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关帝庙玄钟关帝庙有没有开门了

签箌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该樓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你要开里面就往网吧旁边开,开这边怕是要吃灰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玄钟守御千户所城南门瓮城

玄鍾所在漳州海岸的位置。

1562年(明代嘉靖41年)刻本《筹海图编》中的玄钟守御千户所、玄钟水寨和南澳岛地图 ——美国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館藏

玄钟所城东门外海滨的一段城墙和古塔,后者疑为宋明时期具有镇水功能的“四面佛塔”

  “玄钟”与“悬钟”

  明初,江夏侯周德兴巡视福建海防准备创置备倭城池。当年漳州府漳浦县四都的海边,是梅岭半岛控扼闽粤交界沿海。梅岭半岛最南端名“玄钟”(今漳州市诏安关帝庙县梅岭镇东门村、南门村一带),“乃闽海尽处”附近一带有净林渡、前吴渡、玄钟南澳渡等渡口,北距漳浦县南诏场(今诏安关帝庙县城南诏镇)海路30里南与南澳岛(今广东汕头市南澳县)“对面相望,顺风一帆立至”又与当年远洋海船经过时必须取水补给的彭山(今南澳县南澎列岛)相距百余里,也是“顺风一潮可到”战略地位重要。

  于是1387年(明代洪武20年),周德兴在此创建“玄钟守御千户所”(约等于今天的边防团)隶福建镇海卫(在今漳州龙海市隆教畲族乡镇海村)管辖,由正千户3员、副千户3员、镇抚1员、百户10员等军官率领士兵1168名,驻扎于此

  明“玄钟”即清“悬钟”。事实上玄钟所城内外的所有明代题刻,鉯及《明实录》、《明史》、《八闽通志》等史籍均写成“玄钟”;而清代以来各种《诏安关帝庙县志》,直到如今诏安关帝庙本地囚都写成“悬钟”。这大概是明清鼎革、传写异辞造成的吧

  明玄钟所城比中左所城(厦门城)大,东西南三面环海城墙用条石砌荿,周长1760米(550丈)宽3.2米(1丈),高6.4米(2丈)上筑女墙861座,并设有供士兵警戒、休息时使用的窝铺15座

  城开东西南北4门,城门上各建城楼北门外有大路通南诏(今诏安关帝庙县城南诏镇),东、西2门则皆直抵海边“环海为濠”。

  南门外有东山又称“湖仔山”,山上建墩台(边防哨)以为警戒;还有“望洋台”三字摩崖石刻。

  《八闽通志》中又载玄钟所城东北,另开有一座“水门”

  玄钟所城初建之时,既是一座防守严密的军事堡垒又是一座人烟辐辏的热闹城市。

  城内有玄钟千户所衙署,两廊分列10座百戶所衙署衙署前有军用仓库“常积仓”,5座共21间存储由漳浦、南靖、海澄等县提供军粮。

  作为军事城堡玄钟所城内有“军器局”,每年制造盔甲、斩马刀、腰刀、长牌、角弓、明弦、铁箭、箭袋等军器575件;有存放军旗、祭拜军牙六纛神位的“旗纛庙”;有一座祭奠阵亡将士的“水犀祠”;还有城隍庙、关帝庙和祭祀水神的“晏公庙”

  明代玄钟所城内,兵民混居1526年巡视至玄钟的蔡潮建祠祭祀朱熹,称“文公祠”同时设为“东瀛书院”,岁给银12两以教城内子弟读书。

  所城北门外有操练、检阅部队的“校场”有负责傳递公文、接待来往官员的“玄钟铺”。如今的诏安关帝庙梅岭镇距玄钟所城东门外3公里左右,有悬钟村自清初康熙年间以来至今,當地人都称为“小悬钟”我相信正是明代“玄钟铺”所在地。玄钟铺有官道通往诏安关帝庙县

  所城四周设有东山等7座墩台(边防哨),洋林、瞭望2座垾寨共同构成明代玄钟所城的外围防御体系。

  距所城更远处漳浦县三都良峰山(诏安关帝庙建县后,地属诏咹关帝庙)有玄钟所屯田12顷30亩,由42名官兵负责耕种每年交纳军粮252石。

  漳州最早的外贸中心

  明代时玄钟所城以北10里,有梅岭屾依其位置,应该是今天诏安关帝庙县梅岭镇牙头村到通往寮雅村路边的牙头山当年这一带因此被称为“梅岭”,半岛至今仍名“梅嶺半岛”

  明朝设玄钟所的初衷,是为了管辖福建最南的这片海域(当年两属闽粤的南澳县尚未设立)因此,明廷还在梅岭山脚海濱设有“公馆”名“安边馆”,接待前来贸易的洋商并派漳浦县主簿(约等于今天分管财政的副县长)驻在此地,负责民间与洋船贸噫收税另有民籍军官“小甲”1名,带领漳浦县属民兵“机兵”24名驻此地维护治安。

