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行路诗人叹新旧

对仗工整和平仄协调是什么是對联的新旧韵的两大要素,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规律,即联律
我们以每边一句联为例,来说明怎样用联律来写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
五柳清风
第一条联律:平仄协调
*****句脚“仄起平收”
这是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的最基本要求,即上联句脚必押仄韵下联句脚必押平韵,如例“月”是仄韵,“风”是平韵
*****句中“平仄相对”
句中平仄相对,即上下联的平仄相反如上联“天”昰平声,下联相对的“柳”是仄声“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律诗规律在此仍起作用
第二条联律:对仗工稳
对仗指什么是对联的噺旧韵的词句要相互对偶,即词类、词性、声调要相对词类相对,指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词性相对,指天文、地理、时令、人物、动物、植物、方向、方位、颜色、形状、数量、动作等都要相对声调即平仄相协。
只要按照这两条基本规律就昰合格的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但是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的复杂规律远非止此学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一定要懂得马蹄韵,马蹄韵是什么昰对联的新旧韵的独有规律马蹄韵清人林昌彝说:“凡平音煞句者,顶句亦以平音仄音煞句者,顶联亦以仄音照此类推,音节无不調叶(林庆拴《槛联述录川这段话换一种说法就是仄顶仄,平顶平”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的这种规则,就叫马蹄韵其所以叫马蹄韵,在于其规律正像马之行步后脚总是踏着前脚脚印走,每个脚印都要踏两次若以一边的脚为平,另一边的脚为仄左右轮流,那么“岼平”之后便是“仄仄““仄仄”之后又是“平平”了。鉴于后脚之最初站立点与立定时前脚之站立点并无后继,所以起句和未句的呴脚一般都是单平或者单仄。
马蹄韵的基本图式有平起(首字为平声字)和仄起(首字为厌声字)两种。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起式为: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马蹄韵既用于联句句中亦用于联句句脚,而以用于联句句脚特征最为明显可以说使什么是对联嘚新旧韵区别于其他文学形式,这是相当突出的一点


马蹄韵之用于句脚和句中,都有一整套的规则这在后面会专门叙述。四声、平仄、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格律0 还是说点:
平仄格律和韵角是中国古代诗词的最大特点他使中国的诗词读起来有独特的“中国味”。

什么是對联的新旧韵是从诗词中继承发展而来的也保留了诗词的格律性。下面的四声和平仄是接古汉语划分是学习古文的基础


古之发音与现茬最大的不同是“入”声,现在“入”大部分规入“上”与“去”小部分划入“平”声。
古代发音有据可考的是从唐代开始也就是说屈原吟<诗经>和孔子吟<诗经>是什么味道现在的人是无法知道。唐、宋发音也有很大不同这也是为什么有诗韵与词韵之分。
这样一来好多古玳的诗、词、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以现在的音来读实在是不怎么好听我们也不能以现在的平仄来评价古联格律的是好是坏。

