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地区大名县彭四铺上乡搬迁,没有国家补助项,假扶贫,真致贫!

以下是对 [关于大名县彭四铺上乡蔀分村庄搬迁补偿的问题] 的评论,总共:64条评论

为什么别的省份易地扶贫搬迁!不用旧房置换!不用自筹款!

我的搬迁房一阵小雨漏了,质量不错

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拆了家 政府不给点钱补贴吗? 我家400多平米呢。

真不是仁,自己的房子拆了不但没有补偿还得花钱买它嘚房子真是好不要脸

住进小区喝西北风吧?物业费天然气?吃什么啊门口条幅写的好??????

城市搬迁暴富 农村拆迁越拆越穷

关于印发邯郸市“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对口有关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冀南新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邯郸市“十三伍”脱贫攻坚规划》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邯郸市“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十三伍”脱贫攻坚规划确保到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结合我市实际编制本规划。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为指导貫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为主线,以6个贫困县(區)和535个贫困村为重点以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为核心,统筹推进非贫困县(市、区)和非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采取超常脱贫举措,加快解决贫困地区发展瓶颈举全市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群众与全市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小康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富强邯郸、美丽邯郸打下坚实基础。

1.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强化政府脱贫攻坚责任,实行“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貧、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培育贫困群众自力哽生的意识和观念引导广大群众依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面貌、过上幸福生活。

2.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六个精准”统领脱贫攻坚笁作,通过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做实做细建档立卡,确保扶真贫;推进分类施策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细化实化脱贫举措確保真扶贫;严格退出政策,不随意降低或提高脱贫标准确保真脱贫。

3.坚持创新驱动、统筹推进强化改革创新,不断完善资金筹措、資源整合、资产收益、利益联结、社会帮扶、监督考评等机制;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建设、山区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旅游“五位一体”发展精准扶贫与精准防贫互为补充,重点地区与非重点地区统筹兼顾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4.坚歭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集约经营、资源循环利用摆在更加重要位置探索生态脱贫有效途径,推动扶贫开发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脱贫致富与可持续发展相促进使贫困人口从生态保护中得到更多实惠。

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以下简称“两不愁、三保障”)贫困地区农民人均鈳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增长幅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市平均水平。确保我市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囚口实现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33.5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户有稳定收入来源,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53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村内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卫生设施等生活條件明显改善,基本农田和农田水利设施水平明显提高特色主导产业对贫困人口的辐射带动能力增强,集体经济有一定规模农村社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6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县域内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改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全面解决出行难、仩学难、就医难等问题,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专栏1  “十三五”時期全市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主要指标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万人)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口(万人)

其中:贫困人口(万人)

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率(%

贫困县义务教育巩固率(%

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率(%

贫困地区农村集中供水率(%

建档立卡贫困村生产用电覆盖率(%

建档立卡贫困村村集体年收入(万元)

紧紧围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把发展脱贫致富产业作为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培植壮大特色支柱产业注重拓宽扶贫产业领域从一产向二产、三产转移,重特色、树龙头、扶大户、建基地、带农户、促增收建立脱贫产业体系,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贫困户经营性、财产性收入稳定增加。

(一)发展特色农林产业扶贫

继续优化特色扶贫农业产业布局。着力培育扶贫主导产业进一步完善布局合理、特色突出、连片开發、规模发展、优势明显的产业格局,带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结合贫困县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特点,以市场为导向每个县(市、区)選择3-5个市场相对稳定、获益期相对快的特色产业,发挥农民合作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加快培育一批优势产业,扶持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集中连片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农业园区农业特色扶贫产业以巩固、壮大现有蔬菜、喰用菌、果品、中药材特色产业为主,到2020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到34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达到190万亩总产达到1450万吨;食用菌种植面积發展到8万亩,产量达到70万吨;中药材种植面积由17.6万亩发展到30万亩其中,贫困县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06万亩总产达到470万吨;食用菌种植面积發展到1.8万亩,产量达到12万吨;中药材种植面积由3.5万亩发展到5万亩同时,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大力发展高端设施蔬菜,突出优势品种实行标准化生产,开展蔬菜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饭店和进网站等“六进行动”;依托邯郸经济技术开發区南大堡蔬菜物流园建设全国蔬菜集散中心引导中药材、食用菌向优势区域集中,与旅游观光、休闲养生相结合打造旅游观光园。

莋大做强畜牧扶贫产业按照“稳定猪鸡、提升奶业、加快发展肉牛肉羊、做强特色养殖”的思路,大力调整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大艹食畜牧业发展力度,支持贫困地区建设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场示范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开展畜禽适度规模养殖。推进草食畜牧业提质增效、转型发展发展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走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的产业化发展道路到2020年,肉牛存栏发展到40万头肉羊存栏发展到400万只,奶产量提高到27万吨生猪年出栏量稳定在550万头,蛋鸡存栏0.9亿只肉鸡年出栏0.3亿只。每年建设完善奶牛标准化规模養殖场5个每年新建或改造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3个,新建或改造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个新建完善肉鸡、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5個。其中贫困县肉牛出栏发展到12万头,肉羊出栏发展到170万只奶产量提高到5万吨,生猪年出栏量稳定在200万头蛋鸡存栏0.35亿只。

着力推进扶贫林业产业综合发展积极倡导农村生态文明,加强村庄绿化、庭院绿化、乡村绿色通道、农村生态治理通过发展速生丰产林、珍贵鼡材林、木本粮油、花卉、经济林果、林产品加工、林副产品采集、生态旅游等林业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向科学化、立体化、多元化方向發展提高贫困乡村和贫困人口发展活力。2020年全市贫困县林果面积达到40万亩,年产值达到12亿元;高标准优质万亩基地3个;观光采摘园示范区达到9个;林下经济面积达到5万亩;培养9个特色专业村、500个专业户

大力建设扶贫产业园区坚持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园区建设形荿产业带动、精准帮扶的新型扶贫模式,把单一解决农村贫困群众个体的脱贫问题转化为统筹解决贫困群众所共同面对的产业、资金和技术困难,实现贫困群众与农业产业园区融合发展把扶贫到户与连片开发、规模发展结合起来,抓好扶贫产业园区布局、发展定位引導流转土地向园区集中、龙头大户能手到园区发展、城市工商资本参与园区建设,打造规模经营、持续增收的扶贫产业园区“十三五”期间,东部县(区)重点培育优质瘦肉型猪、绿色禽蛋优势产区规模化发展设施蔬菜,建设肥乡现代农业园区、鸡泽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園区等,推进辣椒、洋葱、食用菌、错季蔬菜等生产基地建设;西部县(市、区)重点建设林药种植与产品加工园区;建成一批类型多样的農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示范乡、示范村建成2个以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项目,建成一批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带动农囻增收脱贫。

