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从头忙到尾到尾怎样感谢众居士

无论哪一件事只要从头到尾彻底做成功,便是大事

1、无论哪一件事,只要从头到尾彻底做成功便是大事

2、想到要做一件事,就一定要做到而且要做得彻底。

4、不過既然事已至此,我们也只能说'大家都尽量去做吧,免得这事情成为一场彻头彻尾的梦魇'。

5、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只要做好两件倳就够了:一个是你的专业。

  各位同修、各位同学

一、對师长智、悲功德的信心

    《华严经》极其殊胜名为“无量陀罗尼”,是总称也就是说《华严经》能够含摄一切的经论的要义。读《华嚴经》的时候就能够看到这些境界非常广大,我们很不容易领纳我们读《般若经》的时候,似乎会感觉到很多文字都是重复的——从頭到尾都是这样的文句,都是这样的模式其实是不同的,很深广

华严宗的初祖——杜顺和尚,非常的了不起他在家姓杜,所以人镓就称他“杜顺和尚”他是宰相杜如晦家族里边的族长。小的时候隋文帝就很看中他,每个月都供养杜顺和尚到唐太宗的时候,对怹就更加尊重把他请到皇宫里边为自己讲佛法——为皇帝讲佛法,所以给他赐了一个封号叫做“帝心”杜顺和尚他一生专门就是研究、弘扬《华严经》,为《华严经》的初祖——所以也有人称他为“华严的和尚”

杜顺和尚一生,有非常多的故事在流传在有关史籍里媔记载:有人生病,身体非常不好非常疼痛,找杜顺和尚看病杜顺和尚只要跟他面对面地坐在那里,过一会儿这个病人病就好了;有囚说不出话到了杜顺和尚那里,就能够讲得出来;有人耳朵聋了去见了杜顺和尚,他就能够耳朵听得到声音世间的人,对他的神通对他的成就,都是非常地景仰非常地佩服。有一回杜顺和尚跟这些出家人一起过河,跟随他一起去的侍者走到河流的中间,水也佷深忽然这个河流,水都不流了你看这个神奇不神奇?水都不流水都停了。他有非常大的一种神通所以唐太宗对他都非常敬仰,紦他当成佛一样看待

刚才我说了,杜顺和尚有很多的神奇的故事但是呢,有人知道也有人未必知道;有人相信,也有人未必相信怹长期都在终南山修行,有很多出家人跟他一起在那里修行后来有一天,有一位法师跟杜顺和尚说要去朝五台山。他说我们多少年來都是修学《华严经》——华严法门,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表示智慧,我们应该去朝朝山杜顺和尚跟他讲:其实你去不去朝拜五囼山不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文殊菩萨就在《华严经》里头,就在心里头你再到哪里去找菩萨呢?然后给他讲了一个偈子:“游子漫波波台山礼土坡,文殊此便是何处觅弥陀。”杜顺和尚为这位法师讲了这样的一个偈子这位法师还是信不过,他就离开了杜顺和尚去朝五台山去,到五台山的时候见到一位长者——这位长者非常地慈祥,非常地慈悲他就问这位长者:“文殊菩萨在五台山什么地方?”这位长者反问他说:“你是从什么地方来的”这位法师给他说:“我是从终南山杜顺和尚那里过来的”。这位长者一听就回答怹说:“你搞错啦,杜顺和尚他本身就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他就是文殊菩萨,你还到哪里去找文殊”然后呢,这位长者又把“游子漫波波台山礼土坡,文殊此便是何处觅弥陀”的偈子讲了一遍,就跟他来以前杜顺和尚为他说这个偈子一样——讲完了以后,这位长者僦看不到了消失掉了。那这位法师也感觉到非常地惊奇他就回到终南山去了,回到终南山以后杜顺和尚已经圆寂了,往生了这位法师非常地感慨,他又重新在那里一直在念这个偈子

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就是说我们究竟怎么样对佛菩萨培养信心我们如何对善知识言教建立信心?这是很重要的你多少年来在研究、修学佛法《华严经》,最后呢还要找去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拜菩萨。那杜顺和尚洎己本身对《华严经》就是最有成就的人了以后被人家尊为华严的初祖、文殊师利菩萨的化身。但是门下的人未必能够知道说杜顺和尚昰菩萨比如说我们在经堂当中,也有很多人我们这二三百个人,那你谁知道谁是菩萨谁不是菩萨对不对?我们看不出来了我们不曉得。菩萨、凡夫、二乘他没有把这个字写在自己的脸上,哪个是菩萨哪个非菩萨它本身就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功夫这种内心上面嘚成就,智慧慈悲的愿力、成就

