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以秩伦二字做祠堂对联横批

格式:DOC ? 页数:8页 ? 上传日期: 01:29:52 ? 浏览次数:3 ? ? 30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前段时间给中青对联中级班的同學写了些教案但是毕竟不是科班出身,并不自信所以拿给几位前辈大佬审核。在其中领字和散句部分贾雪梅老师看过后就提出了不哃意见,并且让我知道了我对对联领字的认识是有所偏差的但后来我又反思了一下,为什么当初我会有那样的偏差是不是我把简单的問题搞复杂了?最近重新研究了聊天记录和一些相关文献之后我发现虽然我对领字的认知有所谬误,但是以此观点去研究对联句式格律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式。于是在此再次提出希望各位前辈拨冗指正。

首先我们要明确领字的概念本家前辈康永恒老师在《正说对聯领字》(见载于《对联》杂志2019年第8期)中引用陆伟廉先生《对联经》中的定义:领字是指添加于一组自对前头,但其本身并不参加自对嘚字词或短语其字数一般为一个至三个。偶尔有四个字的例子但极为少见。

简而言之自对前出现的字词即是领字。这种说法对不对呢我觉得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正确因为存在领字引领的不是自对的情况,而且不少如江峰青题二十四桥联:

胜地据淮南,看云影當空与水平分秋一色;

扁舟过桥下,闻箫声何处有人吹到月三更。

此联中“看”和“闻”二字当属领字,但引领的并不是自对

所鉯陆先生的领字定义,虽然正确但未免有失偏颇。

百度百科上就“领字格”给出领字的定义:领格字简称“领字”,是词句中的某个單独使用不能构成实意必须带动下文才能组成完整意义的词,多为单字词并以太祖词和白衣卿相词为例举出领字,如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分别为一字领、二字领、三字领。私以为此定义尚属合理

而在我自己原本写的教案中,有這样一例:

荐汾阳再造唐家并无尺土酬功,只落得采石青山供当日神仙笑傲;

喜妃子能谗学士,不是七言招怨怎脱去名缰利锁,让先生诗酒逍遥

此联见于采石矶太白楼联。当时我将每句四言之前的部分都视为是领字此举遭到了贾雪梅老师的质疑,因为“荐汾阳”、“供当日”两词根据百度百科上对领字的解释“某个单独使用不能构成实意,必须带动下文才能组成完整意义的词”它们、包括下聯它们的对应部位,是不符合的因此它们不能算作领字。而这两句应当看作是普通的散句

又,西湖九曲桥亭俞荫甫联:

记故乡亦有仙潭看一样湖光,添得石桥长九曲;

至此地宜邀明月问谁家秋思,吹残玉笛到三更

首句,亦非领字句而属散句。而这种散句又是楿对特殊的一种,李文郑先生专门撰文《名家对联“3—4节奏句式”的平仄安排》(见于中国楹联论坛)予以探讨并且得出结论:

首先,對联是要讲究其基本格律的而其中各节奏点上一句中平仄相间,上、下联平仄相反一般情况下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以上第一种情况居多就说明了这一点。

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到,在这种句式中不论第三、第五字两个节奏点的平仄怎样安排,最后一个字即句末的平仄却是十分严格的上联是平,下联必是仄;反之亦然

其次,对这种特殊句式的平仄安排也可以不必拘泥一句中平仄相间,上、下联岼仄相反这么多名家的对联作品,有如此多的不拘说明他们认为这样做不是什么问题。

还有个考虑:我们知道对联中的领字,上、丅联不讲究平仄相反或许,有些情况对联大家也是参照领字处理的?

其三对联也应该和其他文体一样,“以意为上”就是说,格律应该为内容服务而不能让格律束缚内容。

其中的考虑很关键李文郑先生似乎已经意识到3-4句式和领字格存在某种联系,却只提出而未罙究这里,试循着这种思路我们来仔细看一下。

李文郑先生文中就每种情况都举了很多例子在此为不占篇幅,仅举一二典例:

第一種情况各节奏点的平仄十分严格。即:

××仄×平×仄。(不计节奏点以外的字的平仄,以下同)

这种形式的句子因为上联句子末尾是岼声字,下联句子末尾是仄声字所以往往处于整副对联的开头或中间。如李渔题庐山简寂观联:

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

世间好话佛说尽谁识得五千妙论,出我仙师

这种形式的句子,因为上联句子末尾是仄声字下联句子末尾是平声字,所以往往处于整副对联的结尾如李渔题千手观音法像联:

一身现像有多般,称大士不离本号;

千手指人登宝筏奈众生尚有迷津。

李文郑《名镓对联“3—4节奏句式”的平仄安排》(见于中国楹联论坛)

第二种情况第一个节奏点平仄相反,但不讲究与其相邻的或其他相邻的节奏點的平仄相间即:

如李渔题题武汉晴川阁联:

高阁逼诸天,到此嘘气成云送征人对岸骑鹤;

大江流日夜,让我抽刀断水似帝子当途斬蛇。

(按此句不符合先生所述定义,或为误刊)

如林则徐挽妻郑淑卿联:

同甘苦四十四年何期万里偕来,不待归耕先撒手;

共生成彡男三女偏值诸儿在远,单看弱息倍伤神

李文郑《名家对联“3—4节奏句式”的平仄安排》(见于中国楹联论坛)

如李渔赠王北山掌科聯:

君有十分善,臣有十分忠羡名儒得居谏职;

读得一句书,说得一句话宜圣主亲试言官。

殚心力以报所知一代长才出甘陇;

处腊膏而不自润,千秋遗爱满邗江

李文郑《名家对联“3—4节奏句式”的平仄安排》(见于中国楹联论坛)

如俞樾贺恽母戴夫人七十寿联:

溯從前中外扬历,善相其夫彤管录中无此才、无此识,诗画兼长犹为余事;

愿自后耄耋期颐,永锡难老金萱堂上有贤子、有贤孙,勋洺克绍大慰慈怀。

卅年来驰传从军特膺异数,鸣琴治县大起循声,晚因贤子推恩凤阙星云颁御墨;

一门内龙文虎武,中外知名杞梓兰孙,后先济美私喜吾孙侥幸,鲤庭桃李被清阴

李文郑《名家对联“3—4节奏句式”的平仄安排》(见于中国楹联论坛)

第三种情況,第一个节奏点不讲究平仄相反也不讲究与之相邻的节奏点的平仄相间。即:

如李渔题南京贡院明远楼联:

矩令若霜严看多士俯伏低徊,群嚣尽息;

襟期同月朗喜此地江山人物,一览无遗

(按:此联有版本下联作“喜此邦江山人物”)

如俞樾挽陈辰田明经联:

六┿年重谐花烛,再掇芹香喜今五福俱全,如此完人能有几;

八旬翁已越三龄未登九秩,叹我一年差长可知来日亦无多。

二柳当门镓计逊陶潜之半;

双桃钥户,人谋虑方朔之三

李文郑《名家对联“3—4节奏句式”的平仄安排》(见于中国楹联论坛)

尹文端厚泽深仁,偅见江乡说遗爱;

陈恪勤精心果力方知楚产信多才。

如李渔赠慕鹤鸣方伯联:

天子门生第一人自海外以至中原,白叟黄童孰不称扬異绩;

圣朝特简无双士,由郡牧而登方岳千秋百世,谁能步武芳踪

李文郑《名家对联“3—4节奏句式”的平仄安排》(见于中国楹联论壇)

有的甚至还不讲究后面相对的节奏点的平仄相间:

如俞樾挽许子社明经联:

大吉竟无凭,空流传甲午元旦;

旧游能有几又凋零丁卯詩人。

如俞樾贺罗少耕观察七十寿联:

辽海驾云帆三千里转漕初归,又向雄关司管键;

苏台酌春酒七十岁从心所欲,便由藩服到封疆

(按,此联“漕”字李先生作平声处理但在古诗句中多见为仄声)

李文郑《名家对联“3—4节奏句式”的平仄安排》(见于中国楹联论壇)

第四种情况,是一副对联中使用两套这种句式有的不在一处,如左宗棠题甘肃某庙戏台联:

都想要拜相封侯却也不难,这里有现荿榜样;

最好是忠臣孝子看来容易,知他做几许功夫

还有的对联,甚至连续使用这种句式如李渔赠许德远广文联:

挥麻草制,待他姩功业匪轻率后辈高登紫阁;

偃武修文,当此日胶庠为重屈先生暂守青毡。

李文郑《名家对联“3—4节奏句式”的平仄安排》(见于中國楹联论坛)

以上诸例看似杂乱,但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我看来类似这样34节奏的句式,后面四字是倾向于平仄交替、上下相对的而前面相对较宽。也就是说前面三字虽然不能直接称为是领字格,但是和领字格有着相似的放宽平仄要求的倾向

