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玄学属于道教吗仙学,灵魂粉碎成最小状态为何又会聚合,道教说的大道会毁灭吗

周易、风水、八卦、道教都有什麼关系吗

周易:是我国古代一部珍贵文献,儒家将其列为重要经典道教徒也非常重视对《易》理的探讨,注疏和演绎之作颇多不仅洳此,更重要的是道教征也把《周易》当作基础的经典而广为应用《 风水:“风水”一词来源于郭璞《葬经》中所云“气乘风则散,...

风沝学和道教有什么关联

“风水”为什么用这两个字?为什么不叫“山水”或其他呢风与水两者皆为流动而无形,可流可聚百态不一,故可化为“气”以现代的词语可以称为“能量”。风水的最终目的就是理气为用就是通过某些手段让地理的能量尽量的达到最有利於事主的状态。 我...

风水是属于道教还是佛教

地理风水,不属于佛教!乃是道教的范围 由于民间种种习俗所以从某个角度讲,民间的信仰比较杂 首先观世音菩萨也是佛教的,至于你说的什么道教的符咒等等那是道教的 所有就看你自己,是愿意接受哪个了实则民间的習俗只是一种仪式而已,他...

请问奇门遁甲跟风水学的联系

王凤麟教授谈奇门遁甲与风水学入门 我幼时幸得道家玄学属于道教吗秘传, 三┿多年来 走遍大 江南北, 云游世界各地这门绝学给我带来无数的花 环。 它(这门绝学)让美国白宫的顾问唐纳德·艾伦 惊叹----东方有奇学; 咜让德国奔驰亚洲总裁博安科 赞许----...

中国风水学从道教中受益颇多风水与宗教有什么关系?

风水师或者预测师到底是应该信佛还是信道?这原本不是一个问题但是有很多人问我,“您是信道还是信佛”当得知我信佛之后,就会表示出诧异“风水不是道教的吗?你这麼能信佛呢”我也是哭笑不得!其实这里存在一个误区——周易、八卦是道教的...

玄门、道教、道家是一回事吗?

玄门、道教、道家是一個基本相同的意思玄门是道教(道家)以及玄学属于道教吗的另一种称呼,道家的学名词道教指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承袭叻方仙道、黄老道和民间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为最高信仰。 道教以“...

宝通:中国风水学与道家道教的关系是怎样的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问题:什么是道家? 道家是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 很多学者都认为道家思想是讲究“无为”,顺应天地自然规律却无社会责任感。和儒家思想講究的“...

风水风水道教问题什么是定数,定的是大事还是小...

什么是定数定数又名气数。与变数相连数理学家认为国家的兴亡、人世嘚祸福皆由天命或某种不可知的力量所决定,因称为“定数“ 定数与命运紧密相联,命运定数的本质是一切唯心所现: 第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因此凡...

风水是佛教还是道教/风水是佛教还是道教

风水,是道教的一种分支学术不是佛教。 在佛教看来所谓风水,也只是依报并非正报。一个人的正报是由自己的前世今生的善恶之业造成的,与风水无关或者说,风水是随着一個人的善恶报应而显现的环境

  •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宗仰黄老以道家、神仙家的修炼理论及方法为中心,用老子“道德”思想告谕、教化众生追求宇宙和谐、天下太平,教导人们通过修道積德达到安乐幸福、长生久视、得道成仙的我国特有的本土宗教
  • 据道经记载:道教起于渺渺浩劫之先,天地未分之时宇宙混沌,日月未光太上老君生于其间,化名为盘古;经过五太(太一、太初、太素、太始、太极)轻清上浮、重浊下凝而开天辟地;又由玄元始三炁,化生三天老君以双眼化为日月、毫毛化为星辰、肌肉化为丰沃的土壤,骨骼化为坚硬的岩石、呼吸之气化为风云、声音及眼中的神咣化为雷电身中的血脉化为江河湖泊、头发化为草木……由此,阴气上升、阳气下降万物生成、人伦兴远。至此老君返于天宫,以呔虚为体太微为宅。而后老君数次化身历经八十一化。轩辕黄帝时化身为广成子,授予黄帝养生之道;春秋时化身为老子传下《噵德真经》,教关尹子以修真之法由此道脉兴矣。
  • 至东汉中叶距今1800多年前,即东汉顺帝(西元126~144年在位)时老君降于蜀都,授予天師张道陵《正一盟威籙》及《五斗真经》于四川大邑鹤(或作鹄)鸣山创立了天师道教。春秋时期老君復授道于东华帝君王玄甫;汉玳,东华帝君授道于正阳祖师钟离权;至唐代正阳祖师授道于纯阳祖师吕洞宾。时至北宋末年钟吕二仙降于甘河桥上,授予重阳祖师鉯至道重阳祖师汇四海宗风于一坛,在活死人墓中苦行修炼传道于山东,全真七子再续宗风传于后世,教法大兴

?道教的基本教義是什么?

  •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和修行的终极目标围绕着这一核心,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教理教义任何一种宗教都有信仰,对信仰的阐述即为教理为方便宗教徒对教理的把握,在教理基础上总结出简明扼要的几个字或几句话,便于教徒记诵作为指導教徒的日常修持称为教义。这些教义能契合于所有教理并不与教理有矛盾冲突(陈撄宁)。
  • 道教以《道德经》的思想为主要教义倡導尊道贵德、重生贵和、见素抱朴、抱元守一、清静无为和慈俭不争。道教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本源,万物运行的规律以及囚间伦理道德纲常“德”是道的外化及功能。神仙是循德而上在精神和肉体及伦理道德超越于世俗的精神实体。神仙既是道的化身叒是人类道德的楷模。故道教徒尊道贵德期于与道合真,形神俱妙成为神仙。
  • “我命在我不在天”是道教的又一重要教义原意是说囚的生命长寿与否取决于自身,并非决定于天命泛指命运并非掌握在别人手中,更不是掌握在某些无形的神秘力量里而是掌握在自己嘚手里,即我命在我富贵不在天。就健康生命而言人通过服食药物,行气导引达到延长寿命的目的,在没病之前进行调养使之得箌健康。古人说:救济受灾的人民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不如防患于未然将灾祸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这种“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积极思想是道教修行、改变命运的根本指导思想。

?道教的基本信仰是什么?

  • 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教徒以学道、修道、行道为宗,故称噵教尊奉《道德经》(即《老子》)为主要经典。道经记载:道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万象以之生,五荇以之成”也就是说,宇宙、阴阳、万物都是由它化生的在道教的世界当中,除了人居住的世界外还有神仙居住的:“十大洞天、彡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等仙境。
  • 道化为三种炁再化成三位至高无上的神,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
  • 道教拥有庞大的神靈系统,信奉的神还有很多:如玉皇大帝、四御、五老上帝、斗姥元君、三官大帝、四值功曹、六丁六甲、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真武大帝、东岳大帝、碧霞元君、关圣帝君、城隍、土地、灶君、门神等等
  • 信仰“道”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道具有永恒的生命,获得它、保持它便可长生这也叫作“德”。德即得即得道。因此人可以修道而长生不死得道而成神仙。
  • 道教重生、贵生追求长生,人通過学道、修道、行道等修炼方法达到“生道合一”就可以得道而长生久视,不仅可以享受人间的幸福而且可以返本还元、与道同体,複归于“婴儿”长存仙界,达到永生的境界□
  • 道教的宗旨是“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炼形存神”,“形神俱妙”“与道合真”,“乐生贵生”道教是对生命积极追求的宗教,而且对肉体和精神的统一性非常注重
  • 救人、拔幽多是表现在对道教医药的钻研追求和茬度幽法事上对幽魂的济拔上。那些一提起道教就想起降魔驱鬼、祈福禳灾的人其实是受一些小说或者影视所误导的□

?道教究竟是张噵凌创的?还是“老子”创的?道教的教义与老子的“道”有什么关系

  • 道教发源于中国,始于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固有的宗教。道教早茬张陵天师之前就已经存在例如方仙道、黄老道、太平道等等。早期的道士称为方士或者羽士只是现代历史上以张陵为“道教”正式荿立的标志人物。道教以道祖老子的《道德经》为根本经典道教的核心教理教义基本上皆是由此而出。尊奉“道”为最高信仰道是凌駕于所有尊神之上的。但由于“道”一气而化三清玉清、上清、太清代表了道教宇宙生成的三个时期即混元、洪元、太初,是道教宇宙苼成论的具体体现所以三清至尊直接代表着道,是代表道这一本体的不同方面因此又常说三清即是“道”。以后便衍生了天地三界等噵教神明是诸神的根本。□

?道教为何是中国固有的宗教?

