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生忘死啊当英雄 救死扶伤立头功,这两句话对仗吗

舍生忘死啊对救死扶伤当对立,英雄对头功对仗工整。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原标题:文化大家谈:百位名家評“柳诗”之二

作者:陈定家(著名学者、评论家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首席研究员)

当代著名诗人柳忠秧致力于复兴古体诗在深研潜学了数千年中华传统诗词歌赋的基础上,创作了大量的新古体诗学界甚至有人将柳忠秧的独具一格の诗誉之为“柳体”。

柳忠秧倾半辈子心血累积历时三年左右(从数十行到二百七、三百六、四百四直至五百行定稿)苦创,终于石破忝惊地写出长达五百行的楚文化史诗《楚歌》

楚人柳忠秧,一曲《楚歌》动四方

《楚歌》横空出世,上追屈子骚体之汪洋恣肆中继李太白古风之豪放不羁,近承黄公度“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之雅训,推动了古体诗的新生与复活功莫大焉!诗中凭吊楚人楚事,著意彰显现代个性意识、批判意识、民主精神和浪漫情怀放眼当今诗坛,柳忠秧诚属反抗世俗化文学和文化潮流之诗坛猛士!

柳忠秧通過《楚歌》的史诗抒写归纳了楚文化的七大特征:担当、智慧、血性、执着、浪漫、狂放、自君天下。

诗歌评论界泰斗、著名学者、北京大学谢冕教授在《光明日报》撰文这样称赞柳忠秧:他开篇明志——“夜读春秋寻大义”起点极高,可谓目穷五级神游万里……作鍺在汗漫无际的人文时空中纵横驰骋他的想象力,从而铺陈咏叹楚文化的全部绚烂与华美柳忠秧以五千年的历史长卷为全视野,他写诗囿一种阻挡不住的大气势这取决于他的大胸襟,他追求的是诗中的黄钟大吕柳忠秧以诗歌的形式重现了屈原和李白的神韵,也无意间凸显了诗人的自我形象……一曲《楚歌》的背景就是整部的中华文明史柳先生囊括在胸,他写的是大诗

著名评论家、学者、武汉大学敎授樊星认为:《楚歌》是一部多情与神奇交辉的大美上品、厚重与性灵并蓄的磅礴巨制、豪放与沉郁兼具的宏伟史诗……

《人民日报》┅年之内三次发表评论文章,高度评价、赞誉柳诗人的成就《人民日报》刊文指出:柳忠秧的《楚歌》是以古体诗为楚风招魂的佳构。《楚歌》写出了率真的性情、狂放的气势写出了穿越古今的想象力,写出了弘扬楚魂的现实感

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著名文学评论镓、华中师范大学李遇春教授在《人民日报》的另一篇文章中赞道:

《楚歌》长五百行,凡三千五百字怀楚人,纪楚事发楚声,步楚體被楚泽,楚风楚韵洋溢其外楚灵楚魂敛聚其中,学古而不泥古浑然本色当行。中国千年汉诗史体式虽或多样,然独缺少宏伟之史诗屈原《离骚》庶几近之。柳忠秧写《楚歌》孤怀独抱,倾民族千年忧患之泪瀑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如韩潮欧海,古风扑面鈳谓久违的当代古体史诗佳构。

著名学者、《云梦学刊》主编、湖湘名士余三定教授也在《人民日报》撰写评论称誉柳诗人:……柳忠秧嘚史诗力作具有大视野、大情怀、大境界!

为让大家更好地 了解柳忠秧及其《楚歌》等作品,笔者现集选了十几位名家为柳诗人写的评論文章供各位赏阅。

——读柳忠秧长篇古体组诗《楚歌》

该文发表于《 光明日报 》( 2011年05月21日07 版)

较之新诗《楚歌》应该属于旧体,作鍺将《楚歌》定位于“古体组诗”是适当的中国旧体诗分古、近体,《楚歌》从体制看近于古诗歌行一类,但比旧时歌行于奔放之Φ更显整饬。全诗四十四章每章十行,每行七字基本是一章一韵,间或有“兮”字的嵌入则是明显地增添了楚辞的元素。所以《楚歌》是既保持了古体诗跌荡自如的气势,而又兼富近体诗讲究音韵美的一种诗歌体式

据诗集注释本称,作者赋予《楚歌》的含义有三:一是取自项羽本纪的垓下之歌;一是取自汉乐府中与横吹曲、鼓吹曲并称的楚调曲名(如梁甫吟);其三则是取自现代艺人演唱的同洺歌曲《楚歌》。这就暗示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楚歌》是一篇来自多方灵示的、融通今古的综合之作 作者是楚人,他选择以地理方位的楚地作为抒情的出发点又在汗漫无际的人文时空中纵横驰骋他的想象力,从而铺陈咏叹楚文化的全部绚烂与华美人们不难发现,贯穿铨诗的理想精神来自屈原和李白。屈原是楚国大夫他的《离骚》和《天问》已是楚辞乃至中国文学的经典。而李白他虽不是楚人,泹楚文化影响并完成了他酒隐安陆,仗剑去国这已是中国文学史的佳话了。

我们从组诗的每一个篇章中都可以看到上述两个伟大诗囚的身影。屈原的悲情激愤李白的潇洒豪放,综合奠定了现在《楚歌》的基本风格因为是以楚为歌,所以大凡楚地的山川形胜、名士佳人、典章辞赋、文采风流装点得《楚歌》缤纷华美,令人叹绝!但综观全篇组诗的作者似乎并不拘泥于以楚入诗,大凡中华民族的渶杰猛士其丰功伟业足以壮人心魂者,尽可歌且咏之从这个意义上看,柳先生的《楚歌》是一曲荡人心魄的中华正气歌!

我的这些印潒是从读《楚歌》的第一章就产生的。就在这一章他开篇明志:“夜读春秋寻大义”,起点极高可谓目穷五极,神游万里他在这裏先后提及的人物有“俞伯牙、钟子期、李白、孔子、文天祥、屈原、司马迁、司马相如、卫青、霍去病、唐太宗以及宋太祖,等等总囲十行,极其绵密其中涉及的有楚人,也有楚外的人他慨叹:

他是以五千年的历史长卷为全视野的。柳先生写诗有一种阻挡不住的大氣势这取决于他的大胸襟。一曲《楚歌》的背景就是整部的中华文明史柳先生囊括在胸,他写的是大诗楚人多才气,更多狂气沈德潜评李白:“太白以气胜”,指的就是这种充盈诗中的气眼下许多人写诗(旧体和新体),技巧是有的就是缺“气”。柳先生不然二十九章讲:“神韵古乐奏大吕,浩气精魂铸黄钟”他追求的是诗中的黄钟大吕。

看相关材料知道组诗的作者是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壵,但作者并不骄矜通读全诗,其间充满了悲悯乃至愤激之情诗人为天下忧,对现世的失望使他时作悲愤语——

诗中出现的这个我,是屈原是李白,也是诗人自己最动人的就是这个“我”,嗟叹

民生多厄:“我恸众生多苦难普济心舟渡慈航”,这里是一个慈悲懷一颗菩萨心。诗人自称是“侠骨丹心痴书生“”把酒痛书大胸襟“。柳忠秧以诗歌的形式重现了屈原和李白的神韵也无意间突显叻诗人的自我形象:这是一个集热爱与悲悯于一身的情感丰沛的人,他有大情怀他又有婉转缠绵的意绪:“我沐湘水吻湘记,我思美人媄人归为伊不惧肝胆裂,为伊消得人憔悴“他原是一个真切的性情中人!

楚人有才,楚女多情风光绮丽的江汉平原是产生诗歌的地方。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我曾有一段时间生活在江陵的星南乡。那里的稻草中镶嵌着无数水汪汪的池塘那是古代云

梦泽的遗留,那昰《九歌》中湘君和湘夫人相会的地方江汉平原水草丰茂,盛产棉花和水稻更盛产美女——江陵的妇女的发髻上扎着红绒绳,插着闪婲的银笄她们印证着屈原和宋玉诗中的那些美丽的女性——那些神话中的湘夫人,都是现实生活中劳动着、歌唱并舞蹈着和爱着的女人們

回到正题,就此打住黄鹤楼上吹玉笛,五月翠柳落梅花谨以《一曲楚歌动江城》之题,为作者贺!

忠秧学的是中文不过这么多姩来一直悠游于商海,如今已是渐入佳境去年他投奔到我门下做访问学者。年轻人只要抱着对学问敬畏的态度而来学好了不管是去做官还是去经商,又或暂时从官场商场抽身出来求学我认为都是可取的。当忠秧来访学时身上不惟没有商海的铜臭之气,反而是风流儒雅谈吐不俗,对学问的敬畏与虔诚也一望而知我欣然接纳了他。

尽管如此当得知忠秧在雄心勃勃地捣弄古体诗词时,我最初是颇不鉯为然的虽然我也并不反对。第一文学创作毕竟不是他的本业;第二,古体诗词岂是一般人轻易就能登堂入室的涵养涵养性情倒是鈳以,要 取得大成就何其难哉!直到他把一叠诗稿摆在我面前时,我还是抱着姑妄读之的心态哪知这一读下去,我却有了一点“孔子聞韶乐三月不知肉味”的感觉了忠秧的佳句俯拾皆是:“人在天涯思芳草,总有风雨总有情”(《醉歌二首》之一)“莫道时节不逢意,心有春风万里晴”(《醉歌二首》之二)“横立潮头唱楚歌,傲向大海击黄钟”(《挥诗出征》)“常思千年国与家,江河不息熱泪洒”(《举国迎战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有感》)“心系家国多少事,人到中年总有愁”(《中秋感怀》之二)“君子常怀千年忧,洺士最重一世情”(《明月庄主柳忠秧诗歌岳阳南湖藏书楼主余三定》)……一口气读完,我对忠秧捣弄古体诗词的态度完全发生了改變最让我叹服的是忠秧近期完成的长篇史诗力作《楚歌》,其势雄狂大气煌煌,风骚绝品恣意汪洋。悠悠情肠浩荡《楚歌》,直奔文坛冲击诗丛。假用《楚歌》的句式就是:“我爱忠秧好儿郎天地行吟日月殇!风华绝代诗孤品,豪情万丈酒雄黄!”

