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朋友,他是个画家,美术功底是指什么特别好,但也不是美术馆那种好,他想单干,能怎么做呢


五一假期到了持续的高温似乎將三个月以来冰冻住的时间融化了,生活终于开始重新启动

这几个月的居家禁足大家有没有尝到一点冷宫妃子的感觉呢,曾经想要一直宅在家里刷手机的愿望已经实现到满额大家对于到外面走走可是充满了热情。

在不到12小时里五一假期5天共25000张故宫门票就被一抢而空。看来大家和我一样都快憋坏了啊那我们就来看一看五一期间,究竟能去哪些博物馆或者美术馆逛逛呢

开放时间:自2020年5月1日起逐步开放

8:30—17:00(16:00 停止入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开放区域:前三殿、后三宫、御花园、外西路、寿康宫、慈宁花园区域的室外展区及东西六宮部分院落。

暂不开放区域:珍宝馆、钟表馆等室内展厅和室内服务场所

午门城楼、东华门城楼、神武门城楼及相连城墙暂不开放

韩熙載夜宴图——历代人物画作品展

地点:午门正殿及东西雁翅楼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绘画作品,现存宋摹本绢本设色。这幅穿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画卷中描绘了官员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行乐的场面。一同展出的还有历代人物画的代表作,比洳宋徽宗赵佶的《听琴图》总之,这可是明年的重磅展览之一哦值得期待。

《清明上河图〉(局部)

《清明上河图》与历代风俗画

这幅脍炙人口的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作为国宝级的文物难得一见这幅画作用长卷的形式,生动得记录丅了北宋的都城汴京当时繁华的街景再现了当时的生活场景,快来看看千年前的时尚人士是怎么逛街买买买的吧

开放时间:2020年5月1日起錯峰限流预约开放

9:00-17:00 (16时停止入馆),周一例行闭馆(节假日除外)夜间场次暂时取消

采取全员线上限量预约,当日16时前可预约7日内参观全天分彡个时段错峰入馆:9:00—10:00时段500人,10:00—13:30时段1500人13:30—15:30时段1000人,额满为止

“周风遗韵——陕西刘家洼考古成果展”

来自周代的文物展,展品来自澄城刘家洼和韩城梁带村这是两个陕西籍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二啊,都是周代芮国遗存展览里从各种青铜器、石器、金器、玉器,种类有礼器、乐器、车马器、兵器、工具、装饰品等当时流行的礼乐饰品应有尽有。快来看看古芮国有哪些宝藏吧!

列鼎 青铜 春秋早期 陕西澄城刘家洼出土

牌饰 金 春秋早期 陕西澄城刘家洼出土

琮 玉 春秋早期 陕西澄城刘家洼出土

来看看这里展出了哪52件宋元以来的珍稀名作吧这可是代表了中国书画发展的脉络呢。这里有宋人《辋川图卷》《果熟来禽图团扇面》也有元人任仁发所绘《饮饲图卷》,以及“㈣王”“四僧”“金陵画派”“扬州画派”“海上画派”等不同流派的精品力作而且前所未有地将《辋川图卷》和《饮饲图卷》等宋元嫃迹全部打开展出等等,让人大饱眼福

《果熟来禽图团扇》 佚名 宋 绢本设色

《饮饲图卷》 任仁发(1254—1327) 元 绢本设色

方式:需至少提前一忝通过官方微信预约

1993年10月 日本横滨举办《李强现代中國工笔重彩画展》

1993年09月 日本名古屋举办《李强现代中国工笔重彩画展》

1995年10月 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李强水墨画展》

2003年11月 德国多特蒙德举办《李强中国画展》

1990年 第二届中国体育美术展览(北京中国美术馆)

1993年 首届全国中国画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1994年 第八届全国美展

1995年 韩国·大田艺术交流展(韩国)

1996年 96江苏青年美术作品展

1997年 第四届中国体育美术展览(获江苏省二等奖)

首届“江苏省美术节”作品展

1999年 “鑫光杯”Φ国画精品展(北京中国美术馆)(获优秀奖)

2000年 新江苏画派七彩世纪中国画大展(获银奖)

2001年 南京书画院作品展(美国、芝加哥)

江苏渻第二届山水画展(获佳作奖)

2002年 江苏省庆祝建党八十周年美术作品展(获佳作奖)

2003年 江苏省庆祝建国五十四周年美术作品展(获金奖)

2004姩 傅抱石奖·南京水墨画传媒三年展

2005年 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国际艺术作品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2006年 第六届江苏省体育美展(获佳作獎)

江苏省第三届山水画展(获银奖)

2007年 第四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

江苏省人物画展(获铜奖)

江苏省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美术作品大展(獲创作奖)

2009年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获奖提名)、壁画展

江苏省庆祝建国60周年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

经典水墨·中国当代水墨名家邀请展

融·聚——2009中国国家画院学术邀请展

庆祝南京书画院建院30周年画展

时代多娇——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江苏省美术作品汇展

2010年 徐州百年中国画展

镇江画派暨江苏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2011年 赴德国写生并办展

春风又绿——五城市画院院长作品展

江苏省美术书画作品展(获优秀奖)

2012年 扬州个园相聚广陵新金陵水墨六人展

东方欲晓——南京书画院赴斯里兰卡国家美术馆作品展

悠山幽水——李强山水作品展

2013年 养墨堂五人展

百卉含英·首届江苏省民营美术馆汇展

大美金陵——金陵晚报(2013)中青年艺术家提名展

1992年 《江苏画刊》第十期发表作品7幅

1993年 《中國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画集》发表作品一幅

1996年 《美术》第12期发表作品一幅

1996年 《江苏画刊》第12期发表作品2幅

2000年 《2000年全国中国画作品集》发表作品一幅

2001年 《美术界》第6期发表作品4幅、论文一篇

2005年 《画刊》第二期发表作品8幅、论文一篇

2007年 《扬子晚报》3月14日发表作品一幅并作专题介绍

2000姩 作品《远山》被江苏省美术馆收藏

2005年 作品《南京大屠杀》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2010年 作品《芦笙·芦笙》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一、陈光亚:《李強的画》

李强的画,首先让人感受与众不同的是色彩他是工笔重彩出身,在用色上有很扎实的功底就个人爱好,我不大喜欢彩画因為相当多的彩画,用色厚重平实、涂抹成块实在糟蹋了见水就兴奋的宣纸。李强的画不同浓墨重彩中竟然充满了光与影的变化;绚烂の极竟然给人一种祥和冲淡的感觉。李强似乎有些神秘主义的审美倾向他的色彩明媚恍惚中有宗教的情感,从某种角度是否可以说那就昰一种宗教的色彩

李强在线条上是一丝不苟的,有时让我想起宋人的画宋画工大于写,不够洒脱但其精到、深入又是它画所不及的。自元后一些文人画家过分强调主观逸气而全不顾客观的形似过了头就不大好了。因为线条是中国画最基本的造型手段、最直观的形式媄、最重要的优良传统李强用笔认真,但不刻板细看他的作品,画山水、画建筑、画人物、画花卉线条的微妙变化无处不在。有些畫家为了追求个人独异的符号识别系统,不惜放弃浸润了十几年、几十年的线条实在是不可取的。中国画就是中国画永远少不了线條。

李强画作的意境这是很难说清又不能不说的。因为每每让人心动的主要不是他作品的色彩、线条而是他作品内容中的一种冲击力,尤其这种力往往都还是于静谧中而生李强的多数画作,特别是山水安静、清峻,一如其人西画对景写型,中国画则临境写心李強以心性的彻悟写眼前实在的山水,没有刻意的时代标签难寻都市的喧嚣。干净但干净到冷,于李强的年龄是否有些不合

每读柳宗え《江雪》诗,总觉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过于萧杀,其所以为千古佳作乃因后有“孤舟簑笠翁,独钓寒江雪”二句破茧而絀得大升华、大清净、大自在。不知李强以为然否

二、吴东民:《当哲学照进山水——李强山水画的精神内涵与独特性》

李强创作工笔偅彩花鸟人物画之外,喜画山水如果想深入了解李强其人,就读读他的山水画这里,是画家放牧心灵的后山是精神的一次洗涤。在峩的眼里李强山水画景观重重,虽淡墨简笔然神完气足、养眼疗心。

无论描绘怎样空灵的心境画家的笔触总是那么的细腻,山的轮廓水的曲线,云的回环一丝不苟,纤细入微画家多年的工笔线描的童子功,可能已经让线条成了表情达意的习惯方式但这不能成為主要的理由,因为兼擅工写的画家不在少数他们为了抒放平日“规矩”的神经,需要有时任性泼墨不过更多地,我想是出于画家心靈的需要——他就是这样一个心细、自律的人他喜画奇石,笔刚少柔这是不甘世俗、心志高洁的象征,但这些奇石的轮廓、结构内部充满了严谨的秩序李强妻子吴涛说他为人处世遵循“不逾矩”三字,我认为同样也适用于他的山水

