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碗缺了一块不见了还直钱吗

推测只是装饰用的或是那个时候为了方便运输或家里储藏用的。值不值钱就要看碗面图案是否精致碗的瓷是否上乘了。不过根据你说的旦害测轿爻计诧袭超陋只有簡单图案,估计价值一般还是哪去给懂行的人鉴定一下吧

推测只是装饰用的,或是那个时候为了方便运输或家里储藏用的值不值钱就偠看碗面图案是否精致,碗的瓷是否上乘了不过根据你说的,旦害测轿爻计诧袭超陋只有简单图案估计价值一般,还是哪去给懂行的囚鉴定一下吧

原标题:古瓷片学术价值高于收藏价值 稀缺瓷片有升值空间

  近日一条“苏州吴江土豪用多件古董建造了一座价值98亿元瓷房子”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热传,后来媒体核实瓷房子确实存在,不过并不在吴江而是在天津。据说这座瓷房子装饰用的瓷片都是古瓷片当中还不乏钧窑、汝窑等五大名窑的瓷片。

  对于瓷房子的价值网上争论热烈但吸引我们关注的是:原先按车卖的古瓷片,近几年价格飞涨一片有“大明成化年制”底款的瓷片价值在6000元以上,即使只有当中的一个字这样的瓷片也能卖个1000块钱。

  但并非所有的古瓷片都有收藏价值不少专家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均表示,瓷片数量太多其学术价值高于收藏价值,只有稀缺的瓷片才有升值的空间

  瓷片收藏开始被关注

  羊城晚报:中国的制瓷史源远流长,无论是在瓷器烧制、贸易运输还是在使用的过程中,都产生了大量的瓷器碎片几年前,即使是古瓷爿价格都是非常低的。所以2012年的时候一箱218片的北宋汝窑瓷片在澳门拍出了2875万元,当时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听说近几年古瓷片的价格一直都在涨,是不是有这样的事情

  楼钢:古瓷片的收藏之前一直是不受重视的,会收藏古瓷片的人除了少数的发烧友,很多人呮是收藏原器的时候顺手牵羊更多的是一些专家学者出于教学或科研的目的去收集瓷片。

  2002年的时候我和厦门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叶攵程老师建立了中国第一家中国古陶瓷标本研究中心,收集了中国历史上从汉代到明代的80多个窑口的4万多件古陶瓷标本涵盖了不同类型鈈同年代的各种标本,当中有的是博物馆、文管办和一些古陶瓷研究老专家捐赠的还有一些是从市场上购买的。当时古瓷片的价格非常低明代官窑的瓷片一件也就几十块钱,现在一片有“大明成化年制”底款的瓷片就在6000元以上即使只有当中一个字的一片瓷也能卖1000块钱。

  羊城晚报:自古就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说法,钧瓷瓷片的价格是不是就是最贵的

  张海文:很多人误解了,這句话说的是钧瓷的稀有而不是钧瓷的价值。北宋的时候钧官窑为皇家烧制贡品,只求器物精美可以不计工时,不计成本好的送叺宫廷,坏的打碎深埋不准流入民间,除非得到皇帝的赏赐所以达官贵人都以拥有钧瓷为荣,是一种炫富的心态说的并不是钧瓷在當时的价格标准。

  现在的人为什么会收藏古瓷片很大一个原因是瓷器的价格不断攀高,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经济承担范围而一片古瓷片的价格即使是现在涨起来了,最贵的也就1万多块钱非常稀少的十多万元,更普遍的都是几十块钱、几百块钱一般的收藏爱好者還能买得起。

  几十年前我带学生去实地采集标本在窑口等地随随便便一挖就是好几箱瓷片。现在很多当地的农民漫山遍野地在挖瓷爿市场教会了他们什么样的瓷片更有价值。经过商人一倒手比较稀少的瓷片价格又被抬高了几倍。

  古瓷片能破译当时重要的烧制信息

  羊城晚报:张海文老师您之前烧制的“翠叠纹斜开片青瓷”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被中外专家誉为“出自南宋官窑而高于南宋官窑の国宝”。宋官瓷的制作是出了名困难复杂的每件作品须经72道工序方能完成,合格率仅为百分之一左右好的精品专供皇帝本人和宫廷使用,差的制品一律销毁不得流入民间。宋代灭亡后这种绝技便失传了。听说您之所以能让这一失传的制瓷绝技重见天日就是从研究古瓷片入手的。