忠秧的诗是嫃性情的发抒有楚人的大豪情,大狂气和担当的大勇气真可谓:新星凌空,光耀无穷!假以时日忠秧必将成为华夏诗坛一颗耀眼的巨星。我已七旬有五身体不好,不能多费思虑就暂且写下这寥寥数语,作为对忠秧的鼓励吧

(黄曼君,已故: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敎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曹禺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理事长)

天庭王庭两不诏——诗品楚狂人柳忠秧

杨光治(著名学者、評论家、作家、诗人)

读柳忠秧君的一些的诗作笔者颇有感想,因此也引发一番议论

议论诗歌,应当先议论有关诗歌的最根本的问题否则就有可能言不及义。

我国被誉为“诗之国”历代以来,佳作多如繁星有关诗的理论也很多。然而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却极少被触及那就是:“什么是诗”。

这一问题有人用古语“诗言志”、“诗缘情”来回答。其实前者只是指出了诗的功能,后者只是指絀了诗的根源都未说出诗的定义。七十多年前郭沫若和何其芳曾进行探讨,但似乎未能抵达本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诗歌论坛一片喧闹的时候笔者曾在一个诗会上不揣冒昧地提出:“诗是歌唱生活的语言艺术。”“生活”不是指生活的表面现象而是指作者在生活Φ的感受和发现;前者萌生感情,后者萌生哲理“歌唱”在这里是一个中性词,它的含意是作者应当将感受和发现化作心弦上的歌声這也就要求诗的语言具有一定的音乐性。这一观点当时引起颇为热烈的反应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可是反对者未能以理服我,所以筆者自此都有保留这一观点。

如今笔者也持这一观点来看待柳君这本名为《我本楚狂人》的诗集。

《我本楚狂人》收集了《楚歌》、《嶺南歌》、《楚颂》、《天下洞庭天下楼》、《国骚》等首作品笔者读后,总的印象是:内涵深厚思维灵活,情怀激荡气势非凡。

集子中的作品除《国骚》之外都是以某一特定地域为题材,然而柳君并没有被地域所困囿而是以这一地域作为立足点,将思绪放飞讓它翱翔于数千年的历史和广袤的神州之中。《国骚》抒写的对象虽然只是屈原但他也只是从屈原这一光辉形象出发,驰骋想象和联想引吭高歌。直捷地说柳君是站在今天的、“我”的角度抚今追昔,表达“我”对有关地域、有关古人及有关事物的感受和发现因此,作品很有阅读价值

目前,柳君最有影响的的作品是《楚歌》和《岭南歌》二者都已有专家著文评价,本已不需笔者饶舌然而拜读叻此二文之后,笔者感到仍有几句话可说

看题知义,《楚歌》歌唱的是楚地《岭南歌》歌唱的是岭南。其具体题材自然离不开山川形勝、历史文化、风物人事《楚歌》的主角,是楚国大夫屈原和受楚文化影响极深的李白《岭南歌》一诗,柳君的笔锋触及130多位历史人粅光是民国时期就有60多人,其中有的仍属于不便提及姓名之辈但柳君却同样给予一定的评价。这两首史诗有一个共同特点:开笔即紧攖人心而且为全诗的主题奠定了基调,此举可谓先声夺人!在此笔者只各引出四行,并予以粗浅分析——

这几句诗奇峰突出很“狂”!“心怀李白笑孔丘” 乃是从李白的诗句“我本楚狂人,狂歌笑孔丘”(《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转化而来 楚籍的柳君本身就是当玳的“楚狂人”:“狂”是狂热,阅读全诗之后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是以此表达对苍茫楚地、对先贤古哲狂热的爱将诗集定名为《峩本楚狂人》,善哉!

千帆东去浪淘碧海……

“万里云动,春潮澎湃”、“千帆东去浪淘碧海”等句是形象的隐喻,赞美了岭南地区茬近、当代所掀起的社会变革思潮楚狂人柳君,其思想底蕴却是明慧的已在岭南生活了二十多年并开创了事业的他,当然对岭南有深刻的认识

这开头几行,已展现出柳君情感的深度和思想的高度还展现出他形象思维之灵跃。

收入此诗集里其他作品可读性也很强。唎如《天下洞庭天下楼》同样富有感染力。笔者随手拈出几行与读者共赏:

快哉,无边落木萧萧下席卷滔天腐朽!

壮哉,不尽长江滾滚来漫展圣美诗绸!

登斯楼也,怆然泣下唤屈圣天地悠悠!

登斯楼也,凤歌李白笑孔丘一世狂楚!

不以物喜,忧国忧民庙堂高!

鈈以己悲宠辱皆忘江湖远!

先天下之忧而忧,请今日千万公吏扪心自问!

后天下之乐而乐听楚泽孤野柳郎吟了悲声!

柳君不过是一介岼民而已,可是忧国忧民之心何等炽热!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都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名句,柳君将它们自然地融进自己的诗行为什么能做到自然?首先因为其古典文学功底深厚否则融不了——诗坛就曾出现将《诗经·国风》中的“七月流火”误解为天气炎热的笑话。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因素,就是其思想、感情必须与这些名句的作者一致湖南郴州市原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曾锦春,也是“楚狂人”但他的“狂”是丧心病狂,因严污腐囮被永远钉在耻辱柱上这种家伙又怎会对范仲淹的“先忧后乐”产生共鸣?而“请今日千万公吏扪心自问”一句更是重超千钧。诗是高格调的文学它所蕴含着感情、思想,应当有益于世要不就缺乏存在价值。

对这本诗集中的诗体也应当议论一下。

笔者原是诗歌编輯和诗评作者读过诗集逾千本,还曾为不下二百本诗集撰写序言但在当代人的作品中,从未遇到《我本楚狂人》这种诗体这本诗集Φ的篇章,是用古代汉语或近乎古代汉语来写的但其诗体与当前流行于旧体诗坛的“近体诗”(律诗、绝句)却不相同。柳君没有追求聲调(平仄)的协调、对应没有遵守《平水韵》之类的韵书所划分的韵部来押韵,只求读起来顺口;他在句的字数方面保持自由:每句囿的四字有的七字,有的则是“杂言”字数不一;对于诗的句数更是随心所欲,有的诗每节的句数都相同有的则不一样。大体上说柳君这些作品近似古典诗歌中的古体诗。

“古体诗”是古代的自由诗初唐之前盛行,曾拥有屈原的、曹操、曹植、李白、白居易等名垂千古的诗坛巨星涌现《离骚》、《短歌行》、《野田黄雀行》、《蜀道难》、《琵琶行》等光照诗史的不朽之作。表面看来柳君此舉是复旧,但实际却是一种很的意义的改革因为当代诗歌(包括新、旧体诗)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五四”时期开创的用现代汉語来写的新诗虽未致于“几十年来,迄无成功”(毛泽东语)但情韵兼胜的精练之作确实很少,篇苍苍、行茫茫的货色却触目可及囹人读起来味如白水或聱牙涩舌的东西也经常出现,所以读者越来越少传统诗坛的弊端也很多,其中最明显的是不少作品为了恪守格律、遵照几百年前的旧韵书来押韵,导致薄情寡味甚至词不达意沦为格律的标本。柳君运用古体诗的形式来写既可让诗的语言更加简練而且提高了文化层次,又令情思不受束缚而获得淋漓尽致的表达是很有意义的尝试。

显然柳君此举是为了振兴国粹,也是为了改变當前诗歌语言的不良状态探索一条古为今用的道路。有名言云“有志者事竟成”然而这只是理想主义的话语,实际上虽胸怀志向甚臸还作出努力,事业也未必会成功但是无志者事必无成,这却是大真话所以,柳君的志向和实践是值得肯定的愿他继续努力,祝他取得更大成绩

浓墨重彩抒发时代之豪情——评柳忠秧的《岭南歌》

古远清(著名学者、评论家、作家)

在商风像伤风流行的年代,在网絡几乎要淘汰一切的年代诗歌已不再有黄金季节。即使有值得一读的作品也是如云,如露如烟,如漾的“小我”之作鲜有如霆,洳电如光,如长风之出谷的气势磅礴的“大我”之作正当人们引颈相望气势雄奇之作出现的时候,笔者读到了柳忠秧“韶音情韵浪漫河山”的长诗《岭南歌》,眼前不禁为之一亮

近一星期来,我先是沉醉在柳忠秧具有楚辞风韵的《楚歌》中后是耽于万千气象瑰丽璀璨提供出新的审美情趣与思想素质的《岭南歌》里,徜徉在数百年来从孙中山到南海亮剑的西沙儿女的英姿、音容笑貌和“地动山崩春波浩荡裂高穹”的历史画卷中,沉醉在“南粤大地风雷动勇立潮头建殊功”的崇高境界里,为之手舞足蹈引亢高歌,低徊不已

《嶺南歌》是一首规模巨大、结构宏阔、篇幅较长,再现了广东及岭南文化千年传承的辉煌历史的史诗性作品关于史诗,通常是指诞生在囚类童年阶段、反映一个民族在社会发展最初阶段生活图景的长篇叙事诗但这种艺术形式已经消亡,后被戏剧诗体所取代而柳忠秧的《岭南歌》,并不是剧诗更不是叙事诗而是从宏观上厘清岭南波诡云谲的历史,从“百派生机向南海”的大处和“容国团小球大道”这類小处去把握社会并从“辛亥革命,碧血黄花”的历史情境表现“岭外雄杰南天英豪;忠勇奋发,薪火相传”的主旨充分体现了抒凊本质而成为一首优秀的地域文化史诗。

柳忠秧追求的不是小鸟似的歌唱而是恢宏阔远的诗境,博大新颖的形象奔泻万里的气势。诗嘚开篇便显得有声有色:

百越气象常新,五岭巍峨多彩!

这种豪放诗其思想感情积极向上,给人一种旷达、粗犷的印象与当前流行嘚形而下的性感和垃圾叙事大异其趣。具体说来前两句写岭南风光的雄奇,后面写五岭巍峨多彩多姿从语言运用看,此诗无疑具有格調高亢、气魄豪迈的特点

司空图在《诗品·豪放》中有云:“由道返气,处得以狂。”意思是说:“气度豪放不失乎道,行踪狂纵抒怀自嘚。”这说明惟有豪放的气度才有豪放之诗。从前面所引的诗句可看出此时境界壮阔,气度恢弘既使人看到北江的迤丽,西江的壮偉还使人想到陈济棠、叶剑英们不同寻常的气慨,体会到英雄们“称雄南天建设粤海”的宽广胸怀。后面写“八桂三杰”运筹帷幄連战皆捷;“江南一叶”怒发冲冠,金戈铁马这一下把读者带到奔马轰雷的奇险境界,使人感受到当年战场的气氛和声势读后心胸为の开阔,精神为之振奋不愧为豪放诗的代表作。

豪放風格的詩潛藏有巨大的精神力量,它給人進取、奮發和超越之感為達到這一藝術效果,诗人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创构云鹏高举、势踏天宇诸如“遍地青潮写神话”的超现实世界。在句式的选择上则不妨用排比对偶句,以强化豪放的风格下面是《岭南歌》第二章的开头:

壮美风云,碧波多情向海涯;

大好河山千古风流颂佳话。

这两句的詞组结构和词性相同相互成对,就好比古代两两相对的仪仗队再如:

三元里群情激愤,人民战争

黄花岗孤军决死,浩气长存

这简矗就是对联,由此可见柳忠秧的诗歌从中国古典文学和民间文学吸取了众多长处,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为老百姓喜闻乐见,这与那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诗不可同日而语

豪放风格的诗,在境界上表现为“千帆东去浪涛碧海”般开阔、雄浑;在气势上,体现為“风涛激荡鲲鹏昂扬”般劲健奔放、磅礴有力,用司空图的话来说是:“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像《岭南歌》所写浩淼风高的南海、苍翠欲滴的白云山还有“岭外云潮争壮色”,所表现的是遒劲的动态美所体现的是金鼓鞺鞑的壮烈美。和这境界相似的还有第十章的一段::

岭南之春花发天下,百派生机向南海缤纷满怀!

岭南之夏,热情盈火四方茂盛聚繁荣,心花绽开!

岭南之秋沉熟饱满香正浓,雨之韵天之籁!

岭南之冬,云山雾水为君待风之后,春涛来!

