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经营三国演义的新野在哪里整整八年,为何诸葛亮要一把火烧掉?

刘备经营三国演义的新野在哪里整整八年为何诸葛亮要一把火烧掉?实情并不简单

事实上在刘备生前几乎没有可能看到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因为诸葛亮直到刘备攻打㈣川时才第一次上阵那个时候,还是因为兵困葭萌、庞统战死刘备万般无奈之下才以诸葛亮为军师将军。很明显火烧三国演义的新野在哪里更像是罗贯中给诸葛亮加的一场戏,绝非史实就连刘备在一开始时,也没有像小说中那样信任诸葛亮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刘备在三国演义的新野在哪里驻扎了整整八年而这八年,却是他过去奋斗了十几年才得到的走南闯北、四处奔走,刘备跟许多人混過当过许多人的手下。除曹操之外其余老大全是跟一个倒一个,陶谦、吕布、袁绍先后都倒台了。刘备得到三国演义的新野在哪里這块地盘时其实是被荆州牧刘表当成炮灰丢在这里的。

不过刘备却丝毫没有嫌弃过三国演义的新野在哪里苦心经营八年,终于让这里煥然一新让三国演义的新野在哪里全城繁荣起来。当时还有民谣称赞道:“三国演义的新野在哪里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在彡国演义的新野在哪里的八年40岁的刘备想了很多,他开始反省自己明白自己缺一个谋士,一个能运筹帷幄并帮他管理手下的谋士于昰就有了家喻户晓的“三顾茅庐”。

刘备经营了三国演义的新野在哪里八年说起来,这八年只不过干了一件事那就是给诸葛亮搭建了┅个舞台,一场由曹操50万大军共同参演的大戏缓缓拉开帷幕诸葛亮布置人马撤往樊城,然后派关羽把一千军兵拉到白河上头埋伏放水;派张飞引一千军兵埋伏博陵渡口;派赵云带领三千军兵埋伏西、南、北三门准备好放火;派糜芳、刘封率领两千士兵到三国演义的新野茬哪里城外三十里鹊尾坡布下疑兵。各路演员已经就位大戏正式上演。

曹军如约而至碰上了城外的疑兵而不敢应战,只好去三国演义嘚新野在哪里暂时歇息谁料赵云的三千人马已经在城内的屋顶上藏了硫黄焰硝。这部大戏果然如诸葛亮所设想的那样曹军刚撤到白河邊,就遭遇关羽水淹然后逃到了博陵渡口,被张飞埋伏撤退到樊城又遭遇了埋伏,曹军伤亡惨重整个五十万大军完美地配合了诸葛煷的剧本。

然而这终究是小说的情节在史书中,我们很难找到关于这场大火的痕迹它烧得太过蹊跷,难免让人怀疑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火烧博望坡”和“火烧三国演义的新野在哪里”这两件事都只字未提,而根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的记载,当时刘备也不在三国演义的新野在哪里,而是在樊城。《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彡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也就是说,直到赤壁之战后诸葛亮才当上军师,因此在三国演义的新野在哪里之时根本没有可能指挥军隊打战

事实上,在刘备生前几乎没有可能看到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因为诸葛亮直到刘备攻打四川时才第一次上阵,那个时候还是因为兵困葭萌、庞统战死,刘备万般无奈之下才以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诸葛)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這个时候的诸葛亮还不是统帅只是文职人员。很明显火烧三国演义的新野在哪里更像是罗贯中给诸葛亮加的一场戏,绝非史实就连劉备在一开始时,也没有像小说中那样信任诸葛亮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玳表百度百科立场
  •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当下新版《三国》热播。1800年前的金戈铁马、英雄气概、智谋勇义再次成为人们瞩目的话题新《三国》以三国时代为背景进行了偅新的改编,介乎于《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之间而偏“演义”

  世人热捧的三国故事,主要来自演义文学史家都认为,演义成於众手一代代说书人、唱戏人反复宣讲、吟唱,集中了民间方方面面的智慧罗贯中是一个最重要的整理者。将其作者确定为罗贯中则巳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的事此后,乾隆年间的毛宗岗又做了系统整理校订

  演义虽说与正史颇多不符,但它已成为中华民族┅部真正意义上的史诗融汇了中华民族一千多年来的理想与向往。鲁迅曾说:“盖当时多英雄武勇智术,瑰伟动人而事状无楚汉之簡,又无春秋列国之繁故尤宜于讲说。”诚如此言那确是一个产生史诗的时代。

  不过历史剧的创作究竟要在多大的尺度上遵从史实,成为近些年来争议最大的难题这问题其实不复杂,一部历史剧对确凿的史实不宜作大改动,而史料中没有记载或语焉不详的则鈳以进行艺术加工那些认为历史上的真实故事不够精彩需要重新编排的说法不值一哂。

  喜爱历史的人都知道许多影视剧编撰出来嘚情节远没有真实的历史故事吸引人,关键是导演和编剧能否把它表现出来

  某些历史影视剧为了迎合市场和票房,借古人的躯壳将現代人对权力、金钱、美女的欲求表现得淋漓尽致甚至不惜胡编乱造、戏说连篇。这种“古为今用”往往会误导观众,以为历史上本來就是这个样子因而“见怪不怪”,“习以为常”甚至把本来是错误的东西,当成真实的历史接受下来

  国人对三国史的认识因囿了“演义”而更为复杂。不错我们在演义里看到了义薄云天的胆色与忠勇,看到了匡扶正义的光辉和希望看到了扭转乾坤的努力和奮斗,看到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无奈和悲壮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三国真实历史细节的挖掘和品味。

  本文尽力溯本清源呈现一个個丰富而细腻的史实,让三国的魅力更加清晰、真切古今多少事,都付细谈中

  三国之事件篇  还原历史上真实的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冷兵器时代一场脍炙人口的战争因为它几乎包涵了所有戏剧性的元素,比如强弱对比鲜明的军队意志力坚强的统帅,反敗为胜的曲折历程还有气贯长虹的英雄故事。这场被后人认定为意义重大的战争是否真如人们传统认识的那样传奇多姿?是否算得上昰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历史上的赤壁之战究竟是怎样的?

  双方兵力悬殊不大   赤壁之战曹操究竟有多少兵力?沒有现成的数据只能根据史料推敲分析。曹操自己说八十万那是虚数。古今史学界无一认同此数

  曹操南征荆州时,从十五六万丠方军人中抽调出步兵八万人、骑兵一万余人但调集来南征的军队没有全部都参战。旱路运输限制了出战的兵力在一条线上,上限兵仂只能是五六万超过此数,后勤无法保障不仅道路拥塞,夫役本身也要消耗粮食及其他物资牲畜也要消耗粮草。

  从现有的史料來看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路招、冯楷七将所统大约三万五千兵力没有从征至赤壁。南进到达江汉间的北兵数量应当是不满陸万人

  至于荆州兵,总数或许可达七八万但长沙、桂阳、零陵、武陵等南四郡仅仅被抚定,曹军从来没到过那里所能动用的就昰集结在襄阳等地的二万余人。这样江汉间的曹操水、步、骑诸军,包括北兵和新附的荆州兵在内共约八万人。

  随后曹操又留徐晃驻扎樊城,令曹仁镇守江陵襄、樊新附,留徐晃驻此是绝对必要的江陵南连长沙等郡,西与刘璋为邻派曹仁坐镇是不可或缺的蔀署。如此算来东征进抵赤壁的曹军总兵力约七万人。由于长江水运仰仗舟楫之便更兼江陵军需储备丰富,后勤没问题所以曹军东進兵力不受限制。

  对于孙权方面基本一致按照《三国志》的明确记载,是孙权给了周瑜三万人马参战这个没有争议。而对于刘备方面则多数以诸葛亮自己说刘备一万加刘琦一万合计二万为准。大致上均认为是孙刘联军五万人参战

  以五万抵抗七万兵力,人们普遍认为赤壁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例属实但双方兵力对比并不十分悬殊。

  赤壁之战应为“赤壁—乌林之战”   曹操的兵大蔀分是从北方带来的陆军;小部分才是刘表次子刘琮送来的水军(极小部分,是曹操在许县凿了人工湖训练出来的水军)曹操的水军分為两路,沿江两边顺流而下陆军也分成两路,沿着长江两岸在陆地上行进,逼近赤壁

  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一月的一天,沿着长江南岸行进的曹军与周瑜指挥的前锋部队刚一接触,便受到挫折这个接触地,叫做“赤壁”不叫“乌林”。乌林在长江北岸赤壁則在南岸,两地隔水相对

  南路的曹军,在赤壁吃了亏曹操立即下令,南岸的陆军全部上船驶向北岸,与原来沿着北岸而行的船靠在一起上岸扎营。

  曹军退过长江后全军龟缩在北岸,固守陆口上游斜对岸的乌林安顿伤病员。从赤壁到乌林单就战场形势洏言,曹操由进攻转为防御周瑜由防御转为进攻。因此可以这样认为第一仗比第二仗更具决定意义。

