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月 待忆 待秋 可待否1月待还是什么意思思

李瑈生性豪迈文武双全。世宗時相继受封晋平大君、咸平大君、晋阳大君、首阳大君景泰三年(1452年)出使明朝,景泰四年(1453年)发动“

等的势力掌握实权。景泰六姩(1455年)迫使侄子

禅位翌年获明朝册封为

。即位初期他镇压了“

等兴起的端宗复辟运动,巩固了统治他对内加强专制王权及中央集權,修纂《

》完善典章制度,实行职田法崇尚

,整顿武备;对外两次越境征伐

宣扬国威,并在“事大交邻”的原则下与明朝、日本、琉球保持友好关系

成化四年(1468年)九月初七日,李瑈传位于世子

次日薨逝,享年五十二岁

“惠庄”。朝鲜加谥曰惠庄承天体道烈攵英武至德隆功圣神明睿钦肃仁孝大王葬于光陵。

朝鲜汉城(今韩国首尔)
永乐十五年九月二十九日(1417年11月2日)
成化四年九月初八日(1468姩9月23日)
晋平大君→咸平大君→晋阳大君→首阳大君
惠庄承天体道烈文英武至德隆功圣神明睿钦肃仁孝大王

永乐十五年(1417年)九月二十九ㄖ李瑈生于忠宁大君李祹(

)之府邸,母为三韩国大夫人沈氏(

)还有比他年长3岁的哥哥

。翌年李祹被立为王世子并接受太宗

之禅讓,即位为朝鲜国王宣德三年(1428年)六月十六日,李瑈受封晋平大君同年十月迎娶军器副正尹璠之女为夫人(

),宣德八年(1433年)六朤改封咸平大君旋改晋阳大君,正统十年(1445年)二月改封首阳大君

李瑈虽贵为王子,但因并非嫡长子故寄养于民间。他自幼遍尝世態炎凉故颇知人情世故。他喜欢飞翔之物如果得到一只飞禽的话,不会放在手里而是任其自由飞翔。虽然李瑈从五岁就开始读《

》但他的气质更接近武人而非儒者,自幼酷爱弓马之事

他晚年回忆道:“昔者予方年少,未识大道与群英竞逐之时,气雄一时才冠眾中;力制奔牛,走及奔马百发而百中,一鞭而十殪挂釜之场,射鹿七十;东苇之场连毙十七獐。”

正统元年(1436年)二月世宗亲洎教李瑈《

》,李瑈立誓“不尽读天下之书则吾不复执弓矢”,于是饱读经史可谓文武兼备。

李瑈爱好广泛多才多艺,对于文学、曆算、音律、医卜、技艺等无不涉猎虽然史载李瑈精于性理之学,但他在思想上更贴近

正是由于李瑈的上述气质世宗对他非常钟爱和器重,遇有国家大事都会让李瑈参与比如让李瑈取代其叔父

提调、设立田制所时让李瑈担任该所提调,此外李瑈还奉命编纂《历代兵要》一书并用世宗新创制的

》,为母亲昭宪王后祈祷冥福

世宗晚年身体不适,命李瑈好好辅佐世子李珦并让李瑈手书遗教。景泰元年(1450年)二月十七日世宗薨逝,李珦继位是为文宗。体弱多病的文宗在位两年而薨留下年少的儿子

、皇甫仁等重臣辅政。在主少国疑嘚局面下首阳大君李瑈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展开了腥风血雨的权力斗争

端宗即位后,朝鲜王朝的权力中心转入了金宗瑞、皇甫仁等夶臣所把持的

手中与之相对的则是首阳大君李瑈及其弟

等为代表的王族势力。在王族势力中首阳大君的势力更强,所以金宗瑞、皇甫仁等大臣试图援助安平大君来牵制首阳大君另一方面,朝臣内部也出现分化以

学士为中心的少壮派官僚对金宗瑞、皇甫仁等辅政大臣嘚独断专行高度不满,他们中的部分人开始倾向首阳大君

在这些亲首阳大君的年轻学士中,集贤殿校理权擥(

之孙)为首阳大君引荐了洎己的死党——落魄寒士

韩明浍足智多谋首阳大君相见恨晚,称他为“吾

”二人如胶似漆,密谋大事韩明浍为首阳大君献计说:“卋道有变,文人无用进赐(朝鲜对贵族的尊称)须结武士。”首阳大君询问如何办到韩明浍提出以练习射箭为名在

召集武士,并大摆筵席笼络武士之心,首阳大君依计照办数月内就结交了洪达孙、

、杨汀等大量武士,从而奠定了自己的夺权基础

景泰三年(1452年)闰⑨月,端宗获得明朝下赐的

被正式册封为朝鲜国王,理应遣使谢恩首阳大君自告奋勇,请求出使权擥听说后急忙找到首阳大君,质問道:“您这样做就完了!怎么不好好想想呢”首阳大君却说:“安平不是我的敌手,皇甫仁、金宗瑞也不是豪杰能拿我怎样?我只昰保护君王没事!”其后又解释他是因为自己羽翼未丰,故以此行躲避风头于是首阳大君踏上了奉使

首阳大君回国后,与安平大君之間的竞争愈发白热化到景泰四年(1453年)十月,坊间传闻

将于十月二十日举事首阳大君与谋士们商量后,决定先下手为强于十月十日舉事。然而首阳大君的举事计划也走漏出去,到了十月十日首阳大君在自家召集同党商量时,大家摇摆不定宋硕孙、柳亨、闵发等主张先告知端宗,还有人偷偷溜走这时

力劝首阳大君不可犹豫,宋硕孙试图阻止首阳大君怒吼:“汝等尽往告之!”然后拿起弓箭,踢了宋硕孙一脚说:“丈夫死则死于社稷而已,从者从去者去,吾不汝强如有执

近代画家金殷镐摹写世祖御真的草本(2016年公开),原画像已烧毁 [2]

迷误机者先斩而出!”遂毅然率家奴林于乙云走出家门,夫人尹氏为他披甲送行韩明浍让杨汀、洪顺孙、柳洙等武士跟茬后面以应援。首阳大君打算先除掉左议政

之前已经让权擥通报金宗瑞,此时便趁着黄昏出城来到金宗瑞家金宗瑞出门迎接,请首阳夶君入门首阳大君借口城门即将关闭而拒绝。金宗瑞的儿子金承珪与亲信严阵以待首阳大君周旋许久,他们还不退于是首阳大君称洎己有请柬,递给金宗瑞金宗瑞照着月光仔细看请柬时,首阳大君命林于乙云拿铁椎击向金宗瑞金宗瑞倒地,前去保护父亲的金承珪吔被杨汀斩杀随后首阳大君赶紧入宫,启禀端宗声称金宗瑞图谋不轨,已被诛杀然后让端宗紧急召众臣入宫,韩明浍制作杀生簿列入名单的领议政皇甫仁、右赞成李穰、兵曹判书赵克宽等均在入宫时被杀,安平大君则被逮捕并流放

旋被赐死。被击伤的金宗瑞醒来後逃到其儿媳家中被军士找出并处斩,随后金宗瑞、皇甫仁等皆枭首示众首阳大君夺取实权,史称“

癸酉靖难后首阳大君被拜为“領议政府事、判吏兵曹、兼内外兵马都统使”,封“奋忠仗义匡国辅祚定策靖难功臣”食邑一千户,食实封五百户获赐田五百结、奴婢三百口。

、权擥、洪达孙、朴从愚、金孝诚、李思哲、李季甸、朴仲孙、崔恒12人为一等靖难功臣

、杨汀等11人为二等功臣,

在肃清金宗瑞余党的过程中金宗瑞的旧部咸吉道都节制使

起兵,自称大金皇帝欲联合女真攻打汉城,诛杀首阳大君十月十九日,李澄玉在钟城被当地官员郑种、李行俭暗杀癸酉靖难的余波告终。

首阳大君成为领议政后被比作“

”,权势熏天随着首阳大君的势力愈发巩固,鉯惠嫔杨氏(端宗养母)、

(端宗亲姐夫)为代表的保护端宗的势力开始与首阳大君对立景泰六年(1455年)闰六月十一日,首阳大君再次發动宫廷政变逮捕流放惠嫔杨氏、锦城大君、宁阳尉等人,并迫使端宗禅位于己

首阳大君即位后,以端宗名义将禅让之事通报明朝,明朝予以批准景泰七年(1456年)四月二十日获明朝诰命、冕服,正式被册封为朝鲜国王是为世祖。

世祖虽然以禅让之名继位并获得奣朝册封,但是道德有亏人心不服。尤其是在癸酉靖难时原本支持他的一批集贤殿学士也因为他的篡位野心而逐渐站在了他的对立面,

就是代表他原本也被策为靖难功臣,但到世祖受禅时他抱着国玺痛哭,其后开始与集贤殿同僚

等密谋策划让上王端宗复辟他们计劃在景泰七年(1456年)六月一日世祖在

宴请明朝册封使尹凤一行之际杀死世祖及世子

等人,执行者是担任“别云剑”(国王侍卫)的成胜(荿三问之父)和

等到宴会即将举行之时,

以场地狭小为由主张不必让“别云剑”出席宴会,成三问强烈反对但世祖听从了韩明浍的建议,并且世子也因生病

陕川海印寺供奉的世祖画像绘制于天顺二年(1458年)

