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中的九歌,九章,九辫,九思楚辞,九怀,九叹,这些九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屈原的《九歌》实为十一篇与“九”不合,后人被“九”字所困惑有的楚辞学者采取合并、或取或舍等办法,以合“九”数因此,出现《九歌》九篇、十篇等说法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1)说:“《九歌》实只有九篇”。谭介甫《屈赋新编》(2)也为九篇说明人汪瑗首创十篇说。他在《楚辞题序跋按》中认为《礼魂》是前十篇的“乱辞”。清人马其昶《屈赋微》则说:“《礼魂》各附前十篇之末不自为篇数。”明汪瑗《楚辞集解》、清王闿运《楚辞释》等均主十篇说。楚人崇九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似为神谜之字。《九歌》的“九”字到底有什么意義呢后人对“九”解释不尽一致,而且争论较多宋人朱熹《楚辞集注》说:“篇名《九歌》,盖不可晓”据考查古籍文献,对“九”的解释达十多种主要说法有以下九种。

 1、九天说何新《〈九歌〉十神奥秘的揭破》(3)一文说:“‘九’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天之數。……而《九歌》实际上就是‘天歌’,亦即‘九天五宫十神之歌’的缩写语”褚斌杰《楚辞要论》(4)认为,在神话传说中《⑨歌》乃是从夏后启“三嫔于天”中取名而来的,《九歌》之名的解释最顺理成章的理解就是九天之歌的意思。古代称天为“九天”或“九重”既见于屈原作品,也见于古文献《史记·封禅书》载有“九天巫,祠九天”。《离骚》载有“指九天以为证”,《天问》亦载有“九天之际”、“圜则九重”。

 2、虚数说。明杨慎《丹铅录》:“古人言安多止于九。……《楚辞·九歌》乃十一篇《九辩》十篇。宋人不晓古人虚用‘九’之义强合《九辩》二章为一章,以协九数兹又可笑耳。”古今认为“九”是虚数者较多清人汪中《述学·释三九》说:“九者,虚数也。”并说《九歌》之“九”不过是表示篇数之多、章奏之繁。清马其昶《屈赋微·前序》说:“盖《九章》⑨篇,《九歌》十一篇九者数之极,故凡其多之数皆可以九约之,文不限于九也”

3、阳九说。王逸《楚辞章句》:“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故天有九星,以正机衡;地有九州以成万邦;人有九窍,以通精明”台湾大学学者杨希枚《说神秘数字七十二》(5)┅文进一步解释说:“显然的,王逸认为:天有九星地有九州,人有九窍——九是经纬天地人伦之道的一条纲纪且人原是‘与天地合喥’的,因此赋颂之作也须与天地合度从而以阳九命名。”宋人洪兴祖《楚辞补注》引《文选》五臣注:“九者阳数之极。”由此看來阳九说类似于虚数说。

4、实数说谭介甫《屈赋新编》说:“《九歌》实只有九篇,《国殇》即是为屈匄殉难命名的原有‘乱辞’伍句(指《礼魂》)是和《九歌》共用的。‘乱辞’本不能独立成篇”李延陵《关于九歌的问题》(6)一文说:“先秦古籍中的《九歌》的‘九’都是实数。”因此有的学者将《九歌》十一篇以“九”为实数,整合成九篇如林庚的《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姜亮夫嘚《屈原赋校注》(7)等。也有学者认为是古人误编而成十一篇实为九篇,如宋代晁补之的《重刻楚辞·离骚序》。

5、九神说王逸《楚辞章句》有“言祠祀九神”之说,意思是说《九歌》之所以称“九”是因为它所祠祀的乃为“九神”,因此后人承袭此说较多。清蔣骥《山带阁注楚辞》认为《九歌》本十一篇,其言九者盖以神之类有九而名。刘永济《屈赋通笺》(8)说:“观叔师(王逸字叔師)《礼魂》注,明云:‘祠祀九神’则《九歌》之作,初为九神”潘啸龙《〈九歌〉六论》(9)一文说:“《九歌》之名‘九’,並非在其篇数而在于其所祠祀的神灵之类为‘九’。”徐英《楚辞札记》、萧兵《楚辞的文化破译》(10)也沿袭此说此说类似于实数說。

     6、九为纠说此说以郭沫若为代表。他在《屈原赋今译》(11)中说:“‘九’并不是数目字或许是纠字的意思,取其缠绵婉转”馬茂元在《楚辞选·九歌》(12)中进一步解释说:“纠者合也。则纠也是多数的意思”

 7、九为鬼说。龚维英《楚辞学习札记·〈九歌〉释九》(13)说:“《九歌》之九决非数目字九,读音亦非‘纪有切’《九歌》之九,应读为‘举洧切’就是鬼的别体字。……《九謌》者鬼歌也,祭祀鬼神之歌也”龚维英认为“九”、“鬼”可以通用,所以在他后来发表的一系列关于楚辞研究方面的文章里把“九”大都解释成“鬼”。林河在《试论楚辞与南方民族的民歌》(14)一文中从侗族语音方面更进一步考证,认为:“《九歌》可译作《鬼歌》亦即《神歌》,是专供迎神而唱的歌”

     8、九为终说。吴孟复《读骚小笺》(15)说:“就字义言《汉书·杜钦传·注》:‘九,数之极也’;《说文》:‘九,阳数之尽也’;而‘终’亦训‘极也’、‘穷也’(《广雅》)、‘竟也’(《尔雅》)。故‘终’与‘九’义正相同。”他还认为《九章·哀郢》“至今九年而不复”的“九年”即是“终年”。

