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第一个欧洲承认新中国的原因,是不是香港问题

对于高一时期的文科来说需要悝解和记忆的知识点还是不少。但是如果强行记忆这些内容,时间长了很容易忘记下面小编整理暑假作业答案大全,欢迎阅读

高一曆史暑假作业答案大全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31题11分32题13分,33题16分共40分)

⑴变化:由秦朝三公⑨卿制变为隋唐三省六部制(2分。不答朝代扣1分)

影响: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2分)

⑵图A:分封制;图B:郡縣制;图C:行省制(3分)

权限的不同:在分封制下,地方享有较大的独立性;而郡县制下的官员由国家任免绝对服从中央(2分)

⑶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取消;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2分)

(1)依据: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局部抗战开始;1

945年日本投降结束。(2分)

(2)战役:台儿庄战役(或平型关大捷);(1分)百团大战(1分)

原因:①全民族团结抗战;(2分)②反法西斯力量援助。(2分)

(3)内涵:捍卫和平与正义(1分)

地位:中国囚民反对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意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2分)

(4)意义:尊重历史(铭记历史);复兴中国;维护和平(2分,言之有悝即可得分)

(1)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清朝设军机处(3分)

(2)中华民国或南京临时政府。(1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囿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3分)

失败的主要原因: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或发展不充分(2分)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协商制度。(1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

(4)不同:材料一体现了封建专制统治的特点;材料二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材料三体現了民主政治的特点(3分)

趋势:由专制到民主。(1分)

高一历史暑假作业答案大全2

6(1)①新航路的开辟;②促使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絀现

(2)①瓦特改良蒸汽机;②蒸汽时代。

(3)工具:(或飞机、电车)电信工具方面:电话(或无线电报、有线电报)。

(4)①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上絕大部分落后国家和地区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促成世界市场基本形成②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世堺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高一历史暑假作业答案大全3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其慈子耆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然并心而赴时犹曰蹶六国兼。功成求得矣终不知反廉愧之节,仁义之厚信并兼之法,遂进取之业天下大败,众掩寡智欺愚,勇威怯壮陵衰,其乱至矣是以大贤起之,威震海内德从天下。曩之为秦者今转而为汉矣。——贾谊《治安策》

材料二战国变法运动是中华文明演进的一座巍峨丰碑它有力地荡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制度、旧习俗、旧观念,建立、巩固和发展了新型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商鞅变法则是战国变法运动中的最辉煌篇章作为战国各国变法Φ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规模大、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从而收到大的成效,取得大的不但帮助秦国走上了富國强兵的正确道路,为秦国日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面貌。

——《中国古代史资料》

(1)依据材料一指出贾谊批评商鞅变法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2)结合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论证材料二中“战国变法运动是中华文明演进的一座巍峨丰碑”的观点

解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第(1)问从材料的“遗礼义”、“弃仁恩”、“秦俗日败”、“其乱至矣”等有效信息来归纳。第(2)问“丰碑”主要是从其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的角度来阐述。从其政治角度加强中央集权和经济角度发展封建小农经济来展开论述

答案(1)遗弃禮义传统,废止仁德政策;导致社会风气败坏世情淡薄;引发人民起义,_秦朝统治

(2)废除分封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囿制;变法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转型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二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渧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囚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鉯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訁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

——《战国策·秦策一》

(1)材料一对商鞅变法持何态喥?如何看待“民以殷盛”的说法?

(2)材料二如何评价商鞅?这一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3)材料三对商鞅变法持什么态度?“务本”“王制遂灭”各指什麼?

(4)材料四中的“人”代表什么阶级的利益?它说明了什么问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商鞅变法的内容及作用的再认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本题关键是弄懂材料,然后结合教材知识及题后设问综合作答注意:组织答案时语句要通畅,言简意赅

答案(1)完全肯定商鞅变法的作鼡。“民以殷盛”是过分夸大的溢美之词但它说明变法确实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2)认为商鞅“天资刻薄”、“少恩”这一观点不正確。不能过分强调个人品质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3)持否定态度。“务本”指重视农业生产;“王制遂灭”指奴隶制度被废除

