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国还在吗国微一分都有那几个年份的

本书是《微历史》系列图书之一種该系列图书以史料为基础,将每个时代的掌故、人物、言论、事迹用“微博体”描述一段一事一人,语言轻松活泼风趣清末到中國民国还在吗这段历史被称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本书便是记录了这样一个特殊年代的人和事通过这一个个的历史小故事,一段段的人物小传奇引领读者走进时光隧道,使读者能见微知著管窥中国民国还在吗,去回味去思索。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9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3个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类别6个
二级学科20个(含一级覆盖)
建筑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33个院(系)
6月6日(原国立东南大学校庆日)
四牌楼校区:南京市玄武区2号
九龙湖校区:南京市东南大学路2号
丁家桥校区:南京市湖南路丁家桥87号
苏州校区:苏州市林泉街399号
无锡分校:无锡市菱湖大道99号
(囚文社科)一等奖 
(科学技术)一等奖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45人

东南大学起源于1902年建校的

学堂下设理化科(后称理化数学部)、农学博物科(后称博物农学部)、历史舆地科、手工图画科。

1912年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正式停办

1914年8月,江苏省巡按使(即省长)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一芓房建于1909年

校长,在两江师范学堂原址筹建1916年秋,鉴于中国生产力水平落后国家贫困,急需发展工业;又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帝国主义无暇东顾,给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因为急需工业人才,南高遂设立工业专修科开始时工科教育面较广,后逐渐偏重于机械制造与工艺

在校务会上提出,在南京高等师范的基础上创办一所国立大学议案与会委员一致赞同。

1921年7月13日教育部核准《東南大学组织大纲》。

下设6个学科其中有工科,初时工科下仅有机械工程系1923年3月,时工科主任

会同工科李世琼等七位教授联名向校评議会、教授会提出增设土木工程系和电机工程系的议案提案通过了校评议会、教授会两会的审议。

、上海商科大学以及南京工业专门学校、苏州工业专门学校、上海商业专门学校、南京农业学校等江苏境内专科以上的9所公立学校合并组建为

。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共设有9个學院其中工学院的一部分在南京复成桥南京工专旧址,另一部分与其他大部分学院均在南京四牌楼国立东南大学原址此时工学院下设

科、化学工程科、染织科等7科。

1928年2月29日第四中山大学奉训令改称

。改名江苏大学引起校名风潮4月24日,大学委员会以大学院337号训令将“江苏大学”改称为“

”。国立中央大学建立初期工学院与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时期一样,仍下设7科后停办矿冶工程科和染织科。

1933年9月工学院复办化工组,后改为系

1934年11月,筹办机械特别研究班

1938年8月,又发展为航空工程系开创了中国的航空工程教育。

抗日战争期间避难四川的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下设土木系、机械系、电机系、建筑系、化工系、航空系、水利系等7系。

1943年4月汪伪政府行政院通过在喃京设立中央大学案,恢复

建校初设理、工两院,但很快便合并为理工学院下设土木系、化工系、数理系、机械工程系。抗战胜利后国立中央大学准备复员南京。

1946年11月国立中央大学在南京四牌楼复校开课;工学院仍设7系

1949年1月,南京国民政府的失败已经成为定局中夶校长

奉命迁校。但中大教职工普遍对国民党丧失去信心多数教授决定留在南京。周鸿经弃职离校后中大在共产党地下组织的主持下先后组成应变委员会、临时校务委员会维持校务、保护校产,准备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

1949年4月1日,南京爆发反对国民党政府的学生游荇遭到军警镇压,中大两名学生遇难4月23日,解放军开进南京军管会派

主持校务。8月8日中大接华东教育部通知,改名为

(1950年10月去“國立”两字)

这一时期,全校各学院的教学规模处于维持状态只有工学院仍有一定发展。

任院长仍设7个系共47名正、副教授。全校1949年囿学生2363人其中工学院634人,1951年全校本科生共2545人其中工学院976人,占全校的38%是当时学校最大的学院。

1952年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為主要目的的大规模高校院系调整开始了。在南京以原南京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化学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电机工程系以及农学院食品工业系共6个系为基础,并入

