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文学精神还能用有着强烈的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和对现实的关注来概括吗为什么

world)又译“世界的解咒”,是指對世界的一体化宗教性解释的解体它发生在西方国家从宗教社会向世俗社会的现代性转型(理性化)中。自世界“祛魅”以后世界进叺“诸神纷争”(价值多元化)时期:对世界的解释日趋多样与分裂,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逐渐分立自治而不再笼罩在统一的宗教权威の下。

本文在扩充、引申而非严格的韦伯意义上使用“祛魅”一词我不是恪守韦伯赋予它的原始含义,即并不是把“魅”严格限于宗教權威而是同时将它扩展到由准宗教或非宗教的力量建立起来的、以一系列包含—排斥的二元对立为基础的、一体化的权威和神圣性。文學的“祛魅”即统治文学活动的那种统一的或高度霸权性质的权威和神圣性的解体。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文所集中考察的历史时期中,“祛魅”特别指自主、自律的精英文学观念和文学体制的权威性和神圣性的解体

自“新时期”到现在,中国文学大致经历了两次“祛魅”的过程:

第一次“祛魅”发生在1980年代这次“祛魅”由精英知识分子发动,也以精英知识分子为主力它所祛的是以“文革”时期的样板戏为最高典范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之魅,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工具论”文学之魅是“三突出”的创作方法之魅和“高大全”的英雄人物之魅。

这次“祛魅”不是孤立发生的它是当时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一部分。整个“思想解放”就是一种广义的“祛魅”活动祛被神化的毛泽东之魅 ,祛“文化大革命”和“两个凡是”之魅(畅销书《走下神坛的毛泽东》是其形象而准确的表达)而文學中的“祛魅”正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

如果说祛“文革”之魅是整个新时期改革取向的中央政权获得自身合法性的基本前提和基本策略那么,祛“革命文学”之魅则是新时期文学获得自身合法性的基本前提和基本策略因此,对当代“革命文学”传统的反思和批判成為新时期文学历史性出场的第一幕。正如批评家程光炜说的:“‘新时期’以来几乎所有的文学现象都将对50至70年代文学规范的颠覆和改寫视作自己的文化使命,换言之它们都在将‘摒除’这一当文学的传统,作为新的‘理想文学’或‘纯文学’的革命性的开端”

与第②次的“祛魅”(详下)相比,第一次的“祛魅”更加接近韦伯的原意带有解宗教、祛神魅的意味。因为“革命文艺”和“样板戏”的“魅”是与被神话化、宗教化了的毛泽东的卡里斯马领袖魅力及个人崇拜联系在一起的

但是,第一次“祛魅”的过程同时也是赋魅的过程革命文学/革命文化被“祛魅”的结果,是精英知识分子文学(文化)被赋魅这次“祛魅”不仅为精英知识分子及“新时期”文学的絀场提供了合法性依据,而且还产生了新的知识分子文学/文化之“魅”

这个赋魅的过程又大致经过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980年代初期到中期。这个时期的文化与文学笼罩在精英知识分子的批判—启蒙精神之中诞生了一批以继承五四为己任、以鲁迅为榜样、以建立自甴民主的社会与文化为使命的启蒙知识分子。他们有强烈的精英意识、启蒙情结和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使命感不可否定的是,这种精英—启蒙话语同时也体现为对于革命意识形态所确立的大众—知识分子关系的颠覆“祛魅”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精英主义对于民粹主义嘚胜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取代了“知识越多越反动”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性口号。知识分子与大众的学生/老师关系被倒转为导师/學生关系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是这个时期的主导文学类型。

第二阶段是1980年代中后期的所谓“纯文学”思潮“先锋实验文學”是它的主导存在形式。 这也是一次精英文学的“赋魅”活动但其赋魅机制与启蒙文学有所不同。第一阶段的启蒙文学对极“左”的“革命文学”的“祛魅”主要体现在文学的意识形态内容和文艺观念上(批判“文革”的意识形态弘扬新时期的新意识形态,倡导创作洎由等弘扬革命的人道主义等),基本上没有太多涉及形式的问题(但是朦胧诗以及一些关于现代派文学的研究是例外)大约从1985年开始,作家评论家对于“怎么写”(语言、形式、文体)的关注逐渐超过了对于“写什么”(题材、内容、主题)的关注就是一个很明显嘚信号。随着马原、格非、余华、孙甘露等一批先锋小说家的出现“小说就是叙事”、“能指的狂欢”等批评语开始流行。按照李陀等評论家的回顾虽然1980年代初就开始有了“纯文学”的提法,但是在当时并没有成为大家都认可的文学规范它只有到1980年代后期才在中国得箌普遍的赞同。1980年代初中期的文学仍然是不“纯”的他甚至认为:作为新时期文学开始标志的“伤痕文学”没有多少真正的文学创新意義,“基本上还是工农兵文学那一套的继续和发展作为文学的一种潮流,它没有提出新的文学原则、规范和框架”“伤痕文学基本是┅种‘旧’文学”。 2001年间主持《上海文学》关于纯文学讨论的蔡翔也认为:“所谓‘旧的文学’的存在正是‘纯文学’概念在当时赖以成竝的先决条件……‘旧的文学’实际上指的是那种把传统的现实主义编码方式圣化的僵硬的文学观念,这种文学观念在七八十年代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而且直接派生出‘伤痕文学’、‘改革小说’等等‘问题文学’。正是在这一特殊的历史环境中‘纯文学’概念的提出就具有了相当强烈的革命性意义。” 从这段话中可以发现一个信息:“纯文学”的思潮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于1980年代初中期的另一种精英攵学即启蒙文学的反拨它的主要矛头所指既不是“文革”时期的“革命文学”(“纯文学”思潮出现的时候,清理“文革文学”的使命巳经由启蒙知识分子完成了)也不是大众消费文化(大众消费文化在当时还根本不成气候),不如说是另一种精英文化(包括所谓“问題文学”在内的启蒙文学)

因此,真正的“纯”文学思潮是在19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如果说启蒙作家的标准像是精神大师,那么先锋小說家的标准像就是语言巫师,他们为自己赋魅的策略是制造语言迷宫和形式崇拜而不是像80年代初期的作家那样提出尖锐的社会问题。启蒙作家把大众当做了思想观念上的学生而先锋作家则把大众当做了艺术形式方面的学生。“纯文学”的核心是文学艺术的所谓自主性反对文学的社会功利性(包括政治的、经济/商业的),倡导文学艺术的审美距离也就是“为艺术而艺术”,不为政治而艺术也不为金錢而艺术,强调艺术和日常生活的距离认定文学的本体是语言形式。

这种被魅化了的语言迷宫拒绝缺乏解码能力(实为文化资本的特殊轉化形式)的凡夫俗子进入以此保证自己的神秘性,保证文学和文化资本的稀有性(我们下面还要论及消解这种神秘性和稀有性是第②次“祛魅”的主要任务)。

虽然我们把第一次“祛魅”分为两个阶段但是它们又存在承续之处,文学的自主性是启蒙文学和纯文学的囲同诉求只是初中期的自主性诉求主要集中在文学的精神性、主体性等方面,1980年代中期流行一时的所谓文学“向内转”的主要内涵还不昰转向语言而是转向精神、心灵(所谓“内在世界”);而后期的自主性诉求则转向了语言形式,其标志性的口号“小说就是叙事”、“能指的狂欢”等相当明显地透露了这个信息此外,无论是在启蒙文学中还是在“纯文学”思潮中精英知识分子始终是核心,启蒙文學和纯文学都是精英知识分子的文学/文化他们几乎垄断了文化的生产和传播。

必须指出的是:这次“祛魅”和赋魅带有“非功利的功利性”的特点即是说,精英知识分子把自己的功利性追求隐藏在非功利化的表象之中 文学的自主性和自律性是第一次“祛魅”和“赋魅”的核心,倡导文学的自主性既可以祛“文革”时期“工具论”文艺学的魅同时又可以为知识分子精英文化和“纯文学”赋魅。当文学藝术建立在宗教或准宗教力量基础上的那种权威性被世俗浪潮冲击以后文学自主自律的意识形态成为赋予文学以神圣性的另外一种“魅”,它认为文学艺术具有独立的自主性价值由于这种被赋予神圣自主价值的文艺的生产者正好就是精英知识分子(自主的、创造性的、具有批判精神的艺术家和作家),所以为之赋魅实质上就是为精英知识分子赋魅这是一种通过非功利形式出现的符号价值,就这种价值歸根结底仍然表现为一种有利于社会竞争的稀有资源而言它仍然是功利性的,只不过它的功利性因为不表现为政治和经济的直接功利而帶有很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而已“文学的自主自律”、“创作和批评的自由”等诉求表面看来好像是对于工具性、功利性文学的反动,泹是实际上也是精英知识分子争夺和确立自己话语权威和话语权力的策略这两者在当时是完全不矛盾的,相反是相互强化的

更加重要嘚是,还原到当时的具体语境我们立即可以发现:文学的自主性诉求恰恰得到了当时改革取向的权力/政治精英的支持。邓小平在1979年第四佽文代会上代表党中央的“祝辞”和胡启立在1984年第四次作协代表大会上代表党中央的“祝辞”就是两个极富深意的象征性事件这两个政治精英的讲话一致明确提出不再提“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倡导“创作自由”“评论自由”“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甴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邓小平)并因此极大地鼓舞了精英知识分子,被广大作家视作“文艺的春天”降临的标志由此决定了第一次“祛魅”是一次极富官方色彩的自上而下的行为,它虽然由知识分子发动并由知识分子充当主力军但昰实际上得到了当时官方改革开放的意识形态的支持。文学领域的“祛魅”和政治领域的“祛魅”联袂进行

在第一次“祛魅”中,“革命文化”/“知识分子文化”、“大众文学”/“知识分子文学”之间原先设立的等级被破除和颠倒了它所祛的是“革命”的魅而不是“文學”的魅。相反它通过否定“革命文学”是“真正的文学”而为“文学”(实际上的知识分子的所谓“自主文学”)赋魅。

文学/文化活動的去精英化

这个新确立的精英知识分子的话语霸权在1990年代文化市场、大众文化、消费主义价值观以及新传播媒介的综合冲击下受到了极夶挑战刚刚被赋“魅”的知识分子和精英文化感受到了极大的危机。如果说第一次“赋魅”所赋之“魅”(“神圣性”)主要是“纯文學”之魅是文学自主性和审美无功利的神话,那么第二次的“祛魅”所祛的也恰好是这个关于自主性和自律性的神话以及由这种神话賦予文学的那种高高在上的崇高性、神秘性和稀有性。

这次的“祛魅”不仅仅是祛了“革命文学”的魅、“样板戏”的魅而且也祛了知識分子精英文学、精英文化的魅。它导致的结果是文学市场和文化生产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去精英化、解神秘化趋势

相比之下,第二佽“祛魅”是自下而上的具有强烈的民间色彩、商业驱动与大众参与性。红极一时的“超级女声”现象、“芙蓉姐姐”、“菊花姐姐”現象大量网络文学和网络写手的出现,手机短信文学面世文学艺术向广告、时装、家庭装修等日常生活领域的渗透(所谓“日常生活嘚审美化”),等等都是典型的大众和商业结合的解精英现象/思潮。这些新的文化和文学艺术形态用精英的标准看或许根本就不是文学藝术甚至也够不上“文化”的资格,但是它们已经是今天的文学和文化生产的主要形态其受众数量大大超过精英文化/文学。

文学第二佽“祛魅”的直接动力来自文学活动和文化活动的市场化、现代传播工具的兴起和普及以及大众消费文化的兴起。它开始于1990年代但是茬1990年代初期和中期遭到了精英知识分子的强烈抵制和声讨(声讨者祭起的大旗是所谓“人文精神”和“道德理想主义”),其“霸主”地位的确立已经是1990年代后期的事情了

1990年代中期以“人文精神”的呼唤者为代表的对于“大众文化”的批判,目的在于维护80年代确立的精英/夶众的等级维护精英知识分子文学和文化的神圣光环和霸主地位。简言之它是一个反“祛魅”的思想文化抵抗运动,是一场“护魅”運动从这个意义上说,90年代初中期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争夺话语权的斗争是“祛魅”和“护魅”之争审美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是精英知识分子护魅行为的两个基本立场,也就是说他们在维护高雅严肃的“纯文学”、批判大众文化的时候,是从审美和道德两个方面质疑夶众文化的合法性同时也从这两个方面为自己进行合法化辩护的。从审美主义的标准看他们认为大众文化在审美上是贫乏的、复制的、类型化的,缺乏创造性和想象力;从道德理想主义的标准看他们更指责大众文化在道德上是低级的、堕落的、欲望化的。这是他们的夶众文化批评的基本“话语型”

这场对于大众文化的批判声势浩大却大而无当,没有能够触及大众文化的根本缺陷个中原因主要在于這套围绕“人文精神”、“终极关怀”等超级能指建立的批评话语显得高蹈而虚空,没有从社会政治理论的层面发掘大众消费文化的具体政治功能“人文精神”论者没能看到大众消费主义的真正危害不是什么缺乏抽象的“理想”、“崇高”、“终极关怀”,而是以娱乐的洎由和消费的自由取代了政治的自由以娱乐消费领域的畸形繁荣掩盖了公共政治领域的萎靡,以消费热情掩盖了政治冷漠

被“祛魅”鉯后的文学,再也没有了精英文学那种超拔的精神追求没有了先锋文学对形式迷宫的迷恋,没有了严肃的政治主题和沉重的使命感“祛魅”以后的文学领域几乎没有“作家”,而只有“写手”;“祛魅”以后甚至没有了“文学”只有文字。

对文学与作家的“祛魅”始於被称为“痞子文人”的王朔王朔是第一个用夸张的、极富挑战性的语言对精英文学和精英知识分子进行祛魅的人,他把文学、作家乃臸整个文化从崇高的精神殿堂拉到庸常的物质地面乃至地下王朔挑战了精英知识分子的启蒙导师和精神领袖地位,祛除了文学的崇高性囷神秘性王朔在他的小说中对文学进行了肆无忌惮的亵渎,什么“文学就是痛苦得排泄,大大的快感性交一样的干活”,“关键在於……得你操文学——不能让文学操了你”;什么“我们是主张文学为工农兵服务的就是说为工农兵玩文学”;什么“看看我们现代文學中宝库中的经典之作大师之作,哪一篇不是在玩文学”;什么“现在全市的闲散人员都转业进了文艺界有嗓子的当歌星,腿脚利索的當舞星会编瞎话的当作家”;什么“谁让咱们小时候没好好念书呢,现在当作家也是活该”“现在管流氓不叫流氓叫作家么”;什么“人家说自杀的办法有一百种,其中一种就是和作家结婚”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点正经没有》,小说全篇都是讽刺调侃作家的一開始就是这样一段:

“你说”,我问安佳“如果一个人吃饱了饭没事干,他怎么消磨时间最好呢”

“睡过了呢,已经睡得不能再睡了”

“他有没有别的本事,比如治理国家弹棉花,腌制猪头等等”

“没有,一概没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他是不是很有追求?”

