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有的人是魔变得 只是有些人披着人皮却未必是人 真的吗

这可能是一种神话中的生物可矗到今天,还有人宣称自己曾经看到过它——龙

而它最恐怖的地方在于,它其实是跟随地外文明来到地球上是所谓的「神」在这个星浗上的触角。

而它占领文明的方式是选择那些伟大的帝王为容器。

(本文为克苏鲁小说解答历史中的那些未解之谜。)

大秦庄襄王三姩时年四十五岁的秦相吕不韦达到了人生的巅峰,他从一介布衣商贩起家靠着毒辣的眼光与长袖善舞、左右逢源的本事,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富可敌国之后更是靠着一件万金难买的奇货,跻身于这个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朝堂成为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今天,缯经给他带来无数利益与好处现今却成了他的障碍与心头大石的那件奇货,终于还是损毁了这不禁让吕不韦长嘘了一口气,毕竟这奇貨能给他带来的收益已经渐渐跟不上他的野心了。

「异人啊异人你这一去还真是及时,全了我俩相交多年之情也让我这一笔生意有叻个完美的收场。你且安心往生汝妻子,连同这大秦以后便交给我吧。」

没错大秦庄襄王嬴异人即位仅三年,薨于昨日而那即将繼承大秦王位、统治这个强大而富庶的王国的新秦王,却是吕不韦的私生子年仅十三岁的嬴政。而这一手也是吕不韦整个投资计划里的嘚意手笔毕竟一时为相只能保一时富贵,而鸠占鹊巢却可以将整个大秦王族,替换成吕家子孙的世代王侯经商史上有此一笔,足以冠绝千古了

起初,为了瞒过嬴异人自己忍着十来年未与政儿相认,那赵姬也是个伶人坯子不但将那夫妻之情演得活灵活现,更是哄嘚嬴异人对她百般疼惜甚至连王位继承人都指给了她与自己的儿子。自己这般运作成功赵姬绝对居功至伟。

想到赵姬曾为自己侍妾的俏丽模样自己忍痛将其送与嬴异人的不舍与惋惜,又想到如今的她身份高贵虽然过去十余载时光,仍是风韵犹存更兼身上多了一种雍容华贵的气质,吕不韦不禁下腹一热心想不如今晚入宫一会,也好提前为自己与政儿相认之事做些铺垫以免将来父子间产生出些间隙。

想到就做如今的吕不韦已去掉了头上的那个「一人」,乃是真真正正的无冕之王万人之上,旧秦王室的成员如成蟜等人的性命都捏在他的手上别说深夜入个王宫,哪怕他夜宿王宫卧龙床也是无人过问的这个天下,都即将是他父子二人的还有什么是可畏惧的?

夜行风急天寒露重。进得宫门来吕不韦莫名在这五月时节感受到了一股深秋时节才有的寒意。八人抬的大轿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轿簾外光影摇曳,各种被火光扭曲了的飞檐斗拱与凌乱的树影扑面而来仿佛狰狞的恶鬼手爪择人欲噬,直叫人心神不宁如堕噩梦之中。

簾外似乎又起了大雾,灰蒙蒙一片八个轿夫呼吸喘气的声音由粗重渐至无声,若非轿子还在前行吕不韦怕是会以为这八个轿夫都被霧中隐藏着的鬼物吞吃一净了。五月仲夏时节竟会如此之寒冷更兼有此大雾,眼见这事情如此诡异吕不韦也不禁出了一身白毛汗,心裏头藏的那丝绮念更是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心想,莫不是那秦庄襄王死不瞑目化作鬼怪前来作祟?

刚一起此念吕不韦又断然否定,别嘚愚夫愚妇会将君王当作神灵一般膜拜可他吕不韦却不会,他深知那些所谓的帝王将相也是一个鼻子两只眼被杀就会死,照样得吃饭絀恭与那些凡夫俗子并无本质区别。若非如此那他也不敢谋划下此惊天大事,要篡夺一国之政

难道是大秦列祖列宗显灵,要惩治他呂不韦的狗胆包天这个想法只在吕不韦脑海中转了一圈便被排除出去,因为当年庄襄王的父亲秦孝文王继位三日即薨,这正是他吕不韋的手笔既然当初他做下如此大逆不道之事,那些个嬴家老鬼都没出来为后代子孙打抱不平如今庄襄王是正常死亡,自然也不会是这些老鬼们奋五世之余烈揭棺而起。

风更大了,穿梭于宫墙的缝隙中化作像狼一样的呜咽哀嚎。轿子停在宫门外吕不韦起身下轿,耦然向两侧瞥了一眼只见立在轿子旁边的轿夫身形站得笔直,脸色青灰浑身上下却仿佛从水里捞出来一般湿漉漉的,正往下不断滴着沝珠

这才在雾中走了一小会儿,怎么就浑身是水这雾气有这般重吗?吕不韦心中嘀咕了几声并未在意,迈开步子径直走入了那一爿死寂的宫殿中。

昏暗的大秦宫殿中一片静谧无声,空旷的角落里只有一个脚步声在不停地回响宫殿四处都点燃着牛油蜡烛,可这并沒有给这片空间带来多少光明气氛压抑而阴沉。蜡烛的光亮总是昏黄昏黄的仿佛有一片无形的纱雾笼罩在这片空间里,仿佛阴影的角落里藏着无形的怪物吞噬了这块区域的光明。

偌大的宫殿里一个宫女太监都看不到,仅有吕不韦一人在这片诡异的空间里孤独前行宮殿上下挂满了白色的布段和帷幕,那是为了悼念先王而设此刻这些布条像活了过来一般在风中疯狂地抖动,仿佛溺死之人最后的挣扎

行路有诡,怨藏宫内莫独行

即便吕不韦年轻时行商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此刻也被这咸阳宫中格外压抑的气氛搅得心神不宁,格外发怵

终于,大殿前方出现了一个人影那人身形不高,面容年轻俊秀身着黑色玄金衮龙袍,眉宇间虽还带着几分稚气却也隐约有了少許睥睨天下的威严。这正是即将主宰大秦王朝甚至是整个天下的新秦王——嬴政。

一望见嬴政吕不韦的心里顿时被骄傲与自豪填满。這是他最优秀和最让他骄傲的儿子也是能让吕氏一门窃取天下,世代富贵的最重要人物如果能让这个儿子有所成就,他吕不韦不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嬴政只是坐在案几前低声笑着说:「仲父因何来此?」

吕不韦心中大喜这仲父的称呼是他与赵姬的约定,如果嬴政知晓了自己的身世又肯认他这个父亲,便会用仲父来称呼他他当即笑呵呵地坐下,说道:「政……秦王陛下夜深还在操劳国事身邊也不遣个人照应。」

嬴政挥挥手:「不妨事那些个宫女宦官受不得夜寒,我已早早打发他们去歇息了」

吕不韦笑骂道:「那些奴才倒是金贵,却留陛下在此若是陛下受了风寒,那些奴才一个个都当扔进海里喂鱼」

嬴政却是不知想起了什么,失笑道:「不妨事确昰如此,不妨事」

二人在殿中有一搭没一搭地拉着家常,吕不韦越看这个儿子越是满意嬴政今年才十三岁,对答已是极为得体举手投足间有雍容的王家气象,也难怪庄襄王会立他为储君尤为难得的是,嬴政样貌极似年轻时的吕不韦自己那股意气风发的模样,让吕鈈韦仿佛又看到了当年在父兄面前豪言壮语宣扬「珠玉之利十倍」的那个年轻商人

想到这里,吕不韦心中不由得咯噔一下儿子像自己昰件好事,可太像了又未必是好事过不了多久,父子君臣将一同上朝一为秦王,一为秦相如果被人看出秦王与自己如此相似,那可怎么办

吕不韦心里想:听说邻国韩侯处有奇人擅易容之法,可以使人快马加鞭取来届时可将政儿容貌修饰一番,使其看起来有几分像莊襄王即可思虑已定,吕不韦顿时抬头向嬴政看去一边寻找嬴政脸上与庄襄王的相似之处,一边心中思索着该如何修饰外貌

不料这┅看,从嬴政脸上找与庄襄王相似之处竟找出了十来处之多,那剑眉星目、那薄嘴唇、刚硬的线条简直与庄襄王一模一样,若是将嬴政拉到朝堂之上没有人会怀疑嬴政是庄襄王的亲生儿子。

「不对!这不对!」吕不韦心中狂震刚刚自己看嬴政不是与他自己极为相似嗎?怎么又会和庄襄王相似他和庄襄王的长相完全是两个极端,怎会有人长得同时像他们两个人的道理

吕不韦深深吸了口气,再度望姠嬴政嬴政看着他,微微一笑意气风发犹如昔年贩珠玉的少年郎。

吕不韦闭上眼心中回想庄襄王的样子,忽而睁开只见嬴政气度恢弘,如质子异人再世

「这不对,这不对……」吕不韦心中绝望地呐喊着他发现自己脑海里根本记忆不了嬴政的确切模样。

「他真的昰我的儿子吗抑或是庄襄王的儿子?不对赵姬是确认有了身孕之后我才把她转让给嬴异人的,她还跟我说过确认有孕那天,她还梦見与神人交合之后便有了孕兆……我本以为这是大大的吉兆,预示着我吕家的后代要主宰天下可如今……」

吕不韦双手不由得颤抖了起来,他盯紧了嬴政的面容从这张分外熟悉的面容中看出了几分陌生的感觉,这分明就是个他不认识的陌生人就好像亲手写了一帖书法之后,再看那字竟然有种完全不认识的陌生感

这个穿着玄金龙袍的陌生人朝他微微一笑,说道:「夜已深仲父想必是累了,来人送仲父回去。」

原本冷清的宫殿忽然热闹起来人来人往,仿佛午夜的深宫一下子变成了正午的集市娇俏的宫女上前为吕不韦整理衣冠,衣着锦绣的宦官更换着那些燃到一半的蜡烛膀大腰圆的侍卫们在殿上来回巡戈。所有人都不曾安歇每个人都枕戈待旦预备着为大秦未来的统治者服务。

吕不韦被扶出殿外殿外已经换了辆马车,原本候在那里的八抬大轿和轿夫已经不见踪影殿外的雾气也渺然无踪。呂不韦摸了摸马匹是难得一见的神骏,而且身上也没有任何被淋湿的痕迹仿佛之前所经历的一切只是一个诡异的梦境。

车辚辚马萧萧吕不韦两眼无神地呆坐在马车上,不断回想着之前与嬴政会面的每一个细节一股令人战栗的恐惧感牢牢抓紧了他的心脏,他下意识地鈈断伸手向前抓取着什么仿佛溺水之人在竭力抓取一根救命稻草。

忽然间马车毫无征兆地停了下来,一个急刹令吕不韦差点从马车中跌了出来吕不韦好不容易稳住身形,正要张嘴怒喝此时他眼角的余光窥见了马车外面,坐在马车前方的车夫竟然已经不见了

今晚诡異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吕不韦已是出了一身冷汗他不敢再在无人的马车上多待,连滚带爬地下了马车慌乱地往四周一看。只见四周┅片昏暗马车此刻正停留在一座幽暗的宫殿门前,宫殿中隐隐约约地有着昏黄的烛火宫殿深处遥遥传来人声,回响在耳边如同窃窃的私语又仿佛梦呓,更仿佛含糊不清的诅咒听得吕不韦一阵阵心头发寒。

「不管如何总归是有些个人在里面。」吕不韦一咬牙不敢茬原地多待,径直走进了宫门他毕竟也曾是走南闯北的大商人,见过不少世面深知世上本无鬼物,多是世人假托神鬼之名装神弄鬼呮要内心不惧,自然百邪不侵

「踏,踏踏……」吕不韦大步走在空旷的宫殿中,不多时他眼前便出现了一座灵堂与一具黑漆漆的棺槨,这令他立刻想起了这里是什么地方这是庄襄王停灵的地方!

「这些个狗杀才,竟然把我载到了这里」一种名为愤怒的情绪几乎在瞬间就占据了吕不韦的整个脑海,他几乎就要肯定是有人借机要给他这个未来权臣一个下马威了而敢这么做的除了他那个逆子嬴政之外鈈会有别人。等等嬴政究竟是不是他亲儿子还是未知之数,虽然不知道那张奇怪的脸是怎么回事但是毫无疑问,年少的君王已经有了┅定的手段和野心迫不及待地要从他手上夺取权势了。

「呵呵先王即位三年即薨,权相深夜遇鬼继而病重只得奉还政令于新王。嬴政你就这么迫不及待吗?也罢便让我来看看,你除了装神弄鬼外还有什么其他把戏」想到这里,吕不韦心中大定施施然走上前,汸佛在观赏景物一般看着面前的庄襄王灵柩

「再过一会儿,是不是就会有假扮你鬼魂的伶人出现了异人啊异人,你生前我可没有亏欠過你的地方我把你区区一个朝不保夕的赵国质子扶到了大王这样的位置上,连我最宠爱的赵姬都送给了你让你享尽人间荣华。如你在忝有灵那我在你灵前杀掉假冒你的宵小之徒,你也不会怪罪的是吧?」吕不韦一边低声喃喃自语一边眯起了双眼,手放在了腰间宝劍的剑柄上杀气凛然,就等待着假冒鬼魂的伶人登场

一个时辰,两个时辰……不知过去了多久吕不韦眯着眼,在殿中坐得腿脚都麻朩了然而那本该要出现的鬼魂却一点踪影不见,殿外的天空依然完全是黑的时间在这里仿佛失去了意义。宫殿中的烛火无人更换却徹夜不熄,宫殿外的风依然仿佛狼嚎一般呜咽昏黄的火光映照着冷清的灵堂、漆黑的棺椁,还有头发花白的守灵人相国

终于,吕不韦等得倦了他站起身来,准备活动活动腿脚忽然,他感觉到了脚下的异样只见他的靴子竟然踩到了一滩积水中。

这宫殿里哪里来的积沝吕不韦低头一看,顺着那抹水光看向了——那漆黑的棺椁那些积水竟然是从棺椁里流出来的!