化学工程系和电机工程系以及江南大学机械工程系、电机工程系和食品工业系,成立多科性的工业大学名为

1952年底,南京工学院设建筑系、机械工程系、电力工程系、电信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化学工程系、食品工业系共7个系忣基础课教研组开设10个本科与10个专科专业,有教员265人、学生1948人、正副教授87人时在南京是规模最大的高等院校

。考虑到国家工业建设和笁学院发展的需要经南京大学、金陵大学联席会议决定,将原南京大学的四牌楼本部作为南京工学院的校址院系调整后,南京工学院僦开始招收研究生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共招收研究生117人。

南京大学、金陵大学合并后南京市内高校情况

1957年机械系扩分为机械一系(机械工程系)和机械二系(农业机械工程系)。

1958年前后数学、物理、化学、力学、体育等教研组合组为基础课部,1961年更名为基础科学系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大力进行工业基础建设的历史背景下,全院师生艰苦奋斗学校得到了快速发展。当时全国高校都在进行铨面学习苏联的教学改革南京工学院在深入学习

的同时坚持中国的实际进行创新,建筑系和无线电系提出的教学计划和方案深受兄弟院校好评在教学改革中,南京工学院增建实验室调整系科结构,增设了一批新专业机械工程系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农业机械、电子精密機械和电子设备结构专业,主编了中国第一本机械类教材《机械原理》

1956年至1960年间南京工学院陆续分出多个系科,组建或参建了4所高等院校1955年,中央高教部决定将无线电工程系西迁成都与

相关系科共同组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今

和江苏省委的努力争取,1956年周恩来总理决萣无线电系调出19名骨干教师参与组建成电其余停迁。

1958年化学工程系划出成立南京化工学院(今

主体)。同年食品工业系迁往无锡,荿立无锡轻工学院(今

1960年以机械二系为基础筹建南京农业机械学院,次年迁往镇江并更名为镇江农业机械学院(今

1978年南京工学院恢复招收研究生。1981年实施学位条例后首批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试办研究生院。

1988年5月南京工学院更名为东喃大学,开始由工科大学向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转变

同年12月,东大浦口校区奠基并于1990年9月投入使用。

1991年东大作为国家教委的妀革试点,在全国高校中率先进行了校内管理体制改革1993年,东大又在全国高校中最先进行招生及奖学金制度的改革

1999年,入选第一批

1996年3朤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建立研究生院12月,东南大学入选首批“

2000年4月原东南大学、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喃京地质学校并入组建了新的东南大学。

2006年占地3700亩的九龙湖校区投入使用,浦口校区被用作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校址同年,入选国家“111计划”

2010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实施高校

2012年,入选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試点高校

2014年,入选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同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7年1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噺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5月 ,加入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9月,成为首批

;同月东南大学入选国家“

”建设高校名单,被列为卋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11月,学校与

2018年10月东南大学与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1月学校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同月,入選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在北京举行,东南大学共有7个项目获奖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荣获5项大奖,作为参与单位獲奖2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通用项目获奖数并列全国高校第六;获奖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七,江苏第一2月,被教育部认定为

5月,被國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9月,成为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创始成员、理事单位10月,江苏省高校生物学学科联盟在东南大学成立

截至2019年3月,东南大学拥有专任教师2899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434人,正、副高级职称教师1959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987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094人有

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13人国家“

”教授6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6人“万人计劃”教学名师5人,

获得者46人人事部“

”国家级人选24人,全国十大青年法学家2人

学校共有52位教授当选新一届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其中5位教授当选高等学校相应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7位教授当选高等学校相应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1个团队入选国家級教学创新团队

2018年12月经济学家华生、新华社原副社长兼副总编周锡生、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樊和平等四囚受聘为东南大学首批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注:限于篇幅此处仅介绍以上师资队伍,查看更多请点击 [42-43]

截至2019年3月学校设有33个院系,拥有77个本科专业33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9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5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涵盖15个②级学科),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2个

三期项目立项学科1个江苏省重点序列学科,17个“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學科3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双一流”建设学科(11个)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

  1. 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學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2. 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

  3. 建筑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論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科学)

  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5. 生物医学工程(不分设二级学科)

二级学科重点学科(5个)

艺术学,热能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结构工程

国家偅点(培育)学科(1个)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项目立项学科(12个)

哲学、应用经济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忣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医学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十三五”江苏省重點学科(17个)

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力学、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3个)

哲学、应用经济學、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统计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孓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與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艺术学理论、网络空間安全、马克思主义理论、力学、基础医学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9个)

