现其深度

自然,这是最难创作的主要人物类型洇为读者可能会不喜欢他。读者为什么要读一本其主要人物是个不关心公共利益的人的书呢究竟是谁应当受到谴责呢?

本章后面部分还將进一步解释如何创作反面主要人物

这一类主要人物不会力求成为社会群体的一部分,但也不会竭力反对公共价值观他活在自己的道德准则中,独来独往

像电影《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中经典的非传统英雄式主要人物里克,他是一个“不为任何人出头”的人

随着情节曲折离渏的发展,这个非传统英雄式主要人物被迫加入到社会群体中来此时,一个非常强大的故事主题就出现了

在《卡萨布兰卡》中,里克無意中卷入了反纳粹活动的密谋中他还能继续明哲保身、避免任何麻烦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知道,在影片结尾他重新加入了反纳粹社会群体,开始与自己的新朋友路易斯并肩作战

在电影《日落狂沙》(The Searchers)中,约翰·韦恩扮演了伊桑·爱德华兹这一人物加入到公众群体Φ,一起寻找在儿时就被科曼切人(北美印第安部落的一支)掳走的侄女但在影片的结尾,他并没有留在群体中反而转身离别家人,回到洎己的世界中去了

在本章中,我们将把注意力集中在正面主要人物身上但应注意的是,其中许多方面也会涉及另外两种类型的人物

那么,怎样才能创造出一个伟大的主要人物呢

勇气、机智诙谐和“它”

主要人物必须能够引起我们的关注。当我们回想起那些伟大的经典文学作品时闪现在我们脑海中的主要人物有哈克·费恩、盖茨比、汤姆·乔德、斯佳丽·奥哈拉等。

商业小说同样如此。雷蒙德·钱德勒笔下的菲利普·马洛,或珍妮特·伊万诺维奇笔下的斯蒂芬妮·普兰姆所带给人们的影响力是持久的。

究竟是什么使得这些人物令人如此難以忘怀呢在分析了数百个令人难忘的人物之后,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因素我把它们称为“勇气、机智诙谐和‘它’”。

首先让我们來看一条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而言不容违背的规则,那就是——不是懦夫!

懦夫就是那些逆来顺受的人总是瞻前顾后,而非即刻行动即使一个人物最初是懦夫,但慢慢地他将挖掘出内心真正的勇气。因为他必须做点什么,必须勇往直前

勇气是你在行动中展示的胆量。就像查尔斯·波蒂斯在《大地惊雷》(True Grit)中所描述的那样罗斯特·考伯恩是一个警长,他帮助年轻的玛蒂·罗斯追查杀害她父亲的凶手。从另外一个人物的口中得知考伯恩的性格“异常强悍,在他的头脑中根本就没有‘恐惧’这两个字”

这固然很好,但在小说中勇气最终必须通过行动展示出来波蒂斯在高潮部分是这样写的:考伯恩骑在马上与内德·派普和他的一群帮手展开厮杀,他用牙咬着缰绳,用双枪射击。

另一个勇敢刚毅的人物便是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经典巨作《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中的主人公斯佳丽·奥哈拉。虽然她并不完全令人钦佩,尤其是在小说刚开始时她那卖弄风情、夸张过火的表演,但斯佳丽勇敢地面对许多挑战:她帮助梅勒妮接生婴儿在战后重建时保住了塔拉莊园。

在斯蒂芬·金的《玫瑰疯狂者》(Rose Madder)中他给我们塑造的主要人物起初脆弱不堪,是一位受到残暴虐待的妻子在开场白中,我们看到懷孕的罗丝·丹尼尔斯被丈夫野蛮地殴打。在这部分结束时,我们知道罗丝忍受她丈夫的疯狂虐待已有九年多。

第一章开篇的一幕就是罗絲遭受殴打血从鼻子里流出来,她终于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离开吧”但她还是犹豫不决,生怕一旦尝试了丈夫会杀了她。況且她又能去哪里呢但最终她还是鼓足勇气,打开门迈出了第一步,走向她那吉凶未卜的未来

罗丝的每一步都需要勇气。面对外面嘚世界她丝毫没有准备,就连买车票或找工作这么简单的事情她都应付不了而与此同时,她清楚地知道她的丈夫正在追踪她但她还昰勇往直前,而且读者都很支持她对于斯蒂芬·金来说,花上整整十章的篇幅详细描述罗丝遭受她丈夫的野蛮虐待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作为掌握写作技巧的大师,他知道那样就是赘述了

如果你的小说读起来拖泥带水,那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你的主要人物的内心世界:他是不是放弃得太容易了他的这段经历是不是已经太长了?是否在太多的场景里他只是在原地瞻前顾后、踌躇不前呢

如果是这样的話,那就回到之前较早的场景中加入一些冲突,让你的主要人物重新精神抖擞、充满斗志;让他对某个人或某一境遇采取行动不管是鈈假思索地进入陌生的领域,还是一马当先冲进危险的战场让我们看到他身上的勇气。

为了描写勇敢的行为你必须提前做好准备,然後再予以证明

●回想一下你小说中先前的一个场景,这个场景应该能够使你的人物表现出内心的勇气例如,他必须要面对老板做出一些违背公司规定的事情他可以忍受这一切,而这也预示着到最后他应该表现出更大的勇气来

●或者上面提到的人物能够做出让步,默默成长在奥利弗·斯通的电影《华尔街》(Wall Street)中,金融巨头戈登·盖柯要求年轻的股票经纪人巴德·福克斯对对手做一些不道德的窥探在这臸关重要的转折点,福克斯屈服了尽管他知道这是错误的。福克斯需要通过这些痛苦的经历使自己成长坚定内心的勇气,最终才能与蓋柯抗衡

●最后,在遇到挑战的时候突出你的人物激烈的内心斗争,这将进一步加强对抗性除了詹姆斯·邦德,没有人可以无所畏惧地投入战斗。

在克里斯汀·比莱尔贝克的《失控的她》(She's Out of Control)中,主要人物阿什利·斯托金戴尔正在与她的朋友布雷亚争论不休,布雷亚已婚且怀有身孕:

我现在真的很恼火“因为怕给不起承诺,你永远不会再跟男人约会在你还不是‘巴士诱饵’的时候,很年轻就结婚了”“巴士诱饵”是我哥哥的用语,意思是说我被车撞的概率比30岁之后结婚的概率大多了。如今我31岁了而且年龄还会继续增长。现在我过囚行道都很小心

最后一句脱口而出的话看似漫不经心,其实是绝佳之笔机智诙谐地避免了伤感自怜的尴尬。阿什利的机智诙谐帮助她茬黑暗的约会世界里保持清醒

机智诙谐是人们自然而然就能感受到的一种温暖,而不是强加的一个简单的方法足以证明这一点——利鼡诙谐风趣来自嘲。如果人物有自嘲的能力那他自然而然就能诙谐起来,就像瑞德·巴特勒指责斯佳丽时所说:“你为什么不说我是个十足的流氓、跟绅士一点都不沾边呢”

机智诙谐也可以改变过于多愁善感的局面。当斯佳丽与瑞德第一次跳舞时她挑逗他,让他说些赞媄之词瑞德回答道:

要是我说你的眼睛像一对金鱼缸,里面满满地盛着最清澈的碧绿的水当金鱼就像现在这样游到水面上来时,你就魅力四射了——这样说你会高兴吗

就算是反面人物,通过诙谐风趣也可以变得生动活泼在托马斯·哈里斯的《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中,吃人嘚反面人物汉尼拔·莱克特便是一个绝佳的例子。有谁会忘记莱克特的菜单上列出人口普查员的肝脏和一些蚕豆呢

●寻找一个实例,你的囚物可以稍微自嘲一下如果把这一点增添到书中早先出现的那些场景中,更能给读者留下一个非常美好的第一印象

●仔细审视你的对皛,并调整那些太过伤感的部分如果你能想出一些绝佳的妙语来表述,那就再好不过了

小说家埃莉诺·格林创造的“它”这个术语,是指“咆哮的20年代”这一代。关于“它”格林的意思是指个人魅力,也就是性格吸引力一种让别人钦佩(或羡慕)的特质等。当一个人走進房间时马上就能吸引房间里其他所有人的注意力,那他便拥有这种个人魅力“它”(默片女演员克莱拉·鲍因为所扮演的此类人物而被称为“魅力它女郎”。)

我们都知道一些这样的人,但要把这些人的魅力呈现到纸面上那就绝非易事了。

一种方法是让具有这种魅力的囚物由作者亲自介绍出来或者是借其他人物之口说出来。玛格丽特·米切尔在《乱世佳人》的开篇选择了前者:

斯佳丽·奥哈拉生得并不算漂亮,但是当男人们像塔尔顿家那对孪生兄弟那样为她的魅力所着迷时,就不会这样想了。

在这里作者告诉我们斯佳丽拥有那个有魅仂的“它”。随后米切尔又巧妙地用一些行动表现来支持这一点:

不过她说话时总是面带微笑刻意加深脸上的酒窝,同时把像蝴蝶翅膀姒的两圈又硬又黑的睫毛迅速地扇动起来小伙子们给迷住了,这正合她的心意于是他们赶快向她道歉,他们丝毫不因为她对战争不感興趣而轻视她相反,他们更加敬重她了

随后,在十二橡树庄园的烤肉晚会上斯佳丽坐在橡树下的长软椅上,四周围满了男人这一場景为我们验证斯佳丽的个人魅力提供了更多的证据。当然就连号称“没有征服不了的女人”的瑞德,此时也拜倒在了斯佳丽的石榴裙丅

●你在开始写作之前,心中要勾勒出你要描写的人物的一个画面你可以浏览各种杂志,直到找到一幅图片让你惊叫着说:“这就昰我要写的人物!”剪下这张图片,以便在你写作过程中作为参考

●试想在一个聚会上,人们都在闲聊此时你的人物走进了房间,打扮得非常漂亮其他人物会作何反应呢?对于你的人物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记录下这些表现可能会在以后的小说写作中大有用途。

●茬你小说的前面部分加入一个场景——另外一个人物为主要人物所倾倒可能是因为个人魅力、能力或者是超凡的魔力。它可以很微妙吔可以很明显。这样做能让主要人物的个人魅力牢牢印在读者的脑海之中

勇气、机智诙谐和“它”,将这三者融合在你的主要人物身上那么,你就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创造出真正令人难忘的小说

不要犹豫,赋予你的男主人公以旺盛的情欲、阴暗的情感和对于邪恶的强烮的冲动因为这些黑暗的力量和它们的对立物——做善举的意愿、道德冲动、精神上的鼓舞——结合起来,会给你的主要人物以力量囸像水与火对于利剑的剑刃所做的那样。
——威廉·福斯特-哈里斯

能够激发人们兴趣的小说人物有看待这个世界的独特观点这使他们看起来与其他的人物不同。

如果你正在以第一人称写作那么你的观点应当通过叙述者表达出来。在朱莉安娜·伯格特的《女孩的密语》(Girl Talk)中主要人物莉西·雅布伦斯基聪明伶俐、机智诙谐,还有点愤世嫉俗。她这样描述她的一个前男友:

他学陶瓷专业是因为他想让自己脏一点,学哲学专业是因为他想要去思考肮脏学林业是因为他想与肮脏为伍,学心理学专业是因为他想帮助别人去处理污垢但这一切都不适匼他。

从她那另类的言谈中我们对莉西有了很多的了解。其中有一点是非常清晰的即她并非乏味无趣之人。

以第三人称描写的人物主偠是通过对白和思想表达观点在克里斯托弗·达登和迪克·罗切特的《洛杉矶大法官》(L.A.Justice)中,尼基·希尔——地方副检察官——是这部法律驚悚片的主要人物在一幕场景中,我们看到她向上司——代理地方检察官复命这是一个有着双重性格的人物,尼基把他称作“爵士博壵”或“骗子先生”在办公室,他绝对是后者顽固阴郁,尖酸刻薄丝毫没有绅士风范……此时,他无疑是“骗子先生”的代名词

這种表述让我们对尼基看待权威的态度略有了解,而在小说接下来的部分中将会加深印象

寻找人物独特观点的最佳方式就是倾听。你可鉯通过创作一种自由体的日记来表达人物的声音和观点如果最初你不知道应该表达什么样的观点,没有关系继续往下写,用上你的速喥与激情每次多坚持10~20分钟,人物的观点便会开始出现

准备一些问题,看看你笔下的人物是否能马上回答它们:

●在这个世界上你最关惢的是什么

●最让你恼火的是什么?

●如果你可以做一件事情并且能取得成功,那会是什么事呢

●你最佩服什么人?为什么

●你嘚童年是怎么度过的?

●你经历过最尴尬的事情是什么

将这些问题的答案以某种形式呈现出来,不要进行任何编辑你的目标不是建立鈳用的副本(虽然你肯定会找到一些可用的材料),而是更加深入了解你计划用一整部小说来刻画的人物的特点

雷蒙德·钱德勒对如何给情节增添情趣提出了几点建议。当故事写不下去时,他建议“增加一个持枪的家伙”。换句话说就是要有惊喜。

为什么要让你的人物去做千篇一律的事情呢从未带给过我们惊喜的人物无疑是乏味无趣的。

令人惊喜的行为往往潜藏于兴奋、紧张或内心冲突之中

在汉·诺兰的《当我们是圣徒》(When We Were Saints)中,十四岁的主角阿奇·卡斯威尔一直忍受着他那神圣的经历带来的煎熬。他独自一人在山上双手在地上划拉,捧起了┅些松针和泥土向树上扔去。又抓起了更多的松针和泥土扔过去。他大声指责上帝然后又向上帝乞求宽恕。这个专惹麻烦的小孩与峩们之前所期待的正常的人物形象截然不同

●找到你的故事中情节比较紧张的一幕,然后再将紧张的局势升温进一步激化双方的矛盾。

●为你的人物可能会采取的行动和反应列个清单但是注意,这些行动和反应是要超越常规的允许自己去考虑之前从未考虑过的可能性,越令人吃惊效果就越好(这一点通常在你强迫自己继续列表时发生,所以你的清单要列出十条以上)

●暂时停下来,选择一个看上去從来没有用过的、充满生机的动作或反应不要害怕未知的后果,将这些动作情节加入到你的场景中去并且看看能否用到其他地方。

我們关心那些关心别人的人我们一直都喜欢那些不仅关心自身利益的人。那些对不如自己的人表现出关心的主角总能与读者建立一种牢凅的关系。

比较一下伍迪·艾伦的两部电影。在《独家新闻》(Scoop)中斯嘉丽·约翰逊扮演了一位在伦敦学新闻的美国学生。在她的第一场戏中她靠醉酒之后跟一位名人睡觉而得到一个面试机会。

伍迪·艾伦扮演的是一个三级魔法师,他让约翰逊给他当一个晚上的志愿者在神秘嘚密室里,约翰逊遇到了一个鬼魂这个鬼魂生前是一个著名的记者,他给了她一条关于一个连环杀手的独家新闻

于是她央求艾伦帮她縋踪犯罪嫌疑人。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所了解的女主人公身材火辣,但道德品行值得怀疑我们对于她的朋友也没有特殊的兴趣。虽然很顯然她朋友的行为还不算太恶劣但他那滑稽的动作并没有给人留下什么深刻印象。

那么究竟是哪里不对劲?

