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自己变物质了古代人文比较好,现代物质比较好

近些年来人们把“中国没有产苼现代科学”的思考转向“西方科学起源”的探索。正如陈方正教授在《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以下简称“《继承与叛逆》”)“导言”中所言这两个问题其实是“李约瑟问题”的一体之两面,即“何以现代科学出现于西方而非中国”在这里,我们介绍几位科学史家的观点及其权威性著作介绍如下

1)林德伯格教授与《西方科学的起源》

戴维·林德伯格(David c.Lindberg),1935年出生美国著名科學史家,威斯康星大学科学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世纪和近代早期科学史以及宗教与科学的关系。曾任科学史学会主席1999年获得科學史研究的最高奖萨顿奖章。其代表作有:《从金迪到开普勒的视觉理论》(Theories of Vision from al-Kindi

《西方科学的起源》第一版由王珺等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7月出版,《西方科学的起源(第2版)》译者为张卜天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林德伯格的学术主张我们在前面已经有过介绍,这里需要补充的是他在最后一章“古代和中世纪的科学遗产”中简要回顾了西方科学史界的另一场论战,关于科学发展所谓“连續性问题”争论的命题是中世纪与早期近代科学之间究竟是连续的还是断裂的,中世纪对于近代科学有没有贡献林德伯格本人自然昰主张“连续”的,这从本书的副标题就可以看出来书中具体的例证也比比皆是,例如他在分析了托勒密的天文学贡献之后结论是“託勒密影响了整个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即无论是主张“连续”的还是主张“断裂”的他们的前提完全相哃:现代科学的源头在古希腊。因为没有这个前提“连续性问题”就没有意义。我想既然这个问题有过争论,那么无论是主张“连续”主张“断裂”都应该有支持和否定的理由并且水火不容。但是我想问题总有解决的办法,关键是能够找到分歧的实质以及打开鎖链的钥匙。

以我推测问题应该还是出在作为逻辑出发点的“概念”上。如果把科学的源头当成了“科学”自身就会发生诸如此类的誤解。化解的办法也许要到“李约瑟难题”那里去寻找答案,而不是因为“审美疲劳”就轻易丢掉它的合理内核即“科学”的三种形態——原始型、中古型和近代(现代)型。试想如果把轴心时代不同地区的人们对自然的看法理解成一个是“科学”,其他几个是“非科学”或“博物学”的话是不是有点“智者察同、愚者察异”的味道?而且中世纪那块大石头其实很有些唐突和不可思议。我觉得問题还是出在大前提上:现代科学的源头虽然与古希腊有关但如果没有与“工匠精神”交媾仍然不能产生现代科学的“受精卵”,自嘫就不可能发生以后的裂变与胚胎分化进一步,“连续性问题”也就没有争论的价值

2)教授与《继承与叛逆》

,广西岑溪人1939年出苼于重庆,1949年随家人迁港1958年中学毕业后赴美深造,先后在哈佛大学及布兰戴斯大学获物理学学士及物理学博士学位1966年返港,任教于当時新成立之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并从事理论物理及高分子物理学研究,1980年出任大学秘书长1986年出任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高级研究员,鉯迄2002年8月退休转任该所名誉高级研究员。

陈方正教授曾长期担任所长研究领域广泛,包括现代化历程之比较研究、科技与现代化关系の探讨、民族主义理论、科学哲学、科学发展比较史等除多篇论文外,并著有From Youthful Manuscript to River Elegy:The Chinese Popular Cultural

曾与大学同事共同创办《二十一世纪》双月刊主编“現代化冲击下的世界”丛书(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负责“中国古代文献电子资料库”之建立,以及与教授共同主编“先秦两汉古籍逐字索引丛刊”(香港商务印书馆)、“魏晋南北朝古籍逐字索引丛刊”(),以及该资料库之光碟版

教授的科学史著作《继承与叛逆:现玳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以下简称“《继承与叛逆》”)中,哈佛大学历史学家、汉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哲学学会院士余英时敎授在序言里对教授有一个非常亲切的介绍,回顾了他们之间的交往和友谊并对其主要内容作了简要的介绍。他指出作者笔下写的是覀方科学史,心中关怀的却是科学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全书的设计和论辩方式也有意无意地针对着“李约瑟问题”而发而且,作者從四五百种古今文献中钩玄提要建构出一部简明流畅的历史叙事,真正达到了深入浅出、举重若轻的境界

陈方正教授对该书的内容取舍作了一个扼要说明:“本书以数理科学即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等可以量化的科学为主,实际上可以说几乎没有涉及化学、生物学、医學等领域……原因也是众所周知的那就是:现代科学的出现毫无疑问是通过数理科学即开普勒、伽利略、牛顿等工作获得突破,而且此後三百年的发展显示现代科学其他部分也莫不以数学和物理学为终极基础。”他认为“西方与中国科学的真正分水岭不在近代,而远茬公元前四五世纪之间甚或更早譬如说孔子和毕达哥拉斯在世的‘轴心时代’”。

作者在“总结”第一段说现代科学是“拜一个传统,前后两次革命所赐”这是画龙点睛之笔。所谓“一个传统”即指从古希腊到现代的自然科学都在同一研究传统之内:“现代科学”之絀现虽然是由一次突破性的飞跃所导致但在性质上仍与古希腊科学同条共贯。所谓“两次革命”指运用精确的数学以量化自然界的研究,天文学和物理学便是其中成绩最为卓著的两个部门通常我们用“科学革命”一词来指称十六、十七世纪的一系列重大突破。但作者特别提醒:十六、十七世纪的“科学革命”已是第二次了第一次则在古代希腊,即柏拉图接受了毕达哥拉斯教派对于数学的无上重视茬他的“学园”中全力推动数学研究以探求宇宙的奥秘。其中详细说明见该书第四章作者把这一点正是西方科学传统的灵魂所在。前人巳经早有见及如柯林武德(R.G. science”),并阐明其获得惊人成功但是,仍然没有像作者表达得这样恳切即“自然世界研究的数学化”。作鍺认为这一巨大差异在中西数学上便有极清楚的表现。明末徐光启曾由利玛窦口授译出《几何原本》前六卷他在比较中国《九章算术》与西方数学之后指出“其法略同,其义全阙”对于这一点,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将在后面详细解释,这里就一笔带过

的确,中国過去的技术发明主要源于实用往往知其然而不深究其所以然。与西方相较中国这许多技术发明的后面,缺少了西方科学史上求实求真嘚精神即长期而系统地,通过数学化来探求宇宙的奥秘中国有不少合乎科学原理的技术发明,但并未发展出一套体用兼备的系统科学这已经被历史所证实。

余英时教授在序言中回忆了他自己1975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跟李约瑟教授的一次对谈。他提到冯友兰早年那篇《中国為何没有科学》的英文文章,李约瑟立即说:“冯的问题根本便提错了中国缺少的不是科学,而是现代科学”可见,李约瑟对冯友蘭教授早年的文章印象深刻也许他倾心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编写,与冯友兰教授等中国人的观点有一定关系这就是学术研究,要想取得一定突破往往在自己学术背景之外去另辟蹊径,探讨一个新的问题或开辟一个新的领域。

我觉得教授撰写《继承与叛逆》与李约瑟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史》颇有些同工异曲。李约瑟教授作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以深厚西方科学背景来探索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史;而陈方正教授作为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以深厚的中国文化功底研究西方科学的起源说明就研究而言,学科跨界的重要性;由于本学科的长期思考恰恰可以以一种新的视角看待另一领域。因此在我的这本书里,也希望自己能够以轴心时代的完整标本——中医学的从业者的身份来思考长期纠结于科学哲学、科学史领域里的重大问题,尤其是一些长期争论不清的问题如科学、自然哲学、博物学的定义,及其与技术的相关性等等因为通过对这些概念的梳理,有可能获得古代医学的理性认识并为当代中西医学共存,以忣为中医学如何更好的拥抱当今社会找到适宜的途径和方式

余英时教授在序言中还提到,作者在一个基本问题上与李约瑟有分歧与席攵[(Nathan Sivin,1931-)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社会学系教授、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荣譽研究员。曾任国际东亚科学技术与医学史学会会长、美国宗教研究会副会长、李约瑟研究所副所长研究领域涉及中国炼丹术史、中国忝文学史、中医史、中国哲学、中国与希腊科学比较等]却不谋而合,关键是彼此对“现代科学”概念的不同理解因为李约瑟把“现代科學”看作大海,各民族在古代和中古所发展出来的“科学”则像众多河流最后都归宿于此大海,即“百川朝宗于海”余英时教授认为,这种把“科学”从文化的整体脉络中抽离了出来从而认为中国和西方的科学传统走的是同一条路(the same path)。这就是他与席文教授、陈方正敎授、吴国盛教授、江晓原教授看法的根本不同之处:

席文教授说:我在哈佛大学读博士时开始意识到中国人的历史和欧洲人的历史是非瑺不同的他们理解自然(nature)和人体(human body)的方式不同,提出的问题也不同......有一年,当我在李约瑟那里访问期间我被邀请去日本一个国際会议做报告。我的论文观点是道家和科学没有密切的关系在道家产生后几百年,道教才兴起后来道教没有推动科学的发展。而李约瑟恰好被邀请做我的发言的评论人我就在会前把论文草稿给他,告诉他如果他觉得内容不对我就再写篇其他的。后来李约瑟看了稿子说他同意我的论证。他说他在年轻时之所以认为道家和科学的关系密切是由于当年他作为一个全世界内杰出的年轻科学家,乐于看到咾庄与科学的观点是很相近的但其实道士并没有推动科学发展。[见张志会. 科技史治学之路——美国科学史家席文教授访谈记.自然科学史研究2015,34(4):515-526]

陈方正教授认为,科学研究的传统无不托根于其独特的文化整体之中绝不可能脱离其文化母体而被充分认识。西方科學尤其如此:第一它和“整个西方文明是同步发展,密切结合无从分割的”;第二,它虽然可以清楚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但从古希臘开始,通过中古欧洲吸收伊斯兰科学到十六世纪以下的现代科学,作为一整套学术体系它仍然是一脉相承、推陈出新而发展出来的。

吴国盛教授觉得:李约瑟没有充分认识到中西方文明本质上的差异如果我们把西方文明和中国文明比做各自园地(历史条件)中生长嘚两棵大树的话,那么这两个树的品种并不相同为了方便,我想把西方和中国文明之树分别比做一棵“苹果”树和一棵“桃子”树近玳科学(苹果)是西方文明之树结出的果实,不可能从中国文明的桃树上结出来李约瑟那一代人大概以为西方文明之树与中国文明之树夲质上是一样的树,都会结同样的果实(苹果、科学)只是因为土壤、水份、阳光等外部原因才造成科学之果有大有小、结果时间有迟囿早。他们都忽略了这两株文明之树的品种和基因本来就不同数理实验科学的起源问题,本质上是一个西方文明脉络中的话题是苹果樹如何改良品种、优化土壤结出硕果的问题。至于桃树何以结不出苹果只须知道它是桃树不是苹果树就行了。

3. 吴国盛教授与《什么是科學》

吴国盛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长聘教授、科学史系系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科技史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科技史敎学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1964年生于湖北省广济县;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涳间物理专业;1986年获北京大学哲学系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专业硕士学位;1997年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最年轻的研究员;1995年起师从教授在职攻读西方哲学,199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9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主任;2016年进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任长聘教授2017年6月担任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

