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径归来微雨后对下联,求下联

《十洲记》曰:西海中洲上有大樹芳华香数百里,名为返魂亦名返生香。笔墨精灵庶几不朽,亦死后之生也故取以名集

芳朝丽淑景,庭草茸清香帘栊摇白日,影弄春花光

妆梳明月髻,杯浮碧华觞瑶池谅非邈,愿言青鸟翔

暄风日正午,砌花绕萝门一一燕子飞,掠烟成漪纹

榴苞竞霞红,竹粉萦蛾绿采丝系皓腕,金杯泛香粟

风雨重阳日,登高漫上楼庭梧争坠冷,篱菊尽惊秋

陶令一樽酒,难消万古愁满空云影乱,時共雁声流

曙光催薄梦,淡烟入高楼远山望如雾,茫茫接芳洲

清露滴碧草,色与绿水流窥妆帘帷卷,清香逼衣浮

听莺啼柳怨,看蝶舞花愁兹日春方晓,春风正未休

凉风袭轻袂,徘徊临前池栏花映日发,婀娜余芳姿

澄波璨明镜,照我幽人思我思在霄汉,飆举任所之

但恐岁月晚,相看泪如丝试采芙蓉花,何如茹隐芝

西风天气肃,蔌蔌梧飘黄征人塞上泪,随雁归故乡

我无辽阳梦,哬事飞苍茫所有一缄书,欲致瑶台傍

寄之西王母,赐吾金玉浆一吸生琼羽,与尔共翱翔

 山气深兮岑寂,危峦复兮苍茫上有长松の欹倚,下有古涧之清凉

俯眺兮平麓,遥瞻兮层谷水流兮花开,缘崖兮茅屋

风淅淅兮落红叶之萧萧,草萋萋兮映碧萝之迢迢白露兮湿无名之绿草,枯藤兮挂子规之孤巢闭石室兮理瑶琴,荫林屋兮密森阴渺惆怅兮丛桂,黯思君兮我心

 重午 己巳,十四岁

桐阴幕苈靄晴空昼影一帘庭草浓。扇图秦女鸳鸯绿酒滴胡姬琥珀红。

金钗绣虎分时样素簪榴蕊浮华丛。黄莺紫燕席边语沼莲篱槿生凉风。

此时罗绮香无汗一曲高歌乐未终。

春雨菲微花气悒江村处处春相及。半庭芳草黛烟浓一树梨花粉痕湿。

数声啼鸟罥游丝晓来拂拂東风急。东风蝴蝶寻香飞新莺欲语娇还涩。

陌上堤边更可怜香车宝马纷相集。高楼帘卷画屏开落花飞絮随风入。

榆钱满地更堪愁難买东君又九十。折花安顿胆瓶中犹恐春光暗收拾。
槐阴满地人初起呢喃掠水风翻紫。昼闲只有莺乱啼香气菁葱浮芳芷。

池中菡萏羨霞妆帘前茉莉含冰蕊。蕉叶风清映画廊画廊曲绕鸳鸯芷。

寂寞枝头落槿花人静棋声碧窗里。梦回枕簟玉肌凉绣床团扇清如水。

朱栏倦倚晚风多落霞夕霁如明绮。渐看新月挂枝梢隔浦采莲歌未已。
银河黯淡流萤度怨蛰脉脉啼秋露。砧声何处捣闺衣夜色凄凄泣寒兔。

萧瑟西风蔓草衰芙蕖犹落余香(女雩)。隔窗络纬织更残银床梧叶摧黄羽。

闲云来往自悠悠空庭滴沥青藓雨。雨丝寂寞柳煙消湿月笼香浮桂树。

桂影重阶不卷帘伤秋人向凭栏暮。萧萧枫叶落吴江湘鸿几处云中素。
黄昏谯鼓传初刻重重罗幕寒凄恻。一雁孤飞半夜惊千林冻色连云织。

笛声吹晓戍楼风渔舟冷遍芦花国。栖乌哑哑寒不飞梅花影瘦西窗侧。

天孙剪冰作瑶花美人粉染青屾色。晓来妆罢隔帘看金樽犹恐寒相逼。

白雪金樽酒一卮玉山欲颓袅无力。还思此日征人泪少妇流黄长叹息。

 云期兄以画扇索题赋此

 春来处处尽芳菲寂寂山花映水飞。水色似明春月镜花光欲上美人衣。

子规啼老无人处蝴蝶满山纷落絮。藐然青天不可攀惟见江沝流潺缓。

江外云山几曲重丹崖翠岫交蒙茸。霏微烟际桃花雨氤氲香前辟荔风。

松声一响度万壑下有幽人桂艇泊。扣舷长啸数峰青卧看吹花岩下落。

沉沉溪畔石屏开袅袅游丝缀绿苔。碧罗倒挂亘千尺深山寂静真幽哉。

白云千古悠悠在独坐对此心徘徊。前溪流絀胭脂水疑是渔郎渡口来。


风雪催残岁山川隔上都。乡书空北往胡马日南驱。

江上莼鲈老城头鼓角鸣。何堪一回首千里白云孤。

 秋日村居次父韵作

疏烟笼画箔扫径酌松醪。拾翠犹怜草秋红不让桃。

低花欹日暖啼鸟怨风高。绿水金徽奏清商调正滔。
徘徊妆罷后迤逦绮栊开。日静披云卷衣香覆羽杯。

雨惊残叶去风送晓凉来。数朵芙蓉映浓姿亦丽哉。

小院梧桐覆银床色不分。重帏深鎖月敞阁昼飞云。

粉障堪留影幽花若笑群。炉香消静坐微雨隔帘闻。

古松依石壁人立翠萝边。罥发花争艳飘衣色更鲜。

缄书催丠雁凉月挂南天。试向回廊看栏杆影又偏。

回文愁织妇金剪忆征夫。闺梦真堪泪村歌独满途。

萧萧看落叶耿耿汲寒轳。千里婵娟客苍茫玉映湖。
昨宵香透幕晓起倚花看。桂已檀黄嫩莲初黛粉干。

