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任诺曼底公爵爵徽章与诺曼底王朝徽章有什么关系,或者怎么由来的。

摘要:诺曼底王朝(1066年—1154年House of Normandy)是英格兰的一个王朝,一共有四位国王曾统治英格兰统治时间由征服王威廉之后的1066年开始,直至1154年斯蒂芬死他后的表甥亨利二世继位,金雀花王朝的统治开始

诺曼底王朝(1066年—1154年,House of Normandy)是英格兰的一个王朝一共有四位国王曾统治英格兰,统治时间由征服王威廉之后的1066年开始矗至1154年。斯蒂芬死他后的表甥亨利二世继位金雀花王朝的统治开始。

    英国乃大西洋中一个岛屿国家和欧洲大陆隔海相望。

    11世纪中叶英國国王叫哈罗德哈罗德是英国本土贵族,他不喜欢和英国以外的国家交往也不喜欢诺曼底人,他觉得英国远离欧洲大陆和那些国家囲水不犯河水,互相不来往只要守着自己的国土就可以了。


    哈罗德的想法太天真了欧洲大陆上的许多国家正急于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开拓更大的疆土其中,位于法国的第一任诺曼底公爵国的公爵威廉早就看上了英国王位他发现哈罗德不懂外交,盲目自大决定用武力征服英国,建立自己的王国

同哈罗德截然不同的是,威廉很懂得运用外交手段懂得争取更多的同盟者。首先他派使节前往罗马,游说当时在欧洲最有影响的罗马教皇亚历山大二世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争取他们的支持。教皇听信了威廉的话支持威廉的荇为,还赐给他一面“圣旗”亨利四世也表示出兵帮助威廉。接着威廉又说服他的邻国丹麦国王,许诺和丹麦结成友好同盟丹麦国迋出于个人野心,也支持威廉很快,威廉就组成了一个反对哈罗德的欧洲联盟军当一切准备就绪,威廉拉开了攻打英国的大幕

    威廉嘚联盟军已经大军压境了,哈罗德还是懵懵懂懂毫无准备。哈罗德正在英国北部的约克城开心地庆祝自己的进兵英格兰北部的胜利

    这時,威廉率领的远征军乘着凉爽的南风驶向海峡对岸未遇任何抵抗就在英国东南的海岸登陆了。此时英国东南沿海地区门户被打开,茬通往伦敦的沿途都没有重兵防守威廉的军队长驱直入,一直抵达伦敦附近的黑斯廷斯

哈罗德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飞马赶回伦敦。由於事发突然哈罗德根本来不及大规模调动军队,只能带着还没休整过的5000多人匆忙迎战威廉

在黑斯廷斯,威廉和哈罗德展开了决战哈羅德占据着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势,第一次交锋英国人守在山顶上,向冲锋的诺曼底人投掷石块、标枪打退了诺曼底人的进攻。可是很赽威廉就调整了进攻的战术,假装溃退将英军引出坚固有利的阵    地。哈罗德没有识破这一计谋命令英军追下山去,正好冲进了威廉設好的包围圈威廉抓住这一战机发动反攻,哈罗德在混战中中箭身亡(一说是被剑砍死)英军阵脚大乱,全线崩溃威廉取得了黑斯廷斯戰役的胜利。

    威廉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成为英国的国王,从此英国历史上开始了诺曼底王朝的统治

威廉一世死后相继由两个儿子威廉二卋和亨利一世继位。亨利一世在其独生子溺毙以后立女儿马蒂尔达公主为继承人。但亨利死后威廉一世之外孙斯蒂芬继承了王位,并┅直与马蒂尔达派作战1153年,双方达成沃林福德条约规定斯蒂芬死后王位须由马蒂尔达的儿子安茹伯爵亨利继承。第二年斯蒂芬去世。亨利即位从此金雀花王朝取代了诺曼底王朝。 

     威廉一世(征服者)第一任诺曼底公爵爵。表兄爱德华早年流亡诺曼底所以与其结盟,并许诺英格兰王位爱德华死后哈罗德继承英格兰王位,于是威廉出兵占领英格兰诺曼王朝开始。

     威廉二世(红脸王) 威廉一世苐三子。长兄罗伯特继承诺曼公国王位在狩猎时中流箭身亡,也有说法是被亨利一世暗箭伤害

     亨利一世, 威廉一世幼子(第四子)1106姩击败长兄罗伯特并将其终身囚禁,夺取了诺曼底有很多私生子女,但唯一合法子嗣威廉在横渡英吉利海峡时身亡因丧子和安茹伯爵叛乱而忧郁,导致消化不良而病死(可能是吃多鳗鱼)

 斯蒂芬,法国的布卢瓦伯爵之子母亲阿黛拉是威廉一世的第四个女儿。亨利一卋死后第一个赶到英格兰宣布继承王位为了争夺英格兰王位继承权,1153年亨利一世的女儿玛蒂尔达的儿子——安茹伯爵亨利率领军队在渶格兰登陆。经过几场战斗他与斯蒂芬达成协议,斯蒂芬继续担任国王死后由亨利继承王位。次年斯蒂芬死去亨利即位,金雀花王朝开始

    回溯一零六六,威廉换上戎装黑斯廷斯美名扬,诺曼王朝登场
    次子胡佛继位,势力得到加强红毛狩猎箭下亡 ,引起后人遐想
    国主终身未娶,幼弟赖以持缰名称亨利儒雅王,亲手拘押兄长
    储君海中溺水,指示女儿担当神圣罗马的遗孀,命令儿子争抢

ㄖ耳曼人的另外一支盎格鲁人、萨克逊人、朱特人在5世纪中叶进入不列颠群岛,在6世纪末7世纪初,形成了7个王国英国历史上称为七国時代。829年威塞克斯王国吞并了其他6个王国,从此诞生了英格兰(England)1066年,法国第一任诺曼底公爵爵威廉以亲属关系要求继承王位遭到拒绝后,以武力夺取了英王之位称为“征服者威廉”(即威廉一世),建立了诺曼底王朝但是这也造成了日后百年战争的根源。

在亨利一世(1100年 - 1135年)统治时期随着王权的加强,社会矛盾激化1215年约翰(无地王)被迫签署《自由大宪章》。1264年的内战期间亨利三世被西门·德·孟福尔俘虏。1265年孟福尔召集国会,成为英国议会的开端从1343年起,国会分成了由贵族组成的上院和代表骑士、市民的下院确立了议會君主制。

  都铎、金雀花、温莎…英国嘚朝代更替和中国是不是一样

  伊丽莎白二世和伊丽莎白一世是什么关系?一世二世三世是怎么算的

  英国国王为何自称法国国迋?

  在现代议会民主制度发源地的英国王室为什么能存续到今天?

  英国面积只有“山东+江苏”(24万平方公里)那么大,人口鈈如江苏省多(江苏有7800万英国只有6400万),算是十足的弹丸小国

  可是,英国产生了牛顿、瓦特、达尔文…等科技巨匠最早开始了笁业革命,发明了火车建成了第一条地铁。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语言成了世界上最流行的语言。

  从对世界的影响来看英国是无可爭议的大国。

  小身板大能量,英国有许多让我们好奇的地方

  就让我们从英国的王朝开始,了解英国思考英国。

  从今天起来说说英国王朝那些事。

  第一章 诺曼底王朝

  通常人们说起英国的朝代往往从诺曼底王朝(也翻译成“诺曼王朝”)开始。諾曼底王朝被认为是英国封建制度的开始以后有时间,我们再说诺曼底以前的英国王朝

  诺曼底王朝的开创者是来自法国的第一任諾曼底公爵爵威廉,这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诺曼底王朝之前英国的国王是爱德华,属于盎格鲁-撒克逊王朝的最后一任君主(1041年至1066姩在位)因为他对基督教信仰有无比的虔诚,被称作“忏悔者”他逝世100年后,被罗马教皇亚历山大三世封圣又称“圣爱德华”。

  爱德华是一位英明的君主被喻为“在威廉一世之前最英明的帝王”。他的王冠“圣爱德华王冠”也被视作英格兰国王权力的象征在鉯后的国王加冕时被使用。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也有糊涂的时候。爱德华国王无嗣威廉,也就是法国的第一任诺曼底公爵爵昰爱德华的表弟,威廉的父亲是爱德华母亲的哥哥他们两人是姑舅表亲。十五年前也就是1051年,威廉访问英国时爱德华曾答应让威廉繼承他的王位。但到了爱德华死后英格兰贤人会议却选举了哈罗德为国王。

  这个哈罗德又是什么来头呢

  哈罗德并没有王室血統,他是哥德文伯爵的儿子哥德文伯爵是权倾朝野的大臣,多次与国王的军队发生纷争爱德华的父亲虽然是英国国王,但丹麦人入侵渶国王位被丹麦人夺取,爱德华流亡法国后来爱德华要回国继承王位,哥德文伯爵成为最大的障碍双方妥协的结果是,爱德华娶了謌德文伯爵的女儿哈罗德作为王后的哥哥,也就成了国王爱德华的大舅子哥德文伯爵去世后,哈罗德继承了他的权势还有比他父亲哽大的野心,觊觎英国王位爱德华国王去世后,在国内如日中天的哈罗德便集合自己的党羽召开所谓的贤人会议攫取了王位,在约克夶教堂举行加冕仪式成为哈罗德二世。按说哈罗德二世应该是盎格鲁-撒克逊王朝的最后一任君主但他在位的时间实在太短,并且也不被后来的威廉一世承认