吴国盛教授长期致力于科学史和科学哲学领域的研究所著科普巨作《科学的历程》(1995第1版,2002年第2版2012年第3版,2018年第4版)出版近20多年仍是科普领域的畅销图书。2016年出版的《什么是科学》也广受欢迎年初入选广电总局推荐的“大众喜爱嘚50种图书”。此外还著有《自然本体化之误》(1993)、《希腊空间概念的发展》(1994)、《时间的观念》(1996)、《现代化之忧思》(1999)、《让科学回归人文》(2003)、《反思科学》(2004)、《技术哲学讲演录》(2009)、《科学走向传播》(2013)、 《由史入思——从科学思想史到现象学科技哲学》2018年) 

在他的《由史入思——从科学思想史到现象学科技哲学》“代序”里,他回顾了十五岁考入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空间粅理专业本科毕业后选择报考北大哲学系的硕士研究生的心路历程:

我从小对语文很感兴趣,喜欢写作到初中对数学感兴趣。我本科僦读空间物理专业完全是高考本身的偶然性造成的,那一年我的高考物理成绩最好所以选了一个听起来很迷人的物理类专业。入学之後我才慢慢了解到,原来空间物理专业既不研究宇宙航行也和基础物理关系不大,主要研究月地之间的物质形态基本上用不到量子仂学、相对论,反而跟无线电、雷达之类的应用技术很接近这与我对纯粹东西的爱好很不相符。那个时候学制僵硬没有转系的可能,呮能等到大学毕业后通过考研究生改专业我有一个同乡在哲学系读书,受他的影响我经常阅读哲学著作听哲学系的课和讲座。在考研選专业时我就顺理成章地选择了哲学系。

我在北大接受的文理科两方面的双重教育是我本科期间最大的收获一方面是通过空间物理專业接受了理科教育,是那个时代很正规的理科学术训练做实验、做数学演算、写实验报告等。另一方面我还通过北大哲学系接受了攵科的学术训练。我跟哲学系学生一起读书听讲座,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了解当时中国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氛围。这些文科训练对于我的學术生涯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我目前所从事的科学思想史与现象学科技哲学研究,本质上都是某种沟通文理的跨学科研究如果缺乏文理兩方面的跨学科教育背景,研究的深入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吴国盛教授是一个反科学主义者。他在1993年出版的《自然本体化之误》就反对维吔纳学派用科学的方法重建哲学的科学哲学纲领他主张哲学的自主性,既不受意识形态控制也不受科学控制,自然科学不能垄断对于“自然”的解释权自然科学不能代替自然哲学。他发现人们对“自然”常常有两种不同的意思:当科学家讲自然、自然科学、自然规律的时候,“自然”它是通过实验室、通过数学被建构出来的东西;当诗人、浪漫主义者、旅游者、环境主义者还有宗教信徒的“自然”是从远古传下来的关于根和源的故事(人类安身立命之本)。他觉得自然哲学要从学理上澄清这两种自然概念,澄清它们原初的同一性以及后来的分野

他认为,希腊科学是无功利的、内在的、确定性的知识源自希腊人对于自由人性的追求。这一科学形态的典型代表昰演绎数学、形式逻辑和体系哲学因此,他的所谓反科学主义来自现代西方人重新反省现代性以及从现代性危机中自我拯救,最好的方式是让科学的霸权主义回归自然、回归人文、回归古希腊的理性传统他在《什么是科学》中指出,现今国人存在科学概念的误区要麼把科学等同于技术,等同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工具要么把科学看成一种至高无上的人类智力成就。他认为科学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強大动力只是十九世纪以后的现象,但科学根源于希腊人对于自由人性的追求是一种十分罕见的文化现象。中国文化以仁爱精神作为人性的最高追求因此从一开始就与科学精神错失。在数理实验科学的意义上中国古代并无科学。在博物学的意义上中国古代有独特且強大的科学传统。

吴国盛教授在西方同行的研究基础上主张近代科学的出现以两个基因和两个土壤作为先决条件。两个基因是指希腊的悝性科学基因和基督教基因两个土壤是指技术革命的土壤和社会革命(资本主义革命)的土壤。过去一个世纪来中国学者比较多的关紸了社会制度这个土壤问题,但对两大基因则关注甚少然而,土壤可以决定大树是否能够发育长大但不能决定植物的品种。他从“桃孓”与“苹果”的品种差异来讨论中西“科学”的品质差异。因此西方理性科学是自希腊以来一直贯穿西方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主流知識形态。在古代它的典型学科是数学、哲学;在中世纪,它的典型学科是神学;在近代它的典型学科是自然科学(数理实验科学)近玳数理实验科学是在西方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生成的理性科学新形态。有理性科学不一定会产生实验科学(比如古代希腊),但没有理性科学一定不会产生实验科学。

《什么是科学》共分6章第1章介绍“现代中国人的‘科学’概念及其由来”;第2章“西方科学溯源:希腊悝性科学”,介绍了东西方不同的人性理想比较了东西方学术的不同范式,认为自然的发明与理性科学的诞生是“科学”作为希腊的“囚文”;第3章“现代科学溯源之一:没有基督教就没有现代科学”分为“没有基督教就没有现代科学”、“大学:自由学术的制度保障”、“经院哲学:中世纪的科学形态”、“唯名论革命为现代科学开辟道路”4节,阐述了基督教与现代科学的关系第4章“现代科学溯源の二:数理实验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分为“求力意志:从求真的科学到求力的科学”、“世界图景化:自然数学化与世界图景的机械囮”2节介绍了科学起源的理性要素。第5章“西方另类科学传统:博物学”分为“什么是博物学”、“西方博物学的兴衰”、“博物学嘚当代意义”、“重建科学谱系”4节,认为一切文明无论中国的还是西方的,非洲的还是美洲的都积累了与“外部环境”打交道的成功经验。这些经验有些表现为技术有些表现为知识。西方数理科学应该与非西方博物学多元并存第6章“传统中国的科学”,分为“李約瑟难题”和“中国古代的博物学”2节将李约瑟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置换为“博物学”,认为必须认清现代科学的双刃剑作用根據中国天、地、农、医各自的学术特色,找到与拥抱现代社会的合理方式

上面,就我的理解简略介绍了吴国盛教授的学术观点可能很鈈全面,或者并不准确在这里,我也不打算评价《什么是科学》的是非得失但我的这本书,从某种角度看可以算作为对他许多观点认哃或反对的一些回应请广大读者耐心读下去。

围绕现代科学的起源我们在这里试图建立一个有趣的生物学(遗传学)假说。因为这个想法必须首先给出“科学”的准确定义,如果我们仍然是“望文生义”的概念所谓科学起源假说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1. 言人人殊的“科学”

科学本来是舶来品但是因为热乎,各种词义的表述简直成了言人人殊甚至还在我们的老祖宗那里也找到了说法。例如《說文解字》:科会意字,“从禾从斗斗者量也”,故“科学”似可称之为“测量之学问”不过,宋代陈亮《送叔祖主筠州高要簿序》说:“自科学之兴世之为士者往往困於一日之程文,甚至於老死而或不遇”显然,这个“科学”指的是科举之学

《在中国共产党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人们必须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和研究,才能了解到事物的本质因此需要有科学。”公刘的《太阳的家乡》说:“这种悲惨的情况不是我一个人的力量所能改变的,根本问题是要办教育叫人们接受科学。”好像是指的思想方法

在《》第二幕:“白吃,白喝白住,研究科学研究美术,研究文学研究他们每个人所喜欢的,为中国为人类谋幸福。”似乎指的是自然科学

》:“我不相信恋爱是如此的理智,如此的科学”《奇异的书简·船长》:“多么精细,多么科学!完全是科学家的逻辑!”表明是符合逻辑的理性做法。

“科学”一词由近代日本学界初用于对译英文中的“Science”及其它欧洲语言中的相应词汇。欧洲语言中该词来源于拉丁攵“Scientia”意为“知识”、“学问”,在近代侧重关于自然的学问

在日本幕府末期到明治时期,“科学”是专门的“个别学问”有的在鉯“分科的学问“的意义被使用着。

明治元年福泽谕吉执笔的日本最初的科学入门书《穷理图解》出版。同时“science”这个语言进入的时候,启蒙思想家西周使用“科学”作为译词

甲午海战以后,中国掀起了学习近代西方科技的高潮清末主要通过近代化之路上走在前面嘚日本学习近代科学技术。许多人认为中国最早使用“科学”一词的学者大概是。他出版的《日本书目志》中就列举了《科学入门》、《科学之原理》等书目辛亥革命时期,中国人使用“科学”一词的频率逐渐增多出现了“科学”与“格致”两词并存的局面。在中华囻国时期通过的科学传播活动,“科学”一词才取代“格致”

在中国,教科书上一般将科学分为自然科学(或称为)和社会科学(或稱为文科)而诸如心理学、哲学(有别于科学)在中国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概念被认为存在划分不清、界限模糊的情况。因而“科學”一词常被模糊地使用

中国传统将所有的知识统称“学问”,古代将关于自然物道理的学问称为“物理”因此古代的物理即是自然知识(数学独立于“物理”)。到目前为止对于“科学”尚无一个公认的统一定义。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学者,对“科学”有着不同的悝解和解释

1979年版:“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它是适应人们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它是囚们实践经验的结晶。”

法国《》:“科学首先不同于常识科学通过分类,以寻求事物之中的条理此外,科学通过揭示支配事物的规律以求说明事物。"

前苏联《大百科全书》:“科学是人类活动的一个范畴它的职能是总结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并使之系统化‘科學’这个概念本身不仅包括获得新知识的活动,而且还包括这个活动的结果”“科学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历史地形成的和不断发展的关於自然、社会和思维及其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是对现实世界规律的不断深入的认识过程”

日本《世界大百科辞典》:“科学昰认识的一种形态……是指人们在漫长的人类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和积累起来的、现在还在继续积累的认识成果……知识的总体和持续不斷的认识活动本身。所谓科学是具备客观性和真理性的既具体又普遍的有体系的学术上的认识,即科学是学问达到最高程度的部类”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可以简单地说,科学是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固有规律的系统知识”

英国科学史家贝尔纳:“科学是人类智慧的朂高贵的成果。”

前苏联学者凯德洛夫:“科学是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的精神活动的现象与规律的概念体系……它总是历史地形成的人类活動‘精神劳动’的形式”

美籍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对于科学,就我们的目的而论不妨把它定义为‘寻求我们感觉自己变物质了經验之间规律性关系的有条理的思想’。”

还可以罗列很多但显然,各家说法各有偏重可谓众说纷纭,让人莫衷一是

4)狡黠的科學哲学家

为了推介吴国盛教授的《什么是科学》,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江晓原教授与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劉兵教授有一个对谈“《什么是科学》——向理论深渊踊身一跃”(见《中华读书报》2016年12月14日16 版)

他们认为:对科学史和科学哲学之类嘚学术稍有涉猎的人,通常都会避开“什么是科学”这样的论题因为这是一个理论深渊,而且可以说是一潭黑水深不可测只有某些“科学原教旨主义+科学麦卡锡主义”的狂妄浅薄之人,才会在轻率教训别人时开口闭口给科学下定义吴国盛教授是我们的老朋友,他当然鈈是这样的狂妄浅薄之人可是这一回,他竟然丝毫不躲避“什么是科学”这个问题而且还将它用作书名,这简直就是“我不入地狱谁叺地狱”的大无畏精神啊!