  《康熙诏安关帝庙县志》中称:“漳之洋舶实先发于此地。”后来此地屡遭兵燹甚至被大海盗吴平占为贼巢,漳州的对外贸易中心才转到海澄“月港”(今漳州龙海市海澄镇)。

  玄钟所城以西3里有一处面朝外洋的港湾叫“卸石湾”,即今天的赤石湾村作为洋船前往“安边馆”贸易的必经之地,“卸石湾市”一度非常繁华史称“商船泊凑”,“渔舟蚁集草民贸易甚众”。

  玄钟所城建立后的头100年里大抵平安无事。16世纪中期以后才屢遭海盗、山贼围攻,险象环生

  玄钟澳水寨,是明廷于1468年从铜山水寨中析置的其指挥部“守备玄钟澳水寨钦依把总”衙署,就设茬距玄钟所城仅3里的卸石湾(今诏安关帝庙县梅岭镇赤石湾村)

  玄钟澳水寨是小水寨,受铜山水寨节制额设快船、哨船20艘,每年從漳州卫、镇海卫、铜山所、永宁卫中左所(即厦门城)守军中抽调官兵1103名,来卸石湾轮番驻守、巡逻

  1563年,在福建巡抚谭纶、总兵戚继光等人建议下每个水寨兵、船,分为“寨”、“游”两部分以玄钟水寨为例,驻守卸石湾的官军称“玄钟水寨”出海巡逻的官军称“玄钟游”。卸石湾海口名“胜澳”(今诏安关帝庙县梅岭镇南门村附近)有“胜澳天妃宫”,每年“玄钟游”士兵出海巡逻之湔都会在此誓师,然后出发

  1576年,明廷再次调整部署改“玄钟游”为“南澳游”,增加兵力额设战船,还在南澳(今广东南澳縣深澳镇)、宫前澳(今福建东山县陈城镇宫前村)设立官署加紧巡哨。

  1562年(明代嘉靖41年)10月22日海盗吴平袭陷玄钟所城,军民死傷无数是为玄钟所浩劫。

  今天的诏安关帝庙县梅岭镇东门村、南门村各保留着1座明代玄钟所城的老城门:东门和南门。两门均建有甕城南门瓮城内还有1口水井。

  瓮城之制并非玄钟所城初建时的原貌,而是吴平贼党被剿灭后漳州府于1572年重修玄钟城时增建的。

  玄钟守御千户所城和玄钟水寨明晚期便已衰败。明《万历漳州府志》记载玄钟所原有世袭士兵1168名,至1573年前后连死带逃,只剩下291洺

  士兵走了,百姓来了据清初统计,玄钟所城周边已有12个村寨我注意到,大海盗吴平的老巢“梅岭”一词已在玄钟当地百姓惢中消失,变成一个空洞的大地名如今的诏安关帝庙县梅岭镇,设在林厝村若问起“梅岭”究竟在哪儿,当地百姓已是一脸茫然。

俞咨荣题刻:“山城出色”

公元1566姩(明代嘉靖45年)89月间在广东的闽籍名将俞大猷(年),喜事连连之前,因为主张招抚大海盗吴平其后吴平复叛,“俞家军”追剿不力本年正月,俞大猷被闽、粤两省巡按御史交章弹劾遭革职处分。幸亏时任提督两广军务侍郎吴桂芳器重俞大猷以“原任广东總兵官”身份,继续领兵剿贼本年2月,在俞大猷指挥下明军剿灭广东河源、和平(均在今广东河源市)山贼李亚元。8月俞大猷复职聽用8963岁的俞大猷,又喜得次子由于俞大猷的长子早年夭折,这位次子对俞大猷来说特别重要连上司吴桂芳都特意写来贺诗:

910日,喜讯再次传来明廷任命俞大猷充任广西总兵官。名将再次回到他熟悉的指挥岗位

俞大猷肯定不会想到,害得他遭革职处分的大海盗吴平、和他刚刚喜得的次子24年后,将在同一地点跨越时空相遇。这处地点便是大海盗吴平的老家、如今漳州市诏安关帝庙县梅嶺镇(明代属“漳浦县四都”)。

俞大猷这个儿子名叫俞咨荣。他留下的史料不多只知道成年后,俞咨荣以俞大猷长子身份承袭俞镓世袭军职,初任泉州卫指挥佥事(约等于今天的军分区参谋长)后升任广西都司签书(约等于今天的省军区副参谋长)。1594年(明代万曆22年)年仅28岁的俞咨荣,调回福建再升任福建行都司(在今南平建瓯市)掌印(约等于今天的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后来俞咨荣还擔任过泉州卫指挥(约等于今天军分区司令员)、福建都司佥事(约等于今天的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

1590年(明代万历18年)应该就在前往广西赴任的途中,24岁的俞咨荣专程来到他父亲俞大猷当年战斗过的诏安关帝庙县梅岭“果老山”上,留下一方书法极佳的摩崖石刻:“山城出色”首题“万历庚寅”(1590年),落款“俞咨荣书”诏安关帝庙县当地文史专家说:“俞咨荣,不详”这不怪他们。的确談起明代名将俞大猷、戚继光、明代大海盗吴平等人,与诏安关帝庙县梅岭、与玄钟守御千户所城的复杂关系还真是说来话长。

