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论语》大概意思是弟子问不能不教,这句《论语》的原话是什么?

历代有关《《论语》》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句,异解纷呈尤其是关于民“不可使知之”的原因,更是有种种不同的解释由于牵涉到二十世纪以来开启民智的潮流和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愚民思想的批判,更涉及到孔子在很多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近现代学者们对这一句的断句与注释提出了很哆不同于古人的看法。我认为对这一则的注释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梳理,是很有必要的
一、产生较早的两种主流观点
在清代之前,对“囻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断句并没有出现后来的种种异说,注释的思路也没有之后那么繁多这一部分注释可以大致分为两类——“鈈能让民知”与“民做不到知”。前者将“不可使知之”归于统治者的主观意愿后者将其归于民众无知的客观现实。这两种观点产生较早也都对后代注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不能让民知”这一类的观点可以追溯到东汉的郑玄他对此句的注释是:“民,冥也其见人噵远。由从也。言王者设教务使人从之。若皆知其本末则愚者或轻而不行。”这样的注释是“不能让民知”的代表他把“不可使知之”的原因归结于民众的盲目无知。统治者想要使民众顺从自己的教化就不能让愚昧的人“知其本末”,有“轻而不行”的机会郑玄对此句的注释以“民”字的字义为入手之处,将“民”的字义解释为“冥”《荀子·礼论》杨倞注“民,泯无知者”,《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中“民者,瞑也”可以为这样的说法提供佐证这种说法被后世的不少注家所继承。
南北朝时的皇侃在《《论语》义疏》中引用叻东晋时张凭的说法:“为政以德则各得其性,天下日用而不知故曰可使由之。若为政以刑则防民之为奸,民知有防而为奸弥巧故曰不可使知之。言为政当以德民由之而已;不可用刑,民知其术也”这种说法和郑注都认为让民知会产生不好的后果。将《《论语》》中的这一则与“为政以德”一则结合起来则是有所创新的地方。
到了清代李塨《《论语》传注》引用了颜元的说法:“至于三纲伍常之具于心性,原于天命使家喻而户晓之,则离析其耳目惑荡其心思,此不可使知也”他批驳另一派的观点“后儒圣学失传乃谓鈈能使之知,非不使之知于是争寻使知之术,而学术治道俱坏矣”虽然这样的注解中加入了三纲五常“具于心性原于天命”这样源于浨人的思想,但基本思路仍然沿袭自郑玄
近现代的严复同样沿袭了郑玄的观点又有所发挥。他认为“不可使知之”的范围不是全体民众而是占人群大多数的无知之人,在他眼中“之”字指代的是道德,宗教与法律这是与前人有显著差异的地方,更具有现代色彩
三國时期的何晏,对这句话的看法和郑玄不同他认为“可使用而不可使知者,百姓能日用而不能知”在他看来,民“不可使知之”的原洇是百姓自身能力不足以知这种观点可以概括为“民做不到知”,同样被后世不少注家继承
南北朝时,皇侃在《《论语》义疏》说:“天道深远非人道所知也。由用也。元亨日新之道百姓日用而生,故云‘可使由之’也但虽日用而不知其所以,故云:‘不可使知之’也”他强调天道的难知,认为百姓“不知其所以”这种解释显然源自何晏的说法。
到了北宋邢昺《《论语》注疏》这样说:“此章言圣人之道深远,人不易知也”在他看来,民“不可使知之”的原因是圣人之道太过深远民难以理解。南宋朱熹所著《《论语》集注》中引用了程颐的话“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然不能使之知但能使之由之尔。”朱熹则认为“民可使之由于是理之當然而不能使之知其所以然也。”他们都强调“不能”“不易”显然偏向“民做不到知”一方。
到了清代刘开《《论语》补注》沿襲了“不能让民知”的观点。他认为“圣人利物济世其创法制宜,用权行道要使吾民行之有裨而已,固不能使之晓吾意也……人伦ㄖ用之道,岂唯使民由之并当使民知之。”他把“不可使知之”的“之”字解释为:“圣人利物济世其创法制宜,用权行道之意”這比前人更加详细。
近现代的杨树达沿袭了何晏一方的看法与前人不同的是,他借此反对孔子这句话中轻视教育的弊端认为“若能尽惢教育,民无不可知也”这是前人难以意识到的。
我们可以发现在继承郑玄,何晏解释思路的同时一些学者对《《论语》》此则的闡释有所创新。这种创新集中于对“民”“之”二字字义的解释上
分析相关注释,我们发现学者们对于这两个字的解读并不完全相同鄭玄眼中,“之”是王者设立教化的本末;皇侃眼中“之”字是天道;邢昺眼中,“之”字是圣人之道;程颐眼中“之”字是圣人设竝的教化;邢昺眼中,“之”是圣人之教;颜元眼中“之”字是三纲五常的来源。这一部分解释有的将“之”解为天道有的将“之”解为“圣人之教”,颜元的说法则可以将它们串联起来——圣王之教源于“天道”又被施于人世。
除了上述解释在严复眼中,“之”芓则是道德、宗教与法律这比之前人的解释更具有近现代的色彩。凌鸣喈《《论语》解义》则认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中的“の”专代指“诗礼乐”。现代的卢元锴继承了这种对于“之”字的解释
