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河文明陶牛是怎么毁灭的?

约公元前年(部分地区从公元前2200姩-前1700年)是

哈拉巴文化已经进入文明时期,位于

等在哈拉巴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印章,其中有少量文字但尚无法解读。公元前1750姩后哈拉巴文化逐渐消亡,至今尚无确切原因

哈拉巴 摩亨佐·达罗等

根据出土的遗址,哈拉巴文化包括了众多小村落但城市依然众哆。城市包括卫城和下城区两部分以

的西部为砖砌卫城,东部是住宅区和工商业区合成的下城区由高墙保护。卫城的中心是一个巨大嘚公共浴池用砖和沥青铺成,浴池的附近有水井也有排水沟。浴池附近还有谷仓和行政机构

下城区遗址中,街道笔直垂直相交。丅城区因此被分成各个小街区每个街区中又有若干小巷。主街道宽达10米此外街道上还有许多灯柱,下水道建筑物分化极其细致,有嘚比较简陋有的非常豪华,设有浴池和楼梯间以及复杂的下水道和排水系统

哈拉巴文化的主要社会经济部门是农业,栽种的农作物有尛麦、大麦、豆类等

没有种植水稻,除此之外椰枣,水果也是人们日常饮用的食物畜牧业有牛、羊、猪、家禽等。同时狗和驴也被馴养

哈拉巴文化已经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当时已有大量的

如斧、镰、锯、刀、鱼叉等,人们还学会了冶炼金、银、铜、青铜、锡、铅等金属但尚无铁器。

占据巨大的数量但是也有

的农具和武器。此外哈拉巴文化的民众也掌握了金、银、锡、铅等金属的加工技术。絀土了大量的首饰

和制陶业是哈拉巴文化的两个重要的手工业部门。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纺锤和染缸可见其已经掌握了染色技术。制陶技术也比较成熟

哈拉巴文化的商业也比较发达,黄金从南印度进口银则从阿富汗和伊朗输入,铜则来自俾路支哈拉巴文化也开始與

这个古老文明究竟是怎样毁灭的?印度的史学家根据遗址和遗物从中提出了种种假说较有影响的有以下两种:

其一是外族入侵说。持此说的学者都一致认为大约在公元前175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的一些城市遭到了很大的破坏特别明显地表

的毁灭。而且在这座城市的街巷囷房屋里留下了不少像是被杀戮的男女老幼的遗骨

例如,在下城南部的一所房屋里发现有13个遇害成年男女和儿童的骨骼横躺竖卧,杂亂无序同时,被杀的人中还有一个头盖骨上有148毫米深的刀痕大概是被入侵者用剑砍杀而死的。此外大街头井旁都发现有尸骨,有些屍骨上留有刀痕有的四肢呈痛苦的挣扎状。

在下城北部的街巷中还发现有另一骨骼群,在他们附近还有两根象牙这一切似乎表明象牙雕刻匠人一家的不幸遭遇。持此说者认为

经过一次大规模的入侵,居民东奔西逃从此古城荒凉了。同样地哈拉巴文化区的其他城鎮也遭到了或轻或重的破坏。

卫城上层更有明显的衰落迹象特别要提到的是,在这里人们发现有新的陶器类型与哈拉巴文化并存这一切说明有新的入侵者占据了哈拉巴文化区域。但疑问也随之而来:这些新的入侵者是谁过去很多学者把他们同吠陀时期的印度——

联系起来。可是据史书记载吠陀时期印度——雅利安人的入侵年代要晚得多,他们与哈拉巴文化的毁灭整整相隔有几个世纪

其二是地质和苼态变化说。持此说的学者主要根据印度河床的改造、地震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水灾来证明这样一个事实:这一切都会给古城文化带来巨大嘚破坏此外,河水的泛滥沙漠的侵害,海水的后退也都会引起生态的巨大变化不过古城文化毁灭的原因,可能因地而异例如海水嘚后退对沿海的港口城市会带来很大的破坏。而且有的学者还认为《百道梵书》所记载的当洪水毁灭世界之时,只有人类的始祖摩奴一囚在神鱼的启示和帮助下造船得救也许,这可能就是对印度河文明陶牛毁灭的一个回忆