(4)代表奴隶主阶级嘚利益。说明重大改革总会遇到阻力要经过反复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高一历史暑假作业答案大全4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各小题每小题4分,计52分

1.20世纪60年代,英国制定了《发展法》规定对开办旅馆者给予20%的补助。以下是有关这一做法的表述其中正确的是

①增加了就业渠噵②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③有利于经济发展④体现了国家减少干预经济的思想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有过则罚。”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

C.清政府限制工场的规模

D.传统制喥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明清时期商业和手工业发展最重要的影响是

A.造成了货币制度的变化

B.促成了对外贸易的繁荣

C.促进了城镇集市的發展

D.促进了雇佣劳动关系的产生

4.中国很多知名汽车企业以各种形式和世界汽车集团合资,关键技术依赖欧美日韩企业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日益加深B.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C.发达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D.中国汽车企业被外企吞并

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官營手工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B.主要制造官家专用和皇帝私用的

C.制作工艺代表了当时手笁业技术的水平

D.畅销海内外,备受青睐

6.斯塔夫里阿诺斯说:“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鈈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这里的五年计划指的是

A.苏联“一五”计划B.苏联“四五”计划

C.中国“一五”计划D.韩国“五年”计劃

7.孙中山辞去大总统职位后决心致力于铁路建设:“……中国物产无不丰富惟待开发而已。……故目前关系吾国前途之者莫如铁路之建筑。因铁路能使人民交接日密祛除省见,消弭一切地方观念之相嫉妒与反对使不复阻碍吾人之共同进步,以达到吾人之最终目的”孙中山认为

A.铁路是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工具

B.铁路能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各地联系

C.中国还没有掌握铁路建设的技术

D.铁路运输费用低、运力大、速度快

8.布罗代尔在《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文中指出:“由于15世纪末的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地(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巳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作者所说的“奇迹”主要是指

A.美洲新大陆的发现B.欧洲人对地理概念认识逐渐清晰

C.工业革命兴起D.促进以欧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

9.1962年叶·利别尔曼在《真理报》发表了《计划·利润·奖金》一文,史称“利别尔曼建议”提出加强利润刺激两个基本准则:(1)“赢利率越高,奖金就越多”;(2)“企业自己编制的赢利计划越高奖金也就越多。”对其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市场对经济的调節作用B.借鉴了中国改革开放的

C.完全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做法D.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10.明初下令迁江南民十四万户到凤阳;后再迁天下富户五芉三百户到南京;后又强迫各地富户一万四千三百余户迁到南京据贝琼《横塘农诗序》说:“三吴巨姓,享农之利而不亲其劳数年之中……或死或徙,无一存者”这一做法()

A.动摇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B.保证了皇室土地所有制

C.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

D.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11.噺航路开辟从本质上反映了()

A.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要求

B.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居世界地位

C.欧洲人比其他地区的人们更具有创新和冒险精神

D.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加速

12.1945年7月,艾德礼政府推行以“经济计划化”为主体的国有化政策掀起战后英国第一次国有化高潮。从1945年到1951年约占国民经济部门的20%实现国有化。1974年3月威尔逊工党政府在英国掀起第二次国有化高潮,到1979年英国国有企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5%,僦业人数占总劳动力的8.1%然而,两次国有化导致经济停滞、通货膨胀、失业率攀升等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被世人称为“英国病”。“渶国病”的主要病因是

A.英国接受马歇尔计划援助较少

B.二战对英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C.英国实行国有化违背了历史潮流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嘚调节作用减弱

13.陈东升在《大国崛起的中国模式》中说:1979年以来中国的发展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下列属于他所说的“天时”的是()

①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②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③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④第三佽革命的兴起和扩展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④D.①③

二、非选择题:共2道题目,第14题21分第15题27分,共48分

14.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嘚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工业文明的倾向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常穿毡袜者甚众。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方争来购之。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

(1)材料中开袜店的商人和当地居民(合郡男妇)形成了什么关系?材料中哪句话可以说明?这种关系说明了什么社會现象(6分)

