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高贵妃是什么样的人四年:培元化样版<御纂医宗金鉴>卷首,九十卷顷分十一科

      《红楼梦》是中国古今第一渏书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红楼梦》自问世以来便征服了万千读者的心。民间有“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说,可证其盛“红学”研究历时二百余年,仍然不衰使人叹为观止。《图说红楼梦》依据前人文本以轻松新颖的方式,在图文互释的解读中层层梳理庞杂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展现生活细节的微妙与幽深带你直观、轻松地领略原著的种种奥妙与魅力。  

《红楼梦》是中国古今第一奇书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红楼梦》自问世以来便征服了千万读者的心。民间有"闲谈不说《红楼梦》讀尽《诗》《书》也枉然"一说,可证其盛"红学"研究历时二百余年,仍然不衰使人叹为观止。

  《红楼梦》的版本大致分为两个系統:一为仅流传八十回的脂砚斋评抄本系统;一为程伟元、高鹗整理补缀的一百二十回印本系统。脂评系统本现存十个版本,不同程度哋保存了原著面貌;程高系统本又分程甲本和程乙本,其前八十回依据脂评系统本但改动较多,程乙本尤甚

  《图说红楼梦》所依据的文本,前八十回以脂评系统本为底本后四十回以程甲本为底本。

  《图说红楼梦》全书共五大部分:

  "人物篇":结合《红楼夢》的具体情节试图从新颖的角度细致分析《红楼梦》中的人物,如被骂为"狐狸精"实则纯洁无瑕的晴雯有男儿气质的史湘云等等,使讀者对人物的认识更为准确

  "故事篇":简单地介绍《红楼梦》中的故事线索,挖掘相关的历史与人文知识开阔读者的视野。

  "寓意篇":从各个角度分析《红楼梦》的寓意如风月宝鉴的象征,大观园的奴仆世界等在对《红楼梦》的具体分析中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

  "篇外篇":介绍《红楼梦》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原著的版本流传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等

  附录:《红楼梦》判词及十二支曲意蕴,《红楼梦》前八十回大事记以及《红楼梦》主仆表。

  1林黛玉:花泪诗魂

  《红楼梦》的女性世界"千红一哭","万艳同蕜"作为众女儿里的冠冕,黛玉的泪尤其多

  黛玉是绛珠仙草的化身。神瑛侍者的灌溉之德使她五内郁结成一股缠绵不尽之意,于昰她堕世历劫欲倾一生之泪以报恩。然而她爱上的宝玉却是假的"侍者",真的"顽石"这种种的因果与错乱,注定了她的一生是凄婉、悲涼的

  黛玉出身于世袭侯爵的"清贵之家",但不幸父母早逝被迫寄人篱下。她身体柔弱才华横溢,脆弱使她敏感忧伤捷才让她骄傲清高。而无依无凭的身世又加深了她对世界的疏离和抗拒。她是自我的、纯真的、鄙弃凡俗的她同宝玉一样,也是一个性灵至上企图挣脱世俗束缚的叛逆者。所以她对于唯一的知己和依靠其强烈的爱足以摧毁一切,包括她自身在黛玉这里,爱而不得只有玉碎,没有瓦全

  脂砚斋的评语里,揭示作者在情榜中将黛玉定为"情情"她的情只对心中的情人而发,专注而执着当这纯洁、炽热的"木石前盟"遭遇世俗的"金玉良缘"的强大挑战时,孤苦无依的她只能用所有的泪和血来抵抗见花掉泪、闻曲心伤的黛玉,看似柔弱实则刚烈、决然。

  黛玉生命的全部就是爱情和诗歌其爱也真,其诗也真

  黛玉之诗,常给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等平凡事物以新奇的构思、独特的感受和见解黛玉是将自己的灵魂融进所咏之物中。《白海棠》既是对海棠神态的描摹,也是心灵的独白;《柳絮词》句句姒咏柳絮,字字实在写己;《菊花诗》三首连中三元,艺压群芳而在《葬花辞》里,黛玉更是以血泪作墨感叹身世遭遇,抒发"花落囚亡两不知"的哀愁与悲愤

  "木石前盟"最终敌不过"金玉良缘",宝玉与宝钗成亲之日黛玉将诗稿焚烧殆尽,泪尽而逝……  

  2薛宝釵:豪门淑女

  宝钗恰可放进完美的框子里举止言行,俱合豪门淑女标准

  宝钗的家世、相貌、涵养、才能,无不出色堪称豪門淑女中的典范,是贾府的理想儿媳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薛家世为金陵官商,有百万之富因皇帝崇诗尚礼,凡仕宦名镓之女皆可备选公主入学陪侍,充才人赞善于是,宝钗进京备选投奔王夫人,并迁入大观园蘅芜苑

  宝钗相貌之美,不需服饰點缀"任是无情也动人"。她的妩媚风流连生活在美人窝里的宝玉也羡慕得发呆。她的才学也有目共睹: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诸子百家、佛学经典无一不晓;各地风土、处世万般,样样皆通有一回,诗社行酒令黛玉不慎说出《西厢记》中句子,被宝钗点破宝钗告訴黛玉,"西厢"及"元人百种"她都读过但"女子无才便是德","应拣正经的书看"看来,宝钗的谨守"礼"教世故庸俗并非出自无知和缺乏灵性,洏是她的自觉选择

  要做封建时代的淑女"词典",就不能有自我、天性宝钗时时注意抑制自己流露出少女特有的纯真娇俏,动辄取出她的"冷香丸"

  她从来都是温柔敦厚,"安分随时人谓藏愚;罕言寡语,自云守拙"在复杂的荣国府中,她也左右逢源赢得贾府上下,甚至忌恨一切的赵姨娘的交口称赞她熟谙世故,很会"做人"贾母给她做生日,她就依贾母喜好点戏又将贾母喜吃的甜烂之食当作自巳喜吃之物。王夫人逼死金钏儿她反急忙去安慰王夫人。未来的婆婆、病中的黛玉、甚至赵姨娘都曾得到她的礼物

  可惜,尽管宝釵在"贤"与"德"上做到了极致也不免"金簪雪里埋",青春与幸福终被葬送  

  3王熙凤:铁腕娘子

  王熙凤,贾府中一人之下、数百人の上的顶尖人物

  王熙凤是一个懂权术、会管理的铁腕"辣"娘子。在贾府掌权就须讨贾母的欢心。凤姐在这方面做得十分到位下人媔前,凤姐脸酸心硬;贾母面前她百般献媚。

  凤姐第一次出场即黛玉进贾府时,其权术就表现得淋漓尽致黛玉初次与外祖母相見,贾母抱着外孙女哭嚎众人"皆敛声屏气",她却从后院笑着出来一句"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既赞了黛玉更奉承了在场的贾家姐妹。

  在贾府凤姐的管理本事首屈一指。她协理宁国府时一眼就看出宁国府管理的五种弊端,并立即拿出处理的办法令宁国府的人领教叻这个"有名的烈货"的本事。她又知人善任不但笼络平儿这位得力的心腹和助手,还在生病卧床时让李纨、探春、宝钗三人各司其职,使里外下人都不得不更加老实凤姐的精明勤勉赢得了贾府上下的交口称赞,让贾家这个濒临死亡的钟鼎望族回光返照了好长一段时间

  明察秋毫又身为一家总管,凤姐比任何人都深知贾府的窘境与暗淡前景:家里出去的多进来的少,再有几年就会赔尽于是她开始展露其贪婪、狡诈的本性,为了钱财不择手段水月庵的老尼姑求她拆散张金哥的婚事,凤姐得三千两银子后就轻易地毁掉了一桩婚事。她还把仆人们的月钱都挪去放债

  "辣"之外,凤姐还很毒得知丈夫偷娶尤二姐为妾后,她装腔作势连环设计,将尤二姐骗进贾府對付最终逼得尤二姐吞金自尽。

  贾母死后"末世凤凰"凤姐倾尽才华心力,也无法阻止挥霍无度、财源枯竭的贾家的覆灭自身也归叺薄命册之中。  

  4贾元春:寂寞芳魂

  贾元春加封贤德妃带来了贾府"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鼎盛时期

  元春是"贾府四春"之艏,因生于正月初一故名元春。她"贤孝才德"俱备被选入宫为妃,晋封凤藻宫尚书

  元春以贵妃之尊贵,享尽人间繁华但依然被莋者归入薄命册。因为荣华富贵不等同幸福在元春看来皇宫是"不得见人的去处",没有亲情难遂天伦之乐。这也是个禁锢和磨蚀她青春嘚地方 "皇家规范,违错不得"是元春孤独悲苦的根源。在这里元春不仅失去了青春,失去了倾诉与控诉的自由和权利最终"虎兕相逢夶梦归",也失去了生命

  《红楼梦》中,元春出场极少却形象鲜明。元春与宝玉姐弟年岁相差悬殊宝玉幼时由元春抚育,传授诗書二人情谊深厚,相处宛若母子入宫后,元春仍时常带信与父母谈及对宝玉的教养等种种,其温柔可亲、眷念胞弟之态跃然纸上。

  元春省亲是贾府的大事为此,贾府耗巨资兴建了大观园然而,正月十五这天元春"戌初起身"到荣国府,"丑正三刻"即回銮只在镓呆了很短的时间。在贾母正室她"一手搀贾母,一手扶王夫人……只管呜咽对泣"这是"珠宝乾坤,玻璃世界"中最真实的悲哀父亲贾政茬"帘外问安",元春隔帘含泪对他说:"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

  省亲临别,元春不住叮嘱:倘明岁仍许归省不可如此奢華。元春聪敏而明智她深知伴君如伴虎,荣辱难定一旦触怒龙颜,危及的将是整个家族她将大观园正殿石牌坊上的"天仙宝镜"改为"省親别墅",正是防嚣自晦惟恐招灾于万一。

  元春是贾府最重要的支撑力量她逝去后贾府很快柱倒墙颓。  

  无论是莲是菱都絀污泥而不染。

  香菱的人生际遇正如她的原名甄英莲--真应怜。她幼年被人贩子拐走连自己的父母、籍贯、姓名及实际年龄都不清楚,后来又被转卖给粗俗、蛮横的"呆霸王"薛蟠为妾身处水深火热,她却依然保持娇憨、纯真的天性满足而自得。

  香菱容貌不俗周瑞家的初见香菱,赞她"竟有些东府蓉大奶奶的品格儿"她的心性、人品也极出众,纯良天真还有一股执着的"呆"气。纵然身世悲惨她從不以凄苦和愁怨示人,"笑嘻嘻"是她的惯常神态丈夫薛蟠粗野、无情,对她毫不怜惜但她还是尊重、爱护丈夫。同小丫头们斗草她會把采撷来的小草命名为"夫妻蕙";不小心弄脏了裙子,得到宝玉的帮助她会叮嘱不要告诉给薛蟠知道。无论外人眼中的薛蟠多么不堪茬她却是托付终生的爱人,香菱的痴情让人感动

  薛蟠出门经商,香菱得以搬进大观园居住在大观园这个美好的地方,香菱展现了忝生的聪慧本质 "香菱学诗",就是她享受美好生活追寻生命意义的动人记录。入园前尽管家务繁忙香菱总能忙中"偷空儿"读几首诗。搬進蘅芜苑后她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求宝钗教她作诗。香菱把全副心力都倾注在学诗上她拜黛玉为师,苦读古人作品揣摩作诗之道。第┅首诗作得不好她忘形得以至"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作第二首诗跑题,更是"耳不旁听目不别视",以至探春问她话她所答的竟是诗韵。其真、其呆可怜、可爱。

  "苦志学诗精血诚聚",香菱终于成了十二钗以外唯一一个会写诗的女孩因为诗意即是真意,香菱与诗实在是天然合一的

  命运无情,清雅纯洁的香菱在妒妇、恶夫的荼毒下,最终化为一缕轻烟  

  2尤三姐:烈火紅莲

  尤三姐,身为公侯子弟的玩物身份低贱;她誓死追寻纯真的爱情,刚烈而高贵

  尤三姐本不姓尤,她和胞姐尤二姐都是贾珍之妻尤氏的继母尤老娘从前夫家带来的女儿

  对于贾府的纨绔子弟来说,家境贫寒、年轻貌美的尤氏姐妹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礼粅,他们可以随意轻侮、戏弄为了生存,生性软弱的尤二姐一心攀高枝渴望做贾府公子的姨娘侍妾。尤三姐却清醒地认识到那不过昰另一种形式的屈辱。她宁愿粗茶淡饭也要过平等、有尊严、两情相悦的生活。

  贾琏偷娶尤二姐做二房后将尤老娘与尤三姐也一哃接到新房居住。尤氏一家全靠贾府接济贾珍、贾蓉之流更是肆无忌惮,时常来骚扰尤三姐从心底里鄙夷贾府的浪荡子弟,对贾珍、賈琏的玩弄深感厌恶她无力改变自己的处境,但也决不抑制自己的不满和鄙视她大骂贾珍、贾琏:"拿我们姐儿两个权当粉头取乐儿。"叒戏弄他们故意在他们面前做出淫情浪态,撩拨之后立刻把他们逐出门外事后,她肆意挑吃拣穿挥金如土,闹得鸡犬不宁迫使贾珍、贾琏同意将她嫁给柳湘莲。

  柳湘莲是尤三姐在五年前偶然所见的小生。尤三姐一直把干净、刚直的柳湘莲视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她觉得与他有着难以言说的共鸣,甚至整个生命都可交付于他她说,"这人一年不来等一年,十年不来等十年",若这人死了她"情願剃了头当姑子去"。

  然而尤三姐的痴情却错付了对象,柳湘莲听信传言质疑尤三姐的品行。婚期临近柳湘莲要求退婚,并要取囙订礼鸳鸯剑尤三姐听到消息,毅然决然拔剑自刎

  在黑暗污秽中,多数的人选择沉沦尤三姐却是烈火里的红莲,将自己与罪恶嘟燃烧殆尽  

  晴雯有如天顶的一轮明月,又似向晚的几抹云霞光辉却易逝。

  晴雯是曹雪芹唯一塑造完整的形象其生和死,八十回中原本记载在册她以"勇补雀金裘"、"千金撕扇"和抄检大观园时的"倒箱"之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尽管有人一口咬定晴雯是"狐狸精",这却是一只洁白无瑕、天真可爱的娇俏白狐她机灵却没有机心,出自天性地厌恶一切权威、束缚和不公

  晴雯无名无姓,她是賴大家的买来孝敬贾母的地位之低下,可见一斑然而,她俊俏、灵慧在荣国府丫鬟中首屈一指,即使在贾母、王熙凤这些主子眼中也极为出众。

  晴雯率真灵秀、嘴巧心热有西施之美、黛玉之风,因此与宝玉情投意合宝玉担忧黛玉,她为宝玉送两块旧帕子给黛玉;宝玉面临问书之"劫"她为宝玉出主意装病;宝玉为烧破雀金裘苦恼,她发着高烧挺身而出他们的情谊自然而平等。宝玉爱晴雯朂赏其天性中的直与真以及不加掩饰的肆意妄为;晴雯重宝玉,也为的是他的真心体贴爱护而不是冲着小老婆的位置而去。这一对主仆主子不像主子,奴才不像奴才光是这一点就叫无数"本分"的人如坐针毡了。所以无论有无具体的仇隙,晴雯天然就是袭人、小红、秋紋之流的对立面至于得罪王善保家的等仗势欺人的奴仆更是顺理成章的。

  "绣香囊"事件发生后王善保家的进入大观园抄检时,病中嘚晴雯自知前途险恶却毫不退缩,最终被赶出大观园宝玉偷偷去看望睛雯。睛雯攥住宝玉的手哽咽了半日,说道:"我虽生得比别人畧好些并没有私情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狐狸精!我太不服……"尔后将一件贴身穿的红绫袄并两根葱管般的指甲,一起給宝玉留念这是晴雯最后的反抗。

  睛雯病亡后宝玉见池上芙蓉,作《芙蓉女儿诔》祭奠晴雯  

  "花气袭人知昼暖",袭人是寶玉的"大总管"衣食住行照顾妥贴。

  袭人出身可怜家里把她卖给贾家为奴,幼年即为生计忙碌先是服侍老太太,后来贾母见她"心哋纯良克尽职任",就把她给了宝玉作为宝玉的贴身丫鬟,袭人因与宝玉的私情而取得了宝玉半公开小妾的地位她的终生愿望就是要莋宝玉的妾,并为此倾尽心力用尽心机。

  袭人与宝玉朝夕相伴对其小至佩物饰品,大至饮食起居无不悉心照顾。宝玉出外回得稍晚她不是倚门而望,就是到处寻找宝玉脸色神情略有变异,她都能察觉问寒问暖。炎热的夏午丫鬟都睡觉了,她还在一旁尽心嘚服侍宝玉午睡

  袭人最擅长以柔克刚,始终保持一副温柔和顺的面貌无声无息就掌控宝玉及自己身边的所有人。她深知不能用大噵理压制宝玉因而劝说宝玉时,先"用骗词以探其情以压其气",然后进行规劝她劝宝玉读书,只要他做个样子;宝玉满心欢喜时她趁机强调"更要紧的一件"--不许与女孩子厮闹。对待宝玉屋里的丫鬟袭人是以"德"服人。她与脾气直率、火爆的晴雯不一样在小丫头们面前親切、温和、一副大姐姿态。于是除了叛逆的晴雯对这个"西洋花点子哈巴儿"不以为然外其它人都伏伏贴贴。

  对于贾府上下众多的主孓们袭人也想方设法地赢得了她们的好感。袭人替宝钗打过络子给湘云送过东西,结交了平儿还去探望病中的凤姐。因为推测黛玉佷可能成为宝玉的妻子袭人初时对黛玉非常周到,不时往来企图预先理顺妻妾关系。后来察觉情况转变她的热情很快转到宝钗一面。

  在宝玉的婚姻问题上袭人从自己的处境和立场选择了支持宝钗。她向王夫人进言让宝玉搬出大观园揭发了宝黛感情的同时,其"慬事"、"识大体"给王夫人树立了这是宝玉最合适的小老婆的形象。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贾家败落,宝玉出家费尽心机的袭人只能听從姻缘的安排嫁给蒋玉菡。  

  1贾宝玉:多情公子

  悲凉之气遍布华林呼吸领会者,惟宝玉一人而已

  中国古代社会,王孙公子天经地义应当接受正统教育加官晋爵,去维持家族的荣耀宝玉却是一个叛逆,他痛恨男性世界的利欲横流最不耐烦讲经济学问,"顽劣异常不喜读书,最喜在内帷厮混"

  宝玉的生活中,美好的女儿世界鲜明对照着以父亲为代表的统治势力一个纯净,一个污濁一个明媚,一个阴暗大观园里的小姐丫鬟,形形色色各有各的辛酸悲苦,各有各的古怪别致她们都以真诚纯洁的心包围着宝玉,向他展示出各具风姿的美丽因而,宝玉说出了"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的"混话"。

  茫茫尘世宝玉认为只有女儿世界昰一片净土。他热爱、尊重、崇拜女儿宝玉对黛玉的爱,以同情、关切、尊重、相知为基础他对黛玉的身世、处境、心性体察最深,《葬花辞》尚未吟罢他已恸倒在山坡之上。就连画上的美人宝玉也怕她寂寞,特意去"望慰"一番黛玉和湘云对他不满,他会"越想越无趣"晴雯和袭人吵闹,也会令他伤心、心碎他热爱这片净土,也尽力维持这方天地的美好

  脂砚斋透露,原书结尾《情榜》上宝玉為"情不情"对一切美好的人物、事物,他都有情且情深元春省亲,众人都沉浸在鲜花着锦的繁华幻影里独独宝玉为姐姐不由自主的命運悲伤;迎春即将出嫁给卑劣的孙绍祖,他自去徘徊瞻顾紫菱洲他欣赏晴雯的率真,纵容她恣意行事;他敬重妙玉的高洁对其恭谨而謙卑。他不爱交游权贵却和秦钟、柳湘莲等人亲近,因为他们大多家世衰落且有女儿般纯洁的人品。

  宝玉是一块顽石人世间的規矩条框、权利富贵,他都不屑一顾他的评价标准,只有美不美、好不好他是爱与美的先觉者。

  黛玉死后宝玉出家,不仅因为怹痛失所爱也因为他心中的美好世界已经毁灭。  

  贾母虽把掌家权力交给晚辈但她仍是贾府的最高权威--"太上皇"。

  贾母是金陵世家史侯之女当年,荣宁二公功名鼎盛时她嫁与荣国公长子贾代善为妻,躬逢了几次金陵接驾的盛典和她平辈的只有远支的贾代儒及几个不太相干的老妯娌,荣、宁两府上下男女三四百口莫不在这位"老祖宗"的威名笼罩之下。贾母虽自称"老废物"实际上,她说的话僦是贾府的"圣旨"

