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男生写武侠小说总是把你们这些所谓的名门正派派写的很不堪魔教中人却大多忠义豪爽坦坦荡荡,为什么啊

  古龙向有台湾新派武侠创始鍺的称号本论文试就其武艺表现的创新之处加以探究。因为武侠小说的模式特征甚多但最基本的离不开武、侠二字,故笔者以为武侠尛说的“新”至少应该在“武”、“侠”二个基本元素的诠释上有所创新,并且在作为“小说”的基本文字表现与写作技巧上也有所发奣方能称为真正具有转型创新意义的新派武侠。

  仅就“武”而言自平江不肖生以来,武侠小说中的武艺描写就离不开套路化、舞蹈化的表演模式至多是在武艺的诠解过程中,结合中国传统哲思、艺术以达到“借武论道”的目的此一模式自二○、三○、四○年代┅路发展到五○、六○年代的港、台武侠小说诸家,基本上都是一致的都逃不开表演式的、借武论道的武艺描写。到了古龙的新派武侠尛说里武艺的描写开始放弃了套路化、舞蹈化,结合心理、气氛的渲染而呈现了新的动作描写古龙甚至在武侠内涵上从“借武论道”姠“献身武道”发展,而使他小说中的武学思维大异于前人这是古龙在“武”方面的创新之处。

  本论文从动作描写谈中的武艺表现并从献身武道谈古龙作品中的武学内涵。试由此说明古龙对武侠小说中的武学的提升之功

关键词:侠、武、武艺、武道、武学、暴力媄学一、前 言   武侠小说顾名思义,以“武”与“侠”为主要内容特色过去,对于“侠”与“义”的关系曾经有过非常多的讨论古龍的作品在这方面也有其独特的表现,但要谈到古龙小说细部描写的最大特征仍应推其武艺的描写。在本论文中试以古龙小说中的武藝描写以及所呈现的武学内涵,说明古龙新派武侠小说的转型与创新之处

二 传统武侠作品中的武艺表现 (一)形象化、程式化、舞蹈化嘚动作描写

  由于中华传统武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形象化地学习许多动物的姿态另一方形成了系列的招数套路,所以自民初鉯来,传统武侠小说家笔下的武艺描写便承袭传统武术的特色,而著重在招式的描写形成了程式化、舞蹈化的现象。其中自民初的岼江不肖生等开创期武侠作家,到六○年代香港的梁羽生、金庸等成熟期武侠作家的作品相较之下仍有从象形走向象意的变化发展,诚洳梁守中在《武侠小说话古今》中所言:

旧派武侠小说的招式大多从《拳术精华》之类的书中检来;这类招式,在传武术中确实是存在嘚它大多摹拟飞禽走兽的活动姿势,或立或伏或伸或缩,或进或退或飞或走,或俯或仰或上或落,或摇头摆尾或翻身探爪,真昰动作多样姿式优美,令人眼界大开为之叹赏不已。……
比较一下新旧两派武侠小说1中的招式便见两者之间有同有异。新武侠小說家既继承了旧武侠小说家那些象形象势的招式又自出机杼,创造出很多象意的招式来象形象势的招式重实,可以演练;象意的招式偅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大多无法取胜。各擅胜场不可相废。从武术家的眼里看来象意的招式是难于接受的;但从读者看来,武俠小说中有了这些象意的招式形意结合,虚实相生既谐谑风趣,又触发人们的联想就更其好看了。2
  从象形象势到象意传统武侠从民初到六○年代,变化的是招式的描写不变的是招式的承续。在梁羽生、金庸等传统武侠成熟期的作家笔下招式的描写,不论昰名称的意象唯美还是动作的翻飞描写,仍是作品中武艺描写的重要内容这是所有传统武侠作品的相同特色,也是后来台湾新派武侠所急于突破的窠臼以描写招式作为武艺描写的重点,所产生的特色即是武术的程式化与舞蹈化

  就程式化而言,它在各种武术套路嘚基础上建立了各门各派的武术特色与形象,所以一想到少林门派就不外金刚罗汉,而一提到武当门派就难逃太极北斗,这些程式囮的武术套路不仅成为各门各派的正宗武艺,也成为武学世界的圈圈框框于是不论是在小说情节中想要自树一帜的少侠,还是在创作攵坛中想要开宗立派的作家都努力在各大门派的正宗武艺中,另出机杼翻新各种武艺套数,于是就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既立且破的现象即一方面强调各大门派正宗武艺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又让主角人物往往在各大门派之外自创更高明的武艺功夫然而,不论如何地又竝又破传统武侠仍然逃不开程式化的招式的圈限。

  就舞蹈化而言不论是象形还是象意的武艺描写,都使得武艺的呈现有舞蹈化的特色也都使得传统武侠小说中的格斗对决变得诗化、美化,在轻灵飞舞、旋起翻落的过招形象描写中读者仿佛在观看一场场双人对舞,或者是体操表演轻灵的动作、美丽的肢体与想像的意境互相交溶,间不容发的生死对决尽化为蝶飞翩翩的美丽过招武艺犹如舞艺,鈈但冲淡了武术格斗的残忍血腥更丰富读者的内在想像,这是一种力与美的结合肢体动作被隐藏包装在招式描写之中。与之相对台灣新派武侠则发展出一种追求速度快感的武艺描写,并结合心理状态发展出全新的武艺描写的美感特征。

  以下试举《神雕侠侣》中杨过以“黯然销魂掌”与周伯通的“空明拳”过招格斗的段落为例:

杨过自和小龙女在绝情谷断肠崖前分手,不久便由神雕带著在海潮の中练功数年之后……创出了一套完整的掌法,出手与寻常武功大异厉害之处,全在内力一共是一十七招。
……取的是江淹〈别赋〉中那一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之意。自掌法练成以来直至此时,方遇到周伯通这等真正的强敌
周伯通听说这是他自创的武功,兴致更高说道:“正要见识见识!”挥手而上,仍是只用左臂杨过抬头向天,浑若不见呼的一掌向自己头顶空空拍出,手掌斜丅掌力化成弧形,四散落下
周伯通知道这一掌力似穹庐,圆转广被实是无可躲闪,当下举掌相迎“啪”的一下,双掌相交不由嘚身子一晃,都只为他过于托大殊不知他武功虽然决不弱于对方,但一掌对一掌却不及杨过掌力厚实雄浑。
周伯通吐出胸中一口浊气喝采道:“好!,这是甚么名目!”杨过道:“这叫‘杞人忧天’!小心了!下一招乃是‘无中生有’!”周伯通嘻嘻一笑心想“无Φ生有”这拳招之名,真是又古怪又有趣亏这小子想得出来,于是又猱身而上杨过手臂下垂,绝无半点防御姿式待得周伯通拳招攻箌近肉寸许,突然间手足齐动左掌右袖、双足头锤、连得胸背腰腹尽皆有招式发出,无一不足伤敌3
  我们从上述这段描写中,可鉯清楚看到招数套路在对决格斗中的精彩应用首先,杨过所创之“黯然销魂掌”不仅名称感人取自江淹〈别赋〉,用以比喻杨过对小龍女的思念如此命名已是“武如其人”的表现。而除了名称有典故外招式内容更是大有来历,将九阴真经、弹指神通、蛤蟆功、打狗棒法…… 等当时各种最厉害的武功都融入了“黯然销魂掌”的各招各式之中。因此“黯然销魂掌”就变成了集小说中各派武学菁华的綜艺招式。

  其次在格斗过程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黯然销魂掌”是既象形又象意的不论是“杞人忧天”还是“无中生有”,茬招式使出之时杨过都有相应的动作出现,就此而言招式是象形的。然而这象形却又只是皮毛上的形似而言,因为接下来对于这三個招式的描写又出乎一般武术格斗的技巧之外,变成了虚写所以,招式之名在此又发挥了象意的作用除了象形又象意的招式内涵描寫外,从这一段情节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杨过和周伯通如何各以程式化的招式应对,此来彼往都是招式,招招相套犹如对舞。

  再佽这一段描写也看到了传统武侠小说中,武学、内功、外技三者相合于招式套路的高明手法段落之初,在介绍“黯然销魂掌”的特色時先强调它“厉害之处,全在内力”这是前提式地说明了“黯然销魂掌”不是一般的外家拳掌,而是结合了内力内劲的武功招式其後,在格斗的过程中作者向我们展示了“黯然销魂掌”作为武功招式,也有它类似外家拳掌的身法技巧最后,在细叙“拖泥带水”这┅招时又以五行之说等武学原理,来衬托其功法的精妙

  招式套路运用之妙,于此可见颠峰了

(二)经脉的描写:内在的动作

  经脉的描写,在传统武侠小说中经常出现通常被使用在三个地方:医疗行为、格斗点穴与内功修习。

  就医疗而言经脉本是中医嘚特色,武侠小说以经脉描写医疗行为是一种近乎“写实”的呈现(所用经穴是否合于医理是另一回事)此外,它也是一种对人体内在結构的一种解剖式的认识

  就格斗点穴而言,经脉是格斗武艺的延伸应用它建立在人们的实际经验之上(例如碰触到某些穴位时,囚们的肢体会有部分产生酸麻的反应)加上幻化、衍生,九虚一实地夸大应用于对决格斗之中使它成为武侠小说中最具特色的一门武藝。

  就内功修习而言经脉的描写是奠基在传统医学与道教内丹修炼所累积的知识而发展。武侠小说中经脉与内功相当合一的描写,多半呈现于修习过程也有部分应用于格斗过程中的内力比拼。不论是修习过程还是内力比拼,经脉穴位的描写都呈现出一种内在嘚动作感,特别是在格斗过程中的经穴应用更呈现出一种内外合一的(或者说由内而外)的动作描写。

  以下试以《神雕侠侣》中┅段修习内功以疗愈重伤的描写为例:

连日小龙女坐在寒玉床上,依著杨过所授的逆冲经脉之法逐一打通周身三十六处大穴。这时两人囸在以内息冲激小龙女任脉的“膻中”穴此穴正当胸口,在“玉堂”穴之下一寸六分古医经中名之曰“气海”,为人身诸气所属之处最是要紧不过。
小龙女但觉颈下“紫宫”“华盖”,“玉堂”三穴中热气充溢不住要向下流动,同时寒玉床上的寒气也渐渐凝聚在臍上“鸠尾”、“中庭”穴中要将颈口的一股热气拉将下来。只是热气冲到“膻中穴”处便给撞回无法通过。她心知只要这股热气一過膻中任脉畅通,身受的重伤十成中便好了八成只是火候未到,半点勉强不得她性子向来不急,古墓中日月正长今日不通,留待奣日又有何妨
因此绵绵密密,若断若续殊无半点躁意,正和了内家高手的运气法要4
  从上面这段描写中,可以看出经脉穴道在內功修习过程中所占的重要性熟悉人体经脉穴道的读者(熟读传统武侠小说的读者,往往能从小说中概略习知人身几个重要经脉穴道的位置)藉由这样的描写,心意便随著那一道道热“气”而周循于身体上下。这是一种内在的动作的呈现也是一种无声无息的武艺的發展,相应于外显的各种武术招式(不论是象形抑或象意)经脉穴道也往往自成为内敛的武艺门派象征。所以九阳神功和九阳真经走嘚经脉不同,一阳指和六脉神剑更是要透过特别的穴位才能修习和施展更有甚之,不同门派的功夫强调的经脉穴道绝对不同,所以各大门派都有他们擅长的修习内功的经脉,也都有他们特殊的点穴、解穴手法而强调是邪门外道的功夫,更是专练一些奇僻的经穴

  由此可见,经脉穴道的描写就其修习内功的应用而言,犹如各种招式套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门派象征,就此而言经脉穴道就犹如昰招式套路内化,而成为一种内在的动作描写了

  传统武侠小说非常重视习艺乃至练功过程的描写,往往情节的发展即随著主角人物武艺的不断提升而推衍这种强调日积月累、拜师学艺(或从秘笈中学习)的习艺过程的描写,相应地显现出一种重视传承、讲究来历的江湖规范


  以《神雕侠侣》而言,主角杨过的习艺过程可说既幸运又坎坷坎坷之处在于他原可在桃花岛中向郭靖、黄蓉二位高手习藝,却因为身世恩仇所绊而必须改投全真派门下。又因在全真派门下受人欺凌而致叛出全真派,习艺过程可说一波三折然而,情节嘚曲折离奇的安排又让杨过的习艺过程在坎坷之余,处处绝处逢生充满幸运。他幸运地认识了欧阳锋习得“蛤蟆功”,又幸运地被尛龙女收留习得“玉女心经”、“九阳真经”,最后他更因缘际会地习得黄药师的“弹指神通”与“洪七公”的打狗棒法最终得以融各家所长,自创“黯然销魂掌”

  不仅如此,杨过修习每一种武艺的过程在小说中也都被细细地描写,不仅是习艺的经历甚至是練功的过程,都有详尽的描写例如,在杨过拜小龙女为师后向小龙女学习的第一套掌法“天罗地网势”时,对于了小龙女如何捕捉麻雀给杨过练习掌法杨过又是如何从一次捕捉三只麻雀,逐次增加练到后来可以将八十一只麻雀围阻在双掌掌势之中,这其中过程都有詳尽的描写又如后来学习“玉女心经”的内功时,也是如此从练功图说到双人合练的过程,都有来有历地交代清楚这样的习艺过程嘚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一代武术大师的成就并非一蹴可几,而是勤习苦练方能达到

  传统武侠小说对于习艺、练功过程的描写是相應于他们强调门派、师承的江湖世界与规范。由于习艺、练功的过程被完整呈现任何功夫都有其来历,因此门派、师承就重于一切了。即使主角人物往往自创武功或得有秘笈(另一种师承来历的表现),或集各派大成然而,你们这些所谓的名门正派派、师承渊源在傳统武侠小说中仍是占非常重要的地位,至少作为衬托主角人物的特立独行或横出江湖时,门派、师承仍是非常重要的烘托因素


  相反地,在古龙的武侠世界里对于习艺、练功过程往往只字不提,影响所及门派、师承也就变得无足轻重了。以《》为例:

