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锻件时预备热处理在什么时候进行

 在了解为什么要进行热处理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下什么是锻件?锻件就是利用手锤、锻锤或压力设备上的模具对加热的金属坯料施力使金属材料在不分离条件下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性状尺寸和性能符合要求的零件。那么在锻造完了之后为什么还要进行热处理其主要目的在于细化锻造过程中所造荿的粗大晶粒,消除加工硬化和残余应力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防止在锻件内部产生白点,保证获得所需的金属组织和机械性能为最终做好准备。下面我们来谈谈热处理的几种形式

 正火是将锻件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形成单一奥氏体组织经过一段均温时间穩定后,在出炉空冷主要的目的是细化晶粒。

  正火的温度范围通常在760-950℃之间根据成分含量不同的相变点不同而定。通常碳与合金含量越低,正火温度越高反之则越低。

 回火的主要目的是扩氢并且还可以稳定相变后的组织结构,消除组织转变应力及减低硬度使鍛件易于加工并不产生变形。

 回火的温度一般有三种高温回火,中温回火和低温回火其中高温回火的温度是500-600℃,中温回火是350-490℃低温回火150-250℃。

 回火后的冷却速度应足够缓慢以防在冷却过程中因瞬时应力过大而产生白点,并尽量减少锻件中的残余应力

  退火的主偠母的是为了消除应力和稳定组织结构,包括冷变形后的高温退火和焊接后的低温退火等等退火的温度包括了正火和回火的整个范围(150-950℃),采用炉冷的方式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