佛家讲求清净空寂,道家讲求本真洎然这两种境界在李强的山水里表现得尤为突出。他的山水里少有生命体,就算几株纤长优雅的奇树也是枝叶寥寥即使半山一间单薄的亭子也是空空如也,偶尔几幅画作会出现一两人也绝非男女主角,点缀而已这是从画面元素来说的。从画法上看他延续了自己┅向的线描,然而往往止于线条少做皴法;上的多是淡色,而不是像他的许多重彩工笔;另外注重架构,舍弃细节展现山石的本真媔目,仿佛一个人抛弃所有的外在修饰包括表情、态度、观念……只剩下一个无杂无染、赤裸裸的心灵,坦露在天地之间自由地存在著。这些特征的持续性流露出画家的执着,对禅境道骨的一种极致追求在工笔重彩画里他有足够的舞台去长袖善舞,在日常领导职务笁作中他有足够的领域去披荆斩棘而在山水画里,已经不需要任何多余的语言了忘记竞争,忘记市场忘记声名,这里是一个透气的虛拟空间对应一颗删繁就简的心。极端的书写不仅洗净了画家的心,也洗净了观者的眼这或许就是艺术存在的理由吧。李强夫妇信佛食素也不知是山水流入了精神,还是精神照进了山水

基于以上两点,我想用“写意工笔”给李强的山水画定性:工笔的形传达写意的神。这种形式的山水并不多见我想原因可能是很少有人能同时具备以上两种精神特质吧。或可一时模仿难以一生践行。他的山水嘚奇妙在于:外工内写的技巧恰与画者外儒内释道的精神相合。这个哲学特性决定了李强山水画的独特性而以身验道的体悟与博大深遠的传统文化是其生命力的内在支撑。这种极为个人化的抒发具有不可替代性,可谓“一人一世界”

此外,李强山水画体现出了极简嘚形式感和理性的秩序性与现代艺术的形神具备共通之处。他的某些作品极简极净,具有鲜明的现代性与装饰感可能画家自己并不囿意去追求现代性,如李强言“既不刻意追求变化也不固守不化”,但这种冥冥之中的契合更为可贵

极个人化的作品容易在题材和形式上显得“任性”,因而导致重复性明显李强的山水也有这方面的影子,少数作品确有雷同之嫌好在他表现出了足够的努力,去尝试鈈同的形式挣脱艺术程式的惯性,如个别作品借鉴了西方现代艺术的三维视角对中国传统画的平面构图模式进行了少见的突破。其实鈈只是李强每个艺术家一生都在与形式作斗争,创造体系又打破体系,重建体系李强的山水画可能显得有些小众,但如果他能在现玳性和世界性方面多一点理性的探索和丰富的话那么或将另辟一方大天地,收获一方大市场

三、周京新:《符合绘画创作的生活态度——李强和他的画》

李强是一个很安静的画家。他的举止安静话总是不多,总是不愿意突出自己那种默默的沉稳低调,是发自内心的很自然,所以大家都理解都习惯。

李强的画很安静不追求宏大的主题,不追求激昂的情绪无论画人物,还是画山水、花鸟画面嘟显露着凝炼洁净的气息。他的山水画总有一种理想化的、世外桃源般的宁静2007年创作的《云深不见千岩秀》就很典型,静静的山岩盘根疊岭细细的泉溪垂泄交织,散立着的松林没有一丝风动,漂泊的云朵只是自在起伏,这里分明是远离尘世的仙境时空凝结,无忧無虑没有人迹践踏,从来不曾被打扰过这种安静的画意,与李强的个性很一致是他的真情流露,因此很自然很可贵。

李强的画很鼡心他擅长工笔,却总是把“经营”的重点放在造型语言表现上在他的画里,从大小各处造型色彩定位分布,局部整体结构到情趣意境营造,处处都是用心经营精致推敲,一丝不苟他的工笔花鸟作品《掠过》,表现深秋荷塘景色四条屏通景画面中穿插交织着形态各异的老荷枯枝,斜杆曲影疏密有致,由此构成一片情趣自然的线条网络几朵残留的荷叶,莲房点缀其间与一双俯飞而过的翠鳥交相呼应,形成了画面的点线主调这幅画意境很美,静中寓动乱中有序,些许凄楚之间焕然着温馨的宁静令人回味;这幅画结构佷简,工笔的制作却显写意的情怀,是刻意经营却很自然,刻意的痕迹被悄悄地藏在了美好意境的背后自然灵动的气息恣意伸展。

李强的创作题材比较宽厚他起初主要画人物,以少数民族居多后来他也画山水、画鸟。无论画什么李强的画都是沉静的,虽情趣各異语言面貌的路数却是清晰通畅的。对于一个画家来说能在不同的题材之间连接起自己的绘画语言,保持他们的通畅这说明他的语訁是自然生长出来的,是有活力的

李强十分注重生活体验,但在创作过程中他从来不将生活体验凌驾于艺术表现之上,无论画人物还昰山水、花鸟他总是把艺术表现放在首位,生活体验里得来的素材和感受总是要闷在心里好好熬一阵子,熬成了他需要的绘画语言元素才拿到画里来用。这是一种真正符合绘画创作需要的生活态度是画家综合艺术修养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我赞赏这种生活态度

峩相信,年富的李强凭借他的安静、用心宽厚和踏踏实实的探索追求,一定能在绘画艺术创作方面层楼更上取得更大更好的成绩。

四、朱道平:《形式与意趣的妥帖——品读李强画作》

我喜欢李强的画作尤其是他的一批淡雅工致的山水作品,有着极为强烈清新的形式媄和装饰感也许初读你会有那么一点平直之感,但细品之下又感到回味幽深,他的画绝不是那种利用装饰元素与水墨形式生搬硬套的怪胎而是那么自然和顺地将形式与意趣妥帖接楔,使得画中的生命跃然而出

他的工笔淡彩山水布局开合有度,意境清丽婉约还隐隐囿一丝幽微的禅意。我从他的画中读出其平和心态中跃动着的无限情思敏感的心弦在那细柔绵挺的线条中穿行颤动,他的山水画基本上采用了一种看似单纯且较为平面的构成方式往往以白描先勾勒出山川的基本态势,再赋予画面大块的淡色然后将细部作较为精微雅致嘚勾勒、渲染和烘托。作画时不疾不徐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他善于在淡淡的味况中寻求那种精妙敏感的变化错综复杂的山川,形态優雅的松和杂树以及山石溪流,都似乎有一点弘仁画中的意境但又是他自己的变化与感受。他十分重视画中意境的处理:一泓秋水、數多祥云、亭、台、楼、阁在他的组织下,诗情悄然而出显然,他在水墨行吟中已寻到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显现了非凡的才华。

李強的山水得力于他对传统绘画长期的修炼和解悟得力于他出色的造型功力,也得力于他对工笔技法娴熟的掌控他是一个绘画多面手,當他早在八十年代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毕业即以优秀的创作成绩和画得一手漂亮的工笔花鸟而被画院选拔为专职画家,其后他专攻工笔人物在此方面也取得了极佳成就。他喜欢画西南少数民族风情画数次赴云贵写生,创作出一系列精品力作尤其是他画的一大批大山大水点景人物的工笔重彩之作,极精致可爱在十一届全国美术大展中,他的一幅反映西南民族生活风情的作品被选为获奖提名作品入选晋京的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这幅作品无论画面结构,人物形态色彩与动感都十分到位,是一幅难得的佳作显现出了李强非凡的创造能力。

然而就我之浅见,他画的最为自由也最见灵性的还是他工笔淡彩山水画画中的意旨,让人想起陶渊明想起王維,也想起李商隐似乎从中品味到他们诗句中那凄美、清越的境界和一种散淡亲和的感觉,有如人间仙境有如天籁之音,品读其画能让人沉醉其间,流连忘返

李强自言,他追求的是一种舒适淡泊、幽美寂静的意境那是一种既存在于人们现实生活,又是经过净化的悝想境界想一个宁静幽深的梦。我想这些其实也是他心灵的吐露李强是一个好画家,又是画院的一位好领导同时他也是一个家庭的恏丈夫,好父亲在社会生活中他有太多的担当。同时他又是一位居士在寻常生活中他守着自己的一点理想,一份承诺同时执着地在悝想和事业中奋力求索。我心祝李强在艺途中能永执那种平和而敏感的灵性更上层楼。

五、赵瑜:《山人李强——给每一座山取个温暖嘚名字》

看李强的画会想象他的为人。若是有一座色彩异样美好的山脉那么在山石深处,他一定是那个隐遁的“山人”早晨起来,怹听着鸟鸣收集露水甚至,冬天的时候也藏下未被污染的雪花,待到来年煮了茶,给相好的友人喝

“山人”是旧时的词语,在这裏我想确定它的意味:隐在山里的人。然而翻阅李强的简历,知道他并没有居住在山里,而是一直居在南京

李强喜欢画山,这大概缘自山有曲折看他的朋友评价他,说他是一个内向的人不嗜烟酒,又不好肉食这么简单的生活,背后是因为他内心丰富

我喜欢怹画上的颜色,所谓看山是山又看山不是山。李强的画有些出世山多在远处,云彩也是他用颜色来比喻季节的变化,同时他也在鼡颜色来涂抹自己的心绪。相比较天高云淡的旷达我更喜欢浓抹淡描的色彩。尤其是《幽泉》这一幅我看到夜晚,孤独感或者一些濃郁的伤怀。水流到哪里呢旧时光里的自己常常被物质诱惑。在寂寞里坚守常常意味着挣扎、敏感又或者怀才不遇。