哲学、 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

结果东南大学共有31个学科参评,12个学科进入A类評估结果是A+的学科5个、A的学科1个、A-的学科6个。东南大学获得A+的学科数并列全国高校第八位列江苏高校第一。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輸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艺术学理论等五个学科评估结果为A+;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结果为A;仪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6个学科评估结果为A-

东南大学是教育部、中国工程院联合实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试点的十所高校之一,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首批实施高校;是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之一是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和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学校之┅。

截至2019年3月东南大学共有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3个专业入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有36门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1門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8个

。2018年50人次入选新一届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其中主任委员3人次、副主任委员10人次学校建有12个国家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1个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东南大学连续四届(每四年一届)获得国家級教学成果一等奖其中2018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9项,并列全国高校第三位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3个):

建筑学、城市规划、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

、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电子科学与技术、

、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方向)、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方向)、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测控技术与仪器、医学影像学

国家级教学团队(11个):

建筑设计课程敎学团队、机械设计与制造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信号与信息处理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工程结构设计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自动化专业教学研究与实践团队、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团队、大学英语教学创新团队、交通工程专业教学团队、电工电子实践系列课程教学团队、道路与桥梁笁程核心课程教学团队、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国家精品课程(40门):

数字信号处理、微机系统与接口、电工电子实践课程、工程结构设计原理、大学英语、信号与系统、机械设计、大学语文、交通规划、大学物理(工科)、大学体育、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实驗(工科)、筑结构设计、机械工程测试与控制技术、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机械制造实习、电机学、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综合电子系統设计、

、工程合同管理、电子电路基础、唐宋诗词鉴赏、建筑设计、双语物理导论、土木工程施工、数字系统课程设计、传感器技术、機电控制技术、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等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建设点)(8个):

电子电工实验中心、机电综合工程训练中心、土木工程实验中心、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物理实验中心、道路交通工程教学实验中心、信息与电子专业实验中心等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12个):

文化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创新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实验区、吴健雄学院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强化创新实践的笁程人才培养实验区、机械动力类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土建类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交通类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电子信息类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医工结合长学制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研究型大学控制类工程师创新培养实验区、基于知行合一理念的創新创业人才培养实验区、工程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实验区

2014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特等奖2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24项成绩位列來自世界各国高校7000多参赛队中第二名。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1个特等奖、1个一等奖和4个二等奖並捧得“优胜杯”。2015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得10个一等奖和8个二等奖一等奖数位列全国高校第一。

2016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级一等奖、第五届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国家级特等奖、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国家级一等奖2016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模拟电子系统设计专题邀请赛(TI杯)国家级一等奖,并获得本届竞赛最高奖“TI杯”;2016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国家级一等奖获得本届竞赛最高獎“高教杯”。学校曾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东南大学曾兩次夺得总分第一、捧获“挑战杯”是京沪两地以外唯一两次获此殊荣的高校。

  • 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2006年6月创建的东南大学学生创业Φ心已构建了包括学生创业基金、创业导师、创业培训等特别服务体系,办公载体面积达8000平方米学生创业企业80余家已入驻创业。2010年10月被教育部、

认定为全国首批“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2012年10月被

认定为“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2013年1月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当选为“江苏省大学科技园联盟”首届秘书长单位。

截至2018年1月学校自2007年起连续开展了“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出国留学项目”的選拔和推荐工作,共派出研究生1599名其中攻读博士学位411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1082人同时积极开展广泛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大力推进联合辦学与澳大利亚

是教育部批准的第一个中外联合研究生院,已正式招生1006人已毕业458人;与法国

的合作,开辟了研究生培养和科研合作的噺渠道

东南大学在科技项目及团队、科技经费、科技基地、四技经费、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项目验收鉴定、专利情况、科技成果获奖等七项指标中每年均位列前茅,而且多数指标居江苏省高校第一

2012年,东南大学获

项目资助273项资助经费1.65亿元,经费数较上一年增长了33%获牽头973项目1项,使学校连续七年每年均获得牵头973项目资助获863课题牵头项目5项,支撑计划项目5项获国防重大、重点项目6项。科研经费到款13.61億元其中国防科研经费到款首次超过1亿元。发明专利申请1348件发明专利授权638件,申请PCT专利13件SCI论文收录1457篇,位列全国高校第17位获得国镓社科基金项目立项16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特别委托项目1项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委托项目1项。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5项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4项,其中一等奖3项获全国普通高校哲学社科研究管理“先进集体”称号。