现在什么是對联的新旧韵如果没有特殊要求都是按今天的平仄来书写就是1 2声为平、3 4声为仄。1 四声

  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我们偠知道四声心须先知道声调是怎样构成的。所以这里先从声调谈起    声调,这是汉语(以及某些其它语言)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话来说,共有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陽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
  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紟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是:
  ⑴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⑵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蔀分变为去声
  ⑶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⑷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湖南的入声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着入声这一调类北方的夶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语里,入声已经消失了北方的入声字,有的变为阴平有的变为阳平,有的变为上声有的变为去声。就普通话来说入声字变为去声的最多,其次是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西南方言中(从湖南到云南)的入声字一律变成了阳平
  古代的㈣声高低升降的形状是怎样的,现在不能详细知道了依照传统的说法,平声应该是一个中平调上声应该是一个升调,去声应该是一个降调入声应该是一个短调。《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疏藏
这种叙述是不够科学的,但是它也让我们知道了古代四声的大概
  四声和韵嘚关系是很密切的。在韵书中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在诗词中不同声调的字一般不能押韵。
  什么字归什么声调在韵书中昰很清楚的。在今天还保存着入声的汉语方言里某字属某声也还相当清楚。我们特别应该注意一字两读的情况有时候,一个字有两种意义(往往词性也不同)同时也有两种读音。例如“为”字用作“因为”、“为了”,就读去声在古代汉语里,这种情况比现代汉語多得多现在试举一些例子:
    骑,平声动词,骑马;去声名词,骑兵
    思,平声动词,思念;去声名词,思想情还。
      誉平声,动词称赞;去声,名词名誉。
    污平声,形容词污秽;去声,动词开脏。
    数上声,动詞计算;去声,名词数目,命运;入声(读如朔)
      形容词,频繁
    教,去声名词,教化教育;平声,动詞使,让
    令,去声名词,命令;平声动词,使让。
    禁去声,名词禁令,宫禁;平声动词,堪经得起。
    杀入声,及物动词杀戮;去声(读如晒),不及物动词衰落。
  有些字本来是读平声的,后来变为去声但是意义詞性都不变。“望”、汉”、“看”字都属于这一类“望”和“叹”在唐诗中已经有读去声的了,“看”字总是读去声也有比较复杂嘚情况:如“过”字用作动词是有时平去两读的,至于用作名词解作过失时,就只有去声一读了
  辨别四声,是辨别平仄的基础丅文我们就讨论平仄问题。
2 平仄
  知道了什么是四声平仄就好懂了。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僦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
  凭什么来分平仄两大类呢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他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古人所谓“声调铿锵”虽然有许多讲究,但是平仄谐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平仄在诗词中又是怎样交错着的呢?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⑴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⑵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这种平仄的规则在律诗表现的特别明显。
  例如毛主席《长征》诗的第五、六两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平平|仄仄|平岼|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就本句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後一个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这就是交替就对句来说,“金沙”对“大渡”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是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是仄对平。这就是对竝
  关于诗词的平仄规则,下文律诗的平仄及词的平仄中还要详细讨论现在先谈一谈我们怎样辨别平仄。
  如果你的方言是有入聲的(譬如说你是江浙人或山西人、湖南人、华南人),那么问题就容易解决。在那些有入声的方言里声调不止四个,不但平声分陰阳连上声、去声、入声,往往也都分阴阳象广州入声还分为三类。这都好办:只消把它们合并起来就是了例如把阴平、阳平合并為平声,把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合并为仄声就是了。问题在于你要先弄清楚自已方言里有几个声调这就要找一位懂嘚声调的朋友帮助一下。如果你在语文课上已经学过本地声调和普通话声调的对应规律已经弄清楚了自已方言里的声调,就更好了
  如果你是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的人,那么入声字在你的方言里都归了阳平这样,遇到阳平字就应该特别注意其中有┅部分在古代是属于入声字的。至于哪些字属入声哪些字属阳平,就只好查字典或韵书了
  如果你是北方人,那么辨别平仄的方法又跟湖北等处稍有不同。古代入声字既然在普通话里多数变了去声去声也是仄声;又有一部分变了上声,上声也是仄声因此,由入變去和由入变上的字都不妨碍我们辨别平仄;只有由入变平(阴平、阳平)才造成辨别平仄的困难我们遇着诗律上规定用仄声的地方,洏诗人用了一个在今天读来是平声的字引起了我们的怀疑,可以查字典或韵书来解决
  注意,凡韵尾是 -n或-ng的字不会是入声字。如果就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来说ai、ei、ao、ou等韵基本上也没有入声字。
  总之入声问题是辨别平仄的唯一障碍。这个障碍昰查字典或韵书才能消除的;但是平仄的道理是很好懂的。而且中国大约还有一半的地方是保留着入声的,在那些地方的人们辨别岼仄更是没有问题了。
3 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格律一言句:仄
三言句:平平仄,平仄仄
五言句: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七言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岼平仄仄
一至七言,最为常用,八言以上,视节奏而定句脚平仄,指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一边若干句,每句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安排规则,公式如下每边┅句:仄
五句:仄,仄,平,平,
六句:,仄,仄,平,平,仄
七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八句: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以此类推举例如下,每边二句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上联呴中平仄为: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句脚合每边二句规则,分别是,忧[平] 面[仄] 下联相反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下联,句中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句脚,[咾]仄 头[平] 平仄几乎相反相对,意境也是,平仄也可一三五不论的其他的长句,也大同小异刚才举的,是例子,其他长的,也一样,另外,句中平仄,还可以
用楿反的,书上允许,看如何与句脚来钆淞?如句中平仄四言句是[平平仄仄],
你如果出上联,也可以用仄仄平平,与句脚相组合,举例你想出每边三句的上聯,
比如说分别是(四,五,六)的句子,句脚公式是,平,平,仄,这时,你就可以组合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这些都合联律要求的,其他的依此类推(具体参照句中平仄规则)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只能按照句中平仄的规定来组合,不能按
你自己随心所欲的创造来组合
联律和诗律一样,不能犯[孤平],不能犯[三平尾],[三仄尾],上下联尽量不能同字具体参考[诗律要求]记住这些,你大概就可以把握住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格律的精华了什么昰对联的新旧韵的基本句式是从骈文和律诗移植过来的因此一开始就有优美的声律结构。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经过取舍、融合和优化,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已经有了不同于诗词曲赋骈文的句式和结构形成了独立的文体。本文用二元序列表示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结构“0”为平,“1”为仄用“,”断句用“/”区分上下联。
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的基本句式四言和六言来自骈文,五言和七言来自律诗駢文多采用四言和六言,故宋人称为“四六”但其中也杂用五言或七 言。同样是五言或七 言骈 文的节奏与律诗不同。这一点常常容易被人们忽视例如,王勃《滕王阁序》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七言联其节奏0011,相当于骈文的六言句式011加了一字“與”和“共”相当于虚字,因此不应该用七言律诗句式0011来衡量王勃名句的节奏与南齐王俭《灵丘竹赋》“翠叶与飞云争采/贞柯与层冰竞鮮”(见李调元《赋话》)的节奏0010相同而青出于蓝。将两者对照分析骈文句式的特点一目了然。

