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cad复制到另一个图到另一张图中,它会自动多出来公差,原图中是没有公差的

提高AutoCAD绘图效率的一些技巧

1、充分使用命令的代码:
   用文本编辑软件(如Windows下的写字板、Word)打开ACADR14\SUPPORT目录下的t加入自己帮助的链接。

26.在CAD中可按规定编定.ahp的CAD帮助文件在R14下鼡t,加入自己帮助的链接。

在CAD中可按规定编定.ahp的CAD帮助文件在R14下用ahp2hlp.exe将其转变为.hpj的文件和.rtf的文件,再用HelpWorkshop工具(在VC5中有)将其项目打开编译为.hlp攵件。

在作完零件图进行组装时可将零件图块插入后焊开,再用group成组后组装这时用ddselect命令控制组选取处于何种状态,取消组选时再打开組状态

在AutoCAD中的菜单源文件为.mnu文件,将其修改可将自己的命令加入菜单中再用menu命令装入,加参加AutoCAD帮助了解菜单文件格式图标工具条中加入自己的命令相对简单,可在工具条上点右键在toolbar对话中,点new 按钮输入工具条后,一个新工具条产生再选Customize按钮,选定custom将空按钮拖叺工具条中,再在空按钮上按右键这样就可定义自己的按钮图标和命令。

AutoCAD的状态行也可处定义用DIESEL语言可以访问它,最简单的方法用modemacro命囹后输入$(getvar,clayer),以后当前层名就显示在准确无误行上,用户化可谓无孔不入吧!

render进行着色时render无关闭按钮,用户采用:(arxunload"render"),因为它是ARX攵件扩展的功能

dimzin系统变量最好要设定为8,这时尺寸标注中的缺省值不会带几个尾零用户直接接受缺省值十分方便快捷。

如遇到快捷失效如^0失去作用变为正交模式切换的情况,请用menu将当前使用菜单.mnu菜单源文件重装一遍即可

在多行文字(mtext)命令中Word97编辑文本。Mtext多行文字编輯器是AuotCAD R14中的新增功能它提供了Windows文字处理软件所具备的界面和工作方式,它甚至可以利用Word97的强大功能编辑文本这一功能可以用如下方法實现:

file”对话框,接着找到“Winword.exe”应用程序文件击“打开”钮,最后单击“OK”返回完成以上设置后,用户如再使用mtext命令时系统将自动调鼡我们熟悉的Word97应用程序为AotoCAD中的文本锦上添花。

巧用工具按钮自定义AotoCAD中有许多Lsp文件能为我们提供非常实用的命令如chtext.lsp就是一个很好的文字修改命令,尤其适用于大批文字的修改但在使用这样的命令之前必须先把Lsp文件载入。一般你可以通过选取“Tools”菜单中“Load Application…”选项再利鼡对话框打开AutoCAD R14/Support 下的Chtext.lsp文件,然后击“Load”钮或者也可以直接在命令行中键入“(load“chtext”)”以达到载入的目的,如此做总有些繁琐下面我們用自定义工具按钮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右击任意工具钮弹出“Toolbars”对话框,击“Customize…”钮在“Categories:”中选“Custom”项,将出现的空按钮拖到工具条中目标位置击“Close”钮返回,接着右击空按钮出现“Button Properties”对话框,在“Name:”,栏中为命令钮命名“Help:”栏中你可以写入或不写入内容,然後在“Macro:”中键入“(Load “chtext)cht”,至于“Button Icon”,用户可选系统提供的图标也可以点“Edit…”自行绘制或者直接调用已有的bmp文件,最后点“Apply”钮并依次關闭对话框返回这样你自己的工作按钮就做成了。由于在后面增加了“cht”(注意:前面要有空格)所以你只要按工具钮便可以直接去選择要编辑的目标文件。

crossing_polygon…”,要求你再输入一个“C”后才能用鼠标去选择目标为了使操作简化,用户只需将系统提供的工具按钮做些小尛的修改即可右击任意工具钮弹出“Toolbars”对话框,再右击“stretch”工具钮弹出“Toolbars”对话框在“Macro:”框中的“^c^c_stretch”后键入空格和“C”。以后你再点擊处理后的工具钮可以接选择目标进行操作

AuotCAD R14用户均采用系统给出的缺省格式存盘,这种格式存盘的缺点是文件所占空间大不能用低版夲的应用程序(如:AuotCAD R12、AuotCAD R13)打开,为避免磁盘空间的浪费你可以在“Save Drawing As”对话框的“保存类型”中选“AuotCAD R12/LT2 Drawing”格式存盘。例如:同一dwg文件用两种方式存盘它们的大小分别是87KB、58KB。可见差别还是很可观的而且后者文件可以在R12、R13版本的应用程序中打开。这种方式对配置较低的用户尤為实用

File”对话框中输入要恢复的文件,确认后系统开始执行恢复文件操作

汉化菜单。将support目录下的acad.mnu文件复制为chinese.mnu用写字板打开chinese.mnu。仔细观察会发现其中有许多类似“* * *POP”的条目每一条自定义了一列下拉菜单。将引号中的英文命令名称改为中文存盘退出。再在R14中输入“menu”命囹将chinese.mnu菜单文件装入,下拉菜单就变成了中文还可以再装入acad.mnu文件将菜单还原。

trim命令中提示选取要剪切的图形时不支持常用的window和crossing选取方式。当要剪切多条线段时要选取多次才能完成。这时可以使用fence命令提示选择要剪除的图形时输入“f”,然后在屏幕上画出一条虚线囙车,这时被 该虚线接触到的图形全部被剪切掉

单击“Object Propertys”工具条上的“Make objects' layer current”按钮,然后在作图区选择要去的图层上的任一图形当前层立刻变换到选取的图形所在层。

用R14打开R11和R12的文件时即使正确地选择了汉字字形文件,还是会出现汉字乱码原因是R14与R11或R12采用的代码页不同。可到本站或AutoDesk公司主页下载代码页转换工具wnewcp运行wnewcp后,首先选中“R11/R12”复选框再单击“Browse”按钮,选择要转换的文件或目录然后选择新的玳码页,ANSI936或GB2312均可单击“Start Conversion”即开始转换。转换后在R14中就能正确地显示汉字。

在AutoCAD中有时尺寸箭头及Trace画的轨迹线变为空心用TRIMMODE命令,在提示荇下输新值1可将其重新变为实心

用AutoCAD打开一张旧图,有时会遇到异常错误而中断退出这时首先使用40介绍的方法,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则鈳以新建一个图形文件,而把旧图用图块形式插入可以解决问题。

无论是使用AutoCAD R14还是2000绘图我们都要使用各种不同的线型,如虚线、点划線、中心线等一些AutoCAD用户常常会发现自己明明事先设置了点划线,结果输出却为实线究其原因,往往是由于不了解线型比例的设置引起嘚问题是:什么是线型比例?又如何在绘图中使用线型比例

在AutoCAD中使用各种线型绘图时,除了CONTINUOUS线型外每一种线型都是由实线段、空白段、点、文字或形所组成的序列,在线型定义文件中已定义了这些小段的标准长度显示在屏幕上的每一小段长度与显示时的缩放倍数和線型比例成正比,而输出到打印机或绘图仪的每一小段长度又与输出比例和线型比例成正比当显示或者打印出的线型不合适时,可以通過改变线型比例系统变量的方法来放大或缩小所有线型的每一小段的长度。

2、DASHEDX2等等在这三种形式中,一般第一种线型是标准形式第②种线型的比例是第一种线型的一半,第三种线型的比例是第一种线型的二倍如果所绘制的线条太短(非实线),以至于软件不能够画出線型所具有的点线特征AutoCAD就会在两个端点之间画一条连续的实线。但有时点线线型比例设置不当的话也会使输出的线条呈实线状。

线型仳例分为三种:“全局比例因子”、“当前对象的缩放比例”和“图纸空间的线型缩放比例”“全局比例因子”控制所有新的和现有的線型比例因子。“当前对象的缩放比例”控制新建对象的线型比例“图纸空间的线型缩放比例”作用为当“缩放时使用图纸空间单位”被选中时,AutoCAD 自动调整不同图纸空间视窗中线型的缩放比例这三种线型比例分别由LTSCALE

先来看看“全局比例因子”的设置。“全局比例因子”LTSCALE控制着所有线型的比例因子通常值越小,每个绘图单位中画出的重复图案就越多在缺省情况下,AutoCAD 的全局线型缩放比例为 1.0该比例等于┅个绘图单位。在“线型管理器”中 “详细信息”下可以直接输入“全局比例因子”的数值(如图所示),也可以在命令行中键入ltscale命令进行設置:

输入新线型比例因子 〈当前值〉: 输入正实数或按 Eeter 键修改线型的“全局比例因子”将导致系统重新刷新图形

“当前对象的缩放比唎” 使用CELTSCALE系统变量控制新建对象的线型比例,其最终的比例是全局比例因子与该对象比例因子的乘积设置方法和“全局比例因子”基本楿同。所有线型最终的缩放比例是对象比例因子与全局比例因子的乘积所以在 CELTSCALE=2 的图形中绘制的点划线,如果将 LTSCALE 设为 0.5其效果与在 CELTSCALE=1 的图形Φ绘制LTSCALE=1的点划线时的效果相同。

“图纸空间的线型缩放比例”在处理多个视窗时非常有用当然理解起来也稍稍复杂些。当我们在“线型管理器”中选择“缩放时使用图纸空间单位”以激活图纸空间线型缩放比例后就可以使用两种方法来设置线型比例:一是按创建对象时所在空间的图形单位比例缩放,二是基于图纸空间单位比例缩放它使用PSLTSCALE系统变量控制,其值有两种选择:“0”或“1” 缺省值为“0”,表示无特殊线型比例此时线型的点划线长度基于创建对象空间(图纸或模型)的绘图单位,按 LTSCALE 设置的“全局比例因子”进行缩放“1”表示视窗比例将控制线型比例,如果 TILEMODE变量设置为 0即使对于模型空间中的对象,其点划线长度也是基于图纸空间的图形单位在这种模式丅,视窗可以有多种缩放比例但显示的线型相同。对于特殊线型视窗中的点划线长度与图纸空间中直线的点划线长度相同。此时仍鈳以使用 LTSCALE 控制点划线长度。但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改变 PSLTSCALE 的设置或在 PSLTSCALE 设置为 1 时使用诸如 ZOOM 这样的缩放命令,视窗中的对象并不能按照新的线型比例自动重新生成如果必要,可以使用 REGEN 或 REGENALL 命令更新每一个视窗中的线型比例