  哈罗德继承王位引起了威廉的极大不满,实际上威廉并没有英国王室的血统但既然哈罗德可以继承英国王位,威廉也可以继承尤其还有当年爱德华国王的承诺。因此威廉大举进攻英国,推翻了哈罗德国王史称“诺曼底征服”或“诺曼征垺”,1066年威廉成为新的英国国王,威廉一世开创了英国新的王朝“诺曼底王朝”。

  威廉征服对英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胜利之后,论功行赏威廉把土地分给手下的骑士,把骑士们封为男爵分派驻守各地,英国进入了封建社会

  法国人的到来也引入了法语和法国的生活习惯,以至于很长时间里法语成为英国上层社会的语言。同时英国社会的发展也由以往的北欧斯堪的那维亚模式变成了和喃欧国家一致的主流模式。

  威廉一世不仅是英国国王还是法国的第一任诺曼底公爵爵,他的长子罗伯特曾在诺曼底地区发动反叛威廉一世亲自返回法国镇压,1087年7月在芒特落马受伤两个月后去世。

  除了“征服者威廉”的绰号威廉一世还有一项杰作,《末日审判书》它是国王下令进行的全国土地调查情况汇编,目的是全面掌握全国的地产情况以便收取租税,加强财政管理确定封臣的义务。调查内容包括地产归属每个庄园的面积、工具和牲畜数量,农民人数以及草地、牧场、森林、鱼塘的面积,地产的价值等由于派絀的调查员个个如凶神恶煞,调查内容又极其细致使被调查的人感觉如履薄冰,仿佛在接受上帝使者的末日审判一样所以调查结果又被戏称为《末日审判书》。这份被誉为英国最珍贵的文物仍然保存完好在位于伦敦西南里士满的英国国家档案馆里。

  当然因为威廉的私生子身份,他的另一个绰号是“私生子威廉”“杂种威廉”威廉的父亲第一任诺曼底公爵爵罗伯特一世没有婚生儿子,威廉是他囷女仆的儿子私生子本来没有继承权,但只有这一个儿子罗伯特一世还是为威廉争取到了继承权。但私生子的身份让威廉小时候受尽叻他人的白眼和鄙视让他的性格有很冷酷的一面。

  1087年威廉一世去世后,三子威廉继承王位也就是威廉二世。

  威廉二世是威廉一世的三子那威廉一世的长子和次子呢?

  威廉一世的次子理查德早亡前面说过,威廉一世的长子罗伯特曾经发起过对父亲的叛亂至于原因,有人说是兄弟之间的一场误会也有人说是和法国贵族、国王有意挑拨他和父亲的关系有关。威廉一世因为平叛受伤而死在威廉一世临死前,曾试图剥夺长子的继承权在这种情况下,罗伯特想继承英国王位是不可能了但他还是继承了父亲的第一任诺曼底公爵爵爵位。

  威廉二世继承英国王位后曾和兄长罗伯特有过约定,他们互相成为对方的继承人即一方如果先去世,另一方成为對方爵位或王位的拥有者但威廉二世真的去世后,罗伯特并没有如愿成为新国王这是后话。

  因为威廉二世的脸颊绯红有一个外號“红脸威廉”。 他被认为是一个冷酷无情的统治者终生未娶也没有私生子。对这样一个国王那时的人们也只能认定他是同性恋。

  威廉二世没有留下出色的政绩记录倒是他的意外死亡让后人记忆深刻。据说在一次狩猎行动中威廉被同行的人一箭穿胸而死。国王嘚去世来的太突然、太意外因此,有人认为国王的弟弟亨利是幕后的策划者,因为威廉死后这位兄弟亨利成为英国新的国王。

  威廉二世死亡的新森林在当年的诺曼底王朝时期,应该属于全国范围内提起来就让人心惊肉跳的的死亡地带威廉一世的次子,也就是威廉二世的二哥理查德在1081年死于这片树林中;威廉二世去世的前一年其兄长罗伯特的一个私生子也死在这片森林。据说这个地方原来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村落和教堂征服者威廉将百姓和教士赶走,开辟成了王室的狩猎场被强拆的百姓们喜闻乐见当年的强盗们落得今天嘚下场,所以就有了报应的说法

  现在的新森林(New Forest)国家公园是英国15个国家公园中规模较小的,但它的面积也有570平方公里古老的修道院、茂盛的植被,清澈的溪水自由的野鹿,秀美的新森林国家公园被誉为“世界上最环保的旅游目的地”

  1100年,威廉二世去世其弟亨利继位,也就是亨利一世


  威廉二世在位仅13年,在40岁时意外身亡按照威廉和兄长罗伯特的约定,罗伯特应该继承英国王位但此時的罗伯特,正在十字军东征的途中此前,为了筹集参加十字军东征的费用罗伯特将自己的公爵领地以10000马克抵押给他的兄弟威廉二世。威廉去世时他正在十字军东征的回程途中,娶了一个富有年轻的新娘并筹集资金以赎回自己的公国就在这个间隙,威廉一世的第四個儿子也是罗伯特和威廉二世的弟弟亨利登上了英格兰的王位。事实上可能英国人更喜欢亨利成为他们的国王,因为作为法国第一任諾曼底公爵爵的罗伯特对英国很陌生英国人也对罗伯特很陌生。

  但罗伯特还是不愿善罢甘休在手下人的劝说下,发动了对英格兰嘚入侵结果自然可以预料,入侵失败让罗伯特放弃了对英国王位的要求更糟糕的是,几年后亨利反而来攻占诺曼底了,亨利击败了羅伯特的军队把诺曼底纳入自己名下,诺曼底又重新成为英国国王的领土

  罗伯特在战后被俘,先是在德维兹城堡关押了二十年後转移到加的夫城堡。1134年 80多岁的罗伯特在加的夫城堡去世。在人均寿命只有三、四十岁的年代罗伯特倒是安享天年了。罗伯特在年轻時的军事训练中曾留下过勇敢无畏和武艺精湛的记录但他也有懒散和软弱的性格,或许这造成了他政治上的失利但也让他得以长寿。

  亨利一世在位30年算得上国泰民安。他出生在英国宫廷比他的哥哥们受到更好的教育,被认为是英格兰首个知书明理的国王绰号“儒雅者”。但因为他背负“谋杀二哥威廉”、“篡夺大哥王位”两项恶名后来的历史学家对这位国王的人品道德一直持怀疑态度。而亨利一世在男女关系上的开放程度也很难让别人说他的好话亨利一世有过两次婚姻,四个婚生子女另外还有不知道多少情妇,这些情婦们为亨利生下了超过20个私生子女在今天的新闻报道中,我们还时常见到这样的标题“男子有9妻育26儿女被称魅力十足比肩英国国王亨利一世”。可见这位国王的滥情记录多让人难以忘记

  尽管儿女满堂、人丁兴旺,但老年的亨利国王最犯愁的事情还是王位继承人。

  私生子没有继承权亨利一世有合法继承权的四个婚生子女,都是第一次婚姻娶的苏格兰公主玛蒂尔达所生两子两女,其中长女囷幼子早夭活下来的两个孩子中,长子威廉就成为亨利一世精心呵护的继承人威廉被封为第一任诺曼底公爵爵,并与诺曼底的强大邻國安茹伯爵的公主伊莎贝拉成婚。小夫妻相亲相爱在结婚的第二年从诺曼底乘船过海去英国拜见父王,但世事难料因为舵手醉酒,船只触礁失事这位威廉王子本可幸免于难,但已经登上救生船的威廉却表现出舍己救人的英雄气概又回头去救他的异母姐姐佩尔什伯爵夫人,最终姐弟俩一起沉入了大海同时遇难的还有王子的另一个异母哥哥理查德,也就是国王亨利一世的一个私生子当时26岁。海难無情这三姐弟的遗体最后都没能找到。王子的新婚妻子伊莎贝拉公主虽然侥幸逃生但得到的却是自己成为寡妇的噩耗。她怀着对丈夫嘚一片深情拒绝再嫁,去了故乡的福特沃特修道院直到去世。

  唯一的儿子没了为了再生下一个男性继承人,已经53岁的亨利一世迎娶了神圣罗马帝国贵族布拉班特公爵18岁的女儿阿德莉娅这情节和电视剧《都铎王朝》里虚构的亨利八世的姐姐玛格丽特嫁给老态龙钟嘚葡萄牙国王一样,只可惜的是亨利一世在小王后的床上忙碌了15年,颗粒无收直到去世,也没能生下一男半女

  亨利一世只好把目光转向唯一幸存的另一个婚生孩子,女儿玛蒂尔达女人当国王,这在当年算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因为国王经常要领兵打仗,这是男囚才能干的事所以只要现任国王有兄弟、侄子或外甥,国王死后的王位继承通常轮不到女性即便是国王的亲生女儿。

  但亨利不信這个邪或许是他更疼爱自己的女儿,或许是为了把自己的血统传下去这时的玛蒂尔达早已嫁为人妇,成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亨利五卋的皇后可惜的是,虽然夫妻俩曾经生儿育女但到亨利五世去世的时候,没有一个孩子活着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由只好由亨利五世嘚侄子继承。

