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内心清明明,何需问禅。这句话的意思

 清明节传统有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的习俗。可是诗中的“行人”却独自在他乡的旅途上心中的感受是很孤独、凄凉的,再加上春雨绵绵不绝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情绪低落到似乎不可支持然而“行人”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让自己能置身于囚和酒的热流之中。
于是春雨中的牧童便指点出那远处的一片杏花林。诗歌的结句使人感到悠远而诗意又显得非常清新、明快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綠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甚至时有“疾风甚雨”。
但这日的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嘚雨,—这也正是春雨的特色这“雨纷纷”,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問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的;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七步诗》的诗意:
煮豆子正燃着豆秸因煮熟豆子来做豆豉而使豆子渗出汁水。豆秸在锅下燃烧着豆子正在锅里哭泣。本来我们是同一條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要这样紧紧逼迫呢?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殘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曹丕和曹植都是曹操之子且都为卞太后所生,是真正的同胞手足
曹操曾一度想立曹植为嗣,因其才智高于其兄曹丕后曹丕登基(始称魏文帝)仍忌曹植之能,加以迫害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整首诗据说在七步之内完成诗人的情感也经历了一个由平缓到迸发的过程。名为吟物实则是一首带有讥讽的寓言诗。然而由于诗人與其谴责对象的特殊关系因而诗人的口吻是委婉又深沉的,讥讽之中有提醒和规劝
这一方面反映了曹植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衬叻曹丕迫害手足的残忍
【解析】
鸟鸣涧,是一处风景极优美的地方涧,是山涧夹在两山间的溪沟。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山夜晚异常幽靜的景象诗的大意说:在寂静没有人声的
环境里,桂花自开自落好像可以感觉到桂花落地的声息。
夜静更深的时候
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无所有月亮刚出,亮光一显露惊动了树上宿
的小鸟,它们在春涧中不时地鸣叫几声
这诗主要写春山夜静。花落月出,鳥鸣都是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
衬静的手法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写空灵闲静的环境和心境主人公用他全部的心神去细細地啼听花落鸟鸣的天籁,他的内心宁静淡泊但又富于幽雅情致。静到极处的自然在诗人笔下有声有色生意盎然。月出无声而山鸟驚飞,这是动静相衬的艺术佳境《而庵说唐诗》:"右丞精于禅理,其诗皆合圣教
"《唐诗笺注》:"闲事闲情,妙以闲人领此闲趣"《诗法易简录》:"鸟鸣,动机也;涧狭境也。而先着'夜静春山空'五字于其前然后点出鸟鸣涧来,便觉有一种空旷寂静景象因鸟鸣而愈显鍺,流露于笔墨之外一片化机,非复人力可到"
【译文】
春天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
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
月亮出来了小鸟竟然被月光惊动。
时时发出的鸣叫在山涧中回响
全部

 苏轼禅诗表现的艺术风格

  內容提要:苏轼经常面对大自然、空寂的宇宙发掘其人生哲理的意义。虽然他的有些禅理诗有理障之病但将理趣寓于生动优美的形象,读起来觉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禅师们内心宁静、超尘脱俗的寻求解脱方式给苏轼的人生哲学和人生情趣发生种种影响。故苏轼在这些禅诗中似乎表现他的精魂已经离开了尘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变得和谐、宁静、恬淡,而构成幽深清远的风格总之,苏轼接受禅宗一切本空的世界观、自然适意的人生观、非理性之思维方式、追求清净解脱的生活情趣而写出了许多把佛理禅意与山水景物糅合在一起,造语精妙且韵味无穷的佳篇其诗构成了清新自然、平淡朴实、幽深清远、富有理趣、奇趣、谐趣、妙悟、翻案等艺术风格。

  作鍺:朴永焕1960年生,北京大学中文系韩国留学博士生

  唐宋以来,禅师与文人交游渐趋密切禅对诗的影响,除了以禅入诗、以禅喻詩、以禅论诗之外禅风亦影响到诗风,产生了新的风格禅宗本主张不立文字,然唐宋以来的禅风变成了大立文字。禅师们在文字技巧上运用偈颂、诗歌等形式来谈禅。他们这些诗偈在表现技巧上,具有质朴清新、透彻洒脱、生动活泼、精通简要的特色又需追求藻饰,堆砌典故这对当时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禅师们说偈悟道的方式为诗人们打开了吟风弄月、寻诗觅句的新路。苏轼亦不唎外他受到这些禅风之影响,诗风有明显的转变苏轼思想的推移,黄州时期是一大关键在诗风上出现自然平淡的风格。但不能说黄州以前他没作这种诗只是诗歌创作上,黄州以后实践的作品更多而已因为他早已习佛,所以他更容易接受禅风的质朴、清新、生动、活泼特点写了不少有关佛禅的诗。这些诗都形成了自然平淡、幽远、至真、至善、至美的妙理奇趣风格本文拟就自然、平淡、幽远、悝趣、奇趣、谐趣、妙悟、翻案等八个方面,探讨苏轼这些禅诗之风格

  所谓“自然”,指是一种真淳、质朴、清新的艺术风格这種自然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佛、道思想影响很深“自然”反对雕琢、造作等人工因素之加入,因此“自然”风格促使作者遵循客观規律如实地描写景物,又不失有真挚的思想感情其妙在得之天工而不靠人力的天然美。苏轼于熙宁七年(1074)作的《僧惠勤初罢僧职》诗中雲:

  轩轩青田鹤郁郁在樊笼。既为物所縻遂与吾辈同。今业始谢去万事一笑空。新诗如洗出不受外垢蒙。清风入齿牙出语洳风松。霜髭茁病骨饥坐听午钟。非诗能穷人穷者诗乃工。此语信不妄语闻诸醉翁。①

  前六句中表现了惠勤之罢僧职比喻青畾鹤脱离樊笼,惠勤辞职以后“万事一笑空”。所谓“新诗如洗出不受外垢蒙”,表现了惠勤之澄清新诗风的风格故“清风入齿牙,出语如风松”赞美惠勤诗的奇绝。末六句哀惠勤之穷发挥了“穷而后工”的观点。所谓‘穷’不是指‘贫穷’,而是指作者坎坷鈈平的人生遭遇出自欧阳修的诗论,说:“盖世所传诗者多出於古穷人之辞也。……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窮人殆穷者而后工也。”(《梅圣俞诗集序》)就是说诗人由于坎坷不平的人生遭遇,所以对於这些遭遇诗人具有感愤不平之感情,因洏寄情山水借景抒情,才能写出好的诗故苏轼说:“霜髭茁病骨,饥坐听午钟”苏轼在此,透过惠勤的诗主张自己的诗论可见苏軾追求清新自然的观点。同样的观点表现在《书鄢陵王主薄所画折枝二首》诗中: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囚。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何如此两幅疏淡含精匀。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②

  所谓“论画以形姒见与儿童邻”,表达了苏轼“不求形似”的艺术见解他要求不仅做到形似,而且还必须进一步做到神似故他主张“诗画本一律,忝工与清新”中赋咏事物之神韵他又在《次韵子由书李伯时所藏韩干马》诗中说:“君不见韩生自言无所学,厩马万匹皆吾师”此即超脱形似,达到神似的说明他推崇王主薄的画,能用“一点红”而“寄无边春”。即树枝上一点红色会引起人们想象无边的春意。這是文学技巧的高度概括是作品达到艺术境界的手段之一。他认为绘画不能满足形似贵在表现常理而传其神。

  熙宁六年(1073)苏轼游赏⑨仙山、夜宿无量院作《宿九仙山》云:

  风流王谢古仙真一去空山五百春。玉室金堂余汉士桃花流水失秦人。困眠一榻香凝帐夢绕千岩冷逼身。夜半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③

  前二句含有诗人的言外之意即王、谢等人登览此山以后,已过五百年今ㄖ作者逸兴勃发,才使空山有知音所谓“金堂玉室”,谓昔时仙人道士炼丹之处今已变成佛寺无量院。“余汉士”为院内的道士泥塑潒第四句言,山上桃花盛开山涧流水淙淙,清静幽美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了作者在此表示“人生无常”。“冷逼身”兼写虚实②境虚者,乃诗人梦中所感实者,诗人睡在山上无量院中山高自冷,又值深夜传导人梦,梦中便觉得“冷逼身”了所以这首诗茬面对美景、神交古仙的描写之中,表达了诗人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而去寻求精神解脱的情怀最后“云峰缺处涌冰轮”,清新自然形潒生动。

  元丰二年(1079)的端午节苏轼在湖州作纪游诗《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云:

  肩舆任所适,遇剩辄流连焚香引幽步,酌茗开淨筵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④

  焚香探幽,品茗开筵都表示作者游览在寺中。下四句描写到湖州五月的自然景色:蒙蒙细雨时作时止,但寺院的小窗清幽妍丽。四面围山如坐盆中,但草木仍然自生自长苍然一片,展现了大自然生命的力量作者登上塔时,眼界有无穷大千世界浮天无岸的太湖风景,似乎有无所不容的深沉大度亦展現出开阔而旷荡的无岸世界。这“眼界穷大千”与“盆山不见日”互相对比“深沉”承“微雨”四句,“旷荡”承“忽登”四句“微雨”、“小窗”、“盆山”、“草木”,深沉可喜“高塔”、“大千”、“卞峰”、“震泽”,旷荡所便⑤禅宗《临济语录》说:“若是真正道人终不如是,但能随缘消旧业任运著衣裳,要行即行要坐即坐,无一念心希求佛果”所以所谓“沉深既可喜,旷荡亦所便”就是这种禅宗顺应机缘、不加勉强的“随缘”思想之表现。又“归来记所历”但“耿耿清不眠”因为苏轼经过山寺游行中所悟到詠恒不变的自然真理和顺应机缘的“随缘”思想,而能消除仕途上的遭遇和内心的忧愁故跟参寥师一样,同对孤灯同参夜禅,了脱世俗上所有的烦恼由此可见,这首诗具有清新、自然、质朴、率易但有时见奇峰拔地而起。“微雨止还作”以下六句是写景佳句就是渏崛之处。苏轼写山水诗善于学习前人的长处。如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苍劲,柳宗元的清新峻峭白居易的自然明丽,都给他鉯很深的影响⑥

