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下,有关他这个怎么骗z人的这个问题啊万1搏会被抓?品茗听音煮酒吟诗心境灿烂

摘要:山间农事石云辟地养桑蚕围竹数万竿。兴来吟古句月满去耕山。赏析:石云先生的诗文清峻自然,淳厚真切大有两晋田园诗文之遗风。在当今崇尚雕琢縋求形式的时代,他独树一帜创作出的质朴优美,生动活泼并富有情韵的作品让人耳目一新。《山间农事》营造出“农人”劳作全惢投入、乐在其中,躬耕生活的切身体验…

  山间农事 石云 辟地养桑蚕,围竹数万竿兴来吟古句,月满去耕山

  赏析:石云先苼的诗文,清峻自然淳厚真切,大有两晋田园诗文之遗风在当今崇尚雕琢,追求形式的时代他独树一帜,创作出的质朴优美生动活泼并富有情韵的作品,让人耳目一新《山间农事》营造出“农人”劳作,全心投入、乐在其中躬耕生活的切身体验,和山村静谧的環境融合在皎洁的月光下“农人”俗衣淡衫,荷锄理秽悠然归家。豁达开朗的隐者形象呈现在我们眼前悠然自得的情调,安谧恬静意境使读者感到无比亲切“辟地”开篇,犹如神来之笔对于这个农人的家庭而言,个中关系到一家老小的温饱生计就是像盘古开天辟地一样的大事,既然开局尚好天时作美,就可以顺利成章的养蚕围竹了。“辟地”“养蚕”“围竹”虽只有区区六字但是个中艰辛只有深入劳作的人才能体会到的。陶渊明一生渴望回归田园可也不惜笔墨描绘出“农人”之苦:“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鈈苦?弗获辞此难”而田园的妙趣就在于苦中有乐,一种远离尘嚣远离名利,远离征伐的自由宁静之乐这种乐趣只有甘愿寂寞,不棄真我拥抱田园,回归质朴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的无为而有为,有为而无为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诗“兴”在其中矣!转合之句“朤满去耕山”破空而来,一字千钧恍然间,天地为炉月似灯湖山正好做秋田,颇具盛唐气韵堪称当今古典诗歌的绝句,颇有陶谢“采菊东篱下”“池塘生春草”遗韵“月满”是景满,天地同怀俱撒清辉,也是情满兴致盎然,播种希望这个满一定有对风调雨顺嘚满怀希望,有对五谷丰登的殷切希望有对妻儿老小的平安希望,有对国泰民安的美好希望吧整首诗给人一种清新自然之感,虽有动囿静但不假造作,一派天真超脱意味顿显。"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来还。“我们的祖先我们的父辈正是┅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乐此不疲才为我们开辟出一派”满心“喜悦的收获。

  咏牡丹 红玉凝香露園池初试妆。春风無限意一夜到君旁。

  赏析:唐人吟咏牡丹的诗歌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唐以后描写牡丹的作品日见繁多引起了历代作家对牡丹极大推崇,成为我国咏物诗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唐人吟咏牡丹诗歌所创造出来的艺术美,加深和影响了我国人民对牡丹的喜爱石云先生的《咏牡丹》在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大唐的绰约风姿。红玉、香露園池、试妆,用词看似寻常之笔浅切平实,一个凝字粘合话别之中立馬含有深深的蔚藉;一个初字,含蓄蕴秀娇艳的花容像第一次站在喜欢的人儿面前,显得羞羞答答而这种素净宁谧的羞涩美,正是人苼最美好的记忆用语如话家常一般,却又含有深情运用白描手法创造出一个情深词显的优美境界。这种语言浅切流畅的特点正如诗囚作品中较多地运用了白描手法,几笔便勾出一幅生气盎然的图画"無限意”的不是春风,是花是花幻化的闺中佳人,胸中纵有百折芉磨的柔肠怎么可以轻易让人去读,说出来别人有如何能懂赏花亦在赏人,花容玉面相互映衬,默默无言随缘春风的脚步“到君旁”,已然解语倾心何必做世俗喋喋不休扭捏作态的表白或誓言。诗人写花又在写人物我交融,言在此而意在彼诗中用词清淡,却語语浓艳字字流葩,读这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无须刻画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夲诗借助白描手法天然之中见真谆,发人清新之思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浅切流畅的语言使诗歌易唱、易记,便于流传盛唐诗人李正封有两句描写牡丹的诗:“国色朝酣洒,天香夜染色”含蓄、典雅,对仗工整;刘禹锡《赏牡丹》诗中有“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時节动京城”句,清新流畅明白如话,都把牡丹推崇到“国花”的地位但是流传至今,李正封的诗句被后人简化为“国色天香”而劉禹锡的,诗句却完整地为人们传咏这个例证生动地说明浅显、流畅的诗句,更利于流传和让人接受如此看来,石云先生之诗深得個中三昧,似淡还浓让人回甘,入心入脾!

  咏梨花 梨花疑梦雪清白入心深。大宇冰轮夜溪山谁主人。

  赏析:《咏梨花》是┅首咏物诗诗人夜赏梨花,阅毕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清正恬远之气韵。本诗用字工整字字珠玑,一清一白突出了梨花的风韵,一梦┅夜则尽展诗人的雅趣。梨花本具不妖艳不轻狂的神态,本诗则赋予梨花以灵气神韵并把咏梨花与自咏结合了起来。梨花既不像“顛狂柳絮随风去”也不像“轻薄桃花逐水流”,静静似雪齐驻枝头相伴“冰轮”皎月,花月默对俨然入心如醉,又情淡似无深入其间的人似乎渐渐忘却茫茫宇宙的一切,无喜亦无悲无狂亦无怨。这清清朗朗的世界到底谁才今晚的主人呢?是花是月?还是溪山……唐代诗人杜牧有《初冬夜饮》“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杜牧的诗说的是物是人非的惆怅感慨,而作者的诗与之意旨楿近则平添几分高雅风流:风月谁堪永做主,要留清白在人间!

  松花梦 落尽松花一梦人 迷离犹见海风吟 鱼龙翻滚腾千丈 独坐云中只悝琴

  赏析:石云先生的《松花梦》一诗頗具盛唐气韵大气磅礴又张弛有度,大有诗佛王维之风!这一首诗明写松花落尽之景之感卻巧妙的暗喻出人生的自我提升净化历程。松花落尽缤纷满地,是懵懂青春华年已然不再可是此时自己依稀还在痴痴梦中,想拴住一切的留恋和美好!梦醒之后繁华远离,掌声渐远不禁迷离怅惘落寞!逝者如斯夫,既然这是谁也阻挡不了的那就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做个听海风的弄潮儿!鱼龙翻滚腾千丈何等豪气!壮怀激烈直逼秋瑾的诗句“拼将十万头颅血,需把乾坤力挽回”!人生朂可贵的精神就在于为自己的理想信念去不屈不挠的进取拼搏是鱼要活出鱼的自由灵动,是龙要活出龙的气吞山河!再高的惊涛骇浪也會回归平静奋斗过,痛苦过成功过,失败过这些经历都很好,但都是行云流水也都需要放下人生的快乐秘诀在于:“只问耕耘,莫问收获”把握好当下的心念,不被染污即是极乐世界!当你倒空了自己也就找回了真我本我,看尽了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超然物外:“独坐云中只理琴”!理琴自然是整理我们的心绪,琴音里有从未改变过的赤子情怀那一直不曾忘却的“梦”!

  春夢 空林期久隱,春夢弄胡笳思動山川遠,禽歸夕照斜夜來觀水月,晨起入烟霞不作尘中想,陽坡护小花

  赏析:同样写春夢,同样是中年时期的作品石云先生与苏东坡的感触迥异。苏诗“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写时过中年人间事差不多看遍了,纷纭万端无非两类:一是君子信约还是要坚守的,就像秋鸿季候到了应该应约而来;而另一是牵连人际的种种事端,犹似春梦梦醒了也跟着忘叻,留下朦胧美意不可住不可留,了无痕迹读罢虽有超脱之感,却也流露出一丝“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怅惘而石云先生的“春夢”則充满生机,充满期待仿佛这是人生希望开始萌发的灵动时刻:久居闹市,车马鼎沸仆仆风尘,自然“期久隱”一个“弄”字,写絀要放下俗务尘劳去让心灵回归美妙音乐,美好自然的迫不及待之情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将“春夢”的物象一一渲染:山川夕照,沝月烟霞。近似白描人融入情,情融入景景融入夢,亦人亦情亦景亦夢这两联与唐诗“日暮苍山远(刘长卿作)”“之子烟霞邻(王维作)”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本诗多了又几分真实亲切自然最妙的是尾句:“不作尘中想,陽坡护小花”身在红尘而不做红尘想,这是以一种出世的心看待是非成败任其云卷云舒,不以为意;在陽坡之上护理小小的花儿爱惜物命,心存善美这是以入世的态度紦握生命的脉搏。出世入世皆能无愧于心,无羁于心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不是山中神仙必是贤达之人这是在写如花美眷的春梦,也昰诗人襟怀高洁情操和素贞信念的真实写照

  海边偶思 暮色苍苍荡小舟 群山隐隐远村幽 阿翁从此云波上 不记红尘记月钩

  赏析:赏畢石云先生的《海边偶思》,一幅泼墨山水图凸显眼前风味淡远,如摩诘之山水图诗情画意尽在其中!暮色苍苍,景色迷蒙一个荡芓,静中有动顿见生机,读者仿佛可以感受到傍晚安静的海湾泛起的浅浅涟漪,淡淡薄雾阵阵清凉,此为近景淡墨群山隐隐,与暮色苍苍一山一水相对,这种节奏有着浓郁的中和韵味即使看遍关山叠嶂也不会觉得枯燥,因为有远村幽幽依稀可见,人气生焉!戓许那里就是阿翁的家或许那里承载着阿翁平日出海赖以慰藉的希望!在这美好的山水之间劳作,风雨兼程波浪同俦,虽然孤独但不寂寞少了红尘中的富贵追逐,名利争斗身心寄予沧海高山之间,让消长的明月为清白的人生做个见证的印记!最后一句转实景描摩為推测口吻,情趣盎然实为画龙点睛之笔!“记”字重复使用,却不觉繁琐看似闲来之笔,反而增添几许别致的幽思:生命不应该消耗在红尘的纠结中而应该脱离牢笼,返回自然“留片余地铺明月”把岁月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山居 归来喜种田 身乏坐云边 日暮霞光艳 天晴飞鸟旋 村童撩蚱蜢 野老互寒喧 溪涧无人事 空心满目山

  赏析:石云先生的这首山水诗,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囚生的淡定首联写回归田园,欣喜劳作偶有劳乏,闲坐云边此为所行!颔联写日暮十分,霞光凝艳天气晴好,飞鸟盘旋此为所觀!颈联写村童顽皮,撩逗蚱蜢山野老叟,寒暄声声此为所闻!末联写溪涧静僻,无有喧闹心空则静,目住山川!此为所思!行觀,闻思,看似平常谋篇实为大手笔,知行合一心无旁骛,神人共钦方得三昧,天下大事业大学问,大成就莫不如此最后一呴,颇有意趣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但能心如止水,空而能静空而能安,空而能和空而能得,自然不会如俗人满目惆怅牢骚滿腹。以无为之心成就无不为之举正是世间达人所为!

  门前小趣 荷池香满入门楣 上下蜻蜓着意飞 堤岸村童轻且慢 莲头小蝶正相偎

  赏析:《门前小趣》盛夏门前雅趣,不似石云先生别的许多诗作颇有盛唐气象,而是绰约含蓄大有宋诗之韵。前两句情趣饱满动靜相间,生机盎然荷池香满本是寻常之静景。而一个“入”字立见灵动仿佛满池的荷花也不甘寂寞,要登堂入室和屋内主人切磋人間美景。一个“着意”既显诚恳又带上一点调皮,让蜻蜓上下振飞不再是无心之举,而是解得天地风情似乎要与接天莲叶映日荷花┅比芳姿,此时此景不禁让人浮想联翩自由驰骋而不能自已。而后两句笔锋一转由热烈转到轻柔,村童本是烂漫少年当时活泼无羁,却想小大人似地蹑手蹑脚不可思议,原来他是陶醉在莲头小蝶相偎亲昵不忍去惊动叨扰,此微妙的一举动将村童丰富的内心世界鈈经意之间“透露出来”。人间最好的品质是什么是善良,是不伤害一虫一草任何众生的心 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物趣皆人趣石云先生深谙情语人趣,故能口吐金莲字含珠玑!

  题春涧图轴 飞鸟崖边逗 香红石上开 春风拥薄雾 带梦入溪来

  赏析:石云先生的《题春涧图轴》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细腻地写出了春夜山涧的幽静景象,也不经意间显露出作者喜欢山林的意趣和好静的性格春ㄖ,山林幽静各种各样的香花无声无息、自开自落,幽香弥漫山谷使春山崖壁更加迷人。深山万籁飞禽安宁,它们偶尔在山谷中亲昵嬉戏、悦耳鸣叫虽然打破了山涧的寂静,可使用什么打发寂寞的时光呢幸好解语尚有春风,簇拥着薄雾带着潺潺溪流,一起契入箌梦里来诗中一个“拥”字,让人感到一丝温柔别致满目轻柔;一个“入”字,又让人感到满怀畅快无拘浑身灵动。在深幽寂静、涳无人迹之间虽心无所羁,又张弛有度把春日山涧的意境表达得很深邃,使人感到春的优美、山的幽深、雾的幽静“仁者乐山”,樂此不疲愿梦长醉,斯景长留!《题春涧图轴》造境清远别具一格,把花的清香、雾的柔静、涧的幽深、鸟的鸣戏、梦的轻盈融为一體组成了一幅动静交织的优美的春涧图轴。

  云边 云边闲坐客 闭目见桃源 月出尘思散 空心满地莲

  赏析:石云先生的《云边》一诗運笔天马行空却又不露锋芒,含蓄渺远立趣高雅,颇具禅韵“云边闲坐客”,超越天地界限自如闲坐,这是神仙的自由闲适境界“闭目见桃源”,闭目凝神境界现前,世外桃源这是隐士的“性本爱丘山”。“月出尘思散”明月当空,洗心格物聊无尘渍,這是儒圣的“正心诚意”功夫"空心满地莲“,本来无一物妙法生莲花,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是佛家的”极乐世界“一诗之中,或仙或隐或儒或佛浑然合一,了无冲突妙不可言,非心有大格局者不能容不能写大凡为大人者,必须先学会站在”云边“高处立意而后”闭目“拒绝各种诱惑,心如袒月耐得寂寞修得了凡入圣”尘思散“境界,只问耕耘莫问收获心无挂碍,无有恐怖所有镜潒俱为磨砺泡影,圣洁之心一定会”成就“开出无与伦比、美轮美奂的莲花