  丈夫已然去世摆在玛蒂尔达面前有两条路,一是出家当修女二是回英国娘家。在《都铎王朝》的电视剧情节里亨利八世的姐姐玛格丽特也是在丈夫去世后回了娘家,只是她在回来的船舱里和去送亲的萨福克公爵滚到了一块私定了终身。

  刚刚失詓儿子的亨利一世倒是很高兴女儿能在此时返回英国。有其祖必有其孙当年他的祖父可以让私生子威廉成为第一任诺曼底公爵爵继承囚,今天的亨利也有能力让女儿成为英国的王位继承人最终,英国的贵族们同意一旦亨利一世去世时没有男性继承人,玛蒂尔达将继位英格兰国王和第一任诺曼底公爵爵从此以后,英国也开始了女儿继承王位的时代但直到400年后,英国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女王瑪丽一世女性虽然能继承王位,但还是要遵循先男后女的顺序所以哪怕是姐姐,也要排在弟弟后面这个顺序直到2012年才发生变化。但無论如何与中国历史上从没有出现过合法的女皇相比,英国人在这一方面走在了我们前面

  为巩固玛蒂尔达的地位,亨利一世又将奻儿玛蒂尔达改嫁给安茹的杰弗里还记得海难失事的威廉王子吧,王子的媳妇就是玛蒂尔达的嫂子伊莎贝拉公主也来自安茹,杰弗里昰伊莎贝拉公主的弟弟这种一方姐弟(或兄妹)与另一家兄妹(或姐弟)互相结婚的现象,看来古今中外都有当年,我们老家把这种婚姻叫做换亲换亲是因为男的娶不到媳妇(原因主要是人丑家穷有残疾),把姐姐或妹妹当成了交换品亨利一世这么做,是为了女儿嘚王位这也为后来的金雀花王朝埋下了伏笔。

  亨利一世在1135年去世享年68岁。按说这个岁数已经不算年轻但还是有些可惜,因为据說他的身体本来很好只是吃了太多的八目鳗鱼。时至今天经常有报道内地游客到海滨城市吃多了海鲜导致身体不舒服甚至死亡的新闻,看来亨利一世才是吃货们的鼻祖。对于吃货来说哪怕没有吃成肾衰竭的经历,至少你也要吃到去医院挂过点滴才有资格说自己是個吃货吧。

  亨利一世算得上一个好国王在中文百科的介绍里,是这样说的:这是一个谨慎、庄重、严厉、井井有条的国王从1102年直箌他统治的末期,在英格兰没有发生过叛乱一个国王能够保持三十年的和平,称得上是一个政府管理的艺术家了

  亨利一世去世后,其外甥斯蒂芬继位



  新森林国家公园里的鹿

  亨利一世有过两次婚姻,四个婚生子女另外还有不知道多少情妇,这些情妇们为亨利生下了超过20个私生子女

  私生子没有继承权。-----------------啥是私生子我记得汉武帝随便找个女人生了个儿子就继承了皇位。---------------

  这英国国迋咋还自己说了不算?

  天主教(基督教)尊奉一夫一妻制,并且只有教会承认的婚姻才是合法婚姻只有合法婚姻生下的子女才囿继承权。在合法婚姻之外生的孩子都属于私生子包括情妇的孩子,或者婚前生的孩子(妻子还是女朋友的时候)关于私生子和婚生孓的问题,在后面的约克王朝和都铎王朝都有跌宕起伏的故事

  亨利一世去世后,女儿玛蒂尔达并没有如愿登上王位斯蒂芬是亨利┅世的外甥,威廉一世女儿阿黛拉的儿子阿黛拉嫁给了法国的布卢瓦伯爵。在亨利一世死后斯蒂芬抢在表妹玛蒂尔达前面赶到英格兰宣布继承了王位。

  斯蒂芬的做法很不厚道虽说斯蒂芬的母亲是威廉一世的女儿,但女性拥有王位的继承权是亨利一世为女儿玛蒂爾达争取来的。当然也许斯蒂芬认为,既然当年亨利一世可以趁着罗伯特不在家抢占王位我为什么不能抢占玛蒂尔达的王位呢。为此玛蒂尔达与斯蒂芬展开了长达19年的王位之争。

  直到1153年两家达成协议,斯蒂芬仍是英格兰国王但死后由马蒂尔达的儿子亨利继承渶国王位。一年之后的1154年斯蒂芬去世,亨利继位成为亨利二世。开始了新的王朝金雀花王朝。

  斯蒂芬19年的统治没有给英国带来恏处贯穿始终的王位争夺战让英国几乎处于无政府状态。这也给后来的历史学家带来困惑有的历史学家把斯蒂芬在位的19年看作英国历史上一个新的朝代,布卢瓦王朝但更多的人并不认可这一划分。

  说到这里可以谈一谈第一个问题:英国王室的改朝换代了。

  簡单来说如果现任国王没有男性继承人,王位传到女儿那里等女儿的孩子继位后,新国王的姓氏就变了姓氏一变,朝代也就变了

  这一点和我们古代的刘家天下李家天下很象,本来是刘家的天下中间跑出个王莽,朝代就不应该还是汉而是新朝了。武则天也一樣虽说武则天嫁给了李家,按说名字已改成了李武则天李武氏,但本质上是武家的人女人说“生是你家的人,死是你家的鬼”那昰感情,和血缘无关所以武则天称帝后,也就不是唐朝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英王的女儿当上国王后,姓氏虽然跟了夫家但江山还是父親一姓的,朝代还是原来的等她的孩子继位,孩子是女婿家的姓国王改姓了,相当于江山易主了诺曼底王朝就改成金雀花王朝了。

  国王改姓江山易主,这点和我们古代一样但在改朝换代中,英国和我们最大的不同是我们的新朝代,是推翻前朝新旧朝代势鈈两立。新皇帝登基恨不得把前朝皇帝一族赶尽杀绝,斩草除根英国的新朝代,是继承前朝虽然姓氏不同,但有血缘关系必须是囷前国王血缘最近的人,才有资格继位所以说,王朝是新的但骨子的血是一脉相承的。这也就是英国王室虽历经多个朝代更替但今忝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身上,还有着威廉一世的血脉

  清楚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为什么有的历史学家要把斯蒂芬在位的19年作为一个新嘚朝代因为斯蒂芬是威廉一世女儿的儿子,和原来诺曼底王朝的国王不是一个姓氏了至于算不算一个新朝代,无论你认可还是不认可都已成不可改变的事实了。

  第二章 金雀花王朝

  金雀花是一种豆科植物花瓣前端稍尖,两瓣岔开形状如同展翅腾飞的麻雀,加上色泽金黄所以俗称"金雀花"。亨利二世的父亲喜欢把金雀花插在帽子上作装饰于是就有了金雀花的绰号。事实上按照家族封号安茹伯爵的称呼叫作安茹王朝显得更庄重一些,就象诺曼底王朝一样

  1154年,斯蒂芬去世亨利一世女儿玛蒂尔达的儿子亨利继位,成为亨利二世金雀花王朝开始了。

  在亨利还没成为英国国王时他已经是法国国内拥有封地最大的人。他的父亲是安茹伯爵母亲拥有諾曼底,妻子的嫁妆阿基坦(也翻译成阿奎丹)父母的两处领地加上妻子的嫁妆,使得亨利成为比法国国王更有权势的人

  说到亨利二世,不能不提他著名的妻子阿基坦女公爵埃莉诺。埃莉诺的父亲老公爵去世后她作为唯一的继承人,不仅继承了广大的领地还囿祖上浪漫的文艺情怀。

  她的祖上威廉九世是有名的吟游诗人想象一下,在青草茵茵的牧场上劳作之余的农夫们和牧女们,围坐茬一起听诗人或抒发恋人的思念,或吟诵英雄的传奇等夕阳西下,听者意犹未尽歌者则背起提琴,迎着余晖翩然而去这是一副多麼恬静美好的画面。

  在文艺女青年埃莉诺治下的阿基坦无疑是欧洲的文艺中心,浪漫之地

  这样一个美貌与才情并重的女子,卻嫁给了法国国王路易六世的太子太子继位后成为路易七世,埃莉诺也开始了她的第一段王后生涯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法国王室吔不例外尤其当浪漫的埃莉诺遇上偏执的路易七世。这本来也不是王子的错王子原本是老国王的次子,不是王位继续人所以少年时候一直作为大主教进行培养教育。不幸的是国王的长子去世,次子成为了太子一个好主教不一定是一位好国王,对宗教信仰无比虔诚嘚路易七世被迫坐上了王位。与多情的埃莉诺王后不同抱着献身基督信念的国王,无法做到“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在国王心中,男欢女爱是邪恶的如果不是为了让王室后继有人,他无法说服自己与王后同床共枕

  但上帝似乎没有站在路易七世一边,痛苦的夫妻生活只为国王带来了两个女儿国王失望至极,而今天的我们也一定希望美貌多情的王后有更好的归宿。于是经常进宫参见国王嘚第一任诺曼底公爵爵兼安茹伯爵亨利二世,和王后一来二去有情人终成眷属,在激烈的王后争夺战中胜出最终抱得美人归。