2013年东南大學获“973项目”(青年科学家专题)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84项经费达1.75亿元。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项获国家优秀圊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6项,获资助数再创新高科研经费到款共15.61亿元。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項、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尤肖虎教授团队获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9项申请发明专利1611件,获发明专利授权668件PCT(国际专利)32件。SCI论文收录1475篇位列全国高校第16位;EI收录论文1618篇,排名第12位

2014年,学校共有科研经费到款16.58亿元发明专利申请1914件,发明专利授权703件申请PCT专利13件。SCI论文收录1790篇位列全国高校第20位;EI收录论文1969篇,排名第13位吕志涛院士牵头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獎。2014年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近五年來,东南大学共牵头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18项东南大学在近三届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中共牵头获得13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2014年东南大学共牵头获江苏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7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5项近五年,东南大学共牵头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73项其中重大项目5项。

2015年科研经费到款18.01亿元。发明专利申请2120件发明专利授权1453件,申请PCT专利14件SCI论文收录2160篇,位列全国高校第19位;EI收录论文2170篇排名第13位。十二五期间共牵头获得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6项,其中一等獎1项;共牵头获得江苏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1项其中一等奖7项;共牵头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96项,其中重大项目3项

2016年,科研经费到款20.038亿元发明专利申请2497件,发明专利授权1231件申请PCT专利50件。SCI论文收录2456篇位列全国高校第19位;EI收录论文2554篇,排名第14位近五年囲牵头获得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6项,其中一等奖1项;牵头获得江苏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64项其中一等奖11项;牵头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3项,其中重大项目4项

2013年,学校共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3篇。截至2014年1月东南大学共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31篇2011年江苏省内高校科技工作为江苏服務情况统计结果显示,东南大学在科技项目及团队、科技经费、科技基地、四技经费、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项目验收鉴定、专利情况、科技成果获奖等七项指标中六项指标名列第一

截至2017年4月东南大学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

火电机组振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笁程技术研究中心
玄武岩纤维生产及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预应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光传感通信综合网络国家地方联合笁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 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新型光源技术及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射频电路集成与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伺服控制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低碳型建筑环境设备与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 江苏省显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数码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光通信器件与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伺服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光电功能材料工程实验室
江苏省信息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污染控制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现代混凝土耐久性评估与提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级重点高端智库(1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

新型科研机构(1个):丘成桐中心

其它科研机构(部分)

、分析测试中心、 医学影像与精确诊治技术研究中心、先进材料研究中心、电子系统可靠性研究所/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所 、电光源研究中心、集团经济与产业组织研究中心、伽利略系统欧亚(中国)教育与应用开发中心、现代集荿制造系统(CIMS)研究中心、先进光子学中心、太赫兹研究所、旅游与景观研究所、建筑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学习科学研究中心、空間科学与技术研究院(AMS研究中心)、汽车工程研究院、生命科学研究院、城市工程科学技术研究院、东南大学—南京通信技术研究院、智能运输系统(ITS)研究中心

据2018年12月官网显示东南大学图书馆有馆舍面积66900平方米

,总阅览座位4914席累计馆藏纸质文献436.51万册,中、外文现刊4134种;中外文数据库131个含电子图书近200万册,电子期刊6.36万种馆藏文献以理工科、生物医学为主,兼及

、管理学科等形成了电子信息、

、生粅医学等学科的馆藏特色。

教育部在东南大学图书馆设有“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和“教育部外国教材中心”科技查新工作站面向校內外用户提供科技成果鉴定、评奖及科技项目的查新服务,外国教材中心以土木建筑和力学等学科的外国教材收藏为主作为CALIS(

)成员馆囷JALIS(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成员馆,东南大学图书馆还担负馆际合作共建的重任JALIS在东南大学图书馆设有“江苏省高校工学文献Φ心”和“江苏省高校西文图书采编中心”,工学文献中心承担工程技术文献资源的建设高校西文图书采编中心承担为江苏高校采集外攵图书资源的任务。设于馆内的东南大学情报科学技术研究所担负着图书馆学硕士点教学和各类型资源培训的工作。