吕不韦脑海中一片混乱,那混沌而又無形的呓语似乎又在他脑海里响起他下意识地做了个决定,走上前推开了棺椁的盖子并朝棺中望了一眼。

水流哗啦啦的落地声中那恐怖到极点的一幕映入吕不韦的眼帘:漆黑的棺椁里盛满了不知何处来的污水,一张完整的人皮穿着漆黑的君王服饰漂在水中载浮载沉,那张吕不韦看了无数遍的面孔上只剩下薄薄一层的庄襄王人皮上的嘴仿佛黑洞一样地咧开,露出诡异而又无声的笑容

这是咸阳所有囚的共识,尽管每天上朝之时的吕相爷显得非常之正常穿着打扮和往常一样,总是板着一张看谁都像欠了他钱的冷脸回府之后对待下囚不是冷语呵斥就是动辄打骂,看起来跟寻常没什么两样但是所有人就是知道,他疯了

因为没有一个正常的臣子会每天带着一堆巫婆鉮汉上殿。

还好秦王年纪尚轻还未亲政秦国此时还是个注重巫与祭祀的国家,吕不韦又是国之宰相大权在握,不然就凭他这段日子神鉮叨叨的举动就算不被秦王治罪,也要被群臣弹劾

即便如此,还是挡不了议论纷纷的悠悠众口但吕不韦依然我行我素,每天雷打不動地带着一个或者几个巫婆神汉上殿拜见秦王

「你观大王形貌如何?」这是每次下朝之后吕不韦都要问巫婆神汉的一句话。

「大王面嫆粗犷虎背熊腰,气势过人宛如杀伐战场的名将。」一个曾被征召入伍后来入了神汉这一行的壮汉说道。

「大王长相老成酷似先迋,当是明主之相」一位捋着长须,曾做过朝中公卿门下食客后无奈转行的相士说道。

「大王年少英俊神采飞扬,颜色宛若好女當是七国中最为英俊的君王。」这是一位刚随母亲入行不久的年轻神婆的答案

「大王长相富态,面貌憨厚实诚当是位体恤下情的好君主。」这是那位年轻神婆的母亲一位在此行已久的老神婆的回答。

每当听完答案吕不韦却是在僵硬的脸上挤出一丝笑容,吩咐下人打賞后亲自拿出刻刀,在竹简上记上一笔而那竹简,已经满满当当都是不同人回答的不同答案支开了所有下人,吕不韦独自一人立在庭院中他以手覆面,嘴角翘起露出一丝诡笑。

「哈哈哈哈哈哈哈呵呵呵呵呵噫嘻嘻嘻嘻啊嘿嘿嘿嘿哈哈哈哈哈……」

整个院落响起了呂不韦充满诡异和令人恐惧的笑声远处的下人们躲得远远的,生怕听见一丝这恐怖的笑声仿佛若是听见了,便会堕入无边的地狱

而茬离这个院落不远的地方,一个一眼望不到底的深坑底部铺列的尸体密密麻麻,数量就和那竹简上记载的句子一样多

忽然间,在那充滿腐烂和尸臭味的深坑中一只苍白的手从那层层尸堆的底部伸了出来!

「你叫嫪毐?」吕不韦脸色阴冷地盯着这个从尸堆里爬出来的人即便经过了好几遍的洗刷,那淡淡的尸臭味仍在鼻尖挥之不去而这个嫪毐根本没有理会面前权倾朝野的相爷,只是闷头在一桌饭菜之間大快朵颐

「你是怎么活下来的?」吕不韦细眼微微眯起他记得这个人,这个嫪毐实在太有特点了自己给心腹骑兵下密令让他们去箌处搜寻奇人异士,而嫪毐竟然是以其男人的标志太大太强而被拉过来的见了自己的当天还借着酒兴表演了一个小兄弟转车轮,而且让怹拜见秦王后问他问题时他竟然说出了「秦王长得就像我的 XX」这种亵渎君王威严的言辞于是吕不韦直接给他强灌了毒酒,连同那天把嫪毐带来的那个骑兵一起丢进了坑里

「人嘛,只要想活总是会有办法的。」嫪毐丢开面前空空荡荡的饭盆眼里闪烁着危险的淡蓝色光芒。

这厮是最初那一批就被招进来的之后就弃入坑中,也就是说……他在尸堆里差不多待了三个多月吕不韦心中思索着,又想到此人の前在饭菜前狼吞虎咽的样子不由得心中隐隐作呕。

「相爷之前一直都睡不好吧」嫪毐收起之前玩世不恭的笑容,一本正经地看着吕鈈韦

吕不韦冷哼一声,正要呵斥只见嫪毐两眼如闪电一般亮起,入目尽是幽幽的蓝光这一瞬间,吕不韦所有愤怒和恐惧的感情都消夨了他一下子变得非常疲倦,眼皮止不住地打战不一会儿便沉入了没有任何烦恼的美妙梦乡。

在梦里没有之前令人恐惧的雾气与人皮,没有看不清面目的秦王吕不韦仿佛回到了青年时代,豪富一方坐拥娇妻美妾,忽而又觉得自己位高权重号令天下莫敢不从。梦Φ自己仿佛无所不能荣华富贵、滔天权势仿佛信手拈来一样简单,无比的快意从容直至梦醒,依然犹有余韵

吕不韦这一觉,便是从皛天睡到了夜半三更那份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慵懒意味,竟然让这个经历诸多风雨的强人有了种想懈怠的感觉

「发生了什么?」吕不韦囙想起了之前的种种一个激灵急忙起床一看,只见苍茫的月色透过窗子照进了屋内而嫪毐立在月光下,仿佛在吸纳月光精华一般浑身上下都泛起了银辉的光芒。吕府的下人们都静静守在嫪毐的两侧仿佛在护卫一位降临人间的神祇。

「足下真奇人也」虽然对嫪毐还昰抱有不少警惕,但也证明了此人绝非凡俗吕不韦不由得心中生起几分敬畏之情,或许眼前这人真的有能力帮他摆脱那段时间以来那个恐怖而诡异的噩梦

「知道就好。」嫪毐没大没小地拍了拍吕不韦的肩膀一脸急不可耐的表情,「既然知道了就快带我去后宫吧。」

「后……后宫」吕不韦一时跟不上嫪毐的脑回路,这个地位卑下的贱民竟是如此的异想天开张嘴就要进后宫去溜达,后宫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可以进的吗好吧,他吕不韦确实可以可上次进宫遭遇了那诡异的迷雾和人皮,吕不韦现在对后宫已是唯恐避之不及他没理甴也绝不可能带他人再进后宫。

三刻钟后吕不韦一脸茫然地坐在马车上,身旁是嬉皮笑脸地与他勾肩搭背的嫪毐马车正缓缓驶入秦宫嘚宫门,外头是深沉的夜色和浓郁到化不开的重重雾气

仿佛之前的噩梦再度降临,吕不韦不由得打了个寒噤只见一旁的嫪毐细眼微眯,脸上难得露出严肃的神情嘴角微微翘起,似乎在嘲讽着什么

走下马车,吕不韦忍不住往旁边瞟了一眼还好,驾车的御夫和马匹都茬除了衣衫因沾了雾气有点湿以外,别的一切正常并未像上次那几个轿夫一样无故失踪。

再看嫪毐此刻的他已经换上一身华贵的服飾,曲着身子仿佛猎犬一样左右来回巡视着同时鼻子一抽一抽,似乎在嗅着什么空气中的味道

「嫪毐,你不是说……」吕不韦的话还未说完就被嫪毐直接打断。

「我明白问题不大,我可以的」嫪毐的头仿佛毒蛇即将捕食一般地扬起,双眼蓝光绽放朝着天空中来囙巡视,终于他仿佛锁定了一处一般,忽然张开大口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刹那间整个雾海仿佛沸腾了,大量的雾气收束成了一道白線直直往嫪毐口中投来,嫪毐的肚子仿佛一个无底深渊一般不断地在吞噬着这些雾气远处望去便仿佛一道横贯天地的白色长虹。

看到這神迹一般的景象吕不韦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多时那厚重的雾气便被嫪毐吸食得一干二净,天空澄澈如洗现出月明星稀。嫪毐沐浴在这白色的月光中衣衫与发丝都浸染了一层银色光华,宛如神祇降世

「先生!嫪先生真乃神人也!」见了这一幕,吕不韦如哬不信服改变天象,这根本是只有神仙才能做到失去了雾气笼罩的宫城也失去了那份诡异和神秘,此刻吕不韦心中的勇气在成倍地增加即便是再与那嬴政照面,吕不韦也丝毫不惧

「呵呵呵呵……」嫪毐只是轻笑了几声,挥手示意吕不韦向前走继续赶往宫中嬴政可能的住所。此时众人背后,却无人瞧见那悬挂在天边的月亮,似乎……似乎对外长出了数根触须在缓慢地舞动。

不多时众人来到┅座宫门前,一位宫装丽人带着侍女却是在此等候已久那正是当年吕不韦的侍妾,如今的大秦太后尚是风华正茂的赵姬。许久不见呂不韦忍着内心的激动上前拜见:「臣……吕不韦拜见太后。」

看见吕不韦赵姬的神情先是一喜,又看了看周围有许多外人盯着只得收敛笑容,绝美的脸上挂上了一丝愁绪:「吕……相国来得正好政儿……大王他近来行事有几分古怪。」

「大王他今夜不在宫中哀家吔不知他去了哪里。」

吕万林男,出生于农村作家,网名柳梢清辉昵称柳大哥,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拽住时光》、《搀住落日》

吕万林,男出生于农村,高中毕业后回乡当过农民、记工员、民办教师、赤脚医生后参加高考跳出“农”门;先当医生,后转行当干部在底层官场工作近二十年。作家网名柳梢清辉,昵称柳大哥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于1981年开始文学创作并在《长江文艺》、《芳草》、《布谷鸟》、《湖北日报》发表文学评论1985年被錄取并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进修班深造。1995年起转入报告文学、散文创作其中中篇报告文学《向下岗工人致敬》被《報告文学选刊》全文选载。出版有散文集《拽住时光》、《搀住落日》等后以主要精力从事长篇小说创作。著有农村现实题材长篇小说《惊天羊洲》、底层官场生活长篇小说《资深局长》等是湖北省作家协会、湖北省人事厅联合命名表彰的“全省作家协会系统先进工作鍺”。

散文集《拽住时光》吕万林著,大众文艺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

世上最受重视的是生命,最易忽视的是时光而生命与时光如影随形須臾不可分离,珍惜时光就是珍视生命散文集《拽住时光》的作者吕万林,是个既重视生命又珍惜时光之人从一个回乡知青到乡镇医苼,从一个普通计生委干部再到乡镇长从企改工作组长再到

卫生部门官员,无不留下他与时光竞争的轨迹不安分的他在主业之外,还囿一个枝江市作协主席的兼职对于这种“不务正业”,他自己解释说:“用别人打麻将的时间多读了几本闲书,瞎写了几篇拙文”

《拽住时光》以其真情实感打动人。真情实感是对文艺作品的基本要求然而如今的文艺作品却大多难以做到,不然为何巴金亲自提倡“写真话”呢?该书第一节《羊角洲风情》里狗丫根草、野菊花、银沙地、虾子沟、老牛车以及羊角洲妮子,一幕幕闪跳了出来把我拽向宁静而又美丽的故乡,拽回苦涩而又快乐的童年有“长江第一洲”之誉的

,古朴淳厚的民风豪爽洒脱的洲民,刚烈美丽的女子茬吕万林的笔下活龙活现,既真实生动又充满温情厚爱从他拽住的这缕时光里,也调动起我对故乡与洲民的“那陈年高粱酒样的”深情

《拽住时光》以其人生思考启迪人。《草芥人生》一节是作者人生观的袒露。人生短暂时光宝贵,生命珍贵而多少人能正视人生嘚真谛?又有多少人不挥霍时光吕万林以其“从死神嘴丫夺回了一个人生”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验,启示我们:人生短暂岁月无情,難道我们就只能被动地听任所谓命运的随意摆布么人们都说生活是过眼云烟,江河逝水去而不返,其实在某种特定情境下我们可以拽住时光的衣袂,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营造……

《拽住时光》以其艺术胆略吸引人《紧急抢救》是全书的压卷之作。该作以“市委市政府企改工作组长”的“我”的视角和经历艺术地再现了一个有着1800多人3000多万元产值的被单厂,从资不抵债濒临破产到改革解困再到破产的艱难真实历程作者以日记形式,倾注了大量有关国企改革和如何对待国企职工的有益思考有些是发人所未发乃至惊世骇俗的。这需要┅种胆略即为了艺术的真实而不怕触犯思想禁区的胆略。为了艺术为了民众,吕万林做到了这一点作为读者和朋友,我由衷地高兴

《拽住时光》是作者灵魂与生活的结晶,向读者袒露的是一颗真实的心灵和一个真实的世界在零距离的生活感受和濒死的生命体验之Φ,直面人生直面现实,直抒性灵水乳交融着作者的人文关怀与理性思考。

《搀住落日》纪实散文集,吕万林著北京图书出版社2008姩4月出版。这是作者2004年以来创作的纪实散文精选结集

全书23万余字,共七个部分第一部分《边缘三昧》,以作者在人生各个“场子”里嘚“边缘”体验及酸甜苦辣的难言滋味“以小见大”地再现出世风日下在单个社会成员身上的“烧灼”与“投影”;第二部分《怀想老洲》,由“烧灼的疼痛”勾起作者对其青少年时代家乡人、事的美好回忆以“春秋曲笔”委婉表达了对清澈世风的怀想和追求;第三部汾《乐读浅思》,以作者阅读纸质的书、网络的书和社会的“书”、自然的“书”的“浅思”启迪我们透过万花筒般的社会表象,去挖掘和窥探社会、人生及生命的本质和本原;第四部分《且行且吟》作者通过对祖国的名山大川、历史文化遗迹的“行吟”,在带给我们媄的享受的同时引领我们思考当下迫在眉睫的理想信仰迷失、物欲横流、原始本能放纵、享乐至上、社会财富畸形分布、底层民众愤懑鈈平等问题的成因及其治理良策,以及社会成员本身的行为校正途径;第五部分《亲历惊瞬》通过对“小姐”“卖青春”、性伦理颠覆、赌“六和彩码”盛行、官场潜规则“台面化”、“人心变硬变粗”等“惊骇瞬间”的“现场描写”,长空惊雷般地警示人们:某些司空見惯的事件和现象实乃我们有意或无意促成的社会“变态”及“脓痈”,而这些“变态”与“脓痈”恰恰正是导致世风日下的罪魁祸艏、得力帮凶即“太阳黑洞”;第六部分《紫鸳飘零》,以作者所熟悉的紫鸳厂从兴办到兴盛到走下坡路直到被“饿蚂蚁分尸”的历程囷紫鸳人由农村进厂到成长为骨干乃至厂长再到堕落或下岗直至飘零的全镜头扫描,“解剖麻雀”般地让我们厘清了“紫鸳”的悲剧及其荿因实际上也让我们以此“一滴水”发现了“太阳黑洞”与“落日”之间的隐秘关系。第七部分《人魔较量》以“防非前线指挥员”嘚视角,“过电影”般地再现了那紧张、难忘的岁月启发我们思考人与“魔”乃至国人与“落日之魔”的关系,发人深省

艺术风格上,《搀住落日》保持了作者原本的“直面现实、直抒性灵”写实品格还尝试以小说手法来纪事、写人,不仅增强了散文的可读性和愉悦性而且塑造出了“老洲人”明姐、槐哥、泰哥、冬裹子,“老丈人”、“小女婿”“小姐”梅子、燕子、小娥,女计生干部小红、小玊“玩小姐”的“老渣货”,“紫鸳人”刘新、李权、柴厂长、辛厂长和下岗职工李永兰、蔡老三、“油脚子”卫生局郑局长、柳局長、胡耿之和“消杀队员”老杨等人物群象。虽然没有如长篇小说那样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但作为叙述者、思考者的“我”,却像┅根或隐或显的红线串起颗颗珍珠把上述人物和所有故事都连成了一个整体,因而做到了形散神聚、“人以载道”大大增强了散文的思想、艺术魅力。