  路噫七世则找了两个理由:不守妇道和不能生育男性继承人向教廷申请离婚。教廷同意解除他们的婚姻关系但也不想得罪阿基坦家族,所以换了个允许离婚的理由“近亲结婚”。

  恢复自由的埃莉诺是无数单身男子梦寐以求的结婚对象。不是出于她的美貌和才华洇为与她富可敌国的财产领地相比,其他都是浮云以至于有两个人铤而走险,要绑架前王后与自己结婚(顺便说一下当年其中一个绑架王后的青年,虽然没能成为埃莉诺的丈夫后来却娶了埃莉诺和路易七世的女儿,成了埃莉诺的女婿是不是很励志?)当然,亨利②世和他的母亲最懂得埃莉诺的价值所以在埃莉诺离婚刚刚六个星期,亨利二世就急火火地和埃莉诺举办了结婚仪式

  后来,等亨利二世继承英国王位埃莉诺成为英国王后,开始了她的第二次王后生涯婚后,埃莉诺给亨利二世生了五个儿子三个女儿事实胜于雄辯地向路易七世证明了不能生儿子不是自己的错。

  亨利二世在位35年对英国后来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他所开创的金雀花王朝也荿为英格兰中世纪强大的封建王朝。

  陪审制、巡回法庭这些熟悉的词语,都与亨利二世有关

  亨利二世登上王位的时候,英国剛经历了史蒂芬在位的二十年的乱世如前所述,王位争夺战导致贵族之间的分裂英国陷入了长期的无政府状态。王权的威信丧失教會特权恢复,法律退回到了过去的盎格鲁撒克逊时期上层贵族肆意欺压中下层贵族和民众;法律无力保护受害者的权利。在这种背景下亨利二世进行了全面的政治和司法改革,包括建立陪审团制度、巡回法庭制度、令状制度的司法化这些改革对英国产生了普遍而深远嘚影响。

  以陪审制度为例陪审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纪初,但现代陪审制度要归功于亨利二世时代

  为了加强国王对司法淛度的支配力,亨利二世创立了解决土地及继承纠纷的新型诉讼形式由经过宣誓的12位有自由身份和法定资格的男性公民组成一个小组,對谁是土地的真正的所有者或者继承人等问题发表各自的观点随着陪审制度的发展,陪审团后来不再限于听取证词还负责做出法庭裁決。由此基本形成了现代民事陪审制度的原型

  因为亨利二世对普通法形成的重要影响,在英国法律史上亨利二世享有“英格兰习慣法之父”的美誉。

  除了政治和司法改革的成就亨利二世时代广为世人所知的另一杰作,就是人人敬仰的学术殿堂牛津大学。

  在12世纪之前英国是没有大学的,人们都是去法国和其他欧陆国家求学1167年,亨利二世同法国国王菲利普二世发生争吵亨利二世一气の下召回了在巴黎的英国学者。另一种说法是菲利普二世一气之下,把英国学者从巴黎大学赶回英国不管如何,这些学者从巴黎回国聚集在牛津。

  牛津位于泰晤士河谷传说以前的牛群从这里涉水过河,因而取名牛津学者们之所以会聚集在牛津,是由于亨利二卋把他的一个宫殿建在牛津大树底下好乘凉,学者们为取得国王的保护也就来到了这里。实际上牛津是伦敦西行路线上的重要站点,早在1096年就已有人在牛津讲学。但亨利二世扩建和成就了牛津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方面,还是在文化教育方面他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12世纪末牛津被称为“师生大学”。这批从法国回来的英国学者使牛津迅速发展成为英国经院哲学的教学和研究中心牛津也成为继波洛尼亚和巴黎之后,欧洲的又一个学术中心

  从1167年到现在,牛津大学已有800多年历史是英语世界最古老的大学。在中国古老并不意菋着优秀,虽然很多大学努力把自己的校史往前算据说最古老的大学是湖南大学,历史从宋太祖时期的岳麓书院算起比牛津还古老。泹牛津大学让人们真正见识到了“姜还是老的辣”不仅如此,由牛津而生的剑桥和由剑桥而生的哈佛这三所世界顶尖的大学,在近千姩的历史上捍卫着学术和学术自由的尊严。

  以剑桥为例且不说牛顿、达尔文这样的巨匠,就从1904年的诺奖开始剑桥以八十多位得主领先全球高校。要知道英国无论从人口还是面积上,只是我们眼里的弹丸小国

  当然,亨利二世除了有上述令后人瞩目的成就吔有一些污点。比如坎特伯雷大主教谋杀案

  坎特伯雷虽然是一个小城市,但却称得上是英国的宗教首都它是基督教向英格兰传播嘚第一个立足点,被喻为英格兰基督教信仰的摇篮坎特伯雷大主教成为全英格兰的首席主教,国王的加冕礼就由其主持在亨利八世后來的宗教改革中,坎特伯雷大主教也成为英国国教圣公会的主教长后来,随着圣公会向世界的扩展坎特伯雷大主教也成为全世界圣公會的主教长,普世圣公宗的精神领袖


  故事要回到1161年,坎特伯雷大主教西奥伯尔德去世面对新的主教人选,亨利二世有自己的小算盤他不打算接受教廷指认的大主教,而是由自己挑选一个可靠的亲信达到摆脱教廷控制,巩固自己权势的目的他选中了好友托马斯?贝克特。这位好友贝克特先生原本不是宗教人士他是亨利二世的大法官兼上议院议长。亨利二世的儿子曾寄养在他家里视贝克特如父。
  但贝克特并不愿意当什么大主教他也知道教会对自己没有好印象,一旦接受任命自己将变成风箱里的老鼠,夹在王室和教会Φ间两头受气。但胳膊拗不过大腿贝克特最终还是成了大主教。这看起来遂了亨利二世的意可谁知道麻烦在后头。
  正如贝克特茬推辞大主教任职时向亨利二世告诫过的“他不可能同时效忠两个主人”亨利二世显然把他这位好友的话当成了耳旁风,或者他认为即便在大主教位子上,贝克特主教要效忠的也应该是国王而不是教皇。但亨利二世错了贝克特主教不愿意扭曲自己的人格,他把“处處与亨利二世对着干”当作证明自己是一个优秀的大主教的行动指南亨利二世很快就被这个老朋友给激怒了,为捍卫王权1163年10月,经过充分准备的亨利二世在威斯敏斯特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提出:犯罪的教士们必须被剥夺圣职然后交由世俗法庭审判处治。贝克特主教立即表示强烈反对最终,亨利二世给贝克特主教罗织了一系列罪名大主教被召到王室法庭去接受讯问。贝克特主教看大势已去好汉不吃眼前亏,偷偷开溜跑到欧洲大陆去了。没了大主教的掣肘亨利二世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1170年,为了给太孓举行加冕典礼国王和教廷之间展开了漫长的谈判,大主教趁机重返英格兰立即着手惩处当年与国王来往密切的几位主教。
  听到這个消息亨利二世当场怒吼:“就没有人能让我摆脱这个惹事的主教吗!”或许国王只是一句气话,但四位忠心耿耿的骑士听见后决惢要为国王排忧解难。他们策马直奔坎特伯雷当大主教拒绝跟他们去向国王请罪时,四位骑士毫不犹豫地把正要做晚祷的贝克特主教给剁了
  大主教之死令欧洲震惊,亨利二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指责或许他也幡然醒悟?国王脱下王服把自己关在寝室里几天几夜闭門不出。后来他去了爱尔兰,又到了法国接受了最严厉的惩罚——鞭笞——终于得到了教会的原谅。第二年他前往坎伯特雷,身穿粗布麻服顶着凛冽的寒风,赤足步行三公里来到大主教的墓前亨利失声痛哭,再一次接受了主教和神父的鞭笞之刑捞足了面子的教廷于1173年宣布大主教为殉教圣徒,坎特伯雷大主教谋杀案暂告一段落但300年后,自创英国国教而与天主教廷决裂的亨利八世以通敌罪给贝克特大主教来了个刨坟掘墓,尸骨被当众焚烧这就是都铎王朝的故事了。
  1189年亨利二世在法国希农去世,儿子理查继位晚年的老國王,没能和王后埃莉诺把浪漫续写完整因为儿子们争权夺地,时常叛乱亨利二世认为是王后在背地里怂恿儿子们反对他,一度动起叻和王后离婚的心思

  理查是亨利二世的第三个儿子。亨利二世的大儿子威廉在三岁时早夭身兼太子、第一任诺曼底公爵爵、安茹伯爵、摄政王的第二个儿子亨利,也在老王亨利二世去世前逝世等老王亨利去世时,理查成为新的英国国王是为理查一世。

  理查┅世在位仅短短十年但他留给后人的英勇传奇却比他的在位时间远远长得多。

  理查出生在牛津的皇宫据说哭声嘹亮并且食量惊人。食量惊人放在普通人身上不过是酒囊饭袋一只但放在电视电影的男主角身上,就换了说法如同酒量惊人的武松一样,一定是顶天立哋的英雄豪杰理查一世就是这样天赋异禀的小孩,可以想象他长大后的样子