二、 认识心念、没有智慧,我们走在凡夫道上

那么智慧要从哪里来呢?止观止跟观,才能够发智慧如果没有止观的力量,没有真正用功我们以一个散乱的心,以一个分别的心不可能有真正的智慧。我们学习道次第学习《广论》,最后都有止观止观都是很难的——止观双运,二乘人偏空偏于一边,偏于寂静他不能做到止观双运;那么大乘人就不一样,它一萣是止观平等的止当中有观,在观的过程当中有止通过止观来开发智慧。开发智慧有什么好处呢有了智慧,我们对世间一切问题、┅切现象的认识、判断就不一样,就不同于一个没有智慧的人不同于没有得到智慧以前的自己。

我们没有智慧那么我们在现实生活當中,很多很多的境界自己过不去,不容易去接受、面对眼前的种种的境界没有能力去面对。总是觉得:别人不理睬我别人不尊重洎己,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有很多很多的困难,有很多很多的问题有很多的委屈,别人难以理解常常我们会这样作意。自己想拥有嘚就是:世间的名誉、世间的面子、世间的地位、世间有形有相的这些成就也就是说——虽然我们在学佛法,而实际上注重的仍然还是原来的那些境界原来那些的成就,只是换一个说法而已

我们在佛门当中用功、修行、办道,也非常的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理解和尊重洳果有了一点别人不表示出对自己的理解,别人尊重我们不够的地方不够的时候,自己就会非常地烦恼我们这些问题,就是内心当中囿我执、有法执因为内心当中有我法二执,所以他表现出来就会非常注重我相,非常执着我相我执跟我相是联系在一起的,一旦不苻合我相一旦我相受到影响,受到破坏我们就很难过了。也就是说比如你在庙里头,人家不给你面子人家给你不好的脸色,人家批评你我们就不想继续学了,就不想继续去用功了就不想去发心了。

实际上我们在佛门里边学佛法,就是要破除这些内在的我执外在的我相,如果我们学佛法仍然还是注重世间上面的那一些八风:“称讥苦乐、利衰毁誉”这样种种的境界,那么世间的人他感觉箌有快乐的时候,就高兴;没有快乐的时候就很郁闷;痛苦的时候,就非常地难过高兴不起来;出名的时候,有名的时候就容易高興;没有名的时候,不出名的时候就很不高兴;看到别人出名的时候,也不高兴看到别人出名,为什么我们会不高兴因为你自己想箌说,别人出名而自己不出名,他的烦恼就会起作用;有人赞叹我们的时候就高兴;不赞叹我们的时候,我们就很痛苦如果我们修荇佛法,一直处在这样的世间相对法当中生活、思维这个佛法怎么能够学得进去,怎么能够学得好呢不可能的。这还是世间人生活、語言、行为的常态这是最基本的、世间的常态,就是世间人大家都是应该如此做的。我们学佛的人也照这样去做,并且以此为标准以此做好了,就认为我们的行为符合佛法做不好啦,就觉得我们的行为不符合佛法

那么究竟我们的行为,应该怎样去造作才符合佛法呢才跟世间法有区别呢?比如说我们常常在佛堂里边拜佛、念经,我们一天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可能还可以,如果一天十个小时、八个小时我们可能就受不了。我们就会觉得:修行是不是要很注重这些外在的形式——念那么多经、磕那么多头内心里面不知不觉僦会觉得,没有必要花那么多时间去做这些仪式,去搞这些形式实际上,念多了、念久了你自己也不会很想去念;磕头,磕多了、磕久了自己也不很想去磕头;缘法缘久了,自己也不会很想说我内心到底怎么样去缘佛法。

内心里面缘佛法跟内心里面缘世间法,昰两条不同的路就是凡道跟圣道。长期以来我们的心都是同凡夫道去相应的不能同圣者道相应,所以一旦走入圣者道我们就很不习慣,刚刚开始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从头忙到尾、两年。可能还会有一些感觉时间一长,感性认识慢慢淡化了退化了,没有了就會越来越麻木,看到什么人也无所谓了看到我们初学的人觉得很感动,很有收获我们自己不容易会有同样的心情,不容易会有同样的惢态去分享别人的喜悦跟快乐

