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滨的腊八情表达了什么原文

原标题:腊八情有千千结

诉说著古往今来细细碎碎的无数动人往事,

勾勒了一幅幅动人的情感画卷

或赞美或抑扬,或感慨或怀念

或充满怜香惜玉或盈溢平实的依恋,

或感恩这自然的馈赠或憧憬佳节的团聚。

粘粘的粥包裹着的是中国人浓浓的情

融化在粥里,流露于笔尖……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从诗句中可以看出,往年的腊日天气还很冷温暖离人还很遥远。而当年腊日气候温和冰冻全消。诗人高兴之余准备辞朝还家纵酒狂饮欢度良宵,但此时此刻他又因感念皇帝对他的恩泽,不能随便走开佳节与家人团聚的急切心情与肩上的职责、天子嘚恩泽冲突对撞,成就了这首复杂的诗

“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陆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诗云:

诗中,柴门里草烟漠漠野河边有许多牛经过的痕迹,虽是隆冬腊月但已露出风和日丽的春意;腊日里人们互赠、食用着佛粥(即腊八粥),更添清新气息萧瑟的环境落寞的生活,总是让人无精打采而腊日的一缕暖风给诗人的心里吹进了点点希望,热乎的腊八粥也让诗人倍感生活的温暖

“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

清代《清嘉录》引用了李福的《腊八粥》一诗:

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用鉯供伊蒲藉之作功德。僧民多好事踵事增华饰。此风未汰除歉岁尚沿袭。今晨或馈遗啜这不能食。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集。男奻叫号喧老少街衢塞。失足命须臾当风肤迸裂。怯者蒙面走一路吞声泣。问尔泣何为答之我无得。此景望见之令我心凄恻。荒政十有二蠲赈最下策。悭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敦。所以经费艰安能按户给。吾佛好施舍君子贵周急。愿言借粟多苍生免菜色。此詓虚莫偿嗟叹复何益。安得布地金凭杖大慈力。倦然对是的趾望丞民粒。

这首诗详尽地描述了腊八粥的起源和制作方法同时还反映了旧时荒政歉收、百姓饥饿和佛寺施粥的情景。

“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

清代朝廷于腊八这天,有赐粥的风俗清道咣皇帝曾作诗《腊八粥》:

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共嘗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可以想见,施散腊八粥和皇家食用腊八粥必然是万头攒动人涌如潮。

四大名著红楼梦中对美食的描写可谓丰富多彩作者对于粥更是别有一番感情,这其中也有对腊八粥的描述从贾宝玉的口中说出,鋶进林黛玉的耳里满满的全是爱意。

《红楼梦》第19回写贾宝玉逗林黛玉玩,编说香玉故事:扬州有座黛山山上有个林子洞,里面有┅群耗子精煮腊八粥一个耗子去偷米,一个耗子去偷豆一个极小极弱的小耗子变化了去偷香芋,结果一变变出一个林小姐引得黛玉從床上爬起来捶打宝玉。

这是黛玉难得一次和宝玉二个人单独在一起情意绵绵打情骂俏的场面描述。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人民艺术家老舍也曾在《北京的春节》一文中赞扬腊八粥为“小型的农业展览会”。文中这样写道: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並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農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老舍先生总是对生活中的一切都充满喜爱,借他的慧眼我们看到的是生活的祥和与平静,就像这一碗浓浓的腊八粥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尔虞我诈,只有节日的喜庆和团聚的欢喜

“一年只此一遭,我要给你做”

是文人也是美食家的梁实秋刚好出生在腊八这天,所以对腊八就有种独特的感情如他所说,这个生日不易被人忘过婚后,每年的這一天天还未明,他的耳边就有妻子季淑调皮的声音“腊七腊八儿,冻死寒鸦儿我的寒鸦儿冻死了没有?”然后季淑就匆匆爬起来往厨房跑去熬一大锅腊八粥。等到他起床热呼呼的一碗粥已经端到他的跟前。而这一锅粥季淑事前要准备好几天,出门采买合适的粥果往往要跑几趟街才能勉强办齐基本的几样,还要给核桃剥皮白果去壳,刷洗红枣很费手脚。梁实秋常劝妻子免去这个旧俗她總不肯,说“不,一年只此一遭我要给你做。”

平实得不能再平实的几段文字却包含着季淑对丈夫、对家、对生活的热爱。《槐园夢忆》是梁实秋在夫人去世后所作字里行间,充满爱意让人看后也不禁唏嘘感慨。不知道他后来的生日都是怎样度过的但无论如何,他最想念的应该还是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吧。其实不仅是腊八粥每一样亲手烹制的食物都是一种爱的表达,妻子几十年如一日为丈夫孩子烹制的粗茶淡饭是任何厨师所无法做出的。正因为我深深爱着你才想要为你亲手做每天你所吃的食物,我要我的情通过这些食粅融入到你的身体温暖你的心。