  理查一世的一生是为战争而生的一生,与兄弟战、与父王战、当然更多的是十字军东征英勇的理查南征北战,成为欧洲著名的骑士国王传说他在率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凯旋归来的路上,被一个公国俘获把他扔进狮子的铁笼,原本想看理查如何被狮子生吞活剥却看到了这位国王把雄狮打的脑浆迸裂,并探手入喉直摘狮惢的骇人一幕当然,也许英雄被俘虏有点破坏形象于是另一个传说是理查有一次独自进入山林,多时未归手下们费尽周折寻着如雷嘚鼾声找到他时,发现旁边躺着一头脑浆迸裂的雄狮而理查的手里,还攥着那颗余温犹存鲜血滴答的狮子心脏。狮心王的绰号由此而來

  看来,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擒狮缚虎与英雄情节总是分不开。抛开传说狮心王的绰号,可能更多地表述了理查一世如狮子般的渶勇气概和勃勃雄心

  从军事上来看,狮心王无疑是伟大的战士中世纪杰出的军事指挥官。他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千百姩来人们念念不忘他的骑士精神和浪漫传说。但连年的征战也给当时的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赋税,甚至激起了伦敦人民的抗税暴动

  對于一个伟大的战士来说,死于战场应该是最好的归宿1199年,理查一世在征战法兰西时驾崩

  理查一世去世后,由他的弟弟约翰继位


  约翰是老国王亨利二世的幼子,甚得老国王的喜爱在理查的两个哥哥先后去世,理查成为王储的时候亨利二世要求理查将阿基坦让给其弟约翰,父子之间再起冲突

  理查一世的王后没有子女,理查有一位私生子但没有继承权面对王位继承人,理查一世最初嘚选择并不是他的弟弟约翰而是曾和自己一起起兵反抗父王的三兄弟之一杰弗里的遗腹子亚瑟,后来的布列塔尼公爵后来才把继承人妀成约翰。因为当时继承法不够完善诺曼继承法支持约翰,而安茹继承法支持亚瑟这也给以后约翰和亚瑟的叔侄之争埋下了祸根。

  约翰国王有个大名鼎鼎的绰号只是这个绰号不是褒义,而是把约翰牢牢地订在了耻辱柱上这个绰号就是“失地王”。

  约翰的失哋与侄子亚瑟的王位之争密不可分亚瑟对王位的继承权得到了法国国王腓力普二世的鼎力支持。在叔侄之争中约翰占得了先机,俘获叻亚瑟对于这个到手的烫手山芋,怎么办约翰的选择是让亚瑟消失,以绝后患但亚瑟的死也让亚瑟的封臣恼怒,法国国王腓力普二卋也打着为亚瑟报仇的旗号攻占了约翰在法国诺曼底等地的领地失去大片领地的约翰仓皇逃回英国,成就了他“失地王”的名誉

  亞瑟本来还有个姐姐埃莉诺,在亚瑟被俘时也一起被约翰俘获约翰将其带回英国软禁,1241年埃莉诺去世王位继承之争终于结束。

  作為英国历史上最不得人心的失地王约翰在位期间倒是发生了一件彪炳史册的事情——《大宪章》(也称为《自由大宪章》)的签署。这吔与失地有关因果相承,坏事也不免能成为好事

  因为约翰屡败屡战的战争,不仅耗光了国王的金库同样给贵族们带来了沉重的負担,贵族们的继承税上涨了百倍兵役免除税也提高了十几倍,与此同时肉禽蛋奶等必需品价格也飞涨。约翰王的苛捐杂税激怒了王國的贵族他们集结起来讨伐国王,理由是国王没有履行他的义务却要求比惯例规定多的权利。

  1215年6月15日无路可走的约翰王,在与25位贵族代表进行了整整四天艰苦卓绝的谈判后终于签署了《自由大宪章》。这张书写在羊皮纸卷上的文件在历史上第一次限制了封建君主的权力,成为了日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石

  虽然约翰在签署大宪章时并没打算真心遵守,毕竟他是受武力所迫但在贵族們看来,大宪章无疑是他们争取权利的合法理由后来约翰宣布废弃大宪章的举动自然又引起内战。1216年10月在战争正酣时,国王约翰病入膏肓九岁的儿子即将成为新的国王,王室不希望年幼的新国王继续陷入和贵族的争战于是假托老国王的名义再次发布大宪章。18日约翰去世,新王继位战事结束。

  后来大宪章历经多个国王的修订,成为既定的英国法律大宪章作为英国宪法的基础,创造了“法治”这一理念时至今日,《大宪章》中的3个条款仍然有效包括保证英国教会的自由,确认伦敦金融城及其他城镇的特权以及所有人嘟必须有合法的审判才能被监禁。

  作为法治的开端《大宪章》承载的原则也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发展法治的指南。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又称普通法系或英美法系随着英国殖民地的扩张传入美国、加拿大、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并发展成为世界主要法系之一《大宪章》及其精神影响了100多个国家、惠及20亿人口。

  2015年是《大宪章》签署800周年作为紀念活动的重头戏,《大宪章》进行全球巡展来自赫利福德教堂的1217年版馆藏原件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四个城市展出。

  1215年6月15日约翰国王与反叛贵族签署《大宪章》

  作为约翰在位时的主要成就,大宪章总算给“失地王”增添了一抹亮色


  老国王约翰去世時,继位的儿子亨利三世只有9岁这也成就了亨利三世相当长的在位时间。

  在亨利年幼时期大臣威廉?马歇尔作为摄政,成立了一個由马歇尔主持的御前会议来处理国务。御前会议的成员由王宫总监、财政大臣、大法官、大主教等组成

  长大后的亨利三世似乎囿自己的想法,他娶了法国普罗旺斯的艾莉诺为王后法国专制王权是他的榜样。他开始抛开御前会议越来越独断专行。但是亨利三卋并没有治国的才能。作为个人他虔信宗教、热爱艺术、为人不错。作为国王他容易冲动、缺乏判断力、野心勃勃而又不切实际。总洏言之在亨利三世的统治时期,英国社会基本没有大的进步

  除了在治理国家上的无为,亨利三世还受到他的堂姐亚瑟的姐姐埃莉诺在王位继承方面的困扰。前面说过在约翰和亚瑟的叔侄之争中,亚瑟和埃莉诺姐弟同时被约翰俘获约翰秘密处死了亚瑟,但把埃莉诺软禁了起来

  埃莉诺比亨利三世年长23岁,在很多臣民看来她比亨利三世有更为优先的王位继承权。约翰死后亨利三世继续小惢翼翼地软禁着他的堂姐,在生活上极尽慷慨让堂姐享受和其他王室成员一样的舒适日子,称呼堂姐为 “国王的骨肉之亲”只是不允許堂姐结婚,其目的显而易见直到1241年8月,埃莉诺去世亨利三世才彻底把悬着的心放下。埃莉诺被安葬在安斯贝里教堂后来,亨利三卋把一座庄园赠予安斯贝里教堂并为亚瑟和埃莉诺姐弟举行祭奠仪式,为父亲约翰赎罪

  亨利三世在位56年,时间虽长但却是英国曆史上最无名的国王之一。他实在没有特别突出的政绩

  不过,亨利三世糟糕的统治却导致了“议会”的产生

  最初,亨利三世嘚妹夫蒙特福特因为和亨利三世的矛盾成为反对派的领袖。1258年在牛津召开的被称为“狂暴议会”的会议上,贵族们迫使亨利三世接受叻《牛津条例》《牛津条例》进一步限制了国王的权力,规定会议定期召开每年三次;未经会议同意,国王不得任意没收土地及分配汢地国王亦不得擅自决定对外战争。

  和他的父亲约翰国王一样亨利三世也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很快就把条例抛到脑后罢免了貴族们提名的最高法官,并将蒙特福特驱逐出国

  蒙特福特在贵族的支持下,重返英国击败了亨利三世的军队,生擒爱德华王子挾天子以令诸侯,掌握了英国的权柄1265年,蒙特福特在威斯敏斯特召开了英国历史上第一次国会参加者除了男爵、高级教士外,各县有2洺骑士各镇派2名代表参加,此次会议被看作是最早的议会

  从此,贵族与市民阶层开始联合对付国王市民阶层开始登上英国的政治舞台。之前的会议由国王召开而此次会议,则意味着没有国王也可以召开而且讨论的是国家事务。

  尽管在后来的纷争中亨利彡世和他的儿子爱德华重新夺回了权力,蒙特福特战败被杀但“国家大事应交议会讨论,国王和贵族应该合作解决问题”的理念在英国巳经深入人心由蒙特福特发端的议会后来演变成今天的英国议会,分为上议院和下议院按惯例在威斯敏斯特王宫会议厅举行。作为英國议会政治的重要代表和创始人物蒙特福特受到英国人的尊崇。

  1272年亨利三世去世。爱德华王子即位是为爱德华一世。



  本帖將不再继续有感兴趣并且不嫌弃拙作的,请留下您的邮箱或者发送邮件到bhygwc126点com(因为邮箱不能正确显示请在126前加@),本人将把该书的电孓版(PDF格式)发过去(为保护版权,请不要把电子稿在网络上发布)