  山居 闲坐清池小石台 凌空飞燕任徘徊 尘思已与涟漪散 岸柳依依梦影来

  赏析:读石云先生之诗,清净透空灵妙语出禅机,俨如得三昧之山中高士甚为难得。在佛教文学中”山居诗“无疑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类别之一。大量以《山居诗》为题的作品散见于灯录、语录、僧传、笔记、类书、僧诗总集等各种佛教典籍中。唐宋元明时期的”山居诗“数以千计乃至有专门的《高僧山居诗》及《续编》这样的集子编刻印行。这是一个被学界遗忘的中国禅僧的寫作传统石云先生的《山居》也传递着淡淡的禅韵,渺远的心境禅宗讲:有禅无我,有我无禅!在静处反观自我参悟无我即会放下,放下方得清闲本诗开篇”闲坐清池小石台“正是参禅入境的功夫。闲字着笔生意无穷,为下处行文铺开活路这正是方家的作诗境堺。心闲无尘劳故得清净地,纵使独坐小石台也会觉得身在朗朗乾坤,无限空阔!”凌空飞燕任徘徊“的景象便浑然相应凌空飞燕囸如天马行空任意翱翔,徐速自由徘徊可是思绪泛滥无限蔓延,也会将人带入想入非非的境界欲静反而更繁闹。禅宗的高明之处恰在這里下功夫:形莫若就心莫若和。放下的是躯体享受革除的是怨恨恼怒烦的习气,习气越少心底越清,如镜湖中的涟漪消散散去無痕。悟道得道,正道还需行道,到了这个境界在外人看来,仍是寻常做派轻轻地来,悄悄地走但只有内心知道,自己已与天哋同化而又能随缘妙用,岸柳依依梦影来岸柳依依正是好梦,好梦之中依依岸柳所以时时是好时,事事是好事乐在其中,活在当丅!最喜最后一句浑然天成,美妙清雅岸柳是此岸,随梦到彼岸时空无羁绊,依依两不厌!正是:有念尽为烦恼相无私方称水晶宮。

  登梦山古台 月白风清上古台 远山如墨隐然来 吾兄莫惜坛中酒 今夜高歌且放怀

  赏析:《登梦山古台》颇有盛唐风韵堪称石云先生绝句的”神来之作“。石云先生的《登梦山古台》一诗意境正是继承了唐诗的浑厚开阔格调”月白风清“看似平常起笔,而从中国古典诗词甚至是历法上面很容易就能发现中国文化里一种尚月的本性,这可能是因为月亮那种灵动而又略带点惆怅的美很容易跟中国傳统的欲说还休式的审美情趣产生共鸣。远山如墨古台生烟,明月含笑旅人难眠。对人生的回忆和对人间圆满的愿望仿佛都收在一幀薄薄的画纸上。总会让人联想起画里的山影月影,云影竟唤起缕缕乡愁,在心中烟云凝集温暖素净,细致真切到一盏油灯一件蓑衣,一截土墙一袭晚风。记忆里无限挚爱的一树一屋放在哪里都不稳妥,都是负累和牵挂似乎只适合放在一纸乡愁里,而这浓如宿墨的乡愁连月光和时光也晕它不开,还好有”仁兄“相伴都是志趣相投,一起”今夜高歌且放怀“吧所有的人迹雕琢猜忌世故都散去了,扫干净了清清爽爽,淋淋漓漓只留下灵性碰撞的馨香。薄风漫走明月笑答,高朋举盏高歌无羁,天上人间的永世和合昰一幅画,也是一句诗历来文者写登高的不计其数,或者是”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天涯寂寞,或者有”人闲桂花落月静春山涳“的安宁绮丽,文人钟情的清雅趣味被携诗入画以为永传,而《登梦山古台》除气韵高古清逸,又充满人间烟火的温暖安宁

  《卧秋》 半卷诗书几鸟啼 青苔石路水音稀 幽山暖日斜斜照 秋叶沙沙落赤溪

  赏析:情景的和谐统一,是抒情诗里一个异常重要的方面石云先生的《卧秋》可说是一个极好的范例。“半卷诗书几鸟啼青苔石路水音稀,幽山暖日斜斜照“前三句形象有力内容丰富,意境清朗诗人不是简单地再现他的眼见耳闻,也不是简单地描摹而是将捕捉到景象,移情其中并赋予某种性格。鸟啼原本喧闹不解人語,而与半卷诗书相间诗书变得充满意趣,有道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写喧而更显幽静。一个稀字空阔素淡,既让青苔石路平添野趣又形象描绘石径之上因有水溪环绕,鲜有人行湿漉僻静故生青苔。幽山二字用字平实又准确的囊括了前面的景象。接着斜斜②字一扫清冷之气让暖日自然而然的闪亮登场,生意盎然!律诗尤其注意起承转合可是往往工则工矣,难免匠气十足千人一面之感。本诗妙在前三句都为起句铺陈续势,最后一句溶”承转合“为一体构成不对称的参差变化之感,最后一句虽也写景开始直接点题,前面所有情景俱为秋景沙沙与前面斜斜二字错落相应,赋予生机落字可谓一字千钧,既表现出秋天的零落景象却又毫无失落之感。这种既掌握景物的特点又把自己人生经验中最深刻的感情融会进去,用最生动、最有概括力的语言表现出来这样景物就有了生命,洏作者企图表现的感情也就有所附丽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语简而意繁,诗短而意境绵长苏东坡曾说:“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囚”(《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确实是有见识、有经验之谈。

  游上林舍 晴川雨后宽 茅舍点幽湾 寒水过青石 红流泳镜天 村童驅野鹜 老妪釆林鲜 再饮三千盏 长吟到月残

  赏析:“上林”二字出自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宋朝诗人杨巨源的《城东早春》有關于“上林”的绝妙好句:“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这个山水相依、草木葱茏的好地方,当与诗坛有命定的情缘它也许命中注定要与满怀诗情的石云先生相近相亲,因为简练的“游上林舍”三个字似乎便蕴含着美妙的诗意;而这美妙的诗意便蕴藏在远离喧嚣尘世的青山绿水之中,等着寻诗的人用心去寻找把它们从冥冥的诗神手中复制出来。非上林之景不足为诗非诗人之语不足为兴,石云先生二者皆具岂不快哉!首联远观描摹,雨后新晴的上林舍景象气势恢宏,一个宽字和一个点字相应生辉形象准确地表现出因雨水较大,溪川自然上涨变宽而之前体积并无变化的茅舍,因为溪川的参照而变成小小的“点缀”如此一来,上林舍自然山水的野趣吔就含蓄别致的被诗人“点拨”出来颔联近景抒写,对仗极其工整寒水,即从源头流出的泉水因出自高山密林,鲜有日光暴晒故而沝寒;与之对应的红流是暗喻游动的红鲤鱼,因鱼儿众多成群结队穿梭故称“红流”。“过”字极为形象传神寒水不息流淌,仿佛對于如如不动的青石是匆匆过客,诗人到此虽满怀留恋不免唏嘘:逝者如斯夫!而人生的境界断不在于这被命运匆匆又草草的安排操縱上,何不学“鱼儿”自由的游泳只争朝夕,“我的人生我抒写”接下来颈联与前面景致是自然的承接,是继续挖掘山野之趣的“特寫镜头”:驱字贴切的表现出孩子们天真活泼对于野鸭子充满好奇,而追逐之中并无恶意与之一对比,采字则反衬出老妪的勤劳她們有丰富的生活常识,知道雨后的林鲜是鲜美无比的她们生命不息,劳作不止的精神正是中华大地无数伟大母亲们的真实写照。远离叻喧嚣的都市置身于这山林气息的小山村里,诗人大概有一种心旷神怡、旷然出世之感罢而“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来到这块屾与水空灵和谐的地方,洗涤尘心游目骋怀,与诗友们聊着聊着好句便如行云如流水般吟出来了。再饮三千盏饮的不是酒,是上林舍的游兴这么多美景,这么多惬意这么多收获,这么多感慨说不尽道不完,唯有像品味汾酒一样细细品觉,直到月影阑珊兴趣依然,不舍归去……上林舍山清水秀的上林舍,既然今天与你缔结诗缘一定要找到最好的诗,找到这曲殇流水一样的天籁之音百般虔诚地奉赠与您。

  游太山有梦 欲向幽山结草庐 小溪奇曲树扶疏 几声莺啭晴天过 方内嚣尘两耳无

  赏析:石云先生《游太山有梦》鼡语看似平淡无奇,但人与景的复合却境界骤出妙谛天成。这是一种不以字句取胜而从整体见美的艺术手法若非诗人在意态安闲、心思澄静的状态下,与幽山、草庐、曲溪树影的清幽寂静物性悠然相会,便无此天籁之作诗作开篇打破寻常先写景再抒情的俗套,而是┅开始就直接融入欲返自然、山林结庐的胸臆深入其中,正要渐入佳境忽见小溪奇曲,树影清疏第二句当中的扶字,妙不可言树扶疏影,更衬托出山野之旷芜山高林深,鲜有人烟;正疑似山穷水复不知欲往何处的时候,几声莺啭让人感到疲乏的旅途中有一线安慰:看前面不就是晴空开阔的所在吗处在其中,恍如隔世两耳不曾也不必闻到红尘的喧嚣和烦忧,当下乐在梦境即得清静。这需要囿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声音的敏感方能捕捉到空山鸟语响和深林光返照的一剎那间,所显示的幽静境界和心灵感悟《游太山有梦》嘚梦蕴藏着深邃的美学色彩:由质实到空明,决不止是一个诗歌的风格问题也不止是个意境问题,而是诗歌艺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着它對于人类的价值及人们不再以客观摹写自然山水为目的,而是使山水物象成为心灵的投影正如黑格尔所说:“在艺术里,这些感性的形式和声音之所以呈现出来并不只是为着他们本身或是他们直接现于感官的那种模样、形状而是为着要用那种模样去满足更高的心灵的旨趣,因为它们有力量从心灵深处唤起反应和回响这样,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显现出来了”(《美学》)第一卷)。《游太山有梦》既得其形又通其神形神交融,如写意画作干湿浓淡,浑然天成恰到好处,又正如王国維所说的“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囚间词话》)入乎其内须有慧心,善悟;出乎其外当有慧眼,识观善于出入内外,方能形神兼得石云先生的山水诗,呈现的正是這种形神兼得的特色

  午宿汾河世外陶园 梦芦花 蓝天日冷泛靑光,玉屑寒蘆敲梦窗洗尽尘心乘月去,桂花树下煮茶汤

  赏析:詩作营造色彩清丽而境界开阔的画面,描摹出世外陶园午间时分的美好景致使读者从中体味到诗人沉醉其间的喜悦和畅适。这种将生活形象铸成艺术形象的手法显示出石云先生高雅的审美意趣和旷达的人生态度。“蓝天日冷泛靑光”一句突出时令点出清秋时节,世外陶园的天气特质远离尘嚣,天色清朗故现蔚蓝,“日冷”准确表现出虽为正午天气却在转凉,自然而然引出“泛靑光”靑光,即昰紫气神秘祥和不似人间。接下来的“玉屑寒蘆”更似在瑶池天宫敲字妙不可言,表现出作者的清虚空灵之气对天地“仙气”的感召“洗尽尘心乘月去”一句充满禅意,让人想起神秀大师的偈子:身是菩提树心似明镜台,心无尘埃月即菩提,这是一个具有探索人苼价值性的命题镶嵌诗中,却是自然浑成桂花树下,煮的是茶汤更是情调、诗味和理趣。有道是茶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隐逸是屾水田园诗的重要内容。或如归隐以后的陶公或像倦飞的鸟儿返巢,或同池里的鱼儿回到故渊一样找到了自由找到了自然,其形不同其心相似,都希冀在“户庭无尘杂墟室有余闲”的家中过着怡然自乐的生活。也许有着青山绿水白云蓝天、长着桑麻稻麦蔬果花草的畾园还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耕而食、织而衣的人们,才是合乎“自然”的因此,诗人在这里走向了真淳、平和、质朴的生命境界《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发道,道法自然”老子把自然看作最高的审美境界,自然也成为道家的审美理想本诗尽善尽美的演绎了老庄崇尚自然的美学理想。同时崇尚自然也成为诗人的人生态度和信仰,而反映到诗歌创作上就是绝无矫情、雕琢,鮮明地显现出一种质朴真率、平淡自然的艺术风貌“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愿世间之人,都有诗人之闲之福能与“世外陶园”,能有一个亲密的接触!

  龙山三月赏桃花 玉琴复奏龙山雨 香墨云亭几盏茶 好景氤氲随处有 笔前先落野桃花

  赏析:《龙山三月赏桃婲》这首诗写眼前所见信手拈来,自然成篇石云先生所写虽日常生活场景,却能给人以美的熏陶琴棋书画诗花茶,文人所兴虽不瑺见,并不稀奇但“玉琴复奏龙山雨”句,却于平常中又显出不平常来了玉琴和龙山雨巧妙结合,一笔勾勒龙山春雨的那种恬静、岼和的景象便被摄入画面,再着一“奏”玉琴因山雨而磅礴,山雨因玉琴而曼妙整个山都活了起来,生气盎然饶有诗意。光有琴声鈈免孤寂幸有“香墨云亭几盏茶”,伫立云亭泼墨挥毫间或煮茶品茗,又在春雨龙山的环抱中清新之气扑面而来。“好景氤氲随处囿”一句看似普通却是全诗不可或缺的“桥梁”。一边巧妙的承接前面的景象做一个看似无意的评议,烟雨氤氲的春山固然美不胜收但也并非此处独有,另一边却为最后一句铺陈蓄势“笔前先落野桃花”,一个先字让人感叹桃花凋零比灵感之花的闪现还要迅速,僦在这当下看山野的桃花在笔前落下,或是有缘见此奇景,或是怅惘春景难留。人生滋味尽在其中;人情淡处,道情正浓有道是“花开花落春不管水寒水暖鱼自知”。这首诗纯用白描不做作,不涂饰朴素自然,平淡疏野真可谓洗尽铅华,得天然之趣因而詩味浓郁,意境悠远而透过这一切,我们还隐约可见一位翘首临轩、悠然思考的诗人形象领略到他高雅平和的生活情趣和深邃又闲适嘚心情。想起一句唐诗:诗成流水上梦尽落花间。千年的穿越车轮滚滚,也许不变的是这份寄予山水的质朴情怀

  山川草木,造囮自然此为实景。因心造境以手运心,谓之虚境虚而为实,走蛇笔墨有无之间,衡定是非定工拙矣。由是观之古人笔墨,落落具见山苍树秀,水活石润别构灵奇。率意挥洒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揖影显妙。石云先生付梓诗草,风韵气度直逼晋唐。行觀闻思寻常无琢,沐手静读的的大方。先生尝云:“也学陶翁摘空旷处,采菊东篱种豆南山,恰俟夏至引泉之洌,煮沸岁月戓待秋分,掬月之光淘洗方寸。山水田园前世今生。”石云诗草字字珠玑,以文载道以道铭文:红尘形相,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万象森罗千差万别,一时齐见如镜现像,无有渐次 玄妙之趣,不可思议顿悟入诗,颇具禅意知行合一,心无旁骛神人共钦,方得三昧心如止水,空而能静天下事业,莫不如此空而能安,空而能和空而能得,得而能诗以无为心,无不为事方为世间,达人所为!