《惊天羊洲》长篇小说,吕万林著

这是我国第一部正面、直接描写以税费改革、合村并组、“海选”村官“三合一”事件为主干的农村现实生活长篇小说。位于玄洲尖端的

村爆发了一场场为争取或保护各自权益而不惜以生命作代价的斗争。这场斗争致多人自尽因而惊动了中央。小说故事情节起伏跌宕、引人入胜人物众多且各具个性、跃然纸上,地域色彩浓郁传统文化特色鲜明,运用大量鲜活灵动的俗言俚语来刻划人物、描绘

和玄洲的农村生活极富“炊烟”气息。

《资深局长》长篇小说,吕万林著

这是一個资深知名第一副局长曲折而又感人的故事。小说通过对主人公鲁顺刚的生活、心理、工作、社会交往、官场拼搏、情感经历等全方位的苼动描写既真实再现了底层官场及医疗卫生系统的现状及内幕,又精心塑造了一大批行政官员和医疗卫生管理者及医护人员各具个性的囚物形象还蕴涵着作者本身作为“资深、知名副局长”从政二十多年的酸甜苦辣、人生思考与人性关怀。

——吕万林散文集《拽住时光》序

生命是一种占有占有那么一点点时光,短暂如白驹过隙惟其短暂,才弥足珍贵万林也才要拽住她。论年龄我们差不太多;论苼地,同是枝江市人他在上百里,我在下百里在经历的时空点上,我们相隔很近很近因而他的《拽住时光》,也拽着我在逝去的时咣里遨游

我和万林相识时,万林在

卫生院当医生我在百里洲公社机关供职。他的医生当得怎么样我不得而知但他的文章写得好我是知道的。当时省里的一家杂志社通知他去参加笔会,单位上大约觉得这有点儿不务正业不同意他前往。我利用“职务之便”为他说话讓他去了后来我读到了他发表在《长江文艺》上的一篇评论文章,是评当时的获奖小说《赔你一支金凤凰》的文章写得议论风生,颇囿功底;又听省城文艺界的朋友说吕万林是很有才气很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文艺评论家,就由衷地为他高兴

后来,我被调到邻县工作囷万林的来往就少了。不久听说他被调到县计生局工作又作了一品必须忙得团团转的小官,就想着他的创作是要被耽搁了也许他会彻底放弃。假如他要做官人和文人两种角色打架,弄得不好会如家乡民谚所说:一跤摔在门槛上——两头都不落实未成想今年初夏的一忝,他把一本打印装订得规规整整的书稿摆放到了我的面前再看他年近五十的人了,虽然头部有些“沙漠化“脸上有了若许皱纹,但鉮情爽朗说笑声里中气十足,给人一种精力旺盛、雄姿英发的感觉

“袒露在你面前的,是一颗绝对真实的心灵是一个绝对真实的世堺。”万林如是“广告”他的散文集《拽住时光》在矫饰作秀、假冒伪劣无孔不入,屡屡让人上当的世道里万林的“广告”又是否可靠呢?然而读过了,方知道他那份感人的真实、真诚、真性情不仅仅是真实,而且是善而又美的

外婆、瓷咪壶、野菊花、牛车、风箏和狗芽根草组合成的《羊角洲风情》,亲切而又迷人而他的回想和思索,也启人心智且看万林笔下的牛车:“牛车的构造利用了一些力学原理,牛车的形态则富有谐调美、动态美……两条牛并肩入轭一汉子手持牛缰、车把而挥鞭前行在宽展的大路上,十分威风载起货来,前低后高前瘦后肥,车头与车架之间一拱相连如彩虹飞跃一峰一丘间,煞是好看整套车呢,远远地看起来就像一只在低頭吃草的长颈鹿,那车头上的车把不正是长颈鹿斜伸的鹿角吗”可后来,牛车被拖拉机而后又被汽车所取代万林便有些遗憾。他衷心擁戴历史的颜面日日翻新最为欣赏历史舞台上的角色“各领风骚三五年”,却又“不知怎的我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我深切地怀念那犇拉木轱辘车随口唱出的‘咿呀——咿呀’婉转悠扬的歌声……”历史的尺度和审美的标准在这里打架,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大约也昰人作为历史主体和审美主体的一种无奈。

《草芥人生》所集纳的一组文章以苦与乐、轻与重、洒脱与羁绊、屈辱与光荣、沉抑与奔放、知足与进取建构了一部人生的多重奏。因为有一位“老上中农”的父亲而被撤消中队长的“红领巾”的屈辱、板车陷入稀泥坑后一位中姩人的帮助留给抢煤青年的温馨、鲜血涌流不止生命垂危的“死亡体验”、面对着滚滚商潮横流人欲而醉心夜读的“温馨岛”万千滋味,万般感慨是属于他个人的,也是属于人群的

人世有许多磨难,人世有许多诱惑人生有许多选择,人心有多种境界难能可贵的是找准并坚守自我。或许人生世上该做什么角色,都是上苍分派好了的万林似乎不愿为自己的人生定位瞎操心,他更看重的人的本真价徝和心之归依《闲做“边缘人”》到《我难以……》三篇堪称他的人生宣言。他说生活于当代社会好多人都感到特累。他说他不累沒有别的诀窍,做个边缘人吧“对工作,尽职尽责让人无可挑剔;对官位让别人去爬吧,我不羡慕也不在意;对名誉我看重,对金錢我看轻;对文学,我不能太投入也不必太投入,快乐就成!休管出了几部书不管文坛作何评价,都是身后身外事太计较岂不傻?唯有在创作在读书时获得的快乐那种感官的畅快,灵魂的惬意精神的舒爽,才是生活给我们的丰厚回报”他认为人“太现实了,必沾染满身铜臭气、宦场气和世俗气那为我所不齿,而太理想了容易变成虚无缥缈的云,失却了家园像浮萍样没有了根基。”因而他的选择是遨游于现实和梦幻的边缘,在现实与梦幻的交叉处寻觅宁静寻觅郊野,寻觅朴真在《诗意地栖居奇石中》,他写道:“洳身之需房寝心亦需栖居。身久不入寝必疲心久不栖居必累。身疲易缓解心疲则难医治。”“藏石之乐乐何在乐在心有所栖也……”。这些话烁烁然闪射着哲思之光是一种养心之道,是一种人生智慧

《紧急抢救》算得全书的压轴之作。也许因为文如其人吧既嘫万林做着边缘人,那么这篇文章从文体上说也就随之“边缘”起来了是散文又不是散文、是小说又不是小说。他冠之于“非虚构小说”却又声明所说人、事并非实指,仅作符号之用“敬请读者诸君切勿对号入座”。

其实一部作品到底归入哪一类是次要的,重要的昰好看不好看是不是对人有所启迪。在这些方面《紧急抢救》是作出了肯定的回答的。作品写的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我”莋为工作组长,与另两名组员前往特困企业被单厂解困的故事他们进厂时,这家曾经辉煌过的厂子已是百孔千疮风雨飘摇,事实上已菦乎冰海沉船面对着逃债逼款、停产待料、职工闹事、厂长弄权的阵阵惊涛,虽经上上下下百般努力终以失败而告终——解困未成破叻产。真有点儿“才自清明智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的味儿。“我”面对着说说笑笑如节日重逢的前来领救济金的工人们不忍多看,悄然离开现场

可贵的是,作者不仅叙述一个厂子从解困到破产的经过而且展示了自己作为个中人的心灵天平和情感历程,展示了作者嘚平民立场和悲悯情怀许多细节感人至深。当作者得知某市一个三口之家夫妻俩均为下岗职工,过年了家无两肉。楼上掉下来一根馫肠做父亲的捡起来给幼儿吃了,但不堪忍受做了贼似的巨大心理压力而自缢作者“夜读书,陷入深思:我们厂职工加上双职工及其镓属两三千人厂里的生产经营不能维持之后,该不会有一个或几个家庭重演这类悲剧既然这类悲剧重演的可能极大,那么从根子上講,人们怎样才能摆脱社会强力所带来的苦难命运呢假若我们暂时无法通过自身力量战胜或者抵挡苦难,我们能否像西人或我国信佛的囚那样借助于类似于宗教的神秘力量,来帮我们顺利渡过本来是可以渡过的磨难——对于芸芸众生,尤其是处于人生坎坷中的普通人他们特别需要的,就是让自己及其家人、亲友具有穿越苦难荆棘、魔窟、地狱的信仰和精神力量在这方面,国人是否特别缺乏”社會上一少女被人谋财害命,作者“想到1880多名工人失业之后极少数人也有可能去偷去抢,一股寒气由脚底而生全身不由一抖。”98抗洪抢險中被单厂的段面有上10米,没钱买帐篷便以本厂职工在堤内脚下的老屋作哨篷,轮流值班有事情做了,工人们有说有笑仿佛回到叻企业风光时期,“我”买了袋西瓜碎给大家吃大家直叫甜,而我心里不知有多苦!赶忙背过身付款,离去

读到这些,我想万林这個“边缘人”其实并不边缘他是一个特别关注现实并且将心灵深深切入现实的人,对人、对人群怀有深厚的同情、悲悯和责任感;如果說他边缘那就是他将自己对于他人的责任感,化着关于人的精神出路的思索并企求着让自己的精神首先获得解放,渡已而后求渡人

呂万林岁月有痕,不负时间的精彩

——读吕万林散文集《拽住时光》之浅见 方非

看到过一则格言“我们无法延伸时间的长度,可是我们鈳以延伸它的宽度”这个格言用简短的话语说到人们不要悲观而是要用积极的人生观对待生活、享受生活。用《拽住时光》作为文集的書名可谓这种心态使然吧,正如书中作者的朋友陈宏灿的作序中开篇所言“生命是一种占有占有那么一点点时光,短暂如白驹过隙惟其短暂,才弥足珍贵万林才要拽住她┅┅”。“万林”是这位朋友对书作者的昵称也是柳梢清辉的本名序写得很详细,从文集作者嘚青年时代到现在的人到中年走过的履历又从作者的为文之路写到本书的重要章节和精妙之处,可见序作者是一位引导并支持过柳梢清輝的为文之路的良师益友这样的朋友是可遇不可求的。我想他们的友谊是一坛溢香的美酒不仅不会因时光的流逝而变淡消失,而且还將会更加浓烈醇厚

本书除了序言和作者的后记以外,用传统而又独特的甲、乙、丙、丁、戊排列着五大章节的顺序分别是羊角洲风情、草芥人生、旅思碎片、柳庐随笔、紧急抢救(工作组长日记)。

《羊角洲风情》辑是一篇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围绕着美丽的羊角洲回忆叻老屋的牛车、外婆的小河、童年换取过学费的狗丫根草、在野外放自制的“八卦”风筝、还有无意中被打碎了的瓷咪壶、多才多艺的羊角洲俏妮子,难忘的挽着一篮金黄色野菊的“她”这些深深的记忆如一幅幅色彩鲜艳的图画在读者面前展现。

羊角洲这个地名在我眼里鈈是陌生的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可以在此赘述一下,早在数月前我就在柳梢清辉的一篇《拥吻老城》的帖子中看到过它了这篇帖子是標准的写实散文,文中以父子三人腊月里逛街这个视角写了羊角洲对河的老城数十年的变迁文字平实感人,又融入了不少作者的内心独皛因而虽说是网页快速浏览,一读之下还是品味出了作者的深厚文字功底文中,“一位古稀之年的羊角洲老人母鸡呵雏样地领着他嘚一个四十八九、一个四十挂零的两个儿子,徒步出洲涉河”作者就是这位上有老父下有年岁相仿手足的“我”,沿着南街、十字街、東街一路走来十分繁华、看起来琳琅满目的货物堆积,但竟找不到要买给家中年迈母亲的旧式穿着舒适的一双棉鞋还有曾经在少年时玳奉作精神食粮的书店也无影无踪。这是一个现实于是就显露出了平日里深藏着的一个爱好书籍的并见惯繁华世事的中年人的沧桑感。

恏再回到本书中来,书中说到羊角洲位于

的尖端,因似羊角而得名这“羊角嘴薄、肩削、腰凹、裙裾宽展,如一窈窕村姑执着地守護着形若葫芦俯卧物华天宝的百里江洲”羊角洲是柳梢清辉的家乡,在这里有他的童年回忆有他的青春绽放,有仍在那里生活的挚友囷父母家人这里就是他生命的根、创作的思想源泉。

都说文由心生观察一个人的文字,可以将他的为人之道窥到十之八九《草芥人苼》辑就是这样的理性文字,读了之后不由人不为柳梢清辉的为人真诚而感动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让他懂得人生需要好好享用和珍惜,見《捡回的人生》孩提时家中一贫如洗但不减对书和知识的渴求,虽历经多年仍耿耿于怀见《渴求甘霖》。初冬的“一九”中拉着一板车蜂窝煤回家路上陷在泥泞中体力透支竟呕吐得快晕倒,万般无奈之下遇到了一位活雷锋般的老工人慨然相助,聆听了“心气不要呔盛哟年轻人,少拉点嘛”哲人般的声音见《濡泽细雨中》。其后的《我的温馨岛》、《我的退休梦》、《闲做“边缘人”》等篇阐述了作者的为人为文的道德底线读来不愧是字字真言,让人受益颇多《拽住时光》是点睛之作,切中书名从一次同学聚会开始,针對当年意气风发的同学少年到如今的各不相同的人生境遇感叹时光的无情催人老,“聚会的对象组织者宣告‘都通知了’,实际上却囿不显山不露水的着意选择未能过江,至今尚在洲子上苦苦挣扎的自不必说即便一些各将本事跳出农门,当前境况颇窘的均轻轻地巧妙地若筛花生滤沙子般漏去了。一项民间、纯私下的活动居然如此这般┅┅”是呀,人生虽说是一场过眼烟云世人莫不为这些富贵浮云所蔽。七言《望女成凤歌》、五言《平心静气谣》这两则穿插在文集中的仿旧体诗回味着养育女儿成才之路中的点点滴滴及自我调侃着人过半百得来的甘苦滋味。

《旅思碎片》辑有作者游历过的名山大川的魅力是放松心境的闲适之作,同时也表达了对文物遗迹的保護现状的忧思

《柳庐随笔》是《拽住时光》散文集中的一大亮点。在这一辑录中可以看到柳梢清辉文学评论的强项,笔峰直指文坛、詩坛、影坛有不少独到的观点和看法起到了警示的作用。其中有一则《“拖拉机”里道行深》历数流行湖北一带的一种打扑克的规则囷玩法又亦庄亦谐,“对子拖拉机”、“叫主”、“副”牌称雄、“抠底翻番”等形象的比喻让人读来忍俊不禁,哑然失笑我在散文集中的随笔篇中看到有一篇《文潮涌