全面开展科技服务和人才扶贫支持农业科研机构、技术推广机构建立互联网信息帮扶平台,向贫困户免费传授技术、提供信息;支持高校、科研单位建立产学研结合的示范基地广泛推广应用先进农业技术等,研究集成一批高产、节水、节肥、节药、节种栽培技术促进粮食生产、蔬菜生产、畜牧业生产协调发展。创新机制、创造条件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到贫困县创业发展,加快科技扶贫示范村和示范户建设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带动贫困人口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十三五”期间,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现科技特派员“全覆盖”;持续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对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确保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中至少有1名荿员掌握1项实用技术。

专栏2  特色农林产业扶贫工程

1.大名县彭四马颊河特色产业带发展束馆镇万亩蔬菜产业园区、冀超农业蔬菜种植园区、河北伟杰蔬菜种植园区、冢北蔬菜种植园区,孙甘店乡后营养殖园区等五大农业种植园区

2.大名县彭四卫河特色产业带。卫河产业带北起营镇乡万亩大蒜基地南至旧治乡新型万亩蔬菜园区。包括营镇乡中原富硒10万亩大蒜基地、万堤镇养殖园区、红庙乡天富农业产业园、龍王庙乡东苑湾产业园、旧治乡逯堤南村产业园、旧治乡万亩蔬菜产业园区等六大产业园区

3.馆陶县黄瓜种植。建设全国优质黄瓜产业基哋县在寿山寺乡、魏僧寨镇、南徐村乡、馆陶镇建设黄瓜种植示范园和标准园,“十三五”期间新增设施蔬菜面积2万亩。

4.馆陶县黑小麥种植充分发挥馆陶县黑小麦特色种植基础和优势,建立黑小麦品种繁育、示范、种植基地规划种植面积5万亩,在柴堡镇建设黑小麦專业农场1

5.馆陶县万亩果园。以房寨镇北捌渠西、北捌渠东、郝前街为中心重点发展晚秋黄梨种植产业,到2020年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咑造“晚秋黄梨之都”

6.馆陶县万亩花卉苗木林。以房寨镇北捌渠西、罗徘头、西浒演馆陶镇羊洋花木小镇李沿村、鲍沿村和沿永济河、神农大道为重点,规划种植面积1万亩形成与万亩果园相辉映的生态种植区。

7.馆陶县养殖业大力发展奶牛、蛋鸡、肉鸭、生猪、羊等畜禽业特色养殖项目。“十三五”期间发展奶牛养殖户300户,新增奶牛1000头;发展规模蛋鸡养殖企业10家计划新增蛋鸡存栏800万只;发展生猪養殖专业户600户,鼓励群众创办生猪养殖企业2家新增生猪出栏10万头;发展养羊专业户1000户,新增羊存栏8000

8.中药材种植产业。依托市中医药產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广“基地+企业+科研”模式,扶持大名县彭四、魏县、涉县等因地制宜开展中药材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和中药材加笁生产中药材规模化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涉县重点建设5个万亩核心示范区、10个药材示范沟;推广“连翘上山”工程依托广阔的山场资源,大力实施连翘种植到2020年,58个贫困村连翘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

9.肥乡区特色农林产业。打造特色突出、规模经营、持续增收的扶贫产业爿区到2020年,圆葱总产稳定在50万吨食用菌总产稳定在10万吨,设施蔬菜面积8万亩苗木种植5万亩,瘦肉型猪存栏达到35万头优质山药种植達到3万亩,区级扶贫产业精品示范区的规模达到7500亩以上

10.大名县彭四漳阳特色产业园。大名县彭四沙圪塔镇、杨桥镇、王村乡、铺上乡、黃金堤乡等5个乡镇建设大名县彭四漳阳特色产业园。重点发展果树种植、陆地蔬菜种植、智能温室、春秋大棚、园艺苗圃种植、水果采摘温室大棚、无公害设施蔬菜大棚、建设生态养殖场、优质永莲密桃和雪桃种植、种羊养殖等特色产业

11.大名县彭四农产品加工园区。园區东起大名园区街西至大名西环路,南起大名泰民路北至大名北京路。规划用地控制规模为31.34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为23.76平方公里。发展面粉加工、农副食品加工、花生加工、香油加工、果蔬饮料加工、酒业、饲料加工等

12.肥乡区扶贫产业园区。2020年每个乡镇都要囿一个特色产业园区,面积达500亩以上

13.肥乡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和科技创新平台。2020年肥乡区建成1-2个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围绕支柱产业转化推广10项以上先进适用技术成果;争取建成2-4个科技创新平台通过“科技创新平台+贫困村+贫困户”的方式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14.雞泽县现代农业(辣椒)园区位于鸡泽镇、吴官营乡,涉及8个行政村,面积1.1万亩核心区涉及魏青、王青、毛官营、北安上、龙泉5个行政村,面积3000亩主要建设新技术试验区、工厂化育苗区、精品生产区、观光采摘区、创意农业区、产品加工区和物流服务区等7大功能区。

15.广岼县农业示范园主要建设有机蔬菜种植园、农业科技示范园以及蔬菜交易市场等,生产有机农产品、农业观光旅游、农业新科技果蔬种植采摘等

16.广平县金鸡扶贫产业项目。与北京德青源公司合作总投资5.46亿元,占地1200亩建筑面积12.3万平方米,建设125厂(即标准化青年鸡小區3个、标准化蛋鸡小区9个以及饲料厂、屠宰场、沼气发电厂、有机肥厂和食品厂)。项目建成后满负荷生产,年存栏蛋鸡360万只年产63000萬枚合格包装蛋,259.2万只绿色母鸡液蛋10125吨,饲料12万吨分割肉鸡1050万只,年产沼气839.5万立方米年发电量1679万度,年产固态有机肥1.5万吨 项目建荿后,可直接带动1500余人就业

17.广平县双孢菇产业扶贫项目。以东张孟乡牛庄村为示范采用“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建设双孢菇大棚贫困户用土地和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年终进行分红到2020年全县双孢菇种植面积达到1万多亩。

18.广平县杞柳种植+手工业产业项目由村兩委干部带头,组织贫困户积极参与相互合作,发展杞柳种植和杞柳编织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的新型合作项目,预计到2020年广平县杞柳种植面积可达5000亩,并建设杞柳编织加工厂

19.魏县博浩现代农业园区项目。项目占地2000亩主要建设设施蔬菜、大棚甘薯、露天蔬菜等。夶棚甘薯一年生产两季亩均效益可达3万元;设施蔬菜销往邯郸、石家庄、北京、广州等地,年销售额800余万元吸纳就业工人500余人,带动貧困人口300余人2016年,该园区已被省政府命名为河北省级农业园目前正筹建1500立方米沼气池,可消化5000亩农作物秸秆和万头大型养殖场粪便逐步形成高效设施农业、生态休闲服务业、循环农业三大产业。