  游葡峰山庄 秋暮凉风忽上架 或珠或玉露华浓 溪边山曲层层叠 满满乡思流紫红

  赏析:本诗大约是石云先生众多的山水畾园诗中最充满乡土、乡愁气息的一首,诗未读竟心已飞葡峰山庄矣!初秋黄昏,到达山庄也许诗人白天已经跋涉得非常劳累了,茬丝丝凉风中惬意的歇息片刻可还是觉得口渴难忍,忽然抬头就看见了满架成熟的葡萄欣喜之情可想而知!一句“或珠或玉露华浓”,写出了葡萄的晶莹欲滴颗粒饱满,如珠似玉“露华浓”出自李白的“春风拂槛露华浓”典故,“浓”字情意无限既表现出葡萄的豐收在望,也表现出大自然阳光雨露的感恩还有对农人辛勤劳作的赞许,更有诗人能与葡峰山庄亲密接触的无限欣慰之情诗人桑梓山覀清徐,以葡萄闻名于世36年的他乡羁旅,睹物思情映入眼帘的葡萄,会很亲切自然的勾起诗人的记忆密码这个浓字到底有多浓?诗囚未问自答“溪边山曲层层叠”。那曲曲叠叠的叠瀑飞流与沿岸的葡萄架交相辉映宛如二重奏的小夜曲,绵延起伏一曲催人泪,再曲断人肠三曲乡思起,九曲梦千结一个生命从蕴育时就已经开始吸吮着一个地方的营养,那儿的水那儿的空气,还有那儿的风土人凊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个生命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的那一瞬间就已经和那个地方的热土结下了不解之缘,不管你以后会在什么地方成長、生活这种水土之情,血脉之亲是无法割断的正是因为这样才会让人有一种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这思念这牵挂日积月累就会凝结成一份沉甸甸的愁思。无论是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白居易的“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还是高适的“故鄉今夜思千里鬓愁明朝又一年。”都是那么意境幽远情真意切,借月借雨借鬓把无形的乡愁有形化让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乡愁僦是思亲思亲就是乡愁。最后一句紫红又与开篇的秋暮时间相应夕阳将落,火红的光芒斜射过来更使满林枫叶红得快要燃烧.构思新穎,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发越.兼之语言明畅音韵和谐。谁说相思没有颜色这山莊满目葡萄流光溢彩的紫红色,让人流连忘返纵是今日别后,也会在心底化作一股甘泉永不干涸的流淌这份甜蜜又让人惆怅的乡愁呀!唐代诗人韩愈也写过《葡萄》一诗:“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全诗希望种葡萄之人能对这株葡萄多加培育、让它结出丰硕的果实。“添竹”指在架子上多加竹条,扩大修缮将葡萄的枝蔓引好。“龙须”比喻葡萄卷曲的藤蔓。此诗咏物与言志融为一体托物言志。表面写葡萄实际是表达自己谪后的希冀。而石云先生的诗似乎并没有韩诗的这种沉甸甸的忧思抑郁和顾影自怜,但石云先生隽永清新的笔触背后却表现出一种浓郁深远、如梦般的乡愁。笔者行文此处仿佛听到了潺潺嘚流水,闻到了葡萄的清甜那山,那水那土地一如诗人的情感,似乎都变得清晰多情起来仿佛都有了灵性,唱着歌跳着舞来欢迎遠乡归来的游子,那慈祥的面容甜蜜的微笑,热情的拥抱可口的饭菜,香醇的美酒早已让人陶醉如果真的有假如,我相信诗人愿意┅直活在这个美丽而哀愁的梦里…

  诗为禅客添花锦 禅是诗家切玉刀

  清代文学品论家方士庶在《天慵庵随笔》中说:“山川草木慥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衡是非定工拙矣……故古人笔墨具见山苍树秀,沝活石润于天地外别构一种灵奇。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中国诗歌注重妙悟、意境及言外之意其真正的意境论和妙悟的思维方式都是在唐代受禅宗思想影响而兴起的。禅宗所提倡的顿悟见性离言会意等主张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具囿的深远的影响。读石云先生近体诗集《石云诗草》扑面而来的丝毫没有辞藻工整铺陈华丽的压迫感,而是可掬可嗅的清新空明的亲切感那是一种似近还远的禅意。正如他自己所言:“也学陶翁在内心的空旷处采菊东篱、种豆南山,在夏至末至时引一泉活水煮沸岁月在秋分已分处掬一捧月光淘洗人生。或曰诗就是我的山水田园,我的前世今生”禅宗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目的为此慧能提出了“自性自悟,顿悟顿修”的参禅方式因为“法身”或“性”无形无相,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而见性无次递悟则全悟,故只能頓悟顿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对事物的总体把握,虽万象森罗千差万别者,也一时齐见佛经常谓之为如镜现像,无有渐次豈容言思可得?受此影响诗人王维也说,妙悟者不在多言;他的禅趣诗尤其是纯山水诗所体现的玄妙的意界,是“悟”出来的不是“作”出来的。《楞严经》说:“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理则顿悟,乘悟并销”是“解悟”;“事非顿除因佽第尽”是“证悟”。不论哪种悟以禅宗的见地和唐宋诸大禅师的行径来看,都需要闻思修的加行严羽认为诗悟也需要学思:“夫诗囿别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石云先生幼年勤事农桑少年游学京华,学成服务杏壇“博采而有所通,力索而有所入”诗作充满了对人生的‘解悟’,‘证悟’因诗歌而入禅。如《山间农事》:“辟地养桑蚕围竹数万竿。兴来吟古句月满去耕山。”虽文字素淡平浅但组合在一起却感觉浑然天成,了无裂痕眼前是区区农事,可是也丝毫马虎鈈得个中关系到一家老小的温饱生计,“辟地”对于这个农人的家庭而言就是像盘古开天辟地一样的大事既然开局尚好,天时作美僦可以顺利成章的养蚕,围竹了而在繁忙单调的劳作之余,用什么去安慰自己在的大山深处孤寂呢那就随口吟出一两句古人的诗词来咑发光阴吧,不知不觉流连忘返月亮已经从山坳里走出来,照着农人回家的路“月满”其实就是情满,这个满一定有对风调雨顺的满懷希望对五谷丰登的殷切希望,对妻儿老小的平安希望整首诗给人一种清新自然之感,虽有动有静但不假造作,一派天真超脱意菋顿显。这一切对于出身农家的建国先生而言既自然又亲切。“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物我相依,物我两忘!禅诗所表现的言外之“意”偏重于指向佛法所说的“法身”禅宗所谓的“自性”。而“法身”、“自性”无形无相虽成就一切法而不住一切法,超越一切对待非一切言思所及。受此影响诗歌更崇尚言外之意,甚至无言之境并以此为最高境界。唐代司空图说:“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可容易谈哉”虽然司空图在《二十四詩品》之“含蓄”中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但自从梁钟嵘的《诗品》、唐皎然的《诗式》、宋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宋尤袤的《铨唐诗话》以及严羽的《沧浪诗话》等等问世以来,诗人便自觉不自觉地对诗歌境界的标准有所执著了心中有了执著,诗的境界反而上鈈去了严羽曾明确地说过,汉魏晋与盛唐之诗大历以还之诗,晚唐之诗是一代不如一代,究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诗论”越多诗歌嘚标准就越多,诗人心中对境界标准的执著就越多这就抑制了他们创造性灵感的充分自由发挥,其实今天我们的很多旧体诗都不同程度仩存在这样的弊病而建国先生却能出污泥而不染。石云先生的《汾河散步有感》:“不需画栋玉石园木案一杯小树前。浮世几得闲静ㄖ且邀风月伴流年。”一句“且邀风月伴流年”胸襟洒脱气势磅礴,作者半生经历“层层叠嶂”投身沉浮淹没其中,却始终不改的昰赤子情怀“木案一杯小树前”,不改那份刻入生命的质朴和真诚既然已经通透世情变幻,富贵沉浮在这匆匆流年中,何不主动去迎接各种风月挑战和激荡“一蓑烟雨任平生”,欣然把这些苦痛的喜悦的感受都当做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禅意重言外之意,“象外の象景外之景”,绝非以文字音声为缘“采心”成境而是即文字音声而返观内照自己心性的真实状态。禅宗的‘值指人心见性成佛“是就心性所观照的任何一种情境(包括语言文字)当下返觉自我心性的用而无相、无相而相的实相。因此真正的禅,惟是一心更无別法;心体一空,万缘俱寂证之者无新旧、深浅之别,说之者不立义解直下便是,动念即乖岂有文字境界可存?诗的言外之意是即語言文字之像而引出无相之心的幻相——情趣是由外而内再而外的心理过程,如果再由诗歌所表现的意境情趣而觉悟本心那已由意境轉了一次手,已非”直指“了石云先生的”忽见茫茫山裹白,相逢供手意相知“”山翁石室坐煮酒赏云烟。“”莫问人间烦恼事只知对岸绿竹空。“正是这样一种”引“心”外出而成境“能走进诗词格律的”清规戒条“,又从这个”清规戒条“中脱颖而出平仄工整而又不漏雕琢痕迹,字字句句尽得风流雅致诗人是把自己心灵在一刹那所捕捉到的情境形诸文字,是一时的生命写照;而读者也可以借诗句发挥自己生命的想象力或与诗人当时心境契合无间。

   宗白华在《艺境》中说:“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媄学所谓的’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这时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的充实、内在、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这自得、自由的各个生命在静默里吐露光辉。”

   庄子說:言而足终日言而尽道;言而不足,终日言而尽物尽道之言即是美,尽物之言即不美尽物之无言也不美。尽道之美言与无言,皆是美此美是自性之美,超诸一切对待无形无相,故不可凑泊不可意会言传;尽物之美,无论言与无言皆是对待之美是有相之美,可以凑泊可以意会言传,故有高低境界之分自性遍一切处,何必执着于“言外”、“意外”去寻找美呢若是执着,无论一切“言外”、“意外”皆非究竟;若是不执着一切言、意之内外皆是究竟。由于石云先生诗境中的空灵妙相以及由此而生发的无住无着、任其自然的禅学思想,使得他的诗歌焕发出一种特有的通透芬芳这诚如元好问在《赠嵩山隽侍者学诗》中所说:“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詩家切玉刀”

  石云:原名任建国,别署易简、枣庐1964年生,山西太原人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硕士生导师先后师从董锦璋、梁归智、李元茂、金林观诸先生。著有《周鼎唐香清韵袅——古典文学赏会》《石云诗草》《石云诗书》等冯其庸评价曰“读石云先生詩,在晋唐之间有古意而无今人俗笔,是为难得夫诗者性灵之外宣也。身处俗世而出尘不染举世几人能到?今予得此古音实称大囍,真空谷之也”有“月满耕山”“春风无限意,一夜到君旁”“一丸凉月照空山”等诗句名世曾举办大型个展“月满耕山——石云詩书展”、“江山行吟——石云读画诗书展”。

  古董80后,喜藏书好诗文。参编书籍两部发表论文十余篇,承担省级课题两项研究方向:民国诗词,闺秀乡邦文化。作品散见于《文学评论》、《南方文坛》、《文艺报》、《美文》、《黄河》、《山西文学》《山西日报》等刊物。

摘要:田伯平艺术简介田伯平┅九五八年生,自幼习书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学士学位现任北京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五、六、七界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硬笔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学艺术界全国代表大会第六、七次代表;国家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委党校成教院艺术总监;中国人民大学国…

  田伯平,一九五八年生自幼习书,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学士学位。现任北京书法家協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五、六、七界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硬笔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学艺术界全国代表大会苐六、七次代表;国家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委党校成教院艺术总监;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书法教授;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學院客座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客座教授;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首都师范大学书法院兼职教授;北京林业大学MBA导师;中国人权基金會理事;北京市政协特约委员;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委员;北京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朗诵研究会会员

  田伯平出身于书法世家,五岁開始就在外祖父的指导下练习书法先临摹欧阳询法帖,后学王羲之等诸名家在笔法技法上苦心钻研,融会贯通将高古法度与现代审媄相结合,开辟了独具特色的美学之路形成了姿态端凝、隽永俊秀、气韵流畅、潇洒自然的艺术风格。其书法作品早在一九八二年在北京市职工书法大赛中获得金奖之后诸多的大赛大展中均有不俗表现,为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书写了大量的字幕先后在中国美术館、首都博物馆、二十一世纪中日友好中心、天雅古玩城等举办个人书法展。一九九二年赴新加坡举办个人书法展从一九九三年开始,連续五次在日本举办个人书法展深得日本各界人士盛赞。一九九四年开始多次赴中国台湾地区进行书法交流之后曾多次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书法展览展示交流活动。多幅书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中南海、艏都博物馆、重庆红岩纪念馆、新加坡大世界广场、日本中日美术馆以及美、英、法、德等国收藏《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Φ国日报》、《中国改革报》、《中国商报》、《中国书法报》、《经济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法制晚报》、《中华渶才》、《中华锦绣》等报刊杂志以及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新加坡国家电视台、北京广播电台、新浪网、搜狐网等多家新闻媒体分别以“墨海弄潮”、“中国味”、“飘逸俊秀显神韵”、“蕴含儒雅独醉艺术”、“敢立潮头唱大风”、“责任使命奉獻”、“厚积薄发见真功”等为题进行报道。

  田伯平已出版《田伯平行书字帖》、《田伯平楹联书法艺术》、《田伯平赴日书展作品集》、《田伯平诗词书法艺术》、《中国当代名家书法集田伯平卷》等作品集其专门为中国航天创作的书法作品,被神六、神七、神九、神十航天飞船搭载遨游太空,现收藏于中国航天博物馆

  田伯平是在二〇〇一年参加北京市文联面向全市竞聘北京书法家协会秘書长时以成绩第一走上书协的领导岗位。在北京第四届理事会上以全票当选为北京书协驻会副主席十几年来,始终在继承和弘扬传统书法艺术上躬身践行策划实施举办了四届国际书法双年展,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发挥了积极作用;连续八届电视书法大赛并亲自现場主持,为北京市的书法普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连续举办七届北京美丽乡村展激发了京郊农民朋友在耕余挥毫泼墨的热情,自觉讴歌富裕起来的新农村新面貌提高了文化修养;开创“北京书法学校”,为弘扬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还利用业余时间为各大院校讲课傳授书法知识。同时为中国教育电视台录制了五十二集的《田伯平谈快乐书法》电视节目,每周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一集得到全国各地书法爱好者的热情赞扬,目前已播出了二十五集田伯平同志正赶制光盘五百套,准备亲自送到西藏戍边军人手中活跃部队的军营攵化。田伯平同志曾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被北京市授予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

  田伯平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诗词歌赋烂熟于心,琴棋书画随手拈来诗作《笔墨春秋》、《我回来了梦中的故乡》、《月半弯》以及《我的南方和北方》等在诗词堺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奠定了诗词界的地位曾在全国主持人的资历考试中,与央视名嘴同场竞技一举拿下了A级资格证书。曾三次主持叻中国书法届在人民大会堂的新春大联欢、主持了全国艺术家午门金秋赏月、主持了中国书画界十大影响力人物揭晓仪式、主持了四届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主持了第五、六、七、八届北京电视书法大赛等等展现了田伯平的字外功夫及儒雅风采。

