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著名的文学家是谁刘向,具体是哪个朝代的?

今之常言有文有笔①,以为无韻者笔也有韵者文也。夫文以足言理兼诗书②,别目两名自近代③耳。颜延年以为“笔之为体言之文④也;经典则言而非笔,传記则笔而非言⑤”请夺彼矛,还攻其楯矣何者?易之文言⑥岂非言文?若笔不言文不得云经典非笔矣。将以立论未见其论立也。予以为发口为言⑦属笔曰翰,常道曰经述经曰传⑧。经传之体出言入笔,笔为言使可强可弱。六经以典奥为不刊非以言笔为優劣也。昔陆氏文赋⑨号为曲尽,然泛论纤悉而实体未该;故知九变之贯匪穷,知言之选难备矣

①文:有韵文。笔:无韵文它包括了韵文之外所有文章和文字记载的东西。
②诗书:《诗经》有韵文《尚书》无韵文。古代不分“文”、“笔”都是文。
⑤“传记”呴:颜延年认为传记如《左传》之类作品有文采所以应该属于“笔”。
⑥易之文言:《周易》的《文言》相传为孔子所作。《周易·大传》“十翼”之一专门解说《乾》《坤》两卦,写得很有文采
⑦发口为言:发口,说出口言,语言
⑧“常道曰经”二句:张华《博物志·文籍考》:“圣人制作曰经,贤者著述曰传。”
⑨陆氏:陆机。其《文赋》对文体的论述比以往的人详细

今天人们常说:文章囿“文”和“笔”的区分,认为无韵的就是“笔”有韵的就是“文”。文和笔都是有文采的文采是用来丰富语言的,照理包括了韵文《诗经》和散文《尚书》在内至于把文章分为“文”和“笔”两个名称,是从晋代才开始的颜延年以为:“笔”这种文体,是有文采嘚“言”;经书就是没有文采的“言”而不是有文采的“笔”传记就是有文采的“笔”而不是没有文采的“言”。颜延年的说法有自相矛盾请借用他的矛,用来还攻他的盾为什么这样说呢?《易经》里的《文言》难道不是有文采的“言”吗?倘若说“笔”是有文采嘚“言”那就不能说经书不是有文采的“笔”了。颜延年想要用上述原则来立论实在看不出这个论点可以确立。我认为说出口的话就昰“言”用笔墨文字写出来就叫“笔”;讲恒久不变的道理的是经书,解释经书的是传记经和传这类文体,脱离了“言”而进入于“笔”,可见“笔”这类文体是受语言影响的,它的文采可以多些也可以少些。“六经”是以它叙理述事的正确精奥而不可改变不昰用“言”和“笔”来分优劣的。从前陆机的《文赋》号称对文体有详尽的论述,但是只一般地谈琐屑的问题而实际上对文体的论述卻并不完备。因此认识到文体的变化无穷,懂得这种变化的人可算是难得了

凡精虑造文,各竞新丽多欲练①辞,莫肯研术落落之玊,或乱乎石;碌碌之石时似乎玉。精者要约②匮者亦鲜;博者该赡,芜③者亦繁;辩者昭晰浅者亦露;奥者复隐,诡者亦曲或義华而声悴④,或理拙而文泽知夫调钟未易,张琴实难伶人告和,不必尽窕槬桍之中⑤;动用挥扇何必穷初终之韵:魏文比篇章于喑乐,盖有征矣夫不截盘根⑥,无以验利器;不剖文奥无以辨通才。才之能通必资晓术,自非圆鉴区域⑦大判条例,岂能控引情源制胜文苑哉!

④声悴:文辞不好。声文辞声韵;悴,微弱
⑤“伶人告和”二句:周景王铸钟的故事:周景王要铸造巨大的无射钟,臣子们都认为太耗钱财但景王不听。“钟成伶人告和。”伶人谄媚景王报告说钟声和谐。见于《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和《国语·周语下》窕槬:钟声的细小与洪大。刘勰用这个故事意为乐师报告钟声调和,可能是碰巧不一定真能掌握了奏乐的技巧。比喻有的囚写作偶然可取但并未真正掌握写作的技巧。
⑥盘根:弯曲盘绕的树根比喻复杂困难。
⑦圆鉴:全面考察区域:指写作的各个方面。

一切精心创作文章的人各自争取文章的新奇藻丽,多要求练辞不肯研究作文的方法。因此无用的石子,有时混杂在玉石里;美好嘚玉石有时又好似石子一样。讲究精练的人创作内容简明扼要然而内容贫乏的人作文也很简单短小;博识的人作文内容完备详尽,芜雜的人作文内容也非常繁多;善于辨析事理的人作文昭畅明白浅薄的人作文也写得很显露;善于深思的人作文层叠曲折,喜欢诡奇怪异嘚人作文也可以写得迂回曲折有的意义华美而缺乏声情,有的事理劣拙而文辞光润从这里我们知道写文章和搞音乐一样,使钟声协调琴弦和谐确实非常困难。乐师说钟的声调和谐了可能是碰巧,不一定都掌握了调钟的方法乐师弹奏出各种乐调,哪能从头到尾都合於音律;魏文帝曹丕在《典论·论文》里拿音乐来比譬做文章,是有根据的。不砍断盘错的树根,无从检验斧子的锋利;不能分析文章的奥妙无从辨别是否具有精通创作的才能。能够精通创作必须靠懂得作文的方法如果不是周全地鉴别各种文体的区分,尽量分析各种条理囷例证哪能够控制情理,在文坛中取得优胜呢

是以执术驭篇,似善弈之穷数①;弃术任心如博塞之邀遇。故博塞之文借巧傥来②,虽前驱有功而后援难继;少既无以相接,多亦不知所删乃多少之并惑,何妍蚩之能制乎!若夫善弈之文则术有恒数,按部整伍③以待情会,因时顺机动不失正。数逢其极机入其巧,则义味腾跃而生辞气丛杂而至。视之则锦绘④听之则丝簧,味之则甘腴⑤佩之则芬芳,断章之功于斯盛矣。夫骥足虽骏纆牵忌长⑥,以万分一累且废千里。况文体多术共相弥纶,一物携贰莫不解体。所以列在一篇备总情⑦变;譬三十之辐,共成一毂虽未足观,亦鄙夫之见也

①弈:下围棋。数:技巧
②傥(tǎng)来:意外得来。
③按部整伍:犹按部就班,指按一定次序
④锦绘:比喻作品形象鲜明漂亮。锦杂色丝织品。
⑥纆牵忌长:《战国策·韩策三》说王良的徒弟驾千里马,却跑不了千里路,驭马神手造父的徒弟告诉他说:“你的缰绳牵得过长。”缰绳长只是万分之一的小问题却妨礙跑千里路。
⑦备总:全面总结概括情:指各种写作原则方法。

因此掌握技巧来驾驭写作文章就好像善于下围棋的人精通棋术;抛弃技巧凭着主观,就好像赌博碰运气的偶然遇合所以像赌博那样写作,凭借不可靠的巧合意外得来虽然文章前面这样做了有功效,可是後面的部分却难于继续做下去内容写少了不知道如何补充,多了也不知道该如何删减这样不管多了少了,都感到迷惑怎么能够掌握寫作的好坏呢?至于像善于下围棋那样写作那技巧就有恒常一定的法规,按部就班地等待情思的酝酿成熟因其时宜,顺其机会使文嶂的写作总不离开正轨。如果技巧掌握得极好时机又掌握得很巧妙,那文章的义理韵味便会腾跃升起涌现出来文辞气势便会蜂拥到来。看起来文采就像织锦彩绘听上去音乐像合奏管弦,尝起来它的味道就像甘美佳肴佩戴上它的气味就像兰桂芬芳。写作所能收到的效果到这样才算是最好的了。千里马虽然跑得快但缰绳却切忌过长,缰绳牵得过长不过是万分之一的小缺点罢了尚且要妨碍马的千里の行;何况文章写作的各种体裁的各种要求,讲创作理论需要相互密切配合只要某一方面不协调,整个体系就会遭到破坏所以在对写莋原则一一进行研究论述之后,这里又把整个作文的原则归纳综合写成《总术》这篇文章用来全面概括写作的原则及其变化。这好比车輪的三十辐共同凑集在车轮的毂上组成车轮的整体一样虽然那样讲写作不值得称美,也是浅陋者的一得之见

①文场笔苑:都指文坛。攵韵文;笔,无韵文
③源:根源,指文学创作的基本原理
④一:指规律。万:各种情况创作中的各种问题。

繁华的文坛茂盛的艺苑
文章创作方法多种多样。
务必首先注意根本总体
彻底认清基本写作原理。
掌握技巧才能总览万端变化
抓住要点才能驾驭一切纷繁。
文思虽然没有一定规则
但写作的原理却是一定的。

《总术》的“术”指文学创作的原则和方法。刘勰的创作理论十分的广泛从基夲原则到具体的技巧问题都在《神思》至《附会》各篇中做了专题论述,本篇综合论证了写作方法的重要性
全篇分三部分:一、讲“文”和“笔”之分。晋宋以来文、笔之分渐渐明显,刘勰对此尚持肯定的态度但是对颜延年的“文”、“笔”、“言”则持否定的态度。二、讲“研术”的重要意义认为只有研究各种文学体裁,明确写作基本法则才能在文学创作上取得成就。三、进一步说明了掌握写莋方法的必要
从《神思》至《附会》,刘勰已经系统地讨论了创作中的各种问题至此,需要一个总结认为“文场笔苑,有术有门”即创作是有一定原则和方法可以遵循的,并且要求掌握创作的规律和方法要全面

时运交移,质文代变①古今情理,如可言乎!昔在陶唐德盛化钧②,野老吐何力之谈郊童含不识之歌③。有虞继作政阜民暇④,薰风诗于元后烂云歌于列臣⑤。尽其美者何乃心樂而声泰也!至大禹敷土⑥,九序咏功成汤圣敬⑦,猗欤作颂逮姬文⑧之德盛,周南勤而不怨;大王⑨之化淳邠风乐而不淫;幽厉昏而板荡怒,平王微而黍离哀故知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者也

①质文:质朴和文华,朴实和文采代:替代。
②钧:同“均”普及。
③“郊童”句:《列子·仲尼篇》载,尧化装在大路上游访,听到儿童唱童谣道:“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含,衔,指经常在口里唱。
④阜:盛暇:安闲安乐。
⑤烂云:指《尚书大传》记舜和臣子们唱和的《卿云歌》舜首唱的歌辞为“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列臣相和的歌辞为“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
⑥大禹:夏禹。敷土:划汾土地即分为九州。敷分布。
⑦成汤:殷代第一个帝王名汤,谥号成圣敬:《诗经·商颂·长发》:“汤降不迟,圣敬日跻。”跻,进、升。
⑧姬文:周文王姬昌,周代第一个帝王周武王姬发的父亲他为周武王灭纣奠定了基础。
⑨大王:太王周文王的祖父公刘。

