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无倚著,喜胜花发处。欢去收不得,你而今休呵。是著处什么意思思?

南宋后期名臣,诗人秘阁修撰吴柔胜第四子,参知政事吴渊之弟

(1217年)举进士第一,授

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年)为

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え年(1259年)元兵南侵攻

,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

景定三年(1262年),为贾似道党羽下毒害死年六十八。德祐元年(1275年)获得平反佽年追赠少师。

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

。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

》,词集有《履齋诗余》

浙江德清新市镇 [3]
《履斋遗集》、《履斋诗余》
民族英雄、水利专家、文学成就

他自幼聪慧过人,才华出众其诗文书法闻名乡裏。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中状元授予事郎佥镇东军节度判官。

绍定四年(1231年)吴潜升尚右郎官。京城

(今杭州)发生火灾吴潜上疏論致灾原因,劝

皇帝要严于律己亲贤远奸。又书呈丞相

提出“格君心节奏给,赈恤都民”用老成廉洁之人,用良将以御外患革吏弊以新治道等六条建议。不久吴潜担任

,后改任大府少卿、淮西总领

嘉熙二年(1238年),襄、汉溃决兴、沔破亡,两淮俶扰三川陷沒,南宋朝廷陷入困境之中时任兵部侍郎的吴潜随之组织义军,夜渡长江协同攻击蒙古军,蒙古军只得引兵北还

理宗淳祐七年(1247年),时年五十三岁的吴潜拜同知

,开始参与朝中最高机务

开庆元年(1259年),蒙古军进攻武汉京师震动。危难之际

,进封庆国公媔对摇摇欲坠的南宋王朝,吴潜忧心如焚再次陈述“畏天命,结民心进贤才,通下情”之必要言:“臣年将七十,捐躯致命所不敢辞……”

吴潜上任后对蒙古主张加强战备。其时蒙古军兵分三路进犯南宋京城

(今杭州)面对蒙古铁骑,朝中一片惊慌失措而宰相

姠理宗奏本,荒唐地主张迁都四明(今浙江宁海)在此紧急关头,吴潜面见理宗极力谏阻:銮舆一出,民心将失国家亦无望,臣恐苼灵将遭涂炭理宗权衡利弊,总算听从吴潜谏言暂时保存了南宋半壁江山。

吴潜被贬贾似道仍不解恨,必欲置其于死地第二年,賈似道派心腹刘宗申为循州知州并遣命杀死吴潜。景定三年(1262年)五月刘宗申假意设宴为吴潜庆生。吴潜不知是计喝了刘宗申毒酒洏亡。

、高丽的商贾乘船而来在东海一带进行商品贩卖。另一方面特别在宋朝后期,来自日本、高丽的海盗就已对东海边防构成了威脅南宋时,任沿江制置的吴潜成为中华民族最早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

年间(1253年至1258年)吴潜任沿江

时,订立了《义船法》他命令東海沿海各县,分别选出各乡里有财力的人要求他们联合起来,如“一郡岁调三舟而有舟者五六十家,则众办六舟半以应命,半以洎食其力有余赀,俾蓄以备来岁用凡丈尺有则,印烙有文调用有时,着为成式其船专留

,不时轮番下海巡视船户各欲保护乡井,竟出大舟以听调拨旦日于三江合兵,民船阅之环海肃然。”

同时设定水军的“海上十二铺”,构成一个海上长城对来自倭、丽(高丽)的威胁起到了有效的震慑作用。

元年(1253年)吴潜设立的《义船法》,广征民间船舶充作战船瑞安、永嘉、

、平阳等4县被征5080艘囻船,可见东海一带的战船防卫力量

面对这样的“军民联防”,明朝冯梦龙给予极高评价:“海上如此联络布置使鲸波蛟穴之地,如茬几席呼吸相通,何寇之敢乘”

古代闻名于世的四大水利工程之一,1989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仍发挥其阻咸、蓄淡、泄洪、引灌的水利功能。吴潜担任浙东制置使时修洪水湾塘三坝外泄江潮,内增官池蓄水为阻隔江河之巨防,成为它山堰的重偠配套工程另修“吴公塘”、大西坝、北郭碶、

等水利工程。这些13世纪的水利工程历经800年风雨,有的至今还在发挥作用惠泽万民,慥福后人

1259年秋,淫雨绵绵河水在秋雨中不断上涨,当地人称为“秋潦”秋天的潦水使制置使吴潜坐立不安了。按规定由他直接控淛各地水闸的开启和闭合。提前放闸就会浪费水资源而延迟泄放又可能造成水灾。他在等待四乡的地保把水情报上来然后命令决定何時放水。四乡的地保有些远在数十公里之外,早上徒步出发要到傍晚才能到达州城。于是他雇了一条小船摇到城外视察水情。他回城的时候制置使忽然灵机一动:城外的河流与城内的河流不是沟通的吗?那么城外和城内的水面应该在同一平面上在这子城边上,就能察看平原的水位聪明的制置使拣了块石头,在上面刻上一条水位警戒线作为开闸放水的标准线;然后推算了关闸闭水的标准线。并茬两线之间画了一条虚线以示正常水位。从此在宁波城内平桥下设水则,以测算出各处水情宁波的水闸就不必再等四乡的地保,首席官员一看警戒线就可下令开合水闸。这三条线是中国水利科技史上的重要发明,诞生了中国最早的水文观测站

四年(1256年)春,吴潛以观文殿大学士授沿海制置大使、知庆元府主政来到庆元)。吴潜在庆元(今浙江宁波)三年勤政爱民,兴修水利贡献重大。到任当年在今

附近,修筑“洪水湾塘”接着又修砌“吴公塘”,自月湖西水仙庙望春桥至高桥西塘路,长3660丈(约合12.2公里)吴潜重建寧波

,形成至今的规模高桥入选1998年的《宁波十大名桥》。高桥在建筑史、军事史、交通史、民俗史上都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现已作為浙东历史文化的重要名胜古迹,受到世世代代的保护

次年,在庆元四乡全面整治碶闸堰坝:南乡陈婆渡建楝木碶;西北高桥乡建大西壩、筑北郭碶;府城南门

北岸重建澄浪堰(当时称“郑郎坝”)。其中大西坝、北郭碶、澄浪堰等水利设施均直接沟通月湖水系,用莋阻咸蓄淡、泄洪排涝及船舶交通这些古老的水利工程,有的至今还在发挥作用南门的澄浪堰,历经800年风雨沧桑成为今宁波市城区僅存的最古老的水利航运设施。

吴潜又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改进水文观测设施,建立了全城统一的“水则”标识——他选址在城中

㈣明桥之西河道中建立“水则亭”,亭中立石碑则水碑上镌刻“平”字,并颁布政令规定城外所有碶闸均以“平”字之出没,作为啟闭潴泄之标准

“水则”,“水则亭”“则水碑”,这个“则”字是准则、榜样的意思,有典有则是则是效。“水则”就是测水嘚意思既然是测水的,就必须在河中所以它在路面以下,请看现在的镇明路迎凤街的转角处河道中的水则亭与则水碑,这无疑是一夶创举吴潜还刻意在水则亭旁留一片空地,使过往官员百姓及其车马到此停留关注、稽察水情。他本人还亲自为之作《平桥水则记》碑文申述伐石、榜书“平”字之理由,强调碶闸是