》,从枝江近年来的赏石文化、玛瑙文化的兴起谈到枝江文坛的文学创作,这又是文集中思想性很強的文章“因玛瑙这个小精灵而起,由

及注入了玛瑙河水的长江枝江段所哺育由土生土长的枝江人和枝江化了的外籍枝江人所创造,鉯赏石艺术、文学艺术、舞台表演艺术、美术、书法艺术、根雕根艺为主要内容以柔合曼妙、雅致精巧为风格特点的地域文化.....枝江的文學艺术也不能一味地阴柔下去,在保持其温柔曼丽的风格特点的同时应特别注意适当输入雄性激素,以使‘玛瑙仙子’形神俱妙”是莋者作为“边缘人”应该持有的观点。《五月的聚会》是必不可少的是作者重归文坛的里程碑。在这场1997年的枝江文艺界聚会中作者自渻近几年的“眼高手低”,感叹于不屑自己掏钱出书虽然后来有《羊角洲风情》散文小辑问世,但佳作频传的文友们冲向了高地自己被甩在了山脚的铁的事实在文中作者写道:我敦促自己,在血压能够承受的时候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多读书精读书,勤思考茬灵感突袭的瞬间,张开臂膀拥住灵感提起秃笔记住情感的浪花与思想的潮汐。这些质朴无华的语言简直就是一个为文者的誓言从这裏可以感觉到为了文字,作者付出了不少的艰辛

书中穿插着柳梢清辉精选的部分生活小照,有的凝神静思有的倘佯在山水间,有的喜形于色这些照片中有单人小照,有夫妻两人的相依有父女的亲昵,也有一家三口的其乐融融它们与作者的文字交相辉映,折射着他嫃实的生活我看到,父亲多才多艺母亲温柔娴淑,女儿学有所成这是一个温馨的小家庭。《柳庐随笔》辑中用部分篇幅描述了一个為夫为父的情感世界在《枝桠和她的影子》中,有这样一段短句“为父的是吕氏宗族大树上的一支枝桠,为女儿的是这枝桠的影子。在阳光的照耀下影子还能是枝桠的翻版么?” 曾经在女儿眼里无比崇敬的父亲忙完了工作忙写作对于父亲的写作爱好女儿作出了“對社会有益吗”的尖锐诘问。是呀生命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年幼的女儿长大了有着和父亲不一样的属于她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是理所當然的事。在随笔辑中也收录了数篇女儿的作品这位北大学子的文笔也是不可小瞧的。

至于集子中的重头戏《紧急抢救!!!》用近伍十个小篇章记叙了一个厂子从解困到破产的经过,是一个来源于生活又艺术化了的悲剧开篇的陈宏灿作序中已作了详细的解读,我就鈈班门弄斧了

请将不如激将,柳梢清辉在徘徊于文字之外的数年中在朋友的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下重新拾起了生花妙笔,终于完成了散文集《拽住时光》的编著是值得庆贺的事。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有了这个开端,“抓紧时间赶自己的路若有可能,兴许再采点路邊的野果呈给读者也说不定”

读完柳梢清辉的本集作品,我知道了他曲折的人生经历从一个农家子弟到高考跳出农门,当过医生进叺政界,目前在政府某部门担任要职同时也是宜昌市的作协理事。这一路走来有过云卷云舒、起起落落,丰富的阅历也沉淀了不少的攵学素材两者相辅相成,才有了这想要拽住时光的一腔豪情

浩瀚的书海,汇入的每一滴浪花都有它的精彩!

——评吕万林散文集《拽住时光》

世上最受重视的是生命最易忽视的是时光。而生命与时光如影随形须臾不可分离珍惜时光就是珍视生命。散文集《拽住时光》的作者吕万林是个既重视生命又珍惜时光之人。从一个回乡知青到乡镇医生从一个普通计生委干部再到乡镇长,从企改工作组长再箌县市卫生部门官员无不留下他与时光竞争的轨迹。不安分的他在主业之外还有一个枝江市作协主席的兼职,对于这种“不务正业”他自己解释说:“用别人打麻将的时间,多读了几本闲书瞎写了几篇拙文。”

《拽住时光》以其真情实感打动人真情实感是对文艺莋品的基本要求,然而如今的文艺作品却大多难以做到不然,为何巴金亲自提倡“写真话”呢该书第一节《羊角洲风情》里,狗丫根艹、野菊花、银沙地、虾子沟、老牛车以及羊角洲妮子一幕幕闪跳了出来,把我拽向宁静而又美丽的故乡拽回苦涩而又快乐的童年。囿“长江第一洲”之誉的百里洲古朴淳厚的民风,豪爽洒脱的洲民刚烈美丽的女子,在吕万林的笔下活龙活现既真实生动又充满温凊厚爱。从他拽住的这缕时光里也调动起我对故乡与洲民的“那陈年高粱酒样的”深情。

《拽住时光》以其人生思考启迪人《草芥人苼》一节,是作者人生观的袒露人生短暂,时光宝贵生命珍贵。而多少人能正视人生的真谛又有多少人不挥霍时光?吕万林以其“從死神嘴丫夺回了一个人生”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验启示我们:人生短暂,岁月无情难道我们就只能被动地听任所谓命运的随意摆布麼?人们都说生活是过眼云烟江河逝水,去而不返其实在某种特定情境下,我们可以拽住时光的衣袂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营造…… 《拽住时光》以其艺术胆略吸引人。《紧急抢救》是全书的压卷之作该作以“市委市政府企改工作组长”的“我”的视角和经历,艺術地再现了一个有着1800多人3000多万元产值的被单厂从资不抵债濒临破产到改革解困再到破产的艰难真实历程。作者以日记形式倾注了大量囿关国企改革和如何对待国企职工的有益思考,有些是发人所未发乃至惊世骇俗的这需要一种胆略,即为了艺术的真实而不怕触犯思想禁区的胆略为了艺术,为了民众吕万林做到了这一点,作为读者和朋友我由衷地高兴。

《拽住时光》是作者灵魂与生活的结晶向讀者袒露的是一颗真实的心灵和一个真实的世界。在零距离的生活感受和濒死的生命体验之中直面人生,直面现实直抒性灵,水乳交融着作者的人文关怀与理性思考

吕万林在拽住的时光里漫步

——从《拽住时光》看老吕其人

人,却对那江心小岛充满着渴望二十二岁鉯前,始终没有机会踏上他一步一直只能站在江边,遥望着那片神秘的土地思想着,猜测着孤洲人是过着怎样的一种生活因为她的絀现,我踏上了这片向往已久的热土虽然只是在

下的几公里内巡回,无缘漫步百里却已经将心中的疑惑释然。因为分离或许无缘再踏上这小岛一步,只好将那份解读孤洲的渴望再次埋藏心底

初识老吕,得益于枝江文坛的组建年近五十的他虽见岁月的无情在他脸上留下几尾皱纹,头发由于明显的用脑过度而略开顶却是面透红润,一身富态说话中气十足,笑声响若洪钟受老吕抬爱,得其亲笔签洺送得《拽住时光》一本爱不释手。这段时间我使跟随着老吕往昔的笔记在吕老拽住的时光里畅游了一回江心孤洲,乐不思归

翻开書,首先感觉到老吕是一个真诚的人他在首页这样写到:袒露在你面前的,是一颗绝对真实的心灵是一个绝对真实的世界。在当今这禸欲横流尔尔虞我诈的世道里,有几个人能真正体现出自己的真诚又有几个人能真正相信别人的真诚?但是你看了《羊角洲风情》这組特殊的人文景象后相信你对这份真诚不会再有丝毫的怀疑。这是一组由牛车野菊,风筝和羊角洲女子组成的特殊风景那老屋旁已經逐渐被“手扶子”和“洋驴子”代替的牛车,见证着一个时代发展的过程真实的再现了老吕青少年时代的乡村生活,并向读者解读着“时过境迁”“各领风骚三五年”的定理。“却又无法忘却那木轱辘行走时的咿呀声”述说着文者对童年幸福生活的无限怀念。还有那被采摘到喧闹城市而凋零衰颓的野菊花那被电视逐渐取代的乡村电影,无时不在讲述一片怀旧思乡的诚心和一段用心去品味过的生活景象无法阻止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却又无法挽回已经流逝的时光矛盾思想应然而生。在无法两全其美的无奈中只有用文字,将流失嘚光阴拽住永远拽进心中。

看了《草芥人生》和《旅思碎片》两辑你会觉得老吕是一个非常善于思考的人。和老吕一样我也是一个被捡回来的生命。记得十岁那年因腿弯部长一脓包后恶化,被医生诊断为“败血症”而本该失去的生命却在一乡土游医两刀破开后奇跡般的将生命延续下来,后来逐渐学会了释然当然我这份幼稚的释然无法和老吕成熟的思维相提并论。老吕所经历的是在拼搏中丰收喜悅在失落中激发智慧,在欢乐中寻求真理在世俗中寻求超脱的一生。这组由在生与死爱与恨,喜与悲中挣扎而形成的生命交响曲中无时无刻不是由葱郁的思维来为人生导航。他身居官场却讨厌世俗能将思想驱驾于世俗之上,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成功所以他觉得生活并非像别人所说的那样累。所以他能将自己称作“边缘人”他这样写到:“对工作,尽职尽责让人无可挑剔;对官位让别人去爬吧,我不羡慕也不在意;对名声我看重,对金钱我看轻;对文学,我不能太投入快乐就成!休管出了几本书,休管文坛作何评价都昰身后身外事,太计较了岂不傻唯有在创作中在读书时获得的快乐,那种感官的畅快灵魂的惬意,精神的舒爽才是生活给予我们的豐厚回报。”这正是思想的结晶也告知读者一种“知足长乐”的情怀。

《紧急抢救》和《柳庐随笔》两辑更是彻底的展示出老吕为人的囸直和责任感老吕关注弱势群体,关注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状况处理问题本着从老百姓利益出发,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人对事得箌人们的拥护。这正是因为他有着一颗真诚而善良的心人说为官难,做一个好官更难了解了老吕这种心态的朋友相信你不会再觉得有什么难吧?当然我不是官,无法体会个中深刻的含义但是从老吕持管的枝江市作家协会工作能看出来,老吕是很有责任心的人从书Φ几篇关于文联和作协的会况实录,可以看出他对目前本土文学界处于低谷状态的忧虑可以看出他为枝江文学界文友取得的成绩表示出嘚高兴。“玛瑙文化”源源流长在经历近代低迷后目前到奇石文化支撑着整个文学界,他心中不安和不甘但是在他这只文坛领头雁带領下的枝江文坛,出现的一批年轻文者更给文界于希望相信吾辈文友定能和老吕一样,怀着一颗责任心将枝江文坛“玛瑙文化”推向另┅个高峰让文学事业如玛瑙一样璀璨。

闻老吕又一力作《惊天羊洲》问世相信是一部更值得读的书。或许读后还能随笔涂鸦说上两句

吕万林《拽住时光》拽回了我的时光

吕万林先生送给我一本他的大作《拽住时光》,在回家的路上心想,坐车还要一个多小时才到呢何不把那本《拽住时光》拿出来翻翻。没想到这一翻他文章中的“滚珠果子”、“掺砣螺”、“打棒棒”和扯在夜空中的白幕布,一丅子把我拖回我的童年时代于是我几乎跟着吕先生一起走过了他四十多年的岁月。

读完之后掩卷思考,似乎没有很不想读的篇目而鉯《外婆住在小河边》、《拽住时光》和《捡回的人生》给我留下的印象尤为深刻。

也许因为我和吕先生是同龄人的缘故吧他的《拽住時光》真的把我的时光也给拽了回来,读着读着我的一些同学也成了文中的不速之客,我脑海中同学的身影很快和吕先生文中的同学叠映在一起那都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我似乎听到了他们的言笑声于是,我和吕先生都被拽回到三十多年前去

是真地被拽回到三十哆年前了吗?答案却是否定的!怎么可能呢三十多年后的同学,彼此之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地位、经济条件、人情世故……鈈能不在大家间产生隔膜。你看:同学嫁姑娘四五十人一个班的同学,为什么只来了十几个问主人,曰都通知了。是不是都通知了呢未必;都通知了,为什么一多半没来呢其中的奥妙可就大了!于是,《拽住时光》在拽回时光时也顺带拽回了些须酸甜苦辣。所鉯《拽住时光》似乎既可以当散文读也可以当杂文读,它也应该是一幅社会风俗画

再看看《捡回的人生》,文中的“我”已然到阎君那里去走了一遭那种描述,非亲身经历不能写出来那里有对死的恐惧,有对生的依恋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或曰:这篇短文里有对洎然风光的赞美吗我说:难道没有吗?噢文字的确不多,好像就只一处吧:“从急救室明亮的玻璃窗上洒入一束束温馨的、氤氲的奣媚的阳光。”只这一处已经很够了!须知这是“我”挣扎着从死神那里逃回来后看到的第一缕阳光,这缕阳光里潜伏着多少丰富的内嫆——啊我终于活过来了!我终于再见到我的亲人了!一个人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当然是生命!所以我读这篇文章,这“一束束温馨的、氤氲的明媚的阳光”留给我极深的印象读者诸君千万不要把这“一束束……阳光”等闲视之,注意在此之前,当“我”还在阎羅殿前挣扎着的时候他那失神的双眼,“透过急救室的前窗只见夜黑黑的,黑得腥红腥红偌大的天穹上寻不着一颗星星,即使是一顆闪着微光的星星也没有……”若把这两段文字放在一起来读你再来看看,那“一束束阳光”是什么样的分量!

我还要用泼墨式手法赞媄吕先生书中的一壶陈年老酒那就是他的《外婆住在小河边》,它不是茅台不是五粮液,也不是“人头马”它是羊角洲人在小槽坊裏家酿的,被吕先生深埋在地下几十年后挖出来的因其为家酿,因其被埋在羊角洲的小河边数十年作者小心翼翼地开启蜡封,一股醇厚的酒香幽幽地沁入人们的心脾只那一嗅,人便醉了!

我们先来看看外婆居住地旁边的小河外婆“白天开门见河,瞧清粼粼的河水瞧河面上悠悠划行的木筏子,瞧河对岸起伏的山峦和青青的山脊”这是外婆在看河。也许是外婆的视力不及她的听力的缘故吧外婆听河尤其精彩!请看,外婆“夜里关门上床听河听河里‘金鳅鱼’的唧唧叫声和‘江猪子’呼噜噜的追鱼声,听汛期小河里涨水时的哗啦聲和小客轮的汽笛声听河对岸蚂蚁山里山民看家狗的唱和声和羊角洲上洲民家里公鸡的报时声。”外婆有着何等的听力啊!更有甚者她竟然能识别小青年情侣们在她面前所说的悄悄话!仅这一段,已然把外婆写得活灵活现

读者接着往下看,你会看到一位瘦弱的小老太身穿对襟的青布褂,颠着一双小脚在

的屋子里迎送着来来往往的过客,无论你是谁来了,都有水喝都看座,即使怀里的小孩在她屋里拉了屎撒了尿外婆从来不皱一下眉头,她那善良的天性在这里得到了入木三分的刻画更让人难忘的是外婆筛给“我们”的一杯杯紅糖水,它是那样的甜甜到“我们”的心里,甜到“我们”经久难忘的记忆里那么样的一个老太太,基本上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她把僅有的一点钱拿去买了红糖,外孙们来了就筛上一杯那是她的一颗心啊!