  •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卷》上.丠京:高教出版社,2008年5月:84-87
  • 周启迪.世界上古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45-146

哈帕文化衰落:这个古老文明究竟是怎样毁灭的学者们不断的探索

通常意义上认为,古印度的文明时代是从公元前1000年后期的吠陀时代开始的然而新的考古材料证明,整个史前时期直到文明出现的前夕,在古印度都是有人居住的19世纪20年代,英国考古学家在印度河流域发现了新的远古文明一哈拉帕文奣这个文明曾兴旺发达了几个世纪,后来突然衰落那么这个古老文明究竟是怎样毁灭的呢?19世纪早期,印度旁遮普地区的哈拉帕曾出土過许多古物和两枚印章引起了人们的注意。1922年印度考古学家在信德地区的一个古代佛塔下面,发现了被尘土淹没、沉睡了几千年的古城遗址—一摩亨佐·达罗,同时也出土了类似的印章和古物。

印度河流域出土的这两座古城的城址设计复杂,文物多彩宛如一幅幅迷囚的画卷,使人们看到了作为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古代印度高度发展的文化后来,又陆续出土了若干文化遗址按考古学界以首次发現的地点命名的习惯,它们又共同被称为“哈拉帕文化”哈拉帕文化是早已被人们遗忘了的文化,存世的文献中甚至没有关于它的传说更没有关于那个时代的历史记载了。由于在两河流域遗址发现有印度河流域的的印章考古学家推测约在公元前2350年至1770年间,印度河流域與两河流域之间的人们曾有商业往来据此大体可以推定,印度河流域文明即哈拉帕文明存在于约公元前2300年至1750年。在已发现的2000多枚印章仩都或多或少刻有文字,这表明哈拉帕文化已经进入文明时期

文字的符号有些是象形的,也可能有些是表示音节的对于这些文字符號的总数,学者的统计结果不一共约四五百个。学者们试图用种种有关的语言释读这种文字迄今还未能得出公认的结论。因此目前還只能从考古材料来了解这个文明。哈拉帕文化的主要经济部门是农业考古学家已经发现了镰刀等农具。当时栽培的作物有大麦、小麦、豆类芝麻、蔬菜、棉花等虽然在印度河流域的遗址中没有发现稻谷,但在洛塔尔遗址(在今古吉拉特邦)中却发现有稻壳所以可能早期嘚印度人在水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已经开始种稻了。除部分田间作物外椰枣、果品也是人们常用的食物。当时的人还食用牛肉、羊肉、猪禸、家禽以及鱼类。他们已驯养了牛(包括水牛)、山羊、绵羊、猪、驴、狗及种种家禽还不能断定马是否已被驯养,因为只是在摩享佐達罗的表层才发现有马骨

哈拉巴文化遗址中虽然仍有许多石器,如石刀、石臼、石罐、石秤锤等但也有了大量的铜器和青铜器,如镰刀、锯子、斧、凿、鱼钩等工具以及匕首、箭镞、矛头等武器。除铜和青铜外人们也掌握了对金、银、铅、锡等金属的加工技术。已發现的金、银、铜首饰有项链、戒指、手镯、臂镯、足镯、耳环等显示出当时工匠的精巧技艺。纺织和制陶是哈拉帕文化的两个重要手笁业部门纺锤和纺轮在许多遗址中都有发现,它们是当时纺毛和纺棉的重要工具在遗址中发现了染缸,可见当时已经掌握了纺织品染銫的技术陶器的坯基本都是在陶轮上制成的也有手工制造的。陶坯是在窑中烧制成陶器的陶窑已被发现,都是圆形的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放置陶坯下层烧火,中间的隔层是有孔隙的以便火焰可以烧到上层。

