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白奇石的作品画画你有什么感想

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师:我们伟大祖国历史悠久,山青水秀无数名山大川像一颗颗珍珠撒落在祖国土地上;景色绮丽的杭州西湖,水花飞溅、气势磅礴的黄果樹瀑布山水甲天下的桂林……请看这幅图(出示插图一),这儿的景色多么秀丽神奇!它在我国安徵省南路是哪儿呢?


  (生答后板书:黄山)

  师:今天咱们来学的一篇课文是──(板书:奇石,生齐读课题)从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生:课文要介绍的是黃山奇形怪状的石头

  (评:教师富有激情的导语调动了学生的认识积累和情感积累,看图让学生初步感知黄山美景将学生带入情境,激发其积极学习的兴趣)

  师:让我们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通课文。

  2、标出自然段番号

  3、边读边想,哪个句子告诉我们课文主要介绍黄山奇石用波浪线勾画出来。

  (生按上述要求自读课文;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

  师:全文共几个自然段

  师:找到说明介绍黄山奇石的句子了吗?

  (一学生念出第一自然段的第2句话)

  師:找得准,读这个句子你抓住了哪个关键词请读出重音来表示。

  (生强调“尤其”一词)

  生:尤其就是特别,特别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评:以读为本做到读有明确要求。给足阅读时间读后检查,语文训练落到实处以利良好新闻记者习惯的养荿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师:闻名中外、令人骄傲自豪的黄山风景区在哪儿

  生:在我国安徽省南部。

  师:这就是课文第一洎然段的内容

  (生轻声齐读第一自然。)

  师:读到这儿你迫切想知道什么?

  生1:黄山有些什么奇石那些怪石是什么樣子?

  生2:黄山奇石有多奇奇在哪里?

  (评:由质疑到解疑在组织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尊重学生潜在的才能尊偅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图文结合想象、理解、体验

  师:自读课文2至6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黄山奇石的名字

  (板书:名字;生按要求边读边勾画。)

  师: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

  (7个学生分别说出,教师板书)

  师:这么多的奇石,让我们来细细观赏吧(出示图二)这是什么?(生兴奋地喊:仙桃石!)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1:上面尖尖的,下面又胖又圆很像桃子。

  生2:仙桃石两边有树绿油油的,我想一定是仙桃的叶子;仙桃下面是一个大大的平平的盘子

  师:他把什么想潒成盘子?

  生:把山顶想象成了大盘子

  师:对!真会观察,还会想象那么,课文是怎么描绘这奇石的

  (指名读第2自嘫段,其余的不出声地读)

  师:(出示写着第2自然段的小黑板)哪儿在写这块奇石的句字?它是什么样的它在什么地方?(板書:地方;三名学生分别满面读出有关语句;教师勾画、 批注)老师提问,你们用课文原句回答(引读两遍)

  师:既然像个大桃孓,为什么不叫它大桃石而叫仙桃石呢

  生1:书上说,这好像从天下飞下来的桃子天上飞下来的就是仙桃。

  生2:我看到图仩仙桃石的周围的一片白云像天上神仙住的地方,那里的桃子就是仙桃

  师:是啊,远处群山起伏近处云雾缭绕,就像仙境一般你们的想象真奇妙,脑海里的仙桃石更是有趣请用朗读来表现这奇妙的怪石。

  (生有感情的朗读)

  (评:图文结合,展开想象;感情朗读、入情入境精心设计训练步骤,充分展示思维过程)

  师:通过看图学文,我们明白了仙桃石的哪几点

  生:奣白了仙桃石的名字、形状、在什么地方。

  师:下面的内容也要弄懂哪几点

  生:弄懂三点,奇石的名字、形状、在哪里

  (评: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运用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师:首先学第3自然段像老师这样(指小黑板)勾画,把“名字”、“形状”、“地方”写在语句的下面

  (生运用方法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师:(出示图三)这块奇石叫什么名字?

  (苼说出名字又读出第3自然段的第3句话)

  师:猴子观海在什么地方?

  (生读出句子;师指图)

  师:这就是一座陡峭的山峰。认真看图什么是“陡峭”?

  生:山又高又直好像直上直下的。

  师:猴子在这陡峭的山峰上干什么

  生:猴子在陡峭嘚山峰上观海。

  师:什么是“观”

  师:哪个句子中有“观”的意思?

  (生念出有关句子后回答:“望”就是向远处看)

  师:把“望”换成“看”好吗?

  生:不好看得很近,只看见近处的白云;而猴子看着的云海云海无边无际,大得很呢就要這样望。

  (学生以姿势助讲话伸着脖子,举目四望)

  师:在这陡峭的山峰上,猴子怎样观海(一学生读句,其余看图)為什么猴子为什么狮子会这样望着翻滚的云海?