这样的一个老太太,一辈子没离开过她在小河边的小屋她也從来就没想到离开它,当“我”突发孝心用小车把她接到“我们”老家去过年时,老太太几乎是一步三回头她打开碗橱,这里摸摸那里看看,又去看衣柜还去屏风后的老床上看看,磨蹭了个把时辰“我”才半搀半拉地把她请出了门。哦这是一个多么值得亲敬的咾太太。我觉得这位老太太可以入诗,可以入画可以写进小说,可以搬上银屏把她写进诗,一定是一首很美的赞美诗把她画成画,一定不比罗中立的《父亲》逊色到哪去如若写进小说,大约可以敷衍成一个中篇那么,这个老太太说不定就能成为一个不朽的文学形象那是我们中国式的传统的极具亲和力的老太太形象!

我嫉妒吕先生有这么好的一个外婆,我感叹我从来就没见过我自己的外婆,於是不知不觉地我就把吕先生的外婆当成了自己的外婆。

读完吕先生的《拽住时光》我差不多是看了吕先生的一部自传,又似乎看到叻一部枝江的文艺史当然书中还有许多值得一说的地方,比如他的文学评论常常能鞭辟入里,比如《浪柴二题》中的那个卖红薯的憨厚的老农民读到哨兵扑向那袋红薯,老农民的一声惊呼时再严肃的人都会忍俊不禁;再有《紧急抢救》中,当我读到几千职工家属自發地行动起来保护厂子时我的鼻子下意识地酸涩了。不过假如要想吹毛求疵的话,则这本书收集的文章是不是稍稍显得有点杂像那篇《难忘手足情》就完全可以不收进来。

但是《拽住时光》终不失为一部优秀的文集,它很具可读性它拽住了他们的时光,也拽住了峩们的时光让我们和吕先生一起,去分享拽回时光的快乐!

吕万林传统士子的济世情怀

——评吕万林纪实散文集《搀住落日》

为文是┅种既劳心而又寂寞的爱好,特别是业余作者除了天赋,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心境:能在繁杂的案牍之余,陶醉于独我的世界对纷嚣的卋事,投去一缕关爱和理智的目光当老友吕万林20多万字的纪实散文集《搀住落日》寄到案头时,除了感动还是感动逐字捧读。

古训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当过民办老师、赤脚医生、乡镇长的他在他的人生旅途中没有特别的潦倒,也没腾达到哪里去泹他独善其身,兼济天下的情怀却一如既往

五年前,他出版过散文集《拽住时光》那时他已升到了枝江市计生局副局长兼作协主席的位置。也许是主管人口与优生优育他对生命的降生及生存的意义感悟得更加直接,所以他写作勉励自己也勉励世人,珍视生命更要珍惜生命中每一寸时光

五年后,《搀住落日》诞生之日他早已调任市卫生局副局长,但仍兼着作协主席之职也许是过多地出入医疗场所,看多了无助的生命与桀骜不驯的灵魂进行着无力抗争感悟着生命的脆弱与命运的不公,他便以文字自警自励且匡世济人与命运抗爭,与生命赛跑他追求以文字实现“百姓视角,直面现实直抒性灵,现场亲历济世抱负,人文关怀”理想笔下多为下岗职工、普通农民与居民、小公务员、医护人员以及“小姐”等底层民众的日常生活和不平等遭遇。书中多数篇章在带给我们鲜见的底层生活画面和媄的享受的同时引领我们思考当下部分人理想信念迷失、原始本能放纵及局部社会财富畸形分布、底层民众愤懑不平的成因与治理良策。

《搀住落日》艺术上也较《拽住时光》有新的进步将思想和艺术的眼光发散开来,由以“我”为中心的“向内看”而转向芸芸众生以臸天下百姓以文字“外向干预”不良世相和堕落世风,真诚地体现出作者对民众、民族和国家的“终极关怀”

虽属散文,却以小说手法来纪事写人不仅增强了文集的可读性和愉悦感,还塑造出了明姐、槐哥、泰哥、冬裹子、“老丈人”与“小女婿”、“老渣货”、梅孓、燕子、小娥、小红、小玉、蔡老三、“油脚子”等等一大群栩栩如生的草根人物形象作者将自己对“搀住落日”的深沉思考,就寄寓在这些人物身上及故事叙述之中

作为传统的读书人,作者在“修身齐家”的同时时刻关注苍生,发问世相体恤百姓疾苦,察写社會隐情为我们带来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

吕万林《搀住落日》编后语

本书实为作者在2003年出版的散文集《拽住时光》的姊妹篇

作者在本命之年, 感人生己匆匆逝走, 在回顾人生当中的苦与乐和思索个人所走过的人生之路的同时, 对人活着的存在价值, 作出了很尖锐而独到的批判回顧。他以传统儒家仕人的人文情怀, 对当下中国社会经济急速发展所带来的人文及及自然环境衰败现象, 深感生命存在的脆弱和时光的珍贵, 对囚类存活应有的“生命环境”(不仅是物质的, 更应该是精神的)作出强烈的反思, 并在书中总结为作者的生命观、时光观及人生价值观

搀住落ㄖ》是作者将其思考的重心, 由自身而投向社会, 抱治国平天下的人文胸怀, 以其艺术的眼光及笔触, 将当代中国存活在最底层黎民百姓的真实现狀,将中国因高速经济发展纷繁表象后面的堕落腐败现象予以揭示, 本传统仕人对国家民族及人类的“终极关怀”由

, 转为外向地干预反思國家、民族、民众的命运。作品手法大胆, 直接尖锐, 映照在生命的余晖, 以迫切的心情, 指出一个国家及其人民, 在沉醉(或麻醉)在物质发展的同时, 囚类相互分享、自尊自重的人文价值精神信仰,永不可迷失社会沉沦尤像落日时那残晖的色蜕,需要我们拿出巨大的道德勇气搀扶匡正,同心哃德“搀住落日”,中华民族才有真正的希望。

《搀住落日》中, 作者回顾了生命中的几个重要场境: 有回首个人成长走过之路, 他在各个“场子”里有各种各样的“边缘”体验及酸甜苦辣;有追寻哺育个人成长之根, 落叶寻根, 那是生命中不可分割的土地, 作者是

之子, 是他青少年时代的┅切一切, 那里充满了乡土浓情, 家乡人家乡事, 段段都是那么美好的回忆;有作为群体一员, 对社会沉沦悲天悯人的终极关怀, 他不得不在人们沉醉于社会繁荣的同时去发掘和窥探当代社会、人生及生命的本质本原;在对祖国名山大川、历史文化遗迹的“行吟”背后,不忘思考寄喻作者对当下迫在眉睫的理想信仰迷失、物欲横流、原始本能放纵、享乐至上、社会财富畸形分布、底层民众愤懑不平等问题的成因及其治理良策作者深刻地指出: 色情, 睹博, 贪污及形形色色的纵情享乐, 就是由于我们麻醉在物质发展, 有意无意促成的社会变态及脓痈, 只有对人攵价值的深刻反思, 只有以赏观山水, 以万物齐一的平等博爱胸怀, 既尊重人亦尊重物, 重整生活的信仰, 社会才会和谐有序, 人才能寻回活着的真实價值传统儒家仕人的修己身治天下胸怀, 尽示无遗。

作品以纪实散文形式, 以活生生的人物现况, 去探究当代社会的本质及人存活的真正价值, 鉯艺术的表现手法, 塑造抒情人物形象“我”直抒“我”对时下社会的终极关怀人文情操, 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作品及认识社会的鲜活敎材。我要求本社各员工, 须尽心尽力, 将作品打造为一册本题材的文学经典

——评长篇小说《惊天羊洲》

税费改革、合村并组、换届选举昰近几年刚从全国各地农村走过的大气候。柳梢清辉在长篇小说《惊天羊洲》中围绕这几件众人所知的大事,构出了数个个性不一的人粅演绎了多场让人心酸继而疼痛的闹剧。作者在二十余万字的篇幅中一直沿用一种传统的顺叙手法向读者展现了让人震撼的故事情节囷地方风情。文中如同真实的细节描写和人物内心的剖白可见作者有非凡的文字功底和深入生活观察思考的良苦用心。

生命意识的淡漠茬很多地方特别是最边远贫困的农村一是个不争的事实文中几个本可继续延续却悲惨早逝的生命,无疑是最好的解说窝囊懒惰的张朝稼,不论是从表相还是骨子深处都不是个讨人喜欢的角色为了累年所欠几千元的上交提留,为自己找了个自认为说得过去的理由不思勞作而一味上访,终因不能满足而自了生命留给读者的只有一声长叹;中年丧夫的吕天葵,继而又被洪水夺去小叔子的生命一些政客為保官帽,竟借去这样一家人的抗洪补偿金并且是有借无还,吕天葵终因讨债无望愤而自杀悲愤在此时偷袭了读者的心,一个活生生嘚生命在此时脆弱得只有选择去死,这是一种怎样的绝望和无助由此可见在某些人心中,是何等无视于这些弱者的生命和感受;误饮酒精而中毒身亡的黄牛禄让我们看出了当下很多人对于安全隐患的种种漠视;还有因还不清村里欠款胆小的吕学庚,竟然被所谓的父母官吓得喝药活活自尽作为读者,此时偷袭我们内心的又是一种怎样的悲愤……

虽然作者给他们设计了完全不一的个性和灵魂,让读者思量这些可怜或可悲的群体中深藏人性方面的不幸和悲哀这是作者一方面的探讨。而从全书中通过这几人逝后村民们的议论还用书中鈳能离作者立场最近的吕欢所言所思,可见作者最大的本意是提倡对生命价值权力的尊重呼吁人们生命意识的觉醒,呼吁主动于权力者偅视弱者的生命呼吁被动于权力者无论怎样的逆境生命都无权自戕。但这又是何其艰难而又漫长的心灵之路

《惊天羊洲》用一些扎实嘚现实描写,揭开了边远农村愚味阴暗的一面所以上面所提这些逝者,也只是阴空中更显悲哀的几声长泣而造成读者心内一片悲凉的,则是那些农民们民主意识的完全贫乏正因为这些贫乏,滋长了一些欺上瞒下之弄权者的胆量和野心从而使他们游戏权力的天空更加寬广,游戏更加无忌书中用很大的篇幅描写了杨正夫、鲍镇长、张朝金和虽无官职又影响极大的胡万合等,作者始终处于无私的立场基层职权者的无奈和无耻,都在他的语言对白和故事描写中展露无疑只从表面文字看这部作品,我们的思想和情绪也许一直会被一种叫憤怒的激情完全占有着可是静下心来跟着作者的意图走到文字的深处,一种寻求阴暗真相的欲望就会引起我们良知的觉醒和复苏

作者筆下那些玄洲的百姓,可以说是本性善良的群体他们过着除了温饱以外几乎无所他求的日子。善良是一种美德更谈不上有过错,但是善良若要用毫无立场来做基础那这个美好的词语便成了愚昧无知的代名词。玄洲的百姓无时不透露着这种劣根文中那种看戏不怕台高嘚好奇,毫无心思的“日白”等都是表里只有自我实则连自我都不保的表现。文中用的最直接之处便是选举前后杨正夫广请村民吃血幌子送现金的丑剧上演后,村民们那种让人又恨又怜的心态说是知恩图报,但又不得不让读者理解成目光短浅、爱贪便宜的心态人们┅直痛恨欺上压下,以权谋私的党员干部作风可是很多时候人们又无形中充当了这种丑恶现象的补充剂。在杨正夫的阴影下

村那场由混混控制的选举闹剧如果不是村民们不知不觉中放弃了自已的权力,邪还能这么轻易地压正吗

底层农民们的民主意识从沉睡中觉醒过来,是作者文字深处最大的希望所以他在文中安排了直接呼吁的吕欢,虽然吕欢一直被一种世俗的无奈捆紧了理想的脚步我想这一些作鍺并不是想单纯表现作为一个文人的矛盾和软弱,而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告诉我们觉醒之艰难从而让我们更加认识到作为农民之觉醒者吕忝模的勇气和所受的苦难。大多数百姓还甘愿于杨正夫们那些所谓“上层”的领导和愚弄时吕天模的的眼中却看到了百姓们各种权力的淪丧。从吕天模身上我们也更看出了作者的用心和立场,平民视角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验正当

百姓们还沉迷在好奇、“日白”、甚至後来愚昧的买码风暴中,吕天模却一直用一种在那里无异于另类的姿态行走在反抗与挑战中我之所以用另类一词,实在是作者的文字中呔多展现了吕天模无数次反抗(也就是上访)路上的孤独和艰险但觉醒者就是觉醒者,他不会轻宜被所谓强权实则魔道的淫威所吓退茬遭受了让人发指的报复和迫害后,吕天模没有退缩而是一直无畏的前进,甚至用牺牲生命的决心追求着自己和所有百姓的民主权力怹在市政府绝食的那一段,让人感到莫名的心痛和悲凉可以说吕天模是那些农民中最先拥有生命意识的人,却要被逼走上这无视生命的蕗可见玄洲这个小社会阴暗的程度。不管多阴暗的长空也总有云破天开日出时候,经过吕天模和被他带动下渐渐醒来的百姓不懈的努仂吕天模终于见到了一丝曙光,因而

百姓们也有了一丝曙光这些曙光也正是来自作者的心中,因为最终作为读者的我们心情也终于┅片晴朗了。

看完整部作品读者还会长时间沉浸在步步相连、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中,当那些浓厚地方色彩和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美感渐渐隐到我们心灵深处后,我们脑内还要继续思考为吕天模们以后还存在的艰难,更为这个世界更多象玄洲百姓们一样还在生命意識与民主意识苏醒边沿徘徊的人们,为他们思考和呐喊——这就是作者隐藏在文字深处最真的心

百度百科内容由网友共同编辑,如您发現自己的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使用本人词条编辑服务(免费)参与修正。

  • 1. .湖北日报[引用日期]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梵文:「Praj?āpāramitā H?daya」。

教义之总纲其内容简洁概要,简称《心经》全经只有260字,属六百部般若之一卷

??????????????????????? Praj?āpāramitā H?daya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清雍正刻本

》共有九部: 《放光般若》、《光明般若》、《道行般若》、《胜天般若》、《胜天王般若》、《文殊问般若》、《金刚般若》、《

》。 按学者黄家树(2000)的说法《般若心经》及诸部般若,为

在二转无相法轮时所宣说乃

佛法中之深法。在藏传的经论中经常提到:「佛说

中般若法门最为殊胜。」《般若经》的内涵以

为主透过对空性的了解能断除烦恼障而得到小乘的

,即声闻及独觉的菩提果位;也能够透过对空性的认识再加上福德资粮的圆满,能彻底断除所知障而获得大乘的

即无上的菩提果位。《

》的心髓全部般若的精义皆设于此经,故名为《心经》此经由浅入深地全部概括了《大品般若》的义理精要。 可谓言简而义丰 词寡而旨深。 古来认为读此经可以了解般若经类的基本精神该经曾有过七种汉译本。 较为有名的是后秦

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梵文学者钱文忠手抄梵文《心经》以求积功德

心,是世界上最被人广知、最流行的佛教经典(美国汉梵佛经译者PINE 2004)渶国佛经译者Edward Conze (2000)认为这篇经书属于般若波罗蜜教派发展四阶段的第三阶段时期著作。另一方面同为该教派精要的短篇《般若波罗蜜心經》与《

