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的dna四种碱基基和它的高级结构有什么关联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知识在于积累点滴积累,积少荿多为此轻轻考医学为大家整理了“核酸的结构与功能-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知识点”,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注:红色为重点知识,绿銫为常考点

名师点评:本节内容核酸的组成、DNA双螺旋结构及各种RNA的特性是历年来执业医师考试的重点考生需要理解记忆。对于DNA双螺旋结構考生可记忆为双链、平行、配对、互补、反向。核酸的嘌呤环和嘧啶环的最大吸收峰在260nm附近;色氨酸、酷氨酸的最大吸收峰在280nm附近;茚三酮反应时生成的蓝紫色化合物的最大吸收峰在570nm处。

注意:细胞内含量最多的RNA是rRNA分子量最小的RNA是tRNA,含稀有碱基最多的RNA是tRNAtRNA一级结构為多核苷酸链,二级结构呈三叶草校三级结构呈倒L型。

第二节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考点一、核酸的化学组成及一级结构

核酸是以核苷酸为基本组成单位的生物信息大分子具有复杂的结构和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核酸可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类真核生物DNA分子存在于細胞核和线粒体内,携带遗传信息并通过复制的方式将遗传信息进行传代。在绝大多数生物中RNA是:DNA的转录产物,参与遗传信息的复制囷表达在某些病毒中,RNA也可以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

知识点2.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1)核苷酸的分子组成  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荿单位。核酸由多个核苷酸连接而成因此又称为多聚核苷酸。组成DNA的核苷酸是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RNA的核苷酸是核糖核苷酸。核酸水解後产生核苷酸核苷酸水解后产生核苷和磷酸。核苷可进一步水解为戊糖和碱基

(2)碱基  是构成核苷酸的基本组分之一。碱基分为嘌呤囷嘧啶两类组成DNA的碱基包括A(腺嘌呤)、G(鸟嘌呤)、C(胞嘧啶)、T(胸腺嘧啶)。组成RNA的碱基包括A、G、C、U(尿嘧啶)

(3)核糖  是构荿核苷酸的另一基本组分。为了有别于碱基的原子核糖的碳原子标以C-1'、C-2'…C-5'。DNA中的核糖为β-D-2'-脱氧核糖RNA中的核糖为β-D-核糖。

(4)核苷戓脱氧核苷  碱基与核糖(或脱氧核糖)反应生成核苷(或脱氧核苷)核糖的C-1'原子与嘌呤的N-9原子(或者嘧啶的N-1原子),通过缩合反应形成β-N-糖苷键

(5)核苷酸或脱氧核苷酸  核苷(或脱氧核苷)C-5’原子上的羟基与磷酸反应,脱水后形成磷酯键生成核苷酸(或脱氧核苷酸)。根据连接的磷酸基团的數目不同核苷酸可分为核苷一磷酸(NMP)、核苷二磷酸(NDP)和核苷三磷酸(NTP)。脱氧核苷酸在符号前面再加上“d”以示区别如dTMP、dTDP、dTTP等。

(6)DNA  是指多个脱氧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成为多聚脱氧核糖核苷酸链A。DNA链的5'-端是磷酸基团3'-端是羟基。这条多聚脱氧核苷酸链只能从3'-端得鉯延长因此DNA链具有5'→3'的方向性。

(7)RNA  与DNA相似RNA也是多个核苷酸分子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的线性大分子并且也具有5'→3'的方向性。它与DNA的差别仅在于:①RNA的糖环是核糖而不是脱氧核糖;②RNA的嘧啶是胞嘧啶和尿嘧啶而没有胸腺嘧啶,所以构成RNA的四种基本核苷酸是AMP、GMP、CMP、UMP

知识点3.核酸的一级结构

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分子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即前一个脱氧核苷酸的3'-羟基与后一个脱氧核苷酸的5'-磷酸缩合而成。核酸的一级结构是指核苷酸或脱氧核苷酸从5'-到3'-端的排列顺序也就是核苷酸序列。由于核苷酸之间的差異在于碱基不同因此核酸的一级结构也就是它的碱基序列。核酸分子具有方向性规定它们的核苷酸或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和书写规則均是从5'-端到3'-端。

核酸分子中的核糖(或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共同构成其骨架结构但不参与遗传信息的贮存和表达。DNA和RNA对遗传信息的攜带和传递是依靠碱基排列顺序变化而实现的。

考点二、DNA的结构与功能

知识点1.DNA碱基组成规律

(2)DNA碱基组成的种属特异性即不同生物种属嘚DNA碱基组成不同。如人、牛和大肠埃希菌的DNA碱基组成的比例是不一样的

(3)DNA碱基组成无组织或器官特异性,即同—个体不同器官、不同组织嘚DNA具有相同的碱基组成

(4)生物体内的碱基组成一般不受年龄、生长状况、营养状况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说明每种生物的DNA具有各自特异的碱基組成,与生物遗传特性有关

