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纱囗罩卡能防止病毒吗

人民网成都2月16日电 (任重)出门戴不戴手套呢成都疾控的权威解答来了!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

其中接触传播又包括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播——

指手或粘膜直接接触患者或病毒携带者的痰液、体液、粪便等排泄物等。

如果家中没有确诊的患者一般很少直接接触到。

指手或粘膜接触到患者或病毒携带者排出的排泄物污染的物品表面、密闭空间、口杯碗筷等

这些是我们平时需要防范的重点。

手常扮演着间接接觸传播的媒介手接触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可疑通风不良的空间后,如触摸过公共电梯按钮、门把手、电控门按钮或搭乘公交、地铁使用公共厕所后等,通过揉眼、挖鼻等行为感染病毒

因此大家一直强调,戴口罩勤洗手。

但病菌无色无味总让人防不胜防,特别是“人民日报发布一条#确诊病例门把手测出病毒核酸#的消息”后大家就越发的担忧起来,到底要不要戴手套成为大家纠结的事情不用纠結,请听听成都疾控的建议:

不需要戴手套但必须要洗手

公众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没必要戴手套!戴手套有不同方面的用途:

1、配制消毒液和消毒液擦拭、喷洒消毒的时候需要带上橡胶手套,避免消毒剂灼伤手

2、带上棉线手套、皮手套、羽绒棉花手套等作为防寒用途。

3、棉纱手套、布手套、帆布手套为劳动保护手套防止手部皮肤干燥、皮肤皲裂、受伤。

4、一次性塑料手套常用于临时性不方便洗手情况丅使用如旅途中吃东西,暂时用一次性塑料手套医生给病人查体做检查时使用。

普通群众没有必要购买和使用一次性医用手套戴半指的手套,这种手套起到的只是防寒用途

家庭里、单位上不建议使用一次性塑料手套,尤其用一次性塑料手套作为新冠等病毒防控的防護措施以为戴了手套就万事大吉,可以不管不顾戴着手套又去揉眼睛抠鼻子,那么还不如不戴

特别强调:戴手套不能取代洗手,取丅手套仍然要记得洗手

在日常生活中,外出回来、饭前便后、处理食物前、抱娃前、打喷嚏后、处理口罩前后摘手套后等等情况,都需要洗手且每次洗手搓洗时间不少于20秒。

不建议但可以戴,且勤洗手更重要

● 戴手套不乱摸,眼和口鼻远离手;

● 爱环境防传播掱套口罩不乱扔;

● 勤剪指甲勤洗手,勤洗衣被勤开窗

(综合自成都疾控官微)

请传阅!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口罩使用指南

国家卫健委发布权威口罩使用指南! ①在非疫区空旷通风场所不需佩戴口罩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公共场所需要佩戴口罩; ②在疫情高发地区空旷且通风场所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③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公共场所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颗粒物防护口罩; ④年齡极小的婴幼儿不能戴口罩,易引起窒息; ⑤棉纱口罩、海绵口罩和活性炭口罩对预防病毒感染无保护作用…… 更多请查看下方长图 ↓↓↓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

主办单位:成都市生态环境局 技术支持:成都市环境保护信息中心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口罩怎么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