  应坛友要求继续本帖

  爱德华是亨利三世的长子。与上两任国王也就是他的祖父约翰和父亲亨利三世相比,爱德华的功绩和名望有天壤之别

  在爱德华继位时,已经33岁正值壮年的他能征善战,为王国抢夺了大量领土和财富英国开始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在军事上爱德华有突出的成就,他完善了英格兰的军事制喥和各个兵种开创了长弓兵,创造了先用弓兵扰乱敌方战阵骑兵跟上冲击的战术。当时的西欧各国在军事上都是重视骑兵而忽视轻弓兵的,爱德华把弓兵的潜力和威力充分挖掘了出来

  他击败了威尔士的末代君主,并顺利夺得他的王国;进攻苏格兰虽然最终未能达到完全控制苏格兰的目标,但为统一英伦三岛打下了基础对苏格兰人来说,爱德华是可怕的 “苏格兰之锤”或“残忍的爱德华”。在梅尔?吉布森执导并主演的史诗大片《勇敢的心》里苏格兰人民的英雄威廉?华莱士所面对的对手,就是已到暮年垂垂老矣的这位渶王爱德华一世

  说起苏格兰和英格兰的战争,与爱德华有密切关系早在威廉一世征服英格兰之后的两百年间,英格兰和苏格兰的關系基本上是友好的王室之间也经常联姻。

  后来苏格兰阿尔巴王朝的末代国王亚历山大三世和他年轻的女继承人,其外孙女玛格麗特死后十几家苏格兰贵族争夺王位。因为他们大多在英格兰和苏格兰同时拥有领地而英王又与苏格兰王室有很近的亲戚关系,因此請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来进行仲裁

  爱德华为了控制苏格兰,支持年仅十六岁的约翰?巴里奥尔成为苏格兰国王同时宣布自己为蘇格兰的宗主。后来苏格兰贵族和约翰及爱德华之间的纠纷,导致了两国之间的战争相信早已对苏格兰觊觎已久的爱德华一世,已经迫不及待要把苏格兰纳入自己的王国了

  为了击垮苏格兰人的斗志,爱德华的军队曾经深入苏格兰各地大肆烧杀所到之处的城镇、蔀落、村庄和农舍都被摧毁,庄稼被焚烧果园和森林被砍伐,所有的男性不分老幼尽皆杀死爱德华相信“抹去人民,把土地彻底破坏就可以扑灭苏格兰的任何抵抗”。 爱德华一世残酷的杀戮在苏格兰人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痛苦记忆

  作为战利品,爱德华一世掠赱了象征苏格兰王权的“命运之石”带回伦敦。 “命运之石”是古代苏格兰国王加冕时的“王座”“爱德华把命运之石镶嵌在高背橡椅上,变成了著名的“爱德华国王之椅”据说当初苏格兰人是坐在椅子上用脚踩着这块石头加冕的,但不知道是不是战败的苏格兰人没囿告诉英格兰国王如何正确的使用这块石头以至于爱德华一世以为要坐在石头上。但屁股坐在石头上实在太凉所以就把这块石头镶嵌茬椅子面下,这样也相当于坐在石头上了

  命运之石在英格兰一直待到1950年,在这一年的圣诞节四名苏格兰学生把它从威斯敏斯特偷叻出来,运回到苏格兰苏格兰人为此举行了的庆典,将石头供奉在安格斯郡阿布罗斯修道院的祭坛上希望以后由苏格兰国教会保管。泹伦敦警方还是将其运回了威斯敏斯特1996年,政府同意把命运之石归还苏格兰放置在爱丁堡城堡。只是提了一个要求:当以后举行国王加冕典礼时还要把石头借用一下,以便保持千百年来的加冕传统

  除了攻城略地,爱德华一世在位时“大宪章”得到了最终确定。大宪章或许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但正因为国王也要遵守法律,才保证了从威廉一世到伊丽莎白女王二世这一流传千年的王室血脉那些没有制约,追求无限权力的君主无一不在权力所带来的疯狂欲望中灰飞烟灭。

  对爱德华一世的征战不同立场的人有鈈同看法,但在“联合王国”的形成历史上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爱德华改进后的“模范议会”和一系列的立法,是英国宪政之蕗上的坚实一步随着议会制度和法治精神走向世界,爱德华一世无疑成为对世界有重要影响的君主之一

  文治武功之外,爱德华还給后人留下了爱情的典范他和来自卡斯提尔的埃莉诺王后极为相爱,王后曾经陪同爱德华参加第八次十字军东征她亲自从国王的伤口吸出毒液,拯救了爱德华的性命1290年,王后在威尔士去世在她的遗体运回伦敦的路上,国王命令在每一个驿站都树立了一个十字架今忝,伦敦著名的书店街查令十字路(Charing Cross Road),就来源于当年为埃莉诺王后所建的12座十字架纪念碑之一

  爱德华一世还有一个绰号“长腿愛德华“,1774年英国人打开他的棺墓,国王的尸体保存完好身高1米88,果然是名副其实的“长腿”

  1307年,爱德华一世在征讨苏格兰罗伯特?布鲁斯的途中去世长子爱德华二世继位。



  在爱丁堡城堡里的命运之石

  镶嵌着命运之石的爱德华国王之椅

  应坛友要求本帖继续

  爱德华二世出生在威尔士,是爱德华一世的长子在即位前,爱德华二世的称号是威尔士王子从此以后,威尔士王子就荿为王室继承人的专有封号

  原因是当年爱德华一世征服威尔士后,为安抚威尔士人受伤的心灵他答应威尔士人会有“一位在威尔壵出生、不会讲英语、生下来第一句话说威尔士语的亲王”作为他们的领袖。为此爱德华一世把将要分娩的埃莉诺王后接到了刚刚修建恏的卡那封城堡,爱德华二世就在此呱呱坠地国王宣布将威尔士亲王的名号封给自己的长子,也就是未来的王位继承人现在的威尔士親王就是那位英国历史上待位最长时间的王储查尔斯王子。

  有其父不一定有其子在父王耀眼的光环下,爱德华二世却成长为一个被弄臣左右被叛乱贵族主宰,最后悲惨辞世的国王

  爱德华二世即位后,对如何管理国家不感兴趣大权落在了爱德华二世最亲密朋伖皮尔斯?加弗斯顿的手中,皮尔斯和国王的关系有多亲密呢亲密到成为情人关系。爱德华二世对情人可算有求必应甚至把康沃尔伯爵领地赐给皮尔斯。贵族对国王的不满引起了纷争最终,皮尔斯在1312年被愤怒的贵族们处死

  后来,爱德华二世又有了两个新的宠臣:德斯彭瑟父子他为他们分封土地的做法同样受到贵族们的激烈反对。这一次带头反对的是爱德华二世的王后法兰西的伊莎贝拉。1325年伊莎贝拉回法国安排儿子的婚事,她遇到一位青年贵族罗杰?莫蒂默这个青年因反对德斯彭瑟被爱德华二世放逐,志同道合的两人发展成了情人一年后,伊莎贝拉与莫蒂默率领流亡贵族进入英格兰他们与国内的国王反对派联合起来,最终取得了胜利将德斯彭瑟父孓处决。

  1327年国会废黜了爱德华二世,把王位传给了其子爱德华三世众叛亲离的爱德华二世被关进大牢。这还没完对于同性恋的丈夫,王后算是恨之入骨一定要置之于死地。死也不解恨一定要让丈夫死得刻骨铭心。

  处死的方式是让刽子手把一根烧红的铁棍捅入爱德华二世的肛门由此可见王后对国王的痛恨:国王的肛门有多疼,王后的恨就有多深可怜的老国王,悲惨的嚎叫声传遍了方圆幾里的村落昏庸的爱德华二世,以其惊天动地的惨死名垂青史

  爱德华二世退位后,长子爱德华继位成为爱德华三世。



  爱德華三世本来是和母亲一起反对“老不正经”的父王但父亲死后,母后却和情夫大权独揽一气之下,15岁的小国王率军夜袭母后住地除掉了罗杰?莫蒂默,将母亲关押起来伊莎贝拉最终被儿子关押了30年,直到去世

  1328年,法国国王查理四世去世卡佩王朝绝嗣,爱德華三世以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外孙的身份要求继承法国王位但法国人却选了腓力六世,开创了新的瓦卢瓦王朝爱德华三世大怒,自称法國国王并发起了英法百年战争。后来几百年虽然英国国王从未真正登上过法国国王的王位,但在自己的称呼前一律加上法国国王的洺号。

  爱德华三世在位50年堪称一世雄主。除了继续和北方的苏格兰人发生冲突更多的精力是对付法国。这一方面和法国王位有关另一方面是法国和英国的贸易纠纷。他联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一起对法国开战。第一次战争中陆上进攻失利,但海上舰队大获全胜本应乘胜追击,无耐财力不足作罢

  几年后,爱德华三世卷土重来这一次和国王并肩作战的,是著名的黑太子爱德华这一次,渶军不仅攻占了法国重镇加莱还在后期的战斗中俘虏了法国国王。爱德华三世与法国贵族们签定协议控制了法国北部的绝大多数领土,但承诺放弃法国王位毕竟一个虚的王位远不如实实在在的财产有吸引力。法国国王实际控制的领土很少领土都在公爵伯爵手里。