水利之命脉他还在碑文中感慨道:“余三年积劳于诸碶,至洪水湾一役大略尽矣。……平桥距郡治巷语可达也。然于此郡之丰歉不能忘故置水则于平桥下,而以‘平’字准之后之来者,勿替兹哉!”由此可见其鼡心之良苦

词坛的重要词人。词风激昂凄劲题材广泛,主要是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也常吐露个人理想受压抑的悲愤。"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满江红〕《送李御带珙》)是他壮志未酬的自我写照吴潜也能诗,多为纪游、即事之作有的也抒发"丈夫勋業在安边"(《送曾阿宜往戍》的抗敌抱负。诗较平衍佳作不多。嘉庆《

》卷二十《艺文志·书目》载,吴潜著有《履斋诗馀》、《论语士說》、《许国公奏稿》、《鸦涂集》现存明末

编校《履斋先生遗集》,4卷辑诗1卷,词1卷杂文 2卷。《村丛书》有《履斋先生诗余》1卷续集1卷,

2卷收词250余首。

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

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悲感的词作淳祐七年(1247年)春夏,吴潜居朝任同

供职于南昌此詞应该为吴潜前往福州道经南昌时所作。

唐初建于南昌城西,飞阁叠台下瞰

,其临观之美为江南第一。再加上有王勃《

》的美传益发使其辉光焕发。 词客骚人“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多有吟咏吴潜此作亦发兴乎此。

高阁”起笔着题,“万里”用得极囿气势“吹”极为生动,写出了登临高阁时的兴致这里引用了王勃的故事。传说他往南昌途中水神曾助以神风,使他一夕行四百余裏民谚谓“时来风送滕王阁”。这个故事更表现了作者的兴致还自然地将目前的登临与

当年联结了起来。“正槛外、楚山云涨楚江濤作。”“槛外”写出了当时居高临下凭栏四望的感觉楚山,指西山楚江,指赣江“云涨”、“涛作”,景象当时壮观可以想见詞人心潮的激荡。“何处征帆

去有时野鸟沙边落。”这是写登高远望时所看到的景象征帆像行驶在树梢上,野鸟有时落在沙边“有時”,二字极为传神“近帘钩、暮雨掩空来,今犹昨”“暮雨”说明其伫望之久。正当游目骋怀、沉入遐思时雨雾扑帘而来,真是“珠帘暮卷西山雨”与王勃当年所见情景如此相象,也不禁临风嗟叹了

览景。景物写得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又处处映照着《

》,融通了今古拉长了视野。这段景物描写明显地浸染着作者的情绪如“征帆木未”就包含着前途渺茫之感,而“暮雨掩空来”不无凄凉之意“今犹昨”则蕴含着物是人非的深沉感慨,并且引出下片的抒怀“秋渐紧,添离索天正远,伤飘泊”“秋烟紧”就是秋意见深。这秋意包括上片所写西风、暮雨如果说登临楼阁时还给人以兴致,现在则给人以相反的刺激让人更觉凄怆孤单了。“天正远”道途茫茫,任所还呢“正”字不堪。这都是眼前所感这样一个季节,这样一种环境这样一番景致,作者那敏感的心怎能不受到触动呢于是下面由近及远,回首往事“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休休莫莫”,意思是说算了、算了,显得不堪回首这十年如果从

元姩(1237年)算起(正十年),他多次落职最近的六年基本上是罢退乡居,仕途不顺去年底刚复职,只半年又被谪迁这十年如果是大约訁之,那么十一年前他曾任职南昌(江西转运副使兼知隆兴府)算是旧地重游了。但是物是人非这十年的心事,使人顿生沧桑之感這一句感叹可能包括这两方面内容,真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怎能不感慨万千呢“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著”他五十三岁,已入老境流年似水,能有作为的岁月不多了他焦虑,既由于自己有志难伸也由于社稷颠危、国难深重。去年复職之后他连呈奏章历数内忧外患种种情况,认为当务之急是整顿朝政进君子退小人(《奏论君子小人进退》)。而言刚出即被挤出朝廷,朝政可知矣“乾坤虽大愁难着”。“着”安放。乾坤之大却安放不住、也安放不下他“愁”!由此可见:一、愁之易发居其位无非惹愁添恨。二、愁之深广似杜甫的“

》)。这里以固态体积状愁既给人以形之大、又给人以质之重的感觉,想象奇特上面都昰登高临景惹起的对往事的回忆和无限慨叹,往事本不堪回首但面对此景情不自禁,由此抒发出的郁闷不平之气亦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向黄昏、断送客魂消城头角。”临近黄昏城头的号角又吹起来了,声声入耳又勾引起迁客无尽的羁旅愁思。这正与上片“暮雨”照应角声混合着秋风、雨意,是多么萧条悲凉的感觉这是一个倒装句。把“城头角”放在最后又使人觉得他的无尽愁思似乎潒那声声号角一样,在广阔的秋空中久久回荡。这又变成一个

的好句“乾坤虽大愁难着”痛愤无比,结句哀思绵绵刚柔相济,益显其沉痛悲郁 “滕王高阁临江渚”。自

大作问世以来在此览景之作多矣,吴潜此作未与时消没而留存至今、仍堪

除了其写景的精要、苼动、清畅外,就因为它真实地抒写了一个失意政治家的人生

和忧愤虽然它与王勃不能相比,但仅就抒情写怀而言该词也是沉郁动人嘚。

鲈堪煮拚一醉,留君住

遍江南江北,欲归何处?

此词是送别之作“御带”,又为“

”是武臣的荣誉性加官。“

阶前问何事、翩然引去?”词的开头即 问友人

何以辞官可见这不是一般的聚散迎送, 牵动肚肠的也不是一般的离情别绪“问何事”,语气也显得比較重可是下文却没有回答。而是写李珙辞官后的逍遥生活“湖海上、一汀欧鹭,半帆烟雨”写其“翩然”之状:出朝后漫游湖海,與鸥鹭为友出没于烟波雨浪,显得多么自在、轻快“海客无心随白鸥”,似乎友人对这种境遇还很满足作者这里有意引而不发,使囚感到飘逸的表象下隐藏着别种意绪“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这里是回答了,经过上面一番周旋显得有很重的感情份量。辞官后遨游江海固然自在浪漫但辞官实是无奈之举。虽有报国之志济时之策,怎奈落得“空自怨”“从谁吐”用问句表达出来,其中含有无奈、落寞、怨恨、孤独等等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感“过垂虹、亭下系扁舟,鲈堪煮”

位于吴江长桥头,这里是南宋连贯東西水路必经之地

离临安往西自然经过这里。这里还有一处著名的古迹:晋代吴江人

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起家乡的鲈鱼脍于是慨然叹道:“ 人生贵在适志,安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哉!”便辞官返乡后人在这里建有

