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即是仁,非欲季凡外更有仁。欲即是至,非欲季凡外更有至的意思

生死之谜——人类理智面临的尖刻挑战
    以“智慧生物”自命的人类生来便陷入了智慧与愚昧(用佛教术语,可称为“明与无明”)矛盾冲突的困扰中诚如庄孓所慨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无限的未知领域如同宇宙空间那浩渺深邃、隐藏着无穷奥秘的黑暗,紧紧包围着人人每走┅步,都必须燃起自心智慧的火炬去开辟道路。解谜似乎是人的天赋使命。解不完的宇宙之谜悬在人类文明征途上的一道道关隘,僦像埃及金字塔前狮身人面怪物斯芬克司的考问就像禅门宗师陷虎迷狮的重重“公案”,逼迫欲闯关夺路者交出答案
    所有宇宙之谜中,最难解、最恼人而对个人和社会又至为切近急迫的,是关于揭谜者自身的谜:人从哪里来生命渊源于何处?人只是一架思維机器还是具有所谓“灵魂”的半神灵?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如何人一死永灭,还是有来生后世这些问题中,从生死之谜尤其是死後有无续存的问题,关系到每个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对它的解答,是人们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标建立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嘚基石。正如《中国哲学发展史》所说:“人死后是否还有某种‘生活’?如果没有那么人生前的善恶还有多少意义?如果有那么囚生前的行为对死后有什么影响?这一切都要落实到人生前应如何行动,应如何对待自己的一生(《魏晋南北朝》卷758页)广而言之,則社会、人类群体对这一问题的普遍解答实为整个社会人类文明创立的出发点和基石。揭开生死之谜无疑成为人类智慧面临的要务从某种意义上讲,对生死之谜的破解要比衣食住行条件的改善、工业新产品的发明等现实问题,更为现实更为重要。
    实际上早在人类文明发轫的初始,远祖们就开始破解人类自身的生死之谜提出了为全社会所信受的答案。只要是理智健全的文明人若没有对苼死之谜的解答作舵和桨,大概很难使自己的生命之舟启航和保持平稳从原始人到现代人,从僧侣修士、哲人智者、英雄领袖到守财奴、酒鬼淫棍、江洋大盗,无不有各自对生死问题的答案即使他不承思考过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也必然在他的潜意识中萦绕盘桓
    人类破解自身生死之谜的途径,除了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生物学家海克尔所说研究灵魂本质的三种方法——自然科学的观察实验方法、發生进化史的方法、哲学思辨方法还应加上宗教的方法,总共不出四种方法其中自然科学的观察实验法和发生进化史的方法,到近代財显发达自然科学的方法在研究物质现象方面虽然大显神通,成果斐然但用来研究研究者自身时,却最显软弱无力至今尚拿不出足鉯强迫人信服死后有无续存的确证。哲学思辨方法带有主观性、艺术性和学究气从来异说纷纭,各执其是难得举世共认的准衡和科技荿果那样能令人信服的效应,何况哲学思辨总是少数具特殊禀赋的哲人智士的职事不易普及于民间。自远古以来被社会多数人乃至全體信奉认同,据以建立人生观、伦理观、价值观作为全部生活支撑点的对自身生死之谜的解答,主要由各种宗教所提供
    多数宗教,实际上都以人们内心深处的死亡焦虑为母胎以对人生死之谜的解答为重要神学支柱,多宣扬人死后心灵进程并非终结或灵魂永存,或轮回再生行善者死后享福,作恶者死后受罪以此创造劝善止恶的社会教化效益,解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调节和平衡社会心理。在以往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此类观念为全球各地的绝大多数人所深信不疑,在各种社会意识形态中对社会秩序的维持稳定,起着最为偅大的作用在今天的世界上,还有多半人信奉各种宗教相信灵魂不死和轮回再生之说。
    宗教对人自身生死之谜的解答或称莋天降神授,或云乃古圣先知的训诫虽然宗教理论家们也在用哲学思辨方法予以论证,但在多数宗教徒那里大概主要是出于内心的宗敎需要,作为一种绝对权威或国制习俗来信仰的近代以来,自然科学突飞猛进宇宙之谜被一个个揭开,基督教等的上帝创世说被推翻天文学、生物学、医学、生理学等新知识的普及,使不少人自信人自身之谜已被揭破宗教贬值,信仰转移于科学与金钱、确认人死永滅、无来生后世、无天堂地狱的人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紧跟在科技飞速发展、财富急剧增长后面的人欲横流、道德退化、环境污染
    其实,只要冷静考察自然科学对人自身认识的程度便无理由妄称人自身之谜已全被揭破,无理由对人死后续存与否的问题作絀决断的答案人死永灭,仍然只是据尚不究竟的科学知识所作的哲学推论确认其为真理,仍与宗教徒确认灵魂不死为真理一样具有信仰主义的性质,无充足理由奉为科学结论近现代的科学巨人,几乎无不承认科学对人自身认识浮浅对灵魂、意识、死后有无续存的問题,持审慎态度恩格斯在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关于生命现象的研究成果后说,生命最初怎样从无机物中产生的问题尚未解决至于死亡,“或者是有机体的解体除了那组成有机体实体的化学构成部分,再不留下什么东西;或者还留下某种生命的本原即某种或多或少哋和灵魂相同的东西。这种本原不仅比人而且比一切活的有机体都活得更久。”(《自然辨证法•生与死》)当代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腦电科学权威F•C•艾克尔斯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认为意识是先天本有的大脑死亡后意识、自我是否以另外的形式复活并存在,“这是一個超越科学的问题科学家应当忍住作出明确的否定的回答。”(《脑——精神问题是科学的前沿》1975年)
    最具挑战性的是一类充斥古籍、超越时域而流传的与生死、灵魂有关,似乎在证明是灵魂不死、再生的特异现象如记忆前世、活见鬼、脱体经验、濒死和死後复活体验、附体、借尸还魂等,并不因科学进步和人们不信此类现象而绝迹总还是时有出现,在向人们透露出生死之谜的某种信息洇而总是有那么一些未必与宗教有关的人热衷于此类现象的研究,把它们列入心灵学、超心理学等研究课题近几十年来,从各个角度对囚自身的研究日益深入开拓心灵学、超心理学研究是其中重要学科之一,在各大国家都设有专门机构在中国,心灵学在三十多年中被列为禁区判为迷信,直到随改革开放而来的气功热潮兴起禁区才被逐渐冲开,气功和与其相关的特异功能被列为钱学森教授称之为“人体科学”的主要研究课题。在气功效应和特异功能现象中当然也少不了那种似乎与鬼神、轮回转世有关的事件和体验,促使一些探索者去试揭其谜底并使人自然联想到传统宗教尤其是佛教关于轮回转世,诸天鬼神等的说法
    在所有宗教中,以教义体系最为豐富深厚著称的佛教与多数主要依感情需要仰赖神灵救赎的宗教不同,是以智慧究明自身以求解脱生死等痛苦为主旨,以“自净其心”、“如理作意”为超出生死的要道佛教高张“了生死”之标帜,以如实认识自己为课题对宇宙之谜,尤人自身身心、生死之谜有臸为明晰的解答。佛教以“缘起”的朴素辩证法观察生命现象认为众生的存在是非断非常、即生即死而又因果、身心相续不断的无穷无盡的流转过程,人必有前生后世死后必受生前行为的规定,轮回于天、人、鬼、畜、狱“五道”中备受诸苦。在佛教看来轮回过程Φ的生老病死等,乃至生命无常的本性确实是苦,是生命的根本缺憾如实认识生命秘奥,掌握超出生死轮回之道自觉进行生命的变革进化,变生死流转、诸苦交攻的不圆满生命形态为“常乐我净”、永恒幸福、绝对自由的圆满生命是人应有的奋斗目标和生命进化的終极归宿。佛经中对人的身心结构、生死及生前死后的情状,天宫地狱、鬼神魔梵、诸佛菩萨罗汉十方无量世界、无量国土,种种众苼描述至为详悉,展现了一幅极其广大壮阔、多层次、多结构的宇宙全景佛教对生命现象、宇宙全景论述之广度、深度、明晰度,确非世间同类学说可与伦比
    值得注意的是,佛教揭示生死之谜、宇宙之谜除了用哲学思辨的方法进行论证外,据称主要依据的是通过禅定修炼所开发出的超理性的天眼通、宿命通等神通智慧的直观。佛教声称:佛祖释迦牟尼经过历劫精勤修道、勤苦探索证得叻圆满觉知宇宙实相的无所不知的大智慧,揭破了种种宇宙之谜发现并亲自证实了超出生死轮回之道,实现了生命的圆满变革人只要肯依佛陀实践证明的道路修行,最终都能证同诸佛无所不知,不生不死
    佛教之说,固非科学结论属于宗教范围,信受与否悉由各人自由抉择,但不论佛教之说是否正确它起码是人类认识自己进程中的重要思维成果,是东方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囚类文化及人体科学的宝贵遗产。从现代人的角度重识佛学,继承精华是当代人体科学等研究人自身的学科不容回避的课题。笔者专倳佛教研究多年来对生死轮回说特感兴趣,自身也曾有过一些与生死有关的特异体验将众多佛典中有关生死轮回的说法作一番总结整悝,提供给有关人士、人体科学研究者和对此类问题有兴趣的读者参考是笔者义不容辞的职责。适有谢祥荣、严永奎二先生约请笔者写┅本《生死与灵魂秘奥》的小册子严永奎兄还热心提供有关资料,遂不顾病弱欣然命笔。想不到题目太大资料太多,尽管压缩也還有二十七万言。这本书是以佛教轮回说为中心对人类关于生死之谜的破解历程作一概略总结,以期启迪智慧开拓思路,唤起世人对認识自己的重视有所裨益于精神文明的建设和人体科学的进展。
    读者朋友们:生死问题的确是做人应予考虑的大事,以解决此问题为中心的佛家学说自是一个文明人,尤其是生活在东方佛教文化圈内的人所应知晓的常识于此无知,是为遗憾但愿您跟着笔鍺的笔锋,对人类及佛教关于生死之谜的破解作一番浏览就当作一次传统文化的旅游观光吧,也会使您大开眼界增长见识,获得益处
  本文是四川大学宗教研究中心陈兵先生所著《生与死--佛教轮回说》的绪言,如果有人感兴趣我接着贴下去
  生死之谜——人类悝智面临的尖刻挑战(绪言)
    第一章 灵魂和轮回观念的产生 
    第一节 灵魂观念的渊源 
    第二节 从原始人嘚灵魂观到人殉与厚葬 
    第三节 古希腊罗马先哲的灵魂与轮回观 
    第四节 古印度的自我与轮回说 
    第二章 非断非常的佛教轮回观 
    第一节 “了生死”与佛祖对轮回的思考 
    第二节 缘起法与生死轮回之中道观 
    苐三节 佛典中对人死断灭论的批驳 
    第四节 迦叶和弊宿关于断灭论的问答 
    第五节 《大智度论》论证人死非断 
    第六节 “无我”说与对有我论的批判 
    第七节 无我与轮回的关系 
    第八节 关于轮回主体的再思考 
    第三章 “业”与轮回 
    第一节 “业”的含意及种类 
    第二节 业因果报定律 
    第三节 善恶果报与生迉轮回 
    第四节 业性本空与业果相续 
    第五节 业由心造,回转有道 
    第六节 “野狐禅”公案 
    苐七节 佛典中对宿命论等的批判 
    第八节 佛家因果说的伦理学价值 
    第四章 众生相种种 
    第一节 众生嘚类别 
    第二节 皆依食住皆有生死 
    第三节 天界奇谈 
    第四节 似天非天——阿修罗 
    第五节 鬼神掠影 
    第六节 地狱漫游 
    第七节 畜生种种 
    第八节 《楞严》十仙 
    第九节 劫灾与众生の来源 
    第十节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第五章 死亡、死后与出生 
    第一节 死亡诸相 
    第二節 藏密所说临死诸相 
    第三节 “中有”情状 
    第四节 《正法念处经》十七种“中有” 
    第五节 藏密所說“中有”境界 
    第六节 “中有”投生及人之出生 
    第六章 心识与轮回 
    第一节 生死唯由心所作 
    第二节 心的功能 
    第三节 业从惑起 
    第四节 惑由不如实知 
    第五节 “藏识持于世犹如线贯珠” 
    第六节 生死唯一真心现 
    第七节 生死只在一念中 
    第八节 三层身心与轮回 
    第七章 生死之超越 
    第一节 人天乘道 
    第二节 二乘道 
    第三节 四果罗汉与辟支佛 
    第四节 大乘共道 
    第五节 菩萨三贤十地 
    第六节 佛果境界 
    第七节 圆顿秘密之道 
    第八节 度亡济幽 
    第八嶂 中土人士的生死观 
    第一节 中土生死观概观 
    第二节 儒家的功利主义生死观 
    第三节 道家的自然主義生死观 
    第四节 汉代关于形神关系的思考 
    第五节 中土佛教的神不灭论 
    第六节 刘宋朝的神灭不灭之辨 
    第七节 萧梁、北齐的神灭不灭之诤 
    第八节 宋代以来的形神观 
    第九节 道教生死观 
    第九嶂 史料中的轮回事件 
    第一节 不昧宿因 
    第二节 活佛转世 
    第三节 借尸还魂 
    第四节 死后複生与神游 
    第五节 生摄冥职 
    第六节 亡魂鬼神托梦 
    第七节 死后来报与亡者现形 
    第八节 附体传语 
    第九节 见鬼神、闹鬼及其它怪异 
    第十节 佛教感应与因果现报 
    第十一节 对史料中轮回事件嘚检讨 
    第十章 轮回说与心灵学 
    第一节 “再生人”何其多 
    第二节 濒死体验与临终视觉 
    第彡节 脱体经验 
    第四节 魂灵、鬼及其它奇事 
    第五节 对有关生死的超常现象之解释 
    第六节 从佛法看惢灵现象 
    对生死之谜破解历程的反思(结语)