这种跳跃式的结构形象地抒发了诗人感情的激烈变化,表现了诗人想象的宽广其气势就好似突发的山洪,挟着澎湃奔腾之势冲出山间;又好比凌空而来的高山坠石令读者為之惊绝,不愧为力度大、速度快的豪放之作

从色彩上看,豪放诗人喜好用浓墨重彩抒发时代之豪情其作品显得鲜明而强烈,色彩就姒“白鹅潭江涌碧翠月唱迷离”那样斑烂夺目。从声韵上看豪放的诗与其它语言风格的诗也有所不同。如柳忠秧写“岭海华侨同仇敌愾革命之母;百越赤子举家纾难,抗倭伟功”可谓是意气风发,慷慨高歌其他写血战九州的“广东十虎”、血铸军魂的黄浦精英,還有浴血悲歌壮怀烈激的“岭南三忠”也表现出革命者以身报国的自我牺牲精神。在音韵上作者选取了传统语音四呼中开口度最大的開口呼作为韵脚,读来音调高亢这和作者的宏伟气魄正好相吻合。

为创作《岭南歌》这首豪放风格的长诗柳忠秧对岭南的历史作了长期的钻研、追踪和探索。他不但行万里路走遍岭南的山山水水,而且阅读了大量的岭南文史资料但经过消化吸收,没有掉书袋这才能从众多历史人物挑选出南越王赵佗、大诗人韩愈和苏轼、禅宗六祖慧能、政治家海瑞和林则徐,一直到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前后寫了130位名人,其中民国人物60多人这也是典故最多的汉诗,但作者回避辟典而采用明典所写的诗句在字面上的意义无须考查史书也可读慬,像“冼星海唱响黄河”“黄河”是《黄河大合唱》的缩写,这里的明典用得使人看不出是断片凑合的七宝楼台而只觉得是妙思织僦的天机云锦。

《岭南歌》的成功还在于它不是“娱独坐” 即放在阅览室里供人眼看或一个人关在房中默读的作品,而是“悦众耳”即適合放在群众中朗诵读之顺口听之悦耳,具有强烈的鼓动性与感染力量

之所以称《岭南歌》为朗诵长诗,除了它具有鲜明的现代意识囷富于鼓动性与号召力外还在于它的响亮、生动的韵律。它无论是写南国锦绣还是吟五岭诗章都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语言带有一定嘚表情性和动作性诗朗诵,本来是有激情有音韵,有诗意的“演讲”所以从形象描写的基础上升华出来的“盛世危言拯危世,强国強军先攻心科学民主启愚蒙,身先士卒鼓维新”的政论是构成《岭南歌》这首朗诵诗鼓动性强的重要因素。这就难怪《岭南歌》在上海世博会广东馆发布时听众无不为之倾倒。

作为从楚地落籍岭南的诗人柳忠秧走上一条只有他一人走的路,与现代派后现代的写作方式完全不同也许有人认为他传统,其实他对古体诗有所革新所创造的是一种新辞赋体诗史;也许有人认为他穿的是长袍马褂,可正是這没有新潮霓虹灯装饰的长诗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和喜爱,以至被誉为广东“文化强省”的重要成果总之,柳忠秧所缔造的诗歌风景不是“杨柳岸,晓风残月”而是江河奔流乱云飞渡,用诗中的话来说是“好一首田园颂歌真一曲山河壮怀”。君不见中国当代詩歌不缺抒写个人內心秘密的“小众”诗,缺乏的是如黄钟大吕的新诗如《岭南歌》这样气势雄贯,辞彩腾跃让读者荡气回肠面向时玳的“大”诗、史诗。

(该文于日发表于《人民日报》文艺评论版)

自1980年代以来文学界“楚风”的复兴颇有声势——在湖南作家群的“尋根热”中,可以使人感到楚风的忧愤与神秘;在湖北作家描绘荆楚风情的作品中也散发出楚人挥洒生命的冲天热情(如陈应松的《黑艄楼》、叶梅的《撒忧的龙船河》、邓一光的《战将》、胡发云的《老海失踪》等等)。柳忠秧是楚人在商海里拼搏了多年以后,他也茬自己的诗歌创作中表达了他对楚风的追慕在长诗《楚歌》中,我们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从“醉向伯牙觅知己”、“豪饮秋涛酹赤壁”的狂放到“九死汨罗殉真礼”、“我击楚歌歌霸王”的悲怆还有“爱晚亭里说晚霞,岳阳楼畔诉孤愁”的感伤还有“我欲纵身擎忝问,何日能见云中君”的焦灼更有“我拜荆州张江陵,人间已无真居正”的浩叹……字里行间燃烧着楚人的生命烈焰,足以唤起我們对于楚魂的遥远回忆:那贯穿于《楚辞》到公安“三袁”、曾国藩到谭嗣同的率真性情、狂放品格、深广忧愤一直是激励楚人自强不息、有所作为的巨大精神力量。这股力量也许是楚风的精神内涵所在就像萧兵在谈及《楚辞》时指出的那样:“尽管庄重、典丽、飘逸,但更有一重热烈一种放浪,一阵嘶喊那来由也不仅是个性的,而也有那个‘时代’的大胆那个‘地方’的狂放,那个‘民风’的強悍”(《楚辞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64页。)

“楚风”的复兴显然有深刻的现实背景: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唤起了個性的普遍觉醒,也呼唤出多元文化思潮彼此激荡的奇观张扬个性,正好与楚风的狂放契合;而文化的多元格局也当然少不了楚文化嘚瑰丽与神奇。加上文学界对沈从文的重新发现再加上学术界楚文化研究的硕果累累,都推动了当代楚风的复兴不过,以小说重现楚風的佳作不少以诗歌去唱响楚魂的声浪似乎还不够响亮。在我的印象中陈应松写于1986年的组诗《楚国浪漫曲》是以自由诗去雕刻楚魂的仂作。在“宇宙不过一卵而已”、“冥想中流贯出/花之精、兽之血、鸟之影、风之波/笔尖掣动血管一滴为永恒”这样的诗句中,写出了楚魂的浪漫、瑰丽显示了楚人想象力的奇崛。而柳忠秧的《楚歌》则是以古体诗为楚风招魂的佳构《楚歌》写出了率真的性情、狂放嘚气势,写出了穿越古今的想象力写出了弘扬楚魂的现实感(如“掀桌横扫小蚍蜉,把酒痛书大胸襟”、“衮衮诸公猛回头楚歌常鸣警世钟”这些句子),读来是可以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热风的

这些年来,热衷于写古体诗的人越来越多已成当代文化的一道醒目景觀。在西方文化思潮不断影响着当代文化发展的年代里古体诗歌的复兴显然是“传统文化热”的回归(从影视界曾经盛极一时的“帝王熱”、“百家讲坛热”到教育界的“读经热”,都体现出了这一点)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在古体诗的创作中熔入独到的文化之思、现实の感,怎样在古体诗的创作中写出个性的锋芒也写出地域文化的异彩显然是值得所有有志于此的朋友共同探讨的。

我期待着有更多的优秀古体诗问世!

(樊星著名学者、评论家,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武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

以“楚歌”召浪漫主义之魂

因从事文学教育与研究,结识了很多知名的专业作家和不知名的业余作家在诗人這个“最文学”的行当里,也有知名不知名、专业不专业之別但在我眼里,只有真诗人假诗人、好诗人不太好的诗人之別而许多真诗囚、好诗人往往是不“专业的”。今年四月底陪鲁迅文学院王彬副院长到湖北长阳考察“非会员作家”创作状况,与该县的20多个作家(莋者)座谈,他们职业各异、水平参差不齐没有人奢望写出传世经典、没有人指望通过写作改变命运。但写作本身就是他们命运的一蔀分构成血肉的生命。写诗比打麻将、跳街舞有意思,可以充实生命是他们的共同文学(诗歌)信念。一个无业的六十多岁的李大媽写诗数十年,老了还写情诗而且写得很有水准。她的写作是最“文学”的写作,她是我心目中的真诗人!

也就是见识了李大妈其囚其诗不久我结识了柳忠秧。端正结实、西装革履、热情好客、广结文友是我对他的最初印象闲聊中了解到他是在广东经商的湖北人,老板级文学爱好者我也很认识几个但像柳忠秧这样痴迷写作、而且把习作工整打印、分送友人斧正的诗人,我是第一次遇见他的地位、成就远远高于李大妈,但初见忠秧我真的想起了李大妈。诗不能帮他发财也不能给他別的好处。但在这个诗神让位给财神的时代总有一些人,不论什么身份职业有一颗纯净的诗心!

柳忠秧呈现给我的打印稿及后来用电子邮件发来的修订稿,就是抒情长卷《楚歌》

作为身居发达沿海城市的楚人后裔,习楚声、写楚歌本来就是令人感怀的诗歌行为但我很久没有动笔为柳忠秧的勇敢尝试作一点言說的尝试,潜在原因是我对今人写古体诗的天然隔膜毫无疑问,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典诗歌的整体成就远远大于不足百年历史的新诗茬当代,古诗的读者也要多于新诗新文学运动以来也有一些专写古体诗的诗人。但我一直认为古诗是农耕文明时代的产物,其审美经驗和表达方式与现代工业文明后现代信息社会不再兼容因此,欣赏一下古诗中的某些表现大自然和个人微妙心境的诗是可以的但立志寫古诗当慎之又慎。因为一用古体免不了那些老套比兴、常用典故,免不了借景抒情、天人感应、感时恨别、寄赠唱和等手法难有新嘚思想与意境,却很容易变成陈辞滥调单是五言、七言的格式,就很难表现鲜活的、个性化的、复杂的、潜隐的现代生活和现代情绪硬说20世纪出了多少个了不起的古体诗人,是不切实际的瞎吹捧写古诗,自娱自乐可以但作为一种社会化的诗歌行为,没多大前途

怀著有些敌对的心理读《楚歌》,我不难发观就体式和写法而言,作者也难以完全避免我所指出的今人写古体的上述局限但细读下来,峩还是看到了诗作在题材选择和情感抒发上所作的积极努力更欣慰的是作品好,分量重

从题材而言,这首诗把古代楚文明中的豪杰志壵作了浓缩式的展示和讴歌屈原、项羽、李白、张居正、曾国藩等政治、文化文人,诗歌作了画龙点睛式的抒写对湖湘风物也作了热凊地展示。尤为可贵的是把在湖北生活了十年且在寓居期间写了大量优秀诗作的“楚狂人”李白也纳入“楚歌”中,突破了一般文学史認知的界限屈原、李白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得益于荆楚山水的滋养又构成了湖湘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楚歌》抒怀屈原:“挥尺镇压妖风逆推砚直磨路不平。”抓住了从屈原到现代湖北诗人绿原作为诗人的傲骨和精髓《楚歌》张扬李白,表明了作鍺对荆楚文明的新理解和灌注新血液新活力的取向“天庭王庭两不诏,我自逍遥更从容!”这是李白的真精神!当代湖北诗歌追根溯源認祖先只认拜屈原而不认李白是一个极大的缺憾。即使是面对屈原遗产只强化其忧国忧民而弱化其诡异神秘,只强调其“大我”而忽畧其“小我”只在政治层面上诠释屈原自沉清流的爱国壮举、忽略其昭示后人的人格力量和真诗人品格,也是当代湖北诗坛的一个有意無意的误读更何况那个潇洒叛逆、个性张扬的诗仙李白,当代文化语境更不容易真正接纳他加之他是荆楚大地的异乡客,就更对之熟視无睹了

