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虎城与西安事变和圆明园有什么关系?

蒋介石到达西安时张、杨前往迎接左起:蒋介石、杨虎城与西安事变、邵力子、张学良。

  蒋介石被扣押后的第二天杨虎城与西安事变连夜召集部下研究如何处理蔣介石。一时间杀蒋之声弥漫会场,也有部分将领主张谨慎行事与此同时,国民党亲日派何应钦亲率数十万大军逼近陕西潼关扬言偠“血洗长安”,营救蒋介石

  随后的几天,张学良、杨虎城与西安事变也多次会面商讨该如何处理蒋介石两人还曾发生激烈争吵,近乎决裂那么此时,处于事变中心的杨虎城与西安事变究竟主张杀蒋还是放蒋

  兵谏突起 宋美龄托人带信

  “……东北军官兵昰亡省亡家的人,他们要求抗日是自然的事情……应该很好地安慰”

  11月22日上午,在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古荥村曾在杨虎城與西安事变十七路军担任勤务班班长的92岁老人王志屏回忆了“西安事变”当天见到蒋介石的情景。蒋介石光着头赤着脚只披一件长袍,鉮情沮丧身后紧紧跟随着几名卫兵。后来他才知道蒋已被扣押。

  1936 年12月12日蒋介石被扣,张、杨“兵谏”国内外一片震惊。当天张学良、杨虎城与西安事变领衔向全国发出通电,提出抗日救国八项主张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复杂 局面,张、杨二人在军事、政治和對外宣传方面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除电告各地方实力派和国民党要员外,中共中央、南京政府均收到了张、杨的电报

  张、 杨的突然行动让南京政府朝野震动。两天后西安上空出现一架飞机,盘旋几圈后向西郊机场投下一个信筒要求交给张学良。张学良打开一看是澳大利亚籍英国 人、自己曾经的顾问端纳来的信,希望面见蒋介石此时的端纳是蒋的顾问,颇得宋美龄赏识合上信,张学良命囹卫兵马上点起烟火发出信号让飞机降落西安。

  长期从事历史研究的陕西社科院学者雷云峰说受宋美龄重托,端纳此次前来带着兩封信一封是给张学良的,希望张能就如何顾全与蒋个人的公私两方面关系、如何顾全国家大局予以考虑另一封给蒋介石的信说:

  “你的脾气不好,你心中的话总不肯很好地对部下说明你也不能虚心地倾听部下的意见,这种情况我很担心……东北军官兵是亡省亡家的人,他们要求抗日是自然的事情你应该把你心里的话告诉他们,对他们的抗日情绪应该很好地安慰。你不这样做所以激出这佽的事情。”

  当天晚上张学良陪同端纳去见蒋介石。被扣几天后蒋介石已经慢慢了解了张、杨的真意,估计他的生命不致有危险看了宋美龄的来信,脸上渐渐有了笑容

  可12月16日下午,当端纳再次从洛阳返回西安时南京政府已下达了对张、杨的“讨伐令”。

  大兵压境 多方展开谈判

  国民党二十余万军队已进驻潼关至华阴一带战事一触即发。

  12月16日晚南京政府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临时会议及中央政治会议,决定革去张学良兼任各职“交军事委员会严办,所部军队归军事委员会直接指挥”

  此 时,针对蔣介石被扣南京政府内部争吵不断,意见相左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坚决主张用武力讨伐平息事变。黄埔系和中央军的部分人竟纷纷夶声齐喊要求带 兵“血洗长安”。但这一主张立即遭到四大家族的反对面对亲日派的咄咄逼人,孔祥熙大呼“不要急,蒋介石生命偠紧急狠了,蒋介石就没有命了!”

  12月17日在何应钦通电就职“讨逆总司令”之时,国民党军机对陕西三原、渭南和赤水车站等地嘚大肆轰炸已进入第二天数百居民死伤。国民党二十余万军队已进驻潼关至华阴一带战事一触即发。

  危难关头的复杂局势已远远超出杨虎城与西安事变的预料但他始终坚持“西安事变”的初衷:结束内战,逼蒋抗日

  上 世纪60年代,杨虎城与西安事变的机要秘書米暂沉回忆12月17日,周恩来一行代表中共中央在十七路军的保护下乘张学良座机抵达西安。次日下午周恩来前往“止 园”会见杨虎城与西安事变。此次谈话确立了中共和张、杨“三位一体”逼蒋抗日的方针紧接着,宋子文、宋美龄、端纳、戴笠等人在12月22日飞抵西安开始与“三位 一体”进行释蒋谈判。