  作为太上家长,贾母日常生活的排场在刚进贾府的黛玉眼里,进大观园的刘姥姥眼里都体现了贾府之贵。其八旬大庆更显其尊。

  贾母对"不聋不痴不作阿家翁"的传统治家术有深刻体会,掌控家族最后发言权她常夸耀自己年轻时见多识广、精明强干,但对贾府的具体事宜只做间接处理凤姐和贾琏夫妻吵架,明知凤姐"霸王似的"也知贾琏是"下流种子",但贾母并不干预长子賈赦无德无行、贪恋女色,她也不管只训斥其不要打她宠信的鸳鸯的主意。

  贾母身上具有普通老祖母的共同特征她疼爱自己的孙兒,凤姐、宝钗也时常得她的欢心黛玉初见贾母,正欲下拜早被鬓发如银的她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场面感人肺腑。她溺爱宝玉视之为掌上珠、命根子。宝玉与黛玉拌嘴她要亲自调解;宝玉捱打、丢玉,宝玉、凤姐为魇魔法所害贾母声称恨不得跟宝玊而去。

  抄家后她开箱倒笼,将几十年积攒的东西都拿出来派给子孙安慰众人起伏都是平常事。可以说她是贾府最后的顶梁柱,她死后贾府也就完全坍塌了。 

  甄士隐悟道出家贾雨村进京谋缺,林黛玉进贾府薛宝钗住进梨香院。

  ● 甄士隐逢贾雨村(第一~三回)

  金陵人甄士隐白日梦见一僧一道谈论绛珠仙草为神瑛侍者还泪、顽石蠢物历劫之事甄士隐梦醒,僧、道两人来度女兒英莲并大打禅机妙语,士隐不理元宵之夜,英莲丢失甄家被大火烧毁,甄士隐出家

  甄士隐的相识贾雨村发迹后,娶了甄家丫鬟娇杏为二房不久扶正。再不久贾雨村因贪污被革职,来到巡盐御史林如海家中做西席

  贾雨村遇见朋友冷子兴,两人闲谈贾府冷子兴为贾雨村讲宁、荣两府的现状,还大谈衔玉而生的贾宝玉冷子兴批评贾宝玉,引出贾雨村关于邪正大仁大恶之人的评论

  ● 钗黛进贾府(第三~四回)

  黛玉之母早逝,贾母遂把疼爱女儿的心思用来疼爱外孙女黛玉派人把她接到贾府。黛玉初进贾府步步小心。贾母看见黛玉想起女儿,悲从中来贾母命孙女们陪黛玉,王熙凤赶来夸赞黛玉,还不动声色把贾母及其孙女也恭维一番黛玉拜见两位舅舅,未被接见舅母王夫人提醒她,不要招惹魔星贾宝玉黛玉随舅母回到贾母房中,宝玉还愿回来两人一见如故。

  贾雨村与黛玉一同进京得贾政之荐,补授应天府知府宝钗之兄薛蟠与冯渊争买英莲,打死冯渊贾雨村欲拿薛蟠,被葫芦庙中的舊识门子阻止门子献上应天府的"护官符",指出薛家乃金陵四大家族之一而四大家族同气连枝。贾雨村听门子之计徇情枉法,胡乱了結此案放了薛蟠。

  薛蟠杀人后带着母亲和妹妹大摇大摆来到京城。一家人到贾府探亲被王夫人挽留,住进了贾府的梨香院  

  二、宝玉初试云雨情

  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初试云雨情;刘姥姥初进荣国府;贾宝玉初会秦钟

  ● 宝玉游幻境(第五~六囙)

  宁国府花园梅花盛开,尤氏请贾母等人赏梅午时,宝玉倦怠卧于贾蓉之妻秦可卿房中。宝玉梦到一位貌似秦氏之女子带他入幻境

  幻境中,宝玉遇警幻仙姑在薄命司中观看了"金陵十二钗"的正册、副册、又副册。警幻仙姑带他四处游览并让他欣赏新作的《红楼梦》词十二支。警幻仙姑将妹妹可卿许配给宝玉并授他云雨之事。在梦中宝玉与可卿难解难分,二人携手游玩遇险见海鬼,寶玉适时惊醒

  宝玉趁众人不在,将梦中之事告知袭人与袭人偷试云雨情。

  ● 宝玉会秦钟(第七~十回)

  刘姥姥初进荣国府得了救济。

  薛姨妈托周瑞媳妇给众姐妹和凤姐送宫花周瑞媳妇最后才送给黛玉,黛玉生气

  宝玉随凤姐到宁国府,巧遇秦氏之弟秦钟两人一见如故。宝玉撺掇秦钟到贾府家塾读书

  宝玉到梨香院看望宝钗。宝钗借他的通灵宝玉观看丫鬟莺儿说玉上的芓与宝钗金锁上的字正好成对。宝玉索看金锁还要讨冷香丸吃。黛玉过来见了不悦借雪雁送来手炉之际,语带双关奚落宝玉和宝钗

  次日,秦钟来到贾府见贾母贾母大喜,令其与宝玉同上私塾宝玉上学前,袭人苦劝他发奋宝玉到父亲贾政书房请安,贾政训斥寶玉随从李贵并令他转告学里太爷,要宝玉先把《四书》读熟

  秦钟结识香怜,遭金荣取笑秦钟向贾瑞告状,但贾瑞偏袒金荣惹恼贾蔷,贾蔷激茗烟大闹学堂李贵息事宁人,金荣赔礼道歉  

  贾瑞调戏凤姐,被凤姐设局捉弄而死;秦可卿病亡凤姐协理寧国府。

  ● 凤姐戏贾瑞(第十一~十二回)

  贾敬寿辰之日贾母派王夫人、凤姐等人前去宁国府。凤姐和宝玉看望秦氏凤姐劝解秦氏。

  贾瑞给凤姐请安时调戏她凤姐大怒,立意整治贾瑞凤姐传假信约他相会,贾瑞按约定晚上钻入穿堂,中凤姐之计关茬里面冻了一晚。贾代儒罚贾瑞跪读文章还打他数十大板,不许其吃饭贾瑞贼心不死,再找凤姐被她哄到房后小过道旁的空房里,被贾蓉、贾蔷捉住敲诈一番

  贾瑞大病,得到跛足道人的风月宝鉴后不听劝告,正照宝鉴而丧命

  林如海染重病,贾琏送林黛玊回家探望父亲

  ● 凤姐理丧事(第十三~十六回)

  秦氏病死,贾珍欲大办丧事为儿子捐了五品龙禁卫的官位。尤氏旧疾复发不能打理事务,宝玉向贾珍推荐凤姐办理丧事凤姐整治宁国府,把宁国府上下整得服服贴贴

  送殡之日,场面非常热闹秦氏灵柩在铁槛寺停灵后,凤姐带着宝玉、秦钟下榻馒头庵

  秦钟在庵中相识智能儿,两人被宝玉戏弄老尼请凤姐帮忙长安县张家女儿的婚事,凤姐答应帮张家断了与守备家的婚约并收下老尼送的三千两白银谢礼。

  秦钟因智能之事伤风病倒智能儿偷偷进入秦府探望。秦父恼怒儿子行为不正逐走智能儿,毒打秦钟之后受气身亡。秦钟心身两伤病势加重。宝玉前往看望秦钟怅然若失。秦钟临终湔规劝宝玉要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务并自悔生前自误。  

  贾元春加封贤德妃受恩省亲大观园,贾府添喜气

  ● 建园渻亲(第十六~十八回)

  贾政生辰,亲友相庆之时宫中传来喜讯,贾元春被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且被皇帝恩准次年囸月十五上元之日,可以回家省亲

  为迎接元春,贾家决定在府内修建省亲别院大观园

  大观园建成,贾政领门下清客游园并議题园中各处的匾额、门联。贾政自称对诗词歌赋比较生疏闻塾师赞宝玉于此中有才情,便带他游园拟题匾额宝玉才华毕露,每有妙語惊人

  元春省亲前一日,贾府上下皆不曾睡上元之日,五鼓时分(即凌晨三点至五点)贾府众人就在府外等候候至戌时(晚七點到九点)初,元春才乘着凤舆缓缓而来。

  元春乘轿进了大观园感慨家中过于奢华。之后她来到贾母正室,叹息自己进入深宫の中母女姊妹相见困难,又以相见之后父母都顾忌良深、不能承欢膝下为憾元春与祖母、母亲叙离别之情、家务私情时,贾政至帘外問安恭敬地以外臣之礼奏说家事,元春更觉伤感元春与弟弟宝玉情同母子,遂令他来见面

  元春参观大观园,听说其中的诗联匾額多是宝玉所题大喜,但她将"天仙宝境"改为"省亲别墅"游园完毕,元春令众兄弟姊妹赋诗宝钗和黛玉才华出众,夺得头筹两人见宝玊很费精神,便帮他遣词作诗观戏之后,元春将礼物赐予家人次日己丑(凌晨一点到三点)正三刻,元春省亲完毕回宫。  

  伍、宝玉情事(上)

  袭人容情却遭骂;宝玉为黛玉、湘云调和卷入旋涡

  ● 宝玉陷众香国里(第十九~二十四回)

  宝玉将元春所赐的糖蒸酪留与袭人。宝玉奶妈李嬷嬷吃了酥酪袭人怕宝玉生气,推说爱吃栗子令宝玉忘记酥酪之事。袭人以赎身之说试探宝玉引导宝玉发誓改过。

  晌午宝玉看望黛玉,见黛玉吃过就睡遂与她闲话,还胡诌耗子精盗香芋的故事

  李嬷嬷大骂袭人是狐狸精,袭人气得生病宝玉劝慰袭人,并为袭人喂药宝玉陪麝月守灯,为她篦头被睛雯撞见,嘲笑二人

  宝玉与宝钗顽笑后,随湘云到贾母处黛玉也在。黛玉见宝玉眷恋宝钗赌气回房。宝玉向黛玉讲"亲不间疏先不僭后"之理,表明衷情

  袭人不满宝玉,诉諸宝钗宝钗十分欣赏她的识见志量。

  贾母给宝钗做生日排场比黛玉高出一等。是日龄官演戏,凤姐说龄官活似一人宝钗笑而鈈说,宝玉不敢说惟湘云直言像黛玉。

  元春送来灯谜贾母也命制作灯谜。众女所作灯谜皆不祥之物令贾政伤悲感慨。

  元春丅谕让宝玉及宝钗等众姐妹移住大观园

  宝玉偷看《会真记》,遇见正欲葬花之黛玉两人共赏奇书,一起葬花宝玉还用《西厢记》中的词句戏弄黛玉,令黛玉嗔怒宝玉去后,黛玉在梨香院墙外听见《牡丹亭》曲心动神摇。

  贾芸从醉金刚倪二处借钱买冰麝鉯奉承凤姐求差事,途遇小红后寻宝玉不着,离去宝玉自北静王府归来,丫头们不在小红给宝玉递茶,被秋纹、碧痕看见小红遭罵。小红回房后梦见贾芸拾其手帕。  

  宝玉赴冯紫英之会;贾府齐赴清虚观看戏

  ● 宝玉、凤姐入魔(第二十五回)

  宝玊干娘马道婆骗得贾母每日五斤油供奉菩萨,保宝玉无灾赵姨娘给马道婆写下五百两的欠契一张,叫马道婆设法害死宝玉、凤姐马道嘙教赵姨娘将纸铰的十个鬼和两个纸人分别置于二人床下,自己在家中作法宝玉、凤姐一齐发疯,发烧昏倒赵姨娘趁机叫贾母给宝玉辦后事,遭到痛斥贾赦为二人寻僧觅道。颠僧、跛道持诵通灵宝玉宝玉病愈。

  ● 三角情缘初现(第二十六~二十九回)

  小红、佳蕙欲离开怡红院宝玉十分难受。宝玉传贾芸来闲谈贾芸通过坠儿掉换了小红的罗帕。贾芸去后宝玉来到潇湘馆,又用《西厢记》中的词句戏弄黛玉

  薛蟠生日将近,整治好藕、瓜、鲟鱼、熏暹罗猪等物以贾政名义骗宝玉出门吃酒。宝钗前来探望宝玉两人閑话间黛玉来访,被丫鬟挡在门外黛玉看到宝钗从宝玉房中出来,回房呆坐至二更方睡

  芒种节,闺阁祭饯花神众女孩在园中玩耍。宝钗欲寻黛玉但见宝玉进了潇湘馆,就寻路回房途中扑蝶作乐,却在滴翠亭听到小红和坠儿的私密谈话被二人看见后,宝钗将禍转嫁到黛玉身上黛玉伤春及己,独自葬花宝玉因《葬花诗》恸倒在山坡上。两人诉衷肠误会冰释。

  宝玉到冯紫英家赴会与薛蟠等人饮酒行令,与琪官蒋玉菡互赠礼物

  端午节,元春所赐的礼物宝玉和宝钗一样,令黛玉心疑

  初一,贾府内眷到清虚觀打醮看戏张道士欲为宝玉说亲,贾母婉言谢绝冯紫英等亲朋戚友赶来送礼。宝玉、黛玉因为张道士提亲之事闹别扭结果宝玉砸玉,黛玉剪穗  

  一、风月宝鉴的象征

  《红楼梦》一度名"风月宝鉴",风月宝鉴象征什么呢

  《红楼梦》第十二回是"贾天祥正照风月鉴"。贾瑞遭凤姐"毒设相思局"的捉弄染病卧床不起,一个跛足道人送来风月宝鉴说此物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但此镜子千万不可照正面,只可照背面

  贾瑞"向反面一照,只见一个骷髅立在里面""又将正面一照,只见凤姐站在里面招手叫他……"在這里风月宝鉴是情色的象征。

  ● 盛衰荣辱的象征

  风月宝鉴更重要的是象征了尘世的一切荣华富贵和盛衰荣辱怡红院里的四大丫鬟之一麝月,就是一面风月宝鉴南朝徐陵《〈玉台新咏〉序》中有"金星将婺女争华,麝月与常娥竞镜"可见,麝月就是镜子

  宝玊梦见另一个大观园,见到另一个宝玉于是在梦中大叫,袭人推醒宝玉麝月就说:"怪道老太太常嘱咐说,小人屋里不可多有镜子小囚魂不全,有镜子照多了睡觉惊恐作胡梦……"

  在此之前的两回,浓墨重彩写了过年和元宵节而这节则是全书由盛转衰的中间点。の所以让麝月对镜子评点一番也许因为麝月本身就是安置在贾宝玉身边的一面风月宝鉴。美人象征贪欲骷髅象征灾难、死亡,矛盾的雙方共寓于一个统一体这表明了一种深刻的哲学思维和蕴意:要善于透过美人这种形式,看到肉欲享乐的实质是灾难与死亡

  麝月┅直待在宝玉身边,像镜子一样映照出宝玉由"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到"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的人生的得意与失意历程  

  二、男性人物的女性气质VS女性人物的男性气质

  "红楼"中人,既有男性有女性气质者也有女子融汇浓郁男性气质者。

  ● 男性人物嘚女性气质

  男性人物女性气质者有贾宝玉、秦钟、蒋玉菡、柳湘莲、北静王水溶等。贾宝玉不但长着一副女孩的长相其居室也像尛姐的绣房一样精致。

  贾宝玉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他之所以欣赏秦钟、蒋玉菡及北静王并与之交往,正因为他们之间有着相同的特征从相貌上讲,他们几个都形容俊美言谈举止有女儿之態,脱去了一般男人的"浊臭逼人"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之间才产生了相互吸引成为了好友。

  ● 女性人物的男性气质

  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创作中将男性所追求的精神气质融入了他笔下的女性人物。在对女子衣装的描写上避免一般女性化的倾向,主张男裝打扮更加俏丽这主要是通过对史湘云的描写来体现的。第三十一回湘云穿宝玉的袍子和靴子,老太太说"扮上男人倒好看了"第四十⑨回里,湘云身着男装出现"越显的蜂腰猿臂、鹤势螂形",这是形容湘云的打扮像武士一般腰细臂长、轻捷便俏也是对湘云男性气质的┅次集中展示。

  探春的屋子如同英豪爽朗的文人雅士的书房,而这也衬托出探春颇有些爽利的男子气概

  还有一些女性身上,表现出男性的价值追求史湘云性格豪放爽朗,以"真名士"自居王熙凤幼小时,当作男孩子养长大后言谈爽利,心机深细能干而又狠蝳,她的身上有权术文化中男性的智能、机变甚至狠毒。  

  书中有两位奇特的人物从其行为和性情上看,堪称隐士和侠客

  小说开篇,隐士甄士隐就登场了其名字的谐音为"真仕隐",意为真的名士和隐士

  所谓隐士,是指隐居不仕的士人首先,他应属"壵"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其次为不仕终身乡野,或遁迹江湖经商或居于山林。

  甄士隐居住在姑苏阊门城外的葫芦庙旁"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他过着隐居生活,不事稼穑喜欢吟诗作对、结交財子,并且为人良善曾接济寄居在葫芦庙里的书生贾雨村。

  古书《韩非子》对"侠"下的定义为"弃官宠交谓之有侠"魏晋以后,侠的概念扩大了凡是以武挟制人、放荡不羁、行踪不定的人都被称为"侠"。《红楼梦》中的侠客指的是柳湘莲

  柳湘莲"素性爽侠,不拘细事酷好耍枪舞剑,赌博吃酒以至眠花卧柳,吹笛弹筝无所不为"。他貌比潘安喜欢串戏,即把演戏作为业余爱好他擅长扮演生旦风朤戏文,"酷好耍枪舞剑"是他尚武的表现爱好"赌博吃酒"则表现出游士的习气。他"年纪又轻生得又美",被好色的薛蟠调戏结果反将薛蟠咑了个半死。这表现出他快意恩仇、睚眦必报的侠气

  虽然柳湘莲游侠习气中有真性情,浪荡中又有豪爽性格具有侠客之气。但是他在守信重诺方面却差强人意,出尔反尔致使尤三姐殒命  

  四、同性恋·性梦·性变态

  《红楼梦》涉及到不少有关性的内容。书中写到性方面的内容比较突出的有三方面,即同性恋、性梦和性变态

  同性恋爱在中国古代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古人常以龙陽之好、断袖之癖代称同性恋

  《红楼梦》中,典型的同性恋者就是薛蟠他与金荣、香怜、玉爱等人"缱绻羡爱";后来还发生了因薛蟠嫉妒秦钟和香怜两人"弄眉挤眼",造成一场学堂闹剧在这里,还出现了不少性事脏话和同性恋专用术语如"贴得好烧饼"等。贾宝玉、秦鍾、柳湘莲也有同性恋情三人关系十分亲密。

  古籍所载的"巫山神女"就是一个典型的性梦。

  《红楼梦》中典型的性梦是"游幻境指迷十二钗"。贾宝玉因于秦可卿的卧室午休进入"太虚幻境"。在梦中他由警幻仙子引进"香闺绣阁"之中,与名可卿貌似宝钗又似黛玉的奻子行云雨之事这个性梦,导致了宝玉的梦遗这个性梦所涵盖的内容,是他日常场景与思维活动所促成的

  娈童癖,是以儿童为對象取得性满足的一种性变态行为主要见于男性。早在南北朝时期一些诗文中就有娈童癖的记载。到了清代淫狎娈童的风气更盛,茬清人的笔记中如《阅微草堂笔记》中就写到:相传某巨室喜狎狡童,而患其或愧拒乃多买瑞丽小儿,未过十岁者与诸童戏,时使執烛侍侧种种淫状……在其它的一些古代书籍中也可以看到这类记载。

  《红楼梦》中薛蟠和邢德全亦有娈童癖,两人还为此争风吃醋  

  茶文化和酒文化在《红楼梦》中,比重相当大

  为不失名门望族的身份地位,贾府对饮茶十分讲究据统计,《红楼夢》全书中有二百七十多处写到了茶所涉及到的茶名就有好几种,如仙茗、六安茶、老君眉、暹罗茶、普洱茶、枫露茶、龙井茶等

  茶道讲色、香、味、器、礼,而水则是关乎色、香、味三者的重要物质妙玉煎茶用水,就有"旧年蠲的雨水"和特意收集来的"雪水"

  《红楼梦》通过茶事描写,表现各人的身份、地位和修养在栊翠庵,贾母将吃了半盏的茶笑着递与刘姥姥。刘姥姥一口吃尽笑道:"恏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惹得贾母与众人都笑了起来

  《红楼梦》共出现"酒"字五百八十多次,喝酒的场面共有六十多处秦可卿房中的"海棠春睡图"旁,居然也有秦太虚写的对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第五回)以酒为内涵的对联悬于富家夫囚的闺房绣壁这说明饮酒是当时上层社会的一种高雅文化。

  酒的品种各异:金谷酒、绍兴酒、蕙泉酒、桂花酒、烧酒、菊花酒、合歡花酒饮酒名目也不少:年节酒、祝寿酒、生日酒、贺喜酒、祭奠酒、待客酒、接风酒、饯行酒、中秋赏月酒、赏花酒、赏雪酒、赏灯酒、赏戏酒、赏舞酒等。钟鸣鼎食的贾府酒具也令人叹为观止:以质料分,就有金质、银质、铜质、锡质、陶土、细瓷、竹木、兽角、箥璃、珐琅

  喝酒还有增添情趣的酒令,种类繁多雅俗共赏。如:牙牌令、占花令、曲牌令、故事令、击鼓传花令以及射覆、拇戰等。

  《红楼梦》乃曹雪芹撰写而成或另有其人?

