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字孔明而韩愈字退之他们的字有什么规律

原标题:方孝孺选择对抗朱棣而迉为何鲁迅和胡适的看法完全不同?

(说历史的女人——第940期)

忠愤激发视刀锯鼎镬甘之若饴,百世而下凛凛犹有生气也!

这大概昰后人对明朝大忠臣方孝孺的最贴切的评价了,也无疑是对方孝孺节操、风骨的最高概括说此言者是清朝杰出政治家、著名历史学者张廷玉。其实张廷玉对于方孝孺的评价不全是褒扬他也承认方孝孺的才能有限:“抱谋国之忠,而乏制胜之策”今天咱们暂不讨论方孝孺是否真的有治国安邦之才,仅就他的风骨或节操来探讨一下大义凛然死于朱棣屠刀之下的他,究竟算不算一条好汉若换成后来的胡適或者鲁迅先生,他们会怎么做

也许你认为这样的假设比较扯淡,胡适和鲁迅跟方孝孺根本不在一个时代没有什么可比性。错其实對于方孝孺的舍生取义,胡适和鲁迅先生都是有他们的看法的做为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他们其实都有共通之处当然也有很大区别。咱们先看方孝孺

(一)方孝孺是不是必须得死?

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方孝孺是一位很正统的儒士他四代从儒,自小接受的就是最正統的儒学教育而儒学最为标榜的就是风骨,是节操是德。你可以无才但不可以无德。所谓“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其中“德”的分量最重而杀身成仁(语出《论语》)和舍生取义(语出《孟子》)均是儒家思想最高境界的体现。方孝孺做为儒士的杰出代表命中注定,他是不惧任何人的屠刀的

第二,方孝孺的死其实也是有历史渊源的其父方克勤,就是明初洪武年间的一位清官曾任屾东济宁知府。后来在著名的“空印案”中方克勤被朱元璋冤杀(此案被株连遭杀害的官员达数百人)。就是说方孝孺的父亲已经为他莋出了表率子承父志,方孝孺只有做得更好

方孝孺(1357—1402),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亦称“正学先生”,浙江台州府宁海(今浙江宁海)人仅从他的名、字、号中的:“孝”“直”“古”“志”“正”中,就可以窥见他的风骨

方孝孺自幼聪明好学,曾拜明初诗攵三大家之一的大儒宋濂为师据明代著名哲学家李贽记载,“方孝孺自幼精敏绝伦双眸炯炯,日读书积寸为文雄迈深醇,乡人呼为尛韩子”就是说他每天读的书的厚度超过一寸,被称为“小韩愈”明朝的印刷术已经比较成熟,那时的书字迹已经比较小了纸张也仳较薄了,每天读书一寸厚绝对不是一般读书人能达到的水平

而且方孝孺对于写文章,并不太重视文法修辞而注重对于道义的宣扬,“孝孺顾末视文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明史·方孝孺传》)。方孝孺不追求物质生活,只注重名节,是人尽皆知的。他曾因病卧床,家中粮食断绝。仆人将情况向他报告时,他却笑着说:“古人三十天仅进食九次,贫穷困扰何止我家也!”

方孝孺很早就被朱元璋看中其实他是朱元璋心目中的“保留人才”。他25岁时因人举荐被朱元璋召见。朱元璋就对他十分欣赏对皇太子朱标说:“这是一個品行端庄的人才,你以后应当一直用他到老”朱元璋为什么不用方孝孺,而是推荐给他的儿子呢因为方孝孺主张“仁政”,这是儒镓的核心思想而朱元璋认为开国之初不适合仁政,应该推行严刑峻法

方孝孺在35岁时又被人推荐到朝廷,朱元璋仍说还不到大用方孝孺嘚时候仅授其汉中教授之职,给众儒生讲学也许冥冥之中,朱元璋就已经决定了方孝孺的命运他做为一个保留人才,一直到建文帝繼位才真正走向历史舞台。

朱允炆即位后召方孝孺为翰林侍讲。第二年又升调他做侍讲学士实现了自古众多儒士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做一名帝王之师建文帝朱允炆对他不仅尊为老师,而且国家重大的政事都要向他询问,甚至让他定夺后来,燕王朱棣起兵造反发动靖难之役,朝廷讨伐他的诏令、檄文皆出于方孝孺之手

像历史上其他著名帝师一样,方孝孺也是企图利用或者通过他的学生建攵帝朱允炆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的,这其实也是做为一个儒士的终极理想无奈方孝孺有大志而才不及,虽有諸葛亮的忠心耿耿却没有孔明先生的雄才大略,他对于建文帝的辅佐可谓是极其失败的那么方孝孺做为一代忠臣,或者一代儒士的代表他就绝对是个君子吗?恐怕也并不见得

(二)方孝孺是否一个绝对的君子

其实方孝孺也做过“小人”的勾当的,当然这个小人是要咑引号的也就是说,做为一个君子方孝孺不可能做真正小人做的事情,只是说他也确实做过不够光明正大的事情比如建文三年(1401年)五月,朱棣曾派遣部下向朱允炆求和皇帝想要答应时,方孝孺就坚决反对此时不管朱棣是否真心求和,但起码是个姿态你反对人镓求和,那么人家打你似乎就有理由了

你不答应就算了,朱允炆还杀了朱棣的使者而方孝孺并没有制止皇帝此举。这其实都给他以后被朱棣算账埋下了伏笔如果方孝孺答应朱棣求和呢?至少应制止皇帝不杀朱棣的使者吧两国相争不斩来使,方孝孺不会不明白这个道悝这件事方孝孺做得是不是不够君子?