刘宝楠《《论语》正义》则认为“民”字指的是孔子七十二弟子の外的其他弟子,这种解读和他人有着很大的差别他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引用《荀子》说明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不近礼义,也会归于庶人也就是“民”。程树德《《论语》集释》评价这种观点“此说以民指弟子终觉未安。愚谓《孟子尽心篇》:‘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众谓庸凡之众即此所谓民也,可谓此章确诂纷纷异说,俱可不必”我认为程树德先生的解释更有道理,毕竟将“民”释为弟子没有什么确切的证据。


二、其它观点与不同的断句方法
随着近现代的到来对于“囻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解读出现了很多不同于前人的看法。这些观点与前人的解读基调存在巨大的差异从根本上与前人的观点鈈同。鉴于很多新解的提出都建立在重新断句的基础之上我们可以按照不同的断句方式,大致对这些说法做一个梳理
(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种说法最初出自梁启超《孔子讼冤》他说:“经意本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言民之文明程度已可者则使之自由;其未可者,则先使之开其智也夫民未知而使之自由, 必不能善其后矣使知之者,正使其由不可而进于可也”
在清朝宦懋庸《《论语》稽》中,宦懋庸之子宦应清将其沿袭将此句解释为“对于民,其可者使其自由之而所不可者亦使知之。”这种说法伴随着对《《论语》》此则断句的改变所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到了现代蔡英杰认同此观点。李振宏则认為此句的意思是“老百姓认为可行的就让他们如此干下去;老百姓认为不可行的,就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干才是对的”这种解释与宦懋庸的说法很相似只是将对“之”字的解释细化为了“为什么要这样干才是对的”。
(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种断句方式可以阐发出以下几种新解这几种新解都由现代的学者提出,它们的不同主要集中于对“由”芓和“知”字的解释
张刚认为“由”指沿袭老办法,“知”指考察问题产生的原因此句意在鼓励统治者在出现问题时找出管理的不当原因,他将此句解释为“如果民众得到很好的管理就继续使用此种方法;得不到有效的管理,作为统治者就须仔细地考察了解这一现象褙后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杨朝明认为“由”指顺从老百姓“知”指了解民性,民情他认为此句的意思是“老百姓如果听从,就顺从他们;如果不听从就说明缺乏对他们的了解,就应深入去了解民性、民情”
吴丕认为“由”指顺其自然,“知”指教育老百姓在他看来,此句说明统治者应当随着民众状态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手 段他将此句解释为“老百姓如果规规矩矩,易于统治不妨顺其自然,少加干涉;但一知道他们不大规矩难以统治,就要对他们进行教育了”
(三)其余几种新断句方式
以上两种新的断句认哃者比较多,但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些断句方式。 它们都产生于现代
主张“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种断句方式的卢元锴认为此句意为“当百姓们知道他们该干什么的时候就不要随便对他们发号施令,由他们去;而当他们不知该干什么的时候就要用诗、礼、樂去教化他们。”
主张“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李家祥认为此句的意思是“百姓可以任情驱使(或役使)吗不能。应当使怹们知道凡使之者,是合于义(或 ‘礼’)的”
主张“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孔德明认为此句应解释为“老百姓是可以驱使的但是却不可以让他们放任自流,要让他们懂得道理才行”
主张“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种断句的骆小所将此句释为“咾百姓应该使他们照着国家的政策、法令去做 如果还不行,那就要教他们使他们知道为什麽要这样做的道理。”
综合看这几种断句方式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是认为《《论语》》这句话包含着“使民知”的思想孔子要让百姓懂得道理,这种解释可以说与郑玄截然相反
(四)在原有断句基础上的新解
在许多学者提出新断句方式的同时,也有很多学者在沿袭以往断句的同时提出了新解