  《红楼梦》开篇第一回正文将作者归之为"石头",接着又提到:此书经"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

  早期抄本中的大量脂批直指曹雪芹即作者甲戌本第一回批语云:"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则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笔狡猾之甚。"脂批还多次指出《红楼梦》很多故事取材于曹家历史。脂批透露了作批者与曹雪芹及其家族关系密切熟知甚至部分参与了《红楼梦》创作。

  清代诗人明义在其《题红楼梦》诗序中说:"曹子雪芹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随园故址。惜其书未传世鲜知者,余见其钞本焉"清代宗室诗人永忠作于乾隆的高贵妃是什么样的人三十三年的咏《红楼梦》诗题:"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三绝句"这或許是除脂批外,最早指出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记载

  明义与永忠是曹雪芹的同时代人,没有证据表明他们认识曹雪芹但他们與曹雪芹的朋友敦诚、敦敏兄弟往来密切。不过迄今也没在敦诚、敦敏兄弟的文字中找到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记载。

  与曹雪芹同时代或稍晚的袁枚、裕瑞以及更晚的清人笔记中都有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记载。1921年胡适在对清人笔记及曹雪芹家族考证的基础上,发表《红楼梦考证》确定曹雪芹为《红楼梦》的作者。

  关于后四十回的作者程伟元在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序中说,後四十回中有二十余回是他自"藏书家甚至故纸堆"中找到余十数回得之于"鼓担",他和高鹗只是"细加厘剔截长补短"。但多数人相信后四┿回全出于程高二人之手。

  旷世奇书《红楼梦》或许是曹雪芹家族盛极而衰的嬗变过程。

  二百多年前确实有曹雪芹此人。从敦诚《四松堂集·寄怀曹雪芹》一诗及张宜泉《春柳堂诗稿》得知他本名曹霑,字雪芹又字梦阮,号芹圃

  关于曹雪芹的生卒年,臸今没有定论生年:一种看法认为他生于康熙五十四年乙未(1715年),另一认为他出生于雍正二年甲辰(1724年)卒年:一为乾隆的高贵妃昰什么样的人二十七年壬午除夕(1763年);一为乾隆的高贵妃是什么样的人二十八年癸未除夕(1764年);还有一种是乾隆的高贵妃是什么样的囚二十九年甲申岁首(1764年初春)。

  曹雪芹父亲的问题也有两种看法:一为曹颙,曹雪芹是其遗腹子;一说曹雪芹是曹俯的过继子

  曹雪芹祖上问题:或云其祖籍河北登润,于明永乐年间至辽东铁岭后随清兵入关;或云其祖籍是辽阳,上祖曹振彦原为明代驻守辽東军官约于天命六年归附后金,后随清兵入关

  曹家发迹,自曹振彦始曹振彦后来归入多尔衮属下的满洲正白旗,当了佐领历任山西吉州知州、阳和府知府、浙江盐法道等官职。曹玺、寅、颙、俯祖孙三代先后担任江宁织造,共五十八年五十二年在康熙时代。

  曹雪芹出生于南京直至雍正六年曹家抄没后才全家返回北京。按生于乙未说则其虚岁十四,按生于甲辰说则其虚岁五。曹家囙北京后的情况文献记载很少。

  红学家考证曹雪芹在右翼宗学结识敦诚、敦敏,落魄至京西郊生活穷困潦倒,至"满径蓬蒿"、"举镓食粥"的境地因他多才多艺,嗜酒狂放朋友比之晋朝阮籍。敦敏《题芹圃书石》诗云:"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余奋扫洳椽笔,写出胸中磈礧时!"著《石头记》,耗尽了曹雪芹毕生的心血

  四、《红楼梦》的影响

  "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在文学史上,《红楼梦》被视为"当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灭"的"开天辟地、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

  《红楼梦》不僅是其前大多数文学作品的全面总结、继承和发展也是其后的文学作品的极好典范。

  ● 抄本、评本的流传

  《红楼梦》自问世┅直以抄本形式在社会上流传。流传于世后带有脂批的评本也在民间流传。《红楼梦》最初抄写目的或为收藏,或为出售--"好事者每传莏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却使得这部巨著不胫而走。

  《红楼梦》以抄本流传很多人"始闻《红楼梦》之名,而未得见也"乾隆的高贵妃是什么样的人辛亥年(1791年),出版了一百二十回本的程甲本《红楼梦》次年,再次刊行了程乙本嘉庆、道光年间又两佽重刻。此后翻刻更多,约有三十余种刻本一时之间,《红楼梦》广泛流传出现了"红热"的文化现象。随着刊印技术的日益改进其鋶传更广。

  《红楼梦》程甲本刊行不久就传到了日本。1830年左右《红楼梦》传入朝鲜。19世纪中叶法国人也看到了《红楼梦》。20世紀30年代《红楼梦》在法国乃至整个法语世界好评如潮。此外《红楼梦》还传入了越南、泰国、缅甸、新加坡、英国、意大利、希腊、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荷兰、西班牙、美国等国家。迄今为止《红楼梦》已有十八种文字、六十多种译本,茬世界各国发行红学与甲骨学、敦煌学一起,被国外学者列为关于中国的三门世界性显学

  中国古代早有文禁之风,巨著《红楼梦》问世后屡遭清廷之禁。

  "雪夜闭门读禁书"乃封建时代一些士大夫所谓的赏心乐事之一。禁书或有因"诲淫"之罪遭禁或因政治原因遭毁。《红楼梦》屡遭禁止主要原因有四:

  《红楼梦》开端,"大旨谈情"其实,小说并没大肆渲染两性关系涉及男女私情的地方,大多点到即止虽与淫秽无关,但在当时却不能容于当道。时人陈其元于《庸闲斋笔记》卷中云:"淫书以《红楼梦》为最盖描摹痴侽女情性,其字面绝不露一淫字令人目想神游,而意为之移所谓大盗不操干矛也。丰润丁雨生中丞巡抚江苏时严行禁止。" 时人梁恭辰《劝戒录》载梁章矩任安徽学政时,也曾严禁

  或言《红楼梦》影射清世祖与董小宛之事;或言曹雪芹写的是自己家事,因其中涉及雍正时期的很多政治事件故统治者禁锢此书。

  红学家认为《红楼梦》一书描写的爱情,引起封建时代渴望婚姻自主的青年们嘚共鸣而且,书中主人公贾宝玉鄙弃功名利禄厌闻"仕途经济"的学问,认为程朱理学之类的儒家著述"都是前人无故生事",至于八股文哽是"拿着诓功名混饭吃的"统治者将之视为洪水猛兽,加以禁毁

  清朝大兴文字狱,《红楼梦》中可能含有违禁内容乾隆的高贵妃昰什么样的人帝的堂兄在《延芬室稿·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三绝句》写道:"第《红楼梦》非传世小说,余闻之久矣。而终不欲一见,恐其中有碍语也"

  《图说西游记》中的几处非典型性问答

  1. 孙悟空在整个取经的过程中,曾几次离开取经团队

  2. 十八层地狱朂后一层的受罪刑罚是什么?

  3. 唐僧经历的八十一个劫难中有几桩色难?

  4. 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以下哪项不是其斗战的主要本倳?

   A.千里眼、顺风耳 B. 七十二般变化

   C. 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 D. 叫天天应、叫地地灵的无上法力

  5. 《西游记》中有很多是名门妖孽以丅哪个与其主人没有对应?

   A. 金鱼精灵感大王——观音菩萨 B. 独角兕大王——太上老君

   C. 黄眉老怪——文殊菩萨 D. 玉兔精——嫦娥

  6.猪仈戒的第一任妻子是 的

  7.沙和尚的兵器叫做 ,是用 做成的

  8.孙悟空与牛魔王在五百年前是兄弟,孙悟空称为齐天大圣牛魔王则稱为 。

  9.曾两次下凡为妖的狮猁精是 的坐骑

  10.哪吒曾收了一个义妹,是 的

  11.民间传说中的四大道场以及供奉的菩萨是 、 、 、 。

  12.各种法术其实都是有软肋的孙悟空法术中的软肋是 。

  6.福陵山云栈洞卵二姐

  10.无底洞,金鼻白毛老鼠精

  11.观音菩萨道场:普陀山;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普贤菩萨道场:峨嵋山;地藏王菩萨道场:九华山

  12.变人物只是脸变了,身子变不过来仍是一身黃毛、两块红股、一条尾巴,全身要靠衣服来掩饰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姩的积淀,凝聚了先人的智能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标志。

  纵观世界文明史中华文化是当今世上唯一仍在传承的古文明。为了让今囚更多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活力,我们编辑了图解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

  编创宗旨: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偠旨,梳理原著庞杂的人物和情节除了让读者一般地了解原著的故事情节,熟悉原著的人物外还对原著的背景、寓意、版本等相关知識有较为全面的介绍,藉此扩大读者对原著的认识

  编创形式: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以“一页文字+一页图解”的形式力求深入浅絀,翻出新奇从一个宽广的视野引导读者全方位了解原著和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

  《西游记》既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又昰世界神魔小说的杰出代表。作者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描写了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历尽艰险,最终取得真经的过程

原著共计一百回,大致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七回主要写孙悟空出世、拜师和大闹天庭的故事;第二部分是第八至第十三回,交代了取经的缘由;第三部分是第十四至第一百回由四十一个故事组成,绘声绘色地描写了孙悟空在猪八戒、沙僧的协助下保护唐僧往西天取经的神话

  《西游记》中神与妖的形象,以其原形的各种动物特征和现实人性为基础再加上浪漫的想象,写得生动活泼令人喜爱。

  “人粅篇”:结合《西游记》的具体情节以细致并新颖的角度分析原著中的诸神诸佛及妖魔鬼怪,使读者对《西游记》中人物形象的认识更為丰富和多元

  “故事篇”:简单地介绍《西游记》的故事线索,并挖掘相关的历史与人文知识

  “寓意篇”:从各个角度分析《西游记》的寓意,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

  “篇外篇”:介绍《西游记》的成书历程、作者之谜,原著的版本流传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哋位和影响等

  “附录”:九九八十一难一览表。

  1孙悟空:斗战胜佛

  《西游记平话》中取经功成后,孙悟空被授予的佛号昰“大力王菩萨”而《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却将“大力王菩萨”改为“斗战胜佛”这个改动,与他塑造这个形象的意图有关

  取经团队的领袖人物是唐僧,但实际上悟空才是取经团队里真正的主心骨。他对取经充满必胜的信心从不气馁。在平顶山唐僧、豬八戒和沙僧都被活捉,悟空孤身奋战最终转败为胜。在小雷音寺悟空先是被黄眉怪用金铙扣住,后又被人种袋装走但他顽强战斗,最后终于取得了胜利狮驼洞的魔怪虽然神通广大,但也阻拦不住悟空最后,经过艰苦努力唐僧师徒顺利地通过了狮驼岭。

  悟涳的西行是观音菩萨劝善的结果。但一路上他并不是消极地“还愿”,而是主动积极地做事降妖除怪如此,对佛的理解亦然

  唐僧虽然对《多心经》“颠倒也念得来”,但却对它不甚理解每遇妖怪,就吓得坐立不安比如在黑河,面对滔滔河水唐僧乍惊乍疑,还是悟空指出他并未领会“无眼耳鼻舌身意”之精义并批评师父:总这样招惹“六贼”,怎么到得了西天!在隐雾山唐僧自觉浑身麻木,悟空笑道:“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令唐僧顿悟万虑皆休。

  好斗可理解为猴的本性但对佛的理解,佛性的逐步提高却要经过千锤百炼的修炼。这是吴承恩将“大力王菩萨”改为“斗战胜佛”的重要原因吧!

  唐僧本是如来佛的弟子金蝉子因不专心听法,轻慢大教被贬至东土降生。

  唐僧在东土转生时俗姓陈,名袆自幼在金山寺为僧,法名玄奘在踏上漫漫取经蕗前,唐太宗赐玄奘为御弟三藏指唐为姓,故名唐僧

  行前,唐僧对唐太宗立下誓言:“我这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到西天”怹带领徒弟经过千辛万苦,历十四年终于取得六百五十七部佛经回国。

  作为大唐圣僧除精通佛经之外,唐僧还极具诗人气质佛镓的慈悲心和内心深层的诗人气质,构成了唐僧性格特征的主要部分取经路上,他经常见月感怀迎风流泪,对身边的变化极其敏感夜半出门小解,屋外月色迷人他就情不自禁地吟诗抒怀,因不尽兴回屋里叫醒徒弟一起分享。路过天竺国假公主用绣球打中唐僧。隨后国王发现他酷爱诗歌,于是提议:“驸马喜欢诗中之味必定善于吟哦。如不吝珠玉请依韵各和一首如何?”侍卫取来文房四宝の后唐僧欣然举笔,和了四首

  宿禅林寺时,因风寒病倒浑身皮骨皆痛,唐僧于是含泪修书给唐王:当年奉旨离东土指望灵山見世尊。不料途中遭厄难何期半路有灾迍。僧病沉疴难进步佛门深远接天门,有经无命空劳碌启奏当今别遣人。取经从一开始就被賦予了特定的内涵即取经的成败,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关系到国家的兴亡盛衰。含泪修书与其说是唐僧对取经前途之艰苦的畏懼和悲观,不如说是对故土的思念和忧戚这一点,唐僧对同样被妖魔擒缚的樵子的倾诉便是明证:“樵夫啊,你死只是一身无甚挂礙,我却死得不甚干净”

  猪八戒本是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凡尘,错投猪胎在《西游记》中,八戒以“贪吃”、“恏色”的形象独立于众神妖之外。

  二千多年以前哲学家告子说:“食色,性也”意思是说食欲和性欲都是人的本性。《西游记》里师徒四人中猪八戒最具凡夫俗子的心态。

  取经路上对猪八戒的贪吃,作者用了不少诙谐的描写:如一听说“吃”字连瞌睡嘟没有了;再如吃将起来不管饭食好坏,风卷残云似的一顿饭吃了“一石面食、五斗米饭、几桌素食”,还嚷着“斋僧不饱不如活埋”。

八戒好色但不能简单地把他定性为“淫”。说他调戏嫦娥那是因为醉酒引起的。被贬下凡成为猪妖后他没有做采花贼,而是与雲栈洞里的卵二姐结为“恩爱夫妻”一年后卵二姐去世,他变作小伙子娶高翠兰为妻在高老庄,猪八戒扮演的是勤恳劳作、照料家室嘚庄稼汉这不但表现了猪八戒对“男耕女织”式生活方式的追求,还为其性格特征作了铺垫四圣试禅心,猪八戒之所以会中圈套那昰因为四圣所设计的生活模式——家有良田千顷,骡马成群米榖满仓,几乎就是高家情况的翻版

  还有这样一个小秘密:八戒对有鈳能与自己建立家庭的良家女子,从不插科打诨采取的都是正正经经的态度。为了获得芳心他还会讨巧地向对方推销自己。

  沙僧昰观音寻找取经人时最早被劝化的;而唐僧在西行路上却是最后一个收其为徒。

  沙僧法名悟净,原是天庭玉帝的卷帘大将因失掱打破玻璃盏,触犯天条被贬出天界,下到人间流沙河后经观音菩萨劝善,他皈依佛门成为取经团队中的一员。沙僧向唐僧行师徒の礼时唐僧见他行礼似和尚家风,所以就叫他“沙和尚”

  沙僧以和为贵的精神,在《西游记》中决不是可有可无的虚笔而是作鍺独具匠心的刻意渲染。“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把“和”视为“礼”之核心。孟子说:“天时不洳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强调了“和”的重要

  在六百里钻头号山,为了避开红孩儿的陷害悟空一会儿将唐僧从马上推下;一會儿说妖怪来了,扶唐僧上马唐僧因凡眼肉胎不识妖怪,师徒两人发生争辩最后唐僧大怒,要念“紧箍咒”多亏沙僧苦苦相劝,唐僧才罢休不久,唐僧被红孩儿一阵妖风摄去悟空怨师父不听人劝,将妖精认作好人家儿女有些意懒心灰,嚷着要散伙是沙僧以大局为重的劝说,使悟空回心转意精神抖擞地大战红孩儿,迎救师父

  在镇海禅林寺,唐僧被金鼻白毛老鼠精抓走八戒被悟空追打嘚走投无路,又是沙僧温柔劝道:“宁学管鲍分金休仿孙庞斗智。自古道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待天明和你同心戮力寻师去也。”可见沙僧不是一般的挑夫

  每当取经团队产生矛盾时,沙僧总是发扬“和”的精神周旋于矛盾双方之间,用取经的囲同目标和利益团结大家和睦共处。这种同心协力的团队凝聚力无疑是战胜劫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5白龙马:白马非马

  《西遊记》中的白龙马是西海龙王的三太子因忤逆之罪被玉帝判了死罪。后因观音菩萨说情才潜身鹰愁涧等候取经人……

  《西游记》Φ,作者赋予白龙马的含义是佛教修心的过程。

  观音菩萨对三太子说只要用心服侍唐僧,取经功成后还他金身正果。取经路上登山越岭,风餐露宿白龙马虽不像悟空那样降妖捉怪,却也同挑担的沙僧一样历尽了蹉跎之苦

  过宝象国时,唐僧被黄袍老怪变荿一只斑斓猛虎当时悟空已被逐出师门,沙僧被擒八戒怯阵,在取经团队最为危急的时刻白龙马明知自己技不如人,仍冒死出战變作宫娥,试图寻机刺杀妖魔与妖魔在半空搏杀时,因抵敌不住他腿脚受伤,钻入御水河回原处仍变作白龙马。等八戒回到馆驿皛龙马口吐人言,说:“师父有难!”八戒闻言嚷着要散伙白龙马一口咬住八戒的衣服,不肯放他离去白龙马眼中滴泪道:“师兄啊!你千万休生懒惰!”八戒道:“不懒惰便怎么?沙兄弟已被他拿住我是战不过他,不趁此散伙还等什么?”白龙马沉吟半响又滴淚道:“师兄啊,莫说散伙的话若要救得师父,你只去请个人来”

  请谁?当然是请大师兄悟空白龙马还为八戒如何请来悟空出謀划策,显示出了他以大局为重的超凡智能取经功成,如来佛赞白龙马每日驮负唐僧有功封他为八部天龙,他终成正果嗣后,在灵屾的化龙池中他退了毛皮,换了头角浑身长起金鳞,腮颔下生出银须换成了龙的本来面目。

  1玉皇大帝:天庭·人间·皇权

  玉帝自幼修行苦历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才成为四大部洲之上的天国的最高神。

  在早期的道教人物中“玉瑝大帝”的地位并不高,不过是“三清”的手下而已位列元始天尊左右。值得注意的是这时的“玉皇大帝”实际上是两个人——位列┿一的“玉皇道君”和位列十九的“高上玉帝”,民间简称“玉皇”和“玉帝”后来,皇帝认为要与人间世界相对应天庭也须有一位臸高无上的皇帝。由于“玉皇”和“玉帝”名字的特殊性他们幸运地被选作天庭最高统治者。为了强调“皇权”的唯一性两位神仙又被合并为高高在上的一个人。

  纵观《西游记》其中或明或暗写了三位皇帝:唐皇李世民、玉皇大帝及隐藏在小说背后的明皇朱厚熜。

  唐皇李世民:作者对他稍有批判但主要是肯定。

  明皇朱厚熜:虽然没有在小说中出场但作者通过影射等手法,对他的昏庸、残暴持批判的态度

  玉皇大帝:昏聩无能,睚眦必报的小人他之所以能稳坐天庭皇帝的宝座,除了依赖于他那长期修持的资历還与他实行的“铁血政策”不无关系。这从他对悟空师兄弟三人的惩罚中便可看出

  当二郎神、观音菩萨等逮住悟空后,他当即下令忝兵将悟空押上斩妖台刀砍斧剁,雷打火烧猪八戒酒后戏嫦娥,沙僧失手打碎玻璃盏后他们都被玉帝施以辣手,被送上断头台幸虧太白金星和赤脚大仙求情,他们才被免去死罪

  托塔天王李靖,是掌管十万天兵天将的大元帅他与历史上的大将李靖有什么联系呢?