李寻欢笑道:“你难道姓‘阿’吗世上并没有这个姓呀。”
少年道:“我没有姓!”
他目光中竟似忽然有火焰燃烧起来李寻欢知道这种火焰連眼泪都无法熄灭,他实在不忍再问下去
谁知那少年忽又接道:“等到我成名的时候,也许我会说出姓名但现在……”
李寻欢柔声道:“现在我就叫你阿飞。”
少年道:“很好现在你就叫我阿飞——其实你无论叫我什么名字都无所谓。”
李寻欢明亮的眼睛黯淡了瞪著阿飞道:“我有没有问过你不愿回答的话?有没有问过你的父母是谁武功是谁传授的?从哪来到哪里去?”
李寻欢道:“那么你为什么要问我呢”
阿飞静静地凝注他半晌,展颜一笑道:“我不问你。”5   在这段描述里在冰雪中突然出现在这世上的少年阿飞,不仅没有习艺、练功过程的描写甚至连出身来历都成为秘密。就像李寻欢不去追问阿飞的父母是谁武功是谁传授的?从哪来到哪裏去?这些问题台湾新派武侠作家如古龙者,也认为读者不必要也不想要再去追问主角人物的这些问题从此,古龙新派武侠作品不仅沒有历史背景更没有了人物出身、武功来历。这一转变相应于传统武侠而言,无疑是非常大的改变而且有它复杂的代表意义,并且與台湾武侠小说多半无历史背景的描写是相呼应的6

  相反地,《神雕侠侣》中的主角人物杨过虽和《多情剑客无情剑》一样是个孤儿,然而他的出身来历却非常清楚甚至连他的名与字(名过,字改之)都直接说明了他是恶人杨康的儿子背负著原罪出生,来这世間是要悔改他父亲所犯之过的出身来历一清二楚,习艺练武也历历可见饱含著渊源脉络的历史感油然而生,所以《神雕侠侣》的时空褙景也是非常明确的(北宋末年)由此可见,传统武侠小说中的人物情节不仅是镶嵌在历史兴替之中同时也是定位于门派、师承、出身……等复杂的社会人际网络之中,如此一来它对传统文化的深植与依赖也就成了必然的现象。这与七○年代的台湾新派武侠作家们急於呼应当时的时代气氛与读者新变企求的作为是大相迳庭的也难怪以古龙为首的台湾新派武侠作家必在这些地方进行翻天覆地的转变。

彡、古龙武侠小说中的搏击描写与武学思维  陈墨先生在《金庸武学的奥秘》一书中如此比较评论梁羽生与中的武学思维与武艺描写:

與金庸齐名、鼎足而三的另两位新派武侠大师梁羽生、古龙对武的态度也颇说明问题其中梁羽生梁大侠是正统的侠派,他对武侠小说的創作要求是“宁可无武不可无侠”。可见梁大侠对侠的理想风范的信仰和追求可以称之为理想派与正统派。相比之下古龙则是现实派和现代派,他对武的态度是“武功不是给人看的是杀人的。”- - 梁与古二人对“武”的态度可以说是异曲同工一说“宁可无武”┅说“武不是给人看的”,总之对于武功、技击不很放在话下7

  陈墨先生随后指出相较之下,金庸显得更重视武侠小说中的武艺描寫并以“借武而立艺”、“借武而言学”、“借武以传道”8三个层次说明中的武学内涵。陈墨先生对于梁羽生、金庸小说中的武学内涵的析论是否允当在此不论,但对于古龙小说中的武学内涵的评议笔者却难以认同。

  古龙固然喜欢强调武功是杀人的中期以后對于搏击过程的招式描写也尽量简化,但那绝不代表古龙对小说中的武艺描写的重视不如金庸其中的武学内涵也绝非是所谓“现实派和現代派”可以概括。事实上陈墨先生认为金庸小说中具备“借武而立艺”、“借武而言学”、“借武以传道”三个层次的内涵,在古龙武侠小说的武学发展过程中都经历过事实上那也并非金庸独尊的专长,五○、六○年代的港台武侠名家如梁羽生、司马翎在这方面都颇具功力这种借武以立艺、言学、传道的武学内涵,从一个“借”字就可以看出各家的共通性那就是利用武艺的描写将传统哲思、艺术浸染其中,武在其中是没有独立地位是被“借”来指涉其它事理的手段罢了。这种作法在古龙早期的武侠小说中也很常见在这些早期莋品中,古龙也是将武艺的描写(与习练)跟传统哲思、艺术相走这条路线“借”武以言事理、“借”武以言道术。

  不过古龙很赽就发现这种“武戏文写”的手法虽然可以引入内涵丰富的文化思想,但却已成俗套应当有所突破。此外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武学思維就“武”内涵发展而言有一种根本的局限那就是武成为一种被“借”来“借”去的手段,武的独立性与自主性丧失了武学内涵想要哽深刻地发展反而变得不可能了,因为武被工具化了

  所以,古龙小说中的武学内涵也随著他笔下“有所必为”的浪子侠客走上了创噺之途他从以武为手段捻出了献身武道的精神,再从献身武道的精神发展出优雅的暴力美学这才是古龙真正的武学思维路向,与其武學内涵所系这也清楚说明了古龙对武的内涵的重视与探索不仅不亚于金庸,恐怕还远胜于金庸如果我们仅从招式的描写以及随著招式描写而来的传统哲思的化用来评断武侠小说中的武学内涵的话,那是惑于乱云敷空式的武艺表演自然无法看出对古龙而言,武学本身的主体性、自足性才是更根本的思考方向

  无论武学思维与内涵如何,最终在艺术表现上都得落实到武打搏杀过程的描写而其中动作昰最主要的关键,如何处理动作的描写将决定一个武侠作家小说中的武艺表现与武学内涵的基本风格。

  古龙曾在〈写在《天涯、明朤、刀》之前〉一文中对于动作的描写,提出他自己的看法:

应该怎样来写动作的确也是武侠小说的一大难题。
我总认为“动作”并鈈一定就是“打”!
小说中的动作和电影画面的动作可以给人一种生猛的刺激,但小说中描写的动作就是没有电影画面中这种鲜明刺激嘚力量了
小说中动作的描写,应该是简单的短而有力的、虎虎有生气的,不落俗套的
小说中动作的描写,应该先制造冲突情感的沖突,事件的冲突尽将各种冲突堆构成一个高潮。
若你再制造气氛紧张的气氛,肃杀的气氛
用气氛来烘托动作的刺激。9
  曾有數百部改编电影上映、自己也曾亲身编过许多武侠剧本的古龙对于动作在影像与文字如此全然不同的媒介上的呈现方式,当然有很深刻嘚体会他深深知道,文字描写再怎么俐落精彩也比不上电影流动的一个画面来得震撼。如何让读者利用一行行文字间、迟滞的阅读过程去追赶内在心象中迅雷而过的搏斗画面每一位武侠作家都感到吃力,特别是在兴起之后然而,文学的欣赏建立在语言系统的基础之仩换言之,透过意义的掌握我们才能欣赏文学作品。所以文字描写想要处理一切情景意象,使用的都不该是去追逐视觉画面的说明而是内在意义的呈现,因为唯有意义的流动才是文学阅读的根本。

  张大春先生在《小说稗类》中如此看待现代小说中的动作描寫:

以语体文作工具、以个人身分(而非书场传统)从事,以西方移借而来的形式为规模——这三项条件构成中国现代小说的基本轮廓莋品千篇一律地以印刷于纸页上的方式面对读者,几乎也就在此一转捩之后未几电影和电视工业相继掌握、控制了受众的阅听节奏和需求,相较之下白纸黑字的动作书写变得迂缓、曲折、迟滞甚至无能负载。……简单地说只缘于小说早已舍弃了“描述动作”的书写任務,小说早已进入动作内部……现代的小说家只有在察觉某个动作内部还有意义、且此动作显然无法被影音媒介充分掠夺的情况下,才會去书写它10

  七○年代的台湾,电视已逐渐普及电影更是主要大众娱乐之一。看过李小龙在电影里以截拳道俐落地击败坏恶人嘚画面后再回头去阅读武侠小说里繁琐而缓慢的武打招式描写,的确容易令人不耐所以古龙在武侠小说中的动作描写上进行了革新,洏此一革新对照于影视娱乐工业在台湾的发展是有著时代的意义的

  回到小说、回到动作。我们要如何为以搏杀过程为情节重点的武俠小说找出动作之中的意义如何让这些动作不会被文字阅读的迟滞过程拖住?如何让武侠小说中的动作描写仍能激起读者内心“虎虎生風”的想像古龙提出了冲突的铺陈与气氛的描写这样的解决办法。而不论是冲突还是气氛都是将动作的描写由外在的肢体伸展,转移焦点到内在的意义发掘

  以下,试从几个面向探讨古龙武侠小说中的武艺表现及其转变意义

(一)由外而内的动作描写:精神意志決胜

  在古龙的武侠小说中,经常可以见到主角人物武功低于敌人最后却能击败对手的出人意料的决斗结果。从《大旗英雄传》中的鐵中棠、《武林外史》的沈浪、《铁血传奇》的楚留香、《》中的李寻欢……莫不如此他们得以战胜敌人魔头的原因虽不完全一致,可昰凭借的都是心理、精神层面的力量则是无庸置疑的

  在《大旗英雄传》中,古龙强调的是铁中棠的机智与冷静让铁中棠逃过了敌囚的追杀,并且还能适时反击这一特色,楚留香也遗传了楚留香在对抗石观音、水母阴姬……这些武功远胜于他的对手时,经常也利鼡他的机智与冷静来取得优势甚至多次利用心理战术来赢得决斗。

  所以在古龙的武侠小说中,他不谈秘笈不论招式更不去描写什麼神功化境而是把决胜的关键由外在的武技的学习与修为的累积,转至强调内在的精神、意志的锻炼11

  除了机智、冷静外,敢於拼命的决心与气势常常也是取胜的关键在《剑、花、烟雨江南》中,少年小雷的功夫低微却能击败血雨门的高手五殿阎罗凭的就是┅股他敢死敢拼命的勇气。同样地在《离别钩》中,[文字版首发:热血古龙]捕头杨铮也是靠著不惜一死的拼命打法而顺利制服了许多大盜更特别的是,古龙对小雷、杨铮的功夫的描写不仅是没有门派渊源,根本连基本架势都没有他们只是凭著自己的直觉跟狠劲在搏殺。可以想见古龙如此处理小雷、杨铮的武功,让他们回到最简单、原始的“干架”形式隐含著强调拼命的决心所能激发的战斗意志。

  由外在的搏击动作转向内在的精神意志的描写应用于决斗过程中,最象征性的方式就是强调心理战术的运用以及情感力量发挥著关键的影响。在《铁血传奇》中楚留香利用了石观音的自恋情结,用击碎石观音镜中的倒影来扰乱她的心神获致胜利。而在《陆小鳳传奇之凤舞九天》中面对武功远胜自己的宫九,陆小凤跟沙曼使出的招数是以情欲的力量诱发宫九喜欢性虐待的癖好:

情欲是人类的弱点尤其是对在比斗的人,更不能兴起情欲
宫九更不能,这是宫九的弱点
沙曼了解宫九,更了解宫九的弱点所以她要陆小凤用鞭,自己则以色相的牺牲来勾起宫九的情欲。
长鞭的“唰”“唰”声响加上阳光照在沙曼白玉般的肌肤上,宫九气息已喘动如一头奔跑叻数十里的蛮牛
当沙曼扭动腰肢,做出各种动作时宫九疯狂般撕扯自己的衣服,喘著气狂叫:“打我!打我!”
然而陆小凤并没有鞭咑宫九他是用刺。他把内力贯注在鞭上软软的鞭一下子变得又直又硬。
陆小凤就用这样的硬鞭一鞭刺入宫九的心脏中。12
  在這段描写中陆小凤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杀死了武功远高于他的宫九,而整个搏击过程中的动作只有一个就是最后一刺,剩下的都是沙曼摆弄自己身体的情欲姿态我们在这儿除了可以看到心理战术的成功运用,以及性虐待癖如何被嘲讽地转用到决斗场面外还看到了古龍小说中常见的,死亡与性欲合而为一的描写暴力的紧张刺激强化了性欲的动能,性欲的高张又提升了暴力的兴奋度这是古龙小说隐含的对情欲的焦虑。最经典的描写还有楚留香对决水母阴姬的场面由于水母阴姬不如楚留香那样精通水性,楚留香与她在水中决斗时利用水母阴姬浮出水面换气之际,抱住阴姬的身体并用自己的双唇窒息了阴姬的呼吸:

但在几十双眼睛之下接吻,就不是件令人愉快的倳了何况这一吻中根本就没有丝毫甜蜜之意。
若非身历其境的人谁也领略不出这其中的痛苦滋味,但亿万人中又有几人能身历其境?
楚留香本是为了挣扎求生才这么做的但此刻,也不知怎地他心里竟起了一种无法描叙的异样感觉。
水势在他身子下冲激著就像是吙焰。13   在这里意图杀死阴姬的“动作”竟只剩下一个不怀好意的深吻。不论其中所隐含的心理意义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是否可议单就搏杀动作的描写而言,确乎深具创意与想像

  不过,无论如何陆小凤对宫九、楚留香对石观音与水母阴姬都让人有一种“胜の不武”的感觉,某种程度而言这是情感与武术结合上的负面示范。但古龙对于情感施加在的武术搏杀时的效益也有非常正面的描写。譬如在《》中古龙借阿飞之口解释了《多情剑客无情剑》里头,小李飞刀所以能战胜武功高强于他的上宫金虹纯粹是因为小李飞刀站在正义的一方。阿飞特别提到伟大的武功不光是靠苦练还要有伟大的精神,而荆无命竟也同意只有心中存著正义的人,才能在决斗時发挥最大的力量同样地,楚留香也是如此对柳无眉解释自己为何经常总能打败武功高过自己的对手

楚留香忽然笑道:“魔教子弟并非剑法不精,而是他们的心术不正行事太邪,所以和人动手时就不能理直气壮,所以他们的剑法就算比别人高也难免落败,‘邪不勝正’这句话正是千古不易的道理。”
楚留香目光炯炯凝注著她,一字字道:“但一个人只有在知道自己做的事是对的时候才会有必胜的信心,是么”
柳无眉沉默了半晌,嫣然笑道:“这道理香帅你自然是最明白的只因我早已听说过,楚香帅战无不胜无论遇著哆么强的对手,也有不败的自信”
楚留香沉声道:“那只因在下自信所做所为,还没有一件对不起人的否则在下就算武功再高,也已鈈知死过多少次了”14
  无论这套说法求证于古龙自己所写的武侠小说的情节是否可以找到许多反例,但它所彰显的意义却还是徝得肯定的。

(二)从有形到无形:无招胜有招

  前已论及招式套路原为传统武侠小说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古龙新派武侠的“新变”在武艺描写方面,自然也展现出从有招到无招的变化

  传统武侠小说也分别有招与无招,并且讲究无招胜有招的说法梁守中的《武侠小说话古今》中就谈到:

金庸对武功的创造,对招式的创新大概已臻最高境界…名称怪异、武功神妙,是异想天开的创造而招式洺称的随心所欲,变化多端由形而意,由实而虚转向诗化雅化,更是一般武侠小说作者所望尘莫及的后起的台湾武侠小说家古龙,罙知博大精深不及金庸便避开金庸之所长,纯出偏锋另辟蹊径。他写武侠打斗极少使用招式(有的甚至全无招式)只是大起大落,彡两下便决出胜负用的正是“无招胜有招”的写法。15   同样地陈墨在《金庸武学的奥秘》中,也论及《倚天屠龙记》里张三丰傳张无忌太极剑法的描述时以格律章法比喻武功招式:

“无招”的功夫,以及传剑时只传“剑意”不传“剑招”之说看似神奇,实则囸是高明所在武功方面的招式,有点像诗词的格律与文章的章法有格律规定,写诗者注意平仄对仗填词者注意音韵节奏,作文者注意起承转合这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必需的。也有不少精妙的格律诗也有不少千古不朽的古词曲。然而正因其“招式”严谨限制和拘束叻诗人的才思情感,所以亦有不少的诗人为其所限为其所伤。……   由上面的叙述中可以看出传统武侠也对各种招式套路的使用有所反省,所以衍生出有招无招之辩与无招胜有招的说法。然而不论是剑意也好、无招也好,毕竟都是仅止于对有形招式拘束了格斗者嘚临场应变的情形的反省而不是真的对于过招比式的描写方式有所改变,否则这一类的无招胜有招之说,就不会只是流于点缀和说理叻毕竟,在这些讲究无招之说的段落前后仍是大段大段的招式套路的描写,由此看来传统武侠小说中的“无招胜有招”只是另一种招式套路,是一种对于有形有象的招式套路的消解强调格斗者在对决过程中,应灵活应用所有的招式(或化有形招式于随心应变之中)而并不是真要扬弃招式套路的武艺描写。

  古龙武侠小说中的“无招胜有招”则不同于此在古龙的武侠世界里的“无招胜有招”并鈈是用以强调对有形招式的灵活应用,而是要求在格斗过程的武艺描写中要彻底扬弃招式套路的描写,让有形的招式化为无形的气势所以,不仅是从有招到无招更是从有形到无形。此一新变就不再是招式套路思惟模式下的内在省思,而是意求推翻招式套路此一武艺描写的一种新的内容叙述的新变标举当然,无招自有招中来尤如顿悟须赖渐修,无招胜有招的思维本不隐含对招式的摒弃笔者在此關注的焦点亦不是情节之中有招无招之辩,而是在动作描写上确确实地从“有招”变为“无招”,就此而言确然是对招式套路描写的┅种摒弃。

  陈墨在前面引文中以诗词文章的格律章法,比喻招式套路藉此说明传统武侠小说中的无招胜有招之说,犹如文学创作時面对格律章法要能灵活应用不为所拘。笔者在此借用其比喻同样以诗词文章中的格律章法,比喻武侠小说中的招式套路那么台湾噺派武侠小说的无招胜有招,就绝非是强调格律章法的灵活应用而是如同五四新文学运动之后诞生的新诗,彻底抛弃了旧有的格律章法那般从有形到无形地,摒弃了招式套路的描写因此,此一新变自然有其文学内、外部因素的发展与时代意义。

  就文学内部因素洏言每一文类的发展,都有与时俱进、求新求变衍化需求武侠小说此一次文类亦不例外。如前所述招数套路的运用描写,在传统武俠小说作品中作为主要内容之一,从民初绵延至五、六○年代经过数十年的经营、千百作家与作品的努力,可说菁华现尽奇峰难逾,已经到了难以突破却又不得不突破的瓶颈所以金庸笔下才会渐渐发展出“无招胜有招”的说法。然而如前所述,金庸的“无招胜有招”仍是招式套路中的一种反省作用而已基本上仍不脱招式套路,对于求新求变的积极需求显然无法满足。所以势必要有更基本、哽彻底的变革,才能真正突破招式套路此一武艺描写的陈旧窠臼古龙为首的台湾新派武侠作家因应此一文学内部企求变革的发展规律,將招式套路从武艺描写中淡化甚至取消正是武侠小说长期发展后,必然产生的新变现象

  就文学外部因素而言,时代的氛围与思潮嘚影响则是推动台湾新派武侠小说变革发展的背景与基础。这其中包括了随著经济发展、中产阶级的崛起所引发的个人主义抬头的时代氛围还有武侠相关艺术,如电影中的武艺呈现的变化影响就前者而言,个人主义的抬头让个人的生存与意愿,高于集体的意识与规范所以,出身来历不再重要、门派师承也无足轻重同样地,对决格斗过程中的武艺描写自然也从带有强烈集体意识的招式套路,转變为追求速度快感与格斗者的个别心理状态的描写因为唯有如此,才能展现每一位格斗者卓然独立的生命状态及与众不同的生命特质哃时间发展的其它武侠相关艺术,例如武侠电影在处理对决格斗时的武艺表现时,也从早期武侠电影一招一式的冗长对打变成镜头剪輯切换迅速的快感呈现,这一现象或许也与当时的台湾新派武侠小说的发展不无关联性的影响。

  我们试看《多情剑客无情剑》中主角人物之一的阿飞,第一次拔剑杀人的描述:

白蛇格格笑道:“杀人你能杀得了谁?”
这“你”字说出口他的剑已刺了出去!
剑本來还插在这少年腰带上,每个人都瞧见了这柄剑
忽然间,这柄剑已插入了白蛇的咽喉每个人也都瞧见三尺长的剑锋自白蛇的咽喉穿过。
但却没有一个人看清他这柄剑是如何刺入白蛇咽喉的!
没有血流下因为血还未及流下来。17
  在这段格斗描写中没有招式、没囿过程甚至没有剑光,只有结果所带给读者的阅读感受就是一个“快”字!古龙以省略过程的简捷笔法,具体化地展现了阿飞的快剑僦如同人们看不见阿飞拔剑的过程(太快了)般,读者也读不到格斗的过程

  无独有偶地,紧跟在阿飞之后出手的李寻欢他的飞刀吔和阿飞的剑一样,杀人没有过程:

眼看这一剑已将刺穿他的心窝谁知就在此时,诸葛雷忽然狂吼一声跳起来有六尺高,掌中的剑也脫手飞出插在屋梁上。
剑柄的丝穗还在不停的颤动诸葛雷双手掩住了自己的咽喉,眼睛瞪著李寻欢眼珠都快凸了出来。
李寻欢此刻並没有在刻木头因为他手里那把刻木头的小刀已不见了。
鲜血一丝丝自诸葛雷的背缝里流了出来
他瞪著李寻欢,咽喉里也在“格格”哋响这时才有人发现李寻欢刻木头的小刀已到了他的咽喉上。
但也没有一个人瞧见这小刀是怎会到他咽喉上的18
  就如同阿飞的劍,从他的腰际直接插进了白蛇的咽喉;李寻欢的飞刀也同样从他的手掌,直接跃入了诸葛雷的咽喉至于拔剑、出剑的过程,掷刀、飛刀的过程那是凡人看不见的(太快了),既然一般人看不见阿飞和李寻欢的快剑、快刀那么,读者自然也就读不到格斗的过程过程都省略了,招式套路自然就没有生存的空间了

  省略了过程之后,格斗的描写将如何进行读者的阅读快感要转移到哪里?古龙所摸索出来的答案是冲突的铺陈和气氛的烘托这使得决斗的胜负变得随机而充满不确定性。

(三)从白描到烘托:心理的描写

  传统武俠小说对于对决格斗的描写极注重过程的细腻描写,在写作手法上往往针对格斗者的武功门派、招式套路,就武学理念、内功心法、外功技击…… 等各面向进行白描式的摹写,务使读者能有亲眼目睹之感在此一实写、白描的技法中,对决双方的胜败多半取决于格斗鍺身负武艺的高低虽有变数,往往也是出之于诡计谋略与格斗者个人之心理状态无关。

  到了古龙对于格斗过程的描写,渐渐离開过程的实写、白描而转为以决斗时的气氛(或格斗者的气势),以及心理状态的描写来烘托对决的过程。试以上面所举阿飞杀死皛蛇的段落为例,古龙强调阿飞的快剑的方式是以旁观者都看到了阿飞的剑刺入了白蛇的咽喉可是却没有人能看清阿飞究竟是如何出剑,这样的方式来烘托阿飞的出剑之快无人能挡,阿飞的剑快到刺进白蛇的咽喉时甚至,“没有血流下因为还未及流下。”

  这是典型的古龙式的描写也是后续的台湾新派武侠作家经常模仿的格斗过程的武艺描写。除了透过旁观者的言行、反应来烘托格斗者的武艺特色外古龙还非常重视格斗者的内心状态,以及此一心理状态对于格斗者的武艺的影响——那同时也就成了影响胜负的关键

  以下試以《多情剑客无情剑》中,李寻欢得知在“兵器谱”上排名第一的天机老人代他赴约,前去跟排名第二的上官金虹决斗时李寻欢与忝机老人的孙女,孙小红之间的一段对话为例:

李寻欢缓缓道:“一个人的武功若是到了顶峰心里就会产生一种恐惧,生怕别人会赶上怹生怕自己会退步,到了这种时候他往往会想法子逃避,什么事都不敢去做”
他黯然叹息,接著道:“越不去做就渐渐会变得真嘚不能做了,有些人就会忽然归隐有些人甚至会变得自暴自弃——甚至一死了之…… 自古以来,这样的例子已有很多除非他真的能超嘫物外,做到‘太上忘情’的地步对世上所有的一切事都不再关心。”
孙小红只觉得自己的身子在渐渐僵硬冷汗已湿透了衣服。
因为她知道她爷爷并不能“忘情”
他还在关心很多事,很多人19
  在这段对话中,孙小红原以为她的爷爷也就是“兵器谱”上排名苐一的天机老人,武功本在排名第二的“上官金虹”之上代替李寻欢前去与上官金虹决斗,必胜无疑但没想到,在李寻欢的分析下忝机老人其实必败无疑,而且是败在自己内心的恐惧一种害怕会退步、害怕被别人超越的恐惧。

  后来天机老人果然败给了上官金虹,虽然古龙没有再费笔描写天机老人与上官金虹的决斗过程但从这一段描述中,已可知道天机老人是因为控制不了自己内心的恐惧,而败给了上官金虹这种胜败取决于格斗者内心状态的观点,在传统武侠中几乎未见但在古龙的小说中却是理所当然而且常为古龙所津津乐道。

(四)从累积到静止:随机的胜负

  侠客的出身、门派既已无足轻重格斗过程的描写又扬弃了招式套路,连胜负的关键都鉯格斗者的心理状态作为决定的要素那么,每一位侠客的武艺就不再有持续修习成长的必要(因为不如心理状态来得重要)每一场决鬥的胜负也就变得随机而充满意外(因为不是比较格斗者身负的武艺就可以决定胜负)。

  没有出身、没有来历、不重门派、不问招式嘚武艺给人一种切断渊源脉络的决绝姿态,这样的侠客与武学自然也就不会强调在武艺上的继续成长与锻炼。因为过去不重要未来吔不重要,只有决斗的当下才是重要的所以,《多情剑客无情剑》中百晓生所定的“兵器谱”,排名定了每一位侠客的武艺就如排洺那般,从此静止不再成长也不再变化了。这一点和传统武侠小说喜欢描写主角人物如何拜师学艺、如何融会贯通、如何卓然成家的过程实在大异其趣。在整部《多情剑客无情剑》中阿飞的剑术自始至终都没有变化,变化的是他随著与林仙儿之间的纠缠所影响到的怹的心志。(再由心志影响到他决斗时的胜败)李寻欢的飞刀更是自始至终都一样神乎其技。换言之传统武侠小说喜欢让侠客的武艺囿所成长,藉由武艺的累积成长而在决斗中逐步取胜但在古龙的武侠小说中,侠客的武艺自出场后即被胶著很少再有累积成长的机会,于是侠客若要打败武功高于他的对手凭借的就不是武艺的累积成长,而是决斗过程中各种有利于自己的优势条件的掌握而这些优势條件却是随机变化不定的。

  古龙笔下的武侠人物往往在武艺方面都是这样始终如一的。他们从一出场就是那么地强悍而到他们倒丅,仍是那样的武艺一点也没有增长,同时一点也没有减退其中没有武艺再学习与再增长的描写。这其中代表的意涵应是一种对传統武侠强调武艺的锻炼累积的描写的一种反叛。如果再加上决定胜败的关键改由格斗者的心理状态来决定笔者以为,古龙笔下的侠客展現出一种个人意志胜过规范教育的意识

  如果排名第一的天机老人可以败给排名第二的上官金虹,上官金虹又可以败给排名第三的李尋欢那么,这样的排名意义对于对决的胜负似乎就不再有了真正的意义就好像你们这些所谓的名门正派派在古龙的小说总是没有办法保证能够产生优秀的侠客或高明的武者。这么一来胜负之间,在古龙的小说中就产生了一种随机的乐趣,并且隐含著反思的姿态

(伍)从循序到反序:个人意识抬头

  古龙新派武侠小说动作描写上的变革,本是他对传统武侠小说进行转型创新的一个面向这个面向所呈现出来的思想内涵为何?其中的江湖世界观有何转变笔者以为,从侠客们对决格斗过程中的武艺与动作的描写的变化中可以看出古龙心中的江湖世界,从循序变成反序由讲求社会规范走向个人意气。江湖世界反序之后侠客的个人意识自然就跟著抬头了。

  在傳统武侠作品之中每一位侠客的武艺都是有所本的,不论是出自你们这些所谓的名门正派派还是获得前人秘笈,总之皆有渊源可溯茬江湖世界中,武艺的来源就代表了师承、代表了门派同时也就是整个江湖世界的集体意识与规范的基础。在重视招式套路及其背后的門派师承的传统武侠小说里他们的江湖世界观也同时被门派师承所代表的集体规范所限制(就如同他们的格斗动作也被局限在拜师所学嘚招式套路之中)。由于绝大部分的招式套路都是经过众人、历代的研发才被创造出来任何的门派更是强调传统与传承,所以重视招式套路与门派师承的侠客们,自然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其背后所代表的集体意识与规范所牢牢圈限了。

  这一点其实在《神雕侠侶》写到杨过不能娶小龙女的情节时,即有明确的表现在那段情节里,金庸描述当时宋人甚重礼教规范杨过既然曾拜小龙女为师,小龍女就不能再嫁给杨过为妻这样的说法,就现代读者的眼光看来或许难以接受但就传统武侠小说的江湖世界观而言,确是必得如此的結果所以,即便金庸不强调《神雕侠侣》的时空背景是重视礼教的宋代仅仅是门派师承重于一切的江湖规范(不论是哪个时代的江湖,只要是传统武侠小说世界观中的江湖)就将使杨过不能娶小龙女为妻。(也因此最后杨过娶了小龙女为妻之后,还是必须隐居终南屾)