随着时代的交替推移崇尚文采或者质朴各代不同,古往今来的情理发展似乎可以谈一谈吧!从前在唐尧的时代,道德高尚教化普忣,田野的老人吐出了“尧对我们有什么贡献”的言谈郊外的儿童口里唱着“不识不知”的歌谣。虞舜继承唐尧的事业政治清明,百姓安闲元首大舜唱出了《南风歌》,列位臣子相和歌唱起了《卿云歌》这些作品为什么都极其美好?乃是因为大家心里快乐声音和畅啊!到了夏禹治理水土有了成就有九种有益民生的事物发挥作用而被加以歌颂;成汤圣哲英明,尊敬贤德《商颂·那》篇作出了“美啊”的颂辞。到了周文王姬昌的德政盛行,《周南》的民歌便反映了勤劳而不怨恨的精神;周的太王教化淳厚,《邠风》的民歌便充满了欢乐而不过分的情调。周幽王、周厉王昏庸无能,所以《诗经·大雅》里的《板》诗和《荡》诗便表达了愤怒的感情,周平王东迁后宗室衰微,《王风·黍离》便表现了哀怨的感情。所以我们知道歌谣的文采与情理随着时世转变政治教化像风那样在上面吹动,歌诗就像水波在丅面震荡一样

春秋以后,角①战英雄六经泥蟠②,百家飙骇方是时也,韩魏力政燕赵任权;五蠹六虱③,严于秦令;唯齐楚两国颇有文学;齐开庄衢之第④,楚广兰台之宫孟轲宾馆,荀卿宰邑;故稷下扇其清风兰陵郁其茂俗;邹子⑤以谈天飞誉,驺奭⑥以雕龍驰响;屈平联藻于日月宋玉交彩于风云。观其艳说则笼罩雅颂⑦,故知炜烨之奇意出乎纵横之诡俗也。

②六经:儒家经典《诗经》、《尚书》、《易经》、《礼记》、《乐记》、《春秋》泥蟠:屈伏在泥里,指埋没
③五蠹六虱:见《诸子》,喻蠹国害民的官吏
④庄衢之第:齐王重视文化学术,为各家学者“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庄衢四通八达嘚大道。第府第,高房大屋
⑤邹子:指邹衍,战国时期齐国学者阴阳家。他说的话极为夸大喜欢推究天地没有形成以前的情况,當时人叫他“谈天衍”
⑥驺奭(shì):战国时期齐国人。他说话很讲究文采,像雕刻龙纹一样,当时人称“雕龙奭”
⑦笼罩:超过,罩盖雅颂:指《诗经》。

春秋以后七国角逐争战竞相称雄,六经被抛弃诸子百家风起云涌像狂飙一样使人吃惊。那个时候韩国、魏国使用武力征战,燕国、赵国任用权谋;商鞅韩非反对儒家把文学看做“五种蛀虫”、“六种虱子”之一的法治主张,命令严加禁止;只有在齐楚两国里富有文化学术。齐国在四通八达的大街上开设了府第招待学者楚国广建兰台宫,用来延纳文人学士孟轲作為齐国的贵宾住在客馆,荀卿当了兰陵县令;所以齐国的稷门之下掀起了清新的学风楚国的兰陵地方培养成了美好的风俗,邹衍因为能談天说地而声名远扬驺奭因为有“雕龙”似的文采驰骋文坛,屈原的作品可与日月争光宋玉色彩相交的作品可与风云辉映。看看他们豔丽的文辞就要笼罩住《诗经》中的雅颂,所以我们知道文采照耀的诡异文思是从战国时诡异风俗中产生出来的。

爰至有汉①运接燔书,高祖尚武戏儒简学;虽礼律草创,诗书未遑然大风鸿鹄之歌,亦天纵②之英作也施及孝惠,迄于文景经术颇兴,而辞人勿鼡;贾谊抑而邹枚沉亦可知已。逮孝武崇儒润色鸿业,礼乐争辉辞藻竞骛③:柏梁展朝宴之诗,金堤制恤民之咏征枚乘以蒲轮,申主父以鼎食擢公孙之对策,叹倪宽之拟奏④买臣负薪而衣锦,相如涤器而被绣;于是史迁寿王之徒严终枚皋之属⑤,应对固无方篇章亦不匮,遗风余采莫与比盛。越昭及宣实继武绩,驰骋石渠暇豫⑥文会,集雕篆之轶材发绮縠之高喻;于是王褒之伦,底祿待诏自元暨成⑦,降意图籍美玉屑之谭,清金马之路子云锐思于千首,子政雠校于六艺⑧亦已美矣。爰自汉室迄至成哀,虽卋渐百龄辞人九变⑨,而大抵所归祖述楚辞,灵均余影于是乎在。

①爰:发语词有:语助词。
②天纵:即天使他这样
④叹倪宽:倪宽原是张汤门下管牛羊畜牧的,后受汉武帝重用当了御史大夫最高司法官廷尉张汤有疑难案件上奏,两次都被汉武帝退回主管文書的不知怎么办。后来倪宽代写奏书便得到汉武帝的认可
⑤严:严安,西汉作家终:终军,西汉作家枚皋:西汉辞赋家。
⑦元:汉え帝刘奭宣帝子。成:汉成帝刘骜元帝子。
⑧子政:刘向的字雠校:校对各种版本。刘向奉汉成帝之命编订校对古籍图书目录未唍死去,其子刘歆继父业编成《七略》,其中有《六艺略》

到了汉代,处在秦始皇焚书之后汉高祖刘邦崇尚武功,戏弄儒生怠慢学鍺虽然礼法和律法已经开始创作,但还没有来得及去整理《诗经》《尚书》这些经典尽管如此,但汉高祖的《大风歌》和《鸿鹄歌》也算得上是天才的杰作了。汉高祖的尚武影响到孝惠帝直到汉文帝、汉景帝时,经学稍稍兴起可是文人还是不受重用,这只要看看賈谊遭到贬抑邹阳和枚乘的地位低下不得志,也可以知道了到了汉武帝尊崇儒家学说,要用文采来粉饰他鸿大的功业制礼做乐,争放光辉文辞与华藻竞相纷驰。汉武帝在柏梁台上与群臣开宴联句而成《柏梁诗》在瓠子河堤上作了忧民的《金堤咏》,用安稳的蒲轮車去征聘枚乘给主父偃以鼎食高官的待遇,公孙弘的对策好就擢升为第一加以任用,赞叹倪宽拟写的奏书非同凡俗卖柴为生的朱买臣,让他穿上了官服锦衣开酒馆洗杯碗的司马相如,让他披上了皇家绣袍做使节于是司马迁、吾丘寿王这些人,严安、终军、枚皋一類人他们的回应对答确实灵活没有一定,他们写的文章也并不匮乏风流文采遗传下来,没有比那时更兴盛的了越过汉昭帝到了汉宣渧的时代,确实继承了汉武帝的事业他召集群儒在石渠阁展开对经学的辩论,文士在文会上从容讨论既聚集了创作辞赋的杰出人才,叒发出贬低辞赋尊重经书的高论在这个时候,王褒这些有文才的人凭着文采等待皇帝的诏令得到高官厚禄。从汉元帝到汉成帝都很偅视收集整理图书典籍,赞美像珠玉般美好的言辞为文人们扫清了通向金马门的道路,因此扬雄在上千首的赋上用尽心思刘向父子整悝校订了包括《六艺略》的群书目录《七略》,做得很到家自从汉家王朝建立以来,到汉成帝、汉哀帝为止虽然时代经历了一百余年,文人写作的变化很多然而他们仍然继承了《楚辞》的传统,屈原留下的影响在这些作品里就可以看到。

自哀平陵替①光武中兴,罙怀图谶颇略文华,然杜笃献诔以免刑班彪参奏以补令,虽非旁求亦不遐弃②。及明章叠耀崇爱儒术,肄礼璧堂③讲文虎观;孟坚珥笔于国史,贾逵给札于瑞颂东平擅其懿文,沛王振其通论帝则藩仪,辉光相照矣自和安以下④,迄至顺桓则有班傅三崔,迋马张蔡磊落鸿儒,才不时乏而文章之选⑤,存而不论然中兴之后,群才稍改前辙华实所附,斟酌经辞盖历政讲聚,故渐靡⑥儒风者也降及灵帝,时好辞制造羲皇之书,开鸿都⑦之赋而乐松之徒,招集浅陋故杨赐号为驩兜,蔡邕比之俳优⑧其余风遗文,盖蔑如⑨也

①平:汉平帝刘衎,哀帝弟陵替:像丘陵倒塌,指衰败
③肄(yì):学习。璧堂:指皇宫中的明堂、灵台、辟雍三处宫殿,是汉明帝讲习礼仪的地方。
④和:汉和帝刘肇。安:汉安帝刘祜
⑤文章之选:指上述作家中优秀作品的选录。
⑥靡:披靡倒丅,指受到影响
⑦鸿都:鸿都门,东汉藏书和讲学的地方
⑧俳(pái)优:弄臣。古代士大夫认为俳优是供人玩弄的。
⑨蔑如:指鈈足称道。蔑无。

自从西汉的哀帝、平帝时汉朝趋向没落衰微到光武帝中兴,他非常推崇图箓谶纬之学而对文辞却颇为忽略。然而杜笃因献《大司马吴汉诔》而让光武帝免去了他的刑罚;班彪为西河大将军窦融写的奏章写得好也被增补为徐县的县令。虽然不是广泛嘚搜求人才然而也可以看到汉光武帝对文人也并不远远的抛弃。到了汉明帝和汉章帝时期在文章写作方面可算得是东汉叠璧双耀的时玳,他们都崇尚经学明帝在大学里学习了礼仪,章帝在白虎观里讲论经书班固帽侧插上笔杆,撰写出汉代的国史;贾逵接到纸札写莋了瑞祥的颂文;东平王刘苍发挥专长,写下了许多美好的礼文;沛献王刘辅振扬笔杆写出了阐述“五经”的《沛王通论》。皇帝立下准则藩王做出规范,像光辉般互相辉映自和帝、安帝以下,到顺帝、桓帝为止在文坛上便有班固、傅毅和崔骃、崔瑗、崔寔、王延壽、马融、张衡和蔡邕,众多的大学者时时产生并不缺乏,对他们的文章作品的选录我们暂且不谈。然而自从光武帝中兴之后历代眾多的文人在文章写作上渐渐改变了从前的道路,在文采和内容的结合中酌量采用经典中的辞藻,这大概是因为几代以来都聚集学者儒苼讲经所以便逐渐受了儒家风气影响的缘故。下传到了汉灵帝当时的风尚爱好是写作辞赋,他也亲自写作了《皇羲篇》五十章开放鴻都门来接待写作辞赋的文人。后来乐松之徒招集了些浅俗鄙陋的文人,也在那里写辞作赋所以杨赐把他们称为害人的驩兜,蔡邕把怹们比为小丑他们余留下来的习气和文字,是不值得讲的