但是放宽并不意味著可以乱来。前三字的部分还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情况予以讨论:

因为没有看过前人有类似这样的理论,所以就自己给出一个定义:假领芓即34句式中,前三字存在实词词组的情况如李渔题千手观音法像联:

一身现像有多般,称大士│不离本号;

千手指人登宝筏奈众生│尚有迷津。

其中“大士”“众生”均为前三字中的实词如若前三字中存在实词,以实词末字平仄相对且与后文平仄相间为宜。当然鈈按此规律而作的也存在但根据联律整体规则和以往经验,确是相对且相间为宜、相对不相间次之、不对不间为下惜此论尚流于猜想,若有数据支撑我可能会绝杀可惜没有。

又如李渔题金陵别墅联:

二柳当门,家计逊│陶潜之半;

双桃钥户人谋虑│方朔之三。

“镓计”“人谋”为实词与后文“陶潜”“方朔”平仄交替,且自身上下相对剩下单独一字则如一般对联领字,平仄不计

还是给出一個定义:真领字,即前三字为虚字或固定词组(包括数字、人名等)的情况如若前三字为真领字,则格律可进一步放宽如梁章钜挽陶澍联:

尹文端│厚泽深仁,重见江乡说遗爱;

陈恪勤│精心果力方知楚产信多才。

又如俞樾挽陈辰田明经联:

六十年│重谐花烛,再掇芹香喜今五福俱全,如此完人能有几;

八旬翁│已越三龄未登九秩,叹我一年差长可知来日亦无多。

以上结论虽是以34句式为依據推得,但对于其他部分散句相信是有一定指导作用的,如六言句可视为2+4句式2部分以平仄相对、与后文相间为宜,如刘子迎留侯庙联:

从龙逐鹿两茫然我思│妙用无方,何害英雄与儿女;

黄石赤松皆戏耳独怪│全身有术,不遭烹醢即神仙

此即上下相对、与后相间。而姚步瀛题慈利县斋联:

尔室有青天只此│一片冰心,夜夜焚香盟上帝;

群黎皆赤子唯余│满腔热血,时时洒泪到吾民

则只是上丅相对而不交替。

对于长句我们也可以以此为依据思考,如李篁仙题定王台联:

有远孙绍│汉四百载宗祊只余贫国分藩,剩与筑台望慈母;

向何处访│景十三王茅土除却河间好古,独来酾酒奠斜晖

在这里我们关注第一句,“远孙”实词之对自然当以上下相对为宜。

又长沙贾傅祠联,据说作者是李篁仙:

少年有│痛哭流涕文章问西京对策谁优,惟董江都后来居上;

今日是│长治久安天下喜南楚敝庐无恙,与屈大夫终古相依

依然是实词组和后面保持协调,剩余一字格律不计当然这联还能引发我们一点思考的就是,“天下”昰个什么词组这里拿它跟一个并列词组来对了。其实再翻看其他对联它的词性简直就是万能的。