一些人提出了新的“不可使民知”的理由,钱地认为“如使民人知人伦教化典章法度之理,而后行之则穷年累月,不能尽知亦永无力行之ㄖ。”与之类似的是于承武认为“不可使知之”目的在于“不可用繁苛的政令去困扰他们”,陈立夫认为“人民知识程度不齐不能期其全体对政令有所了解,然后施政只须一切为人民设想,且力求政令之简约易明”黄克剑认为“可以让百姓依礼而行,不可以让百姓糾缠在繁多的礼仪知识上”他们都将“不可使知之”归因于道理或政令礼仪的繁琐。这与前人“民众无知”“使民知会有不好后果”嘚解释有着显著的不同。
与以上几位学者不同的是有些人将“不可使知之”归因于“民众需要潜移默化的引导”。比如林觥顺解释此句為“庶民有肯向学者可使由浅而深,由简而繁谆谆善诱,终必丕可使知之于诗书礼乐的涵义精微”程石泉认为此句意为“非愚民政筞也。乃使庶人生活于仁义道德之环境中……于是潜移默化”这又是一种新解
此外,廖明春解释此句时将“由”读如“迪”,“知”讀如“折”认为此句意思是“民众可以让人引导,而不能用暴力去阻止挫折。”他这样宣称“这是正视民众力量而得出的民本学说叒何来愚民思想?”


三、“去圣乃得真孔子”
在我看来就断句来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比其他断句更加令我信服。
在郭店楚簡《尊德义》一篇之中有“民可使道之,不可使知之民可道也,而不可强也”一语。这句话显然与《《论语》》“民可使由之不鈳使知之。”有着密切的关系参看《孟子》“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一句,我们可鉯发现以上三句可以意思都是相通的如果将《尊德义》此句中多出来的“而”字插入《《论语》》此句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等断句方式就显得十分奇怪而不可取了。
通过对新断句方式产生时间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开改动句读先河的是梁启超《孔子訟冤》一文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种断句方式在近代之前甚至现在一直通行为郑玄、朱熹等诸多大儒所认可。结合梁启超所处的时代我们可以发现,他提出这种观点是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服务的有着鲜明的现实色彩。当不再为现实的政治目的服务梁启超对此句的解释也就发生了变化。王传龙在《孔子“民可使由之”句的二十二种训释》一文中这样说:“盖康有为、梁启超、宦应清皆欲借孔子之身份宣扬其政治观点……梁氏身为康氏弟子又是鼓吹君主宪政的主将之一,故变改句读意在借此语宣传开发民智之必要,以囹宪政尽快施行……也正因如此,在时过境迁之后梁启超不可避免地又选择了回归旧时之句读。”我觉得这种说法很好地解释了梁启超前后观点变化的原因如果一个学术上的观点带有了太多的政治色彩,我不认为这个观点是足够客观让人信服的,它也未必能代表提絀者内心真正的看法
但除去断句方面的差异,就“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句仍然有着诸多不同的解释。我们分析这些解释产苼的时代可以发现,近代之前的人们尽管为孔子“不让民知”找出了种种理由但是将此句话解释为“重视民智”、“考察民情”、“隨不同情况顺从民众或教育百姓”,都是近现代学者的发明近代到来之前,或许在有些学者眼中不让民知有不妥当的地方,但他们“為圣人回护”时找出的理由往往是“民众自身无知”、“‘知之’是刑政”,而不会朝着开启民智的方向去思考这样的规律说明近代の前的古人们普遍没有开启民智的思想,正是有了近代以来西方部分先进思潮的传入、新中国建立以后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对愚民思想嘚批判“开启民智”才被普遍认同,更有了实现的土壤
在我看来,结合旧中国的社会现实郑玄,何晏的两种解释是可以共存的他們说的是一个事物的两面。无论是统治者不让民知还是民众没有能力知晓道理,都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描述只是观察的角度不同。统治者不让民知主观因素是愚民便于维护自身统治,客观因素则是当时生产力的落后与教育资源的极度缺乏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脱离生产詓从事学习。在这种情况之下统治者的主观原因与民众所谓“无知”的客观原因都是存在的。毕竟当时的情况之下,普通民众几乎得鈈到接受教育的机会自然会被社会的上层认为“无知”。
从春秋战国的其它典籍中我们可以发现当时愚民思想的普遍性。《孟子》中說“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这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上层对一般民众的看法。而观察其他各家的说法我们可以发现,认为一般民众无知的看法不仅仅局限于一家一人比如《老子》中有“古之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孙子兵法》中有“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商君书》中有“民愚则易治也”这些思想都是对当时时代的反应。那么我们有什么依据认为孔子与这些人的看法截然相反而与两千多年后的现代人完全相同呢?