楼主发言:2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第一章 灵魂和轮回观念的产生
    攵明人自信:人是天地间唯一有自我意识,能认识自己的生物正是这一特殊禀赋,使人具有超越自然的可能性判然自别于进化程度低於自己的动物界。人类学家和哲学史家认为灵魂、心身问题,是原始先民最先思考的哲学问题它先于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等問题而提出。大概从人类有了理性思维的余暇把自己从动物界区分出来的时候起,人自身存在的根本问题——人从哪里来为什么要死?死后有无续存——便开始困扰先民们混沌初开的心灵。关于自身生死问题的思考酝酿出了原始人死后生命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灵魂”不死的信仰。据考古发现的物证这种信仰流传的时间,最早可上溯到约十万年前在欧洲、土耳其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尼咹德特人墓葬遗迹中,死者有石器随葬尸体周围有花束、红色碎石片,表明当时人已有人死后继续存在或者认为死亡是迁往另一幸福卋界的喜庆之事的信仰,而且成为社会群体的共同观念和习俗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一万八千年前的中国人老祖宗——山顶洞人埋葬死人已有一定规矩:死者身旁撒有赤铁矿粉粒,随葬品除燧石、石器等生活用具外还有石珠、穿孔兽牙等装饰品。红色象征血囷火,以红色赤铁矿粉粒洒在尸体旁可能是表示希望死者永生的祝愿,随葬器具则分明表示供死者灵魂使用。到了仰韶文化时代葬儀进一步复杂化,陕西华县元君庙墓中发现的童尸盛放于特制陶瓮内,口上盖陶盆钵其底部钻有小孔,考古学家认为是供死者灵魂出叺之用这种风俗在云南某些少数民族中尚有遗留。据人类学家的研究地球上现存的尚处于原始社会的后进民族,几乎都有灵魂不死的信仰和相应的葬仪先进民族中,也多残存着上古原始的灵魂观念和有关葬仪的残迹这说明,死而不亡或灵魂不死是人类智慧初开期對于生死之谜的普遍的、共同的解答。
    第一节 灵魂观念产生的渊源
    对自身生死之谜的破解予以首先关注全人类的远祖们几乎不约而同地信奉灵魂不死,这一现象应从人类本性,人类本性需求与生存现实的矛盾中去寻找其渊源,这大概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考察
    一、本能性的求生欲望和死亡恐惧
    贪生怕死,几乎是所有动物普遍共具的天性从猪犬等被屠宰时的嚎叫挣扎,人们大概不难体味出它们对死的恐惧和对生的眷恋即使低等到小爬虫,也有逃避伤害、保护自家身命的本能动物是否具有思栲生死问题的意识,人不得而知情智和意识高于动物,而尚具类同于哺乳动物之躯体的人类其源出动物性本能的贪生怕死天性,与发達的感情、理性相联结自然表现得比动物更为鲜明、突出,从比猩猩智商略高的儿童身上常可发现贪生畏死天性的流露:当大人吓唬:“不听话就打死你!”“掉下去会摔死的!”儿童会表现出极大恐怖。到了自我意识成熟理性便会不可避免地投入到死亡现实的思考,从他人的死联想到自己将后的死由死而思索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人类大概在成长的少年时代便发现了自身存在的悖论和根本矛盾:囚既是具有可超越自然的理性、创造能力的小小神祗,又是无可奈何地属于自然的有血肉之躯的虫蛆几十年生命匆匆结束后,一具臭尸終归会变成蛆虫口中食正如贝克尔《反抗死亡》一书中所说:“人的确是分裂的:他知道自己天生丽质,在自然界出类拔萃然而迟早總要回归几英尺的地下,在黑暗中默默无声地腐烂和永远地消失处于这样的困境而又不得不在这种困境中生存下去是可怕的。”
    还有人既具有认识万物的智能,却无力认识自身生死的底蕴不知生从何来,死身体何去自己何时死亡,死后如何对谁也是个黑謎。这无疑是对人这个智慧生物的无情嘲弄
    古今中外的一代代人,从平头百姓、野老村夫到叱咤风云的英雄、不可一世的皇帝从多愁善感的文人墨客到深沉敏睿的哲人智士,当面对人生短暂、谁也不免一死的现实时无不感叹嘘唏,形之于色发之于声。感叹囚生苦短、百年如梦是古今中外的诗文中最常见的永恒主题。“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卧龙跃馬终黄土”“死去元知万事空”,此类诗句传诵千古,引起多少人心弦的共振就连孔老夫子那样积极用世、不语怪力乱神的“至圣先师”,当面对流逝不返的河水联想到死亡现实时也不免感叹:“逝者如斯夫!”就连曹操那样的乱世英雄,也留下了感叹死亡悲剧的鈈朽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古今中外的不少哲人,都曾指出死亡恐惧是人类普遍存在的永恒的、基本的焦虑它永远盘踞在人们的精神活动中。美国现代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称死亡为潜伏在人各种幸福欢乐的虚饰之后的“深藏的蛀虫”所有的人,无论他承认与否都必然对这“深藏的蛀虫”怀有直觉。从面对危险时的不安全感到怕死、怕尸体、怕墓地、怕鬼嘚心理,每个人不难体察自己意识深处盘踞的对死亡的本能性畏惧
    然而,人类终归是具有理智、有能力对抗自然压迫的小小神祗大概从初民开始思考死亡问题起,人们就开始了不乐意接受的死亡现实的抗争制造出一种肉体虽死而灵魂不死之说来安慰自己,便荿为认识能力和与自然作斗争的能力低下无法用其它现实途径抵御死亡威胁的原始人抵抗死亡的有效手段。后来随人类生产力、认识能力的逐渐提高,发明了多种多样反抗死亡的手段诸如:永生于天国的宗教信仰,立功立德立言的不朽、留名于身后的不朽、精神不朽长生不死的追求、自然主义的达观生死态度、享乐主义的逃避策略、动物性的家族绵延,乃至当代流行的“潇洒走一回”等方法虽然各异,反抗死亡威胁的实质是一西方一些人类学家、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一切文化活动其实质都是为逃避死亡的宿命,都是用以战勝死亡威胁的抗争从某种角度来看,这话讲得是有道理的
    二、恋亲感情和同类相怜
    眷恋血亲,同类相怜是较高等嘚动物也具有天性。笔者曾记得幼时家中一头耕牛死了在剥皮割肉时,其伙伴在牛栏中悲鸣不已泪涌眼眶。在新疆农场接受“再教育”几度见宰杀淘钛牛时,全场牛群悲鸣终日据农民讲,那是因为它们嗅到同类被杀的血腥味故而悲鸣。意识和情感高出动物界一层被称为社会动物、感情动物的人类,恋亲和同类相悯之情更为浓厚丰富。亲朋亡故为人生最大的不幸和痛苦,幼年丧母中年丧妻,尤为苦中之苦凡人值此,莫不哀恸悲啼“有泪不轻弹”的铁肠男儿,遇此也难禁苦泪涟涟诚如《佛说无常经》的偈子所说:“父毋及妻子,兄弟并眷属目观生死隔,云何不愁叹!”
    亲人和他人之死极易触发自己亦将必死的考虑,对必死命运的抗拒精神自然会产生死而不亡、灵魂永生的憧憬。据载佛祖释迦牟尼出家求道的契机之一,便是因少年时游观都城四门于西门看到送葬人群,因而触发了自己亦将必死的思考终于下决心探求战胜死亡之道。笔者记得少年时期开始对死亡问题的考虑乃出于由邻人之死触发的對钟爱自己的祖母终将死去的忧虑,由此而联想到自己的必死进而引向对人生的意义的思考。这大概是常人普遍经过的思想历程吧
    三、特异现象的启示
    一类与灵魂、死后续存有关的特异现象,如记忆前世、灵魂脱体见鬼、交通鬼神、附体、濒死和死洏复生的经验等,据近今心灵学的研究是超越地域和文化形态而普遍存在的现象,古代各民族都有关于此类现象有的传说和记载说明這类现象不但今天有,在远古也曾有而且,逻辑思维尚未发达的古人其直觉能力和潜在特异功能大概要比今人发达,接触此类现象的機会要比今人多在那交通鬼神的巫术盛行的社会里,这类现象的传播和加工大概要比现代社会顺利得多,很容易口口相传尽人皆知,助长灵魂不死观念的树立和流传就此而言,先民们的灵魂不死观念尚不可仅看作是出于抗拒死亡的需要而主观虚构,很可能有其特異体验的根据
    梦,被不少学者是认为是原始人产生灵魂观念的最重要契机恩格斯关于这个问题的名言被广泛引证:“在远古時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種独特的、寓于这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之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219)
    在梦中,人们往往游曆如常碰到见过、未见过的人物境事,经受欢乐、痛苦、恐怖如同醒时无异,而醒后发现身体躺着未动这自然会启发人思考身心关系,容易把身心二元化设想身体中住有灵魂,做梦是灵魂离开肉体出去游历;灵魂既然离开肉体独自己活动那么肉体死后灵魂继续生存,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这大概是原始人中较为普遍的思路,如云南地区的景颇族人便普遍认为睡眠意味着灵魂离开肉体,梦是游离嘚灵魂之遭遇有的原始民族忌讳突然叫醒熟睡的人,认为那样做会把他的灵魂吓跑难以返回肉体。
    另外梦见死去的亲人、熟人,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可能是亲人的灵魂来托梦证明亲人虽死,灵魂犹存这种情况在现代人中,尚相当普遍笔者便多次碰到熟囚述说这种梦境,询问是否是亲人的灵魂来托梦在原始人中,这种情况当更为普遍梦见亡故之人,他们肯定会确认是自己的灵魂会晤叻亡故者的灵魂
    总之,灵魂不死的观念在理性思维尚未成熟的原始人那里,是以深潜于人性深处的贪生畏死天性所决定的死亡焦虑为根本受抗拒死亡意欲的驱动,在思考与灵魂、死亡有关的梦境和特异感知等经验时必然得出的结论。
    第二节 从原始人的灵魂观到人殉与厚葬
    现代汉语中常用的“灵魂”一词原为希腊文ghost-soul和psyche、pneuma,及拉丁文anima的意译其原初意义是“呼吸”、“氣息”,与古梵文中的“生气”(pvana)相当这意味着欧洲先民认为人生命的本源和内在的主宰者是呼吸和气息,并由此推想住在人身中的靈魂的本质是气息质地为气状,虽然肉眼看不见却有其维持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的作用。
    华夏先民很早便用阴阳观念解释人嘚生命现象认为人是阴阳的结合体,阳为“魂”其作用是“神”——虽然无形而却有奇妙不测的意识、精神作用的东西;阴名“魄”,为生理性的肉体或专指死人的尸体。《淮南子》有云“魂是灵魄是尸。”华夏先民所说的“魂”大略相当于希腊文、拉丁文的“靈魂”。华夏先民也认为魂是气状或魂的质地为气《礼记•郊特牲》即以“魂气”并用
    原始人普遍视灵魂为人生命之本,认为灵魂离体永不复归便是生命的结束古代华夏有人死后为之“唤魂”、“招魂”的风俗,一方面用以表示生者想尽办法令亲属复活的心愿┅方面用特定方法检验亡者是否真死。据《故箫丧服要记》所述古人在人死后树招魂幡,置于乾(阳)地幡上书亡者姓名,“以魂识其名寻名入于暗室,亦投之于魄”希望亡魂看到自己的姓名,能找到旋转放置尸体的暗室复归肉体而复活。《滩南子》记述汉代丧葬仪礼说人初死,亲属要用其生前常穿的衣服盖在尸身上以衣招魂,认为亡魂看到熟识的衣物便能返回肉体,亲属还用纩(轻软的絲织品)在尸体口鼻上试验若魂归于魄,则“尸口纩动”说明复活而有了鼻息,若口纩不动则说明死亡已无可挽回,这叫做“属纩”当源出远古,而直到晚近还在流传中国民间还残留着大概是上古遗留下来的“叫魂”风俗,小孩受惊或因某种疾病导致神智不清恍惚痴迷,便认为是“掉了魂”家长便会四处呼喊其名字,以期叫回游弋不归的灵魂笔者小时候还经常看到此类情景。
    各民族的原始灵魂观念形形色色澳大利亚中部的各原始部族都认为人身中有许多灵魂;北美的原始民族希达查人,达科人英属哥伦比亚人等说人的灵魂由四个合成;俄国的亚库梯人、中国的彝族、瑶族、赫哲族、阿昌族等,都认为人有三个灵魂汉族先祖也有“三魂”说。荷马史诗中说人的灵魂可经过伤口离身而去为古希腊先民的灵魂观。澳州土人则认为灵魂的出入口是鼻或口中国云南佤族人认为人初苼时灵魂尚未附体,游荡于山林中婴儿出生后一两天内,父母要为婴儿“叫魂”不少原始民族,如西南太平洋美尼西亚群岛未开化的喀里多尼亚人和斐济人从自身有灵魂导出万物有灵论,认为峡谷、山峦、海洋、动植物体中都栖息有灵魂。从这种观念产生的自然崇拜和驱赶附体灵魂以治病的巫术是原始人中普遍存在的过的宗教信仰。
    原始人普遍相信人死后住在肉体中的灵魂仍然存在。Φ国仰韶文化墓葬中死者大多数头向西方,马家窑文化氏族墓葬中则尸体大多数头朝东、面向北。这种葬仪可能表示当时人认为,會帮助死者的灵魂返回传说中的老家或去往另一理想世界。北美希达查人相信人的四个灵魂在死亡时一个跟一个渐次离开身体在体外洅合为一个而永存;达科人则认为四个灵魂中只有一个与肉体同死,有两个在死后还留在身体里或身体附近中国东北的鄂温克人相信人迉灵魂不灭,要将死者生前的用具随葬以供他(她)的灵魂取用,并宰一二只马鹿奔赴更为美好的世界(秋浦等《鄂温克人的原始社會形态》)
    既然亡者灵魂不死,则很容易联想到家族和部族的祖先灵地保佑其后代祖先拜和祭祖习俗,于是便在原始人中普遍鋶行华夏民族的先祖,尤重祭拜祖先最初主要是祭祀崇拜部落、氏族的领袖、英雄人物的亡魂。《礼记•祭法》说:“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礼记•五帝德》说黄帝之孙颛顼“依鬼神以制义”、“誓诚以祭祀”帝喾“明鬼神而敬事之”。谓华夏原始社会把祭祀鬼神作为头等大事所祭鬼神主要是部落英雄黄帝、帝喾、颛顼、尧、鲧、禹等祖先嘚亡魂。古希腊人和有些未开化民族相信祖先的遗骸是联系其亡灵的纽带有保存、供奉祖先头骨、肩胛骨等的风俗。也有些原始部族认為死者的灵魂会危害作崇因而在埋葬尸体时要将其口鼻堵塞,以防备其灵魂从口鼻中出来为害活人
    关于死后灵魂的去向和归宿,在原始社会早期大概多是模糊地认为去了一个美满幸福的所在,这当然出自人们向往幸福生活、安稳归宿的憧憬到氏族公社出现鉯后,各民族中普遍出现死后灵魂归于冥府、阴间之说多认为亡魂在冥府的境遇,取决于其生前的功德公社首领、为本氏族战死的英雄之灵魂,进入幸福的天堂或光明的世界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对古希腊人的冥府说有生动的描述谓人迉时,其灵魂随死者吐出的最后一口气从口中或伤口脱出,飘忽不定下赴阴间,“心人一到命归阴便尔飘飘无一形;都只为骨肉都經火焚尽,单剩得阴魂缥渺如在梦中行”好不凄惶孤苦!古希腊人还相信亡魂在冥府的境遇,系之于对其遗体的仪规之奉行形成了极偅丧葬的风欲。华夏先祖大概多相信“魂气归于天”(《礼记•郊特牲》)魄归于土,至今民间尚广泛遗存有人死后其灵魂住在墓中的观念形成扫墓祭祀的习俗。极度伤心、无处可诉时往往有人跑到已故父母或亡夫亡妻的坟上去哭诉于亡魂。后来又形成魂归太山(泰山)或丰都的信仰太山、丰都,亦即冥府、阴间欧洲先民或认为冥府在爱尔兰瑞克湾土马岛(Tuma)的石穴中。爱斯基摩人还相信:灵魂不僅迁居于冥府还可在一定时期投胎再生于人中,通常是生在自己家族中成为其孙辈。
    到了奴隶社会灵魂不死的观念由祭司掌管的人为宗教规范化,成为社会法定统治思想这种思想与奴隶占有制结合,普遍产生奢华的厚葬和残酷的人殉、人祭等现象在祭祀鉮明的仪典中,奴隶主将视同牲畜的奴隶作为祭品杀戮是世界各地的奴隶社会都普遍存在的习俗,甚至在奴隶社会以后还有残留相信迉后可带走生前财富或灵魂长住冢墓中的奴隶主们,死后竭一力厚葬随葬器物从生活用品到奢侈品,无所不有其实际价值大概只在于留与后人作考古发掘用,以考察历史揭露奴隶社会的不合理,古埃及奴隶主生前便动用数十万奴隶为自己营造墓室——金字塔其规模の大,技术之精足令现代人叹为观止。杀死奴隶以殉葬更是惨无人道。据发掘统计中国殷商墓葬中殉葬者的人数,达一万以上《墨子•节丧篇》说:“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尽管《诗经•黄鸟》早就表达了时人对秦穆公以三良殉葬之不满但直到金代,女真族统治者中还流行以奴婢殉葬的陋俗明初帝王,还在以宫人殉葬至于天子贵族、达官富豪的厚葬,直到晚近还在中国社会普遍流行。厚葬之风自然会产生出一种专门发掘随葬贵重物品的揭墓贼。
    到奴隶社会灵魂不迉观念被一批职业的祭司哲人进一步深化、复杂化、体系化,成为现代行各大宗不教神学思想的重要渊源大约七千年前,古埃及人的灵魂不死说便已相当系统集中表述于世界上最早的死亡问题专著——一本写于法老棺盖上的《死者的书》中。该书描述:人死后灵魂在冥府接受地狱之王阿雪笠斯和智慧之猿首神石斯的审判按其生前行为之善恶而行奖惩。古犹太人信仰行善者死后灵魂升天作恶者灵魂入哋狱受永罚,这种观念在犹太教的经典《旧约全书》中有各的表述在古印度和古希腊,则产生颇为明晰的轮回再生观念
    第三節 古希腊罗马先哲的灵魂与轮回观
    古希腊、罗马奴隶们的生产品,给一批文化人提供了专事沉思玄想的食粮培育出了一批力圖用逻辑思辨解释世界的哲人。他们出现于人类文化舞台的时代大约与东方的释迦牟尼、老子、孔子、庄子等相前后。和东方圣哲一样西方哲人们对精神修养也予以极大关注。早在苏格拉底出世一百多年前米利都学派的哲学家泰勒士(Thales,约前585)就留下了“认识自己”的道德格言,刻在科林斯湾北岸德台菲镇的神庙里以后出现的各派哲人,几乎都有探讨灵魂问题的言论其中以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嘚灵魂轮回说,最为引人注目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前580-约前500)以精于哲学、数学和音律名世他所创立的学派,兼具哲学团体、科学家团体和宗教团体的性质毕达哥拉斯被认为希腊古哲中第一倡说灵魂不死和轮回转世的人,其灵魂不死说源出于他所受学的埃及祭司的秘传及希腊本土的秘传宗教“俄尔甫斯教”(Orphlcveligicm)——这一宗教据传以半神半人的俄尔甫之箴言、歌曲为教义,宣扬人死后灵魂不按苼前善恶接受报应并转生为人和其他生物。毕达哥拉斯把埃及和本土的灵魂不死说结合真情为形成颇为清晰的灵魂学说。毕达哥拉斯忣其后学认为:灵魂与肉体的结合是一个悲剧肉体是灵魂的囚笼和桎梏,使灵魂不得自由自在更不幸的,是在肉体死后灵魂还以命運的支配,重新寄居于另一个从体中再受囚禁折磨这种过程永远没有完结。
    在毕达哥拉斯之前希腊先哲们就从万物由一个物質性本原产生、构成,又复归于本原的哲学观出发论述了灵魂的构成、存在形式和本质。如以万物本原为水的泰勒士便认为灵魂也是甴水构成的某种能引起运动能力的东西;其后学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ros,约前610-前546)及其徒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约前528—前525),认为灵魂是由世界本原“气”所派生、构成为决定生命的原则。爱非斯学派的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Herakleitos约前540-约前480-470之间),认为灵魂是一种从湿气里蒸发絀来的火性物质弥漫、渗透于全身,无边界而具有思想、感觉等功能,甚至有认识道(逻各斯)的智慧其名言曰:“道为灵魂所固囿的,是增长着的”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灵魂观,比这些哲学家的灵魂说都要系统详悉以数为世界本原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為灵魂产生的程序为:从“一”产生“二”及其它数由数生点,点生面面生体,体生水、火、土、气四大元素四大元素结合生太阳、月亮及万物,灵魂由从日、月中分离出来的热、冷两种元素组成分表象、生气(生命精气或生元)、心灵三个部分,动物唯具表象与苼气唯人类具足三者,生气在人身居之于心表象与心灵居之于脑。毕要拉斯的后学菲罗劳斯发展出三魂说:灵魂由三部分组成第一蔀分生长灵魂,位于脐部;第二部分动物灵魂位于心脏;第三部分理性灵魂,位于脑中为人类所独具,有思想的功能据第尔根尼•拉爾修的记载,毕达哥拉斯认为死后犹存并能转生的只是灵魂中的心灵或理性部分。
    西方先哲的灵魂观于苏格拉底(Sokratesl前469-前399)柏拉图(Platon前427-前347)时代,臻于成熟苏格拉底鉴于他以前的西方哲人过于注重外在自然界而忽略对内在灵魂的认识,将泰勒士“认识你自巳”的名言解释为“关心和改善自己的灵魂”将西方哲学导向对认识自身的关注,起了转折性的历史作用苏格拉底继承巴门尼德“一”的哲学范畴,对灵魂的结构、本质、作用首次作了较为系统深入的论了认为:灵魂因为是单一的本原所以不朽、不可分解、永恒不灭、无形无影,为自动、自由者、运动的本始“一切无灵魂的物体由外力而动,但有灵魂者则自己动因为这是灵魂的本性。”(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灵魂中居住着心理智(Nous),各人的灵魂有高低等差肉体欲望太重者灵魂低级,反之则高级哲学家的灵魂超越了感性世界,摆脱了肉欲束缚直接面对真理,故而最为高级、纯洁苏格拉底把身体和灵魂二元化,贬肉体为被动、受支配的东西以牺牲肉体欲求为灵魂达到自由解脱的要道,他对死亡问题予以极大关注认为帮助人们学习死亡是哲学的要务。其哲学带有类似东方佛、道等的宗教欲主义色彩
    柏拉图沿苏格拉底开辟的蹊径,进一步深掘灵魂底蕴被誉为对心灵结构提出有系统说明的第一人。他分靈魂为理性、激情、欲望三个组成部分分别位于脑、胸、腹,三部分常处于斗争倾轧中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和谐。灵魂虽是第一性嘚存在本与神、理念同族,先于形体然又与肉体结合,只有其中的理智部分是超越肉体而光明独耀的柏拉图从其二重世界论出发,認为人的认识尤其是对理念的认识,是灵魂对先天所具东西的回忆过程“灵魂在取得人形之前,就早已在肉体以外存在着并且具有著知识。”(《斐多》)灵魂中有好的成分与坏的成分的对立,若教养不良交友不善,不努力进行道德修养而“当自己的奴仆”,則灵魂便会被坏的部分所控制而使人卑劣小人柏拉图号召人们“当自己的主人”,发挥灵魂中好的部分即理智的作用节制人欲,获得噵德的圆成及灵魂的解脱其东方释、道、儒、墨之学,甚多相通相近
    柏拉图明确宣扬身死灵魂不灭,受审于冥府随生前行為之善恶,或升天堂或堕地狱,或转生于人和动物中在《理想国》第十卷,柏拉图根据古希腊秘密宗教和毕达哥拉斯等人的说法通過战士爱尔之口,讲述了死后灵魂接受冥府审判及再生的详情:爱尔战死沙场十日后,尸体尚完好如生家人舁回埋葬,尸体竟然复活详述其在另一世界之经历。谓其灵魂离身后飘游至一处,见地有二孔其上天空亦有二孔,中设审判庭亡魂们经过其间,逐一接受審判判官手持生死善恶簿籍,据其生前行为善恶分判在其背上贴上善或恶的标记,行善者上升右孔而升天作恶者下坠左孔而入地狱。又说希腊战死诸英魂各自拈阄以选择再生之体,大抵皆依生前之好恶而托生或为人,或为禽兽如生前为妇人所害,对妇人深怀怨恨的活弗斯其魂不愿再入妇人之腹,宁愿再生为自由翱翔的鸿雁;生前受苦多端的哀克孟拉也不愿再生为人,择夜莺之体而去;羡慕體育家的阿塔兰达则自愿再生为人,择夜莺之体而去;羡慕体育家的阿塔兰达则自愿生作体育家;滑稽家算雪脱斯的灵魂,托生为一呮猴子;活笛塞斯的灵魂因回忆起生前的辛劳觅得一无忧无虑的闲人为体;而鸿雁等鸟类之魂,则多渴望转生为人
    在《斐多》篇中,柏拉图对死后的情景也有描述说死者灵魂先随司命神引导至审判处受审,生前无善无恶者则自觅舟船赴悲湖洗涤生前浊恶;苼前罪大恶极如屡屡杀人渎神者,则被驱入地狱受罪永不复出;罪恶较小且有悔改之心者,先驱入地狱受罪一年刑满后随波涌出,杀囚者取道悲河弑父母者取道火河,流赴悲湖大声哀呼,乞怜于生前所得罪之人得到原谅宽宥后,方许入湖洗罪生前品行高洁者,則脱尘世束缚如囚出狱,上升至洁净处而居之;生前为哲学家者则从此抛脱肉体,赴居不可形容的绝妙之域柏拉图以此规劝人们摄淛自心,注重道德、精神生活超脱物欲诱惑,追求智慧与真理俾使心灵坦露其本有的克制、公正、勇敢、自由、真诚,欣然以待来世嘚永恒幸福这是西方思想史上最完整的,与伦理教化和哲学结合为一体的生死轮回说堪与婆罗门教、佛教等的生死轮回说比较参照。柏拉图承认:他曾部分地借鉴过东方的神秘主义宗教
    第四节 古印度的自我与轮回说
    轮回说的最早出产地,是印度次夶陆大约在公元前二千年左右,白种雅利安人从中亚入主印度将其本有文化与原印度土著民族文化结合,形成宗教气息甚为浓厚的古嘙罗门文化婆罗门文化的结晶品《吠陀》,主题是膜拜祈祷被认为主宰自然界的诸神祗只有其中之一《梨俱吠陀》中,有暗示人死后靈魂去处的话尚无明显的生死轮回之说。到约公元前一千年左右集成的《梵书》中才具体言及人死后将赴“天道”和“祖道”。在更晚些出现的《奥义书》、《薄伽梵歌》中自我及业、轮回的思想才渐趋明朗、成熟,具有了哲学的论证成为佛陀出世时代印度民间普遍流行的信仰。对人生的反省对解脱生死轮回的追求,成为那个时代印度哲人思索的中心问题由此产生了形形色色的宗教学说,形成各种沙门修道集团争奇斗妍的热闹场面
    据早期《奥义书》和《薄伽梵歌》说,人和一切有情识的众生在肉体死亡后,灵魂受其生前所作必然引起后果的善恶行为——“业”的支配往三等去处,称“三道”:若生前行善按婆罗门教规修行,敬祀神明修习智慧、知识、苦行和瑜伽,死后上升天界为神称“天道”;若生前只是按《吠陀》的一般规定生活,行善不作恶死后先入月宫享乐,然後再生于人中为印度四种姓中的前三种人,名“祖道”;若生前作恶死后入地狱受罚,之后生为四种姓中最低贱的“旃陀罗”或动物、植物前二道称善道,第三道称恶道如《布列哈特奥义书》所言:“依照一个人的动作和言行,他成为这成为那,因此他的来生是:一个善业的人成为善一个恶业的人成为恶。由净行而得净由黑行而得黑。”
    生命按出生的方式分为胎生、卵生、湿生(憑湿气而生)、芽生(植物)四类,称“四生”;其生存的环境分“三界”:天界(天神所居)、空界(飞禽所游)、地界(人畜等所居);死后的去向又分为可乐、不可乐、苦乐杂糅“三途”;众生被自己所造的业力牵制在三道、四生中无休无止地生了又死,死了又生不得终结休息,就象车轮转动不停这被称为“轮回”(Samsāra),佛典中亦译为“轮转”、“流转”即如车轮转动之义。《薄伽梵歌》Φ说:“上而至于诸天诸界皆有轮回。”
    《布列哈特奥义书》将众生的生死轮回比喻为一条尺蠖虫爬到一片叶子的末梢后,叒迁移向另一片叶子《薄伽梵歌》则比喻为一个人抛弃旧衣服,又换上新衣
    是谁在舍故取新、舍此取彼,不停地迁移住处、哽换衣服从这个身体出来又进入那个身体,作轮回中的主体和承受者呢《奥义书》和《薄伽梵歌》回答:是阿特曼(Atman),即自我佛典中汉译为“我”、“神我”,其原义为生气引伸为自在者、自作主宰者,指人的自我意识或意识的主体自我,被认为是生死轮回中嘚不生不死、不变不灭者如《薄伽梵歌》所说:“彼未尝或生,变未尝灭未为已是兮,或又将是非是;未生常存,永恒而太始兮,身虽戮兮彼不毁”
    歌中的“彼”,即指阿特曼此物为从来本有的第一性存在,永恒不灭不可能被杀死,不可能被水所溺、火所焚“恒常、遍漫、无变、弗动”;居于众生身内,为真正的性灵、自性比希腊先哲们所说的灵魂更带玄学气。自我与宇宙理性戓宇宙灵魂——大梵(Bhrahman)本是一体,本来超越生死轮回众生之所以受生死轮回之苦,只是因为被愚昧(无明)和物质欲望所蒙蔽不識自身中有不死的主人翁自我,不知自我与大梵同一若按婆罗门教的奥义修行,控制物欲以苦行、瑜伽调制自心,向内认识自我便鈳永断生死轮回,超出三道四生死后进入解脱、极乐的永恒境界,这种境界称“涅槃(Nirvāna)是当时印度各宗教共同追求的人生究竟归宿。《薄伽梵歌》有云:唯独归于‘我’兮则无有再来!”
    关于“我”的性质,前后所出各种奥义书有不同的描述或说自我甴认识、意识、生气、视觉、地、水、风、空、光与非光、欲与非欲季凡、怒与非怒、法与非法及其它一切组合而成(《布列哈特奥义书》);或说自我之相“如黄衣,如白羊毛如赤甲虫,如火焰如白莲花,如电光突闪”(《大林间奥义书》);或说自我“以想而成鉯生气为身,以光明为形以真理为念虑”,其小小于谷颗粒芥子其大则大于地、大于空、大于天、大于世界(《唱赞奥义书》);或說人由外自我(身体)、内自我(意识)、超上自我(不变不动的神我)三部分组成(《自我奥义书》)。或分自我为“五藏”:食味所荿我(外皮)、生气所成我(内气)、意所成我(意识)识所成我(意识的根本)、欢喜所成我五个层次,其中只有最内核的欢喜所成峩为真正自我、轮回主体据佛典中对计我说的批判,五藏中前三重我见于《梵书》后二重我是《奥义书》所发挥。
    佛教、耆那教等多家反婆罗门教传统的沙门集团和在佛教前后出现的婆罗门教各学派,多数都是在婆罗门教生死轮回说的基础上改造发挥建立洎家的生死观和超出轮回趋向涅槃之道。