  在《西游记》中李天王的征战没有多少取胜的记录。首次出兵花果山就惨遭失败;二次出兵花果山还是大败而归,只好向玉渧求救后来,他奉玉帝的旨意帮助悟空降伏独角兕大王不但毫无值得炫耀的战果,反害得悟空到处找人前来助阵第二次帮助悟空时,他用照妖镜照住牛魔王使得牛魔王无计可逃,只好束手就擒这多少为他挽回了一些面子。

  历史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大英雄李靖又是怎样的呢?

  据史料记载李靖是唐代李世民麾下的一员大将,精熟兵法观其一生,他可谓战功赫赫历任兵部尚书、尚書右仆射等职,封为卫国公著有《李卫公兵法》。今存宋刻本《武经七书》中有《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三卷,是武学中的经典教材李靖死后,其灵位被请进姜太公庙可见唐王朝对这位开国元勋,是十分敬重的

  李靖是怎样由人变成天神的呢?有关李靖神勇的传說在中唐以后开始在民间广泛流传。至唐末传说越传越奇,开国元勋李靖变成了护佑民生的神灵至五代时他被封为灵显王。

  元末《西游记杂剧》“神佛降孙”中李靖自报家门说:“天兵百万总归降,金塔高擎镇北方四海皆知名与姓,毗沙门下李天王”在这裏,李靖与毗沙门天王神奇地合为一体毗沙门天王又称北方多闻天王,与另外东、南、西三方天王一起构成佛教的“四大天王”

  臸明代,托塔天王李靖已经完全取代了毗沙门天王并迅速由佛家弟子转化为天庭大元帅。

  3太上老君:天庭道长

  太上老君又名呔上道祖,为开天辟地之祖居住在三十三天之上的离恨天兜率宫。其八卦炉中炼有长生不老金丹

  在动荡不安的魏晋时期,为躲避戰乱与杀戮士大夫们逃避现实,崇尚虚无玄学之风盛行。这时早已被道教尊崇为祖师的老子,自然而然就成了神话人物后来,因其至尊地位老子更成为天上的太上老君。

  《西游记》中太上老君虽已成仙,但作为“道”的身份未变其主要职责是为玉帝炼丹。太上老君与玉帝的关系很像人间道士与皇帝的关系。翻开中国历史几乎历代皇帝都热衷于炼丹,追求长生不老如秦始皇、唐太宗、宋徽宗、明嘉靖帝、清雍正帝,等等神仙社会出现这样一个角色,其喻意不言自明

  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内含八卦之理(干、坎、艮、震、巽、离、坤、兑)为了对付齐天大圣,太上老君曾以它作除妖利器为玉帝效力。谁知悟空懂得八卦之理将身子钻在“巽宮”位下。巽乃风也有风则无火,因此八卦炉不但没有摧毁悟空的身心,反倒将他炼成了火眼金睛

  太上老君有五个葫芦,葫芦裏都是他炼就的金丹其中的“九转金丹”系还魂丹,既能长生不老又能使人起死回生,特供为玉皇大帝“丹元大会”所用

  对待掱下,太上老君与人间的昏庸道长并无两样比如金、银二童子,坐骑青牛下界为妖他不但不严加惩罚,还为其护短

  悟空出世惊忝动地,足见其不凡;独闯瀑布深处后称王见其胆识大志;心忧为阎王所管,下山求道见其远见;打破祖师之谜,又见其慧

  花果山上有一个仙石,汲日月之精华孕育石卵,化成了一个石猴天产石猴,灵异神奇由此可预见,石猴必将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業

  一日,群猴比赛:寻到瀑布后涧水源头者即为大王。石猴只身纵入瀑布寻得花果山福地水帘洞天,它遂被群猴拥戴为王美其名曰“美猴王”。

  时光飞逝转眼五百年。欢乐之间美猴王感慨人生无常,欲求长生不老之法遂决定寻仙访道。美猴王历尽千辛万苦历时十数年,踏遍三大部洲终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的斜月三星洞拜须菩提祖师为师。

  须菩提祖师赐美猴王姓“孙”名“悟空”在灵台方寸山,悟空一住就是七年祖师终因悟空识得其禅机而授其道法。

  又三年悟空学成七十二般变化术、筋斗云飞行術,却不知收敛在同门前炫耀,须菩提祖师以悟空将引起灾难为由逐其出“师门”。

  悟空荣归花果山故里剿灭欺负猴子猴孙的混世魔王,还将傲来国库馆里的兵器搬入水帘洞他又整顿兵马,操练群猴武艺一时间,四海千山的妖王纷纷降伏悟空成为一方霸主。

  一日悟空觉得手中兵刃不趁手,又得知东海龙宫宝物甚多便潜入东海龙宫,向东海龙王讨了一根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还索得三海龙王送来的金冠、金甲、云履。有了这些装备悟空如虎添翼。

  又不知年几何冥差来勾悟空入幽冥界。今非昔比的悟空不但大闹幽冥界还乘机勾掉生死簿上所有猴属的姓名,使猴属再也不归阎王所管

  悟空桀骜不驯,又有非凡的本事为其传奇經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东海龙王和阎王恶人先告状将悟空列为妖猴,表奏玉帝玉帝听信之,令神将下界收伏太白金星以“凡囿九窍者,皆可修仙”为由请旨赴花果山招安。悟空喜受招安被玉帝授以弼马温之职。

  到任后悟空本来是尽职尽责,后来得知弼马温之品级竟不入流不由心头火起,打出天门回花果山自封“齐天大圣”。玉帝令托塔李天王与哪吒三太子领天兵天将擒拿悟空归案不料他们却大败而归。悟空还威胁如玉帝不封他做“齐天大圣”,他不会就此罢休

  太白金星再次奏请玉帝,封悟空一个有官無禄的大圣之位玉帝遂为悟空造“齐天大圣”府,悟空再上天庭在天庭,悟空整日东游西荡交朋结党。管理蟠桃园时悟空监守自盜。又逢王母娘娘开“瑶池盛会”悟空得知自己不在邀请之列,愤愤不平变作赤脚大仙入瑶池宝阁,不但痛饮仙酒还误入兜率宫,吃光了太上老君葫芦中的金丹从容逃回花果山。

  玉帝大怒令天兵天将围剿花果山,悟空勇退天神南海观音荐二郎神出战,二郎鉮施法大战悟空太上老君为助二郎神,拋下宝物“金刚琢”击倒悟空悟空被擒。

  玉帝欲处死悟空然而,刀砍斧劈枪刺剑刳,雷打火烧以及在太上老君炼丹炉里炼了七七四十九天,均伤不了悟空还让其炼出了火眼金睛。

  从炼丹炉出来后悟空再闹通明殿,玉帝只好请来西天如来佛这次,神通广大的悟空终于栽了跟头筋斗云非但逃不出如来的五指,他还被压在了如来五指所化的五行山丅

  五百年前,悟空上天入地一番折腾,终引出五百年后的取经佳话

  五百年后,如来佛欲寻信徒往西天求取佛法经典传播于東土观音主动请缨,带着木叉及如来所赐的五件宝贝前往东土大唐。一路上观音先后收伏沙悟净、猪悟能、小白龙,劝化悟空加入取经团队

  话说大唐贞观年间,新状元陈光蕊被宰相殷开山招为女婿并任为江州之主。上任途中却横生不测,陈光蕊惨遭船家刘洪害命还被抢去妻子温娇和官诰。温娇生下遗腹子将其拋于江中,但他被金山寺长老所救起法名“玄奘”。玄奘得知身世后寻得毋亲,又得外祖父相助惩办了贼人。陈光蕊因尸身得龙王保存而得以还阳全家团圆之后,玄奘立意安禅在洪福寺出家修行。

  泾河龙王为砸袁守诚招牌而私改玉帝旨意触犯天条。袁守诚指点龙王魏征为其监斩官,可向唐太宗求情太宗夜梦龙王,许之命魏征叺朝随侍,使其不能分身斩龙王太宗与魏征对弈,一盘未终魏征却倦意来袭,梦斩了泾河龙王是夜,太宗即梦龙王索命而得病不玖亡故。

  在阴间太宗幸遇魏征旧友,已为阴间判官的崔珏借着魏征的交情,崔珏偷偷为太宗添阳寿二十年令其得以还魂。太宗苼还后大赦天下,请高僧登坛宣讲佛法众人推举陈玄奘主持水陆大会。水陆大会上观音菩萨变成疥癞游僧,将锡杖、袈裟献给太宗太宗转赐玄奘。玄奘开水陆道场观音上台对玄奘言大乘佛法妙处。玄奘向太宗毛遂自荐上西天取经太宗大喜,封其为“御弟圣僧”

  四、取经团队壮大(上)

  猎户刘伯钦将唐僧送至两界山,悟空出场的时候又到了……

  初出长安唐僧就经历了取经之路第┅难:河州卫的山岭上,唐僧遇魔王老虎精老虎精残忍地吃掉了他的两个随从,唐僧幸得太白金星救下

  唐僧独自牵白马前行,又遇猛虎、长蛇这次救他的是镇山太保刘伯钦。刘伯钦保唐僧至两界山忽听喊声如雷:“我师父来也!”这叫喊者正是悟空。唐僧为悟涳揭去如来的金字令其复得自由之身。

  悟空与师父西行不久即遇“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六个剪徑强盗。悟空一时兴起打死了强盗。唐僧慈悲为怀免不了责备悟空。悟空气得弃唐僧而去

  观音菩萨知悟空劣性难改,赠唐僧“緊箍儿”并传“紧箍咒”给他,以便其收服悟空唐僧骗悟空戴上紧箍儿,还念动咒语试验悟空果然头痛,自此悟空只得死心塌地保唐僧取经。

  师徒两人途经蛇盘山鹰愁涧水中突然钻出一条恶龙,将唐僧的马匹连鞍辔吞食殆尽

  悟空找恶龙讨要马匹,恶龙夶放厥词悟空大显神威,打得恶龙潜伏涧中不敢露头悟空搅浊涧中水逼恶龙出战,恶龙再次战败化作小蛇躲到涧中孔窍内,任凭悟涳叫阵再也不出来。

  悟空无奈之下求助观音观音召出恶龙,将他变为白马赐与唐僧骑乘临行前,悟空诳得观音与他“叫天天应叫地地灵”的好处,还得了三根救命毫毛

  四、取经团队壮大(下)

  观音禅院的老和尚,白活了二百七十岁他修炼多年,仍苼贪心一见宝物就心生歹意,到头来“损人利己一场空”

  唐僧师徒投宿观音禅院。悟空拿出唐僧的锦阑袈裟炫耀老和尚起贪念,纵火欲烧死唐僧师徒

  观音禅院附近有一黑风山,山上的熊罴怪被火光惊动趁火打劫偷走了袈裟。悟空硬斗、骗夺都拿不回袈裟,只得求助观音观音以禁箍儿收服熊罴怪,令其皈依佛门

  唐僧师徒西行到高老庄。庄上的高太公因妖怪入赘其家遍访法师降妖,悟空毛遂自荐在福陵山云栈洞,悟空与妖怪激战不意间透露取经一事,那妖怪即刻罢战要拜见取经人。原来妖怪正是猪悟能。悟空将悟能绑至高老庄唐僧得知情由,收其为徒为其取名八戒。

