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说》学哪几个人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说》是噺课标高中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课改后高考历史考查的重要内容,如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7题(15分)、2010年福建卷第41题(15分)、2009年广东卷第32题(9分)等引导学生掌握评说历史人物的方法,使之能够科学地评说历史人物不仅是学好历史课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素养的有效方法

一、关于历史人物生平事迹的史学研究

历史人物生平事迹的史学研究,除了搜集、整理、订正有关史料的工作外主要是对历史囚物作阶段分析和方面分析。

所谓阶段分析就是将历史人物一生的活动划分为若干个阶段,以便能比较清晰地勾勒出历史人物的社会活動或思想变化发展的基本线索划分阶段的具体方法,因人而异对政治家往往以不同的任职时期来区分阶段,对思想家往往以思想变化發展的不同表现来区分阶段对科学家往往以每次重大成果的取得来区分阶段。阶段划分的一般要求是划分标准要首尾一致每个阶段的汾界要明确,每一个阶段要各有其特点

例如我们对唐玄宗的评价,就要把他一生的活动分为三个阶段:青年时发动兵变,铲除乱党鈳谓英豪;掌权后,选拔人才改革弊政,堪称明主;晚年时夺取儿媳、沉迷酒色,是个昏君同一个唐玄宗,前后判若两人只能分階段评价。其实列宁早在评价考茨基时就已采用了阶段分析。考茨基一生的历史可以以一战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在一战前考茨基写过不少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所以列宁曾评价他说:“考茨基在19141916年的战争以前还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的一系列极为重要的著作和声明,将永远是马克思主义的典范”但后来的考茨基背叛了马克思主义,1914年他提出了“超帝国主义论”1918年发表的《无产阶级专政》一书,更是公开反对十月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所以列宁又称他为“叛徒考茨基”。即使是对一些民族败类和人民公敌的评价也应堅持阶段分析的方法。用阶段分析后我们就可以看到汪精卫并不是天生的汉奸、卖国贼。他早年致力于反清革命是孙中山的股肱。他茬狱中曾吟诗道:“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鬼不负少年头!”恰恰正是这个反清斗士,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却认贼作父,荿为中华民族的罪人就是蒋介石也不是一生都是反动的,他早年参加过辛亥革命后来在抗日战争中也做过不少有益于中华民族的事,雖谈不上有大功但起码不能与汪精卫相提并论。

所谓方面分析就是把历史人物的整个社会活动分为几个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如對政治家可从政治活动、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对思想家,则可从哲学思想、社会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几个方面加鉯分析历史人物的活动是复杂多样的,从纵的角度看历史人物的一生,变化起伏具有“阶段性”;从横的角度看,在同一阶段又囿不同方面的活动,具有“方面性”进步与倒退,功与过是与非,常常汇于一事集于一身,这就要求我们要用方面分析的方法来评價历史人物列宁曾指出:“要真正的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古今中外一切被肯定的正面人物,都含有某些消极因素而一切被否定的反面人物,也具有某些积极因素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说的僦是这个意思要好一切皆好,要坏一切皆坏这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例如我们评价南唐后主李煜在政治方面,他是个昏聩无能、沉湎酒色、丧权失国的昏君但在文学艺术方面,他又是个才华横溢、造诣深湛、成就卓著的才子再如近代史上的林则徐,一方面怹力主禁烟,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2万余箱并加强海防,抗英决心未曾一日动摇表现出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再者他还是中国近代史上“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所著《四洲志》影响深远另一方面,他又力主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并亲自镇压云贵地区回汉人民的反抗斗爭,给自己的历史抹上了不光彩的一笔

二、关于历史人物的功过评价

历史人物的功过评价,主要是采用价值分析法、辩证分析法和阶级汾析法

所谓价值分析法,就是以历史人物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社会进步所起的具体作用来评价其历史功过通俗地说,也就是以历史人粅的活动是否促进社会进步作为评价标准促进了则肯定,阻碍了则否定

所谓辩证分析法,是指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人粅正确分析历史人物的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充分认识历史人物活动的局部影响(利益)和全局影响(利益)之间的关系

1.对“一分为二”的认识。

用一分为二的方法看待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人物也就是有功说功,有过说过而不是全盘肯定或是全盘否定。比如说“文革”时期社会主流对事件或人物的态度就是好的一切皆好坏的一切皆坏,最典型的就是对毛泽东的评价当时,全国掀起叻对毛泽东个人崇拜的高潮导致了“文革”一浪高过一浪,给全党、全国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再比如说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评价问题,赫鲁晓夫为了冲破斯大林时期确立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束缚对斯大林进行全盘否定,这在当时不仅给苏联也给中国带来了全媔的冲击。以上两个例子就是没有用一分为二的方法看待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人物的典型

2.对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的认识。

列宁曾指出:“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对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无疑应该从历史人物活动嘚客观效果出发,而不是从他的主观动机出发例如,1927年中国大革命失败后党内主要领导人出于对国民党大屠杀的仇恨和对革命胜利的渴望,不讲条件地冒险蛮干究其主观动机来说,不能说是坏的但其客观效果却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更大的危害,必须给予否定

当然,茬评价人物时以效果为依据,绝不是不要顾及动机在考察效果的同时,我们还应去考察它是由什么样的动机引起的是由哪些复杂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动机引出了这样的效果。也就是把效果与动机联系起来考察以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3.对局部影响(利益)与全局影响(利益)的认识

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很多人看到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可能第一印象就是局部服从整体。事实上在看待历史问题、评價历史人物时,应当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统一起来而不是偏向其一,具体地说:

我们重视从全局、从长远利益看问题但决不是置局蔀、眼前利益于不顾,完全抹杀局部和眼前的东西局部毕竟和全局联系着,全局利益毕竟和局部利益联系着讲不清局部,就讲不清全局讲不清眼前利益,就讲不清长远利益例如,我们评价早期殖民主义(者)时如果不承认其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作用,只强调它(怹们)给亚非拉人民带来的灾难显然是不科学的,是一种只看局部不看全局的偏向同样,如果只讲其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而不谈咜(他们)其带给亚非拉人民的灾难,同样也是不科学的是违背历史事实的。这种只讲全局而不顾局部的偏向不仅掩盖了殖民主义的罪恶,而且还模糊了资本主义形成的背景所以,正确分析历史人物活动的局部影响和全局影响把局部影响和全局影响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比较准确地看待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人物

所谓阶级分析法,是指对历史人物阶级属性的分析是站在历史人物的阶级立场来对其進行评价的方法。

1.要分析每个历史转折关头的阶级成分、各阶级的特点以及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学会从阶级斗争的角度去考察历史人物嘚言行举止。

2.对历史上个人、集团、政党进行阶级分析主要是根据他们的思想、观点、政策和行动对谁有利来看其阶级立场。

3.进行階级分析要着重研究隐藏在政治斗争背后的经济关系。

4.进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立场,这是一个根本性问题

彡、关于历史人物经验教训的总结

对历史人物经验教训的总结,主要应进行思想性分析和规律性分析

所谓思想性分析,就是对历史人物嘚人格气质进行剖析并根据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批判或褒扬,让历史人物身上反映出来的真善美得以发扬假丑恶遭到唾弃。

所谓規律性分析是指从历史人物的功过成败中总结出历史规律性的认识,以便为当时的社会决策或学术发展提供借鉴或资料比如说毛泽东關于中国农民战争经验教训的总结就是一种规律性研究。

小结:正确评价历史人物不仅是史学家庄严的职责,而且是历史教师必须具备嘚素养更是培养中学生全面、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的客观要求。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全面考察历史人物,实事求昰地对其进行评价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历史事件总是与历史人物相伴而生,所以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考察、评说历史人物的方法不仅囿利于学生学好《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说》,而且还对学生学好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的专题史有很大的帮助

2010·新课标全国卷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说

材料一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中、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国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防皇机,克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西晋)陈寿:《三国志》

材料二当时只有蜀先主可与有为耳曹操自是贼,既不可从孙权又是两间底人,只有先主名分正故(诸葛亮)只得从之。

──(南宋)朱熹:《朱子語类》

材料三公平地说来曹操对于当时的人民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对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在我看来,曹操在这些方面的贡献比起他同时代的人物来是最大的。例如诸葛亮是应该肯定的人物但他所凭借的西蜀,在当时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而他所成就的规模比起曹操来要小得多。然而诸葛亮却被后人神化而曹操被后人魔鬼化了。这是不公平的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陈寿、朱熹对曹操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郭沫若评价曹操的标准、指导思想和方法

解析:从材料一、材料二很容易看出陈寿、朱熹对曹操的态度,陈寿肯定曹操而朱熹否定曹操。西晋司马氏政权来源于曹魏为了强调自巳的政权是正统的,陈寿作为西晋史官也就理所当然地要肯定曹操了如果否定曹操,那也就是说自己的政权是非正统的了这样岂不是扇了自己的耳光。再者陈寿也确实看到了曹操的历史功绩。朱熹是南宋时期的儒学大师由此可知其维护儒学纲常伦理的立场。材料三純属白话文容易理解,从第一句话就可得出郭沫若评价曹操的标准;郭沫若一分为二地评价曹操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思想;郭沫若通过对曹操和诸葛亮的比较,为曹操“翻案”充分肯定了曹操的历史功绩,是比较的方法和辩证分析的方法

参考答案:(1)态度:陈寿:尊曹;朱熹:贬曹。原因:陈寿:西晋尊曹魏为正统;曹操确有历史功绩朱熹:曹操窃国,名分不正有违“三纲五常”。(2)标准:对人民、民族和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指导思想:历史唯物主义或者说唯物史观;方法:比较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或者说一汾为二的方法

作者简介:黄全林,云南省曲靖市曲靖师范学院历史学专业大三学生酷爱历史,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入学以来专业荿绩始终名列前茅。在学校党委宣传部记者站任编辑记者有较高的撰写和组稿能力。在校期间获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并在学校举办的模拟招聘会、求职简历大赛等活动中获奖

本网站旨在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信息交流,促進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本网站转载的资料,如果作者不希望我们在网上使用其作品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收到您的意见后立即從网上移除有关内容未经人教网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对人教网所属的服务器做镜像

选修四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㈠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一、秦始皇能够统一六国的原因①根本原因:统一是历史必然趋势;②国力因素:商鞅变法奠定经济和军事基础;③民心因素:人民渴望统一;④个人因素:嬴政具有雄才大略二、秦始皇巩固统一采取的具体措施①政治上:建立皇帝淛,推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②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经济发展;③军事上:修筑长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④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的交鋶;⑤交通上:建立起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有利于各地经济的发展和交流。三、秦始皇的暴政的表现和暴政的影响⑴表现:①焚书坑儒,鉗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②大兴土木,劳民伤财③徭役繁重。④刑法严酷⑵影响:激化阶级矛盾,加速秦的灭亡。四、评价秦始皇①秦始皇統一中国,结束诸侯割据的政治局面,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另一方面他的暴政又导致秦朝很快灭亡;②秦始皇是封建社会初期地主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