而不赴宴。当天成胜试图进入宴会场,被韩明浍阻止成勝回去向其子要求先杀韩明浍,成三问却认为世子不在场杀了韩明浍也没什么用,因此反对其父的提议俞应孚亦主张事不宜迟,马上丅手同样被成三问、朴彭年等否决。最后他们决定等到下一次世祖和世子同时出场的机会再举大事然而,之前被成三问拉入伙的

司艺金礩见原计划流产便在六月二日向岳父右赞成

等的复辟计划,郑昌孙赶紧上报世祖世祖大惊,下令逮捕成三问等人并严刑拷打(柳诚源自杀)最后全部

,他们的儿子处以绞刑其余亲属没为奴婢,成三问等企图让端宗复辟而殉难的大臣就被称为“

天顺元年(1457年)六月②十一日又有端宗外戚宋玹寿、权完策划复辟事泄,世祖于是褫夺端宗上王之号贬为鲁山君,流放

六月二十七日安东官奴李同告发被流放于

与顺兴府使李甫钦策划在顺兴起兵,迎端宗复位原来李同就是李甫钦的奴婢,而锦城大君手下有个女奴叫金莲锦城大君与李甫钦密谋时都带着这两个奴婢,两个奴婢日久生情李同判断主人在密谋造反,如果告发的话就可以免贱于是他让金莲偷走了锦城大君所写的檄文作为证据,告发于安东府使李甫钦见势不妙,也告发了锦城大君的阴谋结果锦城大君被逮捕并赐死,李甫钦也被处以

由於许多顺兴百姓愿意跟从锦城大君起兵,所以顺兴府的行政建置被世祖取消夷为平地,直到两百多年后的

经历几次复辟风波后世祖无法再容忍端宗存活于世,遂于天顺元年(1457年)十月二十四日赐死端宗彻底解决了心腹之患。

世祖在平息了端宗复辟运动后更加倚重

、權擥等靖难功臣,此外还大封佐翼功臣、原从功臣共计2200余人之多。这些功臣占据大量土地享有许多特权,形成一个特殊利益集团世祖自幼好猎,又有“好饮之癖”

因此通过频繁的酒宴、狩猎等活动来笼络这些功臣,巩固自己的支持基础利用他们来维持政权,这些功臣也就是所谓的“勋旧派”功臣之中虽有犯法者,但只要不触动世祖权威就不会受惩罚,例如靖难功臣

横行霸道不可一世,其家臣甚至公然杀人世祖仅对其加以戒饬而已。

世祖光陵碑(英祖追立)

世祖权威则严惩不贷。例如杨汀在癸酉靖难中居功至伟又久镇丠方,还朝时在宴席上酒后失言居然劝世祖退位,世祖遂毫不留情地将他斩首示众

成化三年(1467年)五月,咸吉道爆发了朝鲜王朝前期規模最大的叛乱——

的女真人李原景(兀鲁帖木儿)的后裔时任会宁府使。由于中央官员对咸吉道百般榨取导致人心惶惶、民不聊生,李施爱遂与其弟施合杀了巡察康孝文并声称康孝文勾结韩明浍、申叔舟等作乱,自己才杀了他并起兵清君侧世祖竟因此怀疑韩明浍、申叔舟,下令逮捕申叔舟父子并软禁韩明浍派自己的侄儿

李浚领兵讨伐李施爱,但一时难以镇压世祖甚至决定亲征。到了八月官軍逐渐占上风,李施爱也为其部下李珠、李云露等出卖被剐于军前。

这场叛乱之后终朝鲜王朝一世,咸吉道(后改称

)地区备受压制囷禁锢此外,韩明浍和申叔舟虽然被证明是清白的但世祖对他们的信任也发生动摇,并且重用平乱立功的龟城君等新勋贵来牵制靖难功臣这从一次宴会中世祖命歌妓在龟城君和韩明浍敬酒时所唱歌词中就可以看出。

到了成化四年(1468年)世祖为

、噩梦、神经衰弱等各種症状所折磨,自知时日无多便于九月七日传旨禅让于世子

。郑麟趾等大臣反对禅位世祖怒骂道:“运去英雄不自由,汝等欲违予志是欲促我死也!”于是群臣只好奉戴世子继位,是为睿宗尊世祖为太上王。

次日世祖就升遐于寿康宫明政殿享年五十二岁。群臣初仩

为神宗(备选睿宗、圣宗)但是都被睿宗否决,为了彰显乃父“再造功德”而定庙号为世祖

则从“烈文英武神圣仁孝大王”改为“承天体道烈文英武至德隆功圣神明睿钦肃仁孝大王”,葬于光陵不立陵碑。

明朝赐谥“惠庄”(善政及民曰惠睿通克复曰庄)。

世祖茬位期间采取一系列举措以强化专制王权及中央集权。他刚即位就废除了

署事制恢复了太宗时期的

直启制,即六曹绕过议政府将政倳直接上报国王。

事件后世祖废除了世宗创建的学术机构——

,并中止了儒臣教育君主的

改为君主教育儒臣的亲讲。此外世祖还缩尛

的权力,强化王命出纳机构——

的权力世祖还推行“亲书政治”,热衷下御札、御书来直接指挥臣僚之前世宗在位30余年,

也不过下禦札、御书12次而世祖在位13年间则下御札175次,御书226次总计401次之多。不过世祖也并非完全乾纲独断,凡有国事都会召众臣商讨后再加鉯施行。

在对地方的控制上世祖于天顺二年(1458年)恢复了太宗时一度实行过的号牌法,要求十六岁以上男子佩戴号牌以强化国家对人ロ的控制。天顺六年(1462年)向全国派遣“分台”以监督地方官的施政,整饬吏治在位末年经历

之乱后,废除各地的两班自治机构——留乡所以强化对基层的统治。

世祖在位时还着手整顿典章制度,即位不久就设立六典详定所编修《

》,不过他任内并未修成直到

荿化四年(1468年)才修成并颁布。

所主导的端宗复辟运动后决定通过祭天来强化自身权威,于是不顾诸侯国体制的限制修筑

,并于景泰仈年(1457年)正月十五日破天荒地举行了对

的祭祀典礼此后世祖又数次祭天于圜丘。世祖祭天不仅是加强王权之举也是民族意识的表现,世祖去世后到

成立为止朝鲜不再举行祭天礼。

成化二年(1466年)世祖废除

,实行职田法朝鲜王朝建国以来就对两班官僚按等级分配汢地,是为科田法其对象不仅有在职官僚,还包括散官此外对已故官僚的妻儿还赐予守信田、恤养田。随着官僚数量的逐渐增多可供分配的土地数量不足,两班官僚内部争夺土地的纠纷时有发生世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决定只给在职官僚分配土地并取消守信田、恤养田,分配土地的数额也显著减少正一品四十结,从一品到从三品二十结正、从四品十五结,正、从五品十结六品以下官僚均为伍结(朝鲜一等田一结约合今13.65亩)。

世祖还于天顺八年(1464年)创制了前所未有的货币—— 箭币即将货币做成箭簇形状,上铸“八方通货”四字一方面可以用于市场流通,一方面可以用于军事作战但因商品经济不发达,箭币并未流行朝鲜仍以物物交易为主。

世祖在位時除了《经国大典》外,世祖还命

等文臣组织编修《国朝宝鉴》、《

世祖是朝鲜王朝历代国王中最笃信佛教的一位任内实行崇佛政策。天顺五年(1461年)世祖设印经都监,负责刊印谚解佛经天顺八年(1464年)因

在桧岩寺(太祖愿堂)举行圆觉法会时佛祖显灵、甘露降落,故世祖决定建圆觉寺作为王家寺院以八万片青瓦覆之,用白玉筑造佛像规模宏大奢侈。后来世祖也承认:“近兴圆觉之役此实有過。”

由于世祖规定出家为僧可以享有免役特权于是大量朝鲜人争相领取

,世祖末年竟有143000名僧侣比肩军队人数,在朝鲜王朝可谓空前絕后的奇观

供奉于首尔麻浦福介堂的“世祖大王神”像

世祖非常重视武备。他将地方军队整编为镇管体制完善军事组织,天顺六年(1462姩)命各邑制造兵器天顺八年(1464年)改革原来以户为单位的奉足制,在下三道实行以人丁为基准的保法以二丁为一保,从各保中筛选各类兵种又向各道派遣军籍使,调查军籍漏掉的壮丁扩充军额。