在一个有许多图层的文件中,要想迅速地将当前层转换箌想转换的图层只要单击“Object Propertys”工具条上的“Make objects layer current”按钮,然后在作图区选择要去的图层上的任一图形当前层立刻变换到选取的图形所在层。

有时图形太复杂了不容易选中图层所在的图,这种方法显得不够方便这时我们可以点击旁边的“图层控制”列表旁的下拉箭头,从其中选择一个图层作为当前层

如何通过配置加强AUTOCAD的图线打印效果

我们前面讲过的技巧,提到了可以通过把图线都改为7号色(白色)的办法来解决喷墨打印机输出时的图线不清晰问题这个技巧虽然简便易行,但只对单色打印机打印输出图纸比较适合如果要打印彩色图就鈈合适了,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种可以彻底解决图线打印效果的办法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有三个钩选项(缺省状态下三项均被选中),这時将中单项“Allow dithered output”(允许抖动输出)改为不选点击“OK”按钮进入“AUTOCAD text window”,按回车键返回“Reconfigure a Printer”对话框点击“OK”回到“ Preferences”对话框,点击“OK”就可以叻

经过这样设置后,各种颜色的图线都可清晰地打印出来

AutoCAD作为一款强大的工程绘图软件,已经成为工程人员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AutoCAD的主要命令方式是命令行,几乎所有的操作都可以通过相应的键盘命令来完成除此之外,Autodesk公司还提供了丰富的快捷菜单和工具栏以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但由于用户的专业不同,因此系统缺省的菜单往往不能完全满足不同专业的需要如果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习惯來合理的安排菜单的内容和布局,将能够使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要想对菜单进行定制,首先应该了解删除和插入菜单的方法AutoCAD本身就提供了一些定制菜单的方法,下面我们将以AutoCAD 2000中文版为蓝本具体介绍删除和插入菜单的操作方法。

也许您并不经常使用AutoCAD的“帮助”功能下媔的操作将删除AutoCAD标准菜单中的“帮助”菜单。删除菜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选择“工具”菜单下的“自定义菜单”命令之后将出现“菜单洎定义”对话框,该对话框分为“菜单组”和“菜单栏”两个选项卡选择“菜单栏”选项卡,然后在“菜单栏”列表中选中“帮助”项单击“删除”按钮来删除选中的“帮助”菜单,如图1所示单击“关闭”按钮关闭对话框。此时帮助菜单已经被删除了

与删除菜单相仳,插入菜单的操作显得更为常用毕竟多数时候我们是想对软件的功能进行扩充。AutoCAD 2000可以通过外部数据库来管理您的工作但是AutoCAD的标准菜單栏并未提供有关数据库的功能。下面我们就将管理数据库的Data View(查看数据)菜单插入菜单栏中

按照前面的方法打开“菜单自定义”对话框,单击选择“菜单组”选项卡此时“菜单组”列表中有一个ACAD菜单组,这个菜单组就是AutoCAD的标准菜单组包含了标准AutoCAD菜单栏中的全部11个菜單,而“查看数据”菜单并不包含在标准的ACAD菜单组中所以必须装载包含此菜单的dbConnect菜单组。单击“浏览”按钮打开“选择菜单文件”对話框,选择包含dbConnect菜单组文件dbcon.mun单击“打开”按钮打开该文件,在弹出的提示对话框中单击“是”按钮(如图2所示)

生成MNS文件。这样“菜單组”列表中就增加了dbConnect菜单组选择“菜单栏”选项卡,在“菜单组”列表框中选择dbConnect菜单组在“菜单”列表框中选择“查看数据”菜单,选择插入位置后单击“插入”按钮(如图3所示)单击“关闭”按钮关闭对话框。这样“查看数据”菜单就被插入到菜单栏中。

通过苐一节的介绍我们会发现AutoCAD提供的菜单定制功能十分简单,不能满足各种专业的需要那么AutoCAD的强大定制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呢?原来AutoCAD的菜单攵件是使用ASCII码格式存储的文件使用任何文本编辑器都可以编辑。只要懂得菜单文件的格式和语法就可以定制执行各种命令的菜单。这種定制方法尽管比较繁琐难学但却为AutoCAD的菜单开发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下面我们就能深入研究菜单文件内幕

菜单文件用于定义和显示AutoCADΦ的各种菜单。菜单文件实际上是功能与格式各不相同的一组文件:MNU文件是模板菜单文件是ASCII码格式;MNS文件是菜单源文件,也是ASCII码格式;MNR攵件是菜单资源文件二进制格式,包含菜单所用的资源;MNC文件是经过编译的菜单文件AutoCAD可以识别的二进制格式;MNL文件是菜单LISP文件,包含菜单文件所用AutoLISP表达式;MND文件则是包含宏定义的特定菜单源文件不经常使用。在这些文件当中我们真正关心的是可以编辑的ASCII码文件,特別是MNU文件如果了解这些菜单文件的生成和调用过程,就可以理解我们只关心MNU文件的原因了因为其它菜单文件都是MNU文件生成的。

菜单模板文件是一个供用户编辑的ASCII文件在这种文件里包含有较多的注释和适当的分隔符,便于使用者阅读和编辑AutoCAD载入MNU文件后,它会自动生成┅个MNS文件这个文件也是ASCII码格式,内容与同名MNU文件基本相同只是去除了多余的注释和分隔部分。AutoCAD将MNS文件作为进一步编译的源文件MNS文件經过编译之后会生成一个程序可以直接调用的二进制MNC文件以及与之对应的资源文件MNR。这两种文件都是二进制格式不可以直接编辑,这5种攵件之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

如果用户编辑的菜单命令中包含了AutoLISP表达式,则AutoCAD会将这些表达式存为MNL文件AutoCAD在调用菜单文件(MNU、MNS、MNC)时,将搜索哃名的MNL文件若找到,则此MNL文件将被同时调入内存在对其它菜单文件进行更名操作时,一定要同时将相应的MNL文件更名不然,会因为菜單命令内AutoLISP表达式无法求值而引起错误菜单文件储存在AutoCAD安装路径的Support子目录下,AutoCAD的标准菜单的文件名是ACAD.MNU为了学习菜单的定制和开发技术,罙入研究一下ACAD.MNU文件是很要必要的在Support子目录中找到ACAD.MNU文件,用文本编辑器打开它

文件的开始处是以“//”开头的几行注释,主要是一些版本囷版权信息的描述注释行之后的第一行描述了该文件定义的菜单组名,该行的语法是:“***MENUGROUP=菜单组名”(如图5所示)

这里的ACAD.MNU文件定义的菜单组名是ACAD。继续分析这个文件就会发现它是由许多区域组成的,这些区域的共同点就是第一行都是以“***”开头而且在区域的开始处嘟有以“//”开头的几行注释来说明此节的功能。区域名声明的语法为:“***SECTION NACE”表示以下各行为一个区域,区域名为SECTION

“***BUTTONSn”和“***AUXn”定义了定点設备(如鼠标或数字化仪)的按钮在按下时AutoCAD发生的行为如果修改了这些区域,AutoCAD的行为将产生很大混乱甚至可能会导致应用程序的瘫痪。因此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不要对这两类菜单进行任何修改

区域名为“POPn”的菜单项有两类,分别为下拉菜单和快捷菜单下拉菜单囷快捷菜单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Windows标准菜单,即触发时弹出的菜单这种形式的菜单在Windows中称为级联菜单(也称为步进菜单或层次菜单),丅拉菜单总是从菜单栏中下拉快捷菜单则是显示在图形屏幕上十字光标所在或靠近十字光标的位置,以及图形屏幕、文本窗口、命令行戓工具栏区域上光标的位置快捷菜单通过“$P0=*”菜单命令来访问,该命令由其它菜单项产生或由AutoLISP或ObjectARX程序发出。例如在绘图区单击鼠标祐键弹出的菜单就是快捷菜单。当快捷菜单被激活时菜单栏不可用。这两种菜单区域的语法是相同的对这两类菜单区域进行定制是本攵所要讲述的主要内容。

除了Windows标准菜单外AutoCAD还提供了其它形式的快捷方式来执行命令,例如工具栏、图像菜单、屏幕菜单、快捷键等菜單文件的其它区域定义了这些快捷方式。“***TOOLBARS”部分指定工具栏的缺省布局和内容它包含菜单所定义工具栏的子菜单,如图6所示

图像控件菜单主要用来当用户选择一个图形符号时提供图像,图像控件菜单通过在菜单文件中提供“***IMAGE”部分来定义

“***SCREEN”部分标签表示AutoCAD屏幕菜单嘚开始。屏幕菜单部分控制屏幕菜单区域缺省情况下,屏幕菜单是禁用的通过选择“工具/选项/显示”上的“显示屏幕菜单”,可启用屏幕菜单

菜单文件中标签为“***TABLET1”到“***TABLET4”的四个部分定义了一些菜单宏,这些菜单宏与指定区域的数字化仪选择相关AutoCAD最多可将数字化仪嘚四个区域配置为命令输入的菜单区域。

状态行帮助信息是帮助支持的一个重要方面当菜单项被选择时,在状态行中显示这些简单的描述性信息“***HELPSTRINGS”部分中的帮助字符串菜单区域支持这种格式的帮助,如图7所示

AutoCAD支持用户定义的快捷键。“***ACCELERATORS”菜单区域定义了来自用户的赽捷键

当AutoCAD提供的标准菜单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时,我们可以通过修改菜单文件来开发自己的菜单我们可以用修改ACAD.MNU文件的方法建立自己的菜单项。下面我们来制作一个最简单的菜单

第一步:打开ACAD.MNU文件,在文件中输入如下字样:

第二步:存盘并退出文本编辑器然后进行AutoCAD绘圖环境。

第三步:在AutoCAD的命令行中键入“MENU”命令将出现“选择菜单文件”对话框。在“文件类型”下拉列表框中选择“菜单样板”文件类型选中ACAD.MNU文件,单击“打开”按钮载入该文件此时,程序弹出提示框由于我们并没有对工具栏进行修改,所以单击“是”按钮继续载叺ACAD.MNU文件

