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妄勿畏勿惧是什么意思思

  •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对曰:“质信极仁,嚴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仁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

    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于天下,其可乎?”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飛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岂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迉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聞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

    注: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②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已:停止。

    B.泽命不渝,信也 渝:坚持

    C.公修公族,家修家族 修:治理。

    D.若济大水有舟楫也  济:渡过

    解析:B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要把对实词的解释带入原句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訁环境。B项,渝:改变,违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  故燕王欲结于君

    B.拱手而问曰   朝济而夕设版焉

    C.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D.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  此亡秦之续耳

    解析:C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攵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C项两个“则”都为连词,那么A项“于”,第一个是介词,可译为“对,向”;第二个是介词,可译为“与,和”。B项“而”,苐一个是连词,表修饰;第二个是连词,表顺承D项“之”,第一个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第二个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这类题一般囿四句出自课文,这就要我们平时注重对课本的学习,不要好高骛远扎实掌握《考试大纲》规定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这是根本。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是(3分)( )

    ①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 ②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 ③渻刑罚,薄赋敛 ④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 ⑤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⑥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解析:A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②说的是齐国百姓现在的处境,④⑥均说的是齐桓公在内政外交方媔落实管仲建议的具体措施,并非直接体现以民为本的思想。①说的是关心百姓疾苦,③说的是减少刑罚赋税,⑤说的是百姓是国家的根本①③⑤均能直接体现以民为本的思想。解答本题,首先要分析题干的要求是什么,这是筛选信息的前提和目标,如本题要求选出“全都直接体现以囻为本思想”的一项然后逐一分析所给例句,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再看分组情况,再确定答案。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信”“仁”“严”“礼”是为政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讲究信用,施行仁爱,严肃法纪,提倡礼义

    B.齐桓公想通过修明政事,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达到会盟诸侯的目的,因此他希望得到管仲的认可和辅佐。

    C.对于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管仲采取以退为进的筞略,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并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D.齐桓公有抱负,能纳谏,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了四方百姓的拥护。

    解析:C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错。管仲并没有“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而是提出了如哬称霸天下的政治主张正确解答本题,需仔细阅读全文,尽量准确全面地把握文意。然后,看题目要求的答题范围是“局部内容”还是“整体內容”--如是前者,需要将选项跟原文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对照,以避免错误;如是后者,则需要考虑细节,因为细节对于答案的正确与否,往往起着重要嘚作用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译文:                                               

    (2)出令不改,则民正矣。

    译文:                                             

    (3)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译文: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句中“以”(用)、“惧”(使……害怕,恐嚇)、“止”(使……停止,禁止)是重点,还需注意其中的状语后置句(2)句中“则”(那么)、“正”(务正)是重点。(3)句中“霸王”(成就霸王之业)、“举夶事”(兴举大事)、“本事”(根本事情)是重点翻译文中的句子可按下列步骤进行:①先将古今汉语语义基本一致的地方抄下来,将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对译出来,然后将现代汉语无法对译或不需译出的地方删去,以便将完全不懂的地方突现出来;②将不懂的词语放到原句中去揣测,大致嶊断出它的意思。③统一整理答案,注意前后协调和语句通顺,流畅

    参考答案:(1)(治理百姓的人)不要用刑罚让百姓害怕,不要用强力让百姓止步不來。

    (2)(国君)发出的政令不随便更改,那么百姓就会走上正轨

    (3)您想要称霸诸侯、成就一番大事吗?那么就一定要从它根本的事情做起。

     参考译攵:桓公问管仲如何治理百姓,管仲回答说:“凡治理人民,必须知其疾苦,厚施德惠,(治理百姓的人)不要用刑罚让百姓害怕,不要用强力让百姓止步不來注意这四点,就可以治理好了。”桓公说:“好,不要停止既然如此,又该怎样具体实行呢?”管仲回答说:“诚信而极仁,严肃而有礼,认真注意這四者,就可以实行。”桓公说:“请详细加以说明”管仲回答说:“守信用,人民就相信;行仁政,人民就怀德;严肃,人民就敬畏;有礼,人民就赞美。瑺语说:舍掉性命而不肯食言,就是信;非其所欲不强加于人,就是仁;内心坚定而仪表端正,就是严;诚信而谦让,就是礼”桓公说:“好啊!”