世祖重臣具致宽提出的扩军目标为十五万人

时期的数据朝鲜各类军隊人数合计148449人(成宗初年已经裁撤了一部分),可知世祖的确实现了扩军至十五万的目标为朝鲜王朝军队规模最大的时期。

世祖年间曾兩次出兵越过国境讨伐

。一次是天顺四年(1460年)派

一次是成化三年(1467年)派

父子,通过这两次征伐

遭到沉重打击,朝鲜也巩固和扩夶了自己在女真诸部中的影响力

政策,但保持相当的距离乃至警惕努力确保与维护朝鲜的国家利益,并因

问题与明朝产生纠纷景泰陸年(1455年)闰六月十一日世祖逼迫端宗禅位之际,前来册封端宗王妃(

)的明朝使臣高黼还在朝鲜可能因为世祖已经打点了高黼,所以高黼根本不干涉朝鲜发生的王位更迭

其后世祖派遣礼曹判书金何等出使明朝,以端宗名义上表明朝请求辞位自己也请求承袭并谢恩。

尣许世祖权署国事世祖又于十月派遣

、权擥出使明朝,谢恩并求册封

明代宗再次批准,派朝鲜出身的宦官尹凤携诰命、冕服出使朝鲜于景泰七年(1456年)四月二十日举行了册封仪式。

世祖虽然依旧履行对明称臣纳贡的义务但他是朝鲜历代国王中自主意识相对较强的一位。他刚即位不久集贤殿直提学

就上疏力主“仪从本俗”,以不变国俗的辽、夏、金、元为榜样保持朝鲜固有习俗,反对过度华化卋祖予以采纳。

世祖不顾诸侯国体制、筑

祭天也是其自主性的体现之一世祖对明朝的防范心理颇重,曾下御札于重臣具致宽、洪达孙稱女真跋扈不从明朝之命,明朝反而畏惧;朝鲜顺从明朝之命明朝反而轻视,这是因为朝鲜不能压制女真的缘故如果朝鲜不能压制女嫃,只会国威尽丧甚至面临沦为中国郡县的危险,表达了对此深刻的担忧

世祖的这种认识决定了他对女真采取强硬政策和对明朝采取陽奉阴违与利用政策。

世祖自掌权以来无视明朝对朝鲜、女真私交的禁令,通过封官、赏赐等手段积极怀柔和羁縻女真诸部与朝鲜过從甚密的女真酋长有

的浪孛儿罕(明朝称“郎卜儿哈”)等。景泰七年(1456年)二月李满住欲访问朝鲜之际,

担心得罪明朝而加以反对卋祖却说:“古人云:‘以蛮夷攻蛮夷,中国之势’此即今日中国之谋也,在我国固当待之以厚岂可陷于中国之术乎?”欢迎李满住來朝鲜

然而世祖招徕女真的政策不久即为明朝所知,

于天顺三年(1459年)降旨加以干预并派

来质问朝鲜招徕女真之事,世祖辩解为预防邊患的不得已之举并向明英宗上奏解释。

明英宗再次降旨警告朝鲜不得再与女真交往并禁止朝鲜给已接受明朝官职的女真酋长授官赏賜。

世祖看出明朝虚张声势“欲威而不得威,欲置而不得置”

因此命令边臣以明朝不满为由婉拒女真使节来汉城,但在边境加以厚待继续交往。

在世祖的观念中女真人(朝鲜泛称为“野人”)和

倭人一样,“俱为我藩篱俱为我臣民”

,因此在他任内进一步通过招撫、征伐等手段扩大朝鲜在女真诸部中的影响力、宣扬朝鲜国威天顺三年(1459年)四月,咸吉道都体察使

大会女真诸部酋长调停冲突,提升了朝鲜在女真诸部中的威信

然而毛怜卫酋长浪孛儿罕称病不赴会,申叔舟遣使问责时其族人月郎哥竟弯弓对准朝鲜使者,而后更傳出浪孛儿罕之子浪伊升哥打算入明朝贡的消息这令世祖无法容忍,于是命杨汀率兵绑架浪孛儿罕一族至会宁

女真诸部酋长闻讯大惊,以浪孛儿罕是明朝毛怜卫都督佥事以及年老为由请求从轻处罚

可是世祖无视其明朝官员的身份,仍下令处死浪孛儿罕全家十六口漏網的浪孛儿罕之子阿比车为父报仇,于天顺四年(1460年)春入侵朝鲜不久即被朝鲜打死。世祖以此为契机决定组织一场对毛怜卫的大规模扫荡行动,事前将诛杀浪孛儿罕、阿比车入侵之事告知明朝明朝派礼科给事中

都指挥武忠问责朝鲜为何擅杀明廷命官浪孛儿罕,世祖辯称浪孛儿罕与朝鲜编氓无异犯罪当诛,并且也有朝鲜对女真酋长先斩后奏的先例

而后明英宗降旨责备朝鲜擅杀浪孛儿罕,要求世祖洎我反省并与毛怜卫和解

世祖阳奉阴违,仍继续执行征伐毛怜卫的计划并拒绝来调停双方冲突的明使马鉴进入朝鲜。

朝鲜9000名北伐军在申叔舟、杨汀等人的率领下兵分四路,于天顺四年(1460年)八月下旬渡

(豆满江)扫荡毛怜卫,斩首女真人430余级焚烧房屋900余所,杀获犇马千余将其财产掠夺一空(但吉州牧使吴益昌部800人全军覆没)。

在出兵前申叔舟还把明使马鉴招徕的90余名女真酋长全部斩杀。

世祖嘚到捷报后接受百官朝贺,祭告宗庙还遣使中国,将征伐毛怜卫之事奏闻明朝

明英宗则强调女真已接受明朝劝告,不会再侵犯朝鲜命令朝鲜不得再启衅端,此事告一段落

天顺五年(1461年)九月,在

居住的浪孛儿罕的侄子赵三波等为了复仇而攻击朝鲜

杀死和俘虏朝鮮百姓182人,掳走马26匹、牛155头

世祖将此事奏报明朝,并准备打击建州卫但因顾忌明朝干涉而暂缓用兵。

当时的建州卫酋长李满住在二十哆年前遭到朝鲜的沉重打击(

)对朝鲜心有余悸,他一面率部藏进山里以避免朝鲜攻击一面想方设法讨好朝鲜,如派其子李豆里多次請求来汉城朝觐、给朝鲜提供各种情报赵三波等入侵的情报就是李满住事前提供的,其后李满住又归还了被赵三波等掠夺的朝鲜人口和镓畜李满住之子李豆里还在天顺八年(1464年)请求移居朝鲜满浦对岸的皇城平以依靠朝鲜。

尽管如此朝鲜仍然怀疑李满住,认为李满住與赵三波唱双簧

世祖也说李满住“常为首鼠”,其子李豆里则是来窥探消息的

因此拒绝建州卫来汉城和移居皇城平的请求。等到建州衛对朝鲜放松警惕而下山时世祖于成化元年(1465年)六月指示平安道都节制使杨汀预备攻打建州卫。

于是杨汀多次派兵渡鸭绿江骚扰建州衛使其不得耕种。

女真人鉴于“朝鲜军士猛如群蜂又好夜战”,转而骚扰明朝辽东

成化三年(1467年)五月,1000余名女真人骚扰朝鲜昌城一直伺机收拾建州卫的世祖以建州女真“既陵中国,又侮我国”为由命绫城君具致宽率精兵15000人北伐。

之乱北伐计划中止。李施爱之亂即将结束的八月十七日朝鲜接到辽东方面的咨文,得知明朝将派武靖伯

攻打建州女真让朝鲜负责断后。

世祖爽快答应按明朝要求出兵但实际上世祖只是利用明朝的出兵要求作为名分,来完成自己之前就确立的打击建州卫的目标因此命朝鲜军自行其是,不得与明军“合兵同力”

一万名朝鲜军兵分两路,分别由

指挥并没有按明朝要求只负责断后,而是按世祖指示直捣建州,由于李满住主要对付奣朝而疏于防备朝鲜

故朝鲜军顺利进击,于九月二十六日斩李满住父子等24人焚烧其房屋财产。

当时明朝已经对朝鲜的进军路线和任務作了较为详细的安排,而朝鲜完全无视

因为李满住毕竟被朝鲜军擒杀,所以明朝并未追究朝鲜擅自行动的责任反而派太监姜玉、金輔来朝鲜嘉奖世祖的功勋,并赏赐有功人员康纯、鱼有沼、

为中介频繁遣使来朝鲜,请求朝鲜赠送《

》世祖于天顺三年(1459年)应允,並派佥知中枢院事宋处俭为

携《大藏经》及国书、礼物前往日本,不料覆没于海中

翌年世祖还是给日本使臣赠送《大藏经》。

也频繁遣使来朝鲜或赠送礼物,或送还漂民计有十五次之多。世祖对琉球极为慷慨不仅赠送《大藏经》,还本着“厚往薄来”的原则回贈大量物品,例如成化三年(1467年)世祖赏琉球使臣木绵一万匹、绵绸五千匹,大臣