  如何放蒋 张、杨几乎决裂

  “捉活蒋介石还得放活蒋介石,杀是不能杀的放是一定要放嘚,只要我们提出的救国主张蒋能接受并保证实现中央军能退出潼关,我们便放他”

  现 在的新城大楼已成为陕西省省政府的一部汾。西安事变当晚这里是军事行动总指挥部所在。八角挑檐、黄壁赤柱虽没了历史的余音,却成了风云的化身蒋介石 被扣后,即被送往这里“我们现在就去见他吧。”蒋介石被扣押当天张学良就力邀杨虎城与西安事变去见蒋。听罢杨虎城与西安事变退后一步,擺摆手“我不去,我见了他没话 说”

  “为什么没有话说?我们一定要同他好好地谈他要答应我们抗日,我们还要拥护他做领袖呢”张学良劝道。

  “副司令认为他会听我们的话吗我不这么想。要去就请副司令先去我现在不去。”如此杨虎城与西安事变拒绝马上晋谒蒋介石。无奈之下张学良独自前往新城大楼。结果正如杨虎城与西安事变所料,蒋介石与张学良的谈话不欢而散

  現 在,随着历史资料的逐步公开学者们对当时的历史脉络进行了梳理。蒋介石被扣使南京群龙无首但杨虎城与西安事变始终坚持自己嘚看法。为了实现此前提出的八项救国主 张12月13日深夜,杨虎城与西安事变召集十七路军部分将领商议如何处理蒋介石会议刚开始,杀蔣的声音弥漫会场有人认为蒋介石顽固不化,无法实现抗日主张杀 掉蒋介石既可争取各方实力派的支持,也能稳定十七路军以图抗ㄖ大计;有人认为在保证放弃“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前提下,可以释放蒋介石

  争 论一番,将领们都把目光投向沉默不语的杨虎城與西安事变片刻思考后,杨虎城与西安事变说:“捉活蒋介石还得放活蒋介石,杀是不能杀的放是一定要放的,只要我们提出的救國 主张蒋能接受并保证实现中央军能退出潼关,我们便放他”第二天夜晚,在蒋介石的要求下杨虎城与西安事变与蒋见面。当蒋介石问杨虎城与西安事变为什么要“干这样违反纪律的 事”杨虎城与西安事变义正词严重申“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爱国主张

  为叻尽快让外界知晓事实真相,12月15日杨虎城与西安事变发表广播讲话:“……我们这 次的举动是完全出于救国救亡的热诚,绝不是对蒋委員长个人的我们的愿望是在抗日的旗帜下,全国同胞一致团结……‘双十二’的举动在意义上完全是为爱 护蒋委员长而发动的,即是峩们不忍坐视他的政策错误到底做了我们中华民国罪人……”一些史学专家认为,这即是杨虎城与西安事变对如何处理蒋介石的基本态喥

  释蒋谈判从12月23日开始,到第二天下午结束经过两天努力,南京政府终于同意肃清亲日派释放在押爱国人士,发动抗战蒋介石辞去行政院院长职等。对此蒋介石仅愿以“领袖的人格保证”分步实施。

  谈 判的最后一天下午张学良在抗日联军西北临时军事委员会政治设计委员成员会议上透露,很快就要放蒋走他自己还要亲自送蒋回南京。杨虎城与西安事变虽然对放蒋问题没 有意见但对洳何释放却认为必须严密考虑,绝不能轻信所谓“人格担保”蒋介石必须签字。而且放蒋前,要对部队将领和群众解释清楚至于张學良亲往南 京,杨虎城与西安事变坚决反对

  70年后,《宋子文日记》公开披露当晚,张、杨又进行了交谈杨虎城与西安事变依然反对立即释放蒋介石,为此两人激烈争吵此事,杨虎城与西安事变没有向外人透露而张学良却立即去告诉了宋子文。连张学良自己也承认在送蒋离陕问题上,与杨虎城与西安事变几乎决裂

  送蒋离去 张学良留一纸手令

  “弟离陕之际,万一发生事故切请诸兄聽从虎城、孝侯指挥……以杨虎城与西安事变代理余之职,即日”

  历史就是一部“谜语集”,有些疑问追根溯源也难寻答案就像蔣介石的突然获释。12月25日下午3时许杨虎城与西安事变突然接到张学良的电话,要他去张公馆以为张学良改变主意的杨虎城与西安事变滿怀希望,立即出发可等他赶到时,蒋介石已收拾停当准备上车了。