  由于招式套路、门派师承皆被扬弃古龙笔下的侠客们不再受这背后所代表的集体意识和规范所限制,个人意识自然就可以抬头叻我们试以《多情剑客无情剑》中,百晓生的兵器谱的排名及其下场即可看出端倪。号称“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百晓生所编撰的“兵器谱”,为天下高手品评武艺高低将天机老人列在第一名、上官金虹列在第二名、李寻欢列在第三名,可是结果是上官金虹打败了忝机老人李寻欢打败了上官金虹,甚至连百晓生本人也死在李寻欢的飞刀下临死之际,百晓生喊著“我错了”三个字古龙再加按语,说明百晓生口中喊的错是错估了小李飞刀。

  由此看来百晓生的兵器谱上的排名并不重要,而且胜负与排名之间也无绝对的关系这与《神雕侠侣》中华山论剑的排名有很大的不同。华山论剑的结果第一名的中神通王重阳果然是最强的,其余四人南帝、北丐、東邪、西毒,他们的功夫则总在伯仲之间单打独斗,谁也胜不了谁谁也不会死在谁的手中。这种尊重排名的表现其实就是一种尊重社会规范的表现。《多情剑客无情剑》则不然不仅兵器谱的排名一直被突破,百晓生也非“无所不晓”而是会犯错、会被色诱的这其Φ的反讽意义非常明显。

  当武艺排名不再具有参考价值、门派师承不再令人刮目相看连胜负成败也都系于某种随机的心理变化,侠愙面临的不可预测性变得非常地高只有依赖自己的意志力才能突破困境。个人意识于此必然高昂了

  总结而言,以武艺表现为文类特色的武侠小说任何针对武艺描写的变革都是内在主题意涵变化的重要观察焦点。古龙新派武侠小说中侠客没有师承20、不靠秘笈嘚设计,代表著武艺进一步的个人化因为它暗示著这些武艺可能都是由侠客们所自创的。即便并非自创古龙也强调描写这些武艺与侠愙的融合为一,就像他描写傅红雪的刀是天上地下、独一无二般在古龙的武侠小说中,每一位侠客的武艺都是独特的不适用于别人的,所以李寻欢的飞刀是独特的、阿飞的快剑是独特的、傅红雪的快刀也是独特的更别提那些特别的武器如子母双凤环、离别钩……等等。这点与讲究师承的传统武侠小说是大异其趣的在金庸的武侠作品里,同一套降龙十八掌乔峰、洪七公、郭靖……都赖以成名;九阳鉮功影响了张三丰也成就了张无忌;而九阴真经更是射雕三部曲中的许多侠客人物的武艺来源。相形之下古龙侠客与武艺的紧密结合,強烈显现著侠客的个人意识与风格简单来说,古龙要透过他的侠客告诉读者:走自己的路

四、由艺入道提升武学内涵  前曾叙及,傳统武侠小说中借以言艺传道的表演性的武艺描写古龙并非不能为之,事实上在古龙早、中期小说中也有许多这一类的阐述只是古龙佷快就放弃往这个面向发展,采取了创新的描写方式表达出一种渴望舍此而直悟武道的姿态。而这一武学思维的发展过程大抵经过了借武论道、悟禅入道到献身武道这几个阶段。

(一)借武论道与禅悟入道

  借武论道是传统武侠作家常见的武学思维其手法不外乎将武艺描写与传统哲思结合,透过招式的名称、动作的表演而来连结、阐述传统哲学思想或道德价值这类手法不论是香港的金、梁,台湾嘚司马翎等人都很驾轻就熟古龙对这一类的手法并不陌生,例如在《名剑风流》里古龙就以“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又是山”嘚禅思来诠解主角俞佩玉领悟高深武学的过程:

“明明是山,我画来却可令它不似山…… 我虽未画出山的形态却已画出了山的神髓。”
怹耳旁似又响起放鹤老人苍老的语声:
“拘于形式的剑法无论多么精妙都非本门的精华,‘先天无极’的神髓乃是在于有意而无形,脫出有限的形式之外进入无边无极的混沌世界,也就是返璞而归真你若能参透这其中的奥妙,学剑便已有成了”21
  古龙在此借日本禅师青原椎信所说的:“未参禅时,见山是山;既参禅后见山不是山,可是禅悟以后得个休息处见山又是山,禅就在其中”來譬喻俞佩玉的习武过程,其情景实类同于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描写张三丰教张无忌太极剑时要得其意而忘其形,都是借武以言道让读者在阅读主角习武的过程中,同时领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内涵

  同样的手法,同时期的《浣花洗剑录》中亦可看到在周方教導方宝玉领略武学的“武道法自然”这一章节中,古龙从流水奔腾的生生不息谈到琴棋书画俱有自然玄机,就借武论道的手法而言实巳非常精彩:

宝儿一怔,道:“这…… 这……”目光一阵闪亮突然大喜呼道:“我知道了,这只因流水之间实含蕴著一种生生不息之機,绝非任何力量所能断绝若有人武功能如流水一般,必当无敌于天下”
周方神色更是欣慰,但口中却肃然道:“对了这生生不息㈣宇,正是上天赋与人间之最大恩惠你固然可自星辰之变化升沉,草木之盛荣枯苍流水之连绵,日月之运行这些事里瞧出这生生不息的至理,但武道中最最深奥之精华中也断然必有生生不息之玄机存在,两下相较互为因果,你更也该由此知道这自然之现象,实昰天地间最最搏大精深之武学大宗师”
这时方舟已缀缨靠岸,遥遥望去只见一个黄衫人,散发披肩赤著双足,箕踞在临江一方巨石仩抚弦操琴。
周方目光淡淡一扫自管接著道:“非但琴韵如此,其他任何人为之事也是一样万万不能与自然之生机相比,例如花道、棋道、剑道…… 这些事到了登堂入室时看来便似无隙可破,其实其中仍是有破绽可寻,你只要能从自然之玄机中悟出万物变化之悝,使也不难窥破其变化中之破绽关键!”
宝儿突然一跃而起满面惧是狂喜之色,截口道:“以此类推我武功虽不如人,但只要窥出別人剑法中之空虚破绽窥出他变化中之节奏关键,便不难以弱股强将他剑路一击而断!”周方面现微笑,道:“不错!”22
  古龍在此以生生不息之机譬拟武道与自然浑为一体的最高境界并由琴韵有隙可破暗示一切人为造作的落于下乘,其以武论道的手法甚为高奣不过,若仔细比较这二段描写中“武”的地位已可看出古龙的武学思维开始从借武论道朝向献身武道的方向发展。其中的关键就是後者的“武”的地位已可与自然造化之机相浑同

  俞佩玉虽然领悟了剑道必须反璞归真,不拘泥于形式但剑道在此却仍仅止于“应鼡”的层面,只是帮助俞佩玉了解更高妙的剑术之理而已到了周方对方宝玉的阐述里,武道不但师法自然其究极之处可契自然造化之機。武道的地位被明显地提升了如果再配合书中来自东瀛的白衣剑客一心一意要献身武道的描写,武道已经开始独立于侠客的“应用”而得到其主体性与自足性,不再仅仅是行侠的手段或工具了

  从借武论道发展到献身武道,禅悟的概念在古龙的武学思维中发挥了嫁接的作用在《》里,李寻欢、上官金虹与天机老人之间有一段很精彩的武学对话:

上官金虹道:“我手中虽无环心中却有环!”
李尋欢道:“妙参造化,无环无我无迹可寻,无坚不摧”
上官金虹道:“好,你果然懂!”
李寻欢道:“懂即是不懂不懂即是懂。”
這两人说话竟似禅宗高僧在打机锋
老人道:“他们自以为‘手中无环,心中有环’就已到了武学的巅峰,其实还差得远哩!”
少女道:“要怎么样才真正是武学的巅峰”
老人道:“要手中无环,心中也无环到了环即是我,我即是环时已差不多了。”
少女道:“差鈈多是不是还差一点?”
老人道:“还差一点”
他缓缓接著道:“真正的武学巅峰,是要能妙渗造化到无环无我,环我两忘那才嫃的是无所不至,无坚不摧”
少女道:“禅宗传道时,五祖口念佛揭:‘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不使留尘埃。’这已經是很高深的佛理了”
老人道:“这道理正如‘环即是我,我即是环’要练到这一步,已不容易”
少女道:“但六祖惠能说的更妙:‘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落尘埃’所以他才承继了禅宗的道统。”
老人道:“不错这才真正是禅宗的妙谛,箌了这一步才真正是仙佛的境界。”
少女道:“这么说来我学的真谛,岂非和禅宗一样”
老人道:“普天之下,万事万物到了巅峰时,道理本就全差不多”
少女道:“所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做到‘无人无我物我两忘’时,才能真正到达化境到达巅峰。”23   不论是有形的动作招式还是无形的经脉内力武艺都是有迹可循的,既落于形迹就无法说是妙生万物的自然玄机只有达到物我两莣的境界,武艺才可能展现武道的真谛古龙在此还不厌其烦地说明要达到物我两忘的武道真谛的过程是要先放下手中的环,然后放下心Φ的环最后连心都放下了,自我也消融了如此物与我自然就相忘相融了。一旦到了这种物我两忘的境界后则一理通而百理通。所以古龙藉由禅悟方式契入武道的思维方式是很清楚的,他希望透过物我两忘的方式顿悟万物万物背后的形上至理,就武学内涵而言那僦是足以令侠客献身的武道。

(二)习武学艺与献身武道

  在传统的武侠小说里武虽与侠对举,但地位却是远次于侠本身并没有主體自足的地位,充其量只是仗义行侠的必要手段之一罢了这种武学观点以梁羽生为代表:

武侠小说,有武有侠武是一种手段,侠是一個目的通过武力的手段去达到侠义的目的。所以侠是最重要的,武是次要的一个人可以完全没有武功,但是不可以没有侠义24   这种标举侠义、贬低武艺的武学思维所产生的武侠小说,自然是以习武学艺作为武学内涵的主要表现形式于是武艺在小说的作用不昰透过传统哲思的溶入而借武论道,就是藉由侠客学习武艺的过程衬写生命的历炼与人格的成长无论哪一种方式,武艺都没有独立自主嘚地位若真要严格地因名求实,照这种理念认真落实写出来的小说恐怕比较适合称为侠义小说,因为武已经成为陪衬而已

  相反哋,古龙笔下的武艺和武学却拥有著和侠义并重的主体自足性而且其高深奥妙处完全得以让侠客献身其中。描写这种献身武道精神的作品无疑以《浣花洗剑录》与《三少爷的剑》为最杰出。

  《浣花洗剑录》中自东瀛远道而来的白衣剑客孤身挑战中原所有武林高手怹为的不是名不是利而是求败,他渴望著遇到真正的高手将他打败渴望著能让他自己身殉武道。所以当他最终死在方宝玉的剑下时他嘚内心竟是充满平静与感激,古龙如此称述:“无论如何这白衣人虽是人间的魔鬼,却是武道中的神圣他的人就似乎为‘武道’而生,此刻终于也因‘武道’而死他究竟是善?是恶谁能说?谁敢说”25为何无法判断白衣人究竟是善是恶?那是因为白衣人杀人无數却不为侠义他不断地找人决斗,不管那人是好人还是坏只管那人的武艺是否高强,越是高强他越要挑战就是这种只在乎武功对决鈈在乎侠义与否的作风,让世人无法评断他的行为是善但也因为他一心追求更高深的武学且不惜以身相殉的精神著实令人感动,所以世囚也不敢遽然断之为恶如果从武为手段、侠为目的的观点来看,白衣人的善恶很容易判断因为他的行为并不行义,所以他自然是恶鈳古龙刻意在此强调白衣人的善恶难以评断,正是要藉以彰显在古龙的武侠小说中武的地位足以与侠义并举的武学思维。武既不必赖侠義而取得正当性那么白衣人的行为自然也就不能用侠义与否的观念去评价了。


  然而武道何以竟会让人以有相殉?武道不是师法自嘫、妙契自然造化的玄机何以其极致竟会背离了“生生不息”的玄机,而招致白衣人的自我毁灭这就要从《三少爷的剑》里,燕十三掱中那“毒龙”般的第十五剑寻求解答了

  燕十三神妙的剑术,一开始也是先从禅悟中契道的古龙如此描写燕十三悟出代表死亡与毀灭的最后第十五剑:

这一剑本来就是剑法中的“神”。
“神”是看不见也找不到的,祂要来的时候就忽然来了。可是你本身一定得先达到“无人、无我、无忘”的境界祂才会来。这道理也正如禅宗的“顿悟”一样26
  这一剑既已达到“无人、无我、无忘”的境界,当然也已契入自然玄化之机可是最后带来的竟是死亡与毁灭:

没有变化,没有生机!这一剑带来的只有死!
只有“死”,才是所有一切的终结才是真正的终结!
——流水干枯,变化穷尽生命终结,万物灭亡!
这才是“夺命十三剑”真正的精粹!这才是真正夺命的一剑!
这一剑赫然已经是第十五剑!27
  同样是顿悟武道的最高境界何以在周方的口中是生生不息的自然玄机,到了燕十三手Φ却成了死亡与毁灭的象征那是因为在生生不息的自然玄化之中,同样也往复著生死循环的现象与过程物我都能两忘,生死亦可泯同在同为自然之道的形上玄理上,武道与不息生机同源可在作用面的分别相上,武道却随时可以衍化出招致死亡的毁灭力量而这种力量一旦发出,便势不可挡即便是创生这股力量的人们也要为其所伤。所以燕十三必得死在他自己的剑下,其理至明

  燕十三本是類同于白衣剑客的人物,他一心一意寻找与谢晓峰决战不惜以身相殉,就如同白衣剑客遍斗中原武术名家一样然而杀死白衣剑客的毕竟还是方宝玉这个人,而不是他的剑因为方宝玉的剑还握在手中。可是到了燕十三与谢晓峰的对决情境里燕十三的第十五剑一旦发出,如同召唤了死神降临那一剑已经脱离了燕十三的掌控,所以古龙称那一剑为“毒龙”:

谢晓峰道:“他想毁的并不是他自己,而是那一剑”
铁开诚道:“那一剑既然是登峰造极,天下无双的剑法他为什么要毁了它!”
谢晓峰道:“因为他忽然发现,那一剑所带来嘚只有毁灭和死亡他绝不能让这样的剑法留传世上,他不愿做武学中的罪人”
他的神情严肃而悲伤:“可是这一剑的变化和力量,已經绝对不是他自己所能控制的了就好像一个人忽然发现自己养的蛇,竟是条毒龙!虽然附在他身上却完全不听他指挥,他甚至连甩都甩不脱只有等著这条毒龙把他的骨血吸尽为止。”28
  燕十三虽然对谢晓峰发出了致命的第十五剑可是因为他曾救过谢晓峰,心Φ对谢晓峰毫无杀机下不了手,所以最后只能回剑自杀死在那死神般的第十五剑下。龚鹏程先生认为燕十三回剑自杀说明了他面临的昰一种伦理抉择:

夺命十五剑出现时他极惊惧,因为他不但发现了一条自己都无法控制的毒龙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伦理情境:此招必殺,必可胜过谢晓峰也一定可以杀死他,但该不该、能不能、愿不愿杀他呢
燕十三回剑自杀,就是他选择了的答案29
  从杀人與自杀的角度观察,燕十三的确是面临了应不应然的伦理抉择但若从那“毒龙”般的第十五剑冷看人世,则此一伦理抉择困境的产生囸是因为代表死亡、灭毁力量的武道的一面(此一力量可生可灭,所以死亡仅为其一面)脱离了侠客的掌握(更遑论义的规范)取得自足的主体性而造成的。因为这一剑脱离了燕十三的掌握所以燕十三无法将它停止,这才陷入了必得杀人或自杀的抉择困境

  藉由这┅困境,古龙深刻反省武道的负面作用当“武”的最高力量被发掘出来时,它随时可能脱离人们的掌握而成为反噬人们的“毒龙”这條“毒龙”如果光从燕十三的第十五剑难以理解的话,或许可从现代人们运用核能的巨大力量于毁灭性武器的创造略加连想便可心有戚戚了。

五 复仇模式的反思与优雅的暴力美学   复仇是文学重要的母题之一也是武侠小说常见的情节模式诚如王立先生在《武侠文学的複仇母题与意象研究》中所述:“复仇是人类许多民族长期盛行的习俗,也是人类情感和文学的一个永恒主题而有关复仇的文学表现,艏要的问题是双方仇怨因何而起复仇主体(复仇者)行使复仇行为的动机意念由何而来,他怎样形成了坚定的复仇意志为此有了哪些凊绪表现与心灵搏斗。”30王立先生并且比较分析中西复仇文学后针对复仇动机说明二者之间有“西方为了个体尊严与中国为了家族倫理”的差别31,而这一点也适足以说明为何传统武侠小说中的情节模式总是充斥著少年为父报仇的故事,背后所隐含的文化传统质素

  由于武侠小说流行已久、作品甚丰,对于复仇模式的反省也经常为作家所重视例如在金庸的《天龙八部》里,乔峰一心想找出“大恶人”来为自己的父母与恩师复仇却没想到父亲根本没死而且还是他一心想找到的“大恶人”。这种藉由误会来消解仇恨的方式古龙也在《》中予以使用。傅红雪在《边城浪子》里自一出场就被描写是为复仇而生的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养育他的母亲为他灌输的就昰不断的仇恨与报复的思想所以当他走向万马堂,决定为了被害的父亲白天羽向仇人马空群高举复仇之刀时,他的意志是如此地坚决可是到了最后,他却发现自己根本就不是白天羽的儿子他这一生为复仇而存在,变成了一个可怕的笑话

  另一种更直接截断复仇意念的方式发生在《剑、花、烟雨江南》中。小雷的父母死在“九幽一窝蜂”的手中可是面对著其中之一的“人面桃花蜂”,小雷却无法对她复仇只因为她也是为报杀母之仇而来:

“为什么?为你父母复仇你能为父母复仇,我为什么不能我若做错了,你岂非也同样錯了”她的话也尖锐得像刀。
小雷的手紧握握著她碎裂的手腕她全身都己因痛苦和恐惧而颤抖。可是她还能勉强忍耐支持她久已习慣忍耐痛苦和恐惧:“何况我并没有杀人,我的手还没有染上任何的人血我母亲却是死在你父亲手上的,我亲眼看到他的刀割断了我毋亲的咽喉。”
小雷看著她的脸紧握著的手突然放松。他忽然也有了种想要呕吐的感觉32
  小雷想吐,因为他的父母死在面前洏他却找不到正当的理由向眼前的凶手进行复仇。很单纯的冤冤相报何时了的反省但却相当直截了当。

  不过平心而论,古龙对复仇模式的反省并无特高明之处大抵他用以消解仇恨的方式,过去许多武侠作家也尝试过由于武侠小说以武为中心,复仇模式在武侠小說中的表现必定是出以“快意恩仇”的方式让侠客手刃仇人。因此我们从复仇模式进入到暴力描写,后者才是古龙武侠小说的重要特銫

  对于暴力描写的精致化,武侠小说向来奉行不遗余力所以陈平原先生认为这里面透过著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嗜血欲望”33。嘚确武侠小说不仅不避暴力,而且往往美化暴力前述传统武侠小说中将武功招式诗文化、意象化的描写,也是对暴力的美化并未真囸反省暴力所带来的伤害。因为若要反省暴力,就要站在受害者的角度而一旦观点转移到受害者,则每一刀每一剑都变得残忍而毫无媄感了可是这种站在受害者立场的同理与同情心,在武侠小说中却甚少见到以古龙为例,也只有在《》、《流星、蝴蝶、剑》中曾透過斐钰、孟星魂杀人后的痛苦稍稍反省了暴力的残酷。然而大部分时候武侠小说都是对暴力张开欢迎的双臂。顶多是以各种艺术化的掱法将暴力的血腥气息掩饰下来罢了。所以李欧先生就曾说古龙所谓的“优雅的暴力”,其实不过是攻击性的文饰:

武侠小说作为通俗性的类型文学暴力不可避免地是其主要话语。“武”毕竟就意味著某种暴力实际上,暴力话语即是武侠小说的生存基础之一因为咜能迎合或满足读者的生物性层面上的攻击性所带来的心理需要。而且高文化意义的描述,正确的价值导向能够程度不等地纾解这种攻击性。武侠小说的神话性质和程式化的结构使其话语模式成为一种文化仪式。
古龙本身就有强烈的暴力嗜好…… 古龙则特别看重张騫的《耳目记》中的一段故事,认为“ 非常武侠”(《楚留香传奇代序》)。其主要情节为诸葛昂与高瓒斗豪瓒烹一十余岁的双生子,呈其头颅手足而诸葛则当场将其爱妾蒸熟而啖之,“ 尽饱而止”
…… 于是,古龙又宣称要写“优雅的暴力”并以此而自喜,论者吔大有赞扬之语综观其“优雅”,大致有二即将暴力动作的描绘优雅到诗意,和将暴力内涵优雅到神圣34
  除了认定古龙本身囍欢暴力,小说中的血腥特重之外李欧先生还认为古龙笔下有许多人物(如西门吹雪)都有病态的心理:

  西门吹雪是个非常值得心悝分析的对象。他有明显的心理障碍如仪式化的“强迫症”— — “天黑绝不见人”等怪癖。他杀人前必须严格遵循一系列固定的程序,甚至远赴大西北极荒僻之地也要调动数十人,大摆排场为他准备热水,毛巾之类来完成这些程序。 他“白衣如雪心冷也如雪,怹的一生好像从未爱过一个人就算爱过,也已成为伤心的往事他没有爱人,没有朋友甚至连仇人都没有”35。

  笔者同意武侠尛说中对于暴力的描写确有激起/ 发泄人们心中嗜血欲望的效果不独读者,作者亦然但仅凭古龙举〈耳目记〉中的故事为例,就论证古龙本身具有强烈的暴力嗜好恐怕是言过其实。事实上我们从古龙的生平事迹中,实在看不出他比金庸或其他武侠作家更嗜好暴力臸于所谓优雅的暴力对于攻击性的美化,不独古龙如此所有武侠小说家都有意无意地透过美化的招式描写去掩饰暴力血腥的气息。李欧先生或许是将古龙作品对比于后才得出古龙特重血腥暴力的结论的确,金庸因为在小说中放入了大量诗文与传统艺术冲淡了情节内容嘚暴力氛围,同时又透过丰富曲折的情节降低搏击描写的比例而古龙的小说因为去除了学艺过程、招式套路的描写,传统文化艺术质素嘚掺杂又不如金庸所以情节焦点很容易被压缩到不断发生的决斗过程。但若以搏杀过程的描写而言古龙因为动作的简化,其实同样也夶大降低了暴力成份姑不论后来的鬼派武侠小说总是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光是对照与古龙同的成名武侠作家柳残阳的铁血江湖中的描寫就可以发现,古龙的小说真的很“不够暴力”了

  古龙在暴力上的处理被特别提及,恐怕是因为古龙在这方面的操作有高度的自覺并且形诸于他的创作理念,提出了所谓“优雅的暴力”这样的说法这“优雅的暴力”是否即是一般所谓的暴力美学呢?所谓的暴力媄学通常是指以一种诗意的、美感的描写去呈现暴力的心理或行为古龙对这种手法也很娴熟,例如在朱猛一刀斩杀孙通时古龙如此描寫:

小高只看见刀光一闪,忽然间就变成了一片腥红
无数点鲜红的血花,就像是焰火般忽然从刀光中飞溅而出和一片银白的雪色交织絀一幅令人永远忘不了的图画。
没有人能形容这种美美得如此凄艳,如此残酷如此惨烈。
在这一瞬间人世间所有的万事万物万种生機都似已这种美所震慑而停止。36
  美则美矣但这是不是就是古龙口中“优雅的暴力”的极至展现?林无愁在〈访古龙谈他的“楚留香”新传〉中曾转述了古龙自己口述的关于什么是“优雅的暴力”的说明:

许多人都误以为武侠的世界是一个暴力的世界,血溅五尺干戈七步。楚留香是个异数也是个艺术他从来不杀人,他免不了暴力但古龙说他是“优雅的暴力”。
什么是“优雅的暴力”呢
刚開始楚留香的故事时,古龙写的一张短笺最能表达!
“闻君有白玉美人妙手雕成,极尽妍态不胜心向往之。今夜子正当踏月来取,君素雅达必不致令我徒劳往返也。”
这就是“优雅的暴力”这种“优雅”,是中国古代英雄里缺乏的为了让中国的英雄也有这样的囚物,古龙创造了楚留香37   从古龙自己的说法里,可以发现他所谓“优雅的暴力”不仅是小高眼前所看到美艳残酷的杀人画面,而是设法将艺术与暴力结合使暴力优雅化。换言之所谓的“优雅的暴力”所指是古龙希望对武侠小说中的暴力描写进行“艺术化”嘚转变。笔者同意李欧先生认为这种优雅的暴力仍然还是一种攻击性的文饰古龙并没有因为在描写中将暴力行为予以艺术化、降低负面感受而免除了其为暴力行为描写的本质,但若从此一优雅的暴力跳到西门吹雪是一位强迫症患都就显得有些粗糙笔者以为,正是从古龙提出的优雅的暴力是将暴力的描写艺术化的操作说明中适可藉以理解像西门吹雪这样的人物,并不一定只能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说他是强迫症患者还可以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艺术成癖的观点中去加以理解。

  从明代中叶开始中国文人就吹起了一阵赞赏癖趣的风气,袁宏道在《瓶史》一书的〈好事〉篇中说:

稽康之锻也武子之马也,陆羽之茶也米颠之石也,倪云林之洁也皆以癖而寄其磊块隽逸之氣者也。余观世上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之人,皆无癖之人耳若真有所癖,将沉湎酣溺性命生死以之,何暇及钱奴宦贾之事38   囚皆有癖,癖各不同但不论所癖为何,都代表了该人真心的体现性灵的抒发,所以才能沉湎酣溺生死以之。由此而言好趣好癖则趣癖实已代表人情落于现实生活的自然表现;更重要地,由于这些趣癖不是一时玩物而是性灵所抒,因此趣癖(或趣癖背后的情欲)僦是性灵的表征,这么一来人们就可以由趣癖观性、由情欲观性,性因情而可以被理掌、掌握而不再像宋明理学追求“未发之时”的始善之性,那样地难以捉摸了

  透过对趣、癖的追求,袁宏道与当时的文人们标新立异地肯定了人们的情欲并且强调趣癖、情欲本昰性灵所抒,由此而言性与情便是逐步由形上的玄思,转入形下的实学表现在当时文人生活美学的,就是对于生活艺术的奇、趣、癖… 的追求

  明代文人不只在口头、文章上言趣谈癖,也不仅仅是在各项生活艺术的发展上投注心力他们更在生活实践上不断以各种標新立异的行为和举措,来冲击当时的社会氛围其流风所及,使明代中晚期的文人行迹时遭放荡之讥当时许多文人,常有惊世骇俗的訁论和举动这不仅仅是明代城市经济勃兴带来的影响,更是当时文人想藉由求奇、求癖的行为来冲撞当时社会的假道学风气,并试图解脱自身真性灵的一种矫枉过正的偏激行迳

  明代文人为强调真心性灵而拥护各种艺术嗜癖到如痴如狂的情形,基本上已成为文化传統中对文人艺术的一种固著形象并可在后世许多小说中寻得。即以武侠小说而论不也经常出现各种嗜武成癖的人物,或者沈迷在琴、棋、书、画等传统艺术中玩物丧志的武林怪杰这一类的人物形象不也已经成为传统武侠小说中的典型人物之一?(金庸笔下也有许多对傳统艺术痴迷成癖的人物描写例如《笑傲江湖》中的江南四友、《射雕英雄传》中的渔樵耕读)由此而观照笔下的西门吹雪的种种怪异荇为,就不是那么难以理解了事实上,对比于明代文人的许多偏激行为西门吹雪的许多癖好还不算是太怪异呢!基于武侠小说作为通俗文类本含具了高度文化传统此一特征而言,笔者以为与其用变态心理去看待西门吹雪(何况是否变态尚待争议)不如从传统文化中艺術与嗜癖的密切关系去了解古龙的尝试。说穿了古龙所谓的优雅的暴力,不过是一方面藉著文艺化的描写增加形象美感另一方面透过癖嗜的特征引入文化传统中的艺术家颠狂形象来增加其“艺术化”的努力。

  如果再就西门吹雪此一形象所象征的精神内涵来看身为┅个如《浣花洗剑录》中的东瀛白衣剑客般献身武道的“剑神”,他的特立独行与不为世人所理解本来就是极自然之事所以他的许多“怪癖”除了是“艺术化”的结果,其实同时也是他独特人格与内心世界的外显古龙如此说明他心目中的剑神西门吹雪:

我总觉得要作为┅位剑神,这股傲气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就凭著这股傲气,他们甚至可以把自己的生命视如草芥
因为他们早已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他们所热爱的道。
他们的道就是剑39
  如果西门吹雪的剑就是他的道,那么他的杀人就是求道的行为就像白衣剑客不愿滥杀武功低微嘚江湖群豪一般,西门吹雪对于拔剑杀人这件事当然也是极为慎重的如此去理解西门吹雪,对于他杀人之间为何要坚持一系列的程序的荇迳就可以明白了,因为那一系列的程序都代表一种如同宗教仪式般的过程引领他献身于他的剑道、武道,而这一过程当然也可以是藝术的、优雅的

*东海大学中国文学系研究所博士生


1 梁守中在此中所言的旧派武侠小说家即指民初之武侠小说家,而其中所指之新派武俠小说中即六○年代香港之梁羽生、金庸等武侠作家,在本文之新派分判中仍被归为传统武侠,即旧派武侠之列
2 引文见梁守中:《武侠小说话古今》(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0)页47。
3 引文见金庸:《神雕侠侣》(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84),册四、页1412
4 引文見金庸:《神雕侠侣》(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84)册四、页1176。
5 引文见古龙:《》(台北:万象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2),册一、页27
6 没有历史背景的描写,其原因固然有如叶洪生在《武侠小说谈艺录》中所指出的因政治禁忌而不愿碰触历史兴替的情形(页75)。然洏在台湾新派武侠作品中,没有历史背景的设定恰好也与人物没有出身相应,而成为小说内部的一种必然发展由此可见,台湾武侠尛说不重历史背景当不仅仅是政治禁忌所形成,而也同时是有所呼应于小说发展的新变意义
7 引文见陈墨:《金庸武学的奥秘》(云喃,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页2
9 引文见古龙:〈写在“天涯、明月、刀”之前〉,《天涯、明月、刀》(台北:风云时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页6
10 引文见张大春:《小说稗类》(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1998)页98。
11 “七种武器系列”是另一个古龙强调精神、心悝层面在武学内涵中的重要性的好例子从长生剑到七杀手,每一种武器都代表了一种精神、心理甚至品德如信心、诚实、勇气、仇恨……等。古龙以这些精神、心理乃至品德状态代表武器除了隐含只有使用武器的人才是真正拥有“武”的主人外,同时也说明了精神力量在决胜时扮演的关键地位
12 引文见古龙:《陆小凤传奇之凤舞九天》(台北:风云时代出版有限公司,1998)下册、页259。
13 引文见古龙:《楚留香传奇》(台北:真善美出版社1995),第三部页444。
14 引文见古龙:《楚留香传奇》(台北真善美出版社,1995)册三、頁154。
15 引文见梁守中:《武侠小说话古今》(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0),页56
16 引文见陈墨:《金庸武学的奥秘》(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页139
17 引文见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台北:万象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2)册一、页18。
18 同前注册一、页21。
19 引文見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台北:万象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2),册五、页190
20 即便有师承关系,如李寻欢的徒弟叶开古龙仍然强調小李飞刀的独一无二,并不因叶开而影响我们由此亦可了解,为何叶开的形象不如李寻欢鲜明因为他的武功不是独一无二的,而是師承自李寻欢的就此而言,他就不如傅红雪那样独特了
21 引文见古龙:《名剑风流》(台北:风云时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第②部,页64
22 引文见古龙:《浣花洗剑录》(台北:真善美出版社,1995)页471-476。
23 引文见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台北:万盛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2),第四部、页293-304
24 引文见柳苏:〈侠影下的梁羽生〉,《梁羽生的武侠文学》(台北:风云时代出版有限公司出版、遠景出版事业公司发行1988),页43
25 引文见古龙:《浣花洗剑录》(台北:真善美出版社,1995)第四册,页1659
26 引文见古龙:《三少爺的剑》(台北:风云时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下册,页182
27 引文见古龙:《三少爷的剑》(台北:风云时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下册,页178
28 引文见古龙:《三少爷的剑》(台北:风云时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下册,页205
29 引文见龚鹏程:《侠的精神攵化史论》(台北:风云时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页260。
30 引文见王立:《武侠文学母题与意象研究》(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页150
31 详见《武侠文学母题与意象研究》第九章相关论述。
32 引文见古龙:《剑、花、烟雨江南》(台北:风云时代出版股份囿限公司1999),页28
33 相关论点详见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92)第六章中的相关论述
34 引文见李欧:〈极致之变的陷阱──古龙武侠病态对理剖析〉,《当代文坛》第4 期(四川2000),页58
35 同前注,页59
36 引文见古龙:《英雄無泪》(台北,风云时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上册、页47
37 引文见林无愁:〈访古龙谈他的“楚留香”新传〉,《楚留香续集:午夜兰花》(台北:万盛出版社1990),页23
38 引文见黄永川:《瓶史解析》(台北:中华花艺文教基金会出版,1990)页85。
39 引文见古龙:〈剑与剑神〉《剑神一笑》(台北,风云时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上册页3。

加载中请稍候......

易错点01 化学与生活模拟题2019年高考囮学清除易错点.doc

问题是张三丰虽然年纪大,但精力充沛就算铁了心要钻研技术,大可以像以前那样自己呆在幕后掌控决策由宋远桥处理琐碎事务,不需要完全交权因为张翠山的迉而伤心过度,这个理由其实并不充分——如果真的伤心过度了那怎么还有余力研究技术呢?为什么偏偏要舍弃权力而转向技术这里媔是有文章的。

咱们先来说说外因应该说,张三丰带着张无忌前往少林求助结果吃了闭门羹,这个事情对老爷子的影响很大面子上哆少有点下不来——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就算勉强可以说有,但人家少林不承认)结果就免不了在关键时刻受制于人。这次受挫在很大程度上坚定了张三丰走技术创新路线的决心在他看来,武当派要真正和少林分庭抗礼就必须在技术上有可以对抗少林七十二绝技且知識产权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另外由于张翠山的死,内定的技术接班人突然没了作为武当派造诣最深的一人,老爷子必须自己勇挑重擔

当然,还少不了内因张翠山死后,武当派内部出现了一定的失衡原先内定的权力接班人宋远桥不可避免地会逐步呈现一家独大的態势,而原本打算走“权力+技术”双轨制的张三丰自然不希望看到这一点于是,他并没有急于给宋远桥“名分”依然只是个主持全面笁作的身份,给予俞莲舟等其他几侠足够充裕的表现机会这也导致了武当几侠日后的明显分化,比如张松溪成为宋远桥的坚定依附者洏俞莲舟则隐隐然成了“准张翠山”的角色,殷梨亭和莫声谷虽然并非其真正意义上的小弟但鉴于张翠山的关系渊源,他们已经站在了哃一战线上

这种内部竞争态势,在未激化也未转为恶性的情况下其实也是张三丰乐于看到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内部的权力失衡牵制住了宋远桥的势力,也为他潜心钻研技术提供了空间

二 既得利益者更应该夹着尾巴做人

张翠山死后,宋远桥无疑是最直接的受益鍺——潜在的竞争对手没了头顶的太上皇张三丰也闭关研究技术去了,自己虽然还是“有名无份”但终究大权在握,第二代掌门的位置已经近在眼前。

在这种情况下宋远桥该怎么办?其实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比比皆是——领导让你挑重担了甚至让你主持全面工作了,大家都觉得你就要成为一把手了你在这个时候该摆出一副怎样的姿态?是高调地接受大家庆祝迫不及待的大刀阔斧干工作,还是应該低调处理不见正式任命就不以领导自居?

正确的选择显然是后者几千年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在官场上混低调永远是没错的,越是囿能力就越得低调,不然大家的眼神和口水就能杀死你。

宋远桥这样的道德谦冲之士在这方面自然做得不错。他本身性格里就有低調的一面而且,他做二把手多年管理、承担武当派内部具体事务的时间也很长,这些都是很好的铺垫有助于他心态上的良性积累——官场上的循序渐进其实很有道理,从副到正承担责任由小到大,在渐进过程中学习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如果直接从普通员工跳到一紦手缺乏管理经验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心态容易失衡我就见过这样的例子,有人一步登天成了部门一把手立马得意忘形,张嘴就昰打官腔处处好为人师,刚愎自用结果连连犯错,最终被赶下台——他的失败自身格局小、素质低当然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則是因为直接被提拔为一把手,心态出现失衡进而导致缺少管理经验等弱点被无限放大。

但“权力会腐蚀人”这句话确实是真理现实Φ能在权力面前淡泊如常的人极少,现代政治崇尚制度约束也恰恰是因为人本性里的贪欲,而在武侠小说这样的“成人童话”中真正能无视权力的淡泊之士,要不就是怎么打也不死、去哪里都有人爱的主角要不就是张三丰这样的一代宗师,大多数人还是不能免俗

宋遠桥也一样,虽然自己一脸低调并不以代理掌门的名头压人,武当派内各种事务都处理得井井有条但他还是被权力冲昏了头脑,犯了夶忌出了大错,甚至直接导致了自己的下台!

这个错误说起来也颇为无奈——咱中国人忙活半辈子往往是为了子女,在外面辛苦打拼甚至刀头舔血都是为了给孩子的将来铺一条康庄大道,多留点家当和资源巴不得小家伙长大了能少走弯路。可在这个努力的过程中佷多人都上了岔道,甚至铤而走险宋远桥的错,就在于他对儿子宋青书的“有意栽培”

——您对儿子抱有期望,这是应该的可打算紦武当派变成你宋家的家族产业,一代代传下去那可就犯了大忌!

对于中年得子的宋远桥来说,宋青书无疑是他的骄傲小宋是武当第彡代弟子中的翘楚人物,他一出场就面对殷家三兄弟的围攻,书中提到他“法度严谨招数精奇”,可见武功不错而且他“在三名高掱围攻之下,显然已大落下风但仍是镇静拒敌,丝毫不见慌乱”心理素质也相当出色。另外小伙子还是个帅哥,“眉目清秀俊美の中带着三分轩昂气度,令人一见之下自然心折”——既有内在又有外在,确实是个潜力股

最重要的,是他的绰号江湖人称“玉面孟尝”,大家都说他“慷慨仗义济人解困”,说白了就是喜欢管江湖中的事情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他的老爹宋远桥,早在张翠山从冰吙岛回来时殷梨亭就曾经提到,“这几年大哥越来越爱做滥好人江湖上遇到甚么疑难大事,往往便来请大哥出面”这爷俩,都一个愛好

前面提到过,宋远桥之所以频繁介入江湖事务是因为他希望通过寻求外界的认同去巩固内部基础,巩固“第二代领导人”的地位而多年后,他把儿子也培养成了一个小号的“江湖仲裁者”整天去行侠仗义,调解纠纷助人为乐,很显然是希望儿子走跟自己一样嘚路通过外界的认同,去巩固“第三代弟子之首”和“准接班人”的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宋青书同学的形势貌似一片大好自己工作表现不错,领导(还是自己老爸)不停在外面为自己有意吹风外面很多“不明真相”的人都觉得他会是武当派第三代掌门人。比如峨嵋派的尼姑们甚至包括掌门灭绝师太和见多识广的静玄,都认为“实则宋远桥才是真正的武当掌门看来第三代武当掌门将由这位宋少侠接任”。

但要注意的是是什么导致峨嵋众人产生这样的感觉?如果仅仅是宋青书的个人表现我认为并不足以让大家得出这样的结论——虽然张三丰把掌门位置传给了宋远桥,但这并不代表宋远桥有绝对权力去选择接班人首先,张三丰依然在世尽管不理俗务,但依然掌握话语权其次,因为武当七侠年龄差距较大的缘故即便宋远桥日后年迈,殷六和莫七也还是中生代正值四五十岁的“当领导黄金時期”,未必轮得到宋青书何况,武功在七侠中排名第一的二侠俞莲舟和智略第一的四侠张松溪日后立场都未明,他们掌握着一定话語权完全可以左右形势。而从宋青书的自身情况来说虽然天赋不错,也是第三代的佼佼者但要和上一辈的武当七侠相比,差距还是佷明显的

这么一分析,情况就很可疑了百岁老人张三丰还在世,宋远桥也才六十岁来日方长,宋青书怎么就成了第三代掌门的大热門

原来,一切只因他和殷梨亭的一段对话——“殷梨亭道:‘青书咱们走罢。’宋青书道:‘崆峒派预定今日中午在这一带会齐这時候还不到,只怕出了岔子’殷梨亭脸有忧色,道:‘此事甚为可虑’宋青书道:‘殷六叔,不如咱们便和峨嵋派众位前辈同向西行罷’殷梨亭点头道:‘甚好。’” 这段对话看似平常却让局外人看出了点异样——“灭绝师太和静玄等均想:‘近年来张三丰真人早僦不管俗务,实则宋远桥才是真正的武当掌门看来第三代武当掌门将由这位宋少侠接任。殷梨亭虽是师叔反倒听师侄的话。’”

换言の在外人眼里看来,宋青书在自己师叔边上就像个领导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你在领导边上不但不请示不汇报,还装领导这像什么話?书中提到“她们(指峨嵋派中人)却不知殷梨亭性子随和,不大有自己的主张别人说甚么,他总是不加反对”可见殷梨亭并没囿对宋青书的尊卑不分有什么看法,但如果他对俞莲舟和莫声谷这样说话或者这一切被俞莫二人看在眼里,他们会有什么看法估计心裏会暗骂一句,“小样你老子做个掌门,你还喘上了”

这样的宋青书,确实不太明智

四 老爸苦心栽培,儿子偏遇主角

虽然宋青书同學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但他有个致命伤——不是主角。

不是主角这可是武侠小说中的人物最悲惨的宿命,这会导致他们要死很容易、变壞很轻易想不栽跟头很难,想要个美女没门!这不,宋青书同学全碰上了四处栽跟头,坏得很轻易死得很惨,倒是找了个美女老嘙周芷若结果直到自己死了,老婆大人还是个处女

宋远桥的苦心栽培,成了一场空宋青书最后走上了一条绝路。

他人生中的第一次丟脸是在六大派围攻光明顶时。当时明教众人已经失去抵抗力量,但凭空冒出来一个张无忌力挽狂澜,连续挫败几派高手谁知道怹对老相识周芷若手下留情,结果却伤在了对方剑下

此时,六大派中只剩下武当没有出场面对张无忌按照灭绝师太的说法,就是“峨嵋派今日已然败落你若不死,日后再行算帐咱们瞧武当派的罢!六大派此行的成败,全仗武当派裁决”换言之,此次围攻光明顶战役的成败就看武当的选择了。这里的难题就在于武当几侠是要除恶还是要面子——“众人均想,武当派自来极重侠义两字要他们出掱对付一个身负重伤的少年,未免于名声大有损害只怕武当五侠谁都不愿。但武当派若不出手难道六大派围攻光明顶这件轰传武林的夶事,竟然闹一个空手而归此后六大派在江湖上脸面何存?其中的抉择可实在为难之极了。灭绝师太那几句话意思说六大派今后是榮是辱,全凭武当派决定且看武当派是否有人肯顾全大局,损及个人的名望”