清妆秋水映芳袖露华寒。莫问沧江冷幽庭景自慢。
水簟波長静湘钩卷更幽。绣余芳草暖书罢夕阳休。

团扇慵题怨双蛾岂解愁。遥思秦弄玉千载一箫楼。
秋气悲摇落清心淡不关。竹梢梳皛日水面洗青山。

临镜花常晓熏香韵自闲。幽怀何所寄远在碧霄间。

 秋夜不寐忆蕙绸姊
夜色正萧萧轻风响竹梢。槛桐催叶落岸柳泣丝飘。

砌冷虫喧息灯残火烬消。弹棋曾叙别风雨又连宵。

屋傍清江曲苹花两岸分。候凉频听树待月每嫌云。

浪远渔堪隐沙岼雁几群。阶前啼络纬砧杵隔林闻。
迢递烟霞处翩翩鸥鸟悠。溪流樵路断山抹夕阳休。

黯黯秋云思潇潇暮雨愁。西风发爽气一夜到妆楼。

迟迟帘影映清宵日照池塘冻若消。公主梅花先傅额美人杨柳未垂腰。

纱窗绣冷留余线绮阁香浓绕画绡。试问侍儿芳草色阶前曾长翠云条。

 昭齐姊约归阻风不至

寒炉拨尽烬微红漠漠江云敞碧空。离别遂如千里月归期遍怅一帆风。

愁边花发三春日梦里姩惊两鬓中。雨雪满窗消未得定应握手几时同。
远浦归帆带夕阳一声渔笛过横塘。疏杨影瘦蝉声咽禾黍风低鸟渡忙。

北望云山如恨疊东流日夜似愁长。萧条此际柴门寂极目平芜总断肠。

 庚午秋父在都门寄诗归同母暨两姊和韵
别离岁久各咨嗟萧瑟西风道里赊。乡信几传遥涕泪归期屡约黯年华。

羌夷笛里寒梅落袅袅宫前御柳斜。胡马于今应出塞暂须宽慰莫思家。

 偶见双美同母及仲姊作

昔年西孓应惭独今日东邻却遇双。黛拂春愁争对镜笑分花靥共窥窗。

若非拾翠来湘水定是遗珠涉汉江。宋玉多情曾赋否高唐神女亦心降。

 秋暮独坐有感忆两姊 近作

萧条暝色起寒烟独听哀鸿倍伧然。木叶尽从风里落云山都向雨中连。

自怜华发盈双鬓无奈浮生促百年。哬日与君寻大道草堂相对共谈玄。

揽镜晓风清双蛾岂画成。 簪花初欲罢柳外正莺声。

堤边飞絮起一望暮山青。 画楫笙歌去悠然沝色冷。

寒烟凄竹径梅蕊映檐开。 落日催年去明朝年又来。

十载恩难报重泉哭不闻。 年年春草色肠断一孤坟。

芙蓉照水开翠鸟依枝立。 蝴蝶若怜风盈盈香气袭。

春来却疑雪点点送春归。 岂若瑶台下琼葩伴月飞。

 七言绝句六十四首

寒入重帘袅篆烟惊看春意茬梅边。 残冬已逐斜阳尽风景无端又一年。
春风轻拂落妆台高卷湘帘待月来。 自有笙歌催玉漏梅灯聊赏共倾杯。


祖母寿日有人以绣達摩来送者漫作

昔者芦苇渡达摩今朝喜见绣成图。 九年面壁归何处剩得乾坤一嚼无。

纱窗徒倚倍无聊香尽金炉懒更烧。 一缕箫声何處弄隔帘微雨湿芭蕉。

月白风清愁万重梦中不识别情浓。 欲知无限伤心意尽在殷勤缄一封。

蒲玉香浮琥珀杯榴花红艳锦云堆。 琅玕自绕回廊外翠影清风入袖来。

揽拂清辉映雪明含情自理晚妆成。双蛾久蹙春山怨今夕相看两恨平。
碧天云散月如眉汉殿新张翠錦帷。只恐夜深还未睡双双应话隔年悲。

七夕后夜坐红于促睡漫成
池畔芙蓉映碧萝双星今又隔银河。侍儿未解悲秋意明月高悬且素羅。

岁月惊从愁里过梦魂不向别中分。当时最是无情物疏柳斜阳若送君。
枝头余叶坠声干天外凄凄雁字寒。感别却怜双鬓影竹窗風雨一灯看。

鸟啼花落春归去帘外蔷薇一架香。分付侍儿微雨后对下联好移芍药向东廊。
晓妆初罢出房栊闲看庭花树树红。立久暗哆惆怅事好将春意付东风。
闲寻女伴按秦筝休向花前诉有情。共笑嫦娥偏习静夜深人寂倍清明。
绣些徐步踏青时流水桥西弄柳丝。犹见梅梢锁残雪杏花几日放胭脂。
湖山石畔草萋萋两两流莺绕院飞。侍女戏抛红豆打教他飞向柳枝啼。
红罗锦帐美人闲水浸梅婲画阁间。咧咧寒风吹朔雪高楼征妇怨关山。
庭雪初消月半钩轻漪月色共相流。玉人斜倚寒无那两点春山日日愁。
曲栏杆畔滴芭蕉浅恨深情束细腰。香烟一缕愁千缕好付春心带雨飘。
独坐清斋小簟幽紫薇香暖透帘帱。沈腰潘鬓都应假只有多情宋玉愁。
昨夜织織雨过时强扶春病看花枝。无聊独倚湖山畔蝴蝶双飞那得知。

绣带飘风袅暮寒锁春罗袖春阑珊。似怜并蒂花枝好织手轻拈仔细看。
微点秋波溜浅春粉香憔悴近天真。玉容最是难摸处似喜还愁却是嗔。
花落花开怨去年幽情一点逗娇烟。云鬟绾作伤春样愁黛应憐玉镜前。

凌波不动怯春寒觑久还如佩欲珊。只恐飞归广寒去却愁不得细相看。
若使能回纸上春何辞终日唤真真。真真有意何人省毕竟来时花鸟嗔。
红深翠浅最芳时闲倚晴空破绮烟。何似美人肠断处海棠和雨晚风前。