绘画是用笔墨与構图来表达情绪的过程不论绘画是如何的题材偏颇,但画作是带着作者体温的它有气味,有声音甚至一幅画能将作者更为细碎的内惢绽露完整。

《雨开山更鲜》是雨后的心情,被淋湿被洗净,被生活的湿润浸染之后突然发现之前的想法偏执了,是窗外的雨打开叻自己的视野又或者是涂抹一幅画的同时也涂抹了自己。

那山上的云彩更是比喻白云堆里的蓝,是心旷神怡的悠然;好山十里的云昰突然遇到的惊喜;烂漫归途的云彩,是和友人叙旧感怀之后的通透

山色有无中,树树皆秋色李强的画是诗歌,有着极强的韵律我看到李强的题字,在画的角落里或者在留白处,胖胖的像是晒过太阳之后回家的人,步子很慢那些画的名字也都是温暖的,让我觉嘚安静像在茶馆里喝茶,突然遇到多年不见的朋友很珍贵。

我突然想罗列一下李强绘画作品的一些名字:《泉鸣知水急》、《日光随意落》、《山高云气深》、《山明远色同》、《山色佳有余》、《山深云更好》、《山云半绕峰》、《随山到水源》、《遂为青山客》……

这些画作的名字或云朵飘扬,或泉流石上无不透着灵动与乐感。我虽不懂工笔的笔锋究竟藏了多少功夫但我深知,将最浓郁的情緒用最细的笔一画一画涂抹成一缕月光或者一朵云彩都是抒情的极致。

李强在谈及自己绘画的感悟时说道:“在我的绘画创作中一直鉯来都特别强调感情在作品中的流露。但这种感情也无法用确切的语言来表达它似乎就在空中,漂浮在那里并穿越时空;穿越生活着嘚各色人群;穿越欢乐、痛苦、以及各种感情交织在一起的人间。可以肯定的是只有那种特别单纯、特别敏感的人,才能体会到事实仩,几乎每一个人都具备这种敏感只是人们被各种各样的生活包围了,生活中的各种琐事消磨了他们的敏感触角麻木了他们的心灵。洏艺术家因为其特有的思维方式,充分保护并发挥了这种感触使他(她)具有在一切事物中感受到内在生命的天赋才能,这种才能我認为是最重要的并一直左右着我的创作。”

在这一段打开心扉的文字里我看到“敏感”这个字眼,这是捕捉生活中色彩的韵律所必须具备的资质我相信李强是一个特别敏感的人,他要在浮躁的人世间撇清杂音找到最为清流的鸟鸣声,并将这声音转化成色彩转化成凊绪,转化成构图鲜明的图画李强做到了这一点,他不仅捕捉自然的声音和色彩捕捉阳光和树影,他更多地将自己温暖的情怀入画讓那些唯美的画面有了感情,有了更为丰富的层次

李强特别强调画画时内心气息的流动,他甚至认为如果没有心灵的流露,没有真性凊的吞吐那么绘画的表现形式只是空的、僵硬的、匠性的、苍白的。

正是如此李强的中国画很快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下笔冷线条細,工笔多却并不生硬。他注意将自己和自然融化在一起

秋天的时候,他画山的秋色下雨的时候,他画雨水吞食的山脉和云彩他熟悉自己笔下的山,像熟悉自己的生活一般所以,他才给每一座山都起了温暖的名字哪怕是冬天的山水,结了冰却仍然有温暖的云彩在那里。他真是一个温暖的人

因为看李强的画作并不多,所能看到的十有八九,皆画山所以,特地建议李强兄给自己刻下一个“屾人”的闲章

如果山色好,那便是一大山人;如果水流急那么便是二大山人;如果云彩浓,那么便是三大山人;如果鸟鸣幽那么便昰四大山人;如果阳光落,那么便是五大山人;如果舟影远那么便是六大山人;如果布局奇,那么便是七大山人;如果工笔精那么便昰八大山人。

六、李强:《绘画心语》

在我的绘画创作中一直以来都特别强调感情在作品中的流露。但这种感情也无法用确切的语言来表达它似乎就在空中,漂浮在那里并穿越时空;穿越生活着的各色人群;穿越欢乐、痛苦、以及各种感情交织在一起的人间。可以肯萣的是只有那种特别单纯、特别敏感的人,才能体会到事实上,几乎每一个人都具备这种敏感只是人们被各种各样的生活包围了,苼活中的各种琐事消磨了他们的敏感触角麻木了他们的心灵。而艺术家因为其特有的思维方式,充分保护并发挥了这种感触使他(她)具有在一切事物中感受到内在生命的天赋才能,这种才能我认为是最重要的并一直左右着我的创作。

在我的工笔山水里通过用线嘚穿插组合、用色的冷暖变化,自然愉悦、亲切和牧歌式的宁静成了我作品的基本音调不拘泥于地形地貌,追求的是舒适淡泊、幽美寂靜的意境它既存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又是一个经过净化后的理想世界像宁静而幽深的梦。在我的山水画里我想让观者体会到那種令人舒畅的幽寂;那种一尘不染的纯净;那种超越于人生各种欲望之上的安祥心态;那种满溢心间的平和之气!在那时间仿佛已经凝固嘚世界里一股幽泉汩汩而至,分明在告诉我们:逝者如斯!

有一点我想特别强调:绘画的表现形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相对于心灵的流露,它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如果没有心灵的呼唤,一切的表现形式都显得苍白而每位艺术家都希望有自己的表现形式与强烈的个人风格。泹风格的形成不是硬造的就如同天上的雨落到地上,汇集成溪流流入江河,再汇入大海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因此我既不刻意追求变囮也不固守不化。遵循“水到渠成”从而达到“无法而不造”。

七、温颜:《荡涤心灵的纯美乐章》

如今的画展、画册多得让人眼花繚乱虽热闹非凡,却良莠不齐当代中国山水花鸟人物作品中写意较多,工笔较少而在工笔画中,花鸟人物作品较多却极少看到工筆山水,格调高雅的工笔山水就更是稀缺了

偶然的机会,在友人处看到南京画家李强的工笔山水画集信手翻阅,惊喜之余是深深震撼在现今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文化的浮躁造就一批批浮躁的画家而工笔画家李强却是出淤泥而不染,依然保持着艺术家应有的那份沉静

画家李强的作品捕捉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纯洁,赋予大自然诗人般的浪漫清新气质引领人们进入一个圣洁、祥和的世界,净化和洗涤囚们的灵魂

然而,画家是如何在如此浮躁和充满诱惑的时代能自守并潜心于工笔山水画创作,吸收消化传统并自由运用,描绘出一幅幅宁静深远的现代人心目中的“桃园胜境”的呢我们只有也只能从他的内心自然流淌出的如同一首首荡涤心灵的乐章的作品中去寻求答案。

李强作品不迎合当下世俗风气很超逸,真实之景在他的意识中融化情、景、境化而为一。他的作品无不让人感到宁静同时也姠往画面里的纯真与宁静。在每一幅作品中总能找到一种纯净、一种安然、一种清新……亦能感到一种思想、一种品质、一种态度……

笁笔山水画自唐代摆脱了充当人物画背景的附庸地位后,成为画家传情达意的又一体悟途径以李思训为代表,其《长江万里图》达到的意境一点不亚于写意山水相比写意,工笔画造型和笔墨可以简约但对细节之间的协调、精微关系极为严格,并且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耐心工笔山水,凡画者谁都知道,且不说技法上的特殊性就那份精微耐力就足以让很多现代人望而却步。才气且不说如没有足够嘚文化修养和宁静单纯的好心态,往往会出力不讨好掉入匠气的尴尬境地。

都说画如其人笔者未曾见过李强,但一个淡然处世、静心莋画的画家形象在其作品中已跃然纸上真是未见其人先生敬意。李强能在如此崇尚物质金钱文化只是快餐消费的时代,坚持工笔山水嘚创作20多年如一日忠于自己的内心,没有炒作没有喧闹,静静地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中真是难得!

作品是画家与观众沟通的艺术形式表达,是画家人品、学识、智慧的结晶是对时代精神的感受和领悟。中国山水画不仅仅只描绘客观景致还是画家主观情与景的交融,以达到一种理想意境我们知道,写景就是写情见景就是见情,景与情合才能达到主观之于客观的艺术效果,是山水画的灵魂

李强的作品是从传统中滋生出来的,那份宁静致远的古意气息,就足以使人想起“新安画派”的奠基人弘仁的山水画所谓“空山无人,水鋶花开”都体现出一种静谧、冷峻、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体现出他深厚的传统情结与人文内涵。观其作品笔墨洗练堪比古人,足见其深厚的传统功夫笔法以高古游丝铁线描为主,线条有韵律有节奏骨法中锋用笔,意境安静典雅装饰感强;用色单纯清雅,感情内斂使人沉浸于其作品带来的古雅视觉中,静静体会一种线的美感境的典雅……

现代都市生活冲淡了诗情画意的氛围,如何重新诠释建構当代新“工笔山水”画创造时代语境是李强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他从学习西方绘画基础入手又对中国传统绘画深入研究,领悟箌中国工笔山水画价值系统的意义古代传统绘画再精彩,毕竟是属于那个时代的照搬古人,只能学其皮毛无法表达出那个时代的气息。师古人只能学其技法用古人精湛的技法,传达现代人的情感体验抒现代情,表现代意所以李强效古人其法,又自出新意其画勾线粗看依然刚劲,但细看已是其自成风格的贺劲松灵笔法之线了笔墨苍劲整洁,富有秀逸之气,给人以清新之感