现在想一想艾伦的另外一蔀比较成功的电影——《百老汇的丹尼·罗斯》(Broadway Danny Rose)在剧中,艾伦扮演了一个与《独家新闻》中的魔法师非常相似的人物一个说话很快但卻没有给人留下什么深刻印象的布鲁克林人。然而我们却十分喜欢丹尼·罗斯。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对于像双目失明的木琴演奏者或独腿嘚踢踏舞者这些几乎没有任何机会的人而言丹尼就是一个天才经纪人,尽管他真正关心的是他的中介费这也是关键,但是我们喜欢那些关心别人的人物角色

●在你的故事中是否也有一个为主要人物所关心的次要人物呢?如果没有那就创造一个。

●你的主要人物没有必要十全十美不能要求他是一个圣人。他也可以有内心的冲突或者在帮助别人时遇到烦心事。但我们最终应该看到他的行动

●一个佷有用的技巧就是“拍一拍狗”的节奏(见第17章)。

荣誉可以被定义为在坚守道德原则时体现出来的高尚品质它是一种激励人们采取正确行動的内在素质,尤其是在面对可怕局面时这种素质的体现

在影片《正午》(High Noon)中,威尔·凯恩(加里·库珀饰,因此角色获奥斯卡奖)是一个西蔀小城镇的卸任执法官他刚与一个教友派女信徒(格蕾丝·凯莉饰)成婚,并且即将开始他们幸福平静的生活

然而凯恩却得到一个可怕的消息:五年前被他抓获的一名凶手如今出狱,并扬言要报仇要乘正午的火车来小镇彻底解决威尔。而且他还带了三个枪手来帮助他完荿这项复仇任务。

凯恩觉得他应该留下来但是镇上的人们不同意,逼着他和他的妻子乘上马车并催促他们赶快离开小镇。

刚走了半英裏凯恩停下马车,告诉妻子说他必须回去如果他不回去,凶手肯定不会放过镇上的人们而且他们两人将在逃难中度过余生。

电影的主题表现人性更加深刻更重要的主题是:凯恩知道自己肯定无法忍受一生都生活在逃亡之中,更不用说让妻子和他一起颠沛流离了他這样的人是不可能活在屈辱之中的,因为那样会比死还要痛苦他必须回去,而且很可能会因为这个决定而失去新婚妻子格蕾丝·凯莉。格蕾丝·凯莉啊!是她告诉他美德胜过灵魂、胜过生命!

影片的关键时刻发生在第三幕枪战的高潮之前。凯恩努力想拉起一小队人马却沒有人愿意出来帮他。他曾为小镇居民奉献大半生他们如今却见死不救,这令他很失望他单枪匹马,而那四个持枪的恶棍很快就要来殺他他几乎必死无疑。

他来到马车行心里开始有点打退堂鼓。自己究竟做了什么放弃了妻子,也放弃了未来到底是为了什么?为叻荣誉荣誉值得这样做吗?

他看见了一匹马还有马鞍,心想自己是不是应该骑上去一走了之

这时哈维(劳埃德·布里奇斯饰)散步经过,他是一位年轻的副警长一直在威尔·凯恩的巨大光环下不得升迁,如坐针毡。他生性怯懦,最大的希望就是凯恩永远离开小镇,那样他僦能够接替凯恩的位子成为这个镇上的老大了。他曾经甚至想要把凯恩的旧情人占为己有但她对他只是嗤之以鼻。

哈维立刻就明白了凱恩在想什么并且欣然为他备马。“没有人会责怪你的”他说,“你必须这样做”

而在那一刻,凯恩意识到了如果他离开他将会變成什么样。这一耻辱将会使他沦为像哈维这样的人即使他还苟延残喘地活着,他的生命无疑也已经终结了

想到这里,凯恩拒绝上马離开这彻底激怒了哈维,他使出吃奶的力气想把凯恩打倒结果是被凯恩打倒在了地上。

凯恩决定留下来面对杀手们在接下来的电影Φ,你会看到发生了什么

但就是那一瞬间,那个展现他心理斗争的瞬间才是凯恩所经历的最为激烈的战斗。就像散文家蒙田所说的那樣:“灵魂所发挥的作用并不在于外在的表现而在于我们的内心。能够看透内心的只有自己别无他人。”

在另一部经典文学作品——赫尔曼·梅尔维尔的《白鲸》(Moby-Dick)中在最出人意料的地方也写到了荣誉当食人族的鱼叉手魁魁格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一个溺水的年轻新水手时,以实玛利很是惊讶主要是因为魁魁格对此根本不在意。他不接受任何人的祝贺也不要任何酬谢,只要能有一些清水洗掉身上的海水再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他用烟斗抽上几口烟,这就足够了以实玛利似乎了解了他们土著人的思想:人们只是简简单单地在一起,必须相互照应这就是人们应该做的。

一个人物的本质特征表现在当他处在道德压力下必须做出的选择这个选择是光荣的还是可耻的呢?

在《鉲萨布兰卡》中里克·布莱恩(亨弗莱·鲍嘉饰)放弃了他一生的挚爱——伊尔莎(英格丽·褒曼饰),这是一个绝对完美的结局因为布莱恩愛的是别人的妻子,因此他做出了牺牲尽管伊尔莎是心甘情愿的,但还是有违道德布莱恩对伊尔莎说,也许他们现在不后悔但很快僦会后悔,并且会在懊悔中度过余生于是,非传统英雄式主角布莱恩变成了一个真正的英雄与他的新朋友路易斯(克劳德·雷恩斯饰)一哃离开,再次全身心投入战斗

可以将《卡萨布兰卡》与西奥多·德莱塞的经典名著《美国悲剧》(An American Tragedy)对比一下,德莱塞的这一名著后来被改編成了电影巨作《郎心似铁》(A Place in the Sun)克莱德·格里菲思刚出场便由于他不光彩的行为而名声扫地。在小说开始的部分,他身边的一些人怂恿他去妓院克莱德有一次选择的机会。他很好奇但又有点害怕,这与他的家庭教育背景相关:他的父母都是虔诚的基督徒他从小就生活在嚴格自律的环境中。

德莱塞写道:克莱德把他父母的想法“坚决地赶出了脑海”因此他做出了选择。

有了妓院的经历后克莱德回想起父母按照《圣经》对他进行的教导,一直觉得很羞愧然而那次猎艳经历“在他心目中闪烁着某种粗鄙、异端的美和世俗的魅力”。荣誉總是会让人陷入两个极端之间的斗争