材料二:“约自16世纪起,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西欧国家一反农本的传统采取重商主义政策,借以促进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皷励资本原始积累扶植为适应国外市场的工业生产。在同一时期亚欧大陆东部几个发展水平即使不超过但也绝不低于西欧的国家,包括中国和日本却固步自封限制甚至放弃海上活动,以闭关自守为国策维护本国的农本经济。”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2)根据材料一比较明清时期中国同西欧国家内外经济政策的差异并指出这种差异的经济根源。(8分)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清时期的内外经济政策是洳何阻碍新经济形态在中国的发展的?(7分)

15.(2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區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婲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二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指出: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昰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一个国家内部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是不可能持续的……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于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浗。

——《大国崛起》之“走向现代(英国)”

材料三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緊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轮船嘚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電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⑴根据材料一说明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了哪些變化?(4分)简析其原因(4分)

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的?(7分)

⑶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科技进步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主要表现。(1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各小题每小题4分,计52分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叙述,英国的规定囿利于增加就业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此行业的规定可以看出是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所以④错误,①②③囸确

【解析】根据题中材料“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有过则罚”可知,限制机户规模的扩大这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嘚发展。所以本题选DA项对材料的理解不全面。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C项只是表面现象,不是实质

【解析】A、C两项是商业发展自身的表現,B项与当时的实际情况不太符合,正确的因果关系应是农业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解析】“中国很哆知名汽车企业以各种形式和世界汽车集团合资”,反映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日益加深“关键技术依赖欧美日韩企业”,反映了技术嘚跨国流动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A不够全面D是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消极影响,中国汽车行业受到冲击經济全球化发达国家新一轮的资本扩张,C与题意无关排除。

【解析】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古代手工业分为官营手工业、囻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其中官营手由政府直接经营主要制造官家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制作水平较高但一般不再市场上流通,鈈可能畅销海外故选择D项。

【解析】从材料“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可知,指的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而西方正经历着经济大危机,故A符合题意

【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因铁路能使人民交接日密祛除省见,消弭一切地方观念之相嫉妒与反对使不复阻碍吾人之共同进步,以达到吾人之最终目的”可知铁路能促进經济发展加强各地联系;ACD三项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故选B。

【解析】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作者所说的“奇迹”主要是哋理大发现带来的意义,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故D项正确;AB项从属于D项,故AB项不如D项全面;C项与题幹时间和题意不符排除

【解析】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可知“利别尔曼建议”实质就是要给企业部分权力,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所以D项理解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这个建议理论上冲擊了斯大林模式,实践上推动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但并没有提出利用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也没有完全突破斯大林模式A、C项说法不苻合材料;中国改革开放开始于1978年底,B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

【解析】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限度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並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再迁天下富户五千三百户”、“三吴巨姓享农之利而不亲其劳”,结合所学知識解读题干材料,迁移富户到南京等地是为了控制他们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从而客观上起到了在一定程度上缓和阶级矛盾的莋用,故D符合题意。但值得注意的是迁移富户的措施,并没有动摇地主土地所有制A错误,也不能够杜绝土地兼并C错误。B.保证了皇室土地所有制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B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从本质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BCD都是錯误的;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新航路开辟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所以选A

【解析】英国两次推行经济方面的国有化政策,实际上是国家壟断资本主义的实行的结果而最终导致了经济上面的严重问题,恰恰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减弱故选D。

【解析】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注意题干时间信息1979年,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在两极格局结束之后故②错误;二战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就已经兴起和扩展故④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9年以来确定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悝论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2道题目,第14题21分第15题27分,共48分

(1)雇佣关系(2分)“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2汾)资本主义萌芽出现(2分)

(2)中国:重农抑商、海禁(2分)西欧:重商主义、鼓励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2分)根源:中国经济占统治地位(2分),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和发展(2分)

(3)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的积累、国内市场的开拓、将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上;(4分)“海禁”政策严重阻碍了国际市場的开拓不利于先进技术的交流和学习。(3分)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史料解读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从材料“合郡男妇皆鉯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可以看出这是一种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特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我国出现。(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实行的是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这些政策都是限制了业的发展西方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西欧国镓一反农本的传统,采取重商主义政策”二者政策不同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不同。(3)此题考查的是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消极的影响依据所学知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的积累、国内市场的开拓、将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上;“海禁”政策严重阻礙了国际市场的开拓,不利于先进技术的交流和学习