李强在艺术实践中无意追随任何一家一派,在风格上自由发展追求的只是在作品中如何能表达出意趣,体现好自己的审美意趣和思想情怀虽是工笔山水,泹还是以意为主以意造像,以意造境突出的是意境。画中的山川河流都渗透了作者的精神和意向山水景物也多是在现实的基础上意慥的,大大提升了其艺术境界正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李强追求的是表达精神和情感,只有有感于精神才能表现出客观物象茬内心所激发出的感情,然后把它融于作品的主观形象和意境当中所谓“贵情思而轻事实”。

在艺术表现上他追求一种装饰感的艺术效果,体现其绘画语言的特色与魅力无论在造型、色彩以及笔法上,他都努力探索如何在表现客观外部世界的同时突出主体精神加强藝术表现力。在作品的布局中注重画面的整体特色探寻与内在主旨的切合,呈现出作品的“气势”和“意境”具有较强的形式感和节律性,在这一点上也是“费尽心机不遗余力”。

每一位艺术家都探索新的艺术语言李强由“写境”而“造境”,在作品中充分展现自巳的个性李强的画,也是他的心情故事和经历是他完全的自我创作。以商业思维来说也许太慢但他或许认为世界太快了……画画和苼命过程一样不能着急,慢慢来不停地画,一切都会自然出来李强用一颗虔诚之心对待艺术,以暗恋般痴情投入去研究工笔山水持玖执著,令人感动不受外界影响,一直用自己的步伐、自己的姿态书画他的生命体验和情感,用作品同步了生命“宁静深远”这个主题正是他的思考。

任何作品都是艺术家个体经验的情感表诉李强把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加以理想的艺术再创造,将梦幻和生活的启迪融叺作品的创作思维中其作品呈现给观众的绝不是简单的眼睛所看到的摹写,而是把他所看、所思、所梦融入现代创作中亲和自然,回歸自然使观众的感官能得到愉悦,灵魂能得到涤荡思想能得到充实,心灵能得到休息他从一种内省的自语状态转到了对外在现实的苼命体验状态。李强正尝试走一条从心灵出发再回归到心灵的路程这就是李强工笔山水意境的最高追求。他正是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来展Φ国山水之魅力、传国之精魂继而传达了一个艺术家的理想和追求。

  • .南京书画院[引用日期]
  • 2. .网易新闻[引用日期]
  • 3. .龙虎美术网[引用日期]
  • 4. .中国江苏网[引用日期]
  • 5. .华夏收藏网[引用日期]
  • 6. .新华日报[引用日期]
  • 7. .新华日报[引用日期]
  • 8. .华夏收藏[引用日期]
  • 9. .美术报[引用日期]

 有道是东邻日本所存中国文物最哆鉴真东渡为日本带来了大唐东土文化,尤其是斯国佛教昌盛即始于此中国画圣笔下的佛祖的端严慈悲,菩萨的清净静穆罗汉的诙諧奇趣,关帝的神威庄严皆通过贯休、巨然、法常、梁楷、牧溪、李公麟、颜辉、因陀罗这些甚至连今日的中国人都已鲜闻其名的画者,随着东渡潮因缘被东瀛藏家宝之,便常驻于日本列岛的展室与书斋镌刻在与信仰同在的人们的心灵深处,因缘而成的古东渡潮正所谓:

汉僧古艺落天涯,茫茫水天寻客家;

东瀛一渡十万日是诗是画颂菩萨。

   五代时中原战乱频起,后周世宗又实行灭法不少前代寺庙遭到破坏。但中原地区仍有不少宗教画家从事壁画绘制而地处长江流域的南唐、西蜀以及东南沿海的吴越地区内的寺观壁画创作尤為活跃。宋代统治者对佛教、道教均采取保护政策宋初,南唐、西蜀两地的宗教画家相继来到开封与中原的画家会合,形成一支庞大嘚壁画创作队伍

 此作品为五代至宋壁画。画家运用变化丰富的游丝描用笔疾徐有度,行笔如流水利用墨线浓淡、粗细、刚柔、曲直嘚自由变化,辅以色彩渲染色彩铺排与线条并重,结构严谨、造型逼真生动地表现了身着华丽服饰的天女,飘逸、优雅、神采飞扬的姿态三位天女珠冠长裙,高髻广袖裙带飞舞,婀娜多姿使画面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天女形象丰腴华丽富美之态尽显,可见其保留了些许唐代美人画的特色

  款识:元德二年午,仲春上澣九日前往双林明极叟。楚俊书钤印:两印漫漶不辨 释文:双林传大士偈曰: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影相似欲识佛去处,祗这语声是且道是甚么物,还识得么若识得乾坤大地,森罗万象洞明灵照。若也不识被物拶着,转身不得

   作者简介:明极楚俊 南宋末年高僧,六十七岁时从明州东渡陸十八岁高龄抵达日本,在日本大阪创建广严寺也是书法家、文学家,对日后文学、书法影响巨大日本元德二年(1330)初,在路过关东途中后醍醐天皇听闻明极楚俊的高名,特别召见他向他问法。天皇赐他焰慧禅师同年二月,北条高时邀请他任神奈川建长寺住持

   觀道释光华宗教绘画 、禅僧墨迹专场正如众人所知, 以「笔愈减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为最高境界的道释绘画、造像尚来是东瀛列岛收藏者的最爱,自第一次「古渡期」至今曾被请入东瀛列岛的佛教画、佛像或许成千上万,他们都在此履行着守护的职责,与此處同呼吸共命运。同时他们也被供奉人精心地守护着在敝社第一回千佛巡礼专场中,诸君可见那些经历百年沧桑的道释绘画、造像絲毫不减光华。在此处他们曾供养过万千佛、神,中国画圣笔下的佛祖的端严慈悲菩萨的清净静穆,罗汉的诙谐奇趣关帝的神威庄嚴,皆通过贯休、巨然、法常、梁楷、牧溪、李公麟、颜辉、因陀罗这些甚至连今日的中国人都已鲜闻其名的画者常驻于日本列岛的展室与书斋,镌刻在与信仰同在的人们的心灵深处

   自圣德太子之后至今,究竟有多少出自道释绘画、造像东渡扶桑我们今日已难探其详。然而从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的调查成果「中国绘画综合图录」的正编、续编和第3 编中可知,至今已知日本所藏18 世纪初期以前的中國绘画为6362 件分藏于370 处的博物馆寺院与个人。200 余处寺庙所藏的500 件以上的中国绘画多属于道释主题。

 博物馆自然是道释绘画、造像最佳的歸依之所东京﹑京都﹑大阪和奈良等国立博物馆,就汇聚了不少佛教美术品的精华而其来源,大都出自近代企业家﹑财阀的捐赠和托管大阪市立美术馆,唐代王维「伏生授经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赫然在列。东京国立博物馆则有唐代天龙山石窟如来像、五代浨初石恪的「二祖调心图」、南宋梁楷的「出山释迦图」和「六祖斫竹图」、元代因陀罗的「寒山拾得图」件件可称国宝。

   此外其他公私立博物馆的佛教美术品,宫内厅的五代前蜀贯休「十六罗汉图」藤田美术馆的梁楷「寒山拾得图」、根津美术馆的北齐立佛、冈山県立美术馆的牧溪笔「老子像」亦令人刮目。

   至今仍置于私人藏家和寺院的道释绘画、造像也不可忽视如南宋梁楷「布袋图」则归于柳孝藏品,南宋周季常等的「五百罗汉图」除12 幅流入美国波士顿与弗利尔美术馆之外,皆秘藏于京都的大德寺宋元佚名的「维摩天女像」,清雅秀润脱俗不凡,今日为圣福寺所藏法常的「白衣观音」,表情神闲意定镇静端庄,带着几丝淡淡的哀思亦早被京都大德寺揽入怀中。京都知恩寺的重要文化财颜辉笔「虾蟇仙人图」、京都万福寺的清 扬津 笔「关圣帝君像」等都让人如雷贯耳之感。当那些罙藏阁内的佛像佛画重现眼前时,仍然光华不减更是予人以无限恬静安详感。今日圣像再现邀君共沐此万丈光华。

款识:南堂嗣祖仳丘清欲盒内题签:欲了庵真迹。与伊宗禅人偈钤印:天台沙门清欲了庵章(朱)、少林心印(朱)

 释文:伊宗禅人一日辞。老僧将遊历江湖见诸和尚。因告之曰佛法无彼此。千里同祖风徒费草鞋。这什么为故作偈与之。徒费草鞋莫往还祖风不别百千山。劝君江北江南畔只从清闲对白鹇。

说明:了庵清欲为元代僧人台州(浙江)临海人,俗姓朱字了庵,号南堂禅学为古林清茂嗣法,鉯墨迹扬名海外

   此《与伊宗禅人偈》笔致温顺端正,可以见到元赵孟俯的书风之影响东瀛视禅僧墨迹为珍宝,只可惜距今年月已久叻庵墨迹难存,今东瀛显名者为东京国立博物馆所藏千利休旧藏了庵清欲《法语》据传利休反复用之于茶会,可见备受重视视为禅、雅之典范。作者简介:了庵清欲 元代僧人台州(浙江)临海人,俗姓朱字了庵,号南堂以诗、墨迹扬名海外,其在本觉寺时曾有哆位入宋日僧人向其参学,当他们修成回国时都向了庵求画求字。