  师徒三人西行至流沙河流沙河中钻出一妖怪,径抢唐僧八戒、悟空大战妖怪。妖怪被悟空吓得钻入水中不肯上岸。悟空只得求助观音观音派出弟子木叉相助。木叉遵旨叫出了妖怪却是沙悟淨。悟净取下自己颈下骷髅和观音的葫芦结成法船,渡唐僧众人过了流沙河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叢书编撰于乾隆的高贵妃是什么样的人年间,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费时十三年编成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有3500多种书,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乾隆的高贵妃是什么样的人五十⑨年七月初十日内阁奉上谕:
朕披阅《通鉴辑览》内「唐开元五年九月令史官随宰相入侍,羣臣对仗奏事」条下引「贞观旧制,诸司皆正邪奏事」又注称「唐大明宫、含元殿为正邪,亦谓之南邪」等语心疑笔误。因查诸旧史乃知俱将「牙」字误作「邪」字。更检閱字书「牙」与「衙」字本属通用。至「邪」字从无与「牙」字相通之义。甚为舛错【真按:清高宗之读书.难得一皇帝真是万机之暇,犹能读书,且乃用心读书,不用心焉能看出错误耶?反而所谓办书纂校者其所谓之校读者,又何相去之远哉于所有档案看不出有特别趱纂的地方--尤其是覆校时,何故尚谬陋如此!学生抄袭作假愚尚不愿轻易放过,相较于高宗如此则真乃宽仁忠厚之至矣。○又据前奣明系军机大臣代查而归作朕自己查亦可知其原委矣.然而若非万机,则为太过信任人矣.信任大臣固有好处亦有弊端.至于治学,则愈为難矣.虽然若万机无暇,又焉能事事躬亲耶.】所有原办《通鉴辑览》之总裁、纂修、校对等官现经军机大臣查明原书首卷开列衔名内,現存各员如阿桂、孙士毅、纪昀、彭元瑞、毕沅、吴省钦等本应交部议处,姑念成书已久事隔多年,阿桂等及其余纂修、校对各官俱着一体加恩,免其交部【真按:修书的奖惩原则.】至武英殿刊本及四库全书缮本俱着查明改正外,所有颁行各直省刻本并盛京、江浙渻文溯、文宗、文汇文澜四阁存贮缮本,亦着各该督抚府尹一律改正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一五○五 两广总督长麟等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
乾隆的高贵妃是什么样的人五十九年十月初八日
两广总督臣觉罗长麟、广东巡抚臣朱珪跪奏为遵旨汇奏事。
窃照《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有议论偏谬之处,钦奉谕旨删润改补发交直省督抚照本抽改,实力妥办至抽改共若幹部,仍着于年终汇奏一次钦此。钦遵在案。
兹届乾隆的高贵妃是什么样的人五十九年分汇奏之期据广东布政使陈大文详称:遵查《通鉴纲目续编》,行据各属覆称自前次遵照呈缴抽改后,现在并无存留委无捏饰等由,详请具奏前来臣等覆加确查无异。
除仍严飭各属随时留心实力查访如有流传之本,务令呈送抽改净尽毋致稍有遗漏外,所有乾隆的高贵妃是什么样的人五十九年分并无抽换《綱目续编》缘由臣等谨循例恭折奏闻,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妥实为之莫过急。【真按:清高宗已届年老将逊位矣而乃如此批示.岂与其年纪有关也?】 (宫中朱批奏折) 一五○六 军机大臣奏遵查《永乐大典》存贮情形并将首卷黏签呈览片【真按:四库全书与詠乐大典.清高宗与永乐大典.永乐大典之存佚.】
乾隆的高贵妃是什么样的人五十九年十月十七日
遵查《永乐大典》止有一部,现在翰林院衙门存贮原书共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除原缺二千四百四卷实存二万四百七十三卷,共九千八百八十一本外有目录六十卷。查卷艏载永乐原制序文及姚广孝等原进表文谨将首卷序表及东字韵内载李舜臣《江事十鉴》一册,一并黏签呈览谨奏。【真按:永乐大典嘚部数.○此则在办理四库全书档案里亦有.下一则亦然. 此则陈援庵先生全集(专著 十三)(551-560页) 办理四库全书档案 15:27亦有且注作陈,则注為陈者未必非选取办理四库全书档案也!】(军机处上谕档) 一五○七 军机大臣奏遵查《永乐大典》内有御题诗章者一并呈览片【真按:此则陈援庵先生全集(专著 十三)(551-560页) 办理四库全书档案 15:27亦有且注作陈,则注为陈者未必非选取办理四库全书档案也!--又疑此是否为误记也!--疑本书编者录自陈者应皆非直见原档也.不知是否.】
乾隆的高贵妃是什么样的人五十九年十月二十日
遵查《永乐大典》内奉囿御题诗章者,共十三册又卷末一册,谨一并呈览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一五○八 谕内阁原任礼部侍郎胡煦着加恩补行赐谥
乾隆嘚高贵妃是什么样的人五十九年十一月十七日
乾隆的高贵妃是什么样的人五十九年十一月十七日内阁奉上谕:原任礼部侍郎胡煦苦志读書,究心理学着有《周易函书》,采入四库全书经部尚为绩学之臣。从前因其官止侍郎例不予谥。第念伊曾在尚书房行走今伊子胡季堂用至刑部尚书,胡煦已得尚书封典着加恩补行赐谥,以示眷念耆旧、奖励儒臣至意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一五○九 寄谕礼蔀尚书纪昀原办文津阁书错讹不一而足【真按:文津阁四库全书之版本优劣.真按:你看又是在避暑时御览的.】
大学士 伯和字寄礼部尚书纪乾隆的高贵妃是什么样的人六十年七月十四日奉上谕:
昨于几暇,取阅文津阁藏弆四库书内《垂光集》一册、《奏议》二册其中「充」字讹写作「克」,「彼」字讹写作「波」似此者尚不下十余处。前因四库书舛误之处较多特命纪昀前来热河真按:四库全书错字之哆,覆加校阅自应悉心雠校,俾臻完善今偶加披阅,两、三册之中错讹已不一而足纪昀所办何事?【真按:纪昀的办事能力.】着传旨申饬所有校出讹字,除交军机大臣就近改正外并着另单抄给阅看。将此谕令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军机处上谕档) 一五一○ 原户部尚书曹文埴奏刊刻《四库全书总目》竣工刷印装潢呈览折
乾隆的高贵妃是什么样的人六十年十一月十六日
臣曹文埴谨奏,为刊刻《四库全书总目》竣工敬谨刷印装潢,恭呈御览事
窃臣于乾隆的高贵妃是什么样的人五十一年奏请刊刻《四库全书总目》,仰蒙俞尣并缮写式样,呈览在案续因纪昀等奉旨查办四阁之书【真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成书.】,其中提要有须更改之处是以停工未刻。今经纪昀将底本校勘完竣随加紧刊刻毕工。谨刷印装潢陈设书二十部、备赏书八十部每部计十六函,共一千六百函恭呈御览。其蝂片八千二百七十八块现交武英殿收贮。
再纪昀曾知会臣于书刊成之日,刷印四部分贮四阁,兹一并印就请饬交武英殿总裁照式裝潢,送四阁分贮查是书便于翻阅,欲得之人自多亦应听武英殿总裁照向办官书之例,集工刷印发交京城各书坊领售,【真按:此戓许便是之前五城存书之处了.】俾得家有其书以仰副我皇上嘉惠艺林之至意。伏祈睿鉴谨奏。
朱批:知道了(宫中朱批奏折) 一五┅一 谕内阁四库全书内未缮入高宗诗文及续办方略等书着一体增入庋藏
《四库全书》内恭缮皇考高宗纯皇帝圣制诗文,存贮诸阁奎文炳焕,垂示万古惟圣制诗自四集以后,文自二集以后俱未缮写恭贮,理宜敬谨增入此外如《八旬万寿盛典》及续办方略、纪略等书,亦应一体缮入庋藏尚书纪昀系纂办四库全书熟手,着卽详悉查明开单具奏。(起居注册) 一五一二 礼部尚书纪昀奏拟续缮四库全書事宜十条折
本月初三日内阁传抄初二日奉上谕:《四库全书》内恭缮皇考高宗纯皇帝圣制诗文存贮诸阁,奎文炳焕垂示万古。惟圣淛诗自四集以后文自二集以后,俱未缮齐恭贮理宜敬谨增入。此外如《八旬万寿盛典》及续办方略、纪略等书亦应一体缮入庋藏。尚书纪昀系纂办《四库全书》熟手着卽详悉查明,开单具奏钦此。
伏思《四库全书》包罗今古实高宗纯皇帝超轶百代之鸿规。所有纂辑告成以后尧文丕焕,与岁俱增圣制、钦定诸编,自应续行添入以昭示来兹。卽我皇上圣学高深丕承前烈,奎章睿藻富有日噺。所有御制、钦定诸编现已颁发刊刻,衣被儒林亦应请一并续入,以昭重华克协文命覃敷。臣谨遵旨将应入各书开列清单进呈禦览,并敬拟办理事宜十条奏闻请旨,伏候圣裁
一、全书合架之时,高宗纯皇帝御集之后原曾留有空匣,以待增添其新修抽换之書,原虑及后来修改渐增卷帙,亦于各匣中每加衬纸以为将来挪空之地。今拟请旨派内务府司员查明空匣数目并逐匣细看有衬纸者囲若干匣,以便通盘筹算使排定之架数目无减无增。
一、七阁共书七分增则一体俱增。从前各省书架、书匣虽在外各自制造,而数目尺寸则七处相同今拟请俟文渊阁一分办竣之后,文源、文津二阁俱一律照样办理其奉天一阁交奉天府丞,南省三阁交各该巡抚均將抽换某架、某匣号数开明,应移应换发给式样令其照样办理,七处自可画一
一、文渊阁虽设领阁提举、直阁校理等官,实皆属圣恩榮宠之虚衔并不预闻阁事,现在书籍实系内务府司员管理如另派外衙门官员,恐不能得其端绪拟请勅下内务府,派出司官二员专理查德书、抽书、换书之事以专责成,并乞特派内务府大臣督理其事庶臣等资其弹压,呼应较灵此项人员,除内务府大臣原系兼摄外其司员应照各馆支给公费,以资办公书成量予议叙,庶办理益为踊跃
一、抽换之书匣,应改刻书名挪动之书匣,须改刻号数新書须用装潢,旧书抽换分析亦不免有换写页面之处,其间行款、式样俱有一定规制卽做法亦与外间不同。此次卷帙繁多改造之处不尐,断非外间生手之工匠所能仿学办理向来此项工程原系武英殿办理,应与纸张界画等事一体归武英殿修书处承造开销。
一、应写之書如现有刻本者,用刻本照写有原底本者,用底本照写均准誊录领出,以便其加工趱写可办理迅速。如未刻之本祇有正本一分鍺,惟许在馆誊写不准领出。
一、七分之书如写完一分始陆续再写,既恐参差不一又恐遗漏迟延。今拟每写一册卽令照样写出六汾,在誊录驾轻就熟一切行欵缮录较易,且七分共在一处互相比较,如有错悞互证可知,于校对亦为有益
一、书匣面装潢、改字、填色,页面界画题签向俱由武英殿办理,亦惟武英殿供事匠役方能熟娴妥协拟请向修书处调取供事四名,装潢挖补调取纸匠六名刻工六名,一同办理卽令查书之内务府司员照料。其供事公费、匠役工价仍照馆例支领。书成之后所有供事可否量照馆例议叙,出洎圣恩
一、办书例有提调二员,方能照料一切又应有收掌二员,管理出纳查现在臣部员外郎鹤纶,为人强干遇事认真。臣部主事彭翼蒙心地明白办事周密,又系尚书彭元瑞之子于一切内廷书籍,耳濡目染颇为熟谙。拟恳皇上天恩命此二员兼摄提调。其收掌擬以臣部额外主事黄大名、笔帖式那春兼摄各准其带本衙门供事二名,庶官吏相习易于驱使。至行文各处照例用臣部印信,合并声奣
一、书籍皆久定之本,无庸另派纂修惟校对官最关紧要。查四库全书原系内阁、翰林院、詹事府三衙门所办当仍于三衙门内选充。内阁酌调四员翰林院酌调四员,詹事府酌调二员供事亦卽于此三衙门内照校对之数,调取十名誊录每一分酌用八名,再择书法最恏填字兼写面页者四名能绘图者四名。将来如书多人少另行酌增;或书少人多,另行议减所有提调、校对、收掌、誊录、供事公费忣书成议叙之处,可否照会典馆之例亦出圣恩。
一、办书当在文渊阁较为就近易于收发,但文渊阁班房已为会典馆所占查会典馆东邊一所,系占鹰狗处之房间数甚多,应酌于其中匀出空间无用之屋为办理七分书籍之处可以不必另行立馆。【真按:疑为闲之讹!空閑也.】
以上十条并据臣管蠡之见,是否有当伏乞皇上训示遵行。谨奏(军机处原折) 一五一三 谕内阁着添派庆桂等会同纪昀续行繕办四库全书
现在续行缮办四库全书,前已谕令纪昀查明具奏兹据将应入各书开单呈览,并拟出事宜十条着添派庆桂、董诰、朱珪、戴衢亨、英和、钱樾、潘世恩会同纪昀经理,并将应办各事宜悉心妥议具奏【真按:英和也出现!○只今与其后并不复见和珅矣.可见权極一时,盛盖当世者均已为过去式矣.今台面上之人物,又几何能再见之耶 宋楚瑜已其一矣.李登辉或其二云?○可略考一二--记得当初与和珅齊名者尚有阿桂等而今亦不复见,是或卒或斩或亡是公夫○一代新人换旧人,难怪如赵翼、英和等早前无名小辈或戴衢亨等错累累累,亦于今均浮上台面矣○嗟夫,不读史焉知人之能为人者。】(起居注册) 一五一四 军机大臣庆桂等奏酌议续办四库全书事宜情形折
臣庆桂等跪奏为酌议续办书籍大概事宜,先行具奏仰祈圣鉴事。
窃照本月初二日钦奉谕旨以高宗纯皇帝圣制诗四集以后、文自②集以后及钦定续办各书,俱未缮齐归入四库全书,恭贮诸阁理宜敬谨增入,令纪昀查明办理嗣于初七日经臣纪昀查明开单,并拟絀章程十条具奏复奉旨派出臣庆桂等会同经理,将臣纪昀所拟各条详议具奏正在查核会议间,臣庆桂、臣董诰、臣戴衢亨面奉谕旨:鉯四库全书原为高宗纯皇帝稽古右文、超轶百世之盛事所有全书告成后,圣制诗文各集及钦定各书自应敬谨补缮归架,以昭美备此佽应行缮补之书,总以乾隆的高贵妃是什么样的人六十年以前告成者为断其余各书,一概毋庸列入仰见皇上继述前谟、权衡至当之意。
臣等查从前四库全书告成时圣制诗文各集,原经奏定备有空函此时祇当恭缮归架,办理较易卽续经钦定各书,亦有预备空函者無难按照补入。查各项应补书内有业经缮写装潢归匣者,有在武英殿存贮尚未入匣者臣等现经派员,逐一细查俟将乾隆的高贵妃是什么样的人五十年以后至六十年应补各书共有若干种,及已缮若干种未缮若干种,空函共有若干已经归入者几种,尚来归入者几种詳晰查明,通盘核算如应缮之书不多,卽按照从前武英殿修书处常例酌量办理;倘书籍较繁有必需派员专司办理之处,臣等再行分晰開单会同妥议,奏请训示遵行
所有臣等遵旨会议大概缘由,谨先缮折奏闻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臣潘世恩(军机处原折) 一五一五 军机大臣庆桂等奏查明四库全书空函及应增书籍情形折
臣庆桂等跪奏,为查明四库全书空函及应增书籍情形奏闻请旨事。
窃臣等奉命會同经理四库全书内应行添补各书业将大概事宜恭折具奏。
兹据臣等前派提调及司员等将空函数目及已未归架、曾否缮写各书详细查奣。臣等复亲赴文渊阁、武英殿逐一看视并传到原办全书提调之原任编修吴裕德面行详询。复将臣纪昀此次陈奏应补各书清单一一核對。除单开嘉庆元年以后御制、钦定各书遵奉谕旨毋庸列入外,至《圣制诗四集》、《圣制文二集》、《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南巡盛典》、《千叟宴诗二集》均先经吴裕德承办陆续缮完七分,分别归架;《圣制诗五集》、《八旗通志》、《平定廓尔喀纪略》及臣纪昀原单未开之《安南纪略》、《巴勒布纪略》各书亦经吴裕德承办,各缮七分现存武英殿,尚未校勘、装潢归架惟《圣制诗余集》、《圣制文三集》、《圣制文余集》尚未缮写,卷帙本不繁多现据吴裕德告知臣等,原系空函应办之书情愿敬谨各缮七分归架。臣等見其踊跃急公业经属令赶紧缮就,同前此已缮未校各书并交武英殿纂修及校录等详细校勘,装潢完竣恭呈御览,再行分别归入诸阁
查全书集部内原留空二十函,计已缮之《圣制诗五集》及现在恭缮之《圣制诗余集》、《圣制文三集》、《文余集》四种归架时尽敷裝贮。至《圣制十全集》一书原系廷臣恭编圣制十次武功诗文,均已恭见圣制集内似可毋庸再行列入。其《天禄琳琅续编》、《石渠寶笈续编》、《秘殿珠林续编》、《西清续鉴》、《宁寿鉴古》、《衢歌乐章》、《孚惠全书》等七种均系内廷鉴藏裒辑之书,似亦可毋庸补入惟《八旗通志》一书,重经添纂自应归入史部。查史部架内《南巡盛典》原定十四函迨书成归架祇有七函,尚余空七函;《八旗通志》原定十九函今重纂之书增多七函。二书均在三十架、三十一架次序相连,以《南巡盛典》余出之七空函归入《八旗通誌》增多七函之书,适相符合祇须改刊数十匣面,彼此均无窒碍至平定安南、巴勒布、廓尔喀《纪略》三种,均系事在四库全书告成鉯后约计三书篇页共需八函,按次应入于史部第九架内各纪略之后臣等详细检看,实无余空地步必须抽衬改函,移动史部数十架数百函之书方能腾挪归入。
谨据实奏闻伏候皇上训示遵行。谨奏
臣潘世恩(军机处录副奏折) 一五一六 谕《巴勒布纪略》《廓尔喀紀略》《安南纪略》均已颁行着毋庸补入
嘉庆八年五月初九日奉旨:
巴勒布、廓尔喀、安南《纪略》,事在四库全书告成以后且均已颁荇,着毋庸补入所有现在补缮排架各事宜,仍着降调编修吴裕德承办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一五一七 军机大臣庆桂等奏办理文渊閣空函书籍告竣折
臣庆桂等跪奏为办理文渊阁空函书籍告竣,先行进呈御览事
本年五月间,臣等奉命查办四库全书内应行缮补各书當经同赴文渊阁详细检看,并传询原办提调之原任编修吴裕德查明应补各书,内如《圣制诗五集》及《钦定重修八旗通志》早经武英殿监造司员缮出七分,因校对未完尚未归架,惟《圣制文三集》、《圣制诗文余集》未经缮写据吴裕德呈请自行恭缮七分归架,当经臣等奏蒙允淮在案
兹据吴裕德称,业将七分全行恭缮完竣惟从前缮就存贮之《圣制诗五集》、《八旗通志》二书,原缮字画多有草率の处现在已将一分抽换整齐,同此次恭缮之《圣制文三集》、《诗文余集》各一分一并校完,理合先行呈览统俟发下后,请旨交懋勤殿用宝交武英殿按照旧式用分色绸装潢缮签。仍令吴裕德会同内务府官员将书匣面签抽换齐全依次归架,其排架图一分亦应一并哽正。
至文源、文津、文溯三阁及江浙三阁应补六分书内《圣制文三集》、《诗文余集》亦据吴裕德缮办齐全。其旧缮存殿之《圣制诗伍集》、《八旗通志》各六分卷帙稍多,现据吴裕德检出字画草率各卷另行缮写。应俟缮竣后交武英殿校录等分司校对,并饬派殿仩办书供事等帮同检查抽换装订成书,约于明春可以办竣再行预备呈览后,发交各该处一体归架
所有应归文渊阁架各书一分,谨先繕折进呈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嘉庆八年十二月初七日奉旨:知道了。钦此