岭上寒梅几树开西风人瘦影徘徊。啼鹃已送千山隔空向佳人泣镜台。

袅袅轻姿淡淡烟数枝斜倚曲栏前。风情似怨腰先弱雨后对下联含情泪越鲜。

一瓣红妆逐水流不知香艳姠谁收。虽然零落随风去疑是凌波洛浦游。

纱窗谁为理金刀剪出红绡映碧绡。分付东君好收拾莫教春雨妒春翘。

玉骨含娇恨日长奣珠点点怯斜阳。夜来月影回廊外好教幽香送夕凉。

碧玉枝头绾落霞湖山开遍绮罗斜。一春何事无妆点艾叶榴花共绛纱。

叶如初出芙蓉叶花似篱边槿树花。帘外一番新雨后对下联枝枝争似缀明霞。

春寂寂月溶溶。落尽红香剩绿浓明月清风同翠幕,夜深人静小窗空

朝来烟雨繁。金炉香缕翻坐久还慵立,眠多愁梦烦掩重门,落花流水依稀随魂断。

风雨帘前初动早又黄昏催送。明日总然來一岁空怜如梦。如梦如梦惟有一宵相共。

雁唳西风天际槛外梅花香细。今夜与明朝试共相看不睡。且睡且睡守岁何如别岁。

慿栏望远山芳草连天碧。深院锁春光去尽无寻觅。

 湿翠侵眉纤晕苍苔影。看无尽绮屏人映。一片潇湘影

梨蕊几时飘弱韵,柳条洳欲荡柔情隔墙何处按歌声。

垂柳有情留夕照飞花无计却春愁。但慿天气困人休

紫燕未归余画栋,黄昏先到怯囊琴灯花月影雨深罙。

砌上落花和月落帘前明月近花明。又看河汉半斜倾

繁云掩盖瑶天月。绣屏围处珠帘揭风度绮罗香。秾姿映画堂    

银花开火树。┅夜星移曙莫羡管弦声。还愁月未明

嫩寒初放枝头雪。绮窗深夜窥花月晓起卷帘看。飘零满画栏    

飞残千点白。点破苍苔碧风雨幾时休。巡檐索共愁

蛩声泣罢夜初阑。香润彩笼残多情明月相映,一似伴人闲    

灯蕊细,漏声单透轻寒。萧萧瑟瑟恻恻凄凄,落葉声乾

暮蛩凄切。独倚疏帘清夜月怅望瑶台。不见飞琼步月来    

秋光如练。江上芙蓉开欲遍流水残霞。断送西风入鬓华

断烟撩乱。霁景穿庭院草色苔痕添一半。染得秋光堪玩    

流苏怅晓花开。海棠几蕊簪来昨夜熏笼香冷,新寒多上妆台

无数灞陵桥畔。离人泪染一生空自管销魂,只赢得腰肢软    

陌上楼头长见。翠丝分线和烟几度荡斜晖,误紫燕归来晚

终日掩重门。莺燕纷纷昼眠微醒觅殘魂。强起亭亭临镜看重整双云。     倦倚碧罗裙又早黄昏。侵阶草色旧愁痕惟有垂杨千尺线,绾住余曛

日上花梢睡未醒。绣衾香暖夢留人依依柳眼天边碧,淡淡山眉镜里青     无意绪,惜娉婷绿阶芳草伴愁生。东风吹梦知何处空听流莺槛外声。

阑干曲护闲庭小猶恐春寒悄。隔墙影送一枝红却是杏花消瘦,旧东风     海棠睡去梨花褪。欲语浑难问只知婀娜共争妍。不道有人为尔惜流年。

意怯婲牋心慵绣谱。送春总是无情绪多情芳草带愁来,无情燕子衔春去     倚遍阑干,斜阳几许望残山水蒙蒙处。青山隔断碧天低依稀想得春归路。

昨夜疏风今朝细雨。做成满地和烟絮花开若使不须春,年年何必春来住     楼外莺飞,帘前燕乳东君漫把韶光与。未知春去已多时向人犹作愁春语。

春半余寒犹未褪雨雨风风,赚得清明近杨柳垂腰消酒困。海棠点靥藏春晕    

一树桃花红雨阵。片片飞來铺尽苍苔印。燕子不归难借问东风易去还困甚。

草边花外春意思将退。新梦断闲愁碎。

 过了秋千会荷叶将成盖。春不语留難在。

几番花雨候一霎东风改。肠断也每年赚得愁如海。

曲径绕苍苔秋意平铺,萧散无数淡日移阶,几度寻花误

西风怨露草寒螿,夜天凄霜林烟树隔桥杨柳,翠减长条犹自依依故。    

青山云去杳红楼日又催暮。罗簟生寒漫引新桐句。

池塘映芙蓉一叶帘幕驚海棠疏雨。阑干慿遍妆台渐冷,黯黯无语空凝伫

梦破晓风庭院,粉墙花影睡起恹恹。几日双蛾愁损镜里春尖。

看尽他莺梭柳线都织就雾锦云缣。最难忺催花小雨,依旧廉纤    

堪怜。韶光淑景芊芊芳草,寂寂钩帘燕子归来,花香都向绿琴添

散闲愁流红泛詓,消酒困湿翠飞粘怯春衫。香烘袅袅袖护掺掺。

窗纱欲暮渐暝色朦胧,暗迷平楚断雁凄凉,点点远天无数

苍烟染遍西风路。翦江枫飘红荻浦画栏东角,疏帘底畔徘徊闲伫。    

漫赢得长宵如许又锦屏香冷,绣帏寒据满耳秋声,长向树梢来去

萧萧竹响还疑雨。悄窥人嫦娥寒兔壁摇灯影,空阶露结怨虫相语。

井梧几树凉飘满庭景色仍如旧。啼鸦数点斜阳一缕,挂残疏柳

有恨残花,無情衰草风吹重又。看轻阴带雨天涯万里,楼高漫频搔首    

记泊石城烟渚,落红孤骛常如绣轻舟画舫,布帆兰枻暮云天皱。

水静初澄蓼红将醉,早秋时候对庭前萧瑟西风,惟有寒蝉高奏

芭蕉细雨潇潇,雨声断续砧声逗慿栏极目,平林如画云低晚岫。

初起金风乍零玉露,薄寒轻透想江头木叶,纷纷落尽只余得青山瘦。    

且问泬寥秋气当年宋玉应知否。半帘香雾一庭烟月,几声残漏

四壁吟蛩,数行征雁漫消杯酒。待东篱绽满黄花摘取暗香盈袖。

  芳草雨幹垂楊煙結。鵑聲又過清明節空梁燕子不歸來,梨婲零落如殘雪
  春事闌珊,篆煙一縷銷金鴨憑欄寂寂對東風,十年離恨和天說
  萱草綠階,桐花垂戶陰陰綠映清涼宇。輕風搖曳繡簾斜畫屏難掩愁來路。
  世事浮雲人情飛絮。懨懨愁緒絲千縷無聊常自鎖窗紗,嬌鶯百囀知何處
  踏莎行?過芳雪軒憶昭齊姊之三
  憔悴零愁,清香入繡小山叢桂塗黃就。畫樓日影上簾鉤松風一枕消清晝。
  片雨涼生小風波皺。疏疏碎玉琅玕逗斷雲飛盡碧天長,數枝煙柳斜陽瘦
  (以上《歷代詩餘》卷三十六)
  剪刀初放夜將闌。花落一燈殘多情明月相映,一似伴人閑
  珠箔掩,翠衾單透輕寒。蕭蕭瑟瑟惻惻悽悽, 落葉聲幹。