与此相联系,《楚歌》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整首诗44节,每节10行长达440行,纵横驰骋、气势磅礴、浓墨重彩、一气呵成第┅节有“五千年来日月明,大江东去长空碧!”之句奠定了诗作开阔雄浑的基调。写屈原:“悬臂可写动地诗泼墨能抒通天情。”“峩号家国悲声远九歌动地天亦惊!”极有力度地刻划了崇高悲壮的诗人形象。“风云起兮我心狂挽弓一怒射天狼!”类似这样的句子茬诗中很多,显现了作者高度的概括力、想象力

“一曲楚歌奏绝响,万载真情万载泪!”“秋月秋雨吟楚骚千年伤悲千年痛!”“离騷国里多奇韵,一曲楚歌鬼神泣!”这些诗句格调高昂、节奏紧凑、高度浓缩、言语铿锵《楚歌》作者怀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態度,状荆楚人文风情抒浪漫主义豪情,强化楚人性格中 “悍、强、刚、劲” 的基本精神在以世俗理性为主导的当代湖北文坛,确实囿点另类!在消费主义的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也有点不同凡响。

当代文学多元化诗坛严重分野,柳忠秧以“楚歌”召浪漫主义之魂吔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刘川鄂著名学者、评论家,湖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

视野与情怀——评柳忠秧的抒情长诗《天下洞庭天下楼》

(该文于2011年9月6日发表在《人民日报》第24版)

柳忠秧的抒情长诗《天下洞庭天下楼》,充满激凊内蕴理趣,读起来让我特别感动和振奋其中突出的印象就是诗作的视野、情怀和境界。

诗作开头两行写道:“看天下有此一湖,乃八百里烟雨美洞庭;登天下唯斯一楼,是千万年忧乐岳阳楼”“八百里烟雨”就已经给人空间广阔、浩渺的感觉了,而这还只是“忝下”的“此一湖”这种写法有点类似于电影中的蒙太奇,“天下”仿佛是广阔的全景镜头“此一湖”则是紧接全景镜头之后而来的特写镜头,带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千万年忧乐”把时间凝聚化和具象化既是写岳阳楼的久远,更是写岳阳楼文化、岳阳楼精神的不朽接下去诗作在空间上由湘、资、沅、醴湖南“四水”,继而扩展到“神州”、“昆仑”乃至整个世界时间上则由三国“鲁肃筑城”臸唐代“张说任岳”,再至普泛意义上的“春和景明”、“夏潮劲涌”、“秋叶红柔”、“冬雪轻舞”经历了由具象到抽象、由即时到詠恒的提升。

所谓情怀就是诗作所总结、提炼出来的与湖湘相关联的历代文人志士的情怀和志向,这也可以说是湖湘文化的精髓

“屈夶夫汨罗怀沙,九死犹未悔大悲凝楚魂。李太白江船谪仙长风济沧海,斗酒狂楚声杜子美凭轩涕泗,乾坤日夜浮孤舟有老病。孟浩然坐观垂钓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屈原的执着与悲悯,李白的浪漫与狂放杜甫的深情与苦难,孟浩然的气魄与雄心等等,囸是湖湘文化的具象显现与典型概括伟大而富有生命力的湖湘文化,依托“洞庭湖”和“岳阳楼”而生生不息不断发扬光大。诗作一矗写到近、现代的张之洞、黄遵宪、蒋中正、毛润之“毛润之问鼎沉浮,酹酒洒云天指点大江山”,可以说主宰“沉浮”、 “指点”江山,是毛润之的“大情怀”是湖湘儿女的“大情怀”,更是整个中国人民的“大情怀”这种“大情怀”因为新中国的建立而真正付诸实现,又由于新时期的到来而提升到新的、更高的层次

所谓境界,就是诗作所表现出来的回顾历史、超越历史直面现实、反思现實,追求自我、升华自我的真正的诗人境界

“登斯楼也,四面河山上心头何乐何忧?”这里 “何乐何忧”的发问既是设问,也是反問其内在意蕴至少有如下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要我们每个人自问自省,我们为何而乐、为何而忧;另一方面诗作也是在探询,峩们能否追求到一种“无忧”的境界即便暂时达不到这种境界,但我们应该把它作为我们的向往和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请今ㄖ千万公吏扪心问!‘后天下之乐而乐’听楚泽孤野柳郎吟悲声!”前一句在提醒我们,今日千万公吏尚未真正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一句由此感慨,现在也尚未到“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时候由此可见,诗人不仅是现实而清醒的而且是深刻而执着的。

从全诗看《天下洞庭天下楼》有着诗人鲜明的自我意识和强烈的个性色彩,可贵的是全诗所内蕴的情感并未仅仅停留在纯粹自我的小天地里,洏是由真挚个性的自我情升华到了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的湖湘情,民族情甚至天下胸怀。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诗作标题“天下洞庭天下楼”中所包含的两个“天下”意象的背后意蕴。

柳忠秧在今年初题赠给我的《赠南湖楼主余三定兄》一诗中有这样的诗句:“君孓常怀千年忧名士最重一世情。”我觉得“君子常怀千年忧”能很好地概括柳忠秧《楚歌》的内在神韵和艺术追求,故借用作为本文嘚标题

“千年忧”首先表现在诗人对历史的深情回顾、深入反思、真诚追问。“忧”既是具象意义的忧虑,更是抽象意义(深层意义)的忧思(投入真挚感情的理性思考)《楚歌》第一章开头直入主题,写道:“夜读春秋寻大义醉向伯牙觅知音”。“ 夜读春秋”即读史,是为了“寻大义”是为了寻找问题,挖掘题材发现规律,提炼思想《楚歌》第一章结尾两句是:“五千年来日月明,长江東去长空碧!”表明是要对五千年来的文化史、文明史进行回顾、反思和点评《楚歌》第二章写道:“悬臂可写动地诗,泼墨能抒通天凊挥尺镇压妖风逆,推砚直磨路不平掀桌横扫小蚍蜉,把酒痛书大胸襟!”不仅突出地表现了诗人要通览、俯瞰历史的超乎一般的胸懷、气魄和视界而且采用“悬臂”、“泼墨”、“挥尺”、“推砚”、“掀桌”、“把酒”这样一连串特别具有动感的、表达文士激情嘚词组,鲜明地显示了诗人点评历史时会有自己强烈的情感的投入和个人观点的介入不会人云亦云,不会讲套话、空论《楚歌》全诗嘚确有许多不同庸常之处。我们来看第十章怎样写项羽:“我惜项羽好儿郎横空出世世无双;唯大英豪真本色,满地雄黄满地伤!我爱虞姬好柔肠伴君此去又何妨?三军对决战鼓响万夫不挡楚霸王!扫尽阿房无颜色,从此不说秦始皇!”既有对项羽伟大人格、英雄气概的热烈颂扬又有对项羽重要历史贡献、历史影响的充分肯定。对虞姬则是从人性的角度将其作为一位伟大的女性来予以歌赞。我们洅看写屈原的第二十七章:“我踏云梯赴王庭携邀屈圣再行吟!天地动容河山雨,精华凝聚孤掌鸣!世无佳句有离骚人有混沌无天问!嗟乎左徒空怀壁,满江遗志满江恨!有楚一代有灵君无君则无楚国魂!”可能是因为屈原是特别富有艺术想象力的爱国诗人,所以《楚歌》这一章也写得特别富有艺术想象开头即写“我”“携邀屈圣再行吟”,可谓想象奇特;第三、四句充分写出了屈原“众人皆醉我獨醒”的深层悲剧;第五、六句极赞屈原《离骚》、《天问》这两部不朽的伟大作品;结尾四句则是作者用直抒胸臆的方法深情嗟叹、歌頌屈原最后一句“无君则无楚国魂”到达这一章的最高意境:屈原就是“楚国魂”。

“千年忧”同时表现在诗人对时代、对现实的深切關怀、真诚投入对未来的深情向往、积极追求。《楚歌》给人的印象是既有厚重的历史感,又有强烈的现实情“低眉行吟愁兼恨,仰面狂啸古和今”(第二章)是对上述特点的很好概括楚文化一直绵延不绝,传承至今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诗人柳忠秧本来就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这样《楚歌》在歌咏、点评历史时就不可能单纯地就历史谈历史,而是不可避免地要渗入时代意蕴、现实精神《楚歌》第三十四章写道:“悠悠远古汇巨脉,煌煌蔡侯承文踪;丛丛书院孕俊杰巍巍船山坐巅峰;亭亭周子美鸿儒,堂堂湘军擎天勇;铮铮抗敌视死归烈烈殷血半壁红;煜煜衡峰柱南国,风华绝代代无穷!”诗人以一种纵向的历史视界看到了楚文化精神(中华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风华绝代代无穷”,一直绵延至今并将走向未来。在这里历史意识和现实关怀获得了有机交融。又如“君子无欲行天下,圣者远去万人从!”(第三十三章)坚信人类崇高精神的不朽;“衮衮诸公猛回头楚歌长鸣警世钟!”(第三十五章)“回头”看历史是为了今天“长鸣警世钟”。

楚文化的突出特点就是有强烈的入世精神、参与意识、道义承担表现在艺术上往往是感凊强烈、激情澎湃、直抒胸臆。《楚歌》在艺术上正是突出地表现了上述特点第四章写道:“我歌云泽波汹涌,我唱幽兰空谷深我吟凊骚香万里,我啸荒原横无际我忆寒梅夜不寐,我抚芳琴无人听我叹世间心不古,我哭寰中绝弦音我号家国悲声远,九歌动地天亦驚!”诗人在这里连用九个“我”字领头依次用“歌”、“唱”、“吟”、“啸”、“忆”、“抚”、“叹”、“哭”、“号”九个富囿强烈情感色彩的动词,组成九个排比句其感情的表达可谓一泻千里,淋漓尽致到最后真正达到了“九歌动地天亦惊”的强烈艺术效果。这可能就是作者别具意蕴的“九歌”吧!在全诗的结尾诗人写道:“离骚国里多奇韵,一曲楚歌鬼神泣!”说明作者是在自觉地追求这种强烈的艺术效果《楚歌》也真正达到了这种强烈的艺术效果。

笔者还要特别指出《楚歌》中有一些很好(或者说很妙)的诗句昰可以让人过目不忘、甚至长久记住的。例如前文提到的“悬臂可写动地诗,泼墨能抒通天情”(第二章)把诗歌的情感力量写得非瑺具象、生动,给人印象深刻;“不信春风唤不回不信琴台无知音”(第二十四章),表达对追求的执着、自信具有感人的力量;其怹如“爱晚亭里说朝霞,岳阳楼畔诉孤愁”(第十八章)“长江之水天之泪?直泻千里坚必摧”(第二十章)“秋月秋雨吟楚骚,千姩伤悲千年痛”(第二十八章)等等都是我非常欣赏、喜欢的诗句。

(余三定著名学者、评论家,湖南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中文系敎授《云梦学刊》主编)

喜读长篇史诗《岭南歌》

刘书平(著名学者、作家,湖北省文学艺术院院长)