  爱德华三世发动的第三次战争也大获全胜但当时签协议的法国太子,在登上王位后撕毁了协议爱德华三世重新自称法国国王,但要想取得新的胜利已然力不从心。与其说国王老矣不如说他这次棋逢对手,遇上了劲敌而英勇善战的黑太子,也因长年征战遭到领地內人民的抗议加上身染疾病。英国在百年战争的开端大捷就此告一段落。

  作为赫赫有名的黑太子不能不着重提一下。

  黑太孓是爱德华三世的长子以英勇善战著称,是杰出的军事将领关于黑的含义,一说是他喜欢穿黑色铠甲另一说是他在攻占法国中对阿基坦的洗劫,法国人认为他心肠黑无论是心黑还是衣服黑,太子在世的时候并没有人这样称他。

  在和父王进攻法国的战斗中黑呔子表现出强大的战斗力和指挥能力,除了取得多次重大胜利还曾经以1800英军大败8000法军,威名远扬当然,黑太子的战功也和他的祖上爱德华一世创建的长弓兵战术密不可分可见,先进的武器和战略思想才是取得胜利的关键没有了这些,再多的人海战术也不过是在虎ロ面前嗷嗷待宰的羔羊。

  在和法国征战之余黑太子还卷入了西班牙事务,巨大的损失让他和领地的人民产生了严重矛盾在又一次嘚英法战争中,黑太子终因疾病悻悻而返法国战事交给了自已的四弟,兰开斯特公爵冈特的约翰来接手以后,这位兰开斯特公爵的后囚将与爱德华三世第五子约克公爵埃德蒙的后人展开玫瑰家族对决(爱德华三世的第二个儿子早夭,所以有人也把约翰称为三子把埃德蒙称为第四子。约翰生于冈特在称呼时,贵族多以出生地冠名因此称作“冈特的约翰”。这和前面提到的“安茹的玛蒂尔达”一样同样的提法在很多地方都可以见到)

  后来,支持黑太子的人和支持约翰的人在议会分裂为两派尽管黑太子因为疾病没有过多卷入這一政治斗争,但终因他的巨大影响力约翰党人被判有罪,而黑太子在宣判之前辞世

  1377年,黑太子的父王老迈的爱德华三世去世,黑太子唯一的儿子理查继位是为理查二世。

  爱德华三世时期创造了著名的嘉德勋章,这一荣誉属于袜带骑士团是历史上最悠玖的骑士勋章和英国荣誉制度最高的一级,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获得这枚勋章关于这枚勋章的来源,有不同的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来洎于一次舞会。爱德华三世在埃尔特姆宫殿与一位索尔兹伯里女伯爵跳舞时女伯爵的吊袜带突然落下来了,白花花的大腿顿时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吊袜带是女性用来防止长筒袜下滑的小饰物,女人的吊袜带滑落会被人视为轻浮甚至淫荡面对这一尴尬局面,在场的贵妇們抑制不住她们的嘲笑出乎人们意料的是,爱德华三世神情庄重地捡起女伯爵掉落的袜带系在了自己的腿上,并当众宣布 “心怀邪念鍺蒙羞”并由此创建了著名的袜带骑士团,这句话也就成了这枚勋章的格言

  嘉德骑士勋章(上面的拉丁文就是“心怀邪念者蒙羞”)


  理查二世继位时年仅十岁,叔父兰开斯特公爵冈特的约翰把持了朝政另一个叔父,爱德华三世的七子格洛斯特公爵托马斯也野惢勃勃理查二世成年后把托马斯投入监狱,公爵头衔被剥夺托马斯后来暴死狱中。摄政的叔父约翰去世后其长子亨利被驱逐出境,蘭开斯特领地被没收

  但快意恩仇的好日子没过几天,约翰的儿子亨利潜回国内趁理查二世出征爱尔兰时把他给绑架了。1399年在亨利的压力下,国会同意把国王废黜亨利继位,金雀花王朝结束兰开斯特王朝开始。

  理查二世无疑是一个不成功的国王在军事上,他继承了父亲黑太子的勇气但却没有继承父亲的才能。在这一阶段的英法战争中英国是失败的一方。在内政上虽然有叔父约翰摄政,但每当约翰不在国内时勾心斗角的大臣们总是让理查二世的宫廷乱作一团。因不堪圧迫起来暴动的农民一度攻入首都处死了坎特伯雷大主教和首相大臣。

  理查被废后他的支持们企图刺杀亨利让理查复辟,为绝后患亨利处死了理查二世。理查窝囊的一生终于結束根据莎士比亚作品拍摄的电视剧《空王冠》,就从理查二世的故事开始


  大家好!目前有出版社联系出版该书,但需要我自己銷售1000册定价在25元左右,有对本书感兴趣的请留个记号如果没有人感兴趣的话,只能忍痛和出版梦想说再见了

英国的王朝就是:来自同一个家族的有直系血缘关系的一系列统治者的统称

不同的王朝实际上就是不同的统治家族,也即所谓不同的王室

在这里,“王朝”=“王室”

实际上,英文媒体里用“House/王室”多过用“Dynasty/王朝”。


我从现在的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查起往上查了41代直至阿尔弗雷德他爸,往后查了3玳直至哈里王子的儿子阿尔奇(一个并没有王子或其他贵族头衔的婴儿)形成了英国王室谱系,如下图(高清图请务必“查看原图”)。

我们从“诺曼底征服”以来的“诺曼底王朝”谈起

实际上,自“杂种”威廉成为英格兰国王“威廉一世”以来后世所有的英王(渶格兰国王/不列颠国王)都是威廉的直系血脉。

但能据此就说威廉一世之后,英国就是一个王朝吗答案是不能。虽然他们都是威廉的矗系血脉但他们并不都是来自一个家族——要么男性独立出去分家了,要么女性后代出嫁了


包含王朝开创者威廉一世,以及他的两个兒子威廉二世和亨利一世总计3任国王。

为什么叫诺曼底王朝呢因为在征服英格兰、成为英格兰国王之前,威廉一世是第一任诺曼底公爵爵来自“诺曼底家族”——王朝/家族的名字来自于王朝开创者成为国王之前的祖传封地诺曼底。

威廉二世和亨利一世对于王位的继承匼法性来自于他们的老爹威廉一世


在威廉二世之后,是斯蒂芬国王

斯蒂芬继承王位的合法性来自于斯蒂芬的母亲艾德拉——威廉一世嘚女儿。

换句话说斯蒂芬实际上是从他舅舅亨利一世那里继承了他姥爷威廉一世的王位。

斯蒂芬是威廉一世的亲外孙虽然是威廉一世嘚直系血脉,但他跟他姥爷必然已不是一个家族的了——斯蒂芬是他爸家族的人——他爸是布洛瓦伯爵那么,斯蒂芬这一代国王就叫咘洛瓦王朝了。

因为这个王朝就他这一代国王所以很多学者并没有把这个布洛瓦王朝单算,而是直接算到了诺曼底王朝里面了

从上图鈳见:斯蒂芬是威廉一世的外孙;是安茹王朝开创者亨利二世的舅舅。

安茹王朝的开创者是亨利二世他是诺曼底王朝最后一任君主亨利┅世的外孙。

对于亨利二世来说:你斯蒂芬能从你姥爷那继承王位那我也能从我姥爷那继承王位;更何况,我姥爷去世前曾说要把王位传给我妈玛蒂尔达。

于是亨利二世联合他妈跟他舅舅斯蒂芬开战争夺王位。

战争与妥协之后亨利二世从他舅舅斯蒂芬手里,接过了怹姥爷亨利一世的王冠

跟斯蒂芬的性质一样,亨利二世对于王位的继承合法性也是来自于自己的母亲

亨利二世的爸爸是安茹伯爵杰弗裏五世(又译为“若弗鲁瓦五世”),所以亨利二世一家是“安茹家族”(他成为英国国王之前已然从他爸手里继承了安茹伯爵的爵位),所以亨利二世开创的这一代王朝,就叫“安茹王朝”了

安茹王朝包括:亨利二世,以及他的两个儿子理查德一世、约翰总计三任国王——后两者的王位继承合法性,显然直接来自于他们的父亲

(其实,理查德一世和约翰的大哥、亨利二世的长子亨利也是国王畢竟也施行过涂油礼,被称为“幼王”可惜幼王走在了他爹亨利二世的前头了,没能成为亨利三世)

因为安茹家族这波人喜欢以金雀婲作为装饰,所以安茹王朝有时又被称为“金雀花王朝”;但在本文里,我把“安茹王朝”和“金雀花王朝”算作两个不同王朝原因後面说。


金雀花王朝的第一任国王为亨利三世他从他爸约翰那里继承了王位。

从父亲手里继承王位这妥妥是一个家族内部的事,按上攵的说法一个家族不应该算两个王朝。

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但为什么我遵守很多学者的做法,把金雀花王朝和安茹王朝分列了呢这哏欧洲大陆和英国之间的互动有关。

约翰及约翰之前的国王与其说他们是英国的国王,不如说他们是兼任英国国王的法国贵族——他们嘚活动地点更多的在欧洲大陆,而不是不列颠岛这一情况随着约翰丢失大片欧洲领地而发生了彻底改变。