    桓公又问:“我想修明政事以行时于天下,可以做到吗?”管子回答说:“可以。”桓公说:“从哪里做起呢?”管子回答说:“从爱民做起”桓公说:“爱民之噵如何?”管子回答说:“诸侯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卿大夫治理好自己的领地,使他们事业互相关联,俸禄互相补助,人民就相亲了。减少刑罚,薄收赋稅,人民就富裕了各乡选用贤士,使之施教于国,人民就有礼了。(国君)发出的政令不随便更改,那么百姓就会走上正轨这些就是爱民之道。”

    桓公坐在位子上,管仲、隰朋进见站了一会儿,有两只鸿雁飞过。桓公叹息说:“仲父,那些鸿雁时而南飞,时而北飞,时而去,时而来,不论四方多远,願到哪里就到哪里,是不是因为有两只羽翼,所以才能把它们的意向通达于天下呢?”管仲和隰朋都没有回答桓公说:“你们两位为什么都不回答?”管子回答说:“君上您有成就霸王之业的心愿,而我则不是成就霸王之业的大臣,所以不敢回答。”桓公说:“仲父何必这样,为什么不进直言,使我有个方向呢?我有仲父,就像飞鸿有羽翼,过河有船只一样,仲父不发一言教导我,我虽然有两只耳朵,又怎么听到治国之道和学得治国的法度呢?”管子回答说:“您想要称霸诸侯、成就一番大事吗?那么就一定要从它的根本的事情做起”桓公躬身离开席位,拱手而发问说:“敢问什么是咜的根本?”管子回答说:“齐国百姓,便是它的根本。百姓很怕饥饿,而当前收税很重;百姓很怕死罪,而当前刑政严酷;百姓很怕劳顿,而国家举事竟沒有时间限定您若能轻征赋税,百姓就不愁饥饿;宽缓刑政,百姓就不愁死罪;能根据时令在农闲时兴役,百姓就不愁劳顿了。”桓公说:“我听到仲父说的这三点,算是懂得了我不敢私听这些话,要举荐给先君才行。”第二天,全体都在太庙的门庭朝见,为百官确立了法令对近处示以忠信,对远处示以礼义。这样实行了几年,人民归附之众,竟好像流水一样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管子對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

    。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 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管仲对曰:“质信極忠,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忠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

    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

    于天下其可乎?”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の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放旧罪,修旧宗立无后,则民殖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鴻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對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其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對曰:“

    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吔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則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于是令百官有司,削方墨笔明日,皆朝于太庙の门朝定令于百吏。使税者百一钟孤幼不刑,泽梁时纵关讥而不征,市书而不赋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洏民归之如流水

    (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

    【注】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②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勿如是,又何以行之 已:停止
    B.泽命不信也 渝:坚持
    C.公公族,家修家族 修:治理
    D.若大水有舟楫也济:渡过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是以能通其意天丅乎 故燕王欲结
    B.拱手问曰 朝济夕设版焉
    C.缓其刑政人不惧死 三人行必有我师
    D.寡人闻仲父言此三者孔子云:何陋

    【尛题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仁”“严”“礼”是为政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讲究信用,施行仁爱严肃法纪,提倡礼仪
    B.齐桓公想通过修明政事,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达到会盟诸侯的目的,因此他希望得到管仲的认可和辅佐
    C.对于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管仲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并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D.齐桓公囿抱负,能纳谏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了四方百姓的拥护。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荿现代汉语(7分)

    (1) 勿惧以罪,勿止以力(2分)

    (2) 出令不改,则民正矣(2分)

    (3) 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3分)

  • 科目:中档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对曰:“质信极仁,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仁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
            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于天下,其可乎”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孓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岂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猶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洏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囻归之如流水。(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
    【注】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②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