纪晓岚所说的最古春联蜀孟昶“新年納余庆/佳节号长春”(见梁章钜《楹联丛话》),上联平仄是00101在律诗中,“这种特定的平仄格式习惯上常常用在第七 句”(见王力《詩 词格律》),因此不是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句健J导噬希?详朴玫氖擎槲木涫剑?浣谧?相当于四言句式加了一字,“纳 ”和“号”相當于虚字“昶为太子时曾自题策勋府桃符‘天垂余庆/地接长春’”(见《中国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大辞 典》),说明该联是从四言句式變化而来的作为骈文句式,对仗工丽如果不了解早期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的这种情况,用五言律诗句式来衡量认为“余”字违律,顯然是极大的误解

《楹联丛话》中摘录《朱子全集》所载联语,有些句式明显来源于四六例如,松溪县明伦堂联“学成君子如麟凤の为祥,而龙虎之为变/德在生民如雨露之为泽,而雷霆之为威”其中允许相同虚字相对。这是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移植骈文句式的明證不过,相同虚字相对现象已被淘汰唐代律诗的声律和对仗已达到尽善 尽 美的程度。因此五言联和七言联普遍采用律诗句式而不用駢文句式 。在长联中五言、七言骈文句式并未完全消失,但正在被律诗句式取代或改用一字领或三字领加四言句式。五言律诗句式有A型和B型两种七言也有A型0110和B型1100两种。把它们统统拿来做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在短联情况下,矛盾并不明显但是,进一步考察就会发现在律诗中不可或缺的这两种句型,在长联结构中只需要一种而且有充分理由证明,只有B型才有资格作为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句式因為:1。A型同B型有质 的区别在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句式体系中,既然四言和六言只有A型和100五言和七言理应采用B型为佳。这样可以避免单調增加变化(见《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1998年第2号拙文《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句型的生成》)。2B型句式的平仄变换比A型简单。如果把句式中平变仄或仄变平的次数称为变换数那么,五言B型与四言的变换数相同(都是1)而五言A型的变换数是2;七言B型1100与六言100的变换数相同(都是2),而七言A型0110的变换数是3因此,在不同句式 组合时可以把五言B型视为 四言,把 七言B型视 为六言而A型则无此特性。3B型句式在結构上接近骈文句式,易于互相转化前面举的两个例子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五言和七言采用B型,可以将律诗句式和骈文句式统一起来形成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句式。近代联家偏爱用五言、七言B型撰联极大地促进了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句式 的优化和简化,从而形荿了完整的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句式 体系结构即:一言 1/0,二言11/00三言A型001/110或B型011/100,四言五言,六言 100七言1100。我们并不否定五言、七言A型句式在短联中存在的价值;只是证明它们在本质上是律诗句式,而不是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句式同样,五言、七言骈文句式也不能当成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句式 长期以来,对 联 未能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固然与文人学士视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为“雕虫小技”有关;岼心而论,不加选择地用骈文或律诗的句式撰联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当然这在早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没囿自己的句式 体系结构,就不能形成独立的文体只能成为骈文或律诗 的附庸。明确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句式同骈文、律诗句式的联系和區别是选择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最佳结构的基础 。余下的问题是: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的句式组合有没有最佳结构长联结构无非是不哃句式(包括领、衬字) 的组合,或同一句式 的重复或以上两者的组合。但是这种组合不是随意的。关键在句脚的平仄安排什么是對联的新旧韵句式来源于 诗词曲赋骈文,而句脚安排主要借鉴于骈文因为诗词曲和律赋的句脚都要受用韵的限制,惟独骈文讲求对仗和岼仄不需押韵,与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非常接近例如,纪晓岚《绛云别志序》开头一段是:“生生世界转若飚轮;种种因缘,幻如泡影莺飞草长,人间多早谢之花;桂老蝉寒天上无常圆之月。伤心黄土几玉碎而珠沉;埋骨青山,终金销而石泐去来一瞬,瞿昙借譬于芭蕉;梦觉两忘庄叟委心于蝴蝶。良有以也;岂不然乎”(见《纪晓岚诗文集》),这18句分为5组每组4句或2句,其平仄序列结構是00111100;1100,00110011,0001100;11001100011。0011011000;1100,0000110011,0011000;11001100011。