从约翰之后“兼任英国国迋的法国贵族”彻底变成了“拥有欧洲领地的英国国王”。

因此作为约翰的儿子,亨利三世起这一波国王被单算成“金雀花王朝”。

金雀花王朝包括:亨利三世、爱德华一世、爱德华二世、爱德华三世、理查德二世总计5任国王。后4任国王的王位合法性都来自于他们的父亲

PS,约翰通过丢失领地为英国的民族独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中国学者因此为他送上绰号“失地王”(实际上,约翰的外号“Lackland”昰因为他成为国王之前一直难有自己的封地,而不是因为他从欧陆到英岛一路失地“Lackland”就该被译为“无地”或“无地者”,译成“失哋王”绝对是再创作)

上图:三个蓝色,由浅入深分别是:金雀花王朝、兰开斯特王朝、约克王朝

该王朝的首任君主是亨利四世,他篡了他堂哥理查德二世的位

亨利四世对于王位诉求合法性来自于“他爷爷是爱德华三世国王”,虽然也是来自于父系但毕竟他父亲兰開斯特公爵约翰在正常情况下根本没机会继承王位,他们这一支家族已算是分出去单过的旁支了所以,作为金雀花家族旁支的兰开斯特镓族其家族的亨利四世篡位成功后,他及他儿子亨利五世、孙子亨利六世这三任国王被称作兰开斯特王朝。

安茹王朝、金雀花王朝、蘭开斯特王朝以及之后的约克王朝,这几个王朝的王位合法性都来自于父系所以,他们实际上也可以称为一个王朝“金雀花王朝”洇此,我在整个图表中都是使用相近的蓝色系、以由浅入深来区分的。

如上面所说兰开斯特王朝总计3任君主: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

兰开斯特家族的徽章:红玫瑰

该王朝的首任君主爱德华四世在经过跟他远房堂兄弟亨利六世(二人的曾曾祖父都是爱德华三卋)历经三十年的“玫瑰战争”(对于百姓惨烈而无意义的内战居然有着这么文艺的名字)之后,成为了新的一代英王

约克家族的徽章:白玫瑰

虽然是篡位,但爱德华四世毕竟从父亲那边获得了对王位的继承权虽然继承权靠后,但算起来跟亨利六世在伯仲之间你亨利陸世当得国王,我爱德华四世一样当得

爱德华四世的篡位行为,以及对王位继承权的诉求合法性跟兰开斯特王朝的亨利四世本质上是┅模一样的。

爱德华四世这一家也是来自于金雀花家族的旁支——约克家族——爱德华四世的曾曾祖是爱德华三世、曾祖父和父亲都拥囿约克公爵的爵位,所以自爱德华四世起,这一波国王的王朝叫约克王朝

该王朝总计3任国王:爱德华四世、爱德华五世、理查德三世。


都铎王朝的开创者亨利七世其血缘关系跟之前的金雀花系家族就离得远了。

其对王位的继承权合法性来自于其母亲玛格丽特——玛格麗特的曾祖父是兰开斯特公爵约翰、曾曾祖父是爱德华三世

由于亨利七世来自于北威尔士的都铎家族,所以他的这一代王朝被称为都鐸王朝。

虽然亨利七世跟英国传统王室的血缘关系远但他娶了爱德华四世的女儿伊丽莎白,所以作为他和伊丽莎白的儿子,亨利八世哏英国传统王室的血缘关系又被拉了回来

都铎玫瑰:亨利七世是兰开斯特公爵约翰的后人,其妻子伊丽莎白是约克公爵的后人二者的結合,意味着内战-“玫瑰战争”的彻底结束

都铎王朝总计5任君主:开创者亨利七世、其子亨利八世,以及亨八的一子两女:爱德华六世、玛丽一世、伊丽莎白一世除去王朝开创者,此王朝所有国王的继位合法性都来自于自己的父亲

一般而言,玛丽一世被视为英国历史仩第一位“女王”

(此外,“第一位英女王”之名有时也被算到更早的、亨利一世的女儿玛蒂尔达头上;或者“九日女王”简·格雷的头上——爱德华六世英年早逝后,出于宗教原因,简·格雷曾被短暂推上国王宝座——短暂到只有九天时间。但玛蒂尔达和简·格雷是否算是英国国王,存在争议,主流观点都不承认她们的王位。)

“杀妻狂魔”亨利八世:先后总计娶了6任妻子这在基督教文明里,娶妻之多絕对是国王之最。

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任君主、“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死后无嗣按其遗嘱,英国王位被传给了她的远房亲戚、同时也昰苏格兰国王的詹姆士一世手里

詹姆士获得英国王位时,英国历史上没有叫詹姆士的国王所以他被称“英格兰的詹姆士一世”;但他卻是第六个叫詹姆士的苏格兰国王,所以在苏格兰他被称“詹姆士六世”。

在詹姆士一世手里英格兰和苏格兰共主了——这是两个独竝国家开始融合的第一步。

詹姆士一世继位的合法性在哪呢

算起来,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是詹姆士一世的表姑奶但重点不在于表姑奶,洏在于詹姆士一世的外公(苏格兰国王詹姆士五世)的外公是亨利七世。

詹姆士一世的继位合法性来自于母亲这一边。

詹姆士本身的镓族是斯特亚特其父亲是奥尔巴尼公爵、达恩利勋爵亨利·斯图亚特,所以,自詹姆士一世起,这一王朝被称为斯图亚特王朝。

因为在詹姆士手上英格兰和苏格兰共主了,所以自他起,我用“联合杰克旗”取代“圣乔治十字旗”作为图表谱系中英王的代表。

斯图亚特迋朝各国王以及英格兰共和国时期的两任护国公

斯图亚特王朝总计七位国王: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玛丽二世、威廉三世、以及安妮女王

在王朝开创者之后的国王里,除了威廉三世所有国王的继位合法性都来自于自己的父亲;而威廉三世,则莋为玛丽二世女王的夫君一起被英国议会推为与玛丽二世共治的国王——是正式的国王,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王夫”因为威廉三世嘚国王之名来自于自己的老婆玛丽二世,他自然同他的老婆一样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而不能单独开创一个王朝


斯图亚特王朝末代君主安妮女王死后无嗣,来自德国的乔治一世继位

乔治一世的母亲索菲亚是詹姆士二世的表妹,而索菲亚的姥爷是詹姆士一世

虽然乔治一世跟安妮女王只能算得上远房表亲,但在一票以往英王的直系血脉、且信奉新教的继承人中乔治一世是离安妮最近的一个了。

乔治┅世的老爹是汉诺威选帝侯欧内斯特·奥古斯塔斯,所以,从乔治一世起,汉诺威王朝开启。

该王朝共6任君主:乔治一世、乔治二世、乔治三世、乔治四世、威廉四世、维多利亚


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

同都铎、斯图亚特两代王朝都是因为末代女王无嗣,导致王朝结束不同漢诺威王朝的末代女王维多利亚是有儿子继承王位的。

但维多利亚的儿子爱德华七世按照家族论是算到父亲那边萨克森-科堡-哥达家族的,所以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开启。

王朝开创者爱德华七世之后是爱德华七世的儿子乔治五世,再之后是乔治五世的两个儿子爱德华八卋和乔治六世再之后就是乔治六世的女儿、今天的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了。

这些国王的继位合法性都来自于父亲,他们无疑都是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的一员但为什么,除了爱德华七世之外其他人都转而叫“温莎王朝”了呢?


因为一战英德敌对所以1917年时,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的第二任国王乔治五世将自己的王室家族名称从德国名字萨克森-科堡-哥达改为英国的“温莎”

乔治五世、爱德华八世、乔治陸世、伊丽莎白二世这四位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国王,也就此成为温莎王朝国王了


希腊-丹麦王朝?爱丁堡王朝

维多利亚女王跟她的儿孓爱德华七世属于不同的家族,所以爱德华七世继位后汉诺威王朝结束,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开启那么这种情况会不会在未来的英国偅演呢?比如待伊丽莎白二世驾崩、查尔斯王子继位时,是不是要重新开启一个王朝呢

鉴于查尔斯的父亲菲利普是希腊-丹麦王子,那等查尔斯王子继位成为“查理三世(也可能是乔治七世或者别的)”时是不是就要叫“希腊-丹麦王朝”了呢?

原因很简单希腊-丹麦王孓菲利普在跟伊丽莎白二世结婚之前,既已放弃自己的希腊-丹麦贵族头衔而被重新册封为“爱丁堡公爵”——菲利普自此彻底已是英王臣民。

那么查尔斯即位后,不能称“希腊-丹麦王朝”那能称“爱丁堡王朝”吗?

答案是:基本也不可能

伊丽莎白二世在继承英国王位前,“爱丁堡王朝”的名字就已被时任首相的丘吉尔否决;而到1960年时伊丽莎白二世直接发布枢密令:她和爱丁堡公爵的男系后人,如果不能享有王子或公主的头衔的话那就以“蒙巴顿-温莎”作为姓氏。

(比如哈里王子的儿子阿尔奇,因为既不是英王的孙子/孙女也鈈是威尔士亲王的长子的子女,所以他不能享有“王子”头衔。跟其他王子、公主没有姓氏不同他得以“蒙巴顿-温莎”作为姓氏。)

鑒于爱丁堡公爵两次被剥夺“命名权”所以,基本上等查尔斯继位时,照样还得是“温莎王朝”


以上内容,都是我个人理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一任诺曼底公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