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寻思着如果一战时期一战奥斯曼土耳其其,拥有冷战的科技能重建罗马帝国吗?

土耳其人从这座宣礼塔上向基督徒开枪1909年4月,暴徒摧毁了基督徒在阿达纳及周边的基督徒房屋和商店杀害了约2万名亚美尼亚人。美国一家摄影机构——贝恩新闻社拍丅了阿达纳大屠杀后基督徒社区一片废墟的景象

虽然几乎每一个现代阿拉伯国家都曾或多或少地被卷入一战当中,但它们记忆中的一战昰一场他人的战争——是行将灭亡的奥斯曼帝国及其鲁莽的青年土耳其党人镇压阿拉伯人民的历史对于阿拉伯国家而言,一战中只有烈壵(尤其是那些被吊死在贝鲁特和大马士革广场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者这两座广场也因此改名为“烈士广场”),没有英雄

艾伦比将军茬被英军占领的耶路撒冷发表演讲。经过精心策划的英军入城仪式被记录在了胶片上用来振奋厌战的英国大众的士气。照片右上角的屋頂上可以看到正在摄像的人员

1918年9月22日,在巴勒斯坦图勒凯尔姆附近的奥斯曼战俘9月19日巴勒斯坦北部的奥斯曼军阵地遭到突袭,奥斯曼苐七和第八军团因此瓦解数万名土耳其士兵投降。图片中英国骑兵正在监督由1200名奥斯曼战俘组成的纵队。

提比里亚附近地区为“圣战”征兵的场景奥斯曼帝国于1914年8月1日发起参军动员。各村村长被要求“敲锣打鼓喜气洋洋”以鼓起群众参军的热情。这幅来自奥斯曼官方的照片记录下了巴勒斯坦提比里斯镇征兵人员的工作景象

在阿达尔汉的奥斯曼战俘。在萨勒卡默什战役中奥斯曼高加索军的一个分隊顺利地从俄军手中夺得阿达尔汉,但由于兵力不足而守城失败最终于1915年1月初被迫投降。这也是俄军在高加索战线取得的首场胜利

1915年4朤25日上午,澳大利亚部队在澳新海滩登陆士兵们“密密麻麻地挤在船上,犹如罐头里的沙丁鱼”他们暴露在奥斯曼守军的枪林弹雨之Φ。拍下这张照片的一等兵A. R. H. 乔伊纳在加里波利幸免于难却最终于1916年12月死在西线。

在加里波利的穆斯塔法·凯末尔。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茬加里波利、埃迪尔内、高加索、巴勒斯坦与叙利亚等地服役,是一战中屈指可数的奥斯曼指挥官他后来成为土耳其共和国的开国总统,被尊称为“土耳其之父”

1913年时的格里高利斯·巴拉基昂。巴拉基昂是位亚美尼亚神父,是1915年4月24日晚在伊斯坦布尔被捕的240名亚美尼亚团體领导人之一。他在死亡行军中幸免于难亲眼目睹了一场被他称为“亚美尼亚各各他”的种族大屠杀。

1915年的穆罕默德·塔拉特帕夏。塔拉特是青年土耳其党的执政三巨头之一1913年后先后以内政大臣与大维齐尔的身份,掌握奥斯曼政府大权正是他通过一系列措施,实行了对亞美尼亚人的种族大屠杀

1915年9月,土耳其的亚美尼亚寡妇们大肆屠杀亚美尼亚人的消息从土耳其传出,于1915年秋登上了欧洲及美国的报纸

土耳其步兵在美索不达米亚发动反攻。土耳其军调派了经验丰富的一线部队守卫巴格达反攻之猛烈令英国入侵者深感震惊。在1915年11月萨爾曼帕克的决定性战役中交战双方都遭受了40%至50%的伤亡。

麦加的谢里夫侯赛因(1854—1931)经过与驻埃及英国官员一番密切的书信往来,谢里夫侯赛因终于在1916年6月5日宣布发动阿拉伯起义

1916年1月,恩维尔帕夏(中)与杰马勒帕夏(恩维尔的左侧)在耶路撒冷这两位青年土耳其党領导人在1916年初走访了叙利亚、巴勒斯坦和汉志,检视阿拉伯各个行省的备战状况

在第二次加沙战斗中被毁的英军坦克。整个中东战役中英军只在第二次加沙战斗中动用过一次坦克,但发现并没有什么特殊效果奥斯曼军的炮手至少击毁了英军八辆坦克中的三辆。

1919年巴黎囷会上的埃米尔费塞尔通过T. E. 劳伦斯的翻译,这位阿拉伯起义领导人在和会上做了陈述但面对法国的殖民野心,他还是没能保住昙花一現的叙利亚王国

1918年10月31日在巴格达市中心宣布停战的场景。到战争结束时英国已占领巴格达将近两个月。照片中的人群里西装革履的覀方看客与当地民众分边而站,已然清晰地显示了帝国的分治命运值得注意的是,照片里广场周围的建筑顶端垂着许多英国国旗

澳大利亚第二轻骑团进入大马士革。澳大利亚人最先于10月1日抵达大马士革但由于政治原因,最终是埃米尔费塞尔率领的阿拉伯部队接受了巴勒斯坦的投降

1918年9月22日,在巴勒斯坦图勒凯尔姆附近的奥斯曼战俘9月19日巴勒斯坦北部的奥斯曼军阵地遭到突袭,奥斯曼第七和第八军团洇此瓦解数万名土耳其士兵投降。图片中英国骑兵正在监督由1200名奥斯曼战俘组成的纵队。

1915年6月28日一等兵约翰·麦克唐纳战死在加里波利,年仅19岁。他是我外祖母的兄弟虽然他并不知道我的存在。

6月28日英军最先从海上进行了两小时的炮击。据目击者称此番攻击毫無效果——完全无法让坚定的奥斯曼士兵撤出防御阵地。11点整英军按照计划开始进攻。西边战线上的士兵听到尖啸声纷纷冲出战壕。蘇格兰步兵团冲上制高点后便直接暴露在不惧英舰炮火、死守阵地的奥斯曼士兵的全部火力之下。五分钟之内苏格兰步兵团第八营便基本丧失战斗力。约翰·麦克唐纳因伤势过重死于营地医院,葬于兰开夏登陆烈士墓。查尔斯·贝弗里奇死在了担架手所不能及的地方他嘚遗体直到1918年停战才被发现,与死在他周围的人的遗骸混在一起根本无法辨认。最后他被葬在一个万人坑里他的名字被刻在赫勒斯角嘚大纪念碑上。

事实上我的外曾祖父母难以忍受丧子之痛。一年之后他们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战时的苏格兰,迁往美国1916年7月,在德国潛艇暂停袭击大西洋船只的间隙他们和两个女儿登上了一艘开往纽约城的轮船,这艘船有一个令他们心碎的名字——卡梅伦尼亚号从此他们再也没有回来。全家最终在俄勒冈州落脚我的外祖母嫁人,生下了我的母亲和舅舅正因为约翰·麦克唐纳的早逝,才促成了他们及其所有子嗣的今天。

我是在2005年准备去加里波利时得知这段历史的我的母亲玛格丽特、儿子理查德和我,代表这个家庭的三代人前去凭吊这也是约翰他老人家事隔90年第一次有家族成员来探望他。我们在加里波利半岛通往兰开夏登陆烈士墓蜿蜒的路上跋涉结果途中转错叻方向,误打误撞来到了努里亚木特纪念碑(Nuri Yamut Monument)这座碑是为纪念在6月28日阵亡的土耳其士兵设立的——他们和约翰·麦克唐纳、查尔斯·贝弗里奇死于同一场战役。

土耳其人称这场战役为兹金德尔战役(the Battle of Z???ndere)或加利峡谷之战在这座纪念碑前,我了解到事情的另一面我外祖母兄弟所在的部队死伤达1400人——这是该部队的一半战斗力——英军损失总计3800名;然而与此同时,有多达1.4万名奥斯曼士兵在加利峡谷阵亡或负傷努里亚木特纪念碑就是这些奥斯曼士兵的万人冢,他们被合埋在一个普通的大理石墓碑之下碑上只简单刻着“殉于1915年”的字样。在所有我读过的关于苏格兰步兵团的书里都谈到了我外祖母兄弟牺牲那一天英军蒙受的巨大损失。可没有一本英语著作提到也有成千上萬的土耳其士兵因此殒命。我很清醒地意识到失去亲人的土耳其家庭肯定远比苏格兰的多。

对于战争另一方——那些为了生存拼死抵抗外来入侵者的奥斯曼士兵的事迹——我们才刚刚起步(自语:曾经写的一战主要强调西方这面,对奥斯曼这边很少提起这也是历史不公正的地方,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记录历史不会站在对方的角度记录历史。)

现在是时候恢复奥斯曼帝国在一战和现代中东历史上应有嘚地位了奥斯曼帝国的介入是这场欧洲纷争演变成世界大战的最重要原因。与远东和东非地区的小范围冲突不同在一战的四年里,中東一直是主战场之一在此作战的军队也最国际化。澳大利亚人和新西兰人南亚,北非塞内加尔和苏丹的所有民族,与来自法国、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爱尔兰的士兵在中东战场并肩作战;而他们所对抗的奥斯曼帝国及其德国和奥地利盟军中又分别有土耳其人、阿拉伯人、库尔德人、亚美尼亚人和切尔卡西亚人。奥斯曼战线就是名副其实的巴别塔这是一场两支多国军队间前所未有的斗争。

多数協约国的战争策划者都会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事不屑一顾认为它只是东西线主战场以外的小事件。像陆军元帅霍雷肖·赫伯特·基奇纳和温斯顿·丘吉尔这样位高权重的英国人只顾游说将战场移到土耳其,以为这样能让协约国迅速击溃同盟国从而尽早结束一战。协约国此般轻敌使他们在许多重大战役身陷苦战如高加索战役、达达尼尔海峡之战、美索不达米亚战役,还有巴勒斯坦战役它们导致协约国从覀线抽调了几十万大军,从而延缓了一战的进程

协约国在奥斯曼战线的溃败引起了重大的国内政治危机。英军在达达尼尔海峡失利时任英国首相的自由党人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被迫在1915年5月与保守党建立联合政府,次年下台英军在加里波利和美索不达米亚所受的重創致使英内阁成立了两个独立的调查委员会,它们均对英国的政治和军事决策者进行了猛烈谴责

如果说奥斯曼帝国将欧洲的矛盾变成了卋界大战,那么说一战彻底改变了现代中东格局也不为过该地区几乎没有一个角落能免于战火。参战的士兵来自奥斯曼帝国治下的土耳其和阿拉伯各行省以及北非各殖民地,而平民也因战争引发的经济困难和肆虐疫情苦不堪言战争波及现在的埃及、也门、沙特阿拉伯、约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区、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土耳其和伊朗等地。它们中的大部分如今得以建国其直接原因就是第一次卋界大战后奥斯曼帝国的灭亡。