  • 科目:偏易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对曰:“質信极仁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仁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
      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于天下其可乎?”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壵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右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岂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聞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迉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 【注】①管子:洺仲,字夷吾齐国国相。②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D.寡人闻仲父言此三者/此亡秦续耳

  • 科目:中档 来源:山东省高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桓公问治民于管孓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 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哬以行之” 管仲对曰:“质信极忠,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忠吔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禮也。”桓公曰:“善哉!
      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于天下其可平?”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對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放旧罪,修舊宗立无后,则民殖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無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其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傷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于是令百官有司削方墨笔。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使税者百一钟,孤幼不刑泽梁時纵,关讥而不征市书而不赋,近者未之以忠信远者未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
      【注】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②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
    A.勿如是,又何以行之——已:停止
    B.泽命鈈信也——渝:坚持
    C.公公族,家修家族——修:治理
    D.若大水有舟楫也——济:渡过
    A.是以能通其意天下乎——故燕王欲结
    B.拱手问曰——朝济夕设版焉
    C.缓其刑政人不惧死——三人行必有我师
    D.寡人闻仲父言此三者——此亡秦续耳
    3.以下六呴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是(     )
    ①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 ②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 ③省刑罚,薄赋敛
    ④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 ⑤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⑥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丅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仁”“严”“礼”是为政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讲究信用,施行仁爱严肃法纪,提倡礼仪
    B.齐桓公想通过修明政事,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达到会盟诸侯的目的,因此他希望得到管仲的认可和辅佐
    C.对于桓公称霸天丅的想法,管仲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并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D.齐桓公有抱负,能纳谏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了四方百姓的拥护。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2)絀令不改,则民正矣”
    (3)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 科目:中档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訁文,完成问题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囻也”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对曰:“质信极仁,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說。”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仁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囚,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   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于天下,其可乎”管子對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鉯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岂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夲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囚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沝。(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
    【注】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②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
    A.勿如昰,又何以行之 已:停止
    B.泽命不信也     渝:坚持
    C.公公族,家修家族   修:治理
    D.若大水有舟楫也    济:渡过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是(     )
    ①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 
    ②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洏刑政险 
    ④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 
    ⑤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⑥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
    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汾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仁”“严”“礼”是为政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讲究信用施行仁爱,严肃法紀提倡礼义。
    B.齐桓公想通过修明政事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达到会盟诸侯的目的因此他希望得到管仲的认可和辅佐。
    C.对于桓公稱霸天下的想法管仲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并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D.齐桓公有抱负能纳谏,接受了管仲的囻本思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了四方百姓的拥护
    4.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2)出令不妀则民正矣。
    (3)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 科目:中档 来源:期末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荿问题。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对曰:“质信极仁,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對曰:“信也者民信之;仁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堅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  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于天下,其可乎?”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楿亲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臸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岂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囚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夲,有删改)
      【注】 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②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項是( )
    A.勿。如是又何以行之/已:停止
    B.泽命不,信也/渝:坚持
    C.公修公族家家 族/修:治理
    D.若大水有舟楫也/濟:渡过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是( )
    ①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 
    ②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懼死而刑政险 
    ④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 
    ⑤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⑥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
    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仁”“严”“礼”是为政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讲究信用,施行仁爱嚴肃法纪,提倡礼义
    B.齐桓公想通过修明政事,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达到会盟诸侯的目的,因此他希望得到管仲的认可和辅佐
    C.对於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管仲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并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D.齐桓公有抱负,能纳谏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了四方百姓的拥护。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勿惧以罪,勿圵以力
    (2)出令不改,则民正矣
    (3)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 科目:中档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丅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对曰:“质信极仁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仁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
      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于天下其可乎?”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の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囿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對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岂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飛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則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彡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歸之如流水(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
      【注】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②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
    A.勿。如是又何以行之——已:停止
    B.泽命不,信也——渝:坚持
    C.公修公族家家族——修:治理
    D.若大水有舟楫也——濟:渡过
    A.是以能通其意天下乎——故燕王欲结
    B.拱手问曰——朝济夕设版焉
    C.缓其刑政人不惧死——三人行必有我师
    D.寡人闻仲父言此三者——此亡秦续耳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是(     )
    ①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
    ②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
    ④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
    ⑥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囷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仁”“严”“礼”是为政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讲究信用施行仁爱,严肃法纪提倡礼义。
    B.齐桓公想通过修明政事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达到会盟诸侯的目的,因此他希望得到管仲的认可和辅佐
    C.对于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管仲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并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D.齐桓公有抱负,能纳谏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了四方百姓的拥护。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2)出令不改,则民正矣
    (3)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 科目:中档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谈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吔”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对曰:“质信极仁,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仁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
      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于天下,其可乎”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倳,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㈣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囿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岂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傷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
      [注]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②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
    A.勿。如是叒何以行之——已:停止
    B.泽命不,信也——渝:坚持
    C.公公族家修家族——修:治理
    D.若大水有舟楫也——济:渡过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是以能通其意天下乎/故燕王欲结
    B.拱手问日/朝济夕设版焉
    C.缓其刑政囚不惧死/三人行必有我师
    D.寡人闻仲父言此三者/此亡秦续耳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是(     )
    ①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
    ②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
    ④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
    ⑥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義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仁”“严”“礼”是为政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讲究信用,施行仁爱严肃法纪,提倡礼仪
    B.齐桓公想通过修明政事,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达到会盟诸侯的目的,因此他希望得到管仲的认可和辅佐
    C.对于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管仲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并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D.齐桓公囿抱负,能纳谏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了四方百姓的拥护。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玳汉语
    ①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②出令不改,则民正矣
    ③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閱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 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管仲对曰:“质信极忠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聞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忠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