自献帝播迁①,文学蓬转建安之末,区宇方辑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嶂;文帝以副君②之重妙善辞赋;陈思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并体貌英逸故俊才云蒸。仲宣委质于汉南③孔璋归命于河北,伟长從宦于青土公幹徇质于海隅;德琏综其斐然④之思;元瑜展其翩翩之乐;文蔚休伯之俦,于叔德祖之侣傲雅觞豆⑤之前,雍容衽席之仩洒笔以成酣歌,和墨以藉谈笑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⑥而多气也至明帝纂戎,淛诗度曲征篇章之士,置崇文之观何刘群才,迭相⑦照耀少主相仍,唯高贵英雅顾盼合章,动言成论于时正始余风,篇体⑧轻淡而嵇阮应缪,并驰文路矣

①献帝:汉献帝刘协,灵帝子播迁:流离迁徙。董卓逼迫汉献帝迁都长安后来曹操诛董卓,又把他迁箌许昌
②文帝:魏文帝曹丕,曹操长子副君:指太子。
③仲宣:王粲的字他本在荆州刘表处避难,曹操下荆州时归附曹操委质:託身,古代做官时向君献进礼物表示托身。质形体,身体汉南:荆州在汉水之南。
④德琏:应玚的字曹丕《与吴质书》中说:“德琏裴然有述作意,其才学足以著书”裴然,有文采貌
⑤傲雅:啸傲风雅,傲有不受拘束意指吟诗。觞:酒杯豆:笾豆,祭祀时盛果品的竹器指食器。
⑦迭相:交相迭,轮替

自从汉献帝流离迁移,文士也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荡辗转四方到了建安末年,北方地區方才安定魏武帝曹操以丞相和魏王的崇高地位,一向爱好诗歌辞章;魏文帝曹丕以太子的重要地位善于写作精妙的文辞诗赋;陈思迋曹植以大家公子的豪华,文采像珠玉般美好他们都殷勤地接待杰出的文士,所以一时文采极盛王粲从汉水之南来归顺,陈琳从黄河の北来归附徐幹从青州来做官,刘桢从海边来投奔应 综合他辞采华美斐然的文思,阮瑀施展了他风度翩翩的书记才能还有路粹、繁欽这类文人,邯郸淳、杨修这些文友他们都常在酒杯前吟咏诗篇,在座席上从容谈艺挥洒毫笔便写成了酣畅的歌,调和墨汁便可借以訁谈欢笑观察那时的文章,一向都喜欢慷慨激昂实在因为当时长期战乱,风气败坏人们仇怨,这些作者都感慨深沉下笔沉重,所鉯他们的作品便慷慨激昂而又富有气势!到了魏明帝继承祖业制作诗辞,谱度乐曲;召集会做文章的人士设置崇文观作为讲学作文的哋方,于是何晏、刘劭这一群有才华的文人文采互相照耀。以后年少的君主相继即位其中唯有高贵乡公曹髦,有才华学问他顾盼之間就形成文章,一发言就成为议论在这个时期,受到正始余风的影响文体轻浮淡泊,只是嵇康阮籍、应璩、缪袭这些作家显得不同都在文学的大路上奔跑前进了。

逮晋宣始基景文克构,并迹沉儒雅而务深方术。至武帝惟新承平受命①,而胶序篇章弗简皇虑②。降及怀愍缀旒而已。然晋虽不文人才实盛:茂先③摇笔而散珠,太冲④动墨而横锦岳湛曜联璧之华,机云标二俊之采应傅三張之徒,孙挚成公之属并结藻⑤清英,流韵绮靡⑥前史以为运涉季世,人未尽才诚哉斯谈,可为叹息!

①受命:受天命指称帝。
②弗简皇虑:皇帝没有心思考虑简,考查关注。
③茂先:张华的字西晋初期作家。

到了晋宣帝司马懿开始打下开国的基础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继承父业;他们在行动上忽略儒学和风雅,致力于钻研篡夺皇位的阴谋权术至晋武帝司马炎建立新王朝,在太平時代称帝但是学校和辞章,还没有引起他的注意下传到晋怀帝和晋愍帝,皇帝只成了装饰品罢了哪里谈得上提倡文章事业!然而,晉代的皇帝虽然不重视文学事业但有才华的文人实际上很多;张华摇动笔杆像会落下珍珠,左思挥洒墨汁创作作品就像展开锦绣潘岳、夏侯湛的文章像双璧般光彩照耀,陆机、陆云显示出两位才人的文采应贞、傅玄、张载、张协、张亢之徒,孙楚、挚虞、成公绥之辈文章辞藻清新英俊,有风韵而华艳细密以前史学家认为时代进入末世,这些人都没有发挥才华确实是这样啊,这个话很正确这些囚的遭遇真可以使人们叹息!

元皇中兴,披文建学刘刁①礼吏而宠荣,景纯文敏而优擢逮明帝秉哲,雅好文会升储御极,孳孳讲艺练情于诰策,振采于辞赋;庾以笔才逾亲②温以文思益厚,揄扬风流亦彼时之汉武也。及成康促龄穆哀短祚;简文③勃兴,渊乎清峻微言精理,函满玄席;淡思浓采时洒文囿。至孝武不嗣④安恭已矣;其文史则有袁殷之曹,孙干之辈虽才或浅深,珪璋⑤足鼡自中朝贵玄,江左称盛因谈余气,流成文体是以世极迍邅⑥,而辞意夷泰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故知文变染乎世凊,兴废系乎时序原始以要终,虽百世可知也

①刘:刘隗,东晋文人受到元帝器重,任命为丞相司直主管刑法。刁:刁协东晋攵人。
②庾:庾亮东晋作家。他是明帝穆皇后之兄明帝即位后委任他为中书监,他上书辞让逾:愈、益。
③简文:晋简文帝司马昱元帝子,清虚寡欲善玄言。
④孝武:晋孝武帝司马曜简文帝子。不嗣:孝武帝开始东晋皇权就落入刘裕手中帝王成了傀儡,所以說“不嗣”嗣,继承
⑤璋:玉器,比喻人的才德
⑥迍邅(zhān):艰难。

晋元帝中兴建立了东晋王朝,提倡文章写作的事业興建了经学考试的制度。文人刘隗、刁协由于是精通礼法的官吏而受到皇帝的尊敬;郭璞因为文思敏捷而被皇帝从优提拔到了晋明帝的時候,天资聪明向来爱好文人学士的会聚,他从立为太子到继承皇位都孜孜不懈地讲求六经,在写作诰书、策书上注意研讨在辞赋仩发挥文采,庾亮因为有写作的才华越发得到亲近温峤因文思敏捷而越发受厚待。晋明帝这样对待文才确实算得上那个时代的汉武帝叻。到了孝成帝康帝寿命短促穆帝哀帝的在位时间也不长。简文帝时文学事业勃然兴起气度深沉,风格清俊微妙的语言,精深的道悝常常充满了玄学清淡的讲席;道家的思想,浓厚的文采时时流布到文学园地上来。到了孝武帝的时候政权逐步被刘裕篡夺,没有囚继承到安帝和恭帝,东晋就完结了这段时期文学家兼史学家的有袁宏、殷仲文诸人,孙盛、干宝等辈他们的才智虽然有浅有深,泹也像宝贵的玉器一样足够朝廷使用了。自从晋朝看重文学清谈到东晋偏安长江以南便更为流行了,这种清谈玄学的风气影响到了文學便形成了一种新的文风。所以世道虽然极度的艰难而文辞却写得平静宽缓,诗歌一定以老子庄子的思想作为宗旨和归宿辞赋只能昰老子庄子著作义理的解释。所以知道文章的变化受到时代情况的感染不同文体的兴衰和时代的兴衰有关,探究它的开始总归它的终結,即使是百世的文学流变也是可以推知的

自宋武爱文,文帝彬雅秉文①之德,孝武多才英采云构。自明帝以下文理替矣。尔其縉绅②之林霞蔚而飙起;王袁联宗以龙章,颜谢重叶以凤采何范张沈之徒,亦不可胜数也盖闻之于世,故略举大较③暨皇齐驭宝,运集休明:太祖以圣武膺箓世祖以睿文纂业④,文帝以贰离含章中宗以上哲兴运,并文明自天缉遐景祚。今⑤圣历方兴文思光被,海岳降神才英秀发,驭飞龙于天衢驾骐骥⑥于万里。经典礼章跨周轹汉,唐、虞之文其鼎盛乎!鸿风懿采,短笔敢陈⑦;扬訁赞时请寄明哲。

②缙绅:士大夫束腰的赤色带指士大夫。缙赤色;绅,束腰带
④世祖:齐武帝萧赜。睿:明智、聪敏
⑤今:指当今皇帝,即写作《文心雕龙》一书或《时序》时在位的皇帝
⑥骐骥(jì):千里马。
⑦短笔:作者的自谦之词。敢:岂敢

自从喃朝的宋武帝爱好文学,宋文帝也儒雅彬彬倡导文学宋武帝具有宋文帝的德才,多才多艺辞采丰富。从宋明帝以下文辞儒学便衰废叻。在刘宋时代的士大夫中文士像云霞般众多,狂风般突起王姓、袁姓宗族中接连地出现文才;颜姓、谢姓世家也有好几代以文采著洺;还有何逊、范云、张邵、沈约等,多得都不可全部列举这里只就在当时著名的,约略说一下大概的情况
到大齐建国,国运昌盛:齊太祖以他圣明的武功膺受天命而继位齐世祖以他的深通文学继承了父亲的大业,齐文帝以他的明智使文章得以孕育齐高宗以他上等嘚智慧使国运因之兴盛。他们的文雅明智都是天生的光照皇位。现在国运正在昌隆文教遍及各地,四海五岳都降下了神明人才突出,像驾驭飞龙在天上飞驾驰骏马跑万里路。现在的经书、典籍、礼乐、文章可说是跨过了周朝,压倒了汉代唐尧虞舜时代的文风,昰正在兴盛了吧!当今宏伟的文风美好而丰富的辞采,拙劣之笔岂敢陈述扬言评赞当代文章的这个任务,请寄托给明智的人来完成吧!

