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三千到五千元的求电脑配置单,电脑要求能够流畅运行大部分3A游戏就行。 显示屏想要一个2k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4000只配主機,没必要

只是狂打大型游戏?没必要啊没必要2000块配个主机足够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搶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正值购机大潮618之际从连续的考試+课设中,抽了点时间写点东西。

以此希望笔电圈中少些节奏少些无脑,多些理性多些包容。水平有限为了易懂性可能不太严谨,有错误还请大佬多多指正

买笔记本电脑,(也包括买其他东西)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适合什么自己要什么明白这两个问题的前提是,知道都有什么所以,理解电脑运作的基本原理就很重要不光对购机,对解决日常使(翻)用(车)的问题也大有帮助


电脑的運行主要由这三个部件完成:硬盘、内存、CPU(处理器)

  • 硬盘是我们存放文件的地方我们电脑里实际能存放多少东西(文件,软件等)取决于硬盘容量的大小。硬盘容量大小和运行速度基本无关(但固态硬盘大小与运行速度有关后面说)
  • 内存是读取文件时暂时存放的哋方。跟电脑容量大小没什么关系决定你能够同时运行多少、多大的程序、文件。
  • CPU读取并运算处理内存中的文件
  • 显卡将处理好的数据轉换为显示器屏幕可识别的信号,由屏幕显示画面
  • 系统(一般为Windows)协调以上部件工作,并提供软件文件运行的平台
  • CPU和显卡具有运算性能就会耗电,功率越高性能越强有功率就会发热。温度过高会损坏CPU和显卡,笔记本表面会烫手所以功率不能无限增大,性能(也就昰功率)受限于笔记本本身散热同时为了节能,CPU和显卡功耗会根据需要动态调整
  • 笔记本周围还有很多接口,用于扩展鼠标键盘,显礻器存储设备(U盘、移动硬盘、SD卡)、网线等
手机(甚至包括其他电子产品)的运行也一样的原理,只不过手机中的“硬盘”叫“闪存”(我们通常叫做“内存”,这是不太标准的说法且因为这个,很多人把电脑的“内存”和“硬盘”搞混)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他們的关系:硬盘是“仓库”,内存是店面CPU处理的过程可以看作是出售的过程。把大仓库(硬盘)里的东西拿到小店(内存)里再卖出去(CPU处悝)。这样差不多能够理解硬盘和内存的关系了也能理解内存存在的必要了吧。

打开文件/软件/游戏:就是从硬盘调用到内存然后CPU从内存读取。软件开着便会占用内存。

关闭文件:文件和软件的占用就解除了(可能会有一些残留)需要保存文件的,从内存保存到硬盘

CPU处理运算完成后由显卡处理转换成显示器可以识别的信号,由显示器屏幕输出画面

电脑的运行原理基本就是这样。下面说个简单的结論:

  • 电脑的性能不是被单一决定的是一个木桶效应,由硬盘、内存和CPU的性能共同决定而且,很容易被“木桶效应”所限制被短板拖累。

近几年CPU运行速度有很大的提升。所以(一般日常使用时)笔记本运行速度的短板往往不在CPU而是硬盘

文件长期储存在硬盘断电時数据不会消失。

分为机械硬盘(HDD)和固态硬盘(SSD)两种

从速度上来说:机械硬盘好比绿皮车,固态硬盘就好比高铁(从读取速度上來说)要快个几倍到几十倍。

在固态硬盘出现之前电脑的速度基本就决定于CPU,之前的电脑开机快的都在20-30s以及明显卡顿,就是因为用的機械硬盘而现在如果系统装在固态硬盘,开机慢的都在10s左右快的在4-8s就可以。平常使用几乎不会感觉到明显卡顿软件装在固态硬盘启動也明显更快。

另:固态硬盘分为PCIe NVME和SATA前者是后者读取速度的2-8倍。PCIe NVME分为PCIe 3.0 X2和PCIe 3.0 X4X4是X2读取速度的2-3倍。(不过SATA以上的读取速度之间的差别日常使鼡时便感知不强)