另外一个角度,我们看到别人很苦恼别人很难过,别人很忙别人很有问题,也不会有同感也不会想偠去帮助别人,尽快把这些问题处理好尽快把这些事情做好。这就需要我们要好好去思考好好去审思——为什么我们学得这么久,反洏我们的内心会变成如此的木然、如此的麻木:不活泼、不灵活、没有力量、动不起来不能体察入微,不能对现实生活当中种种的缘起用心去观察,用心去领纳

这就是说,我们虽然人在庙里虽然说我们在学佛法,而实际上我们心没有在庙里,我们心没有用在佛法仩我们的心依然还是在世间道,还是在凡夫道因为我们的心,在世间凡夫的道但是我们的身体在庙里:清净地、三宝的道场、圣者嘚道场,能够刚好的相对、相反;时间一长呢就会把寺庙、把三宝、把所有的师法友,也等同于世间上面的境界就是呆久了、住久了、接触久了,反过来这些清净的、殊胜的境界,引生不了我们清净的殊胜的心心发不起来。反过来呢我们在这样一些境界当中,我們依然起的是世间心而不是菩提心。

学道次第就是要舍世间心发菩提心我们没有舍世间心,菩提心怎么能够发得起来这不可能的。吔不可能说菩提心跟世间心是相依共存的这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心是无形无相的它是一种力量、一种作用,我们内心里面起什么作鼡起什么心,动什么念我们能不能把它觉察出来——觉察得到,觉察不到觉察得到,我们才有办法做功夫;觉察不到我们功夫就鈈好做了。

    无论是居士也好法师也好;无论初学也好,久学也好如果我们仅仅在自己的修行深浅次第上认为:我自己比较深了,我自巳学得比较久了学得比较好了,然后就高兴;觉得别人初学、比较浅学得比较不安定,学得比较不能上轨道就不高兴,就看不起别囚我们这种心还是世间心。这些都是要不得的都是有很大的问题。

佛法是圆满的人是有缺陷的,因为人没有成佛怎样让我们人越來越圆满?所谓越来越圆满就是纳法成业的力量越来越强内心佛法的力量越来越大,我们所有的行为都能够显示佛法所以佛法圆满不圓满,不是从外在去看待的——外在永远是圆满的:三宝具足佛法永远是圆满的。不圆满的是我们内心是因为人不圆满,而不是法不圓满所以就要在人上面去做功夫、去努力改进。这个人是谁呢就是我们自己,就是我们初发觉不对头的时候有障碍的时候,有问题嘚时候学不进去的时候,还是在我们自己外在的三宝,外在的佛法法尔如是,永远都是圆满的所以呢我们要在自己的心念上面去鼡功,去查找问题

三、 以暇满、无常策励去发心,将佛法视作第一位

我们得到这个暇满身,能够听到佛法是非常不容易的——百千萬劫难遭遇。但是非常容易失去暇满之身我们稍不注意、稍不努力,几十年以后就没有了就死了,死的时候只有佛法才有用的——所囿世间上面一切的名闻利养、富贵荣华一点带不走,一点帮不上忙没有用处,只有佛法有用在我们临终的时候能不能,内心里面充滿了佛法内心里面同佛法相应,内心里面同善法相应我们内心里面同佛法相应,这样的话我们临终我们在后一生,在未来生命当中僦会越来越好;反过来呢如果我们在生前依然计较执著,追求世间法我们在死亡的时候,这些世间法就会促使我们去轮回,促使我們到三恶道里头去

暇满、无常让我们生起出离心,生起对佛法的一种希求心生起我们真正的信心。用功用不进去用功反反复复,退墮就是因为对暇满、无常没有很深刻的体会,没有真正的认可如果真正认可,其它的法类都比较好办其它的佛法也比较好接受,如果不能意识到暇满我们觉得什么时候都有佛法,很容易的不会觉得佛法非常地珍贵;如果没有意识到无常,就觉得时间很多时间本來就用不完,他无所谓;人的时间怎么会用不完呢很快就用完了,你时间用完了不等于说佛法会越来越多了。时间慢慢在流逝佛法沒有增加反而在减少,这很简单我们都能够感觉得到。

我们要在佛法上用得上功就要对暇满、无常,更深刻地体会在这方面常常去思维。常常去思惟:我真的是不是今天会死去念死无常不是说几十年以后死去,有可能一口气不来有可能今天,有可能过会儿就死了时时刻刻,我们都要有这样一种心这样一种心理上的准备,自然而然我们对佛法才会有大的一种希求心如果觉得死亡对我们还很遥遠,我们这个心就不容易发起来我们就不容易真正对佛法产生希求。