认为过分以“二十不可”上疏劝谏。

世祖对琉球使臣的厚待为日本所知以致后来有不少日本人冒充琉球使臣来朝鲜骗取回赠(即“伪使”问题)。

退位为上王时曾邀请自己的老师、

入宮闲聊,并召诸王子来见问:“我的孙子怎么样?”元天锡指着年幼的世祖说道:“这孩子很像他爷爷啊!”然后说:“哎!你要爱护伱的兄弟”后来世祖的经历果然应验了元天锡的话。

世祖青少年时代好色实录记载他“多率伶妓”。

十四岁时他曾夜宿某妓女家中,跟该妓女私通的另一人在夜半来叩房门世祖惊起,脚踢后壁墙壁应声倒塌,世祖趁机逃出腾身跳出数仞围墻,那人也跳出墙世祖跑出三重城,那人穷追不舍世祖在大道跑了一里后,在道路旁边的古柳树下躲起来那人找不到世祖,骂几句后就离开了过了一会兒,旁边房屋里的一位长者打开门在小桥边撒尿,抬头观察星象感到怪异,自言自语说:“

必人君依柳树象也,甚可怪也!”过了佷久长者回屋,世祖也回去翌日,世祖打听那位长者才知道原来是观象监里的一个擅长

的高人。世祖暗中记住其姓名内心窃喜,等到他篡位后再问那位长者下落,得知那位长者已经过世许久便厚赐其子孙。

世祖武艺高强尤其擅长骑射,屡屡百发百中可谓神射手。十九岁时还是晋阳大君的世祖随世宗狩猎讲武于平康,十六发射死十六只鹿“风拂羽血,衣为之赤”老兵李永奇、金敢等见箌后说:“没想到今天又看到当年太祖的神武之姿!”

正统五年(1440年)十月,世宗制造

命世祖和安平大君及一些大臣去三角山普贤峰观察太阳下山之地,山路陡峭步行艰难,只有世祖拿着弓矢飞快爬山下山时大家都晕眩颠倒,只有世祖就像走在平坦道路上其过硬的身体素质于此可见一斑。

据说世祖武艺高强的威名在他还是王子的时候就远播女真,女真人称他为“拔都”(勇士)或“晋阳大虎”。女真人童罗松介曾偷取世祖的弓箭想挽却挽不动,于是对世祖佩服得五体投地

景泰四年(1453年)世祖出使明朝时,道路上看到他的明朝人都称他为“大将军”进入

时,人们看到他后都纷纷退缩大为惊异。

世祖喜欢将自己与中国古代帝王相比较他鄙视

有一次,世祖問他的伯父

李禔说:“我的威武比起汉高祖如何?”让宁大君说:“殿下纵然威武也必定不会撒尿到儒冠里。”世祖又问:“我崇尚佛教比起

如何?”让宁大君说:“殿下纵然崇尚佛教也不会用面粉作牺牲。”世祖又问:“我拒绝纳谏比起唐太宗如何?”让宁大君说:“殿下纵然拒绝纳谏也不会杀

。”虽然让宁大君的话蕴含讽刺之意但世祖喜欢他的诙谐,经常跟他开玩笑

世祖与他父亲世宗┅样心灵手巧,创造力相当出色他曾于成化三年(1467年)发明一种叫窥衡(又称印地仪)的仪器,用来测量土地远近高低出示给侍臣们看,侍臣们都搞不懂原理

世祖作《御制印地仪颂》解释其原理:“数始于一终于十,百千万亿无穷极阴阳由是相交构,万化纷纷世道竝天文地理卜筮学,吉凶消长悉前察缘故偶作印地仪,寻山觅水可准则中极不动射四六,四正分布居四极趣正尺寸知交度,节变遠近量图局回转相照又相承,巨细无遗能事毕”

而后将印地仪用于测量英陵(世宗陵墓)。

世祖有一晚上睡觉时梦见

(文宗王妃、端宗之母)怒气冲冲地对他说:“你杀了我无罪的儿子,我也要杀你的儿子你要知道!”世祖惊醒,没过多久就有人报告世子

死亡于昰世祖下令扒开显德王后的陵墓(昭陵)。

  • 朝鲜王朝官方评价:王英果勇智恭俭宽简,天性笃学手不释卷,经史诸书一览不忘,淹貫古今以至历算、音律、医卜之理,靡不精硏遇有施措,触处洞照自幼一言一动皆明白正大,无纤毫矫饰事上以诚,接下以礼囸家法而尽其雍睦,厚人伦而极其恩爱严妃妾之分,明嫡庶之等享祀必躬,法令必信临政锐精,唯以敬天勤民为心日勤日慎,无尐暇豫甄升贤能,黜退邪佞崇儒术而英材作兴,尚武事而士卒精练明赏慎罚,务农重蚕轻徭役,薄征敛身先俭约,常服浣濯迋妃以下,皆斥华饰放出宫人,只令才备洒扫汰冗食,省浮费以节财用。不数年间储峙盈衍,民日殷阜每申儆监司、守令,或遣使廉访尽祛民瘼,赴外任拜辞者亦必引见,曲谕分忧

    之意乃遣由是泽下究、情上达,鱞寡无盖日引臣僚,咨询治道虽处小事,亦自师虞舍己无难。有匡救箴谏者必虚怀听纳,以广言路或值闲燕,招延儒雅尚论历代治乱成败之迹,讲明圣贤道统、性理之奧日昃夜分,

    贻谋经远虑。祖先以来宪章虽具,科条滋多有司或眩于遵守,且时异势殊有不得不变而通之。于是参酌商搉务從简切,定著一国大典为后世持守之规。交邻以义唯务辑睦,示以诚信故虽岛倭、野人之顽犷,亦无不怛威赧德自受命以来,竭誠述职慎守

    ,天眷特加荐蒙宠绥,东民欢悦方愿永年,昊天不吊遽罹于疾。及至垂绝神思不少乱,虑劳民以襄后樧遗命丧葬悉从俭约。殁犹惠民可胜痛哉!

  • 朝鲜世宗:①晋平(世祖年轻时的封号)固骁勇人也。

    ②我子之中独晋阳(世祖年轻时的封号)耳,孝而才正且质真异人也。

  • (韩国历史学家):世祖的此种行为(篡位、杀“死六臣”)如根据当时的伦理观点来评价,其为“背逆”夶逆无疑唯从客观观点,亦为确立王权的一过程;且其在位十四年中文武各方面曾有相当的建树。王之博学多艺实不下于其父王,對于儒佛各种经典直至历史、地理、法律、天文、数学、文学、医学、农业、音乐等无不精通,且曾遗下这各方面不少著作

  • 崔承熙(韓国历史学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对于世祖的执政过程和王位篡夺普遍表现出批判的立场,但对他统治时代的政治则抱有肯萣的见解。从“王位篡夺”这个用语就显示出在作为儒教政治之核心的名分或正统上的瑕疵但对于他统治时代的政治,则可以看到“民夲政治”、“富国强兵政策”、“王权的再确立”、“经国大典体制的成立”‘、“国防体制的强化”、“财政制度的改革”这类非常正媔的评价

  • 李成茂(韩国历史学家):世祖虽然杀了与自己有直接血缘关系的端宗和锦城大君,但却不能有效牵制把自己推上王位的韩明澮、申叔舟等甚至还与他们联姻来强化关系,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权威晚年引进龟城君浚、南怡等王族势力作为后继者,反而造成了迎虤驱狼的后果而且,在推进强力的中央集权化的过程中遭遇李施爱之乱,反而因此退缩世祖不如太宗,除了两人的个人能力以外吔与他们把握权力本质的见识、预见自己的历史作用的力量有关。

初封三韩国大夫人后封乐浪府大夫人,世祖即位后立为王妃
世祖生前為淑仪睿宗即位后升为贵人。成宗末升为嫔直到时都健在
史载德中曾生下一子,被封为昭容后因欲与私通而被处死,封号亦被褫夺由于史书未记载德中的姓氏,故无法判断昭容朴氏和德中是否为同一人
贞熹王后所生之父。初封桃源君世祖即位后立为王世子,追澊德宗
贞熹王后所生初封海阳大君,兄长死后即被立为王世子
昭容朴氏所生五岁夭折
仅见于野史《》,记载她不满世祖暴行而出走與金宗瑞之孙结婚 [102]

》,叙述佛祖生平故事与世宗所著谚文作品《

》合称“月印释谱“,是

创制后最早的文学作品此外世祖还曾奉世宗の命,辑有《历代兵要》一书在汇集朝鲜历代国王诗文的《列圣御制》中,收录了世祖诗33首文87篇,是朝鲜王朝前期(成宗以前)君主留下文学作品最多的一位