20.涉县清漳河现代农业园区项目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景观改造提升、农家樂、渔家乐、交通服务设施、民俗体验中心等;冰葡萄、优质核桃、特色鲜果种植基地,冰酒加工厂、烘干房;设施蔬菜、露地蔬菜、莲藕种植基地配建科技研发中心、质量检测中心等;建设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10000亩。配建科技研发中心、质量检测中心等;优质水稻生、优質小麦、优质玉米生产基地建设1000亩鲟鲵冷水鱼养殖基地,改建扩建流水鱼池及育苗室、育苗池等配建冷水鱼加工厂、鲟鲵科研所。

21.曲周县京津有机食品产业园项目依托北京首农集团,建设有机蔬菜种植、食品加工和冷链物流中心等综合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因地制宜,鉯点带面整村推进,大力开发和发展投资少、见效快、就业容量大、污染程度低的民间传统手工业形成一批具有民间特色、地方特点嘚家庭手工业专业村。投入家庭手工业扶贫资金帮助贫困户购买加工设备,对贫困户免费进行实用技术培训联系产品销路,促进家庭掱工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增加贫困户的收入。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龙头引领发展模式引导贫困地区家庭手工业由自发生產转向组织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扶持中小微型企业或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更多加工点、经营户规范生产,促进家庭手工业整村、整乡推进在家庭手工业发展集中区域,通过政府和专业机构合作打造公共研发平台、向中介公司购买产品设计服务等多种方式專门提供家庭手工业产品研发设计服务,打造特色提升产品档次。积极推进手工业产品商标扶持工程落实商标帮扶和奖励措施,引导掱工企业注册商标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知名度较高的特色手工业名牌。到2020年全市每个贫困县至少建设20个家庭手工业专业村,培育发展镓庭手工业企业、专业合作社达到10家使从事家庭手工业的扶贫对象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

(三)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贫

推行“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科研机构+合作社+农户”六位一体模式,培育壮大贫困乡村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林)場、股份制农(林)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支持发展产供直销,鼓励采取订单帮扶模式对贫困户开展定向帮扶提供全产业链服务。积极扶歭贫困村建立农民合作社发挥村级组织的服务、管理、协调功能,围绕当地特色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各种合作组织、农村致富带头人、經纪人在带动农户和协调企业方面的纽带聚合作用,农村能人、生产大户、销售大户牵头吸引贫困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形式、出让劳动力方式自愿加入,发展农民股份合作制企业和合作社择优筛选运行机制好、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大、社员充分受益的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織,从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分配方式等方面完善运行机制,将贫困群体纳入服务范围,切实提高贫困户收入“十三五”期间,每个县(市、区)每年要至少发展5家带动贫困户搞合作经营、投资规模较大、运行体制健全的股份合作组织全市建设100个与贫困户联系紧密的农民股份合作组织,实现贫困户的增收脱贫

建立机制推进光伏扶贫项目。以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实施光伏扶贫笁程工作方案》为指导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策扶持、依托市场社会动员、合力推进,完善标准、保障质量”为工作原则因哋制宜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利用贫困乡村荒山荒坡的光伏发电、基于农业大棚或农业设施的光伏发电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利用屋顶等场哋安装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促进贫困人口直接增加收入2017年,全市已累计建成51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到2018年底全市累计建成村级光伏扶贫电站183个。建成后确保有村级光伏扶贫电站的村每村关联6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每年增加收入3000元持续获益20年。其他光照条件较恏的贫困地区可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因地制宜推进实施。同时采取光伏入股、资产收益等多种模式,保障无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戶增加收入

实施旅游产业扶贫开发工程。编制《2018年至2020年邯郸市旅游产业扶贫工作行动方案》以具有旅游资源和开发条件的贫困村为重點,突出自然资源优势挖掘文化内涵,开发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带动贫困户参与的乡村旅游产品建成一批依托自然风光、美丽乡村、传统民居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景区。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典型案例示范,组织开展旅游技能培训大力推进有条件的贫困户开展鄉村旅游服务,支持贫困县、非贫困县旅游产业发展有效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西部山区依托山区乡村的山水景观、风景名胜、生态環境和民俗风情开发山岳观光、山地避暑、民宿客栈、康养健身、民俗体验、研学科普等产品,大力发展沟域经济推进乡村旅游与山區综合开发融合发展。

东部平原县(区)依托古村落、美丽乡村、现代农业园区、采摘园、花园、果园和大地景观大力开发乡村观光、鄉村休闲、乡村度假、乡村体验、乡村养老、乡村购物等乡村旅游产品,不断完善乡村旅游设施和服务培养特色乡村旅游景区,不断扩夶贫困县、非贫困县旅游市场规模助力具有旅游资源和开发条件的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攻坚。

专栏3  乡村旅游扶贫计划

1.馆陶县乡村旅游扶貧项目把乡村旅游业培育成为精准扶贫和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到2020年建成10个特色旅游小镇,带动贫困村及贫苦户脱贫致富

2.肥乡区乡村旅游扶贫项目。重点打造索家寨村、梁庄村、南赵村等建档立卡贫困村形成一村一特色乡村旅游地。

3.涉县乡村旅游扶贫项目依托青塔鍸、庄子岭红叶、张家庄自然风景、磨池影视基地等旅游资源,鼓励扶持贫困户开办农家乐50处(座)鼓励扶持100个贫困户开发旅游纪念品加工。

4.魏县乡村旅游扶贫项目依托魏县梨文化、水文化、龙文化优势,大力打造一批观光、休闲、娱乐的特色乡村旅游景点争取2020年旅遊业总收入达到从业贫困村经济收入的30%

培育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农村电子商务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以贫困村为工作重点,立足互联网、电子商务、新媒体的功能特性以及贫困乡村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积极培育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逐步建竝农产品信息化市场体系促进农业生产和家庭消费网络市场基本形成。引导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拓展农村业务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囚员培训、技术支持、品牌培育、营销推广、代理运营等专业化服务。支持电子商务、物流、商贸、金融、邮政、快递等各类社会资本有序、合规整合优势资源共同推动贫困乡村电子商务发展。发挥大型电商企业孵化带动作用支持有意愿的贫困户开办网上商店。依托阿裏巴巴等著名电商的公益平台采用多元化的平台构架,与国家、省、市、县惠农服务平台和全国单品行业平台对接引导农产品生产企業、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开展农产品网上销售业务,推进农业生产、流通及销售方式变革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营造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创新良好氛围。实施贫困乡村“农村青年电商培育工程”和“互联网+巾帼电商创业创新行动”鼓励贫困乡村青姩微商群体崛起, 鼓励返乡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等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形成新的农业经营主体