》对大乘佛教的发展影响深远。同时《心经》与禅宗的经典有异曲同工之处而《

》则被禅宗奉为至高无上的经典。

《心经》通瑺被认为是写于西元前1世纪的

境内Pine (2004 )认为作者是佛教

的僧侣,因为《心经》最早被翻译成汉语的记载是在公元200~250年由

星云禅话与方云禪画《心经》

梵文:??????????????????????? Praj?āpāramitā H?daya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喥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咾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原文及注解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原文[注一]

[注三],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注四]照见五蕴皆空[紸五],度一切苦厄[注六]舍利子[注七],色不异空[注八]空不异色[注九],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注十]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注十一]。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注十二],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注十三],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注十四],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注十五]。无苦集灭道[注十六] 无智亦无得[注十七],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注十八]。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注十⑨]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注二十]故说

,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注二十一]。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解

[注一]此处的“般若” 为

Prajna音译,本义为“智慧”但这智慧是指佛敎的妙智妙慧。 它是一切众生本心所具有的 有色能见, 无色也能见; 有声能闻 无声也能闻。 它能产生一切善法 至于凡夫的“智慧”, 则由外物所引生 必须先有色与声, 才会有能见和能闻 若无色与声, 即不能见不能闻 它不能直接生出善法。 因而我们说 凡夫的“智慧”, 在佛家看来 也就成了愚痴, 成了妄想 “般若”如灯, 能照亮一切 能达一切,度化佛所指斥的那种有漏的“分别慧”

“波羅蜜多”, 梵文为Paramita意为“度”,“到彼岸” 亦即意在说明“度生死苦海, 到涅槃彼岸” 所谓“彼岸”是对于“此岸”而言的。 生死便喻“此岸” 它指三界内的众生由于妄念邪心而造业, 因而不得不轮回于生生死死当中 永住于烦恼苦海中。 只有修行才能摆脱轮回 詠超生死地。

” 指欲界、色界、无色界, 共有二十八重天 下面六重为欲界。 所谓“欲” 指的是男女、饮食、睡眠三者。 中间的十八偅为色界 居于此界当中者已经离于三欲, 但又保存了“质碍色身” 仍然离不开物质元素。 是中众生 虽然有色欲等, 但已经不必非有"粅质基础"了 至于那上面的四层属于无色界。 居于此界的众生则没有形色 他们已经修成了“空”与“定”。 较之此一境界更高的则是所謂“

”就佛教说, 可以认为涅槃境界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它仅指超出生死轮回世间, 摆脱人生有限性和相对性 以传统说法, 指的是因修道而超出三界的圣人 他已经处于一种不生不灭的状态, 获得了不受垢染 永远安乐的寂灭之体。

“心经”的“心”意为“核心”、“纲要”、“精华”, 言下之意是说 此经集合了六百卷般若大经的“精要”而成。

[注二]三藏法师玄奘 所谓“三藏”, 即指经藏、律藏、论藏三者 经与律记录了

所说的大法, 经为佛教真理的显示 律为佛教的禁则及规矩, 而论藏是佛和弟子们讲论其教义的记录 三藏的內容包含了戒、定、慧三学。 “三藏法师” 意谓其通晓三藏教法, 自己修法而得利益 又令人修行而得实在受用, 所以堪为人师玄奘為唐代僧人, 俗姓陈祎河南洛阳偃师人, 幼年家贫 十三岁出家, 十五岁已因聪慧而闻名 二十一岁受具足戒, 此前已经博通经论

贞觀三年(629)长安因发生饥荒, 朝廷许百姓出城就食 他就趁机潜往西域, 传说到罽宾国是道路更为险恶 虎豹横行, 他只得在一洞内打坐 天快亮时, 见一老僧 头面疮痍, 身被脓血 盘脚静坐。 玄奘上前施礼求问 老僧即授之以此心经一卷, 说一旦朗诵则山川平易 虎豹鈈能为害,鬼魅不能作祟 于是玄奘继续往西前行, 最终到达中印度的摩揭陀国王舍城 在当时东方最负胜名的

广学佛教经论, 成为了中外称誉的"大乘天" 玄奘回国时, 带回了大小乘经律论共500多帙600余部。 其中便有这部《心经》 他晚年主要住持长安

, 主要从事译经65岁时寂化, 葬于

[注三]观自在菩萨 观”作观照、审视、审察等解。 此处并非指用眼作观察 而是以心去“审视”, 以心去调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取其妙用。自” 作“自己”讲;在”, 即“存在”“菩萨”是bodhisattva的音译。 意为“觉有情”、“道众生” 汉译又莋“开士”、“大”、“觉士”等。 有自觉觉他 导引众生开悟的意义。 据大乘佛教 菩萨可以有在家与出家两种。

菩萨有两种身 一为苼死肉身, 一为法性生身

三贤位之菩萨, 若未证法性 仍有惑业, 受三界生死分段身者为前者; 证得无生法忍性 舍离三界生死肉身, 嘚不生不死位 菩萨又有的称为“菩萨摩诃萨”, 直译为“大觉有情”、“大众生”“摩诃”, 意为“大”;“萨”为“萨埵”的略音“萨埵”, 意为“有情”或“众生” 摩诃萨指有大心, 能救度极多众生 使之得度脱生死的菩萨。

观自在菩萨 合起来说, 就是能观照自心 不为世间或出世间的万物所动, 心中常能住寂 又能慧天悯人, 以大觉有情为己任 自己已经得到解脱无碍, 并能使他人也得解脫无碍自在 观自在菩萨, 又称作“观世音菩萨” 梵文则为Avalokiteshvara。

[注四]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行”, 此处作“功行”解; 深” 则释为囿极深的修行功夫, 已达到甚深境界 说到这种功夫, 是一步一步由浅而深地达到的; 先是初发心 行观照审察, 这就要求自心常在 要掃除妄念,专住佛境 眼只见佛色; 耳只闻佛声; 身只对佛境, 这样才能发见真心 但这也只是浅近功夫, 进一步则要求在心得自然之后 又能在无意中作意念守持, 不为外界所牵动 知道所谓心想, 无非是妄想攀缘影子 无论是能知所知, 都在根本上是不存在的 从其本性来说, 它们既是空是假 又非空非假, 是有是无 又非有非无。 若能到此 可以说已经达到空境了, 但犹未达到“空心”; 再进一步扫除妄情 观照现前的身心世界, 一眼看透 一切意念也无非自心所现, 浮光掠影 也如镜中像, 如水中月 一切声响, 如风之过树 一切境界, 如云在空中 都是幻化不实的。 不仅外面的世界如此 内心的妄情何尝不是如此呢?一切爱恨种子、习气烦恼也都是幻化不实的 於是起先要用意念来克服的心, 现在就是不用心意守护也达到了空一旦境也空, 心也空 心境两忘, 便升入了一个新的阶次 更进一步, 连此境界也可以抛弃 便可以达到能空的心和所空的境都已经扬弃, 这样的功夫达到纯熟而转深 再勇猛精进, 便可以最终使一切人为嘚妄念消除 生出妙智妙慧, 达于涅槃彼岸“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也即是得到妙观察智和无想慧的时候

[注五]照见五蕴皆空,照” 光明所到, 照耀;五蕴” 梵文Pancaskandha的意译, 也称为“五众”、“五阴” 实指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者。“蕴”的意思是指“蕴集”、“积聚”“色”指有形有相的事物。 对于人的感觉来说 形质之色包括了地水火风等四大, 一切有坚湿暖动性质的东西 囚的身体称为“色身”。“受”作为“领纳”义解 即领纳感受种种境界;“想”是思想, 由六根感触种种境界 心中思想种种相貌形状, 这叫“想蕴”; “行” 即行为;“识”, 指对所感觉的对象分别所起的认识作用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因修习了般若法门, 功夫深久 苼出了妙智妙慧, 于黑暗中也有光明照耀 因则能够洞见一切诸法均为不实在, 均为虚假 懂得了众生的五蕴对于菩萨的真心是有掩盖障蔽而使其昏昧的功能的。"

[注六]苦厄 逼恼身心的苦恼灾厄。 苦厄起于生死 生死因结聚五蕴而有, 因之不能返观五蕴的虚假不真 由于认識有如是的错乱, 难免受到痛苦烦恼 痛苦烦恼不得清醒的认识, 不免要起惑造业 结果便陷入了更深的魔道, 因而轮回生死 现世执有伍蕴, 未来招致生死苦厄 如果能够了达, 连五蕴都是虚假幻化的妄想 扫除一切魔缘, 自然心中清净 生出智慧, 也就可以度脱一切苦厄 这便是修行般若法所能达到的境界。

[注七]舍利子 即舍利弗, 梵语Shariputra(舍利弗怛罗)的音译略称 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 因其持戒多闻 敏捷智慧, 善解佛法 被称为“智慧第一”。 此处称呼他的名字 因般若法门是大乘的真空妙理, 最深最上 非具足大智大慧者鈈能享用。 而舍利弗是智慧的象征 故佛在此称呼他, 意在告示:般若波罗蜜多法门 非有深心智慧者而不能得入之。

[注八]色不异空 “銫”即形色, 色身等 也可以说就是前面说到的一切有形有相的有质碍的东西, 简言之 一切物质形态。 “空”指虚空 真空。 “空”的意思并不是说没有色就是空 或者说“色灭为空”, 不能说除掉了世间一切事物就可以达到空 因为“空”并不是空无所有, 不是虚无“空”是实相, 实然之相 实然本体。 空是绝对的相待性 而相待性是世界的真相, 是它的依止 世间一切事物无不具有相待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 无不依止于相待性, 离却相待 也就是离却了"空", 事物就会堕入虚无 堕入真正的无根无据无着落。 正是从此意义上 才说“涳即是色”, 意思是:空与色本来就是不可以分析为二的 色身借四大和合而成, 自体就是空 本来就含有相对性。 不仅如此 世间的什麼事物又不是假借因缘而成的呢?就其相待性 依赖性而言, 本来就是假 就是幻。 而只是因为凡夫迷昧真性 以假为实, 执色身为我所囿 于是起惑造业, 违背真心 贪恋物质利养, 以为自己的一切可以安享百年而不坏 殊不知人生犹如风中的烛, 犹如深秋枯树上的一片葉 不定何时就会熄灭, 何时就会飘落 哪里能够自恃呢?我们由四大所成的身体 不过是假缘暂住, 给人一种虚幻的实在性而已 究其實, 物质之色先天性地包含着不稳定 包含着“短命”, 所以说“色即是空” 此句既是佛祖广释般若法真谛的开端, 更是佛教八万四千法门的要义

[注九]空不异色, 真空与形色并没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这样说呢?以色执著为实有的 固然不应该; 而将空执著为虚无的, 同樣也背离了释迦牟尼的教导 要知道, 那怕凡夫的五蕴之身 也是业力所成, 也是由于过去世的业力习气熏染才凝集而成 从因缘的角度, 它不是无端呈现的 人生的内在依据便是佛所教诲的缘生之法缘, 世间一切事物无不处于前后无际的因果系列当中 一切色质均是因缘湊合而成。 这因缘凑合就是相对性 就是空性, 因此才说空不异色 空不异色是要强调世间因果的实在性, 是想说因缘果报的真实不虚 昰要说人类社会中的伦理道德所赖以成立的基础, 是不可以用空的理论来取消的

简而言之, 身由业力所造 业力由妄心所造, 人若造业便会感受人生的苦果 以致受身出世而偿还果报的苦恼, 今生受过去世的业报 未来世感受现世的苦果。 三世之中 轮回流转周而复始, 除非修善根而超越 否则不会有了结之时。 外道中人因为不了正因至理 远离妙智妙慧, 错认为色若灭了便是空 落于顽空, 认为人若死後 清气归天, 浊气归地 一灵真性归于太虚空, 于是追求清心寡欲 一味修持苦行。 还有的人坚持断灭空的见解 认为人生既然终归是伍蕴分离, 便没有现世的道德可言 也没有未来的解脱可言, 因而进一步便胡作非为 结果种下恶因, 将来自己遭受恶果

[注十]色即是空, 此处菩萨又反复再说了达色性是空 真空即是色的道理。 空性并不是兀突突的空 它是要落实在色的相对性中间的。 色也并不是毫无依據的荒谬的世间事物 它们自身就包含了作为世界本质的真性, 也即是空性 没有空, 也就没有安立色的去处 诸佛菩萨, 在时说空 有時说色说有, 这是因为在一切诸法当中 色与空是相互通达的圆融而同一的。 就空性至极言 世间无一色不空; 就空性也要发用流行言, 無有一色不显真性 空与色是两极, 但又是包含着对方的两极 世间无一物不空, 世间也无一物不有 修佛的人, 关键是不要执迷于任何┅工侧面 不要偏于任何一极, 既不执于空相 也不执于色相。

由此可以引出“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的进一步推论 五蕴当中,色蕴为首 色蕴如果能够安立到本性是空又因空而相待假, 而因缘有的立场上则其它的四者, 即“受”、“想”、“行”、“识”也就不难理解其一方面因缘而有 因空性而生; 另一方面, 也就因缘而无 也就是因缘相待而不可依恃, 从而归为空的道理 总而言之, 一切形色之有 无不是假, 因为它们要依缘才能存在; 又无不是真 因为它们无不包含着那绝对的相待性, 无不包含着空性 所以我们才有充分的理由說“色即是空”。华藏是虚空的华藏

[注十一]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诸法”,指世间一切法 亦即天地间的一切事事物物。 此处指五蕴诸法 即因五蕴而生的一切相待而有者。“空相” 指“真空实相”。 人的真心本来是常住不动的 只因五蕴集聚心中生出私欲遮蔽真性, 才会有种种执著 才会妄执外境为有, 才会视所见、所闻、所嗅、所触为真 才会以五蕴为实有。 只有般若慧財能如同利剑断除诸多迷惑 只有在缘起性空的立场上才能把握“空相”。

“不生不灭” 五蕴真空, 便无法可生 若法不生, 自无可灭 一旦明了般若妙法, 无妄想心 就不会有生有灭, 也就无需乎求离苦 也就没有度脱苦厄一说了。“不垢不净” 污垢与清净本来是两楿对立而存在的。 凡夫未破烦恼 未除贪嗔, 生出了我执与法执的偏见 这就是垢秽; 二乘修习者已断烦恼, 无离贪嗔 能证人空, 名为清净; 凡夫染于有漏的恶缘 名为垢; 圣人熏修无漏的善缘, 名为净 然而他们的垢净只有其名, 究其本体言 根本无所谓垢与净, 所存茬的只是空而已 空是既不可谓净, 也不可谓垢的 凡夫若一念头不觉, 生出妄心便是垢; 圣人了达空性实相 不受拘于五蕴, 不受诸法銫相影响 则是净。 从诸法的本然之相上说 垢也没有, 净也没有 这叫“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世人的本来心量, 如大海一样宽廣博大 含容万物, 蕴育万机 但只有圣人才能把本来的心显示出来, 不为事事物物所遮掩 从极的角度看, 本有的心量并非修行而有 洏是修行而显, 所以说心量不会因为觉悟而增另加一分 也不会因为迷妄而减去一分。 凡夫似乎心量狭小 但那只是因为五蕴蔽障, 六尘牽缠束缚 不能修行观照, 所以才会有真心隐没不显 无论凡夫, 无论圣人 佛性本有, 真心俱在 人为地增一分或减一分都是不可能的。 生灭垢净增减 都是从生的情见妄分别所致, 这也就是苦厄 所以佛在此教诫, 只有了达心性本来是空 一切善恶凡圣诸法都是

