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为什么是姓王的排第几一?港澳台为什么是姓陈的排第一?

  • (有怪踩月而来美如秋水清若山河) 12:02:31

    隔壁老王是有根据的哈哈

  • 哎,姓王的表示这个姓氏无聊死了 哎姓王的表示这个姓氏无聊死了
  • (豆邮骂人并拉黑者亲妈当场暴毙) 12:11:33

    我不在前┅百里面…… 姓王的名人有谁啊?王凯一下子想不到太多 我不在前一百里面…… 姓王的名人有谁啊?王凯一下子想不到太多

  小孩今年生的 一个女孩 一个男孩 雙胞胎 爸爸姓王 妈妈姓陈 家谱排列 应该为王应X 谁能够帮助取名谢谢

双胞胎名字: 1,昌伦 敬伦 彰伦 锦伦 伟伦 道伦 蕙伦 佩伦 妙伦 美伦 碧伦 英倫 芳伦 2友和 友广 友铭 友诚 友祥 友琦 友南 友珍 友青 友琴 友怡 3,安平 永平 羽平 雅平 燕平 静平 银平 4安生 安澜 安恬 安倩 安萍 5,海迪 星迪 山迪 泉迪 禅迪 凯迪 书迪 晨迪 茜迪 燕迪 云迪 文迪 6慧哲 慧思 慧悟 慧渊 慧圣 慧成 慧鸿 慧芳 慧睛 慧雯 慧丽 慧美 7,立娟 立培 立衡 立涛 立云 立达 8雅致 雅仪 雅琴 雅盈 雅甜 雅妮 9,金源 金祥 金海 金泉 金华 金葆 金烨 金凤 金琳 金莉 金雯 金叶 10兴邦 兴德 兴旺 兴耀 兴达 兴莲 兴妲 兴娴 兴秀 兴珊 兴婷 兴安。 1 1. 启崢启嵘:峥嵘”是指山势险峻,引申为不平常的人或事启是开启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开启新的时代希望他们将来做不同寻常的人。 1 2. 藝峥艺嵘:“艺”是取手艺、技艺的意思。总体来讲就是希望他们兄弟两个可以掌握高超的技艺,做不平凡的人 1 3. 思聪,思明:语出《论语》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 4. 乐心乐成:“乐心” 是指欢乐之心;心里快乐。出自《礼记?乐记》:“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乐成”是指成功。出自《商君书?更法》:“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心”和“成”组合也有“心想事成”的意思。 1 5. 知春知秋:一叶知春亦知秋。春秋组合又有时间的意思。 朋友你好天下父母心,无一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名字无论如何取,最终皆是蕴含着父母对爱儿愛女的殷切希望与谆谆教诲以上名字只仅供你参考,取舍请便只当交个朋友,但我对你提出的问题我是认真费心回答的谢谢!

宝宝知道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智宸 刘禹锡: 踏歌词 日暮江南闻竹枝, 南人行乐北人悲 自从雪里唱新曲, 直到三春花尽时

做人鈳不能养成这种“拿来主义” 和“不劳而获” 的习惯难道别人就不用付出劳动吗!

对于刚出生宝宝的父母家人来说起一个符合王姓的好名字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很多家长绞尽脑汁的为宝宝起个好名字,甚至是没有头绪的在这里为王姓宝宝家长们提供了王姓历史名人,希望给宝宝起名提供上帮助

姓王的历代名人有哪些?

王悼(WANG DAO), 本姓姬字猛,

春秋周王公,周灵王姬泄心封之為琅邪王像取自清代《浙江剡县王氏宗谱》。

王蹟(WANG JI), 又名愤字子明,

春秋战国周侍中大夫。像取自清代修《江苏王氏三沙全谱》

王翦(WANG JIAN,) ,频阳(今陕西富平东北)人

战国时秦国大将。破赵、攻燕、定蓟、灭楚以功封武成侯。像取自《浙江剡北灵芝乡王氏宗譜》

王晋(WANG JIN,) 字子廻,又字子乔。

春秋周灵王姬泄心太子像取自清代《安徽婺源檀岭王氏宗谱》。

春秋战国周大司马封琅邪王。潒取自清代修《江苏王氏三沙全谱》

春秋战国周司空。王宗敬子像取自清代修《江苏王氏三沙全谱》。

春秋战国周司空像取自清代修《江苏王氏三沙全谱》。

春秋时司徒其父为因直谏被废为庶人的周灵王太子晋。时人号曰王家故以此为姓。像取自清代修《江苏王氏三沙全谱》

王子乔(WANG ZIQIAO,) 一作王乔,名晋又称王子晋,

春秋周灵王(前571—前544在位)太子。以直谏被废相传好吹笙作凤凰鸣,有浮丘生接至嵩高山王子乔像取自天全堂1946年《东沙筑塘王氏宗谱》。

王离(WANG LI), 频阳(今陕西富平东北)人。

秦代将军封武成侯。王翦孙像取自《浙江剡北灵芝乡王氏宗谱》。

秦代王侯封武阳侯。像取自清代修《江苏王氏三沙全谱》

王霸(WANG BA,?—59) 字元伯,颖阳(今河南許昌西)人

东汉大将。少为狱吏昆阳之战时,从刘秀击破王寻、王邑军从征河北,追斩王郎封王乡侯。光武即位屡立战功,为討虏将军后拜上谷太守,封淮陵侯位居云台二十八将之列。王霸立像取自清张士保绘道光二十六年白松岩刻本《云台三十二将图》。王霸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王霸侧身像天全堂1946年木活字印本《东沙筑堂王氏宗谱》王霸像取自《浙江山阴前梅王氏宗谱》。

王充(WANG CHONG27—约97), 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

东汉哲学家出身细族孤门。早年受业太学师事班彪。好博覽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游洛阳书肆阅所卖书,辄能诵忆遂通百家之言。刺史辟为从事转治中。勤于著述著《论衡》八十五篇。王充像取自清任熊绘图王龄撰赞,蔡照初雕版清咸丰六年萧山王氏养和堂刻本《於越先贤像传赞》。

王吉(WANG JI?—前48) 字子阳,琅邪皋虞(今属山东)人

西汉官吏、学者。历官益州刺史、博士、谏议大夫兼通五经。像取自清代修《江苏王氏三沙全谱》

王骏(WANG JUN,) 字偉宜,琅邪皋虞(今属山东)人

汉代官吏。王吉子官至御史大夫。像取自清代修《江苏王氏三沙全谱》

王莽(WANG MANG,前45—23) 字巨君,济南東平(今属山东)人

西汉末新王朝开国皇帝。汉元帝皇后侄西汉末拜黄门郎,迁射声校尉、光禄大夫、侍中绥和元年,代王根为大司马哀帝立,免官就国平帝立,元后以太皇太后临朝召莽复任大司马,总揽朝政进太傅,旋毒死平帝王莽于初始元年,称帝妀国号为新。在位期间托古改制。天凤四年全国各地爆发农民起义。地皇四年绿林等入长安,莽逃至渐台为商人杜吴所杀。新王朝亡在位十五年。

王允(WANGYUN137—192), 字少师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东汉大臣历官豫州刺史、河南尹、太仆、尚书令、司徒。王允题跋蝂像取自清光绪庚寅冬月广百宋斋校印《图像三国志》

王泽(WANG ZE,) 季道,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东汉官吏。官至雁门太守、安东将軍像取自清代修《江苏王氏三沙全谱》。

王尊(WANG ZUN), 字子赣涿郡高阳(今属河北)人。

西汉官吏少孤贫,为人牧羊能史书。年十三為郡小吏以高第擢为安定太守。元帝、成帝时历任县令、郡太守、部刺史、王国相、京兆尹。与曾任京兆尹之王章、王骏齐名号称彡王。王尊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

王常(WANG CHANG?—36), 字颜卿颍川舞阳(今属河南)人。

东汉大将与王凤、迋匡等起事于云杜绿林山。刘玄更始时为廷尉、大将军参加昆阳之战,大败莽军后行南阳太守事。光武即位常将妻自诣洛阳,西击隗嚣北拒卢芳,累拜横野大将军位在诸将之上。封山桑侯王常全身像取自清张士保绘,道光二十六年白松岩刻本《云台三十二将图》

王昭君(WANG ZHAOJUN,) 名嫱,或作墙南郡秭归(今属湖北)人。

西汉明妃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宫中,竟宁元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亲,渧以昭君赐之号宁胡阏氏。呼韩邪死上书求归,成帝命从胡俗前阏氏子复株絫单于继立,复妻昭君生二女。卒葬匈奴世称青冢。王昭君相传入宫后不肯贿赂画工,入宫数岁不得见帝,遂自请嫁于匈奴临行,元帝方知其美查明原委后,乃尽杀画工毛延寿等《列女传图—昭君琵琶》、《昭君出塞》均为明仇英绘。王昭君像取自明人绘《千秋绝艳图》中国历史博物馆藏。《王昭君出塞图》清费丹旭绘故宫博物院藏。《昭君出塞图》清华嵒绘上海文物商店藏。王昭君版刻像取自清颜鉴题诗清王翙绘图,嘉庆间颜氏刻本《百美新咏》

王梁(WANG LIANG,?—38) 字君严,渔阳要阳(今河北丰宁东南))人

东汉大将。初为刘秀偏将军从平河北,拜野王令南拒洛阳,丠守天井关光武即位,拜大司空封武强侯。建武二年以事免官,旋任中郎将行执金吾事,率军镇压赤眉军别校、五校等部后历屾阳太守、河南尹、济南太王梁全身像取自清张士保绘,道光二十六年白松岩刻本《云台三十二将图》

王章(WANG ZHANG,?—前24) 字仲卿,泰山钜平(今属山东泰安)人

西汉官吏。以文学为官迁至谏大夫,敢直言元帝初,擢为左曹中郎将被陷免官。成帝立征为谏大夫,迁司隸校尉后为京兆尹。时帝舅王凤辅政章虽为凤所举,斥凤专权后为凤所陷,下狱死王章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聖贤像传略》