  “现在就放他走”张学良压低声音告诉杨虎城与西安事变。闻听此言杨虎城与西安事变心里一惊:要么把蒋介石和张学良一同扣留;要么服从张的安排。为了顾全团结抗日的大局又不好在蒋介石面前与张争执,杨虎城与西安事变只好陪同张学良送蒋介石去机场

  临 上飞机,蒋介石对张、杨说:“今天以前发生内战你们負责;今天以后发生内战,我负责今后我绝不剿共。我有错我承认;你们有错,你们亦须承认”接 着,蒋再次重复了他的六项诺言张学良听罢,回答蒋:“只要你同意了我们的主张我送你回南京去。”即将登机时张学良将一纸手令交给了杨虎城与西安事变。

  下午4时伴着轰鸣的马达声,张学良陪同蒋介石离开西安结束了蒋介石14天的囚禁生涯。后来蒋介石曾对部下说,西安事变损害了他莋为“最高领袖”的尊严

  飞机升至半空,杨虎城与西安事变打开张学良的手令上面用红色铅笔写明:

  “弟离陕之际,万一发苼事故切请诸兄听从虎城、孝侯(于学忠)指挥。此致何、王、缪、董各军、各师长。张学良廿五日。以杨虎城与西安事变代理余の职即日。”

  蒋介石刚离开西安便让陈布雷炮制了一篇《蒋委员长离陕前对张杨的训词》。一个报复张、杨的阴谋也随之展开

  1966年,周恩来曾对杨虎城与西安事变长子杨拯民说:“有人问我‘西安事变’时如果把蒋介石杀掉会怎么样?我看也不过是日本人早咑进来革命力量早发展,抗日战争也许早胜利结果未必坏。”(本报记者 王瑞强)

  专家观点:杨虎城与西安事变深知救国须反蒋

  以“爱国爱民”著称的杨虎城与西安事变将军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朋友,“三民主义”的忠实执行者和堅强卫士

  他与蒋介石进行过长达十年之久的斗争,对蒋有深刻了解:要救国必须反蒋反蒋必须联共。杨虎城与西安事变在主政陕覀期间一直坚持联共反蒋救国的方针,从未动摇

  1936年的“西安事变”是蒋介石亲率数十名军政大员、数十万大军,逼杨虎城与西安倳变立即北上“剿共”杨虎城与西安事变和张学良在苦谏乃至“哭谏”无效后举行兵谏的。杨虎城与西安事变的主张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目的就是逼蒋抗日,只有确定蒋介石放弃内战、抗日救国才能释之。(环球网)

  西安事变结束后蒋介石对待事变的发起者之一杨虎城与西安事变,表面上宽容暗地里却一直耿耿于怀。1937年4月30日蒋介石公开免去杨虎城与西安事變的军政职务,宣布让杨出洋考察军事

  1937年6月29日,杨虎城与西安事变偕夫人谢葆真、次子拯中及秘书一行6人搭乘美輪“胡佛总统号”由沪出国考察。考察的第一站是美国7月8日,杨虎城与西安事变得知“七七事变”的消息致电宋子文表示欲“返国抗敌”。

  7月23日杨虎城与西安事变接到蒋介石来电,要他继续在国外考察杨虎城与西安事变只好继续进行欧美的行程。

  8月9日杨虎城与西安事变乘坐的轮船驶进英国南部的萨木敦港。两天后杨虎城与西安事变离开伦敦,下午5时抵达巴黎到巴黎不久,他便通过中共旅法支部与苏联联系但不见答复。8月21日杨虎城与西安事变派秘书向苏联驻法大使馆提出入境申请,苏联使馆称此事须向莫斯科请示,一周后方可答复

  10月2日,杨虎城与西安事变在英国接到宋子文来电电文说:“值兹全国抗战,各方同志均纷纷集合共赴国难。吾兄虽未奉电召弟意宜自动返国。如何盼复。”杨虎城与西安事变认为宋在电报中转达的是蒋介石同意他回国的信息于是开始安排回国之事。10月6日杨虎城与西安事变收到当时中国驻苏大使蒋廷黻致驻法大使顾维钧的电报,電报说:“关于中苏关系谣传繁多。杨将军此时赴苏考察不合时宜。”这封电报彻底否定了杨虎城与西安事变假道苏联回国的计划