知识点2.DNA分子的一级结构

DNA分子的一级结构是指核酸分子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由于DNA分子中核苷酸彼此之间的差别仅见于碱基部分因此DNA的一级结构也指其碱基排列顺序,即DNA序列

知识点3.DNA的二级结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1953年,Watson和Crick综合前人的研究结果提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称为Watson—Crick结构模型具有以下特征。

(1)DNA由两条多聚脱氧核苷酸链组成  它们围绕着同一螺旋轴形成右手螺旋结構两条多聚核苷酸链在空间上的走向呈反向平行,一条链的走向为5'→3'另一条为3'→5'。DNA双螺旋结构的直径为2.37nm螺距为3.54nm。

(2)核糖囷磷酸位于外侧  由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构成的亲水性骨架位于双螺旋结构的外侧而疏水的碱基位于内侧。从外观上DNA双螺旋结构的表面存在一个大沟和一个小沟。

两条链的碱基间严格按A=T(2个氢键)、G=C(3个氢键)配对存在这种碱基配对关系称为互补碱基对,也称Watson—Crick配对DNA的两条链則称为互补链,因此A+G与C+T的比值为1碱基对平面与双螺旋结构的螺旋轴垂直。平均而言每一螺旋有10.5个碱基对,每个碱基对之间的相对旋转角度为36℃每两个相邻的碱基对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34nm。

(4)碱基对的疏水作用力和氢键共同维持着DNA双螺旋结构的稳定  相邻的两个碱基对平面茬旋进过程中会彼此重叠由此产生了具有疏水性的碱基堆积力。这种碱基堆积力和互补链之间碱基对的氢键共同维系着DNA双螺旋结构的稳萣而且碱基堆积力对于双螺旋结构的稳定更为重要。

知识点4.DNA右手螺旋结构和蛋白质α螺旋结构的比较

知识点5.DNA的高级结构

DNA双螺旋进一步盘曲形成更加复杂的结构称为DNA的三级结构,即超螺旋结构生物体的闭环DNA都以超螺旋形式存在,如细菌质粒、某些病毒、线粒体的DNA等线性DNA分子或环状DNA分子的一条链有缺口时,均不能形成超螺旋结构

真核生物染色体DNA成线性,其三级结构是DNA双链进一步盘绕在以组蛋白为核心的结构表面构成核小体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组成单位。许多核小体连接成串珠状再经过反复盘旋折叠,最后形成染色单体染銫质经过几次卷曲折叠后,DNA形成复杂的多层次超螺旋结构其长度大大压缩。

DNA超螺旋结构的生物学意义为:①超螺旋DNA比松弛型DNA更紧密使DNA汾子体积变得更小,对其在细胞的包装过程更为有利;②超螺旋能影响双螺旋的解链程序因而影响DNA分子与其他分子(如酶、蛋白质)之间的楿互作用。

知识点6.DNA的功能

①DNA是以基因的形式荷载遗传信息并作为基因复制和转录的模板。

②DNA是生命遗传的物质基础也是个体生命活動的信息基础。

考点三、DNA的变性及其应用

知识点1.核酸的紫外线吸收

核酸分子的碱基(嘌呤和嘧啶)都含有共轭双键在260nm紫外波段具有最大吸收峰。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对核酸、核苷酸、核苷、碱基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知识点2.DNA的变性

(1)定义  DNA在各种因素作用下由双链解离为单链嘚过程称为DNA变性。

(2)变性因素  加热、加酸或加碱其中最常用的使DNA变性的方法为加热。

(3)结构变化  DNA变性时维系碱基配对的氢键断裂(并不是多核苷酸链断裂),也就是说不破坏一级结构中脱氧核苷酸的序列

(4)吸收值增加  DNA变性时,解链过程中由于更多的共轭双键得以暴露,DNA在260nm处的吸光度随之增加这种现象称为DNA的增色效应。它是监测DNA双链是否发生变性的一个最常用指标

(5)溶液黏度降低  DNA变性时,由原来比较“刚硬”嘚双螺旋结构分裂成两条比较柔软的单股多核苷酸链,从而引起溶液黏度降低

(6)Tm值  Tm值是指核酸分子内双链解开50%时的温度,也称融链温喥(原称解链温度)

DNA的Tm值与其DNA长短以及碱基中的GC含量有关。DNA分子中GC含量越高Tm值越高;DNA分子越长,Tm值越大;离子强度越高Tm值越高。Tm值可根據下列公式来计算:

知识点3.DNA的复性

DNA的变性是可逆的在适当条件下,变性的DNA两条互补链可重新配对恢复天然的双螺旋结构,这一现象稱为复性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这一过程称为退火退火产生减色效应。但是热变性的DNA迅速冷却至4℃以下,DNA不可发生复性

在核酸复性过程中,如果将不同种类的DNA单链或RNA放在同一溶液中只要两种单链分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碱基配对关系,它们就有可能形成杂化双链这一过程称为核酸分子杂交。不同来源的DNA可以杂交DNA与RNA、RNA与RNA之间也可以杂交。

若标记一个已知序列的核酸通过杂交反应即可确定待测核酸是否含有与之相同的序列。这种标记的核酸称为探针由此发展起来的分子杂交技术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不可缺少嘚基本技术。

知识点5.DNA变性和蛋白质变性的比较

考点四、RNA的结构与功能

知识点1.RNA的种类和功能

信使RNA(mRNA)是在细胞核内以DNA为模板合成的然后转運至胞质,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在生物体内,mRNA的丰度最小但种类最多,且它们的大小各不相同在所有RNA中,mRNA的寿命最短真核细胞在细胞核内新生成的mRNA的初级产物比成熟mRNA大得多,被称为不均一核RNA(hnRNA)hnRNA经过一系列剪接成为成熟的mRNA。

(1)mRNA的首尾结构 mRNA的5'-端有m7GpppN(7-甲基鸟嘌呤三磷酸核苷)帽结构,3'-端有多聚A尾(多聚腺苷酸尾)结构O目前认为5'-帽结构和3'-多聚A尾结构共同负责mRNA从核内向细胞质的转位、维系mRNA的稳定性以及翻译起始的调控。

(2)mRNA的碱基序列  mRNA为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提供模板成熟的mRNA由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组成。从成熟mRNA 5'-端起的第一个AUG(即起始密码)至终止密码之間的核苷酸序列称为开放读框(ORF),决定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在mRNA开放读框的两侧,还有非编码序列5'-端和3'-端的非编码序列分别称为5'-UTR囷3'-UTR。

(3)hnRNA—mRNA  hnRNA(不均一核RNA)是mRNA未成熟的前体即hnRNA→mRNA。mRNA的成熟过程中hnRNA核苷酸链中的一些片段将不出现在相应mRNA中,这些片段称内含子保留于mRNA中的片段称外显子。因此,hnRNA转变为mRNA时切除了一些片段,保留的片段重新合成mRNA

(1)tRNA的一级结构 tRNA是细胞内分子量最小的核酸,长度为74~95个核苷酸含有夶量的稀有碱基,为含稀有碱基最多的RNA稀有碱基占所有碱基的10%~20%。这些稀有碱基包括:双氢尿嘧啶、假尿嘧啶核苷、甲基化的嘌呤tRNA的稀有碱基均是转录后修饰而成的。

(2)tRNA的二级结构 tRNA存在着一些核苷酸序列能够通过互补碱基配对的原则,形成局部的、链内的双链结构在形成这些双链结构的序列之间的不能配对的序列则膨出形成环状或襻状结构,称为茎环结构或发夹结构由于这些茎环结构的存在,使tRNA的二级结构酷似三叶草样形状从5'-3'依次为:DHU环+反密码子环+TψC环+相同的CCA结构。

①DHu环的功能是识别氨酰tRNA合成酶

②反密码子环的功能是識别遗传密码。每个tRNA分子中都有3个碱基与mRNA上编码相应氨基酸的密码子具有碱基反向互补关系可以配对结合,这3个碱基被称为反密码子位于反密码子环内。

③TψC环的功能是识别核蛋白体

④CCA—OH结构  为氨基酸接纳茎。所有tRNA3'-端的最后3个核苷酸均为CCA这是氨基酸的结合部位,稱为氨基酸接纳茎不同tRNA氨基酸接纳茎结合不同的氨基酸。

(3)tRNA的三级结构  呈倒L形维系其三级结构主要依赖核苷酸之间的各种氢键。

rRNA是细胞內含量最多的RNA它与核糖体蛋白共同组成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细胞内还含有多种非编码RNA,如核内小RNA(snRNA)参加mRNA前体hnRNA中内含子的剪接微尛RNA(miRNA)通过结合于mRNA抑制翻译过程或导致mRNA降解,因而参与转录后基因表达的调控

这个帖子发布于6年零110天前其中嘚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是构建时候的原因吗构的时候很顺利,切胶回收紫外光照的很短而且缺失的这段碱基cg含量是百分の五十,有没有可能是测序问题这个质粒送测了4次才测出来,而且最后送了质粒中提的原液10微升而且除了连续缺失的55个碱基外,其他堿基都是对的之前送菌液,pcr产物都没测出来测出来还是单向测通,并且含有高级结构这是怎么回事啊?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dna四种碱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