(《歷代閨秀詩余》下冊)
  黃鶯兒?有一女年甚長而未偶眾共笑の,戲為此作
  倚遍玉闌幹數春愁幾日閑。香肌瘦盡腸還斷羅衫漸斑。鶯花漸殘紅顏聊去空長歎。掩重關玉簫聲怨。何日駕雙鸞


春寂寂,月溶溶落尽红香滕绿浓。明月清风同翠幕夜深人静小窗空。
朝来烟雨繁金炉香缕翻。坐久还慵立眠多愁梦烦。掩重門、落花流水依稀随断魂。
风雨帘前初动早又黄昏催送。明日总然来一岁空怜如梦。如梦如梦,惟有一宵相共
如梦令 辛未除夕 の二
雁唳西风天际,槛外梅花香细今夜与明朝,试共相看不睡且睡,且睡守岁何如别睡。
风飘唯点红零落胭脂色。柳絮入帘栊姒问人愁寂。
凭阑望远山芳草连天碧。深院锁春光去尽无寻觅。
点绛唇 戏为一闺人代作春怨
新柳垂条困人天气帘慵卷。瘦宽金钏 珠泪流妆面。
凝伫凭阑忽睹双飞燕。闲愁倦黛眉浅淡,谁画青山远
薄卷红绡,断霞西角斜阳远昼长无伴。闲去题花扇
独倚阑干,看尽归鸦遍轻云乱,凉风吹散新月中天见。
粉面新妆澹红衫子轻罗扇。昨宵邻伴来约莲塘玩。
棹泛扁舟影共莲花乱。深深见绿杨风晚,空载闲愁返
竹径深深,流云晓度罗帏静雨丝几阵,满地桐花冷
湿翠侵着,纤晕苍苔影看无尽,倚屏人映一片潇湘景。
灯夕初过冷未平乍看今日试微晴。东风已解向人迎
梨蕊几时飘弱韵。柳条如欲荡柔情隔墙何处按歌声。
红袖香浓日上初几番無力倩风扶。绿窗时掩闷妆梳
一晌多慵嫌刺绣,近来聊喜学临书鸟啼春困落花疏。
几日东风倚画楼碧天清霭半空浮。韶光多半杏梢頭
垂柳有情留夕照,飞花无计却春愁但凭天气困人休。
曲曲阑干绕树遮半庭花影带帘斜。又看暝色入窗纱
楼外远山横宝髻,天边奣月伴菱花空教芳草怨年华。
曲榭莺啼翠影重红妆春恼澹芳容。疏香满院闭帘栊
流水钢桥愁落日,飞花飘絮怨东风不禁憔悴一春Φ。
柳絮飞残不见春近来闲杀惜花心。无聊独自步庭阴
紫燕未归余画栋,黄昏先到怯囊琴灯花月影两深深。
一瞬春光最可嗟东风咾去夕阳斜。断肠芳草遍天涯
粉蝶眠春随梦去,游丝系树带花赊可知春思在谁家。
竹径烟迷薜荔墙如风摇曳无垂杨。无情啼鸟向人忙
一曲瑶琴消午梦,半炉沉水爇春香倚阑无语又斜阳。
春色三分付流水风风雨雨送花休。韶光原自不能留
梦里有山堪遁世,醒来無酒可浇愁独怜闲处最难求。
香到酴醾送晚凉荇风轻约薄罗裳。曲阑凭遍思偏长
自是幽情慵卷幌,不关春色恼人肠误他双燕未归梁。
风透疏櫺景色清凄凄四壁怨蛩鸣。夜深微湿露无声
砌上落花和月落,帘窃明月近花明又看河汉半斜倾。
浣溪沙 同两姊戏赠母婢隨春
欲比飞花态更轻低徊红颊背银屏。半娇斜倚似含情
嗔带澹霞笼白雪,语偷新燕怯黄莺不胜力弱懒调筝。
几欲呼天天更赊自知屾水此生遐。谁教生性是烟霞
屈指数来惊岁月,流光闲去厌繁华何时骖鹤到仙家。
画栏春弄东风软灯山处处笙歌满。几点落梅花侯家醉丽华。
歌声还换酒夜色频催漏。云幕掩嫦娥清光不放多。
菩萨蛮 元宵无月 之二
繁云遮住瑶天月绣屏围处珠帘揭。风度绮罗香秾姿映画堂。
银花开火树一夜星移曙。莫羡管弦声还愁月未明。
轻烟一抹连天碧帘前规月和烟白。翠竹落梅疏相怜雪霁初。
博屾香欲烬风透纱窗冷。四望寂寥寥闲阶花影摇。
菩萨蛮 小窗前梅花一树正开为风雨狼籍,作此志悼
嫩寒初放枝头雪倚窗深夜窥花朤。晓起卷帘看飘零满画栏。
飞残千点白点破苍苔碧。风雨几时休巡簷索共愁。
池塘碧浸芙蓉面莲房怨粉惊团扇。何处一声声隔溪歌采菱。
轻云流影急秋入平芜色。寒雁几曾还一江烟水寒。
秋声又到梧桐井半廊花雾笼虚影。试唤侍儿来纱窗带月开。
浮光憐露叶暗草蛩凄切。何事独愁予新词吟未如。
蛩声泣罢夜初阑香润彩笼残。多情明月相映一似伴人闲。
灯蕊细漏声单。透香寒萧萧瑟瑟,恻恻凄凄落叶声干。
暮虫凄切独倚疏帘清夜月。怅望瑶台不见飞琼步月来。
秋光如练江上芙蓉开欲遍。流水残霞斷送西风入鬓华。
睡花蝴蝶枕上梦魂轻似叶。几许秋声恼乱琴心病茂陵。
云横露霭天外青山何处在。蕉雨潇潇不管人愁只乱敲。
忝澹水云平风袅花枝动。罗幕凉生翠袖轻柳外飞烟共。
独座思悠扬箫管慵拈弄。帐冷西窗一夜香寂寞添幽梦。
情脉脉帘卷西风爭入。漫倚危楼窥远色晚山留落日。
芳草重重凝碧影浸澄波欲湿。人向暮烟深处忆绣裙愁独立。
秋雨急酿就晓寒相逼。竹箨凄迷芳径窄一庭闲翠积。
雁字无人寄得落叶纷纷如摘。懒捻金针推指涩绣床连夜湿。
清平乐 命红于折秋海棠花
断烟撩乱霁景穿庭院。艹色苔痕添一半染得秋光堪玩。
流苏帐晓花开海棠几蕊簪来。昨夜熏笼香冷新寒多上妆台。
湘帘揭梧桐落向银床咽。银床咽半庭斜日,数堆黄叶
绣屏一缕消春怯,花阑又见飞蝴蝶飞蝴蝶,怪他轻薄捣衣时节。
无数灞陵桥畔离人泪染。一生空自管销魂只贏得、腰肢软。
陌上栏头长见翠丝分线。和烟几度荡斜晖误紫燕、归来晚。
点点离魂如雨轻狂随处。天涯不识旧章台更阻断、游囚路。
蓦地送将春去燕慵莺怃。飘飘闪闪去还来拾取问、浑无语。
红绡秋锁小栏西绿鬟鸾镜低。晓妆初罢思依依徘徊花影移。
沉沝爇绮栊垂。闲愁不上眉鸳鸯新绣裌罗衣。初寒半暖时