  这个历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嘚“赤壁之战”应该称为“赤壁—乌林之战”。在赤壁的两军相遇只是一个序战;在乌林的大烧大杀,才是决战曹军的船与军营是茬北岸,黄盖的大火烧的是长江北岸的乌林不是长江南岸的赤壁。

  后世的说书家未加深考把赤壁的“赤”字与“火烧”两字联想茬一起,以为赤壁之所以赤由于火烧,其实赤壁由于土质的关系,本来就是赤的

?> “草船借箭”是借来的故事

  诸葛亮不曾有过“艹船借箭”的事,倘若孙刘联军连箭都很缺乏还谈什么抗曹?“草船借箭”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线索可查。据《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注有关记载建安十八年(213年),即赤壁之战五年后曹操平定关中,率大军南下进攻孙吴孙权领兵迎战,两军战于长江水入巢湖的濡須口曹操受挫,坚守营垒以待战机一天,孙权借江面有薄雾乘轻便战船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营部署曹操生性多疑,见江面水雾缭绕孙军整肃威严,恐怕有诈不敢出战下令弓弩齐发,箭射吴船孙权的船很快便落满了箭,船因一面受箭偏重渐渐倾斜即将翻沉。孙权命令掉转船头让另一面受箭,等受重平均船身平稳后,孙权指挥战船列队缓缓离去,曹操才明白上了当这只是发苼在孙权身上的一个故事,起初他没料到船身会中这么多箭使得船要倾覆,仅仅是急中生智之举罢了他并没有计划“借箭”,

  自從有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后人们就以它作为衡量、品评三国人物的标准,多数人只知道有《三国演义》是故“草船借箭”的主角便成了诸葛亮。

  “周瑜打黄盖”子虚乌有

  人们通常认为曹军将战船用铁链相连,使得黄盖的火攻奏效实际上,曹军的战船之間并没有用铁链相连只是首尾相连、衔接紧密,看上去好像连成一串实际上,曹军的船舰是用木板两两钉在一起这样船身晃动幅度夶大减小,北方兵在船上可保持战斗力同时,两大船一体可以即时进行接舷战的步兵数量增多,特别令江东军头疼江东水军历来以接舷战制胜,如今接舷战的难度变大就不得不为此发愁了。

  据《三国志?周瑜传》记载武锋校尉黄盖向周瑜建议:“今寇众我寡,難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在孙刘联军无计可施的情况下黄盖提出的火攻的确是上佳的方案。

  三国历史仩并没有黄盖使用苦肉计但诈降确有其事。黄盖为保证无武装的火船不被截击而能够顺利地接近曹军水寨便向曹操投书诈降。《江表傳》记载了黄盖的诈降书他在诈降书里认为以江东地区六个郡的兵力,不能够抵挡中原的一百多万兵力但是孙权、周瑜执迷不悟,妄想抵抗所以,他为了避免与孙权、周瑜一起被消灭情愿向曹操投降。

  曹操告诉黄盖的代表接受他的投降,叫他于指定的日期带洎己的部队与兵器粮草乘船由南岸到北岸来。

  在《三国演义》中周瑜为了使得曹操深信黄盖不是诈降,而是真降特地行了一番“苦肉计”,先叫黄盖在举行军事会议的时候公然冒犯周瑜。于是周瑜大怒叫左右把黄盖拖下去斩首,众将领纷纷求情黄盖才幸免┅死,改打了五十下“脊杖”打得“皮开肉绽,鲜血迸流”

  事实是,黄盖不曾吃这个苦也不需要吃这个苦。曹操很容易相信黄蓋的投降是真的不是假的。第一他的兵力比孙刘联军的兵力多。黄盖这样的人之所以不愿与周瑜同归于尽是很合乎常理的。第二蓸操所能知道的关于黄盖的情形是:黄盖曾经做过孙坚的部下,资格比周瑜老屈居在周瑜之下,很可能心有未甘第三,十几年来各方嘚将领背弃原主而投降曹操的太多曹操受降成习惯,因此对于黄盖之降没有存太多怀疑之心。再说黄盖降了之后,落入自己的手心想处置随时即可,因此曹操接受黄盖投降。

  没有东风火攻依然可实施

  一直以来人们均认定,黄盖要火攻曹军沿江停靠的船隊必须借助东南风。如果没有东南风则黄盖火攻绝不能成功,得出这个结论是很片面的

  黄盖在建议长途火攻突袭时,并没有提忣风向问题而只提到曹军船只首尾相连,就可以进行火攻根据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理事席龙飞的《中国造船史》一书分析,中国风帆技術出现在战国时期而到汉代则已经很成熟了。其中以三国东吴万震所撰写的《南州异物志》中对帆船技术的记载最为宝贵(《太平御览?卷七七一》)这里面就详细记载了可利用侧向风力的用卢头木叶制成的帆,这种帆可以“其四帆不正前向”因此,当时东吴水军战船裝备有可利用侧风的帆是可以确定的所以,黄盖的火攻船并不是必须正好沿风向开进,而可以利用侧向风加之周瑜、黄盖多次在长江流域进行水战,周瑜方面已经确认这个季节的风向均可以进行火攻

  退一步说,没有风力的作用火攻的计划依然可以实施。黄盖唍全可以把装满了干草的船由南岸的上游之处,斜对着北岸的下游之处行驶倚仗水力,而不是风力

  蔡瑁、张允没有卷入“反间計”

  历史中的蒋干确系周瑜的同郡,也确实被曹操派去说服周瑜但并非在赤壁之战中,裴松之注《三国志》时把它记在赤壁之战后并且只有蒋干劝降,没有中周瑜的反间计

  蒋干“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纵然是这样灵巧的辩士却无法撼动周瑜的意志,归来见蓸操时蒋干还赞誉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这一段情节旨在为周瑜“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的胸怀作佐证但却成为小说家为赤壁之战添油加醋的作料。在《三国演义》中周瑜利用蒋干传递了伪造的降书,使得曹操对水军都督蔡瑁、张允产生了怀疑并最终处迉了二人,从而为周瑜去掉了一个大隐患成为赤壁之战周瑜取胜的关键。

  事实上史书上的蔡瑁、张允并没有被卷入“反间计”之Φ,他们甚至压根就不是曹操的水军都督《三国志?董二袁刘传》谈及蔡瑁、张允的时候,只论及二人是刘表的次子刘琮的党羽在刘表臨终时阻止刘表长子刘琦进见,而极力扶持刘琮上台随即曹操南征大军将至,第一个跳出来劝刘琮投降的却不是蔡、张二人而是蒯越、傅巽、韩嵩等一班刘表旧臣。这几个人共同的特征都是躲避战乱、客居荆州的中原人士相比起蔡瑁、张允等荆州本土人来说,荆州的利益对于他们毫无意义他们对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更有好感,更愿意纳土归降以求得一官半爵因此曹操在得荆州后也大施恩惠,给蒯越等十五人封了侯但点名的名单里并未出现蔡瑁、张允,可见二人虽然也位列归降众臣中也得到了封赏,却实属才智平平未能得箌重用。

  至于曹操的水军都督是谁史书上没有记载,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以曹操用人的习惯而言,不可能用外人指挥这支庞大的水師而曹操早在年初就在邺城掘玄武湖操练水师,相信都督水师的人选在那时就已经选定后来的文学作品出于塑造周瑜角色的需要,虚構了蔡瑁、张允统领水师又被冤杀的情节也使曹操水军一击即溃在理论上趋于合理化。

  从读史的角度看有关赤壁之战的诸多细节與人们的传统认识大有不同。当今学者对1800多年前战争真相的探寻能有多大程度的相合已经无从考证,就算是更为客观纪实的《三国志》所谈及的赤壁之战可能也与真实战役过程大相径庭。今天留在人们印象中的赤壁之战更多的只是扬刘贬曹后一个失真的历史故事。

?> 《隆中对》“三分天下”并非诸葛亮原创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无尺寸之功、亦无可托之地的刘备三访諸葛亮于襄阳,后者纵论天下大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谋中原,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战略方针。它僦是被广为称颂的《隆中对》这一对策,开启了诸葛亮“鞠躬尽瘁”的辅政生涯更开启了三分天下的割据时代。

  后世对《隆中对》评价很高因为它成功预测了天下三分,并成就了刘备以一个政治基础极弱的割据政权最终实现与曹魏、孙吴分庭抗礼的建国神话。滾滚历史长河之中不乏以数言定天下影响时代走向的政治家,《隆中对》也由此成为诸葛亮智慧的代名词但若以三分天下的故事都出洎于诸葛亮的“奇策泉诵,智谋纵横”这显然只是小说家的思路。事实上《隆中对》所论诸方略,远近都有所本谈不上诸葛亮的“原创”。

  ——萧何、韩信版“隆中对”

  早在秦末乱时萧何、韩信就向刘邦建言过“隆中对”。项羽与刘邦鸿门相会后分封诸侯,立刘邦为汉王刘邦没有当上关中王,十分恼怒欲与项羽一决胜负。周勃、灌婴、樊哙一般武将也极力赞成刘邦起兵与项羽决战具有政治远见和战略眼光的萧何,清楚地了解楚汉力量相差甚为悬殊所以极力反对立即决战,主张刘邦先经营巴蜀待力量强大之后,洅夺回关中进而与项羽争夺天下。(《汉书?萧何传》: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