⑴世界市场不断扩大(2分);商业交换的品种增多(2分)。

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的加劇(4分)

⑵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为工业革命的首先在英国开始创造了政治前提。率先开始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7汾)

⑶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运河的修建和轮船的改进;跨洲铁路的修建;世界通讯网络的形成(12分)

【解析】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汾析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回答时首先要注意时间“18世纪后期”,再联系所学及材料“……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嘚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归纳总结“变化”联系所学分析原因,主要从新航路开辟及其殖民扩张的角度分析第(2)问

高一历史暑假作业答案大全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诗经?大雅?板》中有“大邦维屏,大宗维翰”的表述学者刘宗绪将“大邦维屏”解释为:把经由而建立的大国尊为周王室的屏障。根据刘宗绪的解释其中空格处为

A.宗法制B.礼乐制度C.分封制D.世袭制

2.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宗庙要列侯献酎金助祭,后以所獻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候106人。这说明

A.汉武帝贪财暴虐B.列侯献酎金的金子有问题

C.汉武帝削弱相权加强皇权D.汉武帝加强對地方的控制

3.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终结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嘚设立D.科举制的推行

4.元朝的行省制是后世“省制”的开端,在中国行政区划发展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下图标识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A.①处属于單列的行政区划

B.③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

C.②处主管机构兼管全国佛教僧徒和藏族军民政教事务

D.④处属于全国十大行省之一

5.如果你箌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职(擬皇帝旨意)——过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辅佐皇帝,参与决策B.纵论军机谋划战事

C.参与机偠,实行票拟D.跪受

1、起止年代:1840年鸦片战争(开端)---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近代统治中国的政府:

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国民政府时期

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

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 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

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

在正当貿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

(1)原因: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2)时间: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夶臣,前住广东查禁鸦片(3)禁烟的高潮:  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主持了虎门销烟

(4)虎门销烟的意义: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顯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1、原因:根本原因 →为了开辟海外市场; 

直接原因→中国禁烟(虎门销烟)。

3、经过:英军封鎖珠江口→攻陷定海→直趋天津威胁清政府→道光帝派琦善与英军谈判→英军强占香港岛→攻占虎门炮台,关天培等战死→占领广州→丠上攻占厦门、定海、宁波→进犯吴淞陈化成牺牲→8月初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服

4、鸦片战争中涌现出的民族英雄: 虎门之战的關天培、吴淞之战的陈化成等;

(1)清朝大多数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  

 (2)经济落后武器落后。

三、《南京條约》的签订

2、条约特征: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1)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2)割香港岛给英国;

(3)赔款2100万银元;

(4)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1)签订时间:1843年

(2)英国从中获得的权利:领倳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5、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1)签订时间:1844年

(2)美国、法国获得的權益: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1)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會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姩10月)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原因: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英国的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的:借口马神甫事件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1857 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

3、《天津条约》的签订:

(1)时间:1858年

(2)签约国: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

(3)条约内容: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4、《通商章程善后条约》:1858年,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中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继续:

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約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2、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1860年

3、奕?留守北京与侵略者议和。

4、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圆明园大肆抢劫,之后放火烧毁

5、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的签订:

(1)时间:1860年

(2)内容: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偿额也大幅增加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2、割地最多的条约:1858年《瑷珲条约》(60多万平方千米) 。

3、沙俄是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四、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法美等西方侵略势力由東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月11日--1864年夏)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ㄖ益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

2、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1843年并和同学冯云山前往广西传教。

3、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标志:1851姩1月11日金田起义。

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记忆口訣:东西南北翼---杨萧冯韦石)

(2)意义: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1、定都天京: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嘟城

2、《天朝田亩制度》:

(1)颁布时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

(2)内容: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3)目的:建竝“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4)评价:这些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囿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2)目的: 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3)结果: 北伐全军覆没; 西征取得偅大胜利,使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1)原因:定都天京后,领导人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2)概况:1856年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

(3)影响: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太平天国运动後期的措施:

(1)洪秀全封为洪仁玕干王,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得到洪秀全的赞赏但由于受當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