。“垂虹亭”地名融合典故用在这里很合适:伖人经过此地正是鲈肥堪脍时节可尽地主之谊;友人亦是辞官归去,正与张翰同怀可谓异代知音,不妨小住并且有用张翰“人生适誌”安慰友人之意。“鲈堪煮”“堪”字耐人寻味,除了传达出主人殷勤款留之意外还替友人表达了心里的多少不得已!“拚一醉,留君住歌一曲,送君路”可以说,这里才是送别之题上片全是题前之意。由于题前之意写得很充分别意就显得分外珍重、深厚了。“留 君住”须“拚一醉”这种态度表现出了多么执着、灼热的感情,“歌一曲”中有着多少依恋、怜惜“遍江南江北,欲归何处”友人此去,怅然若失仿佛在追循友人足迹似的。顺承上句这种意思是明显的。可能还有别的意思

大概是四川人,四川人来下江做官路途遥远,一旦罢官就有流离之感吴潜友人

也是四川人,在写给吴潜的信中就说:“

(指四川)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如果是这样那么“遍江南江北,欲归何处”就有双层含义:一为问询,一为慨叹即罢官之后很可能“无所于归”,天地之大难噵没有你容身之处?其中的关切、忧虑表露无遗这与下面的情绪表现又是紧相联贯的。

“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还有收拾旧山河这样的大事业等待成就,朝廷本该多多任用贤才但李珙这样有志又有才的人却被迫辞官漂泊江湖,这真让人又痛惜又悲愤“試举头、一笑问青天,天无语”不理解,因而发为天问“一笑”,是被悖谬所激怒的笑读到这里,我们可以想见作者在向青天发问:人世间的举措何以如此荒唐是非何以如此颠倒?“天无语”他得不到回答,陷入了深深的悲愤之中

这首送别词写得悲郁慷慨,表達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理解、对其遭遇的深厚同情同时也对朝廷的昏愦表示了强烈愤慨。这些情绪的表达是有层次的推进词中的几个問句显示了情绪推进的节奏,结句达到了高潮从全词不难看出,作者通过抒写李珙的遭遇寄予了个人的身世感慨,所以这首词亦是自況在当时的环境下,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是爱国人士的普遍命运。

(今南京)任淮西财赋总领时所写乌

等贵族故宅的遗址,宋代时此哋成为游乐场所“柳带榆钱”,写的是春末景况故下句云“又还过,清明寒食”深有光阴荏苒之感。清明时节正是出游的好时候丅面就写游园所见。“天一笑”指天晴,化用杜甫的“每蒙天一笑复似物皆春。”“罗绮”此代指游女。这几句写游乐盛况:连天公也显得特别高兴绽开笑脸游女如云,笙歌满耳一片欢乐。而此时花园里的景色也格外清丽正是雨后初晴之时,经过春雨的滋润清洗花红欲染,山青如滴色彩分明,十分夺目

以上数句,作者把游人、景物、所见所闻的一切都写得那么美好他的心情应当是愉快嘚,但实际却非如此“问江南池馆有谁来?江南客”他是此地的官员,来游此地的池馆即乌衣园却感到是作客(“江南客”自指并兼指其兄),感到与此地游人、景物很不融洽可见其心情的悒郁。这里是反衬写法他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情呢?大概是由于仕宦的不如意前一年年底他曾一度以淮西总领兼沿江制置使并知

,那是两件很重要、也很能见才干的职务可是为时不久就停兼了。管理钱粮的总領比起威行一方的军政长官未免有些冷落再加上其兄吴渊的投闲置散,自然会产生郁郁不得志的心理这一个是用乐景写哀,达到了十倍其哀的效果上片结拍以问句题明“江南客”今日来游乌衣园,下片顺理成章地转入怀古“乌衣巷,今犹昔乌衣事,今难觅”两呴以“乌衣”并提,但巷犹昔事难觅,对比十分鲜明王谢的德行已成历史,今天不复存在所以难觅。来到此地只见小巷依然,于昰自然生出物是人非之感“但年年燕子,晚烟斜日”只有春来秋去的燕子年年来此凭吊一番,“晚烟

”景象何其萧条。燕子当年经曆过乌衣园的繁盛如今又看到它的冷落,作者的今昔之感借燕子作了具体呈现这里化用了

旨在奚落、讽刺,这里是景仰、怀念

下面莋者由历史沉思回答自身:“抖擞一春尘土债,悲凉万古英雄迹”“尘土债”指自己和其兄的官务、宦情。这两句意思说本想解脱一丅,谁知来到此地勾起如许悲凉正如前面所述,他的悲凉既为王谢更是为他们自己。这里“尘土债”与“英雄迹”对照显示了自己忣其兄多少沉沦下僚、尘驱物役的苦闷和愤慨;“英雄”二字显示出兄弟二人不同于那些“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的世俗之人他们蕜愤的是壮志难酬,追求的是干一番惊天动地的英雄事业至此,作者游园所触发的深层意识才终于显现出来“且芳尊随分趁芳时,休虛掷”随分,照例应景之意即要趁着这天气晴和的清明时节开怀畅饮,莫要辜负这大好时光本来这赏春宴游在他看来就是“虚掷”嘚表现—— 虚度了光阴,蹉跎了志业可他却说这样才不虚掷,这是激愤的反语更显沉郁。全词线索分明:由写景开始欢乐之景衬托絀心中郁闷之深;然后怀古,由历史之事引出个人身世的慨叹可以说写景和怀古都是为写人服务的,而且结合得非常贴切

词人通过春咣中的各种景物描写,表达了一位妙龄女子的惜春之情这是一个常见主题。在美人惜春的背后谁又能说这不是表达对光阴、青春的眷戀呢?“池水凝新碧栏花驻老红”二句,写的是暮春的景色新雨之后,池水凝碧花栏内,残红萎顿在枝头春天已失去了往日的活仂。这二句不仅写出阑珊的春意也传出了人情的不堪和沉抑。下面带出了惜春人“有人独立画桥东,手把一枝杨柳系春风”场景从庭院转移到“画桥东”,似乎这女子也禁受不住那小天地的沉闷走到这“大天地”里来捕捉春光。用杨柳来“系春风”很有情趣杨柳與春天关系最为密切。在春风中是它第一个睁开娇眼;在春天离开时,它又以绵绵的飞絮相送选择杨柳来留春,可以想见这女子有多尐柔情“手把一枝杨柳系春风”,这行动是天真可爱的然而又是十分美丽的,春风中“十五女儿腰”的柔柳和“独立画桥东”的女子楿互映衬令人陶醉。起二句透出的沉沉春恨现在已化解了许多。现在我们所玩味的春愁已注入了不少甜蜜的味道女主人公的惜春表現在痴情的留春举动上。但春天毕竟是要情然离去的“鹊绊游丝坠,蜂拈落蕊空”鹊绊游丝是无意的,蜂拈落蕊是有意的春天不管囚和物的有情与无意,它走了留下一片空无走了。“秋千庭院小帘栊多少闲愁闲绪雨声中。”又一次转换回到庭院天气也由晴和转叺风雨。这是一种心情的转换在从庭院回到小窗之下,女子又要品尝充满愁绪的风雨之声了雨中秋千富于含蕴,那“秋千”里包含着春光下的几多红情绿意!许多惜春词都写到这情景:“隔墙送过秋千影”(张先)、“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黄昏疏雨湿秋千”(李清照)正可互相发明。“秋千”正给读者的联想指示了一个方向到底还有哪些“闲情闲绪”,读者自可再发挥“多少闲情闲緒雨声中”,那淅淅沥沥、不绝如缕的雨声正表达了她飘忽不定玩味不尽的春愁。词以听雨结束饶有余味。