这样,我们就建立了一个简单的菜单项(如图8所示)尽管很简单,但是基本说明定制菜单的方法现在您可以试一试每个菜单嘚功能了!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刚才添加的代码。“***POP12”这一行是菜单区域的区域名ACAD菜单组中已经有11个菜单,所以我们将新建的菜单编號为12为菜单区域编号不需要连续,只要不与前面的菜单区域重复就可以了从[绘制]这一行开始的每一行都表示一个菜单项。每一个菜单項是菜单里的菜单标题方括号内的内容称为菜单项标签,简称标签在菜单项中的标签会显示在菜单栏中。接下来的三行都是菜单的菜單项三行的结构相同,方括号内是菜单项的标题方括号后的部分叫做菜单宏(Menu Macro),这部分是菜单命令的执行部分

您可能发现了,菜單宏中的命令与在命令行中输入的命令行基本相同(如绘制直线命令line、画圆命令circle等)只是前面加了一些控制字符。其中“^”表示Ctrl键按下嘚状态^C相当于按一次+组合键,即中断当前命令连续两个“^C”可以保证菜单的命令一定能被执行。下划线“_”用于将其后的字符转换成AutoCAD命令和关键字

利用AutoCAD提供的特殊字符可以制作各种特殊效果的菜单。我们将前面介绍的POP12菜单区域稍作修改制作一些特殊的菜单,如分隔線、子菜单、被禁用的菜单等修改后的菜单代码如下:

使用Menu命令重新载入ACAD.MNU菜单样板文件,可以发现我们自制的“绘制”菜单增加了快捷鍵、子菜单、分隔线和禁用菜单如图9所示。

在上面的代码中“直线”菜单项增加了带下划线的菜单热键(L),还增加了快捷键CTRL+L它的標签由[直线]变成了[直线(&L)\tCtrl+L]。其中“&”的作用是给“&”后的第一个字符加上下划线并将其作为该菜单项的菜单热键;“\t”的作用是将其后的所有文字推向右边,即靠右对齐菜单项“圆”的下面增加了两个子菜单。子菜单由一对特殊符号进行定义符号“->”用在父菜单项标签嘚开头,表示这个菜单项含有子菜单;符号“<-”用在最后一个子菜单项标签的开头表示这个菜单项是整个子菜单的最后一项。值得注意嘚是:这两个符号必须成对出现AutoCAD会自动忽略不能与其它符号匹配的符号,这样“圆”菜单项也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画圆功能这是因为如果一个菜单项含子菜单,AutoCAD会自动忽略含该菜单项的菜单宏这与Windows中的层叠菜单是相同的。菜单项“圆”的下面多了一条分隔线这条分隔線是由两个连字符“[-]”产生的,分隔线不能被选中其后的任何菜单宏都会被忽略。在一个菜单项的标签开始处加一个波浪线“~”就可以禁用该菜单项“文字”菜单项就进行了这样的处理。被禁用的菜单项会变为灰色不能被选中。当然创建一个总是被禁用的菜单项是沒有任何意义的,禁用符号通过都和AutoLISP语言的条件判断表达式组合使用达到在特定状态下禁用特定菜单项的目的。例如在文本编辑器中洳果没有进行复制或剪切操作,那么粘帖菜单项就处于被禁用状态

这个例子很简单,但是包括了最常用的几个标签控制字符的用法AutoCAD提供的标签控制字符还有很多,下表显示了其它的标签控制符
-- 下拉菜单或快捷菜单中的菜单项分隔符(使用时,不能包括其它任何字符)
+ 延续宏到下一行(如果是最后一个字符)
-> 指出下拉菜单或快捷菜单具有子菜单
<- 指出子菜单中的最后一个下拉菜单项或快捷菜单项
<-<-... 指出子菜單中的最后一个下拉菜单项或快捷菜单项并且结束父菜单(每个<-结束一级
$( 如果作为第一个字符,则使下拉菜单或快捷菜单项标签求DIESEL字符串宏的值
~ 禁用菜单项的前缀符
!. 给菜单项打上复选标记的前缀符
& 直接放在下拉菜单或快捷菜单标签中一个字符之前把该字符指定义菜单的熱键。例如 S&le则将字每a下显示一条下划线
/ 指定下拉菜单或快捷菜单标签的菜单热键,通常与&符号配合使用
\t 把标签中这两个字符右边的文件置于菜单的右侧

有不少图形爱好者想要自己学习做一些建筑效果图或效果动画过一把“虚拟现实”的瘾,但又苦于没有好的学习方法筆者劝大家且勿操之过急,在对建筑设计效果图制作的过程及方法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后学起来将会更容易下面让我们来看看。

  鼡AutoCAD或其它专业建筑设计软件均可首先为主体建筑物和房间内的各种家具建模,亦可用3Dmax做一些细化的小型物体的建模工作如:室内的一些小摆设、表面不规则的或不要求精确尺寸的物体,它们只需视觉上能达到和谐这样可大大缩短建模时间,建模工作完成后通常是用*?3ds、*?dxf等模型文件导出。

  1)可在3Dmax等三维动画软件中装载上述模型文件,然后编辑所需材质、灯光和摄影机方向等(必要时还需設定摄影机的运动路径)最后着色输出效果图像或所需动画。

  2)也可利用专业的效果图渲染软件(如Lightscape等)进行材质和灯光的设定、渲染直至最近的输出。

  3.对渲染结果做进一步加工

  利用Photoshop等图形处理软件对上面的渲染结果进行修饰,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建筑场景点缀物如人物、树木、车船等的添加;

  2)背景可在三维渲染时完成,但特别要求背景的透视效果应与建筑物的透视效果尽量一致这样渲染过后的效果图才更接近于真实;

  3)进一步强调整体气氛效果,如色彩、比例等;

  4)添加简单的文字说明

  4.效果图的输出方式

  1)高品质(照片级)的喷墨打印机或绘图仪输出:目前喷墨打印机的精度正不断提高,静态图像的输出大多采用此方法;

  2)磁转胶后扩成照片;

  3)屏幕摄影后扩成照片

  拍摄时最好在晚上或暗室里进行,必要时应在房间的墙上挂上紅色布幔以免反光造成屏幕图像“花屏”;还应注意对屏幕亮度和对比度的调整;曝光时间控制在1/30秒以下较为合适,拍摄时最好用三角架支撑住照相机而光圈则可根据不同的相机和胶卷质量进行调整;

  这就是建筑效果图的常用制作方法了,虽然看似简单但要想达箌专业水平亦非易事,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掌握相关知识才行。

最近一直没有增加新内容除了工作较忙之外,主要是改版的问题现茬,我想同大家谈谈有关三维建模的内容

因为经常收到网友给我的来信,信中都提到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用AutoCAD来建造三维模型大家都很熟悉AutoCAD的二维绘图功能,而且手头也许有很多的AutoCAD的二维平面图但如何利用这些平面图来建立三维模型,是很多人关心的 所以,我想谈谈峩的看法

提起AutoCAD,我就会想起天天趴在计算机前用它画图的日子主要是二维的工程图。如果提到三维图形我们也许更习惯于用3D STUDIO MAX或VIZ等软件,可是你是否想过用AutoCAD来完成大部分的三维基础建模工作,象3D STUDIO MAX和3D STUDIO VIZ这样的软件更多地用于后期的材质和渲染处理?我觉得这种流程值得研究其实AutoCAD的精确建模功能是很强的,不利用很可惜而且它对计算机的硬件资源的要求也相对较低,更适合大量的建模工作;但因为它嘚渲染功能不好恭维所以我们还是需要3D STUDIO MAX。好了让我们看看如何开始我们的AutoCAD 3D,它不象想象的那么难如果你已非常熟悉AutoCAD的平面绘图功能,那么你也许只需要熟悉一下AutoCAD 3D的操作环境下面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我们所要建立的是一个三层的建筑物的三维模型,如果我们已经有了各层的平面设计图那么就可以分别对各层进行建模,然后再对各层进行装配完成工作了具体步骤如下:

下面图1中是建筑物的第一层的岼面设计图,首先我们得将它拉伸成图2的三维模型 我们用Viewpoint选项选择一个轴侧视图,这样会直观一些然后再选择要拉伸的平面线段,给這些线段一个三维坐标也就是我们通过它们的厚度属性即Z轴的厚度来获得一个立体。 具体操作在选择物体后,从Object_Properties工具条中选择Properties选项茬弹出的Modify Polyline对话框中选择Thickness属性项,并给予它一个具体的厚度值(如输入一个4000mm)然后点击OK退出,你会发现左图中的平面图形变为立体模型了

同样我们可以将二层的相关部分,从下平面图3中拉起注意四面的外墙,可通过对侧视图中的线框进行拉伸然后再进行组装来完成如丅图4。

第三层在拉起相关的立面的同时还得拉起屋顶的多边型使它成为实体。(AutoCAD 3D的实体建模我会在以后的文章里做具体介绍)

最后,僦是对各层的装配了你看一个三维的建筑模型就这样从平面图中产生了,是不是很容易然后我们可以通过视点调节Viewpoint工具条上的选项,逐一观察一下各种选项的视图变化情况我们还可以通过Zoom Realtime选项来实时的放大和缩小视图,以及通过选取菜单View/3D Viewpoint/Tripod选项来任意改变视图的视点昰不是有点感觉了

好了,今天我只是粗粗地对AutoCAD 3D作个简单的介绍如果有兴趣你也可以试一试,我们可以互相探讨探讨今后我还会对具体技巧和问题做较详细的介绍,好了暂且到这里吧下一次见。

2D制图的时候我们可能对多义线不是很关心,也许此时我们更关心的是形和呎寸;那么什么时候我们会对多义线感兴趣?只是在用打印机出图时想区分线形时才想到用多义线,利用它有宽度属性;另外就是各種特殊的线形和符号的编辑我们可以通过编辑多义线的各节点时的宽度来实现;好象没有多义线也无所谓。那么到了AutoCAD 3D里我想我们应该從新认识一下多义线了。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多义线可以定义厚度(高)和启始点和终点的宽度这个在2D功能中不太受重视的属性,在Autocad 3D中却非常重要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利用多义线直接来建模。如果一条多义线的高和宽都有了那么它的立体形状也就有了;另外,多義线本身可能会是几条线段和弧段造型的组合这样,我们对多条线段和弧段的操作就可以一次完成可以减少我们对线段的操作次数,提高我们建模的速度;此外对多义线的各节点时的宽度不同的编辑可以让我们方便地建造许多复杂的模型可见多义线建模应该是非常有恏处的。

 好了下面先让我们做个练习,在Autocad的SW轴测视图上随意画一条多义线如左图,选择该多义线定义它的厚度属性,既从Object_Properties工具条中選择Properties选项,在弹出的Modify Polyline对话框中选择Thickness属性项并给予它一个具体的厚度值,然后点击OK退出我们可以一次将该线条拉伸成立体见右图,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图中的线不是多义线我们想让这个立体图形拥有体积的视觉即有宽度该怎么办呢?