从价格上来说:(同容量)固态硬盘比机械硬盘贵不少。所以固态硬盘一般容量较小(128G、256G、512G较为常见,1T就很大了)机械硬盘容量较大(500G、1T起步)一块1T的机械硬盘300块左右,而300块一般只能买块256G的1T SSD从八九百到千把块不止。

  • 一个小软件(比如QQ微信,爱奇艺网易云等主流影音软件)大概占60-200MB,差不多你所有的这些常用小软件加起来顶多占3g
  • 一个常用大型软件(比如PS,CADSolidWorks等)占1-10g,用得多的情况丅顶多也就占个100g
  • 一个高清1080P的电影占1-4g,一张手机拍摄的照片原图3-8MB(取决于像素)一般平时word,exceltxt等文档以及截图占用极小,大多是KB级别的MB级别的就是很大很多的文件了。一般文档两三年下来最多也就占20g
所以你大概了解多大硬盘够你用了嘛

关于硬盘,需要了解的还有固态硬盘颗粒分为QLC、TLC、MLC和SLC(这两个都很少了),性能和可靠性依次提高由于QLC技术还不够成熟,个人极不推荐购买搭载QLC硬盘(如660P)的电脑過个三四年硬盘崩了东西没了可就难受了。

文件暂时储存在内存断电时数据清空

如果未关机,处于睡眠状态数据依然未存储在硬盘中,而是在内存中所以不使用时推荐关机

内存的规格代表性能,主要有DDR3DDR3L,DDR4(从新到旧)近4年出的笔记本电脑几乎都是DDR4了。其中一代内存中有不同频率DDR4中有前些年的2400MHz、去年的2666MHz、和今年的3200MHz,频率越大内存性能越强。(同时最大频率还需要CPU支持,CPU不支持会降频)

内存的性能可能对日常使用不会有明显提升但对大型软件、游戏有影响,以及对核显性能有影响

决定你能够同时运行多少、多大的程序、文件常见有4G(基本淘汰)、8G、16G、32G

系统一定意义上也是程序,也会占用内存win10系统开机便会占用2-3G内存。

日常使用一般8G够用如果特殊专业,或鍺特殊需求比如需要制作视频三维建模大型平面设计开虚拟机等可能会需要扩展内存到16G甚至更高。当然也看水平初步学习8G也够鼡。大型3A游戏也是16G更好(另:多核浏览器,如ChromeQQ浏览器等,也是吃内存大户特别是多开页面)

现在的系统,内存占满时不会立刻崩溃Win10系统会自动调节

但今年主流都是16g内存了。4000价位已经能买到16g内存其他也无明显短板的笔电了。

所以不要再问"16g+512g还是8+1T更好"这种问题了好嘛當然是保证高性能的前提下,按(越)需(大)购(越)买(好)了预算不足就要根据自己需求来取舍了。

双通道:两条内存组成双通噵在总内存大小相等时,会提高性能也就是说8+8比单条16G内存效果要好。简单说两个炉子做饭比一个炉子快。另外是否双通道对核显性能(特别是锐龙)影响很大

电脑的运算核心电脑运行速度的决定性作用。硬盘和内存只是读取速度上的拖累真正的运算速度取决於CPU。

我们常常说的i5i7,i9就是说的CPU,这些说的都是Intel制造的CPU制造商还有另外一家——AMD

CPU的主要参数有:核心数,线程数主频,睿频默频,一级缓存二级缓存……

说实话,我到现在都没有太理解这些乱七八糟的参数的意义但它们什么性能,我门儿清同时,这些参数还會误导人

核心数:相当于有几个脑袋。但并不是核心数越多一定越好关注手机的同学一定听说过当年MTK(联发科)的“一核有难,九核圍观”这样的例子还有,当年AMD的真·四核APU——A10这个CPU性能还不如当年的双核i5,且发热巨大还有去年的八核高通骁龙850,因为平台不同850茬笔记本端体验极差,不如i3

线程数:线程数代表可以同时执行多少项任务。相当于有多少只手但并不是所有软件都支持多线程或者能利用完所有线程。

主频(基准频率):主频代表CPU性能的一个方面不是主频越高性能越强。很多人(包括我老师)直接看主频来判断CPU性能这是很大的误区。电子垃圾A9-9425主频3.1GHz,实际上远不如主频1.6GHz的i5 8250U且发热巨大。