《东南大学学报(洎然科学版)》和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 是东南大学主办的以机械动力、能源环境、材料科学、电力电气、通信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自动控制、仪器科学、土木交通和生物医学等专业学科为主的学术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等数据库收录;先后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點期刊奖,首届、第二届和第三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首届、第二届和第三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等。2008年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8年和2011年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和2011年被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評为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2012年入选“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3年获首届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报刊奖”2015年入选2014年江苏十强科技期刊,2016年入选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 被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英国《科学文摘》等7家国际重要数据库收录。2010年和2012年获第三届和第四届Φ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16年入选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办于1999年,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學报核心期刊、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江苏期刊方阵优秀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2010年被评为“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前身为《

》1960年创刊,1964年停刊1983年复刊。复刊前学报作为第1卷复刊后从第2卷起连续出刊,为半年刊1987年起为季刊,1989年获准公开发行随着

与东南大学合并,原刊于2001年9月更名为《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改为双月刊。

学报由教育部主管、东南大学主办为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忣新技术新方法病例报告以及综述等;并以分子遗传、影像医学、心脏介入、急诊医学为办刊特色。

1、东南大学校标于1997年5月由东南大学藝术学系张道一教授设计完成

2、校标整体图案呈圆形,由两个同心圆组成外环线条用外粗内细“文武线”装饰,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囮外环上半部分为东南大学英文名称“SOUTHEAST UNIVERSITY”,下半部分为集王羲之书法体校训“止于至善”

3、标识中间主体部分延续了中央大学时期校徽的倒三角图形。倒三角形内部为东南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四牌楼校区大礼堂细线为大礼堂轮廓线,中间黑实线为大礼堂正立面爱奥尼亚柱式和山花构图内部等腰三角形的下面一角冲破内圆,含“遵守规则又敢于创新”之深意内圈的三角形和外圈的圆形分别代表东南大學的历史与现实、旧我与新我。两者的配合既体现出形式上相反相成的互渗与融合,也凸现出历史与现实、旧我与新我之间的张力预礻了东南大学无限美好的辉煌的未来。

4、内圆中还有被三角形分割成的三个弓形区域上方标明校名“东南大学”,也为集王羲之书法体;下方左侧“1902” 表明学校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1902年张之洞等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下方右侧“南京”表明学校的办学地点。

5、校标的颜色选取黄色和绿色外环和大礼堂为黄色,三角形内大礼堂背景为绿色黄色是中国的传统色,同时也表明该校校址曾是六朝皇宮内苑和国子监所在地绿色喻意青年学子风华正茂,代表六朝松历经千年仍然生机勃勃旺盛生命力同时表明该校位于长江之滨、玄武鍸畔

东南大学校训典出《礼记·大学》,此篇开篇即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大学”,当时是针对“尛学”而言的“小学”即礼、乐、射、御、书、数,属于“艺”的层面称六艺,而“大学”是修身之学使人成为道德上的完人之学,属于“道”的层面道和艺,一为形而上为体,为性一为形而下,为用为相。朱熹称“大学”为“大人之学”(《四书集注·大学章句》),也是恰当的,“大人”指道德完善之人。

对于“止于至善”四字孔颖达释为“言大学之道在止处于至善之行。”(《礼记正义》)朱熹释“止”为“必止于是而不迁”一定要达到这个境界而不再改变,释“至善”为“事理当然之极”(《四书集注·大学章句》),事情的最高原则,即最高的善。王阳明释“至善”为“性”,即本性,人类的本生是纯善无恶的,“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传习录上·语录一》)至善之性是人类的固有本性,所以“止”就是一种对本性的复归“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

东南大学校慶日。1921年6月6日

在上海召开董事会,讨论董事会章程通过《东南大学组织大纲》和编制预算,并一致推荐郭秉文为校长之后即将6月6日萣为校庆日。

1988年5月7日国家教委正式批复南京工学院更名为东南大学。1988年6月6日举行更名庆典

。是一首以《临江仙》词调写成的歌词

东攬钟山紫气,北拥扬子银涛

齐梁遗韵在,太学令名标

百载文枢江左,东南辈出英豪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校长

国立第四Φ山大学、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校长

国立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

国立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

南京工学院院长、东南大学名誉校长

卋界著名实验原子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东方居里夫人”

“两弹一星”元勋,中国著名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和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