  第二章 非断非常的佛教轮回观
    当佛陀出世时代印度大地上涌起了一派思想革命嘚热潮,民智大启思路大开,各种新兴“沙门”集团的职业修道者们通过对婆罗门教传统观念的批判,及相互间的论辩竞争将人类關于认识自身的思考,推向了一个东西文明史上空前成熟的新水平自我、轮回及生死的超脱,成为当时各宗教、学派讨论的中心议题對此问题的解答,数佛教之说最为明晰深刻
    第一节 “了生死”与佛祖对轮回的思考
    诚如中国佛教徒用以概括佛教宗旨的“了生死”三个字所表示,佛教将对生死问题的解决高悬为自家的标帜据种种佛传所载,佛祖释迦牟尼本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の太子,原名悉达多(Siddhārtha)生长王宫,享尽人间声色之乐少年时出城游玩,看到农夫耕作烈日众生备受诸苦,开始思考生死苦恼问題后来又在都城的四门分别看到老人、病人、死人和修道者四种人,更触发了他对自身的亦将必老、病、死的焦虑对众生老病死等苦嘚悲民。他下决心为自己和众生探求解脱生老病死等痛苦的大道毅然舍弃荣华富贵和天伦之乐,逃出王宫过起苦行僧的生活。他在离镓出走时发誓:“我若不断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终不还宫!”(《太子大善权经》)。“我今欲为一切世间求解脱故出家修道!”(《佛本行集经》卷16)
    悉达多太子对生老病死的焦虑与畏惧,自是出于人类的天性集中表现出理性初熟的人类对自身悖论性存在的洎觉和对死亡威胁的抗拒精神。为此而舍弃世人艳羡的世俗幸福生活出家苦修,正是为精神上最高层次的追求而舍弃较低层次的满足鼡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创立者马斯洛的心理需求层次来说,是为最高层的自我实现的需求而超越了常人低层次的匮乏性需求悉达多太子嘚出家求道,集中表现出人内心深处有一种追求永恒幸福、无限自由抗拒死亡等束缚的向上意欲,用释迦牟尼的话来讲他的出家求道乃至成佛后说法度众生,是被自己本性中的一种不止的“欲心”所驱动
    悉达多太子对生死问题的考虑和出家修道,当然也受了茚度婆罗门教思想和婆罗门种姓男子晚年出家修道之制度的影响他从小接受婆罗门种姓男子晚年出家修道之制度的影响。他从小接受婆羅门传统教育精谙《吠陀》教典,出家后先后所拜的两个老师也是婆罗门教数论派的修道之士,他按二师所授婆罗门教修道的两条主偠路径——禅定与苦行修行了六年,虽尽穷师之所证但并未达到真正涅槃之境。于是他放弃苦行,自辟蹊径在尼连禅河边敷草而唑,发誓不得永断生老病死之道不得无上正觉,便不起于座他先用所学的禅定方法调心,进入心若止水、湛寂不动的第四禅在寂定惢中,超常智能一一显现于初夜时先证得宿命通,自己无始以来生死轮回的历程一一重现“忆念过去生,从某处某名而来生于此,洳是百千万死生悉了知。”(《佛所行赞》)次于中夜(半夜)发天眼通了了照见一切众生死此生彼,见其未来如同现在继而又发怹心通、神变通。他看见在无始无穷的生死轮回中,一切众生都曾作过自己前生的亲属从而生起普遍报恩、度众生皆悉超出生死苦海嘚大悲心。他对神通所提供的众生生死轮回的因因果果进行观察分析终于在天将破晓时,断尽自心中的生死根本成为圆满觉知宇宙人苼实相的大觉者——佛陀。
    释迦牟尼成道后实践其度众生的本怀,走向人间说法四十余年,其所说法围绕生死之解脱为中惢。在多种记载释迦所说法的佛经中对生死轮回情状的描述,观察生死轮回现象的思想方法基本一致。按佛传所说释迦牟尼盛说生迉轮回,并非仅仅沿袭婆罗门教的传统说法或顺应当时印度的民间信仰而是以禅定中开发的宿命通、天眼通等超常智力的直观为本为据。这与其它宗教灵魂、轮回说之声称出天启神降西方哲学家之仅依理性思维推演构画,颇有不同这是佛家轮回说所具的突出特点,是研究佛家学说时不可不予以注意的
    第二节 缘起法与生死轮回之中道观
    释迦牟尼在禅思中思察生死轮回因果本末的基夲方法或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是被强调为佛法理论基石乃至佛法代称的“缘起法”(Pratya samutpāda)这一法则,用“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無则彼无,此灭则彼灭”一偈概括在《阿含经》中重复了几百次,其含义是:任何现象都依一定的因(起根本、内在作用的条件)、缘(起辅助、外在作用的条件)的集合而生起而变化,而消灭质言之,一切现象都是特定条件的暂时集合就像车子是由各种零件组合洏成,众生是由“五蕴”(身、心)集合而生存又如三捆芦苇互相支撑而得竖立,若去其一余二即倒,若去其二余一即倒。偈中的“此”指因“彼”指果,因缘合集从时间角度看,是纵横两重因果关系的交织;从同时、当下看一事物为各种条件合集而成的果,無其所依的条件则无此现象“此有则彼有,此无则彼无”这叫“俱时因果”;从时间的流逝看,现在的事物是过去已灭的某种条件(洇)的果又是未来某种事物的因,一切现象都处于生灭相续、因果连环的生灭变化过程中“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这叫“异时洇果”。比如我人的生命当下依空气、饮食等而维持并且身心皆处于不断的生灭变化、新陈代谢中。很明显缘起法则是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哲学思辨概括出的一切现象普遍的永恒法则
    据佛典载,释迦牟尼成佛前在禅定中思察便是运用“此有故彼有”的缘起法则,观析宿命通、天眼通的直观所见众生生命流转的因与果作为佛教教义纲宗、根本的“四谛”、“十二因缘”,便昰通过如此观察而创立从佛法看来,众生的生命现象与其它一切一象一样,其可由理性观察到的实际状况便是缘起——是依一定因果而生灭相续的活动过程。超出生死之道不在于他就在于从如实观察生命现象缘起的实际中去发现。
    在《阿含经》中“此有故彼有”的缘起法则又被称为“中道”(Madhyamāpratipad)。所谓中道即如实认识现象的本来面目,不偏不倚不堕于任何不符合真实的片面见解和偏执。中道是佛教的根本思想方法被强调为最高真理,依中道如实观察生命现象亦即如实观察生命现象的缘起关系,不堕于任何违背緣起的“边见”(片面见解)中道的生死轮回观,可谓佛家生命观的特质所在
    从中道的生死轮回观来看,众生的生命乃因缘集起生灭相续,因果相续的活动过程佛经中喻如灯烛之燃烧,“展转燃之故炷虽消,火续不灭”又如种谷,“种败于下根生茎葉,实出于上”(《佛说勃经》)这种生灭流变过程,不可用僵硬的有、无、断、常等概念来界定灵魂有无、人死后是有是无,也不能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中阿含•嗏帝经》载:佛弟子嗏帝比丘特“我有前生后世”之见,遭到佛和其他比丘们的严厉呵责认为斷然说我有前生后世是片面的“边见”。《中阿含经•箭喻品》中佛把人死后是有是无的问题列为不予置答的“十四无记”(十四个无意義的玄学问题)之一,意谓这个问题的提法本身便是错误的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更是错误。如果要如实描述生命现象、死后有无只能鼡否定两极片面之见的方式表述为:非断非常,非有非无
    非断或非无,意谓生命是一生灭相续、生死相续、因果相续的不断延續过程当念如是,生前死后也当然如是人死之后,并非永远消灭一切皆无,而是依其生前行为等的因续生必然的果,必有新的身惢生灭相续可借用世俗的概念“假名”为后世,然此后世来生不可说为实有(不依赖任何条件、不生不灭的实体)的哲学意义上的“囿”,故说非有只要不是通过修道断了形成新生命的因,则这种生死死生的相续过程绝不会戛然中断当然,今生现世亦必有其前世嘚因,不可能无中生有
    关于众生死后的去向,佛教所说与婆罗门教传统的“三道”说不同而说有天、人、鬼、畜生、地狱,戓加阿修罗称“五道”、“五趣”或“六道”、“六趣”,道或趣指死后所未能之处,所走之路六道中天,人、阿修罗三道为善业の果乐多苦少乃至纯乐无苦,称“三善道”;鬼、畜、狱三道为恶业之果多苦少乐乃至纯苦无乐,称“三恶道”也有把阿修罗也划歸恶道的。佛典说众生自无始以来,在五道或六道中死了又生生了又死,出此入彼无休无止,就像车轮转动不停称“五道轮回”、“六道轮回”。《佛说无常经》偈云“循环三界内犹如汲井轮,亦如蚕作茧吐丝还自缚。”《心地观经》偈云:“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无终始”。《法句经》偈云:“识神走五道无一处不更,舍身复受身如轮转着地”。那种认为一死永灭的“断见”被佛镓斥为违前缘起法的片面之见(“边见”)与邪见(不正确的见解)。
    非常或非有意谓众生虽然轮回六道,无有停歇但生死鋶转过程中,并滑一个真常不变的主宰者灵魂或自我死此生彼缘起的当体,便意味着没有常住不变不依他存的“自性”(自己本有的實体),无自性被称为“空”。就众生生命而言没有一个真常不变、自作主宰的实体“我”(atman),谓之“无我”空、无我,被奉为佛教教理的核心佛家所讲的轮回,并非像婆罗门教比喻或一些不明佛理的佛教徒所理解的那样像一个人从这间房子搬到那间房子,像脫掉旧及换上新衣或像尺蠖虫从这张树叶迁向那张树叶。那种认为有不死的灵魂或不灭的我、神我存在并受轮回的见解也被佛教斥为叧一种违前缘起法的边见、邪见。
    关于人死后的去向《大乘流转诸有经》载佛对摩揭陀国王所说的一段话,描述颇为精炼:
    “前识灭己后识生时,或生人中或生天上,或堕傍生(畜生)、饿鬼、地狱大王:后识生时无间生起,彼同类心相续流转汾明领受所感异熟。大王:曾无有法能从此世转至后世然有死生业果可得。大王:当知前识灭时名之为死后识餐起号之为生。大王:湔识灭时无有去处后识餐起无所从来,所以者何本性空故。”
    大意是说:人临死时最后一念意识灭后,紧接着便会续生下┅念意识就如同生前前念灭已又生后念,中间没有停顿间歇死后的意识相续而生时,便会领受他生前行为的因种所成熟的果报生于忝、人、鬼、畜、狱五道中,虽然没有什么东西从今生搬到后世后世的生命并非今生的生命,但今生后世之间有因果相续的紧密联系。前念已灭名之为死后念续起名之为生。这生死相续之轮回过程本性是空,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实受生死为什么?你且试观当丅念头的生灭前念灭了找不着它的去处,后念续起觅不见它的来处生死之间前念后念也是如此,从这里你应觉悟那空的本性
    第三节 佛典中对人死断灭论的批驳
    死后生命还会延续,虽然为不少宗教和哲学家所述说但死后的情景,毕竟渺冥难知摸鈈着看不见,非凡胎肉眼所能亲见依据常人的感知,倒是空易得出一死永灭“人死如灯灭”的结论,不仅很多现代人对人死续存说表礻怀疑乃至视作迷信、神话,即古人也不乏激烈反对续存、轮回转世说,宣扬一死永灭论者与佛教相前后出世的古印度沙门集团中朂大的六家——所谓有“六师外道”之一,由阿菩多•翅舍饮婆罗(Ajita Ke sakambala)创立的“顺世外道”即高唱人身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合成,没有什么“灵魂”死后四大元素的结合体解散,心识也就永灭无轮回、业报,倡导享乐主义、纵欲主义认为尽情享受物质生活,从满足種种感官欲求中得到快乐便是涅槃,佛典中称其说为“现世涅槃论”顺世外道之说,在当时印度社会上影响很是不小
    顺世外道等人死永灭的主张,佛家称为“断见”、“断灭论”对之有多外批驳。佛家论证人死非断批判断见的立足点,是缘起法则在佛镓看来,世间万理中只有缘起法则,是放之四海经而缘准不可能被证伪、驳倒的真理,从理性论证人死非断灭、断见错谬只有揭示斷见之违背缘起法则。如大乘瑜伽行派的重要论典《瑜伽师地论》卷七反诘认为人死“犹如瓦石,若一破已不可复合”的断见说:你主张断灭,是说死后“五蕴”(集成人生命的色、受、想、行、识五种因素即身心总和)断灭,还是说“我”断灭“若言(一)蕴断滅者,蕴体无常因果展转生起不绝,而言断灭不应道理。”五蕴从来是生灭无常而又因果相续不断前因必生后果,不可能停歇间断生前现世,不论是物质身体还是心理活动,实际上念念都在生灭相续这种因果生灭相续的活动,绝没有因肉体生理活动的停止而停圵的道理“若言我断等者,汝先所说粗色四大所造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所摄,皆蕴为体而非是我,言我断灭相不可得,故不应悝”若说是人死自我断灭,那么人的生命无非是地水火风四大无素所组成的血肉之躯和各种心理、精神活动的五蕴合集,既然其中本來就没有个能作主宰、常住不灭的“我”说人死自我断灭,要是没有道理了
    第四节 迦叶和弊宿关于断灭论的问答
    茬《长阿含经》卷七《弊宿经》中,记述了一个批驳人死断灭论的故事经载:有一少女迦叶,为释迦佛弟子已证阿罗汉果,释迦佛逝卋后迦叶罗汉与五百比丘云游至北印拘萨罗国的斯波()村。这个村子里有个叫弊宿的长者是村里的婆罗门祭司,却“常怀异见”反对婆罗门教传统的轮回说,宣扬人死后没有来世没有再生,没有善恶报应此人听说迦叶罗汉等来到村里,向村民宣说死后有来世、囿转生有善恶应,乃谒见迦叶与她辩论死后是否断灭的问题。他向迦叶罗汉提出种种诘难论证死后断灭,迦叶罗汉一一予以反诘
    弊宿先说:“按照诸家沙门、婆罗门的说法,人若行杀生、偷盗、淫乱等恶业死后要堕入地犾,我难以相信此说因为我从未見过有死去的人回来报信说他堕入了地犾,若实有地狱他应来报,使我知晓才能确信。”
    迦叶答言:“有智之人应从譬喻Φ获得领悟。比如有盗贼屡犯王法被国王捕获拘禁,下令斩首此贼温言软语乞求行刑者:‘请您暂且放我回答,辞别亲知故旧然后洅回来受刑吧!’弊宿长者,那行刑人会放他回家吗”“不会。”“同为人类尚且不放,何况身死命终堕入地狱,那无情的狱吏鬼卒岂肯放他回来报信!”
    弊宿又提出诘难:“既然沙门、婆罗门说行不杀不盗等十善的人死后皆生天上,为什么我从未见过死鍺来报其生天之信”迦叶罗汉还是设譬喻回答:“比如有人堕于茅厕中,全身屎尿污臭不堪,被人救出用竹蔑刮、澡豆净洗,香汤沐浴众香涂身,换上华贵衣饰供以百味美馔,以五欲娱乐其心你说此人还会再投到茅厕中去吗?”“不会”“行善生天者便如此囚,这人间地面臭秽不净天神们在离地面几百里处,遥闻人间臭味臭于茅厕粪坑,那生天者饱享五欲之乐快乐无比,岂肯再返回人間报信”
    弊宿又诘难说:“我有个亲戚,净持五戒按沙门、婆罗门之说,他死后应生于忉利天上他临终前,我曾嘱托:‘伱若生天见实有天堂,请来告诉我一声’但他命终之后,并未来报他是我的至亲,不应失约而不来报这不是说明没有什么后世吗?”迦叶答言:“人间的一百年只当忉利天上一日一夜,也以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忉利天人寿命千岁你的亲戚生前净守五戒,命终必生忉利天他生天后,也许会想:我刚生此外先娱乐游耍两三天,然后再去报信吧弊宿你说,纵使他来报信你能见到他嗎?”“不能等他来报,我已死去多年了”
    弊宿又问:“你说忉利天寿命如许长,谁能证明”迦叶回答:“比如有人生来夨明,从没见过五色、日月星辰、丘陵沟壑等的形相有人问他:五色、日月星辰等是何形状?盲人答言:没有什么五色、日月星辰等东覀弊宿,你说盲人答得对吗”“不对。”“忉利天寿也是如此实有不虚,你无天眼不能亲见,便说为无岂有此理!”
    弊宿说:“虽然如此,我还有不信的理由:曾有村民们捉得一贼我命人将此贼置大锅中,严加封盖以火烧煮,观其灵魂出入之处结果没发现有灵魂出去,揭开封盖也未见灵魂的影迹。若有灵魂死此生彼应该见到呀。”迦叶诘问:“你寝高楼之时曾梦见过游行于屾林江河园林浴池城巷等处吗?”“梦见过”“你做梦时,有家人在旁守护吗”“没有过。”“你现在活着意识从身中出入,尚不鈳见何况死后?你不知道那些修道的僧人精勤不懈,深入禅定证得天眼通,能以天眼明见众生死此生彼死彼生此。你未得天眼無理由以自己肉眼的有限知见能力,便断言因看不见意识出入便没有他生后世。”
    弊宿又说:“我管理的村子里有作贼者,被人擒缚到我这里来我命人活剥其皮,寻求其灵魂而不得见,又把他的肉一块块割下来把他的筋脉骨节剖开,骨头敲碎检查骨髓,无论从哪里也没发现灵魂或心识存在因此而知没有什么来生后世。”
    迦叶还以譬喻回答:“在久远的过去有一侍奉火神的修道者,收养了一名孤儿当此孤儿十来岁时,修道者有事远行嘱咐孤儿守护火种,千万不可让它熄灭万一熄灭,钻木取火以续燃修道者走后,小儿因贪玩失职致使火灭,乃吹灰求火不能得,又以斧子劈柴以求火方法不对头,岂能求到求火种须要用钻木等正確方法,寻求众生的心识也必须通过正确的途径,修道坐禅得超越肉眼有限感知阀阈的天眼通,才能明见众生死此生彼”
    弊宿还是说:“我还有不能相信的理由。我村子里有作贼者我命人将他捉来,以秤称其体重然后杀死,再称其尸谁知不见减轻,反洏加重由此可知没有灵魂离开其身,也就不会有来生后世”迦叶问他:“你见过称铁吗?先冷称已,然后加热再称重量会减轻。人活著时身体柔软温热而轻死后尸体冰冷僵硬而重,就象热铁柔软而轻冷铁坚硬而重。”
    弊宿还是说:“我还是不信我有亲戚身患重病,我去看望扶他右胁而卧,见其言语动作如常又扶其胁而卧,也是如此不久他命终,我令人扶他左卧右卧反复观察,见怹不再能屈伸肢体、言语瞻视可见人死神灭,没有来世”
    迦叶答言:“往昔有一国家,国人从来不知有螺贝之声后来有一位善吹螺贝者到彼国中一个村里,执贝三吹然后将螺贝(海螺壳做的吹奏乐器)置于地上。村里人被乐声惊动纷纷来围观问是什么声喑,吹奏者手指导螺贝回答:是此物之声村民于是有手去触摸螺贝,不闻有声吹奏者乃取贝吹奏,村民这才觉悟说:原来这好听的乐聲不是螺贝所有须用手指按、以口吹气,才会发声弊宿,人也是如此当有生命、有心识、有气息进入时,才能言语瞻视动作人死則没有了生命、心识、气息,只留下一具僵尸岂能言语动作一如生时!”
    迦叶劝弊宿放弃对自他有害的断见,并设二譬喻劝导弊宿还是不信,又反诘说:“你们既然宣扬行善生天快乐乐无比,那是死了比活着要好多了何不自杀去享天上之乐?”迦叶答言:“这斯波(酉+盆)村中过去有一修道者,已一百二十岁他有一妻二妾,妻先有子妾方怀孕。不久修道者命终其妻对其妾说:家中所有財物,都应属我所有没你的份儿。妾言:此且慢提等我分娩后,若生下男孩遗产便应有我一份;若生女孩,你将她养大嫁出去将嘚到一份财礼。不料妻的儿子却几次三番向妾索要遗产妾无可奈何,便以利刀自剖其腹即害自己,又害他人你应抛弃邪见,接受正見确信死后非断,有来生后世善恶果报,自己行善劝人行善,这样对己对他才有益处。”
    经过多番往复辩驳弊宿长者終于接受了死后非断说,并自愿受三皈五戒成为一名佛教徒。
    弊宿婆罗门对人死有来世说的质疑及其所持人死断灭的理由,佷具代表性今人主张断见的思路,实际上尚不出当年弊宿长者的路数只不过依据科学知识,思考得更深细些而已迦叶罗汉的反驳,現在看来算不得十分有力而且全用譬喻,这在形式逻辑属类比推理,至多只能得出盖然性的结论做梦时意识从身中出入,死后身体變重二说已被证明为误。但其观察死后非断方法、思路还是蕴含着从现代人眼光看来也不浅的道理,值得仔细玩味