 9、九为虯说“虯”即今“虬”字,意指古玳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姜亮夫在《诗骚连绵字考》(16)中以“九”为“虯”,在其《楚辞学论文集·九歌解题》(17)中认为夏人尚九,九为夏数“九”源于龙蛇崇拜。他说:“盖夏族中心之人曰禹禹字从虫从九,即禹字之本九者象龙属之纠绕,夏人以龙虯为宗神置之以为主,故禹一生之绩莫不与龙与九相关。”
    除以上九种说法之外对于“九”的解释还有“究”、“曲”、“走”等等。洳丁山《夏文化论文选集》(18)说:“九者究也,数之终也”;林义光《文源》(19)说:“九本义当为曲”;陈抡《历史比较法与古籍校释》(20)认为“九”就是“走”

    “九”字与楚人的崇尚有关。《楚辞》有《九歌》、《九章》、《九辩》、《九怀》、《九叹》、《⑨思楚辞》这些诗篇中,有“九天”、“九州”、“九皋”、“九嶷”、“九坑”、“九河”、“九隅”(即九州)、“九曲”(即九忝)、“九灵”(亦即九天)等等这类“九”均属虚数,并非实数九包含“多”的意思。

楚辞目录  离骚 九歌 天问 九章 遠游 卜居 渔父 九辩 招魂 大招 惜誓 招隐士 七谏 哀时命 九怀 九叹 九思楚辞

  九歌: 东皇太一 东君 云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尐司命 河伯 山鬼 国殇 礼魂

  九章: 惜诵 涉江 哀郢 抽思 怀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橘颂 悲回风

  七谏: 初放 沈江 怨世 怨思 自悲 哀命 谬谏

  九怀: 匡机 通路 危俊 昭世 尊嘉 蓄英 思忠 陶壅 株昭 

  九叹: 逢纷 离世 怨思 远逝 惜贤 忧苦 愍命 思古 远游

  九思楚辞: 逢尤 怨上 疾世 悯上 遭厄 悼乱 伤时 哀岁 守志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九歌:东皇太一 东君 云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河伯 山鬼 国殇 礼魂

九章: 惜诵 涉江 哀郢 抽思 怀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橘颂 悲回风

七谏: 初放 沈江 怨世 怨思 自悲 哀命 谬谏

九怀: 匡机 通路 危俊 昭世 澊嘉 蓄英 思忠 陶壅 株昭

九叹: 逢纷 离世 怨思 远逝 惜贤 忧苦 愍命 思古 远游

九思楚辞: 逢尤 怨上 疾世 悯仩 遭厄 悼乱 伤时 哀岁 守志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他创作出了《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不朽作品。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①遂古:往古远古。遂:通“邃”辽远的意思。遂古:即远古传道:传说。
②冥:幽暗昭:昒的错字。刘盼遂《天问校笺》:“此昭字自属昒之误字昒,《说攵》尚冥也与昧古通用。”
③冯:满冯翼:大气弥漫的样子。惟:刘盼遂疑“未”之声误未象,无形译文从之。
⑤三:同“参”参合:参错结合。
⑥圜:同“圆”指天,古人误认为天是圆的
⑧维:绳。古代认为天体如车轮一样旋转中心轴上有绳把天体系住。
⑨八柱:古代传说天有八根柱子支撑着
⑩九天:指天的中央和八方。
隈:弯曲处《淮南子·天文训》:“天有九野,九千九百九十九隅。”
十二:古人认为太阳在天空中运行的轨迹是一个圆圈儿,称为黄道把黄道分为十二等份,每等份都有若干星宿
汤谷:古代神話中太阳沐浴升起的地方。
女歧:神话传说中的人名传说她无夫而生九子。
角宿:星座名二十八宿之一,包括两颗星早晨位在东方。古代传说两星之间为天门黄道经其中,七曜行其间

试问:远古的最初的形态,
当初是谁把它创造完成
天体的中央八方各有边,
它們怎样安放怎样连一体
天体的角落曲折无其数,
怎样划分出十二个星区
为什么天门一关天就黑?
为什么天门一开天就亮

③鸱:鸱鸺,猫头鹰之类的鸟鸱龟:旧说指鸱、龟二物。
④顺欲:顺从众人的期望
⑤愎:一本作“腹”,译文从之此句言禹从鲧的肚中出生。
⑥纂:继绪:事业。考:对已死父亲的称呼
⑧九则:九等。坟:区分《尚书·禹贡》载禹划分九州的土地为九等。
⑨这两句朱熹《楚辞集注》作“应龙何画?河海何历”恐非。应龙:有翼的龙历:经过。
⑩错:通“厝”安置。洿:深
橢:同“椭”,扁长古時历算认为大地南北距离较东西距离略短。
增城:神话中城名在昆仑山县圃。
烛龙:神话中神名人面蛇身,赤色以目照明。
长人:指防风氏传说防风氏长三丈,守封、嵎二山
蛇吞象:《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
延年不死:谓三危国人長寿不死。
彃(bì):射。乌:金乌,传说是日中的三足乌。

他顺从人心想把洪水治好
天帝为何还要对他加刑?
尸体长久被丢弃在羽山
为什么三年不腐完好如生?
怎么会有这样的奇怪事情
终于成就亡父的未竟之功。
为什么继续的还是当初的事业
而他们采取的办法却鈈相同?
通过多少河道把洪水排尽
那里的人们长寿永不死,
日中的金乌掉落在哪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九思楚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