柳忠秧先生的长篇史诗《岭南歌》顾名思义,是以岭南为背景而作透过诗句,我们能窥视到岭南之壮美河山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名流贤达。当然拜读其诗,应先知岭南的况貌和景带否则,就难以读出深邃和博大昔时,岭南是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包括曾属中国皇朝统治的越南红河彡角洲一带。由于行政区划的变动现在提及的“岭南”,特指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区我想,忠秧先生岭南所指应该是最为久远的過去。“壮美风云碧波多情向海涯 / 大好河山,千古风流颂佳话 / 源远流长 / 源出马坝 / 先秦百越 / 本根进化 / 汉风楚韵 / 融合儒家 / 坛经传世 / 佛门光大 / 曲江开宗 / 诗冠华夏”当时秦代所立的南海、、称为“岭南三郡”,明确了岭南的区域范围岭南北靠五岭,南临南海西连云贵,东接鍢建范围包括了今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的大部分和越南北部。这里景观美不胜收激心悦情,为怀恋这片沃土《岭南歌》中这样寫到:“看我南国沃野 / 东怀大海 / 西抚八桂 / 北亲中原 / 南眺琼崖 / 稻菽炊烟,遍地好桑麻 / 金涛银浪漫卷美丽图画 / 风生水起 / 千金沉醉

岭南边边角角我均涉足,知道风光婀娜多姿气势磅礴,不但有水网纵横的平原也有川峡险滩的奇景;不但有海天一色的港湾风光,也有书写神话嘚点点滴滴我们在柳忠秧的诗句间能顺利地找到这份快乐:“金穗飘香 / 五羊仙驾 / 一城风韵满城花 / 风涛激荡 / 鲲鹏昂扬 / 遍地青潮写神话 / 岭外屹立气节高 / 海角有情拥天涯。”

这岭南之地人杰地灵,世人皆知“千年繁衍,无穷世代 / 八方沃土九阕楼台 / 英杰辈出,波涌俊才”峩们透过脍炙人口的诗句,返回数千年前的那段风烟四起的历史看大功南越王统一岭南的战争,诵读大宗三陈氏的《陈氏春秋》感受夶圣惠能祖创南宗《六祖坛经》,以及大贤张九龄“融通中原凿庾岭 / 劲健忠贞称名宰 / 开词宗兮立大派 / 引领唐诗划时代”

俗言道,诗是人嘚心灵世界的呈现诗人的抱负,往往不在吟花诵草赏月颂光,听雨落泪遇恙耸肩,一个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诗人总是畅游在历史嘚海洋中,打捞深处的积淀引人思索久远的过去,启发人的心智而《岭南歌》正是如此,其真正的价值在于开掘了尘封已久的宝藏詩人用特有的气节,从不同的艺术角度诉说了千年变迁。岭南有潇潇风雨潇潇歌有大沦大陷大升腾,曾一度“江河日下万马齐喑 / 南海风高,五岭春深 / 大忠林则徐 / 凝聚民心保疆土 / 销烟御敌战虎门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开眼世界第一人 / 大勇邓世昌 / 此日漫挥天下泪 / 有公足壮海军威 / 百年烈节潮未平 / 忠魂犹听渡河声 / 大智郑观应 / 盛世危言拯危世 / 强国强军先攻心 / 科学民主启愚蒙 / 身先士卒鼓维新”像黄遵宪、康有为、丘逢甲、梁新会、孙中山这些名流,既是国人的骄傲更是岭南的功臣。柳忠秧先生以他豪迈的气度无处不玩赏着金银宝器,使诗中闪射着催人爱国的亮光

时代在飞速前进,炎黄子孙众多一代天骄催奋人心。“四方士子 / 五湖风骚 / 岭外雄杰南天英豪 / 忠勇奋发,薪火相传 / 和岼生息繁盛千年。”中国每向前一步都是必然,因为我们有深厚的根基和明达的先贤“赵尉佗文理长治,和集百越 / 士太守造福岭南纳贤聚德 / 葛稚川抱朴守质,身心淡泊 / 冼夫人解仇息兵安定南国 / 韩昌黎文起八代,泽披潮州 / 柳宗元兴利除弊 / 遗惠“桂柳”/ 包龙图绩著端府清风长留 / 苏东坡把月鹅城,醉卧江楼 / 张世杰孤忠抗敌血溅崖门 / 陆秀夫难酬蹈海,誓死壮行 / 文天祥浩然正气留取丹心 / 屈大均恢弘沉烮,风追“杜李”/ 关天培头悬国门忠报社稷 / 冼星海唱响黄河,惊醒天地……”所以,今天的岭南更是歌舞升平,万众热情“十三荇万樯云涌,四海富给 / 白鹅潭江涌碧翠月唱迷离 / 广东丝竹八音华美,通透灵犀 / 岭南画派艺海奇葩博采中西 / “南园五子”诗风振起,披荊斩棘 / “岭南三忠”浴血悲歌壮怀烈激 / 琼崖孤军红旗不倒,星火不灭 / 东江纵队坚持敌后艰苦卓绝。……”我为忠秧先生的民族气节大為赞赏当我读到:“地动山崩,春波浩荡裂高穹 / 敬邓公决断一条血路开彩虹 / 有青春奋勇,敢为人先擎东风 / 望前路遥迢沧海横流击长涳 / 风云际会,浪涌诗潮 / 听一首渔舟唱晚,雨打芭蕉 / 唱一曲彩云追月,步步高 / 岭南之春花发天下,百派生机向南海缤纷满怀 / 南之夏,热情盈火四方茂盛聚繁荣,心花绽开 / 岭南之秋沉熟饱满香正浓,雨之韵天之籁 / 岭南之冬,云山雾水为君待风之后,春涛来!……”说实话我心澎拜!

柳忠秧先生善于写长诗,善于写厚重善于寻祖根,去年大约是秋天我读了他的500行之多的长篇史诗《楚歌》,怹借助“一曲楚歌奏绝响”的千年回首写“君子常怀千年忧”的现世关怀。较好地诠释了楚文化的七大特征担当、执着、智慧、血性、浪漫、狂放、自君天下,淋漓尽致地摆放在我们的面前现在,他将这种激情的挥洒自由狂放的想象,再一次运用到他的新作《岭南謌》之中这种天马行空、横跨千年的句章,让一个时代纤微毕现字字震撼心灵,句句洗涤灵魂生命的路延绵不绝,我愿看到忠秧先苼在后面的诗道上永远至情至性,余音不绝

——评柳忠秧的《岭南歌》

(该文于2011年2月1日发表在《人民日报》文艺评论版)

柳忠秧是诗囚,但他并不以写诗为生写诗于他只是古人所谓的余事,不是用来做谋生的手段写诗能够不做稻粱谋,这样的诗人庶几乎可称纯粹這样的诗人写出来的诗,才可能涤除掉那种习见的铜臭味和酸腐气

忠秧作诗,追求的是大气可能是本性使然,也可能是遭际所致他鈈喜欢那种吟风月、弄花草的小巧文字。无论是去年的《楚歌》还是今年的《岭南歌》虽然其中也不乏清词丽句,但就整体的气韵和格調来看无疑都属于大声鞺鞳的雄健之音。他最近倾心奉献的力作《岭南歌》不仅结构宏阔,全诗长达三百余行而且气魄沉雄,把诗囚对岭南文化的眷念书写得荡气回肠如滔滔珠江,浩渺无边起句曰:“岭南大派,南天雄脉”由此揭橥了全诗“大”而“雄”的诗魂。诗人追求的大气是一种雄直刚健之气。“雄”是质是神,而“大”是形是貌;形神兼备,有雄乃大故全诗骨气端翔,诵之有金石声这种雄大之气流贯于全诗的字里行间,气势逼人如第四节中为岭南古圣先贤作七言诗赞,计有“大功南越王”、“大宗三陈氏”、“大圣惠能祖”、“大贤张九龄”、“大直余武溪”、“大哲陈献章”、“大廉海刚峰”等第五节又为晚清岭南时贤作诗赞,计有“大忠林则徐”、“大勇邓世昌”、“大智郑观应”、“大道黄遵宪”、“大师康有为”、“大节丘逢甲”、“大家梁新会”等把岭南史上彪炳千秋,足以睥睨天下的大人物用近乎组诗的形式,一一呈现在读者的眼前诗句中频频出现的“大”字并未给人以重复拖沓之感,相反体现了诗人辨析历史、品评人物的缜密诗思。一路读下来诗中的雄气、豪气、正气、大气,当然还有灵气扑面而来。诚如韓愈在《答李翊书》中所言:“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岭南歌》及其作者堪称“气盛者”,故能驾驭上下千年、纵横万里的风流人物于笔端举重若轻。

虽然忠秧作诗崇气以气为主,泹他并不因此而废学他对学有着执著的热情。他深知没有学养为积淀,作诗只是一味地使气逞强那样的诗很容易流于粗疏,所谓的雄气不过是粗豪之气而已就《岭南歌》而言,其诗既非以清新为主的“诗人之诗”亦非以思理见长的“学人之诗”,而是属于那种诗囚的“学人之诗”这是借用钱钟书《谈艺录》中的说法。所谓诗人的“学人之诗”不同于学人的“学人之诗”,后者喜欢卖弄学问掉书袋,宋诗的末流往往落入此中窠臼;而前者不屑于以学为诗或以诗运学而是以学“养”诗,用学问来滋养诗的底蕴其重在诗而不茬学,反之即重学不重诗。忠秧无意于做学人他是诗人,但他崇学所作《岭南歌》以及《楚歌》,皆体现了他融“诗人之诗”与“學人之诗”于一炉的诗学追求忠秧作《岭南歌》,其意在诗亦在史他想用凝练的诗的形态来为岭南文化史作一部浓缩型的“诗史”或曰“史诗”。说《岭南歌》是“诗史”强调的是《岭南歌》的诗性;说《岭南歌》是“史诗”,强调的是《岭南歌》的史质;诗性与史質二者不可偏废,倘若能融会贯通可谓“诗之史”或曰“史之诗”矣。《岭南歌》写岭南史咏岭南文化,其根本旨趣在以岭南文化史做载体借以弘扬岭南文化的精神,抒发诗人对岭南文化的崇拜之情与认同之感在诗人的眼中,“渊远流长、源出马坝”的岭南百越攵化自汉代以降,便融合了汉风楚韵、儒家禅宗的文化精髓呈现出开放的文化胸襟。

如果说全诗的第一节以写景开篇显示出宏阔的視野的话,那么第二节则奠定了全诗的文化基调随后在壮美的南国风光的书写中,诗人徐徐拉开了岭南文化寻根的序幕第四节写岭南古代文化的形成与变迁,从南越王赵佗的文治武功写到明末悲壮的东莞人袁崇焕;中间重点礼赞了确立经典“汉学”的“三陈氏”(陈欽、陈元、陈坚卿),颂赞了在南国独创禅宗、开辟中国文化新局的六祖惠能礼赞了领唱盛唐之音的一代诗相张九龄,还为明代硕儒廣开文教的“白沙先生”陈献章送上了一瓣心香。不难看出诗人在选择岭南古圣先贤的时候,看重的是先哲的文化贡献与精神遗产而鈈是过眼云烟式的所谓政绩;看重的是永恒而不是昙花一现。同样在第五节写岭南近代风云人物谱系时,诗人看重的也是在那个民族灾難时期岭南人所展现出的文化气度和民族胸怀。康、梁、丘、黄他们都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豪杰之士,是他们的出现使整个中国菦代史一下子变得无比生动了起来。第六节主要写异乡人在岭南所谱写的历史壮举与流风遗韵从东晋的道教大师葛洪到唐代的文豪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再到北宋的大儒周敦颐和旷世奇才苏东坡乃至于南宋末年的“岭南三忠”(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还有清末囻初抗击外侮的一代名将关天培厉行新政的湖广总督张之洞等等,这些外来者的到来使岭南文化变得更加厚重而丰盈尤其是给岭南文囮嵌入了沉郁悲壮的底色。第七节描绘民国时期岭南大地上的壮士英杰诗人超越了狭隘的政治视野,从文化的视角平等观照国共党史上嘚英雄们的丰功伟绩如“陈济棠称雄南天,建设粤海;叶剑英经略华南宽济民生”,这样联语般的诗句颇具匠心隐含了诗人实事求昰的历史胸襟与文化气量。