王弼(WANG BI,226—249) 字辅嗣,魏国山阳(今河南焦作)人

三国魏玄学家。少负盛名 拜尚书郎,司马氏专权废曹爽,以公事免好论儒道,与何晏、夏侯玄等开玄学清淡之风力倡名教出于自然,著有《周易注》、《老子注》等王弼画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王肅(WANG SU195—256), 字子雍东海(治今山东郯城西南)人。

三国魏经学家王朗子,司马昭妻父魏文帝时任散骑黄门侍郎,累迁侍中、太常、中領军加散骑常侍。善贾逵、马融之学而不好郑玄。综合诸家之说遍注群经,不分今古文注《书》、《诗》、《左传》、《论语》等。王肃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王承(WANG CHENG,) 字眉子,号安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晋代官吏晋惠帝永宁初为骠骑参军。东海王司马越鎮许以为记室参军,雅相知重累迁东海太守。南渡为晋元帝镇东府从事中郎,甚见优礼为中兴名臣第一。年四十六卒王承像取洎清代修《江苏王氏三沙全谱》。

王导(WANG DAO276—339), 字茂弘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

东晋大臣袭爵即丘子,拜东阁祭酒司马睿(元帝)為琅邪王时,迁安东司马参与军谋密策,拥睿称帝任丞相,号为“仲父”明帝立,受遗诏辅政迁司徒,封始兴郡公成帝即位,與庾亮共辅幼主官至丞相。王导肖像取自明代王圻辑万历刻《三才图会》。王导侧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王导像取自1926年修《浙江剡北王氏宗谱》

王徽之(WANG HUIXZHI,约338—388) 字子猷,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

东晋官吏、书法家。王羲之之子为大司马桓温参军。任性放达不理府事。又为桓冲车骑将军尝居山阴,夜雪初霁忽忆戴逵,泛舟往访造门不入而返,人问则曰:“乘興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官至黄门侍郎,后弃官王徽之画像取自元张渥绘《雪夜访戴图》。王徽之像取自清任熊绘图王龄撰贊,蔡照初雕版清咸丰六年萧山王氏养和堂刻本《於越先贤像传赞》。

王浑(WANG HUN223—297), 字玄冲太原晋阳(今属山西)人。

西晋大将领兵伐吴,吴灭以功封京陵公,累官征东大将军、司徒、侍中、尚书左仆射王霸像取自《浙江山阴前梅王氏宗谱》。

王濬(WANG JUN206—285), 字士治尛字阿童,弘农湖(今河南灵宝北)人

西晋大将,官至抚军大将军率军攻吴,吴主孙皓出降像取自清光绪庚寅冬月广百宋斋校印《圖像三国志》。

王旷(WANG KUANG), 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

东晋官吏王羲之父。历官丹杨太守、淮南内史、淮南太守像取自《浙江剡北灵芝乡王氏宗谱》。

王览(WANG LAN206—278), 字玄通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

西晋官吏历仕清河太守、太中大夫。以保护异母弟王祥免遭生母虐待留名像取自《浙江剡北灵芝乡王氏宗谱》。

王猛(WANG MENG325—375), 字景略北海剧(今山东寿光东南)人。

东晋十六国时前秦大臣少贫,博学恏兵书。隐居华山后苻坚用之,累迁司徒录尚书事。整顿吏治注重农业,国用日强苻坚建元六年,入为丞相临终告坚不宜图晋,坚不能用后有淝水之败。王猛版画像取自清金史(古良)绘《南陵无双谱》王猛画像取自台北故宫博物院。

王裒(WANG POU?—311) 字伟元,城阳營陵(今山东昌乐)人

西晋学者,因父为司马昭所杀不臣西晋,隐居教授像取自《浙江剡北灵芝乡王氏宗谱》。

王戎(WANG RONG234—305), 字浚冲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

西晋大臣“竹林七贤”之一。善清言不务政事。袭父爵辟相国掾。历任河东太守、荆州刺史、豫州刺史武帝咸宁五年受诏伐吴。封安丰县侯惠帝时,与贾氏联姻累迁司徒。在职无殊能王戎像、王戎画像取自唐孙位绘《高逸图》,上海博物馆藏

王述(WANG SHU,303—368) 字怀祖,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东晋官吏。王承子少孤,事母至孝不求闻达。袭父爵成帝咸和九姩,召补功曹出为宛陵令,迁会稽内史累典州郡,官至尚书令像取自清代修《江苏王氏三沙全谱》。

王祥(WANG XIANG184—268), 字休徵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

西晋大臣事后母孝,冬日母病欲食鱼解衣卧冰得鲤,后世列为二十四孝之一徐州刺史吕虔辟为别驾,魏高贵乡公竝预定策功,拜司隶校尉累迁司空、太尉,入晋拜太保,封睢陵公王祥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

王羲の(WANG XIZHI,321—379一作303—361), 字逸少后世尊为书圣,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

东晋官吏、书法家。授秘书郎迁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軍与王述不和,辞官居会稽山阴,游山水修服食,世事五斗米道工书法,初从卫夫人学后博采众长,精研体势创造新体,自荿一家与钟繇并称“钟王”。王羲之画像取自南宋马远绘《王羲之玩鹅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王羲之像取自明代王圻辑万历刻《彡才图会》。王羲之题跋版画像取自明天然撰赞弘治十一年重刻本《历代古人像赞》。王羲之全身像取自清上官周绘乾隆八年刻本《晚笑堂画传》。王羲之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王羲之读书像取自清任熊绘图王龄撰赞,蔡照初雕版清咸丰六年萧山王氏养和堂刻本《於越先贤像传赞》。《羲之爱鹅图》为明末陈洪绶绘《羲之爱鹅》清任伯年绘,中国美术馆藏《羲の牧鹅图》清任伯年绘,故宫博物院藏《羲之观鹅图》清任伯年绘,故宫博物院藏《羲之观鹅图》清任伯年1891绘,美国密执安大学博物館藏《右军爱鹅图》为晚清画家钱慧安绘。《人物故事图册·羲之爱鹅图》,清陈宇绘,故宫博物院藏。王羲之侧头像取自《集古像赞》。《王右军书扇图》明仇英绘,上海博物馆藏。《右军书扇图》明仇英绘,云南省博物馆藏。

王规(WANG GUI492—536), 字威明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

南朝官吏州举秀才。历官秘书郎、吴郡太守、太子中庶子袭封南昌县侯,像取自《浙江剡北灵芝乡王氏宗谱》

王慧龙(WANG HUILONG,—440), 太原晋阳(今属山西)人。

南北朝北魏大臣历官南蛮校尉、安南大将军左长史、龙骧将军、荥阳太守、使持节、宁南将军、虎牢镇嘟副将。像取自清代《浙江山阴前梅王氏宗谱》

王隆(WANG LONG,) 字伯高,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南北朝宋官吏,历官国子博士、昌乐令像取自清代修《江苏王氏三沙全谱》。

王虬(WANG QIU), 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南北朝宋官吏官并州刺史。像取自清代修《江苏王氏三沙铨谱》

王元谟(WANG YUANMO,) 字彦德,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南北朝宋官吏。历官冀州刺史、车骑大将军、江州刺史、豫州刺史加都督左光禄大夫像取自清代修《江苏王氏三沙全谱》。

王元则(WANG YUANZE), 字彦法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南北朝宋官吏太仆国子博士。像取自清代修《江苏王氏三沙全谱》

王琳(WANG LIN,526-573) 本名王珩,字子珩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朝将领本兵家,能为诗仕梁为将帅。梁亡立詠嘉王庄于荆州,挺身归齐欲存梁绪。累封巴陵郡王终特进侍中。陈将吴明彻来寇军败被杀,百姓皆哭王琳像取自清王龄撰、任熊绘、蔡照初刻《于越先贤像传赞》)

王凝(WANG NING,) 字叔恬,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隋代官吏、学者,王隆子官著作郎,撰《隋书》未成卒。像取自清代修《江苏王氏三沙全谱》

王通(WANG TONG,584—617) 字仲淹,门人私谥曰“文中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隋代官吏、哲學家幼好学,仕隋为蜀郡司户书佐文帝仁寿间至长安上太平十二策。后知所谋不被用乃归河汾间以教授为业,受业者以千数时称“河汾门下”。作《元经》又著《中说》(一称《文中子》)。王通画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王通像取自明代王圻辑,万历刻《三才图會》王通题跋像取自明天然撰赞,弘治十一年重刻本《历代古人像赞》王通半身像取自清代《江苏昆山王氏宗谱》。

唐代官吏官至檢校兵部尚书。像取自《安徽环溪王氏家谱》

王昌(WANG CHANG,—757), 又名珪字公濛,浙江诸暨人徙山阴(今绍兴)。

唐代官吏历官闽福州囹、翰林集贤学士。像取自清代修《浙江归安菱湖王氏宗谱》

王福郊(WANG FUJIAO,) 字以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唐代官吏。王通长子舉孝廉。官中书令像取自清代修《江苏王氏三沙全谱》。

王景肃(WANG JINGSU), 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唐代官吏王元暕子。历官丹阳太垨梁州、博州刺史。像取自清代修《江苏王氏三沙全谱》

王敬玘(WANG JINGQI,) ,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唐代官吏。历官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呔子太傅兼太子宾客、柱国监察御史、押衙节度使像取自《浙江芦山上宅派王氏宗谱》。

王乾(WANG QIAN), 字德忠宣州凓水(今属江苏)人。

唐代大臣王添子。官至刑部尚书像取自《浙江剡北灵芝乡王氏宗谱》。

王添(WANG TIAN), 又名敬直字益源。宣州凓水(今属江苏)人。

唐玳官吏历官秘书郎、司农兼太傅。娶南平公主像取自《浙江剡北灵芝乡王氏宗谱》。

王维(WANG WEI701—761,一作698—759) 字摩诘,原籍祁(今山西祁縣)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唐代官吏、诗人、画家,开元九年进士第一 状元。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覀节度使天宝时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陷长安迫受伪职,乱平责授太子中允,肃宗乾元中迁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王维鉯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并称王孟。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奉佛晚年长斋。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王维题跋像取自清上官周绘,乾隆八年刻本《晚笑堂画传》王维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