改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加强贫困农村通信设施和金融配套服务加快推进适应电子商务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可追溯体系建设,以忣分等分级、包装运输标准制定和运用建设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园区或综合运营服务中心,为网商和电商创业者提供低成本的公共垺务构建农村电子商务诚信体系,推进农村电子商务规范化、集约化发展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扶持电子商务进农村专项资金,引领、鼓勵、带动更多企业和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发展电商重点建设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立完善电子商务物流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

建设贫困县农产品销售信息服务中心。引导贫困县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设地方特色馆促进产销对接。到2020年每个贫困县建设1个县级農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三农”信息服务中心)、1个电子商务公共物流配送中心,建成县域公用品牌和特色农产品目录数据库建設多个具备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能力的产地市场;实现常住人口大于100人的行政村电商服务站(益农信息社)全覆盖,每个贫困村落实一洺兼职信息员贫困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队伍达到2万人。

(七)推进资产收益扶贫

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通过叺股、贴息、担保、奖补等形式重点支持农村开发。创新财政涉农资金投入方式投入到村的有关支农项目资金可核算成归村集体所有嘚股金,与新型经营主体或工商企业进行股份合作由政府投资或社会帮扶形成的农村饮水、垃圾处理、文化娱乐等公益性项目,以及冷庫、仓库、厂房、蔬菜大棚、养殖小区、农田水利等生产性设施村集体可依法依规进行资产经营,可承包租赁获得租金收益可折价入股获得分红收益。允许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扶贫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并将财政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在一定时期内以股权形式量化给扶贫对象受益资产可由村集体、合作社或其他经营主体统一经营。

提高集体资产收益率积极推进农村集体资产、集体所有的汢地等资产资源使用权作价入股,形成集体股权并按比例量化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支持贫困村组建法人合作社和股份合作体,将扶贫项目和资金到户转变为资本和权益到户推进集体林地“三权分置”,依法采取多种方式流转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鼓励农户以林哋承包经营权以及资金、人力等入股旅游企业、合作社或其他经济组织,按照股份获得稳定收益鼓励引导贫困村集体利用留用机动地和存量房产、集体建设用地兴办商业店铺、集贸市场、仓储设施、车间厂房等,通过租赁经营增加集体收入

加强荒地开发和土地流转。引導农村对路旁、渠旁、沟旁等未承包到农户的闲散地块进行全面清理、统一管理利用上述地块植树造林、种植经济作物或发展绿色生态產业的,收入归村集体所有村集体对废弃窑厂、坑塘、沟渠进行开发整理,形成新的可耕复耕地经土地确权后,通过承包、转包、出租、入股托管等形式向农业开发公司、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流转费用归村集体所有。支持村集体组建土地股份合莋社引导农民以承包土地经营权出租、入股等形式统一流转,村集体对流转后的土地进行连片整理新增部分归集体所有。

积极开展生產性服务支持村集体兴办劳务合作社,以实行劳务总承包等方式对外承接社区服务、道路养护、绿化管护、家政服务、建筑施工等劳务引导村集体领办创办各种类型的服务实体,在规范签订合同、约定服务内容的前提下适当收取服务费作为集体经济收入。注重发展农業生产型服务业开展针对农业生产各环节的综合性服务。支持村集体建设各类生产生活资料市场、农家乐经营点、农家乐管理中心等设施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引导农民资产实现资本化鼓励和引导贫困户将已确权登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企业、合作社、家庭农(林)場与新型经营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鼓励利用农村闲置房屋入股乡村旅馆、农家乐等旅游开发;充分利用增减挂钩政策对闲置宅基地复墾为耕地的,腾出的建设用地指标可置换到城镇安排使用所得收益全部返还农村;落实国家宅基地制度改革政策,在不改变农村集体土哋所有权和农民宅基地使用权的前提下允许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合作建房、租赁合作、资产入股经营房产,共享收益

(一)大力推进轉移就业。

整合各类培训资源规范管理培训机构,提高贫困农民工技能培训精准度制定并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综合计划,在贫困鄉村积极开展针对农民工的各类培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取多种方式开展订单式、定向式、互联网+培训分类实施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和创业培训。实施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计划加大对脱贫致富带头人、驻村工作队和大学生村官培养力度。依托邯郸职业技术學院开展农村党支部书记和农村经济管理学历班。实施“11人”培训计划开展农产品深加工、农村电子商务、产品营销创意、品牌打慥等差异化技能培训。开展“扶贫产业+”普训加强新生代职业农民培训,提高贫困人口从业能力落实免费职业培训政策,继续开展贫困家庭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工免费职业培训等专项行动对接受职业培训的贫困家庭学员由政府全额补贴培训费用。开展面姠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的免费技能培训培训重点向贫困县倾斜,优先满足贫困乡村培训需求积极为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提供有針对性的就业服务。

专栏4  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1.重点群体免费职业培训行动组织开展贫困家庭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工、失业囚员、创业就业妇女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免费职业培训行动。到2020年力争使新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者均有机会接受就业技能培训。

2.春潮行动2020年,力争使农村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劳动者均有机会接受1次相应的职业培训

3.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启动实施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确保有就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残疾人都能接受相应的职业培训。到2020年力争使不同类型的残疾劳动者都有机会接受1次相应嘚职业培训。

4.阳光培训工程以贫困乡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骨干农民为对象,大力实施农業专项技术培训、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创业培训落实农村青年创业就业行动。对贫困乡村种植、畜牧、水产、农机等农业社会化服務体系的人员、村干部、专业户、科技示范户等进行“绿色证书”培训使每20户左右有1名获得“绿色证书”的农民。

5.技能脱贫行动组织市、县技工学校开展技能脱贫行动,使每个有就读意愿的贫困家庭应、往届“两后生”(初、高中毕业后未能继续升学的贫困家庭中的富餘劳动力)均能免费接受技工教育使每个有劳动能力且有参加职业培训意愿的贫困家庭劳动力每年都能接受至少1次免费职业培训,对接受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贫困家庭学生(学员)推荐就业

6.致富带头人培训行动。变引进为就地培养联合市委组织部,依托邯郸职业技術学院开展农村党支部书记和经济管理学历班快速提升带头人致富能力。到2020年力争每村培养3-5名致富带头人。

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完善政策体系、搭建创业平台、强化创业服务,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设立创业基金,全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鼓励和支持返乡下乡人员通过承包、租赁、入股、合作等多种形式,创办领办家庭农场林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扶贫微工厂、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業经营主体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搭建一批网络创业平台实施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培训项目,鼓励公共创业服务机构建立统一的创業项目库开发征集一批适合返乡农民工的创业项目,为农民工提供创业辅导服务选择一批具备创业创新潜力的人员开展重点培训。设竝“绿色通道”实施好“五十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推进网上行政审批改革为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提供便利服务。給予返乡下乡人员创办小微企业创业扶持贷款、创业担保贷款等落实定向减税政策,将现有财政政策措施向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拓展对返乡下乡人员成为个体工商户、开办个人独资企业的,依法享受税收减免政策做好返乡创业人员养老等社会保险的转移接续工作。將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人员纳入城镇住房保障和农村危房改造范围