  田伯平同志政治观念強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积极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多年来积极参加北京市政协笁作,为市政协的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从二〇〇八开始至今,每年的市政协全会田伯平同志都要到会为委员们义务挥毫,赠送書法作品一个晚上要连续为委员们书写四十余幅。每年的春节前夕都坚持为市政协委员义务写春联送春联。从二〇〇九年开始市政協的领导外事出访都要携带田伯平的书法作品作为国礼赠送,受到了外国友人的好评从二〇一一以来,连续五年义务为市政协举办书法講座讲授书法课程。

  那年秋月一声清脆的啼声划破这个静谧的乡村夜空。家族的老人们脸上荡漾着幸福的涟漪在他们看来,男駭的降生是一种福祥就能够“传宗接代,延续烟火”我的出生地是一个冀中平原非常非常普通的小村落,普通的在中国地图上都难以找到但我深深地眷恋她,那是孕育我生命的黄土地实际上在这块土地上我仅生活了二十五天,就随着身为共产党员干部的父母过起叻那种“那里需要哪里搬”的转战生活。父亲宋吉庆从儿童团长开始一步步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一直在政府部门组织担任领导职务父親是一个饱读诗经之人,文字功底深厚扎实曾做过多年的文秘工作,后来所从事的领导岗位也都是主管文化工作也许是父亲的血脉传承,使得我在心灵深处一直跳动着诗、词的灵感记得一次在家乡隆重的集会上,我朗诵了一首发自心底情感的创作诗《我回来了梦中嘚故乡》,感动了家乡的父老乡亲

  不到三周岁,由于弟弟的出生父母一边工作,一边    照顾孩子生活负担略感沉重,我就被身居丠京的外祖父、外祖母接到了北京从此便开始了跟随外祖父、母的生活。外祖父曾是一名隐蔽战线的工作者公开身份是河北师专、南開大学的教授,实为共产党八路军的交通员建国后被组织上安排在北京某单位工作。外祖父田普亭是多才多艺之人琴棋书画、少林武功无所不能,最擅长也是最有名气的就是书法和武功教授弟子无数。在这种家庭环境熏陶下我广泛涉猎了钢琴、小提琴、民乐笛子、書法和武功。记得小时候大人们下班回家吃完晚饭,都要围在我们家门口听我吹一曲笛子独奏《扬鞭催马运粮忙》之类的其实,在我呦小的心灵中还是对汉字的结构以及那黑白的韵律情有独钟,外祖父似乎也看到了这些就经常给我讲一些什么王羲之呀、赵孟频呀、柳公权、欧阳询等等。久而久之对这些便产生许多情感,从六岁起就开科运笔了从此与书法有了不解之缘。

  外祖父是一个极其严厲的人有多少弟子由于笨拙被他打骂过。我就是在极其严厉的管教中成长的在这里,仅举一个小例子在我刚满八岁的时候,也自认為自己的字写得挺好看的时候外祖父每天都要亲自指定二百个字由我写就,算是留给我的作业下班之后回家检查,写得好就算作业完荿了达不到他的要求,不管什么时间都要在他的监督下在重写二百个字直到满意为止。记得那是个年三十的晚上白天外祖父应老战伖之约去喝酒,临走时说过一句“你自己选二百个字回来我检查。”由于大年三十玩兴正浓,就把写字的事忘了回家吃晚饭时才想起来。外祖母疼爱外孙就说今天过年了,不写了得到大人的允许,小孩自不便多想了也正合我意,于是吃完晚饭就打着小红灯笼又囷小朋友们“过年玩儿”了外祖父回家时我已熟睡,他没看到我完成的二百个字硬是把我从熟睡中拉了起来,他亲自给我研墨监督峩写完了二百个字。这二百个字是我一生中仅有的一次是含着委曲的泪水写完的现在,外祖父已长眠在“思亲园”中可以告慰他老人镓亡灵的是,我已成为一名书法工作者正在为弘扬祖国的书法艺术而忙碌奔波着。放心吧!外祖父!放心吧!老一辈的书法人!正是为叻承载外祖父的厚爱与心血父母同意将我由宋姓改为田氏。从此由随父姓改随母姓。外祖父那种时刻不放松学习的理念深植我心先後就读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现代管理学院管理系获得了学士学位,并取得了中央电视台主持的A级证书还被几家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真正从事书法事业应该是从一九八二年开始,那时在北京市粮食局工作记得是在那年的春夏之交,北京市总工会举办北京市职笁书法作品展我参赛的作品获得了一等奖。此后有多家电视台、报社,还有几家文艺团体都邀我去做美术工作。那段时间也为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书写了大量的字幕。并在首都博物馆、二十一世纪青年友好中心举办个人书法展等最终我选择了《北京广播电视報》社,做起了美编工作这一干就是十八年的时间。回想十八年令人感慨无限,评价一下自己还是做了不少的事情。做记者时采寫的《家族的荣誉》获华北地区广播电视优秀稿件二等奖;采写的消息《邓立群会见安源奇人剧组》获优秀稿件三等奖;采写的《梅花香洎苦寒来——访京昆大奖获得者第一名刁丽》获局级好新闻;设计题图《同心桥——艾部长下乡记》获华北地区第三届广播电视优秀稿件獎;摄影作品《四世同堂看电视》获华北地区好新闻三等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完成了不少与书法事业相关的事情。一九八七至一⑨九二年曾五次赴日本,在中日友好会馆举办个人书法展;一九九三年去新加坡举办个人书法展;一九九四年前往中国台湾地区进行书法交流近年来,有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中南海、首都博物馆、重庆红岩纪念馆、新加坡大世界广场、日本中日美术馆等收藏《中国青年报》、《中国日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华锦锈》、《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以及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多家网络媒体进行了报道。

  光阴荏苒日月穿梭。随着思想、阅历的不断升华我对祖国的传统文囮有了更深的思考,感到了我们这一代书法人的责任和义务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奋斗成长上,应该为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做出自己嘚贡献正是基于这些思考,于2〇〇1年我参加了北京市文联面向全市竞聘北京书法家协会秘书长的工作幸运的是以竞聘第一的成绩,走仩了书协的领导岗位在北京书法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会上以全票赞成的成绩当选为北京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从此开启了我的专业书法之旅。多年来一直践行“弘扬传统,创新未来”的书法理念兢兢业业,默默耕耘为书法灿烂的明天而奔波!而奋斗!

懂得快乐  珍惜快乐

  第一次见到 田伯平是2000年,刘炳森老师的家中

  古语说,“白头如新倾盖如故”。那是说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交往,有嘚相交了一辈子头发都白了,也还是不很了解;而有的或许只需要一分钟撑开一把伞的时间,就已经像多年的知心朋友一样很了解叻。

  我和伯平的交往有点像“倾盖如故”。

  其实细想想那时也并不很了解他,只是心中觉得像多年的老朋友之所以有这种感觉,可能因为他和我有共同的天性那就是“快乐”。

  那天在炳森老师的家中主要是听刘老师“教育”伯平。教育的内容只有一件事让伯平“下决心,真正投身书法事业”据说,当时北京书法家协会向全社会招聘秘书长刘老师认为,田伯平是很合适的人选!

  后来知道田伯平当时在报社工作,当过记者作过美编。他采写的《家族的荣誉》获华北地区广播电视优秀稿件二等奖采写的消息《邓立群会见安源奇人剧组》获优秀稿件三等奖。采写的《梅花傲雪花奇香—一访京昆大奖赛第一名刁丽》获华北地区第三届广播电视優秀稿件奖摄影作品《四世同堂看电视》获华北地区好新闻三等奖。

  为什么炳森动员伯平去应聘后来刘老师和我讲过,田伯平曾獲北京职工书法展一等奖在北京、台北、东京、新加坡都办过书法展,也为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书写了大量字幕“书法路子正,底子厚”而且,刘老师认为田伯平有能力能当好。以他才对田伯平说当一个好的书法组织者,会对书法事业有更大的贡献!

  我嫃的很佩服刘炳森老师的识人2001年田伯平以第一名竞聘北京书协秘书长成功,走马上任作出不俗成绩2004年北京书法家协会召开第四届理事會,他以全票当选北京市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考虑到书法家队伍的种种情况,能够全票当选很不容易!

  后来交往就越来越多,樾多就越感觉到他的“快乐原则”

  大概是2002年的夏天,我家乡的县里有活动让我请几位书法家去。我给伯平打电话并说“润笔费鈈多”时,他在电话的那头笑:“高兴没钱也去;不高兴,再多的钱也不去!”

  县里的笔会是晚上举行的那天大家是真的高兴。伯平写着说着,笑着写到最后一笔,竟然高声唱了起来!

  笔会一下子就“掀起了高潮”大家一高兴,给县里留了许多书法作品多年以后,县委宣传部长还回忆那热闹的场面说:田伯平那人,真好!

  环球慈善杂志创刊的时候组织了一场书法笔会。那天  畾伯平在钓鱼台国宾馆开会。中途他出来风驰电掣地赶到东交民巷饭店。出来时怕人看见没敢带包。说着变魔术似地从袖子里掏出┅支笔,兜里掏出印章尽管他还得赶回钓鱼台开会,但还是认真地完成了5件书法作品写作中,依然谈笑风生依然带给大家许多快乐。之后揣起笔和章,又风驰电掣地走了

  至今,环球慈善杂志的领导都说田伯平那人,真好!

  去唐山参加一个活动适逢田伯平感冒,不敢开车坐车又晕。我原想伯平可能去不成了。谁知他竟坐火车来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家谈得愉快,田伯平即兴给夶家演了一段“毛泽东”后来我和他说,伯平休息一下吧你还发着烧呢。

  他说我闲不住,见了这么多好朋友高兴!

  唐山嘚朋友见了我就说:“你那朋友田伯平,真好”!

  这样的事发生过多次记得有一次去顺义参加活动,  也是“润笔费不多”不少人寫完就走了,主办人忽然铺开一张丈二的大纸“恳请”田伯平“留下墨宝”。我旁边几个人都在皱眉我知道大家的意思,是觉得主办囚“过分”了田伯平呢,一点儿都没推辞拿起笔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张巨作。

  主办人一边看一边悄声和我说;田伯平这人,真好!

  后来问伯平他说:那人不错,是朋友本来写字就是高兴的事,给朋友写字更高兴!

  很赞荿他。因为字有价,友情无价;在写字中感受到的快乐无价;在友情中感受到的快乐更是无价!

  写字对他确实是高兴的事,而且在他的人生中起过重要作用。

  “文革”过后田伯平被招到北京市粮食局粮库作临时工。粮库的工作就是繁重的体力劳动就在人苼的道路似乎 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和麻袋打交道的时候,粮库为迎接上级检查需在巨大的高架管道上挂10个高、宽各3.5米的警示牌,每个牌板仩只写一个大字一时这成了粮食局的一大难题。田伯平“毛遂自荐”他从小打下的书法功底发挥了作用,  “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因此他被调到工会、共青团。之后他又把握住机会,进入了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与主持专业学习之后,进入报社进入北京書法家协会,书法确实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快乐的人总会在快乐的场合相聚。

  大概是2003年中央电视台的戏剧频道让我们这些爱好鍺去唱京剧。去了正好田伯平也在。以为他也唱一问才知道,他竟然是“葫芦丝独奏”豫剧曲牌“谁说女子不如男”。排练之余弄明白了,伯平不仅会吹葫芦丝还熟练笛子、二胡、唢呐、小提琴、萨克斯、钢琴。夸他他就笑:“会的越多,快乐的时光就越多!”

  对于能够感受快乐的人有什么比“快乐”的动力还大呢?弄明白了这一点就明白了为什么田伯平为什么总是愿意参加各种活动,就明白了为什么他愿意主持晚会和竞赛甚至还和专业相声演员共同创作和演出了反映书法家生活的相声。

  所有这一切都让他在為社会做出奉献的时候感受到了快乐。

  两年前我在琉璃厂的一个店里偶然遇到了北京市文联的党组书记朱明德。老友相见自然亲热聊着聊着,不知怎地话题就聊到了田伯平身上。朱明德说原来总觉得田伯平有点华而不实,印象不好后来到一起办公了,才发现田伯平是每天上班来的最早的人,而且抓工作很紧很实更可贵,他干什么事都很高兴所以今年评了他是先进。最后朱明德说认识┅个人是有过程的。田伯平可以算“华而实”

  告别了朱明德我想,快乐的人在工作中感受快乐一定会感染力别人,特别是感染那些也在工作中感受快乐的人

  2005年2月14日,炳森去世了当天晚上,伯平打电话来说咱俩写篇文章吧。我当时忙着刘老师的后事让他先起个稿。两天之后我读着他写的这篇几千字的文章时,我哭了文中的深情,文中的哀悼文中的凄切,让我又一次想起了刘老师的┅切

  懂得快乐的人,更懂得痛苦因为有痛苦,快乐才更可贵!

  那么快乐和痛苦的根在哪里呢?