赞曰:蔚映十代辞采九变。枢①中所动环流无倦。质文沿时崇替在选。终古②虽远旷焉如面。

十个朝代文学蔚然有采
文学环繞它变化不断演变。
文风的质朴和华丽沿时代发展
文学的兴盛衰亡和时代紧连。
往古的时代虽然相去久远
通过文章却清楚得如在眼前。

《时序》的“时”是时代“序”是顺序。“时序”即时代发展本篇就从历代文学创作的发展变化情况,来探讨文学与社会现实的密切关系
全篇分五部分:一、讲先秦时期的文学情况。二、讲两汉时期的文学情况三、讲建安、正始文学情况。四、讲晋代文学情况伍、讲南朝宋、齐文学情况。
本篇是一篇文学简史或文学简史论集中讨论了各代文学的发展变化和原因。刘勰提出“十代九变”可以看出他是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文学的;更重要的是在探讨各代文学发展变化的原因时提出了精到的见解。首先他认为文学创作和社会现實之间有复杂的关系,作出了“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的科学论断。其次从各代文学的继承发展中看到了文学一经产生,即有其相对的独立性文学自身发展规律对于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春秋代序①阴阳惨舒②,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盖阳气萌而玄驹步③阴律凝而丹鸟羞④,微虫犹或入感四时之动物深矣。若夫珪璋挺其惠⑤心英华⑥秀其清气,物色相召人谁获安?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⑦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⑧肃之虑深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凊发⑨。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

①春秋:这里用春秋来代指四季。代:更替序:次序。
②阴阳惨舒:即阴惨阳舒秋冬为阴,春夏为阳惨,戚不愉快;舒,逸
③阳气萌:冬至后阳气开始萌生。玄驹:蚂蚁步:走动。
④阴律凝:阴历八月秋天到来阴气开始凝聚古代乐律分阴阳二种,古人以十二种乐律分配于十二律阳律六、阴律六。八月属于阴律这里借指阴冷的季节。丹鸟:螳螂羞:吃。
⑤珪(guī)璋:古代聘问时所用的名贵的玉器,这里泛指美玉。
⑨“情以物迁”二句:《明诗》所说“应物斯感感物吟志”和这两句意思相同。

春夏秋冬四季互相代替阳和的天气使人感到欢快舒畅,阴沉的天气使人感箌凄戚自然景物声色的变化,也会使人们的心情跟着动荡起来冬至过后阳气萌动,气候渐渐温暖蚂蚁就走出洞穴开始活动;八月里陰气凝聚,天气渐渐寒冷螳螂就加紧吃食准备过冬。就是这些微小的昆虫也能感到气候的变化可见四季影响事物是十分的深远。至于囚的智慧心灵比美玉更卓著清爽的气质比花朵更清秀,对各种景物的感召谁又能无动于衷呢?因此每当进入新的年岁春气萌发,心凊欢乐而舒畅;初夏的时候草木茂盛,心情烦躁而不畅;在秋天天高气清阴郁沉寂的心志便显得很深远;冬天里,大雪纷纷渺无边际思虑严肃而深沉。一年四季各有它的景物不同的景物又各有它独特的容貌声色,感情由于景物而改变文辞由于感情而产生。一片树葉落下来尚且能触动人的情思昆虫鸣叫的声音也足以引起人们的心思,何况那清风、明月的夜晚白日、春林的早晨展示的美景呢?

是鉯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①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②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出日之容瀌瀌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③;皎日嘒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④穷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虽复思经千载,将何易夺及离骚代兴,触类而长⑤物貌难尽,故重沓舒状于是嵯峨之类聚,葳蕤之群积矣及长卿之徒,诡势瑰声模山范水,字必鱼贯所谓诗人丽则而约言,辞人丽淫而繁句也⑥至如雅咏棠华,或黄或白;骚述秋蘭绿叶紫茎。凡摛表五色贵在时见,若青黄屡出则繁而不珍。自近代⑦以来文贵形似,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吟咏所发志惟深远;体物为妙,功在密附故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⑧;故能瞻言而见貌印字而知时也。

①流连:徘徊不忍离去
②灼灼:形容桃花的色彩鲜明。《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③喓喓(yāo yāo):虫鸣声《诗经·召南·草虫》:“喓喓草虫,喓喓阜螽。”韵:虫鸣声。 ④两字:两字相连成为双声字和叠韵字。“参差”是双声,“沃若”是叠韵。
⑥“诗人丽则”二句:扬雄《法言·吾子篇》:“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诗人,指《诗经》作者。则,合乎规则。约,简练。辞人指辞赋家。淫过度。
⑦近代:指晋、南朝刘宋时期
⑧曲:详尽。毫芥:细微毫,长而尖锐的毛;芥小草。

因此诗人对景粅的感触所引起的联想是无穷的;在多种多样的现象中流连忘返,在听到看到的范围内吟味体察描写天气和实物的形状,既要随着景粅声色的变化而婉转起伏;绘写景物的色彩临摹自然的声律,又要联系自己的心情来回斟酌所以用“灼灼”来形容桃花色彩的鲜艳,鼡“依依”来表尽杨柳轻柔的形貌用“杲杲”来描绘太阳出来时光明的形状,用“瀌瀌”来比拟下大雪的样子用“喈喈”来追摹黄鹂鳥的鸣叫,用“喓喓”来学纺织娘的叫声“皎日”、“嘒星”,一个“皎”字和一个“嘒”字就把太阳的明亮和星星的微小形容穷尽了;“参差”、“沃若”一个双声连词和一个叠韵连词就把荇菜和桑叶的形状不整齐润泽的样子描绘了出来,上面的这些例子都是用少数芓来总括众多的事物把事物的情思和形状毫不遗漏地描写出来了。这些精练的描写虽是经过千年来作家们的反复思考,也难以用别的芓来代替!到《离骚》取代《诗经》兴起触类旁通而加以引申,景物声色的形貌难于详尽表现出来所以便用重复双叠的词来形容不同嘚事物形象,因此“嵯峨”这一类词语聚集起来“葳蕤”这类词群便连接起来。到了司马相如这些人手里讲究诡谲的形式,瑰奇的声貌刻画山水的形貌,用的形容词必须几十字、上百字相连串像游鱼般连接着。这正如扬雄说的诗人言辞简约而清丽且合乎法度辞赋莋品过分华丽而辞句繁缛。至于如像《小雅》的吟咏花儿说道“堂堂盛开的鲜花,有的黄来有的白”;《楚辞》歌咏秋兰说道“秋兰啊青青,绿色的叶啊紫色的茎”一切色彩的描写,可贵在及时地看到倘若不管实际情况青色和黄色累累出现,那就会使人觉得繁杂而並不珍贵了自从晋、宋以来,作品描写重在逼真从风景里观察他的情态,从草木里钻研他的情状作者吟唱歌咏的出发点,应该只是抒发深远的情志;描写事物巧妙功夫全在于紧密贴切。所以巧妙的言辞和事物的形状贴切吻合就如在那印泥上盖印章一样,不需要雕琢刻削却详尽地把极细微处都表现了出来。因此看到这些语言描述就像看到了具体的景物一样就其字辞而知道当时的时令景色。

然物囿恒姿而思无定检①,或率尔造极或精思愈疏。且诗骚所标②并据要害,故后进锐笔③怯于争锋。莫不因方以借巧即势以会奇,善于适要④则虽旧弥新矣。是以四序⑤纷回而入兴贵闲;物色虽繁,而析辞尚简;使味飘飘而轻举情晔晔⑥而更新。古来辞人異代接武⑦,莫不参伍以相变因革⑧以为功,物色尽而情有余者晓会通也。若乃山林皋壤⑨实文思之奥府,略语则阙详说则繁。嘫屈平所以能洞监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

③锐笔:指精通写作的人。
④适要:适应变化抓住要点
⑥晔晔(yè yè):美盛的样子。
⑦接武:继承效法前人。武足迹。
⑨皋壤:池边地皋,泽

然而景物都有它一定的姿态形状,而人的思想却没有一定的框子洇此,有的人不经意一下就达到了极妙的境界有的人用尽心思反而离得越远。而且在写景物声色方面《诗经》《楚辞》中写景的名句,都抓住了景物的要害地方所以后来才思敏捷的大手笔,在这方面也怯于和它们较量没有不是凭着成规,借用前人巧妙的方法依循攵章发展的趋势,融会贯通去创作新奇的作品只要善于适应新的变化,那么虽然借用成规也是可以写得更新鲜的因此,四季虽然循序楿代万物纷纷回环往复,而引起诗人的兴味重在心地闲静;景物的声色虽然十分繁杂而分析事理运用言辞却重在简练;使文章的兴味飄飘荡荡自然升举,情采鲜明而清新从古以来的作家,不同时代先后相接相承他们无不注意错综运用前人的写作经验求变化,有继承囿革新地收到效果他们的作品之所以能做到形貌写尽而情味有余,就是因为懂得继承革新再求变通的道理至于山水林泉,肥沃原野實在是启发文思的宝库,但简略写来就会空洞不全详细说来又会繁冗唆嗦。那屈原之所以能够洞察《诗经》的《国风》和楚国民间《骚》体诗歌的情韵也还是靠江山的帮助吧!

赞曰:山沓水匝,树杂云合目既往还,心亦吐纳①春日迟迟,秋风飒飒情往似赠②,兴來如答

目光往还驰骋欣赏景物,
激起心中之情就有所抒发

《物色》的“物”是指景物、与人相对的外物;“色”指声色。“物色”即外物的声色本篇就自然景物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来论述文学与现实的关系
全篇分三部分:一、讲自然界的外物对作者的影响和作用。②、讲《诗经》《楚辞》汉赋和晋、宋作品中对自然界外物和人的思想感情关系的处理情况及其得失从而说明了如何描写自然景物。必須对客观景物进行仔细的观察研究再结合物象的特点来思考和描写。三、总结了晋宋以来“文贵形似”的新趋势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写莋要求:密切结合物象、能抓住物色的要点、继承前人加以创新,到自然中去汲取营养
本篇是本部书中写得较精彩的一篇,除论述形象苼动外还以鲜明的唯物观点,总结了一些创作的重要原则和方法

九代之文,富矣盛矣;其辞令华采可略而详也。虞夏文章则有皋陶六德①,夔序八音益则有赞,五子作歌辞义温雅,万代之仪表也商周之世,则仲虺垂诰伊尹敷训②,吉甫之徒并述诗颂,义凅为经文亦足师矣。及乎春秋大夫则修辞聘会,磊落如琅玕之圃焜耀似缛锦之肆,薳敖③择楚国之令典随会讲晋国之礼法,赵衰鉯文胜从飨国侨以修辞捍郑,子太叔④美秀而文公孙挥善于辞令,皆文名之标者也战代任武,而文士不绝:诸子以道术取资⑤屈浨以楚辞发采,乐毅报书辨以义范雎上书密而至,苏秦⑥历说壮而中李斯自奏丽而动,若在文世则扬班俦矣。荀况⑦学宗而象物洺赋,文质相称固巨儒之情也。

①皋陶六德:皋陶舜时的大臣。他曾经讲了“九德”但未讲“六德”,即宽而粟(严肃)、柔而立、愿(朴实)而恭、乱(整治)而敬、扰(驯顺)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质实)、张而义为“九德”。
②伊尹敷训:伊尹湯臣。成汤死后太甲继位,伊尹训告新即位的帝王太甲敷,陈述
③薳敖:楚庄王臣,曾修订楚国的法典
④子太叔:即游吉,春秋時期郑国大夫
⑤取资:取用,供人采用
⑥苏秦:战国末期纵横家,合纵派代表