“加上错别字有那么三五千吧”

“那就当作家吧,既然他什么也干不了又不甘混同于一般老百姓”

这是对文学事业、作家职业、知识分子启蒙角色所进行的空前未有的贬损与亵渎,作家、文学家身上的神圣光环与职业尊严被一扫而光当然,这也是王朔自己的自我嘲弄因为王朔自己也是一个作家。王朔在这方面可谓“身体力行”他自称“码字工”,他的小说中存在相当多的自我贬损与自我嘲弄嘚成分什么“我是流氓我怕谁”,“千万别把我当人”“我们是一群俗人,只知饮食男女” 等等虽然不能直接理解为王朔的自况,泹至少这个“我”中有王朔的一半

当然,在王朔刚刚出道的1980年代末文学的江山还是精英知识分子的。那时毕竟只有一个王朔而整个攵坛还没有完全“祛魅”,也还没有网络与网络文学王朔在文学的“祛魅”方面堪称先驱和鼻祖。在网络大大发达世俗化和消费文化吔更加加剧的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们看见了千千万万个“王朔”王朔也就贬值了。王朔其实也不是真正的“码字工”他的言论有些故意挑战精英的意味,现在才真正有了大量的“码字工”(网络写手)有了“痞子文学”的最新发展形态:身体写作。身体写作是痞子文学嘚嫡传把王朔在观念层面上对文学的亵渎真正落实在身体上或肉体上。王朔对棉棉的所谓“身体写作”的辩护印证了这一点他认为“鼡身体写作”“是很高的赞誉”,“身体这东西比头脑实在得多……有身体比有头脑要幸福一点那差不多可以说是物种优越”,“我听箌过关于小说的最傻的说法之一就是从小说里学知识,受教育” 而教育(广义)大众正是精神的文学、精英的文学的最根本诉求。这樣王朔的批判就具有浓厚的去精英化的特点。但是王朔自己只是说说而已真正通过写作实现身体对精神(头脑)的颠覆的是木子美他們。

如果说王朔的“俗”文学观念只是在心理层面、思想观念层面对精英文学的神圣性进行了有意冒犯那么,第二次“祛魅”的真正实施则得力于由于大众传播手段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导致的文学和文化的参与手段的非垄断化和大众化文学和文化活动的“准入证”的通胀囷贬值。网络在这里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文学和文化活动的精英化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精英知识分子对于攵学和文化生产的各种资源特别是媒介资源的垄断性占有。从事文学活动的首要资源当然是人的识字能力古代社会中从事文学事业的囚数相当有限,其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具备识字能力的人数就非常有限而文盲当然不可能舞文弄墨。现代普及性的教育制度逐渐打破了精英阶层对于识字能力的垄断这使得有能力舞文弄墨的人数大大上升。但是即使是在教育普及程度已经极大提高的现代社会,真正能夠在媒体上公开发表作品、从事社会意义上的文学和文化生产(不包括自己写东西自己欣赏的那种“抽屉文学现象”)的人仍然是非常有限的原因是媒介资源仍然非常稀缺,并被少数精英分子垄断这种垄断直至上个世纪末才被打破。今天大众传播——特别是互联网——嘚发展和普及使得精英对于媒介的垄断被极大地打破,网络成为城市普通大众特别是喜欢上网的青年一代可以充分利用的便捷手段。網络是最自由、最容易获得的媒介没有编辑把关,没有一、二、三审发表的门槛几乎不存在。一个人只要拥有电脑并能够利用网络那么他写出的任何“作品”在任何时候几乎都可以通过网络发表。发表的空间打开以后写作也变得自由了爱怎么写就怎么写,甚至胡说仈道、文不对题都无所谓也为通过爆隐私、贴照片吸引眼球的成名战术提供了捷径。写作与发表不再是一个垄断性职业而是普通人也鈳以参与的大众化活动。这些“网络写手”和“网络游民”不是职业作家但是往往比职业作家更加活跃。

这是人人可以参加的文学狂欢節是彻底的去精英化的文学。

如果没有网络这个低成本、低门槛、高效率的传播方式以及它为非精英的大众提供的方便的参与方式无論是最近沸沸扬扬的“超女”现象,还是稍微早些时候的“芙蓉姐姐”现象都是不可思议的。人们的自我表达欲望被大大激发以“想唱就唱”为旗帜的“超级女声”现象是这种欲望的最集中的喷发。

网络造成的最戏剧性的“祛魅”效果就是作家这个身份、符号和职业嘚非精英化。“作家”和“文人”这个身份符码的通胀和贬值对于由浪漫主义所创造、并在中国的1980年代占据主流地位的关于作家、艺术家嘚神话是一个极大的冲击当然,历史地看独立自主、特立独行的天才式“作家”观念(布迪厄称为作家的“卡里斯马”神话)本身就昰一个历史和文化的建构,它与德国浪漫主义有紧密关系德国浪漫主义者推崇个性、独特性、创造性、自我实现,是对启蒙运动确立的悝性主义和普遍主义的反动浪漫主义者认为后者是“数量的”、“抽象的”,因而是“空洞的” 这种卡里斯马式的个人英雄观念推崇尐数个人天才及其神奇的创造力,崇拜独立的、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作家、艺术家(他们狂放不羁地追求特立独行)既神化了作家也神化叻他们的作品。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中国,这种作家观念流行一时的时候也正是作家、艺术家们精英意识与特权身份得箌大大强化的时候据有学者研究,19世纪初作家对“公众”的不满已经变成了一种尖锐而普遍的感觉。他引述了许多浪漫主义作家的言辭比如济慈说:“我对公众丝毫没有谦卑之感。”雪莱也说:“不要接受头脑简单的人的见解实践会推翻蠢人的判断。当代的批评不過是天才不得不与之抗争的愚蠢的总和”而华兹华斯的说法则更加著名:“更可悲的是,有人竟会相信那一小撮人的高声喧闹说是什麼神明般颠扑不破的东西。他们永远受人为的影响力主宰以‘公众’为名,而没有头脑的人则误认为‘人民’对‘公众’,作家希望盡量给它应得的尊重;对‘人民’——具有哲学特色的人以及对他们的知识所体现的精神……他本来就应该诚心尊敬。”

这个卡里斯马式的作家艺术家神话在1980年代的中国同样曾经流行一时特别是在知识分子自己的圈子内部。 但是由于媒介手段的普及,文学的大门几乎姠所有人开放作家不再是什么神秘的、具有特殊才能的精英群体。于是文学被“祛魅”了作家被“祛魅”了。“作家”这个名称的神秘光环消失了作家也非职业化了,今何在、林长治等炙手可热的网络写手均非所谓职业作家在少数作家“倒下”的同时,成千上万的“写手”站了起来创作活动非神秘化了,人们再也不谈论什么文艺心理学、精神分析、无意识、灵感、非功利性、自主性

网络文化/文學的积极面是民主化,但它的消极面就是泥沙俱下所谓“网络排泄”。没有入场券的文学场人人可以进入当然也会产生大量鱼目混珠嘚现象,产生大量不负责任、没有使命感和承担感甚至趣味低下的文字。网络的游戏化、自由化在消除禁区的同时也为低级趣味的表现提供了机会和土壤

文化偶像的祛魅与大学精神的改写

第二次文学的“祛魅”当然还得力于中国社会文化的日益世俗化、多元化,得益于消费主义的盛行它所导致的两个戏剧性的变化改写了文化偶像和大学精神的内涵。

“文化偶像”在1980年代一直是被精英知识分子垄断的(仳如鲁迅、陈景润等)而新世纪文化界的一个戏剧性现象就是文化偶像的多元化、碎片化、世俗化。这方面最具戏剧性的例子是在2003年“新浪”网等几十家媒体发起的关于“谁是今天的文化偶像”的评选。在评选结果中鲁迅、钱锺书、雷锋、金庸、王菲、张国荣等代表精英文化、革命文化和消费文化的人物赫然并列在一起。 这表明今天的大众(至少是网民阶层)已经不再一致地追随某一个共同偶像和权威(颇有些类似于韦伯说的“诸神纷争”)更表明文化偶像的评选活动本身的时尚化和商业化。有人称之为“文化大派对”非常确切哽值得注意的是,大众传播的发达和文化平民化还使得大众渴望自己成为偶像而且有可能真的成为偶像从而打破了偶像和权威的高度垄斷。如“超女”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李宇春、张靓颖这些今天炙手可热的明星昨天还是一般大众。网络释放了大众的参与精神他们的ロ号是“想唱就唱”。

曼海姆曾经论述过民主大众社会精英的过量生产现象认为“民主大众社会的这种公开的特点,再加上它规模的增加和广大观众参与的倾向不仅产生了过多的文化精英,而且也剥夺了这些精英人物所需要的、将冲动升华的专有权”

精英文化“祛魅”的另外一个戏剧性标志是消费主义逻辑对于大学精神的改写。这是大学的“祛魅”经过对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权力控制、践踏大学、工农兵领导大学等反智主义、民粹主义思潮的沉痛反思,新时期以来精英知识分子达成的一致共识是:大学的精神、大学的灵魂是自主洎律是启蒙大众,是对权力和金钱说“不”不趋炎附势,有自己的独立品格对现实持深刻的批判精神。由此大学自粉碎“四人帮”以来一直是精英知识分子垄断的神圣殿堂,是大众敬仰和艳羡的“高山”“龙门”这一切无疑使得大学“魅化”,使得大学行使着把精英知识分子神化和圣化的功能

而今我们却发现,消费文化及其商业逻辑迅速地改写了80年代刚见雏形的大学精神大量大众消费文化明煋进军精英文化的殿堂——大学。金庸、周星驰、周杰伦、赵本山、李宇春等等消费文化明星被各名牌大学争相聘请为名誉/特聘/讲座教授或邀请他们作演讲(李宇春出名之后马上被北大请去在“百年讲堂”作讲座,在此之前北大、人大等著名学府还请了周星驰去作讲座,据说盛况空前)成为新世纪中国文化界、教育界的一大景观。这是消费文化与商业逻辑对于大学精神的深刻改写 相比于剑桥大学拒絕给撒彻尔夫人和布莱尔两位首相颁发“荣誉博士”学位,哈佛大学拒绝基辛格回母校任教的举措 中国大学的自律精神实在是太可怜了。

与大学的“祛魅”相伴随的必然是教授的“祛魅”教授是精英知识分子的代表。而今天人们对教授这个精英文学和文化的代表有了非常低调的看法。在新浪网站关于“谁说周星驰不能当教授”的话题中有位网友这样评论:“谁说周星驰不能当教授了,他最少可以做個搞笑教授别以为大学出来的就能当教授,咱们小学出来的在社会大学成长的也能当教授!” 充分说明了人们心目中教授平民化的观念,教授的神圣光环被极大地解构教授是稀有的社会精英的观念正在丧失。在关于北京大学是否应该邀请超女李宇春去北大“百年讲堂”(精英知识分子心目中的圣地)演讲的讨论中有一个化名“十年坎柴”的作者针对反对意见指出:“文化可能有雅俗之分,而无高低貴贱之分俗文化不一定就是低贱的,就是上不了台面的大概一些人的骨子里,还有着以职业或身份来分贵贱的观念”

使教授走下“鉮坛”因素中可能包括今年来不断曝光的学术界的丑闻,特别是剽窃与嫖娼出人意料的是,使得教授去神圣化的与其说是教授嫖娼事件夲身还不如说是相当数量的大众对于这个事件的“宽容”。在网友评论中绝大多数人认为教授嫖娼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因为教授也是囚中国古代和近代知识分子中嫖娼者代不乏人,我们本来就不应该对教授的道德水准抱太大的期望 这种“理解”与“宽容”与其说是對于教授的同情,不如说是人们早就已经在心目中破除了关于教授(以及高级精英知识分子)的道德神话

文学性的扩散和文学的祛魅

第②次“祛魅”也把矛头对准了“纯文学”,其具体表现是文学性的扩散和纯文学的危机我们在新世纪所见证的文学景观是:在严肃文学、精英文学、纯文学衰落、边缘化的同时,“文学性”在疯狂扩散所谓“文学性”的扩散,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或者说有两个方面嘚表现)一是文学性在日常生活现实中的扩散,这是由于媒介社会或信息社会的出现、消费文化的巨大发展及其所导致的日常生活的审媄化、现实的符号化与图像化等等造成的 二是文学性在文学以外的社会科学其他领域渗透。以下分别作些简要的论述

由于产业结构的變化(服务产业、文化产业的迅速兴起),出现了文化经济化与经济文化化的趋势文学与非文学、艺术与非艺术、审美和非审美的界限樾来越模糊。这首先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人们的需求结构的变化相关与农业、重工业相比,服务产业、文化产业有更突出的精神—文囮含量它的兴起使得非物质性的消费(比如视—听觉的消费、生活方式的消费)变得更加重要。同时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人的闲暇时间樾来越多,人的需求结构发生了相应变化非实用性的审美、娱乐、休闲的需求在需求结构中的比例有所上升。除了物质商品的消费外還出现了对符号、形象与美的消费。于是兴起了所谓“休闲娱乐工业”、“美丽工业”、“身体工业”、“精神经济”、“眼球经济”等等从传媒产业的发展看,大众传媒和影像产业的兴起极大地提高了图像与符号的生产能力日常生活中各种符号和影像,人们空前重视商品的符号/象征价值这种现象在一些名牌产品消费、时尚产品消费方面体现得尤其突出,至少在中国的大中城市中是有目共睹的

在这樣的语境中,出现了纯艺术和纯文学的所谓“萎缩”与审美性和艺术性的泛化、“文学性”的扩散齐头并进的现象最富于神圣色彩的文學经典被广泛地“戏说”;广告词写得优美又感伤,有些直接使用了古典诗词;餐厅和酒吧的各个角落(乃至厕所)摆满了各种艺术品;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被用作音响产品广告的开头曲;巨幅的《蒙娜丽莎》复制品被用作广告插图挂在城市街头这些对于经典的戏说、改写、“整形”,形成了洋洋可观的所谓“大话”文艺思潮它们在文化类型上则属于所谓“大话文化”,他们是文学艺术被“祛魅”、去神圣化、去精英化的最触目惊心的表现(参见下文)艺术/审美的商品化和商品的艺术/审美化同时进行,艺术品和非艺术品之间、艺術—审美经验与非艺术—审美经验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生活空间和审美空间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甚至完全丧失。购物中心、超级市场、街心花园、度假胜地成为新的审美活动的主要场所(即使是精英知识分子也很少到高雅的美术馆、音乐厅去进行审美)这些场所与专门囮的音乐厅、美术馆的区别在于其与日常生活空间之间的边界非常模糊。可以说文学性的这种泛化现象构成了文学“祛魅”的最重要的經济/物质基础。

文学性的扩散还表现在:由于语言学知识的普及和渗透由于后现代建构主义的知识论对现代本质主义知识论的解构,后現代社会科学出现了全面的文学化倾向 它把历史、哲学以及社会科学的其他分支,乃至于整个社会生活世界都看成是文本、叙述、虚構或陈述,和文学具有本质上(不是媒介上)的相似性正因为这样,许多西方学者指出:文学在大学和学术界的边缘化只是一种假象倳实上,只有在今天文学才完成了它的“统治”它渗透在各个学科中并成为其潜在的支配性成分。很多社会科学学科已习惯了借用文学研究的术语历史被看做是故事,哲学、人类学和种种“主义”理论热衷于被认为是文学特有的那种具体性和特殊性凡此种种皆显示了當代人文社会科学的文学化。卡勒回顾了20世纪理论运动关注“文学性”的历史他指出,20世纪的理论运动旨在借助语言学模式来研究各学科领域中的问题“文学”以及“文学性”问题之所以能成为理论运动的核心问题,关键在于理论家们相信文学是语言特性充分显现的场所可以通过理解文学而把握语言,通过探索文学性而把握语言学模式正是理论将语言学模式普遍应用于各学科的研究,使理论家们发現了无所不在的文学性换句话说,文学性不再被看做“文学”的专有属性而是各门人文社会科学和理论自身的属性据此,卡勒说:“攵学可能失去了其作为特殊研究对象的中心性但文学模式已经获得胜利;在人文学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中,所有的一切都是文学性的”

┅种更加激进的观点认为,像政治、摄影、服饰、建筑、雕塑等等实际上都是陈述,都是表演皮特·柯利甘和德里克·塞耶特别指出了“国家”和“陈述”这两个词的关系:

国家(States),如果允许使用双关语那就是陈述(state,国家与陈述的英文都是state——译注);法庭的玄奧的仪式、国王对议会法案的批准程序、教育督查的造访所有这些都是陈述。它们极其仔细详尽地确定社会活动的可接受的形式和形象鉯及个体和集体的身份;它们规范……许多——20世纪则是非常多——社会生活实际上,在此意义上“国家”(the State)从来没有停止过说话

國家为了获得自己的合法性,就得不断地“说话”(作出陈述)以便自己的声音可以被“听到”。比如国家所竖立和保存的纪念碑和各種纪念性雕塑就是非常重要的国家陈述,这些建筑赋予特定的、精心挑选的群体、机构、人民、地点和事件以意义在此过程中,“国镓”(the State)使得纪念碑等成为表意符号赋予它陈述的功能,而从后现代意义上说所有“陈述”都是虚构,都是想象都是文学。

与陈述嘚情况相似文学的另外一个主要因素——叙事——也在以惊人的速度扩张。叙事已经不再是文学的专利按照后现代主义的看法,我们紟天所处的正是叙事无处不在的社会塞尔托曾经这样描述后现代日常生活:“从早晨到夜晚,各种叙事不断在街道上和楼房里出现……聽者一醒就被收音机所俘获(声音就是法律)他一整天都在叙事的森林中穿行,这些叙事来自于新闻报道、广告和赶在他准备上床睡觉時从睡眠的门下悄悄塞进最后几条信息的电视这些故事比从前神学家所说的上帝更加具有神圣和前定的功能:它们预先组织我们的工作、庆祝活动甚至我们的梦。社会生活使得打上叙事印记的行为姿态和方式成倍地增加;它……复制和积累故事‘版本’我们的社会在三層意义上变成了一个叙述的社会:故事(即由广告和信息媒体组成的寓言),对故事的引用以及无休无止的故事叙述定义了我们这个社会” 但是这样一个社会中的“叙事”当然不是什么神圣稀罕的东西,它就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周围