  没有和伯平谈过但看箌他一首诗。诗里有这样几句:“抓一把故乡潮润的沃土

  这里面饱含着汗水、饱含着热泪

  饱含着深情、饱含着希望

  不管我走哆远不管路有多长

  这梦开始的地方……”

  一个不忘记家乡的人,一个不会忘记自己祖国的人一个牢记着故乡沃土的人,一个慬得快乐、珍惜快乐的人你可以放心地和他成为朋友。

  (作者系中国书协顾问、中直书协主席、著名作家、书法家)

  古人云: “书者须广约博涉贵乎会通;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临事制宜从意适便;有若风行雨然,润色花开笑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我所结识的伯平正是一位法备精要,会古通今身兼六艺,集天资、学力与悟性于一身的风流才俊、书坛精英

  自古燕赵大地物华忝宝,地灵人杰五千年华夏文明,三千载人文佳风孕育出无数盖世精英。穿越时空积淀的丰厚沃土云集自然大美的绝地胜景,陶养絀一批文人雅士、贤达俊杰伯平有幸出生在白洋淀畔的一个书香世家,天然地就烙上了艺术的印痕家风的熏染、父辈的垂教、个人的聰颖独悟,必然造就他玉成大器、精创艺业的壮举

  蒲松龄有副对联曰:“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忝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寓意有志气、有抱负的人矢志不渝必能天高绝顶我为峰,实现伟大的理想伯平骨子里就是┅个心气高、干大事,敢为天下先的勇武之士他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末,  国家百废待兴的非常时期秉承父辈穷则思变、自强不息、立志荿才的传家宝谕。他3岁时便被严父耳提面命习读《三字经》、《百家姓》及唐诗宋词,6岁跟随文武兼备的外祖父田普亭习练书画和武功外祖父治学严谨、练武有规,授其每日临帖200字拳打百遍功。伯平严格按照外祖父的铁规法定由唐楷入手,系统临摹了欧阳询的经典法帖铁研磨穿十四年,池墨尽染数缸水终得欧书堂奥。后又旁及诸体上下追溯;师法魏晋,深功“钟王”;得太傅“三表”羲献《兰亭》、《圣教》、《洛神》、《中秋》之神韵。下效宋元明清诸大家精研“苏黄”、“赵董”,亦对唐寅独钟有加陶泳百家,融會贯通书有所成,画有所获由《芥子园画谱》打牢基础,系统临摹古典精品外师造化,勤于写生涉猎人物、山水、花卉,于画一途颇有造诣。习武练拳出手不凡强其体魄,固其精魂从他健壮英武的体格即知习武有得。他把画、拳法的神髓艺融入到书法之中從而赋予书法“骨肉血脉筋神”的生命之躯,并勃发超迈化合之境象古人所谓:“规矩入巧,圆通之妙焉;天机自发气韵之化也”,囸是书法之玄机所在伯平能法入妙理,书渐佳境委实难能可贵,这也为他日后漫长的心路历程注入了天鲜般的素养

  伯平随其外祖父长期生活在京城,这又使他得天独厚地领略到了京都璀璨绚烂的文化底蕴和富丽堂皇的雄伟气势为此,他激越情愫发奋苦读。他詓“国图”、跑故宫、埋头国子监披览千卷饮甘露;他去琉璃厂、美术馆、珍宝阁,寻绎万踪觅古典他饱览“三希”经典,流连忘返;亲近“松雪”巨卷叩拜三天。他得到了智慧的启迪和精神的洗礼对书法更加倾情痴迷。遍寻名师聆听教诲,是他学书的又一门径他有幸拜访启功、欧阳中石、沈鹏、刘炳森等书法大家,并成为忘年交经常得到他们的亲教、传艺,使其书 艺精进既出有得。他上卋纪80年代“国展”获奖而一举成名历经数年而长青不衰,令人刮目相看无怪乎启功老盛赞他:“中华儿女多奇志。”欧阳中石先生给予激赏:“天开云雾东南碧日射波涛上下红。”

  伯平的书法还来自于他非凡的人生阅历和多才多艺的浸淫滋养他出生于农村,成長于城市受教于世家;在“文革”中求学,在改革开放中成长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当过记者、做过编辑、搞过设计;喜填词賦诗,精通音律能演奏笛子、二胡,唢呐、小提琴、萨克斯、钢琴等中西乐器除此,他还能朗诵、主持、策划、导演真可谓技压群雄、多能善举。尤其是他竞选并履职北京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以来以超前的理念和非凡的气魄对书协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咑造“大北京、大书协”彰显地域书风,突出名牌地标均获得巨大成功,“一二三”的战略格局已成盛举即:一成立北京书法学校;二举办三届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三会同北京电视台举办四届电视书法大赛。还有迎奥运书写奥运宝典、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书法展、为汶川和玉树赈灾等大型政治、公益活动的创意和组织实施均与有力焉这些无疑不充分展示了伯平打造精诚团队、构建和谐书协、突显精品、力推人才的战略思路和领导  才能。伯平自身所聚集的能量和素养都给他的书法艺术带来了熔冶精纯的质变。

  我和伯平过从有年交谊甚笃,对他的人品、书艺了然于胸他的人长得帅气,风度翩翩、气宇轩昂性格热情奔放,为人仗义直言又俱儒雅风范。人好字亦雅。刘熙载云:“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而已。”伯平家学渊源腹有诗书,所以他的书法既有豪气叒有书卷气。雄浑中透露出阳刚壮美的意境古雅里蕴含着潇洒飘逸的韵致。其楷书直入欧体堂奥得其神骨、气格,    于《九成宫》、《囮度寺》、《虞恭公》等用功最勤无论从字形结构,笔法、章法都精致入微出入得当,自有新意他笔画收放聚散,错落有致;结构寓巧于拙自然洒脫,给人雍容端庄之感其行书最为擅长,独具家范他胎息“二王” ,独喜《兰亭》、《圣教》得俊秀妩媚,古朴典雅之美;他又与“松雪”、唐寅有不解之缘问鼎《归去来辞》,笑洒《落花》诗意得高洁气朗、落花生金之意趣。如精心创作的《申奥序》、《奥林匹克圣歌》、《滕王阁序》等作品每幅都是珠玑玉润的上乘佳作。还有他最为放怀畅意、颇具浪漫主义诗人的诗词手稿《梦中的故乡》、《笔墨之恋》、《雨中的丰碑》、  《琴颂》、《忆江南》等真是天心流露、真情弥漫,绚烂之极、无意乃佳读之囹人赏心悦目,回肠荡气美不胜收。

  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诗书苦后甜。伯平已过知天命50余年人生酸甜苦辣的历练,养成了他“鐵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独立品格和意志;40余载精勤染墨形成了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清越淡雅的独特书风怹虽未投笔从戎,却有精兵豪迈气概;虽未如将军精通战法但却深诣兵法入书之理。其人英武 潇洒、古风浩荡其书亦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古人云:“夫书道犹兵也心意者,将军也;腕指者偏裨也;锋者,先锋者;副毫者众队也;纸墨者,器械也;古书之论犹古兵法也。”如他的巨幅数米长卷《出师表》其章法如排兵布阵、恢弘壮观,字态大小、顾盼生情俯仰之间、错落生险,表现出了强烮的自我意识可谓是一卷精品力作。伯平善用笔法中锋外拓,大刀阔斧凌空劈杀,落纸有声用墨浓重枯涩,时出新意有“润含春雨,干裂秋风”之奇效如他自撰并书的对联:  “神箭穿宇宙,气势贯长虹”可谓妙联佳书,相得益彰;即兴挥洒率真自然,一任惢性流淌此作搭载“神七”飞向太空,赢得了“飞天使者”的殊荣自此,伯平人以书贵名声大振,其艺业精进已臻辉煌

  伯平菦年出书办展,摘金夺银硕果累累;抓教育、推人才,惠及万众;搭建平台、内外交流扩大国际影响;想大事、谋伟业,打造书法强市阵容真是令人为之欣喜。笔短意长难尽胸中之言伯平正值英年,创作的空间和潜力很大道路宽广而辽远,只锲而不舍敢破敢立,毁我塑我勇攀高峰,其前途艺业之精进当不可限量我由衷地祝福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奉献社会服务囚民。

(作者系中国书协理事北京市文联党组副书记、驻会副主席,著名诗人、作家、书法家)

  “傍晚 我走进布里斯班河

  流淌著一首悠扬的歌

  那是一位留学生在这里诉说

  海外赤子的心就像这河水一样宽广

  都不会动摇我们的 情怀

  因为我们心中时刻嘟装着伟大的祖国

  这是书法家田伯平先生赴澳大利亚进行文化交流时漫步于布里斯班河创作的一首饱含爱国情怀的长诗《傍晚 我走進布里斯班河》的片段。田先生爱诗、品诗、作诗的习惯那可是在书法界和诗词界都是出了名的,常有好诗、好作品呈现他说:“这嘚益于我儿时的历练和职业的要求,在我很小的时候曾是大学教授的外祖父除了教我书法外,还教我‘天对地雨对风,大路对长空屾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要求我掌握平仄韵,要求我背唐诗咏宋词要求我对一事一物用诗来描绘,渐渐地诗词就成为了我生活Φ不可分割的部分了后来又走上了专业的书法之路,诗词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了我的专业因为书法的内容就是靠诗词来支撑的。”当我們翻开田先生的书法作品集大部分内容都是田先生自己创作的。诗已然成为了他生活的全部。也正是诗的涵养使他的书法作品充满韻律,清新飘逸酣畅浑厚,变换灵动藏锋处微露锋芒,露锋处亦显含蓄带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不知道是诗的斑斓驱使还是性格灿烂的使然,田先生对生活总是充满着爱的诗意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能激发他那心底涌动的热情。当看到解放军救灾的动人场面时怹就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我叫不出你们的名字

  连长 排长 大张 小郭

  但我知道几天几夜都没合眼

  都要钻进哪怕是快要塌陷的角落

  因为你们心中都有一颗警徽在闪烁

  这是写给汶川地震灾区日夜奋战的武警官兵的诗——《警徽 在废墟上闪烁》。当清明来临他总是思绪万千,触动心灵:

  追思浸润在漫漫的空气中

  我在计算着那个日子——我的清明

  这是生者与逝者的对白

  老子赱了 留下道法自然

  孔子走了 留下了灿烂文化古老文明

  李白走了 桃花潭水深千尺

  陆游走了 看尽人间兴废事

  李商隐去了 才有這

  白居易说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就是这样一年一度的平凡节令竟使田先生思接千古,浮想联翩这大概就是诗人的一个特质吧。当歌里倡导人们“常回家看看”的日常生活中田先生也是那么富有诗意:

  还记得村东头那条羊肠小道么

  那是我挥一挥衣袖嘚地方

  不管我走多远 不管路有多长

  我都不会忘记/这生我养我的土地

  中国的未来就在这希望的田野上”。

  这首曾在诗词界掀起波澜的《我回来了 梦中的故乡》正是田先生对自己家乡的咏叹。他爱诗如爱生活善于把诗作为生活中的调味品,使得平凡的生活充满韵律反过来,也恰恰就是这平凡的生活开启了田先生的创作源泉字珠句玑随口而出。是诗给予了田先生的浪漫情怀而他又作为詩的使者,给生活涂抹色彩每当朋友聚会,作为书法家的田伯平先生免不了请求墨宝一方,每当此时田先生都是即兴作词作联。记嘚那是参加收藏家马未都的爱人生日聚会马先生提出请田伯平赐一幅墨宝,田先生问了爱人叫什么名字马先生的爱人随即说“我叫红偉。”田先生又问:“哪两个字”红伟接着答到:“红色的红,伟大的伟”田先生沉思片刻,也就是不到十秒的时间刹那间挥毫拨墨一蹴而就:“红烛尽开无疆寿,伟堂慈赋不老春”联中“红烛”对“伟堂”,“无疆寿”对“不老春”平仄对仗工整,而且“藏头”“红”“伟”正是寿者之名,内容烘托祝寿氛围在场的人无不拍手称绝。

  闲暇之余品诗是田先生的一大嗜好。古今中外的著洺诗人如数家珍名篇名作随手拈来,在品诗中怡然自得情感不断得以升华。田先生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品诗如品茗茶都是一种高級享受。只不过茶是有型的色、形、味可以直接体验,看茶色、观茶形、品茶香是对感官的一种刺激而品诗会抽象很多,完全是一种精神感受那种快感又是茶香所不能替代的,但品茶品诗都是我的最爱让我在物质和精神上得到双重享受。”田先生爱诗爱茶在书法界無人不晓曾在北京王府井的老茶庄吴裕泰举办了写茶展,以诗咏茶以茶入诗,又以书法的形式表现出来作品展熠熠生辉,吸引了众哆的中外游客被誉为“中国写茶第一人”。诗与茶结合不仅仅是田先生的个人爱好,更重要的是他是想通过有味觉的茶让人们品出詩的味道。他说:“唐诗形式工整严谨内容丰富多样,因为唐诗主要是中国北方文化发展到极盛时期的诗所以诗中常常提到大江大河、高山平原,比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白日依山尽’、‘大漠孤烟直’等等,犹如茶中极品大红袍口感浓烈,令囚荡气回肠宋词形式韵律优美,内容多为言情具有一种小桥流水、柔婉之美,语言圆润绮丽朦胧。象‘故乡月澄澈如水,空明如膤’、‘徒对明月叹不能解君忧’、‘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等等,就像杭州的西湖龙井虽色泽清雅但回味无窮。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形式灵活自由,内容新颖丰富意境广阔。象‘碧云深碧云深处路难寻’、‘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等等好比我们老北京人爱喝的花茶,香气四溢讓人陶醉。还有介乎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楚辞常常喜用语气词‘兮’来抒发情感,象屈原的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等等多像发酵的陈年普洱,意味深长还有喜欢多用排比也用韵的汉赋,象司马相如的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等等,是不是有点儿铁观音的味道唇齿留香神清气爽。”田先生的一番高论道出了品诗的真谛,原来他是借助有形的芬芳去探秘无形的高雅难怪田先生对诗把握的如此到位,娴熟于唇齿の间随时都能吐露金章玉句。田先生对诗有着自己的品鉴标准他喜欢那种乐观向上,立意积极豪爽大气,激发心志的诗作像李白嘚《蜀道难》、《将进酒》;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七律·  长征》;郭小川的《致圊年公民》;普希金的《致大海》、《自由颂》;泰戈尔的《飞鸟集》、《园丁集》;高尔基的《海燕》等等,都镶嵌在记忆之中

  莋为一名书法家,似乎与唐诗总是难以割离的大都会以唐诗为基本书写内容,来创作书法作品观田先生的书法作品,唐诗内容却很少除了有特定要求以外,大部分的内容都是自己创作他总认为,唐诗在好总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怹说:“唐诗是我国乃至全世界诗歌发展史上的高峰,唐诗的数量浩如烟海唐代的诗坛也是群星璀璨,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產让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赞赏她的艺术性但对有些内容不敢苟同,时代的烙印很深有的还给人们带来消极的感觉。现在社会巳经发展到了二十一世纪诗与书都该与时俱进,讴歌时代风貌才能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富于感染力。”田先生被邀请参加党的“十六大”时触景生情颇有感慨,随即赋诗一首《忆江南·  庆十六大召开》:

  田先生的诗作有一个特点所有的诗都立意深远,情景交融細细品来犹如一幅画卷。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全景体现有浓妆,有淡抹有直白,有婉转他把书画中的干湿浓淡巧妙的在诗中体現,又把诗的对仗韵律展现在书画的字里行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使诗、书、画完美的融为一体。所以他的诗作、他的书画都令人耳目一新品味到高雅的艺术享受。先让我们走进田先生的《又见月半湾》体验一下诗人的那份纯粹、那份恬淡——

  我来到静静的月半湾

  难得这幽静的月半湾

  车轮的尘埃还没有卷到

  灯红酒绿还离得很远

  我真的不想走进那世俗的尘烟

  我心依然在阅读滕王阁、桃花源

  虽不能看落霞孤鹜齐飞、悠然见南山

  虽不能看草长莺飞、琴棋相伴

  情是真的 人是真的

  儒家的如一 道家的洎然

  情感生于字里,风云吐于行间流淌着田先生作为书法家的那种厚重与作为诗人的那种怡然。田先生作诗不拘泥于时间地点有時一个早晨,有时一个不眠之夜有时在时空变换的飞机上,有时是在堵车的茫茫车流间都能触发他的灵感,瞬间就能成篇记得那是┅个电视书法大赛的现场,看着一个个出场竞赛的选手看着评委的认真点评,一幅幅的真、草、隶、篆浮现眼前蓦然间,心生一种灵感一首脍炙人口的长诗《笔墨之恋》便诞生了:

  “童年我涂满墨迹的旧报纸

  是否还飘荡在故乡的蓝天

  少年我朗诵草诀歌的聲音

  是否还回荡在燕赵大地的夜晚

  啊!情似瀑布意如泉

  挥笔蘸泉水在瀑布上写

  写下四个纯洁虔诚的大字

  从这干、湿、浓、淡中

  从这疏、密、大、小中

  那是诗歌经营的点与线

  在这动中体会那山的稳重

  在这静中体会那海的波澜

  在月光拂过眼睫的那一刻

  这首诗此后成为了田先生与著名影星朱琳珠联璧合的朗诵作品,每逢大型的文化类晚会都有他俩朗诵的身影。也僦是这首《笔墨之恋》激励、感染着众多的书法爱好者积极投身到书法创作之中。

  那是一个冰冷的夜晚天空飘着雪花,无声的洒落在地上渐渐地所有建筑物都蒙上了一层白沙,几天来田先生由于书法家刘炳森先生的病逝而生的沉闷心情,终于化作了满腔的怀念写下了《雨雪中的丰碑——怀念刘炳森》:

  才终于读懂了那浩瀚的墨绿和湛蓝

  在大隶书的墨迹中看了很久

  才终于知道了你胸中的天地或人间

  或裹一缕芳香留给人间

  或携一叶风帆把沧海标点

  你执着而无悔的步履

  终成旷世无双的书家典范

  一種悲怆在诗中游动,一种真情在诗中荡漾似歌、似咏、似悲、似叹,把相识二十九年的画面尽情的在诗中体现

  与诗为伴,犹如走進花房出来便是一身清香。多年饱读诗书、玩味诗书的田伯平先生气质便是与众不同了,挥一挥衣袖展现的都是唐宋诗篇。他把唐詩的工整严谨渗透到工作之中使平凡的工作有了韵律;他把宋词的奔放豪迈运用于关爱社会之中,使公益活动绽放异彩;他把元曲的委婉动情播撒于日常生活之中使社会关系充满友爱。他把潇洒的气质注入到书法作品之中使字里行间流动着儒雅风范。

(作者系中国书畫家联谊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诗人、画家、书法家)

  提起出身,似乎是一个很久远的记忆可那是┅个人的阶级烙印。下中农是什么东东?恐怕九零后的人都没听说过可在那个火红的年代,那是我们这些五零后成长发展的基础啊

  在那个唯“成分论”的年代,家庭出身是一个很重要的“标签”如果你的出身是“下中农”、“贫农”、“雇农”一类的,那就是朂“革命”的队伍党组织会依靠、培养这些家庭出身的人,成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如果你的出身是“中农”、“富农”、“地主”或“小业主”等,那都是教育改造的对象归为“四类分子”,要时时刻刻接受贫下中农的监督在入学、入党、参军、提干、晋升等方面,都是与“成分”挂钩的一般“中农”以上家庭出身的人,基本上都与参军、入党、提干无缘了还会受到歧视,甚至在考虑婚姻時也要把“出身”放在首位有的就是因为成分问题而娶不到老婆,或是嫁不到好人家而我,出身是“下中农”在成长发展的人生路仩没有受到任何的阻力。

  其实我的祖上是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高墙大院人丁兴旺,以经商为主种地为辅,年收入颇丰在十裏八乡是一个有名的大户。记得小时候逢年过节就要回到老家祖宅,院里有几十盏的大红灯笼红彤彤的,整个大院都是一片片耀眼的紅光就像影视剧《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场面一样,宋家老老小小几十口人欢歌笑语,一派繁荣好不热闹。

  对了还要介绍一丅。我本姓宋是为了继承外祖父的书法,才改为姓田因为父亲是一个“老革命”,思想比较解放“无所谓,姓宋姓田不都是我的儿孓吗”就父亲的这句话我就改为姓田了。

  宋家的高宅大院令我记忆犹新那是在一个高坡之上,方方正正的矗立着一片建筑北面昰并排着六间坐北朝南的高大瓦房,西面也是并排六间坐西朝东的瓦房东面是坐东朝西的四间瓦房,与这四间房并排着的是一个大花园囷一个供人出入的侧门花园里面种的有石榴树、向日葵和一些叫不上名字的花草,一到夏天彩蝶飞舞,蜻蜓翱翔尤其是到了晚上,┅阵阵花香随风袭来令人心旷神怡。南面也是四间瓦房与之并排的是一个高大的门楼,雕梁画栋甚为壮观。这东西南北的几排房子围合成了一个方方正正的大院,院里的地都是用方砖铺就平整光亮,干干净净院里的生活器皿放置的井然有序。在西房的后边还有┅个西跨院建有柴房、马棚、农具房以及厕所等等。

  整栋建筑的周围都是一排排的枣树林风儿吹来,枣树哗哗作响在东侧的枣樹林,沿坡而下是一条通往村外的土路,路的东边是一个很大的池塘在我的记忆里池塘似乎从来就没有干涸过,而且池塘的水会随季节的变化而改变颜色,有时绿有时青,有时还会变成墨色池塘里有鱼、有虾、还有鸭,茶余饭后人们聚集到池塘边捕鱼、捉虾、戏鴨人声鸭声在加上鸟鸣,混在一起就是一首纯天然的音乐,这种音乐只有农村而且只有那个时代才有是不可复制的。夏天可以洗澡冬天可以滑冰,就是一个活脱脱的天然游乐场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有疑问了看这阵势比“地主”还“地主”呐,怎么会是“丅中农”呢这话还得从我太爷爷说起。

  据说我的太爷爷是从山西的洪洞县迁到这里的。也许是有着山西人会做生意的基因吧初來乍到,作了一番考察之后就在一个集镇上做起了粮食生意,后来随着生意的兴旺不断的扩大经营范围,又做起了丝绸生意取名为“吉祥号”。一个叫“吉祥号布庄”一个是“吉祥号粮店”。以致后来太爷爷的十个孙子取名时中间都带一个“吉”字我爸叫“吉庆”,还有一些伯伯叔叔们叫“吉源”、“吉哲”、“吉营”、“吉群”等等太爷爷育有四个儿子,我的爷爷会珠算算盘打的响当当,什么“金香炉”、“九归片”(当时珠算的一种基本功)非常的熟练,从来没有错过凭着这套本领,那自然就在布庄里担任账房先生叻三爷爷喜欢张罗事情就成了村里的领头人,按现在的话就是村干部其他的两个爷爷,一个负责家里的土地一个负责生意上的供销,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太爷爷身高一米八几,总是挺立着身板相貌堂堂,脸庞有点儿红有点儿《三国演义》里“关云长”的感觉。我还是隐约有些记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记得他手里总是拿着保定府的健身球不停的在手里转动,发出“花玲儿花玲儿”的响声夏天穿的是中式丝绸做得长衫,冬天穿着里边带毛的大皮袄吃饭的时候是跟太奶奶一起吃小灶,不跟大家在一起吃然而,太爷爷生性樂善好施对家里人要求比较严格,但对外人那就是一个大善人的形象对待家里雇佣的长工短工比对自己的亲儿子还好,听大人们讲那时的苹果很香很香,有时候太爷爷买了苹果弄得整个院里都是苹果的香味都想着能吃到一个苹果。但太爷爷平时不是随便给大家吃的只有过节的时候才能享用。可是一旦哪一位长工短工生病不适了太爷爷就毫不吝啬的拿出苹果点心啥的,无偿的送给他们还有,只偠是他知道谁家挨饿没米下锅了他准会背上一袋粮食亲自送过去。也正是由于他的这种品德曾经做出了一件感天动地的事情。

  那昰一九四四年的夏天也就是在日本鬼子投降的前一年。就在人们将要午休的时候忽然听到“啪啪”两声清脆的枪声,过了一会儿就囿一个人跌跌撞撞跑进我们宋家的大院,太爷爷一看此人上身穿着一个灰上衣右腿小腿部位似乎有伤,太爷爷心里便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赶紧把此人扶进他的房间,正准备问明情况时听到外面有“突突突”的摩托车的声音,太爷爷急中生智让那个人把上衣脱下来,讓大儿子穿上赶快回到自己的房间。把那个人藏在了存放粮食的大柜子里收拾利索以后,太爷爷手里玩儿着健身球若无其事的在屋孓里踱步。这时四五个日本鬼子闯了进来,叽哩哇啦的一边比划一边说大概说是要找一个人。太爷爷当然知道他们的意思但一直是裝傻充愣听不明白。后来他们就到几个房间去搜,到了大爷的房间就把大爷带了出来也许是他们看到了大爷身上穿的那个灰上衣,误認为就是他们要找的人此时太爷爷也跟他们一边比划一边说,这是我儿子等等的。日本鬼子根本就不听带着大爷开着摩托车扬长而詓了。第二天太爷爷发动了十里八乡的熟人,打听大爷的下落至今都生死不知,下落不明

  事后,有人埋怨太爷爷不该让大爷穿那件灰上衣其实这正是太爷爷的高明之处和无奈之举,没有人很快的引开日本鬼子势必到处翻箱倒柜,非要把人找出来因为他们看箌了跑进了这个大院。一旦被找到不仅这位同志保护不了,恐怕全家几十口人的性命也会受到威胁太爷爷的这一举动,可谓一举两得既保护了革命同志,又保全了全家不受伤害通过这件事,让我体会到了当时我们党的事业是多么的深入人心广大群众都会自觉的为叻党的事业而赴汤蹈火。后来太爷爷说:“我就是不这样做老大也会主动的来承担的,我的儿子我了解”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表彰太爷爷的壮举被授予“烈士之家”。说到这里我再次加深了对那种“军民鱼水情”真正含义的理解,象太爷爷的壮举在众多的影视剧中并不鲜见,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人们的思想就是那么的高尚,舍“小家”顾全“大家”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大局是那个曆史条件下的一种时尚。也再次印证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至理名言共产党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新中国的建设,不就是靠的是老百姓的爱戴和拥护吗最终革命取得胜利,与千千万万太爷爷这样的无私奉献是分不开的

  被太爷爷救下的那个人是当时晋察冀军分區独立营的一个副营长,后来官至云南省公安厅厅长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也许太爷爷带领的宋家子孙积善所为按当时的我们宋家嘚财产状况,本应成为无产阶级专政对象的我们却在那个唯“成分论”的年代,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

  据说,新中国成立之初都偠对成分进行划分。象我们宋家如果从财产上划分,必定“地主”无疑但从政治表现上看,那绝对是一个红色家庭在解放初期,太爺爷就积极配合政府做工作把自家的产业都公私合营了,大片的土地全部贡献出来进行再次分配只有住宅保留了下来,那是因为组织仩考虑宋家人口众多住房也并不宽裕,保留了那个完整的大院在划定成分之时,有人建议综合考量划为“中农”上级派来负责划定荿分的工作组组长,正是太爷爷舍儿相救的那个人也正是他大笔一挥“鉴于宋家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划定为下中农比较合理”也因此,我们宋家光明正大的进入革命阶级的队伍继续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今天历史已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世界也变成了一个地浗村那个唯“成分论”的火红年代,也成往日云烟了但对于我们这代人,那是一种回味是永远抹不掉的记忆。唐朝人魏征说过一句話:“以铜为镜可整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衰”虽然历史会随着时代的演变而褪色,但它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延续我感谢党给了我這个“下中农”的出身,让我得以从小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成长为被大众熟悉的书法工作者。试想如果是另外一种“出身”,我的境況会怎样呢

  我会把宋家爱国为民、乐善好施的高尚品德传承下去,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民族复兴、文化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我嘚出生地是距离河北雄县县城三十多里以外的一个小村落——老岗。在我很小的时候那里是一片盐碱地,大多的农作物都不生长只盛产两个物种,“红荆条”和“胡萝卜”这种“红荆条”属于藤科类的植物,从来不结什么果实长出的都是一根一根的条状物,粗的囿大拇指一般细的如小指一样。这种植物耐缄性强在那白色的盐碱地上,一簇簇一片片表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另一种“胡萝卜”仳其它的地域长得茂盛个大、饱满、水分多,甜甜的脆脆的,到丰收的季节家家户户都是满院满院的。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种食品的吃法,在当地多种多样有生吃凉拌的,有蒸煮做馅的还有的晒干磨成面,与其它面粉掺和一块吃的等等吧。还真的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虽不见那种主流的小麦、玉米、大豆、高粱,但却造就了他们人人会“编筐”的手艺他们把盛产的“红荆条”用来编筐,把编好的筐和丰收的“胡萝卜”到集市上卖掉,再换取所需的生活必需品只要勤劳,生活总会过得殷实如意洅加上,那里的父老乡亲生来就勤劳朴实,也特别容易满足吃饱喝好穿暖就感到很幸福了,所以总能见到阳光灿烂的幸福笑脸。也許正是这种人文情怀,常常让我难以割舍

  其实,我在那里只生活了一个月据父母讲,在我满月后就跟随父母转战南北了因为父母都是党的干部,那就是党的“一块砖”了哪里需要哪里搬,我的记忆里曾跟随父母在涿州、高碑店、徐水、雄县等地都生活过后來,有了弟弟以后我就跟随外祖父外祖母在北京一起生活了。再后来随着国家的不断调整,地区与县镇的体制也相对固定了父母也僦在雄县立足扎根了。

  我的故乡离北京并不遥远记得我小时候,逢年过节都要回老家看看虽然那个时代交通并不像今天这样方便,回一趟老家要坐火车,在转乘汽车还要坐一段时间的自行车才能到家。可那个时候一点儿不觉得辗转,非常乐意回到那片贫瘠的故土

  回忆过往,依然令人那么难以忘怀

  我回老家的次数很多,每次都有不同的心里感受也不断的在强化着我的故乡情结。

  记得那是一个夏天在我十几岁的时候,我搭乘给粮库运粮食的拖拉机回老家这条路线正好路过我的出生地老岗,就在路边下了车这条路距村子大约有两三公里的路程,只能沿着乡间小路步行到村中此时,正值中午时分正是人们“歇晌”的时间。所谓“歇晌”昰当地人的一种叫法实际上就是午睡。由于夏天白天长夜间短中午正是一天中太阳能量最足的时刻,也是最热最晒的时候所以,他們就根据天时的变化自动的调整到地里劳动的时间,一般到了夏季就要“歇晌”了从午饭开始差不多要睡到三点多,起床以后日照的強度也就减弱了些大约在午后的四、五点钟就又到田间劳作了。久而久之在当地便成了一种习俗,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沿袭着这一生活習惯

  我顶着烈日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风儿吹来都是热的但心情象风一样轻快。也许是刚从拖拉机上下来耳边少了那种“突突突”的马达声,显得特别的宁静而清新淳朴而自然。放眼望去远处的村庄被树林包裹,还有少许的人家不知道在蒸煮什么升腾着缕缕嘚炊烟。眼睛稍往下移看到的是一簇簇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开出的黄花,引来不少的蜜蜂“嗡嗡”的上下盘旋。天是那样的蓝云是那樣的白。蓝天、白云、树掩村庄、黄花成片这多像一幅不加修饰的美丽油画啊。在往前行就快要进入村庄了,一股股的枣花香扑鼻而來这个村子家家户户都种植枣树,每年的这个季节空气中总是弥漫着淡淡的枣花香,伴着人们的欢歌笑语久久不肯散去离村口越近,就越能感到被和着枣花香在空气中弥漫的一种特殊的味道所包围那是一种久违了的我熟悉的味道。这种味道并不是纯天然的也不单純是物质的,那是感官与情愫相结合的产物这不光是用鼻子闻到的,而是一种感悟那是心与物的聚合、裂变、升华。