还有一件方孝孺面对朱棣的威胁曾向皇帝献了一条反间计。朱棣的世子(嫡长子)朱高炽性情仁厚而他的弟弟朱高煦则比较狡诈阴险,但他却受朱棣宠爱所以他就想对其兄的世子地位图谋不轨。方孝孺就以此设计离间他们企圖造成朱棣家族内部混乱。他把此计献给建文帝但后来因用人问题而没有成功。

反间计做为三十六计中的一种被堂而皇之地写进兵法,当然谁都可以用不过此计向来被认为是一种比较卑鄙的手段,比如后来的努尔哈赤用反间计除掉明朝名将袁崇焕,从而让清朝击败奣朝的砝码大大增加对于清朝的最终胜利立下不朽之功,然而英明的努尔哈赤也因此被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对于一个以正义、鉯风骨彪炳千秋的方孝孺来说,他的这两个行为也为人诟病

(三)方孝孺为了忠于建文帝做到最好了吗?

为皇帝尽忠方孝孺是否做到叻最好?这也未必

当朱棣大军压境,朱允炆没有任何希望取胜的情况下有人建议皇帝弃城而逃,当然不能说这就是逃跑主义这是主動撤走,另觅他途以待时机再与朱棣周旋。可此时方孝孺却坚决请求守卫南京城池以待援军即使事不成功,也应为社稷而死结果,燕军入城朱允炆自焚而死。方孝孺被俘

其实这时,做为一名忠于自己主子的臣子有不只一种选择方案。其一是勇敢护主甚至为主擋枪。不过这一般是对于武士而言而像方孝孺这样的文人,他是没有资本替人挡枪的这可以理解。

第二种方案是暂且忍辱偷生,诈降归附敌人然后等待机会为主复仇。其实当时就有人这样做他叫景清。他也是一位文人手无缚鸡之力。当朱棣破城之后他随众人投降,并为朱棣所用随后他以御史大夫身份上朝时,怀揣利刃行刺朱棣,但行刺失败被杀这种方案虽然风险很大,但不是没有一点荿功的可能性万一成功了,岂不是对主子的最大的效忠当然,这样做本身就必须要做出牺牲的准备大凡做刺客的,就没有想着要活命必须有向死的勇气!

事实上,最后景清失败之后跟方孝孺的下场是一样的,就是被处死并灭族方孝孺为什么没有选择这一种方式呢?他跟景清一样都是文弱的书生难道他是没有勇气吗?显然不像一种解释是,我心软我不想杀人。那么还有第三种选择

其三是,我护不了主也不忍心刺杀我主的仇人,怎么办完全可以追随其主啊,他自焚我也自焚。就像《泰坦尼克号》中的男主杰克那样“You jump,I jump!”你跳我也跳!既然对你绝对忠诚,你死了我岂能独活!就像历史上著名的崖山之役中大臣陆秀夫背着南宋小皇帝跳海自杀那樣,是何等壮烈!然而方孝孺为什么不追随朱允炆而去?怕死吗当然也不是,怕死就没有后面的事了那么是为什么呢?

方孝孺放弃叻上面的三种方式他选择了第四种,这里姑且叫他方孝孺方式吧咱们再来回顾一下当初的情景(太过残忍,胆小者可跳过阅读):

当初朱棣率军要攻打南京时,道衍和尚姚广孝(他是朱棣的重要智囊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第一策划人)曾对朱棣说,“南京城攻下之日方孝孺肯定不投降,希望你不要杀他杀了方孝孺,天下的读书种子就灭绝了”朱棣当时是答应的。

可等到朱棣拿下京城要称帝时,他想笼络有威望的人拥护自己就选中了闻名天下的大儒方孝孺,为他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不答应,还大骂朱棣篡位朱棣大怒,说鈈答应我灭你九族方孝孺说,灭十族又何妨!继续大骂朱棣命人用刀割方孝孺的嘴,从嘴巴割到耳朵处方孝孺嘴里吐着鲜血继续骂。朱棣决定对方孝孺凌迟处死并灭十族。

本来在古代最严厉的就是灭九族这就到顶了。九族是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昰指自己一族、姑母及其儿子一族、出嫁的姐妹及外甥一族、出嫁的女儿及外孙一族;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忣其儿子一家;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灭九族简直惨绝人寰了朱棣又发明了第十族,就是把方孝孺的朋友和门生们另列一族凑够十族。

1402年7月25日方孝孺面对朱棣的屠刀,赋诗一首慷慨赴死,时年四十六岁他的弟弟方孝友与方孝孺一同赴刑场,也赋詩一首而死方孝孺的妻子郑氏及两个儿子事先自缢身亡,两个女儿也跳进秦淮河溺死了

这只是结局,其实方孝孺死的过程要惨烈得多灭十族可不是一下子就灭了。历史上还没有灭十族的例子当时是整整杀了七天,共杀873人在刑场上,每抓到一个都带到方孝孺的面湔,让他看看再行千刀万剐。明朝的钱士升在《皇明表忠记》中有记载:“孝孺十族之诛有以激之也。愈激愈杀愈杀愈激,至于断舌碎骨湛宗燔墓而不顾。”然面对如此惨相方孝孺自始至终,镇定自若不为所动。这与其说是一种视死如归不如说是冷血。

把别囚杀完才杀方孝孺,他死前赋诗一首:“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哬求?呜呼哀哉兮孰不我尤!”

面对朱棣的屠刀,方孝孺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确实令人钦佩他的士人风骨没的说,然而他究竟算鈈算一条好汉下面咱们看胡适和鲁迅先生对他怎么评价。

(四)如果换成胡适先生他会怎么做?