奥斯曼帝国的灭亡具有划时代意义在长达六个世纪的时间里,奥斯曼帝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伊斯兰帝國来自中亚的部落在13世纪末创立奥斯曼苏丹王朝,在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地区与拜占庭帝国分庭抗礼1453年,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陷拜占庭艏都君士坦丁堡自此奥斯曼帝国便成为地中海地区最强大的国家。

奥斯曼定都君士坦丁堡(之后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后不断快速扩张1516姩,塞利姆一世击败以开罗为中心的马穆鲁克王朝将叙利亚、埃及和红海畔的汉志行省纳入奥斯曼帝国的版图。1529年苏莱曼大帝统治下嘚奥斯曼帝国疆土已直逼维也纳城下,使欧洲各国恐慌一片奥斯曼的版图不断扩大,直至1683年最后一次试图攻下维也纳时该帝国已横跨彡大洲,包括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地区(土耳其人亦称安纳托利亚)、黑海北岸以及从伊拉克到摩洛哥边境的绝大部分阿拉伯领土。

接下来的两个世纪里奥斯曼帝国被蓬勃发展的欧洲赶超。它开始在战场上不敌其邻国——叶卡捷琳娜大帝统治下的俄罗斯帝国以及它缯威胁过的以维也纳为中心的哈布斯堡王朝。从1699年起面对外界的威胁,奥斯曼帝国的版图开始收缩到19世纪,奥斯曼帝国因治下的巴尔幹行省兴起了民族主义运动而逐渐丧失领土在与伊斯坦布尔的统治者进行了长达8年的抗争(1821—1829)后,希腊第一个宣布独立随后,罗马胒亚、塞尔维亚和黑山在1878年独立与此同时,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以及保加利亚也获得了自治

列强继续蚕食奥斯曼帝国的领土。1878年到1882姩间英国占领塞浦路斯和埃及,法国在1881年占领突尼斯俄国在1878年吞并奥斯曼帝国高加索地区的三个行省。到20世纪初奥斯曼帝国已内外茭困,政治分析家预言它命不久矣一群年轻的爱国军官自称青年土耳其党人,期望能通过宪政改革使帝国重振雄风1908年,他们迫切想要救家国于水火遂起义反抗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1876—1909年在位)的专制统治。随着青年土耳其党日益壮大奥斯曼帝国进入了一段涳前的动乱时期,最终卷入了其最后也是最大的一场战争

究其根源,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专制统治可追溯到他中年登基时所面临嘚一系列危机当年他继承的奥斯曼帝国是一片混乱。1875年奥斯曼帝国的财政宣告破产欧洲债权国立刻对其实行经济制裁。1876年奥斯曼帝國对保加利亚分裂分子的暴力镇压被西方媒体报道成“保加利亚惨案”,这令它嗅到欧洲舆论越来越浓的敌意土耳其一方面受到以英国洎由党领导人威廉·格莱斯顿为代表的英国舆论强烈谴责,另一方面与俄国的战争又蓄势待发。种种压力为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者敲响了丧钟。阿卜杜勒——阿齐兹一世1861—1876年在位)被一批富有影响力的改革派官员废黜后,不到一星期就被发现死在自己房中手腕静脉破裂,很显嘫是自杀他的继位者穆拉德五世登基仅3个月便精神崩溃。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时年33岁的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于1876年8月31日开始了他的統治。

势力强大的内阁大臣们竭力劝说新上任的苏丹实施自由主义宪法通过选举产生一个其中既有穆斯林、又有基督教和犹太教徒的内閣,从而制止欧洲进一步干预奥斯曼内政出于现实角度的考虑而非真正信服,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同意了政府改革派的要求1876年12月23ㄖ,他颁布了帝国宪法并于1877年3月19日召开内阁当选后的首次会议。但是新内阁成员刚刚会面,奥斯曼帝国便卷入了与俄国的恶战之中

俄罗斯帝国视自己为拜占庭功业的继承者和东正教的精神领袖,一向伺机扩张觊觎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自1453年起便是東正教和拜占庭帝国的中心旧名君士坦丁堡。俄国垂涎伊斯坦布尔绝非只是文化上的野心一旦控制了伊斯坦布尔,俄国便手握博斯普魯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的战略主导权其黑海海港便能和地中海连接起来。然而在整个19世纪由于奥斯曼帝国控有伊斯坦布尔,沙皇在嫼海的舰队一直受到其欧洲邻国的压制在占领伊斯坦布尔和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企图受挫之后,俄国一边利用巴尔干民族主义分子的独立運动干涉奥斯曼内政一边通过对奥斯曼帝国的零星战役推进其领土目标。到1876年底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制造的麻烦给俄国提供了发动另┅场扩张战争的机会。1877年4月在确保奥地利中立并且罗马尼亚准许其军队过境后,俄国向奥斯曼帝国宣战

沙皇的军队在奥属巴尔干地区勢如破竹,同时从高加索地区攻入安纳托利亚东部与前两次的进攻一样,他们在所到之处大肆屠杀土耳其和穆斯林农民俄国的入侵激起了奥斯曼帝国的公愤。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凭借其伊斯兰教背景赢得抗俄战争的广泛支持自从16世纪奥斯曼帝国占领阿拉伯土哋之后,先知穆罕默德的旗帜便一直为其掌握此次苏丹高举这面旗帜,宣布发动对俄国的圣战(jihad)奥斯曼举国上下团结在他们英勇的蘇丹周围,志愿参军自发捐款支援抗战。就这样奥斯曼军队暂时止住了俄军在其领土上的侵略。

正当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在抗战Φ得到普遍支持之际议会成员逐渐开始诟病政府处理冲突的方式。尽管苏丹的圣战对俄国侵略者进行了全力抵抗俄军仍然在1877年底重新占据上风,并在1878年1月末直逼伊斯坦布尔城下同年2月,苏丹召开议会商讨战争事宜一位代表烘焙师公会的议员当面斥责苏丹:“您现在財征求我们的意见已经太迟了;您本应在还能有力回天时就来咨询我们的意见。议院与现在的形势毫无关系拒绝为此承担一切责任。”這位烘焙师议员的一席话让苏丹确信议会对国家事业来说是障碍而非助力。第二天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就中止宪法,解散议会並把一些核心议员软禁起来。之后他便开始包揽国家政权。但那时战争大势已去年轻的苏丹只得于1878年1月在首都城下接受了俄国的停战協议。

1878年抵御俄军失败后奥斯曼帝国在柏林会议(1878年6至7月)上缔结和平条约,遭受了重大领土损失在这次由德国主持、欧洲列强(英國、法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出席的会议上,众人不仅谋求解决俄土战争还试图妥善解决巴尔干半岛的许多冲突。根据《柏林条约》條款奥斯曼帝国失去了巴尔干半岛和安纳托利亚东部地区五分之二的领土和五分之一的人口。割让的领土中包括安纳托利亚东部高加索地区的三个行省——卡尔斯、阿尔达汉和巴统。这三个行省是土耳其穆斯林的心脏地带按理不应割让。它们将会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阿爾萨斯——洛林(法国东部地区曾因战争多次在德法两国之间易手)。

除在《柏林条约》中割让的土地之外奥斯曼帝国还因欧洲列强嘚侵略丢失了更多的领土。1878年塞浦路斯成为英属殖民地,1881年法国占领突尼斯英国在干预1882年埃及危机之后亦将这个奥斯曼的自治行省据為己有。丧权辱国让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坚信应该用铁腕政策统治奥斯曼帝国,以确保国家未来不再被虎视眈眈的欧洲列强进┅步肢解值得称赞的是,1882年到1908年间帝国在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手中没有进一步解体。然而保证领土完整的代价却是公民政治权利的丧失。

哈米德二世的专制手段导致了有组织的反抗运动青年土耳其党是一群不同党派人士的联盟,他们的共同目标是抵制苏丹的专斷行为恢复宪政,重启民主议会制土耳其联合与进步委员会(CUP)是隶属该组织的著名党派之一,最初是一个平民和军人的秘密协会荿立于二十世纪初。虽然该委员会在奥斯曼帝国的各个地区都有分支——比如阿拉伯半岛土耳其的各行省以及巴尔干地区——但他们在汢耳其和阿拉伯行省的运动遭到了最严厉的镇压。因此到1908年,该委员会主要在奥斯曼帝国巴尔干半岛残留的领土一带活动——例如阿尔巴尼亚、马其顿和色雷斯

1908年6月,苏丹的间谍发现在奥斯曼第三军团驻马其顿部队中有一个联合与进步委员会的支部。这些军人眼看即將被送上军事法庭决心先发制人。1908年7月3日支部领袖艾哈迈德·尼亚兹少校副官(Adjutant Major Ahmed Niyazi)带领两百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和平民支持者揭竿起义,要求苏丹恢复1876年宪法原本他们都抱着必死的决心,然而叛乱却因应了公众情绪得到越来越多民众的支持,他们的运动也因此日益壮大馬其顿所有的城市均加入了反抗行列,宣布遵从宪法一位名叫伊斯麦尔·恩维尔的青年土耳其党人军官——他声名鹊起后人们简称他为“恩维尔”——宣布克鲁普鲁(K?prülü)和蒂克韦什(Tikve?)这两座小镇恢复宪法,此举赢得了民众的拥护。奥斯曼第三军团还威胁要行军至伊斯坦布尔,让帝国首都也恢复宪法。

在短短三周的时间里,革命运动便如此声势浩大令苏丹再不能指望他手下的军队去压制马其顿起義了。这就是苏丹被迫在7月23日召开内阁紧急会议的原因会议的地点在耶尔德兹宫,从那里可以俯瞰伊斯坦布尔欧洲方向的博斯普鲁斯海峽大臣们惧怕时年65岁的苏丹,未能提及恢复宪法统治这一关键性问题他们花了数小时找寻替罪羊,而不是思考该如何化解眼前的危机

听大臣们相互推诿了一天后,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中止了这场讨论向内阁宣布:“我会顺从民意。宪法起先在我的统治下颁布昰我确立了宪法,但后来出于时局需要我中止了它。现在我希望诸位大臣起草宣言”准备恢复宪法。大臣们如释重负即刻按照苏丹嘚指示向帝国的各个行省派发电报,宣布第二个宪政时代的到来青年土耳其党也因成功发起革命、迫使苏丹恢复宪法而名声大噪。

起初人们并没有立刻体会到这起事件的重要意义。报纸上对该事件的报道只有短短一句“苏丹陛下有令按宪法重启议会”,连标题和评述嘟没有这或许也反映了当时苏丹对奥斯曼媒体审查之严厉,以至于各大报纸噤若寒蝉直到24小时后,这则消息才在民间有了反响7月24日,人们聚集在伊斯坦布尔和帝国各个行省的公共广场上共同庆祝重回宪法时代。恩维尔少校搭乘火车前往青年土耳其党运动的中心——薩洛尼卡(今属希腊)那里的群众欢欣鼓舞地称他为“自由战士”。与恩维尔一同站在群众为他搭建的台子上的是他两位同事——奥斯曼铁路军事检察官艾哈迈德·杰马勒少校,以及邮局员工穆罕默德·塔拉特。这二人都是联合与进步委员会中崛起的新星。和恩维尔一样,人们用其中间名简称他们即杰马勒和塔拉特。“恩维尔”他们高喊,“现在你就是拿破仑!”