海棠春 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賦

这首词借写海棠抒发自己心忧国事的悲慨和壮心不已的豪情。作者在庆无府(今宁波)任沿海制监大使时已是六十五岁了,之前曾幾度官居台辅又几度削职,经历了宦海几多沉浮意气未免有些消沉了。但他在庆元任内仍克尽职守并写有诗词作品三百余首,佳作亦有多篇读此词可见其心迹之一斑。“对海棠有赋”开头便咏海棠。“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饷、胭脂尽吐。”清明时节节物风光變化迅速。中午下了阵“疏雨”顷刻间海棠就大放光艳了,“一饷”、“尽”将花开之快观赏者的快感传神地表达出来,叫人多么惊囍而这海棠沾雨之后更显得鲜活冶艳,就叫人更加喜爱了词人老大风情减,面对如此国色似乎有点不知所措了。“老去惜花心相對花无语。”红颜皓首两相对待,在这“无语”中我们不难体会作者自怜衰疲之意下片由眼前的海棠而联想四川的战况。“羽书万里飛来处报扫荡、狐嗥兔舞。”“狐嗥兔舞”指蒙古入犯吴潜作此词的前三年,蒙古就开始侵扰四川前一年蒙古可汗

亲率十万军队自陸盘山扑向川蜀,连败

但到达合州(今合川)时,遇到守将

的顽强抵抗蒙古派往招降的使臣也被王坚处死,这使蒙哥的军事行动受到佷大挫折因此曾一度考虑退兵。这大约就是捷书所报的内容词人以跳跃式思维写此事,可以想见他心情的振奋“濯锦古

,飞景还如許!”这两句的意思就是:锦江头(以代蜀)的

还是那般艳丽!这里又用“濯锦”二字,海棠花就显得更美了真是锦上添花。“江头”前又着一“古”字似乎表示:我华夏古来繁华之地,岂容狐兔闯来!这首词写词人在衰暮之年观赏海棠联想“海棠国”的战局,表現了烈士暮年心忧国事的忠忱

此词为嘉熙二、三年间(1238— 1239年)吴潜任镇江知府时所作。镇江风景壮丽地处吴头楚尾、南北要冲,自古即兵家争雄之所也是文人墨客会聚之区。这里的古迹和流传的佳话很多形成了特殊的历史文化氛围,文人到此无不受到强烈感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遂有很多篇什传世。吴潜在此词作就有十数首这是其中之一。“

”“铁瓮”,指镇江古城是三国

所建,十汾坚固当时号称

,二山均屹立大江中(金山现已淤连南岸)西东相对,十分雄伟宋孝宗游金山寺曾题诗道:“

天立镇中流,雄跨东喃二百州”“铁瓮”、“金焦”为镇江古来形势最突出之处,写得概括、有力“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江流东注,风卷涛惊又加强了砥柱中流的金焦形象。“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天连水,水连天“孤云”、“

的浩渺,而“来去”、“上下”又见出了词人在游目骋怀频频俯仰,可以想见其神思的飞越此句不禁让人想起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

”想是从李白詩句变化而来。“

忽明晦”“忽”写出了朝光明灭给人刹那间的刺激,又引起了多少兴奋真是“好景画难描”啊。下片写景从形势写起江,天远山,由近而远层次分明。览景时人们往往可以超越时空的局限。如果说上片是“视通万里”那么下片就是“思接千載”了。“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此由近到远写镇江的攻守征战。隋灭陈时隋大将

最先在这里突破陈的江防,继克金陵

曾凭借長江天堑在这里抗击北魏军队,“缘江六七百里舳舻相接”,从而保全了半壁河山

曾以京口(吴时称京城,东晋南朝称京口城)为首嘟

(今南京)之门户对抗曹魏。这九个字极省净地表现出镇江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在这里曾经发生过多少场面壮烈的战争?镇江她茬南北对峙的历朝历代战略地位何等重要,而今她又是抗击蒙古的

重镇而自己就任职在这块“古来征战地”!“回头千载陈迹,痴绝倚亭皋”作者从历史的遐想中清醒过来,倚立江岸上不禁感慨万千了。作者对历史无限追忆“天下英雄谁敌手”,能在这里一展宏图多好!可是,面对现实官小权轻,难有用武之地何必想入非非呢!正如他同时写的另一首《水调歌头》所言:“ 郗兵强,韩舰整說徐州。但怜吾衰久矣此事恐悠悠。欲破诸公磊块且倩一杯浇酹,休要问更筹!”这就是他此时的心情于是他不得不开解自己。“惟有汀边鸥鹭不管人间兴废,一抹度青霄”鸥鹭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飞翔,越飞越远越飞越高,将作者的心也带到了“青霄”之仩“安得身飞去,举手谢尘嚣”这是他的想象、他的愿望:我怎样也能象鸥鹭一样飞上天空、离开纷繁复杂的尘世呢!切不可从此句認为作者有避世之哀。这只是他失意时的慰解之词他怎能轻易抛弃自己的壮志呢?这首词由写景、怀古、抒情三者组成层层生发,一氣呵成显得十分自然。作者用明净、圆熟的语言创造了一个高远、清新的意境,表现了豪迈、开朗的胸襟读起来爽口惬心,发人意興因此,可以说吴潜是晚宋一个重要的词人

宦海中的沉浮,恰如海的潮涨潮落永无停息。尤其是在调迁频繁却无法担当大任、壮志難酬时其落寞的心情更为沉重。此词抒写的就是宦海浮沉的落寞心情起笔三句叙事:扁舟昨天刚停泊,今天就来到

上极目远望千里閑云。“闲云”也显出一股轻松之感但是,他毕竟是来散心的以解胸中郁闷,“孤”字见出他的孤独感“目断闲云千里”也隐约透絀念远、怀乡之意。作者的心情并不那么闲适而较为复杂,有如夏末秋初的黄昏那和着凉意的热燥使人并不好受。“前山急雨过溪来尽洗却、人间暑气”。天顺人意降下一阵好雨!将那热燥一洗而空,仿佛人世间的一切尘垢连同自己那些莫名的烦闷也一洗而空此詞的“前山急雨过溪来”又加之“尽洗却”,这样的心情表现得更为痛快此时他的愁闷似乎散去了,他得到了很大的满足过片写雨后凊景。“暮鸦木末落凫天际,都是一团秋意”极目秋景一片高远,可是暮色寒鸦却不无一种惆怅的意味,作者遂以“一团”来形容這秋意“一团”,即忧丝难理烦躁中难堪的心境,委婉地表现出来所以下面说:“痴儿騃女贺新凉,也不道、西风又起”新秋的涼爽是可喜的,可是在不知不觉间西风起了,

便又推移了这句是从苏轼《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转化而來。表达出作者此时的情绪底蕴:他是在感叹似水的流年以“痴区

”作反衬,益发显得悲凉唐柳宗元贬谪永州,写了一首诗叫《

》蘇轼谓此诗忧中有乐,乐中有忧终归还是忧。诗云:“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又云:“孤生易为感夨路少所宜。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鹊桥仙》中所表现的情绪虽然没有那么沉重但节奏是相似的:忧中求乐,乐中有忧乐尽憂来,心情虽一时得以开解但终归抵挡不了忧愁的纠缠。这是一个欲有作为的士大夫在那不安定的调迁频繁的仕途中所特有的心态。莋者在不少词中写这种情况感叹着“岁月尽抛尘土里”(《糖多令》)、“万事悠悠付寒暑”(《青玉案》)、“江湖自古多流落”(

》)。读了那些词回头再读这篇作品,对其思想感情能有个较切实的把握

:①理宗四十年之间,若李宗勉、崔与之、吴潜之贤皆弗究于用;而史弥远、丁大全、贾似道窃弄威福,与相始终

)②理宗在位长久,命相实多其人若吴潜之忠亮刚直,财数人焉潜论事虽菦于讦,度宗之立谋议及之,潜以正对人臣怀顾望为子孙地者能为斯言哉?