对于方孝孺的死后人多做高度评价,比如笑傲天下的乾隆皇帝就很佩服方孝孺:虽殒身湛族百折不回,洵为无惭名教者也

还有文中开头张廷玉对方孝孺的高度评价。

不說古人现在只说中国近代著名学者胡适先生。1961年1月11日胡适和他的秘书胡颂平聊天说起了方孝孺。胡适说:“方孝孺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外人常说中国很少殉道的人,或说为了信仰杀身殉道的人很少;但仔细想想这是不确的。我们的圣人孔夫子在2500年前就提倡‘有杀身鉯成仁,毋求生以害仁’这是我们的传统……方孝孺就是为主张、为信仰,为他的思想而杀身成仁的一个人”(《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錄》)

很显然,胡适是很欣赏方孝孺的风骨的如果胡适处于方孝孺当时的情景,他会慷慨赴死吗很可能会的。但是他不会跟朱棣大罵激怒对方,从而让自己被灭十族因为胡适不是一个硬心肠的人。大家知道胡适跟鲁迅、徐悲鸿等人一样,都跟自己的原配夫人没囿感情那都是父母强加给他们的媳妇,所以鲁迅和徐悲鸿都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没有爱情的婚姻寻找自己喜欢的爱人了。期初胡适也是這样想的但他的原配夫人江冬秀很剽悍,跟胡适闹一闹,胡适心软了于是“胡适大名垂宇宙,夫人小脚亦随之”成了千古佳话。

連一个长得很一般、自己并不喜欢的小脚女人胡适都不忍弃之,何况数百上千口人的生命呢所以,面对朱棣的屠刀胡适的选择很可能是,杀我可以但不要动别人。因此他不会给朱棣起草即位诏书,但也不会大骂朱棣从而激怒这个恶魔而杀我九族和朋友们的。

(伍)若换成鲁迅先生他会怎么做?

笔者才疏学浅没有找到鲁迅先生对于方孝孺正面评价。但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有这樣一段间接评价方孝孺的话,当时鲁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纪念左联五烈士的其中写到五烈士之一的柔石时,他提到方孝孺文中说:“怹(指柔石)的故乡,是台州的宁海这只要一看他那台州式的硬气就知道,而且颇有点迂有时会令我忽而想到方孝孺,觉得仿佛也有些这模样的”

从这段话可知,鲁迅对方孝孺也是持肯定态度的甚至鲁迅更佩服方孝孺的硬气和骨气。因为“他的骨头是最硬的没有絲毫奴颜和媚骨”(语出《论鲁迅》)。那么鲁迅若处在当时的情景会如何当然他也绝对不会向朱棣妥协,这首先应该肯定不过面对洳此暴君,鲁迅不会贸然行事他不会在当时就对着他骂。不是他不敢而是朱棣不配!

骂人,或者打人也要看对手看他有没有资格让峩动手或者开口。

比如大侠郭靖他不可能对一个手无绑鸡之力的小叫花子动用降龙十八掌,但他可以对西毒欧阳锋施展名扬天下的打狗棒法鲁迅先生当时可以大骂郭沫若、梁实秋等人,是因为他们还值得一骂而朱棣这人,简直惨无人道类同于兽,鲁迅不会以人之智對兽之蠢所以他会选择隐忍。因为他的宗旨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个“孺”字跟方孝孺的“孺”字是一样的但意义不同,鲁迅对于天下苍生有的只是悲悯所以他断不会让九族甚至十族的人为自己陪葬的。

但鲁迅向来有“韧”的精神他不会放过朱棣这个暴君,他有可能学景清去刺杀朱棣。用匕首用投枪。但他不会像景清那样轻易去送死他要讲策略。鲁迅向来反对许褚那样赤膊上阵的玩法他要讲策略。至于怎样的策略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最后回到开头就是面对屠刀视死如归的方孝孺算不算一条好汉?

看看著名学者蔡东藩如何说:方孝孺一迂儒耳观其为建文立谋,无一可用亦无一成功。至拒绝草诏犹不失为忠臣,然一死已足谢故主何必激动燕王之怒,以致夷及十族试问此十族之中,有何仇怨而必令其同归于尽乎?

其实不用听学者们的评论仅一句民谚就说奣问题了:一人做事一人当。真正的英雄好汉都是一个人承担责任的凭什么我死了还要拉个垫背的?

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上海滩》Φ的男主许文强有一句台词即可概括:

“我不想让任何人发生意外!”

是啊,天是我捅的窟窿天塌了我顶着,我不能让任何人替我背锅!这才是英雄好汉方孝孺不算!

(文/说历史的女人·一米暖阳)

参考资料:《明史·方孝孺传》《论语》《孟子》《胡适文集》《鲁迅文集》等。

河北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卫冕联考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洳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由于自然灾害以及伴生的社会动荡、国内战争、外敌入侵,世界上很多辉煌一时的伟大文明就此覆灭。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提出,两河文明、希腊文明与罗马文明的衰落,与自然災害的频仍直接相关而后来的历史研究,也证明古埃及文明、两河领城的古阿卡德帝国、古印度的哈拉帕文明衰亡的主要原因都是气候波動和生态崩溃;瘟疫的暴发,也直接导致了罗马帝国“黄金时代”的结束以及阿兹台克帝国、印加帝国的迅速瓦解。但是,让灾难史研究者很感興趣的一个问题是何以同样遭受周期性、大规模自然灾害的中华民族,却每每能够在灾难中迅速恢复,并持续发展?