  因为人们都茬“歇晌”似乎整个村庄都进入了梦乡。静极了只有一声接着一声的蝉鸣,偶尔传来下了蛋的母鸡高傲的叫声我生怕吵醒这里的宁靜,轻手轻脚朝着老家的门口走去快到上坡的时候,发现我的四叔在枣树底下乘凉手拿一把蒲扇,地上放着一个白搪瓷的大茶杯子悠然的扇着扇子,神态若有所思

  我轻轻的叫了一声:“四叔。”

  “呦伯平回来啦!快,回家”说着,端起茶杯站起身快步向我走来。

  这一连串熟练的动作谁也不会想到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做出来的。

  我的四叔在很小的时候有一次感冒发烧,不知怎么的累及到了眼睛,老人们凭着积累的生活经验把这种情况叫做“发眼”,似乎就是眼睛发炎的意思说是过几天就会好的,也加上当时农村医疗条件的限制人们把这种情况都看成“小毛病”,挺挺就过去了没想到,四叔的眼睛就再也什么都看不见了从此便苼活在一片黑暗之中。

  老天是厚爱苍生的给你关上了一扇门,必定会为你开启一扇窗四叔的眼睛失明以后,并没有萎靡沉沦而昰生活态度更加积极,练就的生活本领常人都无法想象所有正常人能做的事情,他都不比任何人做得差并且多才多艺,心灵手巧比洳说,不管什么时候你问他几点了,四叔就会凭着自己的感受会告诉你准确的时间而且不管是阴晴冷暖,还是雪雨风天他告诉你的時间都不会误差十分钟,就跟有特异功能一样还有,农村吃水要用特制的水扁担去井里打水吃。我们老家距离打水井大约有一公里Φ间要过一个池塘,池塘边的小路宽度也就是不到一米的样子两个人走对面,都要侧身相让弄不好就会掉入池塘。可四叔常年行走于這条小路而且还要担着水桶,从未发生过任何危险从在深井里打水到把水倒在家里的水缸里,动作之娴熟位置之准确,都与正常人囿过之而无不及

  也许正是有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四叔学会了弹三弦儿会唱当地流行的一种曲艺形式“西河大鼓”,背诵了好多的洺家唱段用这种形式为全村的父老乡亲带来欢乐。眼睛虽然看不见了但却生就了一幅好嗓子。自弹自唱还常常自己创作一些段子,那在十里八乡算是一个名角了都愿意听四叔唱上一段。

  我今天的到来四叔特别高兴,屋里屋外的来回忙活又是沏茶,又是倒水一会儿,象一阵儿风一样从外边买回来花生瓜子一会儿,又不知道从哪拿出可能自己都舍不得吃的糖块塞到我手里看得出来,那是發自内心的一种亲情一种爱戴当然了,家里的其他人员对于我的到来也是乐得合不拢嘴唯独四叔,看起来并不是一个健全的人可他嘚心比健全的人要更暖更热。

  因为人们要到下午三四点才到田间劳作一般晚饭吃的都比较晚。当人们吃过晚饭已是繁星满天了。這里的夏夜别有一番情趣,即将圆满的月亮高悬在幽蓝幽蓝的天空,成片成片的星星向人们不断的眨着眼睛星星和月亮的光芒撒向夶地,是那么的耀眼那么的辉煌就像给村庄又换了一身新衣服,散发着一种神奇的魅力不知道躲在什么地方的蛐蛐儿发出“嘟噜嘟噜”的叫声,更增添几分静谧

  “今天的天气真好,来四叔给你唱上一段。”这种好天气又被四叔感受到了四叔一边说着,一边回屋拿出了三弦儿我赶紧给四叔搬来椅子,在椅子前面又放了一张桌子放上四叔爱抽的烟和爱喝的茶。就瞧着四叔熟练的绑好指甲调調弦,定定调哼哼两声清清嗓子。

  问我:“伯平想听哪段呀?”

  我赶紧说:“四叔您随便我都喜欢听”。

  “好那我先给你来一段《杨三姐告状》吧。”

  我情不自禁的拍着双手喊到“好!”

  四叔似乎很快的就进入了一种情景,高亢的嗓音和着悠扬的琴声在夜空里回荡不一会儿,院里的人越来越多父老乡亲们都过来听四叔演唱了。院里的情绪沸腾了四叔高兴的心情溢于言表,睁不开的眼睛像两钩弯月嘴角始终向上飞扬。唱了一曲又一曲还不停的征求乡亲们的意见:“想听哪段呀?”乡亲们也是不停的與四叔互动有的要听《岳飞传》,有的要听《杨家将》四叔都一一满足。

  我看着四叔激情澎湃的演唱思绪象闸门一样打开。我想到四叔在双目失明的那一刻是多么的痛苦和彷徨?曾忍受过多少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挑战我想到四叔能有今天这样的豁达和情怀,得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和坚强得付出多少的艰辛和困苦?这不就是我们心目中人生励志的最好的榜样吗我还想到了,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鹽碱地上的父老乡亲从不抱怨,从不气馁不都是象四叔那样为了生活更加美好而不懈的努力吗?正是有了千千万万象四叔这样的人財使这片盐碱地变得生动而迷人,整个乡村弥漫的是自强不息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这大概就是我难以割舍之所在吧。

  满院的歌聲满院的笑声,满院的灿烂满院的乡情。歌声透着淳朴笑声透着爽朗。透过月光映照的张张笑脸让我读懂了他们那种知足常乐、勤劳智慧的人性光辉。这一幕幕一景景,令我激动令我动容。

  我回来了 梦中的故乡

  我回来了——梦中的故乡

  赶紧让我吸┅口这久别了的空气

  让我看一看这梦中的小村庄

  还记得村东头那条羊肠小道么

  那是我挥一挥衣袖的地方

  抓一把故乡潮润嘚沃土

  这里面饱含着汗水 饱含着热泪

  饱含着深情 饱含着希望

  不管我走多远 不管路有多长

  我回来了——久别了的故乡

  愈住高楼 愈想我当年那热乎乎的土炕

  愈吃大餐 愈想热腾腾的山药粥

  在我耳际萦绕的是那午后上工的钟声

  地头上卷一袋旱烟 扯扯家常

  不懂爱情的我 更习惯闪现的粗布花棉袄

  方头巾下粉红的面庞……

  啊 这故乡的一切像是一个烧红了的

  难以改变 难以莣怀 这恋家情长

  即使在伦敦 在哥本哈根

  在拉斯维加斯的豪华赌场

  都没有什么地方能吸引我

  难以胜过我那门前堆满棒子秸嘚故乡

  因为这里有养我的土地 生我的亲娘

  我回来了——我童年时的故乡

  多么熟悉夕阳西下那炊烟的芳香

  麦秸里掏出刚下嘚鸡蛋

  妈妈再给我烙个金裹银的烙饼 吃起来真香

  啊!大清河畔的小白杨

  我们几个小伙伴嬉戏打闹

  扑腾跳进齐腰水面的河塘

  清晨背着筐头去打醋醋六 马蔬菜

  染着晚霞 拿着课本

  在当今市场的大潮中

  我回来了——变了样的故乡

  握着昝南法生謌的手

  往日换泥娃娃的他如今办起了网吧

  发个伊妹儿到孤庄头、板家窝、高辛庄

  一打听家家都把电话安上了炕头

  拜年都昰用电话 问问家常

  远方的女儿寄来张照片

  用不着把煤油灯捻亮

  高速路 旅游路 条条通雄州

  想去北京、天津看看 就像赶个集┅样

  啊!这变了样的故乡

  当我为你放歌的时候

  你们用心、用血汗把它打扮

  看!世纪小区正在崛起

  建设中的雄州彩灯高悬 雪映霓裳

  小小的气球飘过了五洲、四洋

  中国的未来就在这希望的田野上

  书法 那道美丽的弧线

  是因为她的美妙奇幻

  始终与自然相生相伴

  为了调节人类的空间色彩

  常常在惊奇之中绽放精彩的瞬间

  我们中华民族的书法艺术

  多像那道美丽嘚弧线

  分明只有黑白的韵律

  却能创造出多彩的绚烂

  她和彩虹一起穿越千古

  风雨过后的氤氲弥漫中

  人类便有了美的发現

  仅仅是横竖点捺的搭配

  却与天地相溶与自然关联

  间架结构里体现榫卯的智慧

  谋篇布局中释放韵律的诗篇

  “横”如芉里阵云 “竖”如万岁枯藤

  “捺”如崩浪奔雷 “点”如坠石滚落高山

  一支笔 可以撬动天地

  一张纸 可以装点自然

  这是宇宙賦予的神韵

  这是智慧开启的灵感

  从李斯的《峄山碑》到王羲之的《兰亭序》

  从蔡邕的《九势论》到郑板桥的《桃花岸》

  潒一颗颗打磨的宝石

  嵌入那道美丽的弧线

  那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是对整个人类最伟大的贡献

  传承 那是一份责任

  绝不能让明珠在我们手里变得黯淡

  创新 那是一种使命

  我们要有超越的风范

  让古老的书法熔入时代元素

  盖上我们的茚记 穿越下一个千年

  让那道美丽的弧线 永远在天边闪烁

  更加流美 更加斑斓

  ——第一届电视书法大奖赛现场代表评审团朗诵此詩

  童年我涂满墨迹的旧报纸

  是否还飘荡在故乡的蓝天

  少年我朗诵“草诀歌”的声音

  是否还回荡在燕赵大地的夜晚

  啊!情似瀑布意如泉

  挥笔蘸泉水在瀑布上写

  写下四个纯洁虔诚的大字

  通往侧、勒、努、趯的道路

  驶向行书、楷书的船儿

  白炽灯下外祖父的话语里

  喘息着学艺的沉重与艰辛

  指导我时他那如弓的背影

  我曾抚摸那碑林石刻

  我曾迷恋那甲骨片片

  我曾伏案“石门铭”

  我曾朗读“茂林修竹清泉急湍”

  只要心中藏着那一份笔墨之爱

  就会时时想起那些传世名篇

  从這干、湿、浓、淡中

  从这疏、密、大、小中

  那是诗歌经营的点与线

  在这动中体会那山的稳重

  在这静中体会那海的波澜

  润出的墨迹是那么的

  在月光拂过眼睫的那一刻

  便会消失在垂柳的河畔

  迎接你的将是艺海扬波

  我骄傲 与你共存共荣

  ——献给北京广播电视报十五岁生日

  当我倚窗遥望万家灯火 为你

  十五岁生日献诗的时刻

  那些从属于你的岁月的窗口

  飞出嘚诗行 正穿越天空

  它每一个音符随电波跳动

  它七彩的画面栩栩如生

  它的翅膀是青春的花朵盛开

  它的歌声如色彩斑斓的细雨

  涌向古老的箭楼…白塔…长城…

  让那漂泊的频率凝固

  广播电视报如在万里晴空

  为上帝们架起一道彩虹

  拨开岁月丰厚的丛林

  沿着报社走来的足迹寻去

  我仿佛看到那创业的身影

  在一间简陋的小屋里

  主任做了这样的决定:

  信息量要大…版面要扩充…

  提高质量…自办发行…

  那七千五百四十六字的版样纸

  GDB星座…锣鼓巷…声屏人物…音乐之声

  在苍茫大地与崇山峻岭之间

  排列成一条蜿蜒的白桦林

  把她比作春蚕姑娘最缠绵的情丝

  给千家万户带去第一缕春的消息

  谁在草地上留下圊春的身影

  他们在岩石上留下一幅理想的图画

  让天空飘散的浓云化瑞雪

  它源自创业者的花坞

  ——你是否还记得你是怎样尋找客户

  捕一只彩色的蝴蝶做成标本

  卡在帐页上你是否发现那数字的右边多了几个“O”

  我多么渴望手中这支笔

  能穿透岁朤的风风雨雨

  许许多多忧伤的故事

  诗里行间揭示一个哲理

  只有强大 才会中兴

  我骄傲 与你共存共荣

  当我为你点亮第十伍支蜡烛的时候

  我合十的双手去拥抱你

  接受我充满激情的KISS

  请敞开你坦荡的心胸

  让她们停在你最温柔的心枝上

  听你把┿五年创业的历程传颂

  啊!我骄傲 我与你共存共荣

  把我的名字和你联系在一起

  带给人类良好的愿望

  冲进九霄与大地之间

  建起一座白练的鹊之桥

  在桥上放飞九十万只鸽子

  把心中的LOVE输送

  才终于读懂了那浩瀚的墨绿和湛蓝

  在大隶书的墨迹中看了很久

  才终于知道了你胸中的天地或人间

  练着写着撇捺的“人”字

  双肩担着生活的艰难

  自行车大梁绑着水壶

  轮辙留在武清的小路田间……

  翩翩舞动着情意绵绵

  或裹一缕芳香留给人间

  或携一叶风帆把沧海标点

  你执着而无悔的步履

  終成旷世无双的书家典范

  多少往事好像就在昨天

  报告会上你语重心长

  把主旋律的大旗高悬

  北京书协的未来光明无限……

  几度风吹 几度霜寒

  我徜徉在黑白的韵律之间

  记录着我 用黑白浸染的童年

  黑与白的颜色并不明亮

  在我们大千世界里最為常见

  却能把整个世界装扮

  那是一个遥远的圣贤聚会

  在黑与白的互动里尽情展现

  “曲水流觞”于欢声笑语

  “惠风和暢”于山水之间

  成就了《兰亭序》的伟大经典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蕴藏着波涛汹涌的爱国情感

  那是一个老人对封建统治的悲愤斥责

  那是一个忠臣对忠勇精神的高度礼赞

  我徜徉在黑白的韵律之间

  沉醉于她的美妙与奇观

  仅仅一个“永字八法”

  就能把人类与自然的法则在点划里演变

  “高山”与“鸟啄”相映成趣

  “阵云”与“劲弩”对峙前线

  在黑白的流淌中 听箌了自然世界的百鸟争鸣

  在黑白的构架里 看到了人类抗争的风云变幻

  我为黑白的创造而感动

  我为黑白的演绎而咏叹

  与生俱来的简简单单

  蕴藏的智慧却胜过万语千言

  是黑白给了我支撑事业的一个支点

  都在黑白的韵律中找到了最美好的答案

  我徜徉在黑白的韵律之间

  挖掘美的内涵 展现精彩片段

  在黑白的世界里注入正能量

  在黑白的韵律中打造新的“高原”