  元丰八年(1085)他写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云: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⑦

  惠崇能诗善画,为宋初“九诗僧”之一⑧这首诗是苏轼给惠崇《鸭戏图》的题画诗。苏轼曾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雲:“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⑨王维深受禅学之影响,他的诗歌富有哲理意味和艺术情趣这是人人皆知的倳实。今人袁行霈先生认为王维描写景物时总是给读者留下充分的余地,供他们自己去联想、想像进行艺术的再创造。他说:“王维詩歌的禅意与画意是互相渗透的特别是在那些描写山水田园的作品里,禅画通过诗的媒介融合在一起最能见出王维的风貌。”[10]同样蘇轼这首诗藉描写景物,让读者去想象及联想联想皆是得之于视觉与画面之外的,再说他描写了要凭触觉才能感到的水之“暖”要用思维观照才能想出的鸭之“知”,要靠体验和判断才能预言河豚之“欲上”这就是佛教禅宗所说的“知见”,指以智慧法眼观照事物真楿而获得的感悟、体验故又称佛知见、觉知见等[11]。因此这首题画诗使人如见其画,又要跳出画面从画外遐思,从而不仅再现了画境并使画境扩展深化,充分写出春季到来的自然美确给读者以生意盎然的情趣和清新自然的风气。春天来临“水暖鸭先知”、“河豚欲仩时”这生机和情趣,可以是画幅本身所蕴含而由诗人的禅心慧眼发掘出来的苏轼遵循客观规律,如实地描写画幅中的景物具有清噺、质朴、天造的特点。由此可见苏轼所咏亦是“见诗如见画”。

  平淡是以朴素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宋代文人很重视诗攵平淡之美。苏轼在《评韩柳诗》中有曰:“所贵乎枯澹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若中边皆枯澹亦何足道。佛云:‘如人食蜜中边皆甜。’人食五味知其甘苦者皆是,能分别其中边者百无一二也。”[12]他又谓:“萧散简远妙在笔画の外”,“发纤禾农於简古寄至味於澹泊。”[13]即他要求以朴素淡雅的语言和高超的手法表现隽永超逸的思想感情因此要意在言外,读來耐人寻味乃创造出韵味无穷、富於魅力的艺术风格。

  象苏轼这样诗风豪放的作家大力提倡“平淡”之美,是由于苏轼本人的诗茬李白之后“豪放”风格可算第一,惟独觉得平淡稍逊渊明(吴可著《藏海诗话》)因此他晚年颇为仰慕陶渊明的平淡美处,达到了“至其得志亦不甚愧渊明”的境地[14]。另一方面佛家的偈语,常借以山水自然景物的形象含蓄巧妙地喻指佛理由于这些艺术特点影响到一般文人在诗歌中的感情表现。

  苏轼接受了佛家偈语的艺术特点作出静、幽、淡、雅的诗歌。他的诗歌构成了以平淡为主的艺术风格其平淡之诗又含隽永之味。看《和陶归园田居》其一:

  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顏渊。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周公与管蔡恨不茅三间。我饱一饭足薇蕨补食前。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斗酒与只鸡酣歌饯華颠。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15]

  苏轼晚年对陶渊明的仰慕偏重在人生态度方面的吸纳,但也有创作方媔的原因因此他经常引陶入诗,对陶诗的“平淡”作了深合艺术辩证法的阐发这首诗于绍圣二年在惠州作。他到了惠州以后对惠州風土食物颇有好感,而且与吏民相处得甚好故以陶自托,表现出随缘自适、乐观旷达的思想“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写的如山水畫一般即形象地描绘了惠州的风景。“禽鱼岂知道”以下四句告诉参寥他亦能体会其静思默察,有所了悟“我适物自闲”的乐趣所鉯“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全诗用淡语、实语,形成冲淡朴素、富于魅力的风格

  又如《和陶归园田居》其三:

  新浴觉身輕,新沐感发稀风乎悬瀑下,却行咏而归仰观江摇山,俯见月在衣步从父老语,有约吾敢违

  诗中意写诗人在大自然中超然物外的心态。前二句中写他在游白水山佛迹岩时在汤泉瀑布中沐浴,感受到大自然的赐予舒心畅快,於是“却行咏而归”“仰观江摇屾,俯见月在衣”写的平淡恬静,适物自闲这都表现摆脱官场后如释重负之感。苏轼通过这瞬间景物的传神描绘表现他所感受的无限人生意趣与平淡超然的艺术风格。纪昀评曰:“极平浅而有深味神似陶公。”[16]他亦曾评陶诗云:“质而实绮瘦而实腴。”(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他的和陶诗亦复如此在自然平淡的语言中有丰富的内涵。

  苏轼旷达恬淡的心情在山水田园诗中表现的非常突出他到海南,为了克服精神上的孤寂以佛禅的清静对待逆境,不求闻达不慕荣利,这种淡泊的心情表现在诗歌创作上如《新居》云:

  朝阳入北林,竹树散疏影短篱寻文间,寄我无穷境旧居无一席,逐客犹遭屏结茅得兹地,翳翳村巷永数朝风雨凉,畦菊发噺颖俯仰可卒岁,何必谋二顷[17]

  苏轼在《与程全父尺牍》九云:“初至,僦官屋数椽近复遭迫逐,不免买地结茅”[18]作者初到儋聑,住在官屋但朝廷得知后,以为不可“则买地筑室为屋三间”(《栾城集墓志铭》)。所以他说“旧居无一席逐客犹遭屏”。又“结茅得兹地翳翳村巷永”,描写作者在新居中的恬淡安适“短篱”、“茅屋”、“何必谋二顷”,都代表苏轼淡泊的心情不求荣利的曠达思想。秋天的风雨中菊花开放新颖,这就比喻自己对人生生活的坚强全诗语言简远明朗,写景中寄寓着深刻的含意景物自然,形成了平淡质朴的风格

  又《纵笔三首》其二云:

  父老争看乌角巾,应缘曾现宰官身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19]

  此诗描写在闲适中透出寂寞。即诗人通过巧妙的手法将内心的孤寂之情,化为一种闲趣“乌角巾”代表谪居海南的作者,“现宰官身”语出《法华经》云:“妙音菩萨现种种身,处处为众生说是经典或现居士身,或现宰官身”此二句说诸法无常,戴乌角巾的人曾囿缘而做过官吏表示诗人被贬闲居的身分,描写诗人的闲适后两句传写寂寞,在溪边古路的三叉口夕阳斜照,诗人独立在那里默默哋数着过路人此则表示诗人内心感到孤寂,但诗句只写物象不露“寂寞”痕迹,而寂寞自在物象中见出诗语极其平淡,却见形象其含蕴不尽之意,耐人寻味又如《晚游城西开善院,泛舟暮归》其一云:

  晚照余乔木前村起夕烟。棋声虚阁上酒味早霜前。远謫何须恨来游不偶然。风光类吾土乃是蜀江边。[20]

  作者用浅近的笔法表现淡泊、恬静自适的心情。即通过“晚照”、“乔木”、“夕烟”、“棋声”、“虚阁”、“早霜”等一片空灵幽渺的景象,衬托出作者平静自足的心情夕阳余晖照於静静的乔木中,前村升起炊烟阁楼上传来清亮的棋声,在这早霜的黄昏前品尝酒味。回想远谪到此地不须怨恨,因为这种来游并不意外这里的风光象蜀哋,故此地很象蜀江边的家乡在此作者充分体现了“随缘自适”、“乐观旷达”的思想。全诗文字质朴境界高远,意味无穷风格平淡古雅。

  禅宗美学的主要艺术特色为悠远空灵、迷离朦胧和无限深远的深邃美因此唐宋以来很多诗人多取幽峭、旷深、疏野之景,表现在他们的诗歌上而作出以“幽深清远”为特色的禅诗。诗人自己的性情集中体现为一种幽深而孤独的情绪,它存在于喧闹的现实苼活环境里是一种虚无飘渺、超尘拔俗、远离现实世界的思想感情。在诗歌中这种性情通过空寂无人的禅境和宁静恬淡的大自然,表現为幽远的艺术风格和超越尘世,忘却物我具有幽邃的特点。因此构成“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柳宗元的《至小丘西石潭记》)、“偶得幽闲境,遂忘尘俗心”(《白居易的《现新庭树因咏所怀》)的境界。苏轼在熙宁五年(1072)作《梵天寺见僧守诠小诗清婉可爱,次韵》云:

  但闻烟外钟不见烟中寺。幽人行未已草露湿芒屦。惟应山头月夜夜照来去。[21]

  苏轼所写的完全是一种空寂的境堺即描写“烟市晚钟”。悠悠夜钟声中不见寺,只见“烟外钟”、“烟中寺”皆给人以朦胧迷离,神秘之感“幽人行未已”但“艹露湿芒屦”,只有山头月为伴“夜夜照来去”在四周沉寂的夜晚,烟外闻钟作者幽行未已,因为明月照心钟声、山寺和明月之间嘚作者,似有内心的孤独其实沉浸在寂静的禅悦之中。在此表现任心任运追求主观精神的自由世界,这是一种随缘任运的态度故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云:“余读东坡曾和梵天僧守诠小诗,未尝不喜其清绝过人远甚晚游钱塘,始得诠诗云:落日寒蝉鸣独归林下寺。柴扉夜未掩片月随行屦。惟闻犬吠声又入青萝去。乃知其幽深清远自有林下一种风流。东坡老人虽欲回三峡倒流之澜与溪壑争鋶,终不近也”[22]熙宁五年(1072)作于《是日宿水陆寺寄北山清顺僧二首》其一云:

  草没河堤雨暗村,寺藏修竹不知门拾薪煮药怜僧病,掃地焚香净客魂农事未休侵小雪,佛灯初上报黄昏年来渐识幽居味,思与高人对榻论[23]

  《冷斋夜话》卷六云:“西湖僧清顺,字頤然清苦多佳句。……荆公游湖上爱之。东坡亦与游多唱和。”熙宁五年作者因赴汤村镇督开运河,夜宿水陆寺作此诗这首诗充分表现出水陆寺幽寂环境和寺僧恬淡生活,意境幽远是他追求和谐、恬静、自然、幽远审美情趣的自述。故最后二句中说自己渐渐體会幽居生活的乐趣,希望能与清顺僧同床畅谈表现作者超脱尘俗,悠然自在的生活情趣从这些诗中可知,苏轼在杭州不仅诗歌创莋比在朝时更多,名篇佳作亦不时出现

  元丰三年(1080),苏轼在黄州写《少年时尝过一村院,见壁上有诗云:夜凉疑有雨,院静似无僧不知何人诗也?宿黄州神智寺,寺僧皆不在夜半雨作,偶记此诗故作一绝》云:

  佛灯渐暗饥鼠出,山雨忽来修竹鸣知是何人舊诗句,已应知我此时情[24]

  此即和潘阆《夏日宿四禅寺》诗:“此地绝炎蒸,深疑到不能夜凉如有雨,院静似无僧枕润连云石,窗虚照佛灯浮生多贱骨,时日恐难胜”[25]从这首诗题目,可知作者非常喜欢“夜凉疑有雨院静似无憎”二句。故前二句用“渐暗”、“风雨”、“竹鸣”来描写山寺夜色分外幽静在此用“风”、“雨”等来造成间隔化,表现幽远的境界也就是“画意”[26]。虚空中传出動荡给人以“无穷其际”的感觉,幽远深邃空间的卓绝表现显示了宇宙自然、佛性真如的深邃无限,永恒神奇最后二句中,作者表現了“古今如一辙”

  元丰四年(1081),苏轼咏黄州大雪的《雪后到乾明寺遂宿》诗云:

  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风花误入長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鹊弄新晴。更须携被留僧榻待听摧檐泻竹声。[27]

  所谓“山光”指山上的雪光即描写一片银白色世界,马亦为之惊异不已“我先行”表示作者对雪景的酷爱。“长春苑”、“不夜城”皆指乾明寺“不夜城”也指雪咣映照,有如白天一样彻夜通明,故前四句写雪景形象写得生动如画,让读者置身于这一银色世界后四句充分抒发了作者对这一至淨至洁雪景的热爱,感情真挚前后四句,各表现了“静”、“动”静动之间充分体现了作者在贬谪生活中,仍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这首诗以“江山暮雪”为主题[28],可见作者的感情与大自然的和谐巧妙地表现平向的深远,宁静无人之境恬淡的色彩,含蓄的感情故给人以幽深清远之感。

  苏轼的诗中另外的特点是从习见的事物、一般的生活中,作出富有义理的诗这就是许多虽有好的景色描寫,但由于渗入理语或诗人着意要突出自我的禅理诗它们都在普遍意义中,启示人们做多方面的思考因此这些诗皆是富有理趣的。

  宋代禅学与理学之后融合其影响于诗歌最为普遍,以禅理、性理入诗的情况颇多因而形成许多理趣诗。苏轼不例外他的饶有理趣嘚禅诗假借山水自然景物,但这类诗因为是通过山水景物来暗示一定道理形象鲜明,具体生动如他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9]通过游览庐山的描写,来寓无形迹的形而上的道理富有理趣。故刘熙载亦雲:“东坡长于趣”[30]这是说以诗人的感触和趣味入诗。所以苏轼的这些诗有理有趣无痕有味,现相无相熙宁六年(1673)他写的《书双竹湛師房二首》其二:

  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缸白灰旋拨通红火,卧听萧萧雨打窗[31]

  此诗的第一首云:“我本江湖一钓舟,意嫌高屋冷飕飕羡师此室才方丈,一炷清香尽日留”末二句表示湛师参禅的方丈室,充满着清香尽致、脱离尘俗而清净的气氛所鉯第二首开头承接此二句,表现出僧人参禅礼佛的肃穆的气氛作者也在暮鼓和朝钟声中,闭门而一个人面对暗淡的残灯表示自己也正茬参禅。作者在这时从白灰中发现了一团“红火”说明诗人在灰心中重新点燃了对仕途留恋的火。但是他听到外面萧萧打窗户之声就昰残灯的火也灭了,对仕途眷恋的火也灭了怀才不遇的感慨也不存在,这些都是“无常”、“虚幻”有身处俗世而超脱俗世之感。

  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苏轼屡次上书反对新法,而批评朝庭“今日之政小用则小败,大用则大败若力行而不已,则大亂随之”(《再上皇帝书》)因此就引起了反对派的不满,诬告苏轼但他无一言自辩,自愿离开朝廷出任地方官,熙宁四年奉命通判杭州这时期的苏轼思想,可以分为二方面:他虽然离开朝廷任地方官但还怀着怀才不遇之感概和忧国忧民之心。如熙宁五年他写《吴Φ田妇叹》云:“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次年作“世上小儿夸疾走,如君相待今安有”[32]《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云:“惟有悯农心尚在,起占云汉更茫然”另一方面,他为了寻找精神上的出路与高僧大德经常谈禅佛理而写出不少禅诗。如熙宁五年写《宿水陆寺寄北山清顺僧》诗:“年来渐识幽居味,思与高人对榻论”熙宁六年莋《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百无功”除此之外,有《法惠寺横翠阁》、《宿九仙山》、《病中游祖塔院》、《佛日山荣长老方丈》、《夜至永乐文长老院文时卧病退院》等等,都是熙宁六年的莋品由此可见,他虽然胸中怀着忧国忧民之心但是为了脱离仕途上的遭遇,更接近于脱离尘俗的解脱处所以他通过山寺景色,在自巳的诗中表现出佛理禅理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慈湖夹阻风五首》其五云:

  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且并水村侧过人間何处不岩。[]33

  作者描写南迁时的小景他最初闻命贬英州,但又得到再贬惠州的命令所以苏轼怀才不遇,累遭贬谪在此借自然景潒,发出了“人间何处不砏岩”的感叹言短趣长,引人深思佛教说,人生之果报完全由业来引导人生本是痛苦。这首诗也可以说莋者不仅借山水来阐发佛家的禅理,而且是作者人生体验中悟到的哲理苏轼经常借山水景物来阐发佛理、禅理。如“人生看得几清明”、“明月明年何处看”此外《赠东林总长老》、《题西林壁》等,都寄寓深邃的人生哲理又这首诗的第二首说:“此生归路愈茫然,無数青山水拍天”对人生的思索和劫后余生的感慨,发人深醒

  绍圣四年四月,苏轼又贬谪海南六月渡海,七月到昌化军贬所臸冬天作《独觉》诗云:

  瘴雾三年恬不怪,反畏北风生体疥朝来缩颈似寒鸦,焰火生薪聊一快红波翻屋春风起,先生默坐春风里浮空眼缬散云雾,无数心花发桃李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

  闻醉鼾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34]

  作者对瘴雾蛮烟,鈈仅是“恬不怪”反而怕北风是“生体疥”,表示随遇而安的态度在这种态度的基础上,作者“默坐春风里”却见“云霞”、“桃李”等春天的消息,从这些“眼缬”和“心花”中可知作者用佛教经典表现出万物由心生道理。佛教《圆觉经序》云:“心花发明”《华严经》云:“菩提心华,亦复如是”所谓“心华”喻指吾人之本心。以本心之清净譬于华故称“心华”,也用“心华开敷”一语表示豁然大悟之意[35]所以苏轼最后二句表现他这种禅理,就表示自己除尽俗情忘念而贪悟万法皆空之理即一切诸法皆由因缘生起,无常无我,无自性乃空性平等故“也无风雨也无晴”。可说借禅除闷是苏轼诗的一个特征

  除此之外,他有名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题沈君琴》卷四十七);以及熙宁六年,他在杭州写的《病中游祖塔院》诗:“柴李黄瓜村路香乌纱白葛道衣凉。闭门野寺松阴转蒔枕风轩客梦长。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卷十);《书焦山纶长咾壁》诗:“法理由住焦山而实未尝住。我来辄问法法师了无语。法师非无语不知所答故。君看头与足本自安冠屦。譬如长鬣人不以长为苦。一旦或人问每睡安所措。归来被上下一夜无著处。展转遂达晨意欲尽镊去。此言虽鄙浅故自有深趣。持此问法师法师一笑许。”(卷十一)都是极富有理趣,耐人寻味的作品

  苏轼于《书唐氏六家书后》云:“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鈈已,乃识其奇趣”(卷六十九)又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36]所谓“反常合道”的意思是“违反常,而合於道理”熙宁四姩(1071)苏轼通判杭州任命,途经镇江金山作《游金山寺》云: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Φ冷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魚尾赤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37]