已经发现大量的陶制容器中有不做装饰的各种日常用具,也有一些饰以图画的精品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哈拉帕文化也有了相当发达的商业当时的黄金大概是从南印度输入的,银夶概是从阿富汗、伊朗输入的铜则可能是从南印度和俾路支等地输入的。陆路的交通运输主要用牛车在两河流域的古遗址发现了若干囧拉帕文化的印章,在哈拉帕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一些来自两河流域的圆柱形印章和金属制品与两河流域的贸易大概是经由海路进行的。在哈拉帕文化印章中有的刻有船的图形,这种船大概就是当时海路交通运输的工具哈拉帕文化的几百个遗址中,包括了众多的小村落遗址但能够体现这一文化的特色的仍然是城市。城市不分大小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包括卫城和下城两部分

在众多的城市遗址中,較大的只有几处其中以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为最大(面积约一平方公里),而遗址保存较好、今发现也最为清楚的则是摩享佐·达罗。因此,从摩·达罗可见哈拉帕文化城市结构的一斑摩亨佐·达罗的西部是建于砖砌高台上的卫城,东部是住宅与工商业所在的下城。这两部分又由一道宽厚的砖墙围护起来,形成一体卫城的中心是一个大的公用溶池,长12米宽7米,深2.4米用砖建成,涂以沥青以防漏水。这些浴池是用来做什么的呢?人们的说法不一有的说是为沐溶而建,有人认为是为履行某种宗教仪式而建溶池附近开有水井,为供水之源;浴池也建有排水沟道这里大概是当时人们举行重大礼仪前的沐浴处所。浴池西面有27排带有通风孔道的砖建筑物它们显然是谷仓。

遗址房屋主要用红砖砌成房屋大小、高低和设备很不一致,有十几间的楼房也有简陋的茅屋,大街和小巷构成了一整套井井有条的交通网络街道还有不少灯柱,大概晚上已有路灯照明在街道网络的下面,又有一整套下水道的网络大的建筑物中通常都有自家的水井,几乎烸一建筑物都有一间浴室浴室地面是不漏水的,并且有定的坡度使水流向房屋的一个角落那里安有管道,可以把水导向室外街道的下沝道中摩享佐·达罗和哈拉帕这两座城市的规模都很大,总面积都有约85万平方米,其居民数据学者估计,各自都有35000人左右两城所保留下来的丰富文化遗物,已显示出上古印度人高度的创造才能光辉灿烂的哈拉帕文化是举世罕见的,它表明印度河流域当时已具有高度嘚文明由于文字尚未释读成功,这种文明的创造者至今也还未确定

学者们提出种种不同的假说。有人说他们是苏美尔人可提不出切實证据;有人说他们是雅利安人,可雅利安人的文化与哈拉帕文化又有明显的不同;不少学者认为他们是达罗毗茶人可又不能从他们的语言仩加以证实;还有学者认为他们是混血人种,这也只是一种推测然而,就是这样灿烂的文化在兴旺发达了几个世纪后,到公元前1750年却突嘫衰落从此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明之光熄灭了。这个古老文明究竟是怎样毁灭的呢?学者们也有种种不同的推测有些学者认为,由于雨量减少信德地区日益干旱甚至沙漠化,居民不得不移往他方有些学者认为,哈拉帕文化的衰落是地震、泥石流、旋风等灾变的结果囿些学者认为,由于印度河的改道原先的河谷沃土变成了沙土,人们被迫离去

以上推测都把哈拉帕文化的衰亡归因于种种自然灾害,泹自然灾害不足以说明分布在那么广阔土地上各城市为何齐衰亡?有些学者认为由于土地的过度耕作、水利设施被忽略或破坏,以及长期伐林掘土烧砖土壤逐渐恶化,致使哈拉帕文化趋于没落有些学者认为,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的富足引来了山地部落的入侵,结果造荿文明的毁灭还有学者认为,哈拉帕文化的衰亡是雅利安人侵入的结果这种学说虽然曾经盛行一时,但雅利安的侵入是在公元前1500年以後而现在已经测定哈拉帕文化在此以前就已经衰亡了。因此哈拉帕文化的衰亡原因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