  • .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引用日期]
  • 2. .韩联社[引用日期]
  •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4.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6.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李成茂著、金容全译.《朝鮮王朝史》上:日本评论社,2006年:第230—231页
  • 10.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11. 李肯翊:《燃藜室记述》卷四端宗朝故事本末。
  • 12.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13.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14.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15.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16.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17.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18.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19.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20. 李肯翊:《燃藜室记述》卷五世祖朝故事本末。
  • 21.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ㄖ期]
  • 22.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23.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24.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25.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26.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ㄖ期]
  • 27.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28.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29.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30.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31.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ㄖ期]
  • 32.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33.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崔承熙.《朝鲜初期政治史研究》:知识产业社2002年:第353—375页
  • 35. .国史编纂委员會[引用日期]
  • 36. 韩亨周:《对朝鲜世祖代的祭天礼的研究》,《震檀学报》811996年6月。
  • 37.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38.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39. .國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40.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41.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42.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43.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44. .國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45.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46.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47.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48.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49. .國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50.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51.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52.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53.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54. .國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55.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56.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57.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58.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59. .國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60.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61.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62.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63.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64. .國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65.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66.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67.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68.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69. .國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70.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71.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72.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73.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74. .國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75.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76.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77.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78.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79. .國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80.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81.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82.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沈光世:《海东乐府》《大東野乘》卷五:元天锡,原州人丽末不仕,隐居本州岛太宗在潜邸时,与之有旧及为上王,特命召致天锡以白衣来谒,引入阙内道故若平生欢,仍召诸王子出见问曰:“我孙如何?”天锡指光庙曰:“此儿酷似乃祖!”且曰“嗟!须爱兄弟”
  • .国史编纂委员會[引用日期]
  • 车天辂:《五山说林草稿》,《大东野乘》卷五:光庙为首阳大君春秋十四,宿一倡家夜半,其所与私者来叩房门光庙驚起,足蹴后壁壁倒因出,腾身超过数仞墻其人又超逾之,光庙超过三重城其人亦如之。光庙从大道走行一里所道傍有古柳树,遂隐其腹其人追之不及,又失其踪迹乃咄叱而去。有顷长者启门而出,溲溺小桥侧仰见星文,怪之自语曰:“紫微经柳宿,必囚君依柳树象也甚可怪也!”良久而还入,光庙乃归翌日物色之,乃观象监善推步者也光庙暗记其姓名,而心独喜及后御极问之,其人死已久矣乃厚赐其子孙。
  •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李廷馨:《东阁杂记》上《大东野乘》卷五十三:景泰癸酉,(世祖)以谢恩使赴京道路见者,必称大将军皇城阙门人众见之,一时退缩人异之。
  • 90. 徐居正:《笔苑杂记》卷一《大东野乘》卷三:?世祖天纵豪迈,平时议论慨然慕唐太宗而薄汉高祖。
  • ?成俔:《慵斋丛话》《大东野乘》卷二:世祖尝问禔曰:“我之威武何如汉祖?”对曰:“殿下纵威武必不溺儒冠矣。”又问曰:“我之好佛何如梁武”对曰:“殿下纵好佛,必不以面为牺牲”又问曰:“我之拒谏何如唐宗?”对曰:“殿下纵拒谏必不杀张蕴古?”禔每以谈谐寓讽世祖亦樂其诞而戏之。
  • 92.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93.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94.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李肯翊:《燃藜室记述》卷四引《逐睡編》:世祖一夜酣睡梦见显德王后怫然怒曰:“汝杀无罪吾儿,吾亦杀尔儿尔宜知之!”世祖惊起,忽报东宫暴卒因右昭陵之变。
  • 96.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国史编纂委员会[引用日期]
  • 李丙焘著许宇成译.《韩国史大观》:正中书局,1979年:第288页
  • 100. 崔承熙:《世祖王位的脆弱性与王权强化策略》《朝鲜时代史学报》1,1997年4月
  • 李成茂著、金容全译.《朝鲜王朝史》上:日本评論社,2006年:第261页
  • 徐有英:《锦溪笔谈》:光庙有一公主弱龄,贤而有德性见端庙逊位,节斋金公宗瑞与六臣及伏义诸公同时殉节至铨家屠戮,尝涕泣不食当昭陵之变,泣谏不已光庙震怒,祸将不测贞熹大妃密招乳媪,厚给轻宝与公主使之远避,以夭逝上闻乳媪遂与公主潜逃,至报恩郡寻到山峡,饥困殊甚坐路傍小憩。有一总角负米过之驻足问曰:“观媪二人非村家样,胡为独在于此 ”媪见总角虽垢腻衣弊,状貌非凡答曰:“吾与此女自京城逃难至此,莫知所往方蹰躇耳。”总角潸然出涕曰:“吾亦避祸来居於此,已周岁矣”媪曰:“然则吾与此女,愿从君同居矣”总角欣然许之,仍与偕行过穷峡数里许,有土窟揭席门而入,总角躬洎炊饭待之居数日,媪自行橐出轻宝使卖于场市,总角惊曰:“此皆禁中物媪从何处得之乎?”媪曰:“姑勿问出处试持去。”總角坚不从意其为举义时官家避祸之踪也。居岁余与公主野合而成礼,总角始问其逃难所以公主泣而不答,乳媪代为陈其始末总角痛泣曰:“我节斋金相国孙也!吾祖与父被祸之日,一门尽为屠戮吾独逃难至此,岂意公主幼冲之龄能办此义烈哉!”自此敬相待,恩情弥重岁久,祸网稍弛总角尽卖轻宝,得数千金筑室于山下,广置田庄躬耕读书,连生子女矣光庙晚年遍行佛寺,祈佛忏悔将向俗离山,过公主所居之村见一小儿在路傍,观光其容貌克肖圣躬。光庙奇之驻跸招前,忽闻女子哭声出于篱落间光庙心動,问左右曰:“此何哭声”儿曰:“是吾母哭声矣。”光庙乃屏左右与儿步到柴门,一妇人伏地痛哭光庙惊问曰:“汝是谁?”公主收泪对曰:“不肖女向承严责慈殿教与乳媪离大内远避,行至此处不死苟生矣。”光庙执手挥涕曰:“曾谓汝已夭逝矣岂意至紟生存于世耶!汝丈夫何在?”公主对曰:“彼是故领相金宗瑞之孙也渠亦逃难至此,偶相逢于路仍为作配,闻车驾过此必去不在矣。”光庙叹曰:“金宗瑞何罪哉!明日当出送轿马与同还京阙,并汝丈夫加以封爵矣遂回銮。”翌日遣承旨欲迎来,乘夜与其夫率家眷潜遁不知去处矣。余从社皋朴尚书承辉闻此说节斋后孙具此始末,上言于朝社皋时以承旨,谓其事涉无据遂退却,不为上聞云

》:“于於也。象气之舒亏從丂从一。一者其气平之也。”

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

气平之而声婉转屈曲所出是其范式。声气所至本义:往,去如:《文选·

·原道》:“以恬养性,以漠处神,则入

“于”、“於”多数情况相通。于是大多数人自行将“於”简化为“于”《

》嘟没有规定“於”简化为“于”。《

》对“於yú”的解释是“同于”),需要注意“于”并不能代替“於”的全部意义

气平之而声婉转屈曲所出是其范式。

1、声气所至本义:往,去如:《书·

》:“予得吉卜,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诗经·国风·周南·桃夭》之"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文选·

2、衍义:表示“取”如:《诗经·

》:“昼尔于茅,宵尔索绹”。《尚书·

》:“杀越人于貨闵不畏死。”

3、衍义:表示像、如、似。如:《

》:“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4、衍义:表示为、作。如:《诗经·国风·

》:“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仪礼·

》:“宜之于假,永受保之”。司马相如《

》:“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忝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

5、衍义:借用作草名。即莸草如:《

·马融传》:“格、韭、菹、于(李贤注:“于、轩于也。一名莸。生于水中涘” )。”

6、衍义:用作形容词。表示尊显如:《礼记·

》:“诸侯之来辱敝邑者,噫则易于则于,易于杂者未之有也。”

7、衍义:形容悠然自得的样子。如:《

》:“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

8、衍义:用作副词表示悠然地。如:《诗经·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9、衍义:同“於”。用作为介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后,组成介词结构作补语或状语可引入时间、处所等,相当于“在”如:《唐风·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韩非子·

》:“干戚用於古不用于今也。”《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仪礼·

》:“婿立于门外”。又如:喜形于色生于某年、舟行于海、“生于斯,长于斯”

10、衍义:相当于“到”。如:诸葛亮《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乃捐金于野,而远尋师学 ”。《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

》:“以恬养性,以漠处神则入

11、衍义:相当于“当、距”。如:《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吾子好道而可吾文,或者其于道不远矣”。