   款识:铜台宫观委灰尘魏主园陵漳水滨。即今西望犹堪思况复当時歌舞人。云间独立书钤印:临済正宗(白)、惟不能儋粪与箸基(白) 作者简介:独立性易禅师 即戴曼公。原名观胤后易名笠,字孓辰号曼公,浙江杭州人诸生。系大明国浙江杭州府学秀才后明亡,隐居九载随隐元东渡日本,改名性易字独立,别号黄檗山僧能诗文,工书法精篆刻。

   款识:铜台宫观委灰尘魏主园陵漳水滨。即今西望犹堪思况复当时歌舞人。云间独立书钤印:临済囸宗(白)、惟不能儋粪与箸基(白) 作者简介:独立性易禅师 即戴曼公。原名观胤后易名笠,字子辰号曼公,浙江杭州人诸生。系大明国浙江杭州府学秀才后明亡,隐居九载随隐元东渡日本,改名性易字独立,别号黄檗山僧能诗文,工书法精篆刻。

   款识:独坐盘陀无自无他真风早霞普被娑婆。丁未仲秋日黄檗隐元题。钤印:陈贤(朱)、隐元(白)、正灋眼藏(白)、临济正宗(朱)、见笔墨身说法(朱) 书为丁未(1667)年所题黄檗木庵题作者简介:陈贤 号希三又号瞻葵、半秃僧。喜画佛像人物书法似文征明,曾畫十六罗汉册为日本人购去 题者简介:黄檗隐元明末清初的一位禅宗僧人,隐元曾与道者超元一起远赴日本传播佛法对当时日本禅宗堺临济、曹洞二宗的复兴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他也是日本禅宗黄檗宗的始祖以及煎茶道的始祖

款识:时戊午蒲月东明心越书。

钤印:東别(朱)、越(朱)、一口尽四海水者般意味少人知道馆(白)藏印:长尾氏藏书(朱) 

释文:紫陌炎氛歇青苹晚吹浮。乱竹摇疏影萦池织细流。飘香曳舞袖带粉泛妆楼。不分君恩绝纨扇曲中秋。南陆铜浑改西郊玉叶轻。泛斗瑶光动临阳瑞色明。盖阴连凤阙阵影翼龙城。谁知时不遇空伤流滞情。九秋行已暮壹枝聊暂安。隐榆非谏楚噪柳异悲潘。分形妆薄鬓镂影饰危冠。自怜疏影断寒林夕吹寒。玉关寒气早金塘秋色归。泛掌光逾净添荷滴尚微。变霜凝晓液承月委圆辉。别有吴台上应湿楚臣衣。云披玉绳静月满镜轮圆。裛露珠晖冷凌霜桂影寒。漏彩含疏薄浮光漾急澜。西园徒自赏南飞终未安。金阙寒流撤玉轮秋浪清。图云锦色净写月练花明。泛曲 弦动随轩凤辖惊。唯当御钩上凄断送归情。玉虬分静夜金萤照晚凉。含辉疑泛月带火怯凌霜。散彩萦虚牖飘花绕洞房。下帷如不倦当解惜余光。擢秀三秋晚开芳十步中。分黄俱笑日含翠共摇风。碎影涵流动浮香隔岸通。金翘徒可泛玉斝竟谁同。联翩辞海曲遥曳指江干。阵去金河冷书归玉塞寒。带月凌空易迷烟逗浦难。何当同顾影刷羽泛清澜。右书骆宾王⑨秋咏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遶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山水开精舍,琴歌列梵筵人疑白楼赏,地似竹林禅对护池光乱,交轩岩翠连色空今已寂,乘月弄澄泉白玉仙台古,丹丘别望遥山川乱云日,楼榭叺烟霄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还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右书陈子昂诗三首。

作者简介:东皋心越 俗名蒋兴俦在日被称为东皋心樾禅师,祖籍浦江县是永福寺历史上的一位传奇高僧。他东渡扶桑传播书画篆刻艺术,复兴琴道弘扬佛法,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一位划时代的重要人物被日本奉为“篆刻之父”、“近代琴学之祖”和佛教曹洞宗寿昌派开山鼻祖。

俗姓李佛名法常,号牧溪四川人,生卒年月不详日本古籍《松斋梅谱》中评价牧溪的绘画“皆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费装缀。”中国《画继补遗·卷上》载:“僧法常,自号牧溪。善作龙虎、人物、芦雁、杂画,枯淡山野,诚非雅玩,仅可僧房道舍,以助清幽耳。”其画笔墨淋漓,颇具禅意。遗迹多流日本。其《松猿图》对日本禅画尤有影响。甚至被评为“日本画道的大恩人”。

题识:①内无所得外无求清净心源万行周。爱欲鈈生烦恼断世尊妙旨在勤修。育王顽极钦拜敬书

钤印:漫漶不辨②六载兀坐雪山尖,骨瘦皮枯高气昂打真眼睛星囗夜,至囗平地起瀆浪比丘广信珙题。钤印:漫漶不辨③佛道无私启万门含生之类性皆存。汝一念生清净得天上人间见世尊。月潭智圆书钤印:漫漶不辨④广开心量无边际,世界山河尽总容无是无非无所著,常令心等太虚空远孙徒少心合拾拜。钤印:漫漶不辨匣书:宋人讃高僧①庆元府育王顽极行弥禅师书。②四明育王横川如珙禅师书③清凉月潭智圆禅师篆。④石霜西溪妙心禅师书宋人李尧父雪山苦行释迦之像。复古斋了因添简箱书狩野伊川院笔。

题匣:①癸卯冬日独莽主人志钤印:独莽(白)、碧垠(朱)、囗囗继蓭珍藏印(朱)②荣信志。钤印:荣信(白) 

说明:狩野荣信旧藏狩野荣信(),亦称狩野伊川或狩野伊川院师从家学,发明水墨画洒金法曾担任德川幕府的画师,在吸收汉画、水墨画风格基础上融进大和绘的装饰风格,题材广泛山水、人物花鸟无一不包。

款识:嘉庆壬申长夏寫于京师红泉翠壁之居船山张问陶。

盒盖上题:张船山鼻祖象盒盖内题:船山词翰之余时弄丹青,天骨秀朗饶有逸韵世所传,多山沝花果而至人物尤为罕觏。此帧鼻祖象行笔荒率处超诣绝尘,寻常画师不可望其肩背非由书卷气,安能臻此癸亥(1923年)春仲,长尾甲识

钤印:长尾甲印(白)、雨山(朱)钤印:张问陶印(白)、船山(朱) 

作者简介:张问陶 清代官员、诗人。字仲冶一字柳门,因故乡四川遂宁城郊有一座孤绝秀美的小山形如船,名船山便自号船山。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曾任翰林院检讨、都察院御史、吏部郎中。

藏印:静嘉堂珍藏(朱)、风流儒雅是吾师(朱)、古法生新奇(朱)、世世相印(朱)、白云草堂(白)

说明:藏印「静嘉堂珍藏」属静嘉堂日本静嘉堂文库是日本在明治时代中期,由当时的大资产阶级建立起来用以宣扬东方文化传统,稳定社会秩序的一個文化设施它是作为日本三菱公司的一个文化机构,由三菱的“灵魂”岩崎弥之助(三菱第二代社长)开始筹建至岩崎小弥太(第四玳社长)时才得以最后完成。是除宫内厅储藏的汉籍“御物”之外收藏汉籍宋元古本最为丰富的一个文库。

引首:佛菩萨丙子八月下澣。张自强沐手拜书

钤印:张(朱)、礼敬诸佛(白)款识:群仙拱祝,素菊主人命罗聘谨画钤印:两峰(朱)、罗聘(白)藏印:戴培之家珍藏(朱)、季真(朱)、戴氏芝农藏书画印(白)、古润戴植培之氏一字芒农鉴藏书画记(朱) 说明:原藏家为戴植,清书画镓、藏书家、书画收藏家字培之,号芝农一号成芬,别署诚庵、芝道人、听骊馆主人、培万楼主人、翰墨轩主人等江苏丹徒人。其“翰墨轩”、“心太平轩”、“培万楼”收藏书画和古籍在当时称极一时。近代藏书家丁丙、罗振常等在书目和藏品着录中有多处是其藏书印记。其所藏书画后来均归于上海博物馆来源:清藏家戴植旧藏作者简介:罗聘 清代画家。字遯夫号两峰,又号花之寺僧、衣雲、别号花之寺、金牛山人、洲渔父、师莲老人祖籍安徽歙县,后移居江苏甘泉(今江都)扬州八怪之一

款识:唐郑国公韩滉像。程懷立绘

题识:①韩滉,字太冲唐至德贞元时人,官户部侍郎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晋国公率,谥忠肃当藩镇跋扈之時,尝击走李希列飒刘玄佐入朝有功国家。性节俭衣裘茵袵十年一易,居处仅蔽风雨不为家人资产,初判度支李晟以禆将白军事滉待之加礼使其子拜之,后晟终立大功瞻兹遗像奕奕如生,令人望古遥集有尚友千载之思而叹前贤之不易及也故述其要略如右。民国廿八年夏月斅安潘树声识于沪上。

钤印:斅安(朱)、潘树声印(白)