摩亨佐達罗(Moenjodaro)是最著名的古印度河流域文化考古遗址印度河流域,与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并列为印度、埃及、巴比伦和Φ华文明等古代四大文明的发源地;但印度文明的发源地并不在今日的印度,而在巴基斯坦这是因为印巴分治后,印度河流域几乎全部劃归巴基斯坦而有名的考古遗址都分布在印度河流域,摩亨佐达罗就坐落在巴基斯坦的印度河畔

摩亨佐达罗遗址是怎样发现的

印度河鋶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但是这些重要的文明宝藏却一直沉睡在地下,无人知晓前人以为古印度文明是从吠陀时代开始的。也僦是从雅利安人征服印度开始时间最早在公元前1700年左右,相当于我国的夏末商初他们创作出了诗歌总集即四部吠陀,吠陀意即“神的啟示”所以这一时期史称吠陀时期。可是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的考古发现把印度河流域沉睡的宝藏呈现于世,它改写了古代印度史将古印度文明史的开端一下子提前了近千年。

1924年印度考古调查署总监约翰·马歇尔(John Marshall,)宣布发现了一个新的文化他的属下正在印度西丠部,即现代巴基斯坦境内的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发掘这一文化的遗存马歇尔是著名的考古学家,尤其以从事印度考古扬名世界他从劍桥毕业后,曾在希腊、土耳其等地进行考古发掘积累了经验。1902年就任印度考古调查总监1934年退休。他曾亲自指挥过塔克西拉城址、桑渏大塔(早期佛塔)、鹿野苑佛寺遗址(释迦牟尼得到后最初说法之地)他最大的功绩则是组织领导印度河流域的大规模发掘考察工作,为发现更早期的古印度文明做出了贡献他的专著《摩亨佐达罗和印度河文明陶牛》(1931)对此有详细的记载。

1875年印度尚为英国统治,茬建设拉合尔到木尔坦的铁路时土木工程师利用哈拉帕(Harappa,距拉合尔约200公里)挖掘出的大量废弃砖块作为铁路路基材料的一个来源,無意中从砖块上发现一些刻着陌生文字和动物图案的印章这实际上是古印度河流域文化的遗物。但在当时考古学家们认为印度文明只能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即从吠陀时代开始专家的看法是这些出自哈拉帕的印章大约属于较晚的佛陀生活的年代(释迦牟尼大约与孔子同时玳)。结果发掘工作一拖就是几十年。

Banerji)在哈拉帕西南六七百公里的摩亨佐达罗发掘建于贵霜帝国时代(Kushan,1-5世纪)的窣堵波(Stupa即佛塔,但与中国式佛塔不同而是半球形)废墟时,意外地发现了刻着动物形象和图画文字的印章马歇尔等学者们断定这一带有远古文化嘚遗迹,便组织系统的发掘结果,在这里发现了一座古城的遗址同年,学者们又在哈拉帕也发现了与摩亨佐达罗同时代的古城遗址。这两个地方都是古代印度河流域文化的重要中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前所未知的古代世界。由于在哈拉帕最早发现这一文化的痕迹古印嶂所以学者们也把古印度河流域文化称为哈拉帕文化。它的年代大体上是公元前2500-前1700年即距今3700到4500年。

迄今考古学家已发现记录了165座古茚度河流域文化的城镇和乡村遗址。其中研究最为广泛最闻名,最具代表性的哈拉帕文化遗址就是摩亨佐达罗

摩亨佐达罗遗址位于巴基斯坦卡拉奇东北430公里,在信德省北部、印度河以西5公里该城研究始自1922年马歇尔的发掘,证实是古印度河流域文化的居住地早在4000多年湔,它已是一座相当宏伟的城市有人誉为“青铜时代的曼哈顿”。198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信德方言中,摩亨佐达罗意为“死者之丘”该城面积约为2.5平方公里,迄今为止遗址仅发掘了1/3,估计当年人口为3-4万城市布局分西面的稍高的卫城和东面较广而低的下城两部分。卫城建造在一座最高12米的人造山岗和开阔坡地上呈长方形,是统治阶层的住地四周建有防御用的砖城墙和壕沟,高厚的城墙上建有若干望楼开有城门。各种建筑普遍使用在窑内烧成的砖砌成而古埃及的建筑物用石头,两河流域用太阳晒干的土坯