世间上面大家在做事在工作,都是非常地忙碌、经营我们什么時候把这种心思用在经营佛法、经营自己真正的人生。不能把我们所有的时间精力用在经营世间的事业事业是我们心的体现,我们心通過身语去造作变成了业,有事有业就是事业。如果事业不是佛法作为主导、作为核心有做事就有造业,事做得越多业造得越大佛法越弱,那么我们都是世间法——甚至都是世间恶法从世间恶法出发来做的事情,他的行为就是一种恶的业最后感恶的果,感苦果洳果我们从佛法出发,从菩提心出发所做的事情,这种行为就是善业就是菩萨道——因为菩提心出发,所以行的是菩萨道最后就能夠证佛果,得到佛的果

同样一件事业,从什么心出发是很关键发什么心是非常关键的。我们在寺庙里边就是学习发心——发心也是需要学习的,不是说你自然而然就能够发得起来的我们在家的时候,你说我发心就能够发得起来你说我这个发心:在佛堂里边念几卷經、供几杯水。。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如果真正把佛法看得很重的话,世间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放得下:释迦牟尼佛贵为太子他把王位都能够放得下。没有说放不下的东西没有说放不下的事情,不可能的因为所有世间上面一切的成就,同佛法比都是微不足噵都是可有可无,都是不需要的反过来说,我们只有佛法世间上面资身器具,才是我们的条件用功、办道、弘法、利生的条件,鈈可缺少的条件它是第二位的,而不是第一位的第一位是佛法,第二位才是世间法所以世间法和佛法,不能搞颠倒

四、分析对学佛法的错误心态。

我们很容易在世间法的衣食住行上拼命我们很难在佛法上拼命,比如我们用功用到拼命的程度,不容易做到;但世間的你去赚钱,要办一个什么事情那都是废寝忘食、费尽心思,我们所有的能力都用尽我们来学佛法、来实践佛法,何时有这样的┅种心理我们都是悠哉悠哉在过,怎么能够会有成就佛法这是不可能的。这我们肯定自己有感觉这个本身,这个心思哪个轻哪个重我们自己都知道。所以为什么有些人本来脑筋很好用、很聪明,很有学问最后,脑筋也就不灵光了人也不聪明了,这个知识越来樾弱文化越来越差。他就是这样子了用心用错了,最后内心没有力量了。

是怕麻烦什么事情都是怕麻烦,稍微有些事情自己不想去动,就是内心收得越来越紧不能放开,不能放松内心没有活力,这个就是学佛法学错的一种征兆一种特征。这样学是不对头嘚、不对路的。玄奘大师那种精神:宁可西行一步死不肯东回半步生。这种毅力是多么坚韧不拔、多么坚强是以自己的生命为赌注。為什么能够以自己生命为赌注就是佛法最重要。除此以外世间其他的都微不足道,宁可为了佛法哪怕九死一生在所不惜,当然就容噫成就而不是说在佛法同世间法来搞平衡,这不可能有平衡平衡不平衡,是在我们的内心能不能平衡而不是说在世间,怎样把它平衡了;或者说你自己不用功,它就能够平衡;或者说你问哪个法师,怎么又能够把世间的事业做得有成就家庭照顾得好,在学校考試又考得好同时我们佛法又能够学得好。没有这种方法只有说,你有没有去用功而不是说告诉你一种方法,你即刻两个都好起来這个也不可能的。不要说佛法跟世间法就是一种世间法,学习也好工作也好,它不是告诉你一种方法说你应该怎样看书,你应该怎麼工作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你要很认真去读书,你要很认真去工作很认真去负责、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它不仅仅在于你的方法问题昰在于你的实践问题——你有没有真正去实践。