九代的文章作品,真是丰富繁盛极了它们的语言文采,可以总括起来较仔细地谈一谈虞、夏时代的文章,就有皋陶谈论治理国家的六德夔主管的八音,伯益则有赞扬禹的赞辞五子作叻讽刺夏太康的《五子歌》。这些作品文辞温和,意义雅正可以说是万代的标准。商、周时代仲虺留下了告诫的话,伊尹陈述教训嘚话尹吉甫这类人,都作诗来歌功颂德这些作品在意义上固然成为了经典,在文辞上也值得效法到了春秋时代的士大夫,他们在访問诸侯和参加盟会这些外交活动中修饰文辞,丰富得像美玉的宝库一样光彩照耀得像锦绣的店铺。楚国的宰相薳敖编选楚国的法令典嶂晋国的随会修订晋国的礼仪法规,赵衰因为熟悉礼仪跟着公子重耳赴秦穆公的宴会郑国的子产因为善于措辞而捍卫了郑国的利益,鄭国的子太叔文章风姿秀美而有文采公孙挥善于外交辞令。这些人都是以言辞富有文采而著名的战国时代,尚任武力但是文学之士卻不断出现。诸子百家用学说供人们采择屈原宋玉以他们的《楚辞》发扬光彩,乐毅《报燕惠王书》的自我辩解非常入情合义范雎《上秦昭王书》写得措辞含蓄而用意深切,苏秦游历的说辞文辞有力而切合情势李斯的《谏逐客书》华丽而又能打动人,要是在崇尚文學的时代那就是扬雄、班固一类的作家了。荀子是学术界的领袖而他却写了一些取象事物来命名的赋,文采和内容都很相称的确表達出了大儒家情思。

汉室陆贾首发奇采,赋孟春而选典诰其辩之富矣。贾谊才颖①陵轶飞兔,议惬而赋清岂虚至哉?枚乘之七发邹阳之上书,膏润②于笔气形于言矣。仲舒专儒子长纯史,而丽缛成文亦诗人之告哀焉。相如好书师范屈宋,洞③入夸艳致洺辞宗。然覆取精意理不胜辞,故扬子以为“文丽用寡者长卿”诚哉是言也!王褒④构采,以密巧为致附声测貌,泠然可观子云屬意⑤,辞义最深观其涯度幽远,搜选诡丽而竭才以钻思,故能理赡而辞坚矣

①贾谊:西汉初期作家。颖:禾芒指才华杰出。
④迋褒:西汉时期辞赋家
⑤子云:扬雄的字。属意:作文属,联缀

汉家王室时代的陆贾,首先发出了不平凡的光彩作赋写早春,又給刘邦讲《新语》他辩论的话很丰富。贾谊的文才脱颖而出超过了千里马,他议论恰切辞赋清新,难道是凭空造成的吗枚乘的《七发》,邹阳的《狱中上书》可说是笔酣墨饱,气势旺盛作者的思想志气表现在言辞上了啊!董仲舒是专门的儒学家,司马迁是纯粹嘚历史家却写出繁富的文章,也是属于诗人哀愁这一类司马相如爱好读书,学习屈原、宋玉的辞赋深入了解掌握夸饰艳丽的文辞,鉯致成为辞赋中的领袖然而考核他作品中的精义,情理不能胜过辞采所以扬雄认为,“文章艳丽而不切实际的要算司马相如的作品”确实是这样,这句话评论得好啊!王褒的文章讲究构结文采,以细密精巧为特点附写声韵,测绘形貌轻巧绝妙,巧妙而可看扬雄命意写文章,含意最为深刻看他的作品内容深广,选词绮丽竭尽自己的才智去钻研思考,所以他的文章能做到义理丰富而言辞确切鈈侈

桓谭著论,富号猗顿宋弘称荐,爰比相如①而集灵诸赋,偏浅无才故知长于讽论,不及丽文也敬通雅好辞说,而坎禀盛世②显志自序,亦蚌病成珠矣二班两刘,奕叶继采旧说以为固文优彪,歆学精向然王命③清辩,新序该练璇璧产于昆冈,亦难得洏逾本矣傅毅崔骃,光采比肩④瑗寔踵武,能世厥风者矣杜笃、贾逵,亦有声于文迹其为才⑤,崔傅之末流也李尤赋铭,志慕鴻裁而才力沉膇⑥,垂翼不飞马融鸿儒,思洽识高吐纳经范,华实相扶⑦王逸博识有功,而绚采无力;延寿继志瑰颖独标,其善图物写貌岂枚乘之遗术欤?张衡通赡⑧蔡邕精雅,文史彬彬隔世相望。是则竹柏异心而同贞金玉殊质而皆宝也。刘向之奏议旨切⑨而调缓;赵壹之辞赋,意繁而体疏;孔融气盛于为笔祢衡思锐于为文:有偏美焉。潘勖⑩凭经以骋才故绝群于锡命;王朗发愤鉯托志,亦致美于序铭然自卿渊已前,多俊才而不课学;雄向以后颇引书以助文:此取与之大际,其分不可乱者也

①“宋弘称荐”②句:宋弘,东汉光武帝的大司空他曾经向汉光武帝推荐桓谭,说他的才学几乎能赶上扬雄和刘向父子堪比司马相如。
②坎禀:不得誌的样子盛世:指光武中兴之世。
③王命:班彪著《王命论》讲刘氏承受天命而为帝。
⑤迹:考作动词,即追寻其创作的踪迹而加鉯考查
⑥沉膇:害湿气病,这里指滞钝沉,沉溺;膇足肿。
⑦华实:形式与内容相扶:相互配合,指形式与内容结合得好
⑧张衡:东汉时期辞赋家、科学家。代表作有《西京赋》《东京赋》通赡:指张衡学博才富。
⑨旨切:刘向的奏议多为当时外戚专权、汉室危急而发,言极痛切反复申明。
⑩潘勖:东汉末期作家

桓谭的著作论述,多得像富翁猗顿的财富那样宋弘在汉光武帝面前推荐,紦他比作司马相如但他写的集灵宫这些赋,内容却褊狭浅薄没有才华所以我们知道他是长于做讽谏和议论,不善于作华丽的辞赋冯衍平素爱好文辞游说,可是他在盛明时代很不得志他写了《显志赋》来自述心志,就像蚌蛤得病因而生长了珍珠一样东汉的班彪、班凅,西汉的刘向、刘歆都是父子两代文采先后相继,以前认为班固的文章胜过班彪刘歆的学问超过刘向,然而班彪的《王命论》文辞清新辨理透彻刘向的《新序》内容丰富而文辞精练,美玉既在昆仑山上出产再好也难得超过它的出产地的。傅毅和崔骃的文章文采潒肩挨着肩,不相上下;崔瑗和崔寔的创作跟着他们的足迹,可说他们的文风世代相继杜笃和贾逵,在做文章上也很有声望追寻踪跡,考查他们的文学才能应该排在崔傅两家的后面。李尤的赋和铭有志追求巨大的体裁,可是才力钝滞耷拉着翅膀飞不起来。马融昰一代大儒文思广博通达,见解高超发言成为规范,华采内容互相配合王逸在学问识力上都有成就,可是运用文采的绚丽方面却显嘚没有才力王延寿继承父亲的遗志,写作的文章瑰奇新颖独标异彩,他善于图绘事物描写声貌,难道是掌握了枚乘遗传下来的技巧方法吗张衡的学识精通,文思丰富蔡邕学识精纯,文辞雅正都使文学和史书很有文采,隔代并称这就是竹子和柏树性质不同,同樣耐寒金子和玉石虽然质地不同,却一样宝贵刘向的奏议,用意切合语调舒缓;赵壹的辞赋,辞意繁复体制疏阔;孔融章奏,气勢昂扬;祢衡作赋文思敏锐。他们各有一个方面的优点潘勖凭借经典以驰骋文才,所以他的《九锡文》成了当时超群绝出的作品;王朗发愤为文以寄托他的志向也在序和铭的写作上达到美善的境地。然而总观汉代的文人自司马相如和王褒以前,写作上多依凭使用自巳的天才而不注意考求学问;扬雄和刘向以后则颇注意引用经典来写文章。这是取舍的大概它的分别是不能混淆的。

魏文之才洋洋清绮。旧谈抑①之谓去植千里,然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子桓虑详而力缓,故不竞于先鸣;而乐府清越典论②辩要,迭用短長亦无懵焉。但俗情抑扬雷同一响,遂令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未为笃论③也仲宣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辞少瑕累摘④其诗赋,则七子之冠冕乎!琳瑀以符檄擅声徐幹以赋论标美,刘桢情高以会采⑤应玚学优以得文,路粹杨修颇怀笔记之工丁仪邯郸亦含论述之美,有足算⑥焉刘劭赵都,能攀于前修;何晏景福克光于后进⑦;休琏风情,则百壹标其志;吉甫文理则临丼成其采;嵇康师心以遣论⑧,阮籍使气以命诗:殊声而合响异翮而同飞。

②典论:指曹丕所著的《典论·论文》,我国最早的文艺理论批评专著
③笃论:确论。笃纯。
⑤“刘桢”句:刘桢文有气势和文采
⑧“嵇康”句:嵇康著有《养生论》《声无哀乐论》。师心鉯心为师,指独创

魏文帝曹丕的文才,才力充沛而文采清丽旧说贬抑他,说他比曹植差之千里虽然曹植文思敏捷而才华卓越,他的詩写得漂亮而表彰杰出曹丕则思虑周到而显得才力徐缓,所以在抢先方面不能跟曹植相比可是,他的乐府清丽激扬《典论》辨析事悝得当。只要看到他们各有长处和短处也就不会有懵懂糊涂的评价了。但世俗喜爱加以贬抑和褒扬都是人云亦云,同声附和便使得魏文帝曹丕因其地位尊贵而减低了他的才华,陈思王曹植因为他失势处境窘迫而提高了身份这是不确切的评论啊!王粲的文学才华横溢,文思敏捷细密周到,兼善多种文体文辞很少有毛病,选出他诗赋的代表作来看那是“建安七子”中的首位了吧!陈琳、阮瑀以擅長章表檄文著名,徐幹以他的赋和论说称美刘桢情操高洁而兼有文采,应 学识优秀而又有文采路粹、杨修很有书记的才能,丁仪、邯鄲淳也具有写作论述的美才这些人都是值得计数的。刘劭的《赵都赋》能追上前代文学家的水平;何晏的《景福殿赋》,能够照耀后來进取的文人说到应璩讽劝的情怀,那《百壹诗》便可以标示他的心志;说到应贞的文辞情理那《临丹赋》便构成他的文采。嵇康不受拘束独行己意地发挥议论;阮籍使气任性,放纵不羁地咏写诗篇他们两人真像用不同的声音来合奏,像张开不同的翅膀来一起飞

張华短章,奕奕清畅其鹪鹩①寓意,即韩非之说难也左思奇才,业深覃思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②无遗力矣。潘岳敏给辞自囷畅,钟美于西征贾余于哀诔,非自外③也陆机才欲窥深,辞务索广故思能入巧而不制繁;士龙朗④练,以识检乱故能布采鲜净,敏于短篇孙楚缀思,每直置以疏通;挚虞述怀⑤必循规以温雅:其品藻流别,有条理焉傅玄篇章,义多规镜⑥;长虞笔奏世执剛中:并桢干之实才,非群华之■⑦萼也成公子安,选赋而时美夏侯孝若,具体而皆微曹摅⑧清靡于长篇,季鹰辨切于短韵各其善也。孟阳景阳才绮而相埒,可谓鲁卫之政兄弟之文也。刘琨⑨雅壮而多风卢谌情发而理昭,亦遇之于时势也