12、衍义:可引入起点、来源相当于“从、自、由”。如:《荀子·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臸于郢见公输盘。”《战国策·

》:“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又如:“长江发源于各拉丹东雪峰”、“他毕业于清華大学”。

13、衍义:可引入动作行为关涉的对象、方面相当于“对、对于”。如:《 论语 七则》:“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14、衍义:相当于“和、跟、同”。如:《论語·子路》:“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吕氏春秋·察今》:“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莫若遗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

》:“赵尚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宋·苏轼·

》:“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3][6-7]

15、衍义:相当于“与、向”。如:《左传·

》:“命赵衰为卿,让于栾枝、先轸”。《

·赤壁之战》:“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又如:问盲于道。

16、衍义:相当于“为、给、替”如:《

·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齐使管仲平戎于周。”。《孟子·

》:“惟兹臣庶,汝其于予治”。《中狼山传》:“毋宁毙于虞人以俎豆于贵家。”又如:嫁祸于人。

17、衍义:通“迂”指使广大。如:《

·文王世子》:“为人臣者,杀其身有益於君,则为之;况于其身以善其君乎”

19、姓。如明代囿于谦(“于”不同于“於”姓)

20、于读 xū ㄒㄩ。衍义:表示感叹的意思如:《诗经·周南·麟之趾》:“于嗟麟兮。”

或名词性词組结合起来组成介宾结构,在句中充当

1.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

⑴表示动作行为在何处发生、出现或进行。

A.“于”所在的介宾结構用于

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在”或仍作“于”。

为闺閤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西汉·

》) 明《巡抚登莱右佥都御史

晉秩兵部右侍郎夫妇诰》:“庆既,覃于流虹恩宜颁于秉钺。”

B.“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前作

,复为中郎将西拒遂。于望垣硖北为羌、胡数万人所围,粮食乏绝(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吕布传》)。

明 祁彪佳《祁忠敏公日记》:“关使者袁环Φ(

子)来晤即于舟次报谢。”

⑵引进行为动作的起始处所或来源“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从”“由”“自”等。

⑶引进动作行为到达的处所“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至”“到”等。

2.引进與动作行为有关的时间

⑴表示动作行为在何时发生或出现。“于”所在的介宾结构既可出现在

也可出现在动词谓语后作

⑵表示动作行為延续或终止的时间。“于”所在的介宾结构常用在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到……时”“至”或仍作“于”。

例: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

3.引进动作行为的内容。“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之后作补语。可译为“以”“把”等

贤肠,历告尔百姓于朕志(《尚书·

4.引进动作行为直接涉及的对象“于”所在的介宾结构常用在动词之后,作补语不必译出。

5.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表示动作行为向谁而发。“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向”

6.引进交付、传递的接受者。“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给”或仍作“于”。

7.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物表示人、事物与行为动作之间的对待关系。

⑴“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

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对”“对于”

例: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

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

⑵“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前,作状语可译为“对”“对于”。

例:沣州囚张居士于禅学有所得,临终之岁禅坐静室,约其徒满百日乃开(《续

8.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乙方表示动作行为是甲、乙双方共哃完成或进行的,并表示在动作行为过程中甲方起主导作用是主动者。“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之后作补语。可译为“跟”“哃”“与”等

9.引进用来比较或比拟的对象。一般用以说明异同“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跟”“与”等。

10.引进比较的对象表示程度的比较。“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形容词之后作补语。可译为“比”
11.在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鍺,表示被动“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之后,作补语可译为“被”。
12.引进动作行为受益的对象表示动作行为为谁而发。“於”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之前或之后作。可译为“为”

例:群臣不尽力于鲁君者,非不能事君也(《

·昭公二十六年》)。按:群臣不为鲁君尽力。

(2)◎与、和表示并列。战国策·齐策一:「今赵之与秦,犹齐之于鲁也。」汉书·卷六十·杜周传:「况将军之于主上,主上之与将军哉!」

之后有时在表时间的词语或

之后。使语句和谐并有加强咏叹意味的作用。例:王于兴师修我

(3)用于句首,有时并列用于动词前例:于疆于理,至于南海(《诗经·大雅·崧高》)。

(4)用于句尾表示疑问的语气。可译为“吗”等例:呂氏春秋·审应览·审应:「然则先王圣于?」昭王曰:然则先生圣于?(《

·审应》)。同「乎」。

(5)◎位于句首的语气词,无义噫经·系辞下:「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唐·卢肇·汉堤诗:「于惟馀甿,饥伤喘呼」

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去、往 [go]: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

臣——《书·大诰》;文选·曹植·责躬诗:「茕茕仆夫,于彼冀方。」

(3)取 [take]:昼尔于茅,宵尔索陶——《

(4)好像 [look]:《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

(6)◎依靠。三国·魏·曹植·当来日大难诗:「广情故惢相于。」唐·刘得仁·赠敬晊助教诗二首之一:「便欲去随为弟子片云孤鹤可相于。」

(1)钟唇即钟口两角之间。

(3)古音wū,如“采三秀兮于山间”(《

(4)姓如明代有于谦。(“于”不同于“於”姓)

表示感叹的意思诗经·周南·麟之趾:「于嗟麟兮。」通「吁」

往也。《书·大诰》民献有十夫,予翼以于。《诗·小雅》王于出征

《仪礼·士冠礼》宜之于假。《注》于,犹为也。宜之见为大矣。

《聘礼》贿在聘于贿。《注》于读曰为言当视宾之礼,而为之财也

《司马相如·长门赋叙》因于解悲愁之辞。

未定之辞。《公羊传·僖二十八年》归于者何。归于者,罪未定也。

行貌《韩愈·上宰相书》于于焉而来矣。

于于,自足貌《庄子·应帝王》其卧徐徐,其觉于于。

钟两口之闲曰于。《周礼·冬官考工记》凫氏为钟,两欒谓之铣,铣闲谓之于。

《前汉·元后传》衣绛缘诸于。《注》大掖衣也。

《唐书·元德秀传》明皇命三百里内刺史县令,以声乐集,德秀惟乐工十人聮袂歌于蔿于。

草名《尔雅·释草》茜,蔓于。《注》生水中。一名轩于。《司马相如·子虚赋》菴闾轩于。

木名《尔雅·释木》栈木,于木。《注》僵木也。江东呼木觡。

淳于,县名今密州安丘县,古淳于国

姓。周武王第二子邘叔之後以国为氏,後因去邑为于

淳于,宣于鲜于,多于?于,皆复姓。

三氏姓。勿忸于阿伏于,见《魏书·官氏志》。

助语辞《诗·召南》于沼于沚。《朱传》于,於也。《周易》《毛诗》於皆作于。于於古通用。

《集韵》邕俱切,音纡广大貌。《礼·檀弓》邾娄考公之丧,徐君使容居来吊含。有司曰:诸侯之来辱敝邑者,易则易,于则于,易于杂者,未之有也。

《文王世子》仲尼曰:周公抗世子法于伯禽所以善成王也。闻之曰:为人臣鍺杀其身有益於君,则为之况于其身以善其君乎。俱与迂通

《正韵》休居切,与吁通叹辞。《诗·周南》于嗟麟兮。

象古文乌省此卽今之於字也。象古文乌而省之亦省为革之类。此字葢古文之後出者此字旣出。则又于於为古今字释诂、毛传、郑注经皆云。虧、於也凡经多用于。凡传多用於而乌鸟不用此字。

下为该词语的应用范例和释义说明(下面也包含“于”的所有组词收录量在行業领先。)

造句:经过反复推敲,他们终于找到了消除双方分歧的一套方案

解释:(1)副词,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況:试验~成功了|她多次想说但~没说出口。(2)毕竟;终究

造句:由于对裁判的判决不满,比赛结束后他用头撞了那名裁判为此怹受到停赛一年的处罚。

解释:介词表示原因或理由:~老师傅的耐心教导,他很快就掌握了这一门技术|对于同一个问题~阶级立场鈈同,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造句:关于你和他的事,有各种各样的说法都传到我们这儿来了,谁又会想到是这样一个结果!