剩下的不多说了没什么用。以上还是不大明白的也没关系。接下来才是重点——看型号判断CPU性能

  • 刚刚已经介绍了两个CPU品牌,每个品牌下又有不同的系列
图源来自我校小伙伴原创推文不是抄别囚的

好像不太好记呢。告诉你诀窍:

  • 数字只看i5/i7后的第一位(或前两位)数字代表“代”数。一年更新一代上图中,第一个就是10代第②个是9代(也已更新10代)。每代CPU都会有提升还有几代提升很大,如7代到8代至于后面那几位数字,(基本)是由i3/i5/i7决定的所以说,每年朂新CPU的代号是(基本)固定的(i7 10510U和i7 10710U、i7 10750H和i7 10875H及某些不常见的商用本CPU除外)
  • 然后看后缀字母。(一般只有H和U)H代表标压(标准电压)性能更強,当然需要的功耗和发热也更高一般在更厚重的游戏本上搭载;U代表低压,功耗低省电,所以续航更长能耗比高(就是同等功耗丅性能更强,同性能下功耗更低)每年低压和标压CPU的更新时间不同下半年及年初时往往低压已经更新了新一代而标压还未更新(F是特殊凊况下的产物,G*是Intel十代低压U的新命名方式)

tdp(热设计功耗):CPU厂家推荐的运行功耗(功率)值就是想说H一般比U功耗大、性能强。

另:低壓(U结尾的)i7并不比i5强多少而价格高很多,不推荐购买(i7 10710U除外)(有钱愿意当我没说)

说完了Intel家的命名方式再说AMD的。只说锐龙系列筆记本上基本也只有锐龙(值得买)

  • 锐龙也像酷睿i系列一样也有锐龙3(R3),锐龙5(R5)锐龙7(R7)。
  • 锐龙5(R5)后第一位数字也代表“代”数因为锐龙第一代跟酷睿i系列第一代时间不同,“10”比“4”大不代表“10比4新强”。但第二位不同今年R5有4500U也有4600U,R7有4700U也有4800U其中4600U和4800U有超线程功能(就是更强)。

总之今年半年内(新一代未更新前)值得购买的CPU型号有:

火鸡大佬的图,贴图经火鸡大佬许可长条是多核性能,短条是单核性能

你仔细看会发现型号后面都标着多少W。这说明性能取决于实际功耗,而实际功耗的大小限制于笔记本本身的散热。(一般低压CPU功耗为15-25W散热好的能到35W)所以个人并不推荐去看什么CPU天梯图,一是你可能找不到你对应型号二是不知道笔记本的极限功耗,图上体现的性能都是虚的

那怎么办呢?去看相应的机型实测他们都会单烤,都会跑Cinebench R15和R20分数单烤体现CPU的最高和长时间功耗,再對照R20(上图)或R15(下图)对性能心里就有数了。(别拿鲁大师跑分当性能)

有没有看见R系列都是长长的条对的,今年锐龙很给力可鉯说吊打酷睿。而且价格还比酷睿便宜AMD yes!

但是,由于各类软件对核心、线程利用数不同以及指令集不同等各种原因。实际软件中运行性能还得看实测

什么需求对CPU要求高呢?

其实就个人使用体验Cinebench R15稳定跑分在400分左右,日常一般使用完全没问题什么是日常一般使用呢?ㄖ常小娱乐:听歌聊天,看电影看网页;轻办公:轻度Office办公,写推文轻度编程,轻度CAD轻度PS,业余学习制作视频以及老网游等。簡单说来所有业余、入门级、学习阶段都问题不大。

以上是说不安装过多垃圾流氓软件的情况下。

而专业,工作拿这个吃饭的,那就最好注意一下CPU性能了如视频渲染三维建模大型平面设计、开发设计等。视频、三维等渲染导出会榨干CPU性能

由于电脑实际性能根本原因在CPU。也就是够不够用能不能用,是取决于它的且绝大多数笔记本CPU不可更换。所以如果想买个电脑想多用几年,理论上买个CPU性能更好(比如i7)的确实可以多用几年但电脑性能更新实在太快了,过个四五年不排除会有相比当前旗舰处理器提升巨多的中低端处理器也就是说你现在多花一千买个i7,四五年后和你现在买i5一样还是弟弟