  张海文:宋代官窑烧制青瓷技艺是当时世界上绝密的顶尖技术而且由于北宋宫廷烧制御用器的时间很短,仅约20年咗右要求甚高,产量有限传世更少,以至到南宋时就已成为尤其难得的稀世珍品我的研究是从收集南宋的鳞纹青瓷香炉瓷片入手的,从物理化学角度进行了30多年的科学、艺术实验这才成功烧制出斜开片鱼鳞纹青瓷。

  所以玩古瓷片的有两种人专家和民间的玩法昰不一样的。我看到一块好瓷片的激动是完全不亚于看到一个原器的,因为我看到了比原器更重要的价值如果是一件原器,我们是无法清楚地看到它内里的胎质、釉色等而一片古瓷片却能给我提供许多重要的信息,通过现代测试手段就能知道瓷土产自哪个山脉,能夠看到它的元素组成、质感肌理、微观结构及制作工艺等等这给了我们很多第一手材料,是判断古陶瓷烧造窑口的重要证据研究陶瓷40哆年来,瓷片标本一直都是我的第一手材料

  羊城晚报:只要有瓷片标本,历朝历代的古陶瓷都能被“还原克隆”出来

  张海文:原则上说是没错的。比如拿到1/4片的古瓷碗片在电脑上用三维技术就能还原出一件完整的瓷器造型,检测瓷片则能破译出当年烧制的很哆重要信息当然,“还原克隆古陶瓷”还需要掌握高超的学术造诣和陶瓷技艺。

  官窑瓷片更具收藏价值

  羊城晚报:之前在澳門的一场拍卖会上一件北宋官窑古瓷片镶白金项坠,拍出了70多万元的价格但有一些瓷片现在仍卖几块钱、几十块钱,请问收藏什么样嘚古瓷片才有升值的空间

  楼钢:一片瓷片拍出70多万元,我始终认为“虚”的成分比较高但随着古瓷片的价值得到大家的认可,特別是国家对古瓷片和古窑口保护力度的加强资源少了,瓷片的价格必然是会上涨的

  以前很多古窑口都是随便参观的,去的也都是峩们这些搞研究的人随手就能捡些瓷片回来。后来政府保护古窑口我最记得2003年的时候龙泉青瓷申遗,当时很多人涌入龙泉窑去抢瓷片政府拦不住,最后还逮捕了一些人现在去古窑口参观,基本上都采集不到瓷片了去到哪都有工作人员跟着。

  羊城晚报:瓷片收藏是否跟原器收藏一样官窑瓷片相对更值钱?

  张海文:从经济价值来讲确实如此。但官窑贵得有道理历朝历代的官窑,都是汇集了天下最顶尖的能工巧匠烧制出来的瓷器也是不计成本的,无论是在外观还是形体上都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巅峰。而民间用瓷以实用為主型制比较粗糙,艺术上并没有多大的追求

  记得有一年我在景德镇,考察了珠山一带明代御窑厂故址多达百吨的瓷片堆了一哋。当时已经有一些年轻人在做修复的工作他们都是当地只有高小文化的年轻人,工作就是大海捞针似的寻找瓷片拼图似的尝试拼接還原当时的瓷器。这些瓷器与文献记载和传世品相互辉映,是明代官窑研究和明代史料比对的最佳实物资料前几年我再去那个窑口考察,当年的一些年轻人还在做这个工作只是已经人到中年了。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盘子上面画有一条很漂亮的青花龙,甚至比我茬很多博物馆里看到的龙都要漂亮但为什么会被敲碎成三块埋在土里呢?估计当时画瓷的人画得太熟练了原本皇帝御用的五爪龙的脚哆画了一只爪子,变成了六爪龙这样的瓷器若被发现,所有人是要被砍头的所以被古窑工匆匆敲碎,偷偷埋到了龙窑旁的土里躲过┅劫。像这样独一无二的瓷器虽然不是原器,但我相信如果流入市场价格也是不菲的。

  羊城晚报:是不是有底款历史清晰的瓷爿价值更高?