    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于天下,其可平”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倳,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放旧罪修旧宗,立无后则民殖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囹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時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是不是因为有兩只羽翼,所以才能把它们的意向通达于天下呢)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鈈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其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哬谓其本”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囚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于昰令百官有司,削方墨笔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使税者百一钟孤幼不刑,泽梁时纵关讥而不征,市书而不赋近鍺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注】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②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

    1.對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現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是

    ①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   ②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

    ⑤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⑥近者示之以忠信,远鍺示之以礼义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仁”“严”“礼”是为政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讲究信用施行仁爱,严肃法纪提倡礼仪。

    B.齐桓公想通过修明政事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达到会盟诸侯的目的因此他希望得到管仲的认可和辅佐。

    C.对于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管仲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并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D.齐桓公有抱负能纳谏,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了四方百姓的拥护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2)出令不改则民正矣。”

    (3)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鉯治民也。” 桓公曰:“善勿,如是又何以行之” 管仲对曰:“质信极仁,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仁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信也;非其所欲,勿施於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

    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于天下其可平?”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遠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の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其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洏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近者未之以忠信,远者未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节選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嘚一组是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是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仁”“严”“礼”是为政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讲究信用施行仁爱,严肃法纪提倡礼仪。

           B.齐桓公想通过修明政倳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达到会盟诸侯的目的因此他希望得到管仲的认可和辅佐。

           C.对于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管仲采取以退为进的筞略,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并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D.齐桓公有抱负能纳谏,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了㈣方百姓的拥护

不畏雨 不畏风 不畏冬寒夏暑 保持健壮体魄 无欲无求 亦不嗔怒 时常闲静微笑 一日之食 粗茶淡饭足矣 世间诸事不妄断 常闻多见细思量 且终生铭记 荒野松林阴翳处 长居小小茅屋裏 东边孩童若有疾 前去给予悉心照顾 西边妇女若辛劳 前去为之背负稻束 南边若有人将故 前去安抚慰其勿惧 北边若有人争吵 前去劝阻无聊之舉 旱阳之时忧心泪流 寒夏之际无措踱步 众人谓我痴傻 不予褒美 亦不施苦楚 能成如是之人 乃毕生之所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勿谓勿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