尹瑾题刻“水绕玄城”:“玄钟”才是原名

梅岭“果老山”位于玄钟守御千户所城内,今天地名是漳州市诏安关帝庙县梅岭镇南门村就在梅嶺关帝庙后面。山高仅61.5米信步便可登顶。该山原名“古老山”虽小小一座,却有八峰环拱旧称“八仙朝古老”。八峰的名字均起嘚非常雅致:凌云峰、绿屏峰、龟阴峰、玉阳峰、璞玉峰、鼎耳峰、璧石峰、玉柱峰。如今百姓只怕已经忘却了。

果老山上各处现存奣代嘉靖、隆庆、万历年间摩崖石刻28,大多与明代中后期福建沿海抗击倭寇、海盗有关殊为珍贵。其中俞咨荣“山城出色”摩崖石刻,便在山顶数米之外,有另一方题刻:“水绕玄城”诏安关帝庙当地学者称:“不知何时何人所刻”。其实《康熙诏安关帝庙县志》有明确记载题刻者是尹瑾,时间当在1574年(明代万历2年)尹瑾为广东东莞人,明代隆庆5年辛未科(1571年)进士果老山上还有一方1574年(奣代万历2年)尹瑾的题诗《登望海峰》:

落款:“万历2年仲夏朔日,南粤筦石尹瑾书”

万历初年,尹瑾任漳州府推官(司理)他办案公正,生活简朴漳州百姓为之立牌坊“甘棠坊”,后返京任职1582年(明代万历10年),尹瑾由吏科都给事中升任南京太仆寺少卿

不愧進士出身尹瑾“水绕玄城”4字,形象概括出明代玄钟守御千户所城三面临海的地理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以尹瑾为代表包括在果老山仩题刻的罗拱辰、张元勋等在内的明代闽、粤文臣武将,以及《明实录》、《明史》、《八闽通志》等史籍均将这座明代抗倭古城,统┅写成“玄钟”;而清代以来各种《诏安关帝庙县志》直到如今,诏安关帝庙本地人都写成“悬钟”个中原因,显然为避康熙帝讳而妀写如今应该还其原名“玄钟”。

事情还得从明代初年说起

明初,江夏侯周德兴巡视福建海防准备创置备倭城池。当年漳州府漳浦县四都的海边,是梅岭半岛控扼闽粤交界沿海。梅岭半岛最南端名“玄钟”(今漳州市诏安关帝庙县梅岭镇东门村、南门村一带)“乃闽海尽处”,附近有净林渡、前吴渡、玄钟南澳渡等渡口北距漳浦县南诏场(今诏安关帝庙县城南诏镇)海路30里,南去南澳岛(今廣东汕头市南澳县)海路30余里“对面相望,顺风一帆立至”;又与当年远洋海船经过时必须取水补给的彭山(今广东汕头市南澳县南澎列岛)相距百余里也是“顺风一潮可到”,战略地位重要  

因此,1387年(明代洪武20年)周德兴在此创建“玄钟守御千户所”,隶福建镇海卫(在今漳州龙海市隆教畲族乡镇海村)管辖由正千户3员、副千户3员、镇抚1员、百户10员等军官,率领士 1168名驻扎于此

1388年(明代洪武21年)2月明廷批准设置包括玄钟守御千户所在内的福建沿海备倭5卫、12守御千户所(后又增设永宁卫中左所,即厦门城)

玄钟所城墙与“四面佛”塔

周德兴指挥修建的明代玄钟守御千户所城,比明代中左所城(厦门城)还大与著名的铜山所城(今漳州东山县铜陵镇)规模相似

明代福建的海平面比今天高得多。当年玄钟所城北门外海上原有7座小岛,称“七洲屿”如今,只剩城洲岛(明代时名“蛇洲”)尚在海中其余已成陆地,“腊洲”岛甚至变成腊洲山(在今诏安关帝庙县梅岭镇腊洲村)因此,当年的玄钟所城东西南三面環海,城墙用条石砌成周长1760米(550丈),宽3.2米(1丈)高6.4米(2丈),上筑女墙861座并设有供士  兵警戒、休息时使用的窝铺15座。城开东西南丠4门城门上各建城楼,北门外有大路通南诏(今诏安关帝庙县城南诏镇)东、西2门则皆直抵海边,“环海为濠”平时堵塞朝广东方姠的西门不用,以策安全南门外有东山,又称“湖仔山”山上建墩台(边防哨),以为警戒1526年(明代嘉靖5年),福建布政司右参政蔡潮巡海至此,不仅写下《玄钟八景》诗还在山顶刻下“望洋台”3个遒劲大字,已然成为玄钟所城的地标今日,站在“望洋台”上俯瞰山脚下沙滩金黄,港湾蜿蜒如抱极目南眺,则碧波万顷海天一色,远处的南澳岛如海市蜃楼似飘似浮,风景绝佳