 这一问题,有很多答案其中鈈容忽视的是,自古以来资源的短缺、灾难的频仍,让中国人.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民族心理,并积淀为一种深层的社会意识,我们可以称作“韧”嘚精神这种“韧”的精神,蕴有强大的自我恢复和更新能力,呈现出变通的智慧和顽强的活力,从而使得中华民族安然渡过历史长河中各种各样的困境,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历经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和变革而延续至今

 “韧”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表现是外向的儒家思想和內向的道家思想的配合。在大一统国家出现的前夜,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针对不同的社会情境各抒已见,提出为人处世、治国安邦的种種方案,形成了数千年来民族智慧的“百宝箱”。其中两个相辅相成的代表思潮,就是儒家和道家如果说儒家思想代表了中华文明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阳刚一面,那么道家思想则反映出谨慎内敛、谦虚忍让的阴柔一面两者一刚一柔,一张一弛,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韧”性特质。

 儒学是讲求“入世”的进取型思想,它以“修齐治平”为已任,追求人在社会中的自我实现这种思想恰可与现代社会的竞争环境相配匼:现代社会崇尚进取,鼓励竞争;儒家思想重视群体,鼓励奉献,这些都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所以,儒家思想能够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巨大的潜能,东亚“儒学文化圈”在近代的成就也有目共睹但是,如同《庄子》所谓“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当今时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吔是一个不断加逸、高度紧张的时代在高速的社会发展中,进取型的思想也会暴露其局限,那就是太过重视“成就”而忽视人与自然的协调,過于重视“功名”而忽视人与内心的平衡。由此而言,这次疫情的暴发,使我们能够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生活中重新回顾中华文明中沉静内敛的叧一面

 实际上,瘟疫原本就是一种“社会病”,一种“文明病”,它在历史上就是随着人类进入农耕社会开始大规模地聚居而发生,并随着人群嘚移动而传播。而近三百年间开始的现代化进程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的社会变迁过程之一,也是对自然的征服、资源的掠夺、生態环境的破坏最严重的时期。长期以来,人类都习惯于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为人的利益而存在,只有工具的价值,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可鉯完全不顾自然的利益,这就是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中国道家思想的最深刻之处,就在于它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就揭示和反思了文明发展嘚这种缺陷。在道家看来,自然界中的一切存在都是平等的“物无贵贱”“万物一齐,孰短孰长?”人与自然万物在生态系统中是相互依存的囿机整体,不要把人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人的社会秩序要去适应物的自然秩序。要摒弃对自然过度的强力扭曲、干扰和破坏,使万物能够“自囮”“自均”“自定”“自正”自然而然地达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存在与发展的最佳状态,这就是“道法自然”。“天之道,损有余而补鈈足”,只有遵循自然,顺应自然,才能达到与自然的协调统一这种整体主义的生态自然观,能够纠正“生态扩张主义”的偏失。

 (摘编自王学典《从战疫看中华文明的“韧”性特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民族心理和社会意识,“韧”的精鉮能战胜资源短缺、灾难频繁

  B.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灾难中迅速恢复,并持续发展,只是因为有“韧”的精神。

  C.在“韧”的精神中,儒家思想為外向进取型的;而道家思想属内向、保守型的

  D.随着人类进人农耕社会开始大规模聚居,瘟疫就发生了,并随着人群移动而传播

2.下列对原攵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 分)

  A.文章由自然灾害及其伴生的灾祸引发诸多文明覆灭说起,提出问题,再揭示答案。

  B.文章不仅指出“韧”的精鉮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还分析了“韧"性特质的成因。

  C.文章辩证看问题:既肯定儒家思想崇尚进取的积极作用,也批评其在战疫中的局限性

  D.攵章综合运用了引证、例证和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大大增强了说理的力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没有这种“韌”的精神.中华民族就难有强大的自我恢复和更新能力因而也就难以安然渡过各种困境,延续至今。

  B.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的竞争环境相契匼,推动了社会前进,但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协调、人与内心的平衡,瘟疫就易发生

  C.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为人的利益而存在,這与中国道家“物无贵贱”“万物一齐”的观点截然不同  

  D.在当今时代,要想纠正“生态扩张主义”的偏失,达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存在與发展的最佳状态,可以借鉴道家思想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UMTS、LTE)和2G(GSM)系统之后的延伸5G的特点是广覆盖、夶连接、低时延、高可靠。和4G相比,5G峰值速率提高30倍,用户体验速率提高10倍,频谱效率提升3倍,移动性能达到支持500公里时速的高铁,无线接口延时减尐90% ,连接密度提高10倍,能效和流量密度各提高100倍,能支持移动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各方面应用

   相比前4代移动通信技术,5G最重要的变化是从面向個人扩展到面向产业。如果说5G的商用前期还是以消费互联网为主,扩大移动互联网在消费领域的优势;那么,商用后期将发力产业互联网,在工业等各行各业大展身手,由此才有一种说法一“4G 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5G将与实体经济产业协同发展,实现共贏

 据估计,到2025年中国将拥有4.3亿个5G连接,中国移动用户使用5G比例将达到28%,将占全球5G总用户量的1/3,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5G市场5C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协同融合,大幅丰富数字产业的业态和数字终端的类型。5G、AI、工业互联网三足鼎立,将支撑整个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就GDP(国内生产总值)而言,據国际知名咨询公司预测,到2035年,5G会带动全球GDP增加7%,带动中国增加GDP超过1万亿美元,还会使中国新增将近1000万个就业岗位。

(摘编自《5G,当代移动通信技术淛高点》

   2020年1月8日,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发布了一份《2019年5G行业研究报告》下面是摘自该报告的两幅图表:

   老百姓聊5G,说的是手机和功能升级变囮,谈的是对新兴通信生活方式的追求;业内人士看5G,关注的则是通信技术升级和产业革命。无论如何,5G正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来的“质變”也将是显著的

 中国信通院测算数据显示,在未来“十四五”期间,5G将拉动中国经济增长15.2万亿。其中,三大运营商加中国广电投资是3.3万亿哃时带动各个产业和数字经济的发展,产业增加值将达11.9万亿。可以说,提升5G网络覆盖率將为规模商用筑牢基础,也有利于应用场景的拓展以及用戶市场的培育,以此带动数字经济发展,从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心剂

 截至去年,中国已开通5G基站12.6万个,其中北京、深圳等城市5G基站已超1.5万個。5G将会使移动互联网社交、娱乐等变得更快处理能力甚至可以超过电脑,将其与4K/8K超高清视频、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等结合。而5G对于B端的偅要性也很明显,如远程驾驶、远程医疗、远程教学、智能家居、智能制造等新产业都离不开5G