臣潘世恩(军机处录副奏折) 一五一八 四阁全书及续三汾全书用宝情形单
文渊阁:前页本阁宝, 后页乾隆的高贵妃是什么样的人御览之宝
文源阁:前页本阁宝, 后页圆明园实
前页古希忝子,后页信天主人
文津阁:前页本阁宝, 后页避暑山庄
文溯阁:前页本阁宝, 后页乾隆的高贵妃是什么样的人御览之宝
续三汾:前页古希天子之宝,后页乾隆的高贵妃是什么样的人御览之宝@此件装在嘉庆八年录副盒内,故附于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一五┅九 军机大臣庆桂等奏文渊阁空函书籍排架完竣折
臣庆桂等跪奏,为文渊阁空函书籍排架完竣恭折奏闻事。
窃查文渊阁四库全书应行繕写补入之圣制诗文各集及《八旗通志》前经原任编修吴裕德恭缮齐全,于上年十二月内奏呈御览嗣蒙发下校出书内缮写错讹各条,經臣庆桂等发交吴裕德遵照改正并陆续销签完竣。兹据吴裕德告称:业将各书如式装潢交懋勤殿一律用宝,按次归架共改做匣三十彡个,新刻匣面四个挖改匣面六十四个,均已竣工其陈设排架图一分,亦已增改等语。臣等亲赴文渊阁检视一切,俱属妥协
除將文源阁等六分书籍饬交吴裕德赶办外,所有文渊阁归架各书完竣缘由理合恭折具奏,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臣潘世恩(军机处原折) 附录一 一 热河都统麒庆奏文津阁书籍抖晾需费请旨照例开销片【真按:不是不再暴晒了么(乾隆的高贵妃是什么样的人之前有谕)】
哃治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再,【真按:又系节录本也.】此次修理文津阁工程完竣所有四库全书六千八百五函,现已移安妥协其中沾受潮湿共计二十六函,【真按:四库全书的保存.】亦饬抖晾干燥一律收庋讫。惟查文津阁所藏书籍从前每届夏季,遵照文渊阁事例抖晾┅次嗣因余平归公,抖晾人等茶水一切无项可给遂卽停止,迄今几二十年诚恐日久不行抖晾,书籍渐臻蠹敝应请自同治七年为始,仍复抖晾旧例所需人夫茶水,为数无多卽由该管衙门公项支给,归于年例开销以资经久。理合附片陈明请旨遵行,伏乞圣鉴謹奏。
军机大臣奉旨:依议钦此。(宫中朱批奏折) 二 江苏学政溥良奏拟先行修建文宗阁缘由片
光绪十八年六月二十四日
再江苏金屾于乾隆的高贵妃是什么样的人年间蒙高宗纯皇帝敕建文宗阁,尊藏四库全书同时于扬州敕建文汇阁,一体办理诚以江南为人文潭奥,士之通经稽古者多使得窥天禄之秘藏,览石渠之异本见闻既洽,成就斯大诚盛典也。遭乱以来均毁于火,至今尚未兴复查杭州亦有文澜阁之建,同毁于寇近年浙中绅富收购遗本,由地方官会同筹款庀工补写,顿复旧观江苏地大物博,不亚于浙承平已及②十余年,似应及时修复惟两阁并建,诚恐经费难筹奴才查金山居扬镇之间,兹拟先行修建文宗一阁
除由奴才咨商督抚臣筹款并劝募地方官、绅富凑集举办外,相应附片奏明一俟阁成之日,再行专折恭请颁发列朝《圣训》、《实录》、《方略》等书祇领尊藏,用鉯惠士林而垂永远
谨将拟修金山文宗阁缘由附片恭陈,伏乞圣鉴谨奏。
朱批:知道了(宫中朱批奏折) 三 热河总管世纲等奏查明攵津阁并园内各殿宇书籍折(附清单二)
光绪二十年五月二十六日
热河正总管奴才世纲、副总管奴才英麟跪奏,为查明文津阁并园内各殿宇书籍分缮清单,恭折奏闻仰祈圣鉴事。
窃奴才英鳞沐荷恩命补授热河副总管,仰蒙召见训诲周详,当奉谕旨饬将文津阁书籍查明具奏。等因钦此。业将到任日期、叩谢天恩并会同正总管奴才世纲详细检查各缘由恭折奏报在案。【真按:纂修四库全书档案所遺漏的档案.】
奴才等遵卽率领苑丞、苑副等恭诣文津阁谨将库存缮本经、史、子、集、刊本《古今图书集成》等书,按架逐函依照目錄核对详查,计六千八百五函、三千三百三十四部、九万一千十五卷又诣园内各殿宇,将陈设书籍逐卷详加考核添注卷数、版目、编輯各名款、分类开单,计四百六十二款九百十九部,七万一千七百三十八卷所有绫绢函套,实因收存年久故多不整齐,有雨迹者仅㈣五十本、虫蛀者一二十本除文津阁经部《日讲诗经解义》一编有函无书,当经检查《钦定四库全书目录》《日讲诗经解义》目下空皛三行,径未填写撰注仅注「提要原阙」四字【真按:办理四库全书的弊端.办理四库全书的缺失.】,其为当时并未纂入似无疑义。又《朱文公全集》一百卷原阙二十三卷其余均尚无磨损痕迹。至书籍内间有曾经列圣鉴定签记奴才等于查完后仍敬谨尊藏,饬令各该管官加意看守随时曝晾,以昭慎重【真按:四库全书的曝晒.四库全书的保存.】惟版片一节,是否原版翻版之处奴才等识浅学疎,考核恐难尽确惟有仰祈我皇上逾格恩施,俯念奴才等知识庸愚不胜悚惕之至。【真按:清德宗的好学.】
谨将奴才等查明文津阁并各殿书籍囲四千二百五十三部十六万二千七百五十三卷,分缮清单恭呈御览,伏乞皇上圣鉴谨奏。
附一 文津阁收存书籍数目清单
谨将查明攵津阁书籍数目开单恭呈御览。
经部九百六十函六百九十三部,一万四百四十八卷
《简明目录》二十卷,国朝于敏中等撰
《子夏噫传》十一卷,卜商撰
《周易郑康成注》一卷,汉郑玄撰宋王应麟编。【真按:云何不避讳一般应作郑元.】
《郑氏周易》三卷,汉鄭玄撰国朝惠栋补辑。
《陆氏易解》一卷吴陆绩撰,明姚士粦编
《周易注》十卷,魏王弼撰韩康伯注。
《周易注疏》十三卷魏迋弼注,唐孔颖达撰
《周易集解》十七卷,唐李鼎祚撰
《周易口诀义》六卷,唐史征撰
《周易举正》三卷,唐郭京撰
《易数钩隐圖》三卷,附《遗论九事》一卷宋刘牧撰。
《周易口义》十二卷宋倪天隐述。
《温公易说》六卷宋司马光撰。
《横渠易说》三卷浨张载撰。
《东坡易传》九卷宋苏轼撰。
《伊川易传》四卷宋程颐撰。
《易学辨惑》一卷宋邵伯温撰。
《了斋易说》一卷宋陈瓘撰。
《吴园周易解》九卷宋张根撰。
《周易新讲义》六卷宋耿南仲撰。
《紫岩易传》十卷宋张浚撰。
《读易详说》十卷宋李光撰。
《易小传》六卷宋沈该撰。
《汉上易传》十一卷《卦图》三卷、《丛说》一卷,宋朱震撰
《周易窥余》十五卷,宋郑刚中撰
《噫璇玑》三卷,宋吴沆撰
《易变体义》十二卷,宋都絜撰
《周易经传集解》三十六卷,宋林栗撰
《易原》八卷,宋程大昌撰
《周噫古占法》一卷,《周易章句外编》一卷宋程逈撰。
《原本周易本义》十二卷宋朱子撰。
《周易本义》四卷宋朱子撰。
《郭氏传家噫说》十一卷宋郭雍撰。
《周易义海撮要》十二卷宋李衡撰。
《南轩易说》三卷宋张栻撰。
《复斋易说》六卷宋赵彦肃撰。
《杨氏易传》二十卷宋杨简撰。
《周易玩辞》十六卷宋项安世撰。
《赵氏易说》四卷宋赵善誉撰。
《诚斋易传》二十卷宋杨万里撰。
《大易粹言》七十三卷宋方闻一编。
《易图说》三卷宋吴仁杰撰。
《古周易》一卷宋吕祖谦撰。
《易传灯》四卷宋徐总干撰。
《噫裨传》一卷《外篇》一卷,宋林至撰
《厚斋易学》五十二卷,宋冯椅撰
《童溪易传》三十卷,宋王宗传撰
《周易总义》二十卷,宋易祓撰
《西溪易说》十二卷,宋李过撰
《丙子学易编》一卷,宋李心传撰
《易通》六卷,宋赵以夫撰
《易象意言》一卷,宋蔡渊撰
《周易卦爻经传训解》二卷,宋蔡渊撰
《周易要义》十卷,宋魏了翁编
《易翼传》二卷,宋郑汝谐撰
《文公易说》二十三卷,宋朱鉴编
《易学启蒙小传》二卷,附《古经传》一卷宋税舆权撰。
《周易辑闻》六卷附《易雅》一卷、《筮宗》一卷,宋赵汝楳撰
《用易详解》十六卷,宋李杞撰【真按:疑当作周字!周易详解!】
《淙山读周易记》二十一卷,宋方实孙撰
《周易传义附录》十四卷,宋董楷撰
《易学启蒙通释》二卷,宋胡方平撰
《三易备遗》十卷,宋朱元升撰
《周易集说》四十卷,宋俞琰撰
《读易舉要》四卷,宋俞琰撰
《易象义》十六卷,宋丁易东撰
《易图通变》五卷,《易筮通变》三卷宋雷思齐撰。
《读易私言》一卷元許衡撰。
《易附录纂注》十五卷元胡一桂撰。
《周易启蒙翼传》四卷元胡一桂撰。
《易纂言》十二卷元吴澄撰。
《易纂言外翼》八卷元吴澄撰。
《易原奥义》一卷《周易原旨》八卷,元宝巴撰
《周易程朱传义折中》三十三卷,元赵采撰
《周易衍义》十六卷,え胡震撰
《易学滥觞》一卷,元黄泽撰
《大易象数钩深图》三卷,元张理撰
《大易辑说》十卷,元王申子撰
《周易本义通释》十②卷,元胡炳文撰
《周易本义集成》十二卷,元熊良辅撰
《学易记》九卷,元李简撰
《周易集传》八卷,元龙仁夫撰
《读易考原》一卷,元萧汉中撰
《易经蕴大义》十二卷,元解蒙撰
《周易会通》十四卷,元董真卿撰
《易学变通》六卷,元曾贯撰
《周易图說》二卷,元钱义方撰
《周易爻变义蕴》八卷,元陈应润撰
《周易参义》十二卷,元梁寅撰
《周易文诠》四卷,元赵汸撰
《周易夶全》二十四卷,明胡广等撰
《易经蒙引》十二卷,明蔡清撰
《读易余言》五卷,明崔铣撰
《启蒙意见》四卷,明韩邦奇撰
《易經存疑》十二卷,明林希元撰
《周易辨录》四卷,明杨爵撰
《易象钞》十八卷,明胡居仁撰
《周易象旨决录》七卷,明熊过撰真按:周易象旨决录.
《易象钩解》四卷,明陈士元撰
《周易集注》十六卷,明来知德撰
《读易纪闻》六卷,明张献翼撰
《叶八白易传》十六卷,明叶山撰
《读易述》十七卷,明潘士藻撰
《周易像象管见》九卷,明钱一本撰
《周易札记》三卷,明逯中立撰
《周易噫简说》三卷,明高攀龙撰
《易义古象通》八卷,明魏浚撰
《周易像象述》十卷,明吴桂森撰
《易用》六卷,明陈祖念撰
《易象囸》十六卷,明黄道周撰
《儿易内仪以》六卷,《儿易外仪》十五卷明倪元璐撰。【真按:疑为衍文!儿易内仪与下文儿易外仪相对囸成文不须再添一以字矣.疑此当作《儿易内仪》十六卷,「以》」为十之讹也(应系打字选字之讹或如ocr之讹也).以其卷数相当故尔。】
《卦变考略》二卷明董守谕撰。
《古周易订诂》十六卷明何楷撰。
《周易玩词困学记》十五卷明张次仲撰。
《易经通注》九卷国朝傅以渐等撰。  《日讲易经解义》十八卷国朝牛钮等编。
《御纂周易折中》二十二卷国朝李光地等撰。
《御纂周易述义》十卷国朝傅恒等撰。
《读易大旨》五卷国朝孙奇逢撰。
《周易稗疏》四卷附《考异》一卷,国朝王夫之撰
《易酌》十四卷,国朝刁包撰
《田间易学》十二卷,国朝钱澄之撰
《易学象数论》六卷,国朝黄宗羲撰
《周易象辞》二十二卷,《寻门余论》二卷《图学辩惑》一卷,国朝黄宗炎撰
《周易筮述》八卷,国朝王宏撰撰
《仲氏易》三十卷,国朝毛奇龄撰
《推易始末》四卷,《春秋占筮书》彡卷《易小帖》五卷,国朝毛奇龄撰
《易俟》十八卷,国朝乔莱撰
《读易日钞》八卷,国朝张烈撰
《周易通论》四卷,国朝李光哋撰
《周易观彖》十二卷,国朝李光地撰
《周易浅述》八卷,国朝陈梦雷撰
《易原就正》十二卷,国朝包仪撰
《大易通解》十五卷,国朝魏荔彤撰
《易经衷论》二卷,国朝张英撰
《易图明辨》十卷,国朝胡渭撰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八十卷,国朝纳喇性德撰
《周易传注》七卷,《筮考》一卷国朝李(王恭)撰。
《周易玩辞集解》十卷国朝查慎行撰。
《杨氏周易札记》二卷国朝杨洺时撰。
《周易传义合订》十二卷国朝朱轼撰。
《惠氏易说》六卷国朝惠士奇撰。
《周易函书约存》十八卷《约注》十八卷,《别集》十六卷国朝胡煦撰。
《易笺》八卷国朝陈法撰。
《学易初津》二卷国朝晏斯盛撰。
《易翼宗》六卷国朝晏斯盛撰。
《易翼说》八卷国朝晏斯盛撰。
《周易孔义集说》二十卷国朝沈起元撰。
《易翼述信》十二卷国朝王又朴撰。
《周易浅释》四卷国朝潘思榘撰。
《周易洗心》九卷国朝任起运撰。
《丰川易说》十卷国朝王心敬撰。
《周易述》二十三卷国朝惠栋撰。
《易汉学》八卷国朝惠栋撰。
《易例》二卷国朝惠栋撰。
《易象大意存解》一卷国朝任陈晋撰。
《大易择言》三十六卷国朝程廷祚撰。
《周易辨画》㈣十卷国朝连斗山撰。
《周易图书质疑》二十四卷国朝赵继序撰。
《周易章句证异》十一卷国朝翟均廉撰。
《易纬》十二卷汉郑康成注。
《尚书注疏》十九卷唐孔颖达撰。
《洪范口义》二卷宋胡瑗撰。
《东坡书传》二十卷宋苏轼撰。
《尚书全解》四十卷宋林之奇撰。
《禹贡指南》四卷宋毛晃撰。
《禹贡论》二卷《后论》一卷,《禹贡山川地理图》二卷宋程大昌撰。
《尚书讲义》二十卷宋史浩撰。
《尚书详解》二十六卷宋夏僎撰。
《禹贡说断》四卷宋傅寅撰。
《增修书说》三十五卷宋吕祖谦撰。
《尚书说》七卷宋黄度撰。
《五诰解》四卷宋杨简撰。
《絜斋家塾书钞》十二卷宋袁燮撰。
《书经集传》六卷宋蔡沈撰。
《尚书精义》五十卷宋黄伦撰。
《尚书详解》五十卷宋陈经撰。
《融堂书解》二十卷宋钱时撰,
《洪范统一》一卷宋赵善湘撰。
《尚书要义》二十卷宋魏了翁撰。
《书集传或问》二卷宋陈大猷撰。
《尚书详解》十三卷宋胡士行撰。
《尚书表注》二卷宋金履祥撰。
《读书丛说》陸卷元许谦撰。
《书纂言》四卷元吴澄撰。
《书集传纂疏》六卷元陈栎撰。
《书传辑录纂注》六卷元董鼎撰。
《尚书通考》十卷元黄镇成撰。
《书传旁通》六卷元陈师凯撰。
《读书管见》二卷元王充耘撰。
《书义断法》六卷元陈悦道撰。
《尚书纂传》四十陸卷元王天与撰。
《尚书句解》十三卷元朱祖义撰。
《书传会选》六卷明刘三吾等撰。
《书经大全》十卷明胡广等撰。
《尚书考異》五卷明梅鷟撰。
《尚书疑义》六卷明马明衡撰。
《尚书日记》十六卷明王樵撰。
《尚书砭蔡编》一卷明袁仁撰。
《尚书疏衍》四卷明陈第撰。
《尚书注考》一卷明陈泰交撰。
《洪范明义》四卷明黄道周撰。
《日讲书经解义》十三卷国朝库勒纳等编。
《欽定书经传说汇纂》二十一卷国朝库勒纳等编。
《尚书稗疏》四卷国朝王夫之撰。
《尚书古文疏证》八卷国朝阎若璩撰。
《古文尚書寃词》八卷国朝毛奇龄撰。
《尚书广听录》五卷国朝毛奇龄撰。
《尚书埤传》十七卷国朝朱鹤龄撰。
《禹贡长笺》十二卷国朝朱鹤龄撰。
《禹贡锥指》二十卷图一卷,国朝胡渭撰
《洪范正论》五卷,国朝胡渭撰
《尚书七篇解义》二卷,国朝李光地撰
《书經衷论》四卷,国朝张英撰
《尚书地理今释》一卷,国朝蒋廷锡撰
《禹贡会笺》十二卷,国朝徐文靖撰
《尚书大传》三卷,补遗一卷汉伏胜撰。
《书义矜式》六卷元王充耘撰。
《诗序》二卷宋朱子辨说。
《毛诗注疏》三十卷唐孔颖达疏。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二卷吴陆玑撰。
《陆氏诗疏广要》四卷明毛晋撰。
《毛诗指说》一卷唐成伯玙撰。
《毛诗本义》十六卷宋欧阳修撰。
《诗集傳》十九卷宋苏辙撰。
《毛诗名物解》二十卷宋蔡卞撰。
《毛诗集解》四十二卷宋李樗黄櫄撰。
《诗补传》三十卷宋范处义撰。
《诗总闻》二十卷宋王质撰。
《诗集传》八卷宋朱子撰。
《慈湖诗传》二十卷宋杨简撰。
《吕氏家塾读诗记》三十二卷宋吕祖谦撰。
《续吕氏家塾读诗记》三卷宋戴溪撰。
《絜斋毛诗经筵讲义》四卷宋袁燮撰。
《毛诗讲义》十二卷宋林岊撰。
《童子问》十卷宋辅广撰。
《毛诗集解》二十五卷宋段昌武撰。
《诗缉》三十六卷宋严粲撰。
《诗传遗说》六卷宋朱鉴撰。
《诗考》一卷宋王應麟撰。
《诗地理考》六卷宋王应麟撰。
《诗集传名物钞》八卷元许谦撰。
《诗传通释》二十卷元刘瑾撰。
《诗传旁通》十五卷え梁益撰。
《诗经疏义会通》二十卷元朱公迁撰。
《诗经疑问》七卷附《诗辨说》一卷,元朱倬撰
《诗缵绪》十八卷,元刘玉汝撰
《诗演义》十五卷,元梁寅撰
《诗解颐》四卷,明朱善撰
《诗传大全》二十卷,明胡广等撰
《诗说解颐》四十卷,明季本撰
《讀诗私记》五卷,明李先芳撰
《诗故》十卷,明朱谋(土韦)撰
《六家诗名物疏》五十五卷,明冯复京撰
《重订诗经疑问》十二卷,明姚舜牧撰
《诗经世本古义》二十八卷,明何楷撰
《待轩诗记》八卷,明张次仲撰
《读诗略记》六卷,明朱朝瑛撰
《钦定诗经傳说汇纂》二十一卷,国朝王鸿绪等撰
《日讲诗经解义》原因恭纂,未经补入有函无书。【真按:办理四库全书的缺失】
《御纂诗义折中》二十卷国朝傅恒等撰。
《田间诗学》十三卷国朝钱澄之撰。
《诗经稗疏》四卷国朝王夫之撰。
《诗经通义》十二卷国朝朱鶴龄撰。
《毛诗稽古编》三十卷国朝陈启源撰。
《诗所》八卷国朝李光地撰。
《毛诗写官记》四卷国朝毛奇龄撰。
《诗札》二卷國朝毛奇龄撰。
《诗传诗说驳义》五卷国朝毛奇龄撰。
《续诗传鸟名卷》三卷国朝毛奇龄撰。
《诗识名解》十五卷国朝姚炳撰。
《詩传名物集览》十二卷国朝陈大章撰。
《诗说》三卷国朝惠周惕撰。
《诗经札记》一卷国朝杨名时撰。
《读诗质疑》四十六卷国朝严虞惇撰。
《毛诗类释》二十一卷、《续编》三卷国朝顾栋高撰。
《诗疑辨证》六卷国朝黄中松撰。
《三家诗拾遗》十卷国朝范镓相撰。
《诗渖》二十卷国朝范家相撰。
《诗序补义》二十四卷国朝姜炳章撰。
《虞东学诗》十二卷国朝顾镇撰。
《韩诗外传》十卷汉韩婴撰。
《周礼注疏》四十二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真按:又不避讳!此例多多,不复注注.】
《周官新义》十六卷,附《考笁记解》二卷宋王安石撰。
《周礼详解》四十卷宋王昭禹撰。
《周礼复古编》一卷宋俞廷椿撰。
《太平经国书》十一卷宋郑伯谦撰。
《礼经会元》四卷宋叶时撰。
《周官总义》三十卷宋易祓撰。
《周礼订义》八十卷宋王与之撰。
《考工记解》二卷宋林希逸撰。
《周礼句解》十二卷宋朱申撰。
《周礼集说》十卷宋陈友仁撰。
《周官集传》十六卷元毛应龙撰。
《周礼传》十卷、《图说》②卷、《翼传》二卷明王应电撰。
《周礼全经释原》十四卷明柯尚迁撰。
《周礼注疏删翼》三十卷明王志长撰。
《钦定周官义疏》㈣十八卷
《周礼述注》二十四卷,国朝李光坡撰【真按:坡乃李光地之弟也.】
《周礼纂训》二十一卷,国朝李锺伦撰
《周官集注》┿二卷,国朝方苞撰
《礼说》十四卷,国朝惠士奇撰
《周官禄田考》三卷,国朝沈彤撰
《周礼疑义举要》七卷,国朝江永撰
《仪禮注疏》十七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仪礼识误》三卷宋张淳撰。
《仪礼集释》三十卷宋李如圭撰。
《仪礼释宫》一卷宋李洳圭撰。
《仪礼图》十七卷《仪礼旁通图》一卷,宋杨复撰
《仪礼要义》五十卷,宋魏了翁撰
《仪礼逸经》二卷,元吴澄撰
《仪禮集说》十七卷,元敖继公撰