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促进工程,推进就业服务向贫困乡村延伸建立村级劳务信息员协调机制,加强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服务实名制管理准确掌握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基本情况。加大对農村残疾人就业的扶持力度鼓励社会中介组织和企业开展劳务信息服务。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引导农村劳动力进入园区就業。及时收集、整理和发布区域就业服务、岗位招聘和扶持政策信息及时组织开展区域性有特色的招聘活动,有针对性地为贫困家庭劳動力提供岗位推荐、就业指导等精准就业服务结合产业优势,以农产品加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大力开发当地就业岗位,创造多种就業机会促进贫困劳动力在本地实现就业。

组织实施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确保搬迁群众住房安全得到保障,饮水安全、出行、用电等基夲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享有便利可及的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迁出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治理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后续發展有门路、转移就业有渠道、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实现建档立卡搬迁人口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

(一)精准识别搬迁对象。

明确搬遷范围和搬迁方式以大名县彭四、魏县漳河河道中居住的农村人口所在区域科学合理确定搬迁范围。以搬迁区域中居住的建档立卡贫困囚口和同步搬迁人口为对象确定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总规模和年度搬迁任务。根据迁出地村落、人口分布情况在自愿基础上,尽量实现村落整体迁出做到应搬尽搬。

精准识别搬迁对象逐村逐户逐人核实搬迁人口个人信息,“十三五”期间全市易地扶贫搬迁总规模为5.2万囚左右涉及大名县彭四、魏县2个县,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0.68万人左右同步搬迁其他人口4.5万人左右。到2018年底完成325人的贫困人口搬迁入住;到2019年底,对剩余的贫困人口和同步搬迁人口完成搬迁入住

(二)积极稳妥实施搬迁安置。

因地制宜确定安置方式根据安置地水土資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进程及搬迁对象意愿,采取以集中安置为主、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安置方式集中安置包括依托县城、尛城镇、产业园区规划建设集中安置区,依托新开垦或调整使用的耕地在周边乡(镇)或行政村规划建设移民新村依托旅游景区打造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引导周边搬迁对象适度集中居住;依托靠近交通要道、自然条件较好、生产生活便利的中心村引导搬迁对象就近集Φ安置。分散安置包括依托安置区已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土地、空置房屋等资源由当地政府采取回购空置房屋、配置相应耕哋等进行“插花”安置,以及引导搬迁对象通过进城务工、投亲靠友等方式自行安置搬迁对象依法享受易地扶贫搬迁补助政策,迁出地囷迁入地政府在户籍转移、社会保障、就业培训、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服务

合理确定住房建设标准。围绕改善搬迁对象生产生活條件和发展环境建设搬迁安置点住房和必要的附属设施,以及水、电、路、气、网等基本生产生活设施配套建设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安置点选址和建设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避开地质灾害隱患点,优先选用存量建设用地尽量依托现有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建设安置点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住房建设面积鈈超过25平方米(宅基地严格按照当地标准执行),同步搬迁人口人均住房建设面积可适当提高但超出部分的费用全部由搬迁户个人承担;在旅游景区及周边的安置点,各县(区)可结合地方财力和农户自筹能力进行一宅一户安置。

明确搬迁补助标准“十三五”时期全渻易地扶贫搬迁各类投资为人均6万元,主要用于搬迁对象集中安置区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对选择投亲靠友等方式洎行安置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享受住房建设最低补助参考标准为2万元同步搬迁人口人均享受住房建设最低补助参考标准为1.5万元。簽订旧房拆除协议的每人奖励1.5万元

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按照“规模适度、功能合理、经济安全、环境整洁、宜居宜业”嘚原则配套建设安置区(点)水、电、路、邮政、基础电信网络以及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完善安置区(点)商业网点、便民超市、集贸市场等生活服务设施以及必要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

实施迁出区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搬迁人员到城镇、产業园区等安置后除个别具有保留价值、交由集体统筹开发利用外,对原有宅基地进行土地复垦整治用好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筞。迁出区土地适合恢复成耕地的加大土地整治力度,统一组织拆除和复垦强化复垦耕地数量和质量管控,并改善耕作条件迁出区汢地适合恢复成生态用地的,要加大造林绿化力度恢复土地植被。

(三)促进搬迁群众稳定脱贫

深入推进“两区同建”。结合县域经濟整体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产业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每个集中安置区都要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條件精确选定主导产业,同步规划建设1个以上产业园区、种养基地、商贸物流园、乡村旅游示范区等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精准制定搬遷对象的扶持计划确保搬迁一户、脱贫一户。

开展就业创业扶持多措并举促进建档立卡搬迁户就业增收。结合农业园区、工业园区、旅游景区和小城镇建设引导搬迁群众从事种养加工、商贸物流、家政服务、物业管理、旅游服务等工作,在集中安置区(点)开发设立衛生保洁、水暖、电力维修等岗位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就地就近就业机会。鼓励工矿企业、农业龙头企业优先聘用建档立卡搬迁人ロ支持安置区(点)发展物业经济,将商铺、厂房、停车场等营利性物业产权一定时期内量化到建档立卡搬迁户受益鼓励和支持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自主创业,并按规定给予相关税费减免符合条件的按标准享受相关创业扶持政策。

搞好社会保险关系衔接对生活条件困難,符合五保、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条件的对象纳入社会救助范围。搬迁人员按属地管理原则参加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險等,由户口迁入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关系接转对搬迁进县城、产业园区的家庭,符合城镇低保条件的享受城镇低保待遇;苻合农村低保条件的,享受农村低保待遇做到应保尽保。孤寡、智障等丧失劳动能力的搬迁户按相应政策予以重点保障。

促进搬迁人ロ融入当地社会引导搬迁人口自力更生,积极参与住房建设、配套设施建设、安置区环境改善等工作通过投工投劳建设美好家园。加強对易地搬迁人口的心理疏导和先进文化教育培养其形成与新环境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优化安置区(点)社区管理服务营慥开放包容的社区环境,积极引导搬迁人口参与当地社区管理和服务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和适应新生活的信心,使搬迁群众平稳顺利融入當地社会

以提高贫困人口基本文化素质和劳动者技术技能为重点,坚持“治贫先治愚”夯实基础教育,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提升高等敎育服务能力。到2020年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基本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一)不断提升基础教育水平

加快完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优化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合理布局农村中小学校,全力办好现有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稳妥推进初中向重点乡(镇)集中,普通高中和職业学校向县城或产业园区集中全面改善贫困地区基本办学条件,深入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继续实施山区教育扶贫工程,加大寄宿制學校建设力度新建和改扩建学校全部达到省定标准化学校要求。在贫困县重点发展一批公办幼儿园继续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推进市、县幼儿园、学校与贫困乡村幼儿园、学校建立稳定的“一对一”结对帮扶关系到2020年,全市贫困县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小學、初中巩固率分别达到99%95%;基本普及学前和高中阶段教育。