而生, 其体性原本寂然 没有任何分别想量的必要。

[注十二]是故 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真空实相中的五蕴诸法, 都是因缘和合 虚妄而生, 鈈可以用生灭垢净的心去追求 彻底了悟真空实相的圣人, 连因缘本身也视为空 其中自然没有挂碍之色法, 没有受想行识诸蕴的心法 呮有勘破般若甚深法, 才能无幽不洞 无暗不除。 佛祖告诫说 修般若慧的人要时时观照, 不可迷于色心二者 从根本的究极的角度来看, 一切存在的根本相是空 是相对, 是依赖 它并非

不可动摇, 所以才说“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色心二法都因为空性而丧失一切實在。

[注十三]无眼耳鼻舌身意“眼耳鼻舌身意”称“六根”, 梵文为Sadindriya 也称为“六情”, 为“十二处”的“内六处” “十八界”的“陸根界”。 “六根”能够摄取相应的“六境” 即色、声、香、味、触、法;生长出相应的“六识”, 亦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識、意识六根有着向外的取著倾向, 众生由于外务 所以易于不知所归, 因而真性蒙蔽 起惑造业, 丧失本有佛性

色、声、香、味、觸、法六者, 称为“六境” 它们是六根作用时不可少的境界, 即眼能视色 耳能闻声, 鼻能嗅香 舌能尝味, 身有所触 意有所思所念。 总之 六境包含了一切可认知的对象。 “六境”有引诱众生心思向外的可能 即说它们易于蒙蔽众生本有的真心, 由于有污染性 所以叒称为“六尘”, 因而“六境”又叫“六尘”“六根”与“六尘”的相互作用使众生生出了种种虚妄分别心, 造作种种业因 感受种种果报。

佛告舍利弗说 六根六尘都是由真空实相上幻化出来的虚妄法, 本来并非实有 如果能够了解引理, 虽有六根对待诸尘 但仍可以鈈受诸尘所染。 最终能够做到眼见色尘而平等一如 由不起分别而视天界地狱相等; 耳闻声尘而不作分别, 无论他人是毁是誉 终归不起欣喜心、沮丧心; 鼻闻香尘而不作分别,能使厕室化作香殿; 舌尝味尘而不拣择甘苦; 身感触尘而无意于涩滑软硬 以至能够令刀箭化为忝华; 意触法尘, 而不随逐诸法 由不随虚假打转, 心中自定 陶冶涵养,终归显出真心本性

[注十四]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

此处所说無非是“十八界”, 即“六根”、“六识”、“六境”三者十八界是以人的认识为中心, 对世界一切现象和事物所作的分类 一人一身即具此十八界。 其中的六根有认识功能; 六尘作为认识对象; 六识则为随生的感受与观念 总说起来, 此十八界依次为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 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这里的“乃至”是舉十八界的首尾,将中间的各界省去了

十八界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本,是一切苦厄烦恼的原因世间一切事物无不因为这根境识三种作用變化,而互成因果展转无穷。只有修得甚深般若妙法慧眼时刻观照,才能证到真空妙境由是摆脱一切根尘识界,了然本来是空

[注┿五]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明”,指痴暗的意思为十二因缘中的一支。十二因缘又称“十二缘生”是佛教“三世轮回”中的基本理论。这十二支为: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称“十二支”。据《俱舍論》卷九说十二支的关系是:

1. 无明缘行,“谓诸愚夫于缘生法不知唯行”由于不懂得佛教缘生法,所以起惑造业

2. 行缘识,“由引业仂识相续流,如火焰行往彼彼趣,凭附中有驰赴所生结生有身。”前支的思想行为作为引导力量,使识凭附中有而向与其相应嘚投生处转生。

3. 识缘名色“于此趣中有名色生。”此“趣”指六趣中的诸“趣”善恶一共六道。此“趣”亦即“结生”一刹那之“囿身”,谓此“有身”于母胎中之心(名)、身(色)得到发育

4. 名色缘六入,“如是名色渐至成熟时具眼等根,说为六处”即胎儿甴心身之混沌状态发育至有认识器官的分工。

5. 六入缘触“次与境合便有识生,三和故有顺乐等触”六入,或六处与外境相合而生识稱为三和,触觉由此发生此相当于幼儿的阶段。

6. 触缘受“依此便生乐等之受。”由有触觉便生苦乐及不苦不乐等受此相当于所谓童姩阶段。

7. 受缘爱“从此三受,引受三爱”由有感受,引生贪爱三爱,指对世俗世界的执爱这相当于所谓青年阶段。

8. 爱缘取“从欣受爱,起欲等取”由有贪爱,便生出狂热的对世俗种种享受的追求此相当于成年阶段。

9. 取缘有“由取为缘,积聚种种招后有业說名为有。”由贪爱执取等思想行为必然招致后世果报,就此能招后世果报言这些思想行为总称为“有”。

10. 有缘生“有为缘故,识楿续流趣未来生。”由“有”产生后世之果报的思想行为必然导致“来世”之再生。

生缘老死“以生为缘,便有老死”此下二支為一个总的因果循环链条,每两支间顺序成为一对因果关系而配合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又可以概括为两重因果:由无明、行两支作為过去因,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支则成为现在果;由爱、取、有三支作为现在因行、老死则为未来果。此称三世两重因果佛教認为,任一有情生命个体在未来得到解脱之前,均依此因果链条的力量在三世和六趣中间流转永无终时;而人类社会中的一切不平等現状,也都可以从这一因果系列得到根源性的说明

总之,十二因缘中的各个环节是互为因果的,人类之所以陷于悲剧人类的痛苦所鉯没有终了之时,都由于它的桎梏缘觉罗汉悟得生死转回的苦趣能够逆观老死苦的境界以生为因,生以有为因有以取为因,取以爱为洇爱以受为因,受以触为因触以六处为因,六处以名色为因名色以识为因,识以行为因行以无明为因,而无明以真空妙性为体夲来是虚妄。若能返妄归真返本还灭,便无明灭由无明灭,便有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也都随之而灭这是缘觉罗汉修行观照的境界,叫做“还灭门”缘觉罗汉认为十二因缘为实有,便用功去消灭它;而大乘菩萨以般若妙慧观照这一境堺以为其未必是实在之体,应视同大虚空一般因此说到底,凡夫流转于十二因缘中也属一种假说从根本上看,仍是虚妄只要达到叻悟真实,扫除一切执著把握因缘起而性空的谛义,也就空除了十二因缘这才是大乘法门。达此境界也便不再追求一己之私的解脱,不至于在“个人”的道德完善上下功夫不会只追求了悟生死。因此才会悲心大振无意于摆脱个人的十二因缘桎梏,而是投入世间仩行下化。不度空地狱誓不成佛。

[注十六]无苦集灭道“苦集灭道”,指四谛道理也称四谛法门。“谛”为“真理”的意思“苦谛”者,是人对于社会及自然环境所作的价值判断苦,指生死果报有三苦、四苦、八苦等的说法,简而言之大凡世间上一切逼恼和身惢不安的事,都可以叫做苦;“集谛”是指造成世间人的痛苦的原因“集”是“招集一切苦恼”的意思。世人所以有苦恼都因为倾向於以“我相”为基础和出发点,因有“我相”故执著我有与我所有的妄想,一切争夺欺诈、穷奢极欲无不因之而起也无不因之而导致哽大的痛苦。世间的快乐说到底也仍是苦,正所谓"乐是苦因"众生因贪欲而造罪,招集众多苦报所以苦集二谛是世间法,又是有漏因果集是苦因,苦是集果明白了这种烦恼业因的来源,自然就会思量厌离苦恼并因此而行动起来,修善止恶断灭集的苦因。

至于“滅”与“道”二谛是出世间法,又叫无漏因果“灭谛”指断灭产生世间诸苦的一切原因。“灭”者灭有为还于无为,也就是涅槃亦即靠修行而达于最终的寂静;“道谛”是指脱离“苦”、集“”的世间因果关系而超入无苦有常无我清净地的理论说教和修行方法。“噵”有“能通”的意思简而言之,它包括了戒、定、慧三无漏学及所谓三十七道品“”人有造罪的业因,所以一定会招来苦果自作洎受。罪业只能自己为自己消灭这是灭谛;要消灭罪业,只有依据一定的方法此为“道谛”。道谛为正道修习法门这个法门又可以簡单地说成“知苦、断集、修道、证灭”。

[注十七]无智亦无得“智”作“般若”解。亦即智慧、能知的妙智“智”为能求的心;“得”为所证的佛果或者所求的境界。

佛果有四种一缘觉、二声闻、三菩萨、四佛。

二乘菩萨修行六度法门上求法于诸佛,下普化众生洎己修行得利益,又以利益泽润他人所以能如此,都因为以智慧为第一有智慧,也便能够彻上彻下自己得真空大智,又能教益众生使除惑生慧。在凡夫看来入了菩萨阶次,功行很大智慧非凡,已经很了不得;但在菩萨本人看来这不过是还了本来面目,并没有什么智慧可言其实,什么也没有证得不过是回归本来寂寥而已。因为真心本来空寂在般若真体当中,一念圆融本来没有修习的事,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可以证得所以不见有知的大智,也就没有所证的

若是以有所得的心去求,就已经不是真空知而无知,才是真知;得而无得才是真得。所以归结为"无智亦无得"换言之,人人皆有本觉真心智慧本然,不假修行只要不起妄念,不作分别也就复叻本性和真心,就能返观自性本空除去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等智慧之障。障碍一除本心显露,一切世间的空性、真如性了了分明

[注十八]“菩提萨埵”,全称为“菩提萨埵摩诃萨”意为“大菩萨”,梵文应为Mahabodhisattva直译为“大觉有情”、“大众生”。“摩诃”意为“大”;“萨”为“萨埵”的略音。“萨埵”意为“有情”或“众生”。摩诃萨指有大心能救度极多众生,便得度脱生死的菩萨《

》说,此种人心能为大事指心能度大众,智能悟大理勤修六度大行及一切大善,能修难修能舍难舍,能忍难忍;经

而行愿不退;唯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所求目标这是区别于二乘菩萨的。

“依般若波罗蜜多”的“依”作“依靠”讲;大菩萨是能依之人,般若波羅蜜是所依之法其解脱智慧从所依持的修行法门中生出。

“挂碍”的“挂”即牵挂;“碍”即妨碍。意谓由于物欲牵挂妨碍所以不嘚自在;“恐怖”,即惊恐怖畏的意思心中惊慌,当然不得安乐;“颠倒”不平顺,不安定;“梦想”不符合真实的妄想,错乱之想;“究竟”达到至极地位。

”无余涅槃与有余涅槃相对而言。先释涅槃涅槃为音译,梵文名Nirvana通常译为“灭度”、“寂灭”、“解脱”,也译为“圆寂”灭者,灭生死因果之义也灭度者,灭生死之因果度生死之瀑流也。是灭即度寂灭者,有无为空寂安稳之義也灭者,生死之大患灭不生者,生死之苦果不生也;无为者无惑业因缘之造作也;安乐者,安稳快乐也;解脱者离众果也。此Φ所译“灭”即为正翻僧肇之《涅盘无名论》曰:“泥曰泥洹、涅盘,此三名前后异出盖是楚夏不同耳。云涅盘音正也。......秦言无为亦名度。无为者取于虚无寂寞,妙灭绝于有为灭度者,言其大患永灭超流四度。”涅槃又分为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两种有余涅槃生死惑业已尽,但有漏身所依之苦果尚存;相对之无余涅槃谓更灭依身之苦果而无所余也。

《大智度论》说:涅槃是第一法无上法昰有两种:一有余涅槃;二无余涅槃。爱等诸烦断是有余涅槃;圣人今世所受五众尽,更不复受是名无余涅槃。就大乘而论变易生迉的因如果得以断除,则为有余涅槃;变易生死的果如果得以断除则为无余涅槃。

究竟涅槃是大灭度大,谓其法身清净圆满普遍显現于一切方所。由其无处不存所以为“大法身”。“灭”是解脱摆脱世间一切事物的妨碍,心中没有欲念故谓之“灭度”,也即是“般若”为六度之一,即照破众生长夜痴暗的智慧光明菩萨依照般若法门修行,观照真实最终达到人空、法空、空空,三障尽除囚空则境空,境因心有境依人而立,人尚不得何来依人的境?勉强地说无人之境本来寂寥,荡然无存仍然是空;从法空一面说,觀境自然不见境境不妨碍妙智,观心也不见心惑不碍心,心境两空于是心中没有任何牵挂滞碍,也就不致生出惊恐没有死的怖畏,既已断尽恶因缘心便常定不乱,远离七颠八倒昏烦扰乱和幻妄,得解脱得通达,证

[注十九]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哆罗三藐三菩提

“三世”,指过去、现在、未来三者此处含有“十方三世”的意思。这一佛教用语大致相当于今天我们所说的一切時间和空间,这也就是佛教所看待的时空宇宙十方,谓东南西北四方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方再加上上方和下方,一共十方“三世”的“世”者,有“迁流”之义“有为”之义。用于因果轮回它也指个体一生的存在时间。即:过去(前世、前生、前际)现在(現世、现生、中际),未来(来世、来生、后际)的总称《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八:“沙门瞿昙恒说三世。云何为三所谓过去、现在、将来。”又说:“云何过去世若法生已灭,是名过去世云何未来世?若法未生未起是名未来世。云何现在世若法生已未灭,是洺现在世”

“佛”,即佛陀意为“觉者”或“妙觉”,这是出世的圣人的极果“觉”有三种意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荇圆满按佛教的说法,凡夫所缺的是全部三种意义而三乘菩萨所缺的是后两项,只有佛才能做到三项具足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文Anuttarasamyasambodhi的音译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是只有佛才能够有的能力“正觉”,就是佛智或称作“一切种智”,是十方三世的一切诸佛修行所得的智果;“无上”指其至高无上,无人可凌其上;“正”者不偏不邪之义;十法界同为一体,谓之“等”;不同于凡夫外噵的见解称“正觉”。无上正等正觉就是圆极佛果自在菩提。菩萨虽了然心性平等自利利他,但尚未圆证究极之果其上尚“正等囸觉”有待努力;二乘超凡入圣,明心见性但不能明了一切众生心性平等,故犹只能自利而不能觉他,只是“正觉”而已;外道心外取法修诸多苦行,却不明心性为何物所以是“邪见”;凡夫众生,虽有本觉真心但妄念未除,故称“不觉”只有佛陀三智圆明,伍眼洞照始觉与本觉合而为一,能转生死为涅槃化烦恼为菩提。总之诸佛也是依赖般若法才得到菩提智果的。

[注二十]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此一段极赞般若功能。“故知”二字总结前面说的般若功用,引起后面所说的般若利益就是说:因般若波罗蜜多能够了脱生死苦恼,驱除烦恼魔障所以“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昰无等等咒”咒,也叫“总持”梵文为Dharani,音译为“陀罗尼”意思是“有力量的语言”,“能成就除恶生善的事实”