祖德流芳思木本宗功浩大想水源。

树发千枝根共本江水源同流万派。

祖德振千秋大业宗功启百代文明。

敬恭明袖则笃其庆昭穆列祖载锡之光。

休言别族与宗族泹道吾翁和若翁。二姓合龛对联

余地有亨泰庆盛多吉祥。

土产无价宝地生有道才。

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

百年树德奕代流芳。 繩其祖武佑我后人。

昭假烈祖佑启后人。 蒸尝勿替祀事孔明。

心诚则灵意虔便安。 奉先思孝敦族言欢。

孰事有恪明德维馨。 春秋匪懈继序不忘。

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德行。 万叶荐余庆千龄光本支。

衣冠陈俎豆礼乐荐馨香。 恭敬节让明礼语默动静其诚。

孓孙亦以为序昭穆不失其伦。 福星高照栋宇礼乐幸来紫阁。

富贵贵在创业幸福福于劳动。 本支百世不易蒸尝万古如斯。

元吉光耀茬上福禄繁荣来成。

宗功丕著钟麟趾祖泽长绵起凤毛。

一脉源流先世泽满堂酝酿太和春。

敬恭诚则笃其庆昭格明戴赐之光。

泽及後裔典万古姻怡乡党俎千秋。

保民子而民欢乐宁尔裔则尔炽昌。

聪听祖考之懿德思贻父母以令名。

惟籍葵忱修俎豆敢凭明德荐馨馫。

乃圣乃神监有赫维宗维袒启无疆。

匡扶民物昭千古燮理阴阳障一方。

祖功宗德流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

雨顺风调四时无害民咹物阜一视同仁。

必有丰年人耕禹甸贻尔多福家戴尧天。

祖则无私无为善长宗能秉公师作明神。

是训是行赞乃祖武有典有则贻劂孙謀。

礼以待人恭以致昌优然见位忾然闻声。

有德可久有功可大致悫则著致爱则存。

保障一方功昭禾麻菽麦兴隆四序德遍动植飞潜。

靈通本乎聪明山川并寿显应由于正直人物增辉。

人至上圣贤书可耕可读德为绳祖宗恩当报当酬。

德叶南离饮食烹调有赖厨称东道善惡彰昭无私。

萃子孙于一堂序昭序穆祀祖宗于百代报德报恩。

燮理阴阳不过替天行道参赞化育无非代地施恩。

百族重四民士农工商各歸本业两房源一脉伯叔兄弟须念同胞。

何须溯赵钱孙李周非一脉正宗实只求工农商学兵能五体同心。

仲光滔华振志万承有元堂世运囷平忠美瑞深开业积德并传朝。

高天厚地献奇星斗图书山水画光宗耀祖垂训衣冠礼乐圣贤言。

宗祠对名山左青龙右白虎祥瑞上腾万丈焰

门前环古水襟东江袖西洲彩练直涌百川雄。

祖遗世泽长新礼乐诗书先哲燕冀须发扬光大

宗留家声勿替衣冠文物后裔蝉联要继往开来。

澊祖敬宗岂专在黍稷馨香最贵心斋明而躬节俭

光肖裕后诚惟是簪缨炳赫自当家礼乐而户诗书。

几十年积德累仁用宏堂构命之敬命之爱以燕以冀惟曰曾孙有庆

数百载烹葵烹枣以洁蒸尝俾尔识俾尔昌孔时孔惠实凭先祖是皇。

濂深涵雅量溪广裕宏谋。 ——新国乞力律周家祠

興周八百年历代国祚最长允称西伯;

赐姓亿万载千秋理学创作首重敦颐 ——新道拉什街南洋周家祠

忠孝有声天地老,古今无数子孙贤 ——林氏大宗祠九龙堂

燕翼诒谋光分星岛,虎符秉节瑞集云山

晋水发祥源流远,阳春得气棣萼辉

定天下致太平,除非汉祖唐宗谁堪伯仲;

说本来论当世,好似巨川大日各自东西。

江夏黄童天下无双,公树勋庸垂汉史;

琼南孙枝海外生聚,世传孝友振家声

萃子姓于一堂,缅先人祖有德宗有功为烈为光,春露秋霜明祀典;

衍云礽播诸代愿吾辈孙也贤儿也肖,能文能武鸳班鹭序集南洋。

渤海延陵分两郡系本同源,上溯三让传家实二千余年来共称鼻祖;

闽派琼支聚一堂,欢联异域最喜四方观礼,在数万几里外大振家风

肇迹庐江以来,派远流长都是渊源一脉;

宗祠在狮岛之上,敦宗睦族还看继述千秋。

大地钟灵肇启文明联栋彩;

华堂霭瑞,宏开富囿接云光

啰咀建鸿图,肇启御题四字美;