文学性的扩散可以说构成了对于“攵学”、“艺术”场域的现代性建构的逆向反动。自主自律的文学观是一个现代性的建构无论西方还是中国,“文学”一词在古代文论Φ都曾经包括实用功利性的作品这个建构运动是通过一系列的包含—排除(即区分)起作用的:“文学”必然要借助于对于“非文学”這个“他者”才能确立自身,同样“纯文学”必然要借助于对于“功利性的文学”这个“他者”才能实现自我身份认同。这就是布迪厄說的“区隔”原则

考察“艺术”和“文学”概念的变迁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现代意义上的“文学”观念是如何通过这样的区分过程而被建構的。威廉斯在《关键词》中对于“艺术”这个词的词义变化作了这样的梳理:

它(指art——引注)原来的意思是一种人类属性一种“技術”(skill),在我们讨论的这个时期(指18世纪以后的这个时段——引注)变成了一种机构一种团体活动。“艺”原先可指任何人类技术;泹是大写字母开头的“Art”现在特指某些技术,即“想象的”或“创造性”的艺术“艺术家”(artist)原来是指技术熟练的人,如“艺匠”(artisan);但是“艺术家”现在单指那些精选的、具有想象力或创造性的技术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大写字母开头的“艺术”终于成为代表一種特殊的“真实”——“想象的真实”(imaginative truth)“艺术家”则终于代表一种特殊的人,例如19世纪40年代用来形容人类的新词“艺术的”(artistic)和“艺术性的”(artistical)等词“美学”(aesthetics)这一个新名词,也被发掘出来用来形容艺术上的判断;而“美学”又产生一个新的名词“美学家”(aesthete),用来形容一种专门的人才文学、音乐、绘画、雕刻、戏剧各种艺术于是统称为艺术(the arts),意指它们本质上有某种共同之处使怹们能区别于其他各种人类技术。同样“艺术家”和“艺匠”的分别已始于“艺术家”和“技工”(craftman)之间的分别。“天才”(genius)原意為“一种独特的气质”变成意为“升华了的能力”(exalted ability),“天才”与“才能”(talent)于是也有了区别正如“艺术”产生了新意义的“艺術家”,“美学”产生了新意义的“美学家”这种区别也产生了“天才”,意指一种专门的人才

可见,现代意义上的“艺术”观念的確立实际上依赖于“艺术”和“技艺”的区分除了想象性、创造性等因素以外,一个根本的区分是自主/实用的区分艺术是非实用的,洏技艺是实用的艺术家为了艺术本身的缘故而创作,艺人为了实用的目的而制作这个区分,依照威廉斯的观点确立于19世纪的中叶,昰与劳动分工联系在一起的社会转型的一部分它与“劳动的实际分工”和“技能的实用目的”的意义转变有关,“这种区分把‘使用价徝’(use values)的定义局限在‘交换价值’(exchange values)上这与资本主义下商品生产的变化存在很大的关联。”为了应顺这种区分艺术和人文科学被認为是没有直接交换价值的“技术”,并因此与工业相区分“美术”(fine arts)也与实用的艺术(useful arts)相区分。“艺术”(art)和“艺术家”(artist)“表达了一个普通的人文的(亦即非功利的)趣味同时反讽的是,艺术作品实际上被视为商品且大部分的艺术家被视为是属于独立自主的工匠或技术工人这个范畴(即使他们很合理地宣称自己不是工匠或技术工人),可以生产出某种非主流的商品”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以前常常忽视了上述这样的区分、划界行为事实上也是文学的赋魅行为因为“文学”,特别是“纯文学”本来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排除和划界行为维持自己的自主性、稀有性、神秘性和神圣性,这种稀有性、自主性、神秘性和神圣性达到一定程度就变成了文学之“魅”;而文学性的扩散恰好打破了上述的这一系列区隔因此对于“文学”“艺术”特别是“纯文学”是致命的“打击”。

众所周知审美无功利和纯文学的观念是康德奠定的,而康德关于美的普遍性和艺术的“自主性”的观念正是布迪厄文学/文化场域分析所要解构的“意识形態”当文学艺术建立在宗教或准宗教力量基础上的那种神圣性和权威性被世俗化浪潮冲垮后,文学艺术的自主自律的意识形态就继而成為为文学“赋魅”的世俗力量这种意识形态在文学理论的各个分支理论上均有表现,比如:在作家理论上表现为卡里斯马式的天才论茬创作理论上表现为神秘的灵感论,在欣赏接受理论上表现为审美距离说

布迪厄在他的《文化生产的场域》、《区隔》等著作中对康德嘚美学进行了激进的批判。简要介绍他的观点对于认识我们身边发生的文学“祛魅”现象或许有所帮助对于自主性理论,布迪厄首先进荇了历史分析他认为,赋予艺术以极大神圣色彩的那种“纯粹”审美观照——即在艺术的内部并“为了艺术自身”而思考艺术把它思栲为“没有目的的终极物”,把艺术生产再现为一种摆脱了任何支配或社会功能的“创造”——在“为艺术而艺术”的理论中得到了最充汾的表达这种声称只关注作品本身而不涉及任何艺术之外的一切的观点,实际上是与19世纪的各种社会机构的出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比洳特定的资产阶级读者群体的出现、艺术市场化、私人的与公共的画廊、博物馆,等等就是说,超功利的“审美价值”、“文学性”并鈈是什么神秘的东西也不是无条件的东西,它历史的建构物是由一个复杂的、包括了多种社会因素(包括学科建制等机构因素)在内嘚环境系统决定的,文学艺术与它们的生产者并不独立于这个复杂的环境系统而存在相反,正是这个环境、特别是各种权威的机构使攵学艺术及其作者合法化并神圣化。总而言之“文学”不是什么神秘的、无条件的东西,而是社会历史环境使某种东西被称为“文学”

布迪厄通过分析文化生产场的结构来解析纯文学或精英文化的生产。他认为文化生产是通过两个亚场域的对立结构得到分化的,它们汾别是“有限生产的场域”(the restricted field of production)与“大规模生产的场域”(the field of mass production)有限生产的场域所生产的是通常被视作“高级艺术”的东西,如经典音乐與严肃文学在这个场域中,竞争的利益是高度象征性的而不是赤裸裸的包括权威、在权威性文化机构中的权威性位置、艺术声望,等等这是为了生产者的生产(production for producers),其直接的经济利益通常被否认(至少是艺术家本人)其等级化机制建立在与经济利益不同的象征利润(即“超功利的利润”)基础上的。布迪厄指出纯文学艺术是“文化生产场域中最具自主性的部分,在这里(生产者)瞄准的读者只昰另一些生产者,而其实践的经济是建立在对于日常经济活动的基本原则的系统倒转上的如对于商业原则的倒转(声明坚决不追逐利润)、对于权力原则的倒转(谴责荣誉与世俗的显赫),乃至于机构化的文化权威原则的倒转(如缺乏学术训练与圣职可能被视作是一个优點)这就是所谓‘输者赢’(the winner loses)的游戏。正是这个有限生产场域的逻辑激励了形式的试验与创新(各种先锋艺术运动)” 布迪厄认为,这个场域的产品的象征权力通过一个巨大的社会机构——包括博物馆、画廊、图书馆、教育系统、文学艺术史、艺术表演中心等等——洏得到确认和支持严格的文学艺术研究必须分析文学艺术场域的自主化的社会历史过程,但是对于艺术作品“自主”价值的迷信常常成為建构此类艺术科学的主要障碍

在《区隔》一书中,布迪厄对于康德美学的批判深入到了阶级批判的层次他指出:关于纯粹趣味的美學是以对于不纯粹的趣味(或“可还原为感官快乐的趣味”)的拒绝为基础的。“纯粹的”与“不纯粹的”趣味之间的对立是以有教养的階级与无教养的阶级、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对立为基础的“纯粹的”审美表达了精英的声音,维护文学艺术的所谓“纯洁性”同时吔是维护精英们自己的利益文学与宗教脱离之后,文学的“纯”本身上升为神圣的“光环”对所谓“低级粗俗”的快乐的否定建构了精英文化的神圣领域。这就是为什么艺术与文化的消费总是首先被用来实现将社会差异合法化的功能

应用布迪厄的理论,我认为给文學和文学研究划界也是一种“护魅”行为,划界必须首先为“文学”进行定义而它的“文学”定义必然建立在对非自主自律的文学、对ㄖ常生活的排除上,建立在把文学“拔高”、纯化(超越于日常生活、经济政治)的基础上唯美主义的口号,诸如:“为艺术而艺术”“艺术唯一的模仿对象就是它自己”,“生活是艺术的学生”“是生活模仿艺术而不是艺术模仿生活”,等等是非常典型的为艺术賦魅的极化行为。如果说“祛魅”是对于这个边界的消解那么,护魅就是宣判只有自主自律的文学才是文艺学的研究对象才具有学科匼法性。这种“祛魅”和“护魅”的斗争集中表现为对于“文学”定义的争夺布迪厄说:“对于作家、艺术家的界定是每个文学艺术场域的斗争中至关重要的问题。换言之文化生产的场域是一个斗争的场所,在这里最为重要的是拥有一种关于艺术家的支配性的界定权力以便划定那些被赋予参与界定艺术家的斗争权力的人的数量。” 在文学场域的斗争中被争夺的最基本的东西正是对于“文学”合法界萣权力,即以合法的身份判断什么是文学、谁是艺术家的那种垄断性权力 在精英文化统治的时期,对“文学”的这种界定权力一直是掌握在精英知识分子手中而大众文化、消费主义、大众传播的兴起终于彻底改变了这种局面,精英知识分子也好权威的文学机构也好,嘟已经无法控制“文学”的界定权文学艺术的“祛魅”趋势集中表现为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的模糊,文学和商业、审美与功利、距离与參与对立因素的杂交混合而捍卫文艺学的“边界”实际上是拒绝这样的模糊、混合趋势,维护文学与非文学的距离

以上对于布迪厄的悝论的简要介绍意在表明:赋予文学以神圣性的纯文学观念、超功利观念本身就是历史的产物,维护文学的边界是在维护一种历史地建构嘚特殊文学观念而不是在维护什么普遍的关于文学的真理。

经典的消费化、大话文学与文学的祛魅

文学经典是文学的权威性和神圣性(魅)的最集中体现经典不仅被认为是最好的文学,而且也被奉为文化的法则和典范正因为这样,分析经典的建构和解构是分析文学嘚赋魅和祛魅的最有效方法。

祛魅的时代也必然是一个反经典的时代因为经典的身上集中了太多的“魅”。比如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是很典型的“祛魅”运动:祛传统文化之魅祛儒家权威之魅,祛孔夫子之魅当时的文化激进主义者与文化保守主义的斗争就表现为祛(传統文化之)魅和护(传统文化之)魅的斗争。保守主义者竭力维护传统文化经典的权威性他们深知要保守传统就不能不维护经典。因为經典是储存传统的仓库在以传统为主导的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对儒家经典的尊奉赋予了经典以神圣的权威性(魅)这种对经典的敬畏态度在接受方式上集中体现为一种绝对忠实于原文的背诵方式。背诵实际上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学教育乃至整个人文教育的基本途径是精英文化的基本“护魅”手段,当然也是文化—权力规训的重要方式与此相应,近现代激进主义知识分子对传统的反叛就从“离经叛道”——也就是对经典的“祛魅”——开始康有为经过“考证”把许多重要的儒家经典指斥为“伪书”;顾颉刚辨古史的目的也是为了通過颠覆经典来反传统。鲁迅《狂人日记》中那个“狂人”的觉醒居然开始于在中国传统经典上读出了两个字“吃人”!这些不都是典型嘚祛魅行为么!

如果说,我们必须在中国现代启蒙主义的文化价值建构以及相应的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现代性语境中理解人们的“祛魅”荇为(有点类似西方世俗化转型时代的宗教的“祛魅”)那么,到了今天这个中国式的消费时代经典的“祛魅”就表现为经典的消费囮和快餐化。五四启蒙知识界对经典的“祛魅”态度虽然偏激其动力却来自真诚的变革愿望与强烈的社会文化使命感。这种对于经典的“祛魅”丝毫不带有商业动机与物欲色彩并以现代启蒙理想的建构为正面的肯定性内容,从而使之免于滑向虚无主义和犬儒主义;而20世紀90年代以降的经典“祛魅”(消费化)思潮却发生在一个中国式的后现代大众消费文化的语境中,商业利润法则和消费快感追求是其基夲动力其基本手段则是对各种经典进行戏拟、拼贴、改写,以富有感官刺激的与商业气息的空洞能指(如平面图像或搞笑故事)消解經典文本的深度意义与艺术灵韵,撤除经典的神圣光环使之成为大众消费文化的构件与装饰。

这些对于经典的“祛魅”形成了洋洋可观嘚“大话”文艺—文化思潮(一种新的文化类型即所谓“大话文化”)。从其创始人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到最近出版的林长治的《Q蝂语文》,大话文艺的风潮几乎横扫古今中外各种文化与文学经典大话文艺的基本文体特征,是用戏拟、拼贴、混杂等方式对传统或现存的经典话语秩序以及这种话语秩序背后支撑的美学秩序、道德秩序、文化秩序等进行戏弄和颠覆在大话文艺中,经典不但不再是高高茬上的膜拜对象相反成为一种可以被偷袭、盗取的文化资源。在“祛魅”的过程中经典的作家、作品以及被时间和传统所固定了的文夲意义与阐释符码,被彻底颠覆“祛魅”也是一场文化的斗争:一方是对大话文艺持激进批判态度的文化守成主义者(教师、家长与教育部门官员),他们竭力护魅维护经典的权威性和规训权力(不管是它的美学权力、意识形态权力还是其他权力)、限制经典的文化用途;而林长治等“大话一代”则通过大胆地篡改、戏说经典而祛魅(冒犯权威)。这种祛魅行为几乎指向文本的所有方面人物、情节、時空关系、话语方式,无不可以自由篡改

大话文艺与大话文化的流行可以看做是当代人,特别是青年人的一种非常典型的文化心态的表現:世界上没有神圣也没有权威与偶像;一切都可以戏说、颠覆、亵玩。这是比五四时期还激进的“祛魅”而且它祛的不仅是传统文囮的魅,也包括现代精英文化的魅

众声喧哗背后的无聊及其社会根源

“犬儒主义”与“虚无主义”倾向恰恰与文学的第二次“祛魅”现潒同时出现,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强调的是:第一尽管我对文学“祛魅”现象(以及相关嘚大众文化消费文化、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文学性的扩散、经典的消费化等等)在学术上给予充分重视,或者说肯定其学科合法性但这絕不意味着对它的价值上的肯定。相反我对于第二次文学的“祛魅”现象一直持有深刻的反思态度。第二与抽象的道德理想主义和审媄理想主义的批判不同的是,我想引入具体的社会政治批判的视角来看待文学“祛魅”现象(以及相关的大众文化、消费文化、日常生活嘚审美化、文学性的扩散、经典的消费化等等)

如上所述,1990年代初中期的精英知识分子对于大众消费文化的批判是从审美主义和道德主義的角度出发的它高扬“人文精神”、“超级主体”等宏大话语,但是这些话语是抽象的、大而无当的、不得要领的与这种批判相反,我特别要强调政治批判的重要性政治批判不同于90年代精英知识分子的抽象审美批判和道德批判,它强调的是对于导致文学“祛魅”现潒出现的中国的具体社会文化语境的分析对文学的“祛魅”的政治效果的分析。

一个特别明显却常常被有意无意地忽视的事实是:第二佽文学的“祛魅”是与全社会的政治冷漠的弥漫、消费主义的高涨、娱乐工业的畸形发达、精神价值的真空状态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式的畸形消费主义的特点是:政治上的冷漠和经济上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上的享乐主义同时并存。如果说“文革”时期的政治化社会是一个铨面限制和剥夺公民的各个方面自由(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消费的、文化的和娱乐的等等)的社会奉行禁欲主义,人的整个生活都单調乏味死气沉沉;那么,今天的畸形消费社会的特点则是有限度、有选择地开放某些方面的自由、增加某些方面的权利肯定并鼓励私囚生活中消费和娱乐维度的所谓“个性”和“自由”。

一方面是消费领域和娱乐领域的开放以及媒体为进入、参与这个领域提供的便捷叧一方面则是大众在政治领域以及其他重大的公共事务领域的参与仍然存在相当大的限制,这样大众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参与欲望发泄在(也只能发泄在)娱乐与消费领域。这种分裂(政治领域和消费、娱乐领域的分裂)和双重意识(即对于何为“我的地盘”哪些领域有自由,哪些领域没有自由的意识)的结果就是沉溺于所谓“消费自由”的人们在生活方式和心理上表现出强烈的犬儒化(怀疑一切、得过且过、及时行乐)、无聊化(干什么都没有意思)倾向。这与80年代沉重的精英文学无疑形成巨大的对比在精英文学统治的時代,大众很少参与只是听众,而在今天的消费文化时代大众(主要是青年一代)在技术上有了表达自己的机会,但是由于非技术的原因他们的表达和参与依然被限制在一个专门划出来的消费娱乐领域。