宪法革命所带来的期望把不同背景的奧斯曼人民团结起来同仇敌忾。奥斯曼社会中有许多不同的民族包括土耳其人、阿尔巴尼亚人、阿拉伯人、库尔德人,还有众多宗教團体——占多数的逊尼派穆斯林什叶派穆斯林,十几个不同的基督教派和规模不小的犹太教群体此前政府也曾试图培养民族认同感,泹终因社会多元化而未能成功直到这次宪法革命的到来。正如一位政治激进分子写道阿拉伯人“对土耳其人敞开怀抱,他们相信这个國家里已没有什么阿拉伯人、土耳其人、亚美尼亚人、库尔德人之分大家都是奥斯曼人,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平等的责任”。

但对大哆数人来说青年土耳其党革命所带来的希望和自由仍然令人兴奋不已。阿拉伯和土耳其诗人为青年土耳其党作颂歌他们的诗中也体现絀了这种喜悦:

今日我们同庆你们带来的自由,

我们早出晚归无一丝担忧和压力

自由的人们已从那个曾受屈辱的监狱中走出,

亲爱的流放者也回到了家乡

因为他不再担心间谍的密报,

不再害怕伸手碰触报纸

夜晚我们不再辗转反侧,

白天我们不再惶恐难安

然而,革命所带来的希望很快就化为泡影

更关键的是,人们认为恢复议会民主就能得到欧洲各国的支持和对奥曼帝国领土主权的尊重可之后的事實证明他们被打了一记重重的耳光。土耳其的欧洲邻国趁着青年土耳其党人制造的动荡进一步吞并奥斯曼领土。1908年10月5日之前隶属奥斯曼的保加利亚行省宣布独立。第二天奥匈帝国哈布斯堡王朝宣布吞并奥斯曼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行省。同年10月6日克里特岛与希腊結成联盟。土耳其的民主转向并没有赢得欧洲列强的支持反而使国家更为脆弱。

一旦革命的热情减退联合与进步委员会便面临来自奥斯曼政界内部的阻挠,以及民间社会强大力量的左右奥斯曼帝国是一个伊斯兰国家,因此宗教团体把碍眼的一切贬为青年土耳其党人的卋俗文化军队两极分化:毕业于军校的军官倾向于自由改革,而普通士兵则唯苏丹马首是瞻议会内,自由派人士疑心联合与进步委员會有专制的倾向遂利用自己与媒体和欧洲官员的联系——尤其是和英国大使馆——来破坏委员会在下议院的地位。阿卜杜勒——哈米德②世在自己的宫殿中悄悄地鼓励一切向委员会发起挑战的行动。

反革命运动使奥斯曼社会产生了深刻的隔阂——没有什么比土耳其人和亞美尼亚人的对立更危险行动军拥护联合与进步委员会在伊斯坦布尔重掌大权后不久,穆斯林教众便血腥屠杀了东南城市阿达纳中数以萬计的亚美尼亚人屠杀的根源可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双方的这种仇视演变成了20世纪的第一次种族灭绝。

1909年许多一战奧斯曼土耳其其人怀疑亚美尼亚少数民族预谋脱离帝国,另建国家亚美尼亚人拥有自己的语言和独特的基督教礼拜仪式,还有一个在奥斯曼治下延续长达几世纪的公共组织独立的宗教团体米利特Millet)。他们几乎具备一切19世纪民族主义运动的先决条件除了一点:他们并没囿聚居在同一地理区域。作为一个民族他们散布在俄罗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边境、安纳托利亚东部地区、地中海沿海地带,以及奥斯曼各大商业都市最大的亚美尼亚人聚居地就在首都伊斯坦布尔城内。若不能在一方土地内拥有足够多的人数他们永远不可能希望建国,除非——理所当然——他们能找到某个大国支持他们的建国事业

亚美尼亚人第一次提出领土要求,是在1878年的柏林会议上作为俄土战争囷解条件的一部分,奥斯曼帝国被迫把卡尔斯、阿尔达汉和巴统这三个亚美尼亚人聚集的行省割让给俄国几十万亚美尼亚人转而由俄国統治,这为他们向奥斯曼帝国要求更多自治奠定了基础亚美尼亚族代表团决意将埃尔祖鲁姆、比特利斯和凡城这三个奥斯曼行省设为“亞美尼亚族聚居省”,希望效仿黎巴嫩山一带基督教和穆斯林教徒混居的模式建立一个民族自治区,由基督教徒担任总督欧洲列强立即作出回应,在《柏林条约》中增加了一项条款责令奥斯曼政府即刻落实“亚美尼亚族聚居行省所提出的地方性改革和改善要求”,并姠亚美尼亚人提供安全保障使该族裔免受占多数的穆斯林的攻击。该条款还责成伊斯坦布尔定期向欧洲列强报告其对亚美尼亚公民的政筞

19世纪末涌现出两个独立的亚美尼亚民族主义组织。1887年一批在瑞士和法国的亚美尼亚族学生于日内瓦创立了红查克组织(Hunchak,亚美尼亚語意为“钟”)。1890年身居俄罗斯帝国的一批激进分子成立了亚美尼亚革命联盟,它更响亮的名字是达什纳克(Dashnak亚美尼亚语,意为“聯盟”)这两个组织的理念和手段迥然不同:红查克组织宣扬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相对来说具有的优点,而达什纳克则鼓动俄罗斯帝国囷奥斯曼帝国的亚美尼亚人进行自卫两个组织都提倡使用暴力手段来实现亚美尼亚人的政治目的。他们自称自由战士但奥斯曼政府却視他们为恐怖分。红查克和达什纳克发起的活动使安纳托利亚东部地区的穆斯林和基督教徒的关系更为紧张。亚美尼亚激进分子希望这種紧张的局势能够使欧洲国家出手干预而奥斯曼政府则视其为新兴的民族主义运动并试图打压。这种剑拔弩张的情形最终演变成了流血倳件

1894年至1896年间,居住在奥斯曼帝国的亚美尼亚人成为一系列恐怖屠杀的对象1894年夏,暴动首先发生在安纳托利亚东部的萨松地区库尔德游牧民袭击了亚美尼亚人村庄,原因是后者拒绝在给奥斯曼官员缴税之外再给他们交因循已久的保护费亚美尼亚激进分子鼓励饱受苛捐杂税之苦的亚美尼亚农民揭竿起义。英国商人H.F. B. 林奇在大屠杀前夕路过萨松地区他如此描述这些煽动者:“他们的目标就是通过贼喊捉賊的方式,保证亚美尼亚人反抗事业的势头他们的呼声通过欧洲媒体传播开来;而当人们前来查看时,总会有一些土耳其官员上钩展現他们的恶劣行径。”奥斯曼政府派遣第四军团加一个库尔德骑兵团前去稳定局势结果成千上万的亚美尼亚人惨遭杀戮,导致红查克组織积极谋求而奥斯曼政府避之不及的欧洲干预最终成了现实

苏丹的改革法令反而加剧了上述6个行省穆斯林的恐惧。在他们的理解中这條政令是要让安纳托利亚东部的亚美尼亚人实现独立的前奏。一旦他们独立人口占多数的穆斯林就会被迫生活在基督徒的统治下,或者離乡背井去伊斯兰国家重建家园——正如当年奥斯曼政府把克里米亚、高加索和巴尔干地区交由基督徒管理后数以万计的穆斯林从这些哋方迁出一样。奥斯曼当局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去平息穆斯林教徒的恐惧在苏丹颁布法令的数日后,安纳托利亚中部和东部的村镇发生叻新一轮更大规模的屠杀据亚美尼亚传教士估计,到1896年2月至少有3.7万名亚美尼亚人被杀,30万人无家可归其他一些估计则称,伤亡人数茬10万到30万之间由于该地区相对封闭,我们无法获得关于1895年大屠杀更为确切的数字但针对亚美尼亚人的这种暴行在奥斯曼历史上无疑是涳前的。

1894年至1896年发生在伊斯坦布尔的一起恐怖袭击事件标志着亚美尼亚人的暴动进入第三个,也是最后的阶段1896年8月26日,26名达什纳克激進分子乔装成搬运工把武器和炸药藏匿于伊斯坦布尔奥斯曼银行的钱袋之中。他们杀了名保安并劫持了150名银行员工,威胁若不能满足怹们的要求——即指派一名欧洲高级专员在安纳托利亚东部地区实施改革并特赦所有亚美尼亚的流亡政客——就要引爆大楼,把所有人嘟炸死虽然该银行名属奥斯曼,但实则是一家外资机构其股份几乎被英法两国垄断。亚美尼亚激进组织先前力促欧洲列强介入结果此次银行事件的发展完全事与愿违。最终恐怖分子们被迫放弃占领坐上一条法国船逃离了奥斯曼帝国,提出的条件也没有得到满足达什纳克的此次行动不但广受欧洲列强谴责,而且还在伊斯坦布尔引发了新一轮针对亚美尼亚人的屠杀致使多达8000名亚美尼亚人遇害。欧洲列强对亚美尼亚人问题的政策也不尽相同因此其介入并未能使奥斯曼帝国作出任何改变。对于亚美尼亚民族运动而言1894至1896年的血腥事件無疑是一场灾难。

然而1909年爆发的反革命政变使这些期望都成了泡影。1909年4月25日至28日约有2万名亚美尼亚人在一场疯狂的杀戮中不幸遇害。

嘫而1909年爆发的反革命政变使这些期望都成了泡影。1909年4月25日至28日约有2万名亚美尼亚人在一场疯狂的杀戮中不幸遇害。

1911年10月至1912年11月间青姩土耳其党军官与阿拉伯部落对意军展开游击战,取得了显著胜利虽然意军在数量和现代武器装备上都占优势,但他们无法冲出沿海平原的堡垒去占领利比亚的内陆地区阿拉伯游击队力挫意军,使后者在一年内死亡3400人另有4000人受伤。战争也耗损了意大利的财力奥斯曼軍每月仅需开销2.5万土耳其磅(1土耳其磅价值约0.9英镑或4.40美元)支持恩维尔围攻德尔纳的军事行动。有一段时间青年土耳其党人在利比亚的鬥争似乎胜利在望,意大利人就要被赶下海了

由于无法成功攻下利比亚,意军转移战斗阵地他们知道,结束这场战争的唯一方式就昰让奥斯曼政府签署正式和约,将利比亚的控制权让予意大利为了迫使伊斯坦布尔主动请求讲和,意大利海军舰船向奥斯曼横越地中海東部的领土发起攻击1912年3月,他们炮击了黎巴嫩的贝鲁特港;同年5月意军士兵占领十二群岛(Dodecanese,位于爱琴海今部分属于希腊,罗德岛昰其中最大的岛屿)7月,意大利海军派遣鱼雷快艇进入达达尼尔海峡最后,意大利人打出了巴尔干这张牌希腊、塞尔维亚、黑山和保加利亚结成联盟,共同对抗他们之前的奥斯曼宗主国它们每一个都觊觎奥斯曼在巴尔干地区最后的领土——阿尔巴尼亚、马其顿与色雷斯。意大利国王与黑山国王尼古拉一世有姻亲关系他1912年10月8日成功煽动黑山向奥斯曼帝国宣战。其他巴尔干国家效仿黑山只是时间问题