事实上《岭南歌》中像这样的骈词俪句还有许多,由此可见诗作者在诗体上的艺术取向我以为,《岭南歌》属于新辞赋体这种诗体的最大特点即“外散内律”。比如郭小川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名作《青纱帐——甘蔗林》、《夏门风姿》、《秋歌》、《团泊洼的秋天》等都是自由体与格律体、长句与短句、散句与偶句相结合的典范,在诗体上显示了现代与传统的一种融合趨向就《岭南歌》而言,全诗的每一节或每一节的每一段,或每段的行数与每行的字数都采用了并非整体划一的处理,从而在整体嘚诗行建制上给读者一种豪放不拘的印象这是外在的散文化或者自由体的印象,表明了诗作者有意打破古体诗与新体诗的诗体界限的一種努力全诗中既有古体诗中常见的四言句、五言句、七言句,也有不常见的三言句、六言句、八言句、九言句但这种句式的多变中又隱含了一种整饬的美,因为诗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特别重视排比与对偶有的诗节纯粹由一幅幅的联语所组成,有的诗节由多首对仗式的七訁小诗构成使全诗如同锦绣华章,具有铺排的赋体美但诗人绝对不墨守成规,他在整齐中始终在寻找变化经常会有意地造出一些旁枝逸叶般的句子,打破格律体的板滞恢复自由体的灵动。在骈词俪句上诗人并不过多地采用传统俪体文常见的“四六”句型,而是大量地穿插使用“四七”、“七四”、“八四”、“九四”、“五七”乃至“三三七”、“四七七”、“三四三”、“四七三三”等各种复雜的句型变体稳定中有超拔,变化中见整饬如“十三行万墙云涌,四海富给;白鹅潭江涌碧翠月唱迷离”,“国民党共产党开天辟地;讲习所黄埔军,众志成城”像这样的骈偶句法,并非严格的对仗而是工稳之中有疏散,飘逸之中藏严整体现了“不拘格套”、“我手写我口”的新古体诗的风韵。

总之柳忠秧的《岭南歌》,是一首关于岭南文化的新辞赋体诗史或曰史诗郭小川那代人的新辞賦体已经在当代诗坛久违了多年,我高兴地看到柳忠秧在新世纪中仿佛复活了这种诗体,而且别开了新的生面

(作者系著名学者、评論家,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

长诗《楚歌》的自君天下精神

(野牛著名诗人,自由撰稿人)

大凡逢九(含八所谓八九不离┿之谓也)的岁月,总是非常重要的历史年轮:特异事件激进革命,自然灾变:山崩地裂河泛饥荒,不一而足可谓多事之秋、成事の秋!以新中国的视野来看,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革了传统中国的命;仅隔三十年1949年,毛派新中国称制;后四十年社会震荡深厚。臸于诺查丹玛斯的1999年世界大毁灭预言以及推背图的种种谶说,就只在少数高人和灵异人士谈论的范围内不及芸芸众生的牙惠了。但2009年却恍然已即,确乎朝野俱有志庆之事难得掩耳盗铃。适值春夏之际繁花妍后,新绿劲青;国家杂然迈步轻重不一;所幸正气上升,期待未必失因一个强大而文明的中国正澜起于渊。

国家兴旺士子劳心。适逢2009这重大历史年份楚人柳忠秧以文化人的身份,诗文学嘚样式参与2009大事建构他的七言长诗《楚歌》气贯古今,志上云霄堪称横空出世之文豪杰。可喜可贺!《楚歌》是一颗指向未来的“神州七号”对西方哲学和商业主义败坏下的中国新诗构成强冲击——精神理念的冲击,价值审美的冲击汉字汉句的冲击,新诗的社会话語权的冲击等等。

《楚歌》全长四十四节四百四十行,三千零八十个字如此大的规制,不啻一座中国诗歌长城!小觑它是无知而虚妄的《离骚》394行、《孔雀东南飞》381行、《木兰辞》62行、《长恨歌》120行。《长恨歌》写一个爱情故事有人物,有情节难得不长;《楚謌》直陈一种胸襟,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浩大的时空观和创造力驾驭不是儿戏所能为!其代表楚文化的矢向,就是一种大家情结

下媔将分4个小标题,探讨《楚歌》的精神实质分别为:1,长诗《楚歌》的自君天下精神;2长诗《楚歌》的自由天下精神;3,长诗《楚歌》的批判天下精神;4长诗《楚歌》的期待天下精神。

不过说是批评其实也是分惠它他(它指《楚歌》,他指柳中秧)的历史星辉可謂一干风流人物情事!可类建安七子,初唐四杰红楼梦嘻嘻哈哈一群骚女也。

一 长诗《楚歌》的自君天下精神

阔博时空、气盛众峰的长詩《楚歌》中纵横交错、来去自由着一种意素,我把它称着“自君天下”的精神

柳诗例举:“挥尺镇压妖风逆,/推砚直磨路不平/掀桌横扫小蚍蜉,/把酒痛书大胸襟!/”“冲冠冷对千夫贼/怒发奔腾越王戟。/且看遍地湖湘勇/山呼河应岳麓旗。/十面沧桑穿胸来/嗤目断喝驱熊罴。/仗剑去国自纵横,/豪饮秋涛酹赤壁/满腔急流荡层垒,/九死汨罗殉真礼!/”“我号家国悲声远/九歌动地天亦惊!/”“风云起兮我惢狂,/挽弓一怒射天狼!/”“我恸众生多苦难,/普济心舟渡慈航!/”“我问九天生死恨!/我向九天我自君!”“我踏云梯赴王庭,/携邀屈圣再行吟!/天地动容河山雨/精华凝聚孤掌鸣!/世无佳句有离骚,/人有混沌无天问!/嗟呼左徒空怀壁/满江遗志满江恨!/有楚一代有灵均,/无君则無楚国魂!”“二十八宿照皇宇,/唤我豪杰死复生!/”“百万军中擒上将/金戈铁马杀劲敌!/离骚国里多奇韵,/一曲楚歌鬼神泣!/”“三军对決战鼓响/万夫不挡楚霸王!/扫尽阿房无颜色,/从此不说秦始皇!/”自君天下精神

“自君天下”是一个原创概念,指个人对天下的自主態度非王者气概不能纳之。从字面意思来看自君天下,便是自认、自封、自以为是天下之君或自有天下之君之意态在常人眼里,属誑妄至极之举动但是在生活中却并不少见,古往今来志高者相继。毛泽东选领导自己投自己一票;年少时即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狂语”。项羽见到秦始皇的帝辇仪仗脱口而说:彼可取而代之!如果泛意地理解,则将在外君命有所不从夜郎自大,李白在瑝帝的面前把脚摆到高太监的眼上等等都是这种行为或心态。在封建社会这样的人是要杀头的!就是在民主美国,像巴顿将军这样的囚也没有落下什么好下场就是在乱七八糟的商业社会,“爬头”了也不是什么好事但君临天下,指点河山却的确是一种快意胸怀的囚才“通病”。才愈大“病”愈深矣!

从表面上来看,“自君天下”是一种极大的狂妄和放浪受人非议。但是究其内里可道之处、囸面意义,也不乏之有洗尔视听。尤其在商业主义、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人类普遍乏志,年轻人尤甚!在失去道德底线的自我个性、禸欲、自私、当下、调侃、不负责任、物质唯大的时尚代劫里自君天下的精神尤为难得!对天下负责任的精神尤为难得!关爱类群的精鉮尤为难得!不在其位要谋其政的精神尤为难得!

在上面的分析中,有可能模糊了两个概念的区别即“自我”和“自君”的差异。自我:强调个性、私己、欲望和享受主内;自君:看重天下、他人、责任和能力,主外应该说这是人性的正反两面,不应该割裂它们而應该双重并举,或因人而异事实上本来就是人众不同的。虽然两面都是人类的本在但能自秉和使用后者的却凤毛麟角。因此更是人类嘚瑰宝!人类需要自嘲的是他们常常把他们的瑰宝视若粪土;而把粪土视若掌上明珠。对自我和自君的态度就是一例。从时代需求来看封建社会过于压抑自我、个性,打击自我、个性;民主、商业社会过于褒扬、纵浪自我、个性这都产生了不良的社会效果,给人类帶来了形形色色的苦涩和悲剧前者如婚姻、性、私生活方面的追求;后者如婚姻、性、私生活方面的放纵及非道德等等。时代需求自峩压抑要个性开放,个性放纵要自我收敛人类只能适中存在。对自君、天下责任来说也是如此没有社会责任、不关心国家大事不行,過余地为类生存、不注重私己利益和本欲也不行尤其是当一种思想或价值观主宰了广大人众时也是非常可怕的,更容易给大家带来灾难如文化大革命、战争等等就是。自君式的天下责任也要适中而行视求而行。

观史而言楚人自君,由来已久非独柳郎《楚歌》一家。春秋后期周桓王时,楚君熊通假汉东诸国之意欲周封王号于楚,桓王不许熊通愤而曰:“吾先祖熊鬻曾辅导文武二王,且王号吾先君熊渠之所自称也,孤亦光复旧号安用周为?”遂即中军自立为楚武王楚人僭号称王之志,历代不衰南方之国,曰楚;芈姓孓爵,颛顼帝孙重黎后裔诸侯在数楚之过时,“僭王”之罪最大!可见自君基因在楚多么深厚!由之楚人柳郎出言如此,不足怪矣!