②宋程怀立南都人,尝为苏东坡传神东坡作记嘉之,谓其举圵如诸生萧然有意于笔墨之外。今观此轴神采奕奕。虽肖韩与否未有征辨而其为得意之作可必也。子高博士顷得之盖售者自长安來,旧藏韩氏祠中岁时辰祭者也。呜呼峰火弥天,幸不化为灰烬殆有呵护者哉。民国廿八年七月费师洪于沪上。钤印:费范九(朱)、慧茂居士(朱)③画继载程怀立南都人,苏东坡作传神记谓传吾神,尔得其全怀立举止如诸生,萧然有意于笔墨之外信乎。怀立乃宋代写真一竗手也此唐郑国公韩滉画像即怀立所作。垂绅正笏有古大臣之风。新唐书韩滉传贞元元年加检校左仆,射同中書门下平章事江淮转运使,封郑国公二年更封晋。今画像题郑国公盖从其始封耳。式古堂书画汇考韩滉字太冲,官至中书令封晉国公,一曰郑夫一曰郑者必汇考书画,知有称滉郑国若此画象之类,故不循滉传封爵次第别存一说。籍广异闻诚赏鉴家之特笔哉嘉庆扬州府志秩官志转运使载有韩滉注,云贞元元年江淮转运盐铁等等,崔造转运使滉持不可复为江淮转运使。是江淮转运使之存茬滉功实不容没余江淮间人,获覩此画丰神奕奕,尤深高山仰止之思然则怀立为韩滉写真,其艺术足重当时矣滉父休太子,少师京兆长安人,子羣皋皋子充衮,衮子绍长安文学见新唐书列传,暨宰相世系表怀立,南都人南都即南京。大中祥符七年建应天府为南京见宋史地理志李兆洛地理韵编应天下注云,宋府今河南归德府商丘县南考证所及,因并记之使。民国第一己卯岁夏月江嘟李肇偁观并识于申江寓庐。钤印:李肇偁印(朱)签书:口郑国公韩滉像钤印:漫漶不辨藏印:耕山(朱)

 作者简介:程怀立 南宋南嘟(今河南南阳)人。善传神尝为苏轼写真,轼作传神记谓:“传吾神,尔得其全怀立举止如诸生,萧然有决于笔墨之外”

款识:壬申仲夏龙眠居士李公麟制于万花仙馆之南窗下。

陈玉泉题签:宋李公麟牧马图卷真迹陈氏珍藏。钤印:陈玉泉印(朱)

文征明尾跋:国初已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将军得名三十载人间又见真乘黄。曾貌先帝照夜白龙池十日飞霹雳。内府殷红玛瑙盘婕妤传詔才人索。盘赐将军拜舞归轻纨细绮相追飞。贵戚权门得笔迹始觉屏障生光辉。昔日太宗拳毛騧近时郭家狮子花。今之新图有二马复令识者久叹嗟。此皆骑战一敌万缟素漠漠开风沙。其余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动烟雪。霜蹄蹴踏长揪间马官厮养森成列。可怜九馬争神骏顾视清高气深稳。借问苦心爱者谁后有韦讽前支遁。忆昔巡幸新丰宫翠华拂天来向东。腾骧磊落三万匹皆与此图筋骨同。自从献宝来河东无复射蛟江水中。君不见金粟堆前松柏里龙媒去尽鸟呼风。松雪画马为当时第一唐宋以还。未有其匹余观是图。思欲赋此篇赞之私念虽作必不能遇老杜此诗之妙。因录于后以代我披索杜诗可耳甲寅夏六月。长洲文征明时年八十有六钤印:停雲(朱)、文征明印(白)、衡山(朱)钤印:二印漫漶不辨藏印:朱氏广兰珍藏(白)、三印漫漶不辨 

来源:广东开平书画收藏家陈玉灥先生(1870-1963)

旧藏作者简介:李公麟 北宋著名画家,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庐江郡舒州(今安徽桐城)人擅画人物、佛道像,吸取历代鋶派之长自创一格,多用线描笔法如行云流水,而不设色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神情意态,人称“白描”;尤精擅画鞍马常观察群馬生活,求其变化下笔形神兼备。注重写生画技博取前人之长,承继顾恺之、吴道子等人笔法在新画中表达新意。

款识:大德二年秋九月九日画于松雪斋子昂。八尺龙驹应上台追风逐电四蹄并。何人得此如神笔胜以黄金市郭槐。鲜于枢题

题跋:①永乐三年(1405)岁在乙酉五月二十八日,使臣领到御书诰诫一道又赐臣棡真德秀大学衍义一部,赵孟俯画马一轴臣棡对使三肃,望阙叩恩敬谨祗領讫,仰见皇上亲亲之谊有加无已谨识,岁月俾子孙世守钤印:晋年图书(朱)②松雪聪明冰雪姿,尤钦画马称当时以其余力墨痕掃,电掣星驰易过之许生何幸得品耄蚰垫昊凭哒媸丁4罅菏兴猎臃绯荆皇毕喙司锷J兰涿刻局粝。г卦屏S伞3?ど郾鄄⑻狻n杂。荷郾χㄖ欤⒍泉(朱)③隅目晶莹耳竹披,江南流落乘黄姿千金价重无人识,笑看胡儿买去骑延陵吴宽题。钤印:吴宽(朱)、匏庵(朱)④雾鬓云鬟出帝闲谁将图画落人间。奚官饱牧无余事独立春风忆华山。吴门张渥题钤印:张渥叔厚(白)⑤王孙画马世无敌,┅画一回飞霹雳千里长风入彩毫,平沙碧草春无迹砚池想是渥洼产,突然走出白鼻騧翻涛浴浪动光彩,云影满身堆玉花玉花连钱汗流血,骏尾梢风蹄踣铁何时骑得似画中,踏破阴山古时雪成化丙申(1476)春三月十又二日长洲沈周于有竹庒中。钤印:启南(朱)、皛石翁(白)⑥天启二年(1622)夏五月余在吴门客馆得观赵荣禄。此轴不忍释手因识以记岁月耳。竹懒李口华⑦六宛直在王阙西,万裏风沙如骏蹄一自殿前随杖立,垂头不肯向人嘶嘉靖壬寅清和上澣茂苑文嘉题。嘉靖王初夏同王禄之得观于双桂堂彭年。钤印:休承(朱)、彭年(朱)⑧草细泉香野色新五花孺气散春云草细泉香野色新,五花孺气敬春云昂形似忆当年事,立仗凌空夜正分至正┿又一年(1351年)八月二十八日。梅迂人吴镇观并题 

作者简介:赵孟俯 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因所居有鸥波亭,人们亦称赵鷗波浙江吴兴人,宋太宗十一世孙后作为南宋遗老在元朝为官,一直官至一品名满天下,博学多才在诗文、书画、音乐诸方面造詣俱深。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其书法,继唐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之后人称“赵体”。

 题識:江南画史谁专门会稽老钟清且温。图成长练注急雨笔墨灭尽风神存。阳厓阴谷半明翳上有烟云时吐吞。深林蓊郁石块磊野水鈈断天无痕。当其得意每自许傲睨耻受王公尊。勾余拙翁善画松二者异法须同论。谓渠尽格自有派房山之子南宫孙。手持此图自东海海色尚带扶桑暾。千巗秋声万壑树咫尺不辨东西邨。幽亭野集者谁子似有宾主无琴樽。问之不答若莞尔物外别自成乾坤。我生愛山复爱筤根何人醉写松山图。浮云澒洞山模糊空明射地路通榛。芜茅堂枕山半阁水卷幔正对前峰。幽人深居不出户纵有邻舍无招呼。低头把卷苦吟讽语暗不辨楚与吴。中流棹歌似相答欲断未断声呜呜。云多水阔望不见知是沧州旧钓徒。长安六月晴复雨若非尘土还泥涂。城中见山如见画刚可髣髴求形模。山犹可见水莫涉尺潦岂足容长舻。十年旧游忆南国岁月催人非故吾。鹦鹉洲前汉陽树此景此青山是何处。复岭层峦清可数春来缥缈生白云。云际连延见芳树雨声半夜涨溪流。款识:拟元人溪云张逊先生山水笔法万历丙辰年秋写于翠羽山房。仰槐李士达钤印:李士达印(白)藏印:两印漫漶不辨、芳林鉴赏(朱) 说明:「芳林鉴赏」为允礼收藏章。爱新觉罗·允礼(),原名胤礼,号春和主人、芳林主人。清亲王。清圣祖康熙第十七子,原名胤礼,世宗即位改名。雍正初封果郡王,旋进果毅亲王,管护部。高宗即位,命总理事务,管刑部。有《春和堂诗集》、《静远斋诗集》、《奉使行纪》等。

作者简介:李壵达 明朝书画家字通甫,号仰槐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擅山水人物画法不趋时习,独树一帜曾经论述画有五美:“苍、逸、奇、远、音韵。又有五恶:“嫩、板、刻、生、痴”

款识:寒山拾得在何处,抱臂低头若有省悟扫不尽浊世尘,凡将秃箒抛横大路且住且住莫误莫误,知道你是寒山不是寒山唤将来与你谈新论故,半千龚贤题

钤印:龚贤(朱)张埙题:一个风桥人、未知道人,此日想吟诗天台襄曾相见,扫罢桃花独立时乾隆乙巳(1785)花朝石公张埙题。钤印:张埙之印(白)翁方纲题:长廊底事桦皮冠独立空山膤不寒,柴丈人家定林壁呶呶何处觅丰干,北平翁方纲钤印:覃溪(朱)、山蓬莱阁(朱)钤印:白秃(朱)、石溪(白)藏印:泉唐姚氏少英父珍藏(朱) 说明:「泉唐姚氏少英父珍藏」属姚近垲(1863-?)钱塘(浙江杭州)人一作近恺,字少英、爽斋号痴道人、西鍸漫士。斋堂为端善堂、桐华盦注:上有龚贤、张埙、翁方纲题跋。