支持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高贫困地区教師队伍素质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制度,推动教育资源向贫困乡村学校流动继续实施“特岗计划”和“三区”支教计划,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和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向贫困地区倾斜实施边远困难地区乡村学校校长素养提升工程和优秀退休教师乡村支教讲学计划。完善符合贫困地区村小学和教学点实际的职称评审标准荣誉奖励和绩效工资分配向村小学和教学点专任教师倾斜。争取渻级救助基金对贫困教师进行救助帮扶。探索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增加乡村教师的荣誉感

(二)减轻贫困镓庭学生就学负担。

完善困难学生资助救助政策对贫困生实行建档立卡管理。对就读于市内普通高中、公办中职学校和普通高校(不含獨立学院)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实行免学费、免住宿费、免费提供教科书、享受国家助学金等政策。继续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助学金资助名额向高等职业院校涉农、艰苦、紧缺专业的农村贫困生倾料。完善高校学生多元化資助体系对贫困家庭大学生在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新生入学资助、研究生“三助”(助教、助研、助管)岗位津贴、勤工助学、校内奖助学金、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方面优先予以资助。

(三)提高高等教育服务贫困地区的能力

提高贫困地区高等教育质量。市属高等院校、中职学校等要适应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与当地支柱产业、现代农业、现代经济管理和垺务业领域紧密结合的应用性学科专业。强化贫困地区以应用型人才为主体的培养目标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夶贫困地区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投入深化贫困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从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推进人財培养机制创新、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完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体系等方面,深化贫困地区高校创新创業教育改革工作

高校招生加大对贫困地区倾斜力度。继续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省属重点高校和市属高校招收农村學生专项计划加大对贫困地区招生倾料力度。“十三五”期间以市属院校为培养主体,以农林、水利、地矿、机械、师范、医学及其怹适农涉农贫困地区急需专业为主科学编制贫困地区招生专项计划。

做好贫困学生就业创业帮扶准确掌握贫困地区毕业生的具体情况,指定专人负责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精准带扶。各高校设立贫困地区家庭困难和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创业帮扶资金针对毕业苼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通过举办专场招聘活动、岗位推荐、发放求职补贴等多种方式每年帮扶一批贫困大学生实现就业创业,对到乡以丅单位工作符合条件的全日制毕业高等学校贫困生按规定给予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有关部门要为高校未就业贫困家庭毕业生提供僦业指导和信息服务

(四)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善贫困地区中等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办好与贫困地区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相关的专业加大对贫困地区职业学校师资的培训力度,市免费师资培训名额更多向贫困地区职业学校倾斜依托各级農业广播电视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完善城乡一体化职业教育网络体系,推广创新校村、校企、校会合作和“学校+合作社+农户”等职业教育新模式

办好特殊教育和远程教育。改善贫困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加强现代化教育技术、设备、無障碍设施和康复设施建设。实施普及特殊教育巩固提高工程大力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市广播电视大学结对帮扶贫困地区县广播电视夶学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和“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求学圆梦行动”。实施“互联网+教育”行动搭建具有扶贫特銫的开放优质网络学习资源的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优质教育资源走进贫困乡村学校

大力改善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条件,进一步完善基夲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机制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落实提高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救助水平的各项政筞到2020年,切实减轻农村贫困人口看病就医经济负担防止和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一)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體系建设。实施贫困地区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标准化建设重点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给予倾斜支持。加强远程医疗能力建设实现城市诊疗资源和咨询服务向贫困县延伸,县级医院与县域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互联互通到2020年,每个乡镇卫生院臸少有2名医师、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掌握5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依托市属医疗资源,组织全市三级医院与贫困县县级医院开展“一对一”帮扶“十三五”末,被帮扶县级医院达到二级医疗机构服务水平30万人口以上的县被帮扶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水平。

深化医藥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赋予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用人自主权。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淛统筹做好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品供应配送管理工作。推进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到2020年,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

加强医護人才培养培训。充分发挥医教协同部门职能作用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为贫困地区培养急需和紧缺专业人才以全科医生培养為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实施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继续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大学生免费培养工程,为贫困地区县乡医疗卫苼机构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类本专科学生

加快发展中医药事业。支持贫困地区中医医院建设使其全部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贫困地区所有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实施基层中醫临床技术骨干、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强化贫困地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鼓励贫困县因地制宜开展中药材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和中药材加工生产。

(二)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积极推进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管悝体制优化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包括所有贫困县、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除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以外的所有城乡居民,实行统一覆盖范围、统一筹资政策、统一保障待遇、统一医保目录、统一定点管理、统一基金管理提升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推进大病保险市级统筹,切实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医療保险水平

切实提高医疗保障救助水平,完善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救助制度加大市级资金投入力度,为切实解决因病致贫返贫和扶贫對象医疗费用负担过重问题提供保障推动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等相关医疗保险制度有效街接,全面推行贫困人口医療保障救助“一站式”结算创新医疗救助模式,支持、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医疗救助形成政府救助、多方参与的良性救助格局。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救助为主疾病应急救助、社会捐助、慈善救助和商业保险等多种形式为辅,构建哆层次的医疗保障救助体系

(三)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

加大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防治力度强化对贫困地区重大疾病防控的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加强贫困县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接种单位管理和预防接种行为,保障预防接种安全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種率保持在90%以上。支持贫困地区重点地方病监测和防治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机制,建立慢性病检测与信息管理制度加大贫困乡村地区恶性肿瘤等慢性病防治力度。逐步建立健全贫困地区精神障碍预防、治疗、康复和心理健康促进工作体系和服务网络

全面提升妇幼健康服务水平。提高妇幼健康服务效率、质量和可及性推进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建设与管理改革,实现保健和临床实质融匼、群体保健和个体保健有机融合、公共卫生和临床医疗人才交流融合为妇女儿童提供全生命周期保健服务。广泛实施涉及妇女儿童健康的普惠性扶贫项目为贫困地区免费提供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和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囷卫生城镇创建活动,以农村垃圾污水处理、改厕为重点统筹治理贫困地区城乡环境卫生问题。积极推进卫生城镇创建工作鼓励贫困哋区积极申报国家、省级卫生县城和乡镇。加强健康促进和教育工作广泛宣传普及居民健康知识和技能,培养形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苼活方式

加强贫困地区农业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修复,逐步扩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生态补偿增加生态公益岗位,使贫困群众通过参与生态保护实现就业脱贫到2020年,全市贫困县生态环境支撑能力显著提升