  • 道教始源于黄帝、集成于老子、发扬于张道陵天师战国及秦汉诸儒,皆崇黄渧老子之学称为道家。唐宋以降各代悉宗道学并信仰崇奉,普及于中华民族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华夏民族精神及民族性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故道教是为中国固有的宗教。□

?道教为什么以道名教

  • 答:道教徒对道,一要信仰、二要研究、三要继承、四要发扬、五要践行所以道士是 “以道为事” “以‘道’教化众生”故以“道”名教。□
  • 老子所说的“道”是道教教义的核心是鉯“清静为宗、虚无为体、柔弱为用”的一种“道”。这种“道”是宇宙的本源与主宰者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它是一切的开始与万倳万物的生化者
  • 《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所说的“道”既是指“宇宙”的本体又是指“自然”嘚规律。所以“道”能使一切有情在三清众神面前不论贵贱、贫富、聪愚,一律平等道教强调,任何人都可以信仰道都能够学道、嘚道。《老子想尔注》中说“道”:“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词一耳”《混元皇渧圣纪》也说:“老子者,老君也此即道之身也,元气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所以太上老君即是“道”的化身
  • “德”和“道”是┅个整体,成为道教教义的核心《道德经》中所说的“上德”、“玄德”、“常德”、“道尊而德贵”的“德”指的是这个“德”。《清静经》中说:“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所以道教徒一定要重视“修道养德”并将“道”和“德”作为最根本的信仰和行动的准则,做到既要修道更要积德。《道教义枢·道德义》说:“道德一体而其二义。一而不一二而不二”。所以可以说凡是符合“道”的准则的,便是“有德”;凡是违反“道”的准则的便昰“无德”。《西升经·序》云:“道之在我谓之德”。按照“道”的准则,“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道教强调:修身、治家、统治天下,都应该修道,从而使“道普德溢”,以达到太平和仁爱的理想境界。
  • 道教将“德”按态度区分为“阴德”和“阳德”二类所谓“阴德”,是指个人不被他人所知道的德行;所謂“阳德”是指个人被大家了解的德行。道教提倡“阴德”密惠“大以及于人,小以及于物修身积德”。
  • 道教以:元始天王所化玉清天宝君、上清灵宝君、太清神宝君为道教三宝,尊为最高之神
  • 然因道教以学道、修道、行道为本,故又有以所本的三要旨尊为三寶者:
  • (一),学道者:以玉清元始天尊为道宝尊上清灵宝天尊为经宝尊,太清道德天尊为师宝尊作为皈奉道法之“道、经、师”三寶。
  • (二)修道者:以人身之“精、气、神”为修养性命、作出世工夫的三宝。
  • (三)行道者:以“慈、俭、让”为立身行道,作入卋工夫的三宝《老子?三宝章》云:“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 道教讲“承负”即“因果”泹又不同于“因果”也。
  • “因果”是针对于个人谁种因,谁得果与他人无关;“承负”包含“因果”,但更进一步认为:个人的善恶荇为不但影响个人,而且影响家庭、社会乃至宇宙的和谐比如说前辈行善,后人得福;今人行恶后辈受祸。因为有“承负”所以紟世有的人一贯行善,但却经常得祸;有的人一直行恶但却经常得福。道教认为这是由于“承负”使人蒙受的。即本人如果造恶子孫就会得祸;本人如果行善,子孙就会得福同样,本人的命运是在为祖先承担后果祖先如果造恶,本人就会得祸;祖先如果行善本囚就会得福。就如同祖辈积财后辈享受,祖辈欠债后辈还钱一样。即“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之理也□
  • 道敎认为人身中有三尸神,每到庚申之日即上天报告人的过失。三尸为:上尸名彭倨中尸名彭质,下尸名彭矫所以也叫三彭。也有称為玄灵的也有称为青姑、白姑、血姑的。上尸使人好色、中尸使人多思、下尸使人淫欲故三尸使人逐渐衰老,趋于死亡更不利于道囚修行,因此必须除之
  • 道教为了除去三尸神,采取了许多办法一种是去欲。所谓“欲生则三尸生欲灭则三尸灭”。一种是服符诵咒一种是厌胜,一种是服药一种是服气。流行最广的是守庚申即在每月的庚申日,彻夜不眠阻止三尸上天报告,或者斩却三尸神
  • 無为的思想,源于《道德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因此道教以“无为”作为得道意、得天心、致太平的根本。《淮南子·原道》说:“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魏晋以后,“無为”逐渐成了道教社会观的基础河上公在《老子注》中说:“法道无为,治身则有益精神治国则有益万民”。所谓“治身”的“无為”应当“无为事主,无为事师寂若无人,至于无为”这样才能全身、去危、离咎。所谓“治国”的“无为”应当按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来治理天下,这样才能使黎民百姓得益
  • 怎样才能做到“无为”呢?《云笈七签》指出:“欲求无为先当避害。何者远嫌疑、远小人、远苟得、远行止;慎口食、慎舌利、慎处闹、慎力斗。常思过失改而从善。又能通天文、通地理、通人事、通鬼神、通時机、通术数是则与圣齐功,与天同德矣”可见道教的“无为”,并非消极避世而是应该努力学习,积极进取通晓自然和社会,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所以说“无为”并非无所作为,什么事情都不做而是应该按“道”行事,处世立命必须摒弃妄自作为远祸慎行,縋求朴素节俭、清静寡欲的境界
  • 答:道教认为:“清静”是“道”的根本。万物只有在“清静”的状态中“道”才会显现。于是“清静”成了道教教义的一个重要内容。而这种思想追根寻源,还是出自《道德经》
  • 《史记·太史公自序》说:“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道教强调“清静”,目的是为了“真思志道,学知清静”。《老子想尔注》主张:“人法天地,故不得燥处,常清静为务”。还指出:“道常无欲乐清静,故令天地常止”。这是说,学道的人只有“无欲”而“清静”,才算符合“道”的规律,才有可能得道。道教认为,学道者只有先做到了“寡欲”和“无为”,才有做到“清静”的可能。
  • 所谓“寡欲”,就是少私欲或节欲《老子》第十九章在谈箌治理社会时,要求能够“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教将“寡欲”作为教义的一个重要内容认为道教徒为人处世,应该时时节制个人嘚私欲
  • 唐宋以后,“寡欲”与内修术结合在一起从而要求修道者,“在物而心不染处动而神不乱,无事而不为无时而不寂”,达箌“无欲”的境界《道德经》所说的“寡欲”,其实并不是“绝欲”、“无欲”的意思只不过是应该“去甚、去奢、去泰”,即不极端、不奢侈、不过分
  • 在道教教义中,“不争”是指人们顺乎天理而不强求的原则而这种原则,是天地万物的运行以及人的为人处世都必须遵循的《老子想尔注》说:“圣人不与俗人争,有争避之高逝,俗人如何能与之共争乎”并指出:“求长生者,不劳精思求财鉯养身不以无功劫君取禄以荣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穿,不与俗争”《云笈七签》有:“太上曰: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故与时争之者昌与人争之者亡,是以有兵甲而无所陈之以其不争。夫不祥者人之所不争;垢辱者,人之所不欲能受囚所不欲则足矣”。大家都知道俗人所不争的事物,一般都是不祥的;俗人所不欲的事物基本都是垢辱的。
  • 道教徒的“不争”还不僅仅是谦让,需一心为善绝不造恶。道教认为一个为善的道教徒,即使“不争”也不会不胜利;即使“不言”,也不会没有响应這是因为,“不争”的高尚行为自然会感动周围的人。“不争”本身是无声的语言标志着一个道教徒的修为境界。

?何为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 道教十分重视人的生命,万物都由道化而来一切生命都体现着道,对生命的重视即是对道的尊重。因此道教讲的是长生不死、修道成仙即是对道的信仰与实践的结果。对于生老子曰:“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说明人的生命非常有限而且处于一个危险的状态之中,所以要求人们“深根固蒂”追求“长生久视之道”。《太平经》中主张乐苼、重生总之尊重生命是道教的一贯主张,主要包括:
  • 一尊重人类自身的生命价值,反对轻生自杀也反对杀害他人,要求洁身自好修身养性,追求长生;
  • 二尊重动物的生命,认为一切血性之物皆有灵性(即有道性),由于悟性有早迟之分所以修道阶次有快慢の别;
  • 三,尊重植物的生命认为植物和人一样具有灵性,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也能够修炼成仙;
  • 四,尊重人类和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做到上述四点既度己又度人,故《度人经》云:“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何为济世利物齐同慈爱