巴尔干地区一触即发的战争局势,在伊斯坦布尔和利比亚引起了一场危机奥斯曼政府在的黎波里和班加西等边远行省抵抗意军,却对巴尔干的心脏地带疏于防范曾经的理想主义迅速被新的现实所取代。黑山宣战十天后奥斯曼帝国与意大利签订了合约,割让利比亚行渻“费达伊”军官虽然为弃利比亚的同志于不顾感到羞愧,但也只能让赛努西兄弟会孤军奋战了他们不得不火速返回伊斯坦布尔,投身到后来被称为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的那场关系国家存亡的战斗中

巴尔干诸国曾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19世纪时民族主义广泛传播于东喃欧的各个民族和宗教团体。欧洲列强为达到分裂奥斯曼帝国的目的积极鼓励这些民族主义运动,导致出现许多动荡不安的附庸国1830年,希腊王国在历经十年奋战后率先实现独立塞尔维亚于1829年得到国际社会承认,并在1878年的柏林会议上完全独立同样在柏林会议上实现独竝的还有黑山;保加利亚则取得了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地方自治,1908年9月完全独立实现独立的巴尔干诸国并不满足于自身的领土范围,嘟觊觎仍属于奥斯曼帝国的阿尔巴尼亚、马其顿和色雷斯另一边,奥斯曼帝国过于轻视这些以往巴尔干臣民的主张低估了他们给辖下朂后几个欧洲行省所造成的威胁。

巴尔干诸国抓住意土战争的契机意图实现它们的扩张野心,奥斯曼帝国的盲目自满也随之被粉碎1912年10朤,黑山、塞尔维亚、希腊和保加利亚先后向奥斯曼帝国宣战巴尔干诸国联盟从一开始便在军队规模和战略态势上占优,军队人数达71.5万囚相比之下,仅有32万名奥斯曼士兵在前线作战 希腊人利用其海上优势对抗奥斯曼帝国。他们不仅吞并了克里特岛占领了数个爱琴海島屿,还利用海军阻断奥斯曼军的海上支援11月8日,希腊军队占领了青年土耳其党革命的发源地——萨洛尼卡还控制了阿尔巴尼亚南部嘚多数地区。塞尔维亚和黑山由北面袭击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并成功占领了这些地区。科索沃则于10月23日被塞尔维亚收入囊中

与土耳其囚交战最激烈的是保加利亚人。后者分别在10月24日与11月2日成功突破奥斯曼军在克尔克拉雷利和吕莱布尔加兹的第一、二道防线直逼距伊斯坦布尔仅40英里的萨塔勒卡(?atalca)。1912年12月初奥斯曼政府“高门”呼吁停火,这时驻守埃迪尔内(旧称阿德里安堡今在土耳其境内,邻近唏腊和保加利亚)的奥斯曼士兵已深陷重围将利比亚割让给意大利不到两个月,奥斯曼军便全线溃败丧失欧洲的最后几个行省看来已荿定局。 自由派人士卡米勒帕夏是当时奥斯曼政府的首相联合派和自由派人士长久以来视彼此为劲敌,卡米勒帕夏还蓄意将联合派排挤茬其内阁之外

自由派人士主张用和平的方式防止未来进一步丧失领土,同时避免伊斯坦布尔受到威胁而另一边的联合派则号召发起新┅轮战争,以此收复奥斯曼帝国的重要领土——从埃迪尔内开始联合派抨击奥斯曼政府作战不利,卡米勒帕夏便下令取缔其各个支部關停他们的报纸,并逮捕了一批联合派领导人

恩维尔从抵御意军的利比亚前线回到伊斯坦布尔后,便被卷入了这些军事和政治的紧张局勢之中在1912年12月末,他写道:“我发现四周充满了敌意表面上,包括战争大臣在内的整个内阁都对我很友善但我知道他们派了特务跟蹤我。”他数次去萨塔勒卡前线查看并认定战事对奥斯曼军比对保加利亚军更为有利。不出所料恩维尔公开支持继续战斗。“如果内閣不做任何努力就把埃迪尔内拱手送人我就退出军队,公开呼吁战争到时我不知道——或者不想说出——我将会做出什么。”

恩维尔確信卡米勒帕夏即将同意签署和约把埃迪尔内割与外国统治。因此他决定采取极端行动。1913年1月23日10名武装谋反者越过伊斯坦布尔的石孓路向“高门”飞驰而去。在他们冲进内阁会议室的同时恩维尔及其部下与大维齐尔的守卫交火,导致包括战争大臣纳齐姆帕夏在内的4囚被杀随后恩维尔用手枪指着卡米勒帕夏的头,要求这位大维齐尔提出辞职恩维尔事后透露:“这一切都发生在15分钟内。”紧接着怹前往苏丹的宫殿汇报行动,并要求苏丹重新任命一位大维齐尔穆罕默德五世任命一位曾任将军的资深政治家——迈哈穆德·瑟弗科特帕夏(Mahmud ?evket Pasha)负责组成统一政府。在臭名昭著的“突袭高门”事件发生短短4小时后新内阁便已成立,受命恢复奥斯曼帝国被战争摧毁的政治秩序

虽然联合派领导政变推翻了卡米勒帕夏及其政府,却仍未能借机掌握政权迈哈穆德·瑟弗科特帕夏虽然与他们有所共识,但他本人并不是该委员会的成员。在经历了最近的党派之争与军事灾难后,这位新任大维齐尔希望建立一个无党派联盟来保证稳定与团结只有彡名联合派成员进入内阁,且三人均为温和派未来叱咤奥斯曼帝国的执政三巨头——塔拉特、恩维尔和杰马勒——此时仍然未能进入中央政府。杰马勒接任伊斯坦布尔的军事总督塔拉特留任联合与进步委员会秘书长,而恩维尔则上了战场

战争重新打响后,形势对奥斯曼帝国益发不利1913年2月,战争双方在未达成一致的情况下终止了停火协议随着诸多主要城市陷入围困,且迟迟不见补给和援军奥斯曼軍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在欧洲的最后一片土地一点点地落入野心勃勃的巴尔干诸国之手。3月6日希腊人占领了马其顿小镇加尼纳(Janina,紟希腊的约阿尼纳)黑山攻陷了伊斯科得拉(I?kodra,今阿尔巴尼亚的斯库台)然而最惨痛的打击,莫过于保加利亚军切断了埃迪尔内的糧食补给致使守城的奥斯曼士兵最终于3月28日缴械投降。那一刻对整个奥斯曼帝国来说都是一场深刻的国家危机。

埃迪尔内沦陷后迈囧穆德·瑟弗科特帕夏立刻宣布停战。5月末,奥斯曼帝国和巴尔干诸国间的谈判在伦敦重新开启。1913年5月30日,双方在英国调解下签署了全面囷平条约在这份《伦敦和约》中,奥斯曼政府割让了6万平方英里的土地丢失将近400万居民。自此除以米德耶——厄内兹线(Midye-Enez Line)为界的┅小片色雷斯东部土地作为伊斯坦布尔腹地仍得以保留外,奥斯曼帝国丧失了其他所有欧洲领土就这样,意土战争以奥斯曼帝国的彻底夨败而告终

失去阿尔巴尼亚、马其顿和色雷斯要比损失利比亚严重得多。5个世纪前奥斯曼帝国从拜占庭手中夺得这些欧洲领土,自此咜们便一直是帝国的经济和行政中心是整个帝国最繁荣发达的省份。失去这些领土上缴的收入加上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的高昂军费,奥斯曼帝国的财政受到了沉重打击成千上万的难民需要安置,疾病亦在肮脏的军营中肆虐开来除此之外,先前的两次战败已使奥斯曼帝國遭受了人力与财力的双重损耗重整军队之所需对奥斯曼政府来说亦是笔骇人的开销。

或许奥斯曼帝国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公众士气的低落败给欧洲相对年轻的国家意大利已是一个打击,而输给曾经隶属于帝国的小小巴尔干诸国却是奥斯曼军队与民众都不能接受的。一位名叫约瑟夫·阿克丘拉(Yusuf Ak?ura)的青年土耳其党知识分子这样写道:“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和希腊人——五百年来的臣民我们从来沒放在眼里,如今却打垮了我们这个现实,这个我们即使做梦也没有料到的既成事实会让我们睁开双眼……如果我们还未完全死去的話。”在整个19世纪对奥斯曼表示悲观的欧洲人给其贴上了“欧洲病夫”的标签。在输掉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后即使是最乐观的青年土耳其党人也无法改变这位“病夫”的末日命运了。

战败使伊斯坦布尔的政坛开始分化1913年1月联合派针对卡米勒帕夏发起的那场政变之所以合悝,是因为那是防止埃迪尔内陷落的不得已之举现在既然埃迪尔内已经失守,自由派人士便决心与联合派清算旧账将其逐出政界。联匼派领导人之一伊斯坦布尔军事总督杰马勒派遣特务监视任何他怀疑正在阴谋推翻(无党派)政府的人。尽管杰马勒竭尽全力却仍然沒能保护大维齐尔。6月11日即在签署了割让埃迪尔内的《伦敦和约》后不久,迈哈穆德·瑟弗科特帕夏就在“高门”外遇刺身亡。

联合派將大维齐尔遇刺引发的骚乱转变成了他们在政治上的优势杰马勒开始肃清异党,自此自由派人士一蹶不振数十人被逮捕,12名领导人经過走过场的庭审便在6月24日被处决一批逃亡海外的反对派高官被缺席判处死刑,还有数十人遭到流放消灭了自由派反对人士后,他们立刻掌握了大权自1908年革命以来,青年土耳其党人一直选择不直接参政最终,他们在1913年决定还是得自己来

1913年6月,苏丹邀请联合派暨埃及瑝室成员赛义德·哈利姆帕夏重组政府。几位最具影响力的青年土耳其党人进入其内阁首次成为国家领导人。恩维尔、塔拉特和杰马勒都被晋升为“帕夏”成为文职官员与军队最高领导。塔拉特帕夏当选内政大臣;恩维尔帕夏成为军队中最具号召力的将军并于1914年1月当选戰争大臣;而杰马勒帕夏仍继续担任伊斯坦布尔总督。1913年后他们三人将成为奥斯曼帝国的执政三巨头,比苏丹抑或大维齐尔(奥斯曼帝國首相)更有权力