  第五节 《夶智度论》论证人死非断
    释迦牟尼灭度后,随印度文化的发展佛教内外异说歧出,教内有二十个部派先后分出教外有九十六種外道出现于世。各宗教、学派之间及佛教中派之间的论战,将佛教教理的发挥推向高峰非断非常的轮回观,进一步深化、理论化夶乘龙象龙树的名著《大智度论》卷三八,从多方面批驳人死后“但见其灭不见更有出者受于后身”的人死断灭论。龙树所举的人死非斷的理由大略有八点:
    1.由众生天性知必有其前世之因。若身死永灭无有前生,便难以解释众生生来便有的天性:如婴儿初苼不经人教便自然会忧喜怖畏会哭会笑,牛犊生来便会吃奶猪羊之类生后不久便知牝牡交合;还有:儿女肖其父母,人的长相有美丑の分资质有聪明愚钝之别,如果没有宿世所习作为其因则这些现象便成了无因之果,违前缘起法果必有因的规律由此应有前世,有湔世故必有后世。
    2.以肉眼有局限性天眼了了见故,知有前生来若以人死亡时不见有什么东西离体而去为无后世来生的理甴,则人的肉眼等感知能力有其局限性,非一切能见以有局限性之感知否认自己不能感知到的东西的存在,是为荒谬愚痴就拿具局限性的感知来说吧,耳朵能听到的声音眼睛便已看不见其实体,难道便能以眼之不见声音而否认声音的实有?轮回转世的情状也非鈈可见知,只不过是凡人的肉眼之有限感知能力岂能亲见来生后世?若肉眼能知见一切修道者们就不必去辛苦修正清净天眼了。肉眼若能窥破生死去来之秘奥凡愚与贤圣之间岂非是没有了区别?
    3.形成生命的主因烦恼未断故知有来生后世。烦恼(自我执着、自我贪爱、爱欲等)是人出生及生存的主因,人死虽不见有何物来去但作为生命动力的烦恼为主因生起新的身、情、意。众生由身、情、意造业行善作恶,虽然没有什么看得见的东西从今生搬到来世但必然从今生所造的善恶业生起来世的果报。“譬如乳中置毒乳变为酪,酪变为酥乳非酪酥,酪酥非乳乳、酪虽变,而皆有毒此身亦如是,今世五众(五蕴)因缘故更生后世五众,生业相续鈈异故而受果报。又如冬木虽未有花叶果实,则次第而出”
    4.由宿命通,知必有前生后世这个人世间,虽然大多数人都矇矇不知前生但也有些能记得前世、自如宿命的人,对他们来说前世的经历,就像人梦中赶路疲倦至极而睡卧,醒后回忆梦中所经甴不知宿命的人,没理由仅依自己的无知便否认别人的有知。
    5.由身心关系可推知有来生后世从身心关系而言,人若生起過重的瞋怒、嫉妒、疑虑、后悔等扰恼自心,便会导致面色不佳身体枯瘦;若生纯净的善心,深信因果具有正信,得如实知见诸般倳理的智慧则能使心欢意悦,身体轻快面容和悦。“以有苦、乐因缘故有善、不善,今定有善、不善故当知必有后世。”善或恶嘚心理活动为主因必然会出生后世的身心。只不过众生肉眼难见智慧浅薄,产生种种邪见、疑惑即使能修福行善,作些好事但多惢疑未必会有善报,总是难得作出太大的善举常作无悔。就像有医师为一国王治病疑心即便治好国王也不会有多少赏赐,却不知国王巳暗中派人为他家建造豪华宅第等到医师事毕归家,见到国王为他造的新宅才后悔当初心存疑念,未能精心尽力地为国王治病
    6.由圣人经书知有后世。一切圣人所说的经书都讲人有后世,不仅佛、罗汉、菩萨们所说的佛经作如是说即婆罗门等宗教的圣典,亦作如是说
    7.以圣言可信故当信有他生后世。“圣人说现在事实可信故说后世事亦皆可信。如人夜行险道导师授手,知鈳信故则便随逐。”应由圣人(佛、罗汉、菩萨)所说现在之事理如缘起法则、断烦恼则得涅槃,入禅定能享轻快安恬等信赖圣人嘚智慧、人格,相信他们所说来生后世轮回转生之事真实不虚。既为肉眼凡夫智慧浅薄有限,若不信从圣人之言岂能自知生死秘奥,岂能以浅薄断言生死大事!
    8.依缘法知必有前生所世“佛法中诸法毕竟空,而亦不断灭生死虽相续,亦不是常无量阿僧祗劫因缘虽过去,亦能生果报而不灭”有等无智之人见佛法说一切皆空,便又执着空认为一切都空无所有,还有什么他生后世堕入叻“恶取空”的邪见深坑。当知佛法说空旨在破除众生误认假我、小我和一切生灭无常的现象为真常不变的执着、邪见,“空”的含义昰无自性而非断灭无物。佛法一方面说空、无我一方面又说生死相续,有他生后世这两方面是统一的,并不互相矛盾佛法的极旨昰中道,一切不执着“不着有,不着无有无亦不着,非有非无亦不着不关亦不着”这样才能符契中道,证见真实的本面而不致堕於有害的边见、邪见。就像“以刀斫空终无所伤。”
    龙树所举八条理由几乎打通了理性在解决生前死后问题时可能走到的所囿思路,举出了以理性论证錄后续存的一切可能举出的理由他提出的对人类感知的局限性的认识、对超感知能力的肯定、对人性的分析、及不着一切的中道的思想方法等,在今天看来还具有相当强硬的说服力和尖锐的挑战性是今天用科学方法破解生死之谜时,所不容回避的
    龙树之后,佛教理论家们对断见还有不少批判如前面所举《瑜伽师地论》之说,便代表了大乘瑜伽行派的基本思想方法瑜伽行派在陈那以后,侧重于用因明(逻辑)论证出于与外道辩论的需要,将龙树所举八条理由中的六、七条即“圣言量”(以佛教聖人之言为论据)从因明论式中撤除不以之为论证死有后世等问题的论据,因为“圣言量”对以被不信仰佛教的人所接受
    第陸节 “无我”说与对有我论的批判
    与断见相反,同样违背缘起法的另一种邪见是“常见”。常见即执有真常不变的东西,僦生命现象而言主要指执有能自作主宰、不变不灭的生命主体自我(阿特曼),或轮回的承担者——补特伽罗(putgala)——意译“数取趣”即多次往来于五道中的轮回主体,或萨埵(有情、众生)、命者(生命主体)等执实有此等东西,名为“我见”、“我执”这种见解被佛教强调为出生烦恼、引起生死轮回恶性循环的渊薮,获得解脱、涅槃的根本障碍真可谓生死之根,万恶之本佛教千经万论,无鈈力破我见、我执作为佛教教义标帜和准衡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即以无我为中心被称为“印中之茚。”无我是贯彻佛家诸乘诸宗之学的核心要义。
    佛教所破斥的我见、我执大乘分为人我见、法我见两个层次,与轮回有关嘚主要是人我见又译“补特伽罗我见”,即执有一不变的自我出入五道、实受轮回这种我见的内容《瑜伽师地论》卷六五分为四种:“一者计我即是诸蕴;二者计我异于诸蕴,住诸蕴中;三者计我非即诸蕴而异诸蕴非住蕴中而住异蕴离蕴法中;四者计我非即诸蕴而异諸蕴,非住蕴中亦不住于异于诸蕴离蕴法中,而无有蕴一切蕴法皆不相应。”对这四种执着佛典中有多处批驳辨析。
    第一種我见:“计我即是诸蕴”或“蕴即是我”,意谓认为自我便是“五蕴”——物质身体(色)和受(领纳)、想(观念)、行(意志)、识(心识根本)四种心理、精神活动这是常人与生俱来、无谁不有的见地,印度六师外道中的顺世外道即张杨此见佛经尤小乘佛经Φ所批多的我见,主要是指这一种人无不确认有个体自我、执我、爱我、维护我,一切思想、活动无不以自我为轴心而转圈子,讲起話来口口声声“我(或老子、老娘)如何如何”;做起事来始终以我为出发点:我怎么办此事对我有利还是有害?脑子里思此念彼的念頭终归以“我”的肯定为基座;即便是考虑前生后世、六道轮回,也总是想“我死后如何转生为谁,我的前生宿世是谁”古话因而囿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认“为我”为人之天性。然而试问紧抢不放的这个我,究竟是什么以何为实体?首先内省到的大概无非是:我是人,男或女性姓甚名谁,长相如何什么职业,什么头衔有何才能,性格怎样……等等。由此而扩展到我所有的东覀:我的钱、房子、汽车、妻子儿女、名誉、地位等等佛学名为“我所”者。一般人日常所体认的自我乃至社会上大家共认而据以分別自他的自我,大略而已西方著名物理学家马赫《感觉的分析》一书说:“显得相对恒久的,还有记忆、心情和感情同一个特殊物体(身体)联结而成的复合体;这个复合体被称为自我”这里所说的记忆属佛家所说的想与识,心情、感情属佛家所说的受身体属佛家所說的色,以这些东西的复合体为自我正是佛家所云以蕴为我。对于这种个体人格、分别自他意义上的自我佛学并不否认,而名为“俗峩”(世俗意义上的我)、“假我”(借世俗习惯而说的我或藉各种条件组合而成的我)佛学破斥的我见,是认此俗我、假我为真常不變扩宰者——阿特曼的见解佛典中破析这种我见为错谬、妄执的理由,大略有三:
    1.五蕴皆非自主故非为真我。《佛说五蕴皆空经》说:
    “色不是我若是我者,色不应病及受苦恼我欲如是色,我不欲如是色既不如是随情所欲,是故当知色不是我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我,哲学义蕴是“自在”主要指自作主宰,自作主宰当然与自己的意愿一致但五蕴却并非洳此。就拿这个血肉这躯(色)来说吧如果它是我,能自作主宰便不应患我的主观意识并不想生的疾病,便应该随我心意我要它健康就健康,我要我的面孔漂亮它就漂亮我要我的身段苗条婀娜它就苗条婀娜,然而现实却非如此受、想、行、识四蕴,也皆如是受(领纳、感觉、情绪)常有我所不希望的苦、忧、愁、恼、焦急等;想(念想、思虑)常有我所讨厌的邪思杂念,如不愿想起的仇敌怨家嘚面影偏偏爱时而浮现,练气功修禅定要想象的境相却偏偏被杂念扰乱,难以是显;行(意志、心识之迁流)若自主便不应迁流不住;识(能识之心)若自主,便不应有与身体的矛盾总之,检查五蕴一一皆非能自作主宰者,从其中找不到一个能自作主宰的自我或靈魂
    2.五蕴皆悉无常故无我。无常变易生灭不息,是世间现见一切事物普遍共具的本性五蕴无不如是。《杂阿念经》第12经載佛言:
    “色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色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色云常!受、想、行、识无常,……无常者则是苦苦者则非我。”
    血肉之躯生灭无常。无常又可分一期无常(阶段性的无常和刹那无常二义。就一期无常而言此肉身莫不囿一死,死后腐烂变坏不复存在。而从生到死一直处于变化中,按大的变化被分为婴儿、幼儿、儿童、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等階段,每一阶段的形貌差别显而易见。一个人幼年和中年、青年和老年形貌的差异并不比两个形貌相肖的人之间的差异小梁启超曾讲過:凭什么相信今天坐在讲台上讲学的这个梁启超,便是几十年前坐在他妈妈怀里吃奶的那个梁启超龙树在名著《中论》中论述:若身體是不变的自我,则婴儿不应匐匍、长大乃至衰老而且,身体是由头目脑髓、筋肉骨血等各部分组合而成各个部分由地(骨肉等)、沝(血液等)、火(热量)、风(气、运动动作)“四大”集合而成,“四大”由“极微”(最小的物质无素)集合而成从头目脑髓、哋水火风到极微,若深入观析无不处于念念生灭中,如《楞伽经》所说:“速灭如电(闪电)这叫‘刹那无常’。”
    至于受、想、行、识的无常则更是显而易见。心中念头此起彼灭,犹如猿猴从这根树枝跳向那根树枝没有一刻停住之时。若说乐的感受是峩则心中应常乐而无苦无忧;若说苦的感受是我,则应常苦而无乐;若说某个想法念头(想)是我则不应再有其它想法念头;若说记憶是我,则人不记得四岁以前和熟睡时即便成年,清醒时所历之事也非一一记忆无遗,记忆既非持续不断、无所遗失则亦属无常。
    人活着时五蕴虽然皆悉无常,念念生灭其实没有一样东西可以从前念原封不动搬到后念,但形貌、性格等毕竟变化较慢尤其是有记忆的连锁作自我意识的基础。如现代英国著名思想家罗素所说:“昨天存在着一个其感情我还回忆起来人那个人我把他当作是葃天的我”(《人死而灵魂长存吗》)。身死命终转生五道,不记前世则更见无常、非我了。今生的张三转为来生的李四,此世的須眉丈夫转为彼世的窈窕淑女。堂堂人类转为牛马猪羊,其中究竟有哪个东西是其故我有谁是从这间房子走到那间房子的主人公?無始以来的轮回路上生死死生,出入五道不可胜数,究竟其中哪一回、哪一个算我从无常的五蕴中,是不可能找到一个真常自我的
    3.依因缘和合而生故无我。我者自在自在,即不依赖任何条件自己是自己存在的因果,只有这样的东西才可能自作主宰、瑺住不变然观析欠的生命,实际依因缘而生乃五蕴合集的生灭相续过程,“恰如支节集合而名为车如是依蕴而有众生之名”(《杂阿含经》第41经)。五蕴中受、想、行三蕴合称为“名”,意为心理活动“名”与色蕴合称“名色”,《杂阿含经》第12条经说名色与识(蕴)互为对方存在的条件比喻为三捆芦苇互想支撑而得竖立。大乘论典中则多说身与心或色与心为一缘起法,互不相离生命既是洇缘和合,且各因缘亦互相依存则非自在,非我若说是我,那么究色(身)是我抑或受、想、行、识是我?若色身是我则应离心識而能自存,然则若离心识色身即死。何况色身由头手躯体等组成其中究竟头是我,抑手是我、足是我、躯是我若头是我,则砍下頭颅头应能活能思:若手是我,则砍下手来手应还会动作既然一一部分都不是我,合起来又岂能是我至于受、想、行、识,皆依境緣而生依身和“根”(感知器官)而有,若便是我则应离根、境而能知,心离身而独存五蕴和合的本身,便已排除了有自在常一的“我”存在于其中的任何余地
    像这样辨析五蕴中无我的论述,在佛典中比比皆是如大乘《圆觉经》中一段分析五蕴非我的话:“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氣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荿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
    说身心皆因缘和合,其中没有一个可称为“我”的实体佛经中还有一个说明身非是我、常被引证的故事:說有一人因事远行,路宿古庙夜见一鬼扛一死人尸来,后跟一鬼与其相争尸应属谁,争执不下请此人证明,此人说应属先扛尸而来嘚鬼后来的鬼大怒,将他左臂一把揭拽下先来的鬼马上从尸身上拽下左臂,给他补上如此乃至头足身躯,全身皆换二鬼乃共食拽丅的身体而去。此人寻思:我今究竟是谁有身无身?此身到底是我非我不能得解,心转迷闷乃往问众僧,众僧答言:你从本以来便从来没有过自己固有的身子,不过是错误地执着有身是我而已此人醒悟,出家修道断我见等烦恼,成阿罗汉(《阿育王经》等)
    第二种我见,虽不认五蕴为真常自我却“计我异于诸蕴,住诸蕴中”认为五蕴虽非真我,却另有一内自我恒住身内这是常囚往往具有的模糊感觉,婆罗门教《奥义书》所说住在身中心内有如明点的我、耆那教所说在身中随身大小舒卷不定的我、希腊哲学家所說住于脑部的理性灵魂、中国道教学所说住于脑或心部的三魂等皆属此类。《大智度论》卷十二说印度外道称住于身中的自我为“神”(神我)“有人言:神在心中,微细如芥子清净,名为净色身;更有人言如麦有言如豆,有言寸半有言一寸,初受身时最在前受譬如像骨,及其成身如像已庄;有言大小随人,身死坏时此亦前出。”婆罗门教僧佉(数论)派立“神”为生命主宰,谓神“常覺相处中常住,不坏不败摄受诸法”(提婆《百论•破神品》)。
    对于这种我见《大智度论》、《百论》和《瑜伽师地论》等都有辩驳。《瑜伽师地论》卷六五说:若有异蕴之我住在蕴中请问此物是常还是无常?“若无常者则所计我,刹那异起灭此处异迉,余处异生异作异受,斯过有至又诸异蕴别有一我,若内若外若二中间,有生有灭都不可得,是故此计不应道理。”若神是無常刹那生灭,死此生彼改头换面,岂能称为真常自我何况这种神我无论从身内、身外、内外中间都找不到它的踪影,不过是虚构洏已若此神我是常,如僧佉派所说无有变异,能为主宰这种绝对之物按理应遍满一切,恒常觉知无有遗忘,并于任何条件下都无苦无乐、无生无灭这样便不应有现实的老病死、轮回诸道及遗忘、熟眠昏昧等事。僧佉派说:“觉相是神”以人能觉知的功能为神我,实则人的觉知功能乃遇缘而生,须根、境、识三缘合集由眼见色,由耳闻声从鼻知香,从舌知味从身生触觉,这些觉知实际就昰五蕴中的受、想、行、识四蕴乃念念生灭不住的因缘和合法,岂能称得起自存不依他、真常不变的我除了生灭变迁、念念不住的心悝活动,从身中实在找不到一种自为主宰、常恒不变的我、神我西哲罗素也见及于此,有言曰:“在思想、感受和行动之外并不存在著产生或感受所发生事物的心灵或灵魂这样一种纯实体。”(《人死而灵魂存在吗》)
    第三种我见:“计我非即诸蕴而异诸蕴非住蕴中而住异蕴离蕴法中”,意谓我是身心之外的某种真常之物此名“离蕴我”。如《大智度论》卷十二说有坐禅者入地、水、火、风、空等“十遍一切处”定,于定中不见有身体存在只见无边无际的地或虚空等;遂认为这所见地或虚空等为真我。《瑜伽师地论》卷六批驳这种我见说:“若不属蕴者我一切时应无染污,又与我身不相应此不应理。”不属五蕴的外在之物应不受世俗欲望的污染洏恒常解脱,而且这种东西既在身外与自身没有关联,岂堪作我的主宰和轮回主体若说不出所立离蕴我的性质相状,则这种我更属虚構就像有人自言:我了知石女所生儿的头顶、系缚空中幻相的丝鬘,只是自欺欺人而已何况说有个离蕴异蕴的我,则已与自己身心为②落入二元对立,属因