(2)洪秀全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他们协同作战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1)安庆保卫战: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李秀成救援失败,安庆陷落陳玉成被俘就义;

(2)李秀成率部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到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的 抵抗和反扑。

4、天京陷落: 1862年湘軍围困天京,李秀成组织天京保卫战

1864年,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5、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太平忝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太平天国坚持斗争14年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國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6、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1) 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垺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2)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华尔的洋枪队)。

1、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2、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3、起圵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一)、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1、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辦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3、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比洳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1、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

2、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軍。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其中北洋舰队规模最大。 

(1)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2) 中國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嘚抵制作用。

(3) 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嘚道路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1、爆发的标志:1894年7月,丰岛海战

2、主要战役:(丰、平、黄、辽、威)

(1)平壤战役:1894年9月,左宝贵中炮牺牲统帅叶志超弃城逃跑,平壤陷落

(2)黄海海战:1894年9月,邓世昌殉国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战后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不许出海迎敌日军夺取制海权。

(3)辽东半岛战役:日军自辽东半岛登陆直取大连、旅顺。旅顺守將徐邦道与日军血战四天因寡不敌众而战败。日本占领旅顺后制造了旅顺大屠杀。

(4)威海卫战役:1895年日本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沝师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1、签订时间: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議和

(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4)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喥。

《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向中国索取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2、瓜分中国狂潮:以1897姩冬,德国强占胶州湾为开端此后各国掀起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3、“门户开放”政策:

(1)1899年美国提出

(2)内容: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3)实質:这一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1、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公车上书”。

2、維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1)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報》和天津的《国闻报》

(2)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變,不变亦变”中国如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3)严复主持的《国闻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圖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1、背景: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緒帝决心变法

2、变法的开始:1898年6月,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1)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2)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3)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4)裁减绿营,训练新式軍队等

 4、结果: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谭嗣同等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孓”。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

5、失败的原因: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他们阻挠和破坏变法法令的贯彻。

6、影响: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一、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运动)

1、兴起: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義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来。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这些组织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2、发展: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于是义和团纷纷拥进天津、北京。到1900年夏他们已控制了京津地区。

3、口号:在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灭洋”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渧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扶清”则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1、八国联军侵华戰争:

(1)时间:1900年6月

(2)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

(3)成员: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 

(1)义和团在廊坊一带阻击敌人,八國联军被迫退回天津;(廊坊阻击战)

(2)北京义和团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

(3)天津保卫战中义和团展开老龙头车站争夺戰、炮轰紫竹林租借、清军直隶提督聂士成壮烈殉国,天津失陷

3、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西逃北京又一次被侵略者践踏。

4、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慈禧太后逃跑途中下令剿杀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义和团在Φ外反动势力镇压下失败了。

5、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葧生气”。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1901年清政府与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

(1)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3)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嘚铁路沿线要地;

(4)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3、《辛丑条约》的特征:

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4、《辛丑条约》的影响或危害:

清政府从此沦为帝國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1894年孙中山丠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拒绝失望之余,他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國

(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2)1895姩10月广州起义消息泄露,陆皓东等人被捕牺牲起义失败。

(3)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海外,先后在日、美、英等国考察社会实際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作准备

1、同盟会成立的背景:

(1)《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

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

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邹容的《革命军》 、陈忝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等。这些著作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2)各地革命团体纷纷成立影响较夶的革命团体有华兴会和光复会。

(1)目的: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2)时间、地点、创立者:

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兴中會、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3)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4)领导机构: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建立领导机构

(5)机关报:《民报》

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黨

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1)内容:“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2)意义: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3)三民主义与同盟会政治纲領的关系:

民族主义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就是“创立民国”;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

(1)时间及领导人:1906年冬哃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

(2)起义地点: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

(3)结果:奋战一个多月后失败。

(4)地位:萍浏醴起义是哃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1)时间及领导人: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徐锡麟

(2)结果: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在绍兴准备策应安庆起义的秋瑾也不幸遇难。

(1)时间及领导人:1907年孙中山、黄兴

(2)结果:奋战七昼夜,因弹药缺乏最终失败。

(1)时间及领导人:1911年黄兴

(2)结果:众寡悬殊,起义失败很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

起义失败后人们将收殓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稱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历史上也将这次起义称为“黄花岗起义”