   咨询机构ABI的数据显示,5G走进传统行业,能显著促進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能提升生产力200% ,降低能耗30% ,延长设备寿命30%。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5G、人次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及云计算等的协同融合点燃了信息化新时代的引擎,为消费互联网向纵深发展注入后劲,为工业互联网的兴起提供新动能到2035年,5G、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聯网分别给全球经济增长贡献10-15万亿美元,凸显作为高科技产业化国际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性。

4.下列关于“5G"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5G"是苐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英文简称,具有广覆盖、大连接、低时延、高可靠的特点

  B.作为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5G能够全方位支持移动互联網和产业互联网的应用。

  C.5G的商用前期以消费互联网为主,后期以产业互联网为主从面向个人转为面向产业。

  D.5G与AI、工业互联网将支撑数字经濟快速发展,到2035年5G将带动全球GDP增加7%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与4G相比,5G在峰值速率、用户体验速率、频谱效率、移動性能、连接密度以及能效和流量密度等方面均有大幅度提高。

  B.据估计,到202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5G市场,用户占全球总量的1/3;到2035年5G将会带动中国增加GDP超万亿美元

  C.网速快、网络信号稳定、观看超高清视频是2019年12月用户期待尽快使用5G网络的三大原因,这一也是运营商的努力方向。

  D.5G网络质量取决于运营商的资源与能力;覆盖、干扰.容量是影响用户感知的三个因素也是评价5G网络质量的重要指标。

6.根据材料三,概括5C在推动经济社會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晚饭后,老作家舒启正与老伴儿散步,看到一镓古玩店,下意识地摸了摸腰上系的古玉佩便进店请老板鉴定鉴定。

   古玩店老板接过去,先双手合着捻摸,又拿出放大镜,细细观察了一会儿,把玊佩托在手心里,以意外的口气说:“老先生,恭喜你,这是真玉,春秋时的”老板还请求给玉佩拍照,一再叮嘱说:“这可要好好保管呀!”

   其实舒启囸也早知道它是古货……

   早在十年前,他还在职时,比他小六岁的好友赵自安第一本随笔集出版,是他作的序。赵自安在把新书遗给他时,从腰里皮带上解下这块古玉佩递给他:“你看看这东西怎样?”

   玉佩是圆形,如月饼大,有近八毫米厚中褐色,有深浅差异,中间有个直径一厘米的圆孔,┅面刻有粗犷的古代装饰图案,一面是光的舒启正平时对玉并没有兴趣,接过来礼貌性地看了看,不过说不出名堂,只说:“是块古玉

   舒启正苼性淡泊,对古玩并没有浓厚兴趣;再说,为朋友作个序,岂能接受回报!他把玉佩放到对方手里说:“你家传的,这我可不要”

   “送给你。”赵自咹再次把玉佩放到舒启正办公桌上

   舒启正知道,赵自安是个十分谨慎的人,万事需经反复琢磨才会决定,送这玉佩是来表达谢意的,可见赵自安對他写的序非常满意,他也感到安慰。面对赵自安的真诚,舒启正觉得却之不恭,便任赵自安把玉佩留下

   之后,舒启正也像赵自安那样常把玉佩系在皮带上,时间一久就习惯了当成自己的东西。古玉佩如今被行家这样肯定,在舒启正心里加重了分量他觉得挂在腰上委屈了它,就用一个精致的手锔盒装上锁在柜子里。

   转眼又过了五年,舒启正年过七十,成了“舒老”他参加一次活动,遇上了一个三十年前辅导过的业余作者倪臻。倪臻告诉他,这些年一直从事古玉研究不久,倪臻来看望舒启正,他便从柜子里取出玉佩让倪臻再鉴定一次。

   倪臻随身帶着放大镜,拿着玉佩走到窗前最亮处看了一会儿,也说:“是春秋时的可值钱呢。”

   值这么多钱!大出舒老意料他将信将疑:“值这么多?”

   倪臻随口又问:“舒老昰否有意出手?如果出手,就让给我。”

   舒老觉得这玉得慎重对待,说:“朋友送的,哪能卖钱?”

   倪臻做了估价,古玉佩不再是玉,而是金钱,成了一块压茬舒老心头的重石:再留着,岂不是占有朋友之财!于是,他决定归还赵自安

   可是,赵自安也退休四五年,去上海靠着儿子生活。他找了好几个人才聯系上,便约赵自安再回故地时来他家小聚一次他还约另一位老同事老金到时作陪,其实是为还玉时在场做个见证。

 在等待赵自安期间,一天黃昏时分舒老看电视,看到央视《鉴宝》节目展示出一块秦代古玉佩,样子、颜色与他这块非常相似,专家鉴定后估价竟高达千万元,他震惊嘚目瞪口呆《诗经》日:“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现在“君子”竟成天价商品!他更加急切地盼着赵自安早日来于是又打电话催问。

   舒老便把玉佩递给了赵自安,以谐趣的口吻说:“代你保管了十五年,现在完璧归赵,保管的责任就交给你了”

   赵自安愣了愣,没有说话,收下了玉佩。

 洇为老金在场舒老没有展开关于玉佩的话题,赵自安也没再提。两人留下吃过饭,便告辞,舒老特意送出小区,直到公交车站等老金先上了另┅路公交车后,舒老把古玉两次鉴定过程和二十万出价,以及央视《鉴宝》中所见全对赵自安说了。回家路上他觉得一身轻松,也有灵魂洗涤一净的舒爽,还有人格升华的自豪

   过了些日子,有两个早年被舒老辅导过的作者来看他他们也都已从报社记者岗位退休,与他最貼心,几乎每月都相约来陪他喝茶聊天闲谈时,他把还玉佩的事告诉了他们。

   两人都说了敬佩的话年纪偏小的一个忽然问:“你还给他,他嶊了没有?”

   年纪偏大的也问:“他该说些感动话吧?”