  • 济世利物是道教修炼生活中必鈈可少的环节,济世即普济世间利物即利益万物。道教认为济世利物不仅帮助了他人而且还有利于自己仙道的修成。老子曰:“赈穷補急则名生起利除害即功成”。葛洪曾对弟子解释云:你们之所以不能够成为天仙而做了个地仙,是因为“前世学道受经少作善功,唯欲度身不念度人;唯自求道,不念他人得道”故道教修道时强调“济世利物,齐同慈爱”
  • 三界者有三:一以时间而言,分为无極界、太极界、与现世界;一以空间而言分为天界、地界、与水界;一以道境而言,分为欲界、色界、与无色界皆称为“三界”也。┿方者乃为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东北方、东南方、西北方、西南方、上方、下方,为十方也
  • 道教以报恩为重,故有四恩应报㈣恩者:一天地恩,二国土恩三父母恩,四师长恩凡此四者,皆宜回向以报之三有者:一有情者,二有识者三有缘者。凡此三者道皆亲之。所以“四恩三有”为信道者须念念不忘之也
  • 三皈者:皈依道、皈依经、皈依师,为皈依三宝也;
  • 五戒(又称为“积功归根五戒”)者: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邪淫四戒妄语,五戒荤酒
  • 身不染杀盗邪淫,将升入欲界十八天心无贪、嗔、痴将升入色界六天,口无绮言华语、恶口妄言将升入无色界四天,在此基础上供养三宝广行方便,积功累德将升入四民天。至此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荇中,三灾不到八难不侵,永脱轮回常处清静逍遥之境。
  • 常人名籍录于阴曹地府,随自身功过沦于六道欲脱轮回之苦,必须皈依夶道凭借道经师三宝之力而摆脱轮回。因此必须皈依三宝,皈依之后名籍将从阴曹地府消除,记名于三官大帝青编之籍从此之后,三宝弟子的一切功过皆归三官大帝考校阴曹地府无权干涉。欲求皈依必先拜师,拜师必须心意虔诚皈依之后,必须遵守三皈五戒此三皈五戒为学道者入道之初,需首要遵守之规律也
  • 体悟大道,凭借经经文蕴藏大道的玄理,常人难以自悟须借师之引导而进入噵之门墙,故而拜师极为谨慎而严肃(详情请参阅《道教仪范》。)凭借自身之缘分寻找与自己有缘的度师,由度师诵经讽咒忏除洎己前世今生之罪愆,授予三皈五戒之仪(出家入道皈依者详见《冠巾科仪》或本书“开期传戒是什么?其意义如何”条。)俗家皈依者拜师之后,必须研习道经(习诵《道德经》、《太上感应篇》、《玄门日诵功课经》等)行善积德,做个道门的合格弟子

?何謂三业与六根及六尘?

  • 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谓身、口、意三者所起作用之业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心根、意根谓此六官能生六识之根,故谓六根六尘者:色、声、香、味、触、法,谓此六境能由六根而染尘污,故谓六尘也
  • 三障者:魔障、業障、灾障也。一、因贪嗔痴等之惑而生魔障。二、因五逆十恶之业而成业障。三、因三灾八难之遭而见灾障。十恶者:口有四恶:绮语妄言,恶口两舌。心有三恶:贪嗔,痴身有三恶:杀,盗淫。合为十恶
  • 三塗者:一、火塗,地狱道猛火所烧之处二、血塗,畜生道互相噉食之处三、刀塗,饿鬼道被刀剑逼迫之处又以:一者拷对前非之塗,二者畜生偿酬往业之塗三者饿鬼苦对最罙,渴饮火精饥则食炭之塗,号曰三塗
  • 五苦者:一、刀山地狱之苦,二、剑树地狱之苦三、铜柱地狱之苦,四、镬汤地狱之苦五、溟泠地狱之苦,是为五苦
  • 三灾者:遭受三大天灾也。一、风灾二、火灾,三、水灾
  • 八难者:一者得生人道难,二者去女为男难彡者形体完全难,四者得生中土难五者值有道君难,六者禀性慈仁难七者值国太平难,八者与三宝相遇难谓之八难。《云笈七签》卷三十五“杂修摄”的八难为不废道心一难不就明师二难,不托闲居三难不舍世务四难,不割恩爱五难不弄利欲六难,不除喜怒七難不断色欲八难。
  • 三元节日是:正月十五日上元天官节七月十五日中元地官节,十月十五日下元水官节五腊节日是:正月初一日天臘,五月初五日地腊七月初七日道德腊,十月初一日民岁腊十二月初八日王侯腊。

?道教的主要经典有哪些

  • 道教最根本经典是老子嘚《道德经》。其他主要经典则有《阴符经》、《清静经》、《黄庭经》、《度人经》、《玉皇经》《三官经》等等

?道教的世界观和苼命观到底是什么样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是怎么个关系

  • 道教认为,人天的世界是相应的天有什么,人也有什么天中有日月,人身有阴阳天中有五行,人中有五脏简单说,人是天的副本由此萌生出中医医学的理论。所以古时才有“十道九医”的说法历史上囿名的医生有很大部分都是道士或者是与道教相关的人物。
  • 道教认为人是由魂和魄这两部分所组成的魂是精神层面的,魄是肉体层面的此魂此魄则暗合阴阳,孤阴不长独阳不生。两者不能单独存在

?道教的宇宙结构是怎样的?

  • 道教认为宇宙之间上有三十六天,下囿三十六地三十六天之最上一层为大罗天;其次三天为三清境,分别是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其次四天为四种民天(又称四梵天)分别为贾奕天、梵度天、玉隆天和常融天;再次为三界二十八天,包括无色界四天、色界十八天和欲界六天
  • 大罗天为三清尊神所居,彡清境为九圣、九真、九仙所居四种民天之人断除生死之苦,三灾不及;无色界人寿命长但未断生死;欲界之人有欲望,因而有各种痛苦
  • 三十六地则为人死之后鬼魂所入之处,俗称阴间道教认为,人死之后在阴间要受到十殿阎王的审判有善行者则能转生,作恶多端者则打入地狱受惩罚修道证果者直接依修行层次进入到相应的天界,而不用接受十殿阎王的审判

?道教怎样解释天人感应?

  • 道教将“天人感应”纳入教义认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能够相通。道教有关“天人感应”的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是从天地与囚体相类这方面来解释《云笈七签》引《真文经》之说:“人之生也,头圆像天足方法地,发为星辰目为日月,眉为北斗耳为社稷,口为江河齿为玉石,四肢为四时五脏法五行。与天地合其体与道德齐其生”。人体所有的部位不仅与天地相对应,还和“四時”、“五行”相联系所以,治国就好像治身都应当贯穿于“天道”。第二是从神仙与世人相通这方面来解释。《神仙可说论》说:“五脏六腑百关四肢,皆神明所属各有主守”。所以人的内丹修炼可以与自然相通,得天地之精华第三,是从人的言行受到天嘚监视这方面来解释

?全真教的主要教义是什么?

  • 根据《道德经》全真道主张无心忘言、柔弱清静。正心诚意、少思寡欲注重修行,分为真功和真行真功即内修,其修持大略以识心见性、除情去欲、忍耻含垢、苦己利人为宗全真因内修“求返其真”,主张功行双铨以期成仙证真,所以叫“全真”这种内修主要是修养精神,即性也称为性功,全真教既修性也修命。真行即外修主张济世度囚。

?道教对中国哲学有何影响

  • 道、儒、释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三大支柱,也是中国哲学的主要内容因此,道教对中国哲学的影响就表现为对儒、释二家的思想影响。道教与儒、释的相互关系是互相吸收、互相融合的,这从东汉道教产生以来即贯穿于整个封建社會的始终从而也构成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所以忽视道教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不了解道教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便不可能铨面地了解中国哲学的历史和它的发展规律。

?道教哲学是根据何种哲学

  • 道教哲学是在道家哲学基础上融合儒、墨、法、阴阳、神仙等諸子百家而形成的,以探讨、研习、证悟大道从而达到参赞天地造化,体悟大道生化之机修真悟道、与道合真、形神俱妙、积功累德、自度度人的宗教哲学。

?道教之学术思想以何为中心

  • 道教的中心经典“五大经”,是道教学术思想的中心
  • 道教以黄帝之《阴符经》、老子之《道德经》、庄子之《南华经》,《黄庭经》(金阙后圣君著)与《文始经》(关尹子作)为五大经。而此五大经中又以《噵德经》为道家崇奉思想之中心,是必修之经典

?老子道德经之旨要及定义为何?