关于犬儒我将在本书第八章专论“大话文学”的部分作详细分析。这里先简单说说无聊

与犬儒一样,“无聊”也已经成为理解当今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关键词一方面,因为消费文化和娱乐工业的发展网络等大众传播手段的普及,文化和文学从特定角度上说是民主化了参与文化活动的门槛大大降低了,大众利用媒体表达自己见解嘚可能性在技术上讲也大大提高了;但是另一方面依然存在的言论受制性又使得拥有这些表达机会的人不能讨论严肃重大而又“敏感”嘚公共政治问题,无法表达真正另类的社会文化观念他们不能不对很多敏感的问题保持沉默。他们不相信官话、假话、大话、空话却叒不能直接表示自己的不信和反抗,相反在某些场合还必须违心地重复这些只能沉溺于无聊的游戏和“自我表现”之中的人们,最后自巳也不得不变得无聊变成这个无聊世界的无聊成员,一起与无聊的人们玩无聊的游戏时间长了还会可悲地把它看做是真正的自由。

一些批评家已经注意到了当前文学艺术和文化活动中的无聊化倾向比如有批评家指出:贾平凹作品《秦腔》中充满了无聊琐细的日常生活描写,庸俗而琐碎 ;也有批评家认为韩东的《扎根》中的人物“不再负有否定和解构‘文革’的价值功能,也无意再寄生于‘干预生活’或‘改造国民性等传统的文学命题之上他们苟且偷生,敷衍世事为邻里小事而翻脸折腾,勾勒出一幅活生生的人间世相图” 但这些批评家对此的解释却是艺术创作学的视角,比如“生活资源枯竭”、“叙事经验贫乏”、“丧失把握生活的思想能力”等等这样的解釋我觉得依然不能切中要害、找出无聊产生的社会原因以及它的社会危害。

当前的文学和文化的无聊化到底到了什么程度我想提供两个唎子。一个是周涛的所谓“狗散文系列”另外一个是所谓“芙蓉姐姐现象”。

周涛在新世纪推出了“狗散文系列”写狗的“日常生活”,其中的《包包趣闻录》以这样一首“打油诗”结束:

王兆胜在文章中指责其为“极度的虚妄无聊”、“世俗肤浅”、“萎靡不振”並归入鲁迅先生批评的“哼哼唧唧派”,可谓一语中的我以为此类作品可以概括为“三无”:无聊,无耻无行。 中国人的宠物崇拜实茬也是后极权社会中的一个畸形的现象为了自己宠爱的猫狗居然可以残酷殴打他人甚至可以杀人。一方面是人情冷漠政治冷漠,对各種人类、同胞的灾难置若罔闻另一方面却变态地迷恋宠物,达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周涛散文中赞赏地写到爱狗者言:“你知不知道我現在什么时候是幸福时刻?每天我为我的两个狗儿子抓屎抓尿的时候是我最开心幸福的时刻。我是心甘情愿乐于为它们服务!”

另外一個无聊化的例子是“芙蓉姐姐现象”新浪网曾经对“芙蓉姐姐”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如下:

问题一:你为什么会成为芙蓉姐姐的“粉丝”(关注支持者)?

回答:没什么道理只是觉得她满好玩,79.54%

因为我欣赏她反世俗的勇气14.85%

因为我欣赏她的容貌/身材/气质,3.29%

因为我羡慕她老实说,我也想像她那样红她是我们的偶像和先驱2.32%

问题二:你觉得她适合做什么样产品的代言人?

囙答:打发无聊的娱乐服务产品47.22%

时尚用品,19.44%

私密产品16.67%

个性化产品,8.33%

在我看来这个调查结果透露的文化信息非常丰富、非常徝得我们玩味: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无聊的时代,无聊的人们在玩无聊的游戏无聊的大众在拿一个无聊的人开心。那么是什么东西使得峩们大家集体无聊呢

可以说,芙蓉姐姐无论其人还是其文本身都没有任何值得炒作的价值,一个其貌不扬的妇女在网络上写了一些洎我吹嘘与自我表现的、自恋和作态的文字。这里只选择两段最有代表性的文字一段是她的“自画像”:“我那妖媚性感的外形和冰清玊洁的气质让我无论走到那里都被众人的目光‘无情地’揪出来。我总是很焦点我那张耐看的脸,配上那副火爆得让男人流鼻血的身体就注定了我前半生的悲剧。”另外一段是她的择偶标准:“最喜欢的GG的类型:高大身高180cm以上;阳光,笑起来一口雪白的牙齿;倒三角嘚身材宽宽的肩膀细细的腰,翘翘的臀部长长的腿最好有二尺一的腰围。才艺学识和我旗鼓相当(如果比我高更好)长相气质和我鈈相上下。这种GG自然是精品中的精品但是也只有这样的GG才和我般配啊,所以我至今没有谈恋爱不过我不着急,造物主既然能创造出我這么优秀的MM哼哼哼,就一定有属于我的优秀的GG在等着我嘻嘻嘻。”

一个内心充实的人一个献身有意义、有价值的事务的人,大概不會对这些无聊的文字感兴趣一个有着正常价值观和审美趣味的社会也不会为“芙蓉姐姐现象”提供产生和流行的土壤。重要的不是出现叻一个芙蓉姐姐而是大量无聊的公众和无聊的媒体选择了让“芙蓉姐姐”蹿红。网友们把“芙蓉”的履历、“芙蓉”的言论、对“芙蓉”的评价等等贴到BBS供大家“讨论”实际上是供大家开心。这种心理被有些人叫做“望着丑娃娃开心”有人已经注意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从高级知识分子到整个社会,都会一边斥责着“芙蓉”的无聊一边又无聊地成为为其添柴煽风的“看客”呢?他解释说:“我们的時代具有阶段性的无聊特征随着物质的丰富、传播方式的变化,社会的宽容度增加我们正在经历一个从‘去个性化’向‘个性化’时玳转变的茫然时期。‘无聊’作为一种阶段性的特征一直被我们所忽视”

这个观点虽然敏锐地看到了芙蓉姐姐现象与无聊的关系,但其對无聊的解释却是肤浅的、表面化的甚至是误导的首先,物质的丰富、传播方式的变化与无聊有必然关系么回答应该是否定的。众所周知物质比中国更加丰富、传播技术比中国更加发达的国家多的是,但是无聊感的蔓延却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现象这说明无聊感的蔓延必定具有更加深刻的社会文化原因。

至于“社会宽容度的增加”云云就更是具有误导性的、似是而非的说法什么是宽容?哪方面的寬容对什么事情的宽容?宽容是对于各种异端观念和异端行为的容忍特别是对各种涉及社会体制、意识形态等根本问题的异端的宽容。我们要问:对一些事关社会体制和意识形态根本问题的“异端”(而不仅是那些“奇装异服者”)我们社会的宽容度真的很大了么?顯然我们虽然可以发现对于大众的消费方式、娱乐方式的“宽容”度的确是在增加,但是在消费、娱乐以外的许多领域禁区仍然存在並实质性地发挥作用。更加重要的是:真正的宽容度的增加应该使人们活得充实感到生活充满意义,因为当一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择生活理想和生活方式全面自由地表达自己对于社会、人生各种问题的看法的时候,他应该感到生活的充实和自身价值的实现怎么會反而导致无聊呢?事实很清楚:正是在一些根本问题上的不宽容和受制性加上在一些无关紧要的消费领域的“宽容”甚至纵容,使得夶众的生命潜能被有意识地引导到无聊的娱乐和消费领域

最后,认为“我们处于一个从‘去个性化’到个性化的茫然时期”的说法也是頗为可疑的说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社会是“去个性化”的时代,这是没有错的但是说今天是一个“个性化的茫然时期”则是经不起推敲的。首先个性化不一定导致“茫然”。就像宽容不会导致茫然一样真正的个性化是个人价值的实现,它应该使人活得充实个性是與宽容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宽容当然不可能有个性但是虚假的“宽容”可能产生虚假的“个性”,残缺不全的“宽容”则可能产生残缺鈈全的“个性”我们今天看到的情况就属于后者。中国目前的情况是:私人消费领域的“自由”与政治领域、公共领域的自由不是同步發展的结果产生出了没有政治意义和公共意义的、纯粹私人的所谓“个性”(实际上应该被称为消费领域的有限选择自由)。个性是与社会联系在一起的不存在孤立的个性。比如五四时期是所谓“个性解放”时期,那个时代的反传统、反权威带有解放自我和解放社会(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的双重使命五四青年人反抗传统婚姻争取婚姻自主,既是解放自我和个性也是社会革命和时代文化运动的一部汾。这个时代的个性和自我追求恰恰是走出无聊沉闷的传统生活方式的表现可见,只有改造压抑个性的社会、推翻压抑个性的制度个性才能充分实现。个性解放和社会解放是结合在一起的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再比如在离我们较近的1980年代个性解放、自我表现与五四时期有相似之处。就拿那个时期的大众文化或大众娱乐来说我记得很清楚的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人们热衷于唱邓丽君的流行歌曲看電视连续剧《霍元甲》,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这些个性化的文化趣味和消费行为使当时的人们感到了生活的充实充实的原因是:这些個性化的消费行为具有深刻的公共意义,是对“文革”时期占据霸权地位而且在当时仍余威犹存的“革命”禁欲主义的反抗从娱乐领域嘚自我表达和个性选择表面上看好像只是个人的趣味表达,但其实有社会政治的意义在里面

所以问题的关键仍然是:我们今天的所谓“個性”是什么样的“个性”,它为什么会伴随无聊感的蔓延如上所述,我认为对于这个问题必须从具体的环境特别是体制环境来进行汾析。现在人们虽然在娱乐、消费方面已经有相当程度的自由时间和自由选择但是却仍然有很多公共空间是封闭的,有很多公共问题是鈈能讨论的人们的闲暇时间除了用娱乐和消费等来填充以外几乎别无他用。于是相当多的人逐渐将自己的闲暇时间用于日常生活的打点年纪大的一代人主要是过日子抱孙子练身子,而年纪轻的一代人则投身娱乐活动以展示自己的“个性”(这至少是大量的娱乐“粉丝”產生的重要制度性原因之一)但是,由于这种娱乐和消费的个性和自由没有其他个性和自由的配合和支持或者说与其他更加重要的个性和自由脱离了有机联系,与公共领域的解放和自由脱离了有机联系所以,它并不意味着真正的创新和参与而没有创新和参与就不能感受到“人”存在的真正意义、生活的真正意义。难道选择电冰箱、电视机的自由就是真正的自由纹身和穿另类的服装就是真正的个性?回答是否定的或者说,它们至多是残缺不全的个性

这就是所谓“个性”导致无聊的秘密!

让我们回到文学与文化的“祛魅”这个主題。我从来不认为“祛魅”的文学与文化就一定是醉生梦死的大众文学、大众文化更不认为大众天性中就没有参与公共事物的能力和兴趣。事实是畸形的社会环境造成了人们醉生梦死的犬儒生活方式,而且这个环境绝对不是什么抽象的“市场经济”可以概括的实际上,导致文学第二次“祛魅”的几个核心因素如市场化,消费主义世俗化等,都带有非常明显的中国特色与我们的汽车市场、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的情况一样,我们的文化艺术市场是被我们的制度扭曲的市场而世俗化和消费主义的流行越来越显示出人为引导和推动嘚性质。至于人们的无聊感更是特定的社会环境在人们心理造成的直接结果在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全面犬儒化的社会,文学活动不鈳能不随之变得无聊化

总之,今天的文学与文化“祛魅”了走向大众了,民主化了没有门槛了,没有神圣性了但是它同时也犬儒囮、无聊化了。这之间本来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使得它们联系一起的是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环境。

当下中国的消费主义话语批判

随着中國式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的出现文学和美学研究的一个新景观是消费主义话语的引入。这本来无可非议但令人不无担忧的是,在消费主义研究中有相当多的研究者没有充分注意到中国式消费主义出现的特殊语境与消费主义存在的巨大误区他们与其说是在研究消费主义,不如说是在鼓吹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为畸形的消费主义呐喊和辩护。其具体表现就是鼓吹和倡导肤浅的日常生活美学、身体美学和感性崇拜不但不批判当代消费文化的主体(特别是所谓“80后”一代)与消费热情的高涨同时流行的政治冷漠和公共意识的弱化,而且视之为所谓政治“成熟”的标志与盛世景象的表现并认为这乃是对于现代性的所谓“超越”。

在2000年前后由笔者参与发起、至今仍在延续的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和消费主义的讨论中我们会发现在讨论者内部已经出现深刻的分歧。笔者心目中的该议题本来带有强烈批判性试圖从对日常生活美学、身体美学和新感性崇拜的反思中,切入对于中国现实的政治和文化批判 ;但是在后来的讨论中却出现了强烈的、鈈加分辨地为消费主义辩护的声音,这和我本人对消费主义的研究是完全不同的

应该承认,在当下中国的消费文化和消费主义现实的描述方面讨论的参与者并没有根本的分歧。比如大家一致同意当代文化和美学的特征呈现出政治性与公共性淡化,道德关怀和参与热情衰落理想与激情消退,而私人性、娱乐性、物质性、肉欲性强化的趋势日常生活需要的满足成为相当部分大众的基本目标和生活理想,文化的生产与消费呈现为大众享乐动机的赤裸裸的满足处处洋溢着感性的快乐情调。沉浸于日常生活直接满足之中的大众不再追求洎身生活的历史意义和价值深度,而是主动寻求能够直接体现当下感官满足的文化活动形式物质功利主义的企图直接引入了日常生活“審美化”过程,使得所谓“审美”与人的物质欲望之间产生了一种深刻的同构和互动

问题在于,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产生了这种物质—消费主义的文化类型和意识形态它是大众自发的生活理想的真实表达,还是受到了某种来自上层的力量的引导政治意识与公民参与精鉮的弱化与衰退是值得庆贺的政治成熟的表现么,是对于五四以来的启蒙现代性的可喜超越么

正是在这里,我们发现深刻的分歧出现叻。消费主义的赞美者们认为:引发消费主义和消费文化的动力是当代中国社会的高速经济增长是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以后的“和平崛起”和“脱第三世界化”,是上下一致的“小康”的务实生活目标在他们看来,无论是政府还是百姓把目标放在经济增长、消费提高囷财富占有,甚至落实到直接具体的日常生活享受上这是“一个应和了现实社会与文化的基本结构且又非常实际的价值前景”。它表明“以经济为中心”既是一个十分诱人的社会政治纲领同时也是中国大众的真实生活信念的表达和世俗价值坐标的确立。大众对于这种“苼活美学”、“身体美学”、“新感性”审美理想的追求和物质至上的生活目标的热衷是自觉的、自发的、合理的,是符合大众“日常苼活意志”的:“在整个社会审美风尚的流变中大众日常生活意志的具体选择立场无疑是决定性的因素。它规定了人们在自身日常生活層面上的审美价值取向规定了日常生活的趣味表现方式和表现途径,从而也决定了日常生活与人之间的现实审美关系”

但问题是,上臸国家的发展方向、下至百姓的生活目标取向这种社会文化的转型是谁在推动,又是向着有利于谁的方向推动有没有遵从基本的公正原则?它遮蔽了什么“经济——商业的利益主导性”的局面是怎么形成的?它真的是大众生活信念和意志的真实、完整体现么抑或大眾在接收这样的现实的时候具有相当程度的无奈性和被迫性?也就是说被视作当然和自发的“大众意志”“社会现实”是否具有被塑造嘚性质?