克莱德已经做出了他的选择。他去引诱不幸的罗伯塔并且在她怀孕后同意和她结婚(为保全自己的洺声),之后却又想淹死她那样他又可以不受约束地去追求另一个女人。

就像看见了克莱德想要淹死罗伯塔的想法德莱塞称之为“魔鬼嘚私语”。

当我们塑造的人物展现出激烈的内心挣扎时我们便具备了创作精彩小说的素材。无论最终的选择是荣誉还是耻辱我们都会看到其后果,读者需要引导而不需要教育。

●定义小说人物的道德标准这无须在故事中做出明确的解释,但如果你知道他们是哪一类囚物那么,人物的言谈举止就会与他们的身份相符

●构建或重写一个场景,使人物在道德上做出选择为那些不光彩的行为创造充足嘚理由,并且告诉我们人物这样做所造成的后果

谈及如何描写人物,职业作家也莫衷一是有些人主张使用完整的视觉描述,以此来控淛读者脑海中浮现的图像这种观点曾经风靡一时。比如作家达希尔·哈米特在其作品《马耳他之鹰》(The Maltese Falcon)的开头这样写道:

山姆·斯佩德的颚骨又长又硬,下巴突出,呈V字形,嘴巴更加柔软也是V字状;鼻孔向后弯曲,形成一个更加小的V字形;他黄灰色的眼睛呈水平方向;鷹钩鼻子上方的眉心有两条皱纹向外生出两道浓眉,也呈一个V字状;浅棕色的头发从高而扁平的两鬓向前额拢作一处又是一个V字。他看起来像个讨人喜欢的金发魔王

另一种现今比较流行的观点是极简主义。这种观点认为:不管怎样读者的脑海中都会形成自己的图像。而这种图像比作者的描绘更具影响力。

根据这种观点作者只要去写出那些必不可少、真正有特色的细节即可。一两处有效的细节描述胜过一整页标准规范的全面描述

获奖小说家阿瑟尔·迪克森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认为不管描写什么细节,都要与故事深层次的目标联系起来。他说:“在我前两部小说和正在写的这部小说中,三个主人公都具有身体上的外在特征,它们能够在展现故事的核心冲突中发挥作用。一个故事是寻根,主人公是一个蓝眼睛的美国黑人孤儿;另一位主人公在充满敌意的家里用脏兮兮的长头发和浓密的胡须来伪装自巳;还有位主人公虽然觉得自己‘胆小如鼠’但还是希望有人能够接受自己的爱。与把人物堆砌到读者面前相比这种体型特征的描写所发挥的作用更大。这些特征也会经常暗示读者书中人物的内心挣扎”

描写多少并不重要,但对描写的选择一定要巧妙争取使其发挥“双重效果”。不要只是简单地描述不要泛泛而谈,而应该将情绪和气氛融入到小说之中描写不应该只是创造出一幅图像,也应该为伱故事中的其他内容提供支撑

在唐纳德·维斯雷克的作品《361》中,主角在第一章中失去了他的一只眼睛在第二章中安上了一只玻璃眼。后来当主角尽力说服一位老人开口说话的时候,他弹出了玻璃眼球吓唬老人这发挥作用了。老人被吓晕然后死了。

这就是突出人粅特点所具有的双重效果

●列出书中人物的所有身体特征。

●列出你想刻画的人物情感列出你想让读者在读书的过程中拥有的阅读体驗。

●现在将这些特性与表达情绪的词汇联系在一起,找到把它们互相搭配在一起的方法使之保持协调统一。

只有通过亲密接触才能囷人物建立密切的联系越是熟悉和了解人物,尤其是主角我们就越渴望跟随着他来完成整部小说。

只有在我们对人物的思想和感情完铨熟悉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和他们最亲密的接触,才能完全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

当你想表现一个人物的想法时,直接描写他处理事情的荇为方式就可以这一常识不言而喻。小说中的其他人物不知道他的这些想法但读者知道。正因如此表现人物的想法在小说写作中就變成了一种强有力的工具。但考虑到它的威力应该谨慎使用。

你应该谨慎选择使用时间点以下的时间点可供选择:

●强烈的感情爆发嘚瞬间

●促使人物反思自己的面对挑战的时刻

●初见其他人物或初到某个地方时的印象

●人物独身一人,并对刚发生的事件采取行动的场景

作家经常用两种方式来展现人物的思维活动:一种是斜体方式一种是非斜体方式。

玛吉冲进红金丝雀酒吧她停了一会儿,便到处找叻起来他现在在哪儿呢?他躲起来了吗我敢打赌他肯定是躲起来了。

于是她走到吧台处坐下了。

读者立刻就会知道斜体部分是玛吉內心所想的在这里要注意两件事情:首先,内心的想法必须要用一般现在时态来写;其次不要用归因判断的表达方式,如:他在哪里她想。这种归因判断的表达通常是画蛇添足

在使用斜体时,斜体的部分往往是人物当前内心所想的

需要注意的是,斜体部分是比较難读懂的正因如此,你应该让这部分相对简短一些另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便是使用归因判断的表达方式,而不是用斜体:

玛吉冲进红金丝雀酒吧她停了一会儿,便到处找了起来他现在在哪儿呢?她想他躲起来了吗?我敢打赌他肯定是躲起来了

另外一种描写内心想法的方法就是用过去时态,所以一般会伴随着正在叙述的故事:

玛吉冲进红金丝雀酒吧她停了一会儿,便到处找了起来他在哪儿呢?他已经躲起来了吗我敢打赌他肯定早已经躲起来了。

请注意在这里你不需要用归因判断的表达方式。因为我们开始时就看到了动作(瑪吉冲进来了)所以我们自然知道后面的想法是她的。

在他的潘克雷斯特庄园住宅小区的第三间卧室里他坐在画板前问自己,我到底想偠什么样的生活我想要快乐,这是当然的但这又有什么用?每个人都想要快乐

上述例子是以第三人称叙述的。当然用第一人称表達,就能有数不清的方法来描写主人公的思维活动因为从一开始你就进入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她本人就是叙述者:

我走进了红金丝雀酒吧寻找他我不停地在想他现在肯定是躲起来了,我知道他现在就在这里的某个地方只不过是躲起来了。

我走进了红金丝雀酒吧寻找怹我不停地在想他现在肯定是躲起来了,我知道他就在这里只不过是躲起来了。

我走进了红金丝雀酒吧寻找他我不停地在想,你就茬这里不是吗,鲍勃你躲起来了吗,鲍勃我知道,你肯定是躲起来了

找到你的初稿中人物正在进行思考的部分,你选择的是什么樣的风格把它摘出来试着改变一下。如果你已经用了斜体那么试试其他的方式,反之亦然

你可以试试先描写一个人物的动作,然后洅陈述他的想法以这种方式来代替归因判断。

尽可能地浓缩人物的思想

可以做这样一个练习: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即使感觉是毫无道悝的也迅速写下将内心的想法写上满满一页,然后把其中最完美的句子保留下来

小说应该是一种情感交流的方式,至少应该让读者觉嘚是一个通过人物来反映生活的故事当我们也能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感受的时候,就产生了共鸣我们就和故事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運了。

杰里·克利弗将小说中的情感称作“活性成分”。他写道:“小说是一种描写那些处于绝望、被驱使状态或者陷入危机中的人的一种方式”人物的情感能够使读者产生共鸣、同情以及认同感。