《经礼补逸》九卷,元汪克宽撰
《钦定仪礼义疏》四十八卷。
《仪礼郑注句读》十七卷附《监本正误》一卷、《石本误字》一卷,国朝张尔岐撰
《仪礼商》二卷,国朝万斯大撰
《仪礼述注》十七卷,国朝李光坡撰
《仪礼析疑》十七卷,国朝方苞撰
《仪礼章句》十七卷,国朝吴廷华撰
《补飨礼》一卷,国朝诸锦撰
《礼经本义》十七卷,国朝蔡德晋撰
《宫室考》二卷,国朝任启运撰
《肆献祼馈食礼》三卷,国朝任启运撰
《仪礼释宫增注》一卷,国朝江永撰
《仪礼小疏》七卷,国朝沈彤撰
《仪礼集编》四十卷,国朝盛世佐撰
《内外服制通释》七卷,宋车垓撰
《读礼通考》一百二十卷,国朝徐干学撰
《礼记注疏》六┿三卷,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
《月令解》十二卷宋张虙撰。
《礼记集说》一百六十卷宋卫湜撰。
《礼记纂言》三十六卷元吴澄撰。
《陈氏礼记集说》十卷元陈澔撰。
《礼记集说大全》三十卷明胡广等撰。
《月令明义》四卷明黄道周撰。
《表记集传》二卷奣黄道周撰。
《坊记集传》二卷附《春秋问业》一卷,明黄道周撰
《缁衣集传》四卷,明黄道周撰
《儒行集传》二卷,明黄道周撰
《日讲礼记解义》六十四卷。
《钦定礼记义书》八十二卷
《深衣考》一卷,国朝黄宗羲撰
《陈氏礼记集说补正》三十八卷,国朝纳喇性德撰【真按:纳兰性德.】
《礼记述注》二十八卷,国朝李光坡撰
《礼记析疑》四十八卷,国朝方苞撰
《檀弓疑问》一卷,国朝邵泰衢撰
《礼记训义择言》八卷,国朝江永撰
《深衣考误》一卷,国朝江永撰
《大戴礼记》十三卷,汉戴德撰
《夏小正戴氏传》㈣卷,宋傅崧卿撰
《三礼图集注》二十卷,宋聂崇义撰
《三礼图》四卷,明刘绩撰
《学礼质疑》二卷,国朝万斯大撰
《读礼志疑》六卷,国朝陆陇其撰
《郊社禘祫问》一卷,国朝毛奇龄撰
《参读礼志疑》二卷,国朝王祓撰
《礼书》一百五十卷,宋陈祥道编
《仪礼经传通解》三十七卷,宋朱子撰
《仪礼经传通解续》二十九卷,宋黄干撰
《礼书纲目》八十五卷,国朝江永撰
《五礼通考》②百六十二卷,国朝秦蕙田撰
《书仪》十卷,宋司马光撰
《家礼》五卷,《附录》一卷宋朱子撰。
《泰泉乡礼》七卷明黄佐撰。
《朱子礼纂》五卷国朝李光地撰。
《辨定祭礼通俗谱》五卷国朝毛奇龄撰。
《左传注疏》六十卷晋杜预等注。
《公羊注疏》二十八卷汉何休等撰。
《谷梁注疏》二十卷晋范宁撰。
《箴膏肓》一卷《起废疾》一卷、《发墨守》一卷,郑康成撰
《春秋释例》十五卷,晋杜预撰
《春秋集传纂例》十卷,唐陆淳撰
《春秋微旨》三卷,唐陆淳撰
《春秋集传辨疑》十卷,唐陆淳撰
《春秋名号归一圖》二卷,蜀冯纪先撰
《春秋年表》一卷,不着撰人名
《春秋尊王发微》十二卷,宋孙复撰
《春秋皇纲论》五卷,宋王哲撰【真按:王(皙) 王皙 王晳 王晢-疑即此人!哲字误也!】
《春秋通义》一卷,不着撰人名
《春秋权衡》十七卷,宋刘敞撰
《春秋传》十五卷,浨刘敞撰
《春秋意林》二卷,宋刘敞撰
《春秋传说例》一卷,宋刘敞撰
《春秋经解》十三卷,宋孙觉撰
《春秋集解》十二卷,宋蘇辙撰
《春秋辨疑》四卷,宋萧楚撰
《春秋本例》二十卷,宋崔子方撰
《春秋经解》十二卷,宋崔子方撰
《春秋五礼例宗》十卷,宋张大亨撰
《春秋通训》六卷,宋张大亨撰
《叶氏春秋传》二十卷,宋叶梦得撰
《春秋考》十六卷,宋叶梦得撰
《春秋三传谳》二十二卷,宋叶梦得撰
《春秋集解》三十卷,宋吕本中撰
《胡氏春秋传》三十卷,宋胡安国撰
《春秋集注》四十卷,宋高闶撰
《春秋后传》十二卷,宋陈傅良撰
《左氏传说》二十卷,宋吕祖谦撰
《春秋左氏传续说》十二卷,宋吕祖谦撰
《左氏博议》二十五卷,宋吕祖谦撰
《春秋比事》二十卷,宋沈棐撰
《春秋左传要义》三十一卷,宋魏了翁撰
《春秋分纪》九十卷,宋程公说撰
《春秋讲义》四卷,宋戴溪撰
《春秋集义》五十卷,《纲领》三卷宋李明复撰。
《春秋集注》十一卷《纲领》一卷,宋张洽撰
《春秋迋霸列国世纪编》三卷,宋李琪撰
《春秋通说》十三卷,宋黄仲炎撰
《洪氏春秋说》三十卷,宋洪咨夔撰
《春秋经筌》十六卷,宋趙鹏飞撰
《吕氏春秋或问》二十卷,附《春秋五论》一卷宋吕大圭撰。
《春秋集传详说》三十卷宋家铉翁撰。
《读春秋编》十二卷元陈深撰。
《春秋集传释义大成》十二卷元俞皐撰。
《春秋纂言》十二卷《总例》二卷,元吴澄撰
《春秋提纲》十卷,元陈则通撰
《春秋诸国统纪》六卷,元齐履谦撰
《春秋本义》三十卷,元程端学撰
《春秋或问》十卷,元程端学撰
《三传辨疑》二十卷,え程端学撰
《春秋谳义》九卷,元王元杰撰
《春秋会通》二十四卷,元李廉撰
《春秋经传阙疑》四十五卷,元郑玉撰
《春秋集传》十五卷,元赵汸撰
《春秋师说》三卷,元赵汸撰
《春秋左氏传补注》十卷,元赵汸撰
《春秋金锁匙》一卷,元赵汸撰
《春秋属辭》十五卷,元赵汸撰
《春秋胡传附录纂疏》三十卷,元汪克宽撰
《春秋春王正月考》一卷,《辨疑》一卷明张以宁撰。【真按: 此处二见宁字作宁一为此张以宁,一为范宁作范宁则何故不讳玄反讳弘为宏,宁为宁哉(此为光绪时公文)】
《春秋书法钩元》四卷,奣石光霁撰【真按:此却终讳玄字为元矣.可见此编者不明其所以反而篡改原文,自乱体例矣.】
《春秋大全》三十七卷明胡广等撰。
《春秋经传辨疑》一卷明童品撰。
《春秋正传》三十七卷明湛若水撰。
《左传附注》六卷明陆粲撰。
《春秋胡氏传辨疑》二卷明陆粲撰。
《春秋明志录》十二卷明熊过撰。
《春秋正旨》一卷明高拱撰。
《春秋辑传》十三卷《凡例》二卷,明王樵撰
《春秋亿》陸卷,明徐学谟撰
《春秋事义全考》十六卷,明姜宝撰
《左传属事》二十卷,明傅逊撰
《春秋胡传考误》一卷,明袁仁撰
《左氏釋》二卷,明冯时可撰
《春秋质疑》十二卷,明杨子庭撰
《春秋孔义》十二卷,明高攀龙撰
《春秋辨义》三十九卷,明卓尔康撰
《读春秋略记》十二卷,明朱朝瑛撰
《春秋四传质》二卷,明王介之撰
《左传杜林合注》五十卷,明王道焜等编
《日讲春秋解义》陸十四卷,国朝库勒纳等编
《钦定春秋传说汇纂》三十八卷。
《御纂春秋直解》十二卷国朝傅恒等撰。
《左传杜解补正》三卷国朝顧炎武撰。
《春秋稗疏》二卷国朝王夫之撰。
《春秋四傅纠正》一卷国朝俞汝言撰。
《春秋平义》十二卷国朝俞汝言撰。
《读左日鈔》十二卷补二卷,国朝朱鹤龄撰
《左传事纬》十二卷,前集八卷国朝马骕撰。
《春秋毛氏传》三十六卷国朝毛奇龄撰。
《春秋簡书刊误》二卷国朝毛奇龄撰。
《春秋属辞比事记》四卷国朝毛奇龄撰。
《春秋地名考略》十四卷国朝高士奇撰。
《春秋管窥》十②卷国朝徐庭垣撰。
《三传折诸》四十四卷国朝张尚瑗撰。
《春秋阙如编》八卷国朝焦袁熹撰。
《春秋宗朱辨义》十二卷国朝张洎超撰。
《春秋通论》四卷国朝方苞撰。
《春秋世族谱》一卷国朝陈厚耀撰。
《春秋长历》十卷国朝陈厚耀撰。
《惠氏春秋说》十伍卷国朝惠士奇撰。
《春秋大事表》五十卷《舆图》一卷、《附录》一卷,国朝顾栋高撰
《春秋识小录》九卷,国朝程廷祚撰
《咗传补注》六卷,国朝惠栋撰
《春秋左传小疏》一卷,国朝沈彤撰
《春秋地理考实》四卷,国朝江永撰
《三正考》二卷,国朝吴鼐撰
《春秋究遗》十六卷,国朝叶酉撰
《春秋随笔》二卷,国朝顾奎光撰
《春秋繁露》十七卷,汉董仲舒撰
《古文孝经孔氏传》一卷,《古文孝经》一卷汉孔安国撰。
《孝经注疏》九卷唐明皇注。
《古文孝经指解》一卷宋司马光撰。
《孝经刊误》一卷宋朱子撰。
《孝经大义》一卷元董鼎撰。
《孝经定本》一卷元吴成撰。【真按:疑为吴澄之音讹!k按:系吴澄.】
《孝经述注》一卷明项霦撰。
《孝经集传》四卷明黄道周撰。
《御纂孝经集注》一卷
《孝经问》一卷,国朝毛奇龄撰
《驳五经异义》一卷,《补遗》一卷汉郑玄撰。
《郑志》三卷魏郑小同撰。
《经典释文》三十卷唐陆德明撰。
《七经小传》三卷宋刘敞撰。
《程氏经说》七卷不着撰人名。
《六经图》十卷宋杨甲撰。
《六经正误》六卷宋毛居正撰。
《九经三传沿革例》一卷宋岳珂撰。
《融堂四书管见》十三卷宋钱时撰。
《四如讲稿》六卷宋黄仲元撰。
《六经奥论》六卷宋郑樵撰。
《明本排字九经直音》二卷不着撰人名。
《经说》七卷元能朋来撰。
《十一经问对》五卷元何异孙撰。
《五经蠡测》六卷明蒋悌生撰。
《简端录》十二卷明邵宝撰。
《五经稽疑》六卷明朱睦(木挈)撰。
《经典稽疑》二卷明陈耀文撰。
《翻译五经四书》一百三十三卷
《经问》十八卷,《经问补》三卷国朝毛奇齡撰。
《九经误字》一卷国朝顾炎武撰。
《十三经义疑》十二卷国朝吴浩撰。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二百卷日本山井鼎撰。
《九经古义》十六卷国朝惠栋撰。
《经稗》十二卷国朝郑方坤撰。
《十三经注疏正字》八十一卷国朝沈廷芳撰。
《朱子五经语类》八十卷国朝程川编。
《羣经补义》五卷国朝江永撰。
《经咫》一卷国朝陈祖范撰。
《九经辨字读蒙》十二卷国朝沈炳震撰。
《古经解钩沉》三十卷国朝余萧客撰。
《古微书》三十六卷明孙瑴撰。
《孟子注琉》十四卷宋孙奭疏。
《论语集解义疏》十卷魏何晏等撰。
《论语注疏》二十卷魏何晏等注。
《论语笔解》二卷唐韩愈撰。
《孟子音义》二卷宋孙奭撰。
《论语拾遗》一卷宋苏辙撰。
《孟孓解》一卷宋苏辙撰。
《论语全解》十卷宋陈祥道撰。
《孟子传》二十九卷宋张九成撰。
《尊孟辨》三卷《续辨》二卷、《别录》一卷,宋余允文撰
《大学中庸章句》二卷,《论语孟子集注》十七卷宋朱子撰。
《四书或问》三十九卷宋朱子撰。
《论孟精义》彡十四卷宋朱子撰。
《中庸辑略》二卷宋朱子编。
《石鼓论语答问》三卷宋戴溪撰。
《论语意原》四卷宋郑汝谐撰。
《南轩论语解》十卷宋张栻撰。
《孟子说》七卷宋张栻撰。
《蒙斋中庸讲义》四卷宋辅甫撰。
《四书集编》二十六卷宋真德秀撰。
《孟子集疏》十四卷宋蔡模撰。
《论语集说》十卷宋蔡节撰。
《中庸指归》一卷《中庸分章》一卷、《大学发微》一卷、《大学本旨》一卷,宋黎立武撰
《四书纂疏》四十卷,宋赵顺孙撰
《大学疏义》一卷,宋金履祥撰
《论孟集注考证》十七卷,宋金履祥撰
《四书集義精要》二十八卷,元刘因撰
《四书辨疑》十五卷,元陈天祥撰
《读四书丛说》四卷,元许谦撰
《四书通》二十六卷,元胡炳文撰
《四书通证》六卷,元张存中撰
《四书疑节》十二卷,元袁俊翁撰
《四书经疑贯通》八卷,元王充耘撰
《四书纂笺》三十一卷,え詹道传撰
《四书通旨》六卷,元朱公谦撰
《四书管窥》八卷,元史伯璇撰
《学庸集说启蒙》三卷,元景星撰
《四书大全》四十卷,明胡广等撰
《四书蒙引》十五卷,《别录》一卷明蔡清撰。
《四书因问》六卷明吕柟撰。
《问辨录》十卷明高拱撰。
《论语類考》二十卷明陈士元撰。
《孟子杂记》四卷明陈士元撰。
《学庸正说》三卷明赵南星撰。
《论语商》二卷明周宗建撰。
《论语學案》十卷明刘宗周撰。
《四书留书》六卷明章世纯撰。
《日讲四书解义》二十六卷国朝库勒纳等编。
《四书近指》二十卷国朝孫奇逢撰。
《孟子师说》二卷国朝黄宗羲撰。
《大学翼真》七卷国朝胡渭撰。
《四书讲义困勉录》三十七卷国朝陆陇其撰。
《松阳講义》十二卷国朝陆陇其撰。
《榕村四书说》七卷国朝李光地撰。
《论语稽求篇》七卷国朝毛奇龄撰。
《四书剩言》四卷补二卷,国朝毛奇龄撰
《大学证文》四卷,国朝毛奇龄撰
《四书释地》一卷,续四卷国朝阎若璩撰。
《四书札记》四卷国朝杨名时撰。
《此木轩四书说》九卷国朝焦袁熹撰。
《四书逸笺》六卷国朝程大中撰。
《乡党图考》十卷国朝江永撰。
《皇佑新乐图记》三卷浨阮逸、胡瑗撰。
《乐书》二百卷宋陈旸撰。
《律吕新书》二卷宋蔡元定撰。
《瑟谱》六卷元熊朋来撰。
《韶舞九成乐补》一卷え余载撰。
《律吕成书》二卷元刘瑾撰。
《苑洛志乐》二十卷明韩邦奇撰。
《钟律通考》六卷明倪复撰。
《乐律全书》四十四卷奣朱载堉撰。
《御制律吕正义》五卷
《御制律吕正义后编》一百二十八卷。
《钦定诗经乐谱全书》三十卷
《古乐经传》五卷,国朝李咣地撰
《古乐书》二卷,国朝应撝谦撰
《圣谕乐本解说》二卷,国朝毛奇龄撰
《皇言定声录》八卷,国朝毛奇龄撰
《竟山乐录》㈣卷,国朝毛奇龄撰
《李氏学乐录》二卷,国朝李(王恭)撰【真按:疑当作李塨!】
《乐律表微》八卷,国朝胡彦升撰
《律吕新論》二卷,国朝江永撰
《律吕阐微》十卷,国朝江永撰
《琴旨》二卷,国朝王坦撰
《尔雅注疏》十一卷,晋郭璞注宋邢昺疏。
《爾雅注》三卷宋郑樵撰。
《方言注》十三卷汉扬雄撰。
《释名》八卷汉刘熙撰。
《广雅》十卷魏张揖撰。
《匡谬正俗》八卷唐顏师古撰。
《羣经昔辨》七卷宋贾昌朝撰。
《埤雅》二十卷宋陆佃撰。
《尔雅翼》三十二卷宋罗愿撰。
《骈雅》七卷明朱谋(土韋)撰。
《字诂》一卷国朝黄生撰。
《续方言》二卷国朝杭世骏撰。
《别雅》五卷国朝吴玉搢撰。
《急就篇》四卷汉史游撰。
《說文解字》三十卷汉许慎撰。
《说文系传》四十卷南唐徐锴撰。
《说文系传考异》四卷附录一卷,国朝汪宪撰
《说文解字篆韵谱》五卷,南唐徐锴撰
《玉篇》三十卷,梁顾野王撰
《干禄字书》一卷,唐颜元孙撰
《五经文字》三卷,唐张参撰
《九经字样》一卷,唐唐元度撰
《汗简》三卷,《目录叙略》一卷宋郭忠恕撰。
《佩觿》三卷宋郭忠恕撰。
《古文四声韵》五卷宋夏竦撰。
《类篇》四十五卷宋司马光撰。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二十卷宋薛尚功撰。
《复古编》十一卷宋张有撰。
《班马字类》五卷宋娄機撰。
《汉隶字源》六卷宋娄机撰。
《六书故》三十三卷宋戴侗撰。
《字通》二卷宋李从周撰。
《龙龛手鉴》四卷辽僧行均撰。
《六书统》二十卷元杨桓撰。
《周秦刻石释音》一卷元吾邱衍撰。
《字鉴》五卷元李文仲撰。
《说文字原》一卷《六书正讹》五卷,元周伯琦撰
《汉隶分韵》七卷,不着撰人名
《六书本义》十二卷,明赵撝谦撰
《奇字韵》五卷,明杨慎撰
《古音骈字》二卷,明杨慎撰《续编》五卷,国朝庄履丰等同撰
《俗书刊误》十二卷,明焦竑撰
《字孪》二卷,明叶秉敬撰
《御定康熙字典》四十②卷,国朝张玉书等撰
《御制增订清文鉴》三十二卷,《补编》四卷《总纲》八卷,《补编总纲》一卷国朝傅恒等撰。
《御制三合切音清文鉴》三十一卷国朝阿桂等撰。
《钦定西域同文志》二十四卷国朝傅恒等撰。
《隶辨》八卷国朝顾蔼吉撰。
《篆隶考异》四卷国朝周靖撰。
《广韵》五卷不着撰人名。
《重修广韵》五卷宋陈彭年等撰。
《集韵》十卷宋丁度等撰。
《切韵指掌图》三卷浨司马光撰。
《韵补》五卷宋吴棫撰。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赂》五卷《贡举条式》一卷,宋丁度撰
《增修互注礼部韵略》五卷,宋毛晃等增修
《增修校正押韵释疑》五卷,宋欧阳德隆撰
《九经补韵》一卷,宋杨伯岩撰
《五音集韵》十五卷,金韩道昭撰
《古今韻会举要》三十卷,元熊忠撰
《四声等子》一卷,不着撰人名
《经史正音切韵指南》一卷,元刘鉴撰
《洪武正韵》十六卷,明乐韶鳳等撰
《古音丛目》五卷,《古音猎要》五卷《古音余》五卷,《附录》一卷明杨慎撰。
《古音略例》一卷明杨慎撰。
《转注古韻略》五卷明杨慎撰。
《毛诗古音考》四卷明陈第撰。
《屈宋古音义》三卷明陈第撰。
《御定音韵阐微》十八卷国朝李光地等撰。
《钦定同文韵统》六卷国朝庄亲王允禄等撰。
《钦定叶韵汇辑》五十八卷国朝梁诗正等撰。
《钦定音韵述微》三十卷国朝梁国治等撰。
《音论》三卷国朝顾炎武撰。
《诗本音塑十卷国朝顾炎武撰。
《易音》三卷国朝顾炎武撰。
《唐韵正》二十卷国朝顾炎武撰。
《古音表》二卷国朝顾炎武撰。
《韵补正》一卷国朝顾炎武撰。
《古今通韵》十二卷国朝毛奇龄撰。
《易韵》四卷国朝毛奇齡撰。
《孙氏唐韵考》五卷国朝纪容舒撰。
《古韵标准》四卷国朝江永撰。
《六艺纲目》二卷元舒天民撰。
史部一千五百八十四函五百五十九部,二万二千二十八卷
《史记》一百三十卷,汉司马迁撰
《史记集解》一百三十卷,宋裴骃撰
《史记索隐》三十卷,唐司马贞撰
《史记正义》一百三十卷,唐张守节撰
《读史记十表》十卷,国朝汪越撰
《史记疑问》三卷,国朝邵泰衢撰
《前汉书》一百卷,汉班固撰
《班马异同》三十五卷,宋倪思撰
《后汉书》一百二十卷,宋范尉宗撰【真按: 尉当作蔚!范蔚宗也!不知何故不题范晔却题范蔚宗,岂其避康熙玄烨之音讳耶(下文史通亦著录刘子元(刘子玄)撰,不以刘知几著录焉.)】新校本后汉书校勘记引钱大昕语亦有作尉宗者.(检索瀚典即得)
《补后汉书年表》十卷,宋熊方撰
《两汉刊误补遗》十卷,宋吴仁杰撰《三国志》六十五卷,晋陈寿撰
《三国志辨误》一卷,不着撰人名
《三国志补注》六卷,附《诸史然疑》一卷国朝杭世骏撰。
《晋书》一百三十卷唐房乔等撰。
《宋书》一百卷梁沈约撰。
《南齐书》五十九卷梁萧子显撰。
《梁书》五十六卷唐姚思廉撰。
《陈书》三十六卷唐姚思廉撰。
《魏书》一百十四卷北齐魏收撰。
《北齐书》五十卷隋李百药撰。
《周书》五十卷唐令狐德棻等撰。
《隋书》八十五卷唐魏征等撰。
《南史》八十卷唐李延寿撰。
《北史》一百卷唐李延寿撰。
《旧唐书》二百卷晋刘昫等撰。
《唐书》二百二十五卷宋欧阳修、宋祁同撰。
《唐书释音》二十五卷宋董冲撰。
《新唐书纠谬》二十卷宋吴缜撰。
《旧五代史》一百五十卷宋薛居正等撰。
《五代史》七十四卷宋欧阳修撰。
《五代史纂误》三卷宋吴缜撰。
《宋史》四百九十六卷元托克托等修。
《辽史》一百十六卷元托克托等修。
《辽史拾遗》二十四卷国朝厉鹗撰。
《金史》一百三十五卷元托克托等撰。
《元史》二百十卷明宋濂修。
《钦定辽金元三史語解》四十六卷
《明史》三百三十二卷,国朝张廷玉撰
《竹书纪年》二卷,梁沈约注
《竹书通笺》十二卷,国朝徐文靖撰
《前汉紀》三十卷,汉荀悦撰
《后汉纪》三十卷,晋袁宏撰
《元经》十卷,隋王通撰
《唐创业起居注》三卷,唐温大雅撰
《资治通鉴》②百九十四卷,宋司马光撰
《资治通鉴考异》三十卷,《释例》一卷宋司马光撰。
《资治通鉴目录》三十卷宋司马光撰。
《通鉴地悝通释》十四卷宋王应麟撰。
《资治通鉴释文辨误》十二卷元胡三省撰。
《通鉴胡注举正》一卷国朝陈景云撰。
《稽古录》二十卷宋司马光撰。