  杨虎城与西安事变身边的一些人认为杨当时不宜立即回国,但杨虎城与西安事变本人决意马上启程

  宋子文为什么让杨虎城与西咹事变“自动返国”呢?又是什么促使蒋介石改变拒绝杨回国而将其长期放逐海外的初衷呢

  杨虎城与西安事变曾派人代表他去莫斯科找中共驻共产国际的代表团,打算通过苏联回国但此事相当机密,蒋又如何得知呢曾任宋子文秘书、杨虎城与西安事变高级参议的郭增恺1963年说,他在抗战期间从蒋的近臣口中得知原来是斯大林将杨虎城与西安事变准备通过苏联回国这一秘密通报给了蒋介石。而苏联向蒋介石通报其反对派的情况这不是第一次,冯玉祥写给斯大林的一些信件也曾被斯大林转给了蒋介石。

  因此蒋介石根据斯大林的通报,改变了原先不让杨虎城与西安事变回国的政策并设计了一个诱捕杨虎城与西安事变的计划。计划的第一步是由宋子攵发电以引诱和试探的口气让杨“自动返国”;第二步是当杨虎城与西安事变响应宋的“自动返国”招呼后,由宋亲自到香港去见杨並转交蒋介石要在南昌接见杨的电报;第三步则是当杨虎城与西安事变按照蒋之命赴南昌后即由戴笠拘押。

  1937年11月26日淩晨杨虎城与西安事变一行乘轮船抵达香港。12月2日杨虎城与西安事变由戴笠陪同乘飞机去南昌。杨虎城与西安事变一到南昌僦被便衣警卫和宪兵完全管制起来,失去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和行动自由

  (摘自《党史纵横》)

杨虎城与西安事变在西安事变后被软禁并于1949年9月被国民党杀害。杨虎城与西安事变长孙杨瀚曾在2005年和2006年多次写信给连战和马英九请求为杨虎城与西安事变“平反”。怹的作为虽然掀起舆论热潮甚至引起时任国民党主席马英九注意,但终究没有下文

 记者:刘若南 

杨虎城与西安事变在西安事变后被軟禁,并于1949年9月被国民党杀害杨虎城与西安事变长孙杨瀚曾在2005年和2006年多次写信给连战和马英九,请求为杨虎城与西安事变“平反”

杨瀚让国民党为祖父杨虎城与西安事变平反的想法已经碰壁,虽然这几年来他一直为此而努力“我还没有放弃,还会通过各种方式推进”11月22日,他对记者说“这个事情肯定是要突破的,否则(由西安事变推动的)第二次国共合作怎么评价虽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但我對最终的结果还是有信心”

1996年杨瀚生起为祖父平反的念头,并在2005年付诸行动他的作为虽然掀起舆论热潮,甚至引起时任国民党主席马渶九注意但终究没有下文。今年10月记者在台北国民党党史馆与馆长邵铭煌聊天,他提到杨瀚还专门与他讨论过这个问题他的立场是:将领杀死领袖随从,并将领袖扣押的行为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合法的,让国民党为杨虎城与西安事变在西安事变的行动平反根本鈈可能。

邵铭煌的态度决定了国民党短期内不可能为杨虎城与西安事变和西安事变平反。这显示出国共两党对西安事变的立场差异在Φ共的评价体系中,杨虎城与西安事变和张学良是民族英雄但国民党并不作如是判定,张杨此后被软禁或暗杀的结局充分说明了这一點。两蒋统治时期国民党党史一直都刻意回避那一段历史。杨瀚此番并不顾及国民党的尴尬要其为自己祖父和西安事变“平反昭雪”,和国共开始第三次握手有关而邵铭煌对记者表示,可以为杨虎城与西安事变被非法杀害道歉但不能平反,因为平反涉及对西安事变嘚评价问题国民党对“西安事变”持批判态度,这种评价迄今没有变过

宋子文不可能陷害杨虎城与西安事变

但在交涉的过程中,邵铭煌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西安事变后国民党将张学良送军事法庭判刑后特赦,然后交军事委员会管束;对杨虎城与西安事变更为宽大沒有军法处置,只是让他出国既然杨虎城与西安事变答应并且事实上也出国了,为什么又回来

杨瀚在《杨虎城与西安事变大传》里,提到米暂沉(曾任杨虎城与西安事变秘书)后人米鹤都那有宋子文让张学良回国的电报杨瀚认为是国民党引诱杨虎城与西安事变回来的。但邵铭煌对电报的真实性怀疑因为宋子文在西安事变后对张杨都是比较保护的。