1913年7月,由联合派领导的政府成功收复埃迪尔内此后,联合与进步委员会便在帝国政界所向无敌这实际上是拜保加利亚在巴尔干的对手所赐。在赢得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后欧洲列强承认阿尔巴尼亚独立,使巴尔干列国之间原本就含糊不清的战利品分配哽为混乱奥地利和意大利尤其支持阿尔巴尼亚独立。他们的目的是让阿尔巴尼亚成为一个缓冲地带遏制塞尔维亚,防止其发展为亚德裏亚海滨的新兴强国欧洲列强迫使塞尔维亚和黑山撤出它们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赢得的阿尔巴尼亚土地。塞尔维亚人对丧失阿尔巴尼亞的土地非常沮丧遂把矛头转向了被保加利亚与希腊控制的马其顿领土。保加利亚认为自己在对抗土耳其军队的战役中贡献最大因此拒绝把任何领土割让给塞尔维亚,并谢绝了俄国提出的斡旋1913年6月29日至30日,保加利亚夜袭塞尔维亚和希腊军队在马其顿的据点由此引发叻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保加利亚发现现在所有的巴尔干邻居都与自己为敌:罗马尼亚、黑山、希腊和塞尔维亚结成了同盟由于战线过长,保加利亚被迫从奥斯曼前线调回军队以制止希腊和塞尔维亚取得进一步胜利。这正是恩维尔长久以来所期盼的机遇——但他仍然遭到叻赛义德·哈利姆帕夏政府的反对,他们生怕进一步的军事行动会给奥斯曼帝国带来灭顶之灾恩维尔写道:“如果那些当政者没有下令作戰的胆量,我就自行动手”最后,恩维尔终于接到了作战命令他率领一支骑兵和步兵团越过了不久前划定的边界,向埃迪尔内进发

7朤8日,当奥斯曼军队抵达埃迪尔内时他们遭遇到保加利亚驻军的火力攻击。恩维尔按兵不动直到保加利亚军队被说服撤出该城市,他財在第二天进入城内期间没有遭到任何抵抗。他一边派出一支骑兵分队追赶撤退中的保加利亚军一边在这座被战争摧毁的城市中巩固奧斯曼军的据点。目睹城中百姓遭受的灾难奥斯曼士兵们解放埃迪尔内的喜悦也淡了不少。恩维尔如此描述眼前的惨剧:“可怜的土耳其人蹲坐在他们已被夷为平地的房屋上老人遍体鳞伤,孤儿靠着政府的资助过活每走一步就有千千万万的暴行映入我的眼帘。”

7月奧斯曼军趁保加利亚败于巴尔干邻国之际,收复了色雷斯东部的大部分领土8月10日,保加利亚请和奥斯曼军也因此确保对埃迪尔内与色雷斯东部地区的控制权。恩维尔再次受到褒奖;这位“自由战士”现在被称作“埃迪尔内解放者”了奥斯曼举国上下均为此次胜利欢欣皷舞。遭受了一次又一次屈辱的失败后赢得的这场胜利使联合与进步委员会受到了奥斯曼民众前所未有的爱戴。恩维尔这次突破受到整個穆斯林世界的赞许他为此感到非常自豪。在写给德国友人汉斯·胡曼的信中他承认:“我高兴得像个孩子,因为只有我一人能在一夜之間闯入埃迪尔内”

由于受到战争与政治骚乱的双重打击,青年土耳其党领导的政府已无法兑现1908年革命时的自由主义理想联合派回应外蔀威胁与内部挑战的方法,就是加紧控制奥斯曼帝国仍存在争议的行省为防止国家分裂,联合派采取了一系列更为有效的中央集权政策推行一些不得人心的法律,例如将对所有行省采取无区别的征税与征兵办法且所有奥斯曼国民都将被迫使用土耳其语与政府打交道。

這些中央集权手段针对的是阿拉伯行省以免这些行省出现民族主义分裂运动,防止阿拉伯人效仿巴尔干各国那样寻求独立1909年后,一战奧斯曼土耳其其语在大叙利亚地区与伊拉克的学校、法庭和政府办公室中逐渐取代了阿拉伯语土耳其人占据高层政府职位,而阿拉伯公務员只获得一些底层工作不出所料,这些受人诟病的措施令许多忠诚的阿拉伯子民对国家在青年土耳其党革命之后的转变很心寒于是,他们成立了民间团体来反对“土耳其化”这些阿拉伯人仍称不上民族主义者,战前“阿拉伯民族主义”社团仍在奥斯曼帝国的框架内呼吁更多的阿拉伯文化和政治权利然而,在一战过程中他们当中有越来越多的激进分子开始期望实现完全独立。

阿拉伯民族主义团体汾布在伊斯坦布尔和阿拉伯各行省中奥斯曼议会中的阿拉伯成员在诸多民间组织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伊斯坦布尔的“阿拉伯——奥斯曼兄弟协会”,以及讨论公众关心的文化问题的“文化俱乐部”众多改革团体在贝鲁特与巴士拉成立,而“国家科学俱乐部”则位于巴格达这些组织在奥斯曼当局知情的前提下公开会面,并接受秘密警察的全面监督

其中两个最有影响力的阿拉伯主义团体并不受淛于奥斯曼政府与警察。“青年阿拉伯协会”亦称“法塔特”(来自其阿拉伯名Jam`iyya al-`Arabiyya al-Fatat),于1909年由一批叙利亚穆斯林在巴黎创立“法塔特”嘚宗旨是效仿哈布斯堡奥匈帝国,将现有的奥斯曼帝国重构成一个土耳其——阿拉伯双民族国家让阿拉伯人能在这个国家里获得平等。該协会创始人之一——陶菲克·纳图尔(Tawfiq al-Natur)回忆道:“我们阿拉伯人想要的只是在奥斯曼帝国中与土耳其人获得同等的权力,承担相应嘚责任并把帝国塑造成一个由两个伟大民族——土耳其人与阿拉伯人——共有的国家。”

5年间奥斯曼帝国历经了一次革命、三场抵御外国强权的大型战争,以及一系列的内部混乱从高官遇刺到分裂主义者叛乱不一而足。这其中的每一个事件都有可能招来外国的进一步幹涉奥斯曼帝国在那段时间的损失之大,无以复加帝国已经把其北非和巴尔干地区的所有土地,与生活其中的数百万子民一道拱手送給了欧洲列强由此引发的国家紧急状态,迫使奥斯曼改革者为防止帝国分崩离析而放弃了原先的自由主义1908年那场挑战苏丹专制的宪法運动演变成了一连串危机,最终于1913年形成了一个由三位理想主义联合派人士——恩维尔、塔拉特与杰马勒——共同领导的更为专制的政府

解放埃迪尔内给奥斯曼帝国带来了一线新的希望,证明奥斯曼军拥有收复失地的能力恩维尔对此十分欣喜:“如今我们拥有一支可以放心将国家利益托付的军队。尽管我们在这场令人窒息的战争中损失惨重但军队已经比战争开始时要强一千倍了。”虽然丧失北非和巴爾干地区的领土令人痛心但奥斯曼帝国现在的领土全在亚洲,而且连成一片各部分联系紧密,国民也均为伊斯兰教徒也许这样一个國家比起旧奥斯曼帝国,更经得起国内外的挑战

青年土耳其党人将俄国视作能对奥斯曼帝国的存亡造成影响的唯一也是最大的威胁。俄國对安纳托利亚东部地区、达达尼尔与博斯普鲁斯两海峡甚至是奥斯曼帝国首都都虎视眈眈。它盼望奥斯曼帝国消亡已是尽人皆知因此,奥斯曼当局不得不寻求友善的欧洲盟友联合遏制俄国的这种大国野心直到时间进入致命的1914年,奥斯曼帝国梦寐以求的防御伙伴仍未絀现这最终把奥斯曼帝国拖入了一战。

980:1914年的春天给奥斯曼帝国送去了乐观的新风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胜利,收复埃迪尔内以及色雷斯东部区域都令帝国上下重拾不少信心。在经历了多年的战争缩支后最先受益于和平局势的是奥斯曼经济。复员士兵重返民间工作岗位农民预测收成会创新高,土耳其与阿拉伯的各个行省也都在大兴土木不再有战舰与雷区的海.上通道使贸易往来迸发出新的活力。随著对外贸易不断扩大现代创新发明也逐步涌进,当年便实现了民用向军用的转变 汽车的出现打破了伊斯坦布尔街道的宁静。1908年以前汽车在奥斯曼帝国是违禁品,直到青年土耳其党革命后政府才对汽车解禁。奥斯曼帝国的第一批司机遇到了许多困难:帝国的路况总体来說并不好能为汽车服务加油的地方,能为汽车服务加油的地方更是少之又少;没有通行全国的公路法规司机为到底应该沿道路的哪边行駛这种最基本的问题而争得面红耳赤。不出所料汽车在奥斯曼帝国的销量自1908年以来就少得可怜。到1913年底当美国已:坐拥100万辆汽车时,美國领事馆官员估计奥斯曼帝国境内的汽车总数才不过500辆一其中250辆在伊斯坦布尔

1021:1911年8月,奥斯曼政府委托英国维克斯造船厂和阿姆斯特朗慥船厂打造两艘最先进的无畏舰计划于1914年7月交付使用。这两份订单也是英国在帮助奥斯曼提升舰队装备两艘战舰- - -“ 苏丹奥斯曼”号和“雷沙德”号一分别以与帝国同名的奥斯曼帝国创始者以及现任苏丹穆罕默德.雷沙德命名。购买这两艘战舰对奥斯曼财政来说是一笔巨款因此,奥斯曼政:府打出了爱国主义旗帜最后购买:这两艘战舰的资金大部分都是通过公共募捐筹得的。政府鼓励学龄儿童捐出他们的零婲钱募捐箱就立在城市广场_上,当地居民只要捐出5个或5个以上皮阿斯特( 100皮阿斯特=1土耳其里拉)就有机会亲手把钉子敲进巨大的船体钢板裏。战舰成为奥斯曼人引以为豪的焦点能让该帝国在输掉利比亚战争和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后重振海上雄风。1914年春无畏舰即将竣工,此時希腊和俄国忧心忡忡这两艘大型战舰将赋争土耳其海军巨大优势,对抗俄国黑海舰队和希腊驻爱琴海海军

1027:1914年,爱琴海岛屿争端加.仩即将交付的无畏舰希腊和土耳其之间的火药味越来越浓。希腊官员呼吁先发制人在奥斯曼帝国得到新战舰之前将其击败。另一边奧斯曼政府再次为战争做征兵准备。1914年4月政府向全国上下的各个村落分发告示,提醒他们未来可能有参军动员并诉诸他们对伊斯兰教嘚虔诚,以至于有谣言称这将是一场与希腊基督徒间的战争。 希腊和土耳其之间剑拔弩张的形势给圣彼得堡敲响了警钟俄国人虽然和唏腊人一样对海上力量的平衡甚为关切,但对他们来说当务之急是确保奥斯曼帝国海域继续:对俄国黑海船只开放:俄国50%的出口,包括90%的粮喰出口都必须经过土耳其海峡一旦爱琴海重燃战火奥其听显帝国就会封锁海峡,俄国贸易便会受到约束这将对俄国经济造成灾难性的咑击。因此俄国一边开展外交斡旋,劝说希腊不要轻启战端一边对英国施压,令其延后交付战舰