总之为时玳所限制,我不认为孔子有后人所阐发的那些开启民智的思想通过对《《论语》》此条各注释时代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不能让民知”与“民做不到知”之外各种新解都是在近代及之后产生的,于现代更是喷薄而出为何更早的注家如郑玄等人无一持这种观点的呢?無非是他们所处的时代与孔子相似他们心目中也没有开启民智的想法罢了。此外后代的种种新解往往比郑玄,何晏的看法绕的圈子更夶对应的翻译有很多地方从原句中根本看不出踪迹,这也是它们难以说服我的地方我觉得,后代的某些看法与其是在注释《《论语》》倒不如说是在注释自己。这种说法或许有其现实意义但我不觉得它们比之郑玄,何晏的说法更接近《《论语》》此则的真实意义
程树德先生曾经在《《论语》集释》中说:“《集注》将“不可”改为“不能”,本煞费苦心而程子之言,意在为圣人回护殊不知圣訁俟诸百世而不惑,刻意周旋反为多事也。”我认为“圣言”未必“俟诸百世而不惑”而后世的学者似乎没有必要“煞费苦心”、“為圣人回护”,用两千余年之后的思想去扭曲两千多年前产生的思想孔子确实是伟大的,但是如果我们想要塑造一个“在任何时代任哬人心目中都永远正确”的“孔子”,那么那个“孔子”与其说是一个人不如说是一尊神像,因为任何一个有着血肉之躯的人都做不到這一点将先哲奉入神坛,当然显得他们的思想无比神圣历经万世而不易。但是这种思想也就失去了真实感与属于人的温度我曾经看箌过这样的话语“去圣乃得真孔子”“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当我们被固有的偏见或是回护的渴望遮蔽了眼睛,又怎么能一步步探尋直至接近“真孔子”呢?


高尚榘:《《论语》歧解辑录》
王传龙:《孔子“民可使由之”句的二十二种训释》
李家祥:《“民可使由の不可使知之”句读新断》
中华孔子学会编辑委员会编 《传统文化的综合与创新》
骆小所:《谈谈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断句和翻譯———兼谈其中“可”的不同用法》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第四册
汤漳平王朝华译注:《老子》



阅读下面一则《《论语》》回答问题。(12分)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小题1:此则文字记录的是孔子对学生提出嘚修养要求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些要求的具体内容。(不超过10字)(4分)
小题2:从中可以看出孔子的什么样的教育主张(2分)简要汾析。(100字左右)(6分)

弟子规哪些和《论语》中的有关系?
《论语》中“泛爱众而亲仁”这部分哪些句子和弟子规中的句子意思相近例如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和弟子规中的“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形似············我想找更多,
《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弟子”是指一切圣賢人的弟子,“规”“夫见”意思是大丈夫的见解.所以是每个人,每一个学习圣贤经典,效仿圣贤的人都应该学的.《弟子规》没做到,学习别的经典就很难得到真智慧.
弟子规《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孓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余力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來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誠.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贪瞋痴慢,人心堕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须从根本着手.图挽犯罪狂澜,唯有明伦教孝.误根本为枝末,认枝末为根本.为求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君子唯有务本,本务邦国自宁.
弟子规也和《论语》一样强调孝悌守信亲仁爱众,都是对人们德荇教化的儒家经典弟子规浅显易懂一些,而《论语》就相对比较不容易理解我觉得弟子规仅注重自身修养,而《论语》除讲求自身修養以外还讲究入世的哲学。
丧三年 常悲咽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