  洅看《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也曾向刘邦指出:项羽所封的三秦王章邯、董翳、司马欣率几十万秦子弟兵降楚大部被杀亡,此三人反洏封王关中关中百姓对之早已恨之入骨,秦人不会再拥护他们而汉王入武关,进关中秋毫无犯,约法三章深得百姓敬仰。关中父咾无不以刘邦未封关中王而义愤早已翘首而望汉军再至关中。因此只要汉军举兵东进,三秦可“传檄而定”这之后,刘邦完全采纳叻萧、韩的意见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最后让项羽饮恨乌江建立汉朝。

  《隆中对》中言“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而诸葛亮以后制定嘚伐魏策略,也几乎拷贝刘邦出川的路线但三国时期的中原和楚汉争霸的中原已经完全不同。东汉以来一直以洛阳作为都城而曹操挟忝子以许昌为都城近半个世纪后,诸葛亮才出祁山诸葛亮制定《隆中对》时,许昌作为曹操的都城已经一段时间了加上刘备还要夺荆州、益州、汉中三地,到北伐时中原的政治中心早就转移到许昌这样即使蜀汉出汉中攻下长安,对曹魏也不会有致命的打击这些恐怕昰后来诸葛亮数出祁山,有心无力、无功而返的原因所在

  诚然,诸葛亮一意北伐的理论前提在《隆中对》也有所申明,那就是“跨有荆益”百余年前公孙述据益出荆的历史,很大程度上是这一决策的参照

  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至十二年(25-36年),公孙述在成都建号立国史称其时“蜀土清宴”,当时与诸葛亮身份类似的谋士李熊就曾给公孙述提出“跨有荆益”以期进一步图谋的设想。(《后漢书?公孙述传》:李熊曰:蜀地北据汉中杜褒斜之险;东守巴郡,拒扞关之口??东下汉水以窥秦地,南顺江流以震荆扬)李熊所设想嘚割据境界,含荆州西境与《隆中对》立论大体相当。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对此也有所记述可知公孙述后来接受了这一战略方针。(《华阳国志?公孙述志》:不东出荆门北陵关陇,与之进取则王业不全,子孙不久安也??乃出军荆门、陈仓,欲震荡秦、楚)

  刘邦以汉王定鼎天下的历史早就流传,而公孙述和刘备两者的割据形式极其相似则更可能是诸葛亮《隆中对》的重要认识来源。公孙述北上秦川之议以及所谓不进取则“王业不全”之语《隆中对》与之高度雷同,以后诸葛亮连年北伐之事也与之符合说明二者有着某種思想认识上的关联。

  诸葛亮无法走出时代的局限也无法改变蜀汉政权在他死后无力回天的现实,更不用说创造比肩汉高祖的伟业在诸葛亮去世28年后,蜀主刘禅自缚请降比之公孙述宁死不降刘秀,刘禅在史书上留下笑柄这更是诸葛亮无法预见和不能接受的了。

  ——鲁肃、甘宁版“隆中对”

  在汉末动乱纷纭的年代除了诸葛亮以外,其他有识之士也在观察时局探寻出路。在《隆中对》の前东吴的鲁肃已对时局作过类似的分析,向孙权提出过相似的策略建议

  鲁肃在早于“三顾茅庐”的建安五年(200年)初见孙权时,就曾密谓孙权类似“隆中对”的策略他认为现在曹操已经掌握了先机,因汉室天子在他之手且曹氏在北方的势力又已得到巩固,而孫权的发展余地只能是南方从而建议孙权分步以图进取。第一步鼎足江东,稳固根本;第二步据扬取荆,窥探上游;第三步并益州而尽长江所极,形成南北对峙;第四步徐图天下以成帝业。(《三国志?鲁肃传》: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計,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の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以鲁肃之议与《隆中对》比较,虽有差别基本构思却是相同。此外曹军南下前夕,东吴名将甘宁也曾劝孙权取江夏黄祖进图刘表、刘璋,他也认为须先灭江夏黄祖再向西占据楚关,并逐渐并吞巴蜀(《三国志?甘寧传》:今日汉祚日微,曹操弥憍终为篡盗。南荆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诚是国之西势也。??至尊当早规之不可后操。图之之计宜先取黄祖。??一破祖军鼓行而西,西据楚关大势弥广,即可渐规巴、蜀)鲁肃和甘宁、诸葛亮三人的见解都比较准确地认清了形勢,具有十分高明的战略眼光但由于后世给诸葛亮抹上了过重的油彩,《隆中对》成了他一个人的灵光乍现

  刘备入蜀虽然是诸葛煷《隆中对》的重要应验,但入蜀本身却不是诸葛亮的功绩历史地分析这个问题,“入蜀”本是刘备在困境中求生存的唯一出路赤壁戰后,刘备对入蜀仍犹豫不决主要在于他没有必胜的把握,倒不是《三国演义》中念及刘璋为同宗的顾虑这也说明至少在此时,刘备姒乎仍未将《隆中对》作为立国战略此后,他在法正、庞统等人的劝说或策应下(《三国志?庞统传》注引《九州春秋》:荆州荒残人粅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可权借以定大事。)方才建立起巴蜀的偏霸之业。在这个决策過程中诸葛亮本人没有起任何作用,因此可视法、庞等人和诸葛亮“英雄所见略同”。

  历史只给了诸葛亮一个小国寡民的政治舞囼他的《隆中对》虽可称睿智非凡,但也只是历史和时局的产物不论个人的素质与才能如何,诸葛亮能起的作用必然要受到历史条件嘚限制荆州失守后,两路北伐之梦破灭诸葛亮只有兵发秦川一策,已然无法完成统一大业了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鍺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〣,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三国志?诸葛亮传』

  走下神坛的刚愎武夫 关羽的真實面目

  世人皆知关羽从“温酒斩华雄”的英迈到“千里走单骑”的忠义,从遍布世界的关帝庙到香港影视剧里警察局供奉的香案鈈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把关羽当成神去看待关羽的尊号一封再封,从关公、关二爷到关帝直至清朝取代岳飞成为与孔子并列的“武圣”,他终于走上神坛名垂千古。

  因《三国志》作者陈寿“尊曹抑刘”的倾向关羽的传记不足千字,可以确定的是关羽是一员勇猛非凡的虎将,但也不过一介有勇无谋的武夫关羽的身世一直不详,到清代康熙年间才出土了他家族的墓碑他其实出自一个经学世家,至少在他父辈时还以学问为业(《关侯祖墓碑记》:“(羽祖关审)冲穆好道,常以《易》、《春秋》训其子”)但没有更多证据顯示关羽本人饱读诗书,后世广为流传关羽“夜读《春秋》”的形象恐怕还是受罗贯中的影响。

  关羽确实武艺高强颜良就是被他“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三国志?关羽传》:策马刺(颜)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不过接下来的“诛文丑”则又属《三国演義》的发挥“诛文丑”出现在《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关云长挂印封金”,为制造气氛铺垫关羽出场作者先交代了曹操帐下名将张遼、徐晃等都拿文丑莫奈何,等关羽出马三两下就把文丑搞定。文丑是袁绍手下名将本事也着实了得,他就这般“冤死”了按史载,文丑命丧于著名的官渡之战而且很可能死在乱军之中(《三国志?袁绍传》:绍渡河,壁延津南使刘备、文丑挑战。太祖击破之斩醜。)和关羽搭不上干系。

  鲜为人知的是罗贯中是山西太原人(另有山西祁县、清源人说),他在小说中把老乡山西解县人关羽當作儒家学说“仁义礼智信”的典型代表大书特书关羽的丰功伟绩。和诛文丑一样华雄本为孙坚所杀,蔡阳实为刘备所斩罗贯中把別人的战绩,硬塞到关羽的“功劳薄”上历史上确有其事而夸大其词的更是多见,如为护刘备家眷“千里走单骑”属实但中途添加“過五关斩六将”则是子虚乌有;还有“水淹七军”的神机妙算,实际上是天降暴雨所致关羽捡老天爷的功劳而已。为突出关羽“高大全”式的形象罗贯中把这些骄人战绩,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全部转到关羽名下以彰显其骁勇机智。

  细读《关羽传》更可发现历史上的关羽极度缺少政治头脑。他不懂得联吴抗曹的重要性拒绝孙权的联姻,态度很不友好辱骂求婚的使者:“犬子怎能配上虎女?”得罪了东吴这之后的故事人们都熟悉了,孙权谋取荆州后将关羽父子斩杀于临沮,孙刘联盟也彻底破裂

  如果说缺少政治头脑葬送了蜀汉的前程,那么“颇自负好凌人”就是关羽个人最大的性格缺陷。

  建安十九年(214年)马超来降关羽致信诸葛亮探问虚实,亏得诸葛亮知道他的那点“小算盘”说马超虽与张飞棋逢对手,却难与关羽为敌因为有孔明的表态,关羽才放下心来并沾沾自喜。(《关羽传》:(诸葛亮)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吔。”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陈寿的《三国志》记载这个事情本很简单但到了《三国演义》那里,因为罗貫中把关羽的骄傲自大、目中无人也当成是优点(至少是特点)来写甚至出现了关羽不顾驻守荆州的军职,一心要入川与马超决斗的情節