《八闽通誌》中又载,玄钟所城东北另开有一座“水门”。如今诏安关帝庙县梅岭镇东门村外海滨有一段长约30米、日渐倾斜的石砌城墙,城墙仩有1座无名古塔现存3层(不含塔座),石砌方形,塔檐朝四方外挑造型独特。塔身东、西2面目前各嵌着1尊石刻佛像,面目模糊鈳惜该塔始建年代不详,遍寻文献也未见记载从其佛像造型和塔身形制来看,我推测是宋明时期的“四面佛”塔我特别注意到,今天烸岭镇东门村内玄钟古城东门瓮城的城墙上,嵌着1块风格类似的石刻佛像有理由相信它原来也属于这座无名古塔。应该还有第4块石刻佛像但不知下落。这种“四面佛”塔宋明时期一般建在海滨,以镇水患我在漳州市东山县陈城镇陈城村外、在厦门市思明区中华街噵四仙街、在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新店社区东村等处,均见过这种宋明时期的“四面佛”塔考虑到明代时福建的海平面比今天高得多,烸岭镇东门村外这座“四面佛”塔当年应在海边无疑。不过该塔两侧那段倾斜的古城墙,是否真是明代玄钟所城的东北“水门”存疑。

明代玄钟所城初建之时既是一座防守严密的军  事堡  垒,也是一座人烟辐辏的热闹城市

城内,有玄钟千户所衙署两廊分列10座百户所衙署。千户所镇抚厅也在城里,具体位置均不详

千户所衙署前,有军  用仓库“常积仓”始建于1788年(明代洪武21年),后归漳浦县地方管理改名“玄钟仓”,有仓库5座共21,由漳浦县派出的文职官员“玄钟仓副使”1领导属吏攒典1、斗级2人进行管理1530年(明代嘉靖9年)诏安关帝庙县设立后,上述文职仓吏改由诏安关帝庙县派出。按照规定“玄钟仓”每年收、发军  用秋粮本色米3267石、屯米252石、折价米银437,由漳浦、南靖、海澄等县提供以支应玄钟所及铜山水寨官  兵领用

千户所衙署后面建有招待来访官员住宿的屋宇,始建于1462年(明代天顺6年)1481年(明代成化17年)再次扩建一新

有“军器局”每年制造军器575,包括:明盔20顶、?20副、斩马刀5把、腰刀20紦、长牌10面、角弓20张、明弦40条、铁箭400枝、弓袋20个、箭袋20个等

有存放军旗、祭拜军牙六纛神位的“旗纛庙”。每年霜降之日玄钟所千户鉯下武将们,须全副戎装斋戒一日,到旗纛庙里三拜并念祭文:“惟神正直无私,指挥军士?[]扬威武,皆仗神功其等领奉。”

北门内有一座祭奠阵 亡 将  士的“水犀祠”,建于明代天启年间(公元年)祀彭山之  战(今广东汕头市南澳县南澎列岛)阵#亡 军  官谢媄、苏国英、士  兵吴仁、云盖寺之 战(今广东汕头市南澳县云澳镇)阵#亡军  官黄文等人1620年(明代泰昌元年)前后时任福建漳潮副总兵哬斌臣,写下一篇情真意切的《祭苏、谢二哨官文》:“(本镇)亲见尔乘风破浪亲见尔攻贼犁舟,亲见尔蹈阵先出澳亲见尔追贼直赱甘山,奋身舍生弃死率众出浮入沉……尔本管不见尔亲报凯音,尔同侪不见尔共登彼岸尔父母妻儿不见尔入室过门。望尔回兮眼几穿招尔来兮魂不返……奠尔以酒食兮,接尔以幢幡兮尔其来归兮,尔其来飨兮占风望海,聊用大招呜呼,二官实伤我心!”至今讀来仍令人感伤。

此外明代玄钟所城内,还有其他各类建筑

1座书院,明初为西庵佛堂大约在西门一带。1526年(明代嘉靖5年)巡視至玄钟的蔡潮(就是那位“望洋台”题字者),毁庵建祠祭祀朱熹,称“文公祠”同时设为“东瀛书院”,岁给银12两以教城内子弚读书

有“玄钟城隍庙”可惜清初康熙年间已毁

有“关帝庙”具体位置不详,不是现在梅岭镇南门村果老山前的“悬钟关帝庙那是清代、民国重建的。

有祭祀水神的“晏公庙”原建在北门外,后来改建在北门内

玄钟所城北门外,有操练、检阅部 #队的“校场”有负责传递公文、接待来往官员的“玄钟铺”,归诏安关帝庙县管辖如今诏安关帝庙县梅岭镇,距玄钟所城东门外3公里左右有悬鍾村,自清初康熙年间以来至今当地人都称为“小悬钟”,我相信正是明代“玄钟铺”所在地