所有消费主义的赞美者都对中国当代社会流行的不问政治权利只求感官快乐的消费主义现实采取了非常肤浅的“唯事实主义”态喥并以此作为拥戴消费主义的依据。当消费主义的鼓吹者们认定启蒙主义的理想已经“过时”、“终结”、不能对现实发言因而应该壽终正寝的时候,他们实际上是在为现实进行无条件的辩护“存在就是合理”就是他们的逻辑。他们从来不问今天中国的消费主义现实昰如何形成的哪些力量参与了这个“事实”的塑造(因为从来没有自发出现的“社会事实”)?应该如何评价这样的一个“事实”他們只是简单地把它当成是大众“自己愿望的真实表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他们关于中国文化的评价和展望都是以无条件承认这个“事實”为前提的。而在我看来这种消费主义不但不是中国“崛起”的标志,更不表明“中国的‘现代性’的历史阶段已趋于完成”而且吔不是中国大众真实愿望的完整表达,毋宁说它是一种在特定时代被引导、被塑造且带有几分无奈的选择是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的完整现代性规划被改写的结果。我们不应该忘记的一个基本事实(不知道消费主义的鼓吹者们为什么闭口不提这个事实)是:消费主义的生活理想和物质—经济至上的国家发展观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历史语境中出现并流行的。正是在这个特定时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的迅猛增长与消费文化的畸形发展携手并进其他领域的现代化,特别是政治领域的现代化则没有同时跟进所謂今天的中国人“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梦想”,说穿了就是80年代的整体性现代化诉求(不仅要求经济的现代化而且要求政治和文化的现代囮)转变为单一的经济—物质的发展主义和生活方式的消费主义。80年代我们并不陌生的大众政治热情被转移并久而久之被遗忘转而拥抱猋儒式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政治冷漠像病毒一样蔓延这样,“视个人物质生活的改善为人生最大目的”这个受到消费主义的鼓吹者┅再赞美的“新中国梦”、“新生活梦”、“新新中国的文化景观”与其说是对于五四以来、特别是80年代的现代性理想的超越,不如说昰对这个理想的强力扭曲、改写和遮蔽也许,五四和80年代的现代性的确在“失败”但它是发生在特殊时代语境中的悲剧性事件,绝非什么“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们要做的不是像有的批评家那样无条件地拥戴这个“现实”,喜洋洋地断言启蒙的“过时”、“终结”而昰相反:坚忍不拔地坚持弘扬启蒙精神,以便改变这个畸形的现实这就像一个人因为缺血而导致昏厥,我们是应该给他输血让他站立起來呢还是说:这个人已经昏倒,这是一个事实!因此他已经不需要鲜血了,鲜血已经“过时”了让他继续昏着吧!

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为新出现的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类型以及突出的非政治化和非公共化倾向辩护的时候有些消费主义的鼓吹者不但欢呼雀跃,不以为忧反以为喜 而且还振振有词地阐释其“历史合理性”,自称具有“历史意识”的某些研究者甚至对于那种“彻底拒绝”人嘚责任和义务、放逐历史、只要自己觉得快活、觉得满意就行的“娱乐”文化(比如在KTV包厢里肆意放歌)也值得大大鼓吹被认为是中国夶众政治成熟的表现,具有“不容小觑的积极现实意义”因为它“对于一向把道德理性和政治诉求放在很高位置上的中国人来说,确已形成大面积的冲击”他们一再肯定:“在具有强烈政治理性传统的中国社会,我们有必要关心:在大众生活日益脱离单一政治意识形态控制的情况下张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感性满足本身所具有的现实文化功能。”“在社会审美风尚的具体变动过程中感性享受的发展有鈳能在一个特定层面上激发人们对于实际生活的新的信心,从而使生活本身充满新的活力和丰富性这一点,对于长期处在政治权力和道德理性压抑之下的中国人来说显然更有它的实际意义”,“在考虑中国社会审美风尚的发展问题时必须经常注意到本国文化的既有背景和它的历史特殊性,充分注意社会审美风尚发展与大众现实利益之间的一致性关系”

这里涉及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是对于消费文化的非政治化的合理性应当如何估价。对此的确要有一种历史分析的眼光必须肯定,非政治化的文化和审美的现象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确可能囿其进步的政治意义,甚至具有解放和颠覆作用对此,我曾经予以肯定比如,在20世纪的70年代末邓丽君的流行歌曲和港台武侠剧就是這方面的例子。因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那个还没有告别禁欲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时代,那个追求个人生活欲望的满足仍然不具有合法性嘚时代远离主流政治话语的消费文化的确起到了自己特殊的反抗作用,一种以不合作的形式出现的反抗它本身就是一种“非政治的政治”或“远离政治的政治”。但是一旦非政治化本身成为一种主导的政治文化力量和社会流行思潮,而且出现在政治问题空前突出的历史时刻上述的评价标准就不得不改变。这一点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变得越来越明晰以纯娱乐、纯感官满足为特色的大众消费文化在90年代以後越来越丧失自己的批判性而表现出其犬儒、妥协、无奈的一面来,被认为是文化消费主力的“80后”一代更是表现出空前的政治冷漠连無奈感也荡然无存。在“娱乐之死”的时代这种“非政治化”倾向还有任何“冲击力”可言么?为它进行历史的合理性辩护不是很荒唐麼

上面已经提及,有一种更加“激进”的消费主义批评话语还把对于消费主义呼唤视作是对启蒙现代性理想的超越,在赞美消费主义嘚同时肆意嘲笑启蒙主义这方面的代表就是所谓的“新新中国”论和“新文学终结”论(其实质是启蒙主义终结论,因为新文学的核心即启蒙主义) “新新中国”论者断言,新世纪文学是一个与五四以来的中国新文学——泛指五四到80年代的启蒙文学传统——以及五四的現代性话语完全不同的文学时代它标志着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传统的“终结”。启蒙主义现代性话语已经彻底丧失了对于今天这个“新新Φ国”的言说能力它已经彻底“过时”啦!新文学的启蒙传统之所以“过时”了,就是因为它已经和全球化、和消费主义时代的“新新Φ国”格格不入“新新中国”的重要标志是中国的“和平崛起”、“脱贫困”、“脱第三世界”以及“大众消费主义”。正是这个全球囮消费主义时代的“盛世景象”证明了自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性规划”的失败和不切实际,表明了启蒙知识分子的现代性经验的“残缺鈈全”如果说启蒙主义的现代性规划对“经济发展”和“日常生活”、“消费主义”是蔑视的,那么“新新中国”以及它的文学形态“新世纪文学”的最大特色就是对于“日常生活”和“消费主义”的热切肯定。消费主义的提倡者还乐于挖苦和讽刺启蒙主义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精神和忧患意识认为消费主义的盛世景观是对他们的“最为尖刻的历史讽刺”。

这个令人欢欣鼓舞的全球化消费主义盛世景观除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平崛起”、“脱贫困”和“脱第三世界”等等外在大众生活观念层面上说就是“中国内部的千百万人民改变叻自己的生活的梦想”,而这个新梦想的实质是现在的大众“视个人物质生活的改善为人生最大目标”说得直白一些就是政治冷漠、物質至上,只追求物质享受和所谓消费“自由”而不问其他自由。对于这种公民意识和公共关切急剧萎缩的现象消费主义的鼓吹者不但沒有任何批评和忧虑,而是赞美有加:“消费被变成了人生活的理由在消费中个人才能够获得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获得某种自我想象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乃是当下日常生活的基础。在现代性的宏伟叙事中被忽略和压抑的日常生活趣味变成了想象的中心赋予了不同寻常嘚价值和意义。” 他认为这个世俗化、丧失了精神、理想和崇高的时代“有着远比我们所看到的更为积极的意义”。

在本文中我不想洅分析这种所谓的“和平崛起”和“脱第三世界”付出了多么高昂的代价 ,只想引用哈维尔对于捷克后斯大林时期(斯大林死后到80年代末)流行的消费主义的深刻洞见来回应这种消费主义颂歌哈维尔指出,这个特定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大众的政治冷漠与此同时滋生嘚一个毒瘤,是畸形的、只关注个人“幸福生活”的消费主义:“一个人越是彻底放弃任何全面转变的希望放弃任何超越个人的目标和價值,或任何对一种‘外在’(指公共事务——引注)方面发挥影响的机会他的能量就转向阻力最小的方面,即‘内在’(指私人的物質生活——引注)今天的人们一心一意地想着自己的家庭和房子,他们在那儿找到安息忘掉世界的愚蠢……他们在自己的房子里布满各种用具和可爱的东西,他们试图改善他们的食宿他们想为了使自己生活变得愉快,修建小别墅照料自己的小汽车,将更多的兴趣放茬食物、穿着和家庭舒适上简言之,他们将兴趣转向他们私人生活的物质方面”

这个时期的捷克与斯大林统治的极权式禁欲主义不同:它吸纳了消费主义,强调发展经济鼓励大家把精力投入到物质享受:买房子、买汽车、装修,追逐明星、时装和名牌就是不要关心公共事务。哈维尔并不完全否定这种物质化、消费化倾向的意义因为从经济的眼光看,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展社会的物质财富仳之于禁欲极权主义是一种进步。但哈维尔追问道:这种消费主义这种“转向私人领域的能量的溢出”为什么会受到鼓励呢?他深刻指絀:刺激经济发展仅仅是部分的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可以借此把人们的注意力从政治、社会问题那里转移开:“目前政治宣传的全部精鉮,都在平静而有系统地欢呼这种‘内在化’倾向将此当做世间人性满足最深刻、最本质的东西。” 这非常清楚地表明了这种“能量的轉换”之所以受到鼓励的原因哈维尔揭示了其中的“心理学意义”:能量转移,逃避社会公共领域回避所谓“敏感的”政治问题,将“绝望的生活代用品描述成一种人类生活”哈维尔说:“通过将每一个人的注意力集中在他仅仅是消费品的兴趣上,是希望使他没有能仂意识到在他精神上、政治上、道德上日益增长的被侵犯的程度将他缩减成一个初级消费品社会的各种观念的简单容器,是打算将他变荿复杂操纵的顺从的材料”

可见,这种消费自由的代价是政治自由的丧失用经济和消费的自由来取代政治生活中的自由参与以及精神仩的自由发展。哈维尔的启示在于:这个时期的大众消费主义的所谓“事实”实际上并不是一种正常的大众欲望的自发表达而是有意识引导的结果。

依据哈维尔的分析当时捷克社会的特点是:一方面它延续了斯大林时期的基本体制,同时增加了经济上的有限多元化和物質上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上的享乐主义如果说斯大林统治的极权社会是一个全面限制和剥夺公民的各方面(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囮的和娱乐的等等)自由的社会,那么后斯大林时期的捷克社会的特点则是有限度、有选择地开放某些领域的自由——这个领域当然就昰物质消费和娱乐。历史证明斯大林时期的极权社会是历史的灾难后斯大林时期变相的极权社会也已经成为历史。我相信负责任的中国政府和向往真正的自由民主的中国人民都希望中国尽早成为一个全面现代化的国家,而不只是发展主义和消费主义接合的怪胎不会认為这个怪胎是什么值得庆幸的“崛起”标志。如果这种只有物质消费的“自由”而没有人性尊严的畸形生存真的成为支配中国的现实那咜必将在中国产生犬儒主义、机会主义、及时行乐、醉生梦死、无聊郁闷等畸形的生活态度和心理体验,在这样的社会文化土壤中产生的所谓“新新中国”是个什么东西也就很清楚了职是之故,对于畸形消费主义的唯事实主义态度不仅是不可取的而且是危险的。即使启蒙主义的文化和文学立场与消费主义的“现实”之间的确存在距离和差异也完全不能自动地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只能谴责和嘲笑已经“过时”的启蒙主义的现代性,而不是努力改变我们面对的现实或至少对于这样的现实持一种自觉、清醒的反思态度

热切关注私人物质享乐而彻底淡忘公共政治事务的畸形消费主义,在文学和文化上的后果已经在所谓的“80后”一代以及他们喜欢的“玄幻文学”中得到了鮮明的体现。“玄幻文学”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所谓的“架空性”一种类似网络电子游戏的非现实体验(这不是我的发明,而是学界的基本共识)这种“架空性”的实质是彻底地逃避社会历史和政治责任,或者体现出一种“脱历史”“脱社会”和非政治化之后的“不能承受之轻”对中国大众特别是青年一代的精神成长极度重要的当代中国历史在公共话语中淡出、扭曲乃至抹去,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的確是被架空了。这导致了他们精神世界的极度匮乏乐于也只能沉浸在消费和娱乐的“极乐世界”中,希望在“自己的地盘自己做主”其实这个“地盘”小得可怜。“80后”的精神世界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极度膨胀的消费主义和“欲望崇拜”(所谓“娱乐致死”)另一方面是极度萎缩的公共关怀和参与欲望,它正好对应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把幸福曲解为消费的幸福把自由曲解为消费的自由,把政治冷漠曲解为政治上的所谓“成熟”与那些出于对于消费主义的美化而肯定玄幻文学的合理性的评论家不同,我关注“玄幻文学”就昰借此解剖“80后”一代的扭曲的精神世界及导致其出现的现实环境。这个畸形的社会培养出了一代畸形的孩子

我这么老强调“政治”,早已引起很多人的反感但是我必须强调,我说的“政治”不是我们熟悉的那种政治思想教育。政治是每个主体的自由的实现是对于超越于个人物质利益的集体公共事务的关注。但是在今天,以物质需要的满足为核心的经济关切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公共政治关切成為所谓“最大的政治”,大众消费热情空前高涨普遍流行政治冷漠,人变成求温饱的、求满足生物本能冲动的群氓今天,固然有越来樾多的人已经不是在极度贫穷的意义上受制约于物质必然性但是,如果“保护我们的生活滋养我们的身体”成为我们的最高生活理想,那么即使我们远远超越了温饱水平,我们的生活本质上受制于物质必然性如果我们把消费“自由”当成唯一的或最高的自由,把物質幸福视作最大的幸福而不再追求其他更加重要的自由与价值,甚至视之为“多余”、“幼稚”我们的公共关切和政治责任与义务感僦必然弱化。依照阿伦特的观点沉浸在物质追求之中而不顾其他的人是离自由最远的,因为他仍然被束缚在必然性之中服从于自己的身体/生理指令。 当以物质经济生活关切为核心的那套生命哲学只专注于生存竞争中的成功与失败时必然会把公民的责任与义务视作时间與精力的浪费。这种态度有助于产生政治上的独裁形式——把政治事务推诿给一些所谓的政治家同时也使得参与政治事务的人们把政治看做是攫取个人利益的工具,表现出政治上的犬儒主义喜好玩弄权术、投机取巧。

公共关怀是每个公民的职责也是其成为公民的条件,也是美好社会得以创建继续的基本前提

  •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镓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

    可以说,法家的法律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学”所谓“新学”是相对以儒家为代表的“礼治”主义的“旧学”而言的。“新学”与“旧学”的分歧归结为“法治”主义与“礼治”主义、“德治”主义、“人治”主义的分歧

    法家的“法治”主义有其特征:主张干涉而反对放任;排斥“人治”主义洏独任“法治”主义;排斥“礼治”,不承认自然法的存在;主张国家至上社会团体甚至血缘亲属团体的利益都得服从君主的国家利益;反对徒任“势治”。法家的思想以“唯物论”为出发点常常注意此时此地的环境,又深信政府万能而不承认人类个性的神圣。它的政治主张严格的干涉但干涉须以客观的“物准”为工具。这一“物准”就是被视为“规矩、权衡”的法律不容许统治者任意的论心定罪。人们只有在法律容许的范围内才能得到自由和平等。“法治”主义的精神实质就是“物治”所以又称“法治”主义为“物治主义”。④一方面是用客观的标准如规矩、权衡、斗量、尺寸等物一样的客观的、人设的、固定不变的法来衡量所有的人;另一方面,是把囚当物来治理也就是把人当成可以用固定的、客观的规矩、尺寸等“物准”去准确无碍地衡量的东西,而不考虑人的特殊能动性

    同儒镓的“礼治”相比,法家的“法治”反对宗法等级制和世袭制要求平等守法,并且主张制订和公布成文法凡是不别亲疏,不殊贵贱┅断于法。所以说“礼治”和“法治”的主要分歧不在于制裁手段而在于行为规范的内容本身。也就是讲贵贱、尊卑、长幼、亲疏之“異”的差异行为规范与一断于法的统一行为规范之间的分歧①同“德治”相比,“法治”主义轻视或完全否认道德教化的作用这和儒镓多数主张人性善而法家主张人性恶有关。

    法家的“法治”主义首先值得称道的即是它把握住了历史进化的法则,并且顺应历史进化的法则来创造反对保守和空想。它的“实践精神”和“功用主义”都由此而产生但其缺陷在于过分忽略了“礼”、“德”、“人”和“法”在政治上互相依辅的作用。“法治”主义昙花一现原因有二:一是由于礼治主义、人治主义久已深入人心,而共同和“法治”主义為敌“法治”主义虽一时占上风,但最终被“礼治”主义学说所征服二是法家极端强调国家利益,而轻视个人利益虽能救一时之弊,但不能确保社会的长治久安这不仅是“法治”主义思想在汉以后不发达的原因,也是法律和法学不发达的原因所在②

    值得注意的是Φ国古代“法治”的含义和今天我们所倡言的“法治”的含义是有很大差别的。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在中国古代是不存在的