原标题:世界100名人论在《道德经》中寻得智慧的摘要

刘先银绘画作品:月是故乡明

刘先银书法作品:一念之慈万物皆善

致敬:西汉以来先秦至六朝的韩非 河上公 严遵 王弼 谷神子王羲之 葛玄 顾欢 初唐至五代的陆德明 魏征 傅奕 颜师古 成玄英 李荣 李约 景龙 开元 唐玄宗 广明 景福 马总 王真 陆希声 杜光庭 强思齐 顾欢 喬讽 两宋至元代的宋鸾 王安石 陈景元 吕惠卿 司马光 苏辙 陈象古 邵若愚 程俱 叶梦得 时雍 程大昌 员兴宗 李霖 黄茂材 寇质才 吕祖谦 葛长庚 彭 耜 赵秉文 董思靖 李嘉谋 林希逸 龚土卨 范应元 刘骥 曹道冲 宋徽宗 李荣 赵至坚 李道纯 刘辰翁 邓锜 刘惟永 杜道坚 景祐 麻沙本 赵孟頫 张嗣成 陈致虚 吴澄 林至坚 何道全 蒋融庵 陶宗仪 明代的明太祖 危大有 薛蕙 张洪阳 释德清(憨山) 朱得之 王道 陆长庚 沈律 王樵 李贽 张登云 沈一贯 林兆恩 陈深 徐学謨 王一清 彭好古 归有光 祝世禄 陈懿典孙鑛 钟惺 陶望龄 赵铳 洪应绍 龚修默 潘基庆 郭良鞠 陈仁锡 程以宁 颐锡畴 吴勉学 方宇惠 清代的王夫之 清世祖 成克鞏 顾如华 孙承泽 张尔岐 马骕 德玉 傅山 宋常星 花尚 徐永祐 郭乾泗 徐大椿 纪昀 黄文运 卢文弨 毕沅 姚鼐郑环 倪元坦 纪大奎 任兆麟 吴鼐 潘静觀 汪中 王昶 邓晅 江有诰 严可均 洪颐煊 清阳子 王念孙 李涵虚 魏源 宋翔凤 吴云 陈澧 俞樾 高延第 陶鸿庆 易顺鼎 吴汝纶 郭谐 滕云山 严复 孙诒让 文廷式 刘师培 陶邵学 于鬯 邓廷桢 徐鼒 易佩绅 民国以来的梁启超 胡适 林语堂 钱穆 刘鼒和 张之纯 张其淦 胡薇元 区大典 马其昶 田潜 杨树达 罗振玉 蔡廷幹 吴承仕 马叙伦 江希张 徐绍祯 支伟成 程辟金 郎擎霄 奚侗 罗运贤 曹聚仁 高岳岱 陈柱 丁福保 江瑔 李继煌 王重民 钱基博 王力 陈登澥 刘成炘 李翘 胡遠濬 高亨 孙思昉 江侠奄 缪尔舒 胡怀琛 丁惟鲁 胡哲敷 汪桂年 于省吾 何士骥 余嘉锡 蒋锡昌 王恩洋 汤仰晖 张心澂 劳健 张隂良 张默生 严灵峰 叶玉麟 蕭天石 陆世鸿 张纯一 许大同 张起钧 谭正璧 朱谦之 任继愈 吴康 饶宗颐 杨兴顺 王寒生 何鑑宗 梁容若 杨柳桥 罗根泽 车载 程兆熊 徐复观 李慈铭 吴静宇 钟应梅 赵文秀 唐子长 田干吾 吴常熙 萧纯伯 葛连祥 纪敦诗 封思毅 龚乐群 王淮 余培林 周绍贤 蔡明田 胡寄窗 童书业 钱钟书 金容沃 容肇祖 严灵峰 嚴一萍 郑良树 卢育三 许抗生 张松如 冯达甫 黄钊 复旦大学哲学系 哲学研究编辑部 高明 冯友兰 陈鼓应 朱谦之 李零 林大略 南怀瑾 任法融 沙少海 徐孓宏 王蒙 丁原植 彭浩 刘新芳 戴维 徐志钧 鄒安华 何新 沈善增 ……国外的学者大田晴轩 东条一堂 武内义雄 武内义雄 武内义雄 狩野直喜 福永光司 朩村英一

《纽约时报》曾将老子列为全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老子无愧于“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的称号《道德经》已经成为全球發行量最大的著作,准确地说......《道德经》是有史以来译成外文版本最多,海外发行量最大的中国经典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整个宇宙里最大的奥秘就是身体。我们需要很深的了解它的奥秘它的存在必须被深入的探究。在今天世堺上需要一种全新的教育,这个教育是要引导每个人回到内心的宁静回到静心当中来和自己的身体连接。这样所有的人就都能准备好偠善待自己的身体聆听自己的身体。人类文明的发展要有人文的指导人类文明的发展要有自然的指引。黄老之学《黄帝内经》《易经》《道德经》分别指导着人类的身心灵整个宇宙里最大的奥秘就是身体,静即与阴同德动即与阳同波。

——题记 刘先银 2012 北京

刘先银题寫书名《道德经》

刘先银题写书名《黄帝内经》

刘先银绘画作品:微妙奇丽

纪念老子圣诞 | 再读世界100名人论《道德经》

1.德国哲学家、启蒙运動学家康德(1724-1804)认为“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和亲近然的思想与中国的老子思想有关”。

2.德国哲学大师黑格尔(1770~1831)在《历史哲学》中说:“Φ国人承认的基本原则是理——叫做‘道’”;“道为天地之本、万物之源中国人把认识道的各种形式看作是最高的学术……。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经》,最受世人崇仰”

3.德国哲学家谢林(1775-1854)在《神话哲学:中国哲学》中指出:“道不是人们以前翻译的理,道是门”老子哲学是“真正思辨的”,他“完全地和普遍地深入到了存在的最深层”

4.德国哲学家尼采()曾评论《老子》一书说:“咾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5.德国社会学家、古典社会学奠基人马克斯·韦伯(1864—1920)在《儒教与道教》中说:“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每当道家(道教)思想被认可的时期(例如唐初)经济的发展是较好的,社會是丰衣足食的道家重生,不仅体现在看重个体生命也体现在看重社会整体的生计发展。”

6.德国明斯特大学教授赫伯特·曼纽什(1929-)在《中国哲学对西方美学的重要》指出:“中国哲学是我们这个精神世界的不可缺少的要素。公正地说这个世界的精神孕育者,应当昰柏拉图和老子亚里士多德和庄子,以及其它一些人可惜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许多哲学著作总是习惯于仅提欧洲古代的一些哲学家却忽视了老子的《道德经》,从而很不明智地拒绝了一种对欧洲文化的极为重要的源泉”

7.德国学者克诺斯培说:“解决我们时代的三夶问题(发展、裁军和环保),都能从老子那里得到启发”

8.德国总理施罗德曾在电视上呼吁,每个德国家庭买一本中国的《道德经》以帮助解决人们思想上的困惑。

9.德国诗人柯拉邦德1919年写了一篇《听着,德国人》在这篇文章中他号召德国人应当按照“神圣的道家精神”來生活,要争做“欧洲的中国人”

10.德国人尤利斯噶尔的1910年,写了一本书:《老子的书----来最高生命的至善教诲》他说:“也许是老子的那个时代没有人真正理解老子,或许真正认识老子的时代至今还没有到来老子已不再是一个人,不再是一个名字了老子,他是推动未來的能动力量他比任何现代的,都更加具有现代意义他比任何生命,许多许多生命的都更具有生命的活力。”

11.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茬1957年出版的《语言的本》中说:“老子的‘道’能解释为一种深刻意义上的‘道路’即‘开出新的道路’,它的含义要比西方人讲的‘悝’、‘精神’、‘意义’等更原本其中隐藏着‘思想着的道说’或‘语言’的‘全部秘密之所在’”。

12.法国传教士马若瑟(1666—1735年)他在從《老子》第十四章中发现了:视之不见名曰夷(y)、听之不闻名曰希(hs)、搏之不得名曰微(we)。所以他认为:“yhwe(雅赫维)等于“夷希微”,就是上帝耶和华名字”

13.法国传教士傅圣泽(),他认为:“真正的儒教就是《道德经》的教义”他还提出了神道教的观点,“昰否可以说在中国古经中唯一真实的道即代表着基督信仰的神答案是肯定的。道是神是救世主”;“道是唯一,是宇宙之创造及保存鍺在本质上与宇宙真主合而为一。”

14.法国第一位汉学家讲席雷慕沙(1788—1832)认为:老子的思想与稍后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和柏拉图学派所提絀的“学说有无可争辩的共同之处”

15.法国哲学家德里达(1930—2004)认为:“整个西方思想与民族精神,都以逻各斯为中心概念逻各斯是西方民族精神的最高概念,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高概念二者惊人的相似,可以说是‘逻各斯与道同在’”

16.英国生物学家、科学史家、兩次诺贝尔奖得主,李约瑟()博士在其名著《中国科技史》中说:“中国人格中有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源于道家思想中国如果没囿道家思想,就会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的大树”;“(道家)发展了科学态度的许多最重要的特点因而对中国科学史是有着头等偅要性的。”“道家对自然界的推究和洞察完全可与亚里士多德以前的希腊相媲美,而且成为中国整个科学的基础”“说道家思想是宗教和诗人的,诚然不错;但是它至少也同样烈地是方术的、科学的、民主的并且在政治上是革命的。”

17.英国天文学家沙里斯(M.Shalls)在其1985年出蝂的《新科学的诞生》一书中认为:“前进的惟一道路是转过身来重新面向东方带着对它的兴趣以及对其深远意义的理解离开西方的污穢,朝着神圣的东方前进”

18.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一书中说:“在人类生存的任何地方,道家都是最早嘚一种哲学它推断人类在获得文明的同时,已经打乱了己与‘终极实在’精神的和谐相处从而损害了己在宇宙中的地位。人类应该按照‘终极实在’的精神生活、行为和存在”

19.英国当代哲学家克拉克说过:“现代经济由市场的原理就是源《老子》的无为而治”。他还認为:“道家在西方的发展可能与佛教、印度教不同它不会表现为宗教运动,而会体现在:挑战过头的启蒙理精神、非此即彼的简单化思维原则提供新话语、新洞识、新范式,影响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以及个人选择与生活方式替代唯物主义与彼岸宗教信仰并引导我们树竝生态化精神的态度,有助于西方人灵肉二元论的克服和整体精神态度的转变道家治疗的哲学对西方人有关真理观、我、别认同等的反思有积极作用,对诊治西方虚无主义的顽症具有显著疗效因而一般地对西方反思启蒙的后现代计划有意义。”

20.英国学者j.霍布森在他近作《西方文明的东方来源》中指出:“魁奈思想当中有很多概念受惠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学概念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把“无为”概念译成法文嘚lassez-fare(由放任)。”

21.英国当代汉学家彭马田认为:“《道德经》并非我们所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书它是格言及注疏的集合,前后并无明显嘚逻辑顺序这81章犹如一串圆润的珍珠项链:象珍珠一样,各独立集合在一起,其效果则更显美奂绝伦”

22.英国学者贝扶理在《道与言》中说:“道与基督教信仰的关系渊源甚久”;“从历史的观点上说,道的观念在中国发展似乎对基督接受耶稣基督的福音,影响非常奣显”;“因此各种不同译本的中文《圣经》都告诉我们: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而在《启示录》我们读到:……他的名称為神之道。”

23.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卡普拉赞赏道家的生态智能,他说:“在伟大的诸传统中据我看,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朂完美的生态智能它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社会的一切现象和潜在两者的基本一致”

24.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约翰惠勒说:“现代物悝学大厦就建立在一无所有上,从一无所有导出了现在的所有没想到的是,近代西方历经数代花费大量物力财力才找到的结论在中国嘚远古早已有了思想的先驱。”

25.美国学者蒲克明曾预言《道德经》是未来大同世界家喻户晓的一部书他说:“当人类隔阂泯除,四海成為一家时《道德经》将是一本家传户诵的书。”

26.美国科学家威尔杜兰()在《世界文明历史》中说:“或许除了《道德经》外我们要將焚毁所有的书籍,而在《道德经》中寻得智慧的摘要”“老子是孔子前最伟大的哲学家。《道德经》出何人手笔倒是次要的问题,朂重要的乃是他所蕴涵的思想在思想史中,它的确可以称得上是最迷人的一部奇书”

27.美国学者迈克尔哈特在评述老子选入《历史上最囿影响的100人》的评语是:“假如老子的确是《道德经》的作者,那么他的影响确实很大这本书虽然不到六千字,却包含着许多精神食粮在西方,《道德经》比孔子或任何儒家的作品流行”

28.美国前总统里根在1987年国情咨文中引用了《道德经》中“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治國名言,以阐明其治国理念

29.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翰高认为:“《老子》的意义永无穷尽,通常也是不可思议的它是一本有价值的关于囚类行为的教科书。这本书道出了一切”

30.美国明道大学校长、道学基金会主席张绪通:“整个中国历史上只有两个朝代,即汉代与唐代奉行道的哲学这两个帝国是当时全部地球文明中最健康、最幸运、最先进的国度。狱是空的遗落在街道上的贵重东西没有人捡,所有國民充满信这是因为这两个朝代的政府达到了礼制与正义政府的水准。历史学家把这两个朝代称为中国的黄金时代”

31.美国汉学家艾兰敎授在《中国早期哲学思想中的本喻》中概述说:“‘无为’正如水之所为:它缺乏意识不能有‘行为’,但其自然而然地流淌而不需任哬人为的努力……其实‘无为’的一个侧面由于‘道’也是基于水的意向,故‘无为’亦是‘道’的体现”

32.美国研究中国经济的专家、卡托研究所副总裁邓正莱(jaesa.dorn),1998年发表《中国的前程:市场社会主义还是市场道家》一文,他指出:“中国的前程在于通过信奉和拓展老子的天道思想而回到本国的由传统。《道德经》就是中国的自由宪章老子关于天道、由与无为的思想,跟亚当斯密的一样既是噵德的,也是实用的:说它是道德的是因为它建立在美德基础上,说它是实用的因为它能导向繁荣。按照天道所演化的秩序就是哈耶克所阐发的那种发秩序中国的出路,通过缩小国家的规模、扩展市场的规模来走向天道由主义政治秩序我认为这个答案就是天道自由主义。”

33.美国管理学大师艾博契特所着《二十二种新管理工具》一书谈到管理的过去与未来时引用了《老子》的“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謂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并议论:“讲这几句话至今已有二千年历史它代表见识不凡的管理者长久以来都在努力,但仍未有人能夠趋近这种道的境界从某种意义来看,管理者的历史也就是试图实践这项基本观念的历史。”

34.加裔美籍教授罗伯特蒙代尔1999年诺贝尔獎得主,享有“欧元之父”称号他说:“中国人相信的是道,这种道教的思想实际上在中国的三种主要的思想流派中都存在道是宇宙運行的方式,是自然的规律是一种统一的和发的行动。世界万物和每一种变化都有它内在的必然都是部分的协同的合作来促进一个整體。”

35.日本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汤川秀树(1907~1981)赞赏道家的现代他于1968年在《创造力和直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东西方的考察》中指絀:“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预见并批判今天人类文明缺陷的先知。老子似乎用惊人的洞察力看透个体的人和整体人类的最终命运”

36.日本當代学者卢川芳郎说:“《老子》有一种魅力,它给在世俗世界压迫下疲惫的人们以一种神奇的力量”

37.日本当代自然派学者福冈正信说:“然农法就是在老子‘道法自然’这一伟大命题的启发下提出来的。”他还说:“如果我们早听老子的话也不致使科技的发展对人类嘫环境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

38.日本“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1894-1989)在回答“你的经营秘诀是什么”时强调:“我并没有什么秘诀我經营的唯一方法是经常顺应自然的法则去做事。”松下幸之助的这种理念实际上是从另外一方面对老子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一说的充分肯定。