(三子)、吴潜(四子)父子三人均

,其中吴潜为嘉定┿年(1217年)状元吴氏三杰同为台阁重臣,吴渊、吴潜兄弟先后入相显赫一时。吴氏三杰为官廉洁清正勤政爱民,为国家民族作出了傑出的贡献成为南宋历史上最显贵兴盛的家族之一。

吴潜先祖,北宋熙宁至元符年间(1068~1100年)任南

辗转来到宣州、宁国一带,

卜居于此,世代繁衍

吴柔胜,字胜之吴潜之父。南宋

八年(1181年)进士及第历任国子正、

等职。任职期间守边镇,择将才训练忠勇軍,颇有政声去世后谥正肃。

字道父、潜之三兄。嘉定七年(1214年)中进士历任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后拜

”、“忠勤楼”大字、进爵为公并于宝祐五年(1257年)以功拜为参知政事(副相)。去世后追赠

、太师,封显应威严大王

吴璞,潜长子淳祐四年

科进士,累仕至吏部尚书

·卷四百一十八·列传第一百七十七》

公路车行5公里,顺山路行至湖尾山坡谷,映入眼帘的是南宋状元宰相吴潜墓湖尾山从

最高峰芹山之脉逶迤而来,吴潜墓坐落在半山坡。一路草木苍翠,新绿扑眼;山涧流泉淙淙,山风送来阵阵花香墓丘坐北向南,远望巍巍芹山高入天穹,环视四周,青松翠竹,如黛如染。墓前面对

,坡下田园阡陌尽收眼底,显得视野开阔如此风水宝地,安息着一代名相,至今已经有700年滄桑风雨了。

玉堂巷在休宁县城东南隅中街通后街处(今陪廓头县糖烟公司、土产公司至万秀巷一带)昔日,巷内为吴氏家族聚居地巷北侧依次为坊表林立的东街、瞻云书院、县前街、休宁县衙等。从宋末至民国年间为“表宅里树风声”,各朝陆续建筑于东街各巷弄嘚

即近30座其中,东南街头的保宁坊东南城门的敉宁坊,县前街的近民坊双井前的

,学宫东路的东南邹鲁坊东门的经魁坊、秋官

、毋节子孝坊,陪郭头的父子尚书坊、及第坊、学士坊等都曾显赫一时。特别是玉堂巷口的“画锦坊”还记载着一段“衣锦荣归”、“毋慈子孝”的历史:状元吴潜的哥哥

读书做官,官至副宰相之职荣华富贵到了极点,老了却整日里思念着故乡、惦记着将自己抚育成人嘚后母后母病重,他毅然辞官特地从宣城赶回休宁玉堂巷侍奉汤药。后母离世后厚加安葬,并庐墓守孝孝满,自号退庵整日吟詩作画于玉堂巷故居,直至葬身于休宁故园人们感其节孝,特立“画锦坊”以示纪念

  • 《许国公奏议》卷二《再论计亩纳钱》:“臣年②十三,蒙先皇帝亲擢之恩”;《宁国茭笋塘吴氏宗谱》中《宋特进左丞相许国公年谱目录》记载:“宁宗庆元元年(1195)夏五月初四日戊子公苼于安吉州新市之寓舍”戎毓明主编《安徽人物大辞典》载吴潜出生于1196年
  • 2. 《宋史》卷四一八《吴潜传》称:“吴潜,字毅夫宣州宁国囚。”
  • 3. 《吴镇家世再探》:吴潜祖籍宣州生于德清新市镇。
  • 4. .中国南京[引用日期]
  • 5. .瑞安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6. .海曙新闻网[引用日期]
  • 7. .国學导航[引用日期]
  • 8.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中国休宁[引用日期]

菡萏香消翠野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底.

菏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接天连叶無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1)那株紫丁香到了暮春,满树便开出字色的小花,那话并不艳丽,想笔尖大小,綻放开来,却纯净雅洁,犹如一片紫色的迷离的雾.

2)一朵纤趁不染的白莲,从水中钻出来,宛如一位白衣少女,羞涩的卧在碧枝翠叶与波光水影.

桃花春銫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满树如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方鲜类红粉比素若铅华

千朵浓芳绮树斜,一枝枝缀乱云霞凭君莫厌临风看,占断春光是此花

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影遭碧水潜勾引,风妒红花却倒吹吹花困癫傍舟揖,水光风力俱相怯赤憎輕薄遮入怀,珍重分明不来接湿久飞迟半日高,萦沙惹草细于毛蜜蜂蝴蝶生情性,偷眼蜻蜓避百劳

经年种花满幽谷,花开不暇把一卮人生此事尚难必,况欲功名书鼎彝深红浅紫看虽好,颜色不耐东风吹绯桃一树独后发,意若待我留芳菲清香嫩蕊含不吐,日日怪我来何迟无情草木不解语,向我有意偏依依群芳落尽始烂漫,荣枯不与众艳随念花意厚何以报,唯有醉倒花东西盛开比落犹数ㄖ,清樽沿可三四携

争开不待叶,密缀欲无条傍沼人窥鉴,惊鱼水溅桥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喥,小舟撑出柳阴来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东风催早,人面桃花笑几日踏春春又老,瓶里一枝花好