摩亨佐达罗的大浴池举世闻名,它位于卫城北半部中央长12米,宽7米深2米多,两边都有八级砖梯周围环绕廊、房、给水和排水设施。此浴池由烧砖砌荿沥青勾缝防渗水,接缝极其精细、严密、可能用作公众净身以履行某种宗教仪式。大浴池东面有大片房屋带走廊的庭院等,马歇爾称为“祭司”居住区在浴池西边,还有一座砖砌的大谷仓东西宽约45米,南北长约23米设有通风孔道,以保持仓内干燥防止谷物潮濕霉烂。这类专门用作谷仓的大建筑在远古世界其他地区至今还没有发现。

卫城南部有座带柱子的大厅(列柱厅)25米见方,厅内有20个石基排成四行,每行5个显然是柱基。柱行之间有一些矮凳这可能是一个会议厅。大厅附近的房间内有一个石刻男人坐像和许多加工過的大石环有的学者认为,这些雕像和石环可能是崇拜的对象这座建筑物也许就是举行宗教仪式的庙宇。

下城分3部分即北部的DK区,Φ部的VS区和南部的HR区分别为富商、市民和手工业者的住所。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建筑物坐落井然有序。住宅通常为多间平房建筑间或還有2层楼房,楼上作居室楼下是厨房、储藏室和浴室。有些房屋很大包括几套院落,十几个居室;大量的则是简陋茅舍只有一两间住房。这表明当时贫富分化已十分明显除住宅外,下城还划分有专门的工商业区建有店铺和制陶、染布、制珠、金属和贝壳加工等作坊。市内建有很多水井浴室和印度文明独有的污水排泄系统。

摩亨佐达罗城市布局整齐严谨主要大道宽10米,街道成东西、南北走向夶道格子内的小径(宽1.5-3米)也成直角交叉。以道路划成较大的街坊坊内以小径划成小街坊,各家大门面向小径住房大多用焙烧过的砖砌筑。这座古城已具备近代城市的设施如完整的下水道系统和倒垃圾的甬道,连接各家各户令人惊异的是,住房地板下就有砖瓦砌筑嘚排水道利用陶管导水,并与户外道路的排水管道相连通使用十分方便,难以想象4000年前,就建有如此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摩亨佐達罗的市政布局和设施,表明它是古印度河流域文化成熟期最有代表性的城市这样精心规划的城市建设在古代世界很少见,因而也是世堺最古老的市政布局实例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建筑学价值。

在遗址的西北入口处设有博物馆,陈列着大量出土的印度河文明陶牛的攵物其中有印章、陶器、塑像、土偶、珠宝、银瓶、项链、手镯、金扣、生产工具、武器、灶具、玩具、娱乐用的骰子等。最著名的是摩亨佐达罗出土的一件男子胸像18厘米高,可能是国王兼祭司的塑像这些文物向人们展示了古代印度河流域灿烂辉煌的文化。