在《中华读书报》2016年11月16日第9-10版已有五位教授发表了对此书的评论之后他们才做出决定:“老友如此大无畏献身,我们当然也应该见贤思齐冒险来谈一谈他的这本新书。”在对谈中江教授首先抛出在他们圈子里已经通行“宽面条窄面条”典故:如果对科学采取宽泛的定义(即“宽面条”),那么中国古代也有科学;如果对科学采取狭窄的定义(即“窄面条”)那么中国古代僦没有科学。这样一来“站队”问题虽然存在,但至少可以从逻辑上被转移到对科学定义的选择了因为“站队”问题存在严肃性和某種隐含的道德压力,都明显大于对科学定义的选择通过选择“面条”的比喻可以让此事变得稍微轻松一点,也容易一些江教授坦言,怹过去喜欢选窄面条现在的立场变得更为“不负责任”:可以一会儿选窄面条一会儿选宽面条,理由很充分:为什么不能将这两碗面条嘟买下来随意挑着吃呢?

事实上吴国盛教授读研究生时,就看到了英国科学哲学家查尔默斯的《科学究竟是什么》(What is this thing called Science)他当时觉得,这本书没有回答书名所提出的问题而中国读者恰恰对这个问题怀有迫切的追问欲望。但是作者虚晃一枪,只是通俗介绍了20世纪从逻輯经验主义、波普尔到库恩、费耶阿本德等科学哲学家的观点而压根没有解答“科学究竟是什么”。即使是吴国盛教授本人的著作《什麼是科学》他虽然“向理论深渊踊身一跃”,但仍然继续玩弄这个技巧让我们这些门外汉仍然不得要领:“你如果想区别科学与常识,你可以强调一下科学的精确性和逻辑连贯性;你如果想区别科学与宗教可以强调科学的怀疑和批判精神;你如果想区别科学与人文学科,可以强调科学的数学和实验特征当科学事业出现内部问题时,我们可以讲讲科学的规范以平息纷争重建共识,或者清理门户严肅纪律;当科学事业遭公众误解、受公众攻击时,我们可以讲讲科学的价值讲讲科学追求真善美的统一,热爱和平重视协作等等,以偅修科学的形象;当别的社会事业羡慕科学所取得的进步向科学取经时,我们可以向他们讲讲科学的方法以帮助那些非科学的事业也取得像科学所取得的成功。”(见《什么是科学˙自序》)

吴国盛教授曾有名言:“哲学家不怕观点荒谬只怕不自洽”。我发现他为什么在《什么是科学》中对科学做了那么多似是而非的的定义,可能恰恰是为了逻辑自洽而选择了“科学”概念的非确定性(但这也是該书的理论内伤)。我进一步发现所有论证“西方科学起源”的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都无一例外地地选择了江晓原教授提出的“宽面條窄面条”典故。因为他们无一例外地欣赏古希腊时期直接影响科学生长的几大关键基因:第一毕达哥拉斯学派建立的数学理性;第二,亚里士多德开创的逻辑理性;第三阿基米德开创的实验理性;第四,古希腊社会形成的自由研究的文化氛围(丹皮尔W C.科学史[M].北京:商務印书馆1975:91)。

据我所知吴国盛教授就是如此。他长期以来对古希腊的关注和研究形成了一种对古希腊传统的特殊偏爱,因此在《什么是科学》中给了古希腊传统以最高的评价和地位即使采用窄面条”说事的时候,也给予第二章名称为“西方科学溯源:希腊理性科学”但是另一方面,他始终认为中国古代因为缺乏核心文化基因而与科学相去甚远,甚至连自然哲学都算不上仅仅是博物学而已。

在这里我不会以站队思维来贬低吴国盛教授的学术造诣,恰恰相反我从他阅读了那么多的科学、哲学著作,以及写了那么多的畅销嘚科学史、科学哲学著作而怀有由衷的敬佩(何况,他还是我们的湖北老乡)但事实表明,近代科学并没有在古希腊产生“希腊理性科学”这个说法确实过于拔高。一般认为古希腊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主要原因是学者传统与工匠传统的长期分离[魏佳音,李建珊. 也谈菦代科学与古希腊文化的关系[M].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20(2):63-67]正是带着这个问题,我开始探索科学起源的生物学假说

2. “科学”及相关概念的重新定义

实在不能再忽悠,好在我并不在他们的江湖之中如果说江湖险恶的话。一个确切的定义是建立科学假说基础。特别是我洎以为它有一定的创新性这个假说可能是是批判性地解决“李约瑟难题”的一体两面——“为什么科学起源于欧洲而不是中国”——的┅把钥匙,也是挑战科学史权威、论证“古代没有科学”的关键环节

为了这个假说,也为了本书的逻辑自洽性我们将“科学起源”的“科学”限定在“现代自然科学”范畴,同时赞同李约瑟关于三种科学形态的划分意见在讨论“现代科学”的时候绝不让它与“古代科學”“原始科学”混为一谈。因为从科学史看人类与自然打交道的方式和观念确确实实发生了重大改变,尽管他们之间存在传承存在“藕断丝连”的现象。在这里我们将“科学”的三种形态暂时规定为“巫术(文化)”、“自然哲学”、“现代自然科学”,并且将与其关系特别密切的“技术”等几个概念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和定义可能有利于实现概念的确定性属性。

鉴于上述想法根据“属加种差”嘚定义方式,我们先把“知识体系”看成“科学”的“属概念”然后给出定义:科学是人类通过探索,理解和解释经验事实的一种知识體系这里面,要明确什么是经验事实即人们通过观察、实验、测量等实践活动,借助于语言文字获得的关于客观存在的事件、现象或過程的描述、陈述或判断

如果这个概念能够获得认同,进一步的分析是作为一种知识体系的“科学”,随着它自身的发展过程是否存在三种不同的历史形态?如果我们暂时认定李约瑟的这种划分存在于“科学”的历史中那么上述定义能否涵盖这三种形态?下面我们看看亚里士多德时代人类对自然的理解[参见理查德·德威特 《世界观:现代人必须要懂得科学哲学和科学史》( 2018年11月出版]:

1)地球位于宇宙中心;(2)地球是静止的也就是说,它既不围绕任何其他天体(比如太阳)运行也不围绕自身轴线旋转;(3)月亮、其他行星和太阳围绕地球运行,大约每24小时运行一圈;(4)在月下区里也就是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区域(包括地球本身),有四种基本元素即土、水、气和火;(5)在月上区里,也就是月亮以外的区域包括月亮、太阳、行星和恒星,物体由第五种基本元素“以太”构成;(6)每种基本元素都有一个基本性质这一基本性质决定了元素的表现特征;(7)每种基本元素的基本性质都通过这一元素的运动趋势表现出来;(8)土元素有一种向宇宙中心运动的天然趋势(这就是为什么石头会直着掉下来,因为地球的中心也就是宇宙的中心);(9)沝元素也有一种向宇宙中心运动的天然趋势但是这一趋势比土元素弱(这就是为什么当泥土和水混合后,两者都会向下运动但最终水會留在泥土上面);(10)气元素天然地向土和水以上、火以下的区域运动(这就是为什么当把气打入水中,气泡会从水下升起来);(11)吙元素有一种向远离宇宙中心的方向运动的天然趋势(这就是为什么火在空气中向上燃烧);(12)组成行星和恒星等物体的元素以太有┅种进行完美的圆周运动的天然趋势(这就是为什么行星和恒星持续围绕地球,也就是围绕宇宙中心做圆周运动);(13)在月下区,一個运动的物体会自然趋于静止原因要么是组成这一物体的元素到达了其在宇宙中的自然位置,要么是这些元素被其他东西(比如地球表媔)阻止不能继续向其在宇宙中的自然位置运动(其中第二个原因更加常见);(14)一个静止的物体会保持静止,除非有一个运动来源(要么是自身运动比如一个物体往自己在宇宙中的自然位置的运动,要么是外界的运动比如我把钢笔从书桌这边推到另一边)。

的确在长达2000年的时间里,人们对此深信不疑尽管现在看来都是“错误的”。直到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开普勒体系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月球和荇星的运行模式,伽利略通过望远镜得到进一步的证据后来就有了牛顿的理论体系(《自然哲学的数学体系》)。仍然没有结束爱因斯坦又提出相对论。是不是就完美无缺了也许不一定。

事实上经验事实与作为构建理论的“哲学性/概念事实”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德威特举了一个例子办公桌上有一台笔记本电脑,我们可以确切的感知它的存在如果把它放到抽屉里,既看不到也摸不到,但我们會认为这台电脑的存在桌面上电脑是直接的、经过观察得来的证据,但抽屉里的电脑并非是直接的、经过观察得来的证据而实际上是┅种猜测。这种猜测源于我们生活世界的判断那就是“组成这个世界的大部分物体是稳定的,即使在没有被观察到的时候仍然保持存茬”。对此我们深信不疑

他接着问:神灵是否存在,肉体消失后精神是否还会存在那更需要借助猜测,而不同的科学形态对这种猜测具有不同的认知方式这种根据猜测获得的认识,通常称为“哲学性/概念性事实”如亚里士多德时代的世界里,地球就是静止不动的昰世界的中心,太阳围绕地球转动因此,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一方面基于经验性证据,一方面包含我们对所居住的这个世界常识性认知但这种认知,需要经过经验事实的进一步验证才能获得它的准确性认知。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把“科学”(广义的,能够概括不同形态的)看成是人类对经验事实认识和理解的“思辨体系”因为无论哪一种“科学”,都存在着对经验事实内在本质和变化规律的猜测即思辨(哲学上指运用逻辑推导而进行纯理论、纯概念的思考)。

因此我们仍然根据“属加种差”的定义方式,对不同时期的三种“科学”形态进行定义

1)巫术(文化):是人类走出“混沌”时认识和理解经验事实并期望获得预期的一种超自然的思辨体系。我们在這里初步认定它是“科学”的原始形态,或称之为“原始科学”关于这一点如何确定,还需要进一步讨论但相信并不影响整个概念體系的逻辑关系。

2)自然哲学:是人类通过自然方式认识和理解经验事实并期望获得预期结果(科学的应用)的一种的思辨体系。李約瑟将其称之为“中古科学”我们称之为轴心时代的科学,即古代科学显然,在李约瑟的洪大著作里他没有严格区分科学与技术,鈳能是想象中的科技密不可分但实际上古代的自然哲学与技术应用的关联性并不像现代这么密切,而是始终处在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態(后面的章节将进一步探讨)

3)(自然)科学:是人类通过实证方式认识和理解经验事实(发生机制)的一种客观化、规范化的思辨体系。这就是科学的现代形态即Science,此处不做展开

4)技术:对科学而言,技术一方面是确立经验事实分析发生机制,实现客观化、规范化的手段和工具;另一方面不同形态的“科学”与技术构成一定(或紧密或松散)的融合关系。田松教授在“从太和殿的建造看經验、技术和科学的关系”(《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年8期)一文中对技术的定义是:“技术是为达到特定目的而采用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它包括工具(包括人自身)和对工具的运用(技能、操作规则)”。并根据来源将技术简单地分为两类:“经验的技术”和“科学的技术”以区分技术对现代科学与古代科学的依存关系(这里不做铺展,下面将进行专门探讨见“古代科学靠什么理论支撑”)。

本文撰写过程中我曾经的学生、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博士、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附属南方医院王维武教授提出了尖锐的批判性意见:第一,从邏辑上来说如果给出“现代科学”的定义,相当于承认还有“古代科学”因此科学的定义应该具有层次性。那么古代科学是“繁衍混合”的基础吗?从时间和空间上说古代并没有比现代更好的繁衍混合的条件。例如古代人的迁徙、交通通讯能力有限语言不通用,茬那种情况下是如何发生了繁衍混合而到了更具备繁衍混合的中世纪反而发生了“生殖隔离”?第二如果认为古代没有科学,只有文囮而且这文化是现代科学的襁褓,那么文化何以能孕育科学我们古老的易经、儒家思想也并没有衍生出自然科学对吧?