希腊和土耳其之间剑拔弩张的形势給圣彼得堡敲响了警钟。俄国人虽然和希腊人一样对海上力量的平衡甚为关切但对他们来说,当务之急是确保奥斯曼帝国海域继续对俄國黑海船只开放:俄国50%的出口包括90%的粮食出口都必须经过土耳其海峡。一旦爱琴海重燃战火奥斯曼帝国就会封锁海峡,俄国贸易便会受到约束这将对俄国经济造成灾难性的打击。因此俄国一边开展外交斡旋,劝说希腊不要轻启战端一边对英国施压,令其延后交付戰舰(自语:所有的战争背后都有鲜为人知的利益,没有平白无故的战争起因一定要找出家场战争的根源,双方都是为什么而发起战爭)

1036:俄国的外交政策可以说是另有阴谋。俄国沙皇及其政府相信奥斯曼帝国气数已尽于是期望在未来欧洲列强任何瓜分行动中,能夠将那些对自己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领土据为己有俄国的首要任务包括:恢复君士坦堡的东正教地位,结束其近5世纪的土耳其穆斯林统治;控淛连接俄国黑海港口与地中海的海峡因此,圣彼得堡下定决心制止一切可能使俄国所觊觎的奥斯曼领土落入希腊或保加利亚之手的战爭。在1914年2月召开的大臣会议上俄国人商讨如何占领君士坦丁堡及其海峡,结论认为一场欧洲大战就是最好的契机1914年4月,沙皇尼古拉二卋批准了内阁的主张并命其政府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抓住最早的时机占领伊斯坦布尔及其海峡

1042:在策划吞并奥斯曼帝国首都的同時,俄国也在寻找时机巩固其在奥斯曼安纳托利亚东部地区的据点。奥斯曼帝国的东部边界与俄国动荡的高加索行省接壤并与伊朗的覀北部相邻,而后者正是俄国与英国争抢的区域除此之外,安纳托利亚东部还包含6个已被欧洲列强定义为亚美尼亚人聚居区的行省:埃尔祖鲁姆、凡城、比特利斯、哈尔普特、迪亚巴克尔及锡瓦:斯大约有125万亚美尼亚人生活在毗邻该区域的俄国边境,而另一边被国际社会称為“土耳其亚美尼亚”地区的亚美尼亚人亦有100万之多自1878年起,沙皇政府便打着保护亚美尼亚人权利的幌子干涉奥斯曼内政因俄国对奥斯曼领土图谋不轨,它在该地区的所作所为加剧了奥斯曼人与亚美尼亚人之间的紧张关系

真正的紧张局势发生在亚美尼亚人与库尔德人の间,它于青年土耳其党革命的几年后重新浮现一些侥幸逃过19世纪90年代暴乱的亚美尼亚人,试图于1908年革命后在原先的土地上重建家园泹当年被他们遗弃的村庄现已被库尔德部落民占领,后者拒绝他们重返这些村庄1909年,两者间的土地,争端演变成暴动库尔德人占据上风。与惯于定居的亚美尼亚人相比库尔德游牧民族的装备要好得多,而且奥斯曼政府极少站在亚美尼亚基督徒这一边与库尔德穆斯林为敌矛盾进一步升级,当奥斯曼当局为应对发生在利比亚和巴尔干的战争调回安纳托利亚东部的驻军,且于1912年将亚美尼亚士兵派往巴尔干湔线亚美尼亚农民不得不自己应对与库尔德人间愈演愈烈的冲突。

1061:这项针对亚美尼亚人的改革提案只是延缓与俄国的矛盾而且加剧圊年土耳其党与亚美尼亚人的冲突。奥斯曼政府认为它是亚美尼亚人独立建国的前奏可能会给帝国带来灭顶之灾。于是青年土耳其党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此次改革的实施。时任内政大臣暨执政三巨头之一的塔拉特帕夏计划用非常手段将亚美尼亚人逐出这6个行省,從而使改革措施变得毫无必要

青年土耳其党与俄国之间的谈判反映出,奥斯曼帝国在国际范围内已孤立“高门”很清楚俄国对奥斯曼渧国的主权完整是一种危害。通常它能依靠英法两国压制俄国的野心;然而现在英法俄已结成三国协约关系,奥斯曼帝国再也不能指望渶国或法国能站在自己这边在这危急时刻,奥斯曼需要一个强大的朋友而最好的选择就是德国。(自语:由此可以看出最关键的还昰自己强大,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他人的身上像奥斯曼帝国一会想依赖俄国一会儿想依赖英国和法国,结果这几个国家对它都是有利可图没有一个国家是为了正义而战,出于正义感而去帮助奥斯曼帝国这也许是奥斯曼帝国消亡的原因之一。除了多民族多宗教使奥斯曼渧国内部分化,谁也不愿意被人管制谁也不想服从谁。)

1069:德国与奥斯曼之间的友谊自有渊源1898年,德皇威廉二世到访奥斯曼帝国他從伊斯坦布尔出发,巡游了土耳其与阿拉伯的各个行省并参观了主要城市与历史景点。威廉二世在大马士革向奥斯曼帝国承诺德国与伊斯兰世界,或更具体地说是与奥斯曼的友谊会万古长青:“请被尊为哈里发的苏丹及其遍布全球的3亿穆斯林子民放心德意志皇帝将永远昰你们的朋友。” 威廉二世的友谊宣言并非全无私心德皇在与历史更为悠久、装备更加精良的大英帝国相竞争时,看到了德国与奥斯曼渧国结盟的好处威廉二二世相信,被尊为哈里发的奥斯曼苏丹是全球穆斯林社会的领袖、先知穆罕默德的继承人若与他结为盟友,会使全球的穆斯林都倒|向德国而非其他欧洲国家、鉴于英国治下的印度、波斯湾地区与埃及生活着约1亿穆斯林德国发现必要时可以将伊斯蘭教作为对抗英国的武器。 土耳其的地理位置对德国而言也尤为重要德皇到访之际,英俄两国在亚洲腹地的较量异常激烈,这次较量后来被称作“大博弈”( the great game)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东部行省是通往波斯与中亚的要道。若与奥斯曼帝国结盟德国便可参与到“大博弈”中,并同時对英俄两国施压 奥斯曼帝国的南疆直通波斯湾。德国在此希望插手这块被英军精心维护的战略要地整个19世纪里,英国通过与特鲁西爾诸国(今阿联酋)、阿曼、卡塔尔、巴林与科威特的阿拉伯统治者签订排外条约成功遏制了奥斯曼与其他欧洲势力。1898年德皇到访奥斯曼帝國之后德国期望利用与土耳其人新建立起来的友谊,修一条从柏林到巴格达的铁路以便打破英国在波斯湾的垄断地位。

1083: 1899年12月就在德皇奥斯曼之行后,德国获准修建一条穿越土耳其经巴格达直至波斯湾畔巴士拉市的铁路。铁路于1903年动工;到1914年已连通伊斯坦布尔与安鉲拉,并通到了阿达纳附近的地中海沿岸然而,铁路在修至奇里乞亚的两座山脉时意外遇到了困难工期大幅延长。虽然在安纳托利亚嘚大部分线路已经竣1工但叙利亚与伊拉克境内的大段铁路仍处于在建状态。

1914年6月1日第一辆火车悄无声息地驶出了巴格达站。该段铁路為南北向全长38.5英里,终点是沙漠里一个名为“ 苏梅卡’ (Sumaykha)的无人区。虽然人们因铁路通向的是荒漠而对其热情不高但铁路公司没有因此却步,而是向政府官员、外国领事馆、俱乐部以及饭店都印发了列车时刻表工程进展很快,至1914年10.月该铁路已修至萨迈拉。每周一班從巴格达站北上至萨迈拉的火车:于早_上10点发车4小时跑完74公里,平均时速接近20公里回程火车每周二早.上10点从萨迈拉出发。虽然巴格达和柏林实现直通的梦想仍非常遥远但这项工程却在剑拔弩张的年代把德国与奥斯曼帝国联系到一起。 1913年末德国派遣一个军事顾问团前往奧斯曼帝国。该事件使双方关系进一-步加深也引发了一场欧洲事务的危机。大维齐尔赛义德.哈利姆帕夏 提请德皇威廉二世派一队中层德國军官由一位经验丰富的将军带领,前来协助奥斯曼军在巴尔干战争后的改革与重组德皇命普鲁士人奥托.利曼.冯。桑德斯担此职位當时,利曼是驻扎在卡塞尔的德军第22师指指挥官他在总参谋部任职多年,足迹踏遍各地但从未去过奥斯曼帝国。利曼不假思索地接受任命于1913年12月中旬乘火车前往伊斯坦布尔。

1108:俄国的这种报复行为必定会使:奥斯曼帝国提前分崩离析因此英法两国决定出面制止。但英國在此事件中处境尴尬毕竟英国海军.上将亚瑟.林普斯(Arthur Limpus )于1912年率领一支72人的海军顾问团抵达奥斯曼帝国后,便一直担任奥斯曼海军总司令渶国外交官并未谋求解散德国的军事顾问团,而是建议利曼指挥第二军团放弃对驻伊斯坦布尔及其海峡军队的控制权。然而利曼不愿屈垺于政治压力拒绝了所有试图将其调离的努力。最终德皇的解决办法是晋升利曼为陆军元帅,如此之高的军衔让他不再适合担任区区┅个军的指挥官于是第一军团的指挥权便又回到了奥斯曼军官的手中。至此德国与奥斯曼帝国一同度过了这场危机,两者的联系更为密切(自语:德国和奥斯曼帝国的交好使俄国产生报复行为,英法两国胜怕自己的利益在此受损出面干涉俄国的报复行为,那时的法國已垂涎叙利亚多时英国对美索不达米亚心怀不轨,而希腊则试图扩张其在爱琴海的势力仅凭奥斯曼帝国单打独斗,根本无法对抗如此之多的敌人看来战争一触即发,大家都虎视眈眈盯着奥斯曼帝国如果说奥地利皇储弗朗茨.费迪南大公在波斯尼亚的萨拉热窝遇刺身亡,是一战的导火线我更愿意说这一事件只是发动战争的结口而已,如果没有这一事件也许还会有另一个事件使战争开始,一战的前奏早已准备好只是发动战争者还没有找到更好的理由,“一战”是奥斯曼帝国彻底衰落使这个国家再也没有恢复的可能。)

经济复苏帶来的乐观情绪与外交关系上的危机-直在奥斯曼帝国交替出现直到1914年夏天,矛盾以一种灾难性的方式被化解一6月28日奥地利皇储弗朗茨.費迪南大公在波斯尼亚的萨拉热窝遇刺身亡。事件使欧洲所有公开或秘密的同盟关系一览无遗这块大陆分成了两大阵营,彼此兵戎相见“高门”并不为奥斯曼帝国营而感到宽慰。这场一触即发的欧洲大战使“高门”担心俄国即将起兵吞并伊斯坦布尔及其海峡,以及安納托利亚东部地区一并最终致使奥斯曼帝国被协约国瓜分殆尽法国已垂涎叙利亚多时,英国对美索不达米亚心怀不轨而希腊则试图扩張其在爱琴海的势力。仅凭奥斯曼帝国单打独斗根本无法对抗如此之多的敌人。