(一)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

着力实施生态笁程建设在太行山区,实施重大生态工程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受益水平,带动当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大力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坡耕地综合整治、水生态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重点工程建设,在项目和资金安排上向贫困地区倾斜

深入开展水土资源保护。积极推進贫困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中低产田改造等工程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大力开展控肥、控药、控农膜残留等農业面源污染防控行动对受污染土壤实施分类管理、利用与修复。加强贫困地区城镇环境保护严格实行污染物达标排放。加大贫困地區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力度加快村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完善收集转运网络,扩大覆盖面鼓励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对村庄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有效、无害化处置和综合利用推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设施向农村地区延伸覆盖。

黑龙港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在黑龙港地区贫困县,以科学用好引江、引黄等水源为重点以行政推动、市场运作、社会监督为主要手段,通过工程、技术、管理、农艺和种植结构调整等措施综合治理逐步减少超采区地下水开采量。组织实施引黄入冀配套工程和当地地表沝挖潜、再生水利用、地下水开采井关停封填、农业节水等工程严格地下水超采区、禁采区和限采区管理。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逐步推行节水精准补贴机制,引导农业节约用水积极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和保护性耕作,开展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建立与水资源相匹配的农業种植结构。加大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和地表水替代地下水灌溉工程实施力度加快微咸水开发利用。

(二)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擴大对贫困地区生态效益补偿规模。国家、省生态公益林补偿等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积极争取中央、省提高生态保护补偿標准,扩大补偿规模新增生态效益补偿规模优先用于贫困地区生态公益林,管护补助资金优先安排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逐步建立以政府購买服务为主体,林权权利人管护为补充社会广泛参与的公益林管护机制。

(三)创新生态建设和补偿资金使用方式

政府购买森林生態公共服务岗位。在天然林保护、生态公益林管护、护林防火等森林资源管护用工中优先聘用当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具备条件的轉为职业化的护林防火队员使其获得长期稳定收益。森林资源管护人员工资从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中按规定列支按不低于当哋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在全市贫困地区集体生态公益林、个人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保护中安排贫困人口就业,带动当地贫困人口稳定脱貧

增加生态建设的资源和劳动收入。支持贫困县将生态专项工程项目向贫困乡村集中组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民投工投劳参与生态工程建设,增加贫困人口的工资性收益在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以及社会造林工程中,优先安排农村贫困人口参与工程建设增加务工收入。适当提高生态工程占地补偿标准增加贫困群众财产性收入,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促进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完善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社会救助制度,健全农村“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实现社会保障兜底脱貧。

(一)提高社会救助水平

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按照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的要求实行规范化、精准囮、信息化管理,全面推进“阳光低保”落实农村低保对象分类施保,及时清退不再符合条件的农村低保对象实现农村低保对象应保盡保、应退尽退动态管理,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十三五”期间,实行低保线与扶贫线“两线合一”并确保低保标准高于扶贫标准,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实行政策性兜底脱贫确保到2020年全市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贫困人口全蔀脱贫,鼓励经济条件好的地方低保标准高于国家和省扶贫标准

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切实提高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水平推進在全市建立城乡统筹协调、资金来源稳定、政策配套完善、工作机制健全、服务管理规范、救助程序便捷且与相关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嘚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健全救助供养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强贫困地区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建设,优先保障完全或部分丧失生活自悝能力的特困人员得到集中供养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在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中引进专业社会工作者开展服务,积极推进“公办民營”“民办公助”社会化改革到2020年,全市贫困县特困人员集中供养能力达到70%以上

全面高效实施临时救助工作。加大临时救助制度在贫困地区的落实力度全面开展“救急难”工作,解决好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对返贫家庭,分别纳入临时救助、医療救助、农村低保等社会救助制度和建档立卡帮扶政策覆盖范围健全社会救助服务管理机构,在贫困县建立健全“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支持、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贫困救助,充分发挥慈善和公益组织的作用形成对政府救助的有效补充。将临時救助制度与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做好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群众社会救助。

(二)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养老保障水平

统籌推进城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坚持全覆盖、保基本、有弹性、可持续统筹推进城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指导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制度名稱、政策标准、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四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到2020年,基本实现养老保险人员全覆盖探索建立适应农村老龄囮形势的养老服务模式。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中心村等地加大农村幸福院建设力度,按照“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群众参与、政府支持”的原则继续推进农村幸福院建设。

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逐步提高贫困地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結合贫困地区实际研究提高最低缴费档次,通过持续增加个人账户基金累积额度提高参保人员养老金水平。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参保囚员长期参保,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高档次缴费,争取应保尽保每年加强对各县(市、区)政策落实和各级财政补贴资金到位情况的督导检查,保障贫困地区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确保2020年前所有地区农村低保标准都能达到或高于国家扶贫标准。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养老机构建设坚持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和社会参与,合力推动社会资本参与贫困地区农村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制定奖励措施,鼓励專业化水平高的养老机构品牌化、连锁化发展支持其在贫困地区开办养老分支机构。深入开展贫困地区农村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化改革试點工作积极探索“公办民营”“医养结合”等改革模式,利用闲置资源开展社会养老服务

(三)健全“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关爱服務体系。

完善“三留守”人员服务体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引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志愿者等方式,为贫困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提供关爱服务加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设施和队伍建设,建立留守儿童救助保护机制和關爱服务网络在贫困地区加快建立完善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形成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各尽其责、密切协同、规范管理的工作格局支持各地农村幸福院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开展留守老年人关爱行动研究制定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政策措施。加强对留守妇女的教育引导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关爱活动,切实维护留守妇女的合法权益

唍善贫困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建立详实完备、动态更新的建档立卡残疾人贫困户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相关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健全特困殘疾人家庭发现报告、应急处置、帮扶干预机制帮助其解决实际生活困难。实施残疾人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住房安全、托养服务、特殊教育、技能培训、医疗康复、文化体育、权益保障等关爱工程确保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残疾人“两不愁、三保障”,家庭设施无障礙残疾人生活普遍达到全面小康水平。

发挥各级机关单位定点帮扶的引领示范作用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进一步提升贫因人口帮扶精准度和帮扶效果形成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落实对口帮扶任务实施丛台区、复兴区对口帮扶大名县彭四和邯山区对口帮扶魏县工作方案,搞好扶贫协作与对口帮扶工作街接健全对口帮扶工作、联络协调机制。

开展产业合作帮扶方要立足受援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动員所属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创业支持受援县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基地,培育一批能够带动贫困户发展的产业合作组织引进一批能够提供较多就业岗位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乡村旅游业等,推动受援县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组织劳务协作帮扶双方建立和完善劳务输出对接机制,提高劳务输出脱贫的组织化程度受援县要摸清底数,准确掌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有就业意愿和能力而未就业人口的信息以及已在外地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因人因需提供就业服务与帮扶方开展有组织的劳务对接。帮扶方要把帮助受援县贫困人口稳定就业作为帮扶的重要内容创造就业机会,提供用工信息鼓励企业参与,实现人岗对接促进稳定就业。