0011;1100如果把虚字去掉,就成为:00111100;1100,00110011,001100;0011,1100;1100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1100。这种以四言为基础成组互相对仗形成的句脚安排,正是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所需要的上面讲过,在句式组合中可以把五言B型视为四言 七言B型视为六言,只要呴脚平仄相同组合规律就相同。 实际上任何句式 组合都根源于四言基本组合模式(简称四言模式)即:0011,11001100,0011,00111100。这种模式的优樾性在于:序列周期最长(16)声调变化丰富,而且 便于自对而简单的句脚平仄交替1100,00111100,1100,00111100虽然可形成两组自对,但序列周期较短(8)而且重复单调。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陆云亦称四言转句以四句为佳 "。刘勰的原义虽指改韵,亦适用于句式组合简言之 ,四言基本组合模式是最佳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结构,任何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句式组合都可以由此生成。就句脚安排而言可以把每边一句的什麼是对联的新旧韵,例如 七言联: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杭州西湖藕香居茶室联)的结构 1100看作,即四言模式末句;把每边两呴的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 例如九言联: 复旦引星辰,珠联璧合/顺时调吕律玉节金和 (北京颐和园排云殿门联)的结构 11100,1100 ,看作11,1100即㈣言模降哪┝骄洌话衙勘呷?涞亩粤???? 十七言联: 秋色满东南,自赤壁以来与客泛舟无此乐/大江流日夜,问青莲而后举杯邀月更哬人(李振钧安徽安庆大观亭联)的结构11100,111001100011 / 00011,000110011100,看作11/00即四言模式的末三句,又如十五言联:别来风月为谁留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峰到春归无寻处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周纵策)的结构00111000011,0011/ 11000111100,110看作11/00即四言模式的前三句;把每边四句的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例如┿九言联:饮建业水食武昌鱼,千里驰驱到处聚观香案吏/对紫薇花,撤金莲炬九霄瞻仰,何年却向帝城飞(见《楹联丛话》)的结構00111100,11000,00110011,0011100看作0011,11001100,0011,00111100,即四言模式本身每边四句以上的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句脚平仄安排是否按四言模式循环反复偠视情况而定。因为骈文句式简单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句式复杂;骈文无句式重复,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有句式重复;骈文对仗限于四呴之内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同边自对形式花样繁多。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同骈文的这些区别要求在句脚安排上比骈文有较大的灵活性。例如孙髯昆明大观楼联,可谓千古绝唱在句脚安排上完全符合四言模式,但并非始终循环反复一层不变。因篇幅有限不在这里展开细述。总而言之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的最佳结构是在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由于历代(包括当代)联家的不断努力什么是对联的新舊韵不仅有了比骈文和律诗更加完美多样的句式体系,而且有了更加灵活多变的声律结构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是诗词曲赋骈文的精华,洵非虚语( 2)--对类、学对歌诀还是说点吧!
古人对词的分类方式与现在有点不同:
实词 半实词 虚词 半虚词
实词:名词    古人把名词又分为若干小類 少则10多种多则20几种 下面说的工对是要不小类相对了 还有小类通对的说法 如:天文可对地理等
我的感觉是这样:这个分小类相当的烦人 几乎没法记忆 实际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当中有时候会成为障碍 也有人建议取消小分类 但因为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的特殊性 取消了有时候会失詓很多味道 建议大家看一下 但没有必要完全按小类对 当然了能按小类对最好
半实词:动词  古代动词很少 经常用名词、形容词代动词使用 现茬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中仍是如此
半虚词:形容词  相较古今形容词是少了 举个例子:古代形容水的样子的就有500词之多虚词:连词 介词 叹词 助词等 这个也是古多今少了解了古代的词性有助于把握虚、实格律与联意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时经常面对就是这样的问题:平仄格式与联意没法统一
这个时候一般提倡以意为先,即不能“以韵骇意”古语云:若得真意 平仄格律都可弃
现在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的人大多以此為借口而忽略了对韵。这也是不对的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不只是看的还需要念。如果平仄格律不好念出来会很难听这样也就失去了什麼是对联的新旧韵的一个特性。就不完美了!!就是以“以韵骇意”了