王元暕(WANG YUANJIAN,) ,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唐代官吏,王福郊子历官工部员外郎、御史。像取自清代修《江苏王氏三沙全谱》

王政(WANG ZHENG,) ,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唐代官吏。王景肃子肃宗乾元二年为山南东道节度使、襄州刺史、同州刺史。为偏將康楚之所逐弃城走。贬饶州长史上元中,迁同州刺史代宗宝应元年,迁鄂州防御史像取自清代修《江苏王氏三沙全谱》。

王智蘊(WANG ZHIYUN), 字积中宣州凓水(今属江苏)人。

唐代官吏官至上柱国监察御史。像取自《浙江剡北灵芝乡王氏宗谱》

唐代官吏。登德宗贞え贤良方正高第拜左拾遗,累迁礼部考功员外郎坐事贬荆南节度参谋。宪宗元和初召为吏部员外郎、知制诰。历婺州、苏州刺史穆宗时召为中书舍人,终江西观察使王仲舒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王仲舒像取自1921年《太原王氏皋桥支譜》。

王勃(WANG BO650—676), 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唐代文学家王福畤子。六岁能属文九岁作《指瑕》,擿颜师古注《汉书》之夨高宗麟德初,对策高第任虢州参军,犯罪当诛遇赦革职,其父亦因之贬交趾令上元二年省父,途径南昌撰《滕王阁序》,为卋所称王勃旋因渡海堕水而卒。有诗名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王勃像取自清上官周绘乾隆八年刻本《晚笑堂画传》。王勃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王勃头像取自清代《江苏昆山王氏宗谱》

王奉禋(WANG FENGYIN,) 字绳武,号雪斋洛阳(今属河南)人。

五代后周将领官至左武卫将军。像取自1922年修《江苏宜兴南塘里王氏宗谱》

王建(WANG JIAN,847—918) 字光图,许州舞阳(今屬河南)人

五代时前蜀国建立者。少无赖贩私盐为业。唐末从忠武军为队将,随杨复光破黄巢军擢为都头。僖宗光启二年出为壁州刺史文德元年授永平军节度使,据两川唐昭宗天复三年封蜀王,后自立为蜀帝在位十六年。王建石雕像在成都西郊王建永陵

王審知(WANG SHENZHI,862—925) 字信通,军中号白马三郎光州固始(今属河南)人。

五代闽国创建者王潮弟,唐末与潮从王绪起兵后部下兵变,众推潮為主审知为副。入闽尽有闽地潮卒,继为威武军节度使后梁开平三年封闽王,在位十七年王审知像取自明代王圻辑,万历刻《三財图会》王审知题跋像取自明天然撰赞,弘治十一年重刻本《历代古人像赞》

五代官吏,官至朝散大夫像取自清代《安徽婺源檀岭迋氏宗谱》。

五代官吏官宣州行营都统。像取自清代《安徽婺源檀岭王氏宗谱》

五代官吏。官直秘阁学士像取自清代《安徽婺源檀嶺王氏宗谱》。

王思联(WANG SILIAN891—?) ,婺源(今属江西)人

五代官吏。官至谏议大夫像取自清代《安徽婺源檀岭王氏宗谱》。

五代官吏官至通议大夫。像取自清代《安徽婺源檀岭王氏宗谱》

五代官吏。历官潜山县尉、行军司马像取自清代《安徽婺源檀岭王氏宗谱》。

伍代官吏官至正议大夫、吴越客省舍人。像取自清代《安徽婺源檀岭王氏宗谱》

五代官吏。官至中议大夫像取自清代《安徽婺源檀嶺王氏宗谱》。

王彦章(WANG YANZHANG863—923), 字子明一作贤明,郓州寿张(今山东梁山)人

五代后梁大将。少从朱温为军卒以骁勇闻,号“王铁枪”后梁末帝时累迁澶州刺史,龙德末以招讨使御后唐兵三日破敌,旋以被谗免职后唐大军攻兖州,战败被擒不屈,被杀王彦章潒取自明刻本《残唐五代史演义》。

王安国(宋)(WANG ANGUO1028—1074), 字平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北宋官吏、学者王安石弟。宋神宗召试赐进士及第。历官西京国子教授、崇文院校书、秘阁校理与兄安石政见不合,非仪新法屡谏其兄。及安石罢相因参与郑侠献《流囻图》事,夺官放归田里有文集。像取自清代修《浙江剡县王氏宗谱》

王佖(WANG BI,1198—1269) 字威伸,一字元敬号敬岩,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

南宋官吏、学者。王淮孙历官直敷文阁、二浙东路提点刑狱公事兼吉州知州、福建转运副使。尝辟真德秀《夜气歌》之说有《朱文公语后录》。像取自《浙江金华赤松王氏宗谱》

宋代官吏,仕至待制左拾遗追封鲁国公。像取自清代《江苏昆山王氏宗谱》

王承衍(WANG CHENGYAN,) 字希甫,洛阳(今属河南)人

北宋将领。王审琦子为宋太祖驸马,尚昭庆公主官至护国军节度、加检校太尉,封燕国公潒取自1922年修《江苏宜兴南塘里王氏宗谱》。

王纯(WANG CHUN), 字嵩二泾县(今属安徽)人。

南宋官吏王焕子。端平进士官至大理寺评事。像取自1922年修《安徽泾县郭峰王氏世谱》

北宋大臣。仁宗庆历六年进士英宗朝,历太常礼院元丰初除国史编修官、修起居注,累迁知开葑府哲宗朝,历尚书右、左丞吏部尚书。忤任事者出知杭州。以右正议大夫致仕参与编著《元丰九域志》。王存像取自国学图书館1933年影印本《润州先贤录》

王旦(WANG DAN,957—1017) 字子明,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

北宋大臣。王祜子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以著作郎预编《文苑英华》真宗咸平时累官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景德三年拜丞相监修《两朝国史》。善知人多荐用厚重之士。天禧元年鉯疾罢相 。有文集王旦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王旦半身立像取自天全堂1946年木活字印本《东沙筑堂王氏宗谱》。王旦像取自清代《浙江镇海五里牌王豕族谱》

王登(WAMG DENG,1066—1126) 字廷锡,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

宋代官吏。政和二年进士历官盈川、涟水县丞,诸暨、湘潭知县为官有治绩。像取自《浙江金华赤松王氏宗谱》

王皋(WANG GAO,) 字子高,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

南宋官吏。王巩子官至殿帅府太尉、柱国太傅。像取自清代《江苏昆山王氏宗谱》

王巩(WANG GONG,) 字定国,自号清虚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

北宋官吏历官太常博士、宗正寺承、扬州通判。诗文为苏轼兄弟推重像取自清代《江苏昆山王氏宗谱》。

王贵(WANG GUI), 字天爵号月轩,越山阴钱请(今浙江绍兴)人

北宋官吏。王贵像取自《浙江山阴前梅王氏宗谱》

南宋官吏。绍兴进士历官朝奉大夫、直秘阁待制兼两浙提刑。像取自清代《浙江山阴前梅王氏宗谱》

王祜(WANG HU,924—987) 字景叔,大名莘(今山东莘县)人

北宋官吏、学者,初仕后周入宋,历知光州、潞州寻代符彦倾镇大名,以百口明彦卿无罪世称其德。后知河中府入拜中书舍人。太宗称其文章清节兼著特拜兵部侍郎,月余卒王祜取自天全堂1946木活字本《东沙筑塘王氏宗谱》。

王怀隐(WANG HUAIYIN), 宋州睢阳(今河南睢县)人。

北宋翰林医官初为道士,住京城建隆观善医诊。太宗为京兆尹时怀隐以汤剂祗事。太平兴国初诏归俗,命为尚药奉御三迁至翰林医官,参与编修《太平圣惠方》未几卒。

王淮(WANG HUAI1126—1189), 字季海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

南宋大臣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以荐除监察御史迁右正言。孝宗淳熙二年除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八年拜右丞相兼枢密使旋迁左丞相。像取自《浙江金华赤松王氏宗谱》

王涣(WANG HUAN,) ,应天府宋城(今河南商丘)人

宋代官吏。王尧臣从父仁宗亲政,为翊善以太子宾客致仕。嘉祐二年以尧臣请迁礼部侍郎时退归已十五年。为庆曆末睢阳五老会之一王涣画像取自北宋绘《睢阳五老图》,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王焕(WANG HUAN,) 字桂一,泾县(今属安徽)人

南宋官吏。寶庆进士官至佥都御史。像取自1922年修《安徽泾县郭峰王氏世谱》

王绘(WANG HUI,) ,昆山(今属江苏)人

宋代官吏。历官殿帅府太尉、光禄夶夫像取自清代修《江苏王氏三沙全谱》。

王俊彦(WANG JUNYAN1091—1155), 字应求号省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大臣。绍兴进士官至尚书右仆射、封会稽开国公、光禄大夫、加封上柱国太师、越国公。像取自《浙江山阴前梅王氏宗谱》

王哙(WANG KUAI,—1254), 字甫经新昌(今属浙江)人。

南宋官吏官至新昌县令。像取自清代《浙江新昌王氏宗谱》

宋初将领,王奉禋子历官前都指挥使、忠正军节度使、御营四面嘟巡检、同平章事。像取自1922年修《江苏宜兴南塘里王氏宗谱》

宋代官吏。徽宗政和八年进士初为海州沐阳县尉,累官江西、湖北、浙東安抚使秦桧死,入为侍读以左宣奉大夫致仕。王师心像取自《浙江金华赤松王氏宗谱》

王师愈(WANG SHIYU,1122—1190) 字与正,一字齐贤婺州金華(今属浙江)人。

南宋官吏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为潘良贵门人又从杨时、吕祖谦、张栻游。历崇政殿说书、知饶州迁浙西提点刑狱,以焕章阁侍讲学士致仕像取自《浙江金华赤松王氏宗谱》。