  关羽对马超尚且如此,年迈的黄忠就更不放在眼里了《三国志》里记载有关羽对黄忠的态度。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黄忠在汉中歸降刘备、诸葛亮有意将他和其他几人封为“五虎将”,却担心关羽耻与黄忠同列(《三国志?黄忠传》:诸葛亮说先主曰:“马、张茬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原来马超、张飞都在战场上见识过黄忠的实力,对这个提议肯定没问题他们就怕到关羽那儿有意见,说明关羽自负的性格是尽人皆知的事情果然按刘、诸预想发展。《三国志?费诗传》记载刘备称汉中王后,派费詩去封关羽为前将军关羽听说黄忠被封为后将军,十分生气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态度极其嚣张、不可一世,费诗好说歹說才劝服关羽接受封职

  刘备、诸葛亮等人这样的迁就,进一步加剧了关羽唯我独尊的病态心理等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他更昰居功自恃起来,看不起麋芳、傅士仁等搞后勤的军官后来,眼看关羽出军乏粮被困掌握着粮草用度的糜、傅二人以牙还牙,不准备絀手相援关羽哪里受过这等气,扬言“还当治之”准备回来治他俩的罪,逼得二人反叛最终,关羽败走麦城再也没有机会治他人罪了。

  其实关羽也算有点好色。据《关羽传》注引《蜀记》记载建安三年(198年),刘备与曹操合力攻打吕布时关羽向曹操要求說等攻下城后,想要得到士人秦宜禄的妻子杜氏但是下邳城破以后,曹操命令捉了杜氏先送来让他自己瞧瞧结果好色的曹操忘了对关羽的承诺,把这妇人给自己留下了自此之后关羽和曹操就有了间隙。

  说关羽和曹操为了争女人翻脸以至于最后“身在曹营心在汉”,这显然有一些言过其实而因史籍所载有限,我们不清楚关羽讨要杜氏真正动机何在而杜氏的儿子由曹操抚养长大,就是后来的魏國骁骑将军秦朗一度是魏国最炙手可热的人物。由于关羽死得比曹操还早史书没留下他与秦朗的蛛丝马迹,所以关羽和杜氏到底有过什么瓜葛就成了一个谜

  千百年后,关羽不再是那个凡人的关羽他的一切性情、弱点被人们羽化、升华,逐渐变成了一个完人隋朝佛教天台宗的创始人智者大师授关羽亡灵“菩萨戒”,他被封为伽蓝菩萨唐高宗拉关羽入武庙,与姜子牙并驾齐驱道教天师编造了“关公大战蚩尤”的弥天大谎,关羽又成为道教的头号尊神历代帝王更是对他屡加封号,宋徽宗封他为忠惠公明神宗封他为关圣帝,清道光皇帝封他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他的名号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比孔子的“大成至圣文宣王”还高出一筹他在洛阳的墓地仅次于皇帝的陵墓,称为“关林”他的庙宇,与孔庙一样遍布中国??

  解释这一现象是费力的。统治者给他封爵加号看Φ的是他的忠义,借以巩固统治于是乎,这位生前并无丰功伟绩可资夸耀的凡夫俗子死后却被神化为超越历史的战神甚至财神,最终脫胎换骨成了三教九流都顶礼膜拜的道德楷模,人间神祗

  链接:关羽为何成为财神

  关羽死后,成为儒、释、道三教都供奉的鉮灵享受历代统治者的一路崇封,都还“情有可原”但关羽为何成为了财神,需费一番思量

  原来,中国古代的商帮最讲究的就昰一个“义”他们知道经商必须同心志合,恨不得像桃园三结义那样的一心一意而关羽是个义神,商人们就把这个“义”字投射到关羽身上去了尤其到了晚明,晋商开创了很多重要的商业制度其中之一就是打出一个口号——“以义取利,诚信天下”他们集体包装絀来的代言人,就是关羽

  因此中国才出现一种“上关下财”的财神。上边是关公下边是一般的财神。关羽在财神里面代表道德昰道德神,也就是说他代表了中国传统商人向往的美好商业制度:义在上利在下。

?> 诸葛亮并非军事奇才 神机妙算多为虚构

  新《三国》导演高希希说在新《三国》中“诸葛亮的定位是似神似仙,而(其扮演者)陆毅身上有种飘逸的气质我觉得他能塑造出一个既漂亮叒睿智的诸葛亮。”在电视剧中诸葛亮既是一位变法立宪的政治家,又是一位成绩卓著的科技专家和具有高超指挥才能的军事家

  洏作为小说的《三国演义》,精彩之处也大半与诸葛亮的形象有关自“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至“五丈原大星陨落”近三十年间嘚历史完全围绕着诸葛亮展开。鲁迅曾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多智而近妖”。而在民间传说中诸葛亮更是呼风唤雨,神机妙算

  然而事实上,诸葛亮那些在军事上的传奇功绩大半出于作者虚构有的甚至掠他人之美。例如小说中著名的赤壁大战除了“草船借箭”是转嫁孙权的故事之外,“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苦肉计”、“借东风”等精彩情节皆为作者虚构。历史上的诸葛亮是個卓有建树的政治家但在军事上可圈可点处并不多,远非《三国演义》所渲染的那样用兵如神

  “火烧博望坡”刘备是主角

  《彡国演义》中,曹操派大将夏侯惇进攻三国演义的新野在哪里诸葛亮在三国演义的新野在哪里设下埋伏,令赵云去诱敌深入然后火攻。夏侯惇中计大败而归。诸葛孔明打响出山后的第一炮也令关、张等人折服。然而历史上此事发生在建安七年(202年),火烧博望坡这場战斗进行之时,诸葛亮尚在南阳躬耕直到建安十二年他才出山,这场漂亮的胜仗实为刘备亲自指挥与诸葛亮毫无关系。

  据《三國志?先主传》刘备投奔荆州刘表后,刘表派刘备屯兵三国演义的新野在哪里以拒夏侯惇、于禁、李典等所领曹兵于博望。两军相持了佷长时间最后,刘备伏兵于路旁自烧屯营伪遁。夏侯惇不知有诈率兵追之,为伏兵所破刘备虽获胜,但曹兵损失并不多而且,《三国志》的《武帝纪》、《夏侯惇传》、《于禁传》及《资治通鉴》等均未记载这次战斗说明博望坡之战的规模并不算大,却被《三國演义》大肆渲染历史上的刘备素以宽厚仁义示人,博望坡之战表明他还颇有军事才能

  “既生瑜,何生亮”的历史冤案

  电视劇《三国演义》的导演王扶林对诸葛亮角色曾经提出自己的看法旧版三国“人物形象上我们有一点没能突破,就是诸葛亮和周瑜的年龄問题”戏剧舞台上周瑜是小生,而诸葛是老生扮相但历史上的诸葛亮比周瑜小六岁。而诸葛亮与周瑜之间的历史真相远非年龄错位这麼简单

  《三国演义》把周瑜描写成嫉贤妒能、心胸狭窄的典型,他对才智超过自己的诸葛亮千方百计加以谋害,必欲除之而后快结果自己反中了诸葛亮的谋算,直到临死时他仍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仰天长叹。小说对瑜、亮二人在赤壁之战前后一连串的斗智、斗法写得丝丝入扣极为生动,并把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智绝”的地位发挥到极致

  事实上,历史上的周瑜不仅容貌出众風流儒雅,讲求生活品味还是一位胸怀韬略、英勇善战、屡建奇功的杰出将领。孙权赞他“有王佐之资”称帝时还念念不忘,“孤非周公瑾不帝矣”。史家也称其“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

  至于其气量简直可以用宽容大度来形容,《江表传》记载:“(老將陈普)颇以年长数凌辱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较。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时人鉯其谦让服人如此”又据裴松之注《三国志?周瑜传》记载,刘备一次与孙权谈及周瑜也说他“气量广大”。所谓“三气周瑜”只不過是小说家的杜撰罢了,却成为周郎身后数百年来的最大冤案

  周郎诸葛两人在正史上并无过节,也无正面交锋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在零陵一带搞后勤工作,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而周瑜病逝后蜀国来吊唁的是庞统,也不是诸葛亮。

  真假难辨的“空城计”

  历史上著名的“空城计”在《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中出现: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得知街亭失守立即作好大军撤退安排,并亲引五千军到西城搬运粮草忽然飞报司马懿15万大军杀奔西城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无一员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芉军队,已分一半运粮草而去城中仅剩二千五百军士,战、撤均不可能诸葛亮镇静自若,乃命偃旗息鼓大开城门,每一门仅用军士20囚扮作百姓,洒扫街道诸葛亮本人则披鹤氅、戴纶巾,到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身边仅有二小童一捧宝剑,一执麈尾魏军来到城下,皆不敢进司马懿怀疑其有埋伏,下令退军诸葛亮军化险为夷。故事之离奇令人匪夷所思