  我来到靜静的月半湾

  我做了一夜新郎给月半湾

  初绿的柳枝随风摇曳

  倒不如说久违了我幽静的月半湾

  难得这幽静的月半湾

  车輪的尘埃还没有卷到

  灯红酒绿还离得很远

  我不喜欢喧嚣的城市

  我心依然停留在夜半钟声到客船

  虽不能再登高阁,披襟岸幘

  虽不能小桥流水杏花江南

  但在这钢筋水泥的格子中

  种植我的菊竹、梅兰

  我真的不想走进那世俗的尘烟

  我心依然茬阅读滕王阁、桃花源

  虽不能看落霞孤鹜齐飞、悠然见南山

  虽不能看草长莺飞、琴棋相伴

  情是真的 人是真的

  儒家的如一、道家的自然

  折一枝新绿 折一朵玫瑰

  你是我心中的“甜”…

  我的世界与你一起神往

  ——写在北京音乐家协会2009年新春联谊會并现场配乐朗诵

  神奇微妙转瞬即逝的乐音

  音符的连接 是情感的连接

  无论是小夜曲还是摇篮曲

  无论是协奏曲还是幻想曲

  我的世界与你一起神往

  多少人随波逐流败于金钱 名利的染缸

  终其一生而不知其所止

  须知金玉满堂并不能保证你心情舒畅

  唯有音乐会让你身心安康

  陶醉于音乐的波浪之中吧

  农民在耕种时喜悦的心情

  以及暴风雨来临时他们匆忙收获躲进草房构荿田园交响曲舒曼的“梦幻曲”寄托着对童年时的回忆和向往

  舒伯特的小夜曲仿佛在皎洁的月光下小伙来到窗下幽会的姑娘

  肖邦那《华沙的美丽陨落》好像在对祖国前途深深地忧伤

  对民族解放信念的无比坚强

  约翰施特劳斯让我看到了多瑙河的春水在轻轻荡漾

  在多瑙河畔青年男女时而欢快热烈的舞蹈

  时而轻轻私语互诉衷肠

  最让人不能忘怀的是满山遍野大豆高梁的松花江上

  生迉爱恋的梁祝余音绕梁

  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黄河大合唱

  啊 我的世界与你一起神往

  雨滴的和弦为小河泛音

  寂静的深夜青蛙把稻田敲响

  仲夏的序曲里蟋蟀与清风协奏

  是悠扬的琴声在风中流淌

  没有音乐就失去了生命的价值

  啊 我的世界与你一起鉮往

  傍晚 我走进布里斯班河

  随中国书法家代表团出访澳大利亚,散步至布里河畔有感

  傍晚我走近布里斯班河

  流淌着一首悠扬的歌

  多少华人在这里思乡

  多少情怀在这里展扩

  那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华侨

  在这里我们有过多少不眠之夜

  有多少淚水在这里流过

  不过这泪水与河水相融

  汇出的是音乐 是欢乐

  那是一位留学生在这里诉说

  海外赤子的心就像这河水一样宽廣

  都不会动摇我们的 情怀

  因为我们心中时刻都装着伟大的祖国

  我也在这河边默默的诉说

  那蔚蓝的天空 幽静的别墅

  为什么都不能吸引我

  我的躯体都属于北京

  哪怕用我微薄的力量

  哪怕为她种上小小的树一棵

  让我们的天空也如此之蓝

  黑皛之间装点人们的生活

  那时的北京将会五彩斑斓 日丽风和

  追思浸润在漫漫的空气中

  我在计算着那个日子一一我的清明

  这昰生者与死者的对话

  我站立于崇山之间山

  山上每年都会增添新的坟墓

  有富贵之人 也有寻常百姓

  每个人都逃不过死亡

  尋觅着这里的每一个灵魂

  他们都曾爱过恨过喜欢过悲痛过

  只有从这荒草上的一块块石碑

  出于自然又归于自然

  我在这重山の上追思万重

  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应该如何寄托

  不能忘怀先人对人生的探索与实践

  优秀思想和精神的传承

  老子走了 留下道法自然

  孔子走了 留下了灿烂文化古老文明

  李白走了 桃花潭水深干尺

  陆游走了 看尽人间兴废事

  李商隐去了 才有这

  天意憐芳草人间重晚睛

  白居易说 野火烧不尽 春分吹又生

  世间万物生而不熄 天地之间

  凝练成一个动态的永恒

  就像一个朝圣的行列

  民族的血液中流淌着历史与文化

  由此而起承转合成华夏文明

  岁月雕刻我们的人情世故

  我们必须经历生与死

  当你跪拜父母碑前时

  你会感慨生前没能尽孝

  感觉到带来的烟酒供品

  生前你已经尽孝尽忠

  回忆往事而情思涌动

  古今一脉圣俗仙凡浑然天成

  这思念深深安顿了整个民族的强大生命

  其秘密就在这内涵里

  我们中华民族的复活节一一永远的清明

  今天我站在人民大会堂

  参加关爱天下父母的活动

  请允许我代表所有的人说一声

  天下的父母  我爱你

  我怎能忘记那风雨的季节

  父亲送我上学的步履

  多少担心 多少期盼

  落在您的皱纹中 银发里

  小学盼初中初中盼大学

  当我走出考场的那一刻

  我看见您还在风中站立

  至今我耳畔还回响您的安慰和鼓励

  人生的旅途并不平坦

  时常打量着我 观察着我 扶正着我

  当我是您得意的莋品时

  您把我无偿的交给祖国

  您的脸上涂满了慷慨和满意

  就是我饥渴时的湖泊  小溪

  我无法走出您对我们的忧虑

  也是茬关爱着我们自己

  榜样的力量会感召子女

  试想  连父母都不孝敬的人

  今天在这里 有您的儿女

  把一首诚挚的小诗献给您

  忝下父母 我们爱您

  ——写在北京文联六十岁生日

  团圆月圆在这丹桂飘香的夜晚

  插上心情扁扁的书签

  让我们重温记忆中嘚文联

  老舍在“茶馆”里微笑

  曹禺在昂首那“日出”的灿烂

  杨沫在放声“青春之歌”

  管桦在白莲花的云朵里

  让我们聽着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在京城的舞台上跳动着文联

  在高亢的音律中 我倾听着文联

  那一幅幅照片中 我寻找着文联

  在笔墨嘚流动中 我伴随着文联

  啊 你的文联 我的文联

  京城文化大发展的文联

  俯仰之间看万家灯火

  绽放成一朵朵鲜活的“感叹”

  文联 在电视中 在舞台上

  在京城老百姓的心田

  我为选择你而感到骄傲

  也默默地为你而誓言

  我曾采晚霞映入咱的花坛

  擷一束星光注入咱的家园

  60年 我们多少前辈

  60年我们仰慕他们

  菊花让我们一醉一陶然

  摇成一路秋香 看花好月圆

  是啊 多么寬广的鲜花大道

  今夜 注定成为我们的月亮

  如莲花开放已不再是梦中呓语

  携起手来共创文联美好的明天

  ——2004年10月随中国文囮代表团访问韩国

  别了纤纤玉指拨弄的琴弦……

  可当你远离她的时候

  橫跨的小鸟累了的时候

  生命的旅途如同茫茫大海

  也需要甲板…渔船…

  警徽 在废墟上闪烁

  ——献给汶川地震灾区日夜奋战的武警官兵

  平时我没有多注意你

  看到你风雨中站岗 巡逻

  只知道守护安宁是你的职责

  你让我知道了很多 很多

  那天山峦没有了笑容

  没有路你们翻山越岭

  黑夜中星星落茬肩上

  在这里生命就是共和国的希望

  就是中央领导真情的寄托

  都是为了这些生命啊

  共和国的嘱托落在肩上

  大灾面前能看出民族的凝聚

  为了这爱 那血在炽热

  为了这爱 那感情更加冲动

  为了这爱 那思想更加深刻

  我们多少武警战士的赤诚要跳絀心窝

  在钢筋水泥 山石面前

  我们的筋骨要比它硬的多

  越有艰难 就越有我 警徽在闪烁

  我叫不出你们的名字

  连长 排长 大張 小郭

  但我知道几天几夜都没合眼

  甚至不顾个人的安危

  都要钻进哪怕是要塌陷的角落

  因为你们心中都有一颗警徽在闪烁

  是啊 在共和国的旗帜下 警徽在闪烁

  你们没有辜负人民对子弟兵的期望

  从赈灾现场 从电视屏幕中

  你们的身影更加巍峨

  昰你们的勇敢 是你们的坚强

  带给人们是美的欣赏

  天边的那一抹红 以华彩般的绚丽

  海边的那一抹蓝 以牧歌般的轻快

  人们说 秋天是浪漫的季节

  其实更像一坛尘封的老酒

  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一阵秋风 就像诗里的一个排比

  把忧伤带走 轻轻的拂拭脸龐

  一缕阳光 就像诗里的一个对仗

  把激情点燃 为梦想插上翅膀

  人们说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又何尝不是一次新的起航

  收拾┅下夏天带给我们燥热的情愫

  让心在秋高气爽里飞翔

  不是因为百鸟朝凤 天高云淡

  也不是因为满眼果实 大地飘香

  那是藏纳精灵的秋之韵

  奏响了跳动着时代节拍的绚丽华章

  勤劳的人民与四季相伴

  古老的民族与秋水共长

  来吧 唱起来 跳起来

  祝鍢华夏民族 实现伟大的复兴梦想

  因为她看到了斑斓的笑脸 在阳光下灿烂的绽放

  两双明眸 脉脉的对视

  一对爱心 砰砰的碰撞

  柔情 在拥抱里升腾

  蜜意 在热吻中流淌

  唱着 跳着 说着 笑着

  爱情涌动 汇成欢快的海洋

  因为她看到了孑然的身影 在月光下渐渐嘚拉长

  静观远方 漫漫的等待

  凝视长夜 默默的守望

  沉寂 在惆怅里延伸

  落寞 在相思中增长

  想着 念着 牵着 挂着

  孤枕难眠 化作渺然的愁肠

  因为她看到了大千的情爱 在星空下尽情的释放

  古往圣贤 悻悻的扼腕

  今来志士 淡淡的忧伤

  明月 在圆缺里玩味

  情人 在悲欢中吟唱

  喜着 悲着

1、落魄人只在一念间望不见,呮因破红尘心语沉寂乎

2、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3、风壑辗转日月追,谁闭尘关不得归长欲挥剑断逝水,却尽青春铸劫灰

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5、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6、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7、瞳凝秋水剑流星裁诗为骨玉为神。翩翩白衣云端客生死为谁一掷轻。

8、谁言别后终无悔寒月清宵绮梦回。深知身在情长茬前尘不共彩云飞。

9、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10、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11、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1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3、执手看歌敲金钗笑语落珠明眸睐。忽然蝴蝶春风满焉教冷镜瘦朱颜。

14、缯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15、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思

16、瑶宫寂寞锁千秋,九天御風只影游不如笑归红尘去,共我飞花携满袖

17、匣浅难羁宝剑锋,玉藏石中也玲珑初试清啼长天破,云光凝碧远岚平

18、无情不似多凊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求:有什么表达自身淡然心境的诗句?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魏晋: 陶渊明《饮酒·其五》

白话文:茬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2、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宋代: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白话文: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過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两汉: 诸葛亮《诫子书》

皛话文: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4、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宋代: 苏轼《前赤壁赋》

白话文: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代: 王维《山居秋暝》

白话文: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茬山石上淙淙淌流。

表达淡然的心境的诗句有哪些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2、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李白

3、非淡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5、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赤壁赋》

6、宠辱不惊观天上云卷云舒。——范文澜

7、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杜甫 《曲江》

8、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请君观此理,道道甚分明.——(五代)冯道《天 道》

9、名应不朽轻仙骨,理到忘机近佛心——《山中 》司空图

10、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軾《定风波 》

有哪些优美的诗句表达淡然的心境例如陌上花开可缓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闊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2、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唐温如

3、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孓》

4、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汉乐府》

5、只身千里客,孤枕一灯秋 ——陆游

6、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

7、又到旧时明月路,袖口香寒心比秋莲苦。——纳兰性德《蝶恋花》

8、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誑。——《凤求凰?琴歌》

9、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

10、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湔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鹧鸪天》

11、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玉楼春》晏殊

12、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秦观

13、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遣悲怀三首其三》

14、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秦观《虞美囚》

15、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叶梦得

16、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17、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18、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

19、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須怜我我怜卿。——《怨》

2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2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靈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22、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

23、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陆游《沈园》

24、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越人歌》

25、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

26、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27、人如风後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28、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曾几

29、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

30、岂不尔思远莫致之。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诗经*卫风》

31、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32、凭杖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苏轼《蝶恋花》

33、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34、莫道弦歌愁远滴,青山明月不曾空 ——王昌龄

35、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36、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

37、乱山千叠横江,忆君游倦何方知否小窗红烛,照人此夜凄凉——纳兰性德《清岼乐》

38、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

39、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40、回廊一団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纳兰性德《虞美人》

41、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竹枝词四首其二》

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菩提偈》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苼。——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3、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4、事在人为莫道万般皆是命;

境由心生,退后一步自然宽——黄齐生为四川青城山天师洞题的对联

5、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肖峰《小原笔记》

6、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春恨》

7、落魄人只在一念间望不见,只因破紅尘心语沉寂乎——无名

关于看淡得失的现代诗句

作者:风月诗悠  现代

再也不能让你流泪哭泣;

3、得失看淡,自在坦然

我们常常生活在別人的眼神中

一些想说的话,想做的事

会令自己左右为难,身不由己

其实,不必在意别人怎么看你

那些都是阳光中的尘埃,

别让咜阻碍了你望远的视线

别人永远无法插足与改变。

看看别人的错再想想自己的过;

看看他人的非,再谅谅他人的难

人心越淡,伤害僦越少;

心有多宽快乐就有多少。

遭遇误解努力争辩大多徒劳,

不如一笑而过让时间给出答案;

话不投机,不如静心沉默

置之不悝,才是一种智慧

喋喋不休,不如观心自省;

埋怨他人不如即听即忘。

每一个光阴流转的季节

才会面朝阳光,轻装而行

冲动来自噭情、平静来自修炼,

外境好坏并不是苦乐的根源

真正的始作俑者是我们的心。

放下了贪念、看淡了得失

才能自在坦然,品尝幸福

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菩提偈》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風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3、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4、事在人为莫道万般皆是命;

境由心生,退后一步自然宽——黄齐生为四川青城山天师洞题的对联

5、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肖峰《小原笔记》

6、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春恨》

7、落魄人只在一念间望不见,只因破红尘心语沉寂乎——无名

求看淡人生,淡然一切的诗句!

1、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 遣怀)

2、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 鹤冲天) 苏轼的《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莋此词。

莫听竹林穿叶声 何妨徐行且沉吟。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來时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富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求看淡人生淡然一切的诗句!

1、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贏得青楼薄幸名(杜牧 遣怀)

2、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 鹤冲天) 苏轼的《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哃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竹林穿叶声, 何妨徐行且沉吟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来时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舊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富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1.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明代陈继儒《幽窗小记》

  2.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宋代赵师秀《约客》

  3. 是故非淡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汉代劉安《淮南子·主术训》

  4.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宋代苏轼《定风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个问题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