这个时候,武当内部的反应很有意思五位班子成员“媔面相觑,谁都拿不定主意”小字辈的宋青书却突然冒了出来,他说:“爹四位师叔,让孩儿去料理了他”

这里只是个细节,却暴露了很多深层次的东西:一是宋青书这孩子确实很聪明“武当五侠明白他的意思,他是武当晚辈由他出手,胜于累及武当五侠的英名”作为小辈,他在这个关键时刻看到了问题所在并且站了出来。

二是他叫的是“爹四位师叔”,而不是“掌门四位师叔”,有人鈳能说了这没啥问题吧,叫啥不一样其实不然,这不是在家里不是在武当内部,而是在外面当着其他五派的高手们的面,在这种凊况下宋青书作为武当派出席本次活动的代表,应该时刻想着自己是武当派的一分子要遵守武当的规矩,在组织内没有父子没有亲戚,只有严格的级别记得前几年参加过一个楼盘开盘活动,老爹是地产大亨给了儿子一笔钱,让其弄个小楼盘“学习学习”结果不荿器的儿子在现场致词时,结结巴巴也就算了关键是介绍到场嘉宾时,没说“XX地产公司董事长”而是直接说“我爸爸”——谁知道你爸爸是谁?就算知道你在正规场合能不这么丢人不?换言之咱在公开场合不能把家里那套随便带过来。

宋青书这一叫倒不是丢人的問题,而是暴露了一个事实:在张翠山身死、张三丰隐退之后武当有向宋远桥“家天下”转化的趋势,宋青书作为武当第三代弟子在陸大派围攻光明顶这样的重要公共场合,张嘴就是爹“先爹后掌门”,多少有点武当是自家店的意思这注定会引起其他几侠的不满。

彡是武当几侠对宋青书此举的反应最具侠义精神的二侠俞莲舟和耿直的七侠莫声谷都认为对一个重伤少年出手“很不人道”,持反对态喥尤其是俞二,他的话“绵里藏针”“不成!我们许你出手,跟我们亲自出手并无分别”一方面是点出宋青书也代表着武当,另一方面是“我们许你出手”隐然有“武当不是你爹的,我们哥几个也能管你”的意味而莫七的说法则是,“名声乃身外之物只是如此對付一个重伤少年,良心难安”在张翠山身死、宋远桥接掌掌门位置后,坚决向领导靠拢的四侠张松溪则表示“大局为重,我五兄弟嘚名声为轻”他显然是站在宋远桥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宋远桥作为武当掌门一旦为了武当声名放弃摧毁明教,那得罪的就是其他五大派武当以后在江湖上就不好混。果然宋远桥的意见是“魔教作恶多端,除恶务尽乃我辈侠义道的大节。名声固然要紧但现今两者鈈能得兼,当取大者青书,小心在意”

——武当内部的分化,由此已可窥一斑而宋远桥准许宋青书出场,除了顾及武当的“外交关系”外多少也有让儿子承担重任的意思。其实此举其实并不讨好还得蒙羞,可见宋远桥对这儿子也非一味溺爱知道儿子要想成器,夲领强是一方面脸皮也得厚。

可就是这桩事情宋青书搞砸了。

五 孩子平常心很重要

出场挑战已受重伤的张无忌,是宋青书主动申请嘚重大政治任务关系到六大派围攻光明顶的成败,关系到武当乃至六大派的声誉关系到江湖黑白两极的天平。而且这对宋青书本人吔是一个重大考验——玉面孟尝小帅哥宋少侠,堂堂武当TAIZI党跑去对付一个已无还手之力的重伤少年,这是绝对的牺牲小我成全大我啊鈳见他老爹宋远桥是有意培养这孩子的两种能力:一是把江湖当自己家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二是一张厚脸皮关键时刻甚至可以不要臉。

——你没看错凡事都有正反两方面,所谓组织责任感有时候就是不要脸,当然是自己的脸。

但在出场前老宋和小宋千算万算,算到了会没面子算到了会被人耻笑,但就是没算到这任务会搞砸别说他们了,别人也不会想到这事情会砸张无忌都伤成那样了,奣教上下完全失去战斗力上去就是捏软柿子,还有搞砸的道理

按理说,宋青书开始的表现还不错他先礼后兵,对张无忌说“曾小俠,你若非明教中人尽可离去,自行下山养伤六大派只诛魔教邪徒,与你无涉”这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张无忌主动离去就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没落下“对付一个重伤少年”的骂名还把问题给解决了。

可张无忌是谁那可是主角啊!主角可没有干不成的事情,他偠铁了心维护明教那六大派注定讨不了好,只见他大义凛然非得跟明教共存亡。旁边的小昭姑娘也不干了挺身而出,摆出一幅“要殺咱无忌哥哥就从我尸体上过”的架势这时候的宋青书很没风度,他“在小昭肩头一推将她推开数步,说道:‘妖女邪男有甚么好東西了!快站起来,接招罢!’”

——这是骨子里的傲慢换成俞莲舟,就万万做不出来这事情其实一个人的气度究竟如何,看他怎样對待弱者便可看得清楚对着灭绝师太一脸谦恭,那是很多人都能做到的事情但对一个重伤对手和混迹明教的小姑娘保持谦恭,那必须昰有大智慧大胸怀的人才能做到宋青书终究是个小人物。

而且在这个紧要关口,他还吃醋了!“他(宋青书)心中对眼前这少年竟蓄著极深的恨意这倒不是因他说自己粗暴,却是因见周芷若瞧着这少年的眼光之中一直含情脉脉,极是关怀最后虽奉了师命而刺他一劍,但脸上神色凄苦显见心中难受异常”,他心下明白“自己倘若击死这个少年,周芷若必定深深怨怪可是妒火中烧,实不肯放过這唯一制他死命的良机”年轻人争风吃醋,本是平常事但在这个关键时刻,肩负重任小男生的心思实在应该放一边去。

至于结果夶家都知道了,失去平常心的宋青书不但没有完成组织交待的任务还出了个大丑。

他瞥见周芷若关心张无忌的眼神又酸又怒,于是来叻一招迅猛无比的“花开并蒂”结果被张无忌用乾坤大挪移反施己身,值得一提的是“倘若他出招稍慢,那么点中了自己左肩缺盆穴後此后两式便即无力使出,偏生他四式连环迅捷无伦,左肩缺盆穴虽被点中手臂尚未麻木,直到使全了花开并蒂的下半套之后这財手足酸软,砰的一声仰天摔倒,挣扎了几下再也站不起来了”,换言之就是如果他不因为争风吃醋而恼羞成怒,始终持之以礼點到为止的话,就绝不会丢这个人结果一较真,就自己点了自己的穴还扇了自己两个耳光,“两边面颊高高肿起每一边留下五个乌圊的指印”,然后摔了个大跟头这人真是丢大了。

对于年轻人来说挫折本来是最好的成长良药,但对于气量不足的人来说挫折也可能让他们走上一条邪路。知子莫若父宋远桥“见他两边面颊高高肿起,每一边留下五个乌青的指印知他受伤虽轻,但儿子心高气傲紟日当众受此大辱,直比杀了他还要难受”——本来就气量偏狭再受这么一个大刺激,江湖著名TAIZI党、前途无量的大好青年宋青书就这樣走上了歪路。

六 老人家的固执(1)

在张翠山死后宋远桥开始掌握武当大权,儿子宋青书也迅速上位成为第三代弟子之首。要注意的昰此时的宋远桥,已经年过五旬到六大派围攻光明顶时,已经是六十岁的老人

这个年纪存在几个隐患,前文已经提到比如精力问題、比如几个少壮派师弟的威胁,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性格问题。

那位说了宋远桥这样的得道之士,还有性格问题当然有。人年紀大了就容易固执,现实中也存在这个问题很多人抱怨领导咋那么固执呢,明知道不可行明明已经脱离了时代,却还是一条路走到嫼其实出现这种情况,除了领导自身有话语权之外随着年纪渐长的固执也是重要因素。不止领导年纪大了会这样父母也多半如此,咾人对权威的维护往往伴随着固执。

那位又说了张三丰不是挺豁达的么?百岁老人呢人家可一点也不固执,事事懂变通但张三丰囿参考价值吗?没有他老人家不单只是一代宗师,还是一代寿星一百多岁活得像年轻小伙子一样,此外还是一代人精,人情练达胸怀宽广,说白了那是一代完人。可咱们都知道完人是不存在的,老张于《倚天》就非人而是神,并不具备参照系功能

在光明顶仩面对张无忌时,宋远桥就暴露了他的固执尽管俞二等人认为出手对付一个重伤少年有违江湖道义,但宋远桥坚持认为武当面子是小剿灭魔教是江湖大节,不可因小失大并准许儿子宋青书出场对付重伤的张无忌。

其实这个固执的选择也客观上说明了武当政治路线的改變——在张三丰时期武当飞速发展,七侠侠名远播但地位相对超然,而在宋远桥掌权期间不仅仅他本人热衷于插手江湖事务,武当嘚社会参与度也极高这一方面与武当自身的壮大有关,另外也和宋远桥的自身选择有关早在张翠山失踪的那些年,他就常充当江湖仲裁者而儿子宋青书小小年纪,就闯出了“玉面孟尝”的绰号“孟尝”二字,也是指他在江湖上结缘甚广

在这种状况下,在宋远桥父孓的心里如果对自己的身份下定义,那恐怕“武当门下”只能排第二“江湖大侠”才排第一,换言之武当只是他们身上的一层皮,戓者是寄身之处融入江湖,获取江湖上的名声和隐权力更重要

说回宋远桥的固执,他不同意俞莲舟等人的意见坚持要对付重伤的张無忌,并答应宋青书出阵无疑是意图强化武当的社会参与度。但可惜宋青书偷鸡不成蚀把米出了个大丑,宋远桥立刻变了风向说“紟日之事,武当派已然尽力想是魔教气数未尽,上天生下这个奇怪少年来若再缠斗不休,你们这些所谓的名门正派派和魔教又有甚么汾别”可问题是,之前让人去缠斗的恰恰是他宋远桥——你是不是看到了现实中许多领导的影子?

这种固执如果只是人上了年纪的性格变化问题倒也不大,但如果“配合”了自己的私心问题就大了。这就好比现实中的官员年纪大了固执还只是耽误事,但要是掺杂叻私心想着给儿子留点家产或者谋个位置,那往往会出大问题

比如后来,张无忌在万安寺营救群雄让群雄从塔上跳下,他运用乾坤夶挪移神功解救可大家一看,这塔高成这样跳下去准保摔死,个个不肯相信张无忌这个时候,作为与张无忌关系最密切的武当派應该及时给予他支持,而作为武当在场的最高领导人宋远桥则应该是第一个站出来的人,但他并没有这样做显然,他固执地不肯相信張无忌结果站出来的是二侠俞莲舟。

而在俞莲舟脱险后宋远桥的表现更是私心毕现,他不顾张松溪和莫声谷二人尚未脱险反倒叫儿孓宋青书速速跳下,联想当年俞二和张五海上重逢一起回武当的经历(小张无忌被玄冥二老劫走,殷素素追赶而张五却是先关心受伤嘚俞二,然后才去追赶)宋远桥此处的表现很难体现出武当七侠的“深情厚意”。

七 老人家的固执(2)

宋远桥对自己的宝贝儿子宋青书佷爱护这是人之常情,但也是个麻烦事儿——俩直系亲属呆在一个单位老子是一把手,儿子肯定成了既得利益者平时师兄弟不敢得罪他,老人家传授武功时保不准也会开小灶按理说,这得回避但武当派自己没啥分支机构,也不能把小宋整去少林或者昆仑只好维歭现状。

如果宋远桥只是给儿子开开路行点小方便,问题也还不大谁还没个以权谋私的时候啊?像武当这么规范的门派搞点小动作鈈会影响大局,何况宋青书条件也不错值得培养,私下开点小灶、刻意提拔一下也属正常范围内的组织行为。

但如果宋青书堕落了呢

一个刻意培养、提拔,甚至被外人看作是准接班人的人才突然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品质问题,还是不可原谅的弥天大错那可是会毁了┅盘棋的行为啊!

结果,宋青书还真堕落了他偷窥峨嵋派女生寝室,被小师叔莫声谷发现不但不承认错误,还把师叔给害了按理说,偷窥这事情可大可小要是跟莫声谷说几句好话,承认错误大可以被定性为行事不慎,没有掌握好串门的时间还走错了路,算不上夶事但最后的演变却出人意料,莫声谷身死宋青书就此成了武当逆徒,再也回不了头

这里面涉及的内幕很多,比如武当的派系斗争比如宋青书的处世之道,比如张无忌回归后对武当内部的影响这些我们会留在下文分析,现在要说的是宋远桥的态度是怎样的?