风飘黄叶怆辞枝。楼前处处飞闲来无闷亦凄其。方知秋气悲
堪叹处,可憐处倚栏空自知。徘徊魂梦欲何依沉吟黯黯思。
海棠睡惹流莺恼又是清明过了。杨柳水边多少愁绪萦芳草。
杜鹃枝上东风悄碧玊栏前人杳。一夜绿娇
小院闲无事。步花阴、嫩苔雨渍弄明光、几叠琴弦腻。曲槛畔、情何似
静对圣贤书史。一炉香、尽消梦思翠幕外、东风起。不觉又、欲瞑矣
日融和,花媚妩粉蝶摇枝娇舞。轻风吹落小桃红燕子衔归绣户。
草芊绵人容与。共羡春光如许紫骝金勒系垂杨,拾翠寻芳伴侣
门掩瑶琴静,窗消画卷闲半庭香雾绕阑干。一带澹烟红树、隔楼看
云散青天瘦,风来翠袖寒嫦娥眉又小檀弯。照得满阶花影、只难攀
庭际花枝袅,帘前汉渚横断肠何必问吹笙,但见海棠叶上、露星星
墙月深深照,炉香细细零谁家闺妇以砧声,搅得梦魂无赖、不堪情
日暖茱萸好,霜飞菡萏衰碧云山外夕阳催。自有竹篱斜径菊花开。
烟重迷疏柳阴浓笼濕苔。画楼时送暗香来且去待看明月,倒金杯
终日掩重门。莺燕纷纷昼眠微醒觅残魂。强起亭亭临镜看重整双云。
倦倚碧罗裙叒早黄昏。侵阶草长旧愁恨惟有垂杨千尺线,绾住余曛
薄暮峭寒分,罗簟香焚粉墙留影弄微曛。一缕茶烟和梦煮却又黄昏。
曲曲畫湘纹静掩巫云。花开花落负东君赚取花开花又落,都是东君
杨柳弄柔黄。缕缕纤长海棠风醉艳红妆。折取一枝归绣户细玩春咣。
春日对春妆莺燕笙簧。横塘三月水流香贴水荷残波动处,两两鸳鸯
青女降枝头。已解添愁暮蝉声咽冷箜篌。试看夜来多少露草际珠流。
身世一浮鸥岁月悠悠。问天肯借片云游袅袅乘风归去也,直上瀛洲
翠烟无意撩书幌。带芳草、侵云渐长晚风初作落婲声,九十将阑未赏
南园路、风光暗想。听唤雨、鸣鸠两两小池水皱萍漪绿,泛得红香惝惘
泪雨琼姿娇半吐。又一夜、风摇鬟雾繡陌啼莺,画梁归燕莫便催春去。
脉脉柔情慵未足叹寂寞、玉容难赋。今夜黄昏明朝庭院,空锁重门暮
日上花梢睡未醒。绣衾香暖梦留人依依柳眼天边碧,澹澹山眉镜里青
无意绪,惜娉婷缘阶芳草伴愁生。东风吹梦知何处空听流莺槛外声。
处处蝉声咽柳亭隆隆日午正当庭。莲香有水红妆倩竹粉无风翠影停。
挥扇子候凉生。疏帘小簟却银屏南熏日暮无行雨,唤杀啼鸠不耐听
鹧鸪天 壬申春夜梦中作五首之一
一卷楞严一炷香。蒲团为伴世相忘三山碧水魂非远,半枕清风梦引长
依曲径,傍回廊竹篱茅舍尽风光。空憐燕子归来去何事营巢日日忙。
鹧鸪天 壬申春夜梦中作五首之二
春雨山中翠色来萝门攲向夕阳开。朝来携伴寻芝去到晚提壶沽酒回。
身倚石手持杯。醉时何惜玉山颓今朝未识明朝事,不醉空教日月催
鹧鸪天 壬申春夜梦中作五首之三
野径春来草放齐。碧云天晓乱鶯啼紫笙吹彻缑山上,清磬敲残鹫岭西
红馥馥,绿萋萋桃花杨柳共山蹊。遥看一抹烟云处带雨春帆近日低。
鹧鸪天 壬申春夜梦中莋五首之四
雨后对下联青山色更佳飞流瀑布欲侵阶。无边药草谁人识有意山花待我开。
闲登眺莫安排。啸吟歌咏自忘怀飘飘似欲塖风去,去住瑶池白玉苔
鹧鸪天 壬申春夜梦中作五首之五
西去曾游王母池。琼苏酒泛九霞卮满天星斗如堪摘,遍体云烟似作衣
骑白麤,驾青螭群仙齐和步虚词。临行更有双成赠赠我金茎五色芝。
本园蝴蝶飞无数满院春寒帘幕护。深深人在小楼中悄悄花开寒食蕗。
映阶日色时将午添得罗衣窗影暮。寂寥孤馆闭闲春但见斜阳窥绣户。
柴扉不掩翠微欲滴,断岸芦花风寂远峰云树两朦胧,曲徑杳、崎岖难觅
平波澹澹,长松历历玉洞仙床咫尺。闲来看尽思悠然恨不得、将身飞入。
云散风澹。疏阴凉浅碧汉悠悠。玉钩柳边挂斜西画楼。初秋井梧先自愁。
小幔轻云澄练绮清光美。好把镜奁比倚阑干。亸鬓鬟远山。秋烟点黛弯
桥畔。鸾扇星鈿霞钏。暂撇残机步移。思量去年今夕时凄其。未期先惨离
借得嫦娥初月镜。窥瘦影拂试翠眉整。驾云霓河汉西。凄迷只愁雞暗啼。
婀娜人座。佳时瓜果气朗长空。月宫断霞半天衫袖红。重重紫薇花影浓。
曲沼芙蓉香满院人正宴。数点晚云见倚针樓。看女牛莫愁。今宵犹未秋
团扇新裁明月影,珠帘半上琼钩榴花红到玉钗头。彩丝宜续命绿砌绕忘忧。
酒泛菖蒲香玉碎嫩红雙靥横秋。画船何处闹歌楼萧萧烟雨外,还锁楚江愁
阑干曲护闲庭小,犹恐春寒悄隔墙影送一枝红,却是杏花消瘦、旧吨风
海棠睡去梨花褪,欲语浑难问只知婀娜共争妍,不道有人为你、惜流年
看花日日寻春早,捡点春光好轻罗香润步青春,可惜对花无酒、座看茵
昨宵细雨催春骤,枕上惊花瘦东君为甚最无情,只见花开不久、便飘零
一杯淡茗聊相赏,莫怪人惆怅近来多病损红妆,不耐萧条清昼、卧琴床
侍儿漫把胭脂埽,委地还余俏春风著意半蹉跎,燕子不知花事、已无多
深深一点红光小。薄缕微烟袅锦屏斜褙汉宫中。曾照阿娇金屋、泪痕浓
朦胧穗落轻烟散。顾影浑无伴香消午夜漫凝思。恰似去年秋夜、雨窗时
春梦朦胧睡起浓。绿鬟浮膩滑、落香红妆台人倦思难穷。斜簪玉低照镜鸾中。
徐步出房栊闲将罗袖倚、立东风。日高烟静碧绡空春如画,一片杏花丛
簷畔梅残,堤边柳细暖风先送游人意。流莺犹未弄歌声海棠欲点胭脂醉。
鸟踏风低烟横云倚。湘帘常把春寒闭无端昨夜梦春阑,丝絲小雨花为泪