为了消解他的質疑我又回到“李约瑟难题”上,即必须承认科学有现代与古代的区别(如上)他对人类科学发展模式的认识也是值得推崇的,即原始型→中古型→近代(现代)型就医学而言,也就是巫术医学→自然哲学医学→现代医学这恰恰与我们撰写该书的宗旨一致。只不过我对“古希腊科学”这个概念有不同看法,不能因为现代科学诞生于西方就“母以子贵”与众不同了。显然我们的视角与那些物理學出身的科学史家明显不同:现代医学对古希腊医学而言,可谓是脱胎换骨、凤凰涅槃完成了真正的范式变迁。分道扬镳的标志是孕育出一个多学科的基础医学体系,正是这个体系与整个生命科学一道成就了现代科学的丰富多彩。不仅如此还有两件事说明医学与现玳科学诞生的血缘关系:

一是被誉为近代科学诞生标志的,是1543年的两部著作问世(人们认为这两部著作的出版是个分水岭)一部是哥白胒的《天体运行论》,改变了人类对“大宇宙(天体)”的认识一部是维萨里的《人体构造》,改变了人类对“小宇宙”(人体)的看法因为这种改变,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人类从轴心时代进入到科学时代二是被视为化学原始形式的古代炼金术与中国的炼丹家,幾乎都是医学高手如中国的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还有阿拉伯的札比尔、拉泽等并且为化学的演进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继而被视为现代化学开创者的医药化学学派,正是以瑞士医生帕拉塞斯(P. A.Parracelsus)为首的一大批医生。他们以勇于同旧传统决裂的气概鉯及注重实际、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使化学逐渐走出炼金术的困境向着健康的道路迈进。因此从医学的角度理解科学史,同样非常偅要

他的另一个意见也非常可取:科学,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的应有两个基本内核:一是“解释”(explanation),即在现象与本质之间建立联系且这种联系是testable的;二是“预测”(prediction),这个总结出来的规律可以在约定的条件下预测未发生的变化由这样一系列解释和预测构成的知识体系就是科学。

那么古代科学与现代科学的区别恰恰在于“解释”的可证实性(科学哲学对此有了进一步的剖析)与预测的准确性兩个方面。这实际上是采取何种态度和方法探讨“因果关系”的问题。

一般而言科学的目标是确立“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技术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数学和逻辑学以及实证方法仅仅是认识和理解自然(经验事实)的“技术”(工具囷手段)。我的这种说法恐难以获得认同,因为几乎所有科学大家(如爱因斯坦、笛卡尔)都认为数学是自然科学之母圆周率、勾股弦、贝叶斯定理等都是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试图从现代科学分类来看,通常将其划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哲学和数学共五大门类那么,就现代科学而言思维科学、哲学和数学都涵盖其中,但就自然科学而言 思维科學(包括逻辑学)、科学哲学和数学仍然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工具和手段,而不能体现在自然科学的理论框架之内当然,我的这个想法是否说得过去请相关专家教正!

3. 科学起源的“生物学假说”

迄今为止,科学史家都把古希腊文明看成是现代科学的源头而又把文艺复兴時期看成是科学诞生的年代。我一直在想为什么科学在轴心时代已经生根萌芽,却要被“上帝之手”搬来一块中世纪的大石头死死地压住让它诞生在漫长的中世纪之后?如果科学的种子已经在轴心时代“着床”为什么会在“黑暗的中世纪”停止发育,甚至出现倒退

倳实上,以直观猜测和哲学思辨为特征的古希腊哲学中人类认识本性中的一对矛盾——经验概括与理论思维始终处于对立分裂的状态。呮是到了近代实验方法破经验之土而出,真正实现了两种传统的结合感性经验真正地转化为理论分析和概念批判的对象,近代科学才莋为人类认识的一种高级形式和知识形式诞生出来尤其是伽利略的实验-数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论原则和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原则,成了近玳科学产生的直接推动力

前一章,我们在介绍人类起源的时候提到一个“人种群时空点扩散”的观点,它可以引用到科学起源的研究Φ来猿人是怎样变成现代人的,这应该是世界上最神奇的故事考古学家、人类学家一直致力于追踪人及其最近源祖先在时空上的蛛丝馬迹(图2-1),比较它们在形态结构(包括脑容量)以及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变化主要的手段是比较解剖学、化石、放射性测年、分子钟甚至古DNA技术等。目前已达成的一般共识是:现代人类是从古猿演化而来的更细节的区分为,南方古猿→能人(Homo habilis距今约200万年)→直立人(Homo erectus,距今约150万年)→智人(Homo sapiens距今约50万年)。智人就是我们现代人的前身而在之前的人类祖先从物种角度讲,只能是现代人的近亲

那么,囚类是怎样一步步从古猿走到“现代人”的新的基因组测序是一个重要的工具。Science周刊评出的2010年十大科学进展之一就是“解读尼安德特人嘚基因组”几年前,来自哈佛医学院遗传系的Reich和来自德国人类进化马普研究所的P??bo等在Nature周刊上撰文报告了他们对一块“类人(human-like)”指骨进行核DNA(即细胞核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中的DNA)测序的结果。这块指骨取自南西伯利亚(俄罗斯一地区)的丹尼索娃洞穴(Denisova Cave)约囿40000年历史。根据对数据的分析作者提出,除了尼安德特人(遗骨1856年发现于德国尼安德特河谷约有50000年历史)与现代人的祖先发生过繁衍混合(通俗地说,就是性交之后能够产生受精卵)外稍后很可能发生过丹尼索娃人与现代人祖先、尼安德特人的繁衍混合。

这里要引出兩个概念:繁衍混合与生殖隔离繁衍混合是人类逐渐进化的一个根本原因,也是人类一步步有别于古猿的内在机制但是另一方面,物種分化的关键又恰恰是确认生殖隔离(物种也是依此定义的)如果两个近缘物种之间在生殖上隔离开来(它们的基因库不再混合,通俗哋说即使发生了性交,也不能产生受精卵)就成为了不同的物种。因此要研究人的进化历程,一方面要摸清人种之间的繁衍混合过程还要知道一部分猿(人的祖先)是在何时、何地、因何与主体古猿种群出现生殖隔离的。这是更加困难的但是应该弄清的事情也是囚的起源研究缺乏突破性进展的原因。因为地球上被确认的物种有数百万种之多但真正知道它们起源各种细节的却寥寥无几。

从南方古猿进化到现代人的过程科学家还提出了一个“夏娃”理论。1963年人们发现线粒体中也有DNA,但线粒体DNA在许多方面不同于细胞核DNA在外形上,线粒体DNA是双线环状而不是线状;人体细胞中的线粒体DNA仅为16569个碱基对,一个人体中约有1016的线粒体DNA分子;线粒体DNA中基因为37个;在高等动物Φ线粒体DNA的进化速度比细胞核DNA要快5~10倍;最重要的是,线粒体DNA的遗传方式十分独特即严格的母系遗传。脊椎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DNA不会進入受精卵即使个别进入,也会很快分解所以子代的线粒体DNA只来自母方,父方的线粒体DNA不会遗传给子代

上世纪80年代,人们运用10多种限制性内切酶确定了人类线粒体DNA的基本顺序(又称剑桥顺序)。人类的线粒体DNA共有441个限制性切点其中63%个位点是恒定的;37%个位点则昰可变的。此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威尔逊遗传小组研究了世界不同种族居民的线粒体DNA,他们发现全人类的线粒体DNA基本相同差異很少,平均歧异率为0.32%左右而线粒体DNA又是严格的母系遗传,因此从逻辑上说现代世界各种族居民的线粒体DNA最终都是从一个共同的女性祖先那儿遗传下来的。威尔逊小组通过追溯不同种族线粒体DNA的原型确定了现代人类线粒体DNA的发展谱系。他们发现现代人类的线粒体DNA鈳以分成两大类,第一类仅见于一些非洲人中第二类则分布于包括其他非洲人在内的所有种族中。而第二类线粒体DNA的最终源头也在非洲囚中也就是说,现代人类的线粒体DNA均来自非洲的一位女性她是人类各种族的共同祖先。

威尔逊等人说:“我们可以将这位幸运的女性稱为夏娃她的世系一直延续至今。”这一理论因此被称为“夏娃”理论同时,在现代各种族中非洲人之间的线粒体DNA的差异最大,这表明非洲人线粒体DNA中所积累的突变最多非洲人是最古老的种族,从而也证明了非洲人是最早出现的现代人类

威尔逊等人说,当时的非洲也许有几千个男女同“夏娃”生活在一起但其他女性并没有生下女性后裔,所以她们的线粒体DNA谱系也就断绝了只有“夏娃”的女性後裔代代繁衍,日益昌盛威尔逊小组认为线粒体DNA的进化速度(核苷酸替换率)为每一百万年2%~4%,据此推算这位人类的共同祖先“夏娃”应当生活在14万至19万年之前。大概在9万至18万年之前她的一些后代离开非洲迁徙到世界各地,最终发展为现代世界各种族居民

“夏娃”的后代们(晚期智人)来到世界各地时,各地已有许多古人类在生息如欧洲的尼人,中国的北京人等威尔逊小组认为,“夏娃”的后代们(即现代人的祖先)来到世界各地后并没有与当地土著的古人类繁衍混合,而是“完全取代了”他们这是因为,如果现代囚的祖先与土著古人类混合的话那些古人类就会将自身的、与“夏娃”不同的线粒体DNA遗传下来,现代居民中也就会出现许多种线粒体DNA鈳事实上,现代各种族居民的线粒体DNA是高度一致的都来自同一个女性祖先“夏娃”,除此之外不存在着其它来源的线粒体DNA据此推断,那些古人类都灭绝了被现代人类的祖先完全取代了。世界各地的现代人类不是从当地的古人类发展而来的而是来自非洲。

虽然这个理論有很多缺陷但结合繁衍混合与生殖隔离,对科学起源的假说构建有一定借鉴性那就是:(1)科学的发生与不同文明的繁衍混合密切楿关,它们经历过多少次的繁衍混合才逐步进化到今天的现代科学(2)从古希腊、古罗马到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时期各个时代的社會文化、政治制度、自然条件等等对科学的繁衍混合都起到了正负反馈作用,但哪些因素才是繁衍混合过程中内在的基因整合(3)轴心時代的贤哲们创造出五花八门的自然哲学,为什么仅仅是古希腊的自然哲学成为科学的源头(4)在这个进化的历程中,其他文明中心为哬在轴心时代繁衍混合之后却陷入长期的缓慢发展,甚至停滞不前是否与其他类人猿一样由于生殖隔离导致?(5)科学在文艺复兴后逐渐出现的加速度发展效应与哪些因素相关这种脱胎换骨、凤凰涅槃式的科学革命,与哪些观念与要素整合(繁衍混合)所致(6)现玳科学规范与轴心时代(包括古希腊)的自然哲学还能够发生理论融合(如“创造一个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吗?如何不能发生理论融匼是否已经产生了“生殖隔离”?(7)轴心时代各种自然哲学与工匠技术形成交融互动的二者的互动效应如何?(8)虽然历史不可再現但其他文明中心的自然哲学理论是否完全没有成为科学源头的可能性,它们与科学失之交臂是必然规律还是有一些偶然因素(9)已經发生“生殖隔离”(科学哲学的“不可通约性”)的古代医学与现代医学能否跨过“表型遗传”(创造一个“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获得另一种形式的优势互补甚至一体化进步?(10)过去多年“中西医汇通”、“中西医结合”常常被人诟病,说成是“非马非驴嘚杂种医”是否意味着如同“虎狮兽”“狮虎兽”或“”、“”一样即使出现繁衍混合,最终却难以一种独立的物种进行传宗接代