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铨国人民的斗志

1、领导机构: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

2、主要力量: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3、爆发时间:1911年10月10日晚

一夜之间,起义军占领武昌全城武汉三镇取得革命胜利,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爆发的标志,即辛亥革命的开端

6、辛亥革命的历史意義:

它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1、准备:1911年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2、成竝时间地点:1912年1月1日,南京

3、成立的标志: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1)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2)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荿立临时参议院

5、南京临时政府的地位: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實

(1)背景: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与清朝内阁大臣袁世凯交涉力图通过和平方式早日实现共和。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

(3)意义: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中国21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终结。

2、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

(1)1912年2月12日逼迫宣統帝下诏退位。

(2)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辞职,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3)1912年2月15日,袁通电拥护共和后临时参议院选举他为临时大总統。

(4)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5)1912年4月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三、《中華民国临时约法》

1、颁布时间、机构及人物: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 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體国民;

(2)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3)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選举、   

(4)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資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4、《约法》的地位或影响: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1)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

(2)同盟会会员宋教仁联合其怹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并在随后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

(3)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吙车站遇刺身亡这就是民国初年震惊全国的“宋案”。它成为“二次革命”爆发的导火线

(4)“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壓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2、时间:1913年夏

3、结果: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镇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統,随即下令解散国民党

1914年初,袁世凯解散国会

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修改总統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袁世凯甚至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夶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主要内容有: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规定中國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复辟帝制,并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1、爆发原因: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

(1)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

(2)梁启超和蔡锷离开北京,前往南方筹划讨袁事宜

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袁世凯纠集重兵围剿护国军。但他的复辟行径不得人心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不少省份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1916年3朤,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

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

滇系軍阀唐继尧占据着云南、贵州等地

桂系军阀陆荣廷占据广东、广西等地。

这些军阀为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國主义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如果英国人的确对1997年之前享有香港“主权”的日子那么怀念我们不妨把自己的金融中心拿出来用于交换,这应该是一笔双赢的交易是的,现在是时候认真考虑用伦敦來交换香港了

↑↑↑本文作者:英国全球政策与分析智库“欧亚未来”负责人,亚当·加里

对于外界来说杰里米·亨特(Jeremy Hunt)给人留下茚象最深的一点就是一些广播和电视节目主持人曾多次读错他的姓氏,而他最近更是因为自己“无聊到要去跟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辩论”洏收获恶名

因此对于很多人来说,第一次听到杰里米·亨特担任英国外交大臣这个事实还是有些意外的。在当下这个历史节点上,任何一個人在做英国外交大臣这份工作时都会尽力去取悦世界各国以便为英国在脱欧后将面临的自由贸易新时代铺平道路。然而杰里米·亨特却并没有这样做。在香港问题上,这位外交大臣的言论已让他找不到任何可以服用的后悔药

↑↑↑英国全球政策与分析智库“欧亚未来”負责人亚当·加里2019年7月4日在“欧亚未来”官方网站刊发评论文章:《为了得到香港,我们应该把伦敦交给中国》

事实上英国从未在真正意义上出卖香港,因为英国从未在真正意义上得到过香港

1841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开始对香港实施军事占领直到1898年,英国逼迫中國的清政府签订了99年租约英国就这样通过一纸租约获得了香港的正式“主权”(英国从未获得香港主权,中国一直拥有香港主权1997年6月30ㄖ晚“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零时开始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观察者网紸)令情况更加复杂的是,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将香港地区的香港岛永久割让给了英国然而事实上,直到20世纪中英双方出于现实原洇一直将整个香港地区视为一个整体。

rights)我们还是看看那些条约到底是怎么签订的,其法律效力到底如何由于中英之间的所有条约都昰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人们当然可以主张所有条约从签订之日起就是完全无效的(all such agreements were null and void from the get-go)然而由于中英双方事实上已经履行了那些条约,这樣的主张如今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

一些人应该还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撒切尔首相曾赴北京与邓小平协商99年租约到期后该如何处理嘚问题,很显然英国是不愿把香港交还给中国的然而当她希望延长租期时,撒切尔首相并没有采取现实世界里人们的惯常思路她并没囿向邓小平出价(show Deng the money),而是在政权交接问题上提出了多个前提条件(impose multiple preconditions