  空城计在史书上的记载始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蜀记》“郭冲三事”,叙述大致与演义相似裴松之却对这一记载提出了驳斥。他认为考察史实,諸葛亮从来没有在阳平关拒守魏军司马懿也没有到阳平关与诸葛亮交过战。诸葛亮初屯阳平关在蜀建兴五年(227年)那时司马懿正以都督荆豫二州诸军事而屯于宛城,两人相距一千多里以外当无可能进行交兵。司马懿后来对诸葛亮用兵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在蜀建兴八年(230年)与曹真等三路伐蜀但双方并未接触;另两次是诸葛亮最后二次北伐时,他在魏境的祁山与渭南相拒足迹亦未至阳平关。

  从情理汾析司马懿既举兵15万,又知诸葛亮“兵少力弱”“若疑其有伏兵,正可设防持重何至便走乎?”再者《魏延传》明说:“延每随亮出,辄欲请精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己才用之不尽也。”一向谨慎的诸葛亮尚不许魏延为“万人别统”阳平关又是他伐魏的重要基地,岂可能“遣魏延诸军并兵东下仅以轻弱自守。”所以裴松之断定:“此书举引皆虚。”但他还是將这条资料选辑于《三国志》注中让后人有了真假难辨的疑惑。

  “木牛流马”假亦真

  《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二回中有诸葛亮淛造木牛、流马的描述,说这种运输工具“搬运粮米甚是便利,牛马皆不水食可以昼夜(转运)不绝”。司马懿闻报派人去抢了数匹。谁知诸葛亮派人以魏军打扮混入运输队暗中将木牛、流马口中舌头扭转,牛马便不能行动这么神奇的运输工具,在现在也算是巧思绝作了由于《三国演义》描绘得太奇妙,以至于不少人认为所谓木牛、流马纯系小说家的杜撰。

  然而查考史书诸葛亮确实制慥过木牛、流马。《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建兴)九年(231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鉯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上述记载没有《三国演义》描绘得那么神奇但从中可见诸葛亮以木牛、流马运粮的曆史事实。

  《诸葛亮集》中的一段文字应是可靠的资料:“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人领中舌著于腹。载多而行少宜鈳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这段记载虽对木牛形象作了描绘,但因没囿任何实物与图形存留后世多年来,人们对此作过许多猜测

  一种意见认为,木牛、流马是经诸葛亮改进的普通独轮推车这种说法,源自《宋史》、《后山丛谈》、《稗史类编》等史籍意谓木制独轮小车在汉代称为鹿车,诸葛亮加以改进后称为木牛、流马北宋財出现独轮车之称。

  另一种意见认为木牛、流马是新颖的自动机械。《南齐书?祖冲之传》记载说祖冲之在木牛流马的基础上,造絀更胜一筹的自动机械以此推论,为后世所推崇的木牛流马是一种运用齿轮原理制作的自动机械但木牛实为何种模样,并无定论

  史家质疑的“七擒孟获”

  蜀汉建兴三年(225年),刘备死后蛮王孟获联结南方各郡的大姓起兵造反,他们攻城略地蜀汉边境地区擾攘不宁,人心大乱为巩固蜀汉大后方,以便全力与曹魏抗衡诸葛亮亲率川军南征。他坚持“攻心为上”的策略对孟获屡擒屡纵,囲达七次之多终于征服了孟获。这个桀傲难驯的蛮王带领妻子兄弟和死党心悦诚服地拜倒在诸葛亮的面前指天发誓:“丞相天威,南囚不复反也!”“七擒孟获”乃是古典小说名著《三国演义》上大书特书的篇章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诸葛亮的南征确是史实,连“七擒孟获”也是见诸于史料记载的《三国志?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记道,诸葛亮到南中之后连战连捷。他得知孟获在当地深得人心便设计活捉了他,但孟获并不心服诸葛亮便放了他,让他再来一战结果盂获一连被俘虏了七次,才真正心悦诚垺了东晋史学家常璩在他的《华阳国志》中,也留下了“七擒孟获”的记载

  此事虽见于史书,但并不等于就是确凿的史实因为即使以常理推论,所谓“七擒孟获”也很难经得起推敲《续云南通志》认为,诸葛亮于后主建兴三年(225年)春三月从成都出兵当年秋忝到达滇池(今云南昆明),并彻底平息了这场大规模的叛乱诸葛亮渡泸至滇池,仅用了五六个月时间岂容如此耽搁时日。

  从四川盆哋到云南中部路程达一千多公里,且全是崎岖难行的“蜀道”在交通条件十分落后的古代,南征大军光是花费在路上的时间就需要三個月以上剩下的三四个月,蜀汉军队还分别平定了其它几个地方的叛乱这样一来,用于平定益州地区叛乱的时间最多只有两三个月無论是诸葛亮还是孟获,都不可能组织起多达七次的战役

  其次,严峻的形势也不容许诸葛亮从容不迫地搞什么“七擒七纵”诸葛煷南征的时候、正是蜀汉政权的“危急存亡之秋”。刘备东征被陆逊火烧连营,国家精锐损失殆尽元气大伤。北方有强大的曹魏虎视耽耽东方好不容易才同东吴恢复了睦邻友好关系,而大后方又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

  清代撰修的《通鉴辑览》指出,对于诸葛亮来說当务之急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定南方叛乱,然后立即挥师北上对付蜀汉的头号敌人——曹魏。所以即使诸葛亮有充分的把握對盂获屡纵屡擒,一生以谨慎著称的他也不会这么干

  正如《通鉴辑览》所说,“七擒孟获”的故事虽然为后世津津乐道而实际上卻是“无识已甚”。

  陈寿所撰《三国志》乃是记载三国史实的最权威的史籍此书中不但没有“七擒”的记载,连孟获其人也没有莋为一位严谨的史学家,他不采用这个传说是有其充分道理的。

  诗人杜甫有“诸葛大名垂宇宙”的诗句可见这位一代名相在世人惢中很早就有了至上的地位。诸葛亮可能是中国政治史中少有的为不同政治地位、不同政治立场、不同政治风格的人们所共同称道而享有媄誉的政治家在民间,他又成为智慧的象征诸葛亮自陈心志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成为一种献身精神的典范。

  陈寿写《三国志》是在西晋距离曹魏时间比较近。出于陈寿的立场他在《三国志》中,将魏晋作为正统孙吴和刘蜀都是分裂天下的角色,所以对诸葛亮的生平记事秉承了较为客观的态度他认为诸葛亮是长于内政而短于军略的。

  一直到南宋以后诸葛亮被朱熹大大推崇,文学著作开始树立诸葛亮这个“光复汉室”的典型诸葛亮被神化的大量举动也在此后出现。

  我们在讨论诸葛亮顶上何以形成辉煌嘚光环时还有必要认识与此相关的“鱼水君臣”神话的生成和影响。

  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亮一句“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被后世传为君臣关系至契的佳话。武则天诗作中所谓“君臣德合鱼水斯同”,是一种政治宣传而李白诗中“刘葛鱼水本无二”,以忣“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岑参“感通君臣分义激鱼水契”等等,都在“鱼水”二字中暗含某种个人政治理想

  古代士人的“鱼水君臣”幻想,是专制制度下特有的文化现象诸葛亮形象得以神化,也有历代文人借以寄托功名抱负透露政治期望的因素。

?>  被誤读的三国女人

  “女人啊你的名字叫弱者。”这句出自莎翁的名句在中国也能得到应验在男人残酷的政治和战争漩涡中,女人作為弱者往往成为被历史忽视的人群

  一部出场人物达一千多人的《三国演义》,女人的形象除了貂蝉、蔡夫人、孙夫人之外几乎都昰一笔带过。罗贯中对这些女人进行了有意的误读而这种误读在热播的电视剧《三国》中得到了延续,可见传统之于现实的影响有多深

  貂蝉——美女的祸水之名

  三国里的美女不少,貂蝉是最突出的一个她在男人的策划之下,成为王允美人计中最关键的角色這个人们熟知的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实际上只是一个虚构的历史人物

  据《三国志?魏书?吕布传》记载,董卓喜怒无常,曾因尛事不满而“拔戟掷布”吕布心怀怨恨,后因与董卓的侍婢私通一事“恐事发觉,心不自安”于是萌生杀机。王允不失时机地拉拢呂布合谋杀死了董卓。《后汉书》对此事的记载也大致相同在真实的刺杀事件中,王允的确运用了一些计谋但根本不是人们熟知的媄人计,也许只有“布与卓侍婢私通”一事能与美女沾上边

  “力斩乱臣凭吕布,舌诛逆贼是貂蝉”北宋理学家邵雍的这两句诗最早出现了貂蝉的名字。后来貂蝉又成为《刺董卓》、《貂蝉女》等金代和宋元戏曲的主角。

  元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让貂蝉的形象变得更加具体在剧中她是忻州木耳村人氏,任昂之女小字红昌,曾被汉灵帝选入宫中成为一名宫女,因掌貂蝉冠来故名貂蝉。后来灵帝将其赐予丁建阳丁建阳又将她配与养子吕布为妻。黄巾起义时夫妻二人失散。她之所以接受王允的连环计就是为了能与遠在长安的丈夫吕布团圆。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捕风捉影地对貂蝉的故事进行了有意的误读她的身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由吕咘之妻变为王府歌伎把原本被动接受美人计的貂蝉塑造成一位“年方二八,色伎俱佳”深明大义,为报王允教养之恩而甘愿献身的女性但是,这个被罗贯中称赞的智勇双全、舍身救汉的奇女子看似女中豪杰,实为男人手心的尤物而已在男权社会下,年轻貌美的貂蟬被剥夺了爱与被爱的权利身不由己地踏入虎狼之穴,毫无保留地奉献了自己的身体完成了男人所谓的“义举”,但即便舍生取义吔难免被扣上“红颜祸水”的帽子,貂蝉何其不幸!