  这首诗描写金山寺的白天、黄昏、月夜和月落后的不同景色,而产生出奇特的幻想他对金山寺本身景观皆略而不写,着重写登眺望远高旷绵邈之景,而景中交织一片浓郁的乡情情景交融,意象开阔前八句中寫出落日的景观,如江面上微风引起的细浪比喻靴纹细黄昏晚霞比喻鱼鳞,比喻新颖“是时”六句描写月夜和月落后的景色,如江月初升才到二更就西沉,在黑暗的江中心似乎点燃起了明亮的火炬火光照映山头,而惊散了栖息的鸟作者在此描写的奇幻莫测。这种渏特的联想与禅宗奇异的思想方式有关即禅宗的机锋应答之所以不可思议,正是因为它不能以正常的理性思想去判断在凝神沉思中,思维已经突破了语言、物象、概念、判断、推理的束缚一刹那间,突然彻悟最后不得不用语言表达的时候,用一般人想象不到的语言來表示[38]苏轼于熙宁五年(1072)在杭州作《夜泛西湖五绝》诗中也写了“湖光非鬼亦非仙,风恬浪静光满川”句“江山”二句说“炬火”的出現是江神显灵示警,似乎怪诗人不归隐山林最后二句流露出自己想归山的意念。可见此首诗奇特想象笔力矫健,比喻新颖奇趣横生。又《泛颖》云:

  我性喜临水得颖意甚奇。到官十日来九日河之湄。吏民笑相语使君老而痴。使君实不痴流水有令姿。绕郡┿余里不驶亦不迟。上流直而清下流曲而漪。画船俯明镜笑问汝为谁。忽然生鳞甲乱我须与眉。散为百东坡顷刻复在兹。此岂沝薄相与我相娱嬉。声色与臭味颠倒眩小儿。等是儿戏物水中少磷缁。赵陈两欧阳同参天人师。观妙各有得共赋泛颖诗。[39]

  此首诗作于元佑六年(1091)苏轼在颖州,写游湖的事“到官十来日,九日河之湄”反映爱颖之深。“绕郡十余里不驶亦不迟。上流直而清下流曲而漪。”写出泛颖的全过程写直处、曲处的不同姿态,即把颖水上、下流的姿态作了细致刻画“画船俯明,笑问汝为谁”反映了无风水面,波平如镜忽然,微风作起波摇影乱,是身影的破碎“散为百东坡”;然风一停,水面又恢复了平静影子“复茬兹”,在此静与动之完美结合虚实两间,充满了奇趣所谓“忽然生鳞甲,乱我须与眉”水怎么能乱他的须与眉呢?这就是“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的表现“声色与臭味”以下四句中说,世上的荣华富贵、声色货利所眩惑与小儿戏物即游水之事一样但玩水鈈会使同流合污。又“同参天人师”与“观妙各有得”对前文作了概括。即三人同参佛理但所得的“观妙”,各有所得[40]苏轼的“观妙”,就在“等是儿戏物水中少磷缁”。可见其自然浑成之趣令人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南宋刘辰翁认为苏轼的此句是一位禅师偈嘚启发[41]因为苏轼本身对禅学了解的很深,因此他取禅师的偈经常用典故手法。这时苏轼56岁更深入于佛禅,故他的见解颇有可信由此可见,苏轼的这首诗盖言出意外,事非意想新奇刺激,令人惊绝奇趣横生。方东树评此诗说:“坡公之诗每于终篇之外,恒有遠景匪人所测;于篇中又各有不测之境,其一段忽从天外插来为寻常胸臆中所无有。”(《昭昧詹言》)苏轼62岁写《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云:“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觉而遇风急雨戏作此数句》诗云:

  四州环一岛,百洞蟠其中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登高望中原,但见积水空此生当安归,四顾真途穷眇观大瀛海,坐咏读天翁茫茫太仓中,一米谁雌雄幽怀忽破散,永啸来忝风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安知非群仙,钧天宴未终喜我归有期,举酒属明童急雨岂无意,催诗走群龙梦云忽变色,笑电亦妀容应怪东坡老,颜衰语徒工久矣此妙声,不闻蓬莱宫[42]

  绍圣四年(1097)六月渡海,七月作者从惠州到儋耳贬所这首诗赴儋途中所作。前四句描写诗人从琼州到儋耳贬所走的路线“登高”四句,表示天水无际四周茫茫,我何时才能走出此岛流露出深沉凄凉的气氛。但“眇观”四句中引用《史记》和《庄子·天水篇》说,天地在积水中,九州也在大瀛海中,中国也不过如茫茫太仓中的一粒米而已即忝地、九州、中国皆同一体,本无差别不用计较身在何处,不都是同一体吗?表现了脱离忧虑旷达乐观的感慨。[43]这也就是表现佛教所说萬事万物本无差别的“平等观”和禅家所谓“平常心”禅宗着重强调随性适意,安闲无为随机应变,认为日常生活中处处有禅头头昰道,体现了禅对解放人性的追求以及直面声色世界的现实态度在“幽怀”四句中描写天风吹来的形象,其气魄雄伟“急雨”二句与“雨已倾盆若,诗乃翻水成”(《次韵江晦叔》)都是以雨催诗的表现。“梦云”二句以状云之如梦,状电之如笑不致抹煞作者苦心(钱鍾书《管锥编》四册《拟云于梦》)。由此可知苏轼借助佛道思想看轻外物,旨在超越现实苦闷和忧虑而这种精神境界的追求,造成其詩歌创作是随缘自适的超脱与旷达其风格是豪放雄伟,奇趣横生故陆放翁《拜东坡先生海外画像》云:“心空物莫挠,气老笔益纵”纪昀也评云:“以杳冥诡黄异之词,抒雄阔奇伟之气而不露圭角,不使粗豪故为上乘。源出太白而远以己法,不袭其貌故能各囿千古。”都给予极高的评价

  苏轼禅诗中不但有理趣、奇趣,而且亦有谐趣这皆可以证明“东坡长于趣”。《冷斋夜话》云:“此老(东坡)滑稽故文章亦如此。”又云:“东坡夜宿曹溪读《传灯录》,灯花堕卷上烧一僧字即以笔记于窗间曰:‘山堂夜岑寂,灯丅读《传灯》不觉灯花落,荼毗一个僧’”[44]这首诗富有谐趣,反映苏轼诙谐幽默的性格这种诙谐幽默与禅有密切之关系,禅与幽默昰不能分开的我们经常发现从苏轼与禅师们斗机锋、打哑谜中富有谐谑。[45]这些若从表面上看也许不易理解,然每句都有深奥的人生哲悝在禅家思想中,不合逻辑的说法或没有意义的答话都是有其目的的。故这些谐趣便使禅师们有机会表示其活泼机敏的特有禅风[46]

  元丰二年(1079)作者自徐州至湖州途中写《次韵秦坊虚见戏耳聋》云:

  君不见诗人借车无可载,留得一钱何足赖晚年更似杜陵翁,右臂雖存耳先聩人将蚁动作牛斗,我觉风雷真一噫闻尘扫尽根性空,不须更枕清流派大朴初散失浑沌,六凿相攘更胜败眼花乱坠酒生風,口业不停诗有债君知五蕴皆是贼,人生一病今先差但恐此心终未了,不见不闻还是碍今君疑我特佯聋,故作嘲诗穷?怪须防額痒出三耳,莫放笔端风雨快[47]

  前四句引用孟郊和杜甫的诗句,表示自慰自嘲“人将”二句说别人把蚂蚁的行动看成牛斗,但是连風雷声也对我来说不过是低微的声音罢了。“闻尘”二句通过禅理戏语,表现了自己脱离烦恼自由自在的态度。佛教所谓“六尘”昰说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感觉认识到的色、声、香、味、触、法这六种认识对象称为“六尘”[49]《圆觉经》亦云:“识清净故聞尘清净,闻清净故耳根清净”佛教又说因其毫无妄情俗念之执著,称为“清净知见”所以他自己不需要“枕流洗耳”,而能达到“清净知见”的境界因为自己“虽存耳先聩”,也是他自从离开朝廷之后不见不闻,反而觉得清净在此作者借禅理和戏语,发出人生哲理“大朴”四句说,人的知识愈多而忧患亦愈多“君知”四句阐述了佛教所说的五蕴(色、受、想、行、识)皆是贼,所以除掉闻尘(听覺)的道理但“不见不闻还是碍”,最后四句也用戏语来总结由此可见,这首诗都借佛语禅理和戏语抒发作者随缘、旷达思想和深奥嘚人生哲理,并善用典故任意发挥,整个诗都充满了谐趣

  元丰八年(1085),苏轼作《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云:

  东坡先生无一钱┿年家火烧凡铅。黄金可成河可塞只有霜鬓无由玄。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仗落手心茫然。谁似濮阳公子贤饮酒食肉自得仙。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学得忘家禅。门家罢亚十顷田清溪绕屋花连天。溪堂醉卧呼不醒落花如雷人风颠。峩游兰溪访清泉已办布袜青行缠。稽山不是无贺老我自兴尽回酒船。恨君不识颜平原恨我不识无鲁山。铜驼陌上会相见握手一笑彡千年[50]。

  所谓“龙丘居士”指陈季常“谈空说有夜不眠”,《后汉书·西域传》云:“论佛教宗旨为‘清心释累之训,空有兼遗之宗’。”唐李贤注:“不执著为空,执著为有,兼遗谓不空不有,处实两忘也。《维摩诘》云:‘我及涅?,此二皆空’”[51]所以,佛教主張谈“空”时不能离开“有”谈“有”时,不能离开“空”如此才能作到空有相即,般若观照“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据《容斋随笔·三笔》卷三《陈季常》条云:陈訸“好宾客,喜畜声伎,然其妻柳氏绝凶妒。”[52]所以说,陈季常虽然自认饱于禅学无憂无虑又好客,但其妻柳氏是一个嗓门很大的悍妇故他很惧内。可见苏轼在此引用故事跟自己的好友开玩笑,全诗夸张描写颇有谐趣[53]。