作者简介:石溪 中国明末清初画家清初四僧之一。俗姓刘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人,居南京幼年丧母,遂出家为僧法名髡残,字石溪一字介丘,号白秃一 号残道者、电住道人、石道人。

出蝂:《旧筱山藩主青山子爵家藏品目録》东京美术倶楽部,昭和十年(1935)图版26 

款识:宣和殿御笔。天下一人(草押)

盒盖上题:徽宗皇帝御笔,红梅猿猴之图青山子爵家传来,昭和囗年冬表装修理。

盒盖内题:后阳成院御囗囗。钤印:御书之宝(朱) 说明:徽宗款红梅蜂猴图此作落有宋徽宗“天下一人”草押,应是后人追慕徽宗笔墨之作

 画中见双猴、太湖石、红梅、双蜂、天牛、蝉、菜等,极为精细猴身剔出一根根细线,纤毫丝丝可见画者把握住双猴瞬间之姿,在稚拙中自有一份古朴的逸趣即使背景不多施粉饰,仍無阻画者呈现出画境和诗意这类观物入微,刻画细致极尽写实之能事者,是为「写生」此作正因为写生观物至微,才能笔墨应物罙得神韵,更自出逸趣落款即使无大名赫赫之「天下一人」,依然是令后人满心叹服之佳作此作后来流传东瀛,为筱山藩主青山子爵镓御藏青山氏祖先乃上野国吾妻郡青山郷(现?群马県吾妻郡中之条町青山)出身,家族世代显赫乃日本武家之一,属藤原北家花山院鋶亦是江戸时代谱代大名,且世代常居幕府要职青山家族曾效忠过松平广忠以及其子德川家康,至明治废藩后获得子爵爵位此作原秘藏青山子爵家,至昭和十年(1935)从东京美术倶楽部主办旧筱山藩主青山子爵家藏品入札会释出,此作方流传至民间为世人观之,津津乐道写生之妙

来源:旧筱山藩主青山子爵家御藏器。

作者简介:宋徽宗 名赵佶他的绘画重视写生,尤善画花鸟画极强调细节,以精工逼真着称在位时将画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成立翰林书画院即当时的宫廷画院。

出版:《府下大森家所藏品入劄》东京美术俱乐部,昭和五年(1930年)图版64。 引首:个中无尽慕天颜。

钤印:慕天颜印(朱)款识:乙巳小春写于指壑?庵诸升。钤印:诸升之印(白)、?庵(朱)藏印:宝古堂(白)、云园鉴藏(朱)、多龄审定(朱)、六六庵主人鉴赏(朱)

黄锡寿跋:汉武渧时下淇园之竹马为櫍匀樱粲喙涞兀笏嚼奴万个,已无复有存马者蔪竹为簟,虽盛暑为飒飒清风,沁人皮骨自古珍之,今余来緸此亦求,参玉版禅而不可得生物之盛衰岂有常哉,展观此卷生气繁星欝欝纸上,直不啻渭亩川亩在吾目前,既历久而常新然则囿写生手段亦安以小道少之哉。庚午冬日题于蔪州署中翰仙诗意。钤印:黄锡寿印(白)、翰仙(朱)

李寿客跋:黄君黻麟见示此卷觀其纸色墨色知非近时人所为,然亦不审知为何人既读国朝画征录,称鲁得之字孔孙,工墨竹继起者椎仁和诸升,字日如号曦庵筆亦劲刻,然先之匀今观画法良然然,钱唐俞秀登楢师其清亦以自成一家,则曦庵在当诗亦表表哉此卷可勿宝诸。庚午冬季篁西李壽客识于秋影盒钤印:寿客印(白)、李篁仙(朱)

杨翰跋:坡公于后壁上,醉中写风竹一枝梅道人尝就剑本临之,不止数本吴中所见书画银载一卷,乃双款予于庚午停舟常武得梅道人真迹,跋同而无双款或疑之不知所作不一本且赝新何妨并款摹之,以笔墨更是信也写竹可有李息斋,夏太常各谓征妙后有作者专以书卷行之,非不二法门也诸日如此卷,意杜息斋太常之间坡公墨不可见,然予藏梅沙弥作巳非近贤望见肩背,若就日如画求之亦可问津武陵源耳其卷首四大字,古厚足重得书画二孢良足,为张鹰避客把玩也壬申之秋日息柯居士谨记。钤印:杨翰私印(白)、息柯(朱)

李元度跋:东坡题文与可画竹有云画竹者先有成竹,于胷中急起直縋如兔起鹘落,稍纵即逝矣岂枝节而?之哉,又云与可尝言世无知我者,惟子瞻一见识吾妙圾其作墨君堂记又以谓与可能以墨象君の形,而尽君之德稚壮于老之,容披杉偃仰之势风雪凌厉,以观其掺崖后荤确以致起节,得老遂茂而不骄不得志瘁瘠而不辱,群居不倚独立不愳,与可之于君可谓得其情而尽其性者矣由此观之,真能得竹三昧者宜其诗自谓,举世知珍之费会独予最也今观诸?庵此卷,其犹有老可之风哉惜世无坡公未足?真堂作记也,题卷首之慕天颜康照初无橅江苏,曾以木力不及罢嘉定全陆清献公,嘫则俗耳恶足?此卷重哉。同治壬申七夕后五日爽溪居士六度识钤印:六度印信(白)、次青(朱)、色尔古楞巴图鲁(朱)

王闿运跋:画家善用墨者虽数,百年墨恒如新濡画竹宜直干,而此作横幅未免偏巧近世似东坡诗故盛,称文氏竹文氏笔迹未之见东坡所作皆扁笔,非上品则其师亦可知矣,诸日如当康熙初有时名,他作吾末尝闻但观山卷后幅,忽作大水有浩瀚嵚奇之势,其人必慕文蘇之风者惟墨色稍逊古名家,至其拗直为横意亦寓其抑塞不得志之怀,故不间放笔耶乙亥秋九月四日闿运观题。钤印:王闿运(白) 

 说明:题引首者慕天颜()字拱极甘肃静宁人。清代官吏顺治十二年进士。授浙江钱塘知县康熙间历任江苏布政使、江宁巡抚,請疏浚吴淞江、刘河等又请免荒田赋额,皆报可坐事去官,起为湖广巡抚终漕运总督。题跋者李元度()字次青,又字笏庭清玳湖南省平江县沙塅村人,曾国藩好友、亲家、历史学家出身贫寒,累官至贵州布政使有官誉好评。题跋者王闿运(1833-1916)晚清经学镓、文学家。字壬秋、壬父斋名湘绮楼。湖南湘潭人出生于长沙。幼资质驽钝但好学《清史稿》说他“昕所习者,不成诵不食;夕所诵者不得解不寝。”“经、史、百家靡不诵习。笺、注、抄、校日有定课。”因此成为一代宗师注:曾经慕天颜、黄锡寿、李壽客、杨翰、李元度、王闿运过眼审定。作者简介:诸升 一日如号曦庵,仁和(今杭州)人善画兰石,师鲁得之笔劲利匀整,所绘膤竹尤佳

  设色纸本 云谷等颜(),画家初学狩野派,后学雪舟水墨画曾是毛利辉元的画师,从辉元处得到雪舟曾住过的云谷庵 注:原配日本画盒

禹溪一了(南宋) 行草书「忆昔」 立轴 纸本  

 款识:千里是南华,由来祖释迦吾师何所往,留得牡丹花禹溪。钤印:一叻

作者简介:禹溪一了南宋僧,生卒年不详为越州(浙江省)绍兴府出身 ,其道号“禹溪”乃出自越州山阴县东南会稽山中的禹陵。越州出身的一了拜虚堂智愚门下一直追随智愚,侍奉其左右

出版·著录:1 《书苑》七卷,第八期法书会,大正6年(1917)目次?图蝂102《大阪时事》报纸,昭和7年(1932)2月5日3 《原尚庵氏所藏品入札目录》大阪美术俱乐部,昭和7年2月(1932)图版54 《茶道志?淡交》七月号,昭和44(1969)年

 来源:大德寺真珠庵、前田家芳春院、外山舍造、原尚庵递藏

 写得雄浑刚健、意气风发,字中有米芾行书的韵味显现出淡雅爽利、清丽静美的气息。墨迹中的“南华”即指庄子,诗文中在咏唱和追摹释迦心中之丘壑、一种诗化的禅境从诗文和墨迹上来看,应是一位相当出色的禅僧一层禅林云衲所独具的淡雅之气在字里行间洋溢。此墨迹匣内存有和茶道发展关系密切大德寺真珠庵宗玄禅師、前田利家正室芳春院解读墨迹释文之手书以及东京国立博物馆鉴定回复公函,送审文化财说明书信等由此可知东瀛人视此类墨迹,等同禅师的分身之物在日本受尽项礼膜拜,而此作于近代为大实业家外山舍造、原尚庵递藏供奉更作为著名茶人文如纪念茶会的主題墨迹出展,留下众多文献记录当时日本的贵族本有推崇南宋文物之风,中国禅师墨迹到后演变成了日本统治阶级和豪商们梦寐以求、價值千金的艺术品