  新《三国》的故事延续了罗贯中对美女的误读故事基本上还是那个故事,但貂蟬的情感更加丰富与吕布之间也不再是逢场作戏,她爱上了吕布甚至痴情地告诉王允,吕布绝不是助纣为虐之徒而是一个真英雄,仩演了一出缠绵悱恻、撕心裂肺的爱情大戏遗憾的是,终于尝到爱情滋味的貂蝉依然是男人手中的一颗棋子,董卓和吕布的悲惨结局使她难逃指责这是她的悲哀,在罗贯中笔下没有爱情容身的世界。

  孙夫人——“和亲”怎能换来幸福

  在《三国演义》等作品Φ孙权采周瑜计,以妹子为政治筹码招刘备入东吴成亲,用美色使其乐不思归想趁机取得荆州。不料最后竟假戏真做孙夫人胳膊肘往外拐,帮着夫君逃回荆州背叛了自己的亲兄弟。

  这位与刘备同甘共苦的孙夫人在历史上姓名不详孙尚香这个名字因吴宇森导演的电影《赤壁》而为人们熟知,其实这个名字最早是出现在戏剧《甘露寺》中的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将孙夫人的名字误记为孙仁,又用各种编辑手段重新组装出来了一个“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美人计

  据史料记载,赤壁之战的第二年孙权絀于孙刘联盟的考虑,主动将其妹嫁与刘备《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称,孙权 “进妹固好”将其妹送至公安,刘备到江边迎亲也就是說,他们二人成婚的地点并非是东吴的驻地京口所以《三国演义》中刘备入东吴成亲,后在孙夫人的协助之下逃回荆州的事也就不太可能发生了至于那个人们所熟知的吴国太甘露寺看女婿的故事更是没影儿的事儿,因为吴国太早在建安七年(202年)就已经去世了

  孙夫人和刘备在《三国演义》中被描写成了非常完美的一对,他们的婚姻固然是一桩政治婚姻但夫妻感情却相当不错,孙夫人不仅帮着刘備从东吴逃回荆州而且在听到刘备虢亭之败后,遵从了当时社会女性的道德标准祭夫而死。新《三国》里他们的感情生活更是被放夶,以此来表现孙夫人对命运的抗争在逃回荆州的路上,孙夫人安慰刘备道“我兄长不念亲情,我何必为他考虑夫君莫要惊惶,你峩夫妻一体同生共死”。此夫妻同心的宣言在三国时期难能可贵但她所嫁之人却是把女人视作敝履的刘备,况且在为政治而进行的聯姻中,孙夫人真的很幸福

  《三国志》记载,孙夫人身为孙权之妹骄纵蛮横自不必说,她不爱红装爱武装“极甚刚勇,侍婢数百居常带刀,房中军器摆列遍满虽男子不及也”,显然是一个古代版的野蛮女友

  她的卧房内“侍婢百余人,皆执刀侍立备每叺,心常凛凛”孙夫人对婚姻的抗拒、对刘备的跋扈由此便能看出端倪。

  《三国志?法正传》记有诸葛亮对孙夫人在荆州骄横的感叹“主公之灾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看来,孙夫人给刘备带来嘚威胁已经可与曹操、孙权相提并论了,足见他们夫妻之间关系的紧张程度为以防万一,刘备还特命赵云随侍左右保护自己。

  孫夫人与刘备的婚姻其实并没有持续太久据《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记载,建安十六年的十二月 “孙权闻备西上,遣舟船迎妹”而孙夫人原打算把阿斗带回娘家,行至半路却被赵云和张飞横舟夺了回去如果孙夫人和刘备真的是一对恩爱夫妻,孙夫人怎会轻噫离开又怎会出现抢夺阿斗的紧张一幕?从此《三国志》中就再也没有孙夫人的音信,传说中祭夫而死的结局只是人们美好的想象吧

?> 麋夫人——烈女子是男人“忠义”理想的寄托

  “子龙,你把阿斗带上务必交给主公!”她含泪望了一眼阿斗,便翻身投入井中長坂舍身救阿斗的悲壮一幕,让我们记住了一个伟大贞烈的女人——麋夫人

  但麋夫人的光辉形象只是罗贯中对历史一厢情愿的幻想洏已。根据《三国志?先主甘皇后传》记载“随先主于荆州,产后主值曹公军至,追及先主于当阳长阪于时困逼,弃后及后主赖赵雲保护,得免于难”从这段史料来看,在当阳长坂与阿斗一起被刘备抛下、陷入险境的并非麋夫人而是阿斗的生母甘夫人,他们母子②人在赵云的保护之下幸免于难绝没有自杀一事。

  罗贯中的艺术升华造就出来的烈女麋夫人倒真的是刘备的一位夫人,《三国志》 仅在《蜀书? 麋竺传》中交代了一句:“建安元年??先主转军广陵海西(麋)竺于是进妹于先主为夫人”,而对她后来的死因就再也没有記载了

  在《三国演义》中,像麋夫人这样以自杀方式结束性命的贞烈女子还有几位如悬梁劝子的徐庶老母、自缴身亡的马邈之妻李氏、与夫同殉节的刘湛妻崔氏。

  在三国诸侯割据的战乱年代中国传统的“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的道德理想常瑺受到严峻的挑战当时虽不乏以死相谏的忠臣直士,但一些文人门客也常易主而事罗贯中把几个女人改写成烈女子,将其树立为女人噵德的楷模与当时视作天经地义的“三纲五常”思想是分不开的。

  大乔小乔——历史中的一粒尘埃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罙锁二乔”,杜牧的这两句诗带给后人无限遐想人们纷纷猜测,她们到底有多美罗贯中更是在《三国演义》里,把二乔与孙权、周瑜嘚爱情故事渲染了一番铜雀台被说成是专为二乔所建,赤壁之战成了为争夺女人而发动起来的“特洛伊战争”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妙地将曹植《铜雀台赋》中的两句“连二桥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中的“二桥”改为“二乔”,让周瑜相信曹操下江南嘚目的就是为了他和孙权的妻子,于是立即同意了诸葛亮联合抗曹的请求

  二乔的故事广为流传,在吴宇森的《赤壁》中诸葛亮的戲言成为现实,曹操迷恋于小乔的国色天香发动了赤壁之战。小乔是中国版的海伦答案是否定的。

  二乔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她们姓桥而不姓乔。《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记载建安三年,孙策欲取荆州以周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合军西进占领了皖城“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在《江表传》中,“策从容戏瑜曰:‘桥公儿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她们的故事在史料中也就只有这寥寥的数笔,并没有后世传说中那样精彩

  关于曹操为二乔修建铜雀台,并发动赤壁之战的故事就哽不足为信了。赤壁之战发生的时间是建安十三年(208年)而铜雀台始建于建安十五年(210年),诸葛亮劝说周瑜联合抗曹时怎么会预先知道曹操会打造一个铜雀台?再说如果铜雀台真与二乔有关,曹植哪来的胆量敢将父亲的风流韵事写进《铜雀台赋》

  在真实的历史上,大乔、小乔姐妹并没有后世臆想的那样重要她们和那个时代所有的女人一样,只是男人故事里的小小符号而已建安二十五年(220姩),重病卧床的曹操担心妻妾们今后的生活特意在遗令中说:“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让妻妾仍住在铜雀台不臸被赶走。他还担心她们以后日子艰难劝她们学会做鞋子,卖了作为生活费曹操的良苦悲悯用心令人感慨,也从侧面反应了那个时代奻人在失去丈夫后流离失所的命运更有甚者,东吴大将吕蒙去世后孙权痛苦之余,还令吕蒙的两个爱妾殉葬可见那时殉葬制十分普遍。曹操没让妻妾陪葬也算是她们运气不错。她们从属于男人轻得就像风中的尘埃。

  不论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还是陈寿的《彡国志》女人的地位永远是男人的附庸,这种根深蒂固的男权思想盛行了几千年

  在近几年的影视剧中,爱情总是不可缺少的情节女人的地位也在发生着改变。新《三国》中女人不再是简单的绿叶,几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戏成了该剧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电影《赤壁》中,我们也看到了如孙尚香、小乔这样个性鲜明、特立独行的女性形象在爱情戏里,这些倾国倾城的佳人不再只是男人的尤物、政治的筹码而是被赋予了现代女性的意识,敢爱敢恨敢作敢为。“义父此举与禽兽何异”貂蝉的这句质问强烈地表达着她对命运的抗爭。女人的地位不再是男权社会的从属这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女性个体生命价值的尊敬。

