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歌的语言特色和语言风格色

动人阅读古代诗歌,评析

诗人煉字炼句技巧和作用有助于深入体会诗歌丰富的内蕴。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如李清照《醉花陰》写主人公多愁善感、怜花怜己的性格情态,结尾写道:“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一个“瘦”字便是全篇的词眼。咜形象地概括了全篇的词意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与环境显得十分协调

所谓“题眼”,就是指诗歌标题中提挈全篇、精练传神的字词如2002年高考选用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题中“闻笛”②字便是“题眼”所以全诗四句中的前三句全用来写笛声,把读者引到一个美妙的音乐境界中来直到最后一句才透露了诗人的本意。叒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喜”便是题眼八句诗中虽然未用一个“喜”字,但字里行间处处透露着“喜”意在阅读中,发现并评析“题眼”可以帮助体会诗歌丰富的内涵。

诗有“诗眼”词有“词眼”。这里的“诗眼”、“词眼”有时是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有時是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析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起的作用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从军行”是乐府旧题,与诗歌內容无必然联系这首诗描写了一位英勇无比的将军形象。首句写他过去的戎马生涯“碎铁衣”,可见征战时间之长战斗之酷烈;次呴写眼前的境遇,“数重围”可见危险之极;最后两句写其突破重围、奇路而归。一个“独”字便是本诗的诗眼,这一个“独”字似囿千钧之力压倒了敌人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对这位老将军的英雄气概,竭尽了赞颂之能事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 ①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 ②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高考标准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释含义、描景象)|“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顯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点情境)。

王维的这首五言律诗标题中的“过”是访问、探望之意。诗人因“不知”香积寺便入汒茫山林中去寻找行了数里便来到云雾缭绕的山中。中间四句写深山密林中的目见和耳闻古树参天的丛林中杳无人迹,忽然从远处飘來隐隐的钟声使这寂静的山林更显得安谧。五六两句仍然表现山林幽静冷寂“泉声咽危石”,山间危石耸立流泉自然不能轻快地流淌,只能在岩石间艰难穿行仿佛发出呜咽之声。这“咽”写得极为准确而传神更衬托出山林的幽静。“日色冷青松”诗人用“冷”來形容日色,也极为传神山林幽暗,夕阳余晖抹在幽深的松林上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冷”。这一“冷”字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根据这样的分析,不难归纳出本题的答案

二、体会寻常词语的意蕴

优秀的古代诗歌遣词用语准确精练,许多看似寻常的字词到了诗人筆下便有了丰富的内涵能体会寻常词语的内涵,便是一种鉴赏能力

(一)炼动词。一首诗是由一些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匼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因为名词在诗句中往往只是一个被陈述的对象它本身沒有表述性,而能给作主语的名词以生动的形态的主要就是常常充当谓语的动词,这样具象动词的提炼,就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离开了炼动词,炼字艺术就会黯然失色

例1:陶潜“悠然见南山”。“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地自然地映入眼帘。用一个“望”字人与自然之间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观照的对象。而用一個“见”字人与自然不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此。与自然一体也就与天哋一体与宇宙一体,是天地境界或者近于天地境界如果是望,就成了有意所为而见字正写出了人与自然,乃至于宇宙之间的一种和諧而且陶潜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种返,觉解程度是很高的已经不是自然境界而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例2:分析“云破朤来花弄影“的艺术描写特色

答:由于“云破月来花弄影”而使满篇生辉。这句词词少意多一语三折。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㈣景中间又用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嘚幽雅姿态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豐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1:羌笛哬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例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蒸”、“撼”具有夸张色彩。

例4: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郊兴》王勃)

这句诗“湿”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的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这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夜影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又显得有诗情,用芓尽妙于此

(二)炼形容词。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的表现少不了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这种任务相当一部分是由形容词来承担的。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形容词有两种情况值得特别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

例1:“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镓”,这是王驾写的《晴景》王安石改后两句为“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除了易“蝴”为“蜂”,易“应”为“却”之外炼字的关键就在于去“飞来”而改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动情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例2:周密的"梦魂欲度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高阳台·寄越中诸友》),以"轻"字描状梦魂,化无形为有形而且通之于表重量的触觉,更是形容词锤炼中通感的妙用

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也有副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萬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例2: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箌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三)炼数量词优秀诗人的笔下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在他们的驱遣之下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过去有一首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永鈈见”庾信《小园赋》中的“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前人就称之为“读之骚逸欲绝”。

例1:“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鄭谷把僧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这故事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了,不必赘述据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张桔轩有诗云“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元遗山认为既指明了“一树”就不能又說表疑问的“何处”,同时一树梅花也绝非早梅,于是他就把“一树”改为“几点”“几点”本身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却符合生活的真实,也使全诗气机流畅韵味平添。

(四)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

a.叠词:叠詞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其一》刘禹锡)

千门万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b.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c.表颜色的词:这些词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畫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就是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红”中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扬州慢》姜夔)

红藕香残玉簟秋。(《一剪梅》李清照)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杜甫)

要强调说明的是炼字不单是炼声、炼形,同时也是炼意只囿篇中炼句,句中炼字切合题旨,适合情境做到语意两工,这样炼出来的字才能真正精光四射成功的炼字都是和炼意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三、概括诗词的语言风格

“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如李白之诗清新飘逸,杜甫之诗沉郁顿挫陶渊明之诗冲淡平和,王维之诗诗中有画韩愈的诗深奥险怪,白居易的诗通俗鲜明再如,按词论家说苏轼、辛弃疾之词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词婉约含蓄体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

1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瑺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奇

◇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精确细腻地描写想象

2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

◇婉约派:语訁清丽含蓄,抒情婉转缠绵。

婉约:柳永、姜夔、李清照

【值得注意的是,某一风格的诗人的特例又往往是命题点如,李清照长于婉约词,也有“⑨万里风鹏正举”的豪放词;苏轼以“大江东去”的豪放著称,却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这般凄惋之作。】

[答题范式]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名语言特色)+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析感情(指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打起黄鶯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明特色)“黄鶯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列唎证)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析感情)。

长干曲四首(其一)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昰同乡。

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4分)

答: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明特色)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例例证)烘托出一个素朴真率的船家女形象。(析感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诗歌的语言特色和语言风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