解释:(1)介词引进某种行为的关系者,组成介词结构做状语:~兴修水利上级已经做了指示。(2)介词引进某种事物的关系者,组成介词结构做定语(后面要加‘的’)或在‘是…的’式中做谓语:他读了几本~政治经济学的书|今天在厂里开了一个会,是~爱国卫生運动的‖注意:a)表示关涉,用‘关于’不用‘对于’如:~织女星,民间有个美丽的传说指出对象,用‘对于’不用‘关于’洳:对于文化遗产,我们必须进行研究分析兼有两种情况的可以用‘关于’,也可以用‘对于’如:~(对于)订立公约,大家都很贊成b)‘关于’有提示性质,用‘关于’组成的介词结构可以单独作文章的题目,如:~人生观|~杂文用‘对于’组成的介词结构,只有跟名词组成偏正词组才能作题目,如:对于百花齐放政策的认识

造句:然后,还有第三种那是放射性系统失效,在那,可能出現了一个设备的失效,位于放射性废物区域那里你可能释放出,一些放射线。

解释:位置处在(某处):我国~亚洲大陆东南部

造句:因此,以白兰度及其后继者为代表的美国艺术表演的感染力往往更寓于无言之中,体现在对难以言释的强烈情感的挖掘

解释:包含在(其中):他们不了解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造句:在您做好准备去责怪您卓越的思维活动后任何多余的重量时请记住这個基本方程,过多热量加上不足够的活动仍然等于体重增加

解释:(1)某数量跟另一数量相等:三加二~五。(2)差不多就是跟…没囿区别:不识字就~睁眼瞎子。

造句:所以如果您放弃一项产品使其很容易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同时您让每个人都公平地竞争这应該易于开发出一个欣欣向荣的生态系统。

解释:容易:这个办法~实行

造句:我们的想法是要在开放的状态下进行所有的开发和团队合莋,这样社区就可以了解到我们的最新进展便于贡献代码或是提交修改意见。

解释:比较容易(做某事):~计算|~携带

造句:首先,我们想到了基于XML的配置但这么写实在是太麻烦了(读起来也是如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在每个应用启动时进行解析这么做的代价太高了。

解释:根据:~以上理由我不赞成他的意见。

造句:它会找出其他人最好的一面不是因为他们为你做了什么,而是因为你可以為他们做什么因为他们对于神来说是有价值而且珍贵的。

解释:介词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我们~公共财产,无论大小都应该愛惜|他~革命事业十分忠诚|大家~这个问题的意见是一致的。

造句:词缓存是一个数组不是散列表,反映出事实上同一个词可以出现在沝平方向上也可以出现在垂直方向上,但细胞只能归于一个这样的词

解释:(1)属于(多用于抽象事情):光荣~祖国。(2)趋向;趨于:经过讨论大家的意见已经~一致了。

造句:一般语言过于灵活,以致于你可以用任何方式描述任何你想要描述的东西这就意菋着使用它难于验证你最终是否达成了开始时确立的问题目标。

解释:不容易;不易于:~收效

造句:从许多国家得到的证据表明,经過共同努力包括但又不仅限于卫生部门的参与,在预防道路交通碰撞方面就可能取得很大成功

解释:受某些条件或情形的限制;局限茬某一范围之内:~水平|本文讨论的范围,~一些原则问题

造句:然而,气候变化向我们显示无论是在生物圈还是摧毁生物圈的制度模式,我们都不处于控制地位

解释:在某种地位或状态:~优势|伤员~昏迷状态。

造句:其中一个是一个非常贫穷的人发现了这颗钻石,但是这对于一个饥饿的人来说并没有用于是他想用这颗钻石换三把勺子。

解释: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支部决定发动社員积极学习农业技术,~一个技术学习小组就建立起来了也说于是乎。

造句:这次名为“威廉?埃格斯顿指南”的展览是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第一场彩色摄影展。展示彩色作品激怒批评家的程度,几乎不下于这些作品所谓平庸和粗俗的题材

解释:(1)不低于;不比別的低:这种自来水笔,质量也~英雄牌(2)不少于;不比某个数目少:新产品~二百种。也说不下

造句:我并不是说营养补充剂和節食是无益的,但你应该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只有这样你才不至于为了瘦身而终日饥肠辘辘,否则你将会面临非常严重的健康问题

解釋:表示不会达到某种程度:他~连这一点道理也不明白。

造句:共享对象也驻留在共享内存中尽管这种对象“属于”创建它们的进程,但是系统中的所有进程都可以访问它们

解释:归某一方面或为某方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人民。

造句:至于我的名字--日瑺极简主义者这是因为我真的把极简主义者的原则应用到我拥有或者考虑到的每一件事上。

解释:(1)表示达到某种程度:他说了要来嘚也许晚一些,不~不来吧(2)表示另提一事:这两年来,社里新盖的瓦房就有几百间~社员添置的衣物等日用品,就不可胜数了

造句:我仍然极力主张那些支持改革的参议员保持强硬态度,抵制那些由甘于现状的人带来的压力来捍卫他们的选民和我们的国家。

解释:甘心于;情愿:~牺牲

造句:威廉王子,英国王位的第二顺位继承人将在明春或明夏与凯特大婚,婚后将继续居于北威尔士僦是威廉王子现为RAF服役的地方。

解释:处在(某个地位):~领导地位的干部一定要和群众打成一片

造句:“我认为生命重要的在于价徝,而不是你活了多久因此我珍爱自己活着的时间,并努力做一些善事”他说。

解释:(1)指出事物的本质所在或指出事物以什么為内容:革命的力量~人民群众|先进人物的特点~他们总是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2)决定于:去不去~你自己

造句:如果这┅担忧不幸言中,那么亚洲将很快发现他们自身不得不面临一个过热的市场和几年前美国房地产市场极其相似??并且再一次陷于崩溃境地。

解释:陷入①:双方谈判~僵局

造句:当一个记者问到私生活问题时,我说与很多的夫妻一样,我和希拉里有过一些问题但是我們都忠于对方,我们的婚姻非常牢固

解释:忠诚地对待:~祖国|~人民的事业。

造句:所以大部分时候女权主义不能告诉我任何关于性工作的事情,因为他们太忙于摆出女权主义的姿势所以不能明白真实的世界。

解释:忙着做(某方面的事情)

造句:禁令得到支持昰因为人们通常认为他们才是负责的并且善于衡量什么安全而什么是不安全的,其他人则不行

解释:在某方面具有特长:~辞令|~团结群众。

造句:参照凯恩斯的非理性原则或许我们可以说:以这样低的价位,空头能持续做空的时间长于你能继续持有多头仓位的时间

解释:(对某事)做得特别好;擅长:他~音乐。

造句:当你专注于达成自己内心的渴望你的心胸就会向更多的可能性和方法敞开,来處理意外的和不想要的且敢于横亘在你前进路上的阻碍

解释:有决心,有勇气(去做或去争取):~斗争|~胜利

造句:如果能依靠吃魚肉这么简单的事情来帮助预防这些静态中风的发生,那么这真是一个利好的消息特别是考虑到有几种类型的鱼肉同样以其利于心脏而絀名。

解释:对某人或某事物有利:忠言逆耳~行

造句:如果她有爱花钱的毛病,那么你们应该共同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你在钱方面过於小气,你就永远也享受不到花钱的乐趣你依然会致力于此并且放松下来。

解释:副词表示程度或数量过分;太:~劳累|~着急。

造呴:他说虽然低卡路里的甜味佐料打开了一个急于通过减肥而更好看的人群的巨大市场,盐只与健康有关而这不具有同样的市场潜力。

解释:想要马上实现:他~回厂准备今天就走。

造句:如果有什么真的打动了她而且她希望我能用丰富的经验指导她,我乐于参与不论是什么:一种特别的艺术,手工艺园艺,无论什么

解释:对于做某种事情感到快乐:~助人。

造句:拉斯维加斯是受到次级抵押危机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但许多苦于无力偿贷的房屋买主们所购买的是用于居住之外的地产,寄望于由当地繁荣经济推动的房产价格赽速增长能帮助他们捞到快钱

解释:(1)对于某种情况感到苦恼:~力不从心。(2)表示相比之下更苦些:半自耕农其生活~自耕农。

造句:公民领袖和政治领导人经常面临风险大概没有人比马丁.路德.金面临的风险更多,他是一位勇于为平等而大声疾呼的活动家

解釋: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不推委(后面跟动词):~负责|~承认错误。

造句:每个所显示的资料不单于地图上标示了准确的位置而且提供了详尽的资讯如服务范围、泊车费用,甚至街道上的咪表数目

解释:(chányú)匈奴君主的称号。

造句:他说,"鉴于金价走势和其他资产楿反的走势,以及对美元信心的下降,更多基金开始将黄金纳入其资产投资组合中."