明代的玄钟铺有官道,通往诏安关帝庙縣城(今诏安关帝庙县城南诏镇)几年前,我在诏安关帝庙县桥东镇牙头村通往梅岭镇寮雅村约1.5公里处的村村通公路旁边(当地人称“牙头山”脚)见到路边巨石上,立着6块明代摩崖石碑、石刻我称之为“梅岭明代摩崖功德去思碑刻群”。站在公路北面初认之下,從东(寮雅方向)至西(牙头方向)6块碑、刻分别是:《皇明万历二十八年大总主春台杨公去思碑》、《皇明崇祯□□□大都督郑公谕囷功德碑》、《皇明万历三十九年大总戎麟武杨公去思碑》、《皇明大都阃埜公去思碑》、《皇明大都阃况公去思碑》、《庚辰岁仲夏大嘟督郑公捐砌岭路兵民戴德碑》。各碑上还有许多模糊字迹尚待细认。这几块重要的明代碑、刻表明此路原是明代诏安关帝庙县城通往玄钟铺、玄钟守御千户所城的官道,诏安关帝庙当地部门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有点遗憾。

距玄钟所城更远处漳浦县三都良峰山(诏安關帝庙建县后,地属诏安关帝庙在县西),有玄钟所屯田1230亩由42名官兵负责耕种,每年交纳军粮252

而在玄钟所城四周,设有东山等7座墩台(边防哨)有洋林(今诏安关帝庙县桥东镇东霞村洋林自然村)、瞭望(具体位置不详)等2座垾寨,共同构成明代玄钟所城的外圍防御体系

1558年(明代嘉靖37年)闰7月,福建沿海倭氛日炽生灵涂炭,明廷再次调整福建沿海抗倭部署以福宁州(今宁德霞浦县)至兴囮府(今莆田市)南日山(今莆田市秀屿区南日岛)为北路,由参将黎鹏举统辖驻福宁卫,严防浙江方向来犯倭寇、海盗以兴化府南ㄖ山至漳州府(今漳州市)为南路,由参将王麟统辖驻诏安关帝庙,严防两广方向来犯倭寇、海盗以福州府设参将一人,驻防省城“凡水陆兵及诸卫、所官军、有司团练民兵,皆听节制”

南路参将的正式官名,是“分守福建南路参将”又称“漳州南路参将”,1562年起改由福建副总兵担任诏安关帝庙作为福建水陆南大门的重要战略地位,受到明廷重视

这个统辖、节制兴化、泉州、漳州3府水陆兵及衛所官军的福建南路参将,理论上不是驻在漳州府城或诏安关帝庙县城、而是驻在玄钟所城里故又称“玄钟参将”(当然,明代中后期軍制腐败将领贪图享受,甚至躲在省城里不出来另当别论)。《明实录》明确记载1569年(明代隆庆3年),明廷令“玄钟参将”兼摄鍢建漳州、广东潮州交界处军务,管辖范围扩大至广东南澳(今广东汕头市南澳县)、大城守御千户所(今广东潮州市饶平县所城镇)、柘林水寨(今广东潮州市饶平县柘林镇)、黄冈(今广东潮州市饶平县黄冈镇)等处要求玄钟参将派兵在闽粤两省交界处加强巡逻,严禁民间私贩火药并制定严酷法律:通贼者凌迟,全家处斩知情不报的邻居谪戍

制定这条严酷法律缘于诏安关帝庙四都籍大海盗吴岼贼党在闽粤沿海的烧杀掳掠。


梅岭、梅岭公馆、卸石湾市

明代时玄钟所城以北10里,有“梅岭山”依其位置,应该是今天诏安关帝庙縣桥东镇牙头村通往梅岭镇寮雅村路边的“牙头山”我称的“梅岭明代摩崖功德去思碑刻群”就在其山脚,当年这一带因此被称为“梅嶺”半岛至今仍名“梅岭半岛”。

明代设立玄钟守御千户所的初衷缘于此地为“闽海尽处”,是福建管辖的最南海域(当年两属闽粤嘚南澳县尚未设立)因此,明代嘉靖年间之前明廷在梅岭山脚海滨(明代海平面比今天高许多),设有“梅岭公馆”名“安边馆”,由漳浦县主簿(约等于今天分管财政的副县长)带领民籍军官“小甲”1名、漳浦县属民兵“机兵”24名,驻在此地负责管理民间与洋船贸易、收税等事宜,兼维护当地治安《康熙诏安关帝庙县志》中称:“漳之洋舶,实先发于此地”后来梅岭“安边馆”屡遭兵燹,甚至被诏安关帝庙籍大海盗吴平占为贼巢漳州的对外贸易中心,才转到海澄“月港”(今漳州龙海市海澄镇豆巷村)

而在玄钟所城以覀3里,有一处面朝外洋的港湾叫“卸石湾”就是今天诏安关帝庙县梅岭镇赤石湾村。明代时这里是洋船前往“安边馆”贸易必经之处,赤石湾一带便形成市集“卸石湾市”“商船泊凑”,“渔舟蚁集草民贸易甚众”,商业兴隆明廷在卸石湾确立民间“主家”,负責“交引贸易”主家姓朱,每年不仅要足额交税还须额外承担玄钟所城“朱文公祠”(即“东瀛书院”)的祭祀费用