而且当他正在观望的时候,这些会再次发生在他身上事情始于初春刚开始变暖的日子。所有的颜色似乎突然更明亮了他的直觉在慢慢恢复,随之而来的是陷入深深的悲伤当中而且还有些令人恐惧。这种悲傷能够使他意识到心脏在慢慢地跳动使他意识到耳朵里的血液在流动的轰鸣声。同时这种悲伤也使他寻求认同,使他努力在时间和空間的框架内重新建立自我

感觉是可以直接描述的,正如上面的例子所描写的那样你也可以通过行为表达情感。海明威是这方面的大师

在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士兵之家》(Soldier's Home)中,一名年轻男子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回来他在与家人和家乡的朋友的相处中遇到了麻烦。有┅天早上吃饭时他的母亲在和他说话,他却“看着盘子里培根的油脂逐渐凝固”

那一刻,是他内心感受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他命运湔景的一个暗喻。

你不一定总是呈现人物的感受但你必须知道他们在每一个场景中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样动作和对白才会构成系统的複杂篇章并赋予小说生命力。

回答类似下面的问题能够给你的人物添加情感层次这些问题可以扩展开来或加以调整,会对你的写作生涯大有裨益

●你的人物渴求什么?当他有时间去思考自己的梦想的时候他会想什么?

●是什么阻碍了人物使他不能得到自己所渴求嘚东西?列出几种可能性

●选择其中一个阻碍人物实现梦想的障碍。设想一个人物正面对着这一障碍的场景这个障碍很强大,那么人粅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下面就来演示这一情景是如何展开的。人物名叫弗兰克是一所中学的科学课老师。他渴望做一些冒险的事情比洳跳伞。

那么是什么阻碍了他呢?有以下的可能性:

就让我们假设他那强势霸气的父亲是这一阻碍写一个简短的场景,父亲告诉弗兰克就算只有跳伞的想法都是愚蠢的

弗兰克将如何应对呢?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不会是一个懦夫。肯定不是懦夫!

假设你让他對着父亲大吼大叫以示反抗或者是一语不发冲出家门,决定要过自己的生活那样你就将过去那种俗套的描写用到了你的人物和场景中。

用内心活动来表现人物的改变

最好的情节不仅仅展示给我们行为表现还应该有行为对于性格的影响,特别是主角的性格应该用内心活动来开启一扇了解人物内心变化的窗户。

在斯蒂芬·金的《爱上汤姆·戈登的女孩》(The Girl Who Loved Tom Gordon)中当走失了的女孩特丽莎知道自己的母亲很快将要苼活在失去自己的恐惧中时,斯蒂芬·金这样写道:

一想到母亲的惊恐特丽莎就感到内疚和害怕。

这是描写她内心活动的一句话在后續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对特丽莎的内心活动更加详细的描写:

现在她知道了,这个世界长有牙齿只要它想,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用牙齿把伱撕碎她只有九岁,但她已经明白这些了而且觉得能够承受这个事实。她毕竟就要十岁了这个年龄在她看来是挺大的了。

我不知道峩们为什么非得为你们这些家伙所犯的错误承担责任! 这是她之前从皮特那里听到的最后一句话现在特丽莎想,她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尽管很难接受,但很可能这就是现实:尽管你不喜欢它也得买一张票,排队走进人生之路

特丽莎感觉自己在很多方面已经比皮特更加老成了。

展现内心活动的变化可以是隐性或显性的但作为作家你应该知道自己笔下的人物在小说每一个阶段的情感是什么样的。

你的主人公走进了一家酒吧(这不是一个笑话!)他需要从酒吧侍者那里了解一些信息。侍者是一个健壮的男人正在用一块布擦拭玻璃杯。主囚公给他看了一张照片并询问他是否认识照片上的人。

“认识”侍者说,随口吹了下玻璃杯然后告诉了主人公那人的名字,随后主囚公便走了出去

读者看到这里打了个哈欠,然后放下了这本书

这一幕我们曾见过无数次,早已毫无吸引力了一个老套的次要人物,莋老套的事情这根本不会给故事增加任何紧张感。他只是在简单地传达信息利用这样一个衔接过渡,主角就可以进入到下一个场景了

这样做纯粹是在浪费时间。因为这些配角完全可以给小说增加趣味性激发出别样的火花,从而使小说变成受读者青睐的畅销小说所鉯,应该在你的配角身上多放一些精力接下来便是一些有效的方法。

配角在一个故事中的作用要么是帮助主角要么是妨碍主角。因此他们要么是盟友,要么是敌人如果他们不是服务于这两个目的之一,那么他们在故事中除了占用空间还有什么作用呢?

回想一下查爾斯·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中的辟果提她是钟爱大卫的保姆,在大卫迫切需要帮助的时候她总是会及时出现并给予帮助,因此她是一个盟友

再对比一下摩德斯通小姐,她是大卫继父的女儿残忍狠毒。毫无疑问她就是敌人,是大卫幸福路上的绊脚石

没有一個人物是多余的,每一个人物的出现都可以深化大卫性格中不同的侧面

用这种方式构思一个配角,你就把握住了展开精彩情节的机会茬《魔女嘉丽》(Carrie)一书中,斯蒂芬·金开篇就塑造了一个敌人的形象:

五岁的汤米在街道的另一边骑自行车他是一个男孩,个头矮小神情看上去有点紧张,骑着一辆二十英寸的思汶牌自行车自行车有鲜红色的辅助轮。他正在低声地哼着:“史酷比你在哪里?”他看见了嘉丽高兴起来,伸出舌头

“嘿,臭屁脸!臭嘉丽!”

嘉丽瞪着汤米推倒了自行车,摔伤了汤米

显然他已经激怒了她,但他还有另外一个作用——为后来嘉丽用心灵感应能力复仇做铺垫汤米这个人物就有了他最好的用途。

应该确保这些“小人物”的真实感即使是尛人物也有他存在的意义,这些人物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必不可少的——门卫、出租车司机、调酒师、前台接待员等我们日常所见的这些人物就是主角要时不时地与之打交道的人。

如果出租车司机是那种不管遇到谁都会滔滔不绝的人呢此时主人公拼命地想要尽快到城市嘚另一边去阻止核装置的泄漏,但出租车司机却悠闲地开着车与主人公聊着牙买加雪橇队这个令人恼火的出租车司机能够增加故事的悬念。

稍加思考便会想出无数种可能的情节

可以通过给小说中的小人物设定不同的声音和形象特点,来个性化你的每一个小人物

每一个囚物的说话方式都应该有别于其他人。

在《大卫·科波菲尔》中,巴吉斯这一人物之所以鲜活是因为他用了一个短语现在这个短语已经收錄进词典了。他让大卫帮他向辟果提求婚他说:“巴吉斯愿意。”正是这独一无二的表达才使他讨人喜欢

独特的声音标记源自脑海中記忆的真实的人物声音。所以要让他们发出声音一句话一句话地说出来。从汤米所说的话中我们能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史酷比你在哪里?嘿臭屁脸!臭嘉丽!)。

视觉情景同样也可以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包括外貌、衣着、举止、怪癖等,而且因为有无数的视觉情景你鈳以给每个配角设置不同的视觉情景。李·查尔德在《一触即发》(Tripwire)中这样描述一个到基韦斯特去找主角杰克·理查尔的私人侦探:

他老了吔许年已六旬了,中等身材体态笨重。医生会说他超重但某种程度上理查尔刚才看到的却是一个健康的男子从山的背面下来了。随着時间的流逝一个人优雅地变老,而没有任何的激动不安他的穿着就像一个得到临时通知而前往某一个炎热地方的北方城市人——一条仩宽下窄的浅灰色裤子,一件薄薄的、皱巴巴的米色夹克白衬衫领口大开,露出蓝白色的喉部皮肤深色袜子,布鞋

这个人物与理查爾的对话占了好几页,然后就消失了后来,他死了以上就是关于他的全部内容。

那么为什么给他一整段的具体描述呢?首先它增加了场景的真实性。其次它给了我们一些感兴趣的东西,主要是同情因素这里有一个关于即将退休的私家侦探的故事,然后他被谋杀叻理查尔觉得他在某种程度上应该对此负责,这便解释了为什么理查尔要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声音和形象上的特点可以帮助你避免一般作家在描述小人物时所犯的最大错误——可怕的陈词滥调,像前面说到的调酒师、男人味十足的卡车司机、言辞激烈的女服务员戓是胆小如鼠的会计师所以每次你必须设计好一个配角,然后问自己:

●他在故事中的作用是什么

●可以给他的声音和形象设计什么樣的特点?

●怎样才能让每个特点更加独特或令人过目不忘

●给人物提供什么样的情节,是一个曲折迂回的情节还是给主角的一个启礻?是一种设置、一种预感还是一种心情?

●怎样才能利用另外一些人物来激怒主角或者以独特的方式帮助他?

让我们回顾一下那位酒吧侍者——那个擦拭玻璃杯的大块头为什么不能设计一个娇小的女人取而代之呢?设计成她不是在擦拭玻璃杯而是在玩杂耍,或者玩刀子

而且她没有心情给任何人提供什么信息。

突然之间我们的故事看起来就新鲜多了,这样的情节更能够给故事增添趣味性更能讓你的小说妙趣横生。

你可以自由选择这些描写方式

小说的读者喜欢危险刺激的故事情节。他们希望看到你的主角受到挑战和威胁并洇此变得心神不宁。

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对手对于读者来说,大多数的小说就会缺少关键的激动人心的因素:担忧如果主人公可以轻洏易举地解决问题,那读起来还有什么意思

当然不是每一个故事都需要一个反面人物。在影片《亡命天涯》(The Fugitive)中被哈里森·福特错误定罪的医生被偏执的执法官(汤米·李·琼斯饰)追捕。两个人都没有错,但法律条文使他们成为对手。

大多数时候,你的对手可能是一个被消極价值观所操纵的人如果是这样,请确保他是一个有充分知识而且八面玲珑的人物

在创造坏人时遇到的巨大诱惑就是让他们邪恶透顶。你可能会认为这能使观众从根本上支持正面人物但很可能你只是给你的书营造了一种夸张的氛围。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你必须了解你嘚反面人物的各个方面,包括积极的方面

巴德·舒尔伯格在《什么使萨米奔跑?》(What Makes Sammy Run?)中这样描述残酷无情的好莱坞演员萨米·格里克:

十次囿九次我根本不会抬头看但是孩子的某种声音触动了我。这种声音很有磁性一定是带有几千伏的电压。

这个十六岁孩子的全部原始能量激发了我们的喜爱甚至敬畏之情:

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人辛苦工作一周却只能赚12块钱你必须把钱交给他。他也许不是世界上最可爱的駭子但你知道他一定有什么过人之处。我过去就经常在审判中途看到他离开

当叙述者——报社的老记者阿尔·曼海姆——提出想要指导初出茅庐的萨米记者工作时,我们被萨米直白的回应所触动:

“谢谢,曼海姆先生”他说,“但请不要给我任何帮助我了解报纸这个荇业。初出茅庐的记者得熬上几年才能挣到20美元吧然后几年才能升为地区特派记者,挣到35美元最后你终于成了一个有名的记者,才能掙45美元接下来的余生都会如此。所以你不用帮助我谢谢。”

萨米这个孩子正在事业的道路上朝前发展有雄心,他能够得到他想要的東西这我们可以感觉到,我们通常会很喜欢这样的性格或至少是很佩服。

一个坏家伙应该是很能干的他能得到他想要的结果,如果怹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那么他就没有威胁性。萨米·格里克善于利用人和环境,这种能力让他出人头地。他就像是好莱坞电影界的一条大鯊鱼可以吃掉所有那些挡路的人。

一定的魅力会使得反面人物更加危险对于萨米·格里克来说,这种魅力可能是面对诱惑的亢奋,而对于《沉默的羔羊》中的汉尼拔医生则像是苍蝇对蜘蛛的那种吸引力。这两种情形都给情节增加了更加可怕的元素。

美国著名惊悚小说家迪恩·孔茨给我们塑造了很多令人不寒而栗的恶棍形象,他曾经说过:“最成功的坏人形象是那些能唤起怜悯之心——有时甚至能让人给予嫃正的同情——的人,包括那些令人恐惧的恶人想想科学怪人的可悲之处,想想可怜的狼人他恨自己在满月的光芒下所变成的样子,泹又无力抵抗自己细胞中变身的那种巨大力量”

孔茨通过塑造令人毛骨悚然的人物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午夜》(Midnight)中托马斯·沙多克是邪恶的天才,他对小镇上的人们施行了可怕的生物实验。

当我们第一次见到沙多克时,他正漂浮在剥夺感觉的实验室中眼中露出怪异嘚目光:他想要把人与机器融合在一起,生成神经机械生物体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场情色体验。

所以孔茨并没有给我们塑造一个捻動着胡须的纯粹邪恶的坏蛋形象。沙多克的动机来源于他的梦想尽管这动机不纯,并且违背人性常理

在书中,孔茨运用了大量的倒叙來解释托马斯为什么会变成心理扭曲的坏人当他还是一个小男孩时,他就被他父亲的一个叫唐·拉宁德尔的雇员用魔法控制了,托马斯深受其害,精神上受到摧残,这段经历让人对他产生了同情,但是他的行为仍然是邪恶的。最终的结果是他真的成了一个十足的坏人。

如果你花一些时间做以下的事情你的小说也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首先,从视觉外貌上检视你笔下的坏蛋然后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给壞蛋创造出不同于普通人的外貌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没准儿你会想出一个相当标准的形象不过没关系,这仅仅是最初的形象後面还要继续加工。

然后开始将最初的形象塑造成形。问一下他的目标是什么正如一个好的主人公必须要受一些积极正面的东西驱动,反面人物也必须要有一个目标当然这个目标是为人们所反对的。一个好情节的传统原则是“两条狗但只有一根骨头”。

但不要停在那里不再往下写了要更深层次地挖掘他的动机。为什么他不惜一切代价、千方百计地想要达到自己的目标为什么他一定要达成这个目標?

接下来为你笔下的反面人物创作一个背景,最好能引起一定的同情我喜欢为我的反面人物在儿时就创造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那往往是一个很大的秘密会出现在书的后面。即使不出现在书里因为有了它,我也会对我塑造的坏家伙有更深的了解

对于反面人物,你鈳能会问这样几个深层次的问题:

●他最擅长的是什么这将如何帮助他得到他想要的东西?

●他有什么特质令人钦佩

●其他人物是怎樣看待他的?

●为什么人们会被他吸引或者至少对他有兴趣?

如果你让读者不忍释卷想要弄清楚你笔下的主人公是如何战胜这个狡猾洏又神通广大的坏蛋的,那么这就是给你辛勤工作的最好奖励

●主人公必须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不是懦夫!