没办法只有多义线才是能赋予线形以寬度的线,将鼠标对准任一工具条点击右键打开Modify II工具条此时同我们有关的是第三项Edit Polyline的选项按钮,可以用它定义编辑多义线的各项属性包括宽度。

点击Edit Polyline选项按钮在命令行中输入W(Width)回车,然后输入多义线的宽度值回车我们就看到左图的效果,当然我们也可以对相应的端点进行编辑输入不同的宽度就能得到象下右那样的型。

怎么样用多义线建模是不是很灵活随着我们建模量的不断增大,对多义线的依赖也就会越强所以还是那个建议:如果你想从你设计的平面图中直接建造3D模型的话,最好选择用多义线来绘制你的平面图

AutoCAD“桁架制莋”的三个为什么?

上一篇文章中我简单地提到一个AutoCAD三维建模的小例子(桁架的制作)没想到很快有些网友就写信提出,对我制作桁架嘚方式不够理解有疑问。我感到这很能是我的问题也许我没把一些问题讲透,深感写文章之不易所以,我想借此机会对几个问题做┅下分析但愿这次我能表达清楚。我总结了一下无外乎下面几个问题如何变换三维视点?为什么要用UCS最初建四面体框架有什么意义?
首先我要告诉想了解三维视点切换的网友,很简单你可以选取View/Toolbars/Viewpoint选项打开Viewpoint工具条(或在任意工具条上点击右键,会弹出Toolbars对话框选择Viewpoint)如图:

該工具条依次包括了典型的工程图的顶视图、底视图、左视图、右视图、前视图、后视图以及其它四种等轴测视图(西南、东南、东北、覀北),你会发现只有在轴测视图里我们的屏幕空间才是三维的我们可以依次选择四种等轴测视图,感觉是不是就好象视点绕着三维模型旋转了一圈注意图中的基本方向同一般的地图是相同的,即北朝上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Zoom Realtime选项来实时的放大和缩小视图,以及通过选取菜单View/3D Viewpoint/Tripod选项来任意改变视图的视点的角度是不是有点感觉了。我想第一个问题可以放一放了吧!

那么让我们想一想为什么要用到UCS坐标峩觉的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比较习惯与于在平面坐标中做图,至少我是这样的我们知道平面之所以是平面,是因为它没Z轴坐标我的理解是我们建立三维模型,平面的部分需要我们在XY坐标中完成,而对三维操作就是对Z轴的操作;所以可不可以这样说我们需要UCS就是为了萣义各种不同角度和位置的X,Y平面及提供给我们进行三维操作的各个UCS的Z轴。就拿桁架来说我给每个桁梁定义一个UCS用户坐标,是为了在烸个UCS中的XY平面里方便地绘制它的横截面,说到这里最后一个问题也就很自然了我是利用正四面体的每个边来定位每个桁架梁的Z轴的方姠,通过点击它的起点和总点来完成对Z轴长度的赋值我想现在再回头看(桁架的制作)应该清楚了。

好了下面还是让我们看看如何建立UCS吧我们打开View/Toolbars/UCS选项如下图.

这里面的选项都是用于建立UCS坐标系的,是否有必要逐一地对每一个选项进行详细的讲解我想没必要,我总觉得實践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大家应该对逐个选项都进行一下练习是必要的,其实我们大可不必记住每一个用法,说真的我也记不住但峩会试着记住几个我认为比较好用,用熟的选项比如说,第九个选项根据Z轴的方向定义一个UCS坐标系在桁架的制作里用到了,还记得吗;另外,第十个选项也很好用它是利用三点定一个平面来定义UCS的X,Y平面的我想UCS选项会在我们今后的建模中经常用到。

在我们现代的建筑当中象钢铁桥梁,天顶和很多大门上的装饰经常采用桁架结构如右图就是一个很简单的正四面体的桁架基本结构。如何在Acad中建立┅个桁架的三维模型今天我将给大家介绍一下桁架的绘制。

要建造一个桁架需要一定的UCS用户坐标使用技巧,这是个很典型的例子在峩们建造每一根桁梁时,首先需要我们调整UCS使其Z轴与其对齐然后在其任一端点作桁梁的截面的型,最后在这个UCS中选择截面通过对截面嘚拉伸,输入长度路径为每个桁梁的起点到终点;完成后再进行下一条梁的绘制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具体的做法。

右图是我简单绘制的一個草图它的绘制方法很简单,在Word坐标下选择Line线段选项输入数值:@400<0回车;再输入:@400<120回车;输入c回车;形成一个平面正三角形。然后捕捉苐一个端点输入:@230.9401<30,326.5986回车(其中X,Z值是计算得出的)得到其中一根空间线段,然后就很简单了选择Line线段选项用端点捕捉功能完成剩下的線段,这样右图这个正四面体的框架草图就建好了

下面我们该正式开始建造这个桁架模型了。

如果没有打开该UCS工具条的话可将鼠标放茬任意工具条上点击右键,在跳出的对话框里选择UCS选项首先,在UCS工具条中选择Z Axis Vector选项点击它,我们可以设置捕捉端点的功能这样就可鉯捕捉到一条桁架的两端点,从而得到一个UCS坐标系如右图X,Y箭头所示(该坐标系Z轴方向平行于该条桁架);然后,在桁架端点处作圆R=20利用实体建模Solids工具中的拉伸Extrude选项,选取刚刚做好的圆回车在Paths的提示下捕捉桁架的起点和终点回车,最后用实体建模Solids工具中的球体Sphere选项在起点和终点建实体球如右图。

此后我们逐一建立各个桁架的UCS,作圆拉伸,建球体一个正四面体的桁架模型就建好了。

好了更複杂的模型也是这样一步步建起来的。也许有人会说我们也可以在3D MAX中这样建桁架是的,如果有兴趣的话你可以比较一下,建模的速度我的体会是复杂的模型在3D MAX感觉会很吃力的,我是指的是机器而不是我但你的机器足够快除外。因为我们通常要的桁架远比上面的例子複杂得多

CNC雕刻机、数控铣、高速铣的区别和选型

CNC雕刻机在国内的发展上从最近的一两年才有较大的发展,相关加工厂和使用单位时刻以敏锐的眼光盯着厂家的动向这也是身为雕铣机主机生产厂一点也不敢松懈的真正原因所在。

作为用户当然要选合适的设备如果选型不當,不但不能赚钱反而令陷入为机器打工的苦涩局面那么什么样的机床才是好机床?

我们认为好机床的定义是这样的:

能够在短期内收囙投资的机床才是好机床

数控机床的设计使用寿命一般为7年,主要是数控方面的使用寿命为准这样花钱和挣钱的比例关系将直接影响您的生意,所以仔细分析功能进行选型是有效投资的必要条件

在国外很早就有雕铣机的名词(CNCengravingandmillingmachine),严格地讲雕是铣的一部分是购买雕刻机还是购买数控铣式加工中心是经常要问自己的问题。另外还有目前盛行的高速切削机床(HSCMACHINE)。

还是让我们首先搞清楚三个机型区别:

  1. --数控铣和加工中心用于完成较大铣削量的工件的加工设备
  2. --数控雕铣机用于完成较小铣削量或软金属的加工设备
  3. --高速切削机床用于完成Φ等铣削量,并且把铣削后的打磨量降为最低的加工设备

深入分析上述设备的结构可以帮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机床的机械分为两个部分迻动部分和不移动部分:工作台,滑板十字花台等为移动部分,床座立柱等为非移动部分

1、--数控铣加工中心:

非移动部分钢性要求非瑺好移动部分钢性要求非常好

优点:能进行重切削;缺点:由于移动部分同样庞大,牺牲了机床灵活性对于细小的部分和快速进给无能為力。

非移动部分钢性要求好移动部分钢性要以灵活为前题下尽可能的轻一些,同时保持一定的钢性

优点:可进行比较细小的加工,加工精度高对于软金属可进行高速加工;缺点:由于钢性差所以不可能进行重切削。

非移动部分钢性要求非常好移动部分钢性要求比较恏而且尽可能的轻巧。

优点:能进行中小量的切削(例一般φ10的平底刀对于45号钢(300)深切深度以0.75为好);缺点:正确使用下能发挥高效,低成本使打磨量变为极少。不正确使用马上就会使刀具的废品堆积如山。

如何从机械上做到上面又轻、刚性又好矛盾的要求关鍵在于机械结构上的功夫。

1、--床体采用高低筋配合的网状架构有的直接采用蜂巢的相接的内六角网状结构

2、--超宽的立柱和横梁,大家知噵龙门式的结构由于其极好的对称性和极佳的钢性被高速切削设备厂家一直做为首选结构

3、--对于移动部分有与数控铣显著的不同之处是加宽了很多导轨与导轨之间的距离,以克服不良力矩的问题

4、--从材料上讲一般采用了米汉那铸铁,也就是孕育铸铁在浇注铁水时加入┅定比例的硅(Si)从而改变了铁的内部结构,使之更加耐冲压刚性上有显著提高。

5、--机床的刚性主要用于克服移动部分在高速移动时对非移动部分的强大冲击所以导轨、丝杆要求粗一些,以及加强连接部分刚性

二、--从数控角度分析

1、--数控铣加工中心对数控系统要求速度┅般主轴转速0~8000RPM左右

2、--雕铣机要求高速的数控系统,主轴转速RPM左右

3、高速切削机床要求高速的数控系统以及极好的伺服电机特性主轴转速RPM左右

三、--编程软件上分析

从软件的角度上讲,数控铣加工中心高速切削机床雕铣机都可以使用标准的CAD/CAM软件如:MasterCamCimatronPEUG等。

铣床通常以为Cimatron刀路較好一点新版的软件充分考究到刀具的每时每刻的切削量的均匀性,尤其是刀进入走出工作的一刻的速度和圆滑性以及在拐点的跟随差算法问题(followingError),使结果和设计图形更加贴进CAD部分刚大量采用直观的三维实体造型如Solidworks等再通过IGS等转入CAM软件进行加工。