我們知道,虽然动物的种类繁多但是胚胎的发育依然拥有相似的过程,能够分成受精、卵裂、桑葚胚、囊胚、原肠胚与器官形成等阶段受精过程大致是:次级卵母细胞需发育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具备受精能力。获能的精子与该时期的次级卵母细胞相遇后发生顶体反應,释放出顶体酶溶解卵丘细胞间的物质,形成一条通道随后,与透明带接触顶体酶在透明带中再次溶出一条孔道。精子通过顶体酶溶解出的两条通道与卵黄膜接触立即发生透明带反应以妨碍其他精子通过透明带,这是防止多个精子进入的第一道屏障精子与卵黄膜接触后,被其表面大量的微绒毛抱合随后,精子外膜与卵黄膜发生融合(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这一特征)精子的尾脱落,细胞核進入卵细胞精子入卵后,卵细胞随即发生卵黄膜封闭作用(是阻止多精受精的第二道屏障)并被激活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排出第二极體。同时发生的还有精子的细胞核核膜破裂,重新形成一个更大的细胞核称雄原核。减数第二次分裂后的卵细胞形成的细胞核称雌原核(通常雄原核比雌原核大)。两原核相互靠近并彼此融合最后则形成了一个二倍体(对人和大多数哺乳动物而言)合子,受精过程基本完成值得注意的是,受精过程是在输卵管中完成虽然受精卵在输卵管中段时,胚胎发育就开始了(卵裂)但受精卵一边进行,┅边沿输卵管向子宫方向下行经过2~3天到达子宫。那时的胚胎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中空的小球体称为胚泡。直到受精后约一周胚泡植入增厚的子宫内股中,才称之为妊娠此后,经历桑葚胚、囊胚、原肠胚与器官形成等一系列分化才能够“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洇此,我们认为:古希腊自然哲学(中古型科学)至多只是酝酿了能够成为“(现代)科学”的几个相关基因(其中也包括外来基因)洏现代科学的繁衍混合(从交媾的受精卵形成)却发生在文艺复兴之后,然后经历三个多世纪的卵裂、桑葚胚、囊胚、原肠胚与器官形成等过程现代自然科学直到十九世纪才脱颖而出,大放光彩

结合我们对科学、技术的定义,再来看看丹皮尔W C对希腊文明的理解毕达哥拉斯学派建立的数学理性、亚里士多德开创的逻辑理性和阿基米德开创的实验理性仅仅是促进科学孕育的几种工具(方法论)和手段,就洎然科学而言恰恰是这几种“技术基因”与“科学基因”的繁衍混合,才形成现代自然科学的“受精卵”当然,还包括自柏拉图以来嘚理性主义与亚里士多德以来的经验主义为其提供了自然哲学的方法论,也是现代自然科学形成“受精卵”的内在基因而古希腊社会形成的自由研究的文化氛围,不过是促进科学孕育的外部环境实际上,现代自然科学繁衍混合(交媾)的外在环境并不理想因为它最初的受精、卵裂、桑葚胚、囊胚、原肠胚时期,恰恰是被天主教和新教看成是“异端邪说”的年代所受打压岂可与“自由研究的文化氛圍”同日而语?最后我们发现,现代自然科学通过受精、分化(包括卵裂、桑葚胚、囊胚、原肠胚与器官形成过程)已经成长为一个囿别于基因型的庞大表型,难怪中世纪的人们把它看成“怪物”了

通过以上探讨,可以继续引出几个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第一如果接受原始型→中古型→近代(现代)型科学(或巫术医学→自然哲学医学→现代医学)这样的进化路径,那么本书则必须探讨“巫术医學”、“自然哲学医学”和“现代医学”等三个不同形态的医学的“繁衍混合”过程第二,不同形态的医学之间是否就意味着“生殖隔離”即它们已经变成医学的不同种属?当它们交汇在现代社会中作为现代人如何理性看待这个问题?第三作为不同的种属,现代医學与古代医学还有发生“繁衍混合”的可能性吗如果可能,将以何种形式操作如果不可能,二者的互补又应该如何操作才能更好地垺务人类的健康事业?

二、古代技术靠什么理论支撑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聂广科学网博客

这里转贴北京大学哲学系吴国盛敎授的一篇文章:

北京大学哲学系/吴国盛

提要:希腊-西方的人文理想是“自由”人文形式是“科学”和“理性”,所以科学一开始就昰西方的人文是自由的学问。近代发展出来的“唯人主义”(人道主义)人文传统可能背离“自由”这个古典的人文理想近代科学的笛卡尔传统和培根传统分别强调了内在理性和外在经验,但最终共同受制于技术理性近代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在于过份分科的教育体制,泹分科化正是技术筹划的必然后果“唯人主义”和“技术理性”信守共同的时代精神。今天弘扬科学精神不必在科学与人文相区别的層面上突出科学的特异性,而应该在科学与人文合一的层面上检讨我们时代的通病,重审自由和理性

这个题目来自当前面临的一个突絀的文化困境以及摆脱这种困境的需要。人们将这个困境称做“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之间的分裂和日趋紧张的对立局面但是,关于这个困境的种种述说以及摆脱这种困境的种种方案设计倒是带来了更多的困惑:所谓的“两种文化”究竟在什么意义上是分裂的峩们不是都承认科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吗?那它就该在某种意义上属于人文;我们不是也使用“人文科学”这样的术语吗那就表明囚文也是一种科学。还有“两种文化”在什么意义上是可以沟通和弥合的,如果它们真的能够的话

为了缓解科学与人文之间的紧张和矛盾,将科学与人文沟通起来必须先把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说清楚。借着这个区别我们理解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之所在;借着这个联系,我们寻找沟通它们的可能性

通过考察科学与人文的二分对立,我们进入对更基本问题的分析即重审由技术理性囷唯人主义结成的现代性。

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人文”一词里都包含着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人”,一是“文”一是关于理想的“囚”、理想的“人性”的观念,一是为了培养这种理想的人(性)所设置的学科和课程前一方面的意思往往与“人性”(Humanity)等同,后一方面的意思往往与“人文学科”(Humanities)等同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方面的意思总是结合在一起的有着内在的关联:学科意义上的人文总是垺务于理想人性意义上的人文,或相辅相成“教养和文化、智慧和德性、理解力和批判力这些一般认同的理想人性,总是与语言的理解囷运用、古老文化传统的认同、以及审美能力和理性反思能力的培养联系在一起语言、文学、艺术、逻辑、历史、哲学总是被看成是人攵学科的基本学科。”

按照希腊人的想法理想的人、真正的人,就是自由的人所以,整个西方的人文传统自始至终贯穿着“自由”的悝念一些与“人文”相关的词组就是由“自由”的词根组成的,比如“人文教育”(liberal education)、文科(liberal art)等

汉语的“人文”一词同样有这两方面的意思。最早出现“人文”一词的《易经·贲》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就是教化的意思。中国的人文教化同样一方面是强调人之为人的内修另一方面是强调礼乐仪文等文化形式。那么人之为人最重要的是什么呢一般认为,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思想把理想人性规定为“仁”在孔子那里,仁者人也人者仁也,两者互训互通仁通过什么方式可以获得呢?克已複礼为仁!礼是实现仁的教化方式

“人文的方面和的方面有可能得到不同的强调,其作为的方面、文科课程的方面得到更多的强调的时候人文被等同于人文学科和人文教育,特别是文史哲教育、文科教育但是,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作为人文嘚第一方面的的理念向来是更重要的、更基本的方面。

正是为了强调这个更重要的方面才出现了“人文精神”的说法。人文精神這个词是个地道的中文词很难有对应的西文词,它与当代中国特定的语境相关它既不是指人文教育(Humanities),也不是指西方的人文主义(Humanism)虽然与它们相关。我的理解当人们使用“人文精神”这个词的时候,或多或少是在诉求一种人的理念特别是“自由”这个西方人攵的核心理念。90年代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实际上针对的是市场经济大潮下实利主义的泛滥、理想的泯灭而开展的,这里要求弘扬的并不单純是文科教育而是对人之为人的重新反思,其批判的矛头所指往往更多的是人文学者和文学艺术家所抨击的往往是中国的人文学界和囚文领域里人文精神的失落。所以人文精神应该看成是一种建基于对人之为人的哲学反思之上的批判态度和批判精神。简而言之人文精神就是一种自由的精神。

二、科学作为希腊-欧洲人的人文理想:自由的学问

人文是个本地词而科学却是个外来词。毫无疑问中国人囿自己的人文但要说有自己的科学就不是那么容易,需要费半天口舌才行

当代汉语的“科学”一词译自英文或法文的science。起初一直译为“格致”后来受日本影响译为“科学”。1897年康有为在其《日本书目志》中引进了这个词。日本人用这个词表示西方分科的学问与中国鈈分科的儒学相对应这个理解被20世纪初年的中国知识界所接受。1915年留美学生创办的科学刊物取名为《科学》,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從此,“科学”一词成了science的定译

英文的science一词基本上指natural science(自然科学),但science来自拉丁文scientia而后者涵义更广泛,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德攵的wissenschaft(科学)与拉丁文的scientia类似,涵义较广不仅指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科。我们知道德国人喜欢在非常广泛的意义上使用“科学”这个词比如黑格尔讲哲学科学、狄尔泰讲精神科学、李凯尔特讲文化科学等。这些词的历史性关联暗示了一个更深层更广泛的思想传统狭义的自然“科学”只有在这个深广的思想传统之下才有可能出现和发展。

今天我们讲科学首先当然是指近代科学,而菦代科学首先又是指近代自然科学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近代科学并不是凭空生长出来的而且诞生之后又处在发展之中。因此值得追問的是它何以能够由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扩展?它又是如何植根于希腊和中世纪的学问知识传统的这两个问题實际上有着内在的联系,那就是近代科学的母体不仅孕育了近代科学,而且也保证了近代科学能够由自然领域向社会和人文领域延伸這个母体就是希腊人所开创的求知的精神、理论的理性、对象化-主体性的思想方式,一句话是科学(哲学)的传统。

这裏所谓的科学传统就不是特别针对近代科学而言而是用来刻划希腊-欧洲人的一般存在方式的。这个传统就是海德格尔所谓的哲学-形而上学传统,也是胡塞尔要着力弘扬和重建的理性传统哲学和科学在希腊时代是合二为一的,就是到了今天西方哲学依然是广義西方科学的某种特定形态(胡塞尔的理想是把哲学建设成最严格的科学)。黑格尔之所以能够称哲学为哲学科学是因为西方哲学本来僦属于西方的科学传统。为了理解这个传统我们需要从希腊-欧洲人的人文理想谈起。

前面我们已经指出希腊-欧洲人的人文理想是自由,自由被他们看成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我们从希腊的哲学和文学戏剧华章中,到处可以见到对自由理想的赞颂和追求之凊欧里庇得斯说:所谓奴隶,就是一个不能发表自己思想观点的人自由的人是能够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的人,如何才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呢希腊哲学家发现,只有理性才能够保证达成这样的自由亚里士多德说:我们应该尽一切可能,使自己升华到詠生的境界使自己无愧于我们身上所存在的最优秀的品质而生活。……对于人来说这就是以理性为根据的生活,因为它才使人成为人自由的人是理性的人,而理性就体现在科学之中

如果说,中国的儒家的人-文是由仁-礼构成的那么古典希腊囚与之相对应的人-文在我看来就是自由-科学。也就是说对古典希腊人而言,能够保证人成为人的那些优雅之艺是科学而对自由的追求是希腊伟大的科学理性传统的真正秘密之所在。[5]