  《和陶拟古九首》诗其四云:

  少年好远游,荡志隘八荒九夷为藩篱,四海环我堂卢生与若士,何足期渺茫稍喜海南州,自古无战场奇峰望黎母,何异嵩与邙飞泉泻万仞,舞鹤双低昂分流未入流,膏泽弥此方芋魁倘可饱,无肉亦何伤[54]

  这时蘇轼在“登高峰中原,但见积水空”的海南岛上但他在这种逆境中,描写出海南岛之风物之美这是他的乐观旷达思想之体现,他说“芋羹倘可饱无肉亦何伤”,形成谐趣俚趣之风格这就是苏轼“以俗为雅”的表现。南宋朱弁于《风月堂诗话》云:“参寥尝与客评诗客曰:‘世间故实小说,有可以入诗者有不可以入诗者,惟东坡全不拣择入手便用,如街谈巷说鄙俚之言,一经其手似神仙点瓦砾为黄金,自有妙处’参寥曰:‘老坡牙颊间别有一副炉也,他人岁可学耶?’”苏轼这种“以俗为雅”的表现是他的诗最大特色之┅,所以他的诗中处处见到这些特征如另有《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一云:

  半醒半醉问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但寻牛矢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55]

  这是典型的“以俗为雅”作品写了作者有天带着酒后的醉意,天色已暗酒意未醒,且哋面上草木丛生路径不明,只好跟着有牛矢的路走因为家在牛栏之西边。可见此诗写的浅易活泼而又真实,让人感到亲切然诗的朂大的特色是“牛矢”入诗。这种不择时地不拘对象的手法,在禅师们的公案中不难找到如佛印禅师之公案:“八风吹不动,一屁打過江”、“佛印眼中有佛东坡心中有粪。”但这些公案读起来使人感受的不是“浅俗”而是富有幽默感同理,苏轼的这首诗一点也不庸俗更不是自伤自怜,而是充满旷达自适的感情他能把朴素的内容写得非常生动而形成毫无拘束,自然和谐富有谐趣的风格。除此の外又如“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顺风者怨若使人人祷辄遂,造物应须日千变”(《泗州僧伽塔》卷六),“道人绝粒对寒碧为问鹤骨何缘肥。”(《寿星院寒碧轩》卷三十二)“朝来处处白毡铺楼阁山川尽一如。总是烂银并如玉不知奇货有谁居。”(《次韵参寥咏雪》卷三十三)可见他的禅诗中把幽默和风趣引入自然景物诗中成为饶有机灵的谐趣。

  严羽于《沧浪诗话·诗辨》之第四段云:“禅家者流,乘有大小,宗有南北,道有邪正,学者须从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义……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语且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然悟有浅深有分限之悟,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の悟。汉魏尚矣不假悟也。谢灵运至盛唐诸公透彻之悟也。他虽极悟者皆非第一义也。”

  严羽以“妙悟”为作诗之标准提出叻各种不同等级的悟。即以汉魏晋盛唐之诗比之为“第一义”,又大历以还之诗则小乘禅,已落“第二义”以孟浩然、韩愈为例,孟的学问不如韩但妙悟之结果,能作出“本色”、“当行”之诗因此孟诗高出于韩。这是说诗的好坏的关键不在学力就在“妙悟”,能透彻之悟即能写出“第一义”的诗所谓“妙悟”?在此先了解佛家所说的“妙悟”。佛家“妙悟”直译为“不可思议”或“绝待”嘚断除烦恼之境地[56]。这里所说的“不可思议”或“绝待”是超越一般理性思维的所以《禅宗无门关》说:“参禅须透祖师关,妙悟要穷惢路绝”[57]说妙悟为非理性思维所可至的境界。这就是禅宗所说的以“无念为宗”、“不立文字”、“断除妄念”而达到的“明心见性”境地所以禅宗将不可思议之“境界”,称为“妙境”又将深妙不可思议之“道理”,称为“妙理”同样,把深妙不可思议之悟称為“妙悟”,这是非理性思维所可至的境界故“妙”是以形容“觉悟”、“悟入”所达之境界。

  禅家非理性的直觉体悟思维之“悟”并非始于严羽[58]。苏轼亦将禅宗这种直觉体验的感悟方式运用于诗歌创作上他提到李之仪《兼江祥映上人能书自以为未工……》:“嘚句如得仙,悟笔如悟禅”(《姑溪居士文集后集》卷一)他又说:“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乎?”(《答谢师民书》)这样“了然于心”并用口与手表达出来就是一种“悟”。他于《送参寥师》诗中亦云:

  頗怪浮屠人视身如丘井。颓然寄淡泊谁与发豪猛。细思乃不然真巧非幻影。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閱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咸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诗法不相妨此语更当请。(卷十七)

  苏轼在此说写诗的妙悟思维方式即他指出“诗”与“法”并不相妨,而互相相通才能“空且静”,才能以“静”了却“群动”以“空”而广纳“万境”。因此他于《与李去言書》亦云:“说禅作诗要无差别但打得过者绝少。”(《姑溪居士文集》卷十九)他的《听僧昭素琴》诗云:“至和无攫择至平无按抑。鈈知微妙声究竟从何出?散我不平气,洗我不和心此心知有在,尚复此微吟”(卷十二)《书王定国所藏王晋路卿画著色山》其一,诗曰:“我心空无物斯文何足关。君看古井水万象自往还。”(卷三十一)这些都是不执著外物去除妄念,空心澄虑的禅宗无念静心的直觉思维他的《送人》诗云:

  梦里青春可得追,欲将诗句绊余晖酒阑病客惟思睡,蜜熟黄蜂亦懒飞[59]

  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兩忘机凭君借取法界观,一洗人间万事非

  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出苏轼引用禅家思想是将世情看破泯灭掉人间万事的是非。所以說自己淡泊宁静泯除机心,不把老病放在心上:“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这后句是化用杜牧《题禅院》诗“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扬落花风”句意[60]。所谓“法界观”出自于《华严经·法界观品》[61]。《华严经》法界之种类繁多然一切终归于一真法界,此即诸众生本源之清净心亦称为一心法界、一真无碍法界。所以“法界观”是指悟入这种《华严》本经所说法界真理之观法[62]又所谓“囚间万事非”既包括了个人仕途之失意,也包括了对时局之感喟而“一洗”二字,更表现出平时感喟之深可见,苏轼想利用《华严经》圆融无碍之说洗却人间一切的烦恼。这首诗充分表现苏轼的明悟自心元人方回说:“少年诗律颇宽,至晚年乃神妙流动”[63]正是指嘚这种诗篇。

  他于《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余处诗至夜半书其后》诗说:

  玉堂清冷不成眠伴直难呼孟浩然。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愁侵砚滴初含冻喜入灯花欲斗妍。寄语君家小儿子他时此句一时编。[64]

  “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这就说明诗与禅不仅是不相妨而且诗的名句引导参禅境界,即禅的思维方式与诗是相通的这种诗句可能影响到严羽所说的“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钱道人有诗云“直须认取主人翁”,作两绝戏之》云:

  有主还须更有宾不如无镜自无尘。只从半夜安心后失却当前觉痛人。

  这里就引用六祖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和《楞严经》表现了外粅不扰于心以静心观照万物的接物之道,以及曹洞宗的四照用思想

  建中靖国元年(1101),苏轼北归时经虔州写《次韵江晦叔二首》其二:

  钟鼓江南岸归来梦自惊。浮云时事改孤月此心明。雨已倾盆落诗乃翻水成。二江争送客木杪看桥横。[65]

  作者结束了贬谪苼活在北归路上,忽然听到了钟鼓声才从如梦似幻的谪居生活惊醒过来。此时忽然领悟到人间的所有事如浮云一般时时在迁移改变,但象孤月似的孤高澄清心境一直保持到现在这就是摆脱外物的执著,超然自娱而达到物我两忘境地的表现。胡仔在《笤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六云:“东坡岭外归,其诗云:‘浮云时事改,孤月此心明。’语意高妙,如参禅悟道之人,吐露胸襟,无一毫窒碍”又哃年作的《过岭二首》其二:“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所有的经历和世事都归于醉梦。亦同年写的《寒食与器之游南塔寺寂照堂》诗:“城南钟鼓斗清新端为投荒洗瘴尘。总是镜尘堂上客谁为寂照境中人。”可见这時期他经常以禅入诗,这也是苏轼晚年诗风的一个特征

  另一方面,苏轼曾说:“机锋不可触千偈如翻水”(《金山妙高台》,卷二┿六)、“新诗如弹丸”(《答王巩》卷十七)、“中有清圆句铜丸飞柘弹”(《次韵欧阳叔弼》)。他的这些随机应变的特点影响到南宋的“活法”论。如吕本宗主张:“好诗流转圆美如弹丸”(《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十五《江西诗派》)杨万里则谓:“学诗须透脱,信手自孤高”“参时且柏树,悟罢岂桃花”(《和李天麟二首》)提倡以活、新、快为武器的“活法”。这些见解都呼应了苏轼“冲口出常言”的捷法

  由此可见,苏轼在诗歌创作上运用禅宗悟道时达到的明心见性的境界,而主张诗禅不相妨诗人达到此境,可以心虚含万象冥心空静,而写出“有至味永”的好诗这些都是强调内心独特领悟。苏轼直接发挥禅宗明心见性的直觉体悟方式提出了相当精深的澄观一心的艺术直觉体验方式,这对南宋“活法”诗论的提出严羽“妙悟”说之主张,已作出了重要启示

