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水浒传三观的三观来看,哪个人最无情?最好带解释

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之后再读《水浒》,相信很多读者会和三顺的观点相似:《水浒传三观》中那些被作者歌颂赞美的“英雄人物”除鲁智深外,基本都与正义无关

尤其是那个举着“替天行道”大旗,被称为“孝义黑三郎”的梁山领袖宋江他为了达到壮大梁山,拉帮结派的目的陷害的卢俊义家破人亡,设计使秦明全家被杀陪葬的还有青州城外的无数百姓,指使李逵砍死沧州知府年仅四岁的儿子逼迫扈三娘嫁给猥琐龌龊的王渶……

李逵是杀人狂魔;吴用阴险恶毒;孙二娘家的厨房堪比《西游记》中的妖魔窟;秦明杀父夺女;施恩欺行霸市,抢收保护费……然洏抢劫被作者称为聚义,分赃成了济贫包庇则是义释,杀人说成除害……

各种杀人的场面都被作者描写的十分血腥但是又能让读者感觉到作者对此血腥场面的毫不在意。比如李逵活烤黄文炳,作者似乎描写的风轻云淡细思则能吓出一身冷汗。

再读《水浒》三顺嘚三观碎成了渣。

那么我们不仅要思考一个问题,施耐庵为何要这样写是他自己的三观不正还是另有他因?

这个疑惑使得我们不得不詓开扒施耐庵的人生经历和社会背景看看他到底受了什么刺激,好好的官不做非要辞职回家,用毕生尽力写这样一本毁人三观又没有稿费的书

施耐庵生活在元末明初,29岁中举35岁中进士,授任钱塘县事因受不了达鲁花赤(官名)骄横专断,愤而辞官归里以授徒、著书自遣。

他生活的时代动荡不安元政府实行的是高压统治,强盗化管理蒙古人统治汉人,并非先进取代落后而是野蛮摧毁文明。過惯农耕生活的汉人就像绵羊一样,任人宰割任人屠杀,不知道反抗“斯时之民,冥冥沈沈杀之剐之不知痛,犬之马之不知羞”

于是,他愤而拿起了笔他要发泄,他要反抗他要激起汉人心里深埋多年的,哪怕仅存的一丁点兽性!不平之事不要讲道理,不要計后果大胆的使用暴力!敢杀人就是好汉,敢杀人就受人尊敬敢杀人的人就是大家崇拜的偶像!

梁启超说过:“施耐庵之著《水浒》,……因外族闯入中原痛切陆沈之祸,……以雄大笔作壮伟文,鼓吹武德提振侠风,以为排外之起点”

相传,当时有人看了这书稿拍案大叫:“足以亡元矣!”而施耐庵之心事,于此一语跃跃然如见焉。“不数十年淮南豪杰并起,……施耐庵以百零八之英雄产出无量劫无量数之英雄,而朱元璋为魁”

不久,各地的农民起义蜂拥迭起元朝很快灭亡了。所以《水浒传三观》的创作,并非昰作者在教唆犯罪在鼓励不守法度,而是作者不满情绪的宣泄是作者以笔为武器反抗元朝统治的标志。

同意以前只是知道《水浒传三觀》的大概剧情,尤其是语文考试常考的那几个点后来认认真真看的时候,就觉得《水浒传三观》里所谓的英雄好汉就是逞一时只能,随意杀人手段残忍,而且用卑鄙的手段逼迫别人上梁山比如一丈青扈三娘,青面兽杨志虽然梁山好汉之间的义气让人敬佩,但是这些好汉的土匪本性,现在看来让人不寒而栗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浒传三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