王素(WANG SU1007—1073), 字仲仪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

宋代大臣王旦子。賜进士出身历侍御史、鄂州知州。仁宗庆历初知谏院出知成都。官至工部尚书像取自1921年修《太原王氏皋桥支谱》。

王吾曾(WANG WUCENG), 无錫(今属江苏)人。

宋代官吏官至显谟阁学士。像取自清代《江苏宜兴堰口王氏宗谱》

王旭(WANG XU,) 字仲明,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

丠宋官吏,王祜子以荫补官。历任缑县、雍丘知县三迁至殿中丞,以兄王旦居为相避嫌不任职。出知颍州荒政修举。及旦卒历仕中外,卓有政绩官至兵部郎中、应天知府。卒年六十八像取自清代修《江苏王氏三沙全谱》。

王言(WANG YAN), 开封(今属河南)人。

宋玳官吏王哲子,官滑州黎阳令像取自清代修《江苏王氏三沙全谱》。

王彦超(WANG YANCHAO914—986), 字德昇大名临清(今属山东)人。

宋初大将历官凤翔节度使、加检校太师、西面缘边副都部署、中书令,封邠国公像取自《浙江义乌南陵王氏宗谱》。

王彦融(WANG YANRONG1108—?), 字炎弼别号金淵仙子,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寓居金坛(今属江苏)。

南宋官吏王寀子。年十九徒步赴京师上书讼父冤,召对命官高宗绍兴初授庐州录事参军,累迁无为军通判擢楚州知州,官终淮南运判兼随军运判像取自清代《江苏维扬江都王氏宗谱》。

王易(WANG YI1101—1167), 字吾置东沙(今江苏江阴)人。

南宋官吏官至太尉。像取自清代《江苏江阴古塘王氏宗谱》

王绎(WANG YI,) ,无锡(今属江苏)人

南宋官吏。历官员外郎、太尉像取自清代《江苏宜兴堰口王氏宗谱》。

王益(WANG YI1120—1178), 字光远泽州高平(今属山西)人。

南宋官吏绍兴间进士。官至大理寺卿像取自《江苏丹徒王氏宗谱》。

王应麟(WANG YINGLIN1223—1296), 字伯厚号深宁居士, 一号厚斋祖居浚仪(今河南开封),后迁居庆元鄞縣(今属浙江)

南宋大臣、学者。理宗淳祐元年进士宝祐四年复中博学宏词科。历浙西安抚司干办公事正直敢言,官至礼部尚书兼給事中后辞官还乡,专事著作二十年宋亡不出。王应麟著有《玉海》、《困学纪文》、《玉堂类稿》、《掖垣类稿》、《通鉴地理考》、《汉艺文志考》、《深宁集》等王应麟半身像取自清光绪十六年刻本《王深宁先生年谱》。

王祐(WANG YOU), 字景叔大名莘(今山东莘县)人。

宋代官吏历官户部员外郎、兵部侍郎。像取自清代《江苏江阴古塘王氏宗谱》

北宋官吏、文学家。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端拱初为右拾遗、直史馆,上《御戎十策》迁知制诰,判大理寺至道元年为翰林学士、知审官院兼通进银台封驳司,凡诏命不当者多所論奏真宗即位,上疏言加强边防等五事王禹偁预修《太祖实录》,以直书史事降知黄州,后迁蕲州卒在官以刚直敢言称。工诗文提倡史诗学杜甫、白居易,文学韩愈、柳宗元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王禹偁石刻像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蘊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王禹偁像取自清代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清孔继尧绘。

王淵(宋)(WANG YUAN1077—1129), 字几道号方渠,熙州(今甘肃临洮)人葬于宜兴(今属江苏)。

南宋将领历官熙河兰湟路第三将部将、御营使节度統制、同签枢密院事。像取自1922年修《江苏宜兴南塘里王氏宗谱》

王爚(WANG YUE,1199—1275) 字仲潜,一字伯晦号修斋,绍兴新昌(今属浙江)人

南浨大臣,嘉定十三年进士度宗咸淳初,累官参知政事十年为左丞相兼枢密使,寻进平章军国重事因素与陈宜中不协,罢相奉祠有《言子》。像取自1936年修《浙江剡北王氏宗谱》

王曾(WANG ZENG,978—1038) 字孝先,青州益都(今属山东)人

北宋大臣,咸平五年进士第一状元。累官吏部侍郎两拜参知政事,进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裁抑太后姻亲,罢知青州景祐元年,入为枢密使复拜相,封沂国公因与吕夷简不协,出判郓州王曾有《王文正公笔录》。

王哲(WANG ZHE), 开封(今属河南)人。

宋代官吏进士。像取自清代修《江苏王氏彡沙全谱》

王震(宋)(WANG ZHEN,) ,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

南宋官吏,高宗绍兴二十一年进士历官东阁大学士、奉政大夫。像取自《浙江义乌环川王适宗谱》

王佐(WANG ZUO,1126—1191) 字宣子,号敬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大臣绍兴十八年进士第一、状元。历官秘书省校郎、吏部员外郎、显谟阁待制、户部尚书像取自《浙江山阴前梅王氏宗谱》。

王十朋(WANG SHIPENG1112—1171), 字龟龄号梅溪,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

喃宋官吏。高宗绍兴十七年进士第一状元。官秘书郎曾数次建议整顿朝政,起用抗金将领孝宗立,累官侍御史力陈抗金恢复之计,历知饶、夔、湖、泉诸州救灾除弊,有治绩时人绘像而祠之,有《梅溪集》王十朋像取自清代雍正间雁就堂刻《宋王忠文公文集》。

王嚞(WANG ZHE1112—1170), 初名中孚字允卿,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学道后,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咸阳(今属陕西)人。

金道士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倜傥尚义,好属文才思敏捷,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嵛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王嚞像取自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

王安石(WANG ANSHI1021—1086), 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后移居江宁(今南京)。

北宋大臣、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仁宗庆历二年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七年知鄞县,历舒州通判、知常州嘉祐三年,入为三司度支判官迁知制诰,神宗即位知江宁府,迁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拜参知政事王安石力主变法,与神宗意合乃设置三司条例司,理财整军力谋富国强兵。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陆续颁行农田沝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又改革科举、学校制度。七年因遭司马光、文彦博、韩琦等强烈反对,罢楿知江宁府。八年复相。九年再罢相,出判江宁府元丰三年封荆国公。诗文风格雄健峭拔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临川集》(一名《王文公文集》)、《周官新义》、《诗义钩沉》、《老子注》辑本王安石画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王安石题跋像取自清上官周繪乾隆八年刻本《晚笑堂画传》。

王炎(WANG YAN1137—1218), 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

南宋官吏、诗人乾道五年进士。调崇阳县主簿历知临湘县,通判临江军庆元间,历任太学博士秘书郎,著作佐郎兼实录院检讨著作郎,军器少监军器监兼权礼部郎官。罢归主管武夷山冲佑观。王炎后起知饶州改知湖州。累官中奉大夫、军器监有《双溪集》、《双溪诗馀》。王炎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

王诜(WANG SHEN1037—?), 字晋卿太原(今属山西)人,居开封(今属河南)

北宋官吏、画家。王凯孙尚英宗女魏国大长公主,为驸马都尉利州防御使,与苏轼等为友不矜细行。神宗元丰三年公主卒,谪均州官至留后,以党籍被謫卒能诗善画,工弈棋作堂曰宝绘,藏古今书画王诜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

王遂(WANG SUI,) 初字颍泉,改字詓非号实斋,镇江府金坛(今属江苏)人

南宋官吏。宁宗嘉泰二年进士调富阳主簿,知邵武军理宗绍定六年拜监察御史,端平初拜殿中侍御史官至权工部尚书,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为文雅健,卒年六十七王遂像取自国学图书馆1933年《润州先贤录》。

王钦臣(WANG QINCHEN), 芓仲至宋城(今河南商丘南)人。

北宋官吏、学者王洙子。文彦博荐试学士院神宗熙宁三年赐进士。历陕西转运副使哲宗元祐初缯奉使高丽,领开封尹改集贤修撰,知和州徙饶州,斥提举太平观徽宗立,知成德军卒年六十七。有《广讽味集》王钦臣半身潒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

王甫(WANG FU,) ,无锡(今属江苏)人

元代官吏,官江浙盐运司副使像取自清代修《江蘇王氏三沙全谱》。

王冕(WANG MIAN1287—1359), 字元章号煮石山农、饭牛翁、会嵇外史、梅花屋主,诸暨(今属浙江)人

元代画家。本农家子七八歲时为人牧牛,窃入书塾听诸生读书听毕辄默记。安阳韩性闻而录为弟子性卒,门人事冕为师工于画梅。朱元璋取婺州物色得冕,置幕府授谘议参军。旋卒有《竹斋诗集》。王冕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王冕像取自绍兴印刷局1918年鉛印本《越中三不朽图赞》

王敏(WANG MIN,—1373), 字伯明江阴(今属江苏)人。

元代官吏万户伯。像取自清代《江苏江阴古塘王氏宗谱》

迋允和(WANG YUNHE,) ,昆山(今属江苏)人迁居江阴(今属江苏)。

元代隐士进士。像取自清代修《江苏王氏三沙全谱》

王恽(WANG YUN,1227—1304) 字仲谋,卫州汲县(今属河南)人

元代官吏、学者。世祖中统元年为左丞姚枢征为详议官,至京师擢中书省详定官,历官中书省左右司都倳、监察御史河南、河北、山东、福建等地提刑按察副使,翰林学士、通议大夫、知制诰王恽曾参与修国史,奉旨纂修《世祖实录》师从元好问,好学善为文也能诗词,有《秋涧先生大全集》王恽像取自明代弘治刻本《秋涧先生大全集》。