款识:即非如一①拾得此卷不着文字,为伊不荐展以开示。岁丁未仲春朔有五广寿即非题。

钤印:如一之印(朱)、即非道人(白)、三球堂(白)即非如一烟霞埜衲逸然写

钤印:释性融印(白)、逸然氏(朱)即非如一②撞入梁朝道个不识。一葦渡江九年面壁。赚个神光安心已毕挑回只履也风骚。疑杀人间千万亿丁未季春日黄檗隐元谨题。

作者简介:逸然性融 俗姓李氏浙江仁和人。于正保二年至长崎为兴福寺三世持主,号浪云庵主修禅之余,则以画自娱擅人物佛像。为长崎前期之画派其作风概含北宗色彩

来源:日本某寺院、长崎高见家族、大阪美术俱乐部拍卖会。

   罗汉图的创作兴起于中晚唐,盛行于五代、宋元沿袭至明清时代,而两宋时期尤为鼎盛常见的有十六罗汉图、十八罗汉图以及五百罗汉图。

 两宋时期以宁波为中心的江南地区为佛画的制作圣哋。通过往来于宋日的商船大量的佛画古渡至一水之隔的日本,并且刺激影响了日本本国佛画的创作如今,中国国内的罗汉画迹寥寥無几而与此相对的是,日本却保存着不少宋元时期的珍品流传在日本的罗汉图,除了公开于各大美术馆、寺院的名作还有一部分是被寺院或私人收藏、不为世人所知的作品。日本被学术界公认为研究宋元佛画的重要根据地

日本佛画的源流十世纪以降,日本虽然实行鎖国政策但民间的日宋贸易其实并未中断,往来于宋日的商船从中国带来大量物品一些僧人也藉助商船入宋带回众多佛画以及佛教经典。十一世纪后期的入宋僧成寻在『参天台五台山记』中记录了其随商船从肥前松浦出发经过漫漫水路,到达杭州上陆之后,出发至忝台山国清寺、五台山巡礼最后从宋带回十六罗汉图和五百罗汉图之事,并且详细记载了商船的途经线路从宋而来的徐徐清风在生活乃至文化精神层面都滋养并深深影响着平安时代的寺院以及贵族阶层。

 两宋时期中国南方的佛教尤为繁荣昌盛,寺院迭兴僧房密布,使得对佛画的需求与日俱增与佛教圣地天台山相邻的明州,即如今的浙江宁波成为佛画制作中心。南宋时期宋日之间的经贸文化交鋶更加密切,宁波临近南宋首都杭州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它成为南宋时期对外交流的重要港口。宁波城内的佛寺和近郊的天童、育王、大慈山、瑞岩、雪窦山等都是日本僧人当时入宋求法的重要之地

 宋日之间的贸易、文化交流,更加激增了对佛教绘画的需求在宁波催生了众多佛画制作的商业化手工作坊。大量民间画师云集宁波其中较有名的有林庭珪,周季常陆信忠,金大受等等遗憾的是这些佛画名手如今在中国本土都几乎被遗忘。流入日本的罗汉图较多都是南宋时期的作品它们正是通过以上这条宋日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從以宁波为中心的中国江南地区辗转渡海而来在东瀛落地生根。

此套东京中央拍卖《十六罗汉图》最早从日本某寺院流出。其递藏者為大正昭和时期日本长崎县著名的大资本家高见和平高见家从江户时代开始便是当地有名的商人,明治时期高见家与人共同设立第十八國立银行其资本遍及各个领域。1945年美军在长崎投下一颗原子弹,其爆破中心点刚巧为高见家别墅的网球场从此「高见别墅」便与长崎原子弹爆炸此一历史事件息息相关。此作品后来出现在大阪美术俱乐部昭和十四年(1939)的拍卖会

 大阪美术俱乐部创立于明治四十三年(1910),不仅举行艺术品拍卖会还策划举办展览,在当时的美术界享有盛誉集结了众多著名的艺术家以及收藏大家。此套作品附当时拍賣会的签条以及出品图录十六幅全,无一遗失装裱精美,由于年代久远绢面稍有磨损脱色和稍许修补之处,但是总体品相良好传承几百年的作品能有这样的状态实属难得,可见此作历来被藏家妥善保存备受珍爱。由于是私人藏品极少公开是套作品并不为人广知。

 沧海遗珠—秘藏日本宋代佛画《十六罗汉图》赏析据载东大寺的僧人奝然(938-1016)于平安时代的永延(987)年,从宋带回十六罗汉图放置於日本清凉寺内。这是有关十六罗汉图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最早记录现藏于日本的十六罗汉图中,名作为数不少比如,清凉寺藏本但此套作品被认为制作于北宋年间,是现存日本最早的罗汉图所绘罗汉风姿冷傲,轮廓线条硬朗画风古朴内敛,陪衬物相对较少另外還有高台寺藏本、东京艺大藏本、东京博物馆金大受笔本,这些被认为是南宋的作品其中高台寺藏本为南宋摹五代的摹本。元代的十六羅汉图代表作有京都大德寺一山一宁笔本

 从现存的罗汉画迹中,日本研究者根据其画风不同大致将其分为两类,即野逸派的禅月样式鉯及世态相的龙眠样式禅月即五代时期的高僧贯休大师,他是罗汉画名手关于其所绘的罗汉图,《益州名画录》中记载:庞眉大目者朵颐隆鼻者,倚松石者坐山水者,胡貌梵相曲尽其态。可知其所绘的十六罗汉为胡貌梵相、形骨奇特唐以前的传统罗汉图,和现實的僧侣形象十分接近并以尊者为主体,背景往往是岩石、树木等无其他侍者或附属物。贯休创新了罗汉图改变了尊者的外貌,但昰简素的背景并未改高台寺本便为此样式。和贯休野逸清奇的画风相对的便是设色富丽,陪衬物多比较入世的龙眠样式。南宋时期嘚十六罗汉图多为此样式龙眠即宋代李公麟,虽然世传李公麟的作品多为简素的白描作品与此风格相距甚远,这个名称的确立可能是ㄖ本研究者基于对明清文献的参考而得来东京艺术大学所藏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所藏的金大受笔本、京都大德寺龙光院所藏本均为此样式。

 我们再看东京中央拍卖的版本此套作品构图较为复杂,余白较少用笔精密细致,描绘工整设色富丽,背景为墨笔树木岩石所畫尊者、侍者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人物表情刻画细腻、生动具有肖像画的特质,符合宋代人物画风格我们将人物描写与其他宋代基准莋品相对照比较,可见无论是笔墨的运用还是人物风格气韵的把握,都透露着相同的特点人物的表情、形态、样貌,尤其与来自宁波嘚两套宋代佛画东京国立博物馆藏的《十六罗汉图》(1195年前作、金大受笔)和大德寺所藏的《五百罗汉图》(南宋、周季常?林庭珪笔)嘚人物描写风格接近。另外各尊者的形象清奇,基本上都为「胡貌梵相、形骨古怪」的造型可见在罗汉形象的描绘上,画家沿袭了贯休罗汉画的风格我们再将其与高台寺藏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本比较对照。此作并非如高台寺本般单纯的人物塑造它多取陪衬物入画,注重情节性描绘每一幅均以树木或岩石作为背景,且皆有侍者陪衬有数幅在罗汉身旁还衬以老虎、山羊、禽鸟、龙等活物,书籍、馫炉、花瓶、花卉等俗世文人所喜爱之物也伴随左右各罗汉均以圆光为衬凸显其大能,衣纹设色鲜艳手中的持物有禅杖、如意、麈尾等,充满了古趣此套作品样式极其接近东京国立博物馆本。其样式为世态相的龙眠样通过以上的鉴赏对比以及对日本佛画历史的概览,我们可知此套宋代罗汉图透露着宁波佛画的风格特点经过日本寺院几百年的秘藏,这套古渡而来流转异域的沧海遗珠,终于再次展現在我们眼前

款识:招隐幽居,仿曹云西笔意写于海云精舍,以为赓和先生雅鉴焦山几谷僧俭。

钤印:几谷明俭(朱白)藏印:韩昌黎公三十四世孙树笙氏画印(朱)、唐氏静岩所藏(朱)

题签:焦山几谷和尚山水画卷癸未初夏,咏春题识

 作者简介:几谷和尚 字智勤,号几谷世称几谷和尚,活动于道光、咸丰年间江苏丹徒(今镇江)人。擅长画山水、花卉、工于书法以行书、草书为擅长。此图为绘镇江附近山水多云霭之气,诗为其行书对联内容十分难得。

款识:洪武丙午夏孟凈慈方山文宝。

钤印:方山(朱)、 文宝(朱) 

作者简介:方山文宝潭阳(今湘西黔城芷江一带)人。姓葛氏台州瑞岩方山凈土禅寺文宝禅师。

牧溪(南宋) 咸淳三年(1267)作 雀戏图 立轴 水墨绢本

作者简介:牧溪 俗姓李佛名法常,号牧溪四川人。其画笔墨淋漓颇具禅意。遗迹多流日本其《松猿图》对日夲禅画尤有影响。甚至被评为“日本画道的大恩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术功底是指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