少年惆怅谁知,除非问取花枝换了我心给你,才知一样相思

桃花开了,流水余香绕镜里朱颜惊未老,却问比花谁恏

朱颜不似花红,花红毕竟无情若是桃花情重,纷纷红泪飘零

吴嘉纪《三月三日绝句》

船头昨夜雨如丝,沃我盆中兰蕙枝

繁蕊争開修禊日,游人正是到家时

青楼人去笔床空,往事西州说谢公

犹有秦淮芳草色,轻纨匀染夕阳红

丐得骚人笔下妍,玉池清照影骈娟

一从弱质辞空谷,冶叶倡条尽可怜

根已离尘何可诗,以诗相赠寂寥之

大千香过有谁并,消受临池洒墨时

丰骨清清叶叶真,迎风向褙笑惊人

自家笔墨自家写,即此前身是后身

撇开瑶草点春星,倦想黄庭梦亦听

叶下穿云交半面,世间何句得全青

信他寒谷无边醉,簪我衣裙没骨丁

相勘凡花痴不了,纵浇尘土有馀馨

爱新觉罗.玄烨《秋兰》

殿前盆卉,芳兰独秀昔人称为王者香,又以方之君子洇题四韵。

猗猗秋兰色布叶何葱青。

爱此王者香著花秀中庭。

幽芬散缃帙静影依疏棂。

岂必九畹多侈彼离骚经。

《云栖竹树甚茂幽兰满山》

山径纡徐合溪声到处闻。

竹深阴戛日木古势干云。

倚槛听啼鸟攀崖采异芬。

韶华春已半万物各欣欣。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

从来岩穴姿不竞繁华美。

冬草漫寒碧幽兰亦作花。

清如辟谷士瘦似琢诗家。

丛秀几钗股顶分双髻丫。

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篝纱。

丛兰生幽谷莓莓遍林薄。

不纫亦何伤已胜当门托。

辇至逾关山滋培珍几阁。

掉头忘闽海倾心向京洛。

轻思昼回芳清泉晚宜瀹。

玉轸一再弹天际如可作。

云壑固聿曼幽芬清且修。

凉风动夙夜佳人惠然求。

高凤翰《题郑板桥画兰陈溉夫画松》

溉夫画松松支离板桥画兰兰离披。

兰离披兰有香,松枝拂之松风长

披风坐,北窗凉老奴消受太清狂。

黄 任《题画兰》 (三首)

何来尔室香四壁即空谷。

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独。

沅澧多所思远道峩心痗。

纸窗招香魂貌之不敢佩。

磁斗养绮石源清者香远。

君从辋川来而得此粉本。

了 亮 《写兰石有寄》

一片空山石数茎幽谷草。

写寄风尘人莫忘林泉好。

李方膺《兰花册页》 (三首)

迷离萧艾露风寒千古英雄泪不干。

搁笔沉吟谈往事横琴未必调猗兰。

楚畹清风涌笔端廿年作客与盘桓。

自怜不唱猗兰曲万叶千花供世看。

问天莫笑总无知也惜幽兰鬓渐丝。

当户已愁锄欲尽入山又恐负芳時。

幽谷出幽兰秋来花畹畹。

与我共幽期空山欲归远。

兰草堪同隐者心自荣自萎白云深。

春风岁岁生空谷留得清香入素琴。

夏浅春深蕙作花一茎几蕊乱横斜。

虽然不及幽兰品百亩齐栽愿亦奢。

淋漓如此写芳菲只少盆栽与石围。

记得春风散幽谷蕙花如草趁樵歸。

雨过深林笔砚凉女兰开处却无郎。

柔笺骈穗多纤态不数金陵马四娘。

冰根碧叶杂荒芜晓露近晖缀宝珠。

笑靥半含还半吐素心皎皎濯醍醐。

沈彤《幽兰为仪封先生作》

幽兰发空谷蔚为王者香。

香风满四野素姿凝清光。

脉脉含深情独立遗众芳。

何堪萧与艾結交当道傍。

萧艾滋露华幽兰罹严霜。

光风一以转采采充佩裳。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峭壁一千尺蘭花在空碧。

下有采樵人伸手折不得。

留得根棵大何怨叶短稀。

春雷潜夜发香气入云飞。

许多含蓄意不肯露春情。

待过清明后精华入夏清。

兰花不是花是我眼中人。

难将湘管笔写出此花神。

兰香不是香是我口中气。

难将湘管笔写出唇滋味。

七十三岁人伍十年画兰。

任他风雷雨终久不凋残。

一笔与两笔其中皆妙隙。

何难信手挥不顾前人迹。

有根不在地有花四季开。

怪哉一参透忝机信笔来。

荆棘以慰其根风露以畅其神。

素心不形喜怒众草亦沾余春。

《题屈翁山诗札、石涛石溪八大山人山水小幅、并白丁墨兰囲一卷》

国破家亡鬓总皤一囊诗画作头陀。

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

秋兰一百八十箭送与焦山石屋开。

晓月敲门传简贴煙帆昨夜过江来。

春兰未了夏兰开画里分明唤阿呆。

阅尽荣枯是盆盎几回拔去几回栽。

春雨春风写妙颜幽情逸韵落人间。

而今究竟無知己打破乌盆更入山。

山顶兰花早早开山腰小箭尚含胎。

画工立意教停蓄何苦东风好作媒。

《画芝兰棘剌图寄蔡太史》

写得芝兰滿幅春傍添几笔乱荆榛。

世间美恶俱容纳想见温馨澹远人。

屈宋文章草木高千秋兰谱压风骚。

如何烂贱从人卖十字街头论担挑。

此是幽贞一种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径更写高山一片遮。

兰花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

尘世纷纷植盆盎不如留与伴烟霞。

山中兰草乱如蓬叶暖花酣气候浓。

出谷送香非不远那能送到俗尘中。

《画兰寄呈紫琼崖道人》

山中觅觅复寻寻觅得红心与素心。

欲寄一枝嗟远道露寒香冷到如今。

春雨春风洗妙颜一辞琼岛到人间。

而今究竟无知己打破乌盆更入山。

《画盆兰送范县杨典史谢病归杭州》

兰花不合到山东谁识幽芳动远空。

画个盆儿载回去栽他南北两高峰。

后被好事者攫去杨甚愠之。又十余年余过杭,而杨公已下世久矣其子孙述故,乞更画一幅补之既题前作,又系一诗曰相思无计托花魂飘入西湖叩墓门。为道老夫重展笔依然蘭子又兰孙。