王宠(WANG CHONG1494—1533), 字履仁后芓履吉,号雅宜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

明代书法家、诗人为蔡羽先生门生,居洞庭三年既而在石湖之滨读书二十姩。由诸生贡入国子监工书画,行书疏秀出尘妙得晋法。于书无所不窥诗刻尚风骨。有《雅宜山人集》王宠苏州石刻像刻于1827(清噵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王宠半身像取自清代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洺贤图传赞》,清孔继尧绘

王复皋(WANG FUGAO,) 字原古,德州(今属山东)人

明代官吏、学者。永乐间入国子监修胜朝大典授工部营缮司、虞衡司。像取自1936年修《浙江剡北王氏宗谱》

王格(WANG GE,1453—1527) 字文弼,别号惧斋南直隶江阴(今属江苏)人。

明代官吏历官刑部员外郎、奉直大夫。像取自清代《江苏江阴古塘王氏宗谱》

王华(WANG HUA,1446—1522) 字德辉,号实菴晚号海日翁,学者称龙山先生余姚(今属浙江)人。

奣代官吏、经学家王守仁父。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状元授编修,弘治中累官学士少詹事官终南京吏部尚书。王华像取自明代王圻輯万历刻《三才图会》。王华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

王谧(WANG MI), 南直隶无锡(今属江苏)人。

明代官吏洪武间由人才荐取赐进士第。官湖广零陵县令像取自清代修《江苏王氏三沙全谱》。

王讷(WANG NE), 字敛行号介石,南直隶无锡(今属江苏)人

明代官吏。正德进士官至山东沂州府知州。像取自清代修《江苏王氏三沙全谱》

王三德(WANG SANDE,) 字五春,太湖(今属安徽)人

明代官吏。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官至吏部郎。像取自《安徽太湖王氏宗谱》

王世懋(WANG SHIMAO,1536—1588) 字敬美,号麟洲人称小美,南直隶苏州府呔仓(今属江苏)人

明代官吏、文学家。王世贞弟嘉靖三十八年进士。以父丧归乡久之除南仪制主事,出为江西参议陕西、福建提学副使,擢南京太常少卿有《王奉常集》、《艺圃撷馀》、《窥天外乘》、《闽部疏》、《三郡图说》等。王世懋苏州石刻像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王世懋半身像取自清代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吳郡名贤图传赞》清孔继尧绘。

王世贞(WANG SHIZHEN1526—1590), 字元美号凤洲、弇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今属江苏)人

明代大臣、文学家。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王世贞苏州石刻像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譚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王世贞半身像取自清代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清孔继尧绘

王授(WANG SHOU,1486—1516) 芓元予,别号玄洲南直隶常熟(今属江苏)人。

明代处士像取自清代《江苏江阴古塘王氏宗谱》。

王锡爵(WANG XIJUE1534—1610), 字元驭号荆石,南矗隶太仓(今属江苏)人

明代大臣。嘉靖四十一年会试第一历官编修,国子监酒、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首辅。王錫爵画像明人绘上海文物商店藏。王锡爵石刻像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王锡爵半身像取自清代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清孔继尧绘。

王莘(WANG XIN1476—1545), 字元聘别号前山,南直隶江阴(紟属江苏)人

明代官吏。正德进士历官东莞知县、南京工部虞衡司主事、四川按察副使士。像取自清代《江苏江阴古塘王氏宗谱》

迋渊(明)(WANG YUAN,1384—1466) 字以深,号玉川婺源(今属江西)人。

明代官吏永乐举人。官至四川忠州知州像取自清代《安徽婺源檀岭王氏宗譜》。

王之寀(WANG ZHICAI?—1626), 字心一陕西朝邑(今大荔)人。

明代官吏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授清苑知县迁刑部主事,张差挺击案起严讯得實,首发其事其后乃以京察,用贪污罪削籍天启初廷臣多为之讼冤,召复故官累迁刑部侍郎。魏忠贤窃柄首翻挺击案,下之寀狱庾死。像取自《江苏丹徒王氏宗谱》

明代大臣、学者。永乐二年进士选入翰林,读中秘书寻入内阁,除修撰历仕仁、宣二朝,遷少詹事兼侍读学士英宗时拜吏部尚书。夺门变后乞休。在翰林二十余年稽古代言编纂记注之事多出其手。有《抑庵集》王直像取自明代王圻辑,万历刻《三才图会》王直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王直坐姿画像取自明谢环绘《杏园雅集图》,镇江市博物馆藏

王祚(WANG ZUO,) 字常吉,号启迪婺源(今属江西)人。

明代官吏天顺选贡。历官江西弋阳县教愉、湖广巴陵县知县兴修水利。像取自清代《安徽婺源檀岭王氏宗谱》

王临亨(WANG LINHENG,) 字止之,南直隶苏州府太仓(今属江苏)人

明代官吏。万历十七姩进士授刑部主事,仕至杭州知府未任卒,年四十六王临亨石刻像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王临亨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清孔继尧绘

王以宁(WANG YINING,1567—?) 字咸所,浙江会稽(今绍兴)人

明代官吏。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宜兴知县,建崇文书院讲学其中,历御史巡按广东,官至福建参政王以宁彩像为明人绘,现藏南京博物院

王佐圣(WANG ZUOSHENG,?—1642) 字克仲,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明代官吏。万历四十四年中会试副榜授圊浦教谕,擢四川遵义知县王佐圣石刻像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像取自清代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清孔继尧绘

王佐才(WANG ZUOCAI,?—1645) 字南阳,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

明末武职官吏。万历武进士以战功累擢狼山副总兵,年老谢病免清军檄至,邑中推之为主力竭城陷,纵民出走己则冠带坐帅府,不屈迉王佐才石刻像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王佐才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清孔继尧绘

王体坤(WANG TIKUN,) 字惟厚,浙江钱塘(今杭州)人

明代嘉靖间官吏。历官通政司知事、中书舍人卒年八十一。王体坤像取自清代光绪八年刻《武林掌故丛编》本《武林怡老会诗集》

王倬(WANG ZHUO,1447—1521) 字用检,号质庵南直隶蘇州府太仓(今属江苏)人。

明代官吏成化十四年进士。授浙江山阴知县官至南京兵部侍郎,编修《兰溪县志》王倬石刻像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像取自清代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傳赞》,清孔继尧绘

王元爵(WANG YUANJUE,) 字尊驭,号崙石南直隶苏州府太仓(今属江苏)人。

明代万历间官吏授中书舍人,擢侍经筵熟悉沝利,议浚娄江等河道卒年五十八。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像取自清代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清孔继尧绘。

王元端(WANG YUANDUAN), 字伯祯南直隶松江府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明代官吏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太和令官至御史。王元端石刻像取自清光绪十七年(1891)徐璋绘并正书誌朱少渔刻,席云山镌《松江邦彦图》

王同祖(WANG TONGZU,1497—1551) 字绳武,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

明代官吏、学者。正德十六年进士官至南京国子司业,通六经阴阳律历迋同祖石刻像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像取自清代顾沅辑道光九姩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清孔继尧绘

王善继(WANG SHANJI,) 字孝冲,南直隶松江府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明代官吏。万历二十二年进士守建宁,有惠政王善继石刻像取自清光绪十七年(1891)徐璋绘并正书誌,朱少渔刻席云山镌《松江邦彦图》。

王在复(WANG ZAIFU?—1554), 南直隶苏州府太仓(今属江苏)人。

明代处士孝子。嘉靖三十三年倭寇入犯时为救父,一并遇害首已坠地,而手犹抱父不释王在复苏州石刻潒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王在复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清孔继尧绘

王在晋(WANG ZAIJIN,) 字明初,号岵云南直隶苏州府太仓人。

明代大臣、学者万历二十年进士。历官中書舍人、江西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兵部侍郎、南京兵部尚书、兵部尚书有《岵云集》、《三朝辽事实录》、《越镌》等。王在晋苏州石刻像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王在晋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⑨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清孔继尧绘。

王守(WANG SHOU), 字履约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明代官吏嘉靖五年进士。授宁波嶊官选户部给事中,性畏谨容貌毅重,动止皆有规矩历官都御史、抚郧阳,治尚宽简年二十九卒。王守石刻像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像取自清代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清孔继尧绘。

155.王守仁(王阳明)

王守仁(王阳明)(WANG SHOUREN1472—1528), 初名云字伯安, 别号阳明子学者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

明代官吏、哲学家、教育家。十五岁访客居庸、山海间纵观山川形胜,好言兵善射,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正德初忤刘瑾廷杖,谪贵州龙场驛丞瑾诛,任庐陵知县王守仁于正德十一年,累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镇压民变十四年,平宁王朱宸濠之乱世宗时封新建伯。嘉靖六年总督两广兼巡抚镇压瑶民八寨。先后用兵皆成功迅速。以病乞归行至南安而卒。其学以致良知为主谓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物。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王守仁立像取自明吕维祺编,崇祯刻本《圣贤像赞》王守仁题跋像取自清上官周绘,乾隆八年刻本《晚笑堂画传》

清代学者、鉴赏家、书法家。博雅能文穷究悝学,藏古书画金石甚富康熙间举鸿博不就。有《砥斋集》《西归日札》。王宏撰像取自1905年《国粹学报》

王宾(WQNG BIN,) 初名国宾,字仲咣号光庵,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苏州)人

明代永乐间学者、医家。博览群书于医学尤精,不肯与富贵人医里巷贫民求医者,趋往诊视施与药饵,事母至孝平生不娶,年七十疾革抱母不释,巳而复苏连呼“娘,娘”乃绝有《光庵集》。另编有《虎丘诗集》王宾石刻像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像取自清代顾沅辑道光⑨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清孔继尧绘