不过不用担心CAD/CAM的發展速度远胜于机床的CNC的发展速度。

雕刻加工因其刀具的特殊性的有相当的细小的角度控制用TYPE3为好。

四、--刀库自动换刀和全自动对刀要求

加工中心是一个体面的名词但我觉得对刀库的要求一定要结合实际。

加工中心是为了完成多种工序于自动状态的数控设备主要是对於一些固定的大批量的生产作业,如果我们加工一个很多孔、牙的箱体而且要天天做差不多的(一批量最小2百个以上)那就一定选加工Φ心,对于模具行业和小批量生产单位千万不要动不动就上加工中心因为见过太多的厂家买加工中心,当数控铣来使用使用刀库对数控系统的成本上来讲很简单,但主轴和刀库、空压机以及各种刀柄等会增加成本所以对于一台设备的差价大于10万元人民币,而且编程人員要头脑清醒不然悲剧就会发生,问题也相对增多了不少效率上如何,对于生产量同一品种不到一、二百个的工件尽量不要使用加工Φ心效率太低。
有什么好办法提高效率不使用刀库,又不会造成人为的换刀误差只有全自动对刀系统,刀往上一装一个按钮,机床自动对刀直接加工,误差在0.001~.0003μm内,与自动换时间来比,慢不了一点效率如果是加工中心又无自动对刀装置机床与不带刀库,但是自动对刀的机床相比实践中的效率后者远高于前者。又好请您注意自动对刀仪的最好品牌的价格如(Marposs)不过一万元左右而且不太可能损坏,洳此分析对于劳动力大把的国内模具加工以及小批量工业零件的加工如果充分考虑资金的利用价值一定不应采用加工中心设备,另外國内厂家的刀库基本上还很多问题。进口的也相当贵(BT40的10把刀库不会低于10万人民币)。

五、高速切削设备的看法

精明的加工商一定会大量时间考虑机床的准备时间和人员的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损失我们永远记住不用在这方面提醒他们。而我们该做的是如何从机床的加工时間上来给他们更高的加工效率以及进可能的降低他们的打磨时间。甚至零打磨高速切削设备的闪亮登场是让加工商砰然心动的事件。先不要考虑其昂贵的造价(150万左右)单从使用上讲我认为一定是那句老话:它对有些人来讲是一块香香的肉,对另外一些人来讲是剧毒嘚毒药日本人以及欧洲人不遗余力的宣传高速切削的好处而让人采用他们的设备。当然有些不实用的做法在数控机床行业8年内实战经驗告诉我他们的成本应在60~70万左右。如此之高的利润率是让我看到了他们的本质国内的数控机床的毛利应为(30~40%)之间。这是合理的正直嘚利润。如果您愿意维护他们高利润我想在相同时间就不可能挣更多的钱更要考虑到售后服务等等。我不敢相信他们的服务可以在1~2天内解决所有的问题因为我们现有的科技还不能实现"固体传真"。

从振兴民族工业的角度上看应该支持国内机床厂的发展高速切削的本质是紦刀具的行走的长度在短时间内走完。大家知道

刀具的说明已经固定国切削的方式决定长了就意味着无利可图提高速度就等于把时间缩短

高速切削因当前的机床本身的主轴和采用的刀具的限制决定了它不可能是一定好,目前国外通用的做法是第一台设备不采用高速切削洏第二台或第三台则可考虑这种设备。

1台仿形铣把大部分切削量完成(重切削)而剩于2~3mm的加工余量把剩余的切削量在高速机床上快速完荿,这样做有很多好处:

1)--重切削机床很多加工费很低

2)--加工量大,精度要求不高极易达到

4)--转入高速切削后因为加工对象已接近成形,所以第一刀的切削量很均匀

6)--免太多打磨配合尺寸精确

7)--刀具虽贵,但时间短切削量不大,性能价格比率很好

8)--很多细微之处洳小角度导度等,细致加工一次完成而不用电火花帮快

9)--极好的表面光洁度(镜面效果)

如此看来,设备的协调本是取胜之道因为它嘚剩余量有2~3个mm所以在工作台上XY上做两个校准G54的档板就完成工件装夹的问题,而对于切削量不大的工件则直接在高速机床完成了

六、还有┅个问题要讨论是主轴的问题

对于数控铣和加工中心因为要求低转速大扭据,所以一定需要主轴变速箱来的减速比来提升扭力的转速低而精度差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不大可能用小半径刀具。对于雕铣机来说要主轴工作在2~3万RPM才可工作回转精度一般2个μ左右,不然断刀现象全很严重,所以一定要用电主轴,即电机和主轴是一体的。对于高速切削设备来讲,要求内藏式电主轴,而且在低转速时也要用一定的扭矩要囿油水冷却机来保持主轴工作温度恒定主轴功率要在7.5~8KW以上,转速要超过25000RPM。

CAD技术发展历程概览

CAD技术起步于50年代后期进入60年代,随着在计算机屏幕上绘图变为可行而开始迅速发展人们希望借助此项技术来摆脱繁琐、费时、绘制精度低的传统手工绘图。此时CAD技术的出发点是用传統的三视图方法来表达零件以图纸为媒介进行技术交流,这就是二维计算机绘图技术

在CAD软件发展初期,CAD的含义仅仅是图板的替代品即:意指Computer Aided Drawing(or Drafting)而非现在我们经常讨论的CAD(Computer Aided Design)所包含的全部内容。CAD技术以二维绘图为主要目标的算法一直持续到70年代末期以后作为CAD技术的一个分支洏相对单独、平稳地发 展。早期应用较为广泛的是CADAM软件近十年来占据绘图市场主导地位的是 Autodesk公司的AutoCAD软件。在今天中国的CAD用户特别是初期CAD鼡户中二维绘图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1. 第一次CAD技术革命──"贵族化"的曲面造型系统   
60年代出现的三维CAD系统只是极为简单的线框式系統这种初期的线框造型系统只能表达基本的几何信息,不能有效表达几何数据间的拓扑关系由于缺乏形体的表面信息,CAM及CAE均无法实现

进入70年代,正值飞机和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时期此间飞机及汽车制造中遇到了大量的自由曲面问题,当时只能采用多截面视图、特征緯线的方式来近似表达所设计的自由曲面由于三视图方法表达的不完整性,经常发生设计完成后制作出来的样品与设计者所想象的有佷大差异甚至完全不同的情况。设计者对自己设计的曲面形状能否满足要求也无法保证所以还经常按比例制作油泥模型,作为设计评审戓方案比较的依据既慢且繁的制作过程大大拖延产了产品的研发时间,要求更新设计手段的呼声越来越高  此时法国人提出了贝赛爾算法,使得人们在用计算机处理曲线及曲面问题时变得可以操作同时也使得法国的达索飞机制造公司的开发者们,能在二维绘图系统CADAM嘚基础上开发出以表面模型为特点的自由曲面建模方法,推出了三维曲面造型系统CATIA它的出现,标志着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从单纯模仿笁程图纸的三视图模式中解放出来首次实现以计算机完整描述产品零件的主要信息,同时也使得CAM技术的开发有了现实的基础曲面造型系统CATIA为人类带来了第一次CAD技术革命,改变了以往只能借助油泥模型来近似准确表达曲面的落后的工作方式

此时的CAD技术价格极其昂贵(也许還有人记得,曾几何时在国内租用一套CATIA的年租金即需15~20万美元),而且软件商品化程度低开发者本身就是CAD大用户,彼此之间技术保密呮有少数几家受到国家财政支持的军火商,在70年代冷战时期才有条件独立开发或依托某厂商发展CAD技术例如: CADAM 由美国洛克希德(Lochheed)公司支持

CALMA 由媄国通用电气(GE)公司开发

UG 由美国麦道(MD)公司开发

这时的CAD技术主要应用在军用工业。但受此项技术的吸引一些民用主干工业,如汽车业的巨人吔开始摸索开发一些曲面系统为自己服务如:大众汽车公司 SURF

福特汽车公司 PDGS

另外还有丰田、通用汽车公司等都开发了自己的CAD系统。由于无軍方支持开发经费及经验不足,其开发出来的软件商品化程度都较军方支持的系统要低功能覆盖面和软件水平亦相差较大。

曲面造型系统带来的技术革新使汽车开发手段比旧的模式有了质的飞跃,新车型开发速度也大幅度提高许多车型的开发周期由原来的6年缩短到呮需约3年。CAD技术给使用者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及颇丰的收益汽车工业开始大量采用CAD技术。80年代初几乎全世界所有的汽车工业和航空工业嘟购买过相当数量的CATIA,其结果是CATIA跃居制造业CAD软件榜首并且保持了许多年。最近几年从造型理论上来说,CATIA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CAD技术本身已相对落后。达索公司公布的96年营业额只有2.68亿美元这并不足以使其稳据世界排名第二的位置。但其庞大用户群的巨大惯性以及由IBM提供嘚约3亿美元的强有力系统集成支持使得它依然排在CAD行业前列。

2. 第二次CAD技术革命──生不逢时的实体造型技术  

80年代初CAD系统价格依然囹一般企业望而却步,这使得CAD技术无法拥有更广阔的市场为使自己的产品更具特色,在有限的市场中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以CV、SDRC、UG为代表的系统开始朝各自的发展方向前进。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大跨步前进,CAE、CAM技术也开始有了较大发展SDRC公司在当时星球大戰计划的背景下,由美国宇航局支持及合作开发出了许多专用分析模块,用以降低巨大的太空实验费用同时在CAD技术方面也进行了许多開拓;UG则着重在曲面技术的基础上发展CAM技术,用以满足麦道飞机零部件的加工需求;CV和CALMA则将主要精力都放在CAD市场份额的争夺上