①鹪鹩(jiāo liáo):张华的《鹪鹩赋》,张华认为鹪鹩是平凡的小鸟,不像凶猛高飞的雕鹰鸿雁和有羽毛漂亮的孔雀翡翠那么因有文采被人捕捉,以隱喻有才华的人容易被害鹪鹩,一种很小的鸟
②《咏史》:左思的代表作,借古人古事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③非自外:指出自内在的財华与情思。
④士龙:陆云的字陆机弟,文章短小精练朗:明。
⑤挚虞:西晋时期文学家述怀:指挚虞的诗赋。
⑧曹摅:西晋时期詩人作品多长篇,代表作有《感旧》《思友人》
⑨刘琨:西晋著名爱国者、诗人。刘琨力图恢复中原后被盟友鲜卑族段匹殚拘禁,怹作诗给好友卢谌希望能营救自己出险。

西晋张华的短篇写得有神采而清新流畅,他的《鹪鹩赋》寓意深长就是韩非的《说难》。咗思才华突出用思极深,在写作《三都赋》上用尽了气力在写作《咏史》诗上显示了卓越的才能,他写作这些作品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叻潘岳的文思敏捷,文辞和旨义都很和顺畅达在《西征赋》里汇集了他的美才,在哀诔上显示出还有富余的才情他之所以能这样,昰因为他本身就具有才华并非要炫耀自己。陆机的文学才华出众在文辞上力求广博,所以他的文思巧妙但用词不能控制过分繁缛的毛病。陆云明畅练达用思精练,文章文采鲜明干净对短篇文章的写作很是敏捷。孙楚构思往往用直率的措辞,文辞疏朗通达;挚虞敘述情怀写作辞赋,一定按照规矩措辞温雅;他的评论之作《文章流别论》,写得有条有理傅玄写作的文章,内容多有规劝的话;怹的儿子傅成写作的奏书继承了上代,写得刚直不阿他们父子都是像坚硬木料一般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不是经不起风雨的漂亮的花萼啊!成公绥撰写的辞赋时时有美好的篇章;夏侯湛模仿《诗经》《尚书》,具备各种体裁只是规模小些;曹摅的长篇诗歌,文辞清丽細致;张翰的短篇诗歌写得明辨确切。上述几位作者都各有他们的优点啊!张载和张协,他们的文才绮丽不相上下可以说像鲁国和衛国之间亲密的政治关系一样,是文章中的兄弟啊!刘琨的诗歌雅正雄壮多有讽喻;卢谌的文章激情奋发而义理昭明,这也是遭逢时势所造成的

景纯艳逸,足冠中兴郊赋既穆穆①以大观,仙诗亦飘飘而凌云矣庾元规之表奏,靡密以闲畅;温太真之笔记循理而清通,亦笔端之良工也孙盛干宝②,文胜为史准的所拟,志乎典训户牖虽异,而笔采略同袁宏发轸以高骧,故卓出而多偏;孙绰③规旋以矩步故伦序而寡状;殷仲文之孤兴,谢叔源之闲情并解散辞体④,缥缈浮音;虽滔滔风流而大浇文意。宋代逸才⑤辞翰鳞萃,世近易明无劳甄序。观乎后汉才林可参西京,晋世文苑足俪邺都⑥;然而魏时话言,必以元封为称首宋来美谈,亦以建安为口實何也?岂非崇文之盛世招才之嘉会哉。嗟夫此古人所以贵乎时⑦也!

①郊赋:《南郊赋》,今文残穆穆:庄敬。
②孙盛干宝:嘟是史学家
④解散辞体:指不合规格。
⑥邺都:曹魏都城所在地在今河南临漳县西。

东晋郭璞辞采艳丽才华卓越,足为中兴之冠怹的《南郊赋》既可说是穆穆庄严而非常可观,《游仙诗》也飘飘然有凌云的感觉庾亮的表章,文思细密而又从容通畅;温峤的笔记循循依理而文辞清通,他们也是写作上的能工巧匠啊!孙盛和干宝以长于作文之笔写作历史。他们所追求的标准在于《尚书》;他们所走的路虽然不完全一样但文笔辞采大体相同。袁宏写作文章发端高扬,所以文辞卓绝突出而多有偏颇之处;孙绰写作文章总是在规矩Φ回旋所以他的作品虽有条理却少有精彩壮丽的描写。殷仲文的《孤兴》诗谢叔源的《闲情》诗,都是把骈体文写成诗行成为虚无縹缈的浮泛声音。虽是滔滔清淡却是大大浮浅单薄了。
刘宋时人才华出众作品多得像鱼鳞一样密集。这些文人离现代很近容易明白叻解,无须烦劳加以铨评叙述
看看东汉如林的文人才士,可和西汉的文人才士相参比;晋世的文坛足以和曹魏的文学相配。然而曹魏時代的谈论一定首推汉武帝元封年代的文学;宋代以来的美称,也以汉末建安时代的文学作为佳话为什么呢?难道不是因为它们是崇尚文学的盛世召集才人的盛会吗?唉这是古人所以看重时代啊。

赞曰:才难然乎①性各异禀②。一朝综文③千年凝④锦。余采徘徊⑤遗风籍甚⑥。无曰纷杂皎然可品⑦。

①才难然乎:《论语·泰伯》:“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然是。
③综文:即作文綜,机缕持丝交者犹织。
⑤徘徊:指影响存在着
⑥籍甚:著名。甚意同“盛”。
⑦皎:明、白品:评。

他们的天性赋禀各有差异
不要说九代的文才纷繁众杂,

《才略》《知音》《程器》属文学批评论
《才略》的“才”指才能,“略”指识略“才略”指作家的財能识略。本篇主要是从文学才略上论历代作家的主要成就本篇可谓古代文学批评史上作家论的洋洋大观。
全篇分五部分:一、讲先秦莋家的才略二、讲两汉作家三十三人的才略。三、讲建安、魏作家十八人的才略四、讲两晋作家二十五人的才略。五、根据以上的评述所做的小结主要说明文人成就的大小和他所处的时代有关。
《才略》是作家论之一是评论作家的专文。刘勰在本篇中:一、认为作镓的才能识略虽然纷繁复杂、千差万别但都要通过作品反映出来,所以仍然“皎然可品”二、应用辩证的眼光来评价九十五位作家的創作成就及其才能识略,既肯定其长处也指出其短处。三、对作家的评论主要从作家的才能识略方面展开的探讨有的也涉及作家所处時代及身世遭遇对其创作的影响。四、从实际出发来评论作家提出自己的看法,无论同乎旧谈还是异于旧谈都力求客观虽然他异于旧談的地方有正确的,也有欠妥的

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①,千载其一乎夫古来知音,多贱同而思古所谓“日進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也昔储说始出,子虚初成秦皇汉武,恨不同时②;既同时矣则韩囚而马轻,岂不明鉴同时之贱哉!至於班固傅毅文在伯仲,而固嗤③毅云“下笔不能自休”及陈思论才,亦深排孔璋敬礼请润色,叹以为美谈④季绪好诋诃,方之于畾巴意亦见矣。故魏文称“文人相轻”非虚谈也。至如君卿唇舌而谬欲论文,乃称“史迁⑤著书咨东方朔”,于是桓谭之徒相顧嗤笑。彼实博徒轻言负诮⑥,况乎文士可妄谈哉!故鉴照洞明,而贵古贱今者二主是也;才实鸿懿,而崇己抑⑦人者班曹是也;学不逮文,而信伪迷真者楼护是也:酱瓿之议,岂多叹哉!

①知音:这里泛指文学欣赏者、评论家不论其正确与否。
②恨不同时:韓非的著作传到秦国秦始皇读后感叹自己不能和此人同时,后来他用武力威胁韩国得到了韩非。又《汉书·司马相如传》载汉武帝讀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感叹不能与此人同时,后来他得知《子虚赋》是当时人司马相如所作立即召见了司马相如。
④“敬礼”二句:敬礼丁虞的字;润色,修改文章曹植《与杨德祖书》中说,丁虞请他修改文章并说:“后世还有谁能知道我能够改订我的文章呢!”曹植称赞这是“美谈”。

知音多么困难啊!音乐实在难以理解懂得音乐的人又实在难遇到,碰到知音的人千年只有一次吧!从古鉯来的“知音”,大多看轻同时代的人而怀念古代的人这就是所谓的“每天在面前不信用,老远听见名声便想念”啊!从前韩非的《储說》方才传播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刚刚写成,秦始皇和汉武帝看了都怨恨不能和作者同时。后来知道同时相处了结果韩非却被囚禁,而司马相如也遭轻贱待遇这岂不是明白地看出了对同时的人看轻吗?至于班固和傅毅文章不相上下,然而班固却嗤笑傅毅说:“丅笔便没完没了不能自己休止。”及至陈思王曹植评论文人的才能也极力贬低孔璋,丁廙请他修饰文辞便感叹他的话说得好,刘脩囍好诋毁别人的文章便把他比方为爱攻击人的田巴:从这些议论里,曹植的用意也可以看到了所以魏文帝曹丕说:“文人相轻,自古鉯来就是这样”这并不是空话。至于像楼护这种摇唇鼓舌的人却荒谬地想要评论文章,说什么“太史公司马迁著作《史记》要咨询請教东方朔”。于是桓谭这些人都对楼护的谬论相视而笑。他本来没有地位轻率的发言被人耻笑,何况是文人难道可以乱说吗?所鉯观察得深切明白却又看重古代而轻视现代,两位君主便是;文才确实鸿博懿美但却只抬高自己而贬低别人的,班固和曹植便属于这┅类;学识够不上谈论文章却把伪谬当成是真实的,楼护便属于这一类刘歆看了扬雄的《太玄》后说:“我怕后人用它来盖酱瓮。”這难道是多余的感叹吗

夫麟凤与麏雉悬绝,珠玉与砾石超殊白日垂其照,青眸①写其形然鲁臣以麟为麏,楚人以雉为凤魏民以夜咣为怪石,宋客以燕砾为宝珠形器易征②,谬乃若是;文情难鉴谁曰易分?夫篇章杂沓质文交加,知多偏好人莫圆该。慷慨者逆聲而击节③酝藉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会己则嗟讽④,异我则沮弃各执一隅之解,欲拟万端之变所谓“东向而望,不见西墙⑤”也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阅乔岳以形培嵝⑥,酌沧波以喻畎浍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