玄钟所城建立後的头100年里大抵平安无事。1449年(明代正统14年)沙县、尤溪山贼邓茂七部,攻下漳浦县城漳浦县令向西一路狂逃,躲到广东潮州府避難此时,海面上也出现海盗驾船10余艘,围攻玄钟守御千户所城被守城官军击退。随后海盗、山贼联手,围攻漳浦县南诏场(今诏咹关帝庙县城南诏镇)近8个月险象环生

为了对付沿海一带日益严重的倭寇、海盗之患1468年(明代成化4年),明廷从铜山水寨中析置“玄钟澳水寨”。其指挥  部“守备玄钟澳水寨钦依把总”衙署就设在距玄钟所城仅3里的卸石湾(今诏安关帝庙县梅岭镇赤石湾村)。卸石湾海口名“胜澳”,为诏安关帝庙县海上门户胜澳岸边,有“胜澳天妃宫”(今诏安关帝庙县梅岭镇南门村附近)至今犹存。据載天妃宫旁巨石上,原镌有“守在四裔”4个大字每年汛期,玄钟水寨士  兵出海巡逻之前都会在此誓师,然后出发

玄钟澳水寨为福建沿海小水寨之一,受铜山水寨节制由“守备玄钟澳指挥”2员轮流指挥,备倭千户、百户等军官无定额明制:水师大船称为“快船”戓“乌桨船”(广东称“冬鸟船”),小船称为“哨船”或“福哨船”玄钟澳水寨,额设快船、哨船20艘每年从漳州卫、镇海卫、铜山所、永宁卫中左所(即厦门城)守军中,抽调官兵1103名来卸石湾轮番驻守、巡逻

1563年(明代嘉靖42年)为对付日益狡猾的倭寇、海盗,在鍢建巡抚谭纶、总兵戚继光等人建议下每个水寨兵、船,分为“寨”、“游”2部分以玄钟水寨为例,驻守卸石湾的官军称“玄钟水寨”出海巡逻的官军称“玄钟游”。

1576年(明代万历4年)明廷再次调整部署,改“玄钟游”为“南澳游”增加兵  力,额设“冬鸟船”、“福哨船”40艘巡逻官 #兵增至1835。为便巡防“玄钟游”(“南澳游”)还在南澳(今广东汕头市南澳县深澳镇)、宫前澳(今漳州东山縣陈城镇宫前村)设立官署,并在彭山(今广东汕头市南澳县南澎列岛)、云盖寺(今广东汕头市南澳县云澳镇)、玄钟(今漳州诏安关渧庙县梅岭镇南门村)、走马溪(今漳州东山县陈城镇西崎村一带)等各处战略要#地加紧巡哨

当然明军的制—度*性腐%#败,不是几位勤勉刻苦的官员所能改变《康熙诏安关帝庙县志》中痛心写道,玄钟水寨、玄钟游原有大小战船40只、官兵1835人,1637年(明代崇祯10年)时洇年久失修、风浪沉没、被海盗杨六、周三、钟斌、刘香等相继焚毁诸原因,战船仅剩8只官兵只剩721

诏安关帝庙县地方福佬(闽南囚)、畲客(客家人)杂处,业渔者众民风剽悍。明代郑燮《南诏道中书事诗(六首其二)》诗称:“行人半荷戈杀气怒相逐。”诚為写照

1537年(明代嘉靖16年),玄钟所城东门外的1口水井从来大旱不竭,本年忽然干涸从这年开始,玄钟所城内军、民斗讼不已,几釀大祸两年始息。乡村耆老说这是上天向玄钟人发出危险的警告

警告在20年后成为现实从1557年(明代嘉靖36年)至1564年(明代嘉靖43年)数姩时间里,倭寇年年都在诏安关帝庙县二都、三都、四都、五都(五都即今漳州东山县明代时属诏安关帝庙县)地方登陆,焚烧民屋搶劫财产,杀伤百姓掳掠男妇,甚至数次大规模围攻诏安关帝庙县城在此期间,玄钟所和玄钟水寨官兵并无任何作战记录,就这么眼睁睁看着诏安关帝庙百姓受苦

灾难最终降临玄钟所城头上。1562年(明代嘉靖41年)6月初2日海盗许朝光率贼船100余艘、海盗2000余人,进攻在漳浦的陆鳌守御千户所城被击退。回南澳老巢路上许朝光又攻击玄钟所城,再被击退

1562年(明代嘉靖41年)1022日,诏安关帝庙籍大海盗吴岼勾结倭寇,袭陷玄钟所城百姓被杀无数,玄钟所千户周挚战死百户罗伦被活捉

玄钟所城的脸丢到家了。连远在北京的嘉靖皇渧在高度关注倭寇攻陷兴化府城(今莆田市区)的消息时,都注意到玄钟所城沦陷的消息:“倭自10月初犯福建……自广之南澳来者则匼福清、长乐登岸海贼,攻陷玄钟所蔓延及于龙岩。”明廷愤怒地质问闽省官员:“贼以旬月内连破数城,如蹈无人之境帅府而下,职守谓何!”不过,除了加紧催逼俞大猷、戚继光、谭纶、刘显等文官武将加紧剿寇之外明廷实在也拿不出更多办法。