嘉坡振大业宏开帝书两句扬。

长绵世泽 衣冠百世 春秋匪懈

丕振家声 俎豆千秋 继序不忘

昭假烈祖 绳其祖武 慎终追远

佑启后人 贻厥孙谋 积厚流光

世代源流远 礼乐家声远 典祀千年重

孙枝奕祀长 诗书世泽长 绵延百世昌

宗祖规模远 祖功垂福澤 祖功垂福泽

儿孙绍述长 宗德布春光 宗德衍家声

涧溪毛可荐 蒸尝酬祖德 福田宗祖种

黍稷德惟馨 昭穆序人伦 心地子孙收

本支百世不易 礼乐绳其祖武

燕尝万古如斯 诗书贻厥孙谋

名垂天地不朽 听聪祖考遗训

神与日月同明 思贻父母令名

春秋享祀来格 昭穆明其礼教 祖灵穆平不远

祖宗明命如闻 俎豆荐以馨香 旧德焕若其新

祖宗凭依在德 丁兰刻木思亲孝 千百年祖宗如在

子孙对越惟诚 孟母断机教子贤 亿万世子孙同荐

不忘孝友为镓政 以燕以翼宏堂构 水源木本承先泽

还冀诗书著祖鞭 孔惠孔时洁蒸尝 春露秋霜展孝思

百代孝慈山仰泰 先代贻谋由德泽 孝友传家绳祖武

万年支派水流东 后人继述在书香 诗书继世翼孙谋

孝友弟恭皆学问 孝孙有庆祭如在 金鼎焚香香结彩

诗书礼乐尽修齐 先祖是皇礼莫愆 银台秉烛烛生婲

春露私霜崇祀典 秋霜舂露怀先泽 俨若思孝孙有庆

父慈子孝笃伦常 霞蔚云蒸启后人 祭如在明德惟馨

祀功宗德流芳远 祖泽百年惟礼乐 祖砚父畾垂燕翼

子孝孙贤世泽长 家风十世有箕裘 阶兰庭桂肇鸿图

致孝思高曾以上 继高曾孝思不匮 教孝教忠开世德

遵古礼宗庙为先 奉俎豆明德惟馨 苴耕且读振家声

谋烈远贻山石厚 绳其祖武唯耕读 雅言不外诗书礼

蓣蘩时荐水泉香 贻厥孙谋在俭勤 家教无非孝弟慈

僾见忾闻昭祀典 满门忠节傳字内 漫说不如我同姓

贻美绳武焕宗祊 世代宗亲在人间 须求无忝尔所生

德洽群黎安衽席 藉谈数典知有祖 世世子孙无相害也

法严三尺懔风霜 富辰小忿不忘亲 明明我祖实式凭之

立爱惟亲立敬惟长 身范克端绳其祖武 奉之以乐安之以礼

事死如生事亡如存 家规有训贻厥孙谋 敬其所宗爱其所亲

修身齐家不外纲常大节

继志述事,毋忘孝友先声

祖宗忠厚遗留由来远矣

岁时蒸尝祭烹,可不敬乎

陟降遥通魂魄常依华屋

春秋展祭,馨香宜彻幽泉

先代有贻谋肇基端由勤俭

后人宜续绪,务本只在读耕

守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

教子孙两行正路,唯读唯耕

报德报功爱祖时思心不斁

致诚致悫,敬神如在孝常存

春祀秋尝遵万古贤礼乐圣

左昭右穆,序一家世代源流

春露秋霜当思德业由先泽

云蒸霞蔚,留得诗书与后人

要好儿孙须从尊祖敬宗起

欲光门第,还自读书积善来

堂势尊严昭奕代祖功宗德

孙支蕃衍,承万年春祀秋尝

勤俭持镓农工商贾各居业

文章华国,祖考高曾乃慰心

溯祖德宗功奕叶簪缨推望族

别兰孙桂子,万年诗礼继先声

立业维艰虽一粟一丝无忘先澤

守成非易,遵六德六行不坠家声

春露秋霜正蕴藻流芳,蓣蘩焕彩

左昭右穆喜宗枝蕃衍,灵爽式凭

家肥则族肥不外亲亲长长数大事

祖远而听远,全凭子子孙孙一个心

忾乎闻、僾乎见岂陈俎载牲,遂云来格

属于毛、离于里非修身慎行,何以飨亲

垂训一无欺能安分鍺即是敬宗尊祖

守身三自及,会吃亏的便为孝子贤孙

秩元祀礼莫愆,继祢、继祖、继高曾孝思不匮

屡丰年,岁其有奉牲、奉盛、奉酒醴,明德维馨

春有心于露秋有心于霜,遵戴礼遗规钦崇祀典

父之贵者慈,子之贵者孝式文公懿训,笃念伦常

富贵显然必忠孝节義自任数端,方可无惭宗祖

诗书美矣但农工商贾各专一业,便非不肖子孙

士恒士农恒农,工恒工商恒商,族少闲民便有兴隆气象

父是父,子是子兄是兄,弟是弟门无乖气,方为孝友人家

莫云遗泽不灵长但大家饥有食,寒有衣从容朝夕,便当思旧德

岂必烦言哆责备亦只要孝於亲,弟於长敦叙伦纪,即可谓亢宗

告大众听闻今日做人儿孙,他年即人宗祖落叶归根,也为自家留地步

是吾曹責任先当举其纪纲,后则详其条目兴祠广祭,庶几奕祀有馨香

小宗人仅千家念析支分族仍共本源,害勿交让利勿交争,仁义而已矣孝弟而已矣

大祭岁惟一举,极抒敬展诚不过信之宿可用禴,享可用簋玉帛云乎哉,钟鼓云乎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祠堂对联横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