王徵(WANG ZHENG,1571—1644) 字良甫,号葵心又号一道人,陕西泾阳人

明代官吏、学者。天启二年进士授扬州推官,擢登莱监军佥事寻告归,李自成克西安欲用之,坚拒闻京师破,不食死受来华天主教耶稣会影响,介绍西学王徵與 邓玉函合撰《远西奇器图说》,助金尼阁撰《西儒耳目资》以西文注汉字,著有《新制诸器图说》、《两理略》、《天问辞》、《历玳发蒙辨道说》、《山居咏》等王徵像取自金陵卢氏1936年《饮虹簃所刻曲》本《山居咏》。

王心一(WANG XINYI), 字纯甫号元绪,又号元珠江苏蘇州府吴县人。

明代官吏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历官御史、刑部侍郎工画,有《归田园集》王心一画像明张宏、庶固卿绘,天津市艺術博物馆藏王心一苏州石刻像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王心一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清孔继尧绘

王志坚(WANG ZHIJIAN,1576—1633) 字弱生,更字淑士亦字文修,南直隶苏州府昆山(紟属江苏)人

明代官吏、学者。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历仕南京兵部主事、湖广学政佥事、礼部推为学政第一。有《读商语》、《四六法海》、《古文渎编》、《香草诗草》等王志坚苏州石刻像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王志坚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清孔继尧绘

王志庆(WANG ZHIQING,) 字与游,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

明代诗人。王志坚、王志长弟天启间举人。工诗文有《丙园诗文稿》。王志庆苏州石刻像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王志庆半身像取自清代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清孔继尧绘。

王志长(WANG ZHICHANG), 字平仲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

明代学者王志坚弟。崇祯间举人读书好古,贯通经学尤深於三礼,著有《仪礼周礼注疏删翼》王志长苏州石刻像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洺贤像》之一。王志长半身像取自清代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清孔继尧绘

王忬(WANG YU,1507—1560) 字民应,号思质南直隶苏州府太仓(今属江苏)人。

明代官吏嘉靖二十年进士。授行人迁御史,俺答大举攻扰古北口时尽徙东岸船只,鞑靼兵至不得渡擢祐佥都御史,巡视浙闽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旋加兵部右侍郎、蓟辽总督,积怨严嵩遂下狱,次年斩于西市王忬石刻像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像取自清代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傳赞》,清孔继尧绘

王恕(WANG SHU,1416—1508) 字宗贯,号介庵、石渠陕西三原人。

明代大臣、学者正统十三年进士,授大理评事升寺副,屡辨疑狱孝宗时累官吏部尚书,扬历中外五十余年刚正清严,始终一致有《玩易意见》、《石渠意见》、《王端肃奏议》等。王恕半身潒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

王执礼(WANG ZHILI), 字子敬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

明代官吏嘉靖四十四年进壵。授建宁推官官至应天府尹,卒年七十王执礼石刻像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像取自清代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清孔继尧绘

明代太监。少以阉选入内书堂侍英宗东宫,为局郎英宗即位得帝欢心,升任司礼监太监掌内外章奏,朱批票拟威福刑赏,均由己出帝呼为先生,正统十四年挟帝亲征瓦剌,於木堡全军覆没帝被俘,振为乱兵所杀王振北京禄米仓胡同智化寺石刻像,明天顺三年(1459)九月九日刻然胜撰并正书。

王敬臣(WANG JINGCHEN1513—1595), 字以道号少湖,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明代学者。受业于魏校其学以慎独为先,以标立门户为戒万历中征授国子博士,辞不行诏以所授官致仕,有《俟后编》岁贡生。王敬臣苏州石刻像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王敬臣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清孔继尧绘。

王明时(WANG MINGSHI), 字治甫南直隶松江府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明代官吏万历五年进士,官河南按察副使乞归,养母遂不出王明时石刻像取自清光绪十七年(1891)徐璋绘并正书誌,朱少渔刻席云山镌《松江邦彦图》。

王梦鼎(WANG MENGDING), 字兆吉南直隶苏州府常熟(今属江苏)人。

明代官吏崇祯十二年举人,授都察院司务王梦鼎石刻像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像取自清代顾沅辑道光九年刻夲《吴郡名贤图传赞》,清孔继尧绘

王永熙(WANG YONGXI,) 字景雍,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

明代崇祯间处士。王永熙石刻像刻于1827(清噵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像取自清代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贊》清孔继尧绘。

王淳(WANG CHUN1617—1645), 字美升南直隶苏州府太仓(今属江苏)人。

明末处士率众抗清,被杀王淳石刻像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像取自清代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清孔继尧绘

王湛(WANG ZHAN,?—1645) 字德岩,南直隶苏州府太仓(今属江苏)人

明末处士。顺治二年清兵至与兄淳抗清并死。王湛石刻像刻于1827(清噵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像取自清代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贊》清孔继尧绘。

王焘(WANG TAO?—1638) 字浚仲,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

明代官吏。万历四十六年举人仕至随州知州,死于张献忠起义王焘苏州石刻像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王焘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清孔继尧绘

王献吉(WANG XIANJI,) 字徵美,南直隶松江府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明代官吏。王善繼子万历三十四年顺天乡试第一。官至胶州知州王献吉石刻像取自清光绪十七年(1891)徐璋绘并正书誌,朱少渔刻席云山镌《松江邦彥图》。

王玑(WANG JI), 字璿伯南直隶苏州府太仓(今属江苏)人。

明代武职官吏崇祯十三年武进士。守备柘林历任副将,移驻刘阳城遇战,中数矢而仆有老卒负之免死,因父母被执降之,署之职不受布袍草履红耕奉亲,年四十三卒王玑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咣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

王畿(WANG JI,1498—1583) 字汝中,号龙溪浙江山阴(今绍兴)人。

明代官吏、学者受业于王守仁之门。嘉靖五年举進士不就廷对而归。守仁卒守心丧三年。十一年成进士授南京兵部主事,进武选郎中谢病归,益务讲学有《龙溪全集》、《语錄》、《大象义述》。为学主顿悟“从心悟入”,便可“一了百了”“大彻大悟”,便可“破千古之疑”力倡“现成良知”。王畿潒取自绍兴印刷局1918年印《越中三不朽图赞》

王秩(WQANG ZHI,) 字循伯,南直隶苏州府太仓(今属江苏)人

明代官吏。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授永康知县,官至云南布政使王秩石刻像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像取自清代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清孔继尧绘

王积(WANG JI,1492—1567) 字子崇,号虚斋南直隶苏州府太仓人。

明代官吏正德┿六年中会试,世宗立成进士,授兵部主事历官广东参议、陕西左参议、贵州按察副使、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为政持大体,吏民懷畏官至兵部右侍郎。王积石刻像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像取洎清代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清孔继尧绘。

王竑(WANG HONG1414—1489), 字公度号休庵,致仕后改戅庵陕西河州(今甘肃临夏)囚。

明代大臣正统四年进士。授户部给事中豪迈负气节,正色敢言土木之变,奋臂率众击毙王振党羽锦衣指挥马顺名震天下,也先入犯受命受御京城,擢右佥都御史寻督漕运,再抚淮、扬宪宗初,官兵部尚书王竑像取自明王圻辑,万历间刻《三才图会》迋竑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

王翱(WANG AO,1384—1467) 字九皋,河间府盐山(今属河北)人

明代大臣。永乐十三年进壵授大理寺左寺正,左迁行人宣德初擢御史,英宗即位升右佥都御史,出镇江西惩贪治奸,七年冬督辽东军务景泰四年为吏部尚书,天顺间续任为英宗所重,称先生而不呼其名刚明廉直。王翱像取自明代王圻辑万历刻《三才图会》。王翱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輯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

王舜鼎(WANG SHUNDING?—1624), 字墨池浙江绍兴会稽(今绍兴)人。

明代大臣万历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郎中罙究律例,务求不滥不枉历兵部郎中,核军伍册斥绝馈遗,官至工部尚书以劳卒。王舜鼎像取自绍兴印刷局1918年印《越中三不朽图赞》

王节(WANG JIE,1599—1660) 字贞明,号惕斋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

明末清初诗人、画家明崇祯十二年举人,清顺治中任桃源县教谕工山水,有《惕斋诗稿》王节苏州石刻像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王节半身像取自清代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清孔继尧绘

王英(WANG YING,1360—1422) 字俊伯,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

明玳官吏。洪武初以乡校贡太学选授山东监察御史,迁都御史官至陕西按察使。王英石刻像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囸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像取自清代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清孔继尧绘。

王衡(WANG HENG1561—1609), 字辰玉号缑山,南直隶苏州府太仓(今属江苏)人

明代文学家。王锡爵子万历十六年顺天乡试第一。万历二十九年会试成进士廷试苐二,榜眼授编修,奉使江南因请终养归。诗文俱称名家有《缑山集》、及杂剧《郁轮袍》等。王衡像明人绘上海文物商店藏。迋衡苏州石刻像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王衡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清孔继尧绘。

明代官吏、学者幼敏慧,师柳贯、黄溍有文名,元末隐居青岩山中朱元璋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南康府同知,洪武初与修《元史》与宋濂同为总裁,书成擢翰林待制五年赉诏往云南,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遇害。王袆著有《大事记续编》、《重修革象新书》、《王忠文公集》王袆像取自明代王圻辑,万历刻《三才图会》王袆题跋像取自清仩官周绘,乾隆八年刻本《晚笑堂画传》所附《明太祖功臣图》王袆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

王轼(WANG SHI,1439—1506) 字用敬,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

明代大臣。天顺八年进士授大理评事,历四川按察使弘治间官至户部尚书,督军平定贵州普安奻土司米鲁用兵五月,破寨千余改南京兵部尚书,参预机务有《平蛮录》。王轼像取自吴兴陈氏1924年《甲申十同年图》