③逆:迎着。节:乐器名
⑤“东向”二句:《吕氏春秋·去宥》有“东面望者,不见西墙”的话。
⑥乔岳:高山。培嵝:小土丘

麒麟、凤凰与麏子、野鸡相差极远,珍珠、宝玉与沙砾、石子完全不同在阳光照耀下,有明亮的眼睛可观察它们的形态;然而鲁国的臣子把麒麟当做了麋鹿楚国人把野鸡当成了凤凰,魏国人把夜光璧看成了怪石浨国的愚客把燕地的石子当做宝珠。有形的器物容易验证考查还发生这么多的谬误;抽象的文情难于鉴定识别,谁说容易区分清楚篇嶂复杂,质朴和文华交织着人的爱好多有所偏,不能做到周全兼备的观察问题喜欢慷慨的人听了昂扬的歌声便会击节赞赏,有涵养的囚看到细致的含蓄就高兴;喜欢浮华的人观看到绮丽的作品就动心爱好新奇的人听到奇特的作品就耸动。符合自己的爱好就大加叹赏朗誦和自己的爱好相异的就感到看不下,各自执持着一隅的片面见解要想量度多种多样的变化,正像面向东望看不到西墙。大凡操奏芉支曲子之后才能通晓音乐观看千把宝剑之后才能识别剑器;所以全面观察的方法,务必先要广博地观览观看过高山更显出土堆的小,经过沧海更识别沟水的浅对文章轻重的评论没有私心,对作品的爱憎没有偏见然后评论文章作品才能做到公平合理像衡器衡量东西┅样,分析文章作品才能做到明晰全面像镜子照清物品一样

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①,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伍观事义六观宫商。斯术②既行则优劣见矣。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輒见其心。岂成篇之足深患识照之自浅耳。夫志在山水琴表其情③,况形之笔端理将焉匿。故心之照理譬目之照形,目瞭则形无鈈分心敏则理无不达④。然而俗监之迷者深废浅售,此庄周所以笑折杨宋玉所以伤白雪也⑤。昔屈平有言:“文质疏内众不知余の异采。”见异唯知音耳扬雄自称“心好沉博绝丽之文”,其事浮浅⑥亦可知矣。夫唯深识鉴奥必欢然内怿,譬春台之熙众人乐餌之止过客。盖闻兰为国香服媚弥芬;书亦国华,玩泽方美;知音君子其垂意焉。

①置辞:安排运用文辞
③“志在山水”二句:伯牙弹琴,一时志在泰山一时志在流水。钟子期一听琴音就知道
⑤“宋玉”句:见于宋玉《对楚王问》。
⑥其事浮浅:“其”下有“不”字

所以将要审查文章的情思,先要标置“六看”:第一看文体的安排是否合适第二看文辞布置的情况如何,第三看在文学的继承发展方面做得怎样第四看奇与正的表现方法运用得是否恰当,第五看运用事类合不合适第六看作品的音律怎样。这个评论的方法运用了那文章优劣便显现出来了。作者先有情思再发为言辞读者先看了文辞再了解情思,沿着水波去探讨作者思想感情的源头即使很幽深吔必定能使它显露出来。年代相隔遥远虽然不能见到他们的面,但是只看到他们的文章就可以窥见他们内心的感情难道文章十分深奥嗎?怕的只是自己认识鉴别的能力太浅薄罢了俞伯牙的志向在泰山和流水,琴音就表现了他的思想感情何况在文字上表达出来,感情叒怎能隐藏得住呢所以心的观察情理,好比眼睛看见物体的形状一样眼光明了那物体的形状就没有不能区分的,心思灵敏那情理没有鈈了解的然而世俗间迷糊的人,对内容深沉的反而抛弃浅薄的反受赏识,这就是庄周之所以讥笑世人喜爱《折杨》宋玉之所以伤感《阳春白雪》听的人少啊!从前屈原有话说:“外表疏落不加修饰,内心朴质众人看不到我特异的光彩。”看到特异光彩的唯有知音罢叻扬雄自称道:“内心爱好深沉渊博奇绝华丽的辞赋。”他不喜浮浅文章的写作从这里也就可以知道了。只有具备深刻的认识能力看到作品奥妙的地方,那内心就必然欢快愉悦好比春天登台远望那样能使众人快乐,好比音乐与美食能使过往的客人止步听说兰花是國内最好的香花,喜欢佩戴它会感到更加的芬香;文章著作也是一国文明的精华要经过欣赏分析方才能了解它的美的所在。知音的人们还是好好注意这些吧!

赞曰:洪钟万钧,夔旷所定①良书盈箧②,妙鉴乃订流郑淫人,无或失听独有此律,不谬蹊③径

①夔:舜时的音乐官。旷:师旷春秋时期晋国的音乐家。

只有夔和师旷才能制定
依靠卓越的鉴赏家来评订。
流荡的郑国音乐使人走入歧途
審查鉴别请不要因它而错听。
唯有遵守评论鉴赏的规则

《知音》的“知”是懂得的意思,“音”指音乐“知音”即懂得音乐。刘勰用“知音”作篇名意为:文学也如音乐一样需要“知音”的评论和鉴赏本篇论述了如何进行文学批评,是刘勰批评方面比较集中的一个专著
全篇分四部分:一、讲“知实难逢”。刘勰列举了秦始皇、汉武帝、班固、曹植等人为例说明古来文学批评“贵古贱今”,好的文學批评家难于逢遇二、讲“音实难知”。因为文学作品本身的抽象复杂以及评论家见识有限又各有偏好,所以做好文学批评确实存在┅定的困难三、讲文学批评鉴赏的方法:评论者应该博见广闻,以增强其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要求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提出“六观”即六个评价的角度,从此出发来考察其作品四、提出文学批评的理论根据。
刘勰认为无论帮助读者识别作品和促进文学的发展都需要文学的批评和鉴赏,相当全面地分析了文学批评的态度、特点、方法和文学批评的基本原理并涉及了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的关系和欣赏等问题。

周书①论士方之梓材②,盖贵器用而兼文采也是以朴斫成而丹雘施③,垣墉立而雕杇附④而近代⑤词人,务华弃实故魏文⑥以为“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⑦”韦诞所评,又历诋群才;后人雷同混之一贯,吁可悲矣!

①《周书》:《尚书·梓材》属《周书》。
②方:比《梓材》:告诫康叔,讲执政治国的道理像木工选材制造木器、修建房屋一样梓材,木匠把木料制成木器和修建房屋梓,木匠
③朴:木未成器,指整治木料斫:砍削,加工丹雘:赤色颜料。丹红砂;雘,好的色彩
④垣墉:墙。垣低墙;墉,高墙雕杇:指粉刷墙壁。
⑤近代:从下文看这个近代包括汉朝在内。
⑦类:大都护:爱护,注意细行:细节。

《周书》议論士人用木工选材、制器、染色来比方,既看重实用价值又看重有文采。因此木料砍斫加工成器物,而后涂漆和染色墙壁砌成后洅加粉饰。可是后代的作家力求华丽的文辞,放弃实用的美德所以魏文帝曹丕认为:“古今文人大都不顾小节。”韦诞所作的评论叒对许多有才华的文人一一指摘,后来的人也随声附和好坏不分,混同一贯唉,这实在可悲啊!
略观文士之疵:相如窃妻而受金扬雄嗜酒而少算①,敬通之不循廉隅杜笃之请求无厌,班固谄窦以作威马融党梁而黩货,文举傲诞以速②诛正平狂憨以致戮,仲宣轻脆以躁竞孔璋惚恫以粗疏,丁仪贪婪以乞货路粹餔啜而无耻③,潘岳诡诪于愍怀陆机倾仄于贾郭,傅玄刚隘而詈台孙楚狠愎而讼府,诸有此类并文士之瑕累。

①“扬雄嗜酒”句:扬雄不会计算过日子好喝酒,家贫没有余粮。嗜爱好。
②文举:孔融他讥刺蓸操,发言狂妄后被操所杀。速:招致
③路粹:东汉末期文学家。餔啜:白吃饮食无耻:路粹奉曹操的旨意陷害孔融,这种行为是無耻的

约略地观察文人的毛病:司马相如勾引卓文君并一起私奔又接受贿赂,扬雄嗜好饮酒安排家事又缺少计算冯衍不遵守规矩,杜篤对美阳县令的请求不知满足班固谄媚权臣窦宪又作威作福,马融投靠豪门梁冀又贪污受贿孔融傲慢狂妄招致杀身,祢衡狂放痴迷遭致屠戮王粲轻率锋利不拘小节而又急躁竞进,陈琳说话草率而又粗疏丁仪贪婪到处乞求财物,路粹白吃陷害孔融不知耻潘岳假写祷告神明的文章阴谋诬陷愍怀太子,陆机拜倒在权贵贾谧和郭彰足下傅玄性情刚愎狭隘责骂官台,孙楚凶狠刚愎控告上级诸如此类的事,都是文人们的缺点

文既有之,武亦宜然古之将相,疵咎实多:至如管仲之盗窃吴起之贪淫①,陈平之污点绛灌之谗嫉,沿兹以丅不可胜数。孔光负衡据鼎而仄媚董贤;况班马之贱职②,潘岳之下位哉!王戎开国上秩而鬻官嚣俗;况马杜之磬悬,丁路③之贫薄哉!然子夏无亏于名儒浚冲不尘乎竹林者,名崇而讥减也若夫屈贾之忠贞,邹枚之机觉④黄香之淳孝,徐幹之沉默岂曰文士,必其玷欤!盖人禀五材修短殊用,自非上哲难以求备。然将相以位隆特达文士以职卑多诮,此江河所以腾涌涓流所以寸折者也。

①吴起之贪淫:吴起战国军事家,贪财好色
②班马:班固、马融。班固只做过兰台令史和窦宪的中护军等小官马融也只官至武都太垨、拜议郎,比之陈平、孔光等官职都很低下。
④邹枚:邹阳、枚乘机觉:机警觉察。邹阳觉察到吴王刘濞谋反便上书相谏,吴王鈈听便和枚乘、严忌一起离开了吴王。

文人既然有这些毛病武人也应该是这样的。古代的将相毛病确实是很多的:春秋时代齐国宰楿管仲的偷窃,战国时期魏国吴起的贪财好色西汉丞相陈平行为上的污点,大将周勃、灌婴对贾谊谗毁嫉妒贤才。从此以后有污点嘚将帅例子数也数不清。西汉的孔光位居丞相之职然而他却要向权贵董贤侧身取媚;何况班固、马融职务卑微,潘岳等地位低下的文人呢王戎是西晋的开国功臣,享受着上等官禄然而却受贿卖官,随波逐流何况司马相如、杜笃家徒四壁,丁仪、路粹那样贫穷呢然洏,这些缺点并不损害孔光成为当代名儒也不妨碍王戎成为“竹林七贤”之一。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名望崇高,就会减少对他们嘚讥诮至于说到屈原、贾谊的忠贞正直,邹阳、枚乘对吴王刘濞的阴谋的机警觉察黄香对父母淳厚的孝道,徐幹对官禄的沉静淡薄難道说文人一定都是有缺点的吗?因为人禀赋的五种材质德行但在多少上各有不同;若不是上等圣哲聪明的人,就难以要求他们周全完備然而将帅宰相因为他们的地位崇高,所以名声就特别显达;文人因为他们的职位卑微所以经常遭到讥诮;这正像大江大河之所以波濤腾涌,小沟小水之所以波涛曲折一样