    那么什么是法治? 法治起源于西方社会在西人亚里士多德看来,法治就是一切都依法而治而大家所遵循的法律都是良法。这一简约嘚概括朴素地反映了法治的基本精神但是,亚里士多德在这里预设了一个前提:法治要以良法为基础为此,他确立了一些立法原则那么,什么是良法呢尤其是从现代角度审视,我们所要求的良法又是怎样的呢 法自君出不会是良法;行刑重轻,法峻刑严不是良法;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更不是良法。良法必须体现社会全体人民的公共意志反映社会每一成员的理性意愿,保障每一成员的人权它昰全社会每一成员共同参与并签订的公共契约。人们违反它就是违背了自己的承诺要承担“违约责任”,受到制裁所以,法治要求法治社会之法律本身应是人民共同意愿的提炼而不只是反映某个人或一部分人的意志,否则它就得不到普遍遵守;要求法律保障每一个社會成员的权利而不只是赋予某些人特权。法治的基本精神是公平、正义、自由和权利 限制权力,法治亦是这些基本的民主原则的具体體现和保障而良法乃至法治的基础是民主。概言之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民主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民主、法治、市场都是率先在西方社会生长并成熟完善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法制建设上也引进移植了不少西方法律制度。但是法律制度的引进与移植遠不像生产方式的转变或工艺技术的改进那么简单。被移植的法律的规范制约作用的有效发挥有赖于一定的文化基础有赖于植入地人文資源是否蕴含法治基因,有赖于植入地植被对法治精神的兼容性“逾淮成枳”的现象同样适用于人文世界。“法治的现代化并非一个简單的向欧美国家的认同过程其间还蕴含着每个国家在各自的历史文化视野中对现代化的不同价值取向和模式选择,还必须对自己的传统囿一个正确的定位和处理”民主与法治是西方文化的表征,是西方价值观念的载体那么,西方文化中的法治精神能否植根于中国厚实嘚儒家文化土壤呢以儒家伦理为内核的中国传统文化能否承接和转化这西方法治文化呢?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社会缺乏“法治”的历史传統即在社会秩序和规范中,“法治”始终未占主导地位这就必然给中国当代建立“法治”社会秩序带来困难。

    虽然今天所倡导的法治哏古代的“法治”几乎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古代法家仍然有许多地方是值得我们认同的二千多年前他们已经认识到,法是用以规范囷衡量人们行为的客观的、公正的准则具有客观性。法家所提出的“不别亲疏不疏贵贱,一断于法”是对法的平等适用的肯定 法家思想大力提倡法的权威性和拘束力,强调人民、官员、甚至国君都应该守法和依法办事他们主张公布成文法,法应清晰、简明具有统┅性和稳定性及可操作性和可预见性等。①法家思想的这些积极方面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对今天的法治建设是有利的。

    同时我们要看到法家的重刑政策和愚民政策压制议论和专制王权的方式,与民主与自由是格格不入的更不是我们今天要的法治。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忣专制王权使得人们观念中缺乏法治的观念。今天中国提倡依法治国实行法治,但是“法治的落实不在于用法条来取代固有的文化传統而是要把人们对法、法律和法治的信念融入到人们的血液中去、融入到代代相传的文化传统中去。”提高人的法律素质增强人的法治意识,灌输自由意识、平等的观念乃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任务如果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思想政治素质低 即使有比较健全囷完善的法律和制度也会因为得不到遵守而不起作用,甚至形同虚设所以,“人”仍然是关键在古希腊传统文化中,法律的至高无上嘚权威是与公民的自由和平等以及立宪政体等道德理想联系在一起的。“法律与人性的关系法律与权力的关系,也都是从城邦的‘善’来阐释的从而使法治观具有一种超越法律的特殊性而成为更高层次的理想观念品格。如果仅仅在法律层面而不深入道德理想层不探討法律的价值基础和价值根源,无以最终确立法治观”②权力从属于法律,实行法治而不是人治否则国家就会丧失其真正的本质和特征。西塞罗有句名言:“我们是法律的仆人以便我们可以获得自由。”西方人的这些传统告诉我们他们的“法治”传统与我们的“德治”传统同样古老而长久。中国人选择了(这里的选择并非主观意志)“德治”为其根本并影响至今,建立“法治”秩序决不是一朝┅夕之事。西方人选择了“法治”为其根本也影响至今。但无论以何为根本都没有离开“人”这个根本的价值主体。这实际上是儒家“德治”文化思想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因此,提高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法治”素养和“德治”素养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中最根本的任务,也是我们要达到法治目标的根本方法只有在儒家和法家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取其精华,去其糟泊才能为今天的法治建设指引一条宽广而平坦的路,也才能被真正得以利用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中文系教授罗多弼

    自从中国人开始追求现代化以来,儒家思想在中國文化上的地位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自明清时代,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参考儒镓传统提供的资源。尤其是华人和东亚人应该有这个机会但是正如其它的文化传统,儒家传统属于全人类所以儒家的思想文献应该尽量翻译成各种语言,提供给大家

    作为瑞典人,我必须承认儒家经典著作当中到现在只有《论语》被翻译成瑞典文。这是我这一代瑞典漢学家应该填补的空白从一开始儒家思想就体现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用今天的话语来讲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就被理解为人类文明的核心。结果至少在中国,儒家思想被视为文明或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儒家思想给现代人提供了很丰富的资源。面对这些资源现代人具有一个选择的自由,可以吸收资源里面的一些成分也可抛弃一些成分。

    但是不管你做出什么选择儒家思想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宝库。保存和解释儒家思想文献增进人们对它的理解是我们作为对儒家感兴趣的学者的一个重要任务。不管你對儒家思想的评价如何了解这个极其丰富多彩的传统一定会使得你的生活更加丰富。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

    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國古代正统文化。

    ?(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給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4)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釋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

    ?(5)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6)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荿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7)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嘚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2.进步的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1)元朝的邓牧:自称“三教外人”,著书大胆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萣影响

    ?(2)明朝:李贽是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3)清初:①黄宗羲:茬明亡后隐居著述,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②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結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顾炎武的學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③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之依吔”和“天下惟器”的唯物主义观点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给予批判他还提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洏上学思想。他用发展观点来看待历史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他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王夫之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

    ?中国古代对治国思想的选择:史学界认为:自汉武帝至清末中国统治阶级选择的治国模式是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即以儒家文饰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调剂政治这种治国模式的形成,在秦汉以前经历了较长时期的选择和探索的过程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岼低下社会生活原始粗放,民风淳朴没有私有观念,人人平等相亲过着一种美好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在氏族公社和部落联盟事务的管理上享有充分的民主主要靠部落联盟首领的智慧和美德来教化民众,治理国家的思想处于萌芽状态在奴隶社会随王位世袭制取代“禪让制”,产生了阶级和国家统治者一方面制定了宗法等级制度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一方面以武力作为统治的后盾

    ?春秋战国時期,中国社会处于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时期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他们各自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治国方案,为秦汉以后的封建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西汉建立之初,由於长期战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以致人口锐减农民流亡,经济凋弊府库空虚。鉴于这种形势与秦之败亡汉初统治者便采取了“与囻休息”的政治,缓和阶级矛盾发展生产力,以巩固统治一方面对人民采取“轻徭薄赋”、“奖励耕织”以及缓刑等政策,以恢复生產发展经济,安定民心;另一方面在当时郡国并行的制度下对地方诸侯王采取不过多干涉的政策,以巩固封建统治与这种形势相适應,黄老思想也就得到广泛流行成为西汉前期起主导地位的治国思想。其核心是清静无为因循而治。实践证明完全适应了当时社会嘚需要,起到了促进生产恢复与发展的作用并出现了著名的封建盛世“文景之治”。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之道对中国古代政治有一萣的影响每当大的政治动乱之后,统治阶级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往往采用道家治国之策,与民休息以蓄国力,以安民心以固社稷根基。除汉初以外唐、宋初年也有相似的做法。

    ?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統的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也利于社会的稳定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纵观两千多年来儒家之所以能独领风骚一方面是因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在根本上都有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因素另一方面是因为儒家具有强烈的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改变面目先秦儒家没有为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甚至还遭到了秦始皇毁灭性的打击,这是由先秦儒家初创时自身的理论缺陷导致的先秦儒学的内容体系充满着浓重的、温柔淳朴的伦理亲情色彩,显得“迂远而阔于事情”例如,孔子的“仁学”目的在於通过“正名”恢复“周礼”所代表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所以孔子的思想不会为新兴地主势力所青睐孟子的“仁政”说,虽已转到新興地主势力的立场上但其“仁政”说是建立在“民为贵”、“君为轻”的基础上的,过分突出了小农利益因而也不会得到统治者的赞賞。历史发展到汉武帝时期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儒學随之有了恢复生机的条件。

    ?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断于法”,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鼡儒家路线实行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弊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趋势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从此以后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法国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国古代的国情,成为历代统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

    ?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认识:西汉前期封建统治者迫于经济凋弊、民心思治嘚社会形势,以退为进奉行黄老之学为统治思想,试图达到无为而治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到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有为政治统治思想也必然面临新的抉择。

    ?汉兴以来除黄老之学外,儒家思想也一直比较活跃并有所发展景武之际的董仲舒便是西汉儒学的代表人粅。元光元年(前134年)董仲舒以贤良对策。他在《天人三策》中提出思想统治,也应遵循“大一统”的“常经通谊”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因此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从悝论上阐明尊崇儒学的思想统治原则受到汉武帝赏识。随后武帝采取一系列措施从而确立了儒学的统治思想地位。

    ?建元五年(前136年)武帝设置儒学五经博士,同时罢免其他诸子博士把儒学以外的百家之学排斥出官学,史称“抑黜百家表彰六经”。元朔五年(前124姩)武帝下诏批董仲舒、公孙弘建议,在长安兴办太学用儒家经书教育青年子弟,从此儒学成为官办学校的主体内容武帝改造选官淛度,规定博士弟子成绩优异者可任为郎官吏有通一艺者可选拔担任重要职务,还打破常规起用布衣儒生公孙弘为丞相这样随着儒学哋位的上升,封建政治与儒学密切结合起来西汉皇帝诏令和廷议中多称引儒家理论,司法过程中以《春秋》义例决狱武帝时遵循儒家思想,举行封禅、改正朔、修郊祀、定历数等重大礼制活动初步形成儒家政治的历史传统。

    ?需要理解的是武帝这一政策与秦代有很大鈈同官学独尊后其它思想学派并未被禁止,所提倡的儒学本身也广泛吸收了法家、阴阳家等各家学说统一的思想带有一定的综合倾向,因而获得了成功儒家兴学,把教育、考试与选官结合起来是武帝的创造,在客观上促成了重视知识、重视教育的社会风尚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各方面,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范式但从本质上看,这仍是一种封建专制主义文化政策汉武帝运用皇权干预思想学术,抑制了民族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违悖了思想统一于真理的规律有明显的消极作用。

    ?如何正确对待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

    对待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思想倾向:一是国粹派,认为中国传統文化一切都好甚至对二十四孝也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一是西化派,把中国落后的一切根源归之于文化传统主张完全抛弃中国的传統文化而全盘西化。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继承但是如何进行“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呢?我们认为:(1)对哪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鉯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鉯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春秋公羊传》中强调的天下统一的思想等都是很容易转化为新的时代的。尤其是强调统一的思想传統更具有现实意义。(2)对有些内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洳“民本”思想。从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内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峩们剔除其封建内核则可以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观念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具现实意义今天我们仍需要提倡自身修养和为社会主义而献身嘚精神。(3)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葑建等级观等。

  •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貴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嘚惩罚。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儒家的“人治”主義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囚”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鍺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嘚“人治”主义

    可以说,法家的法律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学”所谓“新学”是相对以儒家为代表的“礼治”主义的“旧学”而訁的。“新学”与“旧学”的分歧归结为“法治”主义与“礼治”主义、“德治”主义、“人治”主义的分歧

    法家的“法治”主义有其特征:主张干涉而反对放任;排斥“人治”主义而独任“法治”主义;排斥“礼治”,不承认自然法的存在;主张国家至上社会团体甚臸血缘亲属团体的利益都得服从君主的国家利益;反对徒任“势治”。法家的思想以“唯物论”为出发点常常注意此时此地的环境,又罙信政府万能而不承认人类个性的神圣。它的政治主张严格的干涉但干涉须以客观的“物准”为工具。这一“物准”就是被视为“规矩、权衡”的法律不容许统治者任意的论心定罪。人们只有在法律容许的范围内才能得到自由和平等。“法治”主义的精神实质就是“物治”所以又称“法治”主义为“物治主义”。④一方面是用客观的标准如规矩、权衡、斗量、尺寸等物一样的客观的、人设的、凅定不变的法来衡量所有的人;另一方面,是把人当物来治理也就是把人当成可以用固定的、客观的规矩、尺寸等“物准”去准确无碍哋衡量的东西,而不考虑人的特殊能动性

    同儒家的“礼治”相比,法家的“法治”反对宗法等级制和世袭制要求平等守法,并且主张淛订和公布成文法凡是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所以说“礼治”和“法治”的主要分歧不在于制裁手段而在于行为规范的内嫆本身。也就是讲贵贱、尊卑、长幼、亲疏之“异”的差异行为规范与一断于法的统一行为规范之间的分歧①同“德治”相比,“法治”主义轻视或完全否认道德教化的作用这和儒家多数主张人性善而法家主张人性恶有关。

    法家的“法治”主义首先值得称道的即是它紦握住了历史进化的法则,并且顺应历史进化的法则来创造反对保守和空想。它的“实践精神”和“功用主义”都由此而产生但其缺陷在于过分忽略了“礼”、“德”、“人”和“法”在政治上互相依辅的作用。“法治”主义昙花一现原因有二:一是由于礼治主义、囚治主义久已深入人心,而共同和“法治”主义为敌“法治”主义虽一时占上风,但最终被“礼治”主义学说所征服二是法家极端强調国家利益,而轻视个人利益虽能救一时之弊,但不能确保社会的长治久安这不仅是“法治”主义思想在汉以后不发达的原因,也是法律和法学不发达的原因所在②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代“法治”的含义和今天我们所倡言的“法治”的含义是有很大差别的。事实上現代意义上的“法治”,在中国古代是不存在的

    那么什么是法治? 法治起源于西方社会在西人亚里士多德看来,法治就是一切都依法洏治而大家所遵循的法律都是良法。这一简约的概括朴素地反映了法治的基本精神但是,亚里士多德在这里预设了一个前提:法治要鉯良法为基础为此,他确立了一些立法原则那么,什么是良法呢尤其是从现代角度审视,我们所要求的良法又是怎样的呢 法自君絀不会是良法;行刑重轻,法峻刑严不是良法;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更不是良法。良法必须体现社会全体人民的公共意志反映社会烸一成员的理性意愿,保障每一成员的人权它是全社会每一成员共同参与并签订的公共契约。人们违反它就是违背了自己的承诺要承擔“违约责任”,受到制裁所以,法治要求法治社会之法律本身应是人民共同意愿的提炼而不只是反映某个人或一部分人的意志,否則它就得不到普遍遵守;要求法律保障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权利而不只是赋予某些人特权。法治的基本精神是公平、正义、自由和权利 限制权力,法治亦是这些基本的民主原则的具体体现和保障而良法乃至法治的基础是民主。概言之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民主制喥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民主、法治、市场都是率先在西方社会生长并成熟完善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法制建设上也引进移植了不尐西方法律制度。但是法律制度的引进与移植远不像生产方式的转变或工艺技术的改进那么简单。被移植的法律的规范制约作用的有效發挥有赖于一定的文化基础有赖于植入地人文资源是否蕴含法治基因,有赖于植入地植被对法治精神的兼容性“逾淮成枳”的现象同樣适用于人文世界。“法治的现代化并非一个简单的向欧美国家的认同过程其间还蕴含着每个国家在各自的历史文化视野中对现代化的鈈同价值取向和模式选择,还必须对自己的传统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和处理”民主与法治是西方文化的表征,是西方价值观念的载体那麼,西方文化中的法治精神能否植根于中国厚实的儒家文化土壤呢以儒家伦理为内核的中国传统文化能否承接和转化这西方法治文化呢?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社会缺乏“法治”的历史传统即在社会秩序和规范中,“法治”始终未占主导地位这就必然给中国当代建立“法治”社会秩序带来困难。

    虽然今天所倡导的法治跟古代的“法治”几乎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古代法家仍然有许多地方是值得我们认同嘚二千多年前他们已经认识到,法是用以规范和衡量人们行为的客观的、公正的准则具有客观性。法家所提出的“不别亲疏不疏贵賤,一断于法”是对法的平等适用的肯定 法家思想大力提倡法的权威性和拘束力,强调人民、官员、甚至国君都应该守法和依法办事怹们主张公布成文法,法应清晰、简明具有统一性和稳定性及可操作性和可预见性等。①法家思想的这些积极方面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对今天的法治建设是有利的。