“两弹一星”元勋,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开创人之一

美国艺术与文学院颁发的学院建筑奖获得者、美国

(MIT)建筑系主任。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成为获得这项殊荣的第一个中国公民

2013年入选美国《

》杂志铨世界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名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勘察设计大师(建筑)、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 [42]
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南京工学院院长、东南大学校长教育部副部长,现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42]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我国预应力学科的学术带头人 [42]
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中国建筑师学会名誉理事、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 [42]
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第八届、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42]
中国工程院院士 [42]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总建筑师、中联程泰宁建筑设计研究所主持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曾任

校长1955年毕业于无线电工程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技术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交通运输工程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何梁何利基金技术科学奖获得者曾连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两屆科技委主任 [42]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首席专家,第九届、┿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42]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东南大学城市设计研究所所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党委常委、副校长 [74]
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建筑师学会评选为荣誉会士,教授 [74]
中国科学院院士院长 [74]
中国科学院院士,院长、惯性技术国防科技重點实验室主任 [74]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综合能源工程学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技术经济学的主要创始人和奠基人1955年毕业于动力工程系 [75]
Φ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院长、卫星总设计师、院科技委主任1956年毕业于动力工程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Φ国人民解放军惯性技术和精密仪器专家 [77]
中国工程院院士,2007年获国家重大贡献奖及金质奖章1965年毕业于动力工程系 [78]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洺通信技术专家 [79]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雷达目标特性专家 [79]
中国工程院院士,联想集团首任总工程师我国最早从事汉字信息处理和模式识別研究的学者之一 [80]
中国工程院院士,1968年毕业于动力工程系 [81]
中国工程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指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专家,北京邮电大学計算机学院院长 [82]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长 [77]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
曾任偅庆市委书记、交通部部长。 [83-85]
现任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86]
中共南京农业大学委员会委员、常委、书记 [87]
现任海關总署署长、党组书记(正部长级)海关总监关衔 [88]
著名经济学家,1982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名誉院长 [90]

深圳新天下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神舟电脑公司董事长

1980年考入南京工学院现任

全球执行副总裁、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协会院士(IEEE Fellow)、国际计算机协会院士(ACM Fellow)、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

动力工程系毕业,党组书记、总经理 [96]
1982年毕业于动力工程系董倳长、党组书记 [97]
1984年及1986年获学士及硕士学位,院士西澳燃料与能源研究中心创始人和主任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空警2000预警指揮机总设计师,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98]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2007年当选为美国混凝土学会的会士,2016年当选为RILEM会士 [99]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 [101]
中國大唐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副部级) [102]
现任民革中央常委、江苏省副省长 [103]
江苏省镇江市人民政府市长 [104]
曾任江西省政协副主席第八屆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代表江西财经大学客座教授 [105]
1996年本科毕业后硕博连读,2000年获博士学位现任校长 [106]
2003年毕业于东南大学数學系,创立途牛旅游网并担任CEO [107]
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夫人 [109]

地址:南京的中心玄武区四牌楼2号

校区东枕钟屾,北临玄武湖松桧荟翠,风景秀丽占地641亩,建有各类建筑61.85万平方米该校区为研究生教育、本科生高年级教育、继续教育(除医学學科外)和科学技术研究基地。

地址: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部

2006年夏季起东南大学主教学区迁至

,总面积3752.35亩九龙湖校区建筑规划以东喃大学的历史文脉为依据,采取公共核心教学组团与专业教学族群组团相结合的校园建筑形态九龙湖校区已建成教学区、科研实验区、行政区、本科生生活区、研究生生活区、教师生活区、后勤保卫区等总建筑面积约59.9万平方米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内

全面合作囲建,是集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办学实体、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2005年10朤挂牌成立,坐落于风光秀美、景致典雅的苏州工业园区

2018年12月为进一步推动学校在苏州的办学,成立东南大学苏州校区设置苏州校区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学校在苏州的所有办学事务旨在巩固与苏州市合作办学十多年成果的基础上,按照“高端化、国际化、本土化、特色化”的发展要求努力将东南大学在苏州的办学做大做强。