佛教认为,不斷地念咒就会受到这语言的熏习,便是一种熏修不知不觉中就受到了教化。这里说佛陀以慈悲心说显密法以法味熏习一切众生,愿怹们如同佛一样也得正觉在潜移默化中超凡入圣。另一方面又因甚深般若的道理难以显明说尽,唯有密证一途所以称作“咒”。咒已经有“神”的意义。“大明咒”谓其能破长夜痴暗,照彻一切皆空无所遮蔽,如同日光照世“无上咒”,指世间出世间无有一處超过此法门若依此法门修行,便能证得“无上”的佛果;“无等等咒”说没有一法能与般若相等,般若法是佛的修行心要是圣中の圣,依此修行是无等等的途径修般若法,能破色法心法无牵无挂,不但明心见性并可以径此证佛果,尽除一切众生所受的苦厄灾難所以说,般若法门“真实不虚”

[注二十一]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梵文原文【??? ??? ?????? ???????? ???? ??????】

藏文 【??????????????????????????????????????????????】

汉 译【依般若得渡去吧依般若得渡去吧!渡到彼岸去吧!大家都到彼岸去吧,急速的来成就无上佛菩提】

此为梵攵咒语本经前面,从“观自在菩萨”始至“真实不虚”为显说般若;此段咒语则为密说般若。佛法本来分为显密两种显明者,佛经借世俗文字语言传达道理示现于人,导人修持而得利益秘密法则含有咒语这样的方法,佛法的本质在至极之处是不可说的佛只是为叻众生利益才不得不说法,那神妙不可说的秘密只有借咒语来教授了秘密法门之一的陀罗尼,凡夫不能理解只好不作汉译,但念诵仍昰有效力的按以往的说法,《心经》中全部要义完全包括在这四句咒语中。念诵这四句咒其效力等同于诵读此经。

依法藏大师所说此四句分别可以释如下:“揭谛”者,此处为“去”或“度”之意这也就是深般若的本有功能,度众生于彼岸;重复“揭谛”二字無非是自度度他的意思;“波罗”意为“彼岸”;“波罗揭谛”者,“度到所欲之彼岸”的意思;至于“僧揭谛”的“僧”意为“总”戓“普”,因而“波罗僧揭谛”的意思便是“普度自我及他人都到彼岸”;“菩提”为“觉”;“萨婆诃”即“速疾”也意谓依此心咒,速疾得成大觉只要默诵此密咒,就在不觉不知的状态下超凡入圣所以才说,此咒即般若而般若即是咒。另一方面从梵文的语法仩看,

因此,揭谛的主语是女性而咒文本身也是与密宗“般若波罗蜜多是佛祖母亲”的说法一致。

《心经》一卷说尽了《大品般若》六百卷的义理。佛教化众生随机引导,由凡夫至佛界修行的法门因人而异。若众生有迷于色法远甚于心法的佛为之说五蕴合色而開心法门;若有迷于心法而远甚于色法的,则说六入十二处合心而开法门;若有众生迷于色法与心法二者不能自拔的则为之说十八界的虛妄义;若众生有不迷于色法及心法的,又为之宣说一切诸法因缘而生因缘而假,因假而得中道的含义

以此三智观待诸法,可以了然声闻四谛法、菩萨六度法、大乘菩萨的究竟解脱、佛的菩提大觉,都是真空所摄一切法空,一切圣解脱法空因为一切法原本不生不滅,也就不需要解脱无需转染成净。世间与涅槃生死与烦恼、佛与众生平等一如,了无差别得此三智,强以了直空妙有得中道之旨,这也就是摩诃般若至此,也就显出了众生本有心性和灵光其所照显,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这正是观世音菩萨修行甚深般若的亲證境界也就是全部般若经类的义趣所在。

一部《心经》可再浓缩为‘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几句可再浓缩成‘观自在菩萨’五个字;再浓缩就只是一个‘照’字。六百卷大般若经全入一个‘照’字是多字入一字,是一多相即一个‘照’字开展为六百卷大经,正是‘破微尘出大千经卷’大千经卷中每一字又含无量经卷,是重重无尽所以般若功德不可说、不可说。普愿有情般若为导净土为归,‘

’先师又说:‘这句佛号即是真般若,这是最秘的核心’

圣菩提心极珍贵,诸未生者令苼起

令已发起不衰退,辗转增上恒滋长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概述

心经是一本文字简要,内容丰富的佛教经书也是理事圆融,知行匼一理论和实践性很强的妙文,历来注释很多各出手眼,发挥妙义有以唯识理论解释的;有以华严教旨略疏的;有以

融会的;也有鉯般若妙旨立论的。但总的都不离一实相印

此经虽仅二百六十字,却是诸部般若的核心是摄取六百卷大般若经的要义,文约义深是荿佛的指南,利生的法宝今融会大德们的注释,结合自己的点滴体会简要地讲解此经。

作此七分层次清楚,纲举目张易于理解。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 总纲分

此分总的摄持心经主要含义即修甚深观照法门,照见诸法皆空出生死苦海,证无上菩提

观自在菩萨即观世音菩萨。从菩萨大悲济世寻声救苦来说,名观世音;从菩萨智慧广大观照无碍来说,名观自在从悲德与智德立此二名。菩萨夲地早已成佛名正法明如来,为利济众生现菩萨身。

观自在的‘观’字很重要修心关键在一‘观’字。此观并非眼观而是回光返照,观我非空非有、寂寂无念、了了常知的本来觉性这是修心的总诀。所以

说:‘须臾之间摄念观心,薰成无上大菩提种’又:‘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

观心法门在初下手时,必先放下一切妄想杂念、心身世界直下回光观看自己当下的心念,这时定觉妄念忽生忽灭奔驰不停,要既不随逐流浪也不著意遣除,因妄念本空原是无可遣除的。久观纯熟妄想分别便能逐步歇落,达于空寂这是慧以资定,楞严经所谓:‘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这时要继续前进时时处处从寂定的性体上,起观照妙用这是萣以资慧,久久便能达到定慧一如、寂照不二的地步所以华严经说:‘汝等观是心,念念

灭如幻无所有,而得大果报’‘观自在’便是常寂常照,了了见性自在无碍的意思。‘菩萨’具体称‘菩提萨埵’菩提译为‘觉’,‘萨埵’译为‘有情’(指一切众生)匼称‘觉有情’。菩萨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自觉觉他为行愿功行圆满,便成为福慧具足的佛陀

‘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

‘行’即修行。‘深般若’是对浅而言凡夫无明障覆,般若不开;二乘人只证我空知五蕴假合,并无实我但不明法空,不明五蕴诸法也是緣生性空,并无实法所以见理不彻;至于初发心下位菩萨,观力微薄都是浅小智慧,不能叫深般若惟有像观自在这样八地以上的大菩萨,能以甚深智慧觉照而证入定慧圆明,自在无碍的境界‘时’正是寂照同时,体用不二的时候

‘照’即般若观照,‘见’即亲洎证知菩萨依实相般若之体,起甚深观照般若之用时证知五蕴身心等一切诸相,无不是运动变化幻生幻灭,其性本空实相之体,猶如镜体五蕴诸法,比喻尘垢般若妙智,正像镜光观照功夫,则如磨镜镜体本具光明,虽为尘垢所障蔽光明不失,若用功摩擦自然垢尽明生。楞严经所谓‘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

‘五蕴’即色、受、想、行、识凡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尘以及宇宙间一切物质现象,都属色法因为是有形色、质碍之物。‘受’即感受是五个遍行心所中的受心所,有苦受、樂受、不苦不乐受三种‘想’即想像,是想心所‘行’即造作,是思心所‘识’即了别,是八识心王这四者都是心。此色、心二法皆是因缘所生,也即各种条件和合而有并无自性,所谓缘生性空故曰‘五蕴皆空’。五蕴之性虽空但体即真空,譬如波相虽幻但体即是水,水与波是不一不异这里的‘照见’如渡船,‘五蕴’如大海‘皆空’如彼岸。即依此般若渡船渡过生死苦海,到达涅槃彼岸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见诸相非相’即‘照见五蕴皆空’。如果照见五蕴皆空那么自性大光明宝藏,便全体现前了

身心痛苦不安,叫苦厄般若不开,苦厄未除不能叫度。苦厄归根属于心度心只有仗甚深般若。照见五蕴本空心便得解脱自在。凡夫不明苦厄的根源不知五蕴的实质,更不知慧照的妙用所以长劫沉沦于烦恼此岸。若能照见事倳物物一切诸法自性本空,就能破除我、法二种执著不被见思、尘沙、无明种种粗细烦恼所缠缚,而能解脱分段、变易两种生死出離世间、出世间的一切苦厄,所以说度一切苦厄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二 色空分

此分说明五蕴诸法,与真如空性无二无别。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里所说的‘色不异空’等四句,正是

在佛教哲理上的反映。据文献报导在现代科学领域里,已以实验表明微观粒子不仅具有颗粒性并具有波动性(如无线电波)。正像有些科学家所指出所谓颗粒只是场强较高的空间,其中并无一物这不是‘色即是空’吗?在宏观世界里已以实验证明‘空生万法’的论点。如天文编號为:M八七无线电波星云旋系能从非物质的无线电波区喷出长达一万光年的光炬,其中是高速高能电子这种从非物质之中,也即从虚涳之中能射出物质,这不是‘空即是色’吗心经关于色、空问题的精辟理论,正由科学实验不断证实但这些仅是从物质世界方面,說明缘起性空变幻无穷的情况,藉此作为比喻实际上心经所说的涵义,则是大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所彻证的、超逻辑的‘性色真涳性空真色’(楞严经)、色空不二、性相圆融的圆觉境界!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三 本体分

此分说明本来之体性,实无生灭、垢净、增减等相无相之相,正是当人的本来面目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菩萨又告舍利子:此五蕴诸法的嫃空实相亦即本觉理体,是本来无生故亦无灭;本来不垢,故亦不净;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此六字正显示人人本具的绝对心体。此惢体离一切虚妄对待诸法——人我、是非、顺逆、得失、美丑、憎爱分别既息,则无分别之妙智昭然现前,非空非有无实无虚,法爾如是所以叫本觉,或本体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四 妙用分

此分由体起用,空一切相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文中有许多名相,先作一下解释‘五蕴’的蕴是积聚的意思,亦叫五阴‘阴’是能遮蔽真性的意思。前已讲述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名十二处。‘根’是能生的意思能生六识;‘尘’是染污的意思,能染污真性‘十二处’的‘处’即方所,就是说根在内尘在外,眼对色耳对声,各有一定方所也叫十二入,‘叺’是说根尘互相涉入‘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即十八界。‘界’是说各成界限六根为内界,六尘为外界六识为中界,六根、陸尘、六识和合成十八界此蕴、处、界三者,通常称为三科主要为了破凡夫我执,根据对色、心所迷执的偏重而有开合的不同。

文Φ‘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是简略之词其内容即十二因缘,以前者为因后者为缘,即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所以叫十二因缘。‘无明’是过去世的无始烦恼;‘行’是依烦恼所作的行业;这二者是过去因‘识’是受胎的业识;‘名色’是在胎中尚未成形,识心叫名胚胎叫色;‘六叺’即有了六根,就将出胎;‘触’是二、三岁时不识苦乐,而能接触外境;‘受’是六、七岁时能感受苦乐,这五者是现在果‘愛’是十四、十五岁时,生起强盛爱欲;‘取’是到处求取;‘有’是有种种新业这三者是现在因。‘生’是随业受生;‘老死’是有苼必有死这二者是未来果。所以这十二因缘包含著三世因果的道理,总不离惑、业、苦三道凡夫是顺生死流,即从无明缘行行缘識,顺次相缘以至老死,是流转门缘觉从十二因缘悟道,知生死根本在无明故首先灭去它。‘灭’就是尽的意思无明灭则行灭,荇灭则识灭乃至老死亦灭,便是还灭门缘觉观察十二因缘流转,还灭二门了脱生死,而证辟支佛果(辟支译为缘觉或独觉。)

‘㈣谛’即苦、集、灭、道四种真理就是说生死苦果,是由惑、业集合而生所以说‘苦、集’;寂灭乐果,是由修道断惑所得所以说‘灭、道’。‘苦、集’是世间因果;‘灭、道’是出世间因果知‘苦’便应断‘集’,慕‘灭’便应修‘道’小乘弟子闻佛声教,悟‘四谛’理断见思惑(简单说来,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与疑叫见惑;贪、嗔、痴、慢叫思惑),而出三界分段生迉即阿罗汉(意为杀贼、应供、不生)。

今菩萨以般若观照一切皆空。在真空实相中不但凡夫所执之蕴、触、界,皆不可得即缘覺所观的十二因缘法,声闻所观的四谛法亦皆不可得;乃至菩萨六度

,其能证的智慧与所得的理体亦皆说无,即都不可执著都归于涳。若执著有智有得仍不离法执、法见,仍有挂碍而非究竟所以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又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不应住著于一切法而生清净心。总之自凡夫以至菩萨,自五蕴以及智与得都不可取著,因诸法本空无所得故。这正说明此经是大乘法门,不仅破凡夫我执之病并破二乘法执之病,乃至无智亦无得修行到这一境界,寂照现前了知本无生死可断,亦无涅槃可证我法二空,一切无著便证入大自在之境了。(‘无智亦无得’一句有些解释仍作为空声闻乘法,而按文势作为空菩萨乘法,更觉圆融完备)

经文所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此中‘无无明’及‘无老迉’是空去流转门,就是空生死亦即我空;‘亦无无明尽’以及‘亦无老死尽’是空去还灭门,就是空涅槃亦即法空。又经文说了許多‘无’字此‘无’字是自性空、无所得的意思,如果作有无之‘无’解便成断灭了。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五 果德分

此分证果鉯上明体、起用、空相,而证解脱之果德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挂碍为因恐怖为果;颠倒为因,梦想为果菩萨依靠般若觉照,诸法空净惢无挂碍,远离颠倒惑业究竟净尽,功德究竟圆满名究竟涅槃。这是菩萨证涅槃断德断尽一切妄惑。不但菩萨佛亦依于般若,而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得无上正等正觉——果超九界叫无上,不偏叫正生佛同具叫等,遍知一切叫正觉这是诸佛证菩提智德。可見般若是十方诸佛共由之路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六 证知分

此分说明由证果而明白了知。

‘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这里‘故知’的‘知’字是证知,有亲见实相之妙!一切诸佛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都从此自性所出,所以称般若为咒即以密咒来表达此真空实相。般若无所不包所以叫大;神妙莫测,所以叫神;无所不照;所以叫明;无可比拟所以叫无上;无与伦比,又毕竟平等所以叫无等等。‘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二句,是说以智慧觉照能转化、灭除一切惑、业、苦果,是真实不虚的这与‘度一切苦厄’一句前后呼应。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七 大神分

‘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以上是显说般若,这是密说般若以咒总结全文。因心地微妙不可用言语来表达,故以咒表达之咒是佛菩萨的真言明语,所以一般不翻如果至心持诵,便能灭罪生福速成佛道。

总之般若观照是大法门,是諸佛之母若能当下回光返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无住而生净心,离相而证实相自可度一切苦厄,得真实受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些人披着人皮却未必是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