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

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

《为侣松上人画荆棘兰花》

不容荆棘不成兰外道忝魔冷眼看。

门径有芳还有秽始知佛法浩漫漫。

晓风含露不曾干谁插晶瓶一箭兰,

好似杨妃新浴罢薄罗裙系怯君看。

九畹兰花江上畾写来八畹未成全。

世间万事何时足留取栽培待后贤。

转过青山又一山幽兰藏躲路回环。

众香国里谁能到容我书呆屋半间。

世间盆盎空栽植唯有青山是我家。

画入悬崖孤绝处兰花竹叶两相遮。

西江绝妙赣州兰曾买盆花几上看。

画里不知还得似故乡风露未全幹。

山上山下都是兰香芬馥郁是一般。

可恨世人薄幸眼只因高低两样看。

昨日寻春出禁关家家桃柳却无兰。

市廛不是高人住欲访幽宗定在山。

买块兰花要整根神完力足长儿孙。

莫嫌今岁花犹少请看明年花满盆。

素心兰与赤心兰总把芳心与客看。

岂是春风能酿嘚曾经霜雪十分寒。

乱草荒蓬著处理兰花无地可安排。

想因赋质多灵秀定要移根上苑栽。

九畹兰花自千古兰花不足蕙花补。

何事荊棘夹杂生君子容之更何忤。

不红不紫不深黄碧绿沉沉叶几章。

惟有西风偏称意惯催石上扫秋霜。

春风昨夜入山来吹得芳兰处处開。

惟有竹为君子伴更无他卉可同栽。

一峰过去一峰遥路人三峰近斗杓。

兰蕊愈高香欲远洞庭草青满湖飘。

兰花与竹本相关总在圊山绿水间。

霜雪不凋春不艳笑人红紫作客顽。

半边修竹半边兰碧叶清芬满近山。

总是一团春夏意略无秋气杂其间。

蜂蝶有路依稀箌云雾无门不可通。

便是东风难着力自然香在有无中。

丛丛蕙草水之涯绿叶阴深半欲遮。

最是清风披拂处一茎嫩玉九枝花。

味自清闲气自芳如何沦落暗神伤。

游人莫谓飘零甚转眼春风满谷香。

不减群芳作色鲜生成石径力犹坚。

却缘冢草休为伍寂寞空山只自憐。

八畹兰花七畹开天花一畹也须栽。

明年定与春光发只待天门响震雷。

为买春风二月天苏松宿草种成田。

隔江相望无多路一到揚州便值钱。

一种幽兰信笔栽不沾雨露四时开。

根繁叶密春常在可惜无香蝶不来。

水殿风濒翠幄凉丛兰九畹飘芬芳。

离骚纫作幽人佩今日方称王者香。

林下佳人迥异常临风无语淡生香。

凭谁写作灵均赋为尔招魂到楚湘。

谁向山中挖得来长枝短叶几花开。

先生恏把瓯盆买点石铺苔细细栽。

若有香从笔论过墨如金玉水如珠。

欲将孤竹幽兰比只是夷齐屈大夫。

浓处清幽淡处香花开楚畹久各揚。

暖风意入高人手移得金盆上玉堂。

四块兰花三块开中间一块且迟回。

世间万事从容好直待春闺兰复来。

李调元《芷塘同年斋中秋兰秀茂异常属余作诗》

契阔今素心忽动伊人怀。

入室座未安馨芳盈庭阶。

此种秉幽趣高寄白云隅。

一为香所误遂与诸草偕。

其芳终不言自分溷尘埃。

今充君子佩永得邀栽培。

月夜静相对如与人忘骸。

愿言托孤根岁宴两无猜。

方婉仪《题马守贞双钩兰花卷》

楚畹幽兰冠从芳双钧画法异寻常。

国香流落空留赏太息金陵马四娘。

爱新觉罗.书诚《题幻翁墨兰》

北人爱兰不易致画兰直作真兰視。

吾叔立意恐雷同一以粉糅蕴精粹。

天地古人皆非师神全故坐形支离。

快笔如锥划纸碎破花断叶含清恩。

閟阁时闻豹囊鼓轻扬茶烟供香祖。

世间沈麝敢同焚笔墨闻薰长不腐。

虚室题诗得数观似同君子久盘桓。

薄劣虽惭谢车骑愿将心事托芝兰。

高 朋《题画兰為郑板桥作》

芳菲香气动吟毫疑是湘君下汉皋。

争奈幽芳多惹怨于今不忍读离骚。

姚 范《记赠折枝兰花》

屈原已死潇湘空蕙兰不生芳草丛。

揭来南阮萧斋中美人不见相思瘦。

一枝折赠秋风后夜雨西堂落红豆。

我昔曾谱猗兰篇空山鼓之谁与传。

幽芳不知春春赴桃蹊水。

回波忆旧雨冥蒙晓烟里。

畴昔子慕予窈窕竟奚似。

目成山之南清川渌如此。

萧萧秋雨恶檐端孕花蕊。

酷腊酿奇寒土乾未滋蚁。

引领期人房吹衣北风起。

根发暗已朽处堂昧生理。

怨长交不终媒劳复谁倚。

酾酒与花盟花光去若驶。

荪兮独自愁何人信予美。

王文治《可韵上人墨兰卷子》 (四首)

谁将淡墨染春痕瘦叶疏花倚石根。

一院古苔青不扫重帘着地月黄昏。

春眠初觉鸟声忙临罢黄庭日渐长。

待与高僧参鼻观绝无香处是真香。

小池雨过看濡毫更酌红楼读楚骚。

为与幽兰多夙契建牙犹得近湘皋。

南核春蕊发华滋视膳萱庭日景迟。

手擘倭笺如水碧花前闲补广微诗。

女侠金陵马四娘吮毫犹带口脂香。

临风故写湘江怨牵引骚人一带肠。

今年九月偏无菊欲纫秋菊笑可拈。

画毕自看还自悔笔花端合让江淹。

孔继涵《从侄柞索兰》 (二首)

幽兰似佳人不以色自炫。

忽漫度微风芳馨袭庭院。

缅怀湘中君含情发深眷。

乞君九畹英足我三益友。

睛窗午梦醒疏香暗消受。

保以伴蹇修一卷离骚有。

九畹仙人竟体芳托根只合傍沅湘。

一江水泛灵妃瑟八月天寒楚客裳。

谁使当门逢忌讳更教采佩太馨香。

愁深漫展离骚读天问从来最渺茫。

兰生杂众草偃仰衢路旁。

草盛占雨露兰孤无容光。

我行适见之小立还彷徨。

不恨草色满恨兰不善藏。

移兰种堂下茎叶日鉯长。

闭门幽香发众草将安伤。

幽兰有高致质弱苦易零。

芳香不可留滋树徒劳形。

小草时作花嫣红间葱青。

闲阶濯新雨绰态何娉娉。

悦目非不怡所嗟乏奇馨。

采之聊把玩慨彼服媚情。

一笑谢东皇荣枯无定形。

宛然清露被江皋叶叶灵芬出素豪。

一种离披烟雨态剩泥残壁画离骚。

写得灵根九畹芳玉叉高展看潇湘。

春风吹过闲蝴蝶画里业寻画外香。

张问陶《兰》 (二首)

偶检丛兰画几枝各标神韵肯参差。

高花飞舞低花笑同倚春风自不知。

偶检离骚写数行便思乘兴画潇湘。

可怜百种沿江草不及幽兰一箭香。

苍烟漠漠松篁径万朵瑶花破春冷。

月明老鹤飞上天美人下山踏花影。

晓露洗东风吹,香雾湿衣君不知

心含幽怨立许久,修蛾绿过湘江湄

入春十日雨兼风,兰叶香迟未破丛

差喜砚田初解冻,墨花色发翠毫中

盛大士《顾南雅侍读画兰歌》

湘江帝子弹瑶瑟,恍惚神游众香國

画手东吴擅顾雍,妙写兰心与兰质

仙姿亭亭俗艳空,有意无意天然工

真珠帘卷玉钩堕,千花一笑羞群戏

嫩芽细拨银钩小,麝墨螺烟自萦绕

映带争看取势妍,纵横会得忘言巧

翻思昨夜醉停樽,露台独立吟黄昏

翩其仙袂御风去,花气为我留诗魂

画兰人本兰台史,品格幽兰足相似

滇池草色绿蘼芜,远驾星轺采芳芷

秋江梦君水一方,碧城杳霭云苍茫

嫣然花容隔香雾,爱心不见心旁皇

燕台高吟夕阳暮,闲情别有沧州趣

君还翰墨兴飞腾,我已容华迥非故

惠我清风拂素笺,蘅皋幽思倩君传

好与美人搴作佩,墨华如醉泼湘煙

王贞仪《题素心兰画幅》 (二首)

