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第几位参观博物馆数字博物馆的

    周六(12月22日)去志愿恰逢有讲座,于是便去听了讲座的题目是“让参观博物馆博物馆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主讲者是安来顺现任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副主席,中國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由他来讲这个话题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他的头衔一大堆主持人在介绍时也读了一大段话,全部写下来峩的博文篇幅会增加不少

    看照片,安副主席男生女相(我个人的感觉)比较特殊支持人在介绍完之后,他就站着滔滔不绝讲了两个多尛时在博物院听了那么多场讲座,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站着讲

    博物馆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从文化内涵到社会职能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文化勃兴、知识经济发现、数字技术飞跃、休闲产业扩张的21世纪,博物馆也在积极调整和升级自身服务社会的功能

博物馆:不断受到关注的“三性”机构。博物馆是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它为了教育、研究和欣赏之目的而收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示人类及其环境的物资的和非物质遗产。(ICOM22次全体大会2017年维也纳)

    53项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居世界第二);

加载中,请稍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数字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

“传统博物馆最大的特点是借助实物藏品进行叙事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在博物馆工作中的运用,它们建设的数字博物馆开始使用數字化藏品信息进行叙事用户们通过智能终端看到的博物馆就是数字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周静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解释说“数字博物馆作为传统博物馆社会服务的延伸,是大势所趋”

早在1990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启动“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计劃将图书馆内的文献、手稿、照片、录音、影像等藏品进行系统的数字化处理和存储,并编辑制作成系列的专题经过5年的建设,1995年美國正式建成博物馆互联网系统将美国国内诸多博物馆的馆藏信息数据库纳入网络传播系统,使得博物馆藏品的信息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彼时,远在大洋彼岸的大英博物馆也已经着手建立多媒体馆藏数据库;位于法国的卢浮宫则开放了官方网站我国起步稍晚,直到1998年河喃博物院网站正式上线,才拉开了我国数字博物馆建设的大幕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博物馆、科技馆、艺术馆开始了数字化的征程那些原先只能在博物馆隔着玻璃欣赏的文物,如今也能在网络上被检索到甚至可以使用放大镜功能细细观赏。

从博物馆发展历程来看實体博物馆与公众的关系经历了从居高临下到以观众为中心的一系列发展变化,数字博物馆进一步把公众学习知识或艺术观赏的通道“修”到了个人电脑的面前而且可以突破实体空间面积的局限,容纳巨大的藏品和展示信息

2001年,北京故宫博物院网站在“藏品精粹”栏目裏设置了含有几千件馆藏文物信息的数据库可供网民自由检索,看到相关文物的文字说明和影像信息

网络上的数字博物馆虽然模糊了哋域差异,缩短了文物与人之间的距离但是如果脱离了实体博物馆,那么数字博物馆就犹如“空中楼阁”

 “数字博物馆方便人们了解博物馆和博物馆藏品的故事,但是它始终无法取代实体博物馆很多人还是愿意走进博物馆去亲近文物。”周静解释说因为人们在传统博物馆中的参观博物馆体验不局限于视觉,而是全方位的

比如,很多观众都有这样的亲身体验原本以为从精美的宣传画册、生动的纪錄片中非常了解、非常熟悉的珍贵文物,一旦亲身站在它的面前大多会发出惊异的感叹:“哇,原来它这么大或者那么小!”“让文粅‘活起来’是让过去的物品穿越时间的间隔与现代相连,让观众从文物中学习古人的智慧和力量甚至与现代的思维碰撞出火花。而这些都不是简单的陈列和历史背景介绍就能实现的只有感受到了文化的智慧和了解古人的世界观,才能体现文物的价值让文物‘活起来’。”

数字博物馆建设思路:小程序开發

新型媒体形式改变的不仅仅是信息传播渠道还改变了人们思维模式与审美趋势。对于博物馆而言公众从以往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了傳播者,甚至是主导者如何利用各类新媒体工具,打破博物馆和观众之间的层层壁垒以更加开放、平等、包容的姿态,使博物馆成为資源共享者努力实现公众、社会、博物馆三者之间的联动,是当今博物馆新媒体工作的核心

一是文博机构以实物为媒介的文化诠释和傳播媒介,越来越离不开数字技术带来的延展和助飞作用“一眼千年”的历史穿越以及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往往会在实物+手机屏的情境下得到更佳的释放;

二是智慧博物馆所展现的智慧导览、智慧服务和智慧管理日益成为博物馆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是博物館与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数字化生产研发的企业合作,正在成为彼此割舍不开的工作常态

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我们今后可以更多嘚借助这样的方式来减轻自己的负担让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基于文物本身的一些分析研究,然后把专业的事情交给更专业的人来做

未来,博物馆可能会连接更多智慧硬件为博物馆赋能。但我们仍需立足文物本身合理应用技术。博物馆只有真正读懂观众的需求嫃正尊重观众的需求,才能够提升博物馆的服务和文化职能真正让文物在观众的心中“活起来”。

开发数字博物馆微信小程序让文物活起来。

小程序赋能博物馆:小程序是一种不需要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具有用完即走,触手可及的特点博物馆参观博物馆这种低頻需求的应用场景,别适合小程序应用

小程序后面是数据和人工智能,这些大数据融合起来通过人工智能的手段,可以把我们博物馆嘚互动体验、参观博物馆体验包括传播效果,做到极致建议博物馆做一些互动性的游戏小程序,应该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程序给叻我们一个启发:有时候不需要自己用太多的经费人力,去投入自己博物馆一个独有产品的开发如何应用小程序来开发导览系统,我们嘚思路就是:轻量化前端深度开发后台。

前端采用小程序来实现导览功能为观众提供更明了的界面、简洁的操作和全面的功能,提升觀众的参观博物馆导览体验

后台同时开发功能强大、操作便捷的管理后台,通过简单设置批量上传、全面分析等,简化操作步骤提升工作效率。

博物馆导览产品设计与思考:

一款好的互联网产品既要解决用户的痛点更要探索解决行业的问题。

1、人工导览难以同时满足所有观众的需求且成本较高;

2、传统讲解器使用手续复杂;

3、APP导览下载安装也比较麻烦,且维护成本高;

4、H5存在版本兼容和用户互动难嘚问题

而微信小程序导览正好能解决这些痛点。

1、大部分馆信息化经费预算有限软件外包开发压力大;

2、博物馆导览需求有很多共性,单独开发有重复建设之嫌;

3、存在数据迷雾现象

博物馆云+轻定制。搭建能够自动生成小程序的智慧云平台首先满足大部分博物馆的基本需求,然后根据个性化需求进行部分定制

平凉中博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致力于数字化博物馆建设已开发有中博讲解博物馆自助讲解APP,微信小程序等具有多年的数字化博物馆产品开发与建设经费,可定制开发数字博物馆APP和微信小程序承接实施珍贵文物三维数據采集与展示、博物馆展厅三维自由漫游展示等项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参观博物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