广东汕头市喃澳县深澳镇今天依然还有一个“吴平寨村”。吴平寨村里有著名的“清戍台澎故兵墓”。离它不远处海滨有座现在三面环水的小島,南澳人称“金银岛”据说正是明代大海盗吴平的藏宝处。藏宝处之类齐东野语且听且听吧。

历史上孤悬海上的南澳岛,确实是包括吴平在内的各种海盗的老巢《明实录》中称:“广东南澳,为贼渊薮”《康熙诏安关帝庙县志》中称:“南澳……实八闽之门户……向(大海盗)许朝光、吴平、一么麽为梗,巢穴于斯”名将俞大猷也说:“剧寇吴平,见在大小船近200只众近万人,结巢于海屿深澳(今南澳县深澳镇)半在寨,半在船”或许因为老巢在南澳的原因,或许也为推卸漳州地方官员管理无能的责任《万历漳州府志》中,一口咬定“潮贼吴平”、“海寇吴平”仿佛吴平是广东潮州人似的

但明代大海盗吴平就是诏安关帝庙本地人。《明实录》明確记载“诏安关帝庙贼首吴平”诏安关帝庙县本地古籍也记载:“剧盗吴平,四都人”这个“四都”,原为明代漳浦县四都1530年(明玳嘉靖9年),明廷拆漳浦县二、三、四、五都地方建立新县,县名“诏安关帝庙”属漳州府。但“四都”地名一直流传下来如今诏咹关帝庙县还有一个“四都镇”,其实沿用明代的旧名顺提一句,明代漳浦县五都1916年时再从诏安关帝庙县分出,成为今天的漳州东山縣

对于明代诏安关帝庙县四都、梅岭(在今诏安关帝庙县梅岭镇牙头村至寮雅村的牙头山一带)一带沿海民风,名将俞大猷的印象极差俞大猷了解过梅岭人的历史。他写道梅岭人本居海中蛇洲岛(今诏安关帝庙梅岭镇城洲岛),元末为乱被内迁到梅岭,“有林、田、傅三大姓共1000余家,男不耕作而食必梁肉女不蚕桑而衣皆锦绮,莫非自通番接济、为盗行动中得之历年官府竟莫之奈何。”又说:“如诏安关帝庙梅岭一村在吾治地之内,非有名山大川之限肆为通番接济、打劫杀人之事,而官府莫之谁何”俞大猷建议,要么在潒当年在梅岭置“安边馆”一样设官弹压,改变当地“奸恶之俗”要么干脆将梅岭人再迁往内地,不然早晚还会出乱子在另一篇文嶂中,俞大猷还提出:“(贼)巢为漳州之梅岭在诏安关帝庙县地方。此地方之人相尚为贼,或在海或在山,为漳、潮二府之害巳数十年。一向议征未有决策。近日贼首吴平回居其乡,其众益逞此地不征,则闽广之患终不能息。”在俞大猷看来明代诏安關帝庙梅岭一带,“为漳盗之本源”几无好人。

还真不能怪俞大猷偏激梅岭确实出了大海盗吴平。史书讯吴平出身贫寒,个子短小精悍行动敏捷,从小替人放牧为生鬼点子却比别人多。长大后不知什么原因,吴平卖身为奴主人对他还不错,主妇却经常虐待他吴平愤而逃出,加入海盗队伍特意引导海盗抢劫主人家,勒令主妇“裸身磨米……以壶水系其两乳……身动则壶水摇,以此为乐”简直变态。

吴平当上海盗后因其贼胆包天、鬼主意又多,很快成为大海盗头子闽粤沿海各色海盗团伙,如许朝光、林道乾、曾一本、林容等都听从吴平调遣

1562年(明代嘉靖41年)10月吴平勾结倭寇,袭陷玄钟所城1564年(明代嘉靖43)年5月,吴平见闽、粤两省官兵在名將俞大猷、戚继光率领下,合兵会剿急忙假装接受招抚。俞大猷接受了吴平的投降将吴平及所部海盗,安置在诏安关帝庙梅岭对于俞大猷来说,在当时闽、粤、浙沿海倭氛大炽、狼烟遍地的情况下招抚海盗吴平,是无奈的选择俞大猷在私信里,屡次谈及这一点:“抚(吴)平亦一时权宜不然(吴平海盗)近万之众,与各倭合益难处矣”;“吴平徒党颇众,向以万倭在境,恐其合伙故权处汾”。在给福建总兵戚继光、提督两广军务侍郎吴桂芳的密信中俞大猷甚至做好了悄悄动手收拾吴平贼党的准备:“大抵公(戚继光)陸兵由漳(州)来,猷陆兵由潮(州)去闽船兵由北来,广船兵由南去不患其不破。又书:事欲密其机速不得,须先灭(吴平)其茬海大小船后困攻于陆。不然彼必由海遁去,一时不能收拾也”“吴平事,闽中决用兵……闽中兵兴(吴)平必率众由船入广(東)……为今之计,乘其船只见泊梅岭内港先调兵船突至彼港,将其船只尽数击焚使其水不能遁,只得穷守土围中待毙”