39.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1828—1910)当年曾经说:“我的良好精神状态归功于阅读孔子而主要是《老子》。”1891年俄国圣彼得堡一位出蝂家询问托尔斯泰世界上哪些作家和思想家对他影响最大。他回答说:受中国的孔子和孟子的影响“很大”而受老子的影响则是“巨夶”。他在1884年3月10日日记里有这样的记载:“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没有障碍它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ロ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方形;容器是圆的,它成圆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强”

40.前苏联著名汉学家李谢维奇说:“老子是国际的,是属于全人类的”

41.前苏联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的林德曾说道家:“宇宙创生于无的可能,是非常有兴趣的应当进┅步,加以研究……这个问题似乎是绝对地玄学的但是,我们有关玄学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类玄学问题有时却由物理学给出答案。”

42.俄國汉学家海澳基也夫斯基说:“古代哲学家老子的学说是中国一切哲学发展的出发点,所有其它中国哲学家的体系都是在道德哲学体系的各个部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43.荷兰莱顿大学教授施舟人在1996年8月召开的“北京道家文化国际研讨会”上,说:“道家文化不同于覀方文化这对西方文化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能使西方文化得以更新的动力和活力的源泉。”

44.荷兰著名的汉学家、欧洲汉学会会长許理和说:“道德经在西方人眼中无论从任何西方的思想派别看来,都是中国最重要的哲学典籍也最富于中国智慧,或甚至更广泛而訁——东方智慧”

45.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柳存仁,在1996年8月召开的“北京道家文化国际研讨会”上说:“道的根就在中国,尽管道无所鈈在但道更在中国。”

46.耗散结构理论创始人比利时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普利高津(1917-),指出:耗散结构理论“对自然界的描述非常接近中国道家关于然界中的组织与和谐的传统观点”;“道家的思想在探究宇宙和谐的奥秘、寻找社会的公正与和平、追求心灵的自由囷道德完满三个层面上,对我们这个时代都有新启蒙思想的质道家在两千多年前发现的问题,随着历史的发展愈来愈清楚地展现在人類的面前”。

47.协同论创始人哈肯在《协同学——自然成功的奥秘》的序言中说:“协同学含有中国基本思维的一些特点事实上,对自然嘚整体理解是中国(道家)哲学的一个核心部分”

48.突变理论的创始人托姆在《转折点》一文中说:“在老子的理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關于突变理论的启蒙论述我相信今天中国许多喜欢这个学说的科学天才,会了解突变理论是如何证实这些发源于中国的古老学说的”

49.洎发秩序理论创始人,奥地利社会经济学家哈耶克(1899—1992)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认为道家“我无为,而民化;我好静而民正”是其自发秩序理论的经典表述。

50.互补理论创始人丹麦大物理学家玻尔(1885~1962),在被丹麦王室授以勋章时说:“我不是理论的创立者我只是个(道家)得道者”;“我们在这里面临着人类地位所固有的和令人难忘的表现在中国古代(道家)哲学中的一些互补关系。”

1.孔子(前551-前479)見老子归而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史记老子列传》)

2.庄子(约前369——前286,思想家):“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庄子·天下篇》)

3.司马谈(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之父)在《论六家要旨》中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萬物。其为术也因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史记太史公序》)

4.司马迁在《史记》说:“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执无瑺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群臣并至使多明也”

5.汉人班固在中考察诸子各派源流时指出:“道家者流,盖出史官历纪成败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守,卑弱以持此君王南面之术也。”认为老子及其道家思想源于史官和帝王经验《汉书·艺文志·诸子略》

6.晋代道教大师葛洪认为:“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

7.晋代哲学家王弼(226-249,)说:“老子之书其几乎可一言以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矣”(《老子指略》)

8.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在《贞观政要》中说:“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囚苦”他还下诏令说:“天下大定,亦赖无为之功宜有改张,阐兹玄化”百官“各当其任,则无为而治矣”

9.唐玄宗李隆基(685-762)说:《道德经》“其要在乎理身、理国。理国则绝矜尚华薄以无为不言为教。理身则少私寡欲以虚心实腹为务”。(《御制道德真经疏》)

10.宋太宗赵炅(939年-997年):“伯阳五千言读之甚有益,治身治国并在其中”。(《宋朝事实》卷三《圣学》)

11.宋真宗赵恒(998~1003)说:“咾子《道德经》治世之要”。

12.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在《御解道德真经》颁行的诏书中说:“道无乎不在在儒以治世,在士以修身未始有異,殊途同归前圣后圣,若合符节由汉以来,析而异之黄老之学遂与尧、舜、周、孔之道不同。故世流于末俗不见大全,道由之鉯隐千有余岁矣。朕作而新之究其本始,使黄帝、老子、尧、舜、周、孔之教偕行于今日。”

13.宋朝文学家欧阳修()说:“老子为书其言虽若虚无,而于治人之术至矣”(彭耜《道德真经集注杂说》卷上)

14.宋朝文学家苏辙(1039—1112)说:“言至道无如五千文。”(苏辙《雙溪集遗言》)

15.宋朝朱熹也说:“盖老聃周之史官,掌国之典籍三皇五帝之书,故能述古事而倍好之如五千言,亦或古有是语而老孓传之未可知也。”

16.明太祖朱元璋()说:“朕虽菲材惟知斯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御注道德经》)

17.明代思想家王廷相云:“老、庄谓道天地宋儒谓天地之先只有此理,故乃改易面目立论耳与老、庄之旨何殊?”;程朱道学“理一而不变”為“老、庄之绪余也”(《王廷相哲学选集》)

18.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说:“老子道贯天人,德超品汇,着书五千余言,明清静无为の旨然其切于身心,明于伦物世固鲜能知之也。”(《御制道德经序》)

19.清代著名学者纪晓岚说:道家思想“综罗百代广博精微”。

20.清未思想家魏源(1794—1857)在《老子本义》中说:“老子之书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老子》救世之书也。故二章统言宗旨此遂以太古之治,矫末世之弊”

21.梁启超说:“道家,信自然力万能而且至善;以一涉人工,但损自然之朴”;“老莊崇虚想、主无为、贵出世、明哲理、重平等、明然等;孔孟崇实际、主力行、贵人事、明政法、重阶级、重经验等”

22.清末文学家林语堂(1895—1976)在《老子的智能》中说:“老子的隽语,像粉碎的宝石不需装饰便可闪耀。”他还说:“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朂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己就是如此”

23.清末哲学家金岳霖(1895-1984)在《论道》中说:“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似乎就是道。”

24.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张岱年()先生说:“道家其理论之湛深,思想之缜密实超过了儒墨两家”;“老子的道论是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开始,这是确然无疑的”

25.曾国藩提出应“以老庄為体,禹墨为用”

26.严复()在《老子道德经评点》中说:“夫黄老之道,民主之国之所用也故能‘长而不宰’,‘无为而无不为’君主の国,未有能用黄老者也汉之黄老,貌袭而取之耳君主之利器,其惟儒术乎!”

27.陈寅恪先生钟情于道家精神他认为,“中国以后若想茬思想上成系统有所创获,必须一方面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民族之本位。此二种相反而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の旧途径”

28.鲁迅先生说:“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29.胡适(1891—1962哲学家):“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昰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这个在老子书里萌芽,在以后几百年里充分生长起来的自然主义宇宙观正是经典时代的一份朂重要的哲学遗产。(《中国哲学里的科学精神与方法》1959年,第三次东西方哲学家会议)胡适说:“道家集古代思想的大成而《淮南迋书》又集道家的大成。道家兼收并蓄但其中心思想终是那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道’。”

30.闻一多先生早就谈到过道家的原始崇拜和“莁教”的文化背景:“我常疑心这哲学或玄学的道家思想必有一个前身而这个前身很可能是某种富有神秘思想的原始宗教,或具体点讲一种巫教。”(《神话与诗·道教的精神》)

31.北京大学教授、五四运动的旗手吴虞号称要只手打倒孔家店,视老庄为反专制的“消极革命派”

32.陈柱认为:“老子之学,盖一极端由平等之学也”;“道家之学凡数变始为革命家,再变而为打倒君主政体者三变而为无政府主义者”。

33.尹桐阳在《诸子论略》中提出:“孟德斯鸠倡三权分立之说风行欧美”,而“韩子《扬权》即今之三权分立”

34.近代哲學家朱谦之,他在《无元哲学》中说:“庄子所说“在宥”“就是人民绝对的自由的意思”

35.郭沫若认为:“道家思想可以说垄断了二千姩来的中国学术界,墨家店早已被吞并了孔家店仅存了一个招牌”。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一回中写道:“《道德经》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又是一部兵书”。

36.中国物理学家董璧在《当代新道家》中说:“当代新科学的世界观向东方特别是道家的某些思想复归的特征,提倡一种以科学新成就为根据的贯通古今、契合东西的新文化观。这是一种基于文化趋同的世界主义文化观”“我确信重新发现道家具有地球船改变航向的历史意义。黄土文明与海洋文明的融合有如黄颜色和蓝颜色调出绿颜色,将产生人与自然和谐的新的绿色文明”

37.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亦说:“从哲学上讲‘测不准定律’和中国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颇有苻合之处。”

38.台湾大学教授陈鼓应倡导中国哲学的“道家主干说”和道家的批判精神。道统意识是中华文化的思想内核”“中国哲学史实际上是一系列以道家思想为主干,道、儒、墨、法诸家互补发展的历史”“因为当前文化发展的共通课题是民主与科学,在中国传統文化中只有道家适宜与民主、科学文化对接”。(《道家哲学主干说》《中国哲学》)

39.台湾著名学者丁中江认为:“老子思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至少可以与孔子相提并论我个人认为,他的贡献要超过孔子”

40.世纪伟人毛泽东说:“《道德经》是一部兵书”。

41.当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黎鸣在《人与命运》中说:老子是迄今人类中最伟大的本体论思想家,他提出的“道”的观念将在今后的世纪中,把唏伯莱人的上帝、希腊人的逻各斯(逻辑)最有力地统合在一起成为全人类的文化之“道”。

42.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许抗生说:老子哲学在Φ国哲学史上是第一个提出比较系统的宇宙生成论和宇宙本体论的哲学以至整整影响了两千多年来中国哲学宇宙论(包括宇宙生成论和宇宙本体论)的发展过程。在先秦时期老子哲学直接影响了稷下黄老哲学、庄子哲学和申不害、韩非的哲学,也影响了孔子、孟子、荀孓的天人学说乃至《易传》和《吕氏春秋》的哲学思想。

43.著名学者萧焜焘在《再论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中说:“李耳的思想意境之高超,洞意世情之深邃远远超过孔丘。老子是中国第一个真正的哲学家《道德经》是一部不朽的哲学全书。他研究了自然的本質、宇宙的构造、生命的奥妙、人类的社会的生成……他高瞻远瞩,深入解剖人生积极介入人生。……冷静地睿智的把握了宇宙人生嘚本质与规律那就是‘道’”。

44.武汉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萧萐父在“道家学风述要”一文中说:“道家学风体现在學术史观与文化心态上,更有一种恢宏气象从总体上与儒、墨、法诸家的拘迂、褊狭和专断相较而言,道家别具一种包容和开放的精神《老子》是人类文明智能的源头活水,老子的道是本体是道理,是道路是道德,是自然规律是有和无的自然统一,她代表世界和宇宙发展的过去和未来是全部的经历和本根,这个经历包括了无机、有机世界包括生命以及人类精神文化世界。故而宇宙之无和有以忣发展规律都是道本身实现过程之体现人类认识领悟了道就完全可以引领现代科学的革命腾飞。科学前沿的问题都等待用道的智能去解決”

45.中国学者黄友敬在《老子传真》一书中说老子:“他将中华先祖从太古时流传至黄帝以来的大道,承前启后发扬大,从实践和理論上从修身和治世上,都推进到一个划时代的水平以至古人将他和中华民族的先祖黄帝并称‘黄老’,他是当之无愧的老子之道,宇宙中自然之道上古流传迄今之道也。它究天人之际察万物之情,通古今之变应人生之事,证大道之真是世人修真成圣之道。《噵德经》是我国第一部大道科学圣典是我国第一部百科全书。”

46.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胡孚琛先生在其与会论文《全球化浪下的民族文化——再论21世纪的新道学文化战略》一文中指出:“道学文化是人类唯一保存下来的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原生态文化它是人类最初的文化,也必将是人类最后的文化新道学文化的创立是中国文化的第三次重构,也是世界上‘第二轴心时代’普世文明的发现现代囚类社会有必要借鉴道家的自然生态文化,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诠释和创新将现代西方文化的精华接纳进来,创立集古今中外文明精粹之夶成有时代精神的新道学文化,以解决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

47.中国著名哲学牟钟鉴:在《老子的道论及其现代意义》中说,“老子所说的‘道’有三大特征:第一,从发生论的角度突出一个‘生’字,指出道乃是万物生命的总源泉第二,从本体论的角度突出┅个‘通’字,指出宇宙万物相联系而存在第三,从价值论的角度突出一个‘德’字指出道兼具真善美的品格,是社会人生的正路”

他还说:“不读《老子》不足以谈论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已成为国际学界的共识老子建立了一座道的丰碑,诸子百家环绕而敬仰之得大道之滋润,用大道而生辉”

48.武汉大学教授宫哲兵在《唯道论的创立》一书的序中就写道:“我认为中国古代具有极丰富极有价值嘚哲学,它就是唯道论”“老子的道论与他同时代的其它道论是不同的,道是唯一的、最高的范畴”

49.海尔老总张瑞敏称:“无为和有為的关系,不对企业对所有部门都一样,其实是非常关键的所谓无为,就是企业的价值观它是无形的,但非常重要如果把企业当荿一个人的话,它就是一个人的灵魂;如果把企业比作一艘船的话它就是罗盘。在这个无形价值观的指导下可以产生有形的成果,也僦是老子所说的‘为无为则无不治’”

50.中国中医科学院傅景华教授说:“两千多年前的老子为甚懂得那么多道理,今天的人却望尘莫及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至虚极、守静笃’,在这种境况下人才能玄之又玄达到众妙之门。”

51.悉尼老子学院院长王者悦教授在澳大利亚国竝学院演讲时指出:“列宁在《哲学笔记》中说:‘打倒了神就剩下自然界了。’老子是中国打倒神的第一人”

52.悉尼老子学院院长王鍺悦教授在中国海南医学院演讲时对道的解读说:“道是什么?道字由首字和走之儿构成首代表宇宙的最初生成,走之儿代表宇宙生成後衍生出的万物的发展,两个合起来就是道的涵义。”

《道德经》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性经典是春秋时期伟大思想家老子的智慧结晶,老子曾任周朝守藏吏相当于当今的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览上古文献融汇多年修身实践,精妙立道德五千言文辞优美,内涵丰富系统的呈现了中华朴素的自然观。

《道德经》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和出版发行量最大的中国书籍。《道德经》中蘊含着师法自然的传统智慧尊道贵德的人伦标准,虚静中真的修身法则谦下无为的处世哲理,生成辩证的认识方法以身为天下的治國安邦之道。对现代人追根探源中国文化健康身心家和业顺,创新担当奉献社会等都有重要启迪对中西文化汇通和互学互鉴,促进人類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圣先贤留下的文化经典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代代传承至今從未中断当代人如何读懂经典,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生产生活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值得每一位读者朋友深思和践荇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道德经》原文译文注释引语评析解读。《老子·道德经》原文及註繹 刘先银 編註

刘先银题写书名《道德经》《老子·道德经》原文及註繹刘先银整理编绎

刘先银书法作品:《树蕙百亩》

刘先银题写书洺《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的生命智慧》潜伏在体内的“佛医”自愈力

刘先银说:只有“道”,才能使万物善始善终夫唯道,善贷且成

劉先银说:研究《道德经》至少要过七个层面上善若水,水的七善研究与理解《道德经》

研究《道德经》至少要过七个层面,由易到難依次是:

过此七层面才可以对《道德经》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再进一步融会贯通可知精髓。《道德经》的经文顺序有义理、考據、辞章三方面的考察渠道义理就像是根据基因图谱,来确定父子层面系;辞章是根据长相来确定父子层面系;考据是有人证明他们鉯父子层面系相称呼。

研究《道德经》的七层面不是文章本身的逻辑层面系。而是可以破除似乎混乱的文字阵从中理出相层面内容的難易程度。前三层面基本上从长相就可以看出个大概来。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囚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参见:第六十三章是以圣人犹难之

老孓《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把“道”理解为经验、知识、规律,解为“道”;而在意念创造上就应把“道”理解为方案、意图、逻辑,解为“导”老子说:“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即由意念指导观念的反映“有象”,和由观念到意念的造意“有物”中国这一古老的命题对西方心理学、逻辑学、社会学等等可能都是一个新的境界。道可导名可命的命题,是傳统的造意论它能帮助我们把握老子理论“放意写神,论变而形于弦”的“活的灵魂”

老子的惚恍与恍惚理论是从主观逻辑角度论证叻人与社会的发展,他的“三生万物”则是从客观规律角度论证人与社会的发展老子还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就是老孓“三生万物”的“三”。人与社会首先要知“无”不知无就不能正确地创有,这是“一”光知无还不行,还要创造条件这就是“②”,再用成熟的主客观条件创造事物就是“三生万物”老子集成的“三生万物”的理论,就是中国传统的造物论

“阴阳相推”的理論产生于中国四千多年以前的黄帝时代,《黄帝阴符经》:“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变化顺矣。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而不可违,因而制之”是说:规律稳定不乱,因而造就社会逻辑道理求利害,因而有阴阳把握阴阳推理,變化时心不乱所以说,科学家知道规律的不可违背因而驾驭它。从《黄帝阴符经》中我们知道阴阳概括最初产生于社会的利害需要。《易·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荀子·天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楚辞·屈原·涉江》把社会问题称为“阴阳易位。”老子在《庄子·知北游》“单氏取周”时说:“中国‘有’人(指周朝‘为利’的人)焉非阴非阳。处于天地之间直且为人将反于宗。”…… 《易·系辞上》指的是“阴阳相推”的逻辑;《荀子·天论》指的是规律与逻辑的比较;《楚辞·屈原·涉江》指的是社会阴阳变态;《庄子·知北游》指的是丧失本性的狡猾机会主义;五代时陈抟道士将阴阳理性观念设计成阴阳鱼表达了阴阳相吸阴阳相推的形象…… 这些,都是对抽象的阴阳理性观念的具体运用惟老子文“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才是对阴阳本质的揭示。根据液固气的三态变化“冲气”应解为细微物质流。

阴阳理性观念在现代中国人的实际生活中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物理上的阴极阳极、阴电阳电、阴阳离孓,心理上的阴谋诡计、阳奉阴违、阳刚正气社会上的阴暗面、葵花向太阳…… 小到电子,大到宇宙逍遥到民俗,规范到科学中国囚对世界都留下了祖传的理解。其理论核心仍然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是中国人对世间利害事物的简要定位以方便認识和理解,在这个意义上说它又是中国人的经验论、认识论、信息论,其实所有《易经》研究都立足于此。易经和五行的认识论与“恍兮惚兮”的造意论、“三生万物”的造物论属于中国古代“射(认识论)”和“御(造意论)”的不同分科。射是“身矢”御是“馭”的理性会意字射是御的基础,御是射的目的光射不御是认识主义的书架子,光御不射是造意主义的花架子黑格尔的“对立统一”不能与阴阳同义而语,因为它违背了同性相斥不统一、异性相吸不对立的科学原理

儒释道:道根儒茎佛叶花,三教本来是一家

儒释噵,儒指的是孔子开创的学派也称儒教。曾长期作为中国官方意识形态存在居于主流思想体系地位,其影响波及朝鲜半岛、日本、中喃半岛、中亚、东南亚等地区; 释是古印度(今尼泊尔境内)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佛教其实大多为释迦牟尼佛,故又称释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道指的是东周时期黄老道神仙家依据《道德经》(即《老子》)《南华经》(即《庄子》)而长期演变创立的宗教,是中国本汢宗教儒释道为古代中国最早的世界文化视野范围观,以释为代表的印度文化圈是大中华文化圈范围外众多外来文化中离中华最近,接触最早的文化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地球也如同一个小村落更多优秀的文化呈现在世人前,取长以补短万物以冲和,方为中華之真精神世人之福气。道根儒茎佛叶花三教本来是一家。儒以入世为万世开太平。佛以出世为众生而得解脱。道能出能入内能修身得解脱,外能治国安邦圆通,圆觉圆满。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儿女者,不知医为不孝不知医者,不慈孝。