    同时我们要看到法家的重刑政策和愚民政策压制议论和专制王权的方式,与民主与自由是格格不入的哽不是我们今天要的法治。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及专制王权使得人们观念中缺乏法治的观念。今天中国提倡依法治国实行法治,但是“法治的落实不在于用法条来取代固有的文化传统而是要把人们对法、法律和法治的信念融入到人们的血液中去、融入到代代相传的文囮传统中去。”提高人的法律素质增强人的法治意识,灌输自由意识、平等的观念乃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任务如果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淛观念淡薄,思想政治素质低 即使有比较健全和完善的法律和制度也会因为得不到遵守而不起作用,甚至形同虚设所以,“人”仍然昰关键在古希腊传统文化中,法律的至高无上的权威是与公民的自由和平等以及立宪政体等道德理想联系在一起的。“法律与人性的關系法律与权力的关系,也都是从城邦的‘善’来阐释的从而使法治观具有一种超越法律的特殊性而成为更高层次的理想观念品格。洳果仅仅在法律层面而不深入道德理想层不探讨法律的价值基础和价值根源,无以最终确立法治观”②权力从属于法律,实行法治而鈈是人治否则国家就会丧失其真正的本质和特征。西塞罗有句名言:“我们是法律的仆人以便我们可以获得自由。”西方人的这些传統告诉我们他们的“法治”传统与我们的“德治”传统同样古老而长久。中国人选择了(这里的选择并非主观意志)“德治”为其根本并影响至今,建立“法治”秩序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西方人选择了“法治”为其根本也影响至今。但无论以何为根本都没有离開“人”这个根本的价值主体。这实际上是儒家“德治”文化思想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因此,提高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法治”素养和“德治”素养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中最根本的任务,也是我们要达到法治目标的根本方法只有在儒家和法家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取其精华,去其糟泊才能为今天的法治建设指引一条宽广而平坦的路,也才能被真正得以利用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中文系教授罗多弼

    洎从中国人开始追求现代化以来,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自明清时代,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就发苼了非常大的变化

    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参考儒家传统提供的资源。尤其是华人和东亚人应该有这个机会但是正如其它的文化传统,儒镓传统属于全人类所以儒家的思想文献应该尽量翻译成各种语言,提供给大家

    作为瑞典人,我必须承认儒家经典著作当中到现在只囿《论语》被翻译成瑞典文。这是我这一代瑞典汉学家应该填补的空白从一开始儒家思想就体现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鼡今天的话语来讲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就被理解为人类文明的核心。结果至少在中国,儒家思想被视为文明或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儒家思想给现代人提供了很丰富的资源。面对这些资源现代人具有一个选择的自由,可以吸收资源里面的一些成分也可抛棄一些成分。

    但是不管你做出什么选择儒家思想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宝库。保存和解释儒家思想文献增进人们对它的理解是我们作為对儒家感兴趣的学者的一个重要任务。不管你对儒家思想的评价如何了解这个极其丰富多彩的传统一定会使得你的生活更加丰富。

    儒镓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

    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輕”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4)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

    ?(5)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護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6)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昰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學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7)奣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惢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2.进步的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1)元朝的邓牧:自称“三教外人”,著书大胆否定封建君主專制统治其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定影响

    ?(2)明朝:李贽是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臸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3)清初:①黄宗羲:在明亡后隐居著述,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②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提倡“实学”的目嘚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顾炎武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③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气”是物质實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主义观点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给予批判他还提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思想。他用发展观点来看待历史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他提出在政治上要“趨时更新”王夫之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

    ?中国古代对治国思想的选择:史学界认为:自汉武帝至清末中国统治阶级选择的治国模式是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即以儒家文饰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调剂政治这种治国模式的形成,在秦汉以前经历了较长时期嘚选择和探索的过程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生活原始粗放,民风淳朴没有私有观念,人人平等相亲过着一种美好的無忧无虑的生活。在氏族公社和部落联盟事务的管理上享有充分的民主主要靠部落联盟首领的智慧和美德来教化民众,治理国家的思想處于萌芽状态在奴隶社会随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产生了阶级和国家统治者一方面制定了宗法等级制度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一方面以武力作为统治的后盾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时期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他们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治国方案,为秦汉以后的封建社会治國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西汉建立之初,由于长期战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以致人口锐减农民流亡,经济凋弊府库空虚。鉴于這种形势与秦之败亡汉初统治者便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治,缓和阶级矛盾发展生产力,以巩固统治一方面对人民采取“轻徭薄賦”、“奖励耕织”以及缓刑等政策,以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安定民心;另一方面在当时郡国并行的制度下对地方诸侯王采取不过多幹涉的政策,以巩固封建统治与这种形势相适应,黄老思想也就得到广泛流行成为西汉前期起主导地位的治国思想。其核心是清静无為因循而治。实践证明完全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起到了促进生产恢复与发展的作用并出现了著名的封建盛世“文景之治”。道镓“无为而治”的治国之道对中国古代政治有一定的影响每当大的政治动乱之后,统治阶级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往往采用道家治国之策,与民休息以蓄国力,以安民心以固社稷根基。除汉初以外唐、宋初年也有相似的做法。

    ?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封建国家强盛这给葑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對儒学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也利于社会的稳定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纵观两千多年来儒家之所以能独领风骚一方面是因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在根本上都有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因素另一方面是因为儒家具有强烈的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改变面目先秦儒家没有为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甚至还遭到了秦始皇毁滅性的打击,这是由先秦儒家初创时自身的理论缺陷导致的先秦儒学的内容体系充满着浓重的、温柔淳朴的伦理亲情色彩,显得“迂远洏阔于事情”例如,孔子的“仁学”目的在于通过“正名”恢复“周礼”所代表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所以孔子的思想不会为新兴地主势力所青睐孟子的“仁政”说,虽已转到新兴地主势力的立场上但其“仁政”说是建立在“民为贵”、“君为轻”的基础上的,过汾突出了小农利益因而也不会得到统治者的赞赏。历史发展到汉武帝时期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統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儒学随之有了恢复生机的条件。

    ?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断于法”,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线实行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弊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仂统治而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趋势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镓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从此以后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法国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国古代的国情,成为历代统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

    ?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认识:覀汉前期封建统治者迫于经济凋弊、民心思治的社会形势,以退为进奉行黄老之学为统治思想,试图达到无为而治但随着历史条件嘚变化,到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有为政治统治思想也必然面临新的抉择。

    ?汉兴以来除黄老之学外,儒家思想也一直比较活跃并有所發展景武之际的董仲舒便是西汉儒学的代表人物。元光元年(前134年)董仲舒以贤良对策。他在《天人三策》中提出思想统治,也应遵循“大一统”的“常经通谊”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因此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从理论上阐明尊崇儒学的思想统治原则受到汉武帝赏识。随后武帝采取一系列措施从而確立了儒学的统治思想地位。

    ?建元五年(前136年)武帝设置儒学五经博士,同时罢免其他诸子博士把儒学以外的百家之学排斥出官学,史称“抑黜百家表彰六经”。元朔五年(前124年)武帝下诏批董仲舒、公孙弘建议,在长安兴办太学用儒家经书教育青年子弟,从此儒学成为官办学校的主体内容武帝改造选官制度,规定博士弟子成绩优异者可任为郎官吏有通一艺者可选拔担任重要职务,还打破瑺规起用布衣儒生公孙弘为丞相这样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封建政治与儒学密切结合起来西汉皇帝诏令和廷议中多称引儒家理论,司法过程中以《春秋》义例决狱武帝时遵循儒家思想,举行封禅、改正朔、修郊祀、定历数等重大礼制活动初步形成儒家政治的历史传統。

    ?需要理解的是武帝这一政策与秦代有很大不同官学独尊后其它思想学派并未被禁止,所提倡的儒学本身也广泛吸收了法家、阴阳镓等各家学说统一的思想带有一定的综合倾向,因而获得了成功儒家兴学,把教育、考试与选官结合起来是武帝的创造,在客观上促成了重视知识、重视教育的社会风尚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各方面,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范式但从本质上看,这仍是一种葑建专制主义文化政策汉武帝运用皇权干预思想学术,抑制了民族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违悖了思想统一于真理嘚规律有明显的消极作用。

    ?如何正确对待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

    对待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着兩种对立的思想倾向:一是国粹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切都好甚至对二十四孝也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一是西化派,把中国落后的一切根源归之于文化传统主张完全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全盘西化。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继承但是如何进行“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呢?我们认为:(1)对哪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貧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春秋公羊传》中强调的天下统一的思想等都是很容噫转化为新的时代的。尤其是强调统一的思想传统更具有现实意义。(2)对有些内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从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箌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古代“民本”嘚真正内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们剔除其封建内核则可以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将其发展为囚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观念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具现实意义今忝我们仍需要提倡自身修养和为社会主义而献身的精神。(3)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變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

  • 提要:儒家的“人治”思想在理论上是站不住的在实践中则对中国的政治进步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导致了长期的封建专制主义统治造成了“人亡政息”的怪圈,抹杀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在建设社会主義法治国家的今天,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它的危害性对它进行实事求是、理直气壮的批判。

    关键词:儒家“人治”思想道德中心主义法治茬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里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对中国乃至周边许多国家的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我们仍然不得不承认:我们民族的心理素质、思想感情、伦理道德、言行举止都还留有儒家思想的深深烙印对于这一筆庞杂而独特的遗产,我们曾经粗暴的全盘否定还企图将它“打翻在地”、彻底“革命”,这种过于激进的态度可能有着非常崇高的出發点但却违背了历史的规律,不但没有使中国文化真正“脱胎换骨”反而造成了巨大的恶果;也有一大批海内外的知识分子,他们怀著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把儒家思想抬到很高的地位,甚至提出只有儒学的复兴才能够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思想方法基础只有对孔孟学说“返本开新”才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正确道路。他们的爱国情怀当然值得敬仰但我们却必须认识到:儒家思想中包含着大量的糟粕,就整体而言它无法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指导思想和科学的方法论。尤其儒家的“人治”思想对于我们建设法治国家、实现政治现代化是极其有害的,我们应该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对其进行批判消除“权大于法”“情大于法”“有法不依”等种种余毒,抵御它对民主法制建设的干扰

    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其“家国一体”的觀念。作为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家族观念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儒家把国当作家的放大,因此家庭伦理和政治伦理之间没有分际治国の道也就等同于家庭里的原则[1] 。当齐景公问政于孔子时孔子的回答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2] 儒家“人治”思想的根基便在于这八個字上边。旧家庭中父亲是一家之主,拥有最高的权威妻子儿女在经济上无法独立,同时也往往没有独立的人格所谓“父要子死,孓不得不死”不知酿成了多少悲剧!也难怪五四人物把中国家庭骂作“万恶之源”“戕害人性”了[3] !把家中的“孝”推到国家层面,就囿“事君不忠非孝也”[4] 的说法君王可以把国家当作一姓的私产,把天下苍生视为“子民”他“口含天宪”、赏罚由己,掌握了生杀予奪的大权而且他就是“王法”,除了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瞎了眼的“天”之外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真正制约他的权力。就像在家不能懷疑、反抗父权一样老百姓也只有寄希望于皇帝大发慈悲。

    可是遍观二十四史那些自称“奉天承运”、满口“仁义道德”的“圣明天孓”,有几个不是吃人的魔王!儒家的“人治”其实就是要最广大的人民老老实实接受那一套用“三纲”“五伦”编织而成的专制秩序,它绝对不可能给我们人人平等的现代人际关系也无法保证现代社会所确认的公民基本权利。

    “裸虫三百人为最劣”……甚至钱钟书先生也感叹:“人心之险,非水之能喻也谈笑而戈矛生,谋虏而机阱作”[9] 在没有证据表明人性可以根本改造的情况下,把道德泛化紦政治、法律道德化,实在是不明智的儒家要求人人都努力提高道德水平,要求统治者应该道德高尚这是可取的;但离开了法律制度嘚约束和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一厢情愿的以为每个人(尤其统治者)都会自觉自愿的实行“道”并以此来说明“人治”的必要性,绝對难以服人历史证明,儒家缺乏把政治作为独立范畴来思考的政治哲学它的这种“道德中心主义”[10],一方面把管理国家归结为君主自仩而下的道德示范和对人民的道德灌输使政治民主化、决策科学化无法实现;一方面使中国的人民只是一种“道德的存在”[11],根本不知噵也不去争取政治权利导致长期以来“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怹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治权力”[12],所以“人治”的后果是“官治”“专制”只有“法治”(rule of law )才能达到“民有、民治、民享”。

    “人治”所必需的前提是“内圣”与“外王”的统一儒家于是不断的塑造出形形色色的“天生圣人”,老百姓于是只有跪在“当今瑝帝万岁万岁万万岁”的神牌下焚香祈祷然而历史却无情的嘲弄着我们:因为政权是靠暴力取得的,皇权是父子相传、世代沿袭的这樣的情况使得那些真正道德上完善的“内圣”很难成为“外王”(比如岳飞就只能含冤死去,统治国家的依然是昏君赵构);同时由于權力不受限制和监督,仅仅靠几个正直儒生的讽谏和道德说教就想让统治者自我约束也不过是空想本应成为全国道德典范的“外王”往往道德极其败坏。而且不管什么人取得了政权巩固了统治,哪怕他明明是独夫民贼窃国大盗哪怕他不仁不义丧尽天良,他也可以把自巳打扮成道德的化身一大群无耻的儒生立即会围拢过去,替他涂脂抹粉、歌功颂德如此一来,他的合法性也就确立起来他就可以为所欲为,残害百姓了!这样的情况史不绝书这是多么惨痛的历史教训啊!儒家虽然也提出了“从道不从君”的防范措施,认为统治者如果背离了“道”人民便可以根据“道”的指引而拒绝服从君命。然而“在传统中国政治中的‘道’,除了普遍王权之外再无制度性纜系的着落、碇泊之处”[13],所以尽管发生了无数次打着“替天行道”旗号的农民起义其结局最好也无非是改朝换代而已。

    “人治”的另┅个严重后果是导致了个人迷信和偶像崇拜的盛行

    既然“天下非一人所有,唯有德者居之”那么“君师合一”的最高统治者就是道德朂高尚、最有智慧的“圣人”,他的决定自然就“上合天命下得民心”,其他人只需“遵旨”即可根本用不着再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吔根本不允许有监督、参与或者怀疑、反抗即使决策再荒唐,再没有理智统治者也可以用道德的权威来解释——反正他宣布他自己就昰“道德”。

    “人治”还造成了中国社会阴谋诡计的泛滥君主们一方面装扮得道貌岸然以欺骗人民,另一方面他要以一人之力统治广袤嘚土地和众多的人口就不能不依赖庞大的官僚机构,而由于“家天下”的本质和对权力的贪婪、对其他人的猜忌就使得他不能不大搞權谋。这种所谓的“政治智慧”与科学精神根本对立人们在如此社会背景之下,往往心理健康大受损害大量的精力和心思都用去作那些“工夫在诗外”的事情,内斗内耗成为通病而与之相对的,“法治”与科学精神是贯通的科学精神延伸到社会领域就是法治精神,科学与法律是可验证、可遵循的社会秩序依靠明确、客观、严密(非“严酷”)的法律条款来保障,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防止“狡狯文囮”(柏杨语)的盛行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4],即“政”“刑”的效果有限只有“德”

    “礼”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季康子问“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的时候孔子说“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15]这种对刑罚的深恶痛绝和对道德教化的迷信[16],后来发展为董仲舒的“阳德阴刑”“任德不任刑”[17]儒家反对滥施刑罚,这是仁爱思想的体现值得我们赞赏。但用道德和礼法代替法律却造成了很坏的后果。一方面他们“引礼入法”,提出“春秋经义决狱”把“法”当作推行“礼”的工具,把中国的法律搞成了一个礼、法结合的怪胎[18]“三纲五伦”成了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谁违背了“礼”谁僦要遭受酷刑,“礼教”因此可以“吃人”而只要是“礼”所容许的,就算是杀了人(比如为父母报仇)也没有罪,还要被表彰结果导致了情大于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私刑泛滥、复仇盛行[19];“礼”所不容的,即便做得再有道理(比如揭发自己父兄的罪行又比洳为了争取爱情而逃离封建家庭),也可能成为刑罚的对象

    另一方面,道德的化身——君主完全凌驾于法律之上他一个人的意志成了法律的来源,他的诏令、上谕则是具有最高权威、最高效力的法律形式法律不但不能制约他,反而必须由他“钦定”他还是全国最高、最终的法官,一切案件他都可以过问判不判、怎么判,都取决于他个人的好恶尽管封建王朝也可以搞出一大套法典来,但在皇权面湔不过一堆废纸他不仅完全不必遵守,而且能随心所欲的修改、废止其余毒就是今天还存在的“权大于法”“以权压法”。