  关羽用的不是青龙偃月刀

  青龙偃月刀是整个三国故事中最为著名的兵器它几乎与关羽融为一体,人们几乎理所当然地认为关羽应当使用这把刀关于它的传说大家耳熟能详:溫酒斩华雄、斩颜良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即便到今天,这种造型的刀仍被称作“关刀”或“关王刀”可见其在百姓心目中的尊崇地位。

  但历史上关羽使用的并非是青龙偃月刀,而是类似于矛一类的兵器遍查史书,三国时代无人曾使用“青龙偃月刀”《三国誌》中说到关羽“策马刺(颜)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很可能他使用的是矛,同时随身佩有短刀以便对刺杀的敌将进行斩首。

  《三国演义》中说关羽使用青龙偃月刀是一种附会为的是使人物的英勇形象更加丰满,其实偃月刀到宋代才出现也叫“掩月刀”,偃月即半月的意思。宋代《武经总要》中就有这种刀的绘图这种宽刃大刀的制造工艺在三国时还不成熟,很难造出三国时的刀为窄洏直的刀,长度在1米左右东吴的刀长60多公分,蜀国的刀则长1.2米以上有坚厚的刀背和单侧刃,不再有锐利尖锋而且一般都有环首,环艏上的布条缠在手腕上可以防止格杀时刀从手中脱落。

  自西汉时起刀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传到朝鲜、日本。秦末农民起义经过楚汉楿争之后骑兵日渐增多,由于马速很快想要毙伤敌人主要靠挥臂劈砍,而不是用剑向前突刺快速冲杀的骑兵需要一种便于砍杀、不噫折断的短兵器,用以取代重量较轻、只宜刺杀不宜砍杀的剑这样一来,尖长的剑锋的作用不大了虽然剑两侧都有刃,但是劈砍时只能用其中一侧的刃另一侧的刃不但不能发挥作用,而且使制造工艺更为复杂剑的最厚部分在中脊,不但工艺要求高劈砍时还容易折斷。用剑刺杀还有一个缺点:因为当时马镫还没发明骑兵在马上刺杀极容易把自己顶下马来。于是自西汉时起就出现了环首的长刀,這是一种专门用于劈砍的短柄兵器一侧有刃,另一侧做成厚实的刀脊同时去掉了锐利的长剑锋。厚脊薄刃不但从力学角度看利于劈砍而且刀脊无刃,可以加厚因而不易折断。所以《释名》说:“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也。”三国时环首刀已经普遍装备军隊其在实战中的地位超过了传统上的剑。当时的炼钢技术也有了重大发展在此之前,上等的钢只有反复锻打而成的“百炼钢”“百煉”是形容其多的意思。西汉晚期以后随着炼炉的增大以及鼓风技术的改进,炉温提高可以将铁熔化了。生铁可逐渐除碳变成熟铁慥刀、剑时,用生铁和熟铁糅合在一起反复折叠锻打,乃是百炼成钢在由生铁炼成熟铁的过程中,如工艺不够或原料较差就炼成质量比较差的钢,有的环首刀就干脆是铁制的这一时期优质钢刀的代表作品,应该是山东苍山发现的一把有纪年铭的长刀全长111.5厘米,大約是一与三之比刀身上饰着错金的火焰纹,并且有十八个错金的隶书刀铭:“永初六年五月丙午造卅大刀吉羊宜子孙”由此可以知道這把刀是汉安帝永初六年,即公元112年制造的这把刀经过鉴定,是以含碳较高的钢为原料经过反复多次锻打的。铭文中的“卅”即“彡十炼”,指将钢锻造后折叠锻打这样反复锻打三十层而制成的。同时这把三十炼大刀的刃部还经过了淬火。采用百炼钢造刀大大提高了质量。

  百炼钢虽好但成本高,费时久曹操曾下令作百炼刀5把,耗时3年才造成自己留了两把,另3把分给了3个儿子用来随身佩带东汉晚期,炼钢技术出现决定性突破发明了灌钢法,这一技术水平在全世界一直领先到十七世纪所谓灌钢法,就是把生铁液淋灌在熟铁板上再加以锻打,仅需几个昼夜就可以炼成品质令人比较满意的钢这种钢虽然品质比百炼钢要差一些,但成本比百炼钢低了數倍以上造刀技术的日趋精良使造刀业规模增大,一次造刀动辄上千蒲元为刘备造刀5000口,在斜谷为诸葛亮造刀3000口其淬火技术已十分先进。当甘宁百骑劫魏营归来后孙权一次赏给甘宁刀百口。由于生产量大铁环刀基本取代长剑,成为军中最主要的格斗短武器

  雖然青龙偃月刀在三国并未出现,但带有木柄的长刀却是可能有的《三国志?魏书?典韦传》就称:“韦好使大双戟与长刀”。不过这一时期带柄长刀不是常见兵器三国时将领使用的主要是长矛,如关羽、张飞、吕布等用的都是矛取其突刺作用。

  到了唐宋时期长柄夶刀已成为长兵中的重要武器之一,唐代有种被称为“陌刀”的长刀就常被使用这种刀两面有刃,前边带尖能刺能砍,极为凶悍唐玳名将李嗣业就是著名的陌刀将。宋代的长柄大刀形制多样有掉刀、屈刀、笔刀、眉尖刀、戟刀等五花八门的名称和样式,当然也有掩月刀。

  在古装战争剧的拍摄中有一个最令导演头疼的问题,就是马镫专家普遍的观点认为,马镫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也就昰说,三国时还没有马镫更不用说之前的秦汉了。可是现在拍古装剧没有马镫谁还会骑马?这令导演们十分尴尬新版《三国》剧中,凡是战马全有马镫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但读者有必要对这一细节多加了解因为这是中国军事装备领先世界的重大发明。

  我們知道根据几何原理,三角形最具稳固性骑马也是如此,骑马者只有借助马鞍(高桥马鞍)和马镫臀部支撑于马鞍上,双脚支撑于馬镫上构成三个支撑点,才能更好地保持平衡才能达到人马合一的效果,在马匹急速奔驰的时候轻易不会掉下来在战斗中也更能保歭身体的灵活性与挥动兵器的力量。

  在马鞍和马镫发明之前骑着近似于光身子的马匹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这就是骑兵出现之前中、西方为什么都用马来拉战车而不直接骑马作战的一大原因。

  但战车比起骑兵有很大的局限性。最大的弱点是对地形要求很高地形不平坦不行,有条小河小沟也不行在战车时代,双方打仗一般要提前选择一个平原地形然后才能开战。打着打着不小心车轮孓一损坏,那就完蛋了另外,使用战车也十分不经济组装一辆战车一般需要四匹马,而车上只有三名甲士一人负责远程攻击——射箭,一人负责近程作战——持长戈或长矛还有一名非战斗人员——御者,花费四匹马以及大量的木材才能拥有两名高速机动的战斗人員,比起一人一马的骑兵实在太浪费了

  战国时期,马鞍与马镫还没有发明出来这时候的骑兵,主要是利用马的快捷优势进行一些侦察、骚扰、包抄、偷袭和追击的任务,配合步兵军团进行战斗骑兵单独对步兵作战并不占有优势。秦赵长平之战白起以1.5万骑兵截斷赵军与营垒之间的联系。骑兵的编制还不大并不独立完成战役任务。秦始皇兵马俑中骑兵的数量很少,而且分布在远离主阵的侧翼就是明证。兵马俑二号坑中出土的与真马大小相似的陶马马身上其他马具齐备,也有类似鞍垫的马鞍唯独缺少高桥马鞍与马镫。不過秦汉时期骑兵已有很多的独立建制部队比如楚汉相争时,两军有很多称为“骑将”的军官公元前202年楚汉垓下决战,项羽最后失败帶领800名骑兵突围。刘邦命令骑将灌婴率5000骑兵猛追一直追过淮河。项羽只剩下28个骑兵被数千名汉军骑兵包围。项羽认为是天要亡他无媔目复见江东父老,于是把战马送给艄 公要骑兵全都下马步战,与汉军短兵相接最后项羽受伤自刎而亡。

  据考古研究在中国发現的表现高桥马鞍的文物,年代最早的是东汉末年的作品如甘肃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骑俑和鞍马彩绘木雕。因此可以断定最晚在东汉後期,高桥马鞍就已经出现许褚在一次保护曹操撤退中,便曾在船上手举马鞍以抵挡射来的箭矢

  那么,马镫是什么时间出现的   在中国境内,迄今为止发现的实物双马镫最早的是辽宁北票西官营子出土的十六国时期北燕冯素弗墓的三角形鎏金铜裹木质马镫,時间是公元四世纪初;另一件是南京象山东晋琅邪王氏(王导、王羲之一族)墓葬群七号墓中出土的一件装备双镫的陶马时间是东晋永昌元年(322年)或稍后。这表明双马镫在公元四世纪初在中国境内已经广泛使用,而且马镫的形态已经趋于成熟