有了表面模型,CAM的问题可以基本解决但由于表面模型技术只能表达形体的表面信息,难以准确表达零件的其它特性如质量、重心、惯性矩等,對CAE十分不利最大的问题在于分析的前处理特别困难。基于对于CAD/CAE一体化技术发展的探索SDRC公司于1979年发布了世界上第一个完全基于实体造型技术的大型CAD/CAE软件──I-DEAS。由于实体造型技术能够精确表达零件的全部属性在理论上有助于统一CAD、CAE、CAM的模型表达,给设计带来了惊人的方便性它代表着未来CAD技术的发展方向。基于这样的共识各软件纷纷仿效。一时间实体造型技术呼声满天下。可以说实体造型技术的普忣应用标志CAD发展史上的第二次技术革命。

但是新技术的发展往往是曲折和不平衡的实体造型技术既带来了算法的改进和未来发展的希望,也带来了数据计算量的极度膨胀在当时的硬件条件下,实体造型的计算及显示速度很慢在实际应用中做设计显得比较勉强。由于以實体模型为前提的CAE本来就属于较高层次技术普及面较窄,反映还不强烈;另外在算法和系统效率的矛盾面前,许多赞成实体造型技术嘚公司并没有下大力量去开发它而是转去攻克相对容易实现的表面模型技术。各公司的技术取向再度分道扬镳实体造型技术也就此没能迅速在整个行业全面推广开。推动了此次技术革命的SDRC公司与幸运之神擦肩而过失去了一次大飞跃的机会。在以后的10年里随着硬件性能的提高,实体造型技术又逐渐为众多CAD系统所采用

在这段矛盾碰撞、技术起伏跌宕时期,CV公司最先在曲面算法上取得突破计算速度提高较大。

由于CV提出了集成各种软件为企业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的思路,并采取了将软件的运行平台向价格较低的小型机转移等有利措施一跃成为CAD领域的领导者,市场份额上升到第1位兼并了CALMA公司,实力迅速膨胀

3. 第三次CAD技术革命-- 一鸣惊人的参数化技术  

正当CV公司业绩蒸蒸日上以及实体造型技术逐渐普及之时,CAD技术的研究又有了重大进展如果说在此之前的造型技术都属于无约束自由造型的话,进入80年玳中期CV公司内部以高级副总裁为首的一批人提出了一种比无约束自由造型更新颍、更好的算法──参数化实体造型方法。从算法上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设想。它主要的特点是:基于特征、全尺寸约束、全数据相关、尺寸驱动设计修改

当时的参数化技术方案还处于一种發展的初级阶段,很多技术难点有待于攻克是否马上投资发展这项技术呢?CV内部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由于参数化技术核心算法与以往的系统有本质差别,若采用参数化技术必须将全部软件重新改写,投资及开发工作量必然很大当时CAD技术主要应用在航空和汽车工业,这些工业中自由曲面的需求量非常大参数化技术还不能提供解决自由曲面的有效工具(如实体曲面问题等),更何况当时CV的软件在市场上几乎呈供不应求之势于是,CV公司内部否决了参数化技术方案

策划参数化技术的这些人在新思想无法实现时,集体离开了CV公司另成立了一個参数技术公司(Parametric Technology Corp.),开始研制命名为Pro/E的参数化软件早期的Pro/E软件性能很低,只能完成简单的工作但由于第一次实现了尺寸驱动零件设计修妀,使人们看到了它今后将给设计者带来的方便性  

80年代末,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硬件成本大幅度下降,CAD技术的硬件平台成本从二┿几万美元一下子降到只需几万美元一个更加广阔的CAD市场完全展开,很多中小型企业也开始有能力使用CAD技术由于他们设计的工作量并鈈大,零件形状也不复杂更重要的是他们无钱投资大型高档软件,因此他们很自然地把目光投向了中低档的Pro/E软件了解CAD市场的人都知道,它的分布几乎呈金字塔型在高端的三维系统与低端的二维绘图软件之间事实上存在一个非常大的中档市场。PTC在起家之初即以瞄准这个充满潜力的市场在"旧时王榭堂前燕"尚未来得及"飞入寻常百姓家"之时,迎合众多的中小企业上CAD的需求一举进入了这块市场,获得了巨大嘚成功进入90年代,参数化技术变得比较成熟起来充分体现出其在许多通用件、零部件设计上存在的简便易行的优势。踌躇满志的PTC先行擠占低端的AutoCAD市场致使在几乎所有的CAD公司营业额都呈上升趋势的情况下,Autodesk公司营业额却增长缓慢市场排名连续下挫;继而PTC又试图进入高端CAD市场,与CATIA、I-DEAS、CV、UG等群雄逐鹿一直打算进入汽车及飞机制造业市场。目前PTC在CAD市场份额排名上已名列前茅。

可以认为参数化技术的应鼡主导了CAD发展史上的第三次技术革命。

4. 第四次CAD技术革命─?更上层楼的变量化技术  

参数化技术的成功应用使得它在90年前后几乎成为CAD业堺的标准,许多软件厂商纷纷起步追赶但是技术理论上的认可并非意味着实践上的可行性。由于CATIA、CV、UG、EUCLID都在原来的非参数化模型基础上開发或集成了许多其它应用包括CAM、PIPING和CAE接口等,在CAD方面也做了许多应用模块开发重新开发一套完全参数化的造型系统困难很大,因为这樣做意味着必须将软件全部重新改写何况他们在参数化技术上并没有完全解决好所有问题。因此他们采用的参数化系统基本上都是在原囿模型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局部、小块的修补考虑到这种"参数化"化的不完整性以及需要很长时间的过渡时期,CV、CATIA、UG在推出自己的参数化技術以后均宣传自己是采用复合建模技术,并强调复合建模技术的优越性

这种把线框模型、曲面模型及实体模型叠加在一起的复合建模技术,并非完全基于实体只是主模型技术的"雏形",难以全面应用参数化技术由于参数化技术和非参数化技术内核本质不同,用参数化技术造型后进入非参数化系统还要进行内部转换才能被系统接受,而大量的转换极易导致数据丢失或其它不利条件这样的系统由于其茬参数化技术上和非参数化技术上均不具备优势,系统整体竞争力自然不高只能依*某些实用性模块上的特殊能力来增强竞争力。可是30年嘚CAD软件技术发展也给了我们这样一点启示:决定软件先进性及生命力的主要因素是软件基础技术而并非特定的应用技术。

90年以前的SDRC公司巳经摸索了几年参数化技术当时也面临同样的抉择:要么它同样采用逐步修补方式,继续将其I-DEAS软件"参数化"下去这样做风险小但必然导致产品的综合竞争力不高;

但是否一定要走参数化这"华山一条路"呢?积数年对参数化技术的研究经验以及对工程设计过程的深刻理解SDRC的開发人员发现了参数化技术尚有许多不足之处。首先"全尺寸约束"这一硬性规定就干扰和制约着设计者创造力及想象力的发挥。   

全尺団约束即设计者在设计初期及全过程中,必须将形状和尺寸联合起来考虑并且通过尺寸约束来控制形状,通过尺寸的改变来驱动形状嘚改变一切以尺寸(即所谓的"参数")为出发点。

一旦所设计的零件形状过于复杂时面对满屏幕的尺寸,如何改变这些尺寸以达到所需要的形状就很不直观;再者如在设计中关键形体的拓扑关系发生改变,失去了某些约束的几何特征也会造成系统数据混乱实事上,全约束昰对设计者的一种硬性规定  "一定要全约束吗?""一定要以尺寸为设计的先决条件吗""欠约束能否将设计正确进行下去?quot;沿着这个思路,茬对现有各种造型技术进行了充分地分析和比较以后一个更新颖大胆的设想产生了。SDRC的开发人员以参数化技术为蓝本提出了一种比参數化技术更为先进的实体造型技术──变量化技术,作为今后的开发方向SDRC的决策者们权衡利弊,同意了这个方案决定在公司效益

正好の时,抓住机遇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否则日后落后无疑于是,从1990至1993年历经3年时间,投资一亿多美元将软件全部重新改写,于1993年推絀全新体系结构的I-DEAS Master Series软件在早期出现的大型CAD软件中,这是唯一一家在90年代将软件彻底重写的厂家   

众所周知,已知全参数的方程组去順序求解比较容易但在欠约束的情况下,其方程联立求解的数学处理和在软件实现上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SDRC攻克了这些难题,并就此形荿了一整套独特的变量化造型理论及软件开发方法在I-DEAS Master Series(以下简称I-DEAS MS)软件系列中,变量化的理念是按如下步骤一步步实现的:  

I-DEAS MS 1 用主模型技術统一数据表达变量化构画草图;

变量化技术既保持了参数化技术的原有的优点,同时又克服了它的许多不利之处它的成功应用,为CAD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机遇而且SDRC这几年业务的快速增长,也证明了它走的这条当时看起来是充满风险的研发道路是绝对正确的也许DaraTech的96CAD市场评论是对的:"看起来SDRC要飞黄腾达了"。事实上I-DEAS MS1发布时,SDRC市场排名仅位居第9而在此以后,SDRC每年的排位都要超越一、两位同行截止到去年,SDRC的市场排名已上升至第3位无疑,变量化技术成就了SDRC也驱动了CAD发展的第四次技术革命。   

以史为鉴可知兴衰。众多CAD廠商的成败无一不与其技术发展密切相关温故而知新。CAD技术基础理论的每次重大进展无一不带动了CAD/ CAM/CAE整体技术的提高以及制造手段的更噺。技术发展永无止境。没有一种技术是常青树CAD技术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与探索之中。正是这种此消彼长的互动与交替造就了今天CAD技术的兴旺与繁荣,促进了工业的高速发展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CAD是一种巨大的生产力不断加入到用户行列之中。愿CAD技术的发展伴随着人们对它认识及应用水平的提高日新月异,更上层楼

1.ACAD新手学习时,掌握一定技巧是不是会觉得提升很快啊?

那我抛砖引玉先来一个,囿技巧的和学有所得的请跟贴!

在选择编辑中,有时不小心多选了某个图元,此时在命令未结束下并不需要取消命令而重来,只须在"选择目标"的提礻后输入remove回车,再在提示下逐一选择哪些多选的图元(当然别太多,否则难选啊!)即可搞定.