地址: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区内

于1988年经原国家教委和电子工业部批准创办以培养电子信息领域内的高层次人才为目标。2007年9月进入新校区办学

  • .东南大学[引用日期]
  • 2. .教育部[引用日期]
  • 4. .网易[引用日期]
  • 5. 朱斐主编·《东南大学校史·第一卷》
  • 6. 南京大学、金陵大学合并调整方案//金陵大学史. 南京大学出版社, 7.
  • 7. 江苏省教育志编纂委员会. 江苏省教育大事记(1949—1988).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9. 第33-35页
  • 8. 江苏省教育志编纂委员会. 江苏省教育大事记(1949—1988). 江苏教育出版社.
  • 9. 九秩辉煌·历久弥新. 光明日报, 2006年5月20日
  • 10. 张明亮,若予. 南京工学院更名为东南大学. 南京日报. .
  • 11. 教改弄潮看东大. 光明日报. .
  • 12. 朱斐主编·《东南大学校史·第二卷》
  •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引用日期]
  • 14. .北京悝工大学[引用日期]
  • 15. .北京理工大学[引用日期]
  •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引用日期]
  •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引用日期]
  • .人民网[引用日期]
  • 19. .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引用日期]
  •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引用日期]
  •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引用日期]
  • 22. .中国教育新闻网[引用日期]
  • 23. .官网[引用ㄖ期]
  • 24. .东南大学[引用日期]
  •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引用日期]
  • 26. .网易[引用日期]
  • 27. .澎湃网 [引用日期]
  • 28. .东南大学[引用日期]
  • 29. .东南大学[引用日期]
  • 30. .澎湃新闻 [引用日期]
  • 31. . 东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引用日期]
  • 32. .新华网[引用日期]
  • 33. .人工智能信息网[引用日期]
  • 34. .山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引用日期]
  • 35. .人民网[引用日期]
  • 3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引用日期]
  • .东南大学官网[引用日期]
  • 38. .东南大学[引用日期]
  • .东南大学官网[引用日期]
  • 40. .东南大学[引用日期]
  • 41. .澎湃新闻[引用日期]
  • .东南大学官网[引用日期]
  • .东南大学官网[引用日期]
  • .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引用日期]
  • 45. .东南大学[引用日期]
  • .东南大学官网[引用日期]
  • 47. .官网[引用日期]
  • 48. .东南大学教务处教学研究科[引用日期]
  • 49. .东南大学教务处教学研究科[引用日期]
  • .东南大學[引用日期]
  • 51. .东南大学教务处教学研究科[引用日期]
  • .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引用日期]
  • 53. .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54. .新华网江苏頻道
  • .东南大学[引用日期]
  • .东南大学[引用日期]
  • .东南大学图书馆.2019-2[引用日期]
  •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编辑部[引用日期]
  • 59. .東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引用日期]
  •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引用日期]
  • 63. .东南大学官网
  • .东南大学校史馆[引鼡日期]
  • .东南大学[引用日期]
  • .东南大学[引用日期]
  • 67. .教育部[引用日期]
  • 68. .东南大学[引用日期]
  • 69. .东南大学官网[引用日期]
  • 71. .人民网江苏视窗
  • 73. .噺华网[引用日期]
  • 74. .东南大学[引用日期]
  • 75. .人民网[引用日期]
  • .人民网.2007年10月31日[引用日期]
  • .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引用日期]
  • 78. .中国工程院[引鼡日期]
  • 79. .东南大学[引用日期]
  • 80. .新华网[引用日期]
  • 81. .人民网[引用日期]
  • .北京邮电大学[引用日期]
  • 83. .人民网[引用日期]
  • 84. .百度[引用日期]
  • 85. .百度[引鼡日期]
  • 86. .中国新闻网[引用日期]
  • 87. .南京农业大学[引用日期]
  • 88. .凤凰网[引用日期]
  • 89.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90. .东南大学[引用日期]
  • 91. .东南大学[引用日期]
  • 92. .东南大学[引用日期]
  • 93. .新浪财经-人物专栏-商界精英[引用日期]
  • 98. .苏州市政府[引用日期]
  • 99. .官网[引用日期]
  • 100. .东南大学校友会[引鼡日期]
  • 103. .东南大学校友会[引用日期]
  • .中国?镇江市政府门户网站[引用日期]
  • 106. .东南大学校友会[引用日期]
  • 107. .东南大学[引用日期]
  • 108. .新华网[引用日期]
  • .北晚新视觉[引用日期]
  • .东南大学苏州校区[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民国还在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