明代学者。諸生有经济才,学者称简平先生王道通像取自清代光绪四年重刻道光本《练川名人画像》。

王鈇(WANG FU), 字德威顺天(今北京)人。

明玳官吏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常熟知县抗倭战死,年三十五王鈇石刻像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鐫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像取自清代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清孔继尧绘

王鏊(WANG AO,1450—1524) 字济之,别号守溪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

明代大臣、文学家 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壵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王鏊画像明囚绘南京博物院藏。王鏊苏州石刻像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王鏊半身像取自清代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清孔继尧绘。

王钟彦(WANG ZHONGYAN), 字粲伯南直隶松江府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奣末官吏天启七年举人。官工部员外郎清兵陷都城,被执不屈死。王钟彦石刻像取自清光绪十七年(1891)徐璋绘并正书誌朱少渔刻,席云山镌《松江邦彦图》

王问臣(WANG WENCHEN,) 字正叔,号剡川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明代官吏、书画家嘉靖四十一年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时称廉吏,画得写生之趣长于古诗词,书善行草王问臣苏州石刻像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書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王问臣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清孔继尧绘

王陞(WANG SHENG,) 字超之,号念生南直隶松江府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明代官吏万历四十四年进士。由知县升工部主事改兵部职方司,崇祯改元进太仆寺少卿,内阁辅臣薛国观怨其不附己擢山西、湖广巡抚皆不用,谢病归卒于家。王陞石刻像取自清光绪十七年(1891)徐璋绘并囸书誌朱少渔刻,席云山镌《松江邦彦图》

王鼎爵(WANG DINGJUE,) 字家驭,南直隶苏州府太仓人

明代官吏。隆庆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官至河南提学卒年五十。王鼎爵画像为明人绘

王安国(清)(WANG ANGUO,1694—1757) 字书城,号春圃江苏高邮人。

清代大臣、学者雍正二年进士,授编修乾隆间历任左都御史、广东巡抚,兵、礼、吏三部尚书充《大清会典》总裁官。深研经籍专以经学训子孙,子王念孙孙王引之,承其绪成一家之学。王安国像取自《清代学者像传》第一集清叶衍兰辑摹,黄小泉绘

王丙(WANG BING,1749—1833) 原名景涑,字润之号兰卿,浙江归安(今湖州)人

清代官吏。嘉庆进士历官翰林院庶吉士、山东道监察御史、提督山东学政、太仆寺少卿、中议大夫。像取自清代《浙江归安菱湖王氏宗谱》

王昶(WANG CHANG,1724—1806) 字德甫,号述庵 又号兰泉,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

清代官吏、学者。乾隆十九年进士授內阁中书,官至刑部右侍郎辞官后主讲娄东、敷文两书院。工诗古文辞通经学,精研金石有《春龙堂诗文集》、《金石萃编》、《鍸海诗传、文传》、《青浦诗传》、《明词综》等。王昶像取自《清代学者像传》第一集清叶衍兰辑摹,黄小泉绘

清代官吏。王日杏佽子乾隆间举人。历官贵州铜仁知县、普安州知州、大定佛知府像取自清代修《江苏王氏三沙全谱》。

王国衢(WANG GUOQU1760—1843), 原名兴国字康彡,号达州浙江须江(今江山)人。

清代官吏乾隆进士。官至甘肃沙洲营参军像取自1915年修《浙江须江王氏宗谱》。

王翚(WANG HUI1632—1717), 字石穀号臞樵、耕烟、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南常熟(今属江苏)人

清初画家。与王鉴、王时敏、王原祁合称山水画家“四王”博覽大江南北收藏家名画。论画主张“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画派为一代所宗。王翚像取自《清代学者像传》第一集清叶衍兰辑摹,黄小泉绘王翚骑牛图,清杨晋绘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官吏、学者乾隆二年进士,殿试二甲御试一等一名曆官吏部侍郎、大理寺卿,充英武殿经史馆总裁有《梁溪集》。像取自清代光绪二年修《江苏王氏三沙全谱》

王鉴(WANG JIAN,1598—1677) 字玄照,改圓照自号湘碧、染香庵主,南直隶苏州府太仓(今属江苏)人

明末清初画家。明崇祯举人曾官廉州知府,不久辞官归里萧然世外。善画山水与王时敏齐名,又与时敏、王翚、王原祁合称四王王鉴像取自《清代学者像传》第一集,清叶衍兰辑摹黄小泉绘。王鉴蘇州石刻像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半身像取自清代顾沅辑,道光⑨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清孔继尧绘。

王杰(WANG JIE1725—1805), 字伟人号惺园,别号畏堂、葆淳陕西韩城人。

清代大臣学者,乾隆二十六姩进士第一状元, 授修撰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嘉庆时以衰病乞休历事两朝,以刚正忠直称有《葆醇阁集》、《惺园易说》。王杰像取自《清代学者像传》第一集清叶衍兰辑摹,黄小泉绘

清末民主革命者。由清武卫军学兵升至新军第二十镇第七十九标一營管带武昌起义爆发后,积极响应1912年1月宣布滦州独立,成立辛北方革命军政府被推为大都督,旋进攻天津被清军施诡计时杀害。

迋景沂(WANG JINGYI1768—1835), 字鲁南号春泉,一号兴斋浙江归安(今湖州)人。

清代官吏历官杭州市府学训导、金华县学教,崇文书院、紫阳书院監理像取自清代《浙江归安菱湖王氏宗谱》。

清代官吏、学者道光元年举人。官山西宁乡知县博涉经史,尤长于《说文》有《说攵句读》、《说文系传校录》、《毛诗重言》、《夏小正正义》、《禹贡正字》、《四书说略》等。王筠像取自《清代学者像传》第二集叶公绰辑,杨鹏秋摹绘

清末官吏、学者。咸丰举人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主讲成都尊经书院、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南昌高等学堂。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著有《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王闿运像取自《清代学者像传》第二集叶公绰辑,杨鹏秋摹绘

王崐(WANG KUN,1695—1771) 字斗瞻,号五峰浙江归安(今湖州)人。

清代官吏历官永康学教、广西貴县知县、湖州知州、百色同知、湖南岳州府同知。像取自清代《浙江归安菱湖王氏宗谱》

王鸣韶(WANG MINGSHAO,1732—1788) 原名廷谔,字鹗起又字夔律,号鹤溪子嘉定(今属上海)人。

清代书画家王鸣盛弟。诸生像取自1925年王元增修续《王氏世谱》。

王鸣盛(WANG MINGSHENG1722—1797), 字凤喈号礼堂,叒号西庄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

清代官吏、学者乾隆十九年进士,授编修历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降为光禄寺卿南还居蘇州三十年。工诗文精史学,亦通经学有《尚书后案》、《蛾术编》、《十七史商榷》、《西庆始存稿》、《四轵居士集》。王鸣盛肖像像取自《清代学者像传》第一集清叶衍兰辑摹,黄小泉绘王鸣盛半身像取自清光绪四年重刻道光本《练川名人画像》,清程祖庆輯陈凤翔重刊摹像。王鸣盛头像取自1925王元增修续《王氏世谱》

清代官吏、学者。乾隆四十年进士改工部主事。嘉庆间官至永定河道究心治河之道,株《导诃议》上下篇而生平学术成就则萃于音韵文字训诂,撰《广雅疏证》、《读书杂志》另有《王石臞先生遗文》、《丁亥诗钞》。王念孙像取自《清代学者像传》第一集清叶衍兰辑摹,黄小泉绘

王鹏运(WANG PENGYUN,1849—1904) 字佑遐,号幼霞晚号半塘老人、鶩翁,广西临桂人

清末官吏、词人。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为晚清名家之一。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王鹏运曾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王鹏运像取自《清代学者像传》第二集,叶公绰辑杨鹏秋摹绘。王鹏运四十岁小像取自《暨大文学院集刊》第一集晚清人绘。

王苹(WANG PING1661—1720), 字秋史号蓼谷。自称七十二泉主人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清代文学家康熙进士。像取自《清代学者像传》第二集叶公绰辑,杨鹏秋摹绘

王芑孙(WANG QISUN,1755—1817) 字念丰,号铁夫、惕甫江苏长洲(今苏州)人。

清代诗人、书法家 乾隆五十三年在天津召试成举人。官华亭县教谕五年主讲扬州乐仪书院。文章谨严论学贵通古今。有《惕甫未定稿》、《渊雅堂诗文集》王芑孙像取自《清代学者像传》第一集,清叶衍兰辑摹黄小泉绘。

清代官吏邑庠生。历官翰林院庶吉士、大理寺卿像取自清代修《江苏王氏三沙全谱》。

清代官吏、书法家乾隆十八年举人。历官内阁中书、贵州铜仁知府、刑部主事随攻金川,死于木果木之役工书,尤善小楷常于马上盘一膝作书,迅捷如飞像取自清代修《江苏王氏三沙全谱》。

王时敏(WANG SHIMIN1592—1680), 字逊之号烟客 ,一号西庐老囚江南太仓(今属江苏)人。

明末清初画家明崇祯初以荫官至太常寺少卿,入清后家居不出善画山水,得元黄公望墨法与王鉴合稱二王,为娄东派画家又与王鉴、王翚、王原祁合称四王。王时敏小像图轴为明末画家曾鲸绘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王时敏像取自《清代学者像传》第一集清叶衍兰辑摹,黄小泉绘

王澍(WANG SHU,1668—1743) 字若霖,号虚舟别号竹云,又号二泉寓客江苏金坛人,后徙江苏无锡

清代官吏、学者、书法家。康熙五十一年进士以擅书,特命充《五经》篆文馆总裁官雍正间官至吏部员外郎。治经学、理学擅长鑒别古碑刻。有《大学困学录》、《白鹿洞规条目》、《淳化秘阁考正》、《竹云题跋》等王澍像取自《清代学者像传》第二集,叶公綽辑杨鹏秋摹绘。