●勇气、机智诙谐和“它”使你的主角变得富有活力。

●意志坚强的主人公对于接下来要

原标题:杜拉斯 | 人的写作功能是┅种天赋就像其他天赋一样

“玛格丽特·杜拉斯,一个在法国文学史上难以归类的作家,一个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模仿的女性。文艺多面掱,集作家、戏剧家、导演和专栏记者于一身;加入过法国共产党游过行、卖过报、发过革命传单;热爱生活,做得一手好菜喜爱摆弄花草;有过情人,甚至太多但在每一份爱里都倾注了真情,而爱也滋养了她的生命和写作

本文选自杜拉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訪谈实录,愿我们能一起由此进入她的生命与写作

Schuster,以下简称JS):写作的理由数也数不完我们不再谈论心理学了,还是谈谈魔法吧書被视为一种魔力,一种施加于外部未知世界的权力例如:您是怀着让人一见钟情的希望开始写作的吗?与一位读者建立某种特殊的交鋶期待某位陌生人对一本书做出唯一可能的准确回答,因为这个回答在您看来难以想象而更期待得到

MD(玛格丽特·杜拉斯):怎么可能不写作?这是我们所有人都会不假思索立马给出的答案

对于“写什么?”这个问题没有人能替别人回答。每个人只能替自己回答對我来说,我的见解就是: 我发现作家和非作家的区别在于创作流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实施阶段我看到所有人都在写作。不写作的人也茬写人的写作功能是一种天赋,就像其他天赋一样而写作者与非写作者的区别仅仅在于系统地挖掘这一天赋阶段。同样的我觉得每個人都可以成为电工。因此在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潜在的电工。因而有两种行为:职业行为和非职业行为

我发现在每个人身上,从经曆的现实到再创造的现实的转换都拥有明显的写作功能的所有特征。我发现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完全投入的先导人格它在坚持鈈懈地完成将我们所说的经验融入我们的滞后人格这一任务。我发现这个先导人格在进行创造性工作除非付诸实践,否则无法将其与另┅个区分开来

在我看来,问题并不在于赞成或否认经历的事件将其归为己有或予以拒绝的意识。而在于一种行动范围更宽广的后意识一种特殊的功能,一旦意识将这一事件归为己有就会理解它,安顿它将其融入内在的多元性——融入“内心世界”。虽然意识的获嘚与经历的生活是同时进行的但写作功能却是后来才启动的。对这一历史功能而言为了使经历的生活主观化(或者客观化,这两个术語在这里同样有效)修改它、歪曲它,直至使其屈从于自我历史必要的要求必须有一段严格的时间差。意识是进入的大门,是事件與自我相遇之地一旦进入大门,事件与自我的焊接就在后意识或写作(或叙事或人们想要的一切)区域进行,铸成每个人至关重要的“合金”

我的先导人格,我的作家人格在讲述我的生活我是我生活的读者。它根据今天的经历修改了昨天的经历它分门别类,结束┅些章节同时开启其他章节,使其悬而未决同时等待明天发生的事情,等等对于它作为历史学家的作品,我的先导人格沿着与职业曆史学家相反的方向完成了它在光天化日之下。它有专属目的需要通过歪曲,使得事件变得可以让我忍受为了我而变得可以忍受,能够与我内心的人群、与我的事件重合

就像为机体供给营养或排毒的淋巴,是可以躲过所有分析的

我看到人们在写自己,因此他是自身的历史学家这个先导人格在我所说的内心阴影区域发挥作用。自我的档案馆位于那里那里正在平行开辟道路,被我的作家人格机器吸引的人群从那里经过我遇到了您,我看着您我跟您说话,我离开您然后:她遇到了他,她看着他她跟他说话,她离开他然后:发生了什么?最后:因为与我有关的原因发生了这些在我的内心阴影里我在煽动自己,在我的写作区域里我读到发生了这些。

尽管鈈是专业人士我还是拿起笔和纸,进行转换的转换在做这个的时候,我在做什么通过传输无差别的、均等的语言,我试着翻译不可翻译的把难以读懂的变成能读懂的。因此我放弃了内心阴影的完整性,它平衡了我经历的生活抵消了我经历的生活和我重温的生活。我去除了内心的整体性对于应该在内部进行的,我在外部进行在最好的情况下,我去除了内心的阴影我有一种幻觉,我在创造秩序的时候把人数变少了我在点亮内心世界的时候隐去了一些角落。

要么把内心世界全照亮这样人就疯了。疯子们是从外部对经历的生活进行转化的明亮的光穿透了他们,赶走了内心的阴影替代了它。只有疯子才会彻底地写作

要么,在绝对自由的情况下人们会在“仿佛”的前提下那样做,仿佛把经历过的生活转换为文字不需要改变内心阴影的等级不需要耗尽自己身上不写作的潜能。要相信这一點而且必须要相信,在我看来人们并不比作家或其他任何人更弄不懂,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跟作家只有毫厘之差

任何人都比作家更神秘。罪行比一本书更令人印象深刻爱情比一本书更令人印象深刻。疯狂就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本身

我们所有作家,或好或坏都是内心陰影的残缺者,内心阴影的缝补者

要么我们知道这一点,那么或许可以自称为作家要么不知道这一点,那么我们是谁要么我们知道,表明我们与非作家区分开来的差异是可耻的严格说来,并不比那些没有抵挡住袒露自我的诱惑的人更值得崇拜那么,我们是谁如果人们不知道写作的蓄水池绝对是一样的,无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我们难道不是最虚伪的作家?

内心阴影的天性本身会让人知道这一點:它是一种共通的天赋如果不知道这一点,这是因为人们拒绝将它视为共通的天赋然后绕过它。绕过之后内心阴影把自己禁锢起來,死在了自我的棺材中我们知道他们中很多人有这种棺材,其中大部分是作家我说的是那些会欺骗其他非作家的人,在他们身上有忝性和道路的差别因此,也恰好是那些最容易受伤、最虚弱、最容易与内心阴影隔绝的人

JS:既然这种天赋是共通的,是什么让某些人付诸行动而大部分人却没有?

MD:表达方式的增多并没有改变现有人口中写作者的比例(编辑收到手稿数量的比例与二十年前几乎完全相哃)这绝对令人震惊。这个比例与某个既定国家中自杀者的比例同样令人震惊

我看到了这一点——当然也做了区分,就像让·里卡尔杜准确区分了信息型的作家和其他作家一样:我看到人们因为缺乏表达自我冲动的其他方式,例如肢体语言等而写作。我不想说人们会优先选择写作作为表达冲动的形式,完全不是这样。我想说自身冲动本身的性质会导致人本能地寻求表达。

人们思考为什么兰波会在寻求表達不可言说的东西之后去寻金就我个人而言,我看到这是同样的寻求,但是换了地方在这种转换——简单地说,也就是从词语到金孓的转换中我没有看到任何人会迷路。我看到在兰波身上自我的冲动使他培养了勤奋而非选择性寻找的性格。对于作为作家存在的兰波来说没有什么优越的寻找方法。我发现寻金十分艰难充满圈套,危险重重还会致命,这是一种冒险的交易我看到兰波经历了荣耀、成功,经历阴暗的日子徒劳地寻找,以及绝望我看到这是一种转变,从寻找不可言说的东西转变为寻找目标更加难以命名、更加鉮秘但是自我冲动可以找到栖身之地,找到安放之地当兰波进入第二种寻找时,第一种寻找的徒劳并不会消失相反,它还会表达出來对财富的渴望,正如对不可言说的表达方式的渴望一样都是源于最初同样的幻想。更进一步:第二种寻找的徒劳会揭露第一种寻找嘚徒劳当兰波在寻金时,他会向我们指出他对不可言说的寻找与所有的寻找都具有一样的性质都是徒劳的。诗歌在这里揭示的徒劳性被夸大覆盖到了随之而来的所有事。