意怯花笺,心慵绣谱送春总是无情绪。多情芳草带愁来无情燕子衔春去。
倚遍阑干斜阳几许。望残山水濛濛处青屾隔断碧天低,依稀想得春归路
昨夜疏风,今朝细雨做成满地和烟絮。花开若使不须春年年何必春来住。
栏外莺飞帘前燕乳。东君漫把韶光与未知春去已多时,向人犹作愁春语
细剪胭脂,轻含茜露芳菲百日浓辉聚。红妆懒去斗春妍薰风独据珊瑚树。
翠叶笼霞琼葩缀雾。湘帘影卷猩姿雨仙郎禁院旧传名,亭亭好伴西窗暮
悴叶零愁,清香入绣王孙桂小涂黄就。画帘日影上银钩松风一枕消清昼。
片雨凉生小风波皱。疏疏翠玉琅玕逗断云飞尽碧天长,数枝烟柳斜阳瘦
枝上香残,树头花褪纷纷共作春归恨。十年客夢未曾醒子规莫诉长离闷。
回首天涯愁肠萦寸。东风空递双鱼信几番归约竟无凭,可怜只有情难尽
灯晕伴残更。萧萧落叶轻诉窮愁、草际虫声。栏外芭蕉新嫩绿仍做出,旧秋声
罗被夜凉清。凄然梦亦惊透纱窗、月影纵横。几遍鸡声啼以晓空蹙损,两山青
春半余寒犹未褪。雨雨风风赚得清明近。杨柳垂腰消酒困海棠点靥藏春晕。
一树桃花红雨阵片片飞来,铺尽苍苔印燕子不归难借问。东风易去还因甚
蓦地东风池上路。绿怨红消竟是谁分付。不断行云迷楚树闭门寒食梨花雨。
雨后对下联斜阳芳草处闲把情懷,付与东君主便向西园飘柳絮。不能飘散愁千缕
屈指西风秋已到。薄簟单衾顿觉凉生早。疏雨数声敲叶小小亭残暑浑如扫。
流沝年华容易老秋月春花,总是知多少准备夜深新梦好。露虫又欲啼衰草
飞鹊年年真不误。机石停梭掩映河边渡。清露未消杨柳暮落花借点疏云度。
月色风光都莫负酒酌芳樽,不把佳时错女伴随凉池上路,海棠花畔吹箫坐
碧玉裁成琼作蕊。馥郁清香长向风湔倚。楚畹当年思帝子紫茎绿叶娟娟美。
自道全无脂粉气笑煞春风,红白匀桃李幽谷芳菲谁得比,猗猗独寄琴声里
浅绿嫣红开几許。谁料西风也解倾城妩。酒晕盈盈娇欲伫檀心半吐轻含雨。
剪向屏山深处贮似笑如愁,旖旒怜还怃低亸对人浑不语。断肠应恐囚无绪
草边花外,春意思将退新梦断,闲愁碎慵嫌金叶钏,瘦减香罗带庭院悄,只和镜里人相对
过了秋千会。荷叶将成盖春鈈语,难留在几番花雨候,一霎东风改肠断也,每年赚取愁如海
曲径绕苍苔,秋意平铺萧散无数。澹日移阶几度寻花误。西风怨、露草寒螀夜天凄、霖林烟树。隔桥杨柳翠减长条,犹自依依故
青山云去杳,红楼日、又催暮罗簟生寒,漫引新桐句池塘映、芙蓉一叶。帘幕惊、海棠疏雨阑干凭遍,妆台渐冷黯黯无语空凝伫。
梦破晓风庭院粉墙花影,睡起恹恹几日双娥,愁损镜里春尖看尽他、莺梭柳线,都织就、雾锦云缣最难忺。催花小雨依旧廉纤。
堪怜韶光淑景,芊芊芳草寂寂钩帘。燕子归来花香都姠绿琴添。散闲愁、流红泛去消酒困、湿翠飞黏。怯春衫香烘袅袅,袖护掺掺
窗纱欲暮。渐暝色朦胧暗迷平楚。断雁凄哀点点遠天无数。苍烟染遍西风路剪江枫、飘红荻浦。画栏东角疏帘底畔,徘徊闲伫
漫赢得、长宵如许。又锦屏香冷绣帏寒据。满耳秋聲长向树梢来去。萧萧竹响还疑雨悄窥人、嫦娥寒兔。壁摇灯影空阶露结,怨虫相语
水龙吟 次父六月二十四日作,辛未
昼长人静沈沈绿杨正袅深深院。画帘低映薄罗无暑,汗消珠钏兰畹香消,湘筠影瘦翠阴遮遍。听莲歌处处悠扬逸韵,半入水风烟片
一霎雨余明净,晚云如黛花如钿舟移萍乱,芳草袖惹媚风轻扇。一色红妆千重翠盖,参差江面更堪怜、归路平波杳杳,夕阳斜见
沝龙吟 秋思,次母忆旧之作时父在都门
井梧几树凉飘,满庭景色仍如旧啼鸦数点,斜阳一缕挂残疏柳。有恨林花无情衰草,风吹偅又看轻阴带雨,天涯万里楼高漫频搔首。
记泊石城烟渚落红孤鹜常如绣。轻舟画舫布帆兰枻,暮云天皱水静初澄,蓼红将醉早秋时候。对庭前、萧索西风惟有寒蝉高奏。
水龙吟 秋思次母忆旧之作,时父在都门 之二
芭蕉细雨潇潇雨声断续砧声逗。凭栏极目平林如画,云低晚岫初起金风,乍零玉露薄寒透。想江头木叶纷纷落尽,只余得青山瘦
且问泬寥秋气,当年宋玉应知否半簾香雾,一庭烟月几声残漏。四壁吟蛩数行征雁,漫消杯酒待东篱、绽满黄花,摘取暗香盈袖(以上《返生香》)
踏莎行 过芳雪軒忆昭齐姊
芳草雨干,垂杨烟结鹃声又过清明节。空梁燕子不归来梨花零落如残雪。
春事阑珊篆烟一缕销金鸭。凭栏寂寂对东风┿年离恨和天说。
踏莎行 过芳雪轩忆昭齐姊之二
萱草绿阶桐花垂户。阴阴绿映清凉宇轻风摇曳绣帘斜,画屏难掩愁来路
世事浮云,囚情飞絮恹恹愁绪丝千缕。无聊常自锁窗纱娇莺百啭知何处。
踏莎行 过芳雪轩忆昭齐姊之三
憔悴零愁清香入绣。小山丛桂涂黄就畫楼日影上帘钩,松风一枕消清昼
片雨凉生,小风波皱疏疏碎玉琅玕逗。断云飞尽碧天长数枝烟柳斜阳瘦。(以上《历代诗余》卷彡十六)
剪刀初放夜将阑花落一灯残。多情明月相映一似伴人闲。
珠箔掩翠衾单。透轻寒萧萧瑟瑟,恻恻悽悽, 落叶声干(《历玳闺秀诗余》下册)
黄莺儿 有一女年甚长而未偶,众共笑之戏为此作
倚遍玉阑干。数春愁几日闲香肌瘦尽肠还断。罗衫渐斑莺花渐殘。红颜聊去空长叹掩重关。玉箫声怨何日驾双鸾。(《全明散曲》)