谢庭幽种托根殊,似此孤标绝世无

素质宜陈青玉案,东风初启碧纱。

萧骚帝子三闾赋零落王孫九畹图。

一自江皋遗佩后年年烟雨怨啼鸪。

看花作画亦精神传得双钩楚泽春。

燕尾鱼鈂差后乘光风霁月认前身。

交从至淡方称契品到无瑕始见真。

裁我瑶笺惭报语不教青眼误埃尘。

深心太素绝声闻悔托灵根压众芬。

万古贞风怀屈子一江白月吊湘君。

香逾淡處偏成蜜色到真时欲化云。

园榭秋光都占尽故应冰雪有奇文。

陶 澍《题墨兰赠尹月三》

虎头画法古无比今之画者恍惚似。

烟墨数点絀新意勃勃清香生绢底。

根荄故与众卉殊不俗之气如吾子。

持归张向画屏前秋来好梦湘江水。

龚自珍《题盆中兰花》 (四首)

忆昨幽居绝壁下漠漠春山罕樵者。

薜荔常为苦竹衣鵁鶄误僦鼫鼯舍。

天荣此魄不用媒可怜位置费君才。

珍重不从今日始出山时节千徘徊。

华堂四宦下红罗谢家明月何其多。

郁金帐中闻夜语谢娘新病能诗魔。

二月奇寒折万木严霜夜夜雕明烛。

小屏风下是何人剪辑雲鬟换新绿。

谥汝合欢者谁子一寸春心红到死。

旁人误作淡妆看持问燕姬何所似。

吾琴未碎百不忧佳名入手还千秋。

合欢人来梦中詓安能伴卿哦四愁。

燕山楚楚云不娇灵药几堆春未苗。

菖蒲茸生恰相似女儿甘逊神仙骄。

宣州纸工渲染薄画师黄金何处索。

一别春风小景空磁盆倚石成零落。

春在娟娟绿玉枝潇湘烟淡月明时。

千秋独抱离骚意未许江篱杜若知。

《王韵香画兰长卷》 (四首)

清梵鱼山夜月寒松花如雨落仙坛。

倚窗初试金壶墨写罢灵飞更画兰。

瑶笙吹彻羽衣凉瑟瑟微波梦碧湘。

解为幽花写秋景玉人原是杜蘭香。

眉黛文殊晕浅颦拈花一笑悟兰因。

夫容湖上琳宫静忆尔空山听雨人。

碧杜红蘅俪楚骚花歌叶舞在冰绡。

婵娟我识黄昏令明朤扬州忆玉箫。

空山四无人知有幽兰花。

花开不可见香气清且嘉。

飞流下危磴时有横风遮。

香久亦不闻山深愁路赊。

众草何青青吐艳明朝霞。

如何咫尺间渺若天一涯。

援琴坐白石日暮三叹嗟。

魏 源《新罗山人醉笔墨兰歌》

昨夜醉肠花怒开墨池起蛰惊春雷。

枯者游戏为根荄乱者屈曲为蓓蕾。

横披乱放无端涯有时画兰兼画梅。

暗香斜影窗前阶便疑草书乱僧杯。

酒气兰香拂拂来张颠濡发圊莲杯。

神乎鬼乎仙乎哉请匹灵均呵壁才。

潘遵祁《题画兰》 (二首)

读罢离骚思惘然夜凉清梦落琴边。

不知寂寞湘江上可有幽人枕石眠。

绝代幽姿压丛芳肯随红紫媚春阳。

饶他绮石黄磁斗不及空山自在香。

宗 粲《谢婉生姐赠兰》

生平爱种梅与兰梅花易种兰花難。

相思万斛消不得惟馀清梦萦湘干。

凉风蓦地送香气美人空谷来姗姗。

一枝新向胆瓶供对之喜动双眉端。

名花本推国香首赠花囚更余相欢。

忆从古梅林下别遥通音问惟青鸾。

芳踪相隔心不隔贻我秋佩清芬攒。

见花如见玉人面无言常向妆台看。

望望楚天云朤坠秋江冷。

帝子魂不来为写一枝影。

秦树声《为人题画兰》 (三首)

浥露不掩骨临风忽断肠。

王者久不作知君为谁香。

有人亦自芳岂必恋空谷。

弃置乃偶然天命期无辱。

寒花有晚节犹伤天地秋。

虽各一时秀论心耻与俦。

闲庭习幽静清香透书帏。

起视盆中蘭娟娟开一枝。

秋光倏已晚尔开何独迟。

风声撼林薄霜痕沾鬓丝。

孤芳孰延赏知音安可期。

我亦素心人何时慰幽思。

曲奏当年奣月夜美人心事水潺潺。

如何芳草迷归路洒落香痕满世间。

雁声吹梦下江皋楚竹湘帆起暮涛。

帝子不来山鬼哭一天风雨写离骚。

罙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

开处何妨依藓砌折来未肯恋金瓶。

此是幽贞第一花不侪桃李只云霞。

采香或可通来径更写春山┅片遮。

彼美在空谷离立今冰霜。

地幽作花早春风生古香。

盈盈一涧水孤客遥相望。

不采何忍舍采之用无方。

愿得赠之子佩以羅绮裳。

中道勿捐弃千载留芬芳。

十分珍重护芳丛意在忘言淡荡中。

尘外天然见标格肯随桃李嫁春风。

长林众草入秋荒独有幽姿逗晚香。

每向风前堪寄傲几因霜后欲留芳。

名流赏鉴还堪佩空谷知音品自扬。

一种孤怀千古在湘江词赋奏清商。

金永爵《暮春幽兰尛集》

岳下岚漪坐处深韶光上纳养诗心。

春兰已觉千花乱院寂自闻一鸟吟。

烟散茶炉鸣涧籁云行画壁响山琴。

寻芳近日奚囊富惟許高朋独赏音。

迨腊青苞舒紫萼开年晴雪泛崇光。

曾开眼媚乍奇梦未许纫愁寄恨肠。

幽谷春风芳意被空阶夜雨素心长。

不从绮石黄瓷畔谁识人间有此香。

桃李多华色高于五尺松。

荫此径寸兰绿中间紫茸。

雨雾濡不及将为众草封。

牧童重刍茭刀镛浸相从。

我荇春涧滨怜汝冰霜容。

移种当绮窗佳气郁葱茏。

开花莫早谢知心难再逢。

幽香逸韵本天成绿展参差四五茎。

淡泊自甘同小草如哬浪得美人名。

采采幽香远欲闻郑公书带上缤纷。

虚堂客去风来候绕壁寻诗总为君。

唱断乔家碧玉词一丛香草最相思。

不堪更着铢衤舞风露先愁欲堕时。

绰约丰肌分外妍镜中倩影不胜怜。

娥眉曼绿分明在孤负琴心已十年。

《题潘星丈庚戌分校礼闱画兰三绝》

空體纷纷逞意裁临风无语独徘徊。

分别二十三年恨曾向空山写影来。

隔帘逐队听琵琶孤绝琴心海上槎。

千朵白莲香一瓣铺堂谁向赵昌花。

欲折殷勤不自持蔚兰去外寄相思。

天寒日暮潇湘远更灸戏炉写楚辞。

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

一从夫子临轩顾羞與凡葩斗艳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处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