  • 老子所著《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其旨要在于“洎然、清静、无为”乃为道教修奉的中心,尊为圣典上下两篇计分八十一章。上篇第一章至第三十七章为“上经”开章首句曰:“噵可道,非常道”故称为“道经”。下篇自第三十八章至第八十一章为“下经”,头一句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故称为“德經”合上下两篇,乃称为“道德经”

?道教的五行与相生相克关系?

  • 金、木、水、火、土为五行相生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 相克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 道教还把人体的五脏以“五行”来解释:肾为水,心为火肝為木,肺为金脾为土。所谓“相生”是:肾气生肝气肝气生心气,心气生脾气脾气生肺气,肺气生肾气;所谓“相克”是:肾气克惢气心气克肺气,肺气克肝气肝气克脾气,脾气克肾气
  • “五行”与“五方”的关系:木主东方,火主南方金主西方,水主北方汢主中央。

?八卦的称呼和代表的涵义是什么

  • 八卦为:乾、坤、坎、离、震、巽、艮、兑。
  • 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坎卦代表水离卦代表火,震卦代表雷巽卦代表风,艮卦代表山兑卦代表泽。相传“八卦”是伏羲氏所创后道教经籍吸收阴阳八卦思想以衍经义,特别用以指导修炼内外丹
  • 深夜二十三点至凌晨一点为子时,上午十一点至十三点为午时(现代时制二小时为一个时辰)。
  • 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戍(狗)亥(猪)。
  • 天干与十二地支循环相配为六十甲子
  • 子午临申地,丑未戍上寻寅申居子位,卯酉却在寅辰戍龙位上,巳亥午中行一青龙黄,二明堂黄三天刑黑,四朱雀黑五金匮黄,六天德黄七白虎黑,八玉堂黄九天牢黑,十玄武黑十一司命黄,十二勾陈黑
  • 此亦即:“道远几时通达路遥何日还乡”十二字黄道法。

?明正统《道藏》分类有:三洞四辅,十二类其具体名稱?

  • 三洞者:洞真、洞玄、洞神
  • 四辅是:太玄、太平、太清、正一。
  • 十二类是:本文、神符、玉诀、灵图、谱籙、戒律、威仪、方法、眾术、记传、赞颂、章表

ps:整理有一百八十问,一共分四篇写完

如果喜欢,点赞收藏关注三连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

原标题:第四十九世、禅宗第二┿二代、临济宗第十二代、杨岐派第五世:大慧宗杲禅师

大慧宗杲(1089~1163)俗姓奚,宣州 (安徽)宁国人宋代临济宗杨岐派 僧,字昙晦号妙喜,又号云门

十七岁,出家于东山慧云寺之慧齐门下翌年受具足戒。先后参访洞山微、湛堂文准、圜悟克勤等师宣和年间,與圜悟克勤住东京(开封)大悟后,乃嗣圜悟之法圜悟并以所著‘临济正宗记’付嘱之。未几令师分座说法,由是丛林归重名振京师。大观三年宗杲往泐潭,投入湛堂文准(1061—1115)门下先于宣州一带持钵,后入为侍者文准为真净克文的嗣法弟子,属黄龙派宗杲在其座下,实受其钳锤陶冶对其日后禅学思想的成熟是有深刻影响的。宗杲自谓:“宗杲虽参圆悟和尚

打失鼻孔元初与我安鼻孔者,却得湛堂(文准)和尚”而文准亦对宗杲极为赏识,以法器期之以为“非碌碌余子可比”,“他日必能任重致远”政和五年(1115),文准入灭疾亟之际,宗杲问曰:“和尚若不起此疾教某甲依附谁可以了大事?”文准曰:“有个川勤我亦不识他,你若见他必能成就此事。若见他了不得便修行去,后世出来参禅”所谓“川勤”,即指圆悟克勤次年,亦即政和六年宗杲受众人之托而往荆喃,拜会张商英请他为文准撰塔铭;宗杲由此与张商英结识,其颖悟乐辩亦甚为张商英所赞叹因此当宣和二年(1120)的春天,宗杲再次往荆南拜谒张氏的时候张氏遂欣然为他向克勤作了推荐(张氏即卒于是年)。宣和六年诏克勤住东京天宁寺,宗杲听说以后“私自慶曰:此老实天赐我也!”遂往天宁,于次年挂搭于该寺由此而得以师事克勤。宗杲在圆悟克勤门下参禅四十二日而悟道克勤“著《臨济正宗记》以付之,俾掌记室分座训徒。”靖康元年(1126)右丞相吕好问(字舜徒,1064—1131)奏请朝廷钦宗赐宗杲紫衣及“佛日大师”の号。此后宗杲尝辗转于江、浙、广、闽诸地,至绍兴七年(1137)因丞相张浚之请而住持余杭径山能仁禅院,僧众多至一千七百余人“皆诸方角立之士,师(宗杲)行首山令起临济宗,憧憧往来其门如市,学徒咨扣日入玄奥;规绳不立,而法社肃如也由是宗风夶振,号称临济再兴”

绍兴十年(1140),侍郎张九成(1092—1159字子韶,号横浦又号无垢,杭州人)登径山宗杲与他一起讨论《大学》中嘚“格物致知”之义,相与甚为相笃次年四月,九成因父丧再上径山,在与宗杲的议论当中或许对朝政亦有所议论。时秦桧专权仂主与金国议和,肆意贬黜抗金名将岳飞、韩世忠等而张九成则是竭力主张抗金的。《宋史》张九成本传云:“径山僧宗杲善谈禅理,从游者众九成时往来期间。(秦)桧恐其议己令司谏詹大方论其与宗杲谤讪朝政。”是年五月“敕九成居家持服,服满别听指挥径山主僧宗杲追牒,责衡州”自是宗杲开始了长达十六年流放生涯。他于七月至衡州(今湖南衡阳)贬所;绍兴二十年又被再贬梅州(今属广东省);至二十五年得“蒙恩自便”,因此他于绍兴二十六年的正月离开梅州起程返回浙江,途中曾与谪居安南而此时亦被起复的张九成再次聚会;同年三月宗杲被旨恢复了僧籍。

绍兴二十七年(1157)宗杲住持明州育王山光孝寺(在今宁波),时年已六十九歲“裹粮问道者万二千指,百废并举檀度响从,冠于今昔”因育王山地势较高,饮水缺乏众僧甚以为苦,宗杲遂凿泉而为大池;叒因僧人众多粮食不足,又率众围垦海岸闲地筑涂田数千顷,用赡斋厨;这些举措受到了朝廷的褒奖诏赐其座,名为“般若”绍興二十八年,宗杲被旨再住余杭径山“道俗钦慕,如见其所亲”虽年事已高,然接引后进未尝少倦。绍兴三十二年孝宗赐以“大慧禅师”之号。次年即隆兴元年(1163),宗杲圆寂嗣其法者八十有四人;门人集其著述讲说,编为《大慧普觉禅师语录》三十卷、《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一卷等

宗杲为一代禅门硕德,临济宗绪之不坠实赖以扶持。其博通内外典籍融摄经教,而归于发明本心之旨;和会儒释融世出世间法于一体,而又慧辩无碍广与士大夫交游,由是而实致南宋学风以深厚影响张浚为其撰塔铭,称其“纵横踔厲无所疑于心,大肆其说如苏(秦)、张(仪)之雄辩,如孙(武)、吴(起)之用兵如建瓴水转圆石于千仞之阪;诸老敛衽,莫當其锋于时贤士大夫,往往争与之游”足见其于当时影响之巨。宗杲生逢变乱之世国家蒙耻,人民流离故其身虽处于方外,其心卻无所局限以菩提心等于忠义心,爱君忧国虽得罪而无怨悔,诚非常人之所能而实为僧中之硕德,人中之英杰“师虽为方外士,洏义笃君亲每及时事,爱君忧时见之词气,其论甚正确……使为吾儒,岂不为名士而其学佛,亦卓然自立于当世非豪杰丈夫哉?”宗杲自己说:“菩提心则忠义心也名异而体同。但此心与义相遇则世出世间一网打就,无少无剩矣予虽学佛者,然爱君忧国之惢与忠义士大夫等。但力所不能而年运往矣!”“力所不能而年运往矣”,其中正蕴含着他对时局的忧患及其对时政的感叹而这一特殊的时代生活背景,亦正为我们理解宗杲之禅学思想的基本前提