令人惊奇的是没有更多这样的诗人,用这种激烈程度去经历了创造性幻觉后不再投入另一种具體的寻找,投入这种寻找—放弃

JS:指出作家的首要条件之后,还有哪些次要原因会促使他们依旧在写作

MD:我写作是为了从自我转移到書上。

为了降低我的重要性让书占据我的位置。为了在书的分娩过程中杀死我、糟蹋我、损坏我这成功了。我越写我就越不存在。茬两种情况下我会感到可以自由支配自我:想到自杀时和想到写作时。通过书或通过死亡从身体上转移自我延续的出路,书或死亡

茬这种情况下,可以谈论魅力一种通过解脱施展出来的魅力。也可以说这是一见钟情,但这是自杀性的

对书做出的准确回答可能是:“现在停下吧,您可以这么做您已经写了一些东西了。”也可能是:“您继续吧”这从来没有发生过。

电影《情人》海报根据杜拉斯小说改编

JS:什么事情是哭也没有用的?

MD:哭也没有用的是爱情。更加没用的或许是疯狂它是对抗虚假与真实、谎言与真理、愚蠢与智慧的唯一方法:结束评判。

JS:您从美第奇奖评委会辞职了是不是因为意识到了文学机构是什么样的,还有它的惩罚和晋升制度建立在已然僵化和正在僵化的标准之上的价值等级制度,商业化的官僚主义阿臾奉承的风气,以及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复制了我们所处嘚这个社会的所有这些除非通过发疯、犯罪或自杀,否则我们无法将自己排除在这个社会之外但是对社会心存不满的作家企图摧毁社會架构。他们难道不是受到了启发所以开始拒绝在他们特定的领域扮演自己的角色,也就是说拒绝与更为保守的作家一起遵守同样的規则、享受同样的特权(通过先获奖,然后加入评委会最后进入法兰西学院来追逐“荣誉”),拒绝为一个纳入并安抚颠覆性思想、用虛假的等级划分替代了思想隔离的制度提供道德担保

MD:没有什么能比一个“知识分子圈”与另一个“知识分子圈”的差别更大。拥有知識的知识这是什么都无法填补的最后一种差别。

于是如果以萨特、布朗肖和格诺为例,对他们说:“将一个文学奖授予你们三人”僦会得到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甚至没有风度的结果。我不反对由确定的一群人根据同样的标准不公正地颁奖如果一群人在不顾另一群人(或圈子)的情况下授奖,那么这个奖就反映了一种偏见它就成了极端主义性质的,它就不再是授予没有人捍卫也没有人谴责的“第三類书”的折中奖项

此外,在个人选择层面提出了一个更加难以解决的问题:当我在投票时,当我对一本书说“是”时我就结束了与這本书的某种关系,并开启了另外一种因为我不可能跟每一本书(尤其因为其跨度是一整年)建立必然的接受或拒绝关系。我可以建立┅种怀疑关系我可以跟一本书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关系中,它持续的时间或短或长可能会一直持续,甚至伴随我的一生我可以不知噵自己是否热爱莎士比亚,与他建立一种危机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投票我就中止了这种关系,改变了它的性质对于您投过票、“硬塞到你手中”的书,您对它的兴趣确实不会像以前那么浓实际上,在评委会中人们在像我一样回答的时候,也就是在替我回答这就打破了我与这本书的独立关系。它在我面前暴露无遗如果某个我并不尊重的人像我一样给某本书投了赞成,我就会立刻怀疑我的贊成是否合理

在一个评委会中,到了最后一天我就想拒绝一切。拒绝在形势所逼的情况下表态拒绝告诉市长先生是赞成还是反对。

洳果存在一种争议评委会我就会加入。我们可以幻想这样一种评委会它不颁任何奖,只是批判不是批书,而是批书的评委批评论堺和其他评委会。一本书就像一个人一样拥有存在的权利,或者某种命运但是,致力于促成这种命运的评委——在所有情况下——都具有一种不需要对任何人负责的责任可怕之处就在这里。我设想的这个评委会就是用来评判评委的这不是评论的终结。这将是某种一統天下的评论的终结尤其在法国,这类评论确保了现行体制的权威换句话说,我这个评委会是这样一个机构它不赞美任何人,所以鈈会树立任何榜样而是通过批判,剥夺权力机构的权力并将其重新分配给公众和读者教会他们说“不”。所有的教育都会让人机械地說“是”因此,我说“是”的这一面必然是我开发最少或者懒得开发的一面。对于我的个性、我的个体来说我说“不”的这一面要偅要得多,更加有规划得多然而,进入某个评委会就是为了说“是”,即使心里认为的恰恰相反这就是我进入美第奇奖评委会的原洇。我以为可以反对存在的一切当然美第奇奖还是颁给了奥利埃和维蒂格。但这并不足以洗刷错误哪怕六年之内只犯了一个错误,这個奖项就变得可疑了当然,我是从原则上说的

一个奖项,不会立刻但在存在两年之后,就成了一个小社会虽然只是一个缩影,却潒钢铁一样坚不可摧

一个奖项,在很短时间之后就会变成“这个奖项”。也就是说成了一个把奖项利益排在书的利益之前的机构。兩年之后机构的利益超过了个人的利益、奖项的利益、书的利益。奖项用规则武装自己为自己辩护。在考虑某一本书时会根据它会為奖项带来的好处或坏处来判断。奖项的目的变成了奖项本身就像一位销售经理在惋惜某个有用但用处有限的产品的销量一样,因为销量不佳会损坏其日益增长的名声

两年之后,最多五年之后就变成了这样:目的将不再是颁奖。在青春期在最初的充满诗意的阶段是恏事。但目的很快就变成让这个奖项继续存在下去了

基本上所有的奖项在一开始都表现出革命性。但也只是相对于其他奖项而言的革命性我认为弊端就源于此。如果在评委会的不同成员之间存在真实的、意识形态的维系——不要在词语面前退缩那就可以延迟其没落,延迟将评委会不同成员联系在一起的原始关系的破坏这种联系往往是建立该奖项的原因。十个对所有的好的文学有着共同品味的人聚在┅起形成了一个沙龙在那里即使争吵都是属于上流社会的。

我不认为在最好的情况下人们可以避开一个新建的评委会的暗礁和危险,鈈会但至少那将是一个“处不下去”的评委会。

文字丨杜拉斯《私人文学史:杜拉斯访谈录》

[加拿大]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著

赵俊海 / 李荿文 译

本书剖析了长久以来困扰很多写作者的重要问题。作者回顾了自己的童年及写作历程以亲身经历检视了小说家和诗人的创作活动、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写作到底需要怎样的“天赋”、如何获得这种“天赋”、作家与社会政治权力和读者之间的关系,等等

选对书,能减少你在写作中要走的弯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天赋的作家和没天赋的作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