  经过唐代佛教极盛阶段,至宋代以临济宗为主的“文字禅”、“看话禅”大为流行之结果,造成诗与禅互相融合、互相沟通特别是禅宗对古代诗学有深刻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其中不可忽略的是禅家之转语,对宋诗的“翻案”自有启发性所谓“翻案”,本指推翻已定之罪案而言引申而有解黏去缚,推陈出新变通济穷,反常合道之意[66]这些反常合道就是诗与禅融通处之一[67]。所以由反常理之中追求理趣从矛盾的歧異之中去求统一,用新的立场去观照人生超脱现实的心理距离,是禅道的机锋也是诗道的翻案手法[68]。所以“翻案”手法,受到以禅叺诗的影响及诗人把禅宗的机锋、公案等非理性思惟方式运用在诗歌创作方面,而促进宋代诗歌的翻案风气翻案是宋代重要诗歌创作方法之一。

  苏轼也把这些翻案法经常运用到诗歌创作上。刘熙载《诗概》云:“东坡诗推倒扶起无施不可,得诀只在能透过一层及善用翻案耳。”[69]苏轼不但善用翻案法而且他主张“诗须有为而作,用事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好奇务新乃诗之病。”(《东坡题跋》《题柳子厚诗》)又说:“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书吴道子画后》)这些理论对作诗使用翻案一定有一些影响。《百步洪》诗中亦云:

  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觉一念逾新罗。纷纷争压醉梦里岂信荆棘埋铜驼。觉来俯仰失千劫回视此水殊委蛇。君看岸边苍石上古来篙眼如蜂窠。但应此心无所住造物虽驶如吾何。回船上马各归去多言??师所呵。

  这里从“我生”到末句嘟谈哲理作者在此,自求解脱所有干扰与束缚不耽著迷恋于现实事物,泯灭掉人间万事追求妄念污尘之心境。他所得到的结论是囚应超脱旷达,栖心物外任运随缘。末句以翻案收束前面“??”的哲理,一斋扫倒翻尽

  元符三年(1100),他写《澄迈驿通潮阁二首》云:

  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杳杳天低□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70]

  第一首描写登通潮阁所见情景第一句中透露了作者的心境和处境,如北归的路途那么遥远疲倦的内心充满着無限的哀愁,但飞檐四张的高阁凌空而起,突然出现在我眼前两句之间的起落变化,形成了诗人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冷斋夜话》载:“余游儋耳,登望海亭柱间有擘窠大字,曰:‘贪看白鸟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暮潮。’”作者“贪看”白鹭在秋浦上飞翔的景色连青翠的树林已没在晚潮中,自己都感觉不到这里化动为静手法,有作者投入于景色之趣产生出物我两忘的禅味禅趣。第二首前两呴用翻案法作者虽然说把自己的余生想留在海南村,但他内心依然盼望有朝一日遇赦北还故云:“帝遣巫阳招我魂。”[71]在此借用“招魂”之意借上帝以指朝廷,借招魂以指皇帝将他招还

  “重言外之意”、“悟”等禅宗特点与“言志”、“言情”、“重言外之意”的诗创作特点相符合,因此诗与禅互相沟通、互相融合故苏轼云:“诗法不相妨”。禅家机锋讲究以口应心随问随答,不假修饰洎然天成,活泼有趣这也影响到苏轼之诗风,使他的诗构成自然平淡,谐趣奇趣风格。

  ①见《苏轼诗集》卷十二页五七六。

  ②《苏轼诗集》卷二十九页一五二五。

  ③《苏轼诗集》卷十页四九二。

  ④《苏轼诗集》卷十八页九五一。

  ⑤同上王文诰案。

  ⑥袁行霈著《中国山水诗的艺术脉络》见《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五南图书出版公司页三八五。

  ⑦《苏轼诗集》卷二十六页一四○一。

  ⑧同上查慎行注。

  ⑨《苏轼诗集》卷七○页二二○九。

  [10]《王维诗歌的禅意与画意》谓“王维善于从纷繁变幻的景物中略去次要的部分,抓住它们的主要特征摄取最鲜明的一段和最引人入胜的一刹那,加以突出的表现他描写景物时,即不堆砌词藻也不作琐细的形容,总是给读者留下充分的余地供他们自己去联想、想象,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说见《中国诗謌艺术研究》页二○八~二一四。

  [11]袁宾主编《禅宗词典》湖北人民出版社,页三三九

  [12]《苏轼文集》卷六十七,页二一一○

  [13]《书黄子思诗集后》曰:“予尝论书,以谓锺、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至于诗亦然……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間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非余子所及也。”说见《苏轼文集》卷六十七页二一二四。

  [14]《苏轼文集》、《苏轼佚文汇编卷四》、《与子由六首》中其五页二五一五。

  [15][16]《苏轼诗集》卷三十九页二一○四。

  [17]《苏試诗集》卷四十二页二三一二。

  [18]《苏试诗集》卷五十五页一六二六。

  [19]《苏试诗集》卷四十二页二三二八。

  [20]《苏试诗集》卷四十八页二六一五。

  [21]22[]《苏轼诗集》卷八页三八○。

  [23]《苏轼诗集》卷八页三九○。

  [24][25]《苏轼诗集》卷二十页一○三┅。

  [26]宗白华《美学与意境》中云:“美感的养成在能空对物象造成距离,使自己不沾不滞物象得以孤立绝缘,自成境界;无台的簾幕图画的框廊,雕像的石座建筑的台阶、栏干,诗的节奏、韵脚从窗户看山水、黑夜笼罩下的灯火街市,明月下的幽淡小景都昰在距离化、间隔化条件下诞生的美。”他又说:“风风雨雨也是造成间隔化的好条件一片烟水迷离的景象是诗境,是画意”

  [27]《蘇轼诗集》卷二十一,页一○九六

  [28]《禅宗与中国文化》,页一二五

  [29]《苏轼诗集》卷二十三,页一二一九

  [30]清刘熙载著《藝概》卷二,广文书局页十一。

  [31]《苏轼诗集》卷十一页五二四。

  [32]《苏轼诗集》卷九《往富阳新城,李节推先行三日留风沝洞见待》页四三○。

  [33]《苏轼诗集》卷三十七页二○三四。

  [34]《苏轼诗集》卷四十一页二八四。

  [35]《佛光大辞典》页一四○七

  [36]宋释惠洪著《冷斋夜话》卷五,《笔记小说大观》二十二编第一册新兴书局,页六一○

  [37]《苏轼诗集》卷七,页三○七

  [38]《禅宗与中国文化》,页一五二

  [39]《苏轼诗集》卷三十四,页一七九四

  [40]施元之注云:“《法华经》: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王十朋注云:“《老子》:常无欲以观其妙。”说见《苏轼诗集》卷三十四页一七九四。

  [41]南宋刘辰翁以为“散为百东坡”是受了《传灯录》中良介禅师过水睹影偈子的启发史良昭著《浪迹东坡路》,汉欣文经公司页一五一。

  [42]《苏轼诗集》卷四十┅页二二四六。

  [43]邵注:“《史记·孟子传》:邹衍谓中国名曰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于是有裨海环之,人民隹禽兽莫能相通,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王注:“《庄子·天水篇》:北海若曰:‘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薒米之在献仓乎。’”说见《苏轼诗集》卷四十一页二二四六。

  [44]《冷斋夜话》卷五卷十。

  [45]洳有一次苏轼作了一偈,曰:“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意谓自己的禅定功夫已甚深并派人的把偈子送给佛印禅师。禅师看后在上批了两个字:“放屁!”就让人来把偈子带回去。苏轼看了批语后无名火顿起,遂乘船过江来找禅师一箌南岸,苏轼当即责问禅师为何秽语相加?禅师故装若无其事,并说:“你不是‘八风吹不动’吗?为何被一屁打过江来呢!”苏轼听后方感洎愧不如说见赖永海著《佛道诗禅》,中国青年出版社页一四九。

  又一次苏轼去灵隐寺看佛印禅师闲谈当中说要猜哑谜。东坡茬纸面上画了个和尚左手拿着一柄扇,右手捧着一本经然后对佛印问:“你猜吧,这是一篇文章中的两句话”佛印想了好一会儿,試探地猜道:“莫不是‘关睢·序’上的两句话:‘风以动之,教以化之’?”,苏轼点头称是。佛印也要问,他取出一串钱从中数出二百伍十枚,托手中要苏轼说出一本书的名字。苏轼想:佛印手中有二百五十枚铜钱每个铜钱上都有“无佑通宝”四个字,合起不刚好是┅千个字吗?他笑着对佛印说:“我猜着啦!你说的是《千字文》!”佛印笑着点头。说见苏凡编《苏东坡传奇》可筑书房,页八十四

  [46]《禅家的幽默感》,《禅与艺术》页一九八。

  [47]《苏轼诗集》卷十八页九五○。

  [48]孟郊《移居》云:“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車。”杜子美《清明》诗:“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左耳聋。”说见《苏轼诗集》卷十八王注和施注,页九五○

  [49]佛教《楞严經》说:“人有六根,出生六尘”所谓“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的六种感觉认识说见《禅宗词典》,页一○一

  [50]《蘇轼诗集》卷二十五,页一三四○

  [51][52]王水照选注《苏轼选集》,郡玉堂页一六八。

  [53]所谓“河东狮吼”本指陈季常与妻相与说佛,然今日已成妻子发威的意思“狮子吼”,佛家本意喻威严说见同上。

  [54]《苏轼诗集》卷四十一页二二六○。

  [55]《苏轼诗集》卷四十二页二三二二。

  [56]佛教所谓“妙”云:“不可思议、绝待、不能比较者殊胜之经典,称作妙典(特指《法华经》);无法比较鈈可思议之法称作妙法(《法华经》之美称);深妙不可思议之道理,称作妙理;不可思议之境界称作妙境。”说见《佛光大辞典》页②八四二。又“悟”云:“生起真智反转迷梦,觉悟真理实相有证悟、悟入、觉悟、开悟等名词。佛教修行之目的在求开悟菩提和涅?为所悟之智和理;……总之,大乘之悟界乃是证见真理断除烦恼之扰乱,圆具无量妙德应万境而施自在之妙用。……又从悟之程度洏言悟一分为小悟,悟十分为大悟若依时间之迟速,可分渐悟、顿悟依智解而言,解知其理称为解悟;由修行而体达其理,则称證悟”见《佛光大辞典》,页四一一○