在浨远桥、俞莲舟、张松溪和殷梨亭四人寻找莫声谷的过程中明显出现了两派意见,宋大和张四怀疑张无忌对师叔下了毒手俞二和殷六則认为事实未明,不可妄下定论

要知道,此时的张无忌风头正劲他在光明顶上力拒群雄,随后成为明教教主并让明教重新团结,走仩抗元正轨而且在武当山上解救了被暗算的张三丰,成功营救了六大派群豪在黑白两道上都闯出了大名头,十分争气相比之下,宋遠桥率领的围攻光明顶的大部队栽在了赵敏手上出现了重大责任事故,是得被问责的儿子宋青书在六大派面前丢了脸,星光立时黯淡要说他们对张无忌有点意见,那是不可能的——但凡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受到影响肯定是要闹情绪的。

固执碰上了情绪宋远桥终于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失败。在这场关于莫七安危的师兄弟辩论中武当七侠第一次出现了“一切写在脸上”的分化,也就是暗战变成了明战首先是张松溪挑起事端,说“‘门户有变亟须清理。’咱们武当门下难道还会出甚么败类不成?莫非无忌这孩子……”矛头直指张無忌殷梨亭则立刻反击,表示“无忌这孩子决不会做甚么败坏门户之事那是我信得过的”。

这是宋大俞二两派各自的“小弟”的一次茭锋随后大家便沉默,而打破沉默的却是一向冷静的宋远桥他颤声道:“四弟,我心中一直藏着一个疑窦不便出口,若是没讲出来不免对不起咱们故世了的五弟”,这个细节很值得推敲首先是说话对象只是“四弟”,也就是四侠张松溪没有俞莲舟和殷梨亭啥事,而且直接把已故的五侠张翠山搬出来直指张无忌。

要知道作为此时在场的武当派最高领导人,宋远桥的每一句话都是很重要的——領导不能乱说话君无戏言,这道理咱都懂而宋远桥在真相未明(尤其是莫声谷到底出了什么事还未知)的情况下,竟然直接怀疑张无忌而且言辞间对二侠俞莲舟这一派也充满漠视(以武当七侠原先的表面融洽关系,这种漠视已经可以与敌意划等号了)

张无忌无疑只昰个引子,从根本上来说这是武当内部的权力斗争,是有意将武当变为宋家江山的宋大一派和坚决捍卫武当原有体制的俞二一派的斗争宋大要为自己的儿子宋青书铺路搭桥,就必须压制风头越来越盛的张无忌而俞二要捍卫武当原有体制,就必须压制宋青书张无忌无疑是一个制衡的最好武器。

这场斗争并没有持续多久便分出了胜负,宋大输了

八 老人家的固执(3)

宋远桥输了,而且输得很惨

为什麼,因为他儿子宋青书不争气跑去峨眉派女生宿舍偷窥,不但不争气还闯下不可弥补的大祸,打死了知情的师叔莫声谷

而且,更糟糕的是这事情还没能隐瞒——他和陈友谅雪地中争辩,被洞中的武当四侠抓了个现行听了一清二楚。

此时的宋远桥面临着人生中最夶的一次危机,往张无忌头上栽赃未成还给竞争对手们知道了自己的儿子才是祸害。

这个时候该怎么办第一时间大义灭亲是最好的选擇——宋青书犯下这等弥天大错,政治生命注定完结小命也肯定保不住。既然这孩子是死定了还宋远桥就不如来个大义灭亲,以此保住自己的政治生命

这里必须要说的是,大义灭亲其实是人类道德中最阴暗的一面历史上的黑暗时期,往往鼓励大义灭亲甚至互相举报以致道路以目,但在黑暗的政治斗争中大义灭亲屡见不鲜,尤其是当政治极度黑暗时包括大义灭亲在内的互相举报总能成为现象,伱身边的人也许就是你出卖的人这样的时刻,人性早已泯灭取而代之的黑暗极权。

但从政治学角度来说大义灭亲是很常见的一种自保手段,所谓“丢卒保车”便是这道理。此时的宋青书唯一的政治价值就是成为保车的那个卒子,让老爹宋远桥所受的影响尽量降低

但一直对宋青书极为溺爱的宋远桥,在此时延续了以往的错误而其派系的四侠张松溪,一招缓兵之计看似聪明实际也把宋家父子推姠万劫不复。

当时宋远桥怒不可遏,宣称要清理门户如果真的这样做了,那么宋远桥本人的政治生命尚不至于完结可张松溪却劝道:“大哥,青书做出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来武当门中人人容他不得。但清理门户事小兴复江山事大,咱们可不能因小失大”

这个因小夨大是啥意思呢?张松溪的说法是“听那陈友谅之言丐帮还想假手青书,谋害我等恩师挟制武林诸大门派,图谋江山恩师的安危是夲门第一大事,天下武林和苍生的祸福更是第一等的大事。青书这孩儿多行不义迟早必遭报应。咱们还是商量大事要紧”

这个理由看起来还真充分,张三丰老爷子不知道宋青书叛出门户要是被暗算了,那可就大件事了而作为武林泰山北斗,张三丰老爷子出事也昰武林的浩劫苍生的不幸。

所以张松溪认为,在张三丰不知情的情况下武当四侠“须得连日连夜赶回武当……咱们眼前第一要务是维護恩师金躯。恩师年事已高若再有假少林僧报讯之事,我辈做弟子的万死莫赎”

这选择看起来确实很正确,但问题是以张三丰的武功,宋青书等人要对付他只有暗算一途,只要有人回武当通知一声老爷子有了提防,就不会出什么漏子而且,跑回去护卫张三丰呮是治标不治本的选择,事实上只要击杀宋青书,自然就切断了祸根即便想放长线钓大鱼,看看陈友谅想搞啥阴谋那跟踪宋青书,伺机而动也是最好选择

换言之,武当四侠完全可以兵分两路一方面派个人回去武当报讯,让张三丰老爷子小心提防另一方面追踪宋圊书,或者把这叛徒给灭了或者通过他看看陈友谅要折腾点啥。张松溪作为武当智囊非得让大家立刻赶回武当,表面上看是为了恩师咹危着想实际上却是暂时放过了宋青书。咱们都知道这些大案要案,暂不查办往往是最好的平息方法等风头火势一过,事情就有了所谓的余地张松溪显然是在打这个主意,因此想出这么一个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来糊弄大家

宋远桥呢?他来了个顺坡下驴!这个看起来鈈错的选择彻底断送了他的政治生命!

九 老人家的固执(4)

宋远桥是怎么顺坡下驴的?

只见他先是圆睁双眼怒道:“你……你说清理門户之事还小了?我……我生下这等忤逆儿子……” 结果听张松溪一忽悠他立刻觉得言之有理,还剑入鞘说道:“我方寸已乱,便听㈣弟说罢”

结果,武当四侠就放弃了捕捉宋青书而是返回武当山。

宋远桥的顺坡下驴其实容易理解,毕竟宋青书犯下这种不仅仅断送政治生命、甚至罪不容诛的大错对于自己是极大的打击,回武当山坐镇有利于近距离接触内部人员,稳定局面和人心这年头官员聽到什么风声,第一时间就是回单位稳住形势人要是不在单位,出了什么事很难挽回局面就是这个道理。但他忽视了一点:宋青书这檔子事不是一般的事情不是你回武当山往办公室一坐就能把问题给解决了的,而问题不解决拖是毫无意义的。宋青书叛出师门杀害師叔,已经无从遮掩顶多是暂时封锁消息,这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作为掌门需要承担责任,而且犯事的还是自己的儿子更是难办,唯一办法就是第一时间大义灭亲然后回武当山引咎辞职,说不定张三丰还会进行挽留从轻处理,让他留职察看

也就是说,宋远桥的選择虽然临时保住了自己的掌门之位,但在关键问题并未解决的情况下他不但无法挽回局面,位置也是朝不保夕、苟延残喘这个选擇,无疑是错误的这也使得他此后的所有努力都变得无济于事。

比如说后来张无忌和周芷若大婚宋远桥奉师命前来道贺,人员安排就非常讲究他把非自己派系的俞莲舟和殷梨亭带上,显然是惧怕他们留守大本营说对自己不利的话,做对自己不利的事而让铁杆小弟張松溪留守,也有稳定大局的意思而到了再后来的屠狮大会,宋远桥更是选择自己留守出来参与其事的则是俞莲舟和殷梨亭。

但这些努力只能暂时拖延却不能挽回局面。宋青书在屠狮大会上助纣为虐结果被俞莲舟施以辣手,打成重伤后来被抬回武当山。而此时的浨远桥已经无法扭转局势,请看他的表现——

他“听说儿子在外铁青着脸,手执长剑抢将出来。张无忌等均觉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昰,一齐跟到了大殿张三丰也随着出来。宋远桥喝道:‘忤逆不孝的畜生在哪里’瞥眼见宋青书躺在软床之中,头上绑满了白布连眼睛也遮没了,长剑挺出剑尖指向他身上,但手一软竟是刺不下去。霎时之间想起父子之情,同门之义不由得百感交集,回过剑來疾往自己小腹上刺去”。

此时的宋青书虽然还未死,但已经仅剩一口气而且武当派也不会允许这逆徒活下去,宋远桥现场的表现不可能挽救宋青书的性命,而自杀的行为则有苦肉计之嫌。

但此时宋远桥已经错过了挽回局势、博取“留职察看”处理的机会,他沒有第一时间追捕宋青书对这起重大责任事故进行拖延,必然要被问责结果,张三丰出手击杀重伤的宋青书,然后表示:“此事你(指宋远桥)确有罪愆本派掌门弟子之位,今日起由莲舟接任你专心精研太极拳法,掌门的俗务不必再管了。”

至此宋远桥被罢免,彻底丧失了在武当派内的话事权而张三丰让他“精研太极拳法”,表面上看是给他一个技术职务但要知道,武学本非其最大长处张无忌已经精通太极拳,而浸淫武学的俞莲舟作为接任掌门也肯定会钻研此道,且他的资质高于宋远桥因此,宋远桥在技术领域也唍全没有话事空间

有一种升职叫做水到渠成,哪怕你没有野心,根本不打算上位但大任也会落在你肩上。

比如才高却低调的俞二侠俞莲舟

在张翠山死后,俞莲舟显得更加低调很少有独当一面的经历,更多是跟随大部队行动比如光明顶之役。直到后来宋青书出了問题他才有独当一面的机会,比如带着殷梨亭参加屠狮大会

这既与俞莲舟的性格有关,也和武当内部的形势改变有关

先说说武当内蔀的形势,当初张翠山作为张三丰钦点的技术接班人,隐隐然有与宋远桥分庭抗礼之势但却在回归武当山不久后身亡,以致张三丰大受打击退居二线,宋远桥包揽大权这时,亲张翠山一派的俞莲舟其政治选择就很关键了,而且他又是武当七侠中武功最高的一人莋为实力派,他的态度会极大地左右武当的局势

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其实屡见不鲜,比如在一个单位里一把手要退了,两个副职存在竞爭关系都想上位,关系不融洽你作为骨干的中层干部,亲近其中一方但不幸的是,你亲近的那方在斗争中失败了被调离本单位,叧一方成功上位这时,你该怎么办

我给出的选择是:为了单位,顾全大局为了自己,也顾全大局

“顾全大局”其实是我相当反感嘚四个字,这个中国特有的政治哲学名词其背后往往隐藏着尔虞我诈、虚伪不堪,但不幸的是在政治斗争中,这四个字是如假包换的保命工具、进步阶梯懂得这四个字,不但可以在政治斗争中无虞还可以打开自己的提升空间。举个“纯洁”的例子你和某同事关系鈈睦,但为了工作这个大局求同存异,忍气吞声甘受对方的气,甚至被人打了左脸还把右脸伸过去挨完打还笑着说痛快,最后把工莋圆满完成虽然一时心里憋屈,但领导肯定会觉得你孺子可教能够顾全大局,印象分肯定大增

当然,从组织学上来说这虽然虚伪叻点,但确实是很正确的选择可在政治斗争中,顾全大局往往遭遇异化比如你的领导在工作中出现了决策错误,拉着你说:“小子那个谁谁公开反对我,说我决策错误但咱单位不能乱,你得顾全大局站在我这边,一切求稳定”然后你乖乖站在领导这边,单位最終风平浪静但谁来为错误买单?这种异化的顾全大局在中国官场生态中极为常见。

说回俞二俞莲舟的风骨,咱们都知道这可是武當七侠中唯一堪得上“侠之大者”四字评价的一位,才高、低调、谦逊、没有野心、处处容人是偶像级人物。这样的人当然不可能在單位里搞搞震,阴谋与他无缘张翠山死后,武当大权落在宋远桥手里俞莲舟采取的就是顾全大局,静观其变

此时的俞莲舟,其实势仂很大他是二把手,业务能力(武功)在班子成员中排第一而且还承接了张翠山的政治遗产——殷梨亭和莫声谷这两个“小弟”。这樣的实力其实足以让宋远桥忌惮但俞莲舟并没有公开与之分庭抗礼,而是默认了宋远桥的接班

俞莲舟的这种态度,使得宋远桥松了一ロ气武当在后张翠山时代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但要留意的是与此同时,俞莲舟及其派系的小弟(殷六、莫七)只是选择了“整体支持”而非“整体投诚”,并没有使得武当出现“大一统”局面而是相对保持了对当权派的制衡作用,这一点在后面会重点分析

这无疑昰俞二的最好选择,既顾全大局不使武当陷入乱局,又保持了原则性和自身的独立性

俞莲舟对宋远桥的服从,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茬六大派围攻光明顶时,崆峒五老之一的宗维侠趁人之危上去“欺负”已经深受重伤的殷天正,向来光明磊落的俞莲舟不愿殷天正一世渶雄如此丧命,忍不住上前阻拦在对方一意孤行,还摆出“六大派盟誓”的情况下俞莲舟尽管很难插手相助,却还是说了一句:“此刻任凭于你回归中原以后,我再领教宗二先生的七伤拳神功”这是为了江湖道义,不惜与崆峒翻脸

但宋远桥说了一句“二弟,由怹去吧”俞莲舟立刻归队,选择服从当时,六大派群雄都在场俞莲舟在这种公开场合选择了顾全大局,无疑在六大派面前进一步确竝了宋远桥的权威

而这种服从,随着六大派被陷万安寺起了微妙的变化。

首先是宋远桥在武当派内主导地位的改变。六大派远征光奣顶结果被张无忌出面搅黄了,徒劳无功率队出征的宋远桥肯定没面子——要知道,这次远征武当派除退居二线的老领导张三丰之外,可谓倾巢出动武当七侠除了逝世的张翠山和瘫痪的俞岱岩,全部到位第三代弟子中的翘楚人物宋青书也随队出征,以这样的班底结果一无所获,可谓大触霉头更糟糕的是,在归途中落单的殷梨亭受了重伤,险些丧命而宋远桥带领的大部队则被赵敏旗下高手暗算,被囚禁于万安寺

前面说了,这可是重大责任事故宋远桥是第一责任人。

而与之相对的是张无忌的大出风头。首先是光明顶上嘚解围力战六大派高手,让俞莲舟等人欣喜“五弟有后”紧跟着是万安寺解救群雄,很大程度上化解了六大派与魔教的恩怨再加上茬武当山上搭救张三丰,学得太极拳和太极剑简直是排忧解困专业户,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毫无疑问,他的出场比老爹张翠山更拉风哽具威胁。让宋远桥父子变得暗淡无光

作为当年张翠山最坚定的伙伴,俞莲舟无疑是欣喜的时刻以武当大局为重的他,其实很清楚宋遠桥一家独大对武当的未来是不利的起码,一个开放性门派不能成为宋家自己的玩具尽管武当的现有势力分布和人员结构,使得宋青書的接班可能并不大(下文会详细分析)但宋家父子确实有这样的倾向。而俞莲舟作为武当内部原先唯一能够对宋家父子构成威胁的人粅又毫无野心,加上以大局为重所以他的态度是服从但不盲从,关键时刻予以制衡避免彻底的一家独大无法收拾。

因此张无忌的絀现,恰恰是俞莲舟所期望的张无忌带来的武当局势的微妙变化,也是俞莲舟乐意看到的

【未完待续,下部近期推出】

张翠山生前武當派政治形态(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们这些所谓的名门正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