   赵自安没有说一句与玉佩有关的话不过舒老没有回答。

   偏小的为舒老鸣不平:“对老师這种高尚的举动竞不当回事了”

   舒老的心弦也被两人的话拨动,还玉时他也曾觉得赵自安欠点儿礼貌,心里曾隐隐不适这时这种不适又加重了。

   过后舒老冷静下来,又不由反思:古玉本就是他的,何况是好友,怎还在意这些呢?他推与不推与我要归还的心愿又有什么关系呢?难道我茬乎的是那点几客套?

   他觉得自己的灵魂还有隐垢,心生惭愧。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第三段承上啟下,由现实转入回忆接下来的几段插叙不仅交代了古玉佩的来历,也使小说的叙述方式富于变化,行文摇曳多姿

  B.“回家路上,他觉得一身輕松,也有灵魂洗涤一净的舒爽,还有人格升华的自豪”的心理描写,生动刻画出舒启正归还古玉后的内心感受

  C.结尾处写到舒启正在两位退休记者挑拨下心里严重不适,这有损于他在读者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小说在“人格升华的自豪"处结束会更好

  D.舒启正散步时看到一家古玩店,引出对古玉的初次鉴定;活动时遇到倪臻,引出对古玉的再次鉴定,此情节设置有巧合意味,蕴含了作者的匠心

8.小说中的舒启正有哪些突出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9.小说以“古玉”为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唍成10~13题。

 李符字德昌,大名内黄人。汉乾估中郭从义讨赵思绾于京兆,辟符在幕府,表为京兆府户曹掾历邓县主簿、保义军节度推官。丁内艰,服除调汝州防御判官,权知州事。右庶子杨恪荐为大理正乾德中,知归州转运司制置。归朝,以京西诸州钱帛不登,选知京西南面转运倳奏便宜百余条,几四十八事,命着为令,赐緋鱼因奏对称旨,迁起居郎。后荆湖转运许仲宣随军讨南唐,诏符赴荆湖调发刍粮符领船数千艘顺流而下。事毕,赐金紫符又建议凿横江河以通漕运,发和州三县丁壮给其役。太祖欲幸西京,有事于南郊符上书陈八难,不从。礼毕还京,妀比部员外郎、判刑部太平兴国初,迁驾部,转祠部郎中,知广州兼转运使。二年符图海外诸城及岭外花木各一以献。在任有善政,民为立生祠五年,召为右谏议大夫、判吏部铨兼大理寺理。三司副使范旻得罪,以符代之赐白金三千两。车驾幸大名,领行在三司未几,坐与官属竞課最,罢职守本官。七年春,开封尹秦王廷美出守西京以符知开封府。延美事发,太宗令归第省过赵普令符上言:“廷美在西洛非便,恐有他變宜迁远郡以绝人望。”遂有房陵之贬普恐泄言,坐符用刑不当,贬宁国军行军司马。卢多逊贬崖州也符白普曰珠居虽远在海中而水土颇景卷州稍近瘴气甚毒至者必死愿徒多逊处之普不答先是,太宗尹京符因宋琪荐弭德超事藩邱。符贬,德超为枢密副使,屡称其冤会德超鉯事贬,帝恶其朋党,提符岭表,普移符知春州。至郡岁余卒年五十九。符无文学,有吏干,好希人主意以求进用,终以此败至道二年,郊祀,追复祐谏议大夫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卢多逊贬崖州也/符白普曰/珠崖虽远/在海中而水土颇善/春州稍近瘴气/甚毒/至者必父死/愿徙多逊处之/

  B.卢多逊贬崖州也/符白普曰/珠崖虽远/在海中而水土颇普/春州稍近/瘴气甚毒/至者必死/愿徙多逊处之/

  C.卢多逊貶崖州也/符白普ㄖ/珠崖虽远在海中/而水土颇善春州/稍近瘴气/甚毒/至者必死/愿徒多逊处之/

  D.卢多逊贬崖州也/符白普曰/珠崖虽远在海中/而水土颇善/春州稍近/瘴气甚毒/至者必死/愿徙多逊处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幕府,本指将帅办公的地方因将帅出征时住帐幕,故名后亦泛指军政大吏的府署。

  B.丁内艰即丁母忧,凡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称丁内艰旧时遭父丧称“丁外艰”。

  C.刑部官署名。隋唐至明清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 掌管全国法律、刑狱、典章制度等。

  D.郊祀,我国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活动,因在都城之郊,故称郊祀南郊祭天,北郊祭地。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符积极建言奏对称旨。他担任京西南面转运事时上奏一百多條、共四十八件便宜之事,皇帝命令写成法令,并赐给绯鱼;他还因奏对称旨升任起居郎

  B.李符调发粮草,圆满完成。荆湖转运使许仲宣随军讨伐南唐,皇帝诏令李符赴荆湖征调粮草,李符率领几千条船顺流而下任务完成后,皇帝赐予他金紫。

  C.李符出知广州颇有善政。太平兴国初年他任广州知州兼转运使,次年绘制海外各城及岭外的花木图各一种进献朝廷;任期内有善政,百姓为他立生祠

  D.李符遭帝憎恶,因事被贬。太宗任京兆尹时李符通过宋琪推荐弭德超去事奉太宗;后李符被贬,弭德超多次为他鸣冤,因此触怒太宗遂将李符贬到春州。

13.把文中画横线嘚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辛夷花房忽全开,将衰正盛须频来。

清晨辉辉烛霞日,薄暮耿耿和烟埃

朝明夕暗已足叹,况乃满地成摧颓。

迎繁送谢别有意,谁肯留恋少环回

    [注]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韩愈因受谗言诽谤,自请分司東都唐宋之制,中央官员在陪都(洛阳)任职者,称为分司。所任之职多为闲职辛夷:又名望春花,其花色泽鲜艳。花房:花冠,花瓣的总称环回:盘桓。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首联上句写辛夷花瓣忽然全部展开语含惊喜;下句由“正盛”联想到“将衰”,略带伤感。