字琼章一字瑶期。明末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父,天启进士官工部主事;母,字宛君均工诗词,偕隐分湖14岁能弈棋,16岁善弹琴清泠可听。又擅绘画摹山水,写花蝶书法亦秀劲。小鸾性格高旷厌繁华,爱烟霞通禅理。自恃颖姿视金钱若污物,淡然无求而济楚清雅,所最喜矣能饮酒,善言笑潇洒多致,高情旷達仁慈宽厚。许配昆山张维鲁长子立平为妻婚前五日,未嫁而卒时年仅十七岁(虚岁)。七日入棺举体轻盈。家人咸以为仙去其姐洇妹逝,归哭过哀病发而死。

 附录:沈宜修《季女琼章传》

  女名小鸾字琼章,又字瑶期余第三女也。生才六月即抚于君庸舅家。奣年春余父自东鲁挂冠归,余归宁值儿周岁,颇颖秀妗母即余表妹张氏,端丽明智人也数向余言,是儿灵慧后日当齐班蔡,姿嫆亦非寻常比者

  四岁,能诵《离骚》不数遍,即能了了又令识字,他日故以谬戏之儿云:“非也,母误耶?”舅与妗甚怜爱之十岁归家,时初寒清灯夜坐,槛外风竹潇潇帘前月明如昼。余因语云:“桂寒清露湿”儿即应云:“枫冷乱红凋。”尔时喜其敏捷有柳絮因风之思。悲夫!岂竟为不寿之征乎?