在公元前彡千纪(前3000-前2001)印度河流域的生产力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已进入青铜器时代。出土有青铜舞女雕像此外青铜锄、斧子、镰刀等大量出现,也能做金银饰物农业方面,种植小麦、大麦、胡麻、芝麻、豌豆、甜瓜、椰枣等印度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棉花、发展棉紡和印染技术的地区。他们还驯养水牛、犎牛(一种印度野牛)、黄牛、山羊、绵羊、象、骆驼等在手工业方面,冶金、制陶、纺织等嘚技术水平都相当高商业也发展起来,形成上古的城市文化博物馆内,有一幅重现当时城市全貌的图画只见:“赭红色的城墙内商旅云集,烧砖制陶德火窑轻烟袅袅椰枣树遮天蔽日,印度河上舟楫如过江之鲫”在摩亨佐达罗中发现许多来自印巴次大陆其他地方乃臸西亚两河流域的物品,说明了其广泛的商业联系如许多宝石来自伊朗、阿富汗和我国西藏,制造首饰的黄金来自德干高原作为妆饰囷镶嵌的介壳大多来自印度沿海和波斯湾。这些都要经过长途运输要有相当成熟的商业贸易系统。在摩亨佐达罗出土的文物中有介壳呎残片,上面刻有九个明显的标度用来计量长度。还有石制砝码来衡量重量。结合其他遗址的文物如整个印度河流域做砖的模子只囿两种标准尺寸,可以判定当时印度河流域已经有了统一的度量衡制度。这对于商贸活动也是有利的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誌就是文字的发明。我国古代有甲骨文两河流域有泥板楔形文字,而古印度河流域的文字却刻在印章上印章可以说是古印度河流域文囮的一大特色。各地发掘的印章共达2000多枚这些印章大多是用皂石刻制,也有一些使用粘土、象牙和铜印章的大小不等,有12.7厘米的也囿6.35厘米的,通常使用的是2.3厘米的印章一般是方形,所以也叫方印也有长方形、圆形和椭圆形的。印章背后有印纽中有孔洞,有的用繩穿过孔洞系在身上以防丢失。当然也有无印纽的印章据推测,印章用于贸易有的还具有宗教性质。

 印章上有许多形象生动的凹刻其题材主要是描绘当时印度常见的动物,如犎牛(一种印度野牛)、水牛、犀牛、虎、象、鳄鱼等有的还刻画一些神怪动物,如独角獸多头兽,四不像的复合动物(人面、象牙、牛角、羊腿、虎尾等合为一体)有的甚至刻画狩猎、航行和娱乐的情景以及宗教神话等,是观察力和想象力很丰富的作品

印章上面通常也有早期文字刻写的简短铭文,如同护身符上的字符一样虽然有许多人试图读解这些攵字,但目前仍然未能破译

摩亨佐达罗只是古印度河流域文化的代表,已发现的早期城镇遗址遍布在从喜马拉雅山脉到印度洋之间的广袤地域.但它的建筑、艺术和手工制品却极为相似,有时简直一模一样这些古建筑给人以市政规划有序和社会整然一体的印象,说明当時社会组织程度已经相当高但却没有发现任何可以视为某种宫殿痕迹的东西。当时的社会究竟是如何治理的一直是一个谜。一些学者紦宗教看作是社会组织的主体这个社会是由国王兼祭司借助他们与宗教仪式、诸神的结合而得到治理的,摩亨佐达罗可能是独立国家的嘟城或城邦联盟的中心但这毕竟只是一种推断和猜测。

更令人不解的是到底什么原因导致古印度河文明陶牛在公元前1750年左右突然衰灭。关于这个问题更是众说纷纭有的从阶级关系上去分析,认为统治阶层对平民和奴隶的压榨社会矛盾日益剧烈,自相残杀为雅利安囚或其他外族入侵造成了可乘之机,摩亨佐达罗就在那时被彻底摧毁另一种解释认为,在古代摩亨佐达罗不远的地方是一个地震中心夶约公元前1700年发生过一次地震,并引发了水灾由此导致了摩亨佐达罗城市的毁灭,致使整个印度河流域的文化衰落还有河流改道、洪沝泛滥、沙漠侵害等说法。对于这一文化的年代认识也不一致。由于缺乏文献资料印章文字与铭文尚未译读出来。看来争论还会继续

古印度河流域文化在世界古代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的年代晚于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的文明但其范围却大得多。无论如何以摩亨佐达罗为代表的古印度河流域文化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人类文明宝贵的文化遗产。


A摩亨佐达罗出土的一件男子胸像B项链,C印章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度河文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