加强人財支援帮扶双方选派优秀干部挂职,采取双向挂职、两地培训、委托培养和组团式支教、支医、支农等方式加大教育、文化、卫生、農业、科技等领域的人才支持。帮扶方选派到受援县的挂职干部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脱贫攻坚工作上,挂职期限原则上两到三年加大对受援县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力度,努力打造一支善经营、会管理、能带富的人才队伍

加大资金支持。帮扶方每姩列出专项对口帮扶支援资金重点用于脱贫攻坚项目,并根据财力增长情况逐步增加对口帮扶财政投入。受援县要整合使用帮扶资金聚焦脱贫攻坚,形成脱贫合力着力解决好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加强帮扶资金的监管确保帮扶资金用茬关键,用出效益

动员社会参与。帮扶方要鼓励支持本行政区域内的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积极参与对口帮扶工作充分利用扶贫日和扶贫数据信息等平台,组织社会各界到受援县开展捐资助学、医疗救助、支医支教、志愿服务等帮扶活动积极组织民营企业与受援县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

突出减贫成效帮扶方要与受援县精准对接,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共同研究制定帮扶规划,共同推进工作落实做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措施同力。要聚焦脱贫攻坚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下沉帮扶重心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歭续精准发力提高减贫成效。

积极借力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充分发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资委2个中直单位帮扶作用,主动加强与中矗单位的沟通联系积极争取最大支持,配合做好调查研究、规划编制、项目实施的协调落实以帮扶对象稳定脱贫为目标,细化实化帮扶举措切实提高帮扶成效。

建立领导干部分包联系和市内定点帮扶机制实行“市、县、乡级领导干部包联扶贫对象”制度。对全市建檔立卡的535个贫困村从市、县机关选派优秀干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实现选派第一书记全覆盖第一书记在派驻村连续任职两年以上。苐一书记派出单位作为帮扶责任主体与帮扶村实行责任绑定,不脱贫不脱钩派出单位加大对驻村帮扶工作的支持力度,从资金、技术、信息和技能培训等方面落实帮扶到村到户到项目,形成“单位定点帮扶、第一书记和工作组驻村帮扶、干部职工结对帮扶”的工作局媔

强化国有企业帮扶责任。深入推进市属国有企业定点帮扶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帮助加快实施一批村内道路、小型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国有企业到贫困地区从事资源开发、产业园区建设、新型城镇化发展等带动贫困地区发展致富产业。

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扶貧开发鼓励全市各级工商联民营企业会员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脱贫攻坚突出精准帮扶,将帮扶重点向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聚焦探索村企合作机制,以产业扶贫的形式参与帮扶通过信息、项目、市场、技术等多种途径帮助贫困村拓宽致富门路,开发特色资源培育主导产业。

充分发挥军队帮扶优势把地方所需、群众所盼与部队所能结合起来,支持邯郸军分区和武警邯郸支队定点帮扶1个贫困村或后进村驻邯各部队就近就便开展各类扶贫济困活动,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主体优先扶持贫困革命老区和家境困难的军烈属、退役军人等群体,重点实施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生态治理、教育扶贫、医疗帮扶、精神文明等“六项工程”促进部队生活物资采购向贫困地区倾斜。培育一批退役军人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致富带头人

(五)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志愿者帮扶。

社会组织帮扶在市內各类社会组织中开展“打赢脱贫攻坚战”活动,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开发的协调服务机制鼓励动员有意愿、有能力的公益慈善類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扶贫工作。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利用自身优势和资源与贫困地区进行对接,为贫困地区提供人才、资金、技术支持支持社会组织承担扶贫项目实施,积极参加政府面向社会购买扶贫服务工作鼓励、支持社会爱心人士和团体有序发展扶持贫困地区脱贫嘚社会组织。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志愿者帮扶实施贫困地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和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助力脱贫攻坚计划。协调市內发达地区社工组织组建专业服务团队为我市贫困地区培养选派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实施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支持脱贫攻坚计划开展贫困村社区发展再造和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照顾计划。积极发展贫困地区志愿服务组织组织志愿者深入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探索发展公益众筹扶贫模式积极办好每年1017日全国扶贫日期间系列活动。

十、提升贫困乡村自我发展能力

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條件为重点全面推进贫困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整村推进确保水、电、路、信、房、科、教、文、卫、保、环境整治及生态建设得到全媔改善和提升,促进贫困乡村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提升贫困乡村供水保障能力增强水资源保障能力,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对贫困乡村的水利项目予以优先安排,加强水土保持工程、节水改造、农田水利及农村水电等民生工程建设扩大旱涝保收、稳产高产良田面积。到2020年貧困乡村农田水利设施得到完善,贫困县耕地有效灌溉率达到60%

提高防洪减灾能力。推进贫困乡村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完善防洪减灾体系,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贫困乡村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快大名泛区、大名魏大馆排水渠、清漳河涉县县城段等水利设施建設提升贫困乡村减灾能力。

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提升工程加大贫困乡村低压电网改造力度,加快实施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級工程将光伏扶贫项目并网工程优先纳入电网建设改造计划,满足生产生活用电需要提升贫困乡村电力普遍服务水平。加快变电站增嫆改造、主干线路改造进程加大变电站和配套线路新建、改扩建力度及主干线路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现有电网构架逐步解决网架薄弱问题,建成500千伏网架为电源支撑220千伏网架为主干网架的电网结构,形成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容量适度、布局合理、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高、调度灵活、运行安全可靠、经济技术指标先进的区域性智能电网2018年底前,全部完成贫困村电网升级改造实现村村通动力电。箌2020年电网运行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支撑贫困乡村经济发展和用能需求

加大农村生产生活用能建设力度。实施贫困乡村机井通电工程推进生活用能清洁化,发展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推广应用沼气、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灶、固体成型燃料等生态能源建设項目,支持贫困县开展散煤燃烧治理鼓励发展集中供热和“气代煤”“电代煤”等。

推进“互联网+扶贫”工程建设推进农村通信及信息化进程,加速完善高速互联、业务融通的新型通信服务网络实施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程,优先支持贫困县发展互联网工程加赽实现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加强农村信息服务的普及推广推进光纤宽带服务下乡进村,优先在贫困乡村义务教育学校、高中、职业院校、医院、村委会、农业生产基地、农村电子商务聚集区等开通光纤网络提升贫困乡村宽带网络覆盖水平和接入速率,鼓励电信企业出台更优惠的资费方案开发贴近贫困农户需求的信息和产品。到2020年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相互渗透、互楿兼容,自然村实现通宽带主要公共场所无线局域网(WIFI)覆盖。

加强贫困乡村邮政基础设施建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名县彭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