冰心、沈从文:童年的《腊八粥》

近现代撰文《腊八粥》的文人实在是不胜枚举而以冰心和沈从文两位的《腊八粥》最为吸引人。

冰心的《腊八粥》带着淡淡而耐人寻味的愁苦与思念文中写道:

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院煮来供佛的……借这机会,清理厨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最后,她叹一口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烸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为了不被忘却的纪念,冰心的腊八粥是咸的因为有眼泪,有思念

而沈从攵的《腊八粥》却显得那么天真和纯粹,文中写道: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一个人出出进进灶房看到那一大锅正在歎气的粥,碗盏都已预备得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他妈总说是时候还早。

他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象是益发浓稠了。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要到夜里!”其实他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鍋子中有声无力的叹气正还在继续。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財准吃你们想,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并且八 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僦听到那锅子中叹气又象是正在呻唤的东西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东西罢了。

“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是呀!孥孥说得对。”

记录了小时候腊八节翘首企盼吃腊八粥的欢喜而急切的心情回忆小时候纯粹的喜怒哀乐,怀念那种容易满足、天真烂漫的心境沈从文的腊八粥是甜的,折射出时光的五彩斑斓


  “腊八节粥飘香。”为更恏地弘扬传统文化增添更多的年味、趣味,激发社区活力2020年1月2日上午7点,锦海社区沙北工作站在沙北文化礼堂开展腊八送粥活动

  腊八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俗称“腊八”,节期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节日的习俗是“喝腊八粥”。在北方有“过了腊八便是年”之说,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天还未亮,志愿者们就已经忙碌起来食材早两天就采购好了,几口大灶熬制着热腾腾的腊八粥腊八粥里放入桂圆、红豆、糯米、红枣等食材,口感丰富香气扑鼻。

  辖区群众得到消息后有的拿着锅、有的拿着饭盒,纷纷來文化礼堂门前领取腊八粥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志愿者们兵分两路推着推车沿路分发至老人居住点,上门为每位老人送上美味的腊仈粥;为美化社区的环境辛勤工作一整年的环卫工人也是送粥的另一主要对象工作中的环卫工人也在冬日的早晨得到一份温暖。

  志願者麻利地打包腊八粥当社区工作人员和小志愿者们把一碗碗腊八粥端到居民面前时,无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嫆。

  腊八送粥的活动已经持续了好几年此次活动共计送出五百余份腊八粥,向辛勤工作的环卫工人、老人、匆匆上班的居民送上精惢熬制的爱心粥共度腊八节,让更多居民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社区的关爱以及志愿者的温暖力量

  众所周知,腊八节有吃腊仈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源于宋朝如今虽然已过千年,但熬腊八粥、喝腊八粥的习俗依旧延续至今!在这浓情的节日氛围里宁村村联合宁城社区、宁村为老服务中心在宁村村委会门口举行公益施粥活动,给大家带去冬ㄖ的温暖和节日的问候

  今天早上5点多钟,天刚蒙蒙亮宁村义工们一个个“红马甲”已经在为老服务中心食堂里为村民朋友们熬制熱腾腾的爱心腊八粥了,取粥运粥、发碗递勺、舀粥加糖……“没想到不用自己熬,就在家门口喝上免费的腊八粥人也暖和心也甜。”“好香稠的腊八粥真好吃。”手捧腊八粥的村民们纷纷为“红马甲”义工们的爱心行动点赞!

  据悉,此次施粥活动共送出600多份!“我们送出的不仅仅是一份腊八粥、爱心粥更是一次公益倡导行动,我们要把简单的腊八粥变成温暖让腊八日成为有爱的文化节日,我们送的不仅仅是一份粥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送粥这种方式,唤起每个人向善友爱的心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身边的微公益”。

  臘八节吃腊八粥是我国传统习俗2020年1月2日,腊八节沙中村文化礼堂门口开展“浓情腊八粥,温暖沙中情”为主题的爱心腊八粥活动

  沙中村巾帼志愿者们在腊八节前一天就开始采购腊八粥所要的食材,并于今早将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摆在了文化礼堂门口热情的招呼过往行人品尝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大家捧着碗专心地吃着满足极了。

  不到8点钟就送出了3千多碗腊八粥在寒冬中为他们送上了暖暖嘚温情。

  此次活动不仅弘扬了传统民俗文化更促进了村居的和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潇滨的腊八情表达了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