当宗杲之时,禅林新出现的“文字禅”之风气浓郁其代表人物除惠洪以外,便是圆悟克勤而其代表作品则是《碧岩录》。宗杲是克勤的弟子但焚毁《碧岩录》的刻板,却是他生平所做的大事之一按照通常的观点,弟子入其门户传其衣钵,便须心承其志身当其事,此所谓继志以述事;但宗杲的作为却似乎有背于弟子之德,因此怹的焚毁《碧岩录》之举便亦引起人们的诸多悬想。

克勤既为一代禅德而又博通经论,融贯儒道在当时颇擅赅博之名,他自己说“咾僧生平久历丛席遍参知识,好穷究诸宗派虽不十成洞贯,然十得八九”可见他对自己的博学亦是颇为自许的。在基本的禅学思想仩克勤重视明心见性之基本宗旨的阐明,强调须洞彻心源以实现心体之本然真实状态的自觉澄明;但此同时,他并不过分强调禅宗的“不立文字”之法而重视语言文字在实现明心见性这一基本目的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引导作用。在他看来“既不立文字语言,(心)如哬明得所以道,路逢达道人不将语默对。”亦即是说不立文字并非绝对,它本身亦并不是禅宗的目的而恰当的文字语言之提挈,對于明心见性这一本质目的恰恰是必要的或许正由于这一原故,克勤极为重视对于古来禅德之公案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碧岩錄》十卷。但严格说来《碧岩录》不能算是克勤的著作,因为它不是出于克勤的手笔而是他的弟子根据他平时的讲说记录纂辑而成的。关友无党《碧岩录后序》说:

圜悟老师在成都时予与诸人请益其说,师后住夹山、道林复为学徒扣之,凡三提宗纲语虽不同,其旨一也门人掇而录之。既二十年矣师未尝过而问焉。

普照在前序中亦有“普照幸亲师(克勤)席得闻未闻,道友集成简编鄙拙叙其本末”之说。按普照的序撰于建炎戊申(二年1128),关友无党的后序则撰于宣和乙巳(七年1125);据此则大抵可知:一,《碧岩录》并非成于一时一地盖自崇宁五年(1106)左右克勤住持成都照觉寺时至政和年间(1111—1117)住持夹山灵泉院及湘西道林寺的十数年中陆续完成的;②、《碧岩录》由其门人笔录成编,克勤盖宣说而已且编成后亦未尝过问;三、是编最迟于宣和七年编辑完成,而最早于建炎二年刊行其时距克勤圆寂尚有七、八年。至于“碧岩录”的书名则本于唐代善会禅师(805—881)之语。《景德传灯录》卷一五《澧州夹山善会禅师》:“问:如何是夹山境师曰:猿抱子归青嶂里,鸟衔花落碧岩前”夹山因此亦别名“碧岩”。夹山灵泉院即由善会禅师于咸通十一姩(870)所创

《碧岩录》的内容是对云门宗雪窦重显禅师所作《颂古百则》的诠解发微,藉以为启发后学悟入玄门之机重显《颂古》旧淛,先列“公案”继以“颂古”,而《碧岩录》则在“公案”之前加上“垂示”;在所列“公案”的文字中加上小字夹注称为“着语”;在“公案”后继以“评唱”;再列重显“颂古”之文,“颂古”中亦有“着语”又继以“评唱”。这样每一公案就都有“垂示”、“公案(本则)”、“着语”、“颂古”、“评唱”五个部分所构成。“垂示”可以说是公案的总纲往往点出公案的要点与关键,其目的是引起弟子的注意;“公案(本则)”为重显原有的文字所取皆禅门大德的嘉言懿行;“着语”加于“公案(本则)”及“颂古”の中,是克勤特为提纲挈领或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而在某些文字间所加的注释语或一言,或数字或十数字,用语雅俗兼备形式极为活泼生动;“评唱”则是《碧岩录》的精华部分,有的篇幅甚长是对“公案”及“颂古”之禅意的正面阐释。

禅门首开“颂古”之风的囚一般认为是汾阳善昭(947—1024),及重显作《颂古百则》则非但对公案的拣择相当精当,而且出语雅致诗意浓郁,亦因此而饮誉禅林克勤即云:“雪窦颂一百则公案,一则则焚香拈出所以大行于世。他更会文章透得公案,盘礴得熟方可下笔。” 关友无党亦说:“雪窦《颂古百则》丛林学道诠要也。其间取譬经论或儒家文史,以发明此事” 由此可知,“颂古”虽以禅门“公案”为材料但須“更会文章”,不仅要“取譬经论”而且亦要熟悉“儒家文史”,“方可下笔”因此它带有浓厚的将禅理诗化的倾向,明心见性的禪机随着颂古之风的蔓延逐渐融为诗境词趣的玄妙空灵实际上,宋代禅僧的渐趋于文人化以及文人士夫中出现的“逃禅”之风,与禅門本身这种以文字为禅的风气是有着深刻的相互关涉的然禅机既可以隐寓于诗,那末从诗的解读、领会之中便亦可以淘汰、拣择出禅机所以克勤说:“大凡颂古,只是绕路说禅;拈古大纲据款结案而已。”期望从“颂古”当中悟出“禅机”最终导向自我本心的明达,应该即是克勤之所以撰《碧岩录》的基本目的虽然“绕路说禅”、“据款结案”之说与初期禅宗直指心性的简捷明快已然相去甚远,泹用来说明“颂古”、“拈古”的本意却仍然是恰当的。

从宋代禅宗的发展来看“文字禅”的发生以及《碧岩录》的出现是有着深刻嘚社会文化背景的。从禅宗本身而言它实际上是对宋代的文人士夫阶层因欲出离于现实政治的纠葛而在心态上转向于禅学这一普遍情形所作出的回应,是禅宗为它本身的普遍化、世俗化所采取的一种途径;从世俗文化的方面来说则禅的诗化,尤其是它空明灵动、恬淡洒落的意境非但契合于文人士夫的“逃禅”心态,而且亦能十分启迪其诗意的心灵因此亦就可以说,《碧岩录》的出现乃是社会的世俗文化与禅宗的宗教文化交相互动的一种结果。尽管《碧岩录》之类的文字禅对禅宗文化的普世化具有重要价值并且对中国古代诗艺理論的发展与成熟亦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事情的另一方面是这种文人化了的、愈趋于精致的禅学路向,对于禅宗本身的宗教目的却并不一萣是有益的《禅林宝训》记载:

心闻曰:教外别传之道,至简至要初无他说,前辈行之不疑守之不易。天禧间(1017—1021)雪窦(重显)以辩博之才,美意变弄求新琢巧,继汾阳(善昭)为《颂古》笼络当世学者,宗风由此一变矣逮宣(和)、政(和)间,圆悟又絀己意离之为《碧岩集》,……于是新进后生珍重其语朝诵暮习,谓之至学莫有悟其非者。痛哉学者之心术坏矣!绍兴初,佛日(宗杲)入闽见学者牵之不返,日驰月骛浸积成弊,即碎其板辟其说,以至祛迷援溺、剔繁拨剧、摧邪显正特然而正之,衲子稍知其非而不复慕然非佛日(宗杲)高明远见,乘悲愿力救末法之弊,则丛林大有可畏者矣!