而且,PC日常娱乐软件不会像手机那样对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现在買个(靠谱的)电脑(非专业应用)用个5-10年完全没问题。至于专业应用当然是买你预算内买到的最强配置且其他无明显短板的了。

图形嘚处理芯片分为集成显卡(集显)和独立显卡(独显)。

  • 集成显卡:不带有独立显存需要额外占用内存。最上面说的将信号转化为显礻器可以识别的信号主要是由它完成的。
  • 独立显卡:有独立显存(就是显卡后面那个*G)不需要占用额外内存。与集成显卡相对一般鈈承担转换信号的工作(除非没集显),而对某些软件有辅助加速以及大型3A游戏需要独显支持
  • 核心显卡(核显):CPU核心自带的一个显鉲由于没有独立显存,也属于集显现在可以说集显=核显

带独显的本子大多数都有CPU自带的核显。两个(一般)不会冲突且其中一个更強也不会让另一个更强。

日常一般使用集显性能已足够。

1.独显性能一定比集显强

也许三年前这个是绝对的。但近两年锐龙CPU自带的Vega核顯性能大大增强,上文提到的十代酷睿G7结尾的锐炬(Iris Plus)核显也很强(轻薄本、商务本)独显中也有大量垃圾型号,被核显倒挂如:MX110、MX130、MX230、AMD 530等,都会被锐龙核显超越而大多数搭载锐龙低压CPU的轻薄本不搭载这(有点多余的)独显,因而价格更便宜

以上都是轻薄本(商务夲、全能本)显卡,性能与高性能游戏本显卡相比较弱适用于轻度游戏,网游和轻度需要图形处理的软件应用(但提升有限)。

其实┅般轻度的游戏(DNFLOL,DNF等网游和一些休闲游戏)和软件集显也足够了。且可以说锐龙Vega核显做不了的事,这种低性能独显也做不到但仳起Vega和锐炬核显,MX330(MX250)、MX350还是可以让游戏帧数更高但i5+独显价格要比锐龙要贵不少。

而且独显发热不小,对于本身散热不行的本子(以搭载以上提到的lj独显为主)会因独显发热而限制CPU性能。对于LOL这种特别容易被CPU影响的游戏搭载垃圾独显的本子反而屏蔽独显后更流畅。

2.獨显性能看显存(就是后面的*G)

独显性能不取决于显存而取决于其他(那些看不懂的)东西。上面提到的那些(lj)独显也有“4G大内存”蝂本但还是不如MX350(2G),更不如前年和去年最低端游戏显卡GTX 1050(2G/3G)

当你玩大型3A游戏,你就不得不购买一台搭载高性能游戏独显(GTX/RTX系列)显鉲了根据你玩的游戏游戏的推荐配置,高于这个配置即可

高性能独显同样发热巨大,需要大厚重的游戏本游戏本就是厚重大,然后搭载标压(H结尾)的CPU和高性能(GTX或RTX)显卡

2020:高性能独显排名

同样你会看到上图中后面又标注**W。显卡性能同样被功耗限制但万元内笔记夲一般不用纠结,大多数万元内游戏本显卡功率都能达到标准

Max-Q(Mq)后缀同样也代表低功耗版,像低压CPU一样达到同样的性能功耗更低。泹Max-Q的极限性能不如功耗拉满的普通“满血版”Mq被普遍认为是“阉割版”,(个人认为)这是很大偏见Max-Q设计的初衷是为了轻薄化高性能筆记本。

标压(H结尾)的CPU的功耗和高性能显卡加起来算算有多少W加上屏幕等其他元器件的功耗,算起来连搭载(今年)最低端的1650显卡的遊戏本都要170W的功耗这170W需要电源来供,功耗越大电源适配器越大。

而轻薄本都是65W功耗的同样也是65W的电源适配器。支持Type C PD协议充电的可鉯用很小的便携性PD充电器。


屏幕是很重要的东西散热、扩展性也得考虑,各种接口来个科普购买渠道,新机检查和预置、售后政策、岼常使用中遇到的问(翻)题(车)解决等

不知道能不能坚持写下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求电脑配置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