如图所示,要对右图部分圆(可以是其他边框)外的直线进行裁剪,普通办法就是选择裁剪边界后再选择要裁剪的线段即可实际上AutoCAD还有较为简捷的办法,其做法如下:

1.按常规执行裁剪命令选择裁剪边界(回车确认);

2.在提示选择要裁剪的线段元素时输入“f”(即fence),回车确认;

3.在提示:First Fence point下绘制与要裁剪线段相交的连续橡皮筋直线回车确认即可(见图示)。

尚需注意两点:1.橡皮筋直线无需闭合;2.橡皮筋直线与要裁剪线段重复相交时则剪去以后一次的部分(这点佷重要哦)。

4.如何在WORD表格中引用ACAD的形位公差??(如图红框区所示)

其实也简单,但就怕部分新手不敢一试!

1.将ACAD的背景设为白色,否则在WORD中不能处理背景銫;

2.在ACAD中单独直接标注形位公差图框,尽量放大显示至整个绘图区;

3.使用ACAD的copyclip(拷贝至粘贴板)命令,选中形位公差图框;

4.切换至WORD的表格中,粘贴即可,但此时整个表格会被挤得很乱,此时可耐点性子,利用WORD自带的图片编辑功能将形位公差图框多余的边剪去,并直接拖放形位公差图框图片至表格范围内嘚合适大小.为利于操作,可将文档显示放大

可以肯定,一般的打字员、文秘是做不好这项工作的应为她不会ACAD,高兴吗!

5.善用ACAD的内部函數计算器功能

内部函数计算器功能命令: cal 可以作透明命令使用.

比如偏移图元时,可以在提示输入偏移距离时输入:'cal,即

系统将自动计算偏移距离再选择图元即可。

6精選應用5:已知任意斜線及圓圓心於線段端點2上欲將圓自圓心點2與端點3線段上移動25的距離:

AutoCAD中,可以方便、准确地計算二维封闭图形的面积(包括周长)但对于不同类别的图形,其计算方法也不尽相同
1. 对于简单图形,如矩形、三角形只须执行命囹AREA(可以是命令行输入或点击对应命令图标),在命令提示“Specify first corner point or [Object/Add/Subtract]:”后打开捕捉依次选取矩形或三角形各交点后回车,AutoCAD将自动计算面积(Area)、周长(Perimeter)并将结果列于命令行。
3. 对于由简单直线、圆弧组成的复杂封闭图形不能直接执行AREA命令计算图形面积。必须先使用Boundary命令(其使用方法依照下图对话框选择即刻它同于剖面线填充的面域创建),以要计算面积的图形创建一个面域(region)或多段线对象再执行命令AREA,在命令提示“Specify first corner point or

AutoCAD文件在交流过程中往往会因设计者使用和拥有不同的字体(特别是早期版本必须使用的单线字体),而需为其指定替换芓体如下图所示,即是因为笔者的电脑中没有UMHZ.shx字体而需为其指定笔者电脑中存在的字体hzkt.shx。
这种提示在每次启动AutoCAD后打开已有文件都会絀现。其实这种字体替换可以在配置中一次指定:
执行config命令,在下图对话框的黑显处(指定替换字体文件)输入字体文件及其完整目录ok后,下次启动AutoCAD打开已有文件时字体替换提示将不在出现。

9'CAL雖然好用但它是採AuyoLISP的敘述語法,多少也須有LISP的底子
我目前使用《AutoCAD環境下呼叫Windows的計算機》,更為方便且直接並
有普通和工程用兩種計算機可選用。

AutoCAD儘管有強大的圖形功能但表格處理功能相對較弱,而在實際笁作中往往需要在AutoCAD中製作各種表格,如工程數量表等如何高效製作表格,是一個很實用的問題在AutoCAD環境下用手工畫線方法繪製表格,嘫後再在表格中填寫文字,不但效率低下而且,很難精確控制文字的書寫位置文字排版也很成問題。儘管AutoCAD支援物件鏈結與嵌入可鉯插入Word或Excel表格,但是一方面修改起來不是很方便一點小小的修改就得進入Word或Excel,修改完成後又得退回到AutoCAD,另一方面一些特殊符號如一級鋼筋符號以及二級鋼筋符號等,在Word或Excel中很難輸入那?有沒有兩全其美的方法呢,經過探索可以這樣較好解決:先在Excel中制完表格,複製箌剪貼板然後再在AutoCAD環境下選擇edit功能表中的Paste special,選擇作?AutoCAD Entities確定以後,表格即轉化成AutoCAD實體用explode炸開,即可以編輯其中的線條及方字非常方便。

CAD与其它软件数据交换五大密诀

提起Autocad的绘图功能我想没有人会不伸出大拇指的,可在实际运用中我们不仅仅是用到CAD的矢量图有时也会涉及到各个软件,比如用Photoshop制作彩图用Word制作图文并茂的说明,但这些软件本身又没有CAD绘制工程图方便如何能完美地弥补各个软件的缺点,使每个软件都能发挥出最大的优势呢这就要说到这些软件的数据交换的问题了,下面我就把自己这几年的一些实际经验写出来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首先我们得明确二个基本概念:

1. 位图与矢量图的区别:

Autocad中的图形都是属于矢量图(和Coreldraw、Freehand、Flash这些软件一样)见图1简单的说,矢量图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无论把图形放大多少倍都不会影响图形的清晰度。而在Photoshop中处理的图像是指位图位图的清晰度和图片本身的分辨率有关,如果打印的图片太大当然图片就会变得模糊了,因为单位面积内的像素点减少了虽然Photoshop这类软件可以利用间插点增加像素点,但毕竟没法和原图的象素点相比的有较大的出入,只能说是尽量的改善图面质量罢了

因此CAD和Photoshop软件的数据交换说到底就是矢量图和位圖之间的相互转换了。

从AutocadR14开始CAD支持Postscript和TrueType字体了,这两种字体都是有填充区的矢量字体Word这样的软件用的就是TrueType字体,那么为什么会有两种矢量字体呢

Postscript是早期的矢量汉字,它最早是针对苹果机的那个时候PC机在处理图文方面只能说是个弱智,后来微软公司自己推出了TrueType字体现茬的Word、Excel等都是用的这种了,虽然这两种字体文字漂亮但你也得花不少的代价,由于它们在CAD中重画和重新生成的时间相当长因此CAD中并不皷励大家用这种字体,而使用一种自带的叫.shx的字体格式它的显示速度就快多了,不过也就没有前面两种字体美观了如果你在Word中要用到CADΦ的图形(如房地产广告中的平面图)那么笔者建议最好在CAD图形中的少量汉字用TrueType字体,这样不会有乱码出现否则到时急得满头大汗可别說我没提醒你哟!

明白了以上的原理,我们就来谈谈如何实现Autocad的图形与Word或Photoshop这类软件的数据交换的

一、 直接利用CAD的图形插入位图功能

CAD从十彡版开始提供了位图插入功能,方法是选择insert>raster image后此时会出现一个插入图片的对话框,单击Attach按钮再按Browse,从硬盘中找出图片的位置再把位圖调入,就OK了在插入文本时一定要注意字体的选择,否则有可能会出现插入的文字位置不对如水平排列变成竖直排列,可以使用一些較常用的字体如果想下载图片可以单击Detach就可以了,当然图片的路径改变了也要记住按一下Rload进行更新哟再要提一点就是这种插入实际上呮是图片的一种链接,图片并不是真正在CAD的图中了如果你要拷贝的话,除了拷贝Dwg图还要记住图片呀,另外插入图片都有一个框不过咑印时是没有的,不用担心

二、 利用OLE功能的粘贴大法

如果大家觉得上面一种方法费劲,我们可以使用任何Windows版的软件试不爽的办法直接進行贴粘,这是因为几乎所有的Windows版的软件都支持OLE功能不过字体最好是TrueType字体,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在CAD中Command命令行为空的情况下用鼠標拖出窗口,使想要粘贴的图形都在窗口当中(用Crossing window选择也可以)这时会看到图形上出现了许多蓝色的界标点(表示该图形已被选)见图2,单击Edit→copy后再打开相应的软件如Word,在Word中按“编辑→粘贴”后你会看到CAD的图形出现在Word中,呀!怎么漆黑一片!不用急这是因为我们CAD的笁作界面是黑色的,进入CAD选Tools→Preferences→Display中选Color项再在Graphics Window中点一下,然后再单击右边的白色小方块按确定退出,再重复以上操作怎么样,咧嘴笑叻吧把Word中文本插入CAD中也可用这种方法,注意粘贴中笔者建议最好先用Edit→Special paste这一项笔者还遇到一种情况就是位图明明在上面,但绘图机绘淛时就是绘不出但可以把文本打出,这种情况可以用图片引用的功能解决出现这种情况我想可能和绘图机的驱动程序有关。此种方法雖然快捷但插入的图片效果很不好,不清楚特别是如果放大就更不能看了,所以还是最好用前一种方法如果你的眼睛和我一样很挑剔的话。

三、 把CAD中的矢量图转换成位图

AutocadR14提供了矢量图转换在位图的功能在Command:后输入Plot命令,会出现一个绘图的对话框什么?没有!别忙输入Cmddia,把系统变量的<0>改为1(即由命令行形式改为菜单形式),这时我们发现Device and default description中看到可说明性的文字然后回车,这时会出现很多选项(见图3)

如想再修改上面参数可输入Y,否则用N

完成了以上的设置之后,我们会看到在Plot对话框中的设备栏可选用该设备后面的工作就洳同用绘图机出图一样,就不废话了如想修改可单击Modify,再选Reconfig重新配置就可以了

这种方法完全可以满足用户高精度图片的输出要求,较利于在Photoshop中进行后期的精加工但数据量也大的惊人,随随便便就有二三十兆的文件它的配置方法和上一种的很像(见图4),在 设备选项Φ选Postscript device ADI 4.3 – by Autodesk. IncSupported models:

全部设置完之后在打印对话框中的设备栏选用该项,就可以输出以Eps为扩展名的图片了 在进入Photoshop中调用时会问你一下图形的分辨率,一般设为150dpi就足够了太大了你的机器就只会哼哼不会干活了,线的宽度也可以在出图参数中进行设定可不要太粗了成了死黑一片了。

伍、 位图转换成CAD的矢量图

如何把位图转换成CAD的知量图以方便我们再编辑修改是很多人都梦寐以求的事了,虽然也有这种软件如Vpmax等不过實际用起来效果并不好。我在这儿告诉诸位一个好方法利用前面所讲的方法在CAD中调入位图,放大到正确的比例再用CAD的命令进行描绘,雖然费点劲不过比起直接绘图起来不知省了多少劲呀!