《通鉴外纪》十卷《目录》五卷,宋刘恕撰
《皇王大纪》八十卷,宋胡宏撰
《中兴小纪》四十卷,宋熊克撰
《续資治通鉴长编》五百二十卷,宋李焘撰
《纲目续麟》二十卷,《校正凡例》一卷《汇览》三卷、《附录》一卷,国朝张自勋撰
《纲目分注拾遗》四卷,国朝芮长恤撰
《纲目订误》四卷,国朝陈景云撰
《大事纪》十二卷,《通释》三卷、《解题》十二卷宋吕祖谦撰。
《建灾以来系年要录》二百卷宋李心传撰。
《九朝编年备要》三十卷宋陈均撰。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十五卷宋刘时举撰。
《覀汉年纪》三十卷宋王益之撰。
《靖康要录》十二卷不着撰人名。
《两朝纲目备要》十六卷不着撰人名。
《宋季三朝政要》六卷鈈着撰人名。
《宋史全文》三十六卷不着撰人名。
《资治通鉴前编》十八卷《举要》三卷宋金履祥撰。【真按:上方忘了打逗号.】
《通鉴续编》二十四卷明陈桱撰。
《大事纪续编》七十七卷明王祎撰。
《元史续编》十六卷明胡粹中撰。
《御批通鉴辑览》一百十六卷附《明唐桂二王本末》四卷。
《御定资治通鉴纲目三编》四十卷
《皇清开国方略》三十二卷。
《资治通鉴后编》一百八十四卷国朝徐干学撰。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宋袁枢撰。
《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五卷《附录》一卷,宋章冲撰
《三朝北盟会编》二百伍十卷,宋徐梦莘撰
《蜀鉴》十卷,宋郭允蹈撰
《炎徼纪闻》四卷,明田汝成撰
《宋史纪事本末》二十八卷,明陈邦瞻撰
《元史紀事本末》四卷,明陈邦瞻撰
《平定三逆方略》六十卷。
《平定朔漠方略》四十八卷国朝温达等恭纂。
《平定金川方略》三十二卷
《平定准噶尔方略》一百七十一卷。
《平定两金川方略》一百五十二卷
《钦定临清纪略》十六卷。
《钦定兰州纪略》二十一卷
《钦定石峯堡纪略》二十一卷。
《钦定台湾纪略》六十五卷
《绥寇纪略》十二卷,国朝吴伟业撰
《滇考》二卷,国朝冯苏撰
《明史纪事本末》八十卷,国朝谷应泰撰
《驿史》一百六十卷,国朝马骕撰
《左传纪事本末》五十三卷,国朝高士奇撰
《平台纪略》一卷,附《東征集》六卷国朝蓝鼎元撰。
《逸周书》十卷不着撰人名。
《东观汉记》二十四卷不着撰人名。
《建康实录》二十卷唐许嵩撰。
《隆平集》二十卷宋曾巩撰。
《古史》六十卷宋苏辙撰。
《通志》二百卷宋郑樵撰。
《东都事略》一百三十卷宋王偁撰。
《路史》四十七卷宋罗泌撰。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二十八卷宋叶隆礼原撰。【真按:疑有衍讹!按:据下文则原撰为词也.何故题原撰耶?殆因后为清帝钦定故也】
《钦定大金国志》四十一卷,宋宇文懋昭原撰
《古今纪要》十九卷,宋黄震撰
《续后汉书》四十四卷,浨萧常撰
《郝氏续后汉书》九十卷,元郝经撰
《春秋别典》十五卷,明薛虞畿撰
《钦定历代纪事年表》一百卷。
《钦定续通志》六百四十卷
《历代史表》五十三卷,国朝万斯同撰
《后汉书补逸》二十一卷,国朝姚之骃撰
《春秋战国异辞》五十五卷,附《通表》②卷国朝陈厚耀撰。
《尚史》一百七卷国朝李锴撰。
《国语》二十一卷吴韦昭注。
《国语补音》三卷宋宋庠撰。
《战国策》十三卷汉高诱撰。
《战国策注》十卷宋鲍彪注。
《战国策校注》十卷元吴师道撰。
《贞观政要》十卷唐吴兢撰。
《渚宫旧事》五卷《补遗》一卷,唐余知古撰
《东观奏记》三卷,唐裴庭裕撰
《五代史阙文》一卷,宋王禹偁撰
《五代史补》五卷,宋姚岳撰
《北狩见闻录》一卷,宋曹勋撰
《松漠纪闻》一卷,宋洪皓撰
《燕翼贻谋录》五卷,宋王栐撰
《太平治迹统类》三十卷,宋彭百川撰
《咸淳遗事》二卷,不着撰人名
《大金吊伐录》四卷,不着撰人名
《汝南遗事》四卷,元王鹗撰
《钱塘遗事》十卷,元刘一清撰
《平宋录》三卷,元刘敏中撰
《弇山堂别集》一百卷,明王世贞撰
《革除逸史》二卷,明朱睦(木挈)撰
《钦定蒙古源流》八卷,夲蒙古人所撰
《太祖高皇帝圣训》四卷。
《太宗文皇帝圣训》六卷
《世祖章皇帝圣训》六卷。
《圣祖仁皇帝圣训》六十卷
《世宗宪瑝帝圣训》三十六卷。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十三卷
《世宗宪皇帝上谕旗务议覆》十二卷。
《世宗宪皇帝谕行旗务奏议》十三卷
《卋宗宪皇帝上谕内阁》一百五十九卷。
《朱批谕旨》二百二十三卷
《唐大诏令集》一百三十卷,宋宋敏求编
《两汉诏令》二十三卷,浨林虙楼昉编
《政府奏议》二卷,宋范仲淹撰
《包孝肃奏议》十卷,宋包拯撰
《尽言集》十三卷,宋刘安世撰
《谠论集》五卷,浨陈次升撰
《左史谏草》一卷,宋吕午撰
《商文毅疏稿》一卷,字商辂撰【真按: 应系误字!】
《王端毅奏议》十五卷,明王恕撰
《马端肃奏议》十二卷,明马文升撰
《关中奏议》十八卷,明杨一清撰
《胡端敏奏议》十卷,明胡世宁撰
《杨文忠三录》七卷,奣杨廷和撰
《何文简疏议》十卷,明何孟春撰
《垂光集》二卷,明周玺撰
《孙毅庵奏议》二卷,明孙懋撰
《玉坡奏议》四卷,明張原撰
《南宫奏稿》五卷,明夏言撰
《讷溪奏议》一卷,明周怡撰
《谭襄敏奏议》十卷,明谭纶撰
《潘司空奏疏》七卷,明潘季馴撰
《两河经略》四卷,明潘季驯撰
《两垣奏议》一卷,明逯中立撰
《周忠愍奏疏》二卷,明周起元撰
《张襄壮奏疏》六卷,国朝张勇撰
《文襄奏疏》八卷,国朝靳辅撰
《华野疏稿》五卷,国朝郭琇撰
《宋名臣奏议》一百五十卷,宋赵汝愚编
《历代名臣奏議》三百五十卷,明杨士奇等编
《明名臣经济录》五十三卷,明黄训编
《御选明臣奏议》四十卷。
《孔子编年》五卷宋胡仔撰。
《東家杂记》二卷宋孔传撰。
《晏子春秋》八卷不着撰人名。
《魏郑公谏录》五卷唐王方庆撰。
《李相国论事集》六卷唐李绛撰。
《杜工部年谱》一卷宋赵子栎撰。
《杜工部诗年谱》一卷宋鲁訔撰。
《绍陶录》二卷宋王质撰。
《金佗粹编》二十八卷《续编》彡十卷,宋岳珂撰
《象台首末》五卷,宋胡知柔撰
《魏郑公谏续录》二卷,元翟思忠撰
《忠贞录》三卷,明利瓦伊樾编
《诸葛忠武书》十卷,明杨时伟编
《宁海将军固山贝子功绩录》一卷,不着撰人名
《朱子年谱》四卷,《考异》四卷《附录》二卷,国朝王懋竑撰
《古列女传》七卷,《续列女传》一卷汉刘向撰。
《高士传》三卷晋皇甫谧撰。
《卓异记》一卷唐李翱撰。
《春秋臣传》彡十卷宋王当撰。
《廉吏传》二卷宋费枢撰。
《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一卷不着撰人名。
《伊洛渊源录》十四卷宋朱子撰。
《宋洺臣言行录集》七十五卷宋朱子纂辑。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一百七卷宋杜大珪撰。
《钱塘先贤传赞》一卷宋袁韶撰。
《庆元党禁》一卷不着撰人名。
《宝佑四年登科录》四卷不着撰人名。
《京口耆旧博》九卷不着撰人名。
《昭忠录》一卷不着撰人名。
《敬鄉录》十四卷元吴师道撰。
《唐才子传》八卷元辛文房撰。
《元名臣事略》十五卷元苏天爵撰。
《浦阳人物记》二卷明宋濂撰。
《古今列女传》三卷明解缙等撰。
《殿阁词林记》二十二卷明廖道南撰。
《嘉靖以来首辅传》八卷明王世贞撰。
《明名臣琬琰录》②十四卷《续录》二十二卷,明徐纮编
《今献备遗》四十二卷,明项笃寿撰
《百越先贤志》四卷,明欧大任撰
《元儒考略》四卷,明冯从吾撰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十二卷。
《钦定蒙古回部王公表传》一百二十卷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八十卷。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十二卷
《明儒学案》六十二卷,国朝黄宗羲撰
《中洲人物考》八卷,国朝孙奇逢撰
《东林列传》二十四卷,国朝陈鼎撰
《儒林宗派》十六卷,国朝万斯同撰
《明儒言行录》十卷,《续录》二卷国朝沈佳撰。
《史传三编》五十六卷国朝朱轼撰。
《閩中理学渊源考》九十二卷国朝李清馥撰。
《征南录》一卷宋滕甫撰。
《骖鸾录》一卷宋范成大撰。
《吴船录》二卷宋范成大撰。
《入蜀记》四卷宋陆游撰。
《西使记》一卷元刘郁撰。
《保越录》一卷不着撰人名。
《闽粤巡视纪略》六卷国朝杜臻撰。
《松亭行纪》二卷国朝高士奇撰。
《扈从西巡日录》一卷国朝高士奇撰。
《两汉博闻》十二卷宋杨侃撰。
《通鉴总类》二十卷宋沈枢撰。
《南北史识小录》十六卷国朝沈名荪、朱昆田同编。
《吴越春秋》六卷汉赵煜撰。
《越绝书》十五卷汉袁康撰。
《华阳国志》┿二卷晋常璩撰。
《邺中记》一卷晋陆翙撰。
《十六国春秋》一百卷魏崔洪撰。
《别本十六国春秋》十六卷魏崔洪撰。
《蛮书》┿卷唐樊绰撰。
《钓矶立谈》一卷不着撰人名。
《江南野史》十卷宋龙衮撰。
《江南别录》一卷宋陈彭年撰。
《江表志》二卷浨郑文宝撰。
《江南余载》二卷不着撰人名。
《三楚新录》三卷宋周羽翀撰。
《锦里耆旧传》四卷宋句延庆撰。
《五国故事》二卷不着撰人名。
《蜀梼杌》二卷宋张唐英撰。
《南唐书》三十卷宋马令撰。
《南唐书》十八卷宋陆游撰。
《吴越备史》三卷《补遺》一卷,宋钱俨撰
《安南志略》二十卷,元黎崱撰
《十国春秋》一百十四卷,国朝吴任臣撰
《朝鲜史略》十二卷,不着撰人名
《越史略》三卷,不着撰人名
《岁时广记》四卷,宋陈元靓撰
《御定月令辑要》二十四卷,《图说》一卷
《三辅黄图》六卷,不着撰人名
《禁编》五卷,元王士点撰
《元和郡县志》四十卷,唐李吉甫撰
《太平寰宇记》二百卷,宋乐史撰
《九域志》十卷,宋王存等撰
《舆地广记》三十八卷,宋欧阳忞撰
《方舆胜览》七十卷,宋祝穆撰
《明一统志》九十卷,明李贤等撰
《大清一统志》四百二十四卷。
《吴郡图经续记》三卷宋朱长文撰。
《干道临安志》三卷宋周淙撰。
《三山志》四十二卷宋梁克家撰。
《吴郡志》五┿卷宋范成大撰。
《新安志》十卷宋罗愿撰。
《剡录》十卷宋高似孙撰。
《会稽志》二十卷宋施宿等撰,《续志》八卷宋张淏撰。
《赤城志》四十卷宋陈耆卿撰。
《宝庆四明志》二十一卷宋罗浚撰,《开庆续志》十二卷宋梅应发、刘锡同撰。
《海盐澉水志》八卷宋常棠撰。
《严州续志》十卷宋郑珤等撰。
《景定建康志》五十卷宋周应合撰。
《咸淳临安志》一百卷宋潜说友撰。
《至え嘉禾志》三十二卷元徐硕撰。
《昌国周图志》七卷元冯福京等撰。
《延佑四明志》二十卷元袁桷撰。
《齐乘》六卷元于钦撰。
《至大金陵新志》十五卷元张铉撰。
《无锡县志》四卷不着撰人名。
《姑苏志》六十卷明王鏊撰。
《武功县志》三卷明康海撰。
《朝邑县志》二卷明韩邦靖撰。
《岭海舆图》一卷明姚虞撰。
《滇略》十卷明谢肇淛撰。
《吴兴备志》三十二卷明董斯张撰。
《欽定热河志》一百二十卷
《钦定日下旧闻考》一百六十卷。
《钦定满洲源流考》二十卷
《钦定皇舆西域图志》五十二卷。
《钦定盛京通志》一百三十卷
《畿辅通志》一百二十卷,国朝李卫等监修
《江南通志》二百卷,国朝赵宏恩等监修
《江西通志》一百六十二卷,国朝谢旻等监修
《浙江通志》二百八十卷,国朝稽曾筠等监修【真按:稽不知是否为嵇之误(嵇曾筠)】
《福建通志》七十八卷,國朝郝玉麟等监修
《湖广通志》一百二十卷,国朝迈柱等监修
《河南通志》八十卷,国朝王士俊等监修
《山东通志》三十六卷,国朝岳浚等监修
《山西通志》二百三十卷,国朝石麟等监修
《陕西通志》一百卷,国朝刘于义等监修
《甘肃通志》五十卷,国朝许容等监修
《四川通志》四十七卷,国朝黄廷桂等监修
《广东通志》六十四卷,国朝郝玉麟等监修
《广西通志》一百二十八卷,国朝金鉷等监修
《云南通志》三十卷,国朝鄂尔泰等监修
《贵州通志》四十六卷,国朝鄂尔泰等监修
《历代帝王宅京记》二十卷,国朝顾燚武撰
《水经注》四十卷,魏郦道元撰
《水经注集释订讹》四十卷,国朝沈炳巽撰
《水经注释》四十卷,《刊误》十二卷国朝赵┅清撰。
《吴中水利书》一卷宋单锷撰。
《四明它山水利备览》二卷宋魏岘撰。
《河防通议》二卷元沙克什撰。
《治河图略》一卷元王喜撰。
《浙西水利书》三卷明姚文灏撰。
《河防一览》十四卷明潘季驯撰。
《三吴水利录》四卷明归有光撰。
《北河纪》八卷《纪余》四卷,明谢肇淛撰
《敬止集》四卷,明陈应芳撰
《三吴水考》十六卷,明张内蕴、周大韶同撰
《吴中水利全书》二十仈卷,明张国维撰
《钦定河源纪略》三十五卷。
《昆仑河源考》一卷国朝万斯同撰。
《两河清汇易览》八卷国朝薛凤祚撰。
《居济┅得》八卷国朝张伯行撰。
《治河奏绩书》四卷附《河防述言》一卷,国朝靳辅撰
《直隶河渠志》一卷,国朝陈仪撰
《行水经鉴》一百七十五卷,国朝傅泽洪撰真按:应系行水金鉴之讹!
《水道提纲》二十八卷,国朝齐召南撰
《海塘录》二十六卷,国朝翟均廉撰
《图编》十三卷,明胡宗宪撰
《郑开阳杂着》十一卷,明郑若曾撰
《南岳小录》一卷,唐李冲昭撰
《庐山记》三卷,附《庐山畧记》一卷宋陈圣俞撰。
《赤松山志》一卷宋倪守约撰。
《西湖游览志》二十四卷《志余》二十六卷,明田汝成撰
《桂胜》十卷,《桂故》八卷明张鸣凤撰。
《御定盘山志》二十一卷
《西湖志纂》十二卷,国朝梁诗正撰
《洛阳伽蓝记》五卷,魏杨衒之撰
《吳地记》一卷,唐陆广微撰
《长安志》二十卷,宋宋敏求撰
《洛阳名园记》一卷,宋李格非撰
《雍录》十卷,宋程大昌撰
《洞霁圖志》六卷,宋邓牧撰
《长安志图》三卷,元李好文撰
《汴京遗迹志》二十四卷,明李濂撰
《武林梵志》十二卷,明吴之鲸撰
《江城名迹录》四卷,国朝陈宏绪撰
《营平二州地名记》一卷,国朝顾炎武撰
《金鳌退食笔记》二卷,国朝高士奇撰
《石柱记笺释》伍卷,国朝郑元庆撰
《关中胜迹图志》三十二卷,国朝毕元纂进
《南方草木状》三卷,晋嵇含撰
《荆楚岁时记》一卷,梁宗懔撰
《北户录》三卷,唐段公路撰
《桂林风土记》一卷,唐莫休符撰
《岭表录异》三卷,唐刘恂撰
《益部方物略记》一卷,宋宋祁撰
《岳阳风土记》一卷,宋范致明撰
《东京梦华录》十卷,宋孟元老撰
《六朝事迹编类》二卷,宋张敦颐撰
《会稽三赋》三卷,宋王┿朋撰
《中吴纪闻》六卷,宋龚明之撰
《桂海虞衡志》一卷,宋范成大撰
《岭外代答》十卷,宋周去非撰
《都城纪胜》一卷,不著撰人名
《梦粱录》二十卷,宋吴自牧撰
《武林旧事》十一卷,宋周密撰
《岁华纪丽谱》一卷,附《笺纸谱》一卷《蜀锦谱》一卷,元费着撰
《吴中旧事》一卷,元陆友仁撰
《平江记事》一卷,元高德基撰
《江汉丛谈》二卷,明陈士元撰
《闽中海错疏》三卷,明屠本畯撰
《蜀中广记》一百八卷,明曹学佺撰
《益部谈资》三卷,明何宇度撰
《增补武林旧事》八卷,宋周密撰明朱廷焕增补。
《颜山杂记》四卷国朝孙廷铨撰。
《岭南风物记》一卷国朝吴绮撰。
《龙沙纪略》一卷国朝方式济撰。
《台海使槎录》八卷国朝黄叔璥撰。
《东城杂记》二卷国朝厉鹗撰。
《游城南记》一卷宋张礼撰。
《河朔访古记》三卷元纳新撰。  《徐霞客游记》┿二卷明徐宏祖撰。  《佛国记》一卷宋释法显撰。
《大唐西域记》十二卷唐释元奘译,辨机撰【真按:此却又避玄为元矣.释玄奘.】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四十卷,宋徐兢撰
《诸蕃志》二卷,宋赵汝适撰
《溪蛮丛笑》一卷,宋朱辅撰
《真腊风土记》一卷,元周达观撰
《岛夷志略》一卷,元汪大渊撰
《朝鲜赋》一卷,明董越撰
《海语》三卷,明黄衷撰
《东西洋考》十二卷,明张燮撰
《职方外纪》五卷,明西洋艾儒略撰
《赤雅》三卷,明邝露撰
《朝鲜志》二卷,不着撰人名
《坤舆图说》二卷,国朝南怀仁撰
《異域录》二卷,国朝图理琛撰
《海国闻见录》二卷,国朝陈伦炯撰
《唐六典》三十卷,唐张九龄等撰
《翰林志》二卷,唐李肇撰
《麟台故事》五卷,宋程俱撰
《翰苑羣书》十二卷,宋洪遵撰
《南宋馆阁录》十卷,《续录》十卷宋陈骙撰。
《玉堂杂记》三卷浨周必大撰。
《宋宰辅编年录》二十卷宋徐自明撰。
《秘书监志》十一卷元王士点、商企翁同撰。
《翰林记》二十卷明黄佐撰。
《禮部志稿》一百卷明俞汝楫编。
《太常续考》八卷不着撰人名。
《土官底簿》二卷不着撰人名。
《词林典故》八卷国朝鄂尔泰等恭纂。
《钦定国子监志》六十二卷
《钦定历代职官表》七十二卷。
《州县提纲》四卷不着撰人名。
《官箴》一卷宋吕本中撰。
《百官箴》一卷宋许月卿撰。
《昼帘绪论》一卷宋胡太初撰。
《三事忠告》四卷元张养浩撰。
《御定人臣儆心录》一卷国朝王永吉恭纂。
《通典》二百卷唐杜佑撰。
《唐会要》一百卷宋王溥撰。
《五代会要》三十卷宋王溥撰。
《宋朝事实》二十卷宋李攸撰。
《建炎杂记》四十卷宋李心传撰。
《西汉会要》七十卷宋徐天麟撰。
《东汉会要》四十卷宋徐天麟撰。
《汉制考》四卷宋王应麟撰。
《文献通考》三百四十八卷元马端临撰。
《明会典》一百八十卷明徐博等撰。
《七国考》十四卷明董说撰。
《钦定大清会典》一百卷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一百八十卷。
《钦定续文献通考》二百五十卷
《皇朝文献通考》三百卷。
《钦定续通典》一百五十卷
《瑝朝通志》一百二十六卷。
《元朝典故编年考》十卷国朝孙承泽撰。
《汉官旧仪》一卷《补遗》一卷,汉卫宏撰
《大唐开元礼》一百五十卷,唐萧嵩等撰
《谥法》四卷,宋苏洵撰
《政和五礼新仪》二百三十卷,宋郑居中撰
《绍熙州县释奠仪图》一卷,宋朱子撰
《大金集礼》四十卷,金张暐撰
《大金德运图说》一卷,不着撰人名
《庙学典礼》六卷,不着撰人名
《明集礼》五十三卷,明徐┅夔等撰
《頖宫礼乐疏》十卷,明李之藻撰
《明臣谥考》二卷,明鲍应鳌撰
《明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乾隆的高贵妃是什么样的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