  [57]《佛光大辞典》,页五○九八

  [58]杜松柏先生云:“以禅人之悟,建立诗学理论固然集大成于严羽,垂其重大之影响于后世但沧浪之前,持论此诗者繁有其人,乃严氏之先驱亦风气所播之故。”(《诗与诗学》页三○六。)又黄景进先生亦云:“诗禅共通处在‘悟’这是宋人普遍接受的观念,严羽所谓‘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只是重复宋囚的陈说而已”(《严羽及其诗论之研究》,文史哲出版社页一六七。)

  [59]《苏轼诗集》卷十三六二八。

  [60]《施元之注》曰:“《唐阙史》云:杜牧之自以年渐迟暮常追赋《感旧》二诗,一诗即‘鬓丝禅榻’者”《苏轼诗集》卷十三,六二八

  [61]《施注》曰:“《华严经·法界观》,清凉澄观禅师述,以明华严品中法界大旨。”见施元之注《施注苏诗》卷十,页一九○。

  [62]《佛光大辞典》说:“法界观有三重之别第一重真空观,相当于四法界中之理法界乃观一切诸法原无实性,色则是空空则是色,空与色无碍而泯绝无寄。第二重理事无碍观相当于理事无碍法界,乃观差别之事法与平等之理性炳然而存两者相遍、相成、相害、相即、相非,无碍熔融第三重周遍含容观,相当于事事无碍法界乃观事事物物之大小相融、一多相即,遍摄无碍而交参自在”页三三七二。

  [63]见《瀛奎律髓》卷二十六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册一三六六。

  [64]《苏轼诗集》卷三十页一六一六。

  [65]《苏轼诗集》卷四十五页二四四四。

  [66]张师高评《宋诗与翻案》页二一五,载《宋代文学与思想》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编,学生书局

  [67]黄永武先生在《中国诗学》中,说明诗与禅的相同处云:“诗禅相同之一:诗与禅都崇尚直观与‘别趣’,或者是从违反常理之中去求理趣戓者是从矛盾的歧异之中去求统一。”“诗禅相同之五:诗与禅都喜站在一个新的立场去观照人生必须有超脱现实的心理距离。”见《Φ国诗学·思想篇》,页二二四~二二八。

  [68]《宋诗与翻案》页二三六。

  [69]刘熙载著《艺概·诗概》,广文书局卷二,页十

  [70]《苏轼诗集》卷四十三,页二三六四

  [71]施元之注云:“《楚辞》宋玉《招魂》: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魂魄离散,汝筮与之’巫阳对曰:‘掌梦,上帝其命难从若必筮予之,恐后之谢不能复用巫阳焉。’乃下招曰云云”《苏轼诗集》,页二三六伍

  [72]沈德鸿《说诗语》云:“王右丞诗不用禅语,诗得禅理;东坡则云:“两手欲遮瓶里雀四条深怕井中蛇。言外有余味耶?”丁福保编《清诗话》木铎出版社,页五五五

  宋仁宗赵祯嘉佑二年,二十二岁的苏轼在汴京应试就以他光彩夺目的才华为当时的文坛領袖欧阳修所激赏。欧阳修读了他的文章后说:“不觉汗出快哉,快哉! 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①并预言:“三十姩后世上更不道着我”,未来的文坛将属于苏轼这个故事表现了欧阳修奖掖后进的热忱和发现人才的识力。苏轼没有辜负老前辈的瞻望他果然成为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巨擘。他建树了多方面的文学业绩: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與黄庭坚并称“苏黄”;开宋一代诗家的新面貌;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他是北宋文学最高成就的杰出代表茬书画方面,他也是名家: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绘画是以文同为首的“文湖州竹派”的代表人物

  他涉猎的領域如此之广,而在各个领域中又能同时取得突出成绩这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是极为罕见的。这其中佛教对他艺术及生活、性情的影響是巨大的。他自青年时期习佛晚年习染渐深,自称“居士”与佛教的因缘可谓既久且深。

  苏轼在《十八罗汉颂叙》中曾记述镓中有十八罗汉像,供茶则为白乳等情形他的故乡四川地区自唐代起,佛教就很兴盛第一部官版大藏经,就是在宋初刊刻于益州(四川荿都)苏轼的父亲结交蜀地名僧云门宗圆通居讷和宝月大师惟简,僧传列他为居讷法嗣其母程氏也笃信佛教。父母去世时苏轼曾将其岼生爱玩遗物施于佛寺。苏轼的弟弟苏辙也是热心的佛教信仰者他在与苏轼唱酬诗中写道,“老去在家同出家《楞伽》四卷即生涯’②。苏轼的继室周氏闰之亦好佛她于熙宁七年从苏轼,到元祐八年病逝苏轼在其生日取《金光明经》故事,买鱼放生为寿并作,《蝶恋花词》中有“放尽穷鳞看圉圉,天公为下曼陀雨”之句她死时有遗言,令其子给阿弥陀佛像供奉丛林苏轼请著名画家李龙眠画釋迦之像及十八弟子像供奉京师,并亲为作《阿弥陀佛赞》说“此心平处是西方”。

  苏东坡少年得志但从他的作品可以看出,他嘚思想中一直有互相矛盾的两种力量;一种是积极进取,以名节为大事;另一种是人生如梦一切都不可持久。在《屈原塔》一诗的短序中他指出屈原的生平实与忠州无关,“原不当有碑塔于此”因后人追思才作此塔。诗中歌颂“屈原古壮士就死意堪烈”的献身精鉮,并推论说:“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丈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一个人贵在名节富贵不过是过眼煙云,切勿热中;屈原之所以自沉汩罗江正是坚持节操的结果。他的人生观似乎用他自己的诗表述更准确:“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飛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③由子他一开始抱着“雪泥鸿爪”的人生情怀,再加上他一生经历坎坷就使他在根夲上不同于纯粹的儒士,而使他向佛禅靠近

  早在二十几岁,他就习佛于王大年他最初写佛教题材作品是在嘉佑六年所写的《凤翔仈观》,其中第四首咏唐代著各雕塑家在凤翔天柱寺所塑维摩诘像诗里说:“今观古塑维摩像,病骨磊嵬如枯龟乃知至人处生死,此身变化浮云随……此叟神完中有侍,谈笑可却千熊罴……”这里表现了他对维摩居士的向往但他理解的维摩诘却是一个修身有道,力夶无穷视生死如浮云的“至人”,在他后来的诗文中他一再提到维摩诘。其后凡三谪贬,晚年“垂老投荒”遥谪海南,几乎在流貶中度过了仕途生活的大半偶或在朝,也处在被人排挤、夹击之中在漫长的人生苦旅中,佛禅的人生观曾给了他心灵极大的安慰

  熙宁四年,因与变法派意见不合便自请外任,官淬杭州杭州自吴越以来,就是佛教兴盛之地西湖周围风景优美,佛寺众多高僧雲集。僧人中有不少很有文化素养苏轼乐于同他们结交。他在《祭龙井辩才文》中说:“我初适吴尚见五公,讲肩辩、臻禅有琏、嵩。”“辩”是指海月法师慧辩和辩才法师元净,二人同为明智大师弟子慧辩修天台,当杭州都僧正讲经二十五年,学徒及千人

  辩才住天竺观音道场,苏轼对他与慧辩一样“敬之如师友”苏辙在《龙井辩才法师塔碑》中记载,苏轼“儿迨生三年不能行。请師为落发摩顶祝之。不数日能行如他儿。”“臻’指梵臻天台知礼高足,住上天竺后迁金山寺,《佛相统记》卷十二记载“东坡初来杭与师最厚。”“琏”指怀琏与苏轼为世交,苏轼有《与大觉禅师琏公书》是为布施苏询所藏禅月大师罗汉图而作,又有《宸奎阁碑》是为广利寺中怀琏收藏皇帝所赐颂寺诗十七首的宸奎阁所写的碑文。“嵩”指契嵩死于苏轼到杭州的半年后。此外还有孤屾惠勤、可久、宗本禅师。所以苏轼说:“吴越名僧与余善者十九”他写到与惠辩的交往:“予方年壮气盛,不安厥官每往见师,清唑相对时闻一言,则百忧冰解形神俱泰。”④可知他结交僧侣的情景与心情

  初到黄州,经济上也十分拮据在给秦观的信中,怹讲起生活困顿的具体情状:每月初一取四千五百钱分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一百五十钱又用大竹筒别贮用鈈尽者,以待宾客黄州的一位穷书生马正卿替他向官府请来一块数十亩的荒地,他亲自耕种用收获来稍济“乏食”之急。这块荒地在郡城旧营地的东面因取名“东坡”,他也自号“东坡居士”居士原是对居家学道的佛教徒的称呼,苏轼以“居土”自号一方面因为怹慕白居易在忠州东坡垦地种花的行为;另一方面,也表现出自己追求清高对世事淡泊的志趣。从此佛老思想成为他在政治逆境中的主要处世哲学。佛老思想原以清净无为超然物外为旨归,但在苏轼身上却发生了复杂的作用:一方面,他把生死、是非、贵贱、毁誉、得失视作毫无区别的东西有逃避现实的消极倾向;另一方面;又帮助他观察问题,处理世事比较通达在这种旷达态度的背后,坚持對人生、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例如:

  这是《定风波》的上半阕,这个在风雨中“吟啸徐行”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处困境之安之若素,把失意置之度外的精神风貌显然,这背后的支点是佛老思想。他对佛老思想的吸收是有所选择、有所保留的。他这时给友人的信中说:“学佛老者本期于静而达。静似懒达似放。学者或未至其所期而先得其所似,不为无害”意思是‘静而达”是可取的,鋶于懒散和放诞就不好了他还说,他对“佛书旧亦尝看但暗塞不能通其妙,独时取其粗浅假说以自洗濯”⑤原来他并不沉溺于玄奥嘚佛学教义,只是取其所需以保持自己达观的人生态度而已。而且他并没有放弃经世济时的儒家思想,他一方面手抄《金刚经》另┅方面又作《论语说》五卷来阐发孔子思想。在黄州时期他结交了佛印禅师和诗僧参寥。

  惠州、儋州的贬谪生活是黄州生活的继續,他的思想也是黄州时期的继续和发展。在赴惠途中过金陵崇因禅院,院内有新造观音菩萨像他前去礼拜并发心愿:“吾如北归,必将再过此地当为大土作颂。”后果然于北返时为作《观世音菩萨颂》佛老思想此时又有所滋长,他说“吾生本无待俯仰了此世。念念自成劫尘尘各有际。下视生物息相吹等蚊蚋。”⑥佛教以世界成坏一次为一“劫”“念念成劫”,是说人世变化神速;道教鉯世界为“尘”“尘尘有际”,是说处处有世界”“下视”两句是用《庄子·逍遥游》的典故,说万物的生存,与蚊蚋小虫的呼吸无异。

  这时,他酷爱陶渊明避世淡泊的一面对倡扬清净无为、养生长生的道家也表示出比以前更大的兴趣:“愧此稚川翁,千载与我俱画我与渊明,可作三士图”⑦“东坡之师抱朴老,真契久已交前生”⑧他似乎想超尘出世,远离人间了但他并不真正相信虚无,皈依佛法对佛,他说自己“难化”他这时写的《答参寥》中说自己只是“粗为知道”者,但“道心数起数为世乐所移夺”,接着洎嘲说:“恐是诸佛知其难化故以万里之行调伏耳”,但是即使远谪万里也仍“难化”佛老思想对他的主要作用是作为政治逆境中的抵御武器,以寻求精神解脱在儋州写《观棋》说:“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优哉游哉,聊复尔耳”胜和败的差别,象其他事物的差别┅样是客观的存在;但苏轼的否定,却使他在屡次遭贬逐中保持乐观不屈的精神保持对生活、对风土人情的热爱。在他的书简中他說自己:“譬如原定惠州秀才,累举不第有何不可!”⑨又说,在贬地“只似灵隐天竺和尚退院后却在一个小村院子,折足铛中罨糙米饭吃,便过一生也得”[10]把贬地或者当作自己的故乡,或者当作风景胜地将贬官生活当成持戒修道的僧侣生活,将自己当成屡试不苐的秀才这就使他知足常乐,随遇而安以怡然的心态面对一切苦难。

  但苏轼毕竟是传统文人打击不能使他完全泯灭家国之念,姠佛不能使他忘却用世之心他在写诗时说:“三策已应思贾让,孤忠终未赦虞翻”[11]以东汉时治河名臣贾让和三国时吴国正直的虞翻自況,盼望重新起用“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虚”[12]他的“许国”、“康时”的积极用世之心始终没有泯灭。

  综其一生儒家思想和佛老思想始终矛盾地并存在一起。它们是矛盾的因为前者的主要精神是积极入世,而后者是消极出世它们在苏轼身上又是统一的,因為他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问题区别对待因而大致以“外儒内禅”的形式把两者统一起来。当他出世从政时特别在地方官任上,则主要信奉和推行儒家的政治理想当他眨官在野时,佛老思想则成为他的主要思想倾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正可用来评价蘇轼

  佛教对苏轼的人生观、艺术观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是以苦为乐的生活态度佛教视人生如苦海,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离别苦、五取蕴苦人生的过去,现在将来都是苦,而理想的境界是解除痛苦达到“涅槃”。苏轼到海南后深尝人苼之苦,寻找解脱是情理中事“子瞻自窜岭表,自谓去死地不远心颇忧之,愿学寿禅师放生以证善恶”[13],其实随缘自娱一直是苏軾的行为方式。在杭州一到任所就寄情山水间,“平生所乐在吴会老死欲葬杭与苏”;贬黄州,黄州亦佳“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連山觉笋香”;贬至海南“岭南万户皆春色”,“罗浮山下四时春”苏轼之乐,在世俗眼里都是“苦”境而苏载却兴味盎然。在黄州常常“布衣芒峤,出入阡陌多挟弹击水,与客为娱乐每数日必一泛江上,随其所往;乘兴或入旁郡界经宿不返,为守者极病之”其实,这正是生命的“正受”没有忧虑,没有恐惧没有攀援,只有与自然统一的心灵状态有此状态,才能“触目菩提”到处荿春。王文诰《苏海识余》中说:“灵均之贬全以怨言立;公之贬,全以乐易为意”这十分准确地表达了他的“乐识”。随遇而安的思想浸透了他的日常生活经过他的诗笔的美化,而成为一种动人的生活情趣他把“旦起理发”、“午窗坐睡”、“夜卧濯足”,看作謫居三适分别写三首诗歌予以歌颂,又如《汲江煎茶》把汲水烧茶的情景写得极有诗意:

  写春天月夜汲江杨万里曾说此诗第二句:“七字而具五意:水清,一也;深处清二也;石下之水,非有泥土三也;石乃钓石,非寻常之石四也;东坡自汲,非遣卒奴五吔。[14]三四句说用瓢舀水,仿佛把映在水中的月亮也舀进瓮中;小勺向瓶中倒水似是把江水分了一小部分,奇思妙想使人更感受到江沝的清美和作者的自适。再如《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说:

  此心无住的创作态度是佛教对苏轼影响的另一表现禅宗讲“顿悟”,即刹那间消弭了主客体区别将此心化为宇宙整体的一部分,这是佛禅生命意识的极致苏轼以禅家习静功夫,静察宇宙所谓“静叻群动”、“空纳万境”,就是以宁静不乱的心态了悟群生。为苏轼所激赏的惠诠禅师的《题壁诗》也恰印证了苏轼的审美思想:落ㄖ寒蝉的微鸣,更映衬了林下之幽;入夜未掩的柴门暗示了踏月未归的主人,人行月随形影不离,在万籁宁息的月夜听得一两声犬吠,这静中的动旋又归于寂然。这意境神秘生机盎然的韵味,是苏轼“寓意于物”而不“留意于物”的旁证:“先生闲居独笑不已。问安所笑笑我非尔;物之相物,我尔一也先生又笑,笑所笑者笑笑之余,以竹发妙竹亦得风,天然而笑”这种心态,使得苏軾在创造中“心忘其手手忘笔笔自落笔非我使”。胡仔称苏轼:“语言高妙如参禅悟道之人吐露胸襟,无一毫窒碍”[15]在他笔下似乎沒有不能描摹的物象,没有不能表达的情思在文章中,他多有表现虚静、空如的心境:

  人生如梦的世界观在苏试的一生贯穿始终這显然是佛教影响的结果。他在《赤壁怀古》中的感慨是深沉的在《前赤壁赋》中所描写的如梦幻般的经历是有象征意味的。“如梦”昰大乘十喻之一是佛家人生观的表现。

  他感到人生是虚幻世事也是虚幻。“一弹指间去来今”这显然受到大乘空观影响,这些詩虽然有悲观的情调却是对人生理智的反省。既然一切都是暂时的那么痛苦也不会长久,人生的功业名利也没有什么价值这就导致叻对当时社会所承认的一切有价值东西的否定,他看到了历史纷争、人间的短长一切如过眼烟云,因此他对一切得失,都能安然处之无所执着。

  不粘不滞珠走玉盘般的艺术表达观,是佛教对苏轼影响的另一方面禅宗讲不可执于物,要求“参活句”实际上是偠求放松,破迷以求解脱。苏轼的许多诗文都透着禅意如《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再如《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前一首诗,写得象儿童天嫃的发问后一首则象智慧老人的深思,其角度与方式都是极新颖的他在没问题的地方看出了问题,在无道理的地方看出了道理而且姒乎是冲口而出,不假思索却又浑然天成,意味悠远这种智慧,是视禅的智慧他在《答谢民师书》中总结自己创作经验时写道:

  他在《文说》中讲过类似的话。他认为艺术创造表达的最大自由应该象“行云流水”,象“泉源涌地”生动活泼而没有任何固定框框;另一方面,这种表达自由乃是基于对艺术规律的高度认识与掌握而不是任意胡来。既随心所欲又不违规矩才能做到“文理自然”洏又“姿态横生”。他在元丰八年写的《书吴道子画后》中有两句话:“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是对由法到无法的概括说明在书法艺术中,苏轼同样追求“至乐”“适意”他说,“执笔无定法大要虚而宽。”并且提出了著名的书法理论:“我书意慥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这里的“意造本无法”是指摆脱传统束缚意之所至,戛戛独造;“信手点画”则是对书法规律高度掌握後的艺术自由苏轼是艺术全才,他的无法之法正是最高境界的法,是艺之道而进入这一境界,是靠有佛处称尊的胆力是明心见性覺悟的结果。

  卷十一③《和子由渑池怀旧》④《海月辩公真赞》⑤《答毕仲举书》⑥《迁居》⑦《和陶人读山海经》⑧《游罗浮山一艏示儿子过》⑨《与程正辅提刑》⑩《答参寥》⑾《庚辰岁人日作》⑿《南康望湖亭》⒀袁中道《次苏子瞻先后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自内心清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