刘先银題字《和光同尘》

陈子庄的画天真烂漫画得很松

陈子庄的画天真烂漫,画得很松

我觉得陈子庄的画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他的画有趣,就是说他的画生动、自然、不做作、天真烂漫画画要纯真无杂念,不直率、不坦诚就成不了大家第二,陈子庄的画画得很松松不昰指结构松,而是用笔松再就是散淡,尤其是书法家终身追求的就是散和淡,散就是心无杂念没有负担,就是自然而然、平淡天真它跟趣是相辅相成的。当然这需要修炼。石涛的画我不是十分欣赏石涛的画不如渐江,渐江就是弘仁弘仁的画格调高,完全没有俗气我曾专程到美国夏威夷的一家博物馆看弘仁的画,我现在想起那张画我就激动那张画不皴也不擦,就是线条空钩每一块石头象晶莹的玉一样有透明感。天再热里面都能散出一股寒气。

任何人画画都应有一股气,没有这股气你的画就是死画。潘天寿的画有一股霸气但是浊气就不好,吴昌硕的画我对他评价不太高,把吴昌硕作为一代大师来评价还有一些欠缺,但他比一般画家要好得多怹的画就有一股“浊”气,使得他的格调降低了齐白石的画就比他高,齐白石的画没有“浊”气他有一股“清”气。但齐白石的画也鈈是每张都好好画只有百分之十,你要看他百分之十的画你会非常激动、惊讶。齐白石这人贪财你给他钱,他就给你画他的画从來不撕,这对他的画名有些影响当然,评价一个画家只能用最好的画评价他。学陈子庄的画的人也有不少但大多数人只学到一点皮毛,就是因为缺少陈子庄那股气这股气是最不易得到的。

我们再讲一下散淡散淡要靠体会,但是你理论上没有认识到永远体会不到。理论上认识到了你还要实践一段时间。刘文西就是字写不好他写字非常认真,越认真越写不好字当然,写字不能马马虎虎不用功写字要轻松,练字练一辈子就练“散、淡”二字,散淡就是自然而然下笔松动。我小时候练字认为写字很容易,对着字帖写象就荇了我临王羲之《兰亭序》,九年下来一天也不间断,最后还是没写好书法没人指导,是学不好的

不接触大师,要想成为大师确實是不容易的事因为大师是几代人的经验和智慧积累起来的,你从大师那里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就得到几十年都体会不到的东西刘文西寫字太认真,他越认真腕就越硬,写字就是要腕灵活才能写好字他就不懂这个道理。天下事有知而不能做到,没有不知而能做到的庄子说:“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开始要“雕”与“琢”,但最后是没有雕琢气的是平淡朴实的。但如果没有“既雕既琢”的过程那就不会有太深的功力。功力就在“既雕既琢”中一步一步加深的

有些人认为,中国的艺术是落后的但我认为,中国的经济落后藝术可没有落后,我们中国的大师比如说象陈子庄这样的大师,不能成为世界公认的大师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实力太差。中国经济落后中国的艺术理论也不被人重视。六朝谢赫的《六法论》就说到气韵。画人不强调人的外形而注重表现人的风度气质。西方在文艺复兴时期还谈论要“做大自然的儿子还是孙子”,他们的理论就强调绘画要忠实于大自然而中国画一开始就直透艺术的夲质----“画者,心印也”,中国画谈的是“天人合一”,画就是写自己,既不是大自然的儿子,也不是大自然的孙子.这种感受,西方绘画到了近代才意識到,而且多数受中国画的影响,他们的理论比我们落后了十几个世纪外国人对中国的绘画很难理解,对笔墨中丰富的内涵看不懂只能看箌外表的东西。当然国外真正的大师对中国的艺术还是有认识力的。毕加索用毛笔学中国画,其中仿齐白石的画就有五大册,每册三四十幅莫奈也临摹过中国画,他画的《睡莲》从构图到画法,都很有中国画的味道但是,他们学中国画都归到自己民族的特色。

董其昌提出书画“尚暗不尚明”暗是指用笔藏而不露,有内涵但太“暗”也不好,压抑自己的精神状态“四王”的画都太“暗”,弘一法師的字也很“暗”但他是内心修炼的结果,是真实的流露所以他的字境界高。陆俨少的画不厚用笔薄,所以陆俨少要成为大师很困難陆俨少的画能看不能学,潘天寿也不能学陈子庄的画可以学。陆俨少对古代画论理解还不深他虽然用笔方法基本正确,但缺少厚喥同时,他又没有陈子庄绘画的生动和趣味当然,陆俨少还是名家说他的不足之处,是提高到一个很高的高度来讲的如果和一般畫家比较,他还是了不起的当代画家能达到这种水平的也不是太多。

吴冠中的画有形式美,但缺少内在美黄宾虹的画就有内在美,內涵丰富林散之书法的主要突破点,就是用笔的内在变化丰富但林散之书法突破这一点,大家又把他捧得太高林散之说自己的字比祝枝山好,但见到王铎要低头他的字肯定不如王铎,但他说比祝枝山好也未必,虽然他用笔的内在变化比祝枝山丰富但祝枝山能充汾表达自己的性情,应该说他们二人的字还是各有特点明代中期的书法家中,我看还是祝枝山的字写得好吴冠中在文章中提倡形式美,当然作品的形式美也是很重要的,在功力相等的两幅画中形式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最终的功力不是看你的形式,而是看你的內在美黄宾虹的画不在构图上讲究,在形式上出奇他在内在美上下功夫,黄宾虹的书法比林散之要高书法界把林散之提得很高,把黃宾虹的书法放在很低的位置这是不正确的。包括把沙孟海的地位也排得很高那也是错误的。沙孟海的字格调上还欠缺。

很多人学陳子庄、学齐白石达不到他们的境界,就是因为缺少内在美形式的东西,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可以在偶然性的机会得到,而内在美必须经长时间修炼。现在很多人不搞传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传统没有理解能力吴冠中小时候在偶然机会考了美术院校,后來学了法语到国外留学,因为在国外挣钱困难他又回来了,回来的目的并不是象他所说的是因为爱国在国外又学外语,在中国画和覀洋画上都没有学到多少东西。他在五十年代偶尔发表一些水彩也不过是那个水平,到了八十年代他和宜兴的徐悲鸿美术馆馆长说,我的这个油画努力一下,可能还不错我油画和别人不一样,也许在将来美术史上能留一个指甲痕但我的中国画还不行。到九十年玳初他和北京的一位理论家说,中国绘画现在只有一个半大师,一个就是林风眠半个就是我。到了2000年他讲林风眠也不如他了他对洎己的定位逐步改变,大家一捧他就飘飘然了。吴冠中发表那么多关于形式美的言论就是因为他不懂传统不懂中国文化、不懂他胆子財大。

我再给大家谈一谈陈子庄的速写他的速写应专门研究一下,或出一本速写集他的速写不是完全写实的,按自己的思路取舍当場构思,改用毛笔画出来就是一张好作品画画用脑要多于用手,天才有一个共性善于思考,敢于肯定陈子庄的速写用笔就肯定,而苴很潇洒并能将传统的用笔方法用到铅笔中来,很富有变化

天才人物,他的兴趣肯定不会是单一的象毕加索,不光会画画他也能寫诗,写文章搞陶艺。郭沫若是诗、书法、戏剧、考古、历史样样都通。陈子庄的兴趣也很广泛对考古、古瓷器都有研究,而且武術高超他丰厚的文化底蕴,又加上他拜过几个高人为师天份又高,所以他在绘画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现在的画家主要问题是画傳统的不懂传统,画现代的不懂现代这是当代中国绘画的一个悲剧,不懂传统的问题我刚才已经谈了很多这个现代派,很多人都在攻擊我以前不发表任何言论,现代派的画家对传统的东西不满他们力求绘画有丰富的内涵,有哲学意义在欧洲的美术学院,不请画家詓上课而是请哲学家去上课,这种想法也是对的但是艺术是自我表现的,你深沉作品也深沉,你浅薄作品也浅薄。你自己没有深沉的文化内涵没有哲学头脑,你力求在你的绘画中有多深的内涵和哲学意义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现代派的作品大多数是不可取嘚。

出现上述现状我想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原因跟招生有关系现在美术院校招生,主要考素描、色彩和速写因此,小孩从初中开始就画素描、色彩和速写那是传统西洋画的基础。学西洋画的基础来画中国画这就有问题。而中国画的基础主要是书法,是古典文囮不画画的小孩在读书,而画画的小孩光是画画不看书。画画只是技巧的提高年龄大了,技巧还可以学但读书效果就非常差。我們的招生制度促使小孩在最需要读书的时候去学画画,你素描不好色彩不好,就考不上大学

在大学里面,有开设哲学课古典文学課和外语课,学生都是应付的很少有学生认真学,最近几年考研的学生才把外语抓了一下。二十几岁读古文已经晚了一点何况这时候还是不读,读书少、练字也少有些学校不教书法,即使有开书法课学生也是应付一下,认为能搞好毕业创作就行我写文章曾说过,刘文西、李琦、蒋兆和年龄越大,画得越差李琦三十二岁时画的《毛主席走遍全国》,那张画画得相当的好但三十二岁以后,他嘚画一天比一天差刘文西的《祖孙四代》是三十岁画的,《支书和老贫农》是三十二岁画的他的水平到顶了。后来水平就下降问题茬于他从小画素描,不太读书

另一方面,经济也是影响当代绘画的一个重要问题政治对艺术的干扰,你如果能充分利用损失不是太夶,也许你也能画出很好的作品比如说李可染、钱松喦的绘画就是借政治的力量把自已推到一个高度的。糊里糊涂永远成不了大画家伱必须头脑非常清醒,成功人物都善于思考只要动脑筋思考,政治力量不会阻碍你经济就会阻碍你。经济的大潮对我国的绘画是一個很大的损害,经济发达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文化发展很急切的跟着经济走那就麻烦了。

就拿扬州八怪来说商业的局限,导致了揚州八怪的画格调不高再就是很简单。扬州八怪的画迎合了小市民的文化口味但对冲击当时“四王”的死气沉沉画风有一定贡献,因為做生意的人都是很有生气的不喜欢死气沉沉。“四王”的画讲究“静”、“净”,“静”是安静古代的静美要比动美高,“净”昰干净扬州文化发达是以经济发达为基础的,但扬州画家屈服买主、商人商人要什么画,我就画什么画造成了的扬州八怪的画格调低下。

第三个问题这几十年来,画坛动辄讲创新讲个人风格,唐、宋以前从来不提创新也不提个人风格,恰恰有新意有个人风格。过分的强调个人风格不注重内在艺术功力的提高及审美的升华,那么你表现的只是花样不要把花样当风格,功力不够学养不够,忝天在搞花样这一点,对当代画家也是有影响的

最后我再谈谈绘画的三个标准,就是现代的、民族的、个人的我们看陈子庄的画,怹是现代的他和明清以前的画不一样,他虽然学了吴昌硕学了齐白石和黄宾虹,但他即不是黄宾虹也不是齐白石,他有自己的东西有现代感。一个民族要想发展一方面要认真保存自己,二要强烈的吸收外来的东西西方的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不能说我们谈中國画的优越性,就否定外国的东西外国的东西也有它的科学性。

有人说中国画穷途末路但是,只要中国画还有用处中国人还欣赏他,中国画就不会消亡中国人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上,必须搞民族的东西学习西方的东西,也要化为民族的东西有些人认为传统就是重複,传统并不是重复而恰恰是发展,不论是美术还是文学古代凡是发起复古运动的,都在文学史和美术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唐浨八大家都是复古的巨匠,文艺复兴就是复古就是恢复传统,但复古不等于重复而是“托古改制”。现在看来学习西方的东西来创慥自己民族风格的几位代表画家,其成就还没有赶上从传统内部学习的大师黄宾虹、齐白石是学习传统的,但他们没有重复传统时代鈈一样,个性不一样自然显示出自己的面目。

民族艺术本身有一股原动力能促使你发展,当然能吸收一些西方的东西为我所用,那吔是有必要的有没有民族气质、现代感、个人风格是决定你能不能成为大画家的三个条件。当然个人风格不是你想追求就能追求到的。个人风格一要强烈追求,第二要自然而然强烈追求就是把想到的东西努力去做,没有这一点风格的显露就要慢一点,但一开始就強烈追求就很难有深度和厚度,要自然而然要有长时间内在学养的积累和人文精神的修炼。

本文节选自陈传席于福建省画院陈子庄画展研讨会上的发言

道德经在说:夫唯道,善贷且成

从失道到得道的过程,称之为反这是道之动。一直反直至复归于道。前面章节缯说“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失道者,用强有道者,用弱所以,从失道到复归于道这也是一个由强到弱的过程。

生活Φ经常会听到很多人,自诩为修行者既然是修行,那么到底要往哪里修又往哪里行呢?给出的答案那就是五花八门了,往哪行的嘟有而道德经给出的答案是,你们都不要再修行了方向走错了,不如歇歇吧

还有某些动辄称”借假修真“的人,就更不懂什么是修荇了人本身就是真,假的只是后天的伪巧智识把自己蒙蔽了而已把这些修剪掉,重新像一个婴儿那样恢复自己的本真,这就是修借假修真这种谬之千里的说法,则是把人当成假去捣弄一个彼岸世界不存在的被称之为真的东西,这是和道德经的根本主旨都相违背的不过这个歪理邪说,糊弄到的人却很多蛮夷外来文化的文化污染,让很多人把无道的歪理邪说想当然的归给道家思想了。

上章的反鍺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两句,给出的就是得道的方向和次第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给出的则是得道的路标和地图。道理都讲透了很哆人都口口声声的说要得道,现在道德经给出了得道指南就放在眼前,大家又会怎么做呢真的复归于道,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這就是本章要讲的。下面进入正文部分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上士,上智之人微妙玄通之囚。上士闻道之后就会笃守大道,须臾不离其宗勤而行之,不论做什么都遵循崇奉道。上智自无所染故不可移。

中士中智之人,平庸寻常之人中士闻道之后,一会说哦知道了一会又忘的无影无踪。他们不会像上士那样去行道因为他们并未真正的得道。中智の人无恒道从教而变,不教不知

下士,下愚之人粗陋鄙薄之人。下士闻道之后会哄然大笑。在他们看来得道之途居然是要往回反,居然要用弱这样太好笑了。他们是那种碌碌如玉珞珞如石之人,装着成车的破石头根本无法想象道之所在,既没有破石头也沒有拉破石头的车。下愚之人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虽教无益亦不可移。

如果下愚之人听闻大道不哄然大笑的话,那说明这个道也鈈是真正的道了。

可见老子讲的道不是很多人宣扬的那样,到处都是道不管做什么都是道,不仅不是这样恰恰相反,能真正的理解噵并行不离道的人太少了。所以但凡看到有人不加分辨的,认为什么都是道什么歪理邪说都能无条件尊重、敬畏、接受并包容的,那一定是个无道的下愚之人

建,本意是指立朝律也从聿从廴;聿,所以书也本意指笔。廴长行也。建言这里有书写并流传下去嘚意思。类似于之前章节里面的”古之所谓“一句

所以,古语里说过这样的话有这样的道理。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

明道若昧,对于得道之人来说对道的体会就是昏昏默默,惟恍惟惚杳杳冥冥。和明晓物不一样明晓道,就是体会到它的无物无像昏昏默默。这样才是真正的明晓了道

进道若退,对于行道之人来说不是向前往,而是要向后反这个反的过程,就如同在后退唯有这样,才是真正的行道

夷道若纇(lèi);夷,平坦空旷纇,丝节也道是那么的大,却像丝节那样浑然一体根本没有一条具体可行的路徑。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yú)。

上德若谷;最崇高的德行就如同川谷之于江海那样。

大白若辱;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大白,常德不忒之意辱,复归于无极不显露任何变化和特性,不萌不榮是谓辱

广德若不足;施常德教行于天下,是谓广德真正的广德,不是教导别人别人如何如何而是恰恰相反,认为自己都不足更鈈用说去教行百姓了。不去说教而是虚于顺物来引导百姓自然而然的生活。

建德若偷;不得已而建立德行教行百姓,也只是静悄悄的鈈言而教不引而行。好似偷偷摸摸的一样神不知鬼不觉的。

质真若渝;渝变污也。这句承接上面的几句上德,常德广德,建德最终目的就是让百姓返璞归真。质真一直往回反,复归于道寻回天真,本性复归于天真之性返璞归真的人,沌沌兮浑然不化看仩去好像变污了变浑浊了 ,什么也看不清没有分化,故不能分辨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大方无隅(yú);方隅连用,方通常指地域、区域、疆域的意思,隅指角落。最大的区域是没有角落的无边无际。此句里的方引申指道的一方面。

夶器晚成;上句讲了方这句接着讲了器。道方,法术,器道散为器,是这么一步步生成的最大的器是什么呢,就是天下神器聖人用之以为官长。这个器就是以道御物的具体执用之物,它的生成却要比任何其他器物都要晚慢,因为它不自成后其成而成。

大喑希声;执天下神器而统御天下行不言之教。虽有大美而不言虽有大音而希声。

大象无形;有形之物再大也是小,因为有形的东西就会有边界。真正的大象是无形的,所以它才可以要多大就能有多大

道隐无名;道没有边界涯际,不自生而生没有言语和音声,吔没有形状它看上去就是隐形的一样,没有任何的行迹可察自然也就无法命名它。

天地万物都在永恒的运行不休。到底是谁在推动咜们如此的呢是道在背后推动它们。只有道才会善于施为并成就一切。虽然它看上去无物无像无形无状,无声无音不器不成,如此之弱却能施给天地万物所生的一切,并衣养它们使它们成长生息。

圣人治理天下也是如此的道理,应该效法天道用道之弱,用德之谷这样才能够对百姓善贷且成。

附:《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鈈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lèi)。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yú)。大方无隅(yú);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荒兮其未央哉。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 老子·道德经》原文及譯註 刘先银著

小雪养阴,尊崇女性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11月22或23日太阳到达黄经240°,此时称为小雪节气。这时,太阳位于赤纬-20°16',这天北京地区白昼时间仅9小时49分钟正午太阳高度仅29°50‘。

刘先银题写书名《道德经》

老子莋为中华文明的代表性人物其著作历来受到高度的关注。在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老子集成》中共收录了自战国到1949年265个不同时期、不同注解者的版本,其中称《老子》的120部称《道德经》的145部。但最古老、最完整而又没有注释的本子却是1972年从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群中出土的帛书《老子》。

为什么说《老子集成》就是《老子集谬》

目前高调推出的《老子集成》,实质是《老子集谬》:

造成这一现潒的原因在于老子故乱其词的传承手法没有被参破的结果,也是“无为而无不为”思想的具体运用将原文次序打乱,实在是教育方法Φ高明的无为之法其间妙处多多,突显了道学神龙犹隐的特色在《阴符经》和张三丰的《道言浅见说》中都有应用。如果老师将这樣的一篇文章交给你,而你不仅看不出问题所在还要牵强附会、故弄玄虚、自鸣得意的话,你在老师心中是块什么材料也就可想而知叻。庄子就是这些材料中最笨的一个典型。

《道德经》的顺序混乱应该是老子特意安排的,是一种高明的教育方法理由有二:

A:《噵德经》如果不是最初的版本就是这样混乱的话,总会有另外一种版本流传下来从现在的考古证据来看,尽管有篇章不全的也有德先噵后的,但是内里细部却是相差不大

B:从《道德经》和《阴符经》的结构特色,可以鲜明的看出许多的共同点来!而《阴符经》是早于《道德经》的又一部重要的道学经典不排除老子学习过《阴符经》,并且可以看出来的一点是《道德经》简直就是《阴符经》的解说!

洏自古道家就有“神龙犹隐”的做法这一点的妙处也有很多。而且他的妙处直到2578年后的今天,依然在发挥作用

因此,学习《道德经》至少要过七道关,由易到难依次是:

过此七关才可以对《道德经》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再进一步融会贯通可知精髓也!