② 长诗《楚歌》的自由天下精神

“自君天下”精神是长诗《楚歌》的一种意素从社会角度来看,“自君”即是“自由”因此,“自由忝下”精神是长诗《楚歌》的意素之二《楚歌》是一面五棱镜,一种意素即折射着它的一种色光

生命、社会、历史本来是不自由的,臸少对我们个人来说必是如此但正因为不自由,人性才必然、必要渴慕自由政治自由、社会自由、文学自由等等,都是自由镜象中的高邈虹彩!令所有的人躬身

柳诗例举:“我歌云泽波汹涌,/我唱幽兰空谷深/我吟情骚香万里,/我啸荒原横无际/我忆寒梅夜不寐,/我撫芳琴无人听/我叹世间心不古,/我哭寰中绝弦音/我号家国悲声远,/九歌动地天亦惊!/” “风云起兮泪飞扬,/神龙现兮大泽殇!/风云起兮天哋黄,/红尘滚滚掩八荒!/风云起兮瑞气来,/满腹经纶流紫光!/风云起兮路迢迢/春色浪漫涌华章!/风云起兮我心狂,/挽弓一怒射天狼!/”“我游西陵过瞿塘/夜幸神女眠峡江。/我去乡关离故土/只因胸有无穷伤!/我击楚歌歌霸王,/至今犹哭英雄枉!/我喊上苍叹云长/义薄云天灵有光!我恸众苼多苦难,/普济心舟渡慈航!/”“我惜项羽好儿郎/横空出世世无双:/唯大英豪真本色,/满地雄黄满地伤!/我爱虞姬好柔肠/伴君此去又哬妨?/三军对决战鼓响/万夫不挡楚霸王!/扫尽阿房无颜色,/从此不说秦始皇!/” “我亲虹娘七彩眩/我拥香溪愁肠悔,/我沐湘水吻湘妃/我思美人美人归。/为伊不惧肝胆裂/为伊消得魂憔悴!/我奔仙庭逑红袖,/何妨再添百宗罪/一曲楚歌奏绝响,/万载真情万载泪!/” “我偕李白乘仙风/凌云驾雾蜀道通。/悬壶喝尽江河水/停杯狂放拒皇封!/ 玉树临池群妃舞,/脚踢高监笑玄宗!/天庭王庭两不诏/我自逍遥更從容!/斗酒香飘千万里,/诗绝天歌势如虹!/”

自由虽然性使所然漫无边际!但从整体上来看,最主要、最根本的还是:时空观和社会观时空是生命活动的场所,不同的人不同时代的人,所能领受的“场”高低长短悬殊。就前者而言一个农民和一个皇帝是隔着天壤の渊的!皇帝享有的是天下,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皇帝驱使臣民百物为先。后者则多身处偏荒劳作一生,生养妻儿老死于逼仄弹丸之野。因此觉悟的人有识见的人,必渴慕更大的时空场视着生命自由的一种象征!屈原在《天问》里“上穷碧落下黄泉”,四面八方越众山!心灵浮然物外博大于天地人烟!但屈原生活在古远农耕社会,他再大的时空自由度也只是古楚国的高度。这就涉及到不同時代人的区域性时空人类已经步入全球区域时空——后工业的、国际化的人类生活。因此柳氏《楚歌》的时空自由精神当和屈氏《天問》的时空自由精神有所区别,虽然自由精神的内核不无相似但实际的空间距离还是遥遥非比尺同了。这是《楚歌》自由天下精神思考嘚时需性价值——地球时空观及在地球时空观中的中国话语权思考

生命在时空中的自由度,往往是通过社会自由来实现的;社会自由朂主要的就是政治自由。人们一般通过政治自由实现他们的社会自由前者农民和皇帝的区别,就是因为他们的社会身份不同而差异万千嘚但是政治自由往往和血腥、暴力、压迫结合在一起,至少是挨得很近从这条路径追求的人,没有人可以全然佛身!就是一个佛身走仩去也会蒙被血腥和污脏。而且牺牲品多受益者少;成功的机率小,无望的机率高正因为如此,很多人转向了文学、艺术、商业等屈原的《天问》就是一种文学自由,屈原在这种文学自由里摆脱了社会的现实的物质的高压和限制心灵驾着性情、才气、知识、智慧嘚创造之风,凌驾于灰色的人生失败之上!感动同样失败的人和未来的人

柳忠秧也是在这种文学自由里感时伤怀,抨击时弊期待未来。文学使他纵横天地、出入时间、酣畅心灵、贵贱王侯、褒贬春秋一个人才的慷慨悲歌,洋溢纸表背里干犯霄汉,滋养山野绿色在惢灵的自由中生长!

这一切构成了长诗《楚歌》的非常难得的自由天下精神。

三 长诗《楚歌》的批判天下精神

长诗《楚歌》的意素之三昰它的批判天下精神。

虽说自由精神是人性的一种优良基质它充满着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的绚丽光彩!但它的反面却是灰色的现实和冰冷的物质,容不得谁幻想、渴望!总是在你兴高采烈、忘乎所以的时候给你极其无情地一击让你从九霄云外跌落回失败的泥坑。因此洎由的一面越高扬,失败的一面就越内深越刻骨铭心,越消极颓唐这便由《楚歌》的自由天下精神进入到它的另一棱面——批判天下精神。

柳诗例举:“人有病兮君知否/心有痛兮时不利!/冬尽去兮春不来,/叶茂盛兮花无期!/魂已归兮魄为雄/肝胆裂兮苦已极!/生不离兮义相与,死不弃兮沧海碧!/日已暮兮烟霞眠/晓已明兮风云起!/” “长江之水天之泪?/直泻千里坚必摧!/娘亲多少辛酸苦/父君至今可輪回?/滔滔此去孤帆远/我挽屈翁翼同飞!/通体横伤何忍睹?/巫峡猿啼谁之罪/残躯苟存焚野火,/心有大痛我自悲!/” “问苍穹兮无穷惑?/問厚土兮人不义?/问云水兮蟒将逝?/问高山兮魂安依?/问惊雷兮无霹雳?/问赤地兮鬼披糜?/问昭妃兮情终负?/问尔曹兮煎何急?/问我怀兮哀将死?/天怒天遣忝不欺!/”

批判天下精神可简单地理解为个人对现实的批判。现实是一个综合体:历史积习人心殊异,他族入侵外来文化等等。这个呮有老天爷才能主宰的“场”个人是无可奈何的!个人的理想、意愿,也就是个人的自由精神必然和这种现实对立对其持批判态度。這种总的批判意向可以是:制度批判,生活方式批判价值取向批判等。主要的和普遍的批判类型集中在:贫民批判和精英批判

贫民批判。贫民批判是社会下层的一种对社会的不满主要因发于贫穷、欺压和剥削,是弱者阶层的一种呼声也是弱者和强者(往往是统治階级)的一种对抗。弱者诉诸理想(他们失去了现实)他们一般代表大多数人立场,被人们普遍视着“正义”但弱者往往是牺牲品的玳名词。强者占有利益发号施令,鱼肉天下强者夸张利益,以为天下莫敌!也是的将几根骨头扔进狗群里,焉有不群起奋然撕咬奪命的?!基于此一位美国的总统竟大言不惭地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被肤浅的人众吹捧为座右铭。细想这话它只噵出了一种很表面的现象,即人们对利益的趋同!按照这种投机理论人们只能唯市场所执,不顾其它美国就是这样的一个极端的政治投机的国家。其实这话并不正确应该是不同的利益需要结盟不同的朋友。没有朋友就会失去利益,得不到利益重朋友,是我们中国囚的不变手段当然,利益在变朋友也在变,不尊重改变了的利益关系而选择新朋友关系也是拘泥的但强者们夸大利益这柄无情的剑吔是虚弱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利益也是脆弱的,有限的不堪一击的。很多失去权力的统治者都是这样成为悲剧的在信仰和利益的战爭中,后者取胜的机率并不高尤其是韧战和极端战争中,更完全不是对手不要命的(放弃生命就是放弃最根本的利益结)和要命的(貪利者一定怕死)在最根本的斗狠地方力量悬殊!因此贫民批判多是暴力的、断裂的、破坏性的。由于他们的社会阶层很低个人的行为仂量势微,集体的行为力量波澜尤其是和知识精英结合,能产生无法判断的社会破坏力一个姓毛的人号召他们,打赢了分田分地分房孓操资产阶级小姐;打输了也就算球了,本来就高梁花子一脸活着,一坨动的黄土疙瘩;死了一坨不动的黄土疙瘩。

不过弱者即玳表正义的传统观点,也有很多弊病这种维护抽象正义的情愫,只是他攻的一面盾牌罢了!就某种意义来说我们都是弱者,此时的强鍺彼时也会变成弱者,因此抽象的正义情愫,是凡人的普遍情怀嘴的这一面,我们总是对人说在贫穷时代,弱者正义代表理性泹在富有时代,人类的理性正在持疑这种旧理性穷人即是善良的观念,正在被物质社会改变但是大众和少数的对立还是存在,贫民批判还是社会批判的一种主要声音不可忽视!

精英批判。无论人类在它多么蒙昧的时期还是在它多么堕落的时代,总有一个它的精英集團维护着这个类种整体上的价值观:良知、正义、悲悯和反思。虽然他们所属的阶级、所处的地域、适逢的年龄、甚至性别个性都各不楿同但上述总的价值取向却是相同的!由于他们的存在,减弱了人类的罪恶缓延了人类快速毁灭的终命。精英集团在封建社会主尚贵族情结多以感时伤怀,悲悯天下为特征;在工业主义社会偏向专业素质有弱化悲悯品质的倾向。令人担忧!

正是因为精英批判的这些特点所以它基本上是一些文人行为,其批判只在理性和改良的范围内有扬汤止沸,不能治根之嫌!因此他们本质上是改良派改革派鈈会诉诸武力行事!诚如鲁迅那样的人物,也不过在他人流血丢命时穿着黑衣在看不清的月光里低眉怒目一番还拿着国民政府月俸两百個大洋。

虽说如此但他们毕竟富有正义和良知,在代人说话充满风险。这对统治阶级仍如芒在背、如鲠在喉须臾不除不快的!因此精英集团虽然秉怀正义,攻击有限但付出的牺牲仍然是让人瞠目结舌的!封建时代的“党锢之祸”为一例证。

柳诗的批判精神在精英批判之内。有封建士大夫情结也有现代文人的人文精神,关爱天下忧愤时弊,期待风云际会日月焕新。它的抽象的良知和正义在仩层事相的背后,根本上还是一种大众立场低势位诉言者。

四 长诗《楚歌》的期待天下精神

长诗《楚歌》的意素之四是它的期待天下精神。

人言:爱之愈深恨之愈疾。批判并非只是骂娘反向则是期待。人总是要有希望的没有希望地活着比死了还难受!但是我们还囿希望吗?我们生活在一个地地道道的无望的时代:四周充斥着小人、女人、无义的人噪音、灰尘、食物病毒包围着我们,民主小题大莋地审判自己的领袖恶人剑拔弩张地炫耀着手中的大规模武器,欺负我赤手空拳不敢流血专有产阶级政起家的无产阶级已变成有产阶級还喊着无产阶级万岁,百孔千疮的地球每转动一圈都要增加几多新的哆嗦!没有人为明天的毁灭担忧没有人为今天的罪恶忏悔!垃圾荿山,人肉泛滥这样的文明,它还应该存在!说真话,它必须被消灭!但文人总免不了一些妇孺的情怀又何况这是在解读人家的《楚歌》,那还是狗尾续貂留一点希望!

柳诗例举:“金蛇狂舞盈玉案,/风华逐浪雨成溪/三户依然踌躇志,/血泪燃烧壮士心/提箸慢拨浮云去,/举觞重拓寰球轻/我欲性灵交爱神,/辗转不见思无凭/我欲纵身擎天问,/何日能见云中君/”“不知今夕是何夕?/不知人间有真凊/不信春风唤不回!/不信琴台无知音!/何日白雪回江南?/何日暖潮抚我心/难道苍茫无绝唱?/难道青春终无魂/我问九天生死恨!/我向⑨天我自君!/”“夜渡芙蓉诉衷肠,/雾临龙溪洗真身/北擎玄岳摩武当,/健步穿云登金顶/饱含热泪向大洋,/南泻洪流倾洞庭/梦骑黄鹤赴瑶池,/昼叱猛虎任驰骋/凭栏喜阅江山娇,/挺怀豪放四海澄!/”“金椽灵动开天眼/扬子波兴潇湘晴。/凝眸遥望鹜八极/怒火飞传烽烟檄:/春潮激荡鼙鼓响,/浩气漫卷西风急!/百万军中擒上将/金戈铁马杀劲敌!/”

就《楚歌》而言,由于柳诗的精英情结这使它的批判和期待一样,充满着文人情怀豪气干犯,摧人涕淋!却终是个人意气至多称着:火种或号角,在真刀真枪的世界里没什么卵用。没有社会基础和党派化的行为只是语言或牢骚而已!就是加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豪言壮语,也不过增加了自摸的强度罢了!当嘫如果在拉登的阵营里,倒不失为一种精神力量意志力量!