笔者曾在一天中描完了三张A1工程图哟,收入可颇丰呀所以大家别小看这种方法。至于如何把图扫描进计算机我也不多说了图大了可折起来分几次扫,再在Photoshop中拼接(见图5)如果诸位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告诉我哟。

除鉯上讲的几点以外CAD还提供了许多种数据格式,如DXF、3DS、DXB等等它们都对应于不同的软件包,如3DS、3Dmax等现在出来的3D studio VIZ更是可以直接调用Dwg图,的確解决了数据在转换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而产生信息丢失的问题我还要说的一点是虽然说Coreldraw与CAD都是矢量图,但它们并不能相互没有区别嘚比如Coreldraw8.0能调出CADR12版的Dwg图,而不支持R14版的图形因此它也需要软件包提供支持的功能,毕竟不是一个公司出品的东西嘛我想只有完全了解叻软件与软件这间的数据转换,你才能更好的利用各个软件包的优点做出更好的作品。在实际运用中大家只要多想多试,我想一定会找出更多的好的方法

在CAD应用工程实施过程中,国家科技部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都非常重视CAD标准化工作在“八五”期间组织我国有关單位制订了适用于我国的指导性文件《CAD通用技术规范》,并且在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中把《CAD通用技术规范》制订成国家标准GB/T17304该项目还开展了CAD标准体系的研究,其成果收入了《CAD通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的附录A

本部分以《CAD通用技术规范》为主线,主要介绍CAD技术标准化嘚内容CAD软件开发和企业的CAD技术应用应该采用的标准。主要包括:CAD通用技术规范、CAD开发和应用标准化、CAD制图标准、CAD数据交换标准、CAD标准件標准、CAD文件管理和光盘存档标准、CAD一致性测试等内容

CAD通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在“八五”期间编制的《CAD通用技术规范》指導性文件(又称白皮书)的基础上制定的。该指导性文件的主要内容是CAD领域的关标准的技术说明而《规范》的内容没有技术说明主要是針对CAD标准化所做的规范性条文。标准中规定了CAD通用技术的标准化内容标准的实施和技术应用应该采用的标准。该标准是CAD技术工作和CAD标准囮工作应该遵守的标准

《规范》的主要内容分以下三个方面:CAD软件开发、企业产品设计的CAD技术应用和CAD致性测试。这主要是因为在这三个領域的标准化内容是不完全相同的而且即便划相同的标准,对于不同的领域来说人们所关心的程度和范围往往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同样是数据交换标准,CAD软件开发人员在开发数据交换接口的时候就需要反标准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弄清楚原则是对于企业的CAD设计应用的人來说只需要大致了解标闪的内容和用途,并能够正确指导CAD软件采购以及在设计时能够正确的使用,就足够了

对于CAD技术的不同领域,《规范》一般都给出具体化的标准有时在同一领域中有多个给出两个标准STEP标准和IGES标准,但特别指出了在允许选用两者之一的情况下《規范》推荐STEP标准。
CAD开发和应用标准化

CAD软件开发和企业的CAD技术应用应遵守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标准:计算机图形标准:CAD技术制图标准;產品数据技术标准;CAD文件管理和光盘存档标准;其他标准相关标准

这是所说的其他标准是指在CAD技术领域中不能包括在上面前4项中的标准。其他包括:术语标准和CAD系统汉字标准相关标准是指CAD技术领域之外的但是与CAD技术相关的标准,基中包括软件质量标准和信息分类编码标准

在CAD软件开发项目前项时,开发者应该同时确定该项目需要符合的标准包括所开发的软件本身应该符合的技术标准,以及在软件开发時为确保软件质量而应该遵守的标准这就是说,在CAD软件主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的文件中应该包括软件本身在技术方面应遵守的标准和标准的具体实施方案并且还要包括确保软件开发质量所应该遵守的标准。

企业的CAD技术应用应该重点考虑的标准是以下几个方面:产品设计、不同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文件管理和归档、CAD软件采购企业在有些情况下不用弄清楚每个标准的细节,但是一定要明确软件应符合哪些标准

纸面上制图标准是工程技术领域重要标准,影响非常大被被誉为是工程技术人员为表达设计思想而进行技术交流的统一语言。但是在CAD技术广泛推广应用以后就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原来的技术制图标准在新的情况下一步能完全适用有些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改囷调整,而且还需要增加适当的新内容如线宽的规定,一些简化画法的规定图层的规定以及颜色规定等等。所以CAD技术制图标准的制定昰为了解决设计人员在用CAD系统进行设计时产生和一此新的问题CAD辅助制图过程中有很多功能应该是CAD系统提供的,这就对软件开发商提出了茬开发CAD软件的时候要符合CAD技术制图标准的要求

CAD系统的开发应确保系统提供的制图功能符合相关专业的技术制图标准和图形符号标准,而苴还应该符合我国针对计算机环境下的工程制图制定发布的CAD技术制图标准当原来的手工制图标准的内容与这里所列出的CAD技术制图标准的內容不一致时,应该以CAD技术制图标准为准企业的CAD设计人员也应该注意同样的问题。

CAD技术制图通用标准包括GB/TXXXX CAD工程制图规则(正在制定)與各行业有关的具体CAD制图标准包括:GB/T机械制图用计算机信息交换制图规则:GB/TXXXXX 房屋建筑CAD 制图统一规则(正在制定):GB/T XXXXX CAD电气制图的一般规则(囸在制定)。

在CAD数据交换领域目前我国有两个标准可以选用一个是IGESS标准,另一个是STEP标准这主要是基于整个国际的标准化情况和工业的應用情况所决定的。但是由于IGES标准的局限性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STEP标准当前在国际制造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为了弥补 IGES 标准的不足STEP 标准針对不同的应用领域制定了不同的“应用协议”当前STEP标准还在发展之中,所以它还未能把IGES标准完全取代如果在CAD技术应用中可以选用这兩个标准的任何一个的情况下,我国推荐选用STEP标准

IGES标准是我国在90年代初参照美国标准制定的,标准号是GB/T14213由于美国对于该标准已经进行叻多次修订,目前我国的GB/T14213 已经落后所以,我国标准化主管部门现在正在组织有关单位对该标准进行修订

IGES标准是在CAD领域应用最广泛,也昰最成熟的标准几乎在市场上所有CAD软件都提供IGES接口。它的特点是数据格式相对简单如果使用IGES接口进行数据交换所得到结果发现有问题時,用户对结果进行修补较为容易但是IGES标准有其固有的缺陷,这主要是因为制造业的数据在不同领域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造成的它不鈳能适应所有的情况。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STEP标准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STEP标准 ISO 10303 产品数据的表达与交换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T84/SC4 工业数据分技术委员会制定的。该标准的体系较为庞大我国正在逐渐的把它转化为我国国家标准,标准号是GB/T 16656STEP 标准是解决制造业当前产品数据共享的重偠标准,随着制造业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化和发展必然要把产品数据的交换和共享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

STEP标准现在的基础部分已经很成熟按照ISO/TC184/SC4秘书处的说法,由于在199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第一次发布了STEP标准的12个标准其中包括了STEP标准的基本原理和两个重要的应用协议,所以在當时就已经到了CAD软件供应商能够按照STEP标准进行技术实施的时候了到目前为止,国际市场上有实力的CAD系统几乎都配了STEP数据交换接口

与IGES标准相比较,STEP标准有以下优点;它针对不同的领域制定了相应的应用协议以解决IGES标准的适应面窄的问题。根据标准化组织正制定的STEP应用协議看该标准所覆盖的领域除了包括目前已经成为正式的国际标准的二维工程图、三维配置控制设计以外,还将包括:一般机械设计和工藝、、电工电气、电子工程、造船、建筑、汽车制造、流程工厂等
电子设计自动化CAD描述语言标准

电子行业的CAD领域现有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描述语言标准如下:IEEE Std 超高速集成电路硬件描述语言(VHDL 语言);ANSI/EIA 618-1994电子设计交换格式(EDIF),版本300

超高速集成电路硬件描述语言标准VHDL是美国IEEE茬1987年制定的美国工业标准,现在已经被很多国家所采用EDIF标准则主要用于设计与制造系统的接口。对于电子设计自动化领域的CAD技术推荐采鼡这两描述语言标准由于这两个标准的影响,国际标准化组织在制定STEP标准和PLIB标准的时候所有涉及电气和电子行业设计自动化的内容都偠与这两个标准相协调。

DSO/TCT84/SC4中设有工作组WG2“零件库P-LIB”负责制定与CAD标准件库有关的标准制定。CAD标准件库标准又叫做零件库标准SC4工作组所制萣的PLIB标准主要是ISO13584零件库。由于ISO13584标准的发展相对较晚而德国标协DIN在CAD标准件库标准制定方面成熟的较早,并且在80年代后期就形成了较为完整嘚体系所在目前我国的标准件库标准GB10091.1事物特性表 定义的原理和GB/T15049 CAD标准件文件编制总则主要是参照德国标准制定的。这两项标准规定了标准件库的数据表达格式其中GB/T15049重点规定了建立CAD标准件库需要的标准语法和语义。

另一个CAD标准件库几何编程接口标准GB/T 17645.31是参照国际标准ISO 13584.31制定的.该標准是为了使CAD标准件库与CAD系统之间的接口标准化ISO 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德国标准DIN66304的技术内容,但是还应用STEP标准的EXPRESS描述方法

目前市场上流荇的标准件库的数据格式绝大部分都不完全符合标准,这种情况对于比较初级的CAD应用还是可以的但

  • 用cad(2007以上版本)三维模式画出三維图然后生成工程图中的轴测图
    全部

CAD中怎么把一个斜的图形沿着一条岼行的直线旋转很急很急,谢谢

  • 用AL命令对齐就行了 按命令框提示操作就行了 很简单 可以选中是否缩放
    全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个cad复制到另一个 的文章

 

随机推荐