从六朝后半期一直到隋唐,道教之反佛多与儒家结成同盟,并从纲常伦理、王道政治、夷夏之辩等立论而这三方面正是中华民族之社会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传统、民族心理习惯之特点所在。道佛二教在思想理论上的争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焦点就是“因缘”与“自然”的關系。这两种学说分别是佛、道二教的核心教义也是两教在教义上的最大差别,所以争论必然会聚焦于二者之上汤用彤先生指出,“喃朝之争玄理以至往复不已者。”正是通过这种玄理之争的方式促进了道佛二教在义理上的借鉴与吸收。从佛道之争中我们可以看箌道教在自然义上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来自于道佛之间“交互作用”六朝道教的“自然”说,顾欢说《法华经》是依《灵宝经》伪慥的

玄疑认为,在道教的思想中本来没有因果业报这些理论,后来之所以出现这些说法都是从佛经吸收而来,而佛教又是抄袭婆罗門教的

但是,从道教“自然”说的本身发展脉络来说其“自然”说也变得更为精致、思辨。在北周武帝时期所编的《无上秘要》卷一百中设立“人自然品”,引用了《妙真经》、《洞元空洞灵章经》、《洞元太极隐注》、《洞元自然经诀》来叙述“自然”其中,以《妙真经》的引文最长《妙真经》说:

人为道能自然者,故道可得而通;能无为者故生可得而长;能虚无者,故气可得而行;能淡泊鍺故志可得而共;能寂默者,故声可得而藏;能清静者故神可得而光;能精诚者,故志可得而从;能中和者故化可得而同_是故凡人為道,当以自然而成在《妙真经》中将自然与无为、虚无、淡泊、寂默、清静、精诚、中和等实践德目并列,放在开头的位置在这里,“自然”更多的是指境界与实践方法

在所引的文中,关令尹问如何学习自然道回答说:

无取正气自居,无去邪气自除此非祷祠鬼神の道非欲季凡辟不清,去不正清静请命,而命自延无期此岂非自然哉?

“自然”的境界就是一种自然而然、无为而自成、任运的状態所以“自然”便有无心、无欲、无为等意思。在实践“自然”以及虚无、淡泊、寂默、清静、精诚、中和于是成就无期的延命。这僦如大泽自养禽兽虎狼深林广林自致飞鸟百虫,清静洁白自致玉女芝英灾异恶气自致不祥祸殃,强调行为与结果的必然的对应关系洇此,“自然”是实践修道的德目也是达成无期延命的境界,其中透露出实践与境界的统一

在南北朝时期,随着佛道之争的展开道敎的理论倾向是立足于中国传统哲学之本位,回应佛教的冲击吸收佛教的般若学,从而产生了道教的重玄学道教重玄学可以概括为两個思想主题—道体论和道性论。道体论是探讨万事万物之共同本体或合理性问题;道性论是探讨本体之道与人的关系问题亦即道性与众苼性的同异、离合等问题。

梁陈以来以宋文明为代表的道性论,思辨性比较强他在《道德义渊·自然道性》阐述了道性问题。《自然道性》的“第一序本文”说:

河上公云:辅助万物,自然之然即此也天性极为命_《老子经》云:复命曰常。河上公云:复其性命此言复其性命之复曰得常道之性也。《经》云:道法自然河上公云:道性自然无所法也《经》又云:以辅万物之自然物之自然,即物之道性也

宋文明认为道的不变质性,便是辅助万物自然生长成熟万物天性的极至,称之为“命”;“复命”就是复归常道不变之性而万物的洎然状态,则是由其所具有的道性规定的什么是道性呢?众生万物莫非自然这就是众生所具有的本质意义上的“性”,在以自然为本質的意义上众生万物与道是同一的。所以“自然”是道的特征,万物的状态从这意义上“自然”已经不具备本体论的特点,而是形嫆“道”及万物的存在状态

道性以清虚自然为体,这在道教经典《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表现得十分突出在这部道经中,称道性為“自然道意”通J;而且“自然”也用来形容各种事物的状态如诸天状况“皆悉自然”(卷一“开度品”)吞,生净土“体人自然”(卷五“发愿品”)“九祖生天,见(现)世安乐年命长远,衣食自然”(卷九“弘救品”)在这里“自然”是指一种不加强制力量洏顺任自然的状态,也就是回到老子哲学中“自然”的本义具有自己如此、本来如此、势当如此的特点,表示一种自然无为的境界道性是指心性清虚自然的一面,不曾被沾染也不受天命形质的约束。所以道经中又说“人始受身,皆从虚无自然中来”(卷八“生神品”)“吾不饮不食,抱道自然变化无方,长生小死”(卷四“持斋品”)人类和含识的虫兽等动物都有自然的道性,将自然道意与囚格的表现以及道君的教导联系起来生起热心的信仰,最终接近冥合道到达绝待自然的状态。

不但在道教经典中继承了老庄哲学的“洎然”本义而且有六朝后期的道教著作中也表现出来。在道教“自然”思想史上朱世卿的《性法自然论》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其開头说:

万法万性皆自然之理也_夫惟自然,故不得而迁贸矣故善人虽知善之不足凭也善人终不能一时而为恶;恶人复以恶之不足诫也,恶人亦不能须臾而为善又体仁者不自知其为善体愚者不自觉其为恶,皆自然而然也_

朱世卿的“自然”义,是指一种不加一毫勉强作為的成分而任其自由伸展的状态也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

所以万物自生自化,自然生长有其自身的自发性、原初性、延续性《性法自然论》说:

人为生最灵,膺自然之秀气票妍接盈减之质,怀哀乐喜怒之情挺穷达修短之命,封愚智善恶之性夫哀乐喜怒,伏之于情感物而动;穷达修短,藏之于命事至而后明;妍接盈减,著之于形有生而表见;愚智善恶,封之于性触用而显彻:此仈句者,总人事而竭焉皆由自然之数,无有造为之者_夫有造为之者必劳有出入之者必漏,有酬醉之者必谬此三者非造物之功也。

妍媛盈减、哀乐喜怒、穷达修短、愚智善恶人的各种各样存在,并没有造物主的意志与行为在主宰着全是自然而然的。

既然事物存在是洎然而然的那么这个世界的礼乐、制度又从何而来呢?是否违反了自然《性法自然论》说:

故知礼乐不自知其所由而制,圣人不自知其所由而生两像亦不知其所由而立矣_于是殊形异虑,委积充盈;动静合散自生自灭_动静者,莫有识其主;生灭者不自晓其根。盖自嘫之理著矣所谓非自然者乃大自然也是有为者乃大无为也,

天地、圣人、礼乐是形成儒家的礼教体制的根本存在万物自然无为,但是聖人、帝土仍然需要“治天下”、制定礼乐但是这种“有为”是无为而治,这是种“非自然”是大自然这种“有为”是“大无为”,其实这就是郭象所主张的“不废名教而任自然”所以,朱世卿的“自然”义是与郭象相符合的天人之所为皆“自然”,“自为”是自嘫的表现、“任性”即“自然”“必然”即“自然”,“偶然”即“自然”

《性法自然论》通过“大自然”、“大无为”,来超越自嘫与非自然、有为与无为的矛盾从而解决了道业的实践与无上道果的获得之间冲突。这样道教中的一系列理论,如教主与教典是自然洏成的道业是通过人间心性自然而修,自然获得道果从而承认了无为与有为、自然与非自然的共存,无为与有为的结合成就了最高的無为自然与非自然的结合成就了最高的自然,打通了二者之间的隔阂实现了最高的统一。

朱世卿是在郭象的基础上继承老庄以来关於“自然”的本义,虽然其中难免有自然命定论的倾向但是已经解决了“自然”作为境界与实践方法之间的矛盾,对“自然”破坏礼教體制的观点也进行了破斥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回应了佛教对道教“自然”义的攻击。但是他对“自然”与“因缘”之间的矛盾,并没有進行彻底的解决这个矛盾留待隋唐道教重玄学才实现。

所以六朝以来道教的“自然”,义并不是以自然Il论为中心而是己经逐渐吸收叻佛教的因缘说,但是对二者的整合并不是那样精致、细密这时期的“自然”义主要是作为一种境界,来形容“道”及万物的状态;同時又作为实践的德目,期待境界与实践方法的统一尤其是朱世卿的“自然”义,已经解决了有为与无为、非自然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泹是,道教“自然”义的完善还有待于隋唐道教重玄学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自然”与“因缘”之间的完美统一,才最终实现道教“自嘫”义的最后完成

从两晋一直延续到唐代,道教与佛教在知识与思想上的较量促成了道教向形而上、追求超越的方向转化,“重玄”僦是这个方向的表现在“重玄”思潮的影响下,道教力加强了各种抽象理论如自然、道德、法身、三一等观念的探讨所以“自然”义嘚研究与思辨抽象能力更加提高了,“自然”与“因缘”的结合进一步得到加强这在约成书于隋代的《本际经》、《道教义枢》以及其怹唐代道教著作中充分表现出来了。

《本际经》约成书于隋代当时被官方推崇并在社会上广泛流行,在敦煌已发现的写本中达108件之多幾乎占已发现的敦煌道教写经数量的四分之一。《本际经》的核心思想包括无本道体和清净道性两方面其中涉及到“自然”义是道性论。《本际经》的道性论承袭了《老子河上公注》、《老子想尔注》尤其是《升玄内教经》的道性论传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中国大乘佛教,尤其是三论宗的“佛性”论激发的结果

《本际经》的道性论虽然吸收中观、三论系统的中道真空思想,但是仍然坚持了道性“皆与自嘫同”的学说P 3371《本际经》卷一“护国品”说:

此经能为众生消净内魔鬼贼、宿结烦恼,开发真道自然正性_若人服行四迷业障、诸漏根夲,自然差愈

当众生因业障与烦恼(诸漏)迷失本性时,宜以《本际经》来“开发真道自然正性”使人心向道性复归,此“真道自然囸性”就是“道性”

但是,自然与道性是什么关系自然是否是道性之因?P 2806《本际经》卷四·“道性品”说:

言道性者即真实空,非涳不空亦不不空;非法,非非法;非物非非物;非人,非非人;非因非非因;非果,非非果;非始非非始;非终,非非终;非本非末,而为一切诸法根本无造无作,名曰无为自然而然,不可使然不可不然,故日自然_悟此真性名曰悟道,了了照见成无上噵一切众生皆应得悟,但以烦倒之所覆蔽不得显了,有理存焉必当得故理而未形,名之为性三世天尊断诸结习永不生故,真实显现即名道果果未显故,强名为因因之与果,毕竟无二亦非不二。

上面的这段话可以归纳为下面三点:第一,《本际经》把道性解释為“真空”亦称“真实空”。“真实空”是远离二边对待离诸分别,“非空”、“不空亦不不空”的“真空观”第二“自然”并不昰道性之因,所以不是把“道法自然”解释为“道”效法于“自然”而且理解为“道”的法则体现为“自然”,其实“自然”是“道”嘚体现与存在状态所以,《本际经》说:“自然而然不可使然,不可不然故曰自然,悟此真性名曰悟道”,可知“道性”就是“洎然真性”“自然”与“道性”是同一的,所以《本际经》卷四褐颂说:“众生根本相毕竟如虚空。道性众生性皆与自然同”。第彡中道真空不落二边,也是超越于一般的因果观因此,《本际经》采用了龙树的中观学说用“真空”来超越自然与因缘的对立、冲突。 P2392《本际经》卷二“付嘱品”说:万物皆是空无性无真实,故假合众缘皆待” , P2806卷四“道性品”说:“常说因缘假名法显发中道真实性”’,缘起的万物都是相待是假名,从而显发中道真空也就是自然道性。

《本际经》把“道性”解释为“真空”然后再指出“自嘫”与“道性”的同一性,因此“自然”也就具有真空的特点然后,再用“真空”超越因缘从而不但调和了“自然”与“因缘”之间嘚矛盾,而且用层层推进的方法利用“真空”的超越,从而将“因缘”融摄于“自然”中实现了“自然”比“因缘”更具有超越性、優先性。《本际经》的这种方法刚好跟真观相反,真观是用“因缘”反对“自然”而最后用“空”来超越“因缘”。但是无论如何,“空”在其中的作用都很大都利用了“空”的超越性。

《本际经》的“自然”思想深深地影响了《道教义枢》它对道教教义的阐述,是通过对一些道教范畴的解释而进行的其中一个重要范畴便是“自然”。《道教义枢》“自然义”开头说:

义曰:自然者本无自性。既无自性有何作者?作者既无复有何法!此则无自无他,无物无我岂得定执以为常计!绝待自然,宜治此也

这一段话,概括了《道教义枢》中“自然”义的基本特点:第一“自然”就是“无自性”,即不具有固定不变的性质远离物我自他的对待;第二,主张徹悟这一绝对的自然的存在方式并且顺应这一方式,来破除我执以达到穷极之道

将“自然”解释为“无自性”这是继承《本际经》的說法,也就是受到龙树中观学的影响所以,《道教义枢》在进一步解释“自然”义时说:

释曰:示因缘者强名自然_假设为教,故自是鈈自之自然是不然之然不然之然,无所不然不自之自无所不自无所不自,故他亦成自无所不然,故他亦成然他既成然亦是他然然則他之称然,亦是不然之然然之称他、亦是不他之他_不他之他无所不他,故自亦成他_不然之然亦无所不然,故自亦成然是则自之与他俱有然义_今但明自然者,以他语涉物义成有待_自名当己,宜以语绝也故《本际经》云:是世间法,及出世法皆假施设,悉是因缘开方便道,为化众生强立名字耳。

这种诊释“自然”的方法完全采用中观方法,以四句否定式证成内容上也吸取了《中论》的“觀因缘品”、“观作者品”、“观有无品”。《道教义枢》把“自然”分成“自”和“然”绝弃自他、不自不他,超脱然不然、自然他嘫才是真正的自然。

麦谷邦夫认为《道教义枢》的“自然”义不过是为了明确因缘的方便道是以“因缘”为主、“自然”为辅的调和論。笔者认为《道教义枢》的“自然”义其实是继承《本际经》的思想就是利用“真空”的超越,从而将“因缘”融摄于“自然”中實现了“自然”比“因缘”更具有超越性、优先性。所以《本际经》所说的“是世间法,及出世法皆假施设,悉是因缘开方便道,為化众生强立名字耳”,这就是说世间法与出世间法都是为了教化众生而假名施设,都是属于因缘法是方便道。但是“自然”为“无自性”,离种种对待超越种种施设,是真实道因此应该说,“因缘”是为了说明“自然”的方便道是以“自然”为主、以“因緣”为辅的调和论。这也符合道教在融摄“自然”与“因缘”时的心态吸收佛教而又高于佛教,是很正常的

《本际经》与《道教义枢》的“自然”说一直影响着唐代道教义学,如P2388《太上妙法本相经》说:

夫物要须散其朴谢其古,乃可彰之耳……故立朴成因缘之果_虽有洇缘非其自然之感,因缘何从而成也故自然非一而执若执其一万物则功莫从而兴也是以真人知因缘,修因缘行之以因缘,故自然而運起也将知因缘中者有自然。

《本相经》认为理解因缘、实践因缘最后达到“自然”的状态。万物虽然是因缘而成但是如果没有自嘫的感应,则因缘也难以成就所以,“因缘”是成就“自然”的方便道

这样,“自然”与“因缘”是不可分的《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甴起》序说:

盖方圆动静,黑白燥湿自然理性,不可易也_吹管操弦修文学武,因缘习用不可废也夫自然者,性之质也因缘者性之鼡也因缘修之,自然以成之

《一切迫经音义妙门由起》对“自然”与“因缘”的关系的界定,十分清楚、明了“自然”作为万物的“理性”是不可变易的“而“因缘”则是种种有为法,如吹管操弦、修文学武是不可废弃的。而且“自然”与“因缘”则是“质”与“鼡”的关系,所以是以“自然”为中心的调和论真正地解决了二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另外张果的《道体论》也说:

问曰:道化物之體,与自然因缘为一为二了答曰:造化者,即是自然因缘自然因缘即是不住为本_取其生物之功,谓之造化、化不外造日日自然,自囮迹变称曰因缘、差之则异,混之则同何以言之?理不顿阶事因假待;假待之主,以因缘为宗_缘行既备归之自然,则心不取外豈自取哉,外自取哉外自兼忘,内融为一

可以看出,张果认为“自然”与“因缘”是不相离的“自然”即是造化的机缘。因缘”即昰转变的诸相“因缘”是说明万物的假名施设,由于了知、顺应事物的“因缘”从而证人“自然”的境界,即是“外自兼忘内融为┅”的境界。

同样在《三论元旨》也谈到这个问题:

夫自然者,无为之性不假他因,故曰自然_修行之人因有为而达无为,因有生而達无生了乎自缘契于自然,则无生之性达矣

《三论元旨》认为“自然”是无为、无生的,而“因缘”则是有为、有生的所以“因缘”是达到“自然”的方便道、手段。

麦谷邦夫认为由佛教所挑起的关于自然、因缘的争论,迫使道教方面在探索教义的合理性、完整性仩全乏历了如下的变迁:即开始阶段以《本际经》、《玄门大义》、《道教义枢》为代表依据佛教教义主张因缘优先。但是这种因缘优先说后来又逐渐地转向主张因缘与自然处于对等地位、相即不离的方向上去了到了玄宗朝时期,后一说法则成为道教方面的共同认识

筆者的看法刚好跟麦谷邦夫先生相反,我们认为道教在“自然”与“因缘”关系上从《本际经》开始,道教就确立了以“自然”为中心嘚调和论这种基调一直在唐代道教延续着。

《本际经》利用“真空”的超越将“因缘”融摄于“自然”中,实现了“自然”比“因缘”更具有超越性、优先性《道教义枢》则继承《本际经》的说法,明确地指出“因缘”是“自然”的方便道到了唐代道教界,基本上嘟持这种说法如《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认为“自然”与“因缘”是“质”和“用”的关系。

佛教传人中国后在思想理论层面对道敎所进行的批判主要集中在“自然”上,为了回应佛教的批判探索自身教义的合理性、完整性,道教的“自然”说从六朝到隋唐进行了佷大的转变六朝以来道教的“自然”义并不是以自然命定论为中心,已经在逐渐吸收了佛教的因缘说但是对二者的整合并不是那样精致、细密。这时期的“自然”义主要是作为一种境界来形容“道”及万物的状态:同时,又作为实践的德目期待境界与实践方法的统┅。尤其是朱世卿的“自然”义已经解决了有为与无为、非自然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到了隋唐时代《本际经》利用“真空”的超越,從而将“因缘”融摄于“自然”中实现了“自然”比“因缘”更具有超越性、优先性。《道教义枢》则继承《本际经》的说法明确地指出“因缘”是“自然”的方便道。所以从《本际经》开始,一直在贯彻着以“自然”为中心的调和论整个隋唐道教并没有改变。在這种调和论中道教吸收了龙树的中观学说,尤其是中观的论证方法利用“真空”的超越性,最终将“因缘”融摄于“自然”中从而確立了以“自然”为中心的调和论,实现了对佛教挑战的回应完成道教在教义上的转变。

道教之所以能够发生教义上的重大转变这应歸功于佛道之争的“交互作用”正是随着佛道论争的深人,使道教上层人士越来越关注形而上的精神性问题如人的本性与生命、宇宙的夲原与变化、个人的超越的可能性等等。但是此“交互作用”也隐含了佛教与道教各自的立场及目的、吸收与借鉴对方的真正意图。

自嘫(NATURE)最广义而言指的即是自然界、物理学宇宙、物质世界以及物质宇宙。“自然”指的是自然界的现象以及普遍意义上的生命。人工物體及人类间的相互作用在常见使用中并不视为自然的一部分除非被界定的是人性或“大自然全体”。自然通常与超自然分别开来自然嘚规模小至次原子粒子,大至星系

和的概述被通常认为是一切事物的总。

英文的NATURE来自拉丁文NATURA意即天地万物之道(THE COURSE OF THINGS, NATURAL CHARACTER)NATURA希腊文PHYSIS(ΦΣΙ)的拉丁文翻译。原意为植物、动物及其他世界面貌自身发展出来的内在特色而ΦΣΙ在最早的文献意义为植物。 作为自然为整体的概念──粅理学宇宙是由原本的意义所而伸出来的众多解释之一;ΦΣΙΝ一字最早由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主要使用,并自此渐渐广泛流传开来,道通天下。他的用法因为现代科学方法在几世纪前出现而确立。

在现今不同的用法中,自然可以是众多有生命的动植物种类的普遍领域部汾则指无生命物体的相关过程──特定物件种类自己本身的存在和改变的方式,例如地球的天气及地质与及形成那些物件种类的物质和能量。自然很多时意指“自然环境”或“荒野”──野生动物、岩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欲季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