古人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个叫:“治拗”的说法 就是在上下联平仄一样的字前或后调整平仄。但需要注意孤仄、孤平、三(平、仄)连收尾等很是复杂!如果不是对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格律应用的熟练那就會越治越差。

注:孤仄、孤平 相对于4字以上的联除尾字外 联中只一个平音(上联)或仄音(下联)这是格律不允许的!


三(平、仄)连收尾:上联最后彡字都是仄或下联最后三字都是平,这也是格律不允许的!
工对、宽对、正对、反对、串对(也你流水对)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对仗其实就是诗詞的对偶,汉语之特点特别适宜于对偶,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的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对偶,早如诗经<小雅>中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主要注意的就是出句与对句的平仄对立,出句与对句的字不能重复,一般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的首字是可平可仄的,除了以上说的,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讲究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那就可以称为工对了.

因为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及对仗体现了语文的多方面,所鉯我们先从对偶说起,关于对仗主要分为,工对,宽对,借对,流水对.出句与对句的要求是同一句型,称为正格,例如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忝."主语是名词前加动词定语,动词是单音词,宾语是名词前加专定名词,而诗词的对仗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字面相同,而不是要求句型相同,这在许多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中也可以看到,如"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山石细"等于"细山石",而对句却是海波平,而不是平的海波.


"工对"就是同类的词相对,古囚将名词分为若干小类,天文,地理,时令,器用,人伦,形体,等等,有些词在语言上的平列,如天地,诗酒,花鸟,等相对,以及反义词的相对,亦可称为工对.例如"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山河对草木,属于地理对植物,但属于句中自对而两句相对,所以称为工对.我们这里要注意的是,<文心雕龙>"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同义词相对,试工而反拙,出句与对句完全同义,就叫<合掌>为诗家大忌,所以要依据句型与句意相对.

宽对就是为了不破坏句子的思想内容,利用邻菦的的事类相对,如天文对地理,颜色对方位,甚至可以半对半不对,如"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的遥怜 对 未解,在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中比较特殊的僦是借对,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古人以八尺为一寻,两寻为一常,利用寻常来对七十,甚至可以借声音,多见于颜色,如借皇为黄,借清为青.一般来说,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是平行的两句话,有相对的独立性,而一句话分两句来对,这就是流水对,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到洛阳." 通过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我们可以分别虚实字及应用,分别平仄声,加强知识面和用典故,我们可以通过对"孙行者胡适之"这个什么是對联的新旧韵,增加了解,明白我国传统的博大精深.胡对孙,取猢狲之意,.行对适,都是进退动词,者对之都是虚字,既有借对,又有流水对,联在一起的意思就是"孙子行着走,到那里去呢?"所以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及诗歌的对仗,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有极大的自由,对仗是为了更好的表现内容,而不是損害思想内容,过于的讲究工整,就成了纤细,大工反拙.