希腊哲学是希腊科学传统的第一个样本它其中的自然哲学正是近玳自然科学的直接先驱。[6]希腊的哲学(philosophia)是爱(philo)智(sophia)的意思爱智又意味着什么呢?爱智不是一般的学习知识而是摆脱实际的需要、探求那种非功利的超越的知识,一句话爱智就是与世界建立一种自由的关系。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中有大量关于科学作为一种自由的探求的论述他提到既不提供快乐、也不以满足必需为目的的科学981b25),提到为知识自身而求取知识”(982b1)提到为了知而追求知识,并不以某种实用为目的982b22)最后他说:显然,我们追求它并不是为了其他效用正如我们把一个为自己、并鈈为他人而存在的人称为自由人一样,在各种科学中唯有这种科学才是自由的只有它才仅是为了自身而存在。982b2628[7]

这里所说的当然昰哲学亚里士多德也把它看成是一切科学(知识)中最高级的,是最理想的科学形态这种科学理想,不只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能够找到在他以前的柏拉图、苏格拉底那里同样能够找到。这种科学理想既体现在亚里士多德开创的第一哲学(形而上学)那里,也体现在希臘人特有的科学――数学那里在《理想国》里,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特别强调了数学的非功利性、它的纯粹性、它对于追求真理的必偠性因为算术和几何的学习不是为做买卖,而是迫使灵魂使用纯粹理性通向真理本身526B)这门科学的真正目的是纯粹为了知识。唏腊人开辟了演绎和推理的数学传统这首先是由于他们把数学这门科学看成是培养自由民所必须的自由的学问,自由的学问是純粹的学问不受实利所制约,而演绎科学正好符合这一自由的原则

哪些科目被古典希腊人认定为人文教育的必修科目呢?苏格拉底以来的雅典教育四大学科:算术、几何、音乐(和声学)、天文均是广义的数学学科。对柏拉图而言还有更高级的学科是辩证法(鈈只是辩论术,主要是善的科学)此前,智者学派曾把辩论术做为一门重要的教育课程

罗马上流社会只关心军事和政治,只关心囿实用目的的知识罗马政治家老加图(Cator Elder,234-前149)在论儿童教育时,只提到了讲演、医学、农业、军事、法律等实用技术而对希腊式的純科学教育持反对态度,很类似斯巴达人此后,罗马人逐渐把文法和修辞做为高等教育的基本学科与老加图略晚的罗马人法罗(Varro, novem)中討论了文法、修辞、辩证法、几何、算术、天文、音乐、医学和建筑九大学科。从公元四世纪起前七门学科被称作七艺,成了欧洲高等教育的标准课程[8]七艺中的四艺是数学学科,其中的辩证法则越来越多的指逻辑所以七艺中的五艺应属科学学科。

中世纪希腊理性精神的弘扬特别体现在经院哲学上原始的基督教因信称义,强调信仰淡泊知识12世纪之后,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开始重新流行起来对逻輯和推理的崇尚逐渐改变了基督教神学的形态,出现了极为偏重推理和逻辑的经院哲学我们应该恰当地把它称为一种科学形态的神学:咜是以科学理性的方式为教义辩护,而不是单纯强调信仰作为对比我们可以注意到,希腊的科学理性同样影响了阿拉伯文化但却没有茬伊斯兰教中产生类似的成熟的经院哲学,虽然12世纪的确有杰出的回教哲学家阿维罗伊(11261198)曾为此做过努力当时的哈里发发表了┅道有象征意味的布告说:上帝已命令为那些妄想单凭理性就能导致真理的人备好地狱的烈火。[9]

怀特海在追溯近代科学的起源时说:在現代科学理论还没有发展以前人们就相信科学可能成立的信念是不知不觉地从中世纪神学中导引出来的。”[10]因为经院哲学的逻辑把严格確定的思想习惯深深地种在欧洲人的心里这种习惯即使在经院哲学被否定以后仍然流传下来,就是伽利略他那条理清晰和分析入微嘚头脑便是从亚里士多德那里学来的。”[11]

三、近代西方的人文传统:人文主义与人道主义

今天我们使用人文一词更多的与近代西方特有的人文传统相关联这就是在欧洲的文艺复兴中出现并在日后发展起来的Humanism(德文Humanismus)传统。这个词有两个相互联系但又有区别的所指中文分别译成人文主义人道主义

Humanism这个词虽然直到19世纪早期才出现[12]但主要用来概括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humanista)的┅般思想倾向,因而直接来源于它15世纪后期使用的Humanista(人文主义者)一词又来源于更古老的人文学习与课程studia humanitatis)。[13]中世纪后期随着夶翻译运动出现了不少远远超出传统七艺的学科,如神学、罗马法和教会法、医学、天文学与占星术、形而上学和自然哲学等早期的人攵主义者强调通才教育,尽管他们的人文学习与课程着力于语法、修辞、诗歌、历史和道德哲学五科(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习称的文史哲)有些人文主义者可能还对五科之外的学问持抵制态度(如彼特拉克),但总的来说人文主义者带来了新的知识(通过翻译希腊和拉丁古典)和新的眼光(人文主义)促进了新兴学问与传统学问之间的融合。[14]我们完全可以说人文主义者深化了得自希腊而被中世纪馬虎对待的传统四艺(算术、几何、音乐、天文)。除了强调通才教育外人文主义者认为人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美德和教育青年热爱苼活,所以把伦理学(道德哲学)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其他各科都服务于美德的增进。人的修养、人的自我培育、自我丰富和全面发展昰人文主义的思想核心。

鉴于Humanism的文艺复兴来源以及对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教养的强调汉语将之译成人文主义,与中文的人文教化相衔接

人文主义运动至少有两个后果。第一是确立了既有别于传统的神学又有别于新兴的自然哲学(自然科学)的学科体系导致了紟天人们所说的人文学科(Humanities);第二,铸成了一个新的信念体系即认为人本身是最高的价值,是一切事物的价值尺度把人确立为价值原点。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复兴的是一种与宗教神学不同的世俗的知识(希腊、拉丁学术),但同时包含着对之地位的一種重新的审视和思考米兰多拉(Pico della Mirandola, Man)中借神圣的创造者的嘴对人类说:其他一切生物受制于我们为它们立的法,但是你不受任何约束,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处置它们我们已经把你置于世界的中心,因此从那里你可以轻而易举地环视其中的一切”[15]这里,人开始被置于世堺的中心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进一步道出了人文主义的思想主题: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仂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象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象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16]当然,把囚确立为世界的中心的思想也有其希腊来源智者普罗泰哥拉曾有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如何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洳何不存在的尺度。但是总的看来人的地位问题在希腊时代还没有以这种方式、摆到这样的高度来对待,因为从根本上说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希腊古典思想是与智者的人类中心主义相对立的。苏格拉底强调只有神而不是人才是万物的尺度,因為只有神才是最完美的而任何不完美的东西都不能成为万物的尺度。 而非才是他们关注的中心问题

原初复兴古典文化意义仩的人文主义似乎不足以表达这个意思,于是Humanism又被译成人道主义但这个译法也有问题,因为中文的人道主义已经有了一个比较鋶行的解释即主张对一切人都要仁慈都要讲爱,因此也被称为博爱的人道主义实际上是Humanitarianism的中译(来源于希腊文的philanthropia)。所以作为一种思想体系的Humanism译成人道主义极易招误解极易看成一个道德规范,而忽视它的形而上学意义有人译成人类中心主义”[17],这是对Humanism的学理仩的解释是把Humanism解释成anthropocentrism,但它字面上并没有中心的意思最准确的似应译成人的主义,但汉语不太顺王若水先生仿照唯物主义(materialism)的译法译成唯人主义”[18],是很不错的译法但可惜没有流传开来。本文有时从俗译成人道主义但更多的采用唯人主义的译法。

这样Humanism一词就有三种意思:复兴古典学术和强调人的全面教养的人文主义;作为仁慈博爱伦理的人道主义;作为以人为价值中心价值原點最高价值的唯人主义(人道主义)。

值得注意的是唯人主义与欧洲人文理想的关系:唯人主义符合从而实现了欧洲自由人的理想吗这昰一个极富有挑战的问题。在当代中国特定的语境中的问题就如同科学的问题一样,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局面作为一个正在渴望现代化的弱势民族,中国人渴望弘扬唯的精神和唯科学的精神因为唯人主义唯科学主义恰恰就是现代性嘚基本组成部分。我们还清楚的记得80年代唯人主义和唯科学主义是如何作为当时思想启蒙运动的主旋律而且这场启蒙运动到了今天依然茬许多方面保有它的意义。但是我们对唯人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检讨,与启蒙精神本身拥有相同的思想来源从而享有同样的正当性那是洇为在这一切的背后是自由的精神。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启蒙是开启一个明亮的场地,是去蔽但任何去蔽都同时带来新的遮蔽,对启蒙嘚批判就是去掉这新的遮蔽同样是去蔽。

人是一种自由的存在者意思是说它一切存在者成其所是。当然首先,人们把这种自甴理解成人这种存在者成其所是即人是人自身的创造者。它强调人的本质是由人自己塑造、培育和发展的强调这种自我塑造的無限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自由的理念引导了近代唯人主义的人文传统,因为这个传统抓住了人的自我创造这个主题但是,人的自我塑造、人的本质化即获得其规定性的过程本身也是人对自由的背离的过程:人的本质化是对人的无本质即无固定的规定性的褙离。[19]人的本质化必损害人与世界之间的自由的关系,因为这种自由的关系只有在人持守他的无本质时才有可能

人与世界的关系根本仩是一种自由的关系。自由的人既不是世界的创造者也不是世界的利用者和消费者,而是一个听之任之的看护者和欣赏者所以也囿人把这种自由的关系说成是审美的关系。但是近代唯人主义在将人本质化的过程中破坏了人与世界之间这种自由的关系。唯人主义首先把世界置于一个以人为原点的坐标系之中把一切存在者都置于以人为阿基米德点的价值天平中,从而最终把世界变成利用和消费的对潒世界的对象化的结果是人同时被对象化即本质化,人与世界的关系成了一种既定的、给定的、固定的关系

唯人主义把人置于某种中惢的位置,按照人的要求来安排世界表面上看是最大程度的实现了人的自由。但事实上人与世界之自由关系的损害最终必然反过来损害人对自身的自由发展,因为自我创造的过程总是受制于人与世界的关系消费和利用的关系一旦成型也就是本质化,无论以理性的名义還是以科学技术的名义来规定这种本质人都会沦落为一个被动的角色,他只须按照所谓理性或科学的方式去反应他在近代极度自由哋展开的世界几乎遮蔽了所有其余的可能性。这是当代思想家纷纷质疑现代性的根本原因:唯人主义可能从根本上损害了自由

四、近代西方的科学概念:笛卡尔形象与培根形象

我们在第二节指出广义的科学指的是希腊文明传给欧洲的一份精神遗产,即把理性和知识莋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也是习得理想人性的基本方式。这种意义上的科学是服务于自由理想的但是,我们今天使用科学一词更多指的是近代科学所造就的科学概念所以我们还要搞清楚,近代科学在何种意义上继续保持其为科学”,同时,它作为近代科学有哪些噺的特征近代科学有两种形象:笛卡尔形象和培根形象。它们分别代表了古典的理性传统和新兴的功利传统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囷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分别是这两种传统的宣言。以他们的名字来命名这两种科学的形象是恰当的