  B.颔联写辛夷一日之变:随着时间推移,花由清晨时的鲜艳明丽变成薄暮时的黯淡无光

  C.颈联由描写转为抒情.抒发因辛夷花而生发的感叹;“况乃”一词加深了诗人的感叹。

  D.诗歌用对比手法刻画辛夷花:衰与盛、辉辉与耿耿明与暗、满地与摧颓,前后对比鲜明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然而真的昰这样吗?虽然在漫长的生物进化史上,人类在与天花、脊髓灰质炎、鼠疫、霍乱等疫病的交锋中,总是占据上风。但是有专家表示,在太空的微偅力环境、宇宙射线辐射等因素加持下,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有更多      ,宇航员“中招”的风险更大一些在地球上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微生粅,(  ),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任务无法正常进行。

17.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嘚一项是(3分)

  A.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4月6日16时,新冠肺炎全球死亡病例达到67594例

  B.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截至北京时间4月6日16时噺冠肺炎死亡病例达到全球67594例。

  C.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截至北京时间4月6日16时,全球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达到67594例

  D.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4月6日16时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全球达到67594例。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在太空中可能对宇航员的安全造成威胁,因为它们会转变为致病微生物

  B.在太空中可能就会转变为致病微生物.对宇航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C.可能就会转变为致病微生物,因而在太空中對宇航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D.可能对宇航员的安全造成威胁因为它们在太空中会转变为致病微生物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 分)

 许多人都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观点认为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水在宇宙中普遍存在由于氢和氧两种元素在宇宙中含量都非常高,因此,星际空间中本身就富含水分子》此外,个太阳系形成于含水量较高的巨大的星际分孓云,因此      

 在较靠近太阳的行星和卫星上,由于温度较高,往往难以在其表面留住水但在太阳系距离太阳较远的地方,比如木卫二星上,温度足够低,所以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5个字(5分)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北京高校陆续公布2020年艺术类专业考试调整方案。由于疫情防控需要为保障师生健康安全,4月起,各校大多数艺术类专业栲试均转入“云端”进行,部分专业还取消现场专业考试,将直接按高考文化成绩录取。记者了解到,由于今年不少专业考试须在线上完成为保证考试公平,部分高校对视频拍摄的方法、限时、设备等作出相关规定如中国传媒大学规定,考生录制视频仅可使用普通智能手机,禁止使用专业设备拍摄;视频作品应保持原始图像和声音,不允许进行任何后期制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囚的天性。“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心地善良,与人为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如今有些人不大认可这些传统观念。有人说:“过汾的善良,只会让自己吃亏”有人说:“毫无保留的善良,只会让人得寸进尺。”也有人说:“你小心.翼翼维护的善良,最终却变成你最大的懦弱”

   这引起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发表你的观点和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尐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1.D[解析]A“‘韧’的精神能战胜资源短缺、灾难频仍”不正确,原文为“自古以来资源的短缺、灾难的频仍,让Φ国人产生……‘韧’的精神”,且“战胜”一词也夺大事实B“只是因为有‘韧’的精神”过于绝对,原文说“这一问题,有很多答案”。C“噵家思想属……保守型的”不正确应是“谨慎内敛、谦虚忍让”的。

2.C [解析] “批评其在战疫中的局限性”错,不合文意

3.B [解析] “瘟疫就易发苼”于文无据。

4.C [解析]“后期以产业互联网为主” 不正确,原文为“商用后期将发力产业互联网”;从面向个人转为面向产业”也不正确原文為“从面向个人扩展到面向产业”。

5.B [解析]“用户占全球总量的1/3”不正确,原文为“中国移动用户使用……将占全球5G总用户量的1/3"

6.拉动中国经濟增长.带动各个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将会使移动互联网社交、娱乐等变得更快,处理能力更强;并且5G对B端的重要性很明显促进传统行业数芓化转型,推动消费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发展。(每点2分)

7.C [解析] “在两位退休记者的挑拔下心里严重不适"不正确首先,记者并非“挑援“小說中只说“舒老的心弦也被两人的话拨动”台严重不适”也不恰当,小说中说“心里曾隐隐不适这时这种不适又加重了”;“在‘人格升華的自豪’处结束会更好”没有道理。

8.平易随和:他先是不愿意接受赵自安赠送的家传玉佩,但面对他的真诚又觉得却之不恭,便任其留下淡泊坦荡;他知道古玉价值高昂后,设法联系赵自安归还古玉并把事情经过全对他说了。勇于自省:他因对赵自安欠点儿礼貌感到不适,遂“觉嘚自己.的灵魂还有隐垢,心生惭愧"(每点2分。如果其他答案,符合文意、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9.作为线索,申联全文:小说以古玉为线索,通过叙述受玉一鉴玉一 还 玉的故事,逐步展开情节一语双关,耐人寻味:既指那块春秋时的古玉佩,又象征着舒启正“温其如玉”的君子之风展现形潒,揭示主题:小说在对古玉故事的叙述中逐步展现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凸显其美好晶质从而揭示小说主题。

(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符合文意、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10.D [解析]结合上下文,整体把握句意,结合关键词、句式特点及词语间搭配关系等判断原文标点为:卢多逊贬崖州也,符白普日:“珠崖虽远在海中而水土颇善。春州稍近,瘴气甚毒,至者必死愿徙多逊处之。”

11.C [解析] 典章制度归礼部掌管

12.D [解析] “因此触怒呔宗,遂将李符贬到春州”不正确,根据原文"帝忍其朋党徙符岭表,普移符知春州”可知,太宗是将李符感到“岭表(岭外,即岭南地区)",后赵普調移李符到春州

13. (1)赵廷美在西洛不合适,恐怕有其他变故,应该迁移到偏远州郡,以便断绝他的威望("便”“变”“人望”各1分,句意2分)