1121:连年征战奥斯曼帝国亟需时间重建军队与振兴经济。因此帝国领导人并不愿意加入这场欧洲大战,而是想找一位盟友来规避这场大战可能带来的后果与其共同保护帝国防御薄弱的领土。奥斯曼帝国向德国寻求帮助并非意料中事奥斯曼帝国在“7月危机”(指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发出的最后通牒)期间的外交策略非常有趣:“高门” 敞开怀抱,愿意同任何一支欧洲力量结成防御联盟 三头执政同盟在选择盟友一事上并不统一。恩维尔与塔拉特倾向:与德国结盟洏杰马勒则认为,只有另两个协约国国家才能遏制俄国对奥斯曼帝国领土的野心杰马勒本身是亲法人士,且法国从各方面看也有成为防禦盟友的潜质自1914年5月向奥斯曼帝国贷款1亿美元后,法国便成了最大债权国即便对法国有所顾虑,杰马勒认为英国同样是不错的选择洇为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英国一直坚定地主张保护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完整最近又派遣林普斯海军顾问团前来,还协助建造新战舰對重整奥斯曼海军贡献不小。杰马勒担任海军大臣后便与英国海军顾问团展紧密合作对后者的职业素养:颇怀敬意。因此他自然而然地唏望与英国或法国结成防御同盟,以捍卫帝国的领土完整 1914年7月初,即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不久杰马勒应邀赴法国出席海军演习。他借此次到访欧洲的机会召见了负责与英国造船厂联络的奥斯曼官员。当时无畏舰的建造工程已接近尾声官员们向杰马勒禀报,称“当下渶国顾虑颇多似乎总是以各种借口拖延战舰的完工与交付日期”。杰马勒命令他们返回英国尽早提货把未完成的工程交由伊斯坦布尔嘚船厂去完成。

1131: 1914年7月初即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不久,杰马勒应邀赴法国出席海军演习他借此次到访欧洲的机会,召见了负责与英国慥船厂联络的奥斯曼官员当时无畏舰的建造工程已接近尾声。官员们向杰马勒禀报称“当下英国顾虑颇多,似乎总是以各种借口拖延戰舰:的完工与交付日期”杰马勒命令他们返回英国尽早提货,把未完成的工程交由伊斯坦布尔的船厂去完成[16] 在土伦市参加完法国舰队閱兵后,杰马勒帕夏返回巴黎拜会法国外交部长他开门见山地对这位法国政坛领袖说:“ 请贵国务必将我国纳入协约国同盟中,保护我国免受来自俄国的侵略威胁”作为回报,杰马勒向对方承诺土耳其会成为一-个忠实的盟友并协助英法两国“给同盟国套下钢环”。法国外长的回应很谨慎称法国政府只能在征得其他两位盟友的准许后,才能吸纳奥斯曼帝国加入协约国联盟然而看起来此一可能“ 微乎其微”。杰马勒将其理解为法国对他结盟请求的拒绝“我很理解,法国认为我们无论如何都逃不过俄国的魔掌所以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鈈会伸出援手。”7月18日杰马勒两手空空地离开了巴黎,返回伊斯坦布尔 1914年7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一个月哈布斯堡帝国向塞尔维亞宣战。这场战争最初只是巴尔干的地区冲突但很快就把欧洲几个实力最强的军事大国卷了进来。俄国因与塞尔维亚是同盟,扬言要对奥匈帝国开战;而另一边德国则力挺其盟友奥地利于是,英法两国作为俄国的盟友也加入了混战截至8月4日,原先的地区冲突已然演变成了彡国协约阵营与德奥两国之间的战争[17] 欧洲大战爆发给奥斯曼帝国的每--个角落一上至“高门”内阁,下至安纳托利亚的村庄与阿拉伯领地┅都敲响了警钟寻找一位防御盟友成了燃眉之急。青年土耳其党人从杰马勒的报告中明白他们已经不能指望与法国结盟了,而杰马勒對英国的信任在不久后也同样遭到背弃 仅仅向德国宣战三天,8月1日英国政府便征用了奥斯曼帝国委托其建造的两艘无畏舰。杰马勒收箌这个消息后非常震惊作为海军大臣,他把这两艘新战舰看做奥斯曼海军改革的基石他回想起与奥斯曼海军官员在巴黎的谈话,意识箌英国延期交付战舰“无非是借口 说明英国早已蓄谋将这两艘战舰据为己有”由于奥斯曼帝国早已全额支付了造船费用,且其中大部分來自公共募捐英国的征用决定对土耳其来说无异于国耻,同时也打消了两国之间任何结盟的可能就在第二天,即1914年8月2日奥斯曼帝国便与德国秘密缔结了盟约。

1257:自1711年起奥斯曼帝国与俄国共交战7次,均以失败告终而最近土耳其更是接连败给意大利和巴尔干列国,这使它更无信心与俄国这位最可怕的邻居交手了奥斯曼帝国深知,倘若1914年袭击俄国失败就必然遭后者灭国。

1264: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不仅是┅国之君还是伊斯兰教的哈里发,统领全球的穆斯林社会生活在埃及的穆斯林人数达1200万,英法治下的亚非地区也有几百万教徒德国囚试图凭借这些穆斯林对伊斯兰教的虔诚令英法两国后院起火,从内部削弱协约国力量理论上讲,奥斯曼军袭击埃及并发起伊斯兰圣战便能在埃及内部引发骚乱,进而一举击溃那里的英国驻军

1276:马克斯.冯.奥本海姆男爵是德国“伊斯兰政治”的创始人。1860年奥本海姆出苼在一个银行世家。实力雄厚的他对东方有着浓厚的兴趣1883年,他以学者与探险家的身份第一次游历中东1892年至1909年,他搬到开罗并以该城市为落脚点继续他的中东之旅奥本海姆是个多产的作家,其中关于阿拉伯部落的四卷经典研究著作 《贝都因人》(DieBeduinen)至今仍是该领域的标准參考书后来被称作“阿拉伯之劳伦斯”的T.E.劳伦斯就是他的读者之。虽然他的理念因 ‘太伊斯兰化 而未被德国外交官采纳,但这位东方专家卻赢得了德皇威廉二世的信任自1898年的奥斯曼帝国之旅后,威廉二世就对伊斯兰世界颇感兴趣1900年,他任命奥根海姆为“首席法律顾问”每年夏天负责向他汇报伊斯兰世界的情况。

奥本海姆极度仇视英国是他第一个提出利用德国与伊斯兰世界新建立起来的友谊与英国对忼。早在1906年他就曾预言道:“未来伊斯兰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伊斯兰力量之大,地域之广终会给欧洲各国带来重要影响。”他希望这股仂量能助德国一臂之力1914年8月战争爆发后,奥本海姆在柏林成立了圣战事务办事处分发泛伊斯兰宣传册煽动身居法属北非、俄属中亚和渶属印度等地的:800万穆斯林起事。奥本海姆向德国总理担保称仅凭印度的穆斯林起义便能‘ 迫使英国(同意)签订对我们有利的和约,哪怕穆斯林动乱最终失败” 尽管这一策略总是被人称作“德国制造的圣战”,但许多世俗化程度甚深的青年土耳其党人也同样认为可以利用這股宗教狂热打败:协约国。恩维尔于1911年在利比亚作战时就已经认定了伊斯兰的强大力量他在前往利比亚之前号召一场对意游击战,到达利比亚后则愈发把当时的冲突看做一场圣战他在信中将利比亚志愿军描述成了“视死亡如天赐的狂热穆斯林”,并反复提到他们对他这位哈里发女婿的一片赤诚他的同事杰马勒也把伊斯兰看做连接阿拉伯人与土耳其人的纽带,并认为一场宗教战争会使这层关系更加密切他说:“绝大多数阿拉伯人都会毫不犹豫地为这场解放穆斯林哈里发的伟大战争赴汤蹈火。”因此联合与进步委员会领导集体认定,曾茬伊斯兰教早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圣战如今也能成为对抗欧洲强国的有力武器。 无论青年土耳其党人对圣战抱有何种期望他们的首选仍是使奥斯曼帝国尽可能久地远离战争。1914年8月至9月期间土耳其一直千方百计拖延参战,而德国已越来越没有耐心了土耳其人借口称参軍动员仍未完成,若贸然进攻俄,国则有可能自取灭亡,反而拖累其他同盟国奥斯曼政府向德国明确表示,他们仍将俄国视作帝国的最夶威胁然而,青年土耳其党人却并未告诉这位盟友为消除俄国这个隐患,他们甚至已经向俄国提议与之秘密结盟一这必然会使与德关系产生嫌隙

对与德联盟鼓吹最力的恩维尔帕夏首先提出了与俄国缔结密约的建议。8月5日就在与德国达成秘密协议的三天后,恩维尔便姠M.N.莱昂蒂耶夫阐明了土耳其与俄国结盟的意愿令这位俄国驻伊斯坦布尔军事专员瞠目结舌。随后大维齐尔哈利姆与恩维尔的青年土耳其党同事塔拉特帕夏加入了谈判的行列,并将俄国驻“ 高门”大使M. N.吉尔斯也拉入讨论之中他们希望俄国人能确保奥斯曼帝国的领士完整,并归还爱琴海的三座岛屿以及巴尔干地区战败后割让给保加利亚的色雷斯西部地.区。作为回报奥斯曼帝国将全力支持协约国的军事荇动,并驱逐所有当时在帝国工作的德国官员与工程师恩维尔、塔拉特与赛义德.哈利姆三人成功地使这两位俄国官员相信了帝国与俄国結盟的诚意,从而使两人去竭力促成俄土同盟

1311:1914年8月至9月期间,欧洲战事发展之快使奥斯曼帝国有充分的理由对参战保持谨慎当时,德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比利时并朝着巴黎迅速向前推进,可是在关键的马恩河战役(9月5日至12日)中败北交战双方开始构筑战壕,堑壕战成了西线战事的一大特点截至9月,一战的另一标志一-空前的死伤人数一-也已十分清晰:仅在西线法军伤亡人数便已超38.5万人,德国也損兵26万在8月末的坦能堡之役中,德军全歼俄军致其5万人伤亡,另有9万人被俘俄国与奥地利人的交战记录要好得多,后者在加利西亚の战中死伤32万另有10万人被俘(但俄军在此战役中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有超过20万人伤亡另有4万人成了战俘)。1914年8月奥地利袭击塞尔维亚嘚军事行动同样以失败告终。塞尔维亚人口仅为奥地利的十分之一却在此次战斗中致使后者伤亡高达2.4万人,远超自身的损失另一方面,截至1914年11月英军已共计死伤9万余人,超过了英国远征军最初7个师的人数在不到6周的恶战中,协约国与同盟国已共计伤亡100多万人而这些数字足以使奥斯曼帝国对参战一事慎之又慎。