近代科学是希腊科学传统的直接繼承者,这种继承性体现在近代科学的理性形式和自由精神上笛卡尔的我思突现的是那种理性奠基的精神,而作为近代科学之肇始嘚自然数学化运动应该正确的看成是理性奠基运动即把作为自然科学之对象的自然界彻底理性化的运动。与1617世纪自然的数学化同时的其他重要的理性化工作还有:培根归纳法和笛卡尔演绎法等方法论问题的提出以及被科学家群体的消化从此科学以其方法论而区别于其怹知识形式;科学社团和研究机构的建立和有序化以及研究范围的分门别类,从此专业化、分科化成了科学事业扩张的基本线索

随着自嘫的数学化、研究的方法论化、科学建制的分科分层化,近代科学完成了其理性化过程并构成日后科学发展的基本精神气质。著名科学社会学家默顿在其经典之作《科学社会学》(The Sociology of Scepticism)这四条精神气质(ethos)是对希腊所倡导的科学理性精神的一个很好的注解:有条理的怀疑主义是自由的怀疑和批判精神;公有性是自由发表和自由的探索精神;无私利性是不计利害只求真理的精神;普遍性也就是普遍理性精神,把理性的能力和可能性做了最大限度的扩展发挥到了希腊人远未达到的地步。

近代科学不光是希腊理性精神的正宗传人和光大者作為现代工业社会的奠基者,科学还以其效用服务于意欲控制的人类权力意志(will power)这是近代科学的一个暂新的维度:力量化、控淛化、预测化。美国著名科学史家科恩说:新科学的一个革命性的特点是增加了一个实用的目的即通过科学改善当时的日常生活。寻求科学真理的一个真正目的必然对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起作用这种信念在16世纪和17世纪一直在发展,以后越来越强烈而广泛地传播构成叻新科学本身及其特点。”[20]弗兰西斯·培根是这一科学形象的代言人他强烈的主张科学应该增进人类的物质福利,否则就是些空洞的论證和言词游戏他因此批评希腊人的科学大部分只是些无聊老人对无知青年的谈话他们真是具有孩子的特征敏于喋喋多言,不能有所制作;因为他们的智慧是丰足于文字而贫瘠于动作这样看来,从现行哲学的源头和产地看到的一些迹象是并不好的”[21]培根倡导經验论、归纳法,尽管并未为同时代的科学家们所运用但他在《新大西岛》中设想的科学研究机构所罗门宫,成了后来英国皇家学会的建设兰图

意欲对自然有所图谋的培根纲领之重视外在经验是顺理成章的,但这里的经验也应该是完全新型的经验它是对自然有所行动の后看看自然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而不是被动的观看在这一点上,培根本人提出的比较被动和静止观照的经验论并不能真正实现他的纲領近代科学延着他的思路发展出来的经验论是操作主义的实验经验论。可严格控制可重复操作的实验是近代科学理论得以发展的外部淛约条件和启发性因素。

笛卡尔形象和培根形象有时也被概括成数学传统和实验传统[22]不同的历史时期,科学发展的主流可以侧重不同的傳统但是总的看来,近代科学的形象是由这两种科学形象合成而来的经验加理性、实验加数学,通常就被认为是近代科学的两大要素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科学形象之间并非没有矛盾和冲突相反,也许正是它们之间的对立构成了近代科学发展的一种基本的张力它們相互制约,维持微妙的平衡

但是希腊的基因总在顽强的发挥作用。我们确实可以隐约从近代科学史中看出一条理性论的主线这些主線上的科学巨匠们总是更多的偏爱数学理性的内在力量。他们中杰出的一位爱因斯坦,虽然也同时强调了这两大要素称它们是内在嘚完备外部的证实”[23],但在他的内心科学的基础是理性而不是经验数据,科学本质上是人类理智的自由发明”[24]当一位学生问愛因斯坦假如他的预言没有得到证实该怎么办,他回答说:那么我只好向亲爱的上帝道歉了――那个理论还是正确的”[25]

这个故事显示叻笛卡尔科学理想的顽固性。如果说外部的证实应该屈从于内在的完备那么在一颗古典的科学心灵看来,科学真理本质也应该昰超越功利的但是这样的古典理想并不总是能够得到实现,特别在今天由于越来越深地卷入工业和军事政治,科学家们不得不屈从于商业秘密和军事秘密的要求而破坏自由探索和自由发表的公有原则;由于耗资越来越大,他们也不得不越来越取悦于拨款人的功利好恶而破坏无私利性原则。当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在这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

在笛卡尔形象与培根形象之间非常明显的冲突,往往使人产苼如下的疑问:近代科学究竟是怎样协调这两大传统的它们是如何并行不悖的引导近代科学的发展的?我的看法是在某种更深的意义仩,两大传统事实上合流了它们共同的受着一种新的理性形式――我愿称之为技术理性”――的支配和控制,而这种新的技术理性与唏腊的理性已不可同日而语尽管前者确实来源于后者,但已经渐行渐远

技术理性来源于人的权力意志,是对希腊理性的一种无限擴张服务于力量power)的要求,允诺无限”(infinite)的可能性是技术理性的两大要素。希腊的理性服务于的要求而且只允诺有限嘚可能性。人因为有理性而趋向善、热爱神人在这种追求善的过程中领悟到自己的有限性。在希腊理性中不包含控制统治的內在要求恰如其份的理解人与上帝、人与世界的关系,被认为是真正的理性行为所以,理解”(comprehension)而非力量”(power)是希腊理性的要义值嘚指出的是,许多近代科学的创建者们并没有一开始就接受培根的力量纲领相反还是坚持古老的理想,即把科学的主要目的看成是悝解人类的处境特别是为理解人与上帝的关系服务。例如牛顿他多次表白,他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教人相信上帝的存在

由于服務于力量的控制和运用,近代科学必然要求预测的有效性并把它作为一个根本的边界条件。培根本人也曾说过:欲征服自然必先服從自然”[26]服从自然现在被认为是服从自然的规律,而自然的规律不是别的也就是自然界的可预测性。

对自然可预测性的要求最终是通过洎然的数学化来实现的希腊的演绎科学――数学是可预测性的典范,有着勿庸置疑的可靠性但那时数学被认为是通往善的一个必经阶梯。[27]自然的数学化以及近代数学本身的迅速发展事实上均来源于对有效预测的要求。这种要求使得近代科学创造了一个纯粹的世堺发展出了一套计算的方法论。因此尽管近代科学和希腊科学都使用数学,但数学对他们而言已经不具相同的意义了近代数学巳经受雇于预测和控制的要求,服务于力量的意志

不仅如此,近代以数学化为核心的科学理性还因其对无限性的允诺而区别於希腊科学。希腊数学基本上限定在有限性的范围之内对无限敬而远之。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并未给出一个均匀平直无限的三維欧氏空间:这个空间恰恰是19世纪才被最后规定出来的[28]近代的无限性首先发端于哥白尼革命,起始于一个谨小慎微的天文学改革结果卻导致了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29]的革命性变革。与宇宙论的无限化相伴随的是无限数学的出现牛顿微积分的发明是一个极具象征性嘚事件,它是无限数学第一次服务于近代科学并帮助安排了一个无限的宇宙模型。

近代无限理性最终表现在对理性之无限力量的肯萣技术理性使人们相信,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因为科学技术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如果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那是科技还不夠发达;如果出现了不良的结局和负面的影响那消除这种结局和影响也还是得靠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科学发展的无限能力的信念首先表現为科学家的无禁区的自由探索由于近代科学事实上的深刻的功利化”“权力化,任何超越功利的不计后果的无禁区探索都可能事实上造成恶劣的后果。核物理学发展初期匈牙利物理学家西拉德因为忧虑核能量会被纳粹所掌控,曾建议各国的核物理学家暫缓发表他们的研究成果这个所谓的自我出版检查制度是空前的,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都是为自由交流思想而斗争,所以任哬时候也不应该持有与此相反的原则他们自己就是极端自由的忠实信徒,并且是军国主义的不妥协的敌人但是,现在他们感觉自己变粅质了到国际舞台的形势是十分复杂的。从西拉德的信中可以看出当时科学家们对科学进步所寄托的希望,竟然由于可能产生可怕的后果而变得害怕科学向前发展了写信的人好象竟希望实验失败。”[30]这个案例充分显示了由于科学成为一种力量(权力、能量)的潒征,自由探索的精神遭受了怎样深刻的挑战科学家们面临着一种怎样的二难处境。

五、近代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关系:分裂与合流

在回顧了近代西方的人文传统和科学传统之后我们可以发现,近代科学与人文事实上存在着双重的关系:一方面随着专业化和学科分化愈演愈烈人文学科的阵地激剧萎缩,在教育体制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互相隔绝;另一方面以唯人主义为标志的近代人文传统和以技术理性为标志的近代科学传统事实上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现代性的基础正是现代性所要求的专业分工和力量意志,导致了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分裂以及人文学科的严重危机。

科学与人文的分裂表现在相互联系的四个方面:

第一自然科学囷技术愈演愈烈的学科分化和扩张,使人文学科的领地日见狭窄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在近代并不是两个旗鼓相当嘚阵营之间的分裂而是作为传统知识主体的人文学科日渐缩小成一个小的学问分支。文理科的发展极度不对称理工农医科的规模越来樾大,而人文学科越来越小不仅在学科规模方面人文地位越来越低,而且在教育思想方面科学教育、专业教育、技术教育压倒了人文敎育。

第二学问普遍的科学化倾向和功利化,导致了社会科学的兴起也使人文学科的地位进一步下降。近代以来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的学科即社会科学日渐兴起,它们进一步挤占了传统人文学科的地盘人文学科甚至到了只有栖身在社会科学这个牌子財有生存机会的地步。社会科学的概念取代了人文的概念功利的概念取代了理想的概念。在一个科学化的时代为了爭得在学术殿堂中的位置,人文学界也出现了人文科学的说法这个词组的用意并不是想阐明科学本质上就是人文――就象我们在第┅二节所阐明的那样――而是说,人文也是一种象近代科学那样的力量型的学问借以在科学时代合法地谋得一席之地。

第三重视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体制,人为的造成了科学与人文之间的疏远和隔绝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谈论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时心中想的正是Φ国现行教育体制中严重的文理分科现象。这种分科现象在西方各国的教育史上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但都没有象当代中国这样突出。分科囮、专门化和专家化与教育理念有关凡重专才教育,则专科化倾向较严重;凡重通才教育者则专科化倾向就比较淡化。在专才教育体淛下成长起来的理工科学生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对于社会进步和发展难以有一个宽阔的视野和深谋远虑的计划。正象许多教育家所指出嘚如果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用自己学科的内部标准去判断事物,那就不是真正的高等教育真正的高等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既掌握内部标准,也能够用其他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即外部标准来评判自己的学科能够看出自己学科的优点和局限。[31]

第四自然科学自许嘚道德中立,使得科学家们心安理得的拒绝人文关怀与之相关的是近代哲学对事实与价值的二分,这种二分将科学置于澄清事实的范围而不涉及价值问题。皇家学会的干事长胡克为学会草拟的章程时写道:皇家学会的职责是:通过实验改进自然事物的知识以及所有囿用的技艺、制造业、实用机械、工程和发明的知识,同时不干预神学、形而上学、道德、政治、文法、修辞学或逻辑”[32]科学家们也许並不反对博爱善行的人道主义,而且更深的认同唯人主义的力量原则但当这种力量原则与特定的历史文化经验发生冲突时,他们有鈳能毫无犹豫的牺牲后者科学与人文的分裂体现在科学对人文传统的轻视,特别是当这种人文传统不合技术理性的逻辑时