  而欧洲出土的马镫,最早的是在公元6世纪匈牙利阿瓦尔人(蒙古高原的柔然人后代)的墓葬中这比中国晚了两个多世纪。因此一些学者认为,马镫是由古代中国人(包括汉民族和周边少数民族)发明的是柔然人把马镫从中国带到了西方,马镫也被一些西方学者称为“中国靴子”

  叧外,根据史书上关于骑兵作战的一些记载比如项羽使用骑兵冲突敌阵、汉武帝时期骑兵作为主战兵种大规模投入进攻匈奴的战争等,許多人推测马鞍和马镫就是在中国汉代出现的即使当时没有出现后世的金属双马镫,起码出现了类似的替代品——比如采用绳带、皮革戓木板作为马镫

  这不只是人们的推测,西方一本《阿提拉的传奇——匈奴人入侵欧洲》的书籍记载“上帝之鞭” 阿提拉率领的匈奴骑兵,装备有欧洲人从来没有见过的马镫不过那种马镫是在马鞍上系上绷带、皮带或者用一种亚麻织成的腿带,让脚有个可以踩踏的哋方

  由此可见,早期的骑兵的确采用过绳带、皮革或者木板一类的材料作为马镫而这些材料很容易腐烂,不可能有实物保存下来至于金属,在当时是非常昂贵的东西如果用来大量制作马镫,那实在是太奢侈了

  成熟的马镫在公元四世纪初出现于中国境内,泹曹操手下威猛无比、百战百胜的虎豹骑很可能就是装备了木板、皮革和绳带制作的马镫替代品,方才发挥出令人恐怖的战斗力公元200姩官渡之战中,曹操亲率5000骑兵奔袭袁绍军后勤基地乌巢获得决定性胜利。公元211年曹军进攻关中以步兵诱敌,而以“虎骑”为主力夹击大败马超、韩遂。

  十六国混战时期是重装骑兵全面登上军事舞台的时期马镫发明,大大增加了骑兵在马上的格斗能力重装骑兵巳具有强大的突击能力,成为战场上令人生畏的决定性力量军队中骑兵的比重也大大增加。后来北魏军队动辄出动数以十万计的骑兵大兵团作战甚至在450年大举进攻南朝刘宋时,出动的骑兵居然达到了60万营寨绵延3000里。

  北朝极端重视骑兵的传统也影响到隋唐唐太宗昰一位轻骑兵(指人披甲、马不披甲的骑兵,人披的甲是两当铠为主主要遮蔽胸部,或者也叫胸甲骑兵)奔袭战术的积极实践者他在建立唐朝过程中东征西讨,很多战役都是他亲自率轻骑兵奔袭、突击而获胜著名的“昭陵六骏”就是他的坐骑。唐代也是古代汉族皇朝軍队骑兵的鼎盛时期按照《通典》所载唐初大将李靖的说法,唐代军队的标准编成是骑兵要占到战斗部队的30%而盛唐时期全部57万常备军Φ有16万是骑兵。

吕布的兵器不是方天画戟

  前文提到吕布用的是矛而非方天画戟。新版《三国》中吕布用的戟实际也是到宋代才出现嘚“戟刀”三国时,戟是军队中的标准武器从战国开始常用“持戟”一词作为士兵的同义词。

  吕布为刘备解袁术大将纪灵之围时在营门树戟一只,约定双方如射中小支,则袁、刘解斗吕布举弓射戟,正中小支戟的小支原是横枝,整个戟呈“卜”字形到了彡国时,横支逐渐弯曲上翘减弱了勾的功能,增强了刺和叉的功能称为“雄戟”。典韦阵亡前“以长戟左右击之,一叉入辄十余矛摧。”说明小支上翘后叉法威力大增。戟是制式兵器大量装备部队。官渡战前袁绍檄文称自己的部队“长戟百万”,此说虽有夸張但也说明其装备之多。袁绍有大戟士700余人为左右随从

  戟分长短,短戟又称手戟手戟是单手握持的短柄戟。曹操年轻时私入Φ常侍张让室内,被发觉舞手戟自卫。典韦喜好手持大双戟军中谣谚:“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说明典韦手戟每只重40斤,折合今8.9公斤

  手戟也可投掷。董卓拔手戟掷吕布典韦手持10余只戟,敌至5步大呼站起投掷,无不应手而倒孙策席间向严舆投擲手戟,严舆当场死亡虎伤坐骑,孙权投掷双戟虎受伤而逃。

  军中所用的戟主要是长戟。《三国志?魏书?张辽传》辽守合肥时,面对孙权的优势兵力“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吓得孙权只好“走登高冢以長戟自守”。

  汉魏时期车战衰落后,戟的功效已由主要是回拉钩斫转变为前冲叉刺,因此就与矟(shuò,指长矛)的效能相近。但到南北朝时,大量的甲骑具装出现在战场上,要杀伤对方的人或马必须穿透或斫(zhuó)断人披的两当铠或明光铠,以及马披的具装铠。由于铁铠制工日精,戟体窄,虽带旁枝具有叉刺的功能,但穿透力并不如长身阔体的两刃矟。因此对付披重铠的敌方,戟的杀伤能力远逊于两刃矟。

  从工艺制造技术方面来看锻制两刃矟则较简易。由于是军中主要的格斗兵器既要求质精,又要求量足因此工艺简便易造嘚矟较之工艺繁复费工的戟,更合于战争的需要马矟排挤掉马戟,成为南北朝时骑兵的主要格斗兵器

  戟一直流传到唐代,但那时巳不是作为格斗兵器而是用于“门戟”了,具有仪仗的性质门戟的的制度到宋代仍沿用,并规定戟刃改为木质完全失去了兵器的功能,仅为摆样子的仪仗它不仅在战场上看不到了,连集录各种兵器的《武经总要》中也毫无遗痕只录有异形的长柄刀——戟刀了。

  张飞的丈八长矛并非像蛇一样   同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一样张飞的兵器“丈八蛇矛”经过《三国演义》的煊染而声名赫赫。在新版的電视剧《三国》中我们可以看到,张飞的“丈八蛇矛”矛头弯曲似蛇更为惊奇的是其矛锋如毒舌吐信般双锋并举,煞是威风不过,恏看归好看此“蛇矛”只是凭空臆想,在战场上中看不中用

  道理其实不复杂,突刺类兵器如矛、戟等其杀伤力取决于尖刃刺击時产生的压强,矛前两个尖明显会减小压强,穿透力不如单尖况且中间新月形的矛锋增加了遇阻的概率,很容易就折断锋尖其装饰性明显大于实战意义。所谓丈八蛇矛是小说家为了给张飞增添英雄气概的捏造之物。《三国志?张飞传》中说他大闹长坂坡时只是说“據水断桥,瞋目横矛”那么,“蛇矛”称谓有没有来源呢有,汉代称“丈八长矛”为矟(shuò),如《释名?释兵》:“矛长丈八曰矟,马上所持”矟音同朔,故后又称槊(shuò)。由于矟和蛇音相近,而矛长又似蛇,故而丈八之矟就讹称为“丈八蛇矛”,并在后世流传颇广,特别是绣像本《三国演义》中将丈八蛇矛的矛头画成长而弯弯曲曲如蛇之状,就与其本义相差很远了。

  丈八长矛有多长汉魏的一丈八尺,约合今天的4.15米这种长度不是夸张,两军对阵双方都挺矛前刺,矛身长的就可先刺及对方但矛的长度也不是越长越好,根据使用者的体力及熟练程度矛的长度有所不同,太长了单兵操作有困难不灵活,但古代的矛一般都在3米以上秦兵马俑坑中所出的最长嘚矛达6.7米,这可能不是实战品而是仪仗性的。如用于实战至少要两个人才能操用。若干支这样的长矛集合一起对付骑兵冲击倒是会有效果

  三国时,长柄矛是制式兵器大量装备部队。刘表支援黄祖一次派出5000长矛兵。长柄矛也是关西兵擅长的兵器连关西妇女也載戟挟矛。当时的许多名将都使矛如关羽、张飞、吕布等。曹操、曹丕父子都曾“上马横槊”(《南齐书?垣荣祖传》)故而苏轼的《赤壁赋》中有曹操“横槊赋诗”之句。

  从汉到唐是由矛到枪的演变时期,也就是由青铜所造的较长的矛到由钢铁所造的较短的枪嘚演变时期。唐初大将尉迟敬德不仅自己善使矟,还“善避矟每单骑入贼,虽群刺之不能伤,又能夺取贼矟还刺之”(《新唐书?尉遲敬德传》)但这时期矛的矛头逐渐变短,也就成为后世的枪矛头变短就更节省金属,也更适用

  无论是枪或是矛,凡是突刺兵器在金属的矛(枪)头下边,杆的前方都有用丝线或兽毛札制的“缨”其作用是当刺中敌人身体时,敌人伤口的血被缨阻挡不致顺著杆向下流淌,使杆变得湿滑而难以把握这一细节血腥气十足。当然杆上加缨,也可以使得枪和矛更加威风、有气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演义的新野在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