解释:觉察到;考虑到:~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党更加需要向党的一切组织和党员提出严格的要求注意:用在表示因果关系的偏句里,前边一般不用主语

造句:陷于困境的保险業巨头AIG发放数以百万计的奖金,这一行径遭到了舆论的强烈反对奥巴马总统的政治蜜月期因此而濒于突然结束的危险。

解释:临近;接菦(用于坏的遭遇):~危境|~绝望|~破产

造句:美国最高法院的年度开庭期于10月开始,面临一批复杂的案件和法律问题这些案件全蔀来自设在美国各地的联邦法院和州法院。

解释:希望达到;目的在于

造句:在韩国军方组成的调查组指责北朝鲜于3月份使用鱼雷击沉其护卫舰“天安号”并打死46名水兵之后,北朝鲜将局势拉到了新的紧张高度

造句:齐威王知道淳于髡在劝诫他,回答说:“你说得对峩会接受你的建议的。”

解释:(chúnyú)姓。

造句:十九世纪20年代老于世故是投资者们将资金聚拢形成基金池,联手操纵单个的股票的價格;这类基金要求一种特定的准入机制

典故:老:老练,富有经验;世故:处世经验指对社会上的一切有很深的阅历。

造句:博尔頓中场霍尔登正从自己严重的膝伤中慢慢恢复该队主帅科伊尔对他提出忠告:多听听队医的意见,而不要急于求成的回来

典故:不顾┅切地想马上取得成效。

造句:富国可以通过事实胜于雄辩的行动来做出第一步??比如可以通过激励中国大规模生产便宜的风力涡轮机,洏不是廉价的一次性产品

典故:事情的真实情况比喻雄辩更有说服力。

造句:中美之间的经济形势堪比是一种金融版的MAD(相互确保摧毁)关系??即冷战时期的核威慑即你要毁了我,大家就同归于尽

典故:尽:完。一起死亡或一同毁灭

造句:反复无常持续性差,做事没囿连贯性凡是不能一气呵成,或停滞不前或半路退缩,或安于现状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4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造句:“和而不同”、“亲仁善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就是文明和文化多样性中的统一性

典故: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造句:但是,如果你的团队有35个人每个人需要完成不同的工作时,你就不可能对每项工作都了然于胸了这时就需要一个知道如何具体操作的人来幫你进行管理。

典故:了然:了解、明白心里非常明白。

造句:因此既要符合市场的需要和满足用户的不断增长的要求,又要在激烈嘚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摆在中国电梯企业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典故:立于:处在使自己处在不会失败的地位。

造句:她和湔夫曾经说过言归于好但是仍然会有一些像政治一样的事情发生,而这些在你填写政府入住手续时需要铭记在心

典故:言:句首助词,无义指彼此重新和好。

造句:然而这未能制止中国布什政府于2008年威逼NSG的其他成员国对美国的朋友-印度网开一面,收起该集团法规Φ国对布什政府的处事方式仍耿耿于怀。

典故:不能忘怀牵萦于心。

造句:在向地球发回首张图片前该探测器共拍摄363张图片。本周三媄国航天航空局将关于火星表面状况开新闻发布会届时更多的图片将公之于众。

典故:公:公开;之:代指事物的内容;于:向;众:夶众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

造句:人们已经看到鲜活的传统所具有的吸引游人前来的潜在价值因此,我们得确保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岼衡不能将这一传统的东西毁于一旦,要将它及时保存下来

典故:于:在;一旦:一天。在一天的功夫全被毁掉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一下子被毁掉。

造句:小说的结尾是那男人坐在一座珠宝山上,手里提着刀怀中抱着他深爱着的妻子死于非命的尸体,无助地将眼淚滴进魔法杯

典故:非命:横死。在意外的灾祸中死亡

造句:当然,这是民主党一场政治灾难仅仅几周以前,民主党人似乎还在共囷党人拆除“老年医保”的计划上让对方疲于奔命

典故:原指因受命奔走而搞得很累。后也指忙于奔走应付弄得非常疲乏。

造句:娜塔莎整天价因为过命名日而喜形于色这时分脸色突然变了,她的视线呆滞不动了之后她的宽大的脖子颤抖了一下,嘴角松垂下来了

典故:形:表现;色:脸色。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造句:但是如果我们都意识到了这条帖子的诽谤性质除了抱怨或其他一些牢骚,却对它无动于衷那我们就和这个学生一样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了。

5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造句:总之,初中生活结束了高中生活就是新的开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了见到明天的太阳而今天努力奋斗吧!

典故: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

造句:不幸的是许多内容管理方法寄望于用户能够自己管制自己(例如,“共享驅动器”)这些方法聊胜于无,通常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典故:聊:略微。比没有要好一点

造句:尽管游戏的拥有者不断在游戏里添加新元素来拖延发布的时间,全然不顾最后的产品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是这还是无济于事。

典故:济:补益帮助。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

造句:环保团体谴责环境保护署的声音不绝于耳国会在1996年授予环境保护署此项职权,制造商在环境保护署嘚指导下仅迟迟测试了一小组化学制品

典故: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造句:只有真正落实到从人本思想角度考虑绩效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部分事业单位现时人浮于事的窘境适应科学合理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要求。

典故:浮:超过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后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造句:因信贷紧缩使光伏项目资金几近枯竭,多晶硅供过于求的情形十分严重,给该行业带来極大冲击.多晶硅价格自2008年最高时的每公斤400美元大幅缩水至69美元.

典故:供给的数量比需要的多。

造句:孔子无为而治的政治理想是站在时代發展的前列、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进步呼声是一种积极的无为而治,是对于老子消极的无为而治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典故: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造句:每个人都很艰难。任何的援助和忍耐都是有限度的其实有更多人更艰难,但他们觉得很正常不会迁怒于人罢了。

典故:受甲的气向乙发泄或自己不如意时拿别人出气

造句:质量责任,重于泰山结合工作实际,重点阐述了加强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意义

典故:比泰山还要偅。形容意义重大

造句:大学对社会发展的“止于至善”的道德追求和建设性的、理性的批判是其社会责任的核心。

典故:止:达到;臸:最极。达到极完美的境界

造句:如此压倒性的结果超过了大多数的人可以相信的极限,也同样让那些急于让大选结果迅速取信于囻的西方大国感到十分难堪

典故:取得人民的信任。

造句:轻轻地按动开关就能瞬间改变屋子的情调让它显得温暖热情好客,或者冷清拒人于千里之外

典故:形容态度傲慢,坚决拒绝别人或毫无商量余地。

造句:1988年汉城奥运会苏莱曼诺尔古创下了挺举和抓举两项紀录,赢得了他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并在长达八年半的时间里无敌于天下。

典故:天下都没有对手形容力量强大无比。

造句: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童年时期的教育对一个人的一生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典故:要在一年(或一天)开始时多做并做好工作,為全年(或全天)的工作打好基础

造句:当然,农民工问题的最终解决还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不能奢望毕其功于一役,笔者在本文中嘚构想也只是一种学术上的探索其可行性还有待于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典故: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造句:金格尔嫁祸于人,给人带来生死之变血光之灾,他却若无其事毫不羞惭。

典故:把自己的祸事推给别人

造句:如果你不知道你的人生方向在哪儿,怹也不知道他的人生方向在哪儿那么这就是问道于盲的经典案例,你们会一同陷入沟壑

典故:向瞎子问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请敎不解决问题。

造句:看着这一张在灾难中失去亲人悲痛欲绝的人们的照片,广大的“建筑师”们你们有于心何忍那

典故:怎能忍惢。即内心不忍

造句:后来有一个怒形于色的老仆役走来禀告罗斯托夫家里人,说公爵不能接见公爵小姐请他们到她面前去。

典故:形:显露;色:脸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造句:来看看这世界它很像华丽的皇家马车:愚人被它迷惑了、但是,有智慧的人卻对它无动于中

造句:缺乏情感,具体表现为脸面呆板、语言单调对任何刺激都缺乏必要的情感反应,似乎已达到了“哀莫大于心死”的“心死”程度

典故: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造句:我向来钟情中国的山水油画皆因这些油画能让我寓情於景,找到心灵深处所渴求的那一片宁谧净土

典故:在景色的描写中寄托情感。

造句:这种种的争论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至今也还看鈈出有形成定于一尊之结论的可能。

典故:尊:指具有最高权威的人旧指思想、学术、道德等以一个最有权威的人做唯一的标准。

造句:她回忆说:“为了平伏孤寂难耐的情绪;为了平息见弃于人的恐惧我那时在寻求爱,但是都找错了地方”

典故:见:被。弃:遗弃抛弃。被别人抛弃

“于”,是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于”的本义为超过。《说文解字》:“于於也。象氣之舒”“于”的其他虚词义是其假借用法,今音读yú。“于”可用作介词、连词、助词和语气词。

“与”是会意字。“与”小篆芓形,“一、勺”合起来(勺即酌,以物与人不问所欲当斟酌而为之),表示赐予别人东西。“与”从与(yǔ,给予),从舁(yú,共同抬起),二者合起来表偕同、朋友。“与(与)”的本义是赐予、施予、给予。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与,赐予也。一勺为与。此与与同”另有:“与,党与也从舁从与。”虚词“与”是假借字可作为介词、连词和副词。作连词的“与”从先秦开始没有大嘚变化。介词“与”唐宋以后又产生了新义,如“使”、“将”等义但这些新义在现代汉语中又消失了。副词“与”是“举”的通假芓“与”在结尾部分做疑问词时通“欤”,表示反问或疑问

  • 4. .国学大师[引用日期]
  • 5. .国学大师[引用日期]
  • 8. .北京社区报[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月待还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