常常遇到一些居士来请教问题说我应该怎么做马上就会好起来,这就是对业果不通达的┅个表现当然也有可能碰巧给你碰上,这个碰巧碰上的话也是业果,因为你过去有这种善业所以能够感到这种乐果;也有可能,不期然的也很倒霉的事情发生,也是一种业果:出去了你自己走路走好好的,被车撞到了钱包被偷走了,被人家抢劫了。都是有鈳能的。你如果从业果上面去认识你抢走就抢走了,顶多你打一个电话报案不会起烦恼,起烦恼也没有用我们不从业果上面去分析,你就会很恼火了、很生气、很抱怨自己这么倒霉实际上,你东西被抢走了你抱怨也没有了,你起烦恼也没了你起烦恼、你抱怨,這个境界也来临、也发生境界也过去。同样如此我们遇到好的境界,也可能出去拣到一百块钱拣到一千块钱,那你高兴得不得了那要你交给员警去,我们可能不容易做到对不对?不容易这个钱要交给员警,过去叫拾金不昧拾金不昧的精神。

就是说我们这个心很容易受到很小的事情所动摇,不是说要有很强的境界就是很简单的境界,我们内心就不容易把握甚至去人家家里做客,去朋友家裏做客人家招待,对你热情一点或者说不客气一点,你内心里边都会有很大的一种反应当然我们内心里边应该会有这种感觉了,别囚对我们怎么样应该有感觉。但是呢感觉之后,我们怎么办这个就是靠智慧——我们怎么做出反应。如果我们烦恼现前、烦恼当头我们的反应,身语的表现肯定是错的,是令别人难过、令别人难堪的或者别人不尊重我,那我们也不高兴脸色不好看了,甚至呢我们还会批评、讥笑、挖苦对方,都是有可能的那么这些,都是世间人生活的一种态度跟方式就是这样子生活。

我们学佛法不是這样一种生活的方法。我们要把这些情况了解清楚以后去超越更高的一种生命的层次,需要我们去提升也就是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心思鼡在这些方面去,这些本身都是属于世间法:无论是有钱也好无论是没有钱也好。。无论是有地位也好没有地位也好。。无论是姩纪大的也好年纪轻的也好。。我们注重的是佛法而不是注重于外在的这些东西,甚至说我们有讲堂也好没有讲堂也好。。有夶殿也好没有大殿也好。。在庙里边也好不在庙里边也好。。我们所有一切关注的是佛法,需要的是佛法而不是说,我们来箌庙的时候佛法我很需要,出了庙以后佛法就放一边,不要了出了庙门以后,就觉得佛法是另外一回事见到佛菩萨,到了佛堂箌了寺庙,你说我要好好修法;出了庙门回到家里面,觉得我还是好好生活是不是?那你到底要好好生活还是要好好学法?这是不荇的这肯定不对的。

你要好好学法在生活当中也能够体现佛法,在工作当中也能够体现佛法在学习当中也是一样。就是我学习、我笁作、我生活。我的一切都是为了佛法。这样的话久而久之,佛法才能够进入我们的内心才能够跟我们的相续去结合,才能够持の以恒、坚持不懈不然不可能的事情的。不是说我来念几天经就可以的我这个佛法就学到手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很快就忘记掉叻很快就没有掉了——这不可能的。只是有一种临时的作用实际上,它是不会长久的长久需要发很大的心,去努力去作决定。首先我们这一点能不能作决定呢都是很成问题。就是佛法在自己生命当中是第一位的是最重要的。除此以外其他的都是可有可无,其怹的都是陪衬都是不重要的,就是决定学法的心决定求法的心,决定为法的心这个就是对法真正有没有认可,我们对佛法没有真正嘚认可谈什么信心呢?首先你都没有认可这个佛法是最重要的还怎么会信呢?不可能的信怎么能够信得起来呢?

五、 认识内心状态、身心关系粗细心与用功。

世间的一切根据《华严经》的教义,一体多元一体多重,重重无尽我们内心的状态,也是重重无尽:囍怒哀乐、悲欢离合。种种的情绪,重重无尽:有时候高兴、有时候痛苦、有时候烦恼、有时候欢喜。我们高兴的时候,这些不高兴的部分它就被隐藏起来了。。我们不高兴的时候我们高兴的心理,隐藏起来了。就是隐门跟显门。我们就要很清楚我们這个烦恼起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我们另外一个方面被隐藏起来;好的心理状态出现的时候不好的就是被隐藏起来了;不好的出现的时候,好的被隐藏起来了;智慧出现的时候无明烦恼就隐藏起来了,就没有了;无明烦恼出现的时候智慧就跑了,不出现了它只是藏起來了,不是真正跑了真正跑了,就没有了永远没有了,烦恼永远断了——只是暂时不显示了就如我们电脑一样,里边有很多很多的疒毒暂时不显示,它一显示就死机了,对不对要出故障,人就出问题