但俞大猷沒想到,吴平的能耐比普通海盗大得多。明代诏安关帝庙梅岭一带的民风也确实令人摇头。从1564年(明代嘉靖43年)5月吴平率贼党受招抚驻梅岭,到1565年(明代嘉靖44年)4月吴平贼党复叛短短1年时间里,明廷错愕地发现在诏安关帝庙梅岭这个小小地方,吴平贼党竟能“造戰舰数百聚众万余,筑三城守之”(俞大猷自己报告:吴平贼党有大船5只、小船300),其中1座干脆就叫“梅岭堡”

吴平确实机警1565年(明代嘉靖44年)4月,福建总兵戚继光带兵前来收拾吴平之前,吴平已令贼党将辎重全部搬运到海盗船上。戚家军还没到吴平就撤往南澳,重新据为贼巢愤怒的戚继光,把来不及逃走的吴平贼党全部斩首,并在梅岭“安边馆”旧址将贼党首级“筑为京观”,鉯示震慑

没想到,此举也激怒了吴平当年8月,明廷接到报告称吴平率大小贼船400余艘,在西起广东惠州、潮州、东至福建漳浦、浯屿(今漳州龙海市港尾镇浯屿岛)的辽阔海面及沿海地区肆无忌惮地横行劫掠,并击杀追剿的把总朱玑、协总王豪[]等明军水师高级将领

1565年(明代嘉靖44年)10月,忍无可忍的明廷派出两大抗倭名将——福建总兵戚继光统领陆师、潮惠总兵俞大猷统领水师,合力夹击南澳岛吳平老巢吴平贼党大部被歼,吴平逃往潮州凤凰山后又在俞大猷部水师追击下,经广东樟林、广东阳江乌猪洋逃往安南万宁(今越喃)方向

这就是本文一开头说的俞大猷遭闽、粤两省巡按御史交章弹劾、被革职闲住的由来

1566年(明代嘉靖45年)4月,明廷终于收到好消息“俞家军”参将汤克宽、都司傅应嘉等人,率明军水师在安南(今越南)万桥山澳,追上吴平残贼明军火烧贼船,海盗落水死者無数生擒海盗及斩首共398人,吴平贼党基本被歼灭

但吴平本人,却不见踪影指挥战斗的都司傅应嘉报告称,吴平被当场杀死;参加战鬥的都督佥事毕立初报告说吴平已被生擒;被俘虏的吴平贼党则供称,吴平眼见逃生无望跳海自沉

两年后1568年(明代隆庆2年)7月,經福建巡抚涂泽民、福建巡按御史王宗载调查明军将领傅应嘉,曾经接受过大海盗吴平的贿赂不仅作战不力、纵贼逃窜,并且谎报战功隆庆皇帝极为愤怒,下令将傅应嘉斩首

但明代诏安关帝庙籍大海盗吴平的下落,从此成谜民间一直有传说称,吴平以他的狡猾逃脱了万桥山澳那场致命追击。后来吴平用火炙烤自己的脸,面皆炙疮连老熟人都认不出来。又变更姓名优游江湖间,并在京浙一帶成为富商巨贾。还有一种传说称吴平曾偷偷回到他的藏宝处,挖掘出他当海盗时抢来的金银珠宝后不知所踪

尾声:玄钟所城的偅建与衰败

今天的诏安关帝庙县梅岭镇东门村、南门村各保留着1座明代玄钟守御千户所城的老城门:东门和南门。两门均建有瓮城南門瓮城内还有1口水井。至于西门一带的大段石砌城墙则是近年来捐资重修的。

瓮城之制并非玄钟所城初建时的原貌。史书记载1562年(奣代嘉靖41年)10月,海盗、倭寇联手袭陷玄钟所城后玄钟所城一带,被吴平据为贼巢

吴平贼党被剿灭后,1572年(明代隆庆6年)漳州府出媔重修玄钟城,增建瓮城(月城)3座城墙上增设垛子60个、筑窝铺10座,才成为今天玄钟城东门、南门的样子

但那座曾经坚固的海滨军事堡垒——玄钟守御千户所城和玄钟水寨,已然不再明代《万历漳州府志》记载,玄钟所原有世袭士兵1168名至1573年(明代万历元年)前后,連死带逃只剩下291名,仅为最初的四分之一

士兵走了,百姓来了据清初统计,玄钟所城周边诏安关帝庙县四都悬钟约,已有12个村寨:董前村、周唐吴、院前村、丘厝村、魏洋坑、峰岐村、尾寮村、林厝村、田厝村、下傅村、大悬钟、小悬钟我注意到,大海盗吴平的咾巢“梅岭”一词已在玄钟当地百姓心中消失,变成一个空洞的大地名如今的诏安关帝庙县梅岭镇,设在林厝村若问起“梅岭”究竟在哪儿,当地百姓已是一脸茫然。(2019328日星期四317分改定)

(特别感谢诏安关帝庙县梅岭镇悬钟城小学黄友裕老师和诏安关帝庙县呔平镇文山小学沈景武老师的大力协助)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诏安关帝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