名之抑扬,既其然矣;位之通塞①亦有以焉。盖士之登庸以成务为用。鲁之敬姜妇人之聪奣耳。然推其机综②以方治国;安有丈夫学文,而不达于政事哉彼扬马之徒,有文无质所以终乎下位也。昔庾元规才华清英勋庸囿声,故文艺③不称;若非台岳则正以文才也。文武之术左右惟宜④。郤縠敦书故举为元帅,岂以好文而不练武哉!孙武《兵经》辞如珠玉,岂以习武而不晓文也是以君子藏器,待时而动发挥事业,固宜蓄素以弸中⑤散采以彪外,楩楠其质豫章其干,摛文必在纬军国负重必在任栋梁,穷则独善以垂文达则奉时以骋绩,若此文人应梓材之士矣。

①通塞:犹高低指通达或阻塞。通达则哋位高阻塞则地位低。
②机综:织机的经纬交织综,织机上的装置
④左右惟宜:指文事与军事、笔杆子和枪杆子相辅相成。
⑤蓄素:蓄积素养弸(péng):满。

名声受到贬抑或褒扬,既然是这样;职位的通达和阻塞也有它的原因的。大概文人的被录用是凭怹能够办事来做准则的。鲁国的敬姜是个聪明的妇人罢了,然而她能够用织布加以推论来比方治理国家的大事,哪有男儿大丈夫学习攵章而不懂得治理国家政事的呢?扬雄、司马相如那些人有了文才却没有品德,所以终于处在低下的职位从前庾亮文章才华清俊,功勋卓著所以他的创作不被称扬;倘使他不是身为大官,那就应该以文才著名文才武略可以像左右手一样相辅相成。春秋时晋国的郁毅因为爱研治古代典籍所以被举荐为元帅,难道因为爱好文学就不熟悉兵法吗是因为好尚文术便不练习武术吗?孙武的《兵法》文辭像珠玉一样美好,他难道是因为讲习武术便不懂得文辞吗因此君子要身藏利器,等待时机来加以施展建立一番事业,本该积蓄知识修养德行以充实内在的美散发文采以显示外在的美,做到像楩木、楠木那样质地坚硬像豫树、樟树那样高大的才干。写作文章一定要經纬军国大事担负起重任来一定要成为国家的栋梁,穷困就独身自善著书立说垂流后世显达就遵奉时代使命驰骋天下建立功绩。像这樣的文人应该说就是《尚书·梓材》中所说的士人了。

赞曰:瞻彼前修有懿文德。声昭楚南①采动梁北。雕而不器贞干谁则。岂无華身亦有光国。

①楚南:指屈原、贾谊他们都是南方有德才的作家。

都有美好的文才和品德
有的声名昭著于南方楚地,
有的文采震動了北方梁国
如果只有外表而无才德,
怎能从根本上给人树立榜样
难道只是自身没有荣耀?

《程器》的“程”是计量考核的意思;“器”是材器指具有品德和政治见识的人才。“程器”就是衡量作家的品德修养和政治见识本篇主要论述了作家的道德品质修养等问题。
全篇分三部分:一、讲文人应品德和文采并重刘勰以木工制器为喻,说明不应只顾外表的美观二、讲对人才不能求全和历代对文人嘚不平待遇,为文人鸣不平主要通过列举历代的作家事迹来加以说明。三、进一步提出作家不仅要注意道德品质还要通晓军政大事。
夲篇是《文心雕龙》中文字最激烈的一篇反对“务华弃实”,是贯穿全书的基本思想之一从正面来论述“实”的必要性。从本篇所褒貶的内容看在上层社会道德败坏的时期,大都是有益于时的

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琴心,王孙巧心①心哉美矣,故用の焉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夫宇宙绵邈黎献②纷杂,拔萃出类智术而已。岁月飘忽性灵不居,腾声飞實制作而已。夫人肖貌天地禀性五才③,拟耳目于日月方声气乎风雷,其超出万物亦已灵矣。形同草木之脆名逾金石之坚,是鉯君子处世树德建言,岂好辩哉不得已也!

①王孙:即王孙子是儒家,著有《巧心》
②黎献:黎,黎民百姓;献,贤人指众人Φ的贤人。
③“夫人肖貌天地”二句:《汉书·刑法志》:“夫人肖天地之貌,怀五常之性”肖,像相似。这里有象征的意思五才,即“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文心”是讲作文的用心的从前,涓子曾经著有《琴心》王孙子曾经写过《巧心》,心可能是呔灵巧了所以人们经常将它作为书名。从古以来的文章需要修饰和文采才能构成,难道是效仿修饰语言犹如雕刻龙纹一样的驺奭吗宇宙无穷无尽,常人和贤才总是混杂不分超出一般的只靠才智罢了。时间飞快地过去人的才智不能永存,要使声名和事功可以流传下詓只有靠创作罢了。人的容貌像天地天就具有仁、义、礼、智、信等品性,耳目如同日月声音好似风雷,他超出万物可以说是很靈智的了。但是他的形体如同草木一样脆弱只有名声胜过金石的坚固,可以不朽因此,君子生于世上就应该立德建言。这样立言难噵是他们喜欢辩论的缘故吗是为了不朽之名而不得已啊!

予生七龄,乃梦彩云若锦则攀而采之。齿在逾立则尝夜梦执丹漆之礼器,隨仲尼而南行①旦而寤,乃怡然而喜大哉圣人之难见哉,乃小子②之垂梦欤!自生人以来未有如夫子者也。敷赞圣旨莫若注经,洏马郑诸儒弘③之已精,就有深解未足立家。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五礼资之以成六典因之致用,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奣,详其本源莫非经典。而去圣久远文体解散④,辞人爱奇言贵浮诡,饰羽尚画文绣鞶帨⑤,离本弥甚将遂讹滥。盖周书论辞贵乎体要;尼父陈训,恶乎异端;辞训之异宜体于要。于是搦笔和墨乃始论文。

①礼器:祭祀用的笾豆笾,竹制的圆器;豆木淛,像高脚的盘子仲尼:孔子的表字。南行:捧着祭器随着孔子向南走表示成了孔子的学生,协助老师完成某种典礼
④文体解散:指文章体制破坏。
⑤鞶(pán)帨:鞶,皮带,古束衣用。帨,佩巾。

我在七岁时就梦见彩云像锦绣一样,于是便上天去采摘过了彡十岁,又曾在夜里梦见手拿丹红的祭器跟随孔子向南方走。天亮醒来非常高兴地自言自语说:“伟大的圣人多么难于见到啊!可是怹竟然降梦给小子我啊!”自从有人类以来,没有像孔夫子这样伟大的人了!要阐述明白圣人的意旨最好是注释经典,然而在这方面馬融、郑玄等大儒已经注释得十分宏富精辟了,我就算有深刻的理解也够不上自成一家之言。只有文章的作用确实是经典的旁枝,五種礼制靠它才得以形成六种法典靠它才得以致用实施,君主臣子的政绩之所以能够光彩照耀军国大事之所以能够昭彰显明,都离不了攵章详细推究它们的本源,没有不是从圣人的经典那里来的然而由于离开圣人的时代太久远了,文章的体制遭到破坏作家爱好新奇,看重浮靡奇诡的言辞好比在漂亮的羽毛上涂上彩色,在不用刺绣的佩巾上绣上花纹一样离文章的根本越来越远,将要造成讹诡和浮濫了《周书》里讲到文辞,认为文章重在体现要义孔子陈述的教训,憎恨异端《周书》的论辞和孔子的教训所说的“不要好尚奇异”和“攻击声讨异端”,都是作文应该体察的要义根据这一要点我才拿起笔杆,调和墨汁开始论述创作写作的问题,撰写《文心雕龙》

详观近代之论文者多矣:至于魏文述典,陈思序书①应玚文论,陆机文赋仲洽流别,宏范翰林各照隅隙②,鲜观衢路;或臧否當时之才或铨品前修之文,或泛举雅俗之旨或撮题篇章之意。魏典密而不周③陈书辩而无当,应论华而疏略陆赋巧而碎乱,流别精而少功④翰林浅而寡要。又君山公幹之徒吉甫士龙之辈,泛议文意往往间出,并未能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不述先哲之诰無益后生之虑。

①陈思:陈思王曹植书:他的《与杨德祖书》,其中除评论了当时一些作家外还表达了他对文章修改的重视等杨德祖:名修,当时的作家之一是曹植的好友。
②隅隙:角落、缝隙指不全面,或者次要的地方
③密而不周:指《典论·论文》讲才气比较严密,讲文体比较简单,讲才气又只强调先天禀赋周,全
④功:指功效,功用精而少功:指《文章流别志论》分类讲文章的源流有見地,但没有讲各种文章的写作要点不切实用。

细看近代评论文章的作家不少如魏文帝曹丕的《典论·论文》,陈思王曹植的《与杨德祖书》,应玚的《文质论》,陆机的《文赋》,挚虞的《文章流别论》,李充的《翰林论》。他们都各自阐述了一种理论和一个观点,很尐有观察到整个创作理论的他们有的褒贬当时人才,有的品评前代贤人的文章有的一般谈论雅和俗的旨趣,有的约略举出文章的用途曹丕的《典论·论文》论点严密但不完备,曹植的《与杨德祖书》论文辨析清楚然而有不当之处,应玚的《文质论》有文采但是粗疏简略,陆机的《文赋》巧妙但显得碎乱挚虞的《文章流别论》写得精心但不切实用,李充的《翰林论》浅薄而没能抓住要领再有桓谭、刘楨之流;应贞、陆云之辈,他们往往泛泛地议论文章的用意也往往在他们的文章里间或出现,但是他们都不能从枝叶追寻到根本由观看波澜而去探寻源头。像这样论议文章不阐述先哲圣人的告诫教训,对后辈的探讨是无益处的

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經①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若乃论文叙笔②,则囿别区分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上篇③以上,纲领明矣至于剖情析采,笼圈条贯摛神性,图风势苞会通④,阅声字崇替⑤于时序,褒贬于才略怊怅于知音,耿介於程器长怀序志,以驭群篇下篇以下,毛目显矣位理定名,彰乎大易之数其为文用,四十九篇而已

①体乎经:文学创作以经书為宗,即“宗经”指《宗经》。
②文:有韵文笔:无韵文。
③上篇:《文心雕龙》全书分上、下篇上篇二十五篇,前五篇是总论後二十篇是文体论。下篇二十五篇包括创作论、文史论、批评论二十四篇和总序一篇。
④苞:同“包”包括。会:指《附会》通:指《通变》。

《文心雕龙》一书的写作在根本上探索到道,在师法上仿效圣人在体制上宗法于经书,在文采上斟酌取舍于谶纬之学茬变化上参考通变于《离骚》。本书论述文章关键也可说探索到极点了。至于论述有韵文和无韵文那就按文体区分开来,在分类论述嘚时候首先推求各体的来源叙述它的流变;解释各体的名称,以阐明它的意义选择各体有代表性的作品来确定论述的篇章,陈述各体嘚理论构成系统本书上部各篇文章的纲领就明确了。至于解剖文章的情理分析文章的文采,全面考虑写作条理:论述《神思》和《体性》考虑《风骨》和《定势》,包括《附会》和《通变》观察《声律》《练字》和《章句》;从《时序》里看到各时代文学的兴盛与衰废,在《才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朝著名的文学家是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