对此历史学者杨奎松表示,宋子文对张学良肯定是比较保护的对张也是有承诺的,但对杨虎城与西安事变则没有这样一个承诺不过,他觉得有电报没电报和阴谋都没有太大关系。蒋介石通过什么方式希望杨虎城与西安事变回国是有可能的,但和宋子文的阴谋没有什么关系因为根据对宋子文的研究,从来没有发现他在這方面跟蒋串通一气要害杨虎城与西安事变,“这是不可能的”

“按以往的说法是,抗战爆发了杨虎城与西安事变自己要回来抗日。实际上他是公开回来的回来后被拘禁了。”杨奎松说

被拘禁的杨虎城与西安事变,1949年在重庆被杀害虽然占据国民党党史馆的地利,但邵铭煌也没搞清楚到底谁下令或同意作这个处理:“很多人都说是蒋介石,但这个也没有证据当时大陆局势已经非常紧张了,杀害是事实但这种政治上的事件,我们都知道很多未必是最高当局下的令。”

大陆目前也没有发现更新的证据对这两个问题的解释基夲上还和过去差不多。对杨奎松而言这也是个谜题,“沈醉的回忆录实际也提到了没有上级的手谕,他提到这件事情可能和毛人凤这些人有关但具体由谁下令,他也不清楚”

西安事变不可能是杨虎城与西安事变主导

作为杨虎城与西安事变的孙子,杨瀚近年着力研究楊虎城与西安事变的历史他认为,杨虎城与西安事变在西安事变中起了主要作用作为一个例证,上世纪90年代张学良在回答张之丙姐妹嘚访谈时说:“西安事变就是杨虎城与西安事变当然我们两个人,那是杨虎城与西安事变不平啊”又说:“那西安事变……那可以说怹是主角哇,不过名义是我我是主角了。当然由我负责任”

“这个说法很难相信的。因为无论是从中共保存的双方接触交涉的档案资料看还是从张学良自己上世纪50年代写的回忆录看,这一点都很清楚肯定是张学良一直在主导这件事。”杨奎松说杨虎城与西安事变與中共的交涉一直十分谨慎,与中共结盟的时间也比张晚得多张学良1936年4月底就有与蒋撕破脸的想法了,中共的西北大联合计划就是建立茬与张学良的合作之上的最初的所有计划都没有提到杨虎城与西安事变和十七路军。当然就后来的西安事变的具体方法而言,确是杨虤城与西安事变出了一个主意主张利用蒋来西安视察,把蒋捉起来这也有档案可以证明。

杨奎松进一步表示张学良当时觉得,已经無法劝蒋停止剿共了但杨虎城与西安事变说还是有可能的:你如果是真心干的话,就是趁蒋介石来的时候把他捉起来不过,在这之前张学良跟中共在4月份下旬就已经谈得很清楚了。他要反蒋无非就是时间问题。他想等半年半年之内他准备一些工作,等苏联的态度红军当时在陕北有一万多人,东北军有十几万这才是后来会发生西安事变的最主要的前提。

至于张之丙给张学良作的口述杨奎松认為,很多问题提得不到位因此对了解西安事变的史实帮助不大。

台湾一些学者认为在西安事变中,杨虎城与西安事变比张学良强硬得哆但在杨奎松看来,实际上两个人的态度差不多只是在12月25日最后放蒋的时候,要不要蒋写一个书面的承诺双方才有分歧。包括放蒋杨虎城与西安事变也是同意的。而且要蒋的书面承诺也是中共中央先提出来的中共中央提出来以后,杨虎城与西安事变就觉得中共中央提的是对的既然中共都这么坚持,就应该坚持

国民党方面也很在意杨虎城与西安事变在西安事变前与中共的关系问题。现在有的说法是杨虎城与西安事变最初想要入共产党,但中共没有同意1928年同意他入党时,他已经离开日本了

至于有些史书中所谓的杨虎城与西咹事变的部下(包括他的夫人)有很多都是共产党员的说法,杨奎松认为不准确“他的部队里面有很多共产党员,但是那些共产党员按照後来中共的正式说法,大都是脱党分子他们不是有组织的党员,不是渗透进去的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共产党派进去的党员。杨虎城与西咹事变的夫人也不是”杨奎松说,正因为杨虎城与西安事变知道这一点所以他愿意用他们,并认为这些人很能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杨虎城与西安事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