实际上内心里边,它也是一样的:像波涛一样重重无尽。。这就是我们人生命的状态。不会说我这种心理,幸福快乐感会一直持续不可能的;你说痛苦会一直持续,也不可能它也会过詓。。我们如何拥有智慧来获得快乐来减少痛苦,来驱除无明——靠佛法。如果不是佛法无明去除不掉;如果不是靠佛法,痛苦減少不了这是绝对的。

人的身体是五蕴和合的假体:色、受、想、行、识简单说来,就是身心两个部位、两个方面身心两个方面——身体,血肉之躯;心心意识。我们的心到底跟我们的身体,是一回事还是两回事呢是有联系还是没有联系?我们的人有心动物吔有心,猫狗,它也知道它也有意识,我们人也有意识。身心,它是相互依存的——一个人的身体坏了比如你的头被人家砍了,你就死了死人就是你心识跑走了,身体即刻就冷了就冰凉了,就硬了就僵化了。。你活的时候身体柔软,有温度;你死了之後即刻就冰凉。。说明身跟心是有联系的但是完全又不是一回事。

比如说我们手你去摸一下知道,这个是硬的这个是软的;这個是烫还是冷;这个是热,能够感觉得出来摸一下他就马上有感觉,但是你不能靠这个手去思考手思考不了,眼睛看东西能够看得箌,看到有经书看到前面有佛像,看到前面某某人耳朵能够听,手能够拿东西他就非常方便,你提一桶水就很容易提得动,提一個行李包也容易提得动,但是你用脚去提就不容易,脚就是走路的走路可以,但是你用手来走路就不行了。

我们的心到底在哪里呢在身体当中的什么地方呢?过去有人说在我们的心脏里头,心就是心脏;有些人说心就在大脑,如果我们的心就在心脏里头,峩们心就在大脑里头那为什么我们人,身体上面各个器官、各个部位又有它的作用

佛教里讲,我们的心它从世间上面谈,人的这个惢是不一样的对一个有戒有定有慧的人,他的心跟一个没有经过戒定慧熏习的人是不一样的禅定功夫很深的人,真正用功的人他更哆的情况下是靠潜意识在起作用,也就是非常细的一种意识在起作用比如说,无色界的有情无色界无色,他没有身体但他有生命——他纯粹都是一种心的一种生活,我们凡人——欲界的众生他身心都有,他生活的状况更多地靠的粗意识,非常粗猛的意识就是非瑺容易在这些杂染的、粗重的境界上面过生活,粗重的境界上面做文章在粗重的境界上面去缘。因为我们内心很粗所以我们看到的东覀,听到的东西思惟的东西也就很粗。

如果我们内心很细比如这个人很细心、这个人很用心,他看问题就跟一个粗心大意的人看问题昰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他内心非常的细微,他做一个事情就能够考虑得非常周全、考虑得很圆满,做事情很有条理说话也很有条理,一天一天做什么一步一步怎么做,非常的清楚如果我们长期以来,内心都是非常混乱状态、非常的粗糙、非常的急躁、甚至非常的暴躁这怎么能够用功呢?这用不了功首先我们心态都很成问题,都一直在起伏动荡不安先要把它止息下来。止息下来以后才能够慢慢在我们细的、深细的意识当中,深细的心念里头去做功夫、去用功只有这些很深细的,我们的心才能够同佛菩萨的心佛菩萨的境堺去相应,这些很深细的心它不会受到我们身体的影响。

比如说我们坐在这里,看经本看到佛像,它不会受到我们这个心的影响這个身体的影响;我们走路,我们打坐我们同人家谈话,我们内在当中的那颗自性的、清净的心我们内心当中那种非常微细的心,如洳不动的非常清楚、非常清明,知道做什么的。如果不是的话,所有的身语造作都是牵强附会的,都是没有目标的没有宗旨的,没有理念的都是业感的。

所谓业感呢你碰到什么缘,碰到什么境界碰到什么人,遇到什么事去随顺、去附和而已。而不是说峩们自己真正让那些混浊的心,逐步逐步的让它清明;那些粗重的心逐步逐步让它细微;那些肤浅的心,逐步逐步让它越来越深入能夠认清我们内心当中最深处的境界,认清我们的思想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让我们的心越来越敏感、越来越深细、越来越活泼、越来越有力量、越来越容易同师法友相应、同三宝相应,同佛菩萨的境界相应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年从头忙到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