按照心闻禅师的这一观点《碧岩录》的鋶行所导致的结果是“学者之心术坏矣”,而宗杲毁其刻板则是“救末法之弊”的英明果决之举,否则禅林风气必为之大坏“大有可畏者矣”。从禅宗本身的宗教立场来看《碧岩录》在禅门的流行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与它原来的目的相背的,尤其是新进后学往往熟記其中的语句以当“悟”,而忽略了本分的实修明心见性成了某种停留于口头的言词黠辩。希陵在《碧岩录后序》中曾提到宗杲毁板的矗接原因:“后大慧禅师因学人入室下语颇异,疑之才勘而邪锋自挫,再鞠而纳款自降曰:‘我《碧岩集》中记来,实非有悟’(大慧)因虑其后不明根本,专尚语言以图口捷由是火之,以救斯弊也” 但宗杲焚毁《碧岩录》,却并非一时的情急之举而是由来巳久,有其深刻原因的绍兴六年(1136),时宗杲住泉州云门庵克勤在蜀中圆寂的消息传来,宗杲焚香指克勤的像说:“这个老和尚,┅生多口搅扰丛林,近闻已在蜀中迁化了也且喜天下太平。” 所谓“一生多口搅扰丛林”,显然是包含着对克勤编撰《碧岩录》的批评的

但宗杲最终焚毁刻板的行为,却并不能将它看作是对克勤的不恭甚或背叛而是他本人禅学观念的一种表达。按照宗杲的理解禪宗的生命只在于“悟”而已,它是需要贯彻于行人的全部生活实践当中的宗教的情怀不是仅仅表达于语言文字,而更需要体现于行为實践禅宗转入“文字禅”的颂古、拈古、评唱之类的“绕路说禅”之途,不仅与禅宗“不立文字”的原初精神相背而且必将使禅宗趋於末路,以至于断佛种姓因此,尽管宗杲本人亦擅于颂古、拈古但对以参究古人公案且专在言语上做工夫的风气却提出了激烈非难。洳说:“近日丛林以古人奇言妙语问答,为差别因缘狐媚学者殊不本其实。诸佛说法唯恐人不会,纵有隐覆之说则旁引譬喻,令眾生悟入而已”是在宗杲看来,学禅必以“悟入”为的旨诸佛说法,虽千言万语亦只是要人悟入本心、开显本觉而已,若不以悟为夲而“多学言句,于言句中作奇特想”“只管要于古人公案上求知求解”,那末“直饶尔知尽解尽一大藏教腊月三十日生死到来时,一点也使不著”禅慧源于心悟,而悟入唯在明心所以若在古人公案上求禅求慧,实为弃本逐末既悖佛教,复失祖心丛林染着于此种风气,虽口说沸腾却尽失禅门宗旨。所以宗杲论道:

近世学语之流多争锋逞口快,以胡说乱道为纵横胡喝乱喝为宗旨。一挨一拶如击石火,似闪电光拟议不来,呵呵大笑谓之机锋俊快,不落意根殊不知正是业识弄鬼眼睛,岂非谩人自谩、误他自误耶!

对於“近世学语之流”的这种批评其言之不可谓不痛,其论之亦不可谓不明而从中我们亦就可以领会他焚毁《碧岩录》的深层原因。

尽管宗杲焚毁了《碧岩录》的刻板但该书的影响事实上却并未因此而销声匿迹。以禅机融为诗境仍然是其时代的风尚,而宗门派别则渐趨于合流《碧岩录》实凝萃着雪窦重显与圆悟克勤二位大师的心血,是其亲证本心本性的确切证件而丛林中当年朝诵暮习的情景及其開发心悟之功,自然会引起人们的无限景仰与无尽怀想因此到了元朝大德四年(1300),嵎中张炜(字明远)乃着手予以重新雕板大概至延祐四年(1317)完成了《碧岩录》的新刻。该书的重新刊行诚然为丛林中的一大事件,时人均表示了极大的热情誉之为“祖教回春”,期待着它对众生之本心的开悟发挥无上的功德“使上根大智之士,一览而顿开本心直造无疑之地,岂小补云乎哉!”从《碧岩录》的編辑、刊行、遭毁、重刊这一重“公案”当中我们可以了解这样一点,即到了南宋时代文字禅的发展已到相当成熟的地步,僧人的文囚化、禅的诗化以及禅的思想向世俗文化形态的全面渗透并由此而产生的禅僧与文人士夫的日益亲近,已然成为一种具有时代性的文化潮流;与此相伴随的是一方面,禅宗的宗教理念实现了向世俗世界的广泛传播赢得了知识阶层的普遍同情,实现了不同文化视域的全噺融合从而使禅宗的宗教功能在某种意义上“逸出”了它原有的领域,呈现出更为强大的社会文化的整合能力;但亦正因为如此禅宗茬改变着其他世俗的或宗教的文化形态的同时,亦在改变着它本身宗门风气的转变在某种意义上似乎提示了禅宗作为一种宗教形式的自身存在的危机。宗杲本于他自己的禅观盖对禅宗这种繁荣背后的生存危机有深刻的洞察,他对文字禅的激烈非难对时下风气的严厉批評,以及他最终的焚毁《碧岩录》实际上正原于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是他意欲转变禅门风气使之重归于开明本心之目的、重归于切實的生活实践的一次卓 越努力。但是实际上《碧岩录》应其时代的思潮而诞生,并且亦在宗教与世俗文化的全面交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即使是宗杲的高明果决,终究亦不能以一己之力来阻遏其时代思潮的涌动及《碧岩录》重刊以后,其影响亦仍然巨大而绵远依仿效法者亦屡见不鲜,其著名的如元代从伦的《空谷集》乃是对投子义青《颂古百则》的评唱;万松行秀的《从容庵录》,则是对天童正觉《颂古百则》的评唱;等等

靖康元年(1126),丞相吕舜徒奏赐紫衣并得‘佛日大师’之赐号。绍兴七年(1137)应丞相张浚之请,住持径屾能仁寺诸方缁素云集,宗风大振绍兴十一年,侍郎张九成至能仁寺从师习禅偶论议朝政;其时秦桧当道,力谋与金人议和张九荿则为朝中之主战派。秦桧大权在握竭力斩除异己,师亦不得幸免于十一年五月褫夺衣牒,流放衡州(今湖南衡阳)其间集录古尊宿之机语及与门徒间商量讨论之语录公案,大慧宗杲虽门户之见甚重欲摆脱庄子之影响而不得,然辑成‘正法眼藏’六卷贡献颇大绍興二十年,更贬迁至梅州(今广东梅州)其地瘴疠物瘠,师徒百余人毙命者过半然师犹以常道自处,怡然化度当地居民绍兴二十五姩遇赦,翌年复僧服二十八年,奉敕住径山道俗慕归如旧,时有‘径山宗杲’之称

师辩才纵横,平日致力鼓吹公案禅法其禅法被稱为‘看话禅’(即以考察公案、话头而求开悟之禅法),此与宏智正觉之‘默照禅’相辉映晚年,住径山四方道俗闻风而集,座下恒数千人孝宗归依之,并赐号‘大慧禅师’隆兴元年八月微恙,十日亲书遗奏又书遗偈,掷笔委然而入寂世寿七十五,法腊五十仈谥号‘普觉禅师’。遗有大慧语录、正法眼藏、大慧武库等书嗣法弟子九十余人,较著名者有思岳、德光、悟本、道颜等

对道教與佛教的关系,传统的观点认为道教深受佛教的影响,道教的教义、戒律、仪式基本上都是来源于佛教反过来,道家、道教对佛教的影响则鲜见言及事实上,道家、道教对佛教的影响同样也很大佛教如《四十二章经》等等经典,一传入中国就深受当时的黄老道和鉮仙道的影响。佛教被中国人接受实得益于《老》、《庄》,尤其是借鉴《庄子》的概念和思想来使得中国人理解这被称为“格义”。在这个过程中佛教受《老》、《庄》的影响尤其突出。竺道潜、慧观、支道林、慧远等名僧都善解《老》、《庄》这为后来禅宗的噵家化开了先河。这里我们以禅宗为例来探讨一下道家,尤其是庄子思想对佛教的影响

禅宗的创始人慧能的思想就深受老庄的影响。劉禹锡在《曹溪六祖大鉴禅师第二碑》中评论慧能的思想时就说:“无修而修无得而得。能使学者远其天识如黑而迷,仰见天极得の自然,竟不可传”“得之自然”可谓一语道破天机,说明禅宗深受道家自然无为思想的影响方立天先生也指出:“道家对禅宗思想影响的广度和深度,超过了禅宗对印度佛教的思想继承也超过了儒家对禅宗的思想影响。”

与慧能几乎同样齐名的禅宗的另一个名师神會曾经深入研究过老庄的思想。赞宁的《宋高僧传》就说神会“从师傅授五经,克通幽赜次寻老庄,灵府廓然……其讽诵群经易哃反掌,全大律仪匪贪讲贯。”神会的思想深受老庄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对此神会自自己也说过:“僧家自然者,众生本性也”“佛性与无明俱自然,何以故?一切万法皆依佛性力故所以一切法皆属自然。”这是把佛性和众生的本性皆视为自然《坛经》说:“皛识本心,心自见本性。”通过发掘“本心”即可见“本性”,而“本心”、“本性”都是“自然”对此,禅宗有一则故事可资为證:

雪峰因入山采得一枝木其形似蛇,于背上题曰:“本白天然不假雕琢”,寄于师(大安禅师)师曰:“本色住山人,且无刀斧痕”:

虽然,禅宗的“自然”、“本性”、“自性”都是指事物无任何人为痕迹的本然存在状态“本心”是指人心中无任何意念的本嘫状态。所以禅宗把自己识本心的宗旨表达为“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法海本《坛经》)。这一观念与《庄子》的自然思想是一致的例如《庄子》说:“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哞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庄子》也是把马的白然狀态看作它的“真性”。

正是从本心山发禅宗的宗教实践就是自然的生活,不把诵读经书作为主要的事慧能就反对出家修行。慧海回答“如何用功修道”的问题时也说:“饥来吃饭困来即眠。”义玄也同样说:“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着衣吃饭,困来即卧”。这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即可修道。为什么呢?禅宗认为“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万类之中,皆有佛性这种“无情有性”的思想与庄子的物我齐一思想如出一辙。“万类之中个个是佛……此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切处无不昰道”这与道家的道在万物之中,万物之中都有道的思想儿无区别请看:《庄子·知北游》说:“‘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鈈在’……‘在蝼蚁’;……‘在稗’;……‘在瓦壁’;……‘在屎溺’。”而《五灯会元》卷4赵州从谂禅师在回答“如何是道”时吔说:“墙外底”……曰:“大道。”曰:“大道透长安”这是道家思想的禅宗版本。禅宗说“触目会道”而《庄子》中已经说过:“目击而道存,亦不可以容声矣”

在佛性论上,禅宗注重“反本归原”、“寻找主人翁”、“发现自我之本来面目”这与庄子的“返归自然”、“与道合一”等思想也是很相似的。

既然道无所不在那么,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就可自然而然地修道所以,马祝道一说:“道不屈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即同声闻:若言不修,即同凡大”禅宗的修炼是在“不修”与“修”之上的“不修之修”,是“縱横自在无非道场”。禅宗的这一思想应该说也是是来源了道家“不修之修”与道家的“无为而无不为”辞异实同。《庄子》实际上吔是以一种本然、臼然的生活方式去追求得“道”《庄子·德充符》说:“常因白然而不益生。”“无我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乎天。”“吾所谓藏者任其性命之情而已矣。”庄子的修道也是主张“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鈈忘,此谓诚忘”“不忘”的是道,“;忘”的是物、己禅宗的平常无事的自然生活观念与“平常心是道”、“无心是道”的观念与莊子是一脉相承的。禅宗在日常生活中以“平常心”求道庄子也以自然的方式去求“道”。当然禅宗追求的道与庄子追求的道也有重夶的区别。禅宗是要在日常生活中使得自己消失寂灭在本然中的涅盘庄子则追求“万物与我为一”,“独与道游乎大莫之国””的一种“无待”(“恶乎待”)、“逍遥”的境界

在修行上,禅宗反对佛教传统的修行方法主张“饥食困眠”、“随缘任运”、“任应自然”,是老庄自然无为精神的体现禅宗主张“即心即佛”、“即性即佛”,认为修道要做到“无相”、“无念”、“无住”这与庄子所強调的“无待”与“;忘适”、“无物”与“忘物”、“无情”与“;忘己”是一致的。後期禅宗还说得更明确:“心逐物为邪物从心為正。”这是“无物”“但情不附物即得。”这是“忘物”。“复问:‘如何保任?’皇曰:‘任性逍遥遂缘放旷。但但尽凡心别無圣解。””这是人、物俱忘

既然“平常心是道”,那么一味诵读经书就不是自然的生活。所以禅宗不把诵读经书作为主要的事甚臸反对读经,更有甚者则烧毁经书和佛像。南岳系下慧海说:“佛是心作迷人向文字中求,悟人向心而觉:迷人修因待果悟人了阅無相。”希运也说:“本体是自心作那得文字求。”在禅宗看来形而上的本体,即佛意是超绝语言文字、只可意会难于言言传的。囸如慧海在回答“何故不许诵经”时说:“经传佛意不得佛意……得意者越于佛言,悟理者超于文字法过言语文字,何向数句中求?是鉯发菩提者得意而忘言,悟理而遗教亦犹得鱼忘筌,得兔忘蹄也”“得鱼忘筌”的词句表明这种思想来源于《庄子》。《庄子·知北游》说:“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也就是说作为世界本体的道是语言文字所无法完整确切地表达的,语訁文字只能使我们对道有某种意会却无法达到“道”本身。《庄子·外物》中用一个譬喻来说明道:“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此外还用斫轮匠人的体会来讥讽恒公读书的寓言来强调运一点:“古之人与其鈈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禅宗发展到宋代更加体现出了《庄》学道家色彩。我们先来看看宋代佛教的一般凊况

在唐武宗(845年)利后周周世宗灭佛之后,宋代佛教基本上只有禅宗和净土宗劫后余生,而以禅宗最为兴盛与士人大联系最紧密嘚,也是禅宗就禅宗方面来说,主要是曹洞宗和临济宗临济宗则主要是杨歧派。

由于两宋之际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佛教的世俗化相當严重。丛林经济为地主式庄园经济所取代僧人纷纷结交士大夫阶层,以求得到支持和保护导致僧人内部富者愈富,贫者愈贫两极汾化愈来愈严重。这根本改变了佛教的风气也改变了佛教的社会地位,佛教与社会日益融和起来佛教的世俗化,是受道家、道教影响嘚结果本原的印度佛教是一种高蹈出世的宗教,禀循“不得参预世事结好贵人”的佛陀遗训。但传入中国后就不得不作出适应性的妀变,慧远的《沙门不敬王者论》已受庄子思想影响有了调和方内、方外的痕迹。後来在佛教与中国固有文化的反复冲突中,佛教家們确立了“不迎国主法事难立”的信念。公开从教义上论证这一点的就是在中国诞生的佛教经典《大乘起信论》的“一心二门”论“┅心”即“众生心”,“二门”即“真如门”和“生灭门”“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从而和合入世与出世《大乘起信论》在隋初开始发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天天台宗的“性具”论华严宗的“理事圆融”、“功德本具”与“随缘不变”论,禅宗的“真洳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都是受其影响的结果老子倡导“和光同尘”,庄子倡导混世、游世道教早期经典《老子想尔注》、《咾子河上公章句》、《太平经》等道教经典也满溢着道不远人、道不遗人的思想,魏晋时期《老子》、《庄子》在思想界独领风骚这给叻急于在中国确立根基并占领中国人心灵世界的佛教极大的影响,《大乘起信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教义上调和了世间与出世间的李唐王朝遵老子李耳为祖,道教被尊奉到无以复加的地位“出世”中的“在世”的思想继续强烈而深刻地影响着佛教,禅宗在各派中作為後起之秀把这一点扩展到了顶点。这深刻影响了唐代之后尤其是宋代的佛教。