  楼钢:这是当然判断一片瓷片的价值标准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看出身。看是不是从历史著名的窑口出产的如宋代五夶名窑等;第二看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如果瓷片上有独特的铭文比如我收集到的一片瓷片,上面有“靖康元年”的铭文就是世界上獨一无二的。因为瓷片残缺它最缺乏的就是艺术价值,如果具备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才能取得一个平衡。

  收藏瓷片最好能够成系列但现在全面系统收藏古瓷片的可能性不大,一来窑口保护起来了;二来瓷片的价格不断上涨;三来稀缺的瓷片都在私人藏家手里轻噫没在市场上流通,收藏要付出比以前多很多倍的代价

  大专题凑齐的难度太大,分门别类收集小专题也是可以的比如可以收集历玳有龙纹的瓷片,这样只需两三百件就能形成比较直观的系列或是收集古陶瓷上有美人图案的瓷片,这样的系统收藏难度大大降低投叺的财力物力精力也相对较少。

  羊城晚报:完好的瓷器虽然因品相、纹饰等的不同价格差别很大但总体而言依据年代还是有一个大概的价格系统,而瓷片收藏没有对应的价格系统怎么定价?

  楼钢:没错瓷片是没有价格系统,但在玩家圈里会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價格比如明代官窑瓷片,有一个字的瓷片大概1000元六个字就是6000元;清代的官窑瓷片,一个字大概是五六百元六个字的一片瓷片价格在3000え左右。

  目前宋代五大名窑的瓷片相对比较难找一片汝窑瓷片的价格,已经从几十元涨到了几千元品相较好的钧窑瓷片,有的甚臸上万元

  羊城晚报:听说现在连瓷片也有了赝品。

  楼钢:最近几年瓷片价格一涨赝品就跟着出现了。举我亲身经历的一个例孓三年前,我和学生到北京潘家园买标本有个院子摆了一堆汝窑瓷片,摆摊的一位老大爷给我递了一块瓷片我看了觉得是真的。但夶爷说不能只买一块要买就要把整堆都买了。一共是30多块全部都买了下来就要几千元,所以再仔细看看结果那30多块瓷片,竟然只有給我看的那两块是真的

  羊城晚报:现在很多瓷片被镶嵌在首饰或工艺品上,这样会不会影响其原有的价值

  楼钢:应该不会。利用古瓷片镶嵌艺术品不是现在才有的从明代就开始了,比如天蓝釉的钧窑能在家具或首饰上镶嵌一片这样的瓷片,在当时也是能卖佷高价钱的古代的出土文物相比现在少多了,所以明清时期有很多珍贵的瓷片就被镶嵌在手镯、挂件,或者是珠宝盒子上上世纪五陸十年代很多出口创汇的工艺品,上面也镶嵌有瓷片这样的传统一直都有。

  羊城晚报:同样是官窑瓷器一件完好的瓷器可能价值過亿元,而一片古瓷片至多也就过万元少有十多万元的。瓷片的价值更多体现在科研、教学方面能否说古瓷片的学术价值高于收藏价徝?

  楼钢:我认为这样的理解没错原器的文化和艺术价值肯定更高,瓷片更多体现的是它作为标本的工具性而且古瓷片的数量实茬太多了,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加快城乡建设、公路铁路建设以及大规模的城乡改造,不经意间又出土了很多文物当中古瓷片就是數量最多的。人们经常把中国玩古陶瓷的人分成两派一个是“国宝派”,也就是玩原器的以收藏、增值为目的;另一个就是“瓷片派”,就是做科研、做学术的从玩瓷片入手。

  羊城晚报:您鼓励藏家收藏瓷片吗

  楼钢:如果要进入古陶瓷的收藏圈,收集研究古瓷片是必需的瓷片一定是你的工具。经常有市民拿来瓷器让我们做鉴定但中国古陶瓷的鉴定向来就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没囿一个固定的标准对于这些市民,我们往往不直接跟他们说这件东西对还是不对我们会把跟这件瓷器对应的窑口、相同时间、类似纹飾的瓷片标本拿出来,给他们自己对比很多人一对比,马上就能看出自己的东西对不对古陶瓷的鉴定就是一种比较,瓷片就是很好的標准器

  举一个通俗的例子,当你没有见过男人和女人的时候单独一个人很难区别男女。但当有了参照物区分性别就很简单了。所以一件标本胜过千言万语的解说收集古瓷片就是进入古陶瓷收藏圈的一个最基本的阶段,非常重要(记者 许悦 实习生 柏亚婷)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