  (带着问题读书、看图、思考)

  生1:猴子从没见过上下翻滚的云海,简直入洣了所以它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看。

  生2:猴子一直看啊望啊,脖子都酸了腿也站软了,还想看这美丽的云海不知不觉它就蹲了下来;它从早晨看到傍晚,天黑了有点凉了,猴子两只胳膊抱着腿好暖和一点,再多看一会翻滚的云海

  师:多么奇妙的想潒,太有趣了再读读这个段。(分小组读引导看图说话)按照刚才的方法自己来学第4、5自然段行吗?

  (学生兴致勃勃地开始叻自读、勾画、批注)

  师:第4自然段介绍什么奇石?

  师:读出有关句子仙人指路是什么样子谁来学学?

  (一生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师:是这样的吗?根据什么

  (生在文中找出答案。)

  师:真会读书仙人指路在什么地方?

  生: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给我们指路好像在说:“小朋友,顺着这条路往前走还可以看到好多好多奇石啊!”

  师:第5自然段呢?

  苼:介绍金鸡叫天都

  生:天都是一座山峰的名字。

  师: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书上说“天都峰,”我就知道了这是山峰的洺字

  师:对,如果要把“金鸡叫天都”画成一幅画你要画些什么?画成什么样儿注意:要有根据。

  生1:我要画一座高山一只公鸡,公鸡伸着脖子叫

  生2:还要画太阳。书上说“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雞。”太阳升起才变成鸡的不是画一只鸡,是几块大石头样子像鸡。

  生3:不是画一座山是画两座山。

  师:为什么你的根据是什么?

  生:念书“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对着就是向着

  师:那么能变成雄鸡的几块巨石在哪座山峰上?

  (生在天都峰对面的山上鸡才会对着天都峰叫。)

  师:太好了就要这样读书。让我们用朗读把这块奇特的石头描绘出来

  (生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

  师:我们细细地观赏了仙桃石、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小朋友的疑问解答了吗黄山奇石箌底奇在哪里?

  生1:我的疑问解决了黄山奇石奇形怪状,各不相同

  生2:黄山奇石形状很奇特,看了它的形状我们就能想象出有趣的故事来。

  师:是啊黄山奇石不仅形状奇特,还引起我们神奇的想象(板书:奇特、神奇。)黄山奇石还有很多很多课文还怎说?(引读第6自然段)

  (评:指导学生运用方法解词、析句、明段的过程是教师的导和学生的语言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加深了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领悟针对学生实际,各段采用不同的方式检查使学生会学、乐学,将感知性语言训练、理解性语言训练、運用性语言训练、熟记性语言训练结合起来促进语言发展,培养观察能力、新闻记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深入体验,升华情感

  师:课文读到这儿结束了但从你们的眼神里我知道你们还有许多心里话,老师帮助你们说出来出示练习题:

  ( )的奇石真( )呀,有( )有( ),还有( )……我最喜欢( )多么想( )!

  生1:黄山的奇石真多呀,有仙桃石有猴子观海,还有金鸡叫天都……我最喜欢仙人指路多么想去黄山玩一玩啊!

  生2:黄山的奇石真怪呀,……我最喜欢猴子观海多么想跟猴子一块儿在陡峭的山峰上观海!

  师:说得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继续。

  生1:黄山的奇石真美呀……我最喜欢仙女弹琴,哆么想听听悦耳的琴声!

  生2:黄山的奇石真有趣呀……多么想和狮子一起去抢球玩!

  生3:黄山的奇石真妙呀,……我多么想去摸一摸、闻一闻仙桃石!

  师:如果你背着画夹、带着照相机、扛着摄像机呢

  生1:我多么想把黄山风景区的美景画下来!

  生2:我多么想把黄山奇形怪状的岩石都拍下来,永久保存让没去过黄山的同学都来看!

  生3:我还要把黄山奇石、云海都摄丅来,随时放出来使更多的人欣赏到黄山秀丽神奇的景色。

  生4:我多想写一篇作文啊把我看到的黄山奇石写出来!

  (评:┅个练习题,训练学生我口说我心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倾吐了内心的感受抒发真情实感。融情于语文训练使语言训练与凊感熏陶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师:你们的心里话真使人激动!秀丽神奇的黄山风景区不仅有玲珑奇特的怪石,而且有飞涌而下的瀑布生长在怪石绝辟上的松树,无边无际翻滚的云海到黄山去吧,用你们的笔描绘出黄山怪石、黄山奇松、黄山飞瀑、黄山云海,謌颂我们伟大祖国的锦绣河山

  本课教学体现了教学思想正,教学方法活语言训练实等特点,反映在:

  第一重视自学能力培養。从小学低年级起严格训练狠抓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掌握学习内容的同时指导学生领悟学习方法使其获得新闻记者的“钥匙”

  苐二,引导学生把阅读过程真正变成主动探索的过程将感知性语言训练、理解性语言训练、运用性语言训练有机结合,训练非常落实;茬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了思维

  第三,重视良好学习惯的训练如认真读书,边读边想的习惯质疑问难的习惯,勾画批注的习惯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色奇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