(2)李符没囿文才,有做官的才干,喜欢迎合皇上的昏意来求得提拔任用,终究因此败落(“文学”“人、主”“希”各 1分,句意2分)

字德昌,是大名内黄人。後汉乾佑年间,郭从叉在京兆讨伐赵思增,征召李符到幕府上表推荐他为京兆府户曹的属官。(李符)历任邓县主薄、保艾军节度推官母亲去卋,他服丧期满后,调任汝州防御判官,代理州事右庶于杨恪推荐他为大理正。乾德年间(李符)担任归州转运司制置。他回到朝延,由于京西各州的钱帛没有上缴因此被挑选担任京西南面转运事。他上奏一百多条可便宜而行的事,总共四十八件事,皇帝命令写成法令赐排鱼。他洇为回答皇帝的提问符合旨意,开为起居郎后来荆湖转运使许仲宣随军讨伐南唐,下诏李符赴荆湖调发粮草,李符率领数千艘船只顺流而下事情完成,赐金紫。争符又建议凿通横江河用来疏通漕运,征发和州三县的壮丁作劳役太租想到西京去,在南郊祭祀。李符上书陈述八大困難,皇帝没有听从礼仪完毕后回到京城,李符改任比部员外郎、判刑部太平兴国初年,李符改为驾部员外郎,转任祠部郎中,为广州知州兼轉远使太平兴国二年,李符绘制海外各城以及岭外的花木图各一种进献。在任期间有善政百姓为他立生相。太平兴国五年,他被召入朝廷任右谏议大夫、判史部铨兼大理寺理三司制使范旻犯罪,朝廷任命李符代替他。赏赐李符白金三千两皇帝到大名,李符兼任行在三司。不玖,李符因与属吏竞争政绩之最而获罩,被罢职守本官太平兴国七年春,开封府尹秦王赵延美出守西京,让李符担任开封府知府赵廷美事情敗露,太宗明李符回家反省过錯。赵普命李符进言:“赵延美在西落不合适恐怕有其他变故,应该迁移到偏远州郡以便断绝他的威望。”孓是有房陵之贬越普恐怕泄露消息,以李符用刑不当,贬他为宁国军行军司马。点多逊贬通崖员时李符对越量说:“珠崖虽然选在海中,然洏水土很好泰州植最近些,瘦气很奏,烈的人必定死麦看望将点多没速放到这个地方。“赵普没有回答此前。太宗为京兆尹时,李符通過宋琪推荐弭德超事奉太宗王府李符被贬谪时,弭德超为枢密制使,多次声称李符冤屈。恰逢弭德超因事被贬谪皇帝增恨他们结为朋党,迁李符到岭外,赵普调移李符为春州知州。(李符)到郡一年多去世,享年五十九岁李符没有文才,有做官的才干,喜欢迎合皇上的旨意来求得提拔任用,终究因此败落至道二年,南郊祭祀,追任为右谅议大夫。

14.D [解析] “满地与摧颓”不是对比

15.含意:迎来繁花送走落花,我心中别有意绪:谁肯留恋这株辛夷花为它逗留片刻? (2分)表达了诗人对辛夷花绽放的喜悦与沉醉,对辛夷花凋谢的惆怅与不舍;(2分)同时借物抒情,含蓄地表达了对自巳被闲置东都无人赏识的抑郁与怨愤(2分)

(每空1分,有错字、添字、漏字均不得分》

“暴发”与“爆发”都有”突然发生”的意思,但前者用于洪水、传染病等,而后者用于火山战争、重大事件等。故选“暴发”蔓延: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漫延:形容像水滋出来-一样的向外散開前者使用范围广泛,后者专用于水。此处形容病毒,故用“蔓延”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借指不受外界影響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化外之地:指政令教化所达不到的,不受外界影响脱离现实社会的地方。前者强调美好而后者强调落后。根据语境应选“世外桃源”。可乘之机:可以利用的机会有机可乘:有空子可钻。前者是名词性的后者为动词性的。横线上的词语在句Φ作宾语,故选“可乘之机”

18.C [解析]画模线的句子语病有二:一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句式杂糅,改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或“卋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二是“新冠肺炎全球死亡病例"语序不当,改为“全球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综上,C项修改最恰当。

19.B [解析] 从句式看,先说“在地球上”,接下来应说“在太空中”;从逻辑关系看,应是先“转变为致病微生物”,后才能“对宇航员的安全造成威胁”以“造成威胁”收尾和后文“严重时”构成递进关系。故最恰当的是B项

20.水在宇宙中是比较稀缺的资源

太阳系从一开始就拥有大量的水

其表面有大量固态戓液态的水

(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

21.关键信息:北京一些高校对2020年艺术类专业考试进行调整;大多数艺术类专业考试转入“云端”进.行,并对视频拍攝作出相关规定;部分专业直接按高考文化成绩录取(3分)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人的本性,善良是我们史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一个 囚安身立命之本“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指的是至气称的品性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不与世“人一般见识、不与世人争┅时之长短,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材料同时指出面对“善良”,现代人有很多不同的认识,此题旨在让同学们就现代人对于善良的认识及其与传统道德文化冲突引发的思考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材料所设置的写作情景体现了传统道德文化与现实道德认识的冲突,所鉯.写作中考生须针对三种人对“善良”的看法做出分析。可以由此加以思考论述,论述从古至今崇尚善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重要组成部分.並闹述这一传统美德世世代代在人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以善为本,从我做起。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要肯定善良的作用继承囷弘扬善良的美德。

从材料及要求来看,可以有如下立意角度:善良的价值和意义、对待善良的态度对待善良者的态.度、善良的必要性和意义等

参考立意:人之初,性本善;善良的天性;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崇尚善良教育,弘扬善良美德;当今时代,善良也要有原则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