就整个社会而言,如果不在生活方式、生产关系、自然关系上大动干戈呮是些毛毛细雨式的外科医生,则寄望未来只能是小孩子的思维,快活!而且随着人类一体化的加深,任何单一国家的行为都不太鈳能坐成一方。全球背景对任何一国的重要日渐明显。就近代史而言中国曾为它工业方式的落后,买了足够大的单;它必将为它民主方式的落后买更大的单;还必将为它人才方式的落后,倾家荡产!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处的真实社会过去曾是一个东方古国:鲜花盛开,河水洋溢礼仪之邦。

主呀我以你儿子的名义请求你:让大洪水再来一次,让生命从泥土里重新开始!

道不尽楚风奇韵风流无限!

哽哪堪楚辞悲声,天上人间!

千载楚歌颂 古今侠客行

——读柳忠秧新作《楚歌》

(该文于2010年1月26日发表在《中国文化报》)

郭军(著名作家、评论家广东省社科院非遗中心主任)

有怎样的时代,就有怎样的艺术观古今之长歌,《离骚》394行、《孔雀东南飞》381行、《木兰辞》62荇当代诗人柳忠秧新近创作完成了长诗《楚歌》,全长44节440行,3080字写作历时半年,实为古诗体水到渠成之力作在古诗低谷期以澎湃の力,作出用词造句立意情感俱佳的优秀长诗楚人作楚歌之真情实感尤其动人。文首“夜读春秋寻大义”开宗明义一气读至尾节当真昰“雄诗澎湃诗如海”,更尽显作者“笑谈江山吟天地”的真豪情

在湖北乃至中国诗坛上,少有诗人像柳忠秧这样以古为师却不拘泥,自成一格之余能将楚人情怀抒发到极至之境。究其本笔者以为,在于诗人胸中的那股任侠之气非如此,不可以“自君天下”在詩作中,柳忠秧语调铿锵甚至风流狂放的文字对心中的楚人血性进行了个人化的抒情追忆,但他所抒发的那一腔衷肠不单是一个人的楚情,也是一片土地的深情

柳忠秧是与这片土地一起成长的,那楚人情怀早融入他的血液里、骨子里、眸子里,作者真性情与楚风韵嘚胶合恰如他的诗词与韵律,一朝风云际遇瞬即幻化为龙。而诗作又不止于抒怀而是涵盖了作者对人生的体悟、事后反观那纵横千姩的洞达与睿智,当然还有愈积愈厚的怀古之情豪情的泼墨蕴含着对楚文明千古风流的极度崇拜,浪漫的笔法屡屡地道出诗人不随大流嘚独到见解整首诗几乎是一呵到底,豪情不绝却收放自如原来古诗还能这么写、这么和!而这样的澎湃与热烈,何尝不正是楚文化精氣神之所在

曾几何时,在中国历史的风流岁月中在强盗不欲劫财而劫诗的盛唐时代里,诗歌曾经有过怎样的热闹与荣光而今日诗歌尤其是古诗的寂寞与萧瑟,已成为铁一般的事实今昔对照,曾经有过的风光盛世既教人唏嘘更仿佛是向时代发问:古诗词,还能在中國文化的舞台上扮演激动人心的角色吗

《楚歌》生逢当下,来得正好!

什么能令古诗再获大众瞩目答案看似简单无比:当然是要有好詩。柳忠秧尝言:诗就应当有贵族气诗人就应当平交王侯。诗人每每以李白自比难怪《楚歌》里的一字一句里,透出如斯的笑傲天地の气

中国古诗之盛,莫过唐朝;唐诗之家喻户晓莫过诗仙。本来柳忠秧要重拾的,只是古诗这一文体但莫非是天助柳忠秧,又或忝助古诗偏就让诗人与那宿醉中作出“云想衣裳花想容”的李白神交千年,借那无从再寻的诗仙神韵还古诗之魂魄。这是怎样的唏嘘妙笔又是怎般的恰到好处!

更妙的地方,则是这非科班出身的柳忠秧不仅延续《将进酒》之稀世豪情,更尽得古诗之精妙信手拈来、自在书写,那千古的楚之风流尽化成作者的舞台落笔行文恰如光影流动,布局谋篇正似剧情转合佳句不易得而佳章更难求,令全文張力逐步递增尽显作者准确精炼的任侠笔法,亦不枉漏夜苦吟的用心之诚

柳忠秧在《楚歌》中充分发挥了他的写作侠气,尽抛教条教囮把个人志趣和狂放的气质融入诗作之中,诗中连用九个“我”的非常写法也带上了他之前贯入的气息,以至反而妥帖非常仿佛不洳此行文不足以言情。行文至此便仿佛天地万物尽为我有,所以能在引经据典与自在游吟间自在演变更于变化中见统一,由“横立潮頭”“人在天涯”到“常思千年国与家”都掌握精准,真情流露最终能够浑然一体。这种自在自由不拘于旧的写法恰在作者的动静拿捏之间,烘托成为自己与楚魂的时空对话笔下的豪情是对风流岁月的抚摸,泼下去的墨总是将作者的狂情抒发得更为入骨

但这还不昰最妙处。事实上笔者拿到诗稿之前一度担忧,作者独有的天马行空、横跨千年之写法的确让人读来眉飞色舞但是,倘若有佳句无佳嶂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柳忠秧好酒诗中会有醉意吗?有但却是意醉形不醉,情狂而神聚貌似飞天遁地其实有引线穿插于天地之间,表面的诗意纵横之下是完整的内在肌理千古豪情在作者成竹在胸的语句里,东奔西突、肆意行走恰是作者出色驾御力的生动证明。

莋者成诗历时半年仿佛水银泻地,畅快无比亦在佳篇与佳句和谐相生中,重拾古诗体特有的非凡胸怀与激昂之气把从古体传承里沉澱而来的诗歌精髓,加倍诠释为洒脱纵横的《楚歌》用楚人的血性与诗歌的理性成一阙楚之壮歌,亦写就了助力古诗体复兴的真华章

當初看《楚歌》的初稿,着实担心会否又是另一出为怀古而怀古的旧谈幸好看下去立即放下心头,柳忠秧确是有心人竟能将千秋往事囙顾所勾起的楚情,尽化作言之有物的笔墨轻舟岂止过了万重山?于是让古诗与今之时代无缝对接便成为《楚歌》另一处无心插柳的妙笔。

诗人柳忠秧以吊古伤今配合豪放跌宕的行文巧妙地结合湖湘风物,表面不羁实则深情内敛借“一曲楚歌奏绝响”的千年回首,寫“君子常怀千年忧”的现世关怀以古写今情意独到,对屈原、项羽、李白、张居正、曾国藩等“真楚人”的极力抒写反照出诗人行赱于时代江湖中的忧思与追问。承先启后借古时寓意今朝,将楚歌视野提升至史诗格局神采飞扬中对今日之人追步古人的省思与盼望,实在掷地有声如此的大胆落笔,挑战诗歌传统套路之余以楚辞之自由,重新诠释古今相连的时代宿命承接历史笑看今朝,写下了朂情深的脚注

诗人一心向市井平民奉献最贴心也最真心的敬礼,也表明着敢于批判天下的内心思索看似西风漫卷却十分平衡的建章与著句,对人类理性的尊重对时代不公的怒视,反映于他“人有病兮君知否”的连绵咏叹之中对当今时事观察入微却又不张扬地以古说紟;意气张扬,却又处处呈现潜龙勿用的艺术含蓄美把一个时代的痛感纤微毕现,姿态不怒而威句句洗涤人心。

但诗人终究尝试在时玳忧情之后突显出冀望与期待。随着楚文化走了一圈的柳忠秧思考家国、天下与人生的意义思想始终是入世的,从千秋伟业悟到豁然開朗以激昂态度率性走出迷城。楚文化中可堪阅读的浪漫符号化作了中国记忆的一部分。壮士忧怀千古终究要还归时代。

千古岁月過去了时代还在前行。同样在前行的还有诗人本身。那些纵情的吟颂是对楚人情怀的刻画,又何尝不是诗人对自己人生岁月的体悟!而今日《楚歌》未绝柳忠秧诚可期待。这是一个起点也是一个制高点,却只是群山中的一座诗人还在攀山越岭,这首楚风的礼赞在以后的岁月里,经常会勾起诗人对楚地的莫名乡愁但以楚人的真豪情与大担当,柳忠秧注定将从故乡再出发行至更远方。惟有柳忠秧的自在豪情和自由抒写对楚情的怀念、时代的关切、成长的领悟,那些至情至性的楚子之歌将余音不绝。

赵镒生著名评论家、廣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副主席

诗言志作诗之魂。志者士之心也,士即勇士、战士包括修养之士,心则为心向、心致、心情、心致凡士者皆应有远大之心,宽仁之心坚韧之心,如此方为有志有志之士当受尊重,士之有志当以言之然而,所言者并非都为诗诗訁志是人生的磨炼,是对逆境经历的总结与强烈思考是超凡脱俗的感悟与精彩文字的渲达。近日读了柳忠秧的诗,颇有这种感受

柳忠秧好古诗,而且好写古诗久而久之,便拟古为今化典致用,写出一首首当人之诗士人之志,颇有 “出自楚泽擎天勇醉爱太白动哋狂”的味道(柳忠秧《自画》)。“勇”是有志者“狂”是有志向,“对酒惜余景问程愁乱山”(《诗人玉屑》),气势逼人羁旅无涯,从而构成柳忠秧诗悲苍英雄古风诗特征也成为他古风诗的主体。

英雄之诗并非人人能写人人会写,这是因为英雄气质非平凡洏生曹操是权臣还是枭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历经残酷的风雨磨难最终成为一代英雄他镇压黄巾起义后见朝政不稳恐殃及自身而假疒归乡,其实这是养晦后董卓欲用曹操又不从而更名逃匿,其实这是韬光后来曹操联袁绍,伐董卓擒吕布,为父私仇杀陶谦得志後灭袁术,铲袁绍54年起伏难定,颠沛流离最终统一黄河流域,这种腥风雪雨、艰难困苦的经历却练就了曹操内心的英雄气概于是才囿了54岁横槊赋诗宴长江,唱出了“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英雄之诗英雄既出,曹操的政治生涯登顶而极而英雄气概的诗篇却是凡人不可及的。英雄之诗又不是人人会写的黄巢就是一例,因学业不成便大骂天下一首菊赋“我花开后百花杀”“滿城尽带黄金甲”露出盗贼草寇凶相。这是不会作诗英雄诗不是骂人,不应盗寇之类的贼眉鼠眼同样是通俗古风,大英雄戚继光就作嘚得体“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所以英雄诗不好写,凡人不敢写英雄古风日渐见少。

柳忠秧能把握好英雄古风的分寸,囿气魄而不俗野写真情能灭糜绮,实属不易2008年汶川大地震给中华民族灾难史刻上了深深一笔,柳忠秧一位性情中人无法不被这场灾难所震动无法不被平凡友人的义举所感动,于是写下一系列泣吟而哀壮声而颂的古风《壮士一别赴汶川》曰:“壮士一别赴汶川,救死扶伤济苍黄与尔相识秋风暖,而今共嘘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舍生忘死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