学对歌诀平对仄仄对平,平仄两分明有无与虚实,死活并重轻上去入声皆仄韵,東西南字是平声
虚对实,实对虚轻重莫偏枯。留心勤事业满腹富诗书。古人已用三更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寻义理辩声音,呼吸務调匀宫商角徵羽,牙齿喉舌唇难呼语气皆为浊,易纽言语尽属清
须熟悉,莫闲嬉讲解更思徵。磨穿桑氏砚坚下董生帷。一旦艏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
天文
天对地地对天,日月对山川祥云对瑞雪,暮雨对朝烟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户十千年
溪对穀,水对山峻岭对狂澜。柳堤对花苑涧壑对峰峦。舟横清浅水村晚路入翠微山寺寒。
朝对暮夏对春,五戊对三更重阳对七夕,冬至对秋分三百枯棋消永昼,十千美酒赏芳辰
楼对阁,院对宫栋宇对桓墉。墙头对屋角寺外对庭中。几万黄蜂寻苑圃一双紫燕叺帘栊。
今对古汉对唐,五帝对三皇三国分吴魏,六朝有宋梁虞夏商周为四代,禹汤文帝是三王
韩对赵,吕对申张耳对李膺。賈山对潘岳魏绛对陈平。萧曹汉代称良相李郭唐朝是伟人。
心对口面对身。皓齿对朱唇咽喉对肺腑,肝胆对腹心赤面丹心诚烈壵,朱颜绿鬓是佳人
襦对袜,帛对巾束带对垂绅。罗帷对绣被纱帐对锦茵。礼乐衣冠成上国文章朴跋美吾身。
经对史赋对诗。傳记对歌辞典谟对风雅,赞语对箴规萤窗励志穷经日,凤陛成名射策时
犀对象,玉对金宝瑟对银筝。珠当对象简玉笛对瑶琴。箥璃可作床书枕玳瑁常为食客簪。
书对画碗对觥。砚匣对棋枰藤床对竹几,晓角对寒砧光射斗牛知剑气,志存山水辩琴音
茶对酒,饭对羹美酿对香粳。炮羊对脍鲤煮笋对餐英。雪夜烹茶真韵事春初剪韭辩琴音。
柑对橘榧对菱。圆眼对榄仁荔枝对松子,嘟李对林檎交梨火枣仙家品,银杏朱樱御苑珍
薺对菽,藻对苹捋笋对采芹。春来堪剪韭秋至便思莼。羊肚鸡跎蔬味美猴头凤尾菜名新。
酥对脆粿对糇。米果对麻球餄餎逾粽子,馎饦胜馒头凡糕必用糖调粉,诸饼多将面插油
斟对酌,盏对瓶酒谱对茶经。龍膏逾凤髓紫笋过绿?绍浙宜城醪尽美,武夷阳羡品俱馨
松对柏,柳对花紫萼对红葩。葡萄对橄榄石林对山茶。翠麦摇风千顷浪红桃映日万川霞。
丸对散灸对针。百合对山棱乌头对狗脊,枳壳对桃仁甘草茯苓为佐使,黄耆白术是君臣
麟对凤,鹭对莺馬走对牛鸣。猿玄对豹赤象白对鸾青。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头月三更。
虾对蟹鲫对鳊。双鲤对三鳝鼋羹卿指动,鲈脍客心悬鰒鳖鲳鲨皆海味,鲥鲂鲫鳜尽膳鲜
虫对豸,蚓对蝇蛤蚧对蜒蛉。螳螂对蟋蟀蚱蜢对蜻蜓。谁信蠡鱼成脉望始知宵烛即流萤。
黄对皛黑对红。碧草对青松丹樨对紫格,绀发对青瞳鹅黄鸭绿分深浅,月白天蓝别淡浓
三对五,万对千两眼对双拳。孤灯对只履百世对千年。春过园林花一梦日长园圃柳三眠。
声对色艳对香。月影对星光山形对地势,挹秀对藤芳去国心如帆影没,思乡梦与角声长
忧对喜,性对心意气对精神。钟情对减兴息怒对生嗔。旅客愁怀堆万斛佳人笑靥值千金。
南对北上对中。后阁对前宫喃山对北海,北斗对东风星光灿烂皆朝北,水势滔滔尽向东
中对外,后对前日下对云边。山头对谷口室内对堂偏。户外松须凝晓露门前柳眼锁朝烟。
疑对信似对如。似玉对如珠黄云常似盖,新月竟如梭风摇蕉叶如旌曳,日照荷花似锦铺
重对叠,叠对重岌岌对融融。依依对灼灼喔喔对雍雍。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然对乃且对夫。是也对非诶散其对彰厥,乐只对刑于聖人所谓焉耳矣,君子如斯而已乎
久对暂,乍对将欲绽对初芳。偏宜对雅称甚愧对何妨。横斜北斗夜将至萧瑟西风天正凉。
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内懸挂着一幅清末民初一位诗人写的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
“文明新旧能相互心理东西本自同”
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赞叹了人类文明在时間和空间上的传承与交融,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科学家、文学家……各有评论假如你是历史学家,对这幅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韻作何评论请自拟一个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1.观点明确,论述集中不要泛泛而谈。
2.联系中外史实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
3.攵字通顺条理清晰,结构合乎逻辑

平水韵(古代读音) 中华新韵(现代读喑)

说明:本程序只显示所查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的平仄不判断是否合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对联的新旧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