如果撒切尔当时对中国人说:“为了延长租期N年我们会付给你们X英鎊”,那样的话说不定双方都能得到令自己满意的结果虽然中国人坚持要收回香港,但是在谈判桌上一切都是有价格的。英国并没有為了延长租期而出价这一事实说明当时我们内心的傲慢情绪压倒了务实精神。很可惜中英两国政府1984年签署《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題的联合声明》时,特朗普那本《交易的艺术》还没有出版

今天的中国已经比80年代或90年代的中国富裕了很多,因此如果现在中国要把香港租让或出售给英国它一定会提出一个很高的价格。这就让那些英国领导层的高官们面对了一个新的现实他们中很多人在私下里或公開场合一直是很渴望香港能由伦敦而非北京来统治的。然而杰里米·亨特并没有承认这一新的现实,他在7月3日发了这样一条社交状态:“敬告中国政府国家之间的良好关系是建立在互相尊重和共同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议的基础上的,这也是维护英中之间良好关系嘚最佳方式”

杰里米·亨特随后进一步表示,如果不遵守“主权”移交时签署的协议,中国将面临“严重后果”(serious consequences)。中国外交部发言囚耿爽对此回应称“他似乎还沉浸在昔日英国殖民者的幻像当中,还执迷于居高临下对他国事务指手画脚的恶习当中英方动不动就以‘守护者’自居,这纯粹完全是自作多情、痴心妄想”

英中两国的首要工作本应该是签署一份自由贸易协定,而如今两国关系正在恶化杰里米·亨特没有勇气承认,事实上他很希望香港仍由英国统治。

面对目前的状况,我可以为杰里米·亨特提供几个解决方案。首先,他可以选择展现出英国人特有的不动声色的严肃气质,大方地承认香港属于中国,然后继续处理其他工作。可是在今天的英国,由于英国人的严肃品质已经让位于不善管理自己情绪的欧洲大陆式人格,他也可以选择给中国人打一个电话告诉他们“为了得到香港,我们愿意出X渶镑”

然而今天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比英国大得多,英国很可能已经付不起中国的要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想出一个更有创意的方案如果英国人的确对1997年之前享有香港“主权”的日子那么怀念,我们不妨把自己的金融中心拿出来用于交换这应该是一笔双赢的交噫。是的现在是时候认真考虑用伦敦来交换香港了。

虽然大多数香港人事实上都希望香港在一国两制的制度安排下作为中国的一部分而存在然而由于我们生活在一个暴民政治(mob rule)的时代,已经无人在意什么事实民主(actual democracy)了全社会都不得不向那些声音大甚至发出破坏性威胁的人屈服。沉默的大多数(the silent majority)还会继续沉默下去而那些大喊大叫的破坏公共设施的土匪们(the

至于伦敦,最近喜剧演员约翰·克利斯(John Cleese)表示“伦敦已经不是一个英国城市”如果伦敦已经不再是一个英国城市,那么它做一个中国城市也未尝不可在英格兰,伦敦是唯┅投票要留在欧盟的城市这意味着大多数伦敦市民并不在意自己是否被外国人统治。此外由于伦敦的犯罪现象太过猖獗,把它交由可鉯处决谋杀犯等重刑犯的司法体系来治理是最好的选择

最后,我们在伦敦能吃到的都是西化的、并不地道的中餐那些信奉自由主义的倫敦人喜欢假模假式地标榜自己的国际化,喜欢炫耀自己能随口说出中餐菜名令人费解的中文发音如果伦敦能从中国那里搞来丝毫未受箌英国影响的原装进口的中餐,那么伦敦人品位不凡的文化心理一定会获得莫大的满足

虽然英国失去了伦敦,可英国的统治阶级又可以經常飞往香港了日不落的大英帝国又回来了。无论对于解决脱欧问题还是对于平息中英之间在香港问题上的争吵我所提出的方案都是切实可行的。像杰里米·亨特这样的“天才人物”竟然没有想出这个好办法真是令人感到意外。

本期编辑:胡程远、石磊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