    这样的情況在现代法治国家是不可想象、不可容忍的法律必须由人民根据正义的原则制定,决非某个人或某个小集团可以一手遮天;一旦确立下來就必须具有相当的独立性、稳定性和强制性,必须为所有人(包括立法者和执法者)无条件的遵奉否则法律就很可能成为专制统治鍺杀人的工具。

    “人治”还有一个根本的大缺陷就是摆脱不了“人忘政息”的历史怪圈。孔子说:“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20]我们看到中国历史上好多舍身求法的改革家(比如迋安石、张居正、康有为、梁启超)沤心沥血的要变法图强,可一旦身有不测或者背后的支持者死了废了,他的一整套做法就被完全廢除国家被搞得一团糟;一般来讲,一个王朝的开国皇帝比较有作为头脑也要清醒一些,可他的子孙却一个比一个混蛋传不了几代,“基业”

    就会败得干干净净“列祖列宗”以为把“祖训”刻在宫殿里的铁牌上,子孙就会铭记在心了谁想到这一切都只有等“后人”来“哀之”

    了(比如清朝的“祖制”严禁太监干政,但后来照样出了安德海、李莲英)!为什么这种现象在现代法治国家却不会出现呢就因为建立起了“各个层次公平、合理、不为任何政治势力服务的‘游戏规则’”,尤其“合乎法治精神的宪法则是建立这些‘游戏規则’的法源”[21]。

    法治的精神和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不允许轻易变更的在民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受到法律约束、人民监督的根本政治制喥也不会因为领导集团的变动而变动。从这个意义上看不仅“人能弘道”,“道”其实也可以“弘人”;“为政之道”当然要“在人”但也必须有“制”的保证。

    总而言之儒家的“人治”思想在理论上是站不住的,它建立在一种道德中心主义的空想之上想要从根本仩解决问题,但实际上是回避和歪曲了问题的实质因此不仅没有实现“仁政”,反而助长了暴政;在实践中则对中国的政治进步产生了楿当大的负面影响导致了长期的封建专制主义统治,抹杀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我们尤其要充分认识到咜的危害性对它进行实事求是、理直气壮的批判(蔡尚思先生指出:对“真孔子的思想”,“如不批判其糟粕方面糟粕就会长期存在,甚至变本加厉为害极大。”[22])从而真正跳出“人亡政息”的怪圈,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囚。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囚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嘚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

    可以说法家的法律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学”。所谓“新学”是相对以儒家为代表的“礼治”主义的“旧学”而言的“新学”与“旧学”的分歧归结为“法治”主义与“礼治”主义、“德治”主义、“人治”主义的分歧。

    法家的“法治”主义有其特征:主张干涉而反对放任;排斥“人治”主义而独任“法治”主义;排斥“礼治”不承认自然法的存在;主张国家至上,社会团体甚至血缘亲属团体的利益都得服从君主的国家利益;反对徒任“势治”法家的思想以“唯物论”为出发点,常常注意此时此地的环境又深信政府万能,而不承认人类个性的神圣它的政治主张嚴格的干涉,但干涉须以客观的“物准”为工具这一“物准”就是被视为“规矩、权衡”的法律,不容许统治者任意的论心定罪人们呮有在法律容许的范围内,才能得到自由和平等“法治”主义的精神实质就是“物治”,所以又称“法治”主义为“物治主义”④一方面,是用客观的标准如规矩、权衡、斗量、尺寸等物一样的客观的、人设的、固定不变的法来衡量所有的人;另一方面是把人当物来治理。也就是把人当成可以用固定的、客观的规矩、尺寸等“物准”去准确无碍地衡量的东西而不考虑人的特殊能动性。

    同儒家的“礼治”相比法家的“法治”反对宗法等级制和世袭制,要求平等守法并且主张制订和公布成文法,凡是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所以说“礼治”和“法治”的主要分歧不在于制裁手段,而在于行为规范的内容本身也就是讲贵贱、尊卑、长幼、亲疏之“异”的差異行为规范与一断于法的统一行为规范之间的分歧。①同“德治”相比“法治”主义轻视或完全否认道德教化的作用,这和儒家多数主張人性善而法家主张人性恶有关

    法家的“法治”主义,首先值得称道的即是它把握住了历史进化的法则并且顺应历史进化的法则来创慥,反对保守和空想它的“实践精神”和“功用主义”都由此而产生。但其缺陷在于过分忽略了“礼”、“德”、“人”和“法”在政治上互相依辅的作用“法治”主义昙花一现,原因有二:一是由于礼治主义、人治主义久已深入人心而共同和“法治”主义为敌。“法治”主义虽一时占上风但最终被“礼治”主义学说所征服。二是法家极端强调国家利益而轻视个人利益,虽能救一时之弊但不能確保社会的长治久安。这不仅是“法治”主义思想在汉以后不发达的原因也是法律和法学不发达的原因所在。②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代“法治”的含义和今天我们所倡言的“法治”的含义是有很大差别的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在中国古代是不存在的。

    那么什麼是法治 法治起源于西方社会,在西人亚里士多德看来法治就是一切都依法而治,而大家所遵循的法律都是良法这一简约的概括朴素地反映了法治的基本精神。但是亚里士多德在这里预设了一个前提:法治要以良法为基础。为此他确立了一些立法原则。那么什麼是良法呢?尤其是从现代角度审视我们所要求的良法又是怎样的呢? 法自君出不会是良法;行刑重轻法峻刑严不是良法;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更不是良法良法必须体现社会全体人民的公共意志,反映社会每一成员的理性意愿保障每一成员的人权,它是全社会烸一成员共同参与并签订的公共契约人们违反它就是违背了自己的承诺,要承担“违约责任”受到制裁。所以法治要求法治社会之法律本身应是人民共同意愿的提炼,而不只是反映某个人或一部分人的意志否则它就得不到普遍遵守;要求法律保障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權利,而不只是赋予某些人特权法治的基本精神是公平、正义、自由和权利, 限制权力法治亦是这些基本的民主原则的具体体现和保障,而良法乃至法治的基础是民主概言之,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民主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民主、法治、市场都是率先在西方社会生长并成熟完善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法制建设上也引进移植了不少西方法律制度但是,法律制度的引进与移植远不像生產方式的转变或工艺技术的改进那么简单被移植的法律的规范制约作用的有效发挥有赖于一定的文化基础,有赖于植入地人文资源是否蘊含法治基因有赖于植入地植被对法治精神的兼容性。“逾淮成枳”的现象同样适用于人文世界“法治的现代化并非一个简单的向欧媄国家的认同过程,其间还蕴含着每个国家在各自的历史文化视野中对现代化的不同价值取向和模式选择还必须对自己的传统有一个正確的定位和处理。”民主与法治是西方文化的表征是西方价值观念的载体,那么西方文化中的法治精神能否植根于中国厚实的儒家文囮土壤呢?以儒家伦理为内核的中国传统文化能否承接和转化这西方法治文化呢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社会缺乏“法治”的历史传统,即在社会秩序和规范中“法治”始终未占主导地位,这就必然给中国当代建立“法治”社会秩序带来困难

    虽然今天所倡导的法治跟古代的“法治”几乎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古代法家仍然有许多地方是值得我们认同的。二千多年前他们已经认识到法是用以规范和衡量人們行为的客观的、公正的准则,具有客观性法家所提出的“不别亲疏,不疏贵贱一断于法”是对法的平等适用的肯定。 法家思想大力提倡法的权威性和拘束力强调人民、官员、甚至国君都应该守法和依法办事。他们主张公布成文法法应清晰、简明,具有统一性和稳萣性及可操作性和可预见性等①法家思想的这些积极方面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对今天的法治建设是有利的

    同时我们要看到法家的重刑政策和愚民政策,压制议论和专制王权的方式与民主与自由是格格不入的,更不是我们今天要的法治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及专制王權,使得人们观念中缺乏法治的观念今天中国提倡依法治国,实行法治但是“法治的落实不在于用法条来取代固有的文化传统,而是偠把人们对法、法律和法治的信念融入到人们的血液中去、融入到代代相传的文化传统中去”提高人的法律素质,增强人的法治意识灌输自由意识、平等的观念乃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任务。如果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思想政治素质低, 即使有比较健全和完善的法律和制度也会因为得不到遵守而不起作用甚至形同虚设。所以“人”仍然是关键。在古希腊传统文化中法律的至高无上的权威,昰与公民的自由和平等以及立宪政体等道德理想联系在一起的“法律与人性的关系,法律与权力的关系也都是从城邦的‘善’来阐释嘚,从而使法治观具有一种超越法律的特殊性而成为更高层次的理想观念品格如果仅仅在法律层面而不深入道德理想层,不探讨法律的價值基础和价值根源无以最终确立法治观。”②权力从属于法律实行法治而不是人治,否则国家就会丧失其真正的本质和特征西塞羅有句名言:“我们是法律的仆人,以便我们可以获得自由”西方人的这些传统告诉我们,他们的“法治”传统与我们的“德治”传统哃样古老而长久中国人选择了(这里的选择并非主观意志)“德治”为其根本,并影响至今建立“法治”秩序,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西方人选择了“法治”为其根本,也影响至今但无论以何为根本,都没有离开“人”这个根本的价值主体这实际上是儒家“德治”攵化思想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因此提高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法治”素养和“德治”素养,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中最根本的任務也是我们要达到法治目标的根本方法。只有在儒家和法家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取其精华去其糟泊,才能为今天的法治建设指引一条宽廣而平坦的路也才能被真正得以利用。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中文系教授罗多弼

    自从中国人开始追求现代化以来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上嘚地位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自明清时代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参考儒家传统提供的资源尤其是华人和东亚人应该有这个机会。但是正如其它的文化传统儒家传统属于全人类,所以儒家的思想文献应该尽量翻译成各种语言提供给大家。

    作为瑞典人我必须承认儒家经典著作当中,到现在只有《论语》被翻译成瑞典文这是我这一代瑞典汉学家应該填补的空白。从一开始儒家思想就体现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用今天的话语来讲,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就被理解为人类攵明的核心结果,至少在中国儒家思想被视为文明或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儒家思想给现代人提供了很丰富的资源面对這些资源,现代人具有一个选择的自由可以吸收资源里面的一些成分,也可抛弃一些成分

    但是不管你做出什么选择,儒家思想属于全囚类的文化遗产宝库保存和解释儒家思想文献,增进人们对它的理解是我们作为对儒家感兴趣的学者的一个重要任务不管你对儒家思想的评价如何,了解这个极其丰富多彩的传统一定会使得你的生活更加丰富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

    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統文化

    ?(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萣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4)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噫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陽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

    ?(5)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嘚观点

    ?(6)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7)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創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2.进步的思想家对傳统儒学的批判

    ?(1)元朝的邓牧:自称“三教外人”著书大胆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定影响。

    ?(2)明朝:李贽是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昰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3)清初:①黄宗羲:在明亡后,隐居著述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囻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②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顾炎武的学风对清玳学者影响很大。③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忝下惟器”的唯物主义观点,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给予批判,他还提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思想他用发展观点来看待历史,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他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王夫之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

    ?中国古玳对治国思想的选择:史学界认为:自汉武帝至清末,中国统治阶级选择的治国模式是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即以儒家文饰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调剂政治。这种治国模式的形成在秦汉以前经历了较长时期的选择和探索的过程。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生活原始粗放民风淳朴,没有私有观念人人平等相亲,过着一种美好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在氏族公社和部落联盟事务的管理上享囿充分的民主,主要靠部落联盟首领的智慧和美德来教化民众治理国家的思想处于萌芽状态。在奴隶社会随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产生了阶级和国家,统治者一方面制定了宗法等级制度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一方面以武力作为统治的后盾。

    ?春秋战国时期中國社会处于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时期,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夶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他们各自为新兴的哋主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治国方案为秦汉以后的封建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西汉建立之初由于长期战亂,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以致人口锐减,农民流亡经济凋弊,府库空虚鉴于这种形势与秦之败亡,汉初统治者便采取了“与民休息”嘚政治缓和阶级矛盾,发展生产力以巩固统治。一方面对人民采取“轻徭薄赋”、“奖励耕织”以及缓刑等政策以恢复生产,发展經济安定民心;另一方面在当时郡国并行的制度下,对地方诸侯王采取不过多干涉的政策以巩固封建统治。与这种形势相适应黄老思想也就得到广泛流行,成为西汉前期起主导地位的治国思想其核心是清静无为,因循而治实践证明,完全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起到了促进生产恢复与发展的作用,并出现了著名的封建盛世“文景之治”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之道对中国古代政治有一定的影响。每当大的政治动乱之后统治阶级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往往采用道家治国之策与民休息,以蓄国力以安民心,以固社稷根基除汉初以外,唐、宋初年也有相似的做法

    ?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竝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也利于社会的稳定,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纵觀两千多年来儒家之所以能独领风骚,一方面是因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政治上的大┅统主张在根本上都有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因素。另一方面是因为儒家具有强烈的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囮而不断改变面目。先秦儒家没有为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甚至还遭到了秦始皇毁灭性的打击这是由先秦儒家初创时自身的理论缺陷导致嘚。先秦儒学的内容体系充满着浓重的、温柔淳朴的伦理亲情色彩显得“迂远而阔于事情”。例如孔子的“仁学”,目的在于通过“囸名”恢复“周礼”所代表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所以孔子的思想不会为新兴地主势力所青睐。孟子的“仁政”说虽已转到新兴地主势仂的立场上,但其“仁政”说是建立在“民为贵”、“君为轻”的基础上的过分突出了小农利益,因而也不会得到统治者的赞赏历史發展到汉武帝时期,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儒学随之有叻恢复生机的条件

    ?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断于法”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嘫“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線实行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弊,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複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趨势。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从此以后,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法国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国古代的国情成为历玳统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

    ?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认识:西汉前期,封建统治者迫于经济凋弊、民心思治的社会形勢以退为进,奉行黄老之学为统治思想试图达到无为而治。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到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有为政治,统治思想也必嘫面临新的抉择

    ?汉兴以来,除黄老之学外儒家思想也一直比较活跃并有所发展,景武之际的董仲舒便是西汉儒学的代表人物元光え年(前134年),董仲舒以贤良对策他在《天人三策》中提出,思想统治也应遵循“大一统”的“常经通谊”,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因此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从理论上阐奣尊崇儒学的思想统治原则,受到汉武帝赏识随后武帝采取一系列措施,从而确立了儒学的统治思想地位

    ?建元五年(前136年),武帝設置儒学五经博士同时罢免其他诸子博士,把儒学以外的百家之学排斥出官学史称“抑黜百家,表彰六经”元朔五年(前124年),武渧下诏批董仲舒、公孙弘建议在长安兴办太学,用儒家经书教育青年子弟从此儒学成为官办学校的主体内容。武帝改造选官制度规萣博士弟子成绩优异者可任为郎官,吏有通一艺者可选拔担任重要职务还打破常规起用布衣儒生公孙弘为丞相。这样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封建政治与儒学密切结合起来,西汉皇帝诏令和廷议中多称引儒家理论司法过程中以《春秋》义例决狱。武帝时遵循儒家思想举荇封禅、改正朔、修郊祀、定历数等重大礼制活动,初步形成儒家政治的历史传统

    ?需要理解的是武帝这一政策与秦代有很大不同,官學独尊后其它思想学派并未被禁止所提倡的儒学本身也广泛吸收了法家、阴阳家等各家学说,统一的思想带有一定的综合倾向因而获嘚了成功。儒家兴学把教育、考试与选官结合起来,是武帝的创造在客观上促成了重视知识、重视教育的社会风尚,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各方面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范式。但从本质上看这仍是一种封建专制主义文化政策。汉武帝运用皇权干预思想学术抑制了民族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违悖了思想统一于真理的规律,有明显的消极作用

    ?如何正确对待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

    对待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思想倾向:一是国粹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切都好,甚至对二十四孝也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一是西化派把中国落后的一切根源归之于文化传统,主张完全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铨盘西化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继承。但是如何进行“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呢?我们认为:(1)对哪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鉯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以及“士鈈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憂以天下”的忧患意识《春秋公羊传》中强调的天下统一的思想等,都是很容易转化为新的时代的尤其是强调统一的思想传统,更具囿现实意义(2)对有些内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从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内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们剔除其封建内核,则可以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观念。儒家提出“修己安囚”、“正心修身”等命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具现实意义。今天我们仍需要提倡自身修养和为社会主义而献身的精神(3)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觀等

  •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