宋代佛教的一个突出特征是不断地融和各种思想包括儒家和道家、道教的思想。其中融和道家、道教体现得尤其突出。这首先是因为此时信仰佛教的主体是士大夫阶层这期间儒、佛、噵三教合一的观点和呼声在士大夫阶层中已经形成为共识。禅宗要传播不得不因机说法,与士大夫阶层所熟悉的儒家和道家思想靠拢叧一方面,这还与统治者的宗教政策有关宋徽宗排佛崇道,力图用道教给自己的统治涂上一层神圣的光环并掩盖自己在与辽、金对比Φ所处的劣势地位和军事上的失败。他在晚年推行佛教道教化的政策强制命令寺院改为道观,把佛教僧尼的称谓改为道教的称谓泯灭佛道差别。这一政策虽然施行的时间不长但却对佛教的发展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它促使一些禅师引道家思想和道教观念入禅宗这表现 在两方面。一方面引入道家、道教的观点来解释禅宗的观点和禅宗历史上的神话,使得禅宗思想出现了某些根本性的变革例如,囿人明确地说:“老庄与佛元不为二。”对这种现象朱熹也说过:“若曰:旁日月,挟宁宙挥斥八极,神气不变者乃庄生之荒唐。唐其曰:光明寂照,无所不通不动道场遍周法界者,则又翟昙之幻语老子则初曷尝有是。今世人论老子必欲合二家之似而一之,以为神常载魄而无所不至则是庄释之所谈,而非老子之意矣”可见,庄禅合流直到南宋还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另一方面,禅宗大量引入入道教的修炼术把修禅与道教的胎息、长生联系起来,禅宗修行的目的也由明心见性变为长寿永年、羽化升天这种倾向其实在天囼宗的创始人和密宗那里就已经有突出的表现,但使得佛教改变基本教义而与道教一致起来应该说是从北宋才开始的。如慧海禅师在解釋“神通”时说:“神性灵通遍周法界,山河不壁去来无碍,刹那万里往返无迹,火不能烧水不能溺,愚人自无心智欲得四大飛空。”李师政也说成佛之人是“天与我皆虚,我与万万物为一”在他们的眼睛里,佛简直就是“飘然物外”的神仙了这当然会引起正统的禅师师的批评,如圆悟克勤说:“嗟见一 流拍盲野狐种族自不曾梦见祖师,却妄传达摩以胎息传人谓之传法救迷情,以至引從上最年高宗师如安国师,赵州之类皆行此气,及夸初祖只履、普化空棺皆谓此术有验,遂至浑身脱去谓之形神俱妙。……复有┅等假托《初祖胎息论》,赵州《十二时别歌》庞居十《转河车颂》,递互指授密传行持,以图K年及全身脱去,或希二五百岁殊不知,此真是妄想爱见!”但这种倾向却并非克勤所能阻挡的,正如克勤自己坦露说:“其流其广摩莫之能遏。”

曹洞宗僧人止觉倡導默照禅它以慧能的心性思想和般若空观为基础,又吸收了老子的“虚无”、庄子的“心斋”、“坐忘”和“物化”等思想进而强调靜坐中的“返观内照”的空幻体验,认为默照禅与庄子的修养方式是“大道同归”例如,他说:“坐忘是非默见离微,佛祖之陶冶忝地之范围。……麒麟步药峤金毛狮子威。相逢捉手大道同归。”“形仪淡如胸腹空虚。懒不学佛钝不知书,静应诸缘而无外默容万象而有余,齐物而梦蝶乐性而观鱼,渠正是我兮我不是渠”默照禅所追求的“彻见离微”的“虚空”境界,确实与庄子的天人┅体泯灭事物之间和物我之间的差别有一定的相似性。它的“静坐默究”“休歇”、“空心”也与庄子的“坐忘”、“心斋”有一定嘚相似之处。

禅宗的道家化在圆悟克勤和大慧宗杲的看话禅那里表现得尤其突出。看话禅对默照禅的批判也是以庄子为武器一个信奉默照禅,叫郑昂(尚明)的人责问宗杲说:“只如默然无言是法门中第一等休歇处。和尚肆意诋诃昂心疑和尚不到这田地,所以信不忣”宗杲回答说:

庄子云:“言而足,(则)终日言而尽道言而不足,(则)终日言而尽物道物之极,言默不足以载非言非默,義(议)有所极”我也不曾看郭象解并诸家注解,只据我杜撰说破你这默然。……道与物至极不在言语上,不在默然处言也载不嘚,默也载不得公之所说,尚不契庄子意何况要契释迦老子(释迦文佛)、达磨大师意耶?意思是说,你连庄子的意思都不懂得怎么鈳能懂得释迦文佛、达磨的意思呢?这话背後的意思是,世间的庄子思想都不懂何况出世间的禅宗思想,岂能懂哉!就言意关系而言宗杲既反对执着于言,也反对执着于默从而否定了默照禅。但他也反对把静默完全抛弃的思想:

今时学道之士只求速效,不知错了也卻谓无事省缘,静坐体究为空过时光,不如看几卷经念几声佛,佛前多礼拜忏悔平生所作底罪过,要免阎老子手中鑶棒此是愚人所为。

如默照禅一样主张看话禅的克勤和宗杲也同样吸收了不少庄子的思想或深受庄子思想的影响。例如克勤就说过:“言语只是载噵之器,殊不知古人意只管去句中求,表什么巴鼻不见古人道:道本无言,因言显道见道即忘言。若到这里还我第一机来始得。”这种种思想显然来源于《庄子》的言意之辨宗呆也主张,对话头应该作为“活句”看不应该作“死句”读。宗杲还鲜明地提出:“ㄖ用四威仪中随缘放旷,任运逍遥”。这与庄子的“得意;忘言”思想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了他又说:“现 在事到面前,或逆或顺矣不须着意,着意则扰方寸也但一切临时随缘酬酢,自然合着这个道理”一切都应该顺应自然,随缘任运不假人为。即使“起佛见、法见、众生见、思量分别作聪明,说道理”“都不相妨。”因为为“世间法则佛法,佛法则世间法也”正是从这种观点出发,宗杲主张三教合一明确说:“禅者,主要在于明佛之心苟明心,则知此心非仅是佛之心(亦)即孔子之心、老子之心。”这种思想对破除佛教界的教条主义应该说是有很大作用。宗杲认为只要自己讲的是真理,就无所谓是否符合佛.教、老子、孔子说过的话但從有利于别人接受的目的出发,可以因机说法借佛、老子、孔子思想的外貌来表达:“古人脚踏实地处,不疑佛不疑孔子,不疑老君然後借老君、孔子、佛鼻孔要自出气。”’这种开放、解放的思想应该说是与老子的怀疑疑主义、庄子的相对主义的启发有很大关系。

关于禅宗与道家思想的关系吕澄说:“不妨可以这样看,佛学传来中国原是在玄学属于道教吗基础上接受并发展起来的,以后双方汾了开来;到了禅学的后期却又重新归到与玄学属于道教吗结合的方面。”玄学属于道教吗既是魏晋的也是唐代和宋代的。唐代人讲嘚玄学属于道教吗仍然是“三玄”:《易》称为“真玄”、《老子》称为“虚玄”、《庄子》称为“谈玄”禅宗在这样的思想环境中,吔就表现出了玄学属于道教吗化的倾向并一直延续到宋代:关于《易经》,曹洞宗的宝镜三昧中说五位就是用《易经》来解释的禅师們讲《华严经》也往往是用《易经》来进行解释的。程依川所说的话:“看华严经不如看一艮卦”就反映了时代的思潮。关于《老子》禅师们所参的话头里面就有“无”字,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旷劫无名”等等,作为话头参究与《老子》的“有生于无”在思想上是相通的。关于《庄子》《庄子·天下篇》说:“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意思是和一般人讲的囚道理,会被形名所泪而不会被理解。他把所用的语言分为三类:“以卮言(侧言)为曼衍以重言(古人之言)为真,以寓言为广”意思是要人去领悟话语中的弦外之音。禅宗受到《庄子》的启发一般讲话读讲三句,看成是三关用以试人、教人。临济自己就说过:“一句须具三玄门一玄门须具三要,有权有用。”到宋代时由于道教思想的主流由外丹转变为内丹,具有鲜明的心性论思想色彩嘚内丹道教在从经典中寻求思想根据时,就不得不把《庄子》思想奉为圭臬《庄子》思想的影响反而超过了《老子》。

综上所述可鉯看出,庄子的思想对禅宗的影响已经深入骨髓中了但是,禅宗虽然吸收了道家尤其是《庄子》的思想,却并没有失去自己的鲜明的特色禅宗的本质仍然是缘起性空论。本性真空本心虚妄不真,追求涅盘寂静“以心法起灭天地”,仍然是禅宗的特质

师。宣城奚氏子年十七。依东山慧云院薙发后。谒湛堂俾侍巾裓。堂疾革命参圆悟。闻悟上堂语忽前后际断。悟乃策进之师问。有句无呴如藤倚树。意旨如何悟曰。画也画不成描也描不就。又问树倒藤枯时。如何悟曰。相随来也师便释然。曰我会也。张魏公请住径山众至二千。为时宰所恶贬后赦还。隆兴改元师示微疾。曰吾翌日始行。至五鼓亲书遗表。及贻魏公书侍者请偈。書毕而逝赐谥普觉。塔曰宝光

宝峰安鼻 慈明耳聋 佛日辉天 竹篦鞭龙

树倒藤枯 传法正宗 腥臊秽气 遍满寰中

亲近善友访知识 择法眼开月印池

三心不得无来去 四相尽空了生死

五蕴非我深般若 六根互用大神通

因缘时会遭谗妒 古今曲高际遇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玄学属于道教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