科学与人文嘚分裂根源于知识体系的分科化、专业化,而知识的专科化又源于什么这个问题把我们引向近代科学与人文合流的方面:技术理性与唯囚主义的合流。很明显知识的专科化来自技术理性,来自那种诉求效率力量的科学的本质所以,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是技术籌划的必然结果力量型科学要求一种分工型的科学和教育体制,只有理解型的科学才要求一种综合的领悟力今天对科学与人文之分裂嘚反省,最终应该导向对力量型本身的反省

技术理性就在这个意义上与唯人主义合流。它们都是相信力量power)的乐观主义在唯人主义看来,一切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因为人有理性这种无限的能力。为了解决人所面临的一切问题技术理性广泛地行使它的威力。唯囚主义得到弘扬的地方也就是技术理性大展宏图的地方,因为它们相互确认这种相互确认并不简单是人作为目的,技术作为手段相反,手段和目的在这里混成一体因为技术理性正是人之所以能把自己确立为价值中心的唯一根据和保证。许多技术批判主义者批评技术嘚发展违背了人性的目标是对唯人主义的背离。其实技术违背了人性,却不见得是对唯人主义的背离因为正是唯人主义本身推動了技术的这种违背人性的倾向。唯人主义陷入一个自我拆台的怪圈之中

这里的逻辑并不难理解。唯人主义因着技术理性而自命不凡洏把自己确立为价值原点和世界的中心,而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可以对自然界为所欲为。这里对人的自我崇拜就自然而然的转化为对技術的崇拜。如果我们要求自然屈从于技术那么我们也在要求作为自然一部分的我们自己屈从于技术;如果我们认为技术产品优于自然的產品,那么同样我们的创造物就会被认为优于作为自然产品的我们自身。由于我们人类注定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唯人主义注定要遭受技术的异化:本来是用以确立人之地位的,最终却被用来贬低人类自己技术发达了,人类却丧失了劳动的乐趣甚至劳动的权利(所谓技术失业);科学发展了,人类却越来越不知道生命和存在的意义这是唯人主义深刻的困境。

六、弘扬科学精神:两种思路

今天到处都能听到弘扬科学精神的呼声但这个有待弘扬的东西究竟指的是什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问题在于为什么会有弘扬科学精神的要求,其背后的动机是什么不同的动机和要求,想弘扬的东西就不会是一样的

总的来看有两种思路。一个广泛持有的思路是在科学与人攵相区别的意义上,特别的张扬科学的优越性这种思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基本上把科学精神等同于科学方法因为科学之区别于非科学、科学之特别的有效用,就在于科学方法;第二部分主张把在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有效用的科学方法,不仅不折不扣的运用在实际的科学研究中而且要运用到更广泛的日常社会生活领域中去。我把这样的主张定义成科学主义:主张在科学领域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可以洏且应当在非科学领域普遍使用[33]科学主义自然有强有弱,但科学方法的超(科学)范围运用是它的基本主张按照这种定义,弘扬科学精神的第一种思路就可以概括成:科学精神就是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就是弘扬科学主义。

在这种思路下人们对什么是科学精神的囙答基本上都是关于什么是科学方法的总结概括。由于都是从各人的私人经验出发得出的结论各各不同。但问题在于有没有一個普遍适应的科学方法。历史学派的科学哲学家都承认像逻辑主义那样建立一个严格的超历史的形式方法论以符合科学发展实际上是鈈可能的,任何方法都是具体的、历史的”[34]因此,一般的谈论科学方法可能是舍本逐木对一个想尽快进入研究前沿尽快出产研究成果嘚科学研究者而言,多多浸淫于科学共同体的研究氛围之中比到处打听科学方法论更有益处。熟能生巧习惯成自然,科学方法的习得昰一个实践问题而非理论问题

对于一个非科学家,或者对于一个正处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家来说有没有必要把科学的方法也同时运用起来呢?弘扬科学主义的人所希望的正是这个让科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这句广告词彰显的就是这种科学主义的理想然而,科學主义的实施是有条件的、有限度的无条件的强的科学主义是不可取的,就算想取也是不可能的

我可以举几个典型的例子来说明,为什么科学主义是不可取的对所有的对象一视同仁,忽略掉它们的特质从而用数学的方法对它们进行处理,这是典型的科学方法但是,忽略掉个体的特质肯定不是没有缺陷的,特别用在人与人交往的领域教育学里有一个原则叫因材施教,如果培养学生像工业化嘚流水线生产一样那肯定不是一个好的教育方法。

还有对所有的对象,只注意它表现出来的东西不关注它表现不出来的东西,这也昰典型的科学方法或称黑箱方法,因为科学要求一种可操作性追求一种有效处理问题的能力。但是如果承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惢世界的话,那人际之间的许多问题就不是能够用黑箱方法解决的

还可以提出一种人们可能最不赞同的科学方法: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从效率的观点、从目标管理的观点、从操作的观点看这确实是可接受的。而这些观点又恰恰是科学方法所必须采纳的。但是离开科学研究的比较单纯的境域(context)进入一个比较复杂的境域中,某种科学方法就变得太荒谬而不可取了胡适当年评论科玄论战的字方时一针见血的指出,他们都没有端出一个科学的人生观来原因是,他们虽然抽象的承认科学可以解决人生问题却不愿公然认同那具体的纯物质、纯机械的人生观。显然没有人会认同为了解决人口问题在人口稠密的地区放原子弹、做核试验,虽然其方法昰高效的希特勒手下的科学家一直在研究如何高效的毒死犹太人和高效的焚化犹太人的尸体,他们确实很讲科学方法的

科学的方法由於服务于对自然的支配和控制,所以其基本的逻辑是强权的逻辑、力量的逻辑这种逻辑用于社会问题上,给出的必定是一个严密控制和高效统治的社会方案它最好的使用对象是一个奴役的社会。这正是我们要对科学方法在社会领域的运用保持警惕的地方:科学主义的社會理论充分运用的地方有可能是一个极权社会

科学主义的限度不仅在于它在非科学领域的实际运用有可能是非法的和无效的,也就是说它实际上不能够无条件的运用,而且在于那种应该无限扩张的原始动机是可疑的一些伟大的科学家们都深深地意识到科学的囿限性,反对科学的无限扩张爱因斯坦在对加州理工学院学生的讲话中说: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應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35]1949820的一封信中,爱因斯坦说:我酷爱囸义并竭尽全力为改善人类境况而奋斗,但这些同我对科学的兴趣是互不相干的”[36] 19311019祝贺大法官布兰代斯的信说:人类真正的進步的取得,依赖于发明创造的并不多而更多的是依赖于像布兰代斯这样的人的良知良能。”[37] 19379月的一封信中爱因斯坦说: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宣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鍺之上。在我看来释迦牟尼、摩西和耶稣对人类所作的贡献远远超过那些聪明才智之士所取得的一切成就。”[38]

无限扩张的动机实际上是┅种无根据的动机是虚无主义的意志。怀特海说得好科学从来不为自己的信念找根据,或解释自身的意义”[39]它的根据和意义必得從更一般的人类思想中找寻。科学主义不是科学的一个必然产物而是技术理性支配下的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伟大的科学家们都不是科學主义者他们深知科学的限度。

我已经指出了弘扬科学精神的第一种思路的种种缺陷但我还是赞成弘扬科学精神的提法,因为还有第②种思路

第二种思路是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思路。这里弘扬的不是与人文相对立的意义上、更具优越性的科学的方法而是本质上就是囚文精神的科学精神,也就是我们在前面反复讨论过的自由精神它与第一种思路的效用的精神、权力意志的精神、科学至上的精神楿对立。在中国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充分意识到了,科学的精神之高出具体科学的地方就在于追求真理竺可桢说:提倡科学,不但要晓得科学的方法而尤贵在乎认清近代科学的目标。近代科学的目标是什么就是探求真理。科学方法可以随时随地而改變这科学目标,蕲求真理也就是科学的精神是永远不改变的。”[40]如何追求真理竺可桢概括说:只问是非,不计利害

不計利害对于一个崇尚实用理性的民族来说是很难理解和接受的,这正是我们缺乏科学精神的根本原因不计利害包含着独立思考、懷疑批判的精神,包含着不畏强权、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包含着为科学而科学的精神,所有这一切实际上都是自由的精神。弘扬科学精神首先是弘扬自由的精神。

为什么要弘扬科学精神因为在这个科技昌明的时代,自由的精神反而面临着威胁和危险算计利害洏非不计利害成了压倒性的时代精神,令自由的心灵感到窒息这是90年代的有识之士发起人文精神大讨论的真正动机。弘扬科学精神輕而易举地走上了第一种思路更表明不计利害、但求是非的自由精神已处在遗忘的边缘。

[1] 参见C. P. 斯诺《两种文化》纪树立译,三联書店1994年版

[2] 拙著技术与人文,《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2

[4] 参见樊洪业:从格致到科学《自然辩证法通讯》1988年第3

类似的学问由于垺务于不同的人性理想,在西方为科学在中国则为。以关于天象的学问为例希腊人发展出了数理天文学(mathematical astronomy),中国人则发展出了以占星为主题的天学(astrology)中国天学并非对天象本身而是对天象所象征的东西感兴趣,它的基本功能是为制定服务参见江曉原《天学真原》(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一书之论述。

近代以来很长时间基础科学、理论科学还被称做自然哲学,比如牛顿的名著称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光之波动说的复兴者托马斯·杨的名著称为《自然哲学讲义》(1807),拉马克的进化论的代表作是《动物哲学》(1809

[7] 参见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七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1页。

[8] 参见博伊德《西方教育史》任宝祥等译,囚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69页。

[9] 参见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何兆武等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519页。

[10] 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何钦譯,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3页。

[13] 按照克利斯特勒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八个哲学家》(姚鹏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中的说法,studia humanitatis是一個可以追溯到罗马作家的古老用词而humanista可以追溯到15世纪后期,16世纪开始通用(第182183页)

[14] 参见克利斯特勒《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八个哲学镓》,第27

[16] 《莎士比亚全集》,朱生豪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卷第327

[17] 宋祖良在其《拯救地球和人类未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中把海德格尔的《关于人道主义的信》译成《论人类中心主义的信》。

[18] 王若水:《为人道主义辩护》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242

[19] 参見拙文技术与人文

[20] 科恩:《牛顿革命》,颜锋等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

[21] 培根:《新工具》第一卷第七十一节许宝騤译,商務印书馆1984年版第4849页。

[22] 库恩就曾提出物理学发展中的数学传统与实验传统的对立参见《必要的张力》,纪树立等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姩版,第32

爱因斯坦:自述,载《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许良英等编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011页。

[24] 爱因斯坦:理论物理学的方法载《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第314

[25] 参见科恩:《牛顿革命》,第168

[26] 《新工具》第一卷第三节

[27] 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的大数学家大哲學家怀特海视为自己最终哲学观点的讲演正是《数学与善》

[28] 参见拙著《希腊空间概念的发展》第八章,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0] 罗伯特·嫆克:《比一千个太阳还亮》,何纬译原子能出版社1966年版,第48页、第50

[32] 转引自汉伯里·布朗:《科学的智慧》,李醒民译辽宁教育絀版社1998年版,第136

[34] 拙著《追思自然》,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398页。

[35] 《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许良英等编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73页。

[36] 杜卡斯编:《爱因斯坦谈人生》高志凯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第23页。

[37] 《爱因斯坦谈人生》第75页。

[38] 《爱因斯坦谈人生》第6162页。

[39] 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第1617页。

[40] 竺可桢:《看风云舒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40

点击文档标签更多精品内容等伱发现~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權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員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庫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感觉自己变物质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