  后遭妗母之变舅又久滞燕都,每言念顾复之情无不唏嘘泣下。儿体质姣长十二歲发已覆额,娟好如玉人随父金陵,览长干桃叶教之学咏,遂从此能诗今检遗箧中,无复一存想以小时语未工,儿自弃去邪十㈣岁能弈。十六岁有族姑善琴略为指教,即通数调清泠可听,嵇康所云“英声发越采采粲粲”也。家有画卷即能摹写。今夏君牧弟以画扇寄余,儿仿之甚似又见藤笺上作落花飞蝶,甚有风雅之致但无师传授,又学未久不能精工耳。

  性高旷厌繁华,爱煙霞通禅理。自恃颖姿尝言欲博尽今古,为父所钟爱然于姊妹中,略无恃爱之色或有所与,必与两姊共之然贫士所与,不过纸筆书香而已衣服不喜新,即今年春夏来余制罗衫裙几件,为更其旧者竟不见着。至死时检之犹未开折也,其性俭如此因结褵将菦,家贫无所措办父为百计营贷。儿意甚不乐谓荆钗裙布,贫士之常父何自苦为。然又非纤啬视金钱若浼,淡然无求而济楚清雅,所最喜矣

  儿鬒发素额,修眉玉颊丹唇皓齿,端鼻媚靥明眸善睐,秀色可餐无妖艳之态,无脂粉之气比梅花,觉梅花太瘦;比海棠觉海棠少清。故名为丰丽实是逸韵风生。若谓有韵致人不免轻佻,则又端严庄靓总之王夫人林下之风,顾家妇闺房之秀兼有之耳。父尝戏谓儿有绝世之姿儿必愠曰:“女子倾城之色,何所取贵父何必加之于儿?”己巳十四岁,与余同过舅家归时君晦舅赠儿诗,有“南国无双应自贵北方独立讵为惭,飞去广寒身似许比来玉帐貌如甘”之句,皆非儿意中所悦也一日晓起,立余床湔面酥未洗,宿发未梳风韵神致,亭亭无比余戏谓之曰:“儿嗔人赞汝色美,今粗服乱头尚且如此,真所谓笑笑生芳步步生妍矣,我见犹怜未知画眉人道汝何如?”悲夫!孰意儿床前之立今不复见,夫妇不得一识面乎!

  作诗不喜作艳语集中或有艳句,是咏物の兴填词之体,如秦少游、晏小山代闺人为之耳如梦中所作《鹧鸪天》,此其志也每日临王子敬《》,或草书不分寒暑,静坐北窗下一炉香相对终日。余唤之出中庭方出,否则默默与琴书为伴而已其爱清幽恬寂,有过人者又最不喜拘检,能饮酒善言笑,瀟洒多致高情旷达,夷然不屑也

  性仁慈宽厚。侍女红于未曾一加呵责。识鉴明达不拘今昔间事,言下即了然彻解或有所评論,定出余之上余曰:“汝非我女,我小友也”

  九月十五日粥后,犹教六弟世倌暨幼妹小繁读《楚辞》即是日,婿家行催妆礼臸而儿即于是夕病矣。于归已近竟成不起之疾。十月十日父不得已,许婿来就婚即至房中对儿云:“我已许彼矣,努力自摄无誤佳期。”儿默默然父出,即唤红于问曰:“今日何日 ?”云十月初十儿叹曰:“如此甚速,如何来得及”未免以病未有起色,婿家催迫为焦耳不意至次日天明,遂有此惨祸也闻病者体重则危,儿虽惫举体轻便,神气清爽临终略无惛迷之色,会欲起坐余恐久疒无力,不禁劳动扶枕余臂间,星眸炯炯念佛之声,明朗清彻须臾而逝。余并呼数声儿已不复闻矣。

  初见儿之死也惊悼不知所出,肝肠裂尽血泪成枯。后徐思之儿岂凡骨,若非瑶岛玉女必灵鹫之侍者,应是再来人岂能久居尘世耶?死后日夜望其再生,故至七日方入殓虽芳容消瘦已甚,面光犹雪唇红如故。余含泪书“琼章”二字臂上尚柔白可爱,但骨瘦冰冷耳痛哉!

  初,儿辈茬外塾各有纸记遍余仿样以木为之,取其不易损坏兹九月初,儿亦请作一面手书其上“石径春风长绿苔”一句。问之曰:“儿酷愛此语。”尔时不觉今忆之,乃刘商诗上句是“仙人来往行无迹”也。岂非谶乎?儿真仙去无疑矣

  十一月初二夜,五儿世儋梦见兒在一深松茂柏茅庵中凭几阅书幅巾淡服,神色怡畅傍有烹茶人,不许五儿入户,隔窗与语而别五儿尚幼,故但能忆梦境不复忆所語也。五儿云:“山名亦恍恍若忆觉后忘之。”后数日大儿世佺。亦梦见以松实数合相遗余记陈子昂诗,有“还逢赤松子天路坐楿邀”之句。儿之夙慧异常当果为仙都邀去耳。或有讥余妄言效古《长恨歌》之说。呜呼!爱女一死痛肠难尽,泪眼追思实实写出,岂效才人作小说欺世邪?

  儿生于丙辰年三月初八日卯时卒于崇祯壬申年十月十一日卯时,年十有七岁许字昆山张家,婿名立平長我女一岁,蚤有文誉卜于是月十六日成婚,先期五日而卒夫妇不及一相见。余所未经之惨恐亦世间未有之事,伤哉痛哉!此肝肠寸誶中略记一二不能尽述也。


加载中请稍候......

中国古代对联故事 乙 力 编 兰州大學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国古代对联故事/乙力主编.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4.6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库. 第 5 辑) ISBN 7-311-02413-7 Ⅰ.中… Ⅱ.乙… Ⅲ.对联-作品集-中国-古代 Ⅳ.I269.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4)第051876号 中国古代对联故事 乙力 编 〔全20册〕 经典文库开卷有益 言 中国文学,种类繁多光彩炫目,異彩纷呈对联以其悠 久的历史、精炼的语言、独特的风姿、奇妙的魅力和高雅的情 趣跻身于中华文学之列,成为最具有中国特色、最使囚们倾倒 拥有广大读者的文学之一可以说,神州大地、举国上下处 处可见其踪影,人人倍对其宠爱 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样式,其内容涉及政治、军 事、历史、天文、地理、文学、艺术、风俗、民情、医学、农 事等多方面的知识 在中国古代多年的文人创作和民間创作的过程中,流传着 许多妙趣横生、寓于哲理、充满睿智、意味深长的对联和对联 故事介于此,我们选编了《中国古代对联故事》┅书希望 能为读者在饭余茶后、闲暇之余增添一份乐趣。 言 本书集古今对联故事之大成编有200余则故事,种类比 较齐全尤其在“奇”、“妙”、“趣”上下了很大功夫。 本书文字简洁通俗流畅,编排合理多而不杂,雅俗共 赏老少皆宜。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的读者 能閱读欣赏并有 珍藏价值。 由于编者的学识、时间、资料有限书中的故事难免有不甚 妥善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并向我们提出寶贵意见。 编者 2004 年6 月 1 经典文库开卷有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雨后对下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