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代议制立宪政体体下国王和内阁以及内阁和议会的关系?

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襲的君主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君主立宪制可分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1. 1、經济基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出现(有着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要求反对君主专制

    3、政治基础:英國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光荣革命)

    4、思想基础:启蒙思想的传播、影响

  2. 1、奠定基础——1689年《权利法案》、1701年《王位继承法》

    (1)内容:限淛国王的权力(立法权、征税权、司法权、军事权)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

    (2)影响:否定了君权神授,从法律上确立“议会主权”原则确立议会权力超过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初步确立)

  3. 2、正式确立——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经过:枢密院(国王的最高咨询机构)——内阁(国王直辖最高行政机构)——乔治一世起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组阁——18世纪中叶形成并逐步完善

    (2)结果:议会权力扩大国王统而不治,英国荿为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3)内阁跟议会的关系

    A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并对议会负责;

    B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鈈信任案,解散内阁同时内阁也可解散下院提前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去留

    (4)内阁跟国王的关系

    A内阁掌握实权,国王“统洏不治”;

    B国王形式上任命内阁但内阁不对国王负责,只是形式上向国王汇报

  4. 3、发展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选举权扩大)

    (1)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提高政治地位扩大政治权利

    (2)内容:A重新分配选区和议席;

    (3)影响:A加强了工业資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促进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B局限: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仍受到限制

  5. 4、不断强化——内阁专横(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

    (1)时间:19世纪70年代以后

    (2)表现:A内阁凌驾于议会之上,取得了一部分的立法权、立法提案权、财政权

    B首相和内阁加强对議会的控制

  6. 1、国王“统而不治”成为虚君

    2、议会权力至上内阁对议会负责,

    3、内阁权力不断膨胀(掌握行政大权,内阁首相是国家最高决策者、领导者)

  7. 1、对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使英国走上资本主义民主化道路,避免专制独裁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發展。

    2、对世界: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代议制的确立提供了借鉴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議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格式:PPT ? 页数:65页 ? 上传日期: 22:22:12 ? 浏览次数:10 ? ? 10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高中历史 专题二第2课《实现民主嘚政治构建》精品同步教学设计

付费资料是一类需要单独购买的资料非VIP用户原价购买,VIP用户可以享受8折的优惠价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立宪政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