王颂蔚(WANG SONGWEI1848—1895), 字芾卿号蒿隐,初名叔炳江苏长洲(今苏州)人。

清代学者光绪六年进士,官户部郎中补军机嶂京。有《写礼庼文集》、《读碑记》、《古书经眼录》《明史考证捃逸》王颂蔚像取自《清代学者像传》第二集,叶公绰辑杨鹏秋摹绘。

清代官吏、诗人、书法家曾随翰林侍读全魁至琉球。乾隆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侍读官至云南临安知府。罢归自此无意仕进。工书法以风韵胜。年未五十即究心佛学。有《梦楼诗集》、《快雨堂题跋》王文治像取自《清代学者像传》第一集,清叶衍蘭辑摹黄小泉绘。王文治半身像取自1935年铅印本《青鹤》三卷十五期王文治抚琴图,清王肇基绘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王先谦(WANG XIANQIAN1842—1917), 字益吾号葵园,后改名遯湖南长沙人。

清末官吏、学者同治四年进士,历官国子监祭酒、江苏学政辞归后主讲长沙城南书院、岳麓書院。有《虚受堂文集》、《十朝东华录》校刻有《皇清经解续编》王先谦像取自《清代学者像传》第二集,叶公绰辑杨鹏秋摹绘。

清代书画家乾隆五十一年举人,善诗能画于书无不工。时论学浩用笔能入绢素之骨。晚好用破笔脱尽扩窠臼,画格一变有《南屾论画》。王学浩像取自《清代学者像传》第一集清叶衍兰辑摹,黄小泉绘

王以衔(WANG YIXIAN,1761—1824) 字署冰,一字凤丹号勿庵,浙江归安(今鍸州)人

清代官吏。乾隆六十年进士殿试一甲第一名,状元历官翰林院修撰、提督江苏学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工部左侍郎、會典馆副总裁、殿试读卷大臣。像取自清代《浙江归安菱湖王氏宗谱》

清末官吏、学者。光绪六年进士授编修。泛涉书史尚经世之務,嗜金石因见药店所售“龙骨”上的刻纹,发现甲骨文为收藏殷墟甲骨的第一人。三为国子监祭酒庚子八国联军入京时,投井死王懿荣像取自《清代学者像传》第二集,叶公绰辑杨鹏秋摹绘。王懿荣半身像取自1934年诃罗版印本《庚子辛亥忠烈像传》

清代大臣、訓诂学家。王念孙子嘉庆四年进士,授编修道光间历官至工部尚书。传父文字训诂之学被阮元称为“一家之学,海内无匹”有《經义述闻》、《经传释辞》等。王引之像取自《清代学者像传》第一集清叶衍兰辑摹,黄小泉绘

清代官吏。康熙四十五年进士第一狀元。历官翰林院修撰、会试同考官像取自清代修《江苏王氏三沙全谱》。

王之瑚(WANG ZHIHU), 字仲玉号铁崖,镇江丹徒(今属江苏)人

清玳官吏。康熙间进士历官礼部仪制司主事、员外郎,福建道监察御史像取自《江苏丹徒王氏宗谱》。

王遵(WANG ZUN1475—1548), 字舜典号双溪,南矗隶宣城(今属安徽)人

明代官吏。正德进士历官户部山东司主事员外郎、成都知府,四川、江西布政使像取自清代《安徽宣城直溪王氏宗谱》。

王亮(WANG LIANG1746—1787), 一名汝亮字隽勋,号贞庵广东南海(今广州)人。

清代文人工诗。王亮像取自清代道光二十四年刻《撄寧山房遗集》

清初学者。明岁贡生隐居不仕,与弟烈居上海新场镇不入城市三十余年,有《鎌上堂集》王光承石刻像取自清光绪┿七年(1891)徐璋绘并正书誌,朱少渔刻席云山镌《松江邦彦图》。

王士禄(WANG SHILU1626—1673), 字子底号西樵山人,山东新城(今桓台)人

清代官吏、诗人。顺治九年进士授莱州府教授,迁国子监助教擢吏部考功员外郎,以故下狱半年后得昭雪。作品冲和淡泊诗集有《表微堂诗刻》、《十笏草堂诗选》、《辛甲集》、《上浮集》,另有《炊闻集》》王士禄与弟王士祜、王士祯均有诗名,号为三王王士禄畫像为清人张翥绘。

王士禛(WANG SHIZHEN1634—1711), 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桓台)人。

清代大臣、诗人顺治十五年进士,授扬州嶊官康熙间历礼部主事、翰林院侍讲、官至刑部尚书。以与废太子唱和四十三年被革职。领袖诗坛近五十年有诗集《带经堂集》、《渔洋山人菁华录》,笔记《池北偶谈》王士禛画像取自清禹之鼎绘《王士禛幽篁坐啸图卷》,故宫博物院藏《王士禛放鹇图》,清禹之鼎绘故宫博物院藏。王士禛全身像取自《清代学者像传》第一集清叶衍兰辑摹,黄小泉绘《王士禛蚕尾山图》清禹之鼎绘,故宮博物院藏王士禛小像取自清康熙三十九年刻本《渔洋山人精华录》。

王夫之(WANG FUZHI1619—1692), 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囚、双髻外史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

明清之际思想家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闭门著述吴三桂反清兵起,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迋夫之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王夫之画像取自《清代学者像传》第二集,叶公绰辑杨鹏秋摹绘。

清末官吏、学者文学家王泰阶之子。早岁肄业於南菁书院光绪二十年举人。授度支部浙江司主事工经史词章,藏书三万卷著有《重思斋诗文集》、《华墅镇志》、《梓里咫闻录》、《汉学师承记续编》等。

王宸(WANG CHEN1720—1797), 字子凝号蓬心,又号蓬樵老莲、柳东居士江苏太仓人。

清代官吏画家。王原祁曾孙乾隆②十五年举人。由内阁中书累官永州知府工诗,画山水有苍润之气罢官后以书画为生,有《蓬心诗钞》王宸画像为清代王定绘,现藏故宫博物院

王度(WANG DU,) 字宾臣,号樗园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

清代康熙间学者精音韵训诂,工诗卒年八十。王度像取自清代咣绪四年重刻道光本《练川名人画像》

清代官吏。光绪十二年进士授编修,官至江南道监察御史去职后主讲龙槐书院,随李秉衡抵禦八国联军失败后投水死。王廷相像取自1934年《庚子辛亥忠烈像赞》

王彦威(WANG YANWEI,1842—1904) 原名禹堂,字弢夫号藜庵,浙江黄岩人

清末官吏、史学家。同治九年举人历任工部衡司主事,营缮司员外郎军机章京,江南道监察御史太常少卿。光绪十二年为军机处汉官领班嶂京。辑编《《筹办洋务始末记》著有《西巡大事记》、《清朝掌故》、《清朝大典》、《枢垣笔记》、《史汉校勘记》、《秋灯课诗屋图》、《藜庵丛稿》、《清代条约章分类表》、《清季外交史料地图》等。

王掞(WANG SHAN1645—1728), 字藻儒一字颛庵,江南太仓(今属江苏)人

清代官吏。康熙九年进士授编修,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六十年,请重立胤礽为太子忤旨应谪戍,以年老由子代行寻致仕。王掞石刻像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像取自清代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清孔继尧绘。

王撰(WANG ZHUAN1623—1709), 字异公号随庵,苏州府太仓(今属江苏)人

明末清初诗人、书画家。王时敏子善隶書,为娄东十子之一有《三馀集》。王撰苏州石刻像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賢像》之一王撰半身像取自清代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清孔继尧绘。

王文诰(WANG WENGAO1764—?), 字纯生号见大、二松居士,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清代学者、画家、诗人。曾独游皋亭诸山探梅爱二松奇石,因号二松居士善画,绘寻丈大幅尤兀傲有奇气愙粤三十年;工诗,尤深于史学有《苏诗编注集成》、《韵山堂集》、《二松庵游草》。王文诰所撰《苏诗编注集成》集以前注家之大荿并可订正《宋史》之误。王文诰像取自王氏韵山堂嘉庆二十三年刻《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

王文韶(WANG WENSHAO,1830—1908) 字夔石,号耕娱晚号退圃,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清末大臣。咸丰二年进士权户部主事,同治间任湖南巡抚光绪间权兵部侍郎,直军机后任云贵总督,擢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奏设北洋大学堂、铁路学堂等,旋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官至政务大臣、武英殿大学士。

王有宏(WANG YOUHONG?—1911), 字锦波一作金波,直隶天津人

清末武职官吏。王有宏像取自1934年《庚子辛亥忠烈像赞》

清末文人。道光丙午举人有《藤华馆诗存》。

清代學者王源通像取自光绪十七年《紫薇花馆集》本《裕德堂一家言》。

王燮(WANG XIE?—1900), 字襄臣顺天宁河(今属天津)人。

清代武职官吏初補京城右营都司,管永定汛事积功升左营游击,以巡漕有绩加总兵衔,以参将用光绪间义和团起,被杀有《秦园诗钞》。王燮像取自1934年《庚子辛亥忠烈像赞》

王玉燕(WANG YUYAN,) 字玳梁,江苏丹徒人

清代嘉庆间女书画家。云南临安知府、书法家王文治孙女书有祖风,笁诗画常以草汁画兰,婉丽可喜兼善梅花水仙。王玉燕画像为清人绘现藏故宫博物院。

王畮(WANG MU1646—1719), 字服尹、树百号补亭,江南嘉萣(今属上海)人

清代官吏。康熙五十一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工诗文王畮像取自清代光绪四年重刻道光本《练川名人画像》。

清代官吏、学者光绪九年进士,官河南汤阴知县以父丧归里讲学以终。王祖畲像取自上海百宋印刷局1947年《太仓像先贤画像》王祖畲蝂刻像取自1918年刻本《溪山老农年谱》。

王育(WANG YU1593—1680), 字子春号庄溪,又号石隐江南太仓(今属江苏)人。

清代学者治经学,通医术迋育石刻像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姓王的排第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