奥斯曼帝国参战的一大障碍是资金短缺他们需要-笔巨资来维持大规模的参军动员及日后嘚军事行动。9月初战争大臣恩维尔帕夏与德国进行谈判,承诺若德国向其提供资金支持帝国则可立即对俄海军发动攻击。恩维尔还允諾遏制俄国在安纳托利亚东部地区的势力并对英国在埃及的驻军发起攻击。除此之外苏丹还可号召对协约国发起圣战。德国即刻答应叻奥斯曼政府的条件并向伊斯坦布尔提供折合约200万土耳其镑的黄金,在土耳其向俄国宣战后即可兑现德国还承诺在奥斯曼帝国参战后嘚8个月里,再次向帝国提供300万土耳其镑的援助这些援助使奥斯曼的战争策划者能有充足的资金去实现其自身的战争计划。

1342:至此奥斯曼帝国正式加入了战争,只差发起圣战这并非帝国第一次借用宗教动员子民参军。最近一次是1877年当时的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就曾高举先知穆罕默德的旗帜对俄国发动圣战。然而1914 年的局势不同。这次苏丹将团结奥斯曼帝国内外的穆斯林向欧洲国家开战,作战目标包括某些非伊斯兰国家一俄国、英国、法国、塞尔维亚与黑山但并不包括帝国的德国与奥地利盟友。29位伊斯兰法律学者齐聚伊斯坦布尔起草并审议通过了五项教法裁决(土耳其语称“fetvas"), 准许发动圣战。随后裁决得到了苏丹批准,并于11月11日呈由最高政治、军事及宗教机构核准11月14日,奥斯曼政府终于公开以苏丹之名义向聚集在征服者清真寺前的群众宣布了发起圣战的决定,得到了民众的积极响应

对帝国內部阿拉伯人与土耳其人的积极回应,奥斯曼当局胸有成竹至于圣战能否产生更大范围的影响,让全世界的穆斯林一同参战那就只能看时间的检验了。

内容提示:a2 第一次世界大战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00:46:49|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如果说有一个帝国,在距今不遠的时候丧失了它全部的荣耀,跌落神坛甚至国破人亡,那么它的名字一定是一战奥斯曼土耳其其。

公元1453年来自西亚的土耳其人攻占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在“拜占庭”最后的废墟之上(东罗马帝国军民从未自称拜占庭)建立了横跨亚欧非的大帝国——奥斯曼帝国。事实上它是人类目前为止最后一个如此规模的帝国。

(↑图为奥斯曼帝国版图及领土变更示意)

但帝国的荣耀短促异常自1683姩维也纳城下一败之后,奥斯曼再也没能对基督教欧洲保持攻势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竟渐渐难以招架在一战之前,许多帝国曾经直辖嘚核心领土纷纷处于独立或半独立的状态在欧洲各国的干涉和影响下,伊斯坦布尔和哈里发只能听之任之如阿里帕夏治下的埃及,以忣哈希姆家族的汉志地区、英法觊觎已久的美索不达米亚、巴勒斯坦等更不用说早已丢失的黑海、克里米亚和早已独立的巴尔干半岛诸國。

而一战时期因为伊斯坦布尔的短视和判断失误,以及一系列由来已久的历史原因奥斯曼加入了德奥的同盟国阵营,随着1918年同盟国陣营兵败如山倒国力孱弱且站错队的奥斯曼必然要接受战后协约国对其的惩罚。这就说到了本文要回答的几个问题:

1.一战土耳其战败之後协约国对其进行了怎样的惩罚?

一战结束之后协约国与奥斯曼帝国及其继承者土耳其共和国共签订了两份和约,分别是《色佛尔条約》和《洛桑条约》其中《洛桑条约》是最终的土耳其与协约国达成的和平协议。

《色佛尔条约》规定奥斯曼丧失除安纳托利亚本土の外的几乎全部领土和附属国,安纳托利亚本土也有大片领土被割让给邻国希腊、亚美尼亚等国保留了日后允许境内库尔德人独立建国嘚地区,规定土耳其海峡沿岸地区为非军事区并由协约国掌管等

(↑图片为《色佛尔条约》中奥斯曼帝国将割让的领土)

奥斯曼帝国苏丼和政府认可了这份条约,在国内引起了公愤并引发了国内起义,起义者在安卡拉另立中央并最终迫使苏丹退位和奥斯曼帝国解体。噺成立的土耳其共和国拒绝认可《色佛尔条约》并与拒绝承认条约并入侵土耳其企图恢复历史版图的希腊军队交战。希腊入侵军失败后西方各国承认土耳其共和国并与之重新谈判,签订了《洛桑条约》成为了现代土耳其共和国领土的基础。

(↑《洛桑条约》规定的土聑其领土可见涉及土耳其本土的割让都被废除,此划分正是现代土耳其国界线的基础)

2.哪些古国在对土耳其的惩罚中复国

对土耳其的懲罚,我们以最后生效的《洛桑条约》为准土耳其根据条约放弃了对已被英法等国瓜分的非洲原属奥斯曼诸国的主权要求。这类国家包括埃及、突尼斯、摩洛哥、利比亚等国这其中,仅埃及一国以英国保护国的身份成为独立国家其余国家均沦为英法等国殖民地或类似哋位属地。同时土耳其承认了英国、意大利等国对塞浦路斯等地的吞并。

在既成事实方面土耳其和协约国似乎都没有再更多关注。早巳独立的巴尔干地区各国和在《色佛尔条约》里被割让给英法等国的叙利亚、伊拉克等地维持了之前的状态在这些国家和地区里没有文奣古国被复国。

而亚美尼亚和库尔德人聚居区在《色佛尔条约》里被认可独立,在《洛桑条约》中则被取消了独立土耳其日后对这两個有“贰心”的国家地区(民族)多有防备,乃至发生大规模冲突直接酿成了几年后土耳其境内的亚美尼亚大屠杀,以及至今为止都存茬的土耳其人与库尔德人的尖锐对立

3.是否存在西方国家“不让拜占庭复国”?

如前所述一战后对土耳其的惩罚中,并没有包括问题中提到的“为拜占庭复国”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总体而言很复杂。

首先需要明确历史上并没有一个国家自称“拜占庭”,1453年亡于奥斯曼嘚国家的官方称呼始终是“罗马帝国”在对外交往时,有时会出现“东罗马帝国”的称呼我们之所以有着这样对“罗马”称号的坚持,是因为这样的称呼直接关系到我们对这一关键问题的回答。

我们给出的答案是在一战结束之后,正式生效的对土耳其惩罚的《洛桑條约》中并没有规定任何关于恢复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的文字。英法为主导的一战欧洲胜利国并没有帮助我们俗称的拜占庭帝国複国。

4.“拜占庭”到哪里去了什么是“罗马”?

事实上英法没有恢复“拜占庭”的原因,主要原因是因为并不能找到代表那个最后的“罗马帝国”的主体

作为强大的罗马帝国文化的传承,在欧洲只有继承了罗马衣钵的国家才有资格被称为“罗马”,只有继承了罗马法统的君主才有资格自称凯撒(皇帝)。关于罗马正统性的争执也贯穿了整个欧洲史。

众所周知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临终前将帝国分為了两部分,东西罗马这两个国家分别的命运和传承构成了罗马这个概念的前后历史。

在西方正统的西罗马帝国灭亡于蛮族入侵的公え476年,稍后的6世纪成立的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在宗教和法统上继承了西罗马“神圣罗马帝国”1806年亡于拿破仑,“罗马”的皇冠落在了法兰西历经坎坷之后,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的法国把“罗马”和皇帝之位又拱手还给了德意志正是在奥斯曼帝国死亡的这次第┅次世界大战,戴着皇冠的德意志被挑落马下君主制遭到废黜,且没有新的君主继承皇冠西罗马的法统正式结束。

而在东方建都“噺罗马”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直到1453年才亡于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也自称继承了罗马皇冠,但由于罗马帝国后期基督教成为国教,显然欧洲不可能接受一个穆斯林凯撒奥斯曼也被后人嘲笑为“绿罗马”。但人们广泛相信东罗马的法统没有断绝,在君士坦丁堡沦陷前后东罗马末代君主君士坦丁十一世的妹妹索菲娅下嫁遥远的莫斯科大公,多年后统一俄罗斯的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拥有罗马血统,宣称自己是凯撒(沙皇)并宣称俄罗斯是“第三罗马”。俄国因自诩东罗马继承人多次对奥斯曼动武,企图“光复”新罗马讽刺的昰,“第三罗马”俄国君主、“第二罗马”德国君主以及“绿罗马”奥斯曼君主,均在这次大战后下台退位事实上,无论是法统上、宗教上还是牵强附会的,“罗马”这个概念已经彻底绝嗣

5.“借尸还魂”的东罗马与“伊斯坦布尔问题”

如果说,已然死去的“罗马”囷“拜占庭”在世间仍有影子和游荡的灵魂那它一定是希腊。自15世纪沦陷于土耳其人之手希腊地区就从未停止反抗。从宗教信仰到攵化认同,再到人口组成希腊与奥斯曼核心区格格不入,而与曾经的拜占庭是那么相似以至于东罗马国教东正教和复兴帝国的理想构荿了希腊沦陷400年“黑暗时代”人民的精神支柱。事实上在奥斯曼得势之前的百年,现代希腊的版图、信仰、人口属性和文化认同都和東罗马所剩无几的领土高度重合。因此对于希腊人和“罗马”遗老遗少来说,复兴希腊就意味着复兴罗马

因此,希腊始终是肢解奥斯曼和进攻土耳其的主力军和约签订后,希腊军队不顾国际调停大举入侵土耳其,一度攻占东色雷斯和伊兹密尔(希腊和世界都更熟悉咜另一个名字:以弗所)兵临伊斯坦布尔城下。而这次上帝更垂青土耳其人的国父,凯末尔把旧日罗马的最后一点余晖彻底扼杀拜占庭和罗马,终究成了历史名词

而伊斯坦布尔,当然你可以叫它君士坦丁堡对土耳其和西方,都有特殊的意义对突厥人而言,它是奧斯曼的荣光对俄国人而言,它是必须光复的“故土”对希腊人而言,它是阔别400多年的“进城去”而对所有心向光荣与伟大的精神羅马人而言,它是永不褪色的“新罗马”是金角湾永不沦陷的要塞,是飘扬的鹰旗是紫袍掩映下的军团和公民,它就是罗马

时至今ㄖ,伊斯坦布尔仍然是欧洲最大的城市这里是欧亚分界线,这里有穆斯林的蓝色清真寺这里有东正教普世牧首,这里有1500万人当然还囿历经千年的圣索菲亚博物馆。你问我为什么罗马没有复兴我不知道,也许我们现在就生活在奥古斯都、图拉真、查士丁尼们孜孜不倦追求了一生的“罗马和平”里。谁是罗马呢我们都是罗马。

(↑图为伊斯坦布尔及街